一、寓执法于服务──执法的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宁立志,王宇[1](2020)在《中国知识产权法治四十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多年见证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从无到有、从被动封闭到主动开放、从单薄到丰富的艰难缔造历程,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立、拆分与重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制的建立与改革,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轨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应运而生。知识产权作为私权,是民事财产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逢"民法典"编纂的契机,"民法典"对知识产权的制度安排,成为知识产权法学界与民法学界热议的焦点。尽管知识产权是私权——这一本质属性不可动摇,但知识产权的垄断性特征以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与公共利益的诸多关联,使公权力的介入必不可少。同时,科技浪潮下,新型知识产品不断出现,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科技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日益突出,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自由贸易区战略等的实施,也急需知识产权制度的回应。
张从健[2](2019)在《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是促进文化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改革使得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内部结构得到了构建,其执法过程中的执法效能也得到了提高,再加上文化市场秩序的维护,将文化市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在一起,促进其两者结合实现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且主要的执法部门,在依法治国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做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论文从政府管制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出发,运用了实证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明晰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概念。以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为例,并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当前所处的现状,分析了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执法效率低;二是执法力度弱;三是执法人员业务水平较低。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法律依据不足;执法体制不健全;对执法人员培训体系不完善。论文结合上海市和杭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经验,在完善法制化建设、执法部门建设、执法组织和人员建设等三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通过以上对策能进一步优化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同时为其他城市起到可供借鉴性作用。
高爱霞,梁春燕[3](2014)在《通识教育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刍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公安机关面临的工作日趋复杂繁重,公安院校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公安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必将对公安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王珊[4](2014)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领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了解决在城市管理方面出现的交叉执法、多头执法的问题,我国确立了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为依据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政制度。1997年北京市宣武区率先启动城市管理领域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标志着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开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已走过十余年光阴。近年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日益完善,其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有所提高,但是野蛮执法、吃拿卡要等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仍不绝于报端,严重损害了城管部门的威严形象,在社会范围内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迫在眉睫。本文以典型案例为基础,分析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职业、职业道德、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入手,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和普通职业道德相比较,总结其职业道德内涵及特点;第二部分结合近年来国内典型案例,指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全面地从价值观、社会待遇、准入及培训机制和职业道德建设这四方面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第三部分选取了部分发达国家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及做法,以期为提高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拓宽思路;第四部分则着重从优化执法外部环境、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完善内外监督机制、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提高相应工作待遇和强化自我修养这六个方面详细阐述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途径,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加强其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有效建议。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方面,要完善外部规制,为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从业人员自身也要加强自我修养,使职业道德内化为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一部分,只有从这两方面不断努力才能逐步减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陈琛[5](2013)在《公安院校加强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刍议》文中认为公安院校应当充分认识人文素质培养在公安院校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立足于培养全面人才的目标,从更新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入手,改善公安院校的学习氛围,加强在公安院校中人文精神的传播,从而为现代化法制社会培养优秀的综合型公安人才。
刘伟涛[6](2012)在《新时期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文中提出警察肩负着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服务群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新时期我国执政理念的深刻变化对警察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传统的警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警察队伍素质提高的要求了。因此,建立一支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高素质警察队伍,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从如何提高警察素质出发,首先分析了对警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进行改革的理论基础,继而从构建和谐社会、保护人权、打击高科技犯罪三个方面,提出时代发展对警察职业素质的新要求。在借鉴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当前警察素质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警察职业素质培养改革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魏和军[7](2012)在《和谐法治论纲》文中研究指明法治(rule of law)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合法化政治理想。然而,源自西方传统的法治究竟是西方社会特有的现象还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西方的法治理论和西方国家的法治发展道路对于中国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在一个没有法治传统的国家如何实现法治?作为地方性知识,中国的法治发展有什么特殊性?中国的法治发展有什么样的社会动力和将面临哪些困难?中国将走什么样的法治发展道路?如何将执政党“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与宪法中“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宪政方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探索中国法治发展的理想模式?这些不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时代课题。正是对这个时代课题的理论回应和现实关切,中国法学界创造性提出了构建“和谐法治”的新命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理想图景破茧而出。纵观中国法治发展进程,其每一阶段无不发端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巨大转型。在社会转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中,中国法理学要推动法治思想在中国语境下的生长,并进而实现中国法理学在国际结构中的自主发展,就必须在审视中国特殊国情和本土资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西方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发展道路。法治的中国特色,不仅在于它要保障般意义上的正义、自由、秩序、效率,而且更要保障和谐。“和谐法治”的提出,正适应了当下中国法治建设的这种需求,充分体现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代表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国家目标的历史走向。正因如此,一段时间以来,“和谐法治”问题成为法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一些有洞见的研究厘清了许多理论问题,取得了很多开创性成果,推动了“和谐法治”研究的深入。但毕竟“和谐法治”的研究起步不久,对这个新范畴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对这个新范畴作个整体性的探究,以期引起法学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为了达到整体性探究的目的,本文从“和谐法治”这个核心概念出发,从法治思想的知识脉络、学术传承和中国法治发展的本土资源着手,在分析、汲取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这个新范畴的内涵、特性、内在理路、理论意象、实践指向作一个整体性的讨论,试图开放出这个论域的一般性问题,形成“和谐法治”研究的整体性理论框架。本文从分析法的和谐价值入手,提出法的和谐价值的彰显必然引起法价值体系的重构,法价值体系的重构必定引起法律体系的重塑,而这正蕴含或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制度安排,指引和制约着对法律资源的社会性配置。和谐法治就是把法的和谐精神导入法律体系,以法的和谐价值融入法治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指导法治实践,引领法治发展。和谐法治的要义在于建立一个自由有序、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实现良法善治。同时,本文试图从法治发展的西方传统和中国探求两条进路,提出“和谐法治”不仅是推动法治思想在中国语境下生长的最新努力,也是中国法学参与或引领世界法律对话的一种理论范式,是中国法理学在国际结构中的自主发展的最新成果。在西方法治传统蜕变和中国法治发展面临困境的双重背景下,和谐法治范畴的提出和展开,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法学理论体系的尝试,不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理想图景,而且也将成为重构人类社会法律哲学和法律体系的起点。从整体性的视角,本文对“和谐法治”问题作了一些新的论述,主要是:明确提出“和谐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理想图景”;首次对法的和谐价值的基本属性进行了讨论,提出法的和谐价值具有统合性、超越性、社会本位性、非根据性的基本属性;首次讨论了法的和谐价值与法的正义、自由、人权、秩序、效率等基本价值的关系,提出了法的和谐价值导入与法价值体系重构的问题;以“和谐法治”这个新范畴为基础,对这个新范畴的内涵、特性、内在理路、理论意象、实践指向作一个整体性的讨论、探究,开放出这个论域的一般性问题;对和谐法治生成的条件作了分析。“和谐法治”范畴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开创性意义。“和谐法治”是以主体性话语回应时代课题的理想选项,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国家目标的历史指向。“和谐法治”研究的展开和深入势必会引发法本质、法价值、法功能和法作用理论的变迁,引领我们转换法治话语体系,进而引起整个法律观的重构,提升我们的法治观念和法治实践,丰富和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模式、历史任务、实践途径。
陈泽重[8](2012)在《提升执法主体素质是执法规范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中研究说明民警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公安机关的公信度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在社会和公众对公安执法工作要求愈来愈高的今天,必须从端正执法理念、强化实战培训、完善执法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外部监督、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社会管理、解决群众期盼入手,切实提升民警执法素质。
赵雁鹏[9](2011)在《乌海市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文化作为一个组织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组织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组织内全体成员的积极实践所形成的组织整体价值观念、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共同信仰、历史传统、行为准则及制度体系。由于文化内涵里有一定价值判断与价值导向,文化对经济社会具有引导、规范、凝聚、调控和驱动作用,是现代管理的有力武器。税务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地税干部职工在中华文化精髓的指导下共同创立和弘扬的,在地方税收工作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和推崇的,具有地税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实现方式与表现形式,是地税干部职工信奉并付诸实施的价值观念与精神支柱,也是实践和谐地税的内在源泉。近年来,乌海市地税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地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2003年起积极进行地税系统组织文化的研究、探讨和实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文化建设中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通过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笔者从丰富文化内涵、搭建文化载体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下一步完善乌海市地税系统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乌海市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促进和谐地税目标的实现。
刘炳如[10](2011)在《女执法队长 喜爱挑战——记北京市朝阳区安全监管局综合执法一队队长刘建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她一进入工作状态,洒脱、干练、雷厉风行,她心里想的是队员,念的是队员,为队员排忧解难。她一心扑到工作上,照顾儿子的时间太少。她获奖无数,先后3次被评为"先进党员""优秀公务员",2008年9月被评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金质奖章,2009年10月,她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安全生产保障工作先进个人",她是"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她就是朝阳区安全监管局综合执法一队队长刘建华。
二、寓执法于服务──执法的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寓执法于服务──执法的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知识产权法治四十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制度的回顾:从艰难缔造到发展壮大———中国知识产权法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一)历史视角下的中国知识产权法制构建 |
1. 从无到有 |
2. 从被动到主动 |
3. 从单薄到丰富 |
(二)对“创新”和“效率”的渴求———强力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 |
1. 知识产权“分别管理”向“二合一”“三合一”模式转变 |
2. 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手段与科技创新成果的结合 |
3. 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思路与“效率”价值的呼应 |
(三)国际规则与中国特色的结合———“双轨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
1.“双轨制”保护模式的建立背景 |
2.“双轨制”保护模式的运行成效 |
3.“双轨制”保护模式的发展思路 |
4.“双轨制”保护模式的完善空间 |
二对理论的审思:从坚持传统到兼容并蓄 |
(一)从民法中来,到民法中去———知识产权与中国《民法典》 |
1. 知识产权与民法的渊源 |
2. 知识产权走进中国《民法典》 |
(二)私法自治与公权力的介入———知识产权是重要的市场竞争工具 |
1. 知识产权的竞争法调整 |
2. 知识产权的内部限制与外部规制 |
三对未来的展望:从微观创新到宏观战略———科技浪潮与世界潮流下的中国知识产权事业 |
(一)知识与信息带来的挑战———知识共享与科技成果权利化的边界 |
1. 人工智能 |
2.3D打印 |
3. 大数据 |
(二)全球视野下的民族复兴与国际挑战———国家战略与国际竞争中的知识产权 |
1. 知识产权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2. 知识产权与“一带一路”倡议 |
3. 知识产权与自由贸易区战略 |
四结语 |
(2)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1.文化市场 |
2.综合执法 |
3.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1.政府管制理论 |
2.服务型政府理论 |
三、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现状 |
(一)光明区文化市场的基本情况 |
1.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对象 |
2.光明区文化市场数据分析 |
(二) 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概况 |
1.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基本情况 |
2.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点 |
(三)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举措与成效 |
1.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举措 |
2.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成效 |
四、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 |
1.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效率低 |
2.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弱 |
3.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
(二)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法律依据不足 |
2.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不健全 |
3.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培训体系不完善 |
五、国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实践经验及启示 |
(一)上海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实践经验 |
(二)杭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实践经验 |
(三)上海、杭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启示 |
1.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
2.健全文化引导力的辅助执法 |
3.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
六、优化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对策建议 |
(一)从法制化建设层面来完善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
1.制定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专门法规 |
2.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法律体系 |
3.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依法行政 |
4.定位政府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中的角色 |
(二)从执法部门建设层面来完善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
1.整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资源 |
2.创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执法方式 |
3.宣传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政策 |
(三)从执法组织和人员建设层面来完善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
1.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专业队伍 |
2.创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体制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通识教育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识教育对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
(一) 有利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目标 |
(二)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升公安工作质量 |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适应公安工作的变化 |
(四) 为政治素质教育提供载体, 促进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
二、目前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 专业面窄, 社会适应能力差 |
(二) 人文精神缺失, 缺乏社会责任感 |
(三) 自主学习能力差, 发展后劲不足 |
三、公安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 |
(一) 构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
(二) 改革课堂授课模式 |
(三) 构建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
(四)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
(4)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
1. 研究方法 |
2. 论文创新点 |
一、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概述 |
(一)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涵义 |
1. 职业的涵义 |
2. 职业道德的涵义 |
3.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涵义 |
(二)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
1. 为民服务、热情周到 |
2. 恪尽职守、乐业敬业 |
3. 忠于法律、清廉公正 |
(三)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初见成效 |
二、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一)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执法程序常被虚置 |
2. 特权思想有所抬头 |
3. 吃拿卡要现象严重 |
4. 暴力执法屡禁不止 |
(二)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出现问题的成因 |
1. 多元价值观冲击 |
2. 社会待遇偏低 |
3. 准入及培训机制不健全 |
4. 职业道德建设滞后 |
三、 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概览及启示 |
(一) 有效的监督机制 |
1. 设立政府内部专属监督机构 |
2. 发挥外部监督机制的作用 |
(二) 完善的法律体系 |
(三) 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
(四) 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1.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体系 |
2. 强化城管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机制 |
3. 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工作 |
四、 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途径 |
(一) 优化外部执法环境 |
1. 改善媒体舆论氛围 |
2. 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
(二) 加快相关立法进程 |
1. 明确主体资格 |
2. 划清执法权限 |
3. 推进职业道德法制化 |
(三) 完善内外监督机制 |
1. 设立独立监督机构 |
2. 完善舆论监督机制 |
3. 建立职业道德考核机制 |
(四) 加强职业道德培训 |
1. 丰富培训内容 |
2. 更新培训方式 |
3. 完善培训制度 |
(五) 提高相应工作待遇 |
1. 加快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的公务员化 |
2. 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的生活保障 |
(六) 加强自我修养 |
1. 加强理论学习 |
2. 理论联系实际 |
3. 时刻慎独自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公安院校加强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安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
(一) 大部分被调查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对自身日后 |
(二) 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具有理科背景, 人文知识较为 |
(三) 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对待人生的态度和未来的职业 |
二、加强公安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
(一) 帮助学生更为客观地认知社会 |
(二) 帮助学生提升分析能力, 创新公安工作思维 |
(三) 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端正职业操守 |
三、加强公安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
(6)新时期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警察职业素质培养基本理论 |
(一) 警察职业素质的概念及其构成 |
1. 警察职业知识 |
2. 警察职业技能 |
3. 警察职业伦理 |
(二) 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的理论依据 |
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 绩效管理理论 |
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二、时代发展对警察职业素质的要求 |
(一) 构建和谐社会对警察职业素质的要求 |
(二) 人权保障对警察职业素质的要求 |
(三) 高科技犯罪对警察职业素质的要求 |
三、国内外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的比较与借鉴 |
(一) 国内外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的概况 |
(二) 比较与启示 |
1. 警察职业专业化是各发达国家普遍的共同目标 |
2. 警察职业专业化需要发展高等警察教育 |
3. 警察职业专业化需要有适合其特点的教育训练模式 |
四、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改革路径探析 |
(一) 当前我国警察职业素质现状 |
(二) 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
1. 知识传授的缺误 |
2. 技能训练的缺失 |
3. 伦理道德教育的弱化 |
(三) 构建科学的警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 |
1. 确立警察素质培养的总体目标 |
2. 选择学历与培训并重的培养模式 |
3. 强化具有警察特色的培养内容 |
4.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和谐法治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题的背景 |
二、论题的提出:中国法治发展的复杂性与独特性 |
(一) 共时性 |
(二) 法治传统的缺失性 |
(三) 政治制度的先决性 |
(四)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充分性 |
三、论题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法治在西方的兴起与蜕变 |
一、法治涵义辨析 |
二、西方法治观念和法治传统 |
(一) 西方法治思想由古典到现代的演进 |
(二) 两种法治进路: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 |
(三) 两种主要法治模式:英国自由主义法治与德国“法治国(Rechtsstaat)” |
三、西方法治的蜕变 |
四、统合与超越:探求新型法治 |
第二章 中国法治发展的探索 |
一、中国法治发展的基本脉络 |
二、中国法治发展的道路选择 |
三、中国法治发展的内在张力 |
四、和谐精神的导入与和谐法治的出场 |
第三章 和谐法治范畴分析 |
一、“和谐”理念的传统与现代 |
二、法的和谐价值与法价值体系的重构 |
(一) 法的和谐价值的基本涵义 |
(二) 法的和谐价值的基本属性 |
(三) 和谐价值的导入与法价值体系重构 |
三、和谐法治及其基本特征 |
(一) 和谐法治的内涵 |
(二) 和谐法治的基本特征 |
四、和谐法治的综合证成 |
五、和谐法治:中国法治发展的理想图景 |
第四章 和谐法治的生成 |
一、市场经济:和谐法治生成的物质条件 |
二、民主政治:和谐法治生成的政治前提 |
三、社会文化:和谐法治生成的文化根基 |
四、市民社会:和谐法治生成的社会基础 |
五、执政党依法执政:和谐法治生成的根本保障 |
第五章 和谐法治的实践指向 |
一、和谐立法 |
(一) 树立和谐法律创制观 |
(二) 坚持民主立法 |
(三) 实现法律体系的和谐 |
二、和谐执法 |
三、和谐司法 |
第六章 和谐法治与和谐世界 |
一、法律全球化与全球治理法治化 |
(一) 全球化与法律全球化 |
(二) 全球治理与全球法治 |
二、以和谐法治实现全球善治 |
(一) 世界秩序与和谐世界 |
(二) 和谐法治与全球善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提升执法主体素质是执法规范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执法主体有着良好的素质积淀是杭州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 |
(一) 坚持抓思想强素质, 用正确的理念引导执法规范。 |
(二) 坚持抓人才强素质, 用扎实的能力保障执法规范。 |
(三) 坚持抓约束强素质, 用良好的习惯促成执法规范。 |
二、进一步提升执法主体综合素质是执法规范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一) 提升执法主体素质必须以端正执法理念为牵引点。 |
(二) 提升执法主体素质必须以强化实战培训为锤炼点。 |
(三) 提升执法主体素质必须以完善执法体系为助推点。 |
(四) 提升执法主体素质必须以健全激励机制为调动点。 |
(五) 提升执法主体素质必须以加强外部监督为倒逼点。 |
(六) 提升执法主体素质必须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着眼点。 |
(七) 提升执法主体素质必须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增长点。 |
(八) 提升执法主体素质必须以解决群众期盼为根本点。 |
(9)乌海市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税务文化理论概述 |
2.1 文化的含义与功能 |
2.2 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
2.3 税务文化的内涵、特性和功能 |
2.3.1 税务文化的内涵 |
2.3.2 税务文化的特性 |
2.3.3 税务文化的功能 |
2.3.4 凝聚功能 |
2.3.5 推动功能 |
2.3.6 规范功能 |
2.3.7 展现功能 |
第三章 乌海市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3.1 乌海市地税系统基本情况 |
3.2 乌海市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3.2.1 大力推进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
3.2.2 建设地税系统组织文化,是提升地税管理水平的重要载体 |
3.2.3 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是地税机关加强自身和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
3.2.4 建设地税系统组织文化是实现和谐地税的途径 |
3.3 乌海市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的现状 |
3.3.1 乌海市地税系统组织文化的主要创建过程 |
3.3.2 乌海市地税系统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 |
3.3.3 乌海市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
3.4 乌海市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1 领导职工轻视,对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
3.4.2 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
3.4.3 地税精神和地税理念内化不深 |
3.4.4 人本管理存在缺陷 |
3.4.5 地税系统组织文化的运行机制存在不合理之处 |
3.4.6 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同企业文化趋同,缺乏个性 |
3.4.7 缺少高素质的人才,制约了地税文化建设 |
3.4.8 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地税工作的实践结合不紧 |
3.4.9 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影响面窄 |
第四章 完善乌海市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对策 |
4.1 强化对文化建设的领导 |
4.2 完善各项制度,实现规范管理 |
4.2.1 建立各项制度的必要性 |
4.2.2 建立完善各项制度的措施 |
4.3 加强理论研究丰富文化内涵 |
4.4 以人为本,提高税收管理效率 |
4.5 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 |
4.5.1 地税系统塑造学习型组织应把握好的问题 |
4.5.2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的意义 |
4.6 增强服务意识,建设服务文化 |
4.6.1 努力建立“服务型机关” |
4.6.2 要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意识 |
4.6.3 树立为纳税人服务意识 |
4.7 构筑平台,搭建文化载体 |
4.8 规范日常行为,构建和谐地税 |
4.9 完善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女执法队长 喜爱挑战——记北京市朝阳区安全监管局综合执法一队队长刘建华(论文提纲范文)
对工作充满热情 |
对队员充满感激 |
对儿子充满欣慰 |
四、寓执法于服务──执法的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知识产权法治四十年:回顾与展望[J]. 宁立志,王宇.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 2020(01)
- [2]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从健.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3]通识教育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刍议[J]. 高爱霞,梁春燕.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4(03)
- [4]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 王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3)
- [5]公安院校加强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刍议[J]. 陈琛.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07)
- [6]新时期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D]. 刘伟涛. 内蒙古大学, 2012(01)
- [7]和谐法治论纲[D]. 魏和军. 吉林大学, 2012(09)
- [8]提升执法主体素质是执法规范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 陈泽重.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2(01)
- [9]乌海市地税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研究[D]. 赵雁鹏. 内蒙古大学, 2011(01)
- [10]女执法队长 喜爱挑战——记北京市朝阳区安全监管局综合执法一队队长刘建华[J]. 刘炳如. 现代职业安全,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