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熟练使用银行结算工具

如何熟练使用银行结算工具

一、如何巧用银行结算工具(论文文献综述)

尚帅[1](2021)在《建行Y分行信用卡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公众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正在不断转变,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迅速,信用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用支付手段,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随着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逐步发展和成熟,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介入,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着来自同业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产品竞争力,已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行Y分行是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二级分行,借助国有商业银行稳定的客户基础,其信用卡业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但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信用卡使用率较低、渠道拓展能力不足、资产不良率上升等,导致其信用卡业务与同业间的优势正在逐步缩小。如何推进建行Y分行信用卡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如何在同业及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如何顺利完成上级行的经营目标,这些都成为了建行Y分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对建行Y分行的宏观、微观环境进行分析,利用SWOT分析法、STP战略分析法等,指出了建行Y分行信用卡业务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和保障措施。在产品策略方面,要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并借助分期产品进行联动营销;在价格策略方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分期费率,同时对服务收费项目不断进行优化;在渠道策略方面,不但要抓好柜面预审批营销,还应注重线上渠道营销,创新现有渠道服务模式;在促销策略方面,要加强信用卡产品宣传力度,做好存量客户激活工作,完善增值服务;在人员策略方面,要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并做好员工技能培训工作;在有形展示策略方面,要优化大堂服务环境并积极组织产品营销活动;在过程策略方面,要关注后续服务工作,提高客户满意度。最后,为了保障建行Y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本文制定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职位晋升机制、信用卡知识普及和加强风险控制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建行Y分行信用卡业务进行研究,得出了具体的营销策略和保障措施,有助于增强建行Y分行信用卡产品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效益。同时本研究对其他金融机构信用卡业务营销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孙宇明[2](2020)在《J分行对公业务营销策略分析》文中认为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内外部竞争越来越剧烈,其中对公业务尤为突出。对公业务是商业银行贡献利润大头,对公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同时,对公业务具有规模大、市场相对集中等特点,是所有商业银行营销竞争的焦点领域。怎样通过正确的市场营销理念作为指导,在发展对公业务营销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营销策略,来达到满足客户金融诉求的目的,是对公业务营销能否转型成功的关键,是所有商业银行必须直接面对、认真探索和实践的问题。本文选取J分行对公业务作为案例,首先以PEST分析方法,对J分行对公业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及有利因素进行探索。第二对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进行辨析,明确J分行对公业务当前阶段特征,利用五力模型、SWOT等分析理论,求得J分行对公业务的主要矛盾。第三,采取STP理论明确J分行对公业务目标客群,帮助J分行寻找合适的市场定位。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是市场营销组合理论,本着将理论与市场实践相融合的视角,以J分行对公业务市场营销现状为基础,理顺所在地区对公业务市场环境,深入辨析J分行对公业务发展中的阻碍与瓶颈,并总结出有针对性的调整策略。本篇论文由八个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综述,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的发展与概念界定,并论述PEST法则、波特五力模型竞争理论、SWOT分析方法、STP营销理论、营销组合理论等。第三部分为J分行对公业务营销环境分析,涵盖J分行对公业务宏观环境分析和竞争环境分析两部分内容。第四部分为J分行对公业务SWOT分析和对公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第五部分为基于STP分析的J分行对公业务营销战略,主要是细分市场分析、目标市场选择及定位等内容。第六部分为J分行对公业务营销策略设计,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具体营销策略做了综合性的改进、设计和展示,涉及产品定位、定价措施、渠道策略、销售计划、人力组合等内容。第七部分为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主要有营销组织、人力资源、文化建设等保障措施。第八部分得出本文的结论,营销组合策略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产品和服务策略是对公业务发展的主要策略;J分行开展对公业务市场营销、达成经营目标的前提是对客户进行细分,对市场进行细分,并采取差异化、定制化的营销策略和方案。在J分行对公案例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具有共性意义的策略。最后,找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方颖婷[3](2020)在《建设银行景德镇市分行精准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上网产生的数据日益累积,大数据时代已到来,而与之相对应的精准营销也有了实现的可能。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崛起、投融资渠道的不断丰富以及广大客户日益增长的逐利心,在营销计量化成为趋势的今天,使得银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维持市场份额,拓展客户领域,精准营销已经越来越成为银行业需要关注探索的营销模式。本文将大数据时代作为背景探讨金融业的发展,并引入精准营销的概念,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银行业进行精准营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大数据背景下银行业实施精准营销的建议。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通过银行精准营销SWOT分析,认为景德镇建行在因互联网企业崛起而引起的竞争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中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回市场份额,须借助大数据精准营销技术,直面现阶段的销售瓶颈,定位、总结客群特征,开发多样化配置金融产品,降低人力及时间成本,提高自身效益,才能持续保持在同业中的优势地位。(2)基于客户让渡价值理论,运用精准营销系统实现“一对一”的营销,通过各类客户行为分析,结合三类资金流向,进行精准化定位,强化精准营销环节,着重从行外吸金、余额宝吸金、返乡吸金三个方面做好事前营销规划、事中精准营销、事后实时反馈,及时向客户传递金融产品,增强了产品价值的适应性,降低客户搜寻信息的时间、精力成本,真正实现精准营销环节过程化管理。(3)大数据营销模式变革一定程度上要求投入巨大的人力资源学习和研究大数据技术,借助第三方平台共享信息,同时,还必须加大营销人员学习并适应新形势下的销售模式,培养和更新销售观念,分析、掌握、处理客户产生或潜在的金融需求。(4)建设CRM体系可以有效改善景德镇建行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客户流失率高、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业务流程复杂等现象。通过数据分析挖掘进行客户的灵活管理,针对不同细分客户群的服务定制化,不断提升客户粘性,做深做透存量客户,做大做强外拓获客,降低“获客、活客”成本,从而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及获得更高营销回报。(5)针对不同类别的客户,一定要差别化营销,巧用精准营销系统筛选出各种客群,分析资金流向可能原因,及客户潜在需求,立足给客户提供更好、更优质、更贴心、更安全的服务理念,以不同客群种类进行差别化营销服务。

胡静[4](2020)在《中国建设银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网络金融是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加快发展网络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金融系统中重要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依靠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迎合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建行石河子分行作为经济落后、偏远地区的二级分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态势。为践行总行发展规划,完成既定任务目标,必须要积极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策略。本文从四个部分对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的营销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网络金融的定义,发展现状以及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然后,以建行石河子分行为分析对象,对其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目标、营销现状、发展态势进行分析,通过经营业绩、对网络金融部三分之二员工的调查访谈内容、对6家基层营业网点到店客户调查访谈内容以及针对基层营业网点营销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建行石河子分行当前网络金融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接着,通过SWOT分析模型对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发展内部资源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逐项进行了研究,并对建行石河子分行发展网络金融业务面临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从石河子地区银行同业及互联网公司的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策略中,借鉴先进经验;最后,根据建行新疆区分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战略布局,结合石河子分行自身的经营特点,从产品、渠道、价格、促销四个方面提出了强化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的策略,并从资源、制度、文化三个方面为策略的实施制定了保障措施。研究表明,建行石河子分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态势,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石河子建行要实现网络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在落实总行发展规划的同时,因地制宜地积极制定所在区域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营销策略,并且从多角度入手为策略的实施提供全面保障。只有顺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积极制定营销策略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策略的顺利实施,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才能发展到新的高度。

李晓蕾[5](2020)在《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模式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颁布并实施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意味着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被正式纳入了政府监管的范畴,走上了合规有序发展的轨道。随着第三方支付的不断创新发展,其风险也从最初的资金沉淀风险、信息泄露风险,衍生出混业经营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等。若对此类风险放任不管,则会对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极大威胁,对社会经济稳定带来极大隐患。因此,要实现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良好的金融服务,就必须对其进行全面有效、宽严适当的监管。本文在分析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风险的基础上,指出了监管部门在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及建立静态博弈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和实证分析,对政府监管部门提出了政策建议。本论文共由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本次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所带来的现实意义进行简单阐述。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先是介绍了本篇文章的理论基础,而后对国内外关于第三方支付监管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第三部分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与风险构成,介绍了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阶段、市场构成,和存在的信用、资金、非法套现、洗钱以及法律方面的风险。第四部分为第三方支付的监管现状与原因分析,阐述了央行自2005年起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法规,从监管法律体系、监管措施、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围绕不足分析了原因。第五部分为第三方支付监管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得出了完善我国监管体系的启示。第六部分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与监管部门的演化博弈分析,通过建立支付机构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指出了违规经营的主要诱因是获取额外收益,违规经营的概率受监管部门处罚力度的影响。第七部分是根据前文的分析,和实证的结果,对我国监管机构提出政策建议。经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应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增强监管效力;形成以央行为中心,银保监局、财政部门、信息产业部门等多方协作的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监管方式,促进第三方支付市场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建立第三方支付机构自律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行业内的良性竞争等。

郑静静[6](2020)在《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商业银行是金融产业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金融科技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变革提供了契机。金融科技正在冲击并重塑着银行的中介职能与定位,打破了以往传统城市商业银赖以成功的业务模式,倒逼着城市商业银行变革转型。与此同时,在金融科技的冲击下,随着互联网金融参与者的汹涌来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商业银行也深刻领略到来自行业外的颠覆力量。面对如此复杂的外部环境,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金融科技创新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并不矛盾,城市商业银行正在全力拥抱金融科技,利用金融科技改变风控、运营、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交互方式,逐步向大众化、体验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因此,对城市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研究金融科技和战略管理的理论入手,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阐述了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及痛点,运用战略管理分析工具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ZY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优势和劣势,剖析了ZY银行发展金融科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战略管理分析工具SWOT分析方法分析得出的结果,ZY银行选择了利用自身优势、借助外部机遇发展的增长型战略。增长型战略要求ZY银行即要发挥传统优势,又要借助外部环境,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将ZY银行打造成为金融行业中的科技公司、具有科技基因的银行集团。在ZY银行具体实施增长型战略的过程中,本文制定了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系统安全运营、人力资源管理等四个方面的竞争战略。同时,为确保上述战略有效落地,本文还提出ZY银行应采取巧用金融科技实现产品微创新、完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强化科技系统安全运营、优化金融科技人才管理机制等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促使ZY银行实现从同业中的“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两点,第一,将金融科技和战略管理的理论与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运用战略管理分析工具SWOT分析方法,明确了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为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二,通过对ZY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明晰了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战略方案及实施策略,为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战略思路,同时,也为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制定金融科技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潘微苗[7](2020)在《基于金融科技的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密切,金融市场出现了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风险管理、互联网消费信贷等崭新的金融与科技结合的业务模式,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面临日趋严峻的考验,基于金融科技背景的业务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因此,研究基于金融科技的商业银行业务的转型升级问题,既具一定理论价值,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金融科技相关研究进展,界定金融科技与业务转型等相关概念,探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影响,分析国内外主要银行基于金融科技背景的业务转型实践的基础上,就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下进行业务转型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进行转型可有效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以ZS银行为案例就商业银行基于金融科技背景的业务转型升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ZS银行的业务转型升级存在“内部资源整合不到位、金融科技的设施及技术壁垒、风险管理系统有待加强、业务竞争力有待提升”等四大突出问题;基于前述研究认知和金融科技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升级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内部支持业务转型升级、以大数据中心建设和人才引进突破设施技术壁垒,推进数字化风险控制的智能转型、结合大数据和互联网实现消费金融业务转型升级”等四大对策。

杨志平[8](2019)在《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在全球经济融合、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环境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方式,才能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以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业务流程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支付结算业务的优化和实施。首先,本文针对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业务流程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其存在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业务运营效能低下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业务流程设计缺陷、系统支持能力不足和服务管理效果不彰等。其次,本文在以上问题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流程优化理论设计优化业务服务运作流程、运用服务管理理论设计搭建业务服务交互平台以及运用质量管理理论设计深化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全面优化了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业务流程。最后,本文对流程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从“陀螺”评价体系、支付结算业务运营指标和中小微企业客户满意度进行定量分析,从客户满意程度、风险防控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显示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业务在运营效能和效果上有较大的改善。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城市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业务管理及流程优化将提供借鉴意义。

黄骜[9](2019)在《票据融资创新法律问题研究 ——以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为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票据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最为重要的发明,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环节与商品销售环节紧紧联系并形成资本循环。正如马克思所言,商品转化为货币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潜在购买者的商品需求与现实支付能力之间总是存在矛盾,商品销售的停滞则会使得资本循环不再畅通,影响商品生产正常开展。因此,要保持资本循环只有让商品转让与货款支付暂时分离,基于商业信用的赊销和预付方式应运而生。然而,仅有赊销性质的商业信用既无到期收款的保证,也无到期前需求资金时通过转让债权进行资金融通的凭证,将债权人置于不利地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票据逐渐演化出与社会经济环境相契合的多种功能。在较早的经济时期,汇兑、支付、结算、流通、信用作为票据的基本功能,构造了票据法律的基本结构和主要规则。以票据为核心的支付方式通过减少货币使用,在保障债权人利益的同时提高了买卖双方的资金使用效率,从而逐渐替代了赊销和预付等方式。随着票据使用范围的进一步拓展,扩大再生产不再需要大量货币的积累,商品生产和销售之间的障碍得以打通,资本得以加速周转和循环,商品经济以此高速发展。当社会经济环境发展至全新阶段,交易媒介、交易主体与商业信用来源均发生着巨大变化,人们对金融工具的期待早已不再局限于支付、汇兑、结算、流通功能,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便捷、更高效的方式。新社会经济环境下票据不再是打通资本循环的唯一方式,不论从支付便携性或时效性票据早已远远落后于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因此,本文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即在新社会环境下探索票据的价值,即票据是否已经完成了使命从而应当退出历史舞台?如果票据依旧具有价值,新社会经济环境下票据的价值应当如何体现?票据是商业信用的物质表现使得票据具有与生俱来的信用与融资功能,但在我国目前社会经济环境下,票据融资功能处于矛盾境地:一方面,票据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理想方式。由于票据融资是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相结合的理想方式,凭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票据贴现利率的,信用较好的中小企业拥有一定程度的议价能力,可以以较为低廉和便捷的方式完成融资。因此,鼓励票据融资引导企业节省融资成本,可以为市场营造较为宽松的资金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票据融资存在诸多法律障碍。由于我国票据法律并未将票据融资功能列入票据的功能定位,票据融资面临法律困境,如票据融资主体间缺少真实贸易背景、票据融资过程中票据单纯交付效力不确定、票据融资的实质贴现主体适当性存疑等。此外,票据融资风险所引发的票据案件对金融稳定形成较大威胁,票据套利引起的资金空转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精神相悖。近年来国内外均从制度上和产品上对票据融资进行了尝试,结果或不尽人意或不适合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基于此,本文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即如何在我国现行票据法律框架下发挥票据融资功能?以票据标准化债权为基础的电子票据融资是否可以实现合法、有序、可控的票据融资?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本文旨在为新社会经济环境下的票据融资创新的制度建设提出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的参考建议。票据法律问题从来不是一个冷门的研究方向。从1995年我国《票据法》颁布起,票据相关法律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到广泛讨论,有关于票据无因性、票据质押、票据权利救济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导案例以及法律修改建议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支付习惯的改变,部分票据法律问题已被化解于无形,如票据伪造、票据变造、票据涂销等方面问题的重要性骤降。以往关于票据必须应记载事项填写有误所引起的纠纷与争议,也在电子票据系统的普及趋势下日渐平息。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使得票据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对票据的需求也已经从支付和汇兑转至融资和创新。当然,票据融资并非今天才提出,如何在《票据法》限制真实贸易背景的条件下合法地、有序地、可控地发展票据融资讨论已久,主要以修改《票据法》以坚持票据的绝对无因性为建议。然而,在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票据融资模式存在风险,多种票据融资模式仍旧是商业银行“绕规模、绕监管”的工具,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背景下票据套利所引发的资金空转问题十分棘手,短时间内不再要求票据具有真实贸易背景或开放融资性票据的提议或许具有较大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聚焦于如何在我国现行票据法律框架下寻找发挥票据融资功能的路径研究则更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基于此,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通过对我国票据融资法律困境的分析和对国内外票据融资实践的对比,本文认为在我国现行票据法律框架下大幅度的修改和调整票据法律以适应票据融资发展缺乏现实性和可行性。本文提出票据融资的可行路径应当以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为基础。标准化债权资产要求基础资产可等分。由于纸质票据等分显然违背票据“权券结合”的基本要求,本文提出电子票据在电子票据系统内具备可分性,并对电子票据等分后的票据权利行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第二,本文结合我国标准化债权资产的监管要求和电子票据特点,提出如何通过适当调整和修改票据法律法规以适应以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为基础的票据融资发展,并提出以建立电子票据中央对手方结算制度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和以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衍生品为代表的业务创新。本文主体部分分为五章,各章之间具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首先,回顾票据功能演进的历程,提出票据功能顺应社会经济环境是票据功能演进的前提;其次,在新社会经济环境下对票据价值进行再探索,提出票据在新社会经济环境下应以电子票据融资为核心;再次,提出票据融资限于票据法律仅赋予票据支付工具地位,票据融资存在多重法律困境;又次,对比国内外不同类型票据融资的实践,提出上述案例在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下均不具备适当性;最后,提出电子票据标准化是我国现行票据法律框架下票据融资的可行路径。各章梗概内容如下:第一章“票据功能演进的法理基础与历程”。票据的各项功能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伴随着经济发展,票据逐渐演化出与当时社会经济环境相契合的汇兑、支付、结算、流通、信用等功能。同样,票据在我国也经历过从商业抑制下商业习惯的载体向商业信用建立依据的发展历程。基于此,本章从票据功能演进的法理基础出发,结合社会经济环境追溯票据功能的发展历程,论证票据功能演进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紧密联系,为后文研究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票据价值变化的必要性提供基础。第二章“新社会经济环境下票据价值的再探索”。社会经济环境是一国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离岸市场与商品市场相联系所形成的综合体。在交易媒介电子化、交易主体去银行化、信用来源去中心化的新社会经济环境下,票据作为支付工具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与此同时,电子票据的出票量与贴现量增长迅猛。一方面,电子票据灵活、安全、高效的特性使得票据重获生命力;另一方面,票据融资特有的低成本与高效率优势备受中小企业的青睐。基于此,本章提出新社会经济环境的视角下对票据的价值应体现为电子票据融资。结合票据融资的功能和定位,本章认为要处理好票据融资在支持实体经济和防止资金空转两个目标之间的博弈关系,应当回到票据融资制度研究。第三章“票据融资的法律困境”。由于票据法律的立法时代背景与目前社会经济环境存在差异,我国票据法律将票据定位为支付工具,票据法律从不同角度均对票据融资功能的发挥进行限制,在多个票据法律问题上存在矛盾,如票据融资主体间缺少真实贸易背景、票据融资过程中票据单纯交付效力不确定、票据融资的事实贴现主体适当性存疑等。尽管修改和调整票据法律为票据融资扫清障碍显然是一条康庄大道,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简单放开票据融资可能引发票据风险和票据套利,造成资金空转,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精神相悖,威胁金融稳定。基于此,本章提出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票据法框架下票据融资的法律困境,为后文提出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的票据融资制度设计提供基础。第四章“票据融资的实践与反思”。近年来国内外均从制度上和业务上进行了票据融资创新尝试,如国内以票据收益权为基础资产的票据资管计划,又如以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为代表的融资性票据,再如以Fundbox、MarkInvoice、Behalf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票据融资。然而,上述票据融资方式结果或不尽人意或不适合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本章通过对不同类型票据融资创新的比较与反思,为我国票据融资创新提供借鉴经验和参考建议。第五章“票据融资的出路——以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为基础的票据融资创新”。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已有的较为成熟的制度设计,本文提出票据融资的可行路径应当以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为基础。电子票据标准化最为重要的条件是电子票据等分,本章将电子票据的等分性拆分为票据凭证的可分性和票据权利的可分性。在论证票据凭证具备可分性的前提下,本章详细阐释票据权利具有可分性,从而实现电子票据的标准化。随后,本章对电子票据标准化适用《票据法》提出协调与小幅修改的建议。基于此,本章以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资产证券化、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衍生品为例,对以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为基础的票据融资进行规则设计;以票据中央对手方净额结算制度、票据信用评级制度、票据做市商制度为例,对以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为基础的票据制度创新进行制度设计。最后,结合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本章将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与以区块链技术支持的智能合约相结合,提出在金融科技背景下对电子票据融资的展望。

涂馨仪[10](2019)在《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应用研究 ——以Z银行为例》文中指出区块链技术因具有不可伪造篡改、公开透明可验证、可跟踪溯源等特性,可作为技术工具优化商业银行业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16年-2018年间,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相继推进区块链应用探索,在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资产认证等领域积极开展区块链应用尝试。因此,对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的适用场景、应用效益以及应用推广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突出的实践指导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重点研究商业银行的区块链应用实践。首先,对当前区块链的产业发展及政策指引、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现状及典型场景进行梳理。其次,通过针对性的调研走访与公开资料分析,以Z银行的区块链应用实践作为研究案例,利用关键事件轨迹研究法将Z银行区块链应用划分为机会识别、机会开发、机会扩展三阶段,以探究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的最优模式与最适场景。最后,运用SWOT-AHP分析法,对Z银行区块链实践未来发展战略提出构想,并通过对Z银行区块链应用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排序,为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推广提供借鉴意见。本文主要的结论有三点:第一,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资产征信、降低银行信用风险、提高交易效率。第二,供应链金融领域交易频率适中、信任成本高、中间流程繁琐,供应链内企业又具有广阔的融资需求,是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领域最为实用的落地场景之一。第三,区块链发展尚处早期,外部环境的优劣对推进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认为应从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区块链技术企业三方面着手,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发展与技术发展三者相协调的条件下共同推动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落地。

二、如何巧用银行结算工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巧用银行结算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1)建行Y分行信用卡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影响信用卡使用因素的研究
        1.2.2 信用卡业务风险研究
        1.2.3 信用卡营销策略的相关研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市场营销
        2.1.2 信用卡
    2.2 市场营销基础理论
        2.2.1 7Ps理论
        2.2.2 服务营销理论
        2.2.3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2.2.4 STP战略营销理论
    2.3 营销环境分析方法
        2.3.1 PEST分析法
        2.3.2 SWOT分析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行Y分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现状及环境分析
    3.1 建行Y分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
        3.1.1 建行Y分行简介
        3.1.2 建行Y分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现状及问题
    3.2 建行Y分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3.2.1 宏观环境分析
        3.2.2 微观环境分析
    3.3 建行Y分行信用卡业务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会分析
        3.3.4 威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行Y分行STP营销战略分析及目标市场定位
    4.1 问卷调查
    4.2 市场细分
    4.3 选择目标市场
    4.4 市场定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行Y分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策略设计
    5.1 产品策略
        5.1.1 实行产品差异化营销
        5.1.2 借力分期产品联动营销
    5.2 价格策略
        5.2.1 按客户群体不同制定分期费率
        5.2.2 优化服务收费项目
    5.3 渠道策略
        5.3.1 抓好柜面预审批营销
        5.3.2 做好线上渠道营销
        5.3.3 创新现有渠道服务模式
    5.4 促销策略
        5.4.1 加强信用卡产品宣传力度
        5.4.2 做好存量客户激活工作
        5.4.3 完善增值服务
    5.5 人员策略
        5.5.1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5.5.2 重视员工技能培训
    5.6 有形展示策略
        5.6.1 完善大堂服务环境
        5.6.2 组织多样的产品营销活动
    5.7 过程策略
        5.7.1 关注后续服务工作
        5.7.2 提高客户满意度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行Y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6.1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6.2 完善职位晋升机制
    6.3 加强信用卡技术支持
    6.4 加强风险控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建行 Y 分行信用卡业务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2)J分行对公业务营销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3.1 主要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市场营销的发展与概念界定
    2.2 PEST分析
    2.3 波特五力模型竞争理论
    2.4 SWOT分析理论
    2.5 STP营销理论
    2.6 营销组合理论
第3章 J分行对公业务营销现状和问题分析
    3.1 J分行对公业务简介
    3.2 J分行对公业务SWOT分析
        3.2.1 优势分析
        3.2.2 劣势分析
        3.2.3 机会分析
        3.2.4 威胁分析
    3.3 J分行对公业务营销现状和问题分析
        3.3.1 定位不明确
        3.3.2 产品竞争优势不明显
        3.3.3 促销问题
        3.3.4 渠道建设乏力和渠道缺乏支持
第4章 J分行对公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4.1 J分行对公业务PEST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J分行对公业务波特五力模型竞争环境分析
        4.2.1 现有竞争者竞争能力分析
        4.2.2 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分析
        4.2.3 替代品替代能力分析
        4.2.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4.2.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4.2.6 对公客户需求分析
第5章 基于STP分析的J分行对公业务营销战略
    5.1 主要细分市场分析
        5.1.1 按客户行业细分
        5.1.2 按客户规模细分
        5.1.3 按客户贡献度细分
        5.1.4 按客户性质细分
        5.1.5 按客户生命周期细分
    5.2 目标市场选择
        5.2.1 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5.2.2 目标市场选择结果
    5.3 定位
        5.3.1 便捷
        5.3.2 高效
第6章 J分行对公业务营销策略设计
    6.1 产品策略
        6.1.1 升级对公业务产品线
        6.1.2 丰富对公业务产品组合
    6.2 价格策略
        6.2.1 差异化综合定价策略
        6.2.2 折扣策略
    6.3 渠道策略
        6.3.1 营业网点渠道
        6.3.2 自助式服务设备和电子渠道
        6.3.3 客户经理渠道
    6.4 促销策略
        6.4.1 加大文化促销力度
        6.4.2 加大多渠道广告投放力度
        6.4.3 加大客户经理销售力度
        6.4.4 加大政府关系维护的力度
    6.5 人员策略
        6.5.1 明确岗位职责提供优质服务
        6.5.2 “能上能下”机制提供更优服务
        6.5.3 职业发展规划助力更优服务体验
        6.5.4 打造一专多能服务素质
        6.5.5 激发创业热情
    6.6 过程策略
        6.6.1 问有答声
        6.6.2 来有应声
        6.6.3 客户业务办理环节让客户有专业服务体验
        6.6.4 客户业务反馈环节让客户有信息反馈渠道
    6.7 有形展示策略
        6.7.1 舒心服务场景提升客户满意度
        6.7.2 多种有形物提升服务品牌形象
第7章 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7.1 加强营销组织保障
        7.1.1 构建营销管理模式
        7.1.2 健全营销业务体系
    7.2 完善人力资源保障
        7.2.1 组建营销团队
        7.2.2 注重人才培养
        7.2.3 细化营销考核
    7.3 重视文化建设保障
        7.3.1 提升服务意识
        7.3.2 树立合规理念
        7.3.3 精神文化建设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建设银行景德镇市分行精准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精准营销研究综述
        1.2.2 国内精准营销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精准营销概述及相关理论
    2.1 精准营销定义
    2.2 精准营销特点
    2.3 精准营销理论依据
        2.3.1 4C营销理论
        2.3.2 客户让渡价值理论
    2.4 精准营销模式
第三章 景德镇建行营销现状及精准营销应用价值
    3.1 景德镇建行简介
    3.2 景德镇建行营销现状和问题
        3.2.1 客户流失严重
        3.2.2 维护人力不足
        3.2.3 营销成功率低
    3.3 景德镇建行营销问题成因
        3.3.1 宏观环境分析
        3.3.2 维护力度分析
        3.3.3 产品竞争分析
    3.4 景德镇建行精准营销模式选择
        3.4.1 景德镇建行精准营销SWOT分析
        3.4.2 景德镇建行精准营销选择的必要性
        3.4.3 景德镇建行精准营销的目标
    3.5 小结
第四章 景德镇建行精准营销环节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景德镇精准营销环节现状概述
    4.2 景德镇精准营销环节现状调查分析
        4.2.1 问卷设计
        4.2.2 问卷发放与收回
    4.3 景德镇建行精准营销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4.3.1 客户方面分析及问题
        4.3.2 成本方面分析及问题
        4.3.3 沟通方面分析及问题
        4.3.4 便利方面分析及问题
    4.4 小结
第五章 景德镇建行精准营销对策及旺季营销成果展示
    5.1 完善数据库资料—优化客户管理
        5.1.1 自身完善
        5.1.2 数据共享
        5.1.3 数据保密
    5.2 强化CRM系统—提升成本效率
        5.2.1 定位目标客群
        5.2.2 盘活存量目标客户
        5.2.3 外拓获客目标客户
    5.3 跟踪营销—完善沟通环节
        5.3.1 事前营销规划
        5.3.2 事中精准营销
        5.3.3 事后实时反馈
    5.4 创建金融渠道—实现便利升级
        5.4.1 普及大众优惠活动
        5.4.2 优化非金融增值服务
        5.4.3 创建普惠金融生态圈
    5.5 旺季营销成果展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4)中国建设银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概述
    2.1 网络金融业务
        2.1.1 网络金融的定义
        2.1.2 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
    2.2 网络金融业务的比较优势
        2.2.1 网络金融业务相较于传统金融业务的优势
        2.2.2 网络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2.3 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理论及分析工具
        2.3.1 营销4P理论
        2.3.2 SWOT分析
第三章 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现状、态势及问题
    3.1 建设银行网络金融发展历程
    3.2 建设银行网络金融业务发展目标
        3.2.1 总行发展战略
        3.2.2 石河子分行发展目标
    3.3 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现状
        3.3.1 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产品种类
        3.3.2 主要产品定价情况
        3.3.3 网络金融产品的营销渠道
        3.3.4 网络金融业务宣传方式
    3.4 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发展态势
        3.4.1 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动态发展趋势
        3.4.2 建行石河子分行网金业务业绩指标系统内排名情况
    3.5 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3.5.1 客户覆盖度低阻碍经营业绩
        3.5.2 客户活跃水平不高影响KPI考核
        3.5.3 重点业务推进不力落后全疆全国
    3.6 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现存问题
        3.6.1 对网金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访谈分析现存问题
        3.6.2 对石河子建行网金业务目标客户进行调查访谈分析现存问题
        3.6.3 对基层营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现存问题
第四章 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策略分析
    4.1 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SWOT分析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1.3 机会分析
        4.1.4 威胁分析
    4.2 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竞争对手策略分析
        4.2.1 石河子地区银行同业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策略对比
        4.2.2 互联网公司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策略对比
第五章 强化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的对策
    5.1 提升产品影响力
    5.2 拓展营销渠道
    5.3 优化服务价格
    5.4 完善促销方式
第六章 建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6.1 资源保障
    6.2 制度保障
    6.3 文化保障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模式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金融监管
        2.1.2 金融风险管理
    2.2 文献综述
        2.2.1 第三方支付的性质界定
        2.2.2 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关系
        2.2.3 第三方支付风险的研究
        2.2.4 第三方支付的监管研究
        2.2.5 第三方支付的博弈分析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与风险构成
    3.1 第三方支付的概念界定
    3.2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
        3.2.1 大规模增长时代告一段落
        3.2.2 市场份额较为集中
    3.3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分析
        3.3.1 信用风险
        3.3.2 资金被黑客盗用的风险
        3.3.3 信用卡被非法套现的风险
        3.3.4 洗钱风险
        3.3.5 法律风险
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的监管现状与原因分析
    4.1 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发展历程
        4.1.1. 监管真空期
        4.1.2. 监管确立期
        4.1.3. 监管完善期
    4.2 第三方支付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4.2.1 第三方支付监管立法有待完善
        4.2.2 第三方支付的分类不适应业务发展和监管需要
        4.2.3 第三方支付的创新发展和规范监管两者之间有待协调
        4.2.4 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备付金监管机制灵活性较差
        4.2.5 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不足
    4.3 第三方支付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迅速发展的第三方支付冲破了传统监管框架
        4.3.2 第三方支付具有新的风险特征
        4.3.3 监管机构间的协调性有待加强
        4.3.4 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需要循序渐进
第五章 第三方支付监管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双峰制”监管模式
        5.1.1 “双峰制”监管模式的内涵
        5.1.2 “双峰制”监管模式的优点
        5.1.3 “双峰制”监管模式在国外的应用
    5.2 “沙箱”监管模式
        5.2.1 “沙箱监管模式”的优势
        5.2.2 国外沙箱监管模式的实践
    5.3 国外先进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3.1 设有明确的审慎监管机构和行为监管机构
        5.3.2 法律法规的调整机制相对灵活
第六章 第三方支付的博弈演化分析
    6.1 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博弈特征
        6.1.1 博弈参与者
        6.1.2 第三方支付机构与监管部门的支付函数
        6.1.3 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博弈规则
        6.1.4 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博弈均衡结果
    6.2 第三方支付监管必要性的博弈分析
    6.3 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静态博弈模型分析
        6.3.1 建立静态博弈模型
        6.3.2 静态博弈模型的支付矩阵
        6.3.3 分析静态博弈模型
        6.3.4 静态博弈模型的分析结论
第七章 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对策研究
    7.1 建立立体的监管法律体系
    7.2 建立有效的协同监管体系
        7.2.1 坚持央行在监管中的主导作用
        7.2.2 完善多部门协作的监管体系
        7.2.3 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监管
    7.3 多角度完善监管机构的监管措施
        7.3.1 切实落实备付金监管制度
        7.3.2 引入多种形式的动态监管措施
        7.3.3 加强信息安全监管
        7.3.4 合理控制监管成本
        7.3.5 加大违规惩处力度
    7.4 多方面提高监管机构的执法监督能力
        7.4.1 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
        7.4.2 巧用外部力量填补中央银行监管能力的缺口
    7.5 建立长期有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论文的框架
    五、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金融科技与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金融科技概述
        一、金融科技概念
        二、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的区别
        三、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的区别
    第二节 战略管理理论
        一、主要战略管理理论
        二、战略管理过程分析
    第三节 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一、PEST分析法
        二、波特五力模型
        三、SWOT分析法
第二章 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及痛点
    第一节 ZY银行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二、经营情况
        三、金融科技发展探索
    第二节 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一、业务产品
        二、获客渠道
        三、智能客服
        四、大数据风控
    第三节 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品创新能力弱
        二、业务流程繁琐
        三、多元化人才缺失
        四、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有待增强
第三章 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SWOT分析
    第一节 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有良好的客户资源
        二、有良好的政府合作基础
        三、有扁平的组织架构
        四、科技基础设施完备
    第二节 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竞争劣势
        一、金融科技人才配置不足
        二、对市场反应偏慢
        三、现有服务渠道吸引力度不足
        四、不良贷款压力大
    第三节 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政府支持力度大
        二、社会资本大力追捧
        三、金融科技在银行业应用广泛
        四、金融科技客户市场庞大
    第四节 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二、金融监管趋严
        三、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
        四、银行业同质化严重
第四章 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战略选择
    第一节 战略目标
        一、长期目标
        二、中期目标
    第二节 战略选择
        一、SWOT矩阵
        二、SWOT分析结论
    第三节 战略内容
        一、市场营销战略
        二、产品开发战略
        三、系统安全运营战略
        四、人力资源战略
第五章 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实施
    第一节 巧用金融科技实现产品微创新
        一、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理念
        二、立足区域打造“超级相关”产品和服务
        三、结合地域特色创新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
    第二节 完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
        一、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二、实行差异化产品定价
        三、完善客户关系管理
        四、合理运用大数据营销
    第三节 强化科技系统安全运营
        一、强化科技运营基础设施管理
        二、提升专业运营工具运用能力
        三、加强运营风险控制管理
    第四节 优化金融科技人才管理机制
        一、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优化人才结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金融科技的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1 金融科技的定义与内涵
        1.2.2 商业银行业务
        1.2.3 业务转型升级
    1.3 金融科技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3 简要述评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
2 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
    2.1 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与关键技术
        2.1.1 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2.1.2 金融科技的关键技术
    2.2 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
        2.2.1 云计算更关注稳定和风险防控
        2.2.2 大数据跨界融合,助力风控和营销
        2.2.3 人工智能向高阶演进,应用场景全覆盖
        2.2.4 区块链从概念走向应用,助力行业监管
        2.2.5 金融科技将推动金融的普惠化
    2.3 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发展现状
        2.3.1 国外典型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2.3.2 国内典型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情况
        2.3.3 小结
3 金融科技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搜集与处理
    3.2 模型的研究框架
        3.2.1 影响因素
        3.2.2 变量选取与解释
    3.3 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3.3.1 动态面板模型
        3.3.2 动态面板模型的构建
        3.3.3 动态面板模型的估计方法
        3.3.4 动态面板模型的相关检验
        3.3.5 动态面板模型的结果分析
4 金融科技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升级的案例分析
    4.1 ZS银行的金融科技业务转型现状
        4.1.1 ZS银行简要介绍
        4.1.2 ZS银行金融科技业务转型发展历程
    4.2 ZS银行的金融科技业务转型策略
        4.2.1 建立金融科技专业团队体系
        4.2.2 巧用金融科技搭建科技型渠道
        4.2.3 建立KYC、一户一策制度
        4.2.4 搭建智慧化生活场景
        4.2.5 优化产品创新
    4.3 ZS银行开展金融科技业务转型升级的现状
    4.4 金融科技背景下ZS银行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4.4.1 内部资源整合不到位
        4.4.2 金融科技的设施及技术壁垒
        4.4.3 风险管理系统有待加强
        4.4.4 业务竞争力有待提升
5 金融科技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升级对策
    5.1 加强内部支持业务转型升级
        5.1.1 与金融科技公司保持竞争与合作关系
        5.1.2 业务转型的支撑和人才结构的优化
    5.2 以大数据中心建设和人才引进突破设施技术壁垒
        5.2.1 营销端
        5.2.2 产品端
        5.2.3 与大数据营销相关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规避措施
    5.3 推进数字化风险控制的智能转型
        5.3.1 内部智能风控体系建立
        5.3.2 其他风险体系建立
        5.3.3 风险体系建立存在风险及其规避措施
    5.4 结合大数据和互联网进行消费金融等业务的转型
        5.4.1 大数据库的建设
        5.4.2 结合大数据库和大数据库对消费金融业务进行转型
        5.4.3 创设结构化存款产品,转型零售负债业务
        5.4.4 借助互联网对金融产品业务进行转型
        5.4.5 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
        5.4.6 大数据与消费金融等业务转型的风险及其规避措施
参考文献

(8)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论文研究内容
        二、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背景
    第一节 流程优化理论概述
        一、流程优化理论
        二、流程银行理论
    第二节 服务管理理论概述
        一、服务管理理论
        二、服务蓝图理论
    第三节 质量管理理论概述
        一、质量管理理论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第三章 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业务流程现状
        一、X银行概况
        二、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业务现状
    第二节 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业务流程设计缺陷
        二、系统支持能力不足
        三、服务管理效果不彰
    第三节 支付结算业务流程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二、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优化方案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优化方案设计思路
        一、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优化的目标
        二、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优化的原则
    第二节 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优化方案的设计
        一、设计优化业务服务运作流程
        二、设计搭建业务服务交互平台
        三、设计深化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节 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优化方案的实施
        一、实施优化业务服务运作流程
        二、实施搭建业务服务交互平台
        三、实施强化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优化方案效果评价
    第一节 优化方案效果评价思路
    第二节 关键指标评价
        一、“陀螺”评价体系情况
        二、支付结算业务运营指标
        三、中小微企业满意度调查
    第三节 综合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票据融资创新法律问题研究 ——以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票据功能演进的法理基础与历程
    第一节 票据功能演进的法理基础
        一、票据流通性内涵的演进
        二、本票的法理基础:无条件承诺函
        三、汇票与支票的法理基础:无条件支付指令
    第二节 票据功能演进的历程
        一、支付与汇兑:流通货币的替代
        二、结算与流通:资本循环的纽带
        三、信用与融资:商业信用的物质载体
    第三节 票据功能在我国的演进
        一、古代:商业抑制下商事习惯的载体
        二、近代:商业信用雏形建立的依托
        三、现代:支付现代化的主要工具
第二章 新社会经济环境下票据价值的再探索
    第一节 新社会经济环境的表现形式
        一、交易媒介去现金化
        二、支付体系电子化
        三、交易方式去中介化
    第二节 社会经济环境下票据价值的再探索
        一、电子票据对纸质票据的替代
        二、支付功能向融资功能的演进
        三、签发主体向中小企业的倾斜
    第三节 票据融资的博弈与制度回归
        一、票据融资的功能定位
        二、支持实体经济与防止资金空转的博弈
        三、票据融资的法律制度回归
第三章 票据融资的法律困境
    第一节 真实贸易背景的法律困境
        一、真实贸易背景与绝对无因性的价值导向
        二、真实贸易背景要求在法律实践中的矛盾
        三、真实贸易背景审查制度的反思
    第二节 单纯交付效力不确定的法律困境
        一、背书转让与单纯交付的价值导向
        二、单纯交付效力的法理争议
        三、单纯交付效力不确定定对票据融资的阻碍
    第三节 票据贴现主体适当性的法律困境
        一、从事资金支付结算违法说
        二、从事资金支付结算合法说
        三、票据贴现主体违法性不确定对票据融资的阻碍
第四章 票据融资的实践与反思
    第一节 票据收益权融资的实践与反思
        一、票据收益权的法律性质
        二、票据收益权融资尝试的瑕疵
        三、票据收益权法律规避行为的风险
    第二节 互联网票据融资的实践与反思
        一、域外互联网票据融资实践
        二、互联网票据融资模式的比较
        三、我国互联网票据融资的适当性争议
    第三节 融资性票据的实践与反思
        一、域外融资性票据的实践
        二、融资性票据的比较与借鉴
        三、我国融资性票据的开放与限制
第五章 票据融资的出路——以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为基础的票据融资创新
    第一节 电子票据标准化的法律基础
        一、电子票据标准化的逻辑起点
        二、电子票据权利等分的法律分析
        三、电子票据凭证等分的法律分析
        四、电子票据份额向标准化债权的转换
    第二节 电子票据份额对《票据法》的适用与调整
        一、功能等同原则下电子票据份额的界定
        二、电子票据份额真实性的保护
        三、电子票据份额质押生效要件的调整
        四、电子票据份额追索权的豁免
    第三节 以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为基础的票据融资制度创新
        一、电子票据交易制度
        二、电子票据中央对手方净额结算制度
        三、电子票据评级与增信制度
        四、电子票据做市商制度
    第四节 电子票据融资在金融科技下的进阶
        一、数字票据的法律性质
        二、数字票据对电子票据真实性保护的提升
        三、智能合约对票据信用模式的改进
        四、信用流转凭证为目标的票据融资发展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10)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应用研究 ——以Z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及不足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区块链金融概念及发展趋势研究
        2.1.1 区块链金融概念演化研究
        2.1.2 区块链金融发展趋势研究
    2.2 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场景及应用价值研究
        2.2.1 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场景研究
        2.2.2 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价值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3 区块链产业发展及银行应用概况
    3.1 区块链市场概况及政策指引
    3.2 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概述
        3.2.1 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现状
        3.2.2 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典型场景
        3.2.3 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总结及经验借鉴
4 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以Z银行为例
    4.1 研究理论背景及框架
        4.1.1 商业银行区块链应用理论依据
        4.1.2 案例研究框架
    4.2 案例背景概述
    4.3 Z银行区块链应用具体举措
        4.3.1 机会识别阶段:开发移动数字汇票平台初启探索
        4.3.2 机会开发阶段:利用应收账款链平台创新供应链融资
        4.3.3 机会拓展阶段:发行区块链资产支持证券拓展实践
    4.4 Z银行区块链应用总结评述
        4.4.1 路径总结
        4.4.2 效益总述
        4.4.3 风险与挑战总括
5 Z银行区块链应用推广——基于SWOT-AHP分析法
    5.1 SWOT-AHP分析法理论综述
        5.1.1 SWOT分析法
        5.1.2 AHP层次分析法
        5.1.3 SWOT-AHP分析法
    5.2 Z银行区块链应用推广SWOT分析
        5.2.1 Z银行区块链应用推广优势
        5.2.2 Z银行区块链应用推广劣势
        5.2.3 Z银行区块链应用推广机遇
        5.2.4 Z银行区块链应用推广威胁
    5.3 Z银行区块链应用推广SWOT-AHP分析
    5.4 Z银行区块链应用推广SWOT-AHP分析结论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政府部门:顶层设计,基础建设
        6.2.2 商业银行:立足市场,长远布局
        6.2.3 区块链科技企业:技术深化,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如何巧用银行结算工具(论文参考文献)

  • [1]建行Y分行信用卡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尚帅.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J分行对公业务营销策略分析[D]. 孙宇明. 山东大学, 2020(05)
  • [3]建设银行景德镇市分行精准营销策略研究[D]. 方颖婷.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4]中国建设银行石河子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胡静.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模式与对策研究[D]. 李晓蕾.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6]ZY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战略研究[D]. 郑静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7]基于金融科技的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升级研究[D]. 潘微苗. 浙江大学, 2020(02)
  • [8]X银行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流程优化研究[D]. 杨志平. 厦门大学, 2019(08)
  • [9]票据融资创新法律问题研究 ——以电子票据标准化债权为基础[D]. 黄骜.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10]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应用研究 ——以Z银行为例[D]. 涂馨仪. 浙江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如何熟练使用银行结算工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