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质型煤成型及燃烧固硫技术与装备(论文文献综述)
于伯文[1](2021)在《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开式”冷压缩成型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设计的压缩装置研究了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冷压成型的可压缩性规律,并对影响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开式”冷压缩后型煤的跌落强度和燃烧热值的主要因素生物质含量、压缩截面直径、压缩速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找出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的最佳压缩因素水平,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1)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分析,建立了表征混合物可压缩性的参数—体积模量随混合物压缩密度变化的模型,分析了生物质含量、成型截面直径和压缩速度对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冷压成型的可压缩性的影响;得出玉米秸秆含量越大,压缩速度越小可压缩性越好,成型截面直径在20mm时可压缩性最好。(2)获得了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开式”冷压缩后型煤跌落强度的规律。通过对型煤进行跌落强度试验研究分析,各因素水平对型煤跌落强度的影响规律如下:玉米秸秆含量在10%~25%之间时,随着型煤中秸秆含量的增多,型煤的跌落强度会增大;秸秆含量在25%和30%时跌落强度变化趋于稳定;压缩速度在10mm/min和25mm/min时,型煤跌落强度会随压缩速度的变大而快速变大。压缩速度在25mm/min、40mm/min和55mm/min跌落强度变化趋于稳定,说明跌落强度在此压缩速度范围内影响变化很小;秸秆含量25%、压缩速度25mm/min和截面直径为15mm时型煤跌落强度最大为96.2%。(3)获得了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开式”冷压缩后型煤燃烧热值的规律。型煤在秸秆含量是10%~30%之间时,热值随着秸秆含量的增多逐渐变小,秸秆含量为30%时,燃烧热值较小为21867.2k J/kg,秸秆含量为10%时,燃烧热值较大为23324.3k J/kg;在不同压缩直径和速度下对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热值影响变化趋势不大,证明生物质型煤的的燃烧热值与型煤的生物质含量关系比较大。(4)利用Design Expert分析软件对二次响应曲面试验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个因素水平对生物质型煤成型后跌落强度和燃烧热值的回归方程。同时获得了各因素水平对跌落强度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A(玉米秸秆含量)>C(压缩速度)>B(截面直径),和对燃烧热值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A(玉米秸秆含量)>B(截面直径)>C(压缩速度)。(5)通过对回归方程进行参数寻优,获得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开式”冷压缩的最佳成型因素水平是:玉米秸秆含量为26.89%、截面直径为15.00mm和压缩速度为36.94mm/min,此时,成型型煤的跌落强度是95.6%、燃烧热值是23624.4k J/kg;在此基础上,对寻优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说明参数优化的结果是可靠的。
王云山[2](2020)在《秸秆与煤混合物冷压缩成型特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对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给生物质型煤成型设备的设计、改良以及压缩条件的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专门设计的压缩装置对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在不同生物质含量、成型截面直径和压缩速度等因素水平下的冷压缩成型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各试验因素水平对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成型的比能耗和跌落强度等特定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得到对应的数学模型;在此规律的结果上,分析得出最佳成型条件。研究揭示了秸秆与煤混合物一定条件下的冷压缩成型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单一因素的试验研究和分析,建立了压缩模型,分析得出各个因素对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成型阶段中能量消耗的影响。玉米秸秆的含量越高、成型截面直径越小、压缩速度越快,混合物料成型所需要的比能耗越大。(2)通过对型煤进行跌落强度试验研究分析,获得的成型因素条件对跌落强度影响程度如下:当型煤的玉米秸秆含量为25%时,其跌落强度最高,成型效果最好;如果成型块的直径的增大,则型煤的跌落强度也会逐渐加强;如果压缩速率变快,则型煤的跌落强度就会变高;且当压缩速率在10 mm/min~40mm/min时,其跌落强度将会慢慢改变;当压缩速率在55 mm/min~70 mm/min时,其跌落强度变化较大。(3)通过对二次响应曲面试验进行分析,获得了各个因素水平对生物质型煤成型过程中比能耗的回归方程:Y1=40377.4+1971.1A-1587436B+156.97C-623.39AB+2400.52AC-660.41BC+4159.47A2+10875.29B2-11055.62C2,以及获得了各个因素水平对跌落强度的回归方程:Y2=96.66-0.18A+0.78B+0.52C-0.13AB+0.26AC+0.23BC+0.21A2+0.12B2+0.32C2。得到了 各因素水平对 比能耗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B(成型截面直径)>A(生物质含量)>C(压缩速度);以及各因素水平对跌落强度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B(成型截面直径)>C(压缩速度)>A(生物质含量)。(4)通过对回归方程进行参数寻优,获得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成型的最佳因素水平为:生物质含量为18.66%、成型截面直径为19.88mm、压缩速度为40mm/min,其比能耗为23185.1kJ/kg,跌落强度为98.6%。同时,通过验证试验说明参数寻优的结果具有可靠性,也说明二次响应曲面试验所得到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生产实践中因素水平的选择。
安宁[3](2020)在《型煤固硫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燃烧排放了大量SO2等污染气体,近几年民用燃煤SO2的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型煤固硫技术工艺简易、成本低,有利于民用燃煤清洁高效燃烧。固硫剂的选择是影响型煤固硫技术固硫效果的最关键因素。但目前对民用型煤固硫剂研究甚少且常用的固硫剂存在高温烧结失活、固硫产物分解二次释放SO2等问题。本文采用山西昔阳某化工厂的干排废弃物电石渣作为主固硫剂制备民用清洁型煤,并对其进行燃烧固硫试验研究。以固硫率作为固硫效果的评判指标,分别研究了钙硫摩尔比、电石渣粒度和燃烧温度三个因素对电石渣固硫效果的影响以及Fe(NO3)3、V2O5、Na2CO3和KMnO4四种固硫助剂在1050℃时对型煤固硫的影响,从而确定出电石渣民用型煤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固硫剂、助剂配比;对其实用性能进行检测并对其燃烧后的灰渣进行XRD、SEM表征探寻其固硫机理,之后对民用型煤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得出如下成果:(1)Ca/S为3.5,电石渣粒度选择50目-100目之间,在950℃燃烧温度下,固硫率可达65.7%;加入Fe(NO3)3和V2O5的固硫效果不佳,加入占型煤质量0.2%的Na2CO3和1%的KMnO4时,在1050℃燃烧温度下固硫率分别为55.7%和57.3%。(2)对上述型煤的实用性能进行抽样检测,均超过民用型煤国家标准。固硫产物除了CaSO4外,还生成了含硫新物相CaAl6(SO4)4(OH)12,其包裹在CaSO4周围,抑制其分解。KMnO4作为助燃剂,提供活性氧,加快SO2与电石渣的反应进程;Na2CO3则改变了电石渣的晶格结构,使其孔径分布有利于固硫。(3)型煤实际工业化生产应用中,发现添加固硫剂和助剂后,SO2排放浓度显着降低;为节约成本,将煤泥和无烟煤混合制备型煤,当煤泥和无烟煤质量比为3:7时,SO2去除率达到了60.14%,其性能均达到民用型煤国家标准。
武帅[4](2020)在《型煤的燃烧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型煤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洁净煤技术,而研究型煤技术的核心在于型煤粘结剂和型煤的燃烧特性。型煤燃烧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型煤燃烧的反应速率与温度、转化率、气相反应物浓度等条件的定量关系,探索最佳的型煤燃烧反应条件和性能参数是了解型煤燃烧特性的关键,也是合理选择最佳工艺参数和设备以及对反应器进行设计和放大所必需的依据。本文主要利用大量程热分析实验系统,采用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升温速率、氧气浓度、型煤的成型压力等因素对型煤燃烧特性参数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选取既能满足型煤强度性能要求又能改善其燃烧特性的粘结剂、添加剂配比,同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型煤颗粒着火和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分别以造纸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木质素磺酸钙、膨润土、淀粉、聚乙烯醇(PVA)以及腐殖酸等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处理制备粘结剂并采用冷压成型制备技术制成标准型煤。确定了粘结剂各组分比例,优化了型煤的制备工艺条件,得到综合性能最优的粘结剂配方。利用综合热分析仪考察了不同灰分含量的四种煤样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反应过程。通过对煤样燃烧TG-DTG曲线的分析,求解了煤样的燃烧特性参数,发现煤样的着火温度随样品的灰分含量和升温速率的提高而逐渐升髙。在相同升温速率的条件下,随煤样灰分含量的升高,煤样的可燃性指数和着火稳燃特性指数逐渐降低,即着火性能和燃烧稳定性逐渐降低。设计搭建了大量程热分析实验系统,其主要由供气系统、反应器、质量监测系统和烟气分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可实现多种工况参数的设定。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结合热分析实验数据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氧气浓度、成型压力等条件下型煤燃烧表观活化能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将粉煤压制成型,煤样的表观活化能升高。型煤颗粒表观活化能随升温速率提高而降低,随氧气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成型压力的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利用烟气分析仪对型煤燃烧产生的NO、SO2进行在线检测。结果发现将粉煤压制成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型煤燃烧NO和SO2的排放。粘结剂的添加可大幅度提升型煤的硬度、强度,对型煤燃烧过程NO和SO2的排放无明显影响。随升温速率升高型煤中燃料N向NO的转化率αNO增高,SO2排放增高。随氧浓度升高,型煤NO排放浓度、αNO以及SO2排放均呈现增高趋势。随型煤成型压力增大,型煤NO排放浓度和αNO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SO2排放呈逐渐降低趋势。固硫剂CaO的掺入会大程度降低型煤燃烧SO2的排放。
舒通胜[5](2019)在《高硫煤干法成型与燃烧固硫特性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我国民用散煤年消耗量2亿吨左右,其中91%用于北方地区农村和乡镇居民的生活能源与过冬取暖。据统计,提供农村居民生活所需的供暖、炊事功能的民用燃煤排放的颗粒物占到了燃煤排放总量的44%,这部分散煤燃烧造成的颗粒物污染是诱发雾霾天气的主因之一。基于“煤炉匹配”的治理理念,研究利用添加剂对劣质烟煤以及高硫煤进行提质改性的高效改性洁净型煤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高硫煤为研究对象,设计型煤成型系统对粉煤进行成型实验,并设计和搭建型煤燃烧设备,对高硫粉煤成型及其燃烧固硫特性进行研究。利用XRD,SEM-EDS等测试手段来研究高硫煤燃烧后灰渣S元素分布,通过模拟计算与燃烧实验结果比较验证的方式,探究不同温度和不同固硫剂以及添加生物质的情况下高硫煤型煤燃烧固硫特性。型煤成型实验表明,相同的粒度组成下,当压力小于8 MPa时,型煤的跌落强度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压力大于8 MPa时,型煤的跌落强度则随压力增加而减小。理论上分析粉煤成型的粒度级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成型过程中以粗细两个粒级为主时,会得到较高强度的型煤。在8 MPa时粉煤成型最佳的粒度级配为:细粒径(小于0.2 mm)含量30%,中间粒径(0.20.5 mm)含量为9%,粗粒径(0.56 mm)含量占比为61%。高硫型煤燃烧固硫实验结果表明,不添加任何固硫剂条件下,当炉内燃烧温度为850℃时,型煤固硫效率可达51%。当燃烧温度850℃时氧化钙型煤固硫率达73.97%,比醋酸钠型煤固硫率67.21%和碳酸钠型煤固硫率66.54%高。此外,分别添加15%的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的高硫型煤的固硫能力几乎相等均达到64%。基于吉布斯最小自由能原理,对型煤燃烧过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燃烧温度超过850℃时,型煤灰渣中硫酸盐的含量下降,会有更多的二氧化硫迁移到气体中,型煤的固硫率降低,固硫反应的温度在850℃左右时固硫效果最佳。当燃烧温度低于850℃时,添加三种固硫剂的高硫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此时型煤的固硫率降低。计算结果还表明当温度超过850℃时,分别添加小麦秸秆和生物质秸秆的高硫煤固硫效果几乎相同。
刘伟,徐东耀,陈佐会,王继伟,倪嘉彬,李中楠,侯嫔,周昊[6](2018)在《新型固硫剂的研发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现有型煤固硫剂固硫效率低、SO2高温段二次释放的问题,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高效固硫剂。采用独创的固硫剂表面多孔富集技术和与之配套的新型生产工艺和设备,制备出一种具有SO2超低排放性能的清洁型煤。经固硫率检测和热工试验检测,结果表明,该类型煤在Ca/S摩尔比为2、炉膛温度为1 100℃的条件下,固硫率达到100%,锅炉热效率可达78.02%。研究表明:在提高型煤固硫性能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型煤的热效率,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燃煤使用过程中SO2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田宝农[7](2018)在《碱法制浆黑液制备型煤及其脱硫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生物质型煤作为型煤利用的一种技术,在生物质资源利用、节能减排、提高型煤燃烧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碱法制浆黑液作为生物质资源的一种,当前对碱法制浆黑液复合制备型煤的研究不够深入,本研究利用木材或秸秆碱法制浆产生的黑液添加至型煤中燃烧,研究黑液复合型煤的成型性能及燃烧固硫的作用。探究其实用性,为制浆黑液复合型煤推广使用提供技术支撑。(1)对黑液复合型煤成型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预糊化淀粉粘结剂添加量为2%时,型煤跌落强度达到83%左右,型煤抗压强度达到620 N/球,但少量粘结剂的加入对型煤热稳定性、水分与挥发物含量影响不大。综合考虑,选定添加量为2%预糊化淀粉作为型煤粘结剂。加入制浆黑液后,型煤机械强度增强,热稳定性变差,其落下强度在添加量为30%时达到93%,同时燃烧后的灰分也增加,综合考虑选择黑液添加量为30%左右时较佳。(2)添加不同含量制浆黑液作为型煤燃烧固硫剂,分析不同含量制浆黑液对型煤灰分的影响,通过TG、EDS、XRD、SEM分析制浆黑液对型煤燃烧及其固硫率的影响,得出较佳配比为黑液添加量32%时;通过改变型煤燃烧时间及燃烧温度,确定出最佳燃烧时间为3 h,最佳燃烧温度为900℃,固硫率高达89%。结果表明,碱法制浆黑液复合型煤燃烧及固硫性能很好,优于传统工业型煤。(3)通过添加秸秆制备生物质型煤与黑液复合型煤进行比较,黑液复合型煤的燃烧效果更好一些。在900℃下对添加了32%质量分数黑液的民用型煤进行燃烧试验,与未添加之前相比型煤着火点有所提前,燃烧更加充分,固硫率达到了87.12%,比未添加前提高了25个百分点。利用沉降污泥添加到黑液复合型煤中得到了耐高温类型煤,在5%最佳添加量下,复合后的型煤1100℃下固硫率可达到85%。
李梅[8](2017)在《新型生物质型煤的制备及燃烧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储量远大于石油及天然气。但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机械化程度的增大,导致产生了大量碎煤及粉煤,运输和使用均不便利。因此,型煤技术孕育而生。联合国能源组织也把型煤技术作为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型煤技术也收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大量存在于下水道中的地沟油,由于水和环境因素影响,油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产生一系列醛、酸等具有恶臭的物质,污染大气,恶化生活环境。同时由于地沟油的存在,导致水体污染,水生生物死亡,还会滋生蚊子、苍蝇等害虫,传播细菌。本文研究了地沟油在型煤中的应用,为地沟油的使用开辟了新的途径。针对不同粘结剂对型煤抗压强度、跌落强度及防水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了影响规律,总结分析得出了添加地沟油的型煤最优配比,并对所得的型煤进行了燃烧特性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研究粘结剂对型煤各个性能指标影响的实验中,优先选用废弃木屑进行不同方式改性,研究改性木屑作为粘结剂制得的型煤各项指标。NaOH溶液改性木屑与酵母改性木屑作为粘结剂,其抗压强度非常接近,几乎没有差别,而复合菌种改性抗压强度相对较差;NaOH改性木屑作为粘结剂跌落强度最好,酵母菌改性木屑次之,复合菌种改性最差;改性木屑为粘结剂时防水性均很差,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掺入其他材料来提高其防水性。NaOH改性木屑为粘结剂在添加量为10%时综合性能最好。(2)为了提高型煤的防水性,采用乳化沥青作为粘结剂制作的型煤,其抗压强度、跌落强度及防水性均较好,但在燃烧过程中不容易点燃,且燃烧过程中容易自动熄灭,燃烧过程中有大量的黑烟。腐植酸钠作为粘结剂,抗压强度和跌落强度均较好,但防水性很差,遇水即散,因此不宜露天堆放。(3)NaOH改性木屑和乳化沥青复合粘结剂所制的型煤,在木屑掺入量为10%,乳化沥青为4%、5%时,抗压强度、跌落强度和防水性均较好;NaOH改性木屑和腐植酸钠复合粘结剂型煤的强度较好,但防水性依然很差。(4)在添加地沟油的新型生物质型煤实验中,得出在粉煤量为100g,添加NaOH改性木屑10%,乳化沥青5%,腐植酸钠5%,以及添加4ml地沟油时所制得的地沟油生物质型煤的各性状最优,抗压强度为1562.7N,跌落强度为80.82%,此型煤可以进行长途运输或露天堆放。通过工业分析得出,地沟油生物质型煤的挥发份较原煤大一些,灰分略微增大,硫分降低。从燃烧试验可知,此型煤具有易点燃、燃烧完全等优点。
武建军,郭凡辉,孙少杰,董继祥,江尧,张一昕[9](2017)在《中国民用煤洁净化利用现状及展望》文中指出概括论述了我国民用煤的来源和现状,分析了民用煤不同煤种和形态的特点,讨论了不同燃烧方式的原理及污染排放情况;根据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关于民用煤的洁净化利用方法,针对民用煤的燃前加工、燃烧技术和燃后处理三方面论述,做到从源头治理,提高过程效率,有效处理烟气污染,提出了我国民用煤洁净化利用的建议和思路:研究型煤固硫机理和影响因素,开发高固硫率型煤,研制成本低、机械性能好、适用性强的生物质型煤,推广型煤替代散煤;开发高效、洁净、低成本民用灶具,提高民用煤热效率,实现洁净燃烧;实现燃煤烟气处理系统的民用化。
周博文[10](2017)在《煤泥与污泥制备型煤及固硫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煤炭行业洁净技术的大力发展,煤泥产量在不断增加,煤泥的利用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升级。型煤技术是煤泥利用技术中相对成熟的技术工艺,具有工艺简便、应用成本低而被广泛利用。我国也是工农业废弃物产量大国,每年我国有大量的城市污泥产出。利用污泥与煤粉制备型煤的研究有很多,但关于利用煤泥与污泥制备型煤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煤泥与污泥制备型煤较利用煤粉与污泥制作型煤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且有效解决了煤泥堆弃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文基于煤泥成熟的洁净型煤技术,提出一种利用煤泥来解决污泥的方法,利用煤泥与污泥混合制备型煤,通过添加生物质粘结剂来提高型煤的机械强度,利用固硫剂来有效控制煤泥与污泥燃烧过程中SO2的排放。这样的利用方法可以利用到煤泥比污泥热值高的优点,又可以处理掉污泥,充分利用了煤泥、污泥与生物质的燃烧特性与生物质的清洁性,同时也解决了煤泥、污泥随意堆弃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以一种以废制废的技术方法,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在能源利用、固体废弃物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成熟型煤技术,利用煤泥、污泥和生物质的燃料特性,将煤泥、污泥、生物质等添加剂混合制成型煤。主要研究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固硫剂的固硫效果研究。二是污泥与煤泥混合制备型煤研究。三是不同生物质作为型煤粘结剂与污泥和煤泥制备型煤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固硫剂的选择实验。通过对三种钙基固硫剂固硫效果的研究发现,固硫效果最佳的是氢氧化钙,次之为氧化钙,固硫效果最差为碳酸钙。随着Ca/S摩尔比值的增大,固硫剂的固硫效果在增强。当Ca/S=2时,氢氧化钙的固硫效果最佳。煤泥与污泥制作型煤实验研究表明,当污泥添加量为15%,氧化淀粉1%,防水剂1.8%,固硫剂为Ca(OH)2,Ca/S=2时,型煤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佳。性能指标可达到,热值20MJ/kg,抗压强度601N/个,跌落强度94%,固硫率为74.6%。生物质添加剂对型煤成型效果研究表明,污泥添加量为15%、木屑20%、防水剂1.6%、固硫剂为Ca(OH)2,Ca/S=2时。混合压制成型,所得型煤抗压强度为605N/个,跌落强度为91%、发热量为19.3MJ/kg、固硫率为80.1%。型煤具有较好的防水性。
二、生物质型煤成型及燃烧固硫技术与装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质型煤成型及燃烧固硫技术与装备(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开式”冷压缩成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对生物质型煤的研究现状 |
1.2.1 型煤的成型影响因素 |
1.2.2 生物质型煤燃烧影响因素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冷压缩特性研究 |
2.1 物料的可压缩性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设备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因素和水平的选择 |
2.2.4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
2.3.1 生物质含量对生物质型煤可压缩性的影响 |
2.3.2 压缩速度对生物质型煤可压缩性的影响 |
2.3.3 不同成型截面直径对生物质型煤可压缩性的影响 |
2.4 小结 |
3 型煤的跌落强度试验 |
3.1 试验方法 |
3.1.1 试验设备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跌落强度 |
3.2.1 生物质含量和型煤跌落强度的关系 |
3.2.2 压缩速度和型煤跌落强度的关系 |
3.2.3 压缩截面直径和型煤跌落强度的关系 |
3.3 小结 |
4 生物质型煤燃烧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备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方法 |
4.2 燃烧热值 |
4.2.1 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热值与秸秆含量的关系 |
4.2.2 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热值与成型截面直径关系 |
4.2.3 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热值与压缩速度的关系 |
4.3 小结 |
5 生物质型煤冷压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
5.1 二次响应曲面试验 |
5.2 Box-Behnken试验结果分析 |
5.2.1 跌落强度回归方程与方差分析 |
5.2.2 燃烧热值回归方程与方差分析 |
5.2.3 二次响应曲面分析 |
5.3 参数的寻优验证 |
5.3.1 参数的寻优 |
5.3.2 验证参数 |
5.4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秸秆与煤混合物冷压缩成型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对生物质型煤的研究现状 |
1.2.1 生物质型煤压缩成型的影响因素 |
1.2.2 生物质型煤燃料的燃烧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煤与秸秆混合冷压缩特性研究 |
2.1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物料及制备 |
2.2.2 物料含水率的控制 |
2.2.3 物料配比量的控制 |
2.3 试验因素及水平的选取 |
2.4 试验方法 |
2.5 生物质型煤的压缩特性 |
2.5.1 生物质含量对生物质型煤压缩特性的影响 |
2.5.2 成型截面直径对生物质型煤压缩特性的影响 |
2.5.3 压缩速度对生物质型煤压缩特性的影响 |
2.6 压缩模型 |
2.7 比能耗 |
2.7.1 生物质含量对比能耗的影响 |
2.7.2 成型截面直径对比能耗的影响 |
2.7.3 压缩速度对比能耗的影响 |
2.8 小结 |
3 生物质型煤跌落强度试验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备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跌落强度 |
3.2.1 生物质含量对型煤跌落强度的影响 |
3.2.2 成型截面直径对型煤跌落强度的影响 |
3.2.3 压缩速度对型煤跌落强度的影响 |
3.3 小结 |
4 生物质型煤冷压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
4.1 二次响应曲面试验设计 |
4.2 二次响应曲面试验结果分析 |
4.2.1 比能耗回归方程与方差分析 |
4.2.2 跌落强度回归方程与方差分析 |
4.2.3 各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4.3 参数寻优与验证 |
4.3.1 参数寻优 |
4.3.2 参数试验验证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型煤固硫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二氧化硫的危害和排放状况 |
1.2.1 二氧化硫的危害 |
1.2.2 二氧化硫的排放状况 |
1.3 型煤固硫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1.3.1 燃煤脱硫技术概述 |
1.3.2 型煤固硫技术简介及国内外进展 |
1.3.3 型煤主固硫剂的研究现状 |
1.3.4 型煤固硫助剂的研究现状 |
1.3.5 型煤固硫的主要影响因素 |
1.4 电石渣的污染和利用现状 |
1.4.1 电石渣概述 |
1.4.2 电石渣的应用现状 |
1.4.3 电石渣的固硫原理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民用型煤燃烧固硫试验研究 |
2.1 试验原料和试验方法 |
2.1.1 试验煤样来源及工业分析 |
2.1.2 电石渣的来源和成分 |
2.1.3 试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4 型煤样品制备和固硫试验方法 |
2.2 电石渣固硫效果的影响因素 |
2.2.1 钙硫摩尔比对电石渣固硫效果的影响 |
2.2.2 电石渣粒度对电石渣固硫效果的影响 |
2.2.3 燃烧温度对电石渣固硫效果的影响 |
2.3 固硫助剂对型煤固硫效果的影响 |
2.3.1 固硫助剂种类对型煤固硫效果的影响 |
2.3.2 固硫助剂添加量对型煤固硫效果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民用型煤性能测定及固硫机理研究 |
3.1 电石渣民用型煤的性能测定 |
3.1.1 固硫效果测定 |
3.1.2 发热量测定 |
3.1.3 冷压强度测定 |
3.1.4 落下强度测定 |
3.2 灰渣物相表征及分析 |
3.2.1 表征手段 |
3.2.2 表征结果 |
3.3 固硫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民用型煤实际应用与效益分析 |
4.1 中型规模测试试验 |
4.1.1 试验过程 |
4.1.2 试验结果 |
4.2 无烟煤与煤泥混合制备型煤的固硫效果 |
4.3 效益分析 |
4.3.1 环境效益分析 |
4.3.2 经济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型煤的燃烧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的能源结构和燃煤现状 |
1.1.2 燃煤产生氮氧化物、SO_2的危害 |
1.1.3 型煤的研究意义 |
1.2 本文选题意义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 型煤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1.4.1 型煤技术简介 |
1.4.2 型煤成型机理 |
1.4.3 型煤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4.4 我国型煤应用的问题及原因 |
1.4.5 我国型煤技术的发展方向 |
1.5 热分析动力学综述 |
1.5.1 常用热分析方法和原理 |
1.5.2 热分析动力学方程 |
1.5.3 动力学机理函数 |
1.5.4 热分析动力学的应用 |
1.5.5 热分析动力学的展望 |
2.型煤热重实验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与分析 |
2.1.2 实验装置及试剂 |
2.1.3 型煤粘结剂制备实验 |
2.1.4 型煤制备实验 |
2.2 型煤的热重分析实验 |
2.2.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2 四种煤样的热重分析 |
2.3 型煤的燃烧特性参数 |
2.3.1 着火温度 |
2.3.2 可燃性指数 |
2.3.3 着火稳燃特性指数 |
2.4 本章小结 |
3.型煤燃烧动力学及污染物排放研究 |
3.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1.1 大量程热分析实验系统 |
3.1.2 实验方法 |
3.2 型煤燃烧表观动力学参数求解及分析 |
3.2.1 求解方法概述 |
3.2.2 粉煤成型表观活化能的变化规律 |
3.2.3 升温速率对型煤燃烧表观活化能的影响 |
3.2.4 O_2浓度对型煤燃烧表观活化能的影响 |
3.2.5 成型压力对型煤燃烧表观活化能的影响 |
3.3 型煤燃烧NO、SO_2排放实验研究 |
3.3.1 实验方法 |
3.3.2 粉煤成型NO、SO_2的排放规律 |
3.3.3 不同升温速率型煤燃烧NO、SO_2排放规律 |
3.3.4 不同O_2浓度型煤燃烧NO、SO_2排放规律 |
3.3.5 不同成型压力型煤燃烧NO、SO_2排放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高硫煤干法成型与燃烧固硫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型煤技术概述 |
1.2.1 型煤成型技术 |
1.2.2 粉煤成型影响因素 |
1.3 型煤固硫研究 |
1.3.1 燃煤脱硫研究现状 |
1.3.2 型煤固硫研究现状 |
1.4 研究背景与内容 |
1.4.1 研究背景 |
1.4.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硫煤粉煤成型 |
2.1 引言 |
2.2 高硫煤粉煤成型系统 |
2.2.1 高硫煤粉煤装置设计 |
2.2.2 型煤模具设计 |
2.2.3 模具的选择 |
2.3 高硫煤粉煤成型实验 |
2.3.1 不同压力对粉煤型煤成型的影响 |
2.3.2 粒度级配对粉煤型煤成型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型煤燃烧设备 |
3.1 引言 |
3.2 管式炉设计 |
3.2.1 管式炉功率的确定 |
3.2.2 硅碳棒电热体的规格计算 |
3.2.3 管式炉PID温度控制系统调试 |
3.3 管式炉参数监控模块 |
3.3.1 监测节点结构组成及功能 |
3.3.2 A/D转换模块设计 |
3.3.3 A/D模块组态软件编程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硫型煤燃烧实验 |
4.1 引言 |
4.2 灰渣检测方法 |
4.3 温度对型煤燃烧固硫的影响 |
4.3.1 不同温度下灰渣的能谱分析 |
4.3.2 不同温度下灰渣的XRD分析 |
4.4 固硫剂对高硫型煤燃烧固硫的影响 |
4.4.1 不同固硫剂下型煤灰渣能谱分析 |
4.4.2 不同固硫剂下型煤灰渣XRD分析 |
4.5 生物质对高硫型煤燃烧固硫的影响 |
4.5.1 生物质型煤灰渣的能谱分析 |
4.5.2 生物质型煤灰渣的XRD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高硫煤燃烧FactSage计算分析 |
5.1 引言 |
5.2 计算流程与方法 |
5.2.1 计算思路和流程 |
5.2.2 温度对高硫煤燃烧固硫影响计算条件 |
5.2.3 固硫剂对高硫煤燃烧固硫影响计算条件 |
5.2.4 生物质对高硫煤燃烧固硫影响计算条件 |
5.3 计算结果 |
5.3.1 燃烧温度对高硫煤燃烧固硫的影响 |
5.3.2 固硫剂对高硫型煤燃烧固硫的影响 |
5.3.3 生物质对高硫型煤燃烧固硫的影响 |
5.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新型固硫剂的研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型煤主固硫剂的研究 |
2 型煤钙系固硫剂的固硫规律 |
2.1 钙系固硫剂的种类对型煤固硫率的影响 |
2.2 Ca/S摩尔比对固硫率的影响 |
2.3 钙系固硫剂粒度对固硫率的影响 |
2.4 型煤的燃烧温度对钙系固硫剂固硫率的影响 |
2.5 原煤含硫量对固硫利用率的影响 |
3 提高固硫剂高温固硫率的途径 |
3.1 固硫助剂的添加 |
3.2 固硫剂表面多孔富集技术 |
3.3 型煤特殊成型工艺 |
4 新型固硫剂型煤的性能测试 |
4.1 型煤SO2排放测试 |
4.2 型煤的热工测试 |
5 结论 |
(7)碱法制浆黑液制备型煤及其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1.1 生物质型煤简介 |
1.1.1 生物质型煤技术 |
1.1.2 国内外生物质型煤的发展现状 |
1.1.3 生物质型煤所面临的问题 |
1.1.4 开发利用生物质型煤的可行性 |
1.2 制浆黑液的资源化利用 |
1.2.1 制浆工艺的简介 |
1.2.2 制浆黑液的回收利用 |
1.3 生物质型煤成型机理及其燃烧特性 |
1.3.1 生物质型煤成型机理 |
1.3.2 生物质型煤燃烧特性及机理 |
1.4 型煤固硫技术简介 |
1.4.1 型煤固硫技术 |
1.4.2 型煤固硫剂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意义 |
1.5.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黑液复合型煤的制备及其成型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冷压成型法制备黑液复合型煤 |
2.3.2 黑液复合型煤落下强度的测定 |
2.3.3 黑液复合型煤热稳定性的测定 |
2.3.4 黑液复合型煤抗压强度的测定 |
2.3.5 黑液复合型煤灰分的测定 |
2.3.6 黑液复合型煤水分的测定 |
2.3.7 黑液复合型煤挥发分的测定 |
2.3.8 黑液复合型煤固定碳的测定 |
2.3.9 黑液复合型煤固硫率的计算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型煤样品 |
2.4.2 粘结剂对型煤的影响 |
2.4.3 黑液添加量对型煤的影响 |
2.4.4 不同配比黑液型煤燃烧前后元素分析(EDS) |
2.4.5 黑液型煤热重分析 |
2.4.6 黑液型煤与工业型煤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黑液复合型煤的燃烧性能及其固硫作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型煤能谱元素分析 |
3.3.2 黑液复合型煤热值的测定 |
3.3.3 黑液复合型煤固定碳的测定 |
3.3.4 黑液复合型煤固硫率的计算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原料的分析 |
3.4.2 黑液型煤的燃烧热值 |
3.4.3 黑液型煤燃烧前后元素分析 |
3.4.4 黑液型煤热重分析 |
3.4.5 温度对固硫率的影响 |
3.4.6 时间对固硫率的影响 |
3.4.7 黑液型煤XRD分析 |
3.4.8 黑液型煤SEM分析 |
3.5 结论 |
4 生物质复合型煤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型煤能谱元素分析 |
4.3.2 黑液复合型煤固硫率的计算 |
4.3.3 实验步骤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利用玉米杆粉碎配合碱液直接加入制作型煤 |
4.4.2 制浆黑液与产业化型煤复配研究 |
4.4.3 耐高温制浆黑液复合型煤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全文主要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新型生物质型煤的制备及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煤炭开采及利用现状 |
1.2 型煤技术 |
1.3 国内外型煤技术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型煤技术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型煤技术发展现状 |
1.4 粘结剂的研究进展 |
1.4.1 无机粘结剂 |
1.4.2 有机粘结剂 |
1.4.3 复合粘结剂 |
1.5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情况 |
1.5.1 制沼气 |
1.5.2 生物质气化 |
1.5.3 生物质固、液燃料 |
1.6 生物质型煤的发展现状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 |
2 型煤的实验制备及性能测试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仪器 |
2.3 原料的性质 |
2.4 实验方法 |
2.4.1 原料的制备及预处理 |
2.4.2 原料的特性分析 |
2.4.3 型煤压片成型 |
2.4.4 强度测试 |
2.4.5 防水性测试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单一粘结剂实验结果及讨论 |
2.5.2 复合粘结剂实验结果及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粘结机理分析 |
3.1 改性木屑的粘结机理分析 |
3.1.1 木屑改性后粘结机理的红外光谱分析 |
3.1.2 木屑NaOH改性前后SEM扫描电镜分析粘结机理 |
3.2 乳化沥青的粘结机理 |
3.3 腐植酸钠的粘结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燃烧特性测试分析 |
4.1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型煤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 |
4.1.1 热重法 |
4.1.2 氮气氛的热重分析 |
4.1.3 氧气氛的热重分析 |
4.2 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国民用煤洁净化利用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民用煤的污染现状 |
2 民用煤洁净化技术发展与展望 |
2.1 煤炭燃前洁净化加工 |
2.1.1 洗选加工工艺 |
2.1.2 提质利用 |
2.1.3 民用型煤 |
2.2 洁净燃烧技术 |
2.2.1 洁净化燃烧方式 |
2.2.2 燃烧中固硫 |
2.3 烟气污染物的减排及节能化 |
2.3.1 烟气脱硫 |
2.3.2 烟气脱硝 |
2.3.3 多环芳烃减排 |
2.3.4 烟气汞的分类和减排 |
2.3.5 颗粒物减排 |
3 建议 |
(10)煤泥与污泥制备型煤及固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泥利用的主要技术 |
1.3 煤泥型煤技术的研究 |
1.3.1 国外型煤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型煤技术研究现状 |
1.4 型煤其它添加剂的选择 |
1.4.1 型煤固硫剂的研究现状 |
1.4.2 污泥作为型煤添加剂研究现状 |
1.4.3 生物质作型煤添加剂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固硫剂的选择实验 |
2.1 钙基固硫剂的固硫机理及影响因素 |
2.1.1 钙基固硫剂的固硫机理 |
2.1.2 钙基固硫剂固硫效率的影响因素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方法及流程 |
2.2.4 检测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煤泥自身固硫效率的影响 |
2.3.2 固硫剂种类对固硫效果的影响 |
2.3.3 Ca/S比对固硫效果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煤泥与污泥制作型煤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检测方法 |
3.2.5 检测流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原料的分析 |
3.3.2 不同污泥添加量型煤的工业分析 |
3.3.3 污泥添加量对型煤热性能的影响 |
3.3.4 污泥添加量对型煤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5 污泥添加量对型煤防水性能的影响 |
3.3.6 不同污泥添加量对型煤固硫的影响 |
3.3.7 粘结剂对型煤机械强度的影响 |
3.3.8 防水剂对型煤防水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生物质添加剂对型煤成型的效果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添加比例生物质型煤的工业分析和含硫量测定 |
4.3.2 不同添加比例生物质对型煤抗压强度与跌落强度的影响 |
4.3.3 不同添加比例生物质对型煤热性能的影响 |
4.3.4 不同生物质添加量对型煤的固硫效果 |
4.3.5 生物质的添加及防水剂对型煤防水性能的影响 |
4.3.6 污泥、生物质型煤配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生物质型煤成型及燃烧固硫技术与装备(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秸秆与褐煤混合物“开式”冷压缩成型特性研究[D]. 于伯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秸秆与煤混合物冷压缩成型特性试验研究[D]. 王云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型煤固硫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安宁. 中北大学, 2020(09)
- [4]型煤的燃烧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D]. 武帅.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5]高硫煤干法成型与燃烧固硫特性研究[D]. 舒通胜. 西北大学, 2019(12)
- [6]新型固硫剂的研发与应用研究[J]. 刘伟,徐东耀,陈佐会,王继伟,倪嘉彬,李中楠,侯嫔,周昊. 矿业科学学报, 2018(04)
- [7]碱法制浆黑液制备型煤及其脱硫性能研究[D]. 田宝农.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8]新型生物质型煤的制备及燃烧特性研究[D]. 李梅.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1)
- [9]中国民用煤洁净化利用现状及展望[J]. 武建军,郭凡辉,孙少杰,董继祥,江尧,张一昕. 洁净煤技术, 2017(04)
- [10]煤泥与污泥制备型煤及固硫效果研究[D]. 周博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