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教学与创新意识谈(论文文献综述)
张子晗[1](2020)在《美国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讨论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美国明德汉语教学模式最初是指美国明德学院暑期中文培训学校采取的教学模式,之后则泛指在此教学模式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的一种以高强度、沉浸式为主要特点的精英化汉语教学模式。明德汉语模式对美国的汉语教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发展出了许多美国大学暑期在华项目,如“普北班”“哈北班”等。美国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uke Study In China,简称DSIC)便是美国明德汉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较为成熟的美国在华中文强化项目。笔者有幸在DSIC项目度过了两个充实而难忘的夏天,在教学过程中对项目中的讨论课产生了研究兴趣。虽然目前学界关于明德模式的研究内容比较丰富全面,总体呈现出向纵深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特点,但是关于DSIC的相关研究却存在数量有限,深度不够的问题。因此笔者希望在结合讨论式教学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杜克大学在华暑期项目的讨论课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探究,希望能够为今后参与该项目的教师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也能为项目更好地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美国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的讨论课以建构主义理论、群体动力理论、输出假说为主要理论基础,讨论课的话题主要可分为生活与工作、社会交往、社会话题、语言与文化四大类,除了二年级学生以生活与工作类话题为主以外,其他年级学生均以社会话题类为主。各年级话题虽然存在重复度较高这一缺点,但是总体而言话题设置能够做到与学生水平相适应,与课文主题相一致,且突出了中国文化要素。本文采取讨论式教学法环节划分方面的“3段论”将讨论课的基本流程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进行讨论阶段、总结评价阶段,结合课程设计及教学实例呈现出了其全貌。DSIC项目的讨论课有诸多积极意义: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能够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能够降低学生情感过滤,培养成段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能够实现教学相长,迅速提升新手教师能力。但是DSIC项目讨论课也存在话题重复、准备与总结时间不足、学生语言水平不均、影响语体掌握、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为项目设置和新手教师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希望新手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在课前准备阶段、进行讨论阶段和总结阶段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讨论课氛围。最后本文也针对国际汉语教学提出了灵活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巧妙结合文化教学,建立更加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议,以期为国内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束院生[2](2020)在《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丰富“纵横在线快速阅读”内涵》文中研究指明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纵横在线快速阅读是建立在"纵横数码在线移动创新模式汉语学习资源平台"上的阅读实践,平台上提供的阅读实践是将纵横输入法和在线快速阅读相结合。在纵横在线快速阅读的实践中,本人觉得作为学生在线快速阅读的引领者,我们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灵活的实践中持久参与、快乐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
吴赞[3](2018)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S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它与被动、机械、接受式的学习相对。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历来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推进全民阅读浪潮的同时,学校及家庭的阅读教学也慢慢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如何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成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自主学习这一视角出发,聚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通过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并结合有关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对象和方法。本文主要以上海市S学校五年级师生为调查对象,以文献法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来进行实证研究。第二章为研究综述。首先归纳了前人对自主学习、阅读和阅读教学概念方面的界定;其次梳理了自主学习的国内外发展脉络;最后总结了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并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思考和总结。第三章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理论探讨。首先结合自主学习和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二者的联系;接着界定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主要由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准备、学习策略、学业求助、学习反馈这五个方面构成,重点从学和教的角度来分析实施自主学习对师生的要求,进而提出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第四章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访谈、案例分析、课堂观察等方法,总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用表格、饼状图和条形图形象地展示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庭这方面进行归因分析(如教师对自主学习这一理论的认识不够、教学模式更侧重于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的意志控制能力不强、各种认知策略的使用不够熟练等)。第五章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对策研究。结合学和教这两个方面,构建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模式,尝试从学校、家庭、教师、学生自身这四个方面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如学校应树立培养学生自主性的人才理念,教师应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应主动监控自己的学习状态等)。
尹梦婷[4](2017)在《“支架”视域下的中学语文生成性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语文课堂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中学教师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传统课堂教学理念早已不再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而“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性”,就成为现代课程理念的最大特点。生成性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课堂的“生成性”,但是如何有效地实现生成性教学,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事实上,“支架”就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的“生成性”。“支架”(scaffolding),旨在提供一种暂时性帮助,它的目的有二:一是实现课堂教学目的,二是形成生成性教学。“支架”理论源于建构主义,根植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是“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这就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提供适宜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脚手架”。中学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所提供的“脚手架”,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而不断进行调整的,因而整节课堂必然为动态生成的教学。本研究从“支架”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已有的优秀教学案例,探讨了我国中学生成性教学应有的特征及内涵。最后再在“支架”理论框架下进行一份弹性预设的教学设计活动。而这便是本研究期望给我国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一种有益的参考。
韩丽凤[5](2016)在《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文中认为创新,其实就是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浅见。一、勤读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基本功。每节课要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不少于15分钟。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读准字音,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读可以有集体读、分角色读、个人读,要努力让学生读得正确、流
姜桂兰[6](2015)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文中提出创新意识,就是一种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不满现状和已有成果的意识。常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束缚,善于发现并敢于大胆幻想,善于联想和想象。推动创新、追求创新、敢于创新,主要包括好奇心、求知欲、质疑问难、对新异事物的敏感等。
李燕明[7](2014)在《兴趣先导自主合作 大力培养创新意识——谈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文中认为现代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协同活动过程,因此,创造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应成为教师教育活动关键所在。本文结合阅读教学实践,浅谈小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以趣入手,促进参与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
陈丽玉[8](2013)在《浅议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学生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上,有着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谈几点思考。
陈美旋[9](2013)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文中提出低年级学生的可塑性大、可教性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我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应把低年级语文教学作为学生思维开发之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渠道,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创新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李柄花[10](2011)在《谈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文中指出在这个创新的时代,我们的社会在飞速的发展,要求教育者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何入手?如何处理好培养创新意识与学习语文的关系?下面就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条件教师如果期望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其自身首先需具有创新意识。有关的研究表明: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能在较大程
二、语文教学与创新意识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文教学与创新意识谈(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讨论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美国明德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
1.4.2 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关于讨论式教学法的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讨论课分析 |
2.1 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概况 |
2.1.1 学生和教师构成 |
2.1.2 课程设置 |
2.1.3 所用教材 |
2.1.4 评价和管理机制 |
2.2 杜克大学在华暑期在华项目(DSIC)讨论课分析 |
2.2.1 理论基础 |
2.2.2 教学目标 |
2.2.3 讨论话题设置 |
2.2.4 讨论课的基本流程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讨论课评价 |
3.1 DSIC项目讨论课的意义 |
3.1.1 对课堂教学的意义 |
3.1.2 对学生的意义 |
3.1.3 对教师的意义 |
3.2 DSIC项目讨论课的问题 |
第四章 针对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讨论课的建议 |
4.1 对于项目设置的建议 |
4.2 对于教师的建议 |
4.2.1 课前准备阶段 |
4.2.2 进行讨论阶段 |
4.2.3 总结阶段 |
第五章 针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教学视频转写节选 |
(2)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丰富“纵横在线快速阅读”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形象思维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二、运用创新的阅读方式“五步三阶” |
1.五步 |
2.三阶 |
三、用创新的方法在读后随笔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1.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
2.畅谈文本中的表达方法 |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S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推进的内在要求 |
1.1.2 终身学习理念的诉求 |
1.1.3 推进全民阅读呼唤自主学习 |
1.1.4 个人兴趣点所在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自主学习 |
2.1.2 阅读 |
2.1.3 阅读教学 |
2.2 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的自主学习研究 |
2.2.2 我国的自主学习研究 |
2.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
2.4 对已有研究进行的思考与总结 |
第3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探讨 |
3.1 内涵及特征 |
3.1.1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内涵 |
3.1.2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特征 |
3.2 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对师生的要求 |
3.2.1 从学的角度来看 |
3.2.2 从教的角度来看 |
3.3 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基础 |
3.3.1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3.3.2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
3.3.3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第4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S学校为例.. |
4.1 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问题 |
4.1.3 研究思路 |
4.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2.1 学习动机方面 |
4.2.2 学习准备方面 |
4.2.3 学习策略方面 |
4.2.4 学业求助方面 |
4.2.5 学习反馈方面 |
4.3 原因分析 |
4.3.1 学校方面 |
4.3.2 教师方面 |
4.3.3 学生方面 |
4.3.4 家庭方面 |
第5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对策 |
5.1 学校层面 |
5.1.1 树立培养学生自主性的人才理念 |
5.1.2 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拓展课程 |
5.1.3 制定多元的评价方式 |
5.1.4 建立自我管理的模式 |
5.1.5 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 |
5.2 教师层面 |
5.2.1 学习自主学习的理论和经验 |
5.2.2 建立阅读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 |
5.2.3 建立民主的课堂管理方式 |
5.3 学生层面 |
5.3.1 监控学习状态 |
5.3.2 主动进行学业求助 |
5.4 家庭层面 |
5.4.1 改变家庭教养方式 |
5.4.2 加强学业救助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成果与创新点 |
6.1.2 问题与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学生问卷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课堂观察记录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支架”视域下的中学语文生成性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依据 |
1.2.1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理念与模式的转变 |
1.2.2 新基础课程改革凸显“育人”本质 |
1.2.3 教师观念由“先教后学”转向“以学定教” |
1.2.4 知识是主动建构的:以学生为中心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概念阐释及文献综述 |
2.1.概念阐释 |
2.1.1 支架 |
2.1.2 生成性教学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支架”理论研究现状 |
2.2.2“生成性教学”研究现状 |
2.3 前人研究的不足 |
3.“支架”与生成性教学之间的关系 |
3.1 脚手架的主要特点 |
3.1.1 帮助学习者延伸理解 |
3.1.2 提供临时的支持 |
3.1.3 逐步递减性 |
3.2 宏观与微观脚手架 |
3.2.1 宏观层面的支架 |
3.2.2 微观层面的支架 |
3.3“支架”能够形成生成性教学 |
4.“支架”视域下的中学语文生成性教学 |
4.1 本章概述 |
4.2 支架理论下生成性教学的已有的经验 |
4.2.1 弹性预设:宏观把控课堂节奏 |
4.2.2 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
4.2.3 教学机智:让课堂保持动态平衡 |
4.2.4 交互式讨论:启发学生建构文意 |
4.3 本章小结 |
5.教学设计—以《诫子书》为例 |
5.1 本章概述 |
5.2《诫子书》教学设计 |
5.3 教学反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勤读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 |
二、善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 |
三、敢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开始 |
四、乐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保证 |
(6)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
二、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
三、鼓励质疑问难 |
1. 敢提问 |
2. 会提问 |
3. 引导学生于无疑处去生疑 |
四、培养批判精神 |
(7)兴趣先导自主合作 大力培养创新意识——谈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趣入手, 促进参与 |
1. 设置悬念。 |
2. 创设情境。 |
二、自主合作, 调动参与 |
1. 自主探究, “探”有所得。 |
2. 指导学法, 授之以“渔”。 |
3. 朗读怡情, 领会其意。 |
三、参与实践, 培养创新 |
1. 悟情悟境, 培养想象力。 |
2. 自由争辩, 自悟自得。 |
3. 鼓励求异, 发散思维。 |
(8)浅议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变教学观念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 |
二、创设质疑情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 |
(一) 创设情景法。 |
(二) 猜测推断法, 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创设问题情 |
三、传授质疑方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 |
(一) 抓住“空白”质疑。 |
(二) 抓住“重点”质疑。 |
(三) 抓住“过渡”质疑。 |
(四) 抓住“忽略”质疑。 |
四、创设良好氛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保证 |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营造氛围, 激发创新欲望 |
二、拓宽渠道, 培养创新思维 |
1. 训练求异思维 |
2. 激发创新想象 |
(1) 想象作画 |
(2) 想象说话 |
(3) 表演创新 |
三、体验成功, 强化创新意识 |
四、语文教学与创新意识谈(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讨论课分析[D]. 张子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7)
- [2]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丰富“纵横在线快速阅读”内涵[J]. 束院生. 安徽教育科研, 2020(02)
-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S学校为例[D]. 吴赞.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4]“支架”视域下的中学语文生成性教学[D]. 尹梦婷.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 [5]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韩丽凤. 新课程(上), 2016(01)
- [6]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 姜桂兰. 中国校外教育, 2015(31)
- [7]兴趣先导自主合作 大力培养创新意识——谈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李燕明. 考试与评价, 2014(08)
- [8]浅议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陈丽玉. 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2013(06)
-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陈美旋. 新课程(上), 2013(02)
- [10]谈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 李柄花. 新课程(上),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