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汽车油门踏板振动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晋严[1](2021)在《城市物流车多挡变速电驱动桥换挡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燃油汽车排放问题的逐渐加重,以清洁燃料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这使得电动汽车的工作场景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随着电商产业的不断发展,物流产业在此时期也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相较于传统的燃油汽车,以纯电动汽车作为城市物流车存在诸多优势,本文基于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城市物流车电驱动桥开发与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对多挡电驱动桥的换挡控制策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人—车—路多因素的自适应综合性换挡控制策略。针对于本文研究的对象——三挡变速电驱动桥,本文首先对其结构形式及动力传动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整车的动力流向搭建了包括驾驶员模型、电机模型、变速器模型和整车动力学模型在内的整车系统仿真模型,为电驱动桥的挡位智能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仿真平台。其次,根据车辆信息及及驾驶员操作信息,基于模糊控制理论对驾驶员的驱动、制动意图在线辨识;基于带有遗传因子的最小二乘法对路面纵向坡度在线辨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汽车质量在线辨识。接着,对传统的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以及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进行分析,借鉴于传统燃油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的评价指标,针对本文研究对象提出了评价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评价指标,基于粒子群算法对多目标最优问题进行求解。在综合考虑汽车的动力性及经济性的基础上,应用各在线辨识器的识别结果调整综合性换挡规律,使换挡规律能够自适应地按照驾驶员操作信息、车辆信息以及路面坡度信息做出适当调整,以保障汽车有充足的动力并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性。考虑到换挡过程中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带来的冲击度和滑磨功,本文基于遗传算法对换挡时间求解,以满足驾驶员的舒适性并提高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本文制定的换挡控制策略进行试验分析,根据本文提出的综合性能评价指标——综合度的概念比较各换挡规律的性能表现,并验证参数辨识结果对换挡规律的修正效果,使换挡规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驾驶员的多元化需求和行驶条件的要求。基于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制定的换挡控制策略可以兼顾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并可以通过在线参数辨识器自适应调整换挡规律,选择符合驾驶员习性的个性化驾驶策略,在坡路工况下一定程度上解决爬坡动力不足的问题并同时提升了驾驶员的安全性。
李明月[2](2020)在《基于乘员体压分布与生理信息的汽车座椅乘坐舒适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驾乘人员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日益增加,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研究已然从“人适机”进入“机宜人”的阶段。驾驶姿态下,车辆驾驶员的背部、腰部、臀部以及大腿部等与座椅长时间接触,易引发肌肉疲劳,造成旅途劳累,甚至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等驾驶职业病。因此,高乘坐舒适性不仅是提升车辆乘员的乘坐体验感,降低驾驶疲劳的关键,也是研发高品质汽车座椅的核心技术,是车用座椅,甚至整车产品形成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对基于乘员体压分布与生理信息的汽车座椅乘坐舒适性进行研究,通过动态操纵人椅骨肌力学模型,进行舒适驾驶姿态的实测与动态操纵仿真的一致性分析,明确舒适驾驶姿态区间的硬点尺寸。进行舒适性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指标间良好映射关系的建立,定量化分析用户体验感,并实施逐层分解。分析长短时驾驶过程中的体压分布和生理信息差异,以及长时驾驶时的肌肉腰椎隐性损伤。综合考虑驾驶员与座椅接触界面间的体压分布、生理信息和主观舒适性,建立舒适性预测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动态操纵下舒适驾驶姿态评估的研究问题,本文从人体骨肌生物力学特性出发,以Hill肌肉力学模型为基础,进行动态操纵下中国人体体征的5百分位、50百分位和95百分位体征驾驶员骨肌力学模型的构建。搭建六自由度柔性试验台架,运用中心复合方法完成试验次数的优化。将骨肌力学特性、台架试验和仿真分析相结合完成测试肌肉群的筛选。将实测和动态操纵仿真进行一致性和关联性分析,实现舒适驾驶姿态区间硬点尺寸的测定,并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测试结果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其次,针对用户体验感客观量化的问题,改变以静态试验为主的现状,进行实车动态操纵下的驾驶姿态舒适性测试,获得舒适性的主观感知和客观特征参量。建立驾驶姿态舒适性评估模型,经聚类分析完成专家意见偏离度的计算和数据筛选。提出主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新方法—AHP法限制熵权法,进行主观评价和舒适性客观参量间良好映射关系的建立,定量化分析用户驾乘体验感。最终测定肩部舒适性、背部舒适性、腰部舒适性、臀部舒适性和大腿部舒适性对整体舒适性影响的权重分别为0.056、0.346、0.308、0.193和0.096。然后,针对长短时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差异和长时驾驶过程中的肌肉腰椎隐性损伤问题,本文从人体生物力学、驾驶员与座椅接触界面间的体压分布,以及长时驾驶导致的腰椎病理角度出发,提取生物电参数、体压特征参数等,研究长短时驾驶时的舒适性差异。结合腰椎间盘核磁共振图像和腰椎间盘受力,揭示长时驾驶对人体造成的隐性损伤机理。结果表明,随驾驶时长增加,大腿部和背部对舒适性的影响更大。体压分布对舒适性的影响最终反映在驾驶员与座椅接触界面间的平均压力和力度上,驾驶姿态下持续发力的大腿部、上肢和小腿部容易产生疲劳。此外,将核磁共振图像的测试结果以及舒适性的模拟仿真相结合,结果表明L4-5椎间盘处和L5-S1椎间盘处容易出现退行性病变,引发肌肉腰椎隐性损伤。最后,针对汽车座椅、踏板、方向盘等主要人机布置参数的优化设计,以及舒适性预测模型的问题,本文综合考虑驾驶员与座椅接触界面间的体压分布、生理信息等特征参数,运用正则化RBF神经网络,进行基于客观参量的舒适性预测模型的构建。将舒适性预测模型、人椅骨肌力学模型和体压分布相结合,全面分析满足舒适性的汽车座椅、踏板和方向盘等人机布置参数,进行不同体征驾驶员最优人机布置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则化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平均偏离度和Theil不等系数分别0.9141%和0.0071,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拟合度。相比于BP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综合运用舒适性预测模型、人椅骨肌力学模型和体压分布,分析汽车座椅、踏板和方向盘等人机布置参数对驾驶姿态舒适性的影响,实现了不同体征驾驶员最优人机布置参数的优化设计。
李宛骏[3](2020)在《基于多学科方法的乘用车操纵踏板舒适性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的迅速发展,汽车的需求也直线增长,人们在购买汽车时不仅仅会考虑汽车的性价比,更多的会直接进入驾驶室感受乘坐舒适性,并踩踏踏板和转动方向盘,以确保操纵舒适性,而操纵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踏板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对汽车踏板的安装位置和踏板反馈力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对此进行的工作如下:(1)本文阐述了人体骨肌系统的相关知识,对人体下肢的骨骼肌肉进行简单介绍,结合GB/T 10000-1988标准搭建符合中国人体尺寸的95百分位男性人体骨骼肌肉模型和驾驶室踏板动力学模型,对人体模型与驾驶室踏板模型建立耦合和约束。(2)根据搭建的驾驶室踏板模型,确定需要获取的驾驶室关键点和踏板关键点,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对30辆试验车进行静态试验,对驾驶室及踏板处进行三维扫描,获取驾驶室、踏板的点云图,对其进行处理,获取相关参数,其中,加速踏板的最大踏板行程范围为38~96mm、制动踏板为37~72mm;加速踏板离地高度范围为42~122mm、制动踏板为111~142mm;两个踏板间的距离范围为49~78mm。动态试验中设计符合要求的城市路线,通过驾驶某款试验车该路线下行驶,获取加速踏板最大踏板力为67N、常用踏板行程为23.9mm;制动踏板最大踏板力为327N、常用行程为24.4mm;常用车速为0~60km/h,常用制动减速度为0~0.15g m^2/s。对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中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以此作为虚拟仿真中的主要参数和外部驱动数据。(3)通过试验中的参数数据,确定影响踏板操纵的设计参数,对驾驶室操纵踏板进行仿真优化,获取不同设计参数对右下肢肌肉激活程度的影响,为优化踏板舒适程度奠定基础。(4)阐述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概念并确定基本流程,确定目标函数和设计参数及约束范围,使用MATLAB软件与Anybody软件联合仿真,使95百分位男性骨骼肌肉模型下操纵踏板设计变量最优化,优化后加速踏板的踏板离地高度为101.6mm,踏板预紧力为8.9N,最大踏板行程在50~55mm之间选取;制动踏板的踏板离地高度为140.9mm,踏板预紧力为10.9N,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间距为66.4mm,最大踏板行程在40~48mm之间选取。将优化后的数据与原试验车参数下的最大肌肉激活程度结果进行比较,保证肌肉疲劳程度减轻。
王星月[4](2020)在《考虑骨肌特性的汽车操纵部件人机交互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操纵部件作为与驾驶员交互最多的部分,其布置参数的设计直接决定了驾驶员的驾驶姿态,从而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感和驾驶舒适性。而目前国内乘用车主要是按照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的标准进行布置设计的,缺乏针对中国人体征进行人机参数设计以提升汽车驾驶舒适性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人机交互性能主观评价方法虽然很多,但尚无客观的方法对这一主观感觉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可应用于实车设计的具体人机布置参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骨肌力学特性的角度出发,结合仿真与台架实验结果,利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方法获得定量化的舒适性评价指标,开发面向中国人人体体征的汽车人机数据库,并对各个百分位驾驶员的最优人机布置参数进行预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在Anybody软件中建立处于驾驶姿态下的驾驶员全身骨骼肌肉模型,导入座椅模型和操纵部件模型,并根据实际驾驶员姿态约束各关节的角度和自由度,模拟真实驾驶员处于不同操纵部件布置参数下的骨骼肌肉受力情况。搭建出的仿真模型可以通过对人机布置参数和人体尺寸等数据的修改,从而输出相应的人体生物力学参数。第二,结合SAE汽车总布置设计标准以及汽车操纵部件的布置参数范围调研结果,进行4因子5水平的中心复合试验设计,优化实验次数。选取人机交互设计舒适性相关的评价指标,包括人体部位主观打分、主要关节角度值、各肌肉群激活程度值。选取12名驾驶员样本在六自由度柔性试验台架上进行实验,进行肌电信号的采集和主观评价打分,并完成相应的仿真对比试验。结合骨肌力学特性机理分析、仿真和台架实验结果,选取出驾驶员操纵状态下的主要工作肌肉群,包括肱肌、斜方肌(上部)、三角肌(中部)、腘绳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将其肌肉激活程度作为汽车操纵部件布置舒适性的主要客观评价参数。第三,通过对比仿真与台架实验数据,验证了仿真与台架实验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以6块肌肉的激活程度和身体部位舒适度评分为指标建立主客观舒适性评价函数,并根据评价函数获得95、90、50、10百分位男性驾驶员和50、5百分位女性驾驶员的最优人机布置参数范围。对各百分位驾驶员的舒适关节角度范围和各块肌肉激活程度范围进行分析,得出各百分位驾驶员的躯干的舒适姿态基本相同,而上下肢舒适姿态随着身高的增长而逐渐舒展,并且上肢主要发力肌肉为肱肌,下肢主要发力肌肉为胫骨前肌和腘绳肌。第四,通过对6个百分位驾驶员的响应曲面分析,建立人机布置参数与舒适性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并结合响应优化器,求取最优舒适性指标下的人机布置参数。在舒适人机布置参数范围内,对24个不同身高尺寸的驾驶员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曲线拟合建立身高尺寸与人机布置参数之间的量化映射关系,获得最优人机布置参数的预测模型,并将结果与台架实验获得的6个百分位驾驶员的数据进行对比,证明本文建立的模型对5百分位女性与95百分位男性之间的驾驶员的最优人机布置参数进行预测是有效可行的。
李嫩[5](2020)在《基于多种碰撞工况的乘用车碰撞仿真及耐撞性能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汽车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民交通需求的提升导致乘用车的数量日益增多,伴随着的是车辆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的攀升,这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严重的经济损失。汽车安全性能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提升汽车安全性是汽车研发设计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的。关于汽车的安全性能,主要涉及主动安全性能和被动安全性能,而被动安全系统在主动安全系统失效之后起作用,本文将针对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进行研究。目前通过研究汽车单一碰撞工况来优化汽车结构很难充分保障乘员的安全性,而研究汽车在多种碰撞工况下的碰撞安全性能更加全面地提高汽车结构的耐撞性。本文通过CAE仿真对某乘用车正碰、偏置碰、侧碰三种形式展开研究,基于多种碰撞工况对乘用车的碰撞仿真及耐撞性能优化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根据有限元建模原则分别搭建整车和三种壁障碰撞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出该车100%正碰、40%偏置碰和侧碰的过程,再将三个碰撞模型的K文件输出并导入LS-DYNA进行计算,得到一系列仿真结果文件。然后在基于能量管理原则验证了模型求解数据的可靠性之后,通过对三种碰撞模型的求解数据深入分析来评价该车的碰撞安全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该车前端结构和侧围结构耐撞性需要进一步强化。针对整车100%正碰、40%偏置碰和侧碰仿真结果对该乘用车的多处结构提出了优化方案,分别是在汽车前端支撑结构新增构件、改变车门内支撑杆支撑形式以及优化门槛内加强杆结构;另外还提出了基于正交试验对保险杠、前纵梁、前围板、发动机舱内板、B柱内板、B柱加强板b、门槛内加强板的厚度进行优化的方案。最后分别通过三种碰撞工况仿真试验去验证以上优化方案,验证的结论显示多个优化方案相结合可以提升该车正碰和侧碰的安全性,证明所提出的多个优化方案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综合多种碰撞工况提升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熊钊[6](2020)在《起步与加速工况下CVT汽车驾驶性客观评价》文中认为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相关行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除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外,驾驶性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要性能之一,因此提升车辆驾驶性将成为厂商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途径,提升驾驶性的基础即是建立驾驶性的评价体系。为了实现企业对驾驶性更深入研究,本文选取驾驶性客观评价方法,以某企业车型为研究对象,从驾驶员的主观感知出发,选取了起步与固定油门加速时的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并定义指标参数,根据选定参数,进行驾驶性试验,为得到可靠的指标参数,针对不同指标选取可靠的信号处理方法,最终将得到的处理后参数,作为客观评价体系的输入,以测量设备的评分模型作为期望值,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依照企业车型的特点,针对起步工况以及加速工况中的固定油门加速,从驾驶员主观感知出发,选取了完善的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并对每个指标的参数进行了定义。(2)制定了驾驶性信号采集试验方案,其中,试验时的车辆操作按照指标要求,而实验设备使用AVL-Drive,并根据工况特点,进行了测量传感器安装的简化。(3)由于驾驶性实验得到的为原始数据,包含各种扰动信号,选取多种数据处理方法,按照不同客观指标进行数据处理,以多次重复试验客观指标参数的波动情况,作为信号处理方法选择标准,最终为每个客观评价指标选择了可靠的信号处理方法。(4)以AVL-Drive的模型评分作为期望值,将本文选取的参数处理方法得到的参数独立化处理后作为输入,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
李晓高[7](2020)在《电动汽车摆振与车身运动耦合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摆振是一种可能发生在摩托车、汽车、飞机、拖车和手推车等轮式运输设备转向机构上的自激振动现象,也是一种影响运输设备正常工作的质量缺陷。汽车摆振表现为转向轮绕其主销的持续摆动,其实质是非线性机械振动系统的一种分岔现象。汽车摆振只发生在某一个速度区间内,当车速进入摆振速度区间时,摆振才可能发生,离开该速度区间则会消失。当车速的变化使得汽车发生摆振或摆振消失时,则该系统发生了Hopf分岔,因此摆振属于Hopf分岔。近几十年以来,已有许多学者关注摆振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对汽车摆振发生机理的解释并不充分,对引起摆振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并不完整,因此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汽车摆振问题。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考虑汽车转向轮动力学模型、转向系统结构参数、前轮定位参数、运动副之间的间隙和汽车悬架参数等对摆振的影响,但对于装入电驱动系统的电动汽车摆振问题和车身运动对摆振的影响问题并没有涉及。对于电动汽车,其所涉及的前轮摆振问题的物理机理全部存在,轮胎弹性、路面激励和轮胎不平衡等因素也同样存在。同时,由于电驱动系统的装入,引起了汽车的簧下质量增加、汽车的重心改变和驱动系统机电耦合等新问题。车身运动产生的作用力通过悬架传递到轮胎,摆振产生的前轮轴侧摆也会通过悬架传递到车身,车身运动和前轮摆振之间存在相互的耦合作用,因此有必要更深入地进行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参照试验用用电动汽车结构,综合考虑前悬架的结构、汽车的前轮定位参数、轮胎的动态特性和车身对摆振的耦合作用,应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分别建立了5自由度电动汽车摆振系统模型和考虑车身运动耦合作用的9自由度汽车摆振系统模型。基于汽车摆振时的轮胎侧偏纵滑混合工况,建立了轮胎的动力学模型,同时建立了轮胎的摆角与侧偏角之间的非完整约束关系。依据所建立的9自由度摆振系统数学模型,分析了车身运动与前轮摆振之间的耦合关系。应用数值分析与仿真的方法,求解了模型不同的两种摆振系统在初始激励的作用下各自由度的动态响应,并从动态响应的时间历程、功率谱密度图和稳态相图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基于状态方程,求解了车速变化时非线性摆振系统的线性派生系统状态矩阵的特征值轨迹。基于该特征值轨迹,应用线性系统稳定系定理和李亚普诺夫给出的关于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别定理,比较分析了模型不同的两个摆振系统的Hopf分岔特性和运动稳定性,讨论了车轮质量、车身质量、汽车重心位置的改变对摆振系统Hopf分岔特性和运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计算各自由度的功率谱密度,得到了摆振系统各自由度的振动频率以及这些频率值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了汽车速度变化对前轮摆振频率的影响。通过与燃油汽车比较,研究了电动汽车车轮质量的增加对摆振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等汽车前轮定位参数对汽车摆振的影响。应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摆振系统各自由度的振幅和车速的关系,研究了汽车的车身质量、汽车重心的位置和汽车的前悬架倾角等参数对各自由度振幅的影响以及这些参数对汽车摆振速度范围的影响。使用实验室搭建的试验样车,开展了直线行驶摆振试验和配重行驶摆振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和数值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电动汽车设计和摆振防止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苏树华[8](2020)在《转向工况下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非线性动力学控制研究》文中提出无人驾驶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车辆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它是能安装到驾驶室代替人类驾驶员在危险以及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车辆自动驾驶的智能机器人。本文在课题组对无人驾驶机器人结构特性和车速控制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在转向工况下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非线性动力学控制机理。首先,分析了无人驾驶机器人各个操纵机构的特性,分别建立了转向机械手模型与驾驶机械腿模型。结合七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驱动和制动系统模型以及地面反馈负载力矩模型,建立了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非线性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建立了由调整角度策略模块和调整角速度策略模块构成的转向操纵策略模型。建立了由纵向操纵踏板切换条件模块和纵向操纵踏板开度计算模块构成的纵向操纵策略模型。并在转向驾驶工况下将横向与纵向策略模型融合,建立了“加速-转向”和“减速-转向”的协调操纵策略模型。最后,分析了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非线性协调控制结构,接着建立了基于干扰观测器神经网络整定自抗扰控制器以及驾驶机械腿自适应模糊反演控制器,结合操纵车辆策略模型,考虑非线性干扰,建立了“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道路”闭环系统模型。通过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纵横向协调控制仿真及试验验证,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合理的分配了方向盘旋转角度和油门与制动踏板开度,并且本文提出的横向与纵向控制器提高了跟踪精度,使得路径跟踪误差保持在±0.1m之间,速度跟踪误差保持在±2km/h之间。
胡哓岚[9](2019)在《CVT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NVH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自然环境恶化,能源危机加剧及汽车尾气排放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如何采取一定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变得尤为重要。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作为一种速比可连续变化的车用传动装置,可使发动机、电机等动力源时刻处于在最优工作点,从而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CVT是通过金属带与带轮锥来传递扭矩和转速的机构,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但同样具有诸如齿轮、轴承等一系列通用传动部件。然而在实际工况下,无论倒挡还是前进挡,CVT中均存在振动、啸叫等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问题,严重影响整车的舒适性,降低产品的整体品质。针对齿轮振动与噪声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分析方法。但是,金属带、齿轮安装方式以及CVT的扭矩时变特性对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均未进行详细分析。因此,本文以提高CVT传动系统的NVH性能为目的,依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展金属带式CVT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建模、试验及NVH性能研究。结合理论分析及试验测试,识别CVT的主要噪声源,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与优化,提高其NVH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识别CVT齿轮传动系统啸叫噪声源。以CVT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了CVT结构、变速箱振动噪声产生的原因及振动噪声的分析方法,结合理论计算和振动噪声测试试验,确定了该CVT传动系统前进挡及倒挡中振动与啸叫噪声源。基于阶次跟踪分析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齿轮副的阶次振动加速度,研究了前进挡和倒挡中CVT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及振动噪声情况。(2)考虑属带张紧力的影响,对齿轮副的修形参数进行了优化和试验验证。针对前进挡中啸叫噪声源齿轮副,建立了CVT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金属带和被动带轮轴受力情况,研究了不同速比下被动带轮轴上的弯矩变化规律,揭示了该对齿轮的受载情况;并进行了齿轮啮合斑试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同时,以齿轮副的接触载荷密度为优化目标,齿廓最大修形量、修形长度、螺旋角与鼓形修形量为变量,应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该对齿轮副的修形参数进行了优化。对比分析了修形优化前后CVT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中该齿轮副的啮合情况,测量了修形后实车工况下变速箱的振动加速度和噪声值,验证了修形优化的有效性。(3)提出了基于近似回归公式和斜齿轮切片法的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计算了恒定与渐变扭矩下斜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并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结合整车试验,验证了整车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基于此整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全油门加速工况下齿轮副啮合刚度的时变特性。分析了输入转矩、转速与时变啮合刚度的关系。此外,建立了前进挡齿轮副A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结合计算得到的不同恒定扭矩与渐变扭矩下该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分析了该对齿轮副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4)针对CVT倒挡啸叫噪声问题,研究了倒挡双级行星系对变速箱NVH性能的影响。建立倒挡双级行星系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结合转矩变化下斜齿轮啮合刚度的计算方法,计算了恒定和渐变转矩下各齿轮副的啮合刚度,分析了该行星轮系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同时,研究了不同油门开度下该行星齿轮系各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及动力学特性,测量了不同油门开度时倒挡加速工况下CVT的振动与噪声情况,对比分析了这些工况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验证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以及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的的可靠性。(5)考虑花键联接方式,研究了齿轮-花键系统的动力学及变速器NVH性能。结合有限单元法计算了不同装配方式(大径定心,键侧定心及无花键)下齿轮-花键系统的时变啮合刚度,并基于此时变啮合刚度建立了齿轮-花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装配方式及大径定心时不同过盈量下齿轮-花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同时,通过实车前进挡加速及减速工况下的振动和噪声测试试验,研究该系统齿轮副的阶次振动情况,并与理论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动力学模型及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综上所述,以车用CVT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前进挡和倒挡中齿轮的振动与啸叫问题,结合动力学理论与振动噪声试验,研究了CVT传动系统产生啸叫的主要原因以及影响其NVH性能的重要因素,探索了该传动系统减振降噪的优化方法,为改善CVT振动噪声特性,提高整车NVH性能而提出的一系列分析方法、理论依据等,可应用于实际CVT研发,为国产CVT性能的提升做出一定的贡献。
毛亚岐[10](2019)在《基于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客车防火开发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客车火灾具有危害性大、难以觉察等特点,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公共事件。在客车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新兴的动力电池技术带来了极大的火灾安全隐患,我国已经推广的电动大巴火灾风险日益凸显,氢燃料技术、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在客车上的应用也为客车火灾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但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汽车火灾研究多为事后控制,缺乏从设计源头预防的风险思维,客车产品开发体系未将防火安全纳入其中,导致客车产品开发与火灾防护技术的应用不同步,客车火灾的预防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本文以火灾防护研究及成果工程化应用为对象,研究客车火灾的危险性,将研究成果与AK.NAM整车产品开发模型映射,形成一套基于客车全生命周期的火灾防护与整车开发同步应用的防火开发体系,为从设计源头预防客车火灾奠定基础。本文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开展火灾事故机理分析,使用Petrella评价体系及相关评价方法对客车用材料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等级划分;运用实验研究对客车重点火灾危险源进行定量分析,采用锥形热量仪对客车上使用的物料进行燃烧实验,采集材料的燃烧特性,定量地确定其火灾危险性;在早期火灾试验台上对动力转向油品进行热辐射实验,对60Ah单体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行为进行研究。并以实验研究获得的基础数据为输入,运用FDS建立HFF6800GEVB3型纯电动城市客车三维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的方法模拟客车火灾的蔓延情况,研究仿真分析在防火安全开发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对客车的火灾危险源进行分析,以HFF6800GEVB3客车为对象进行分析,识别了第一类火灾危险源,形成客车可燃材料清单。同时,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识别第二类火灾危险源,编制了客车安全检查表,为客车全生命周期中的火灾安全防护提供依据。之后运用事故机理分析的方法对客车火灾多发的系统如汽车电路系统、油路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机械摩擦、发动机舱静电、PCB板等引起的火灾原因进行分析,从理论上研究客车设计中的防火安全开发方向。其次,本文在危险源识别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方案,使用锥形量热仪对客车上使用的材料进行燃烧特性数据的采集,对各种材料的实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运用Petrella评价体系评估其火灾危险性,发现20种内外饰材料有90%以上为中等危险材料,底盘管路、高压线路全部为中等及以上危险材料;在火灾早期实验台上对动力转向油品进行辐射实验,动力转向油品的临界热流(CHF)为8.07kW/m2,在外界较高辐射热流下的火灾危险性较高;对60Ah单体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进行了辐射加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池的SOC值与外界辐射通量对电池热失控有着显着的影响。通过对火灾危险源的定量实验分析,进一步完善了客车防火设计开发方向。第三,本文以实验所获取的各种材料燃烧特性参数作为数值模拟的基本条件直接使用,运用FDS软件构建了安凯HFF6800GEVB3型纯电动城市客车实际火灾场景的三维仿真模型,模拟了在客车前、中、尾部失火时的火灾蔓延情况,对CO浓度、温度和烟颗粒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开窗有利于车内发生火灾时的烟气及热气的快速排出。最后,本文将火灾危险性分析研究中获得的结果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公司的AK.NAM整车产品开发流程模型进行映射,基于风险分析的思维,从产品策划开始同步启动火灾防护安全性研究,在基于V模型的AK.NAM汽车产品开发模型的协同下,将汽车可能产生的火灾隐患点预防方案融入到产品设计、验证的各个环节。通过材料的选型、整车电路的优化设计、管线路铺设等针对性设计,从源头打造安全的客车产品。通过设计验证方案,考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识别产品预防性维护的关键点,制定产品火灾防护预防性维修方案,确保汽车整车产品在全生命周期范围内预防火灾的发生,形成一套与整车产品开发同步的客车防火开发体系,为从设计源头预防客车火灾奠定科学基础。
二、对汽车油门踏板振动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汽车油门踏板振动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物流车多挡变速电驱动桥换挡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驱动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纯电动汽车换挡规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面向三挡电驱动桥的仿真模型建立 |
2.1 概述 |
2.2 仿真模型建立 |
2.2.1 驾驶员模型 |
2.2.2 电机模型 |
2.2.3 变速器模型 |
2.2.4 整车动力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三挡电驱动桥的参数辨识研究 |
3.1 概述 |
3.2 驾驶员意图识别研究 |
3.2.1 驾驶员驱动意图识别 |
3.2.2 驾驶员制动意图识别 |
3.2.3 驾驶意图识别模型的建立 |
3.2.4 驾驶意图识别结果分析 |
3.3 路面纵向坡度识别研究 |
3.3.1 带有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系统辨识法原理 |
3.3.2 FFRLS算法在路面纵向坡度识别中的应用 |
3.3.3 路面纵向坡度识别模型的建立 |
3.3.4 路面纵向坡度识别结果分析 |
3.4 物流车质量识别研究 |
3.4.1 扩展卡尔曼滤波原理 |
3.4.2 EKF算法在整车质量识别中的应用 |
3.4.3 整车质量识别模型的建立 |
3.4.4 整车质量识别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适应的综合性换挡控制策略研究 |
4.1 换挡规律综述 |
4.2 基本换挡规律的制定 |
4.2.1 基于动力性的换挡规律制定 |
4.2.2 基于经济性的换挡规律制定 |
4.3 综合性换挡控制策略制定 |
4.3.1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4.3.2 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多目标换挡点求解 |
4.4 换挡控制策略研究 |
4.4.1 换挡过程数学模型 |
4.4.2 换挡品质及评价指标 |
4.5 自适应的综合性换挡控制策略制定 |
4.5.1 城市物流车质量变化对换挡规律的修正 |
4.5.2 驾驶员驾驶意图及路面纵向坡度对换挡规律的修正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 |
5.1 换挡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5.2 综合性换挡规律仿真分析 |
5.2.1 综合性换挡规律动力性能仿真分析 |
5.2.2 综合性换挡规律经济性能仿真分析 |
5.2.3 综合性换挡规律综合性能仿真分析 |
5.3 自适应的综合性换挡规律仿真分析 |
5.3.1 质量修正后的综合性换挡规律仿真分析 |
5.3.2 驾驶员意图及路面纵向坡度修正后的综合性换挡规律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乘员体压分布与生理信息的汽车座椅乘坐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进展 |
1.2.1 舒适性形成机制 |
1.2.2 舒适性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 |
1.2.3 舒适性评价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骨肌生物力学的舒适驾驶姿态研究 |
2.1 引言 |
2.2 影响驾驶姿态的硬点尺寸研究 |
2.3 基于骨肌生物力学的舒适驾驶姿态评估台架试验研究 |
2.3.1 台架试验方案设计 |
2.3.2 舒适驾驶姿态评估台架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基于骨肌生物力学的舒适驾驶姿态仿真分析 |
2.4.1 驾驶员驾驶姿态的仿真建模 |
2.4.2 台架试验与仿真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
2.5 验证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HP法限制熵权法的驾驶姿态舒适性客观量化评估 |
3.1 引言 |
3.2 驾驶姿态舒适性机理与试验研究 |
3.2.1 驾驶姿态舒适性机理 |
3.2.2 驾驶姿态舒适性试验研究与分析 |
3.3 基于AHP法限制熵权法的驾驶姿态舒适性指标权重评价模型 |
3.3.1 驾驶姿态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2 驾驶姿态舒适性评价指标权重评价方法 |
3.3.3 基于AHP法限制熵权法的驾驶姿态舒适性评价模型 |
3.4 基于AHP法限制熵权法的驾驶姿态舒适性量化评估结果与分析 |
3.5 验证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体压分布和生理信息的长短时驾乘舒适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体压分布和生理信息的长短时驾乘舒适性试验方案设计 |
4.3 基于体压分布和生理信息的长短时驾乘舒适性试验结果 |
4.3.1 长短时行驶工况下的体压分布 |
4.3.2 长短时行驶工况下的肌肉激活程度和受力特性 |
4.4 讨论与分析 |
4.4.1 基于体压分布的汽车座椅驾乘舒适性 |
4.4.2 基于生理信息的汽车座椅驾乘舒适性 |
4.4.3 基于体压分布与生理信息的驾乘舒适性量化评估与隐性损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正则化RBF神经网络的舒适性预测模型 |
5.1 引言 |
5.2 正则化RBF神经网络 |
5.3 正则化RBF神经网络舒适性预测模型 |
5.3.1 正则化RBF神经网络舒适性预测模型的建立 |
5.3.2 正则化RBF神经网络舒适性预测模型的结果分析 |
5.3.3 与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对比 |
5.4 不同体征驾驶员的最优人机布置参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成果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多学科方法的乘用车操纵踏板舒适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汽车操纵踏板的研究现状 |
1.3.1 汽车踏板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汽车踏板舒适性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驾驶室踏板动力学模型搭建 |
2.1 人体骨肌系统 |
2.2 人体模型搭建 |
2.2.1 Anybody软件简介 |
2.2.2 Anybody人体模型搭建 |
2.3 驾驶室及踏板整体布局 |
2.3.1 驾驶室整体布局 |
2.3.2 驾驶室踏板及其布局 |
2.4 驾驶员与乘用车之间的人与环境耦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乘用车踏板操纵试验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3.1.1 试验对象 |
3.1.2 试验设备选取、安装和使用 |
3.2 试验数据采集 |
3.2.1 静态试验动作设计与数据采集 |
3.2.2 动态试验动作设计与数据采集 |
3.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1 静态试验数据 |
3.3.2 动态试验数据整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驾驶室踏板设计因子对人机匹配的影响分析 |
4.1 操纵踏板的设计变量 |
4.2 试验车驾驶室踏板肌肉激活程度分析 |
4.3 加速踏板 |
4.3.1 踏板离地高度的影响 |
4.3.2 踏板预紧力的影响 |
4.3.3 踏板离地高度与预紧力之间的影响 |
4.4 制动踏板 |
4.4.1 踏板离地高度的影响 |
4.4.2 踏板预紧力的影响 |
4.5 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间距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踏板参数设计 |
5.1 粒子群优化算法 |
5.1.1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概念及优缺点 |
5.1.2 粒子群优化算法数学模型 |
5.2 乘用车踏板舒适性优化设计 |
5.3 优化结果 |
5.3.1 加速踏板 |
5.3.2 制动踏板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考虑骨肌特性的汽车操纵部件人机交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驾驶员骨肌力学模型的建立 |
2.1 人体骨骼肌力学系统 |
2.1.1 驾驶员上肢骨肌力学特性分析 |
2.1.2 驾驶员下肢骨肌力学特性分析 |
2.2 生物力学仿真系统概述 |
2.3 驾驶员骨肌力学模型建立 |
2.3.1 全局参考系的设定 |
2.3.2 驾驶员模型设计 |
2.3.3 环境模型设计 |
2.3.4 驾驶员模型与环境模型的连接 |
2.3.5 仿真模型的参数修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骨肌力学特性的汽车人机交互实验设计 |
3.1 人机参数和实验水平选择 |
3.2 驾驶员样本选择 |
3.2.1 驾驶员尺寸数据的选择 |
3.2.2 驾驶员身高百分位的选择 |
3.2.3 驾驶员被试样本筛选 |
3.3 舒适性评价指标 |
3.3.1 主观评价指标 |
3.3.2 客观评价指标 |
3.4 台架实验设计方案 |
3.4.1 实验设备 |
3.4.2 六自由度柔性实验台架设计 |
3.4.3 实验次数优化设计 |
3.4.4 实验步骤 |
3.5 测量肌肉群的筛选 |
3.5.1 驾驶员驾驶姿态时的主要工作肌群分析 |
3.5.2 模拟仿真初步筛选肌肉 |
3.5.3 被测肌肉的MVC标定与通道设置 |
3.5.4 台架预实验验证仿真筛选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骨肌力学特性的汽车人机交互舒适性分析 |
4.1 台架与仿真数据一致性分析 |
4.2 主客观舒适性评价函数建立 |
4.2.1 客观不舒适度评价函数的建立 |
4.2.2 主观舒适度评价函数的建立 |
4.2.3 基于评价函数的主客观综合分析 |
4.3 基于主客观评价函数的人机布置参数设计 |
4.3.1 95th驾驶员最优人机布置参数设计 |
4.3.2 其他百分位驾驶员的最优人机布置参数设计 |
4.3.3 各百分位驾驶员最优人机布置参数范围分析 |
4.3.4 最优人机布置参数下的驾驶员关节角度和肌肉激活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最优人机布置参数预测模型的建立 |
5.1 人机布置参数与舒适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 |
5.2 人机布置参数预测模型的建立 |
5.3 预测模型的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多种碰撞工况的乘用车碰撞仿真及耐撞性能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及新车评价规范 |
1.2.2 汽车正面碰撞研究现状 |
1.2.3 汽车侧面碰撞研究现状 |
1.2.4 汽车多工况碰撞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汽车碰撞有限元理论 |
2.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2.1.1 有限元法 |
2.1.2 非线性有限元算法 |
2.2 接触碰撞算法 |
2.2.1 接触碰撞类型及算法 |
2.2.2 接触算法的数值计算方法 |
2.3 显式中心差分法 |
2.4 时间步长控制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种碰撞工况仿真建模 |
3.1 整车及壁障模型前处理 |
3.1.1 建模原则 |
3.1.2 几何清理与网格划分 |
3.1.3 网格和节点穿透检查 |
3.1.4 材料和属性设置 |
3.1.5 连接建模 |
3.1.6 接触设置 |
3.1.7 加载及约束设置 |
3.2 多种碰撞工况有限元模型 |
3.2.1 汽车正面100%碰撞刚性壁障模型 |
3.2.2 汽车正面40%碰撞可变形壁障模型 |
3.2.3 可变形移动壁障侧碰汽车模型 |
3.3 模型求解及后处理 |
3.3.1 计算参数和输出设置 |
3.3.2 提交计算求解 |
3.3.3 计算结果后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碰撞仿真结果分析 |
4.1 汽车100%正碰仿真结果分析 |
4.1.1 计算可信度分析 |
4.1.2 正碰响应及关键部件变形分析 |
4.1.3 碰撞速度分析 |
4.1.4 A柱折弯分析 |
4.1.5 前围板侵入分析 |
4.1.6 转向管柱向后侵入量 |
4.2 汽车40%偏置碰仿真结果分析 |
4.2.1 计算可信度分析 |
4.2.2 偏置碰车体及关键部件变形分析 |
4.2.3 B柱加速度分析 |
4.2.4 驾驶员侧A柱及转向管柱侵入分析 |
4.2.5 前围板及底板变形分析 |
4.2.6 制动及油门踏板侵入分析 |
4.2.7 碰撞侧门框变形分析 |
4.3 汽车侧碰仿真结果分析 |
4.3.1 计算可信度分析 |
4.3.2 侧碰整车和可变形移动壁障变形分析 |
4.3.3 可变形移动壁障加速度分析 |
4.3.4 B柱变形分析 |
4.3.5 被撞车门侵入分析 |
4.3.6 车门门槛翻转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种碰撞工况的耐撞性协同优化 |
5.1 耐撞性优化方案设计 |
5.1.1 前端防撞结构改进方案 |
5.1.2 侧围结构改进方案 |
5.1.3 基于正交试验改进零部件厚度 |
5.2 改进方案仿真验证 |
5.2.1 汽车100%正碰仿真验证 |
5.2.2 汽车40%偏置碰仿真验证 |
5.2.3 汽车侧碰仿真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起步与加速工况下CVT汽车驾驶性客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驾驶性概念 |
1.1.2 驾驶性的评价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选取 |
2.1 汽车运行工况介绍与选取 |
2.2 起步工况评价指标的选取 |
2.2.1 蠕行起步客观评价指标 |
2.2.2 静止起步客观评价指标 |
2.2.3 半坡起步客观评价指标 |
2.2.4 起步工况客观评价指标总结 |
2.3 加速工况评价指标选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驾驶性客观评价整车试验方案 |
3.1 试验汽车整体参数介绍 |
3.2 整车实验条件 |
3.3 驾驶性客观评价测量设备 |
3.3.1 驱动主机 |
3.3.2 测量传感器的安装 |
3.3.3 测量设备的整体布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驾驶性评价信号的处理 |
4.1 驾驶性客观评价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 |
4.1.1 加权平滑滤波 |
4.1.2 傅里叶变换 |
4.1.3 小波变换 |
4.2 客观指标处理方法比较 |
4.2.1 理想加速度信号的处理 |
4.2.2 带低频扰动的加速度信号处理 |
4.2.3 高、低频扰动信号处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驾驶性客观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神经网络算法理论基础 |
5.1.1 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
5.1.2 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 |
5.2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2.1 神经网络输入、输出 |
5.2.2 预测模型参数 |
5.2.3 预测模型的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企业标准 |
(7)电动汽车摆振与车身运动耦合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摆振现象的描述以及摆振机理的解释 |
1.1.2 摆振对汽车的影响及危害 |
1.2 电动汽车发展与汽车摆振问题研究概况 |
1.2.1 电动汽车与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2 汽车摆振问题研究概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研究课题的提出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汽车摆振系统建模 |
2.1 汽车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
2.1.1 汽车坐标系 |
2.1.2 坐标变换 |
2.2 电动汽车摆振系统建模 |
2.2.1 电动汽车结构 |
2.2.2 电动汽车摆振系统机械模型 |
2.2.3 电动汽车摆振系统数学模型 |
2.3 考虑车身运动耦合作用的汽车摆振系统建模 |
2.3.1 考虑车身运动耦合作用的汽车摆振系统结构 |
2.3.2 汽车摆振时悬架变形的计算 |
2.3.3 考虑车身运动耦合作用的汽车摆振系统数学模型 |
2.4 轮胎模型与轮胎约束方程 |
2.4.1 轮胎模型 |
2.4.2 轮胎约束方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摆振系统分岔特性与运动稳定性分析 |
3.1 非线性系统理论简介 |
3.1.1 非线性振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
3.1.2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运动稳定性 |
3.1.3 非线性系统的分岔特性与Hopf分岔定理 |
3.2 电动汽车摆振系统的Hopf分岔特性与运动稳定性 |
3.3 考虑车身运动耦合作用的汽车摆振系统Hopf分岔特性与运动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摆振系统数值仿真分析 |
4.1 微分方程组的数值求解方法 |
4.2 电动汽车摆振数值仿真 |
4.2.1 电动汽车摆振系统动态响应 |
4.2.2 电动汽车前轮定位参数对摆振的影响 |
4.3 考虑车身运动耦合作用的汽车摆振数值仿真 |
4.3.1 车身参数计算 |
4.3.2 考虑车身运动耦合作用的汽车摆振系统动态响应 |
4.3.3 摆振系统的振动频率 |
4.4 汽车参数对摆振的影响 |
4.4.1 摆振系统各自由度的振幅与车速的关系 |
4.4.2 汽车车身质量对摆振的影响 |
4.4.3 汽车重心纵向位置对摆振的影响 |
4.4.4 汽车前悬架倾角对摆振的影响 |
4.4.5 汽车参数对摆振临界速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实车平台的电动汽车摆振试验 |
5.1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试验平台搭建 |
5.1.1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结构与总体方案 |
5.1.2 轮毂电机与电机驱动控制器 |
5.1.3 动力电源系统 |
5.1.4 转向系统 |
5.1.5 电动汽车整车驱动与控制系统结构 |
5.2 电动汽车摆振实车试验 |
5.2.1 直线行驶试验 |
5.2.2 配重行驶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现有研究工作的总结 |
6.1.1 研究内容 |
6.1.2 研究结论 |
6.1.3 主要创新点 |
6.2 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摆振系统仿真参数描述与参数值 |
附录2:考虑车身运动耦合作用的摆振系统线性派生系统状态矩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转向工况下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非线性动力学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无人驾驶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2 车辆横纵向耦合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3 操纵车辆策略建模研究现状 |
1.2.4 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非线性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横纵向耦合动力学建模 |
2.1 无人驾驶机器人模型 |
2.1.1 无人驾驶机器人结构原理 |
2.1.2 转向机械手运动学模型 |
2.1.3 转向机械手动力学模型 |
2.1.4 驾驶机械腿运动学模型 |
2.1.5 驾驶机械腿动力学模型 |
2.2 无人驾驶机器人操纵车辆非线性耦合动力学模型 |
2.2.1 七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 |
2.2.2 车辆驱动系统与制动系统模型 |
2.2.3 地面反馈负载力矩模型 |
2.2.4 驾驶机器人车辆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
2.2.5 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耦合模型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3 无人驾驶机器人操纵车辆策略建模 |
3.1 横向操纵策略模型 |
3.1.1 转向行为描述 |
3.1.2 转向操纵策略 |
3.2 纵向操纵策略模型 |
3.2.1 纵向操纵踏板切换条件 |
3.2.2 纵向操纵踏板开度计算 |
3.3 转向工况下无人驾驶机器人协调操纵策略 |
3.3.1 加速-转向工况操纵策略 |
3.3.2 减速-转向工况操纵策略 |
3.4 转向工况下协调操纵策略验证 |
3.4.1 横向操纵策略模型验证 |
3.4.2 纵向操纵策略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非线性协调控制 |
4.1 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非线性协调控制结构 |
4.2 基于干扰观测器神经网络整定自抗扰控制器 |
4.2.1 干扰观测器设计 |
4.2.2 转向机械手自抗扰控制器 |
4.2.3 神经网络整定自抗扰控制器参数 |
4.2.4 神经网络整定自抗扰控制器非线性因素 |
4.3 驾驶机械腿模糊自适应反演控制器 |
4.3.1 模糊自适应反演控制器控制律 |
4.3.2 模糊自适应反演控制器自适应律 |
4.3.3 模糊自适应反演控制器非线性因素 |
4.4 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纵横向协调控制仿真及试验验证 |
4.4.1 横向控制仿真与试验验证 |
4.4.2 纵向控制仿真及试验验证 |
4.4.3 转向工况下非线性协调控制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CVT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NVH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VT的发展现状 |
1.2.2 CVT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1.2.3 CVT振动噪声及NVH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的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CVT振动噪声源识别 |
2.1 引言 |
2.2 CVT振动噪声产生机理 |
2.2.1 金属带自激振动噪声 |
2.2.2 齿轮传动系统振动噪声 |
2.2.3 CVT箱体的振动响应与辐射 |
2.3 CVT振动噪声的测试 |
2.3.1 系统噪声测试方法 |
2.3.2 CVT啸叫噪声的阶次跟踪分析 |
2.3.3 CVT啸叫噪声实验与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计入金属带张紧力的CVT齿轮传动系统NVH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金属带的工作原理及其对齿轮传动系统的影响 |
3.2.1 金属带在CVT中的工作原理与受力分析 |
3.2.2 金属带张紧力对齿轮传动系统的影响 |
3.3 考虑金属带张紧力影响的齿轮修形优化 |
3.3.1 齿面修形的设计与计算 |
3.3.2 CVT齿轮传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3.3.3 基于遗传算法的齿轮修形参数优化 |
3.4 齿轮修形优化试验验证及NVH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前进挡齿轮副的动力学分析及其对变速箱NVH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前进挡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 |
4.2.1 进挡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的理论分析 |
4.2.2 前进挡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模型 |
4.2.3 不同扭矩下前进挡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 |
4.3 前进挡齿轮副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4.3.1 前进挡齿轮副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
4.3.2 恒定扭矩下前进挡齿轮副的分叉行为 |
4.3.3 渐变扭矩下前进挡齿轮副的分叉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倒挡双级行星齿轮系的动力学分析及其对变速箱NVH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倒挡双级行星齿轮系的动力学建模 |
5.2.1 倒挡双级行星轮系的接触分析 |
5.2.2 倒挡双级行星轮系的动力学模型 |
5.3 倒挡双级行星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 |
5.3.1 时变啮合刚度的理论计算模型 |
5.3.2 不同扭矩下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 |
5.4 行星齿轮系各副的啮合相位计算 |
5.5 双级行星轮系的动力学分析 |
5.5.1 恒定扭矩下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5.5.2 渐变扭矩下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5.5.3 时变扭矩下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考虑花键联接方式的齿轮动力学与变速箱NVH性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花键联接方式与齿轮-花键系统的有限元分析 |
6.2.1 花键与齿轮的联接方式 |
6.2.2 齿轮-花键的有限元分析 |
6.3 不同过盈量与联接方式下系统的时变啮合刚度 |
6.4 不同联接方式下齿轮副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试验验证 |
6.4.1 无花键装配方式下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6.4.2 键侧定心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6.4.3 大径定心下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6.4.4 试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基于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客车防火开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客车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
1.1.2 客车火灾安全形势严峻 |
1.1.3 客车火灾危害性较大 |
1.1.4 客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
1.1.5 客车火灾防护研究成果工程化应用困难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客车火灾的研究 |
1.2.2 汽车产品开发体系的研究 |
1.2.3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章节结构安排 |
第2章 客车火灾危险源辨识及事故原因分析 |
2.1 引言 |
2.2 客车火灾危险源 |
2.2.1 火灾危险源辨识方法 |
2.2.2 客车火灾危险源辨识 |
2.3 客车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
2.3.1 客车电路系统 |
2.3.2 动力电池系统 |
2.3.3 汽车油路系统 |
2.3.4 机械摩擦起火 |
2.3.5 其他起火原因 |
2.4 小结 |
第3章 客车用物料的燃烧特性及火灾危险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与原理 |
3.2.1 CONE(锥形量热仪) |
3.2.2 早期火灾特性实验台 |
3.3 实验方案及评价方法 |
3.3.1 试验样品的准备 |
3.3.2 技术要求 |
3.3.3 火灾危险性评价 |
3.4 乘员舱内饰材料危险性分析 |
3.4.1 热危害性评价 |
3.4.2 烟气毒性 |
3.4.3 实验结果分析总结 |
3.5 电源动力系统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
3.5.1 高压线路的火灾危险性 |
3.5.2 电解液的火灾危险性 |
3.5.3 实验结果分析总结 |
3.6 底盘系统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
3.6.1 管路系统的火灾危险性 |
3.6.2 润滑油的火灾危险性 |
3.6.3 实验结果分析总结 |
3.7 锂离子电池火灾实验 |
3.7.1 实验装置和设计 |
3.7.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8 小结 |
第4章 典型客车火灾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数值模拟基础理论 |
4.2.1 数值模拟方法 |
4.2.2 FDS的主要模型 |
4.2.3 火源模拟 |
4.3 基于FDS的三维仿真 |
4.3.1 客车模型的建立 |
4.3.2 程序设计 |
4.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客车防火安全开发体系研究 |
5.1 引言 |
5.2 汽车技术在产品开发应用的管理模型 |
5.3 AK.NAM汽车产品开发体系 |
5.3.1 AK.NAM的理论基础 |
5.3.2 AK.NAM模型 |
5.3.3 AK.NAM模型的应用方法 |
5.3.4 运用AK.NAM模型构建防火开发流程 |
5.4 防火安全开发流程在整车设计中的同步应用 |
5.4.1 HFF6650GEV1车型介绍 |
5.4.2 设计策划 |
5.4.3 方案设计 |
5.4.4 技术设计 |
5.4.5 设计验证 |
5.4.6 设计总结 |
5.5 构建持续改进的防火安全开发体系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的总结与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HFF6800GEVB3可燃材料清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对汽车油门踏板振动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物流车多挡变速电驱动桥换挡控制策略研究[D]. 李晋严.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乘员体压分布与生理信息的汽车座椅乘坐舒适性研究[D]. 李明月. 吉林大学, 2020(03)
- [3]基于多学科方法的乘用车操纵踏板舒适性设计[D]. 李宛骏.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2)
- [4]考虑骨肌特性的汽车操纵部件人机交互设计[D]. 王星月. 吉林大学, 2020(08)
- [5]基于多种碰撞工况的乘用车碰撞仿真及耐撞性能优化的研究[D]. 李嫩. 长安大学, 2020(06)
- [6]起步与加速工况下CVT汽车驾驶性客观评价[D]. 熊钊.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7]电动汽车摆振与车身运动耦合作用研究[D]. 李晓高. 东南大学, 2020
- [8]转向工况下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非线性动力学控制研究[D]. 苏树华.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9]CVT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NVH性能研究[D]. 胡哓岚. 湖南大学, 2019(01)
- [10]基于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客车防火开发体系研究[D]. 毛亚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