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BR改性克拉玛依沥青SMA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晓霞[1](2020)在《基于克拉玛依沥青与塔化沥青复配的高黏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克拉玛依沥青和塔化沥青是新疆地区主要出产的两种道路石油沥青。克拉玛依沥青在新疆的公路建设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其组分特点为沥青质含量低,低温性能优异,采用克拉玛依沥青铺筑的沥青路面也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塔化沥青的沥青质含量明显高于常用的道路石油沥青,虽有较好的高温性能,但低温延展性能差,在新疆的道路建设中应用相对较少,价格也较低。随着新疆交通的快速发展,新疆的公路建设对沥青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在隧道路面、桥面铺装等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建设项目中,非改性沥青已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而对改性沥青的需求日趋增加。近年来,高黏沥青由于突出的性能优势,已成为改性沥青材料研究的热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日趋增多。在新疆,若能实现高黏沥青的本地化生产应用,将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使用质量。由于克拉玛依沥青组分含量的特殊性,与常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改性剂的相容性差,难以进行高黏沥青改性;考虑到塔化沥青有较高的沥青质含量,与克拉玛依沥青具有组分互补优势,以二者复配后的基质沥青进行高黏改性沥青制备将具有技术可行性,且将可以降低材料成本。本文开展以克拉玛依沥青与塔化沥青复配的高黏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首先以六种比例对克拉玛依沥青和塔化沥青进行复配,通过复配沥青的性能和组分含量分析,初选了三种复配比例;进而,采用前期开发的高黏沥青改性剂在多组掺量下对三种复配沥青进行改性,制备了多组高黏改性沥青样品。分别基于针入度分级体系和SHRP PG分级体系对所制备的高黏改性沥青性能进行了对比评价,优选出了两种性能优势较为明显的高黏改性沥青配方;最后,以优选的两种配方的高黏改性沥青进行了SMA-13混合料的制备与路用性能评价,进一步验证了塔化沥青与克拉玛依沥青复配生产高黏沥青的性能优势。本文研究表明,以克拉玛依沥青与塔化沥青复配工艺制备高黏沥青具有可行性。其中,以塔化沥青与克拉玛依沥青复配比例7:3、改性剂掺量9%方案制备的高黏沥青及其混合料兼具性能和成本优势;塔化沥青与克拉玛依沥青复配比例3:7、改性剂掺量13%的方案,虽成本方面优势不明显,但采用此方案制备的高黏沥青及其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尤其突出,也可作为优选方案之一。
周良川[2](2016)在《新疆干旱荒漠区橡胶改性沥青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地处干旱荒漠区中,由于特殊的区域带来了不同的气候环境,导致该区常年气候温差大。这种气候条件对路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高温车辙、低温开裂等路面病害经常发生。新疆冬天昼夜温度差异更为明显,道路积雪且路面在低气温的影响下易结冰,路面结冰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克拉玛依-白碱滩城市快速路是到市区和白碱滩的一条景观大道,该区域气候温差大。本文进行针对性研究,以当地气候状况数据为研究依据,从道路原材料性能入手,再挑选橡胶改性沥青的同时,选择最优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SMA,从而形成相互搭配的模式。选用低噪声高性能材料和环保型高强度材料,以此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和耐久性。同时考虑到克拉玛依人文、气候及路面使用情况,针对性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验证,更好的提高路面的强度。利用双重手段,从原材料和路面结构上着手研究,共同提高路面性能。为了能对路面性能给出最好的诠释,本文使用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以此为基础阐述路用性能的优缺点。结合以上研究手段,论证在当地条件下选择SMA橡胶改性沥青和合理的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正确性、科学性、实用性,为新疆的道路修筑提供些参考。
刘鹏伟[3](2015)在《面层沥青混合料强度取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度是沥青混合料的主要力学特性,也是沥青路面结构行为与性能预测分析的主要材料参数。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温度敏感性材料,其强度除与原材料性质及其组成密切相关外,温度也有显着影响。现有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面层沥青混合料强度参数选取恒定代表温度下的试验或推荐值,没有考虑环境温度动态变化下沥青混合料强度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分析条件与实际使用条件不符。为此,论文针对目前沥青混合料强度参数波动范围大、尚未建立与温度的关系等问题,开展沥青混合料强度参数取值研究,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评价与性能动态预测分析提供材料参数取值依据,具有重要理论与工程意义。论文在对沥青混合料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国内既有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数据,从级配类型、结合料种类、试验温度方面分析了强度总体分布情况,并用盒图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通过有效强度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确定以90%保证率下的置信上限作为沥青混合料强度代表值,分析了温度、公称最大粒径、沥青用量、结合料种类对沥青混合料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影响显着性分析;利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强度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及其取值方法。研究表明,温度、公称最大粒径、沥青用量、沥青结合料种类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和劈裂强度均有明显影响,90%保证率下的置信上限强度代表值可以表征不同因素对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影响;建立了沥青混合料强度参数预估模型,提出了变温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强度参数取值方法;示例验证表明,沥青混合料强度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式可以输入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评价与性能预测模型使用。
牛冬瑜,韩森,徐鸥明,黄启波,关甫洋[4](2014)在《废旧LDPE/SBS复合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韩国SK-90#沥青作为基质沥青,选用废旧LDPE与SBS作为改性剂制备SMA沥青混合料,通过室内试验,测试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分析LDPE与不同类型SBS改性剂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应用有限元程序对LDPE/SBS复合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规律进行研究,分析表征其性能效益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其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与抗水损坏能力都有所提高,且LDPE与星型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优于LDPE与线型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使用LDPE/SBS复合改性沥青不仅能够提高路面使用寿命,而且可以优化路面结构,起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贾锦绣[5](2011)在《沥青路面与桥面铺装抗剪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新建高速公路逐渐向山区延伸,受地形、地质限制,陡坡路段和桥梁段越来越多,加之重载、超载以及渠化交通等因素影响,沥青路面及桥面铺装层在高温下极易因抗剪能力不足而发生车辙、推移、拥包、搓板等早期病害,这些都极大影响了道路的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对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抗剪评价方法及自行研发的仪器,针对沥青路面及桥面铺装结构层的抗剪特性,开展了以下分析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沥青混合料抗剪切性能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研发了能胜任多项试验内容、在混合料抗剪强度试验中可以精准调节加载速率和试验温度的多功能道路材料贯入试验仪。确定了采用单轴贯入试验,结合相同试件规格、相同实验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沥青路面的抗剪性能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桥面铺装结构层间抗剪切性能评价方法的评价,研发了能更好模拟路面实际的工作状态、试验结果准确、稳定的HS-SSⅠ型层间直剪试验仪,确定了采用层间剪切试验研究桥面铺装结构层抗剪性能的方法。通过对沥青路面剪应力分布规律、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随原材料种类、混合料最大粒径、级配类型、外加剂种类等材料组成因素及加载速率、压实度等非材料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细致的分析,为基于提高抗剪性能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建立适合高摩阻界面的力学模型,在分析桥面铺装的力学特性及铺装结构层破坏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层间剪切试验方法,对影响桥面铺装结构层间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桥面铺装层层间接触条件及防水粘结材料对铺装结构层层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基于桥面铺装层间稳定性的层间抗剪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提出基于提高抗剪性能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以及相应的设计标准,并列举试验路段的设计实例;提出基于提高抗剪性能的桥面铺装层间抗剪设计方法和相应的设计标准。
富丽萍[6](2011)在《废旧聚乙烯/丁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国产低等级公路沥青盘锦A-100甲为基质沥青,以废旧聚乙烯回收料与丁苯橡胶及其它助剂复配成复合沥青改性剂,采用高剪切乳化机制备改性沥青。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废旧聚乙烯作为沥青改性剂,可以大幅提高基质沥青盘锦A-100甲的软化点,并且随着废旧聚乙烯用量增加,软化点随之升高,表明废旧聚乙烯能够显着提高沥青的塑性和高温性能,增加高温抗车辙能力,但表征沥青低温性能的5℃延度略有下降。添加稳定剂和增塑剂可以提高丁苯橡胶改性沥青的相稳定性,增塑剂使SBR更易于混溶入沥青中,充分发挥SBR对沥青的低温增韧作用,当添加量为基质沥青重量的0.2%时,改性沥青2℃延度仍很高。稳定剂添加量为基质沥青重量的0.1%-0.2%,可使丁苯橡胶改性沥青在160±2℃,48h后不发生相分离;WPE/SBR复合沥青改性剂添加量为基质沥青的重量的6%-7%时,对盘锦A-100甲沥青路用性能改善明显,针入度指数增大超过1.5,黏弹域范围增加21℃。说明改性沥青较基质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降低,适用气候区域扩大。
赵静[7](2010)在《青海省抗紫外线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海省位于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空气稀薄,白天受日光强烈辐射,因而易使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过早老化及衰变,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大量的资料调查、现场调研和室内外强紫外线老化试验,对强紫外线照射环境下公路沥青面层老化破坏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在强紫外线辐射地区光氧化是造成道路沥青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改性沥青具有抗紫外线老化和低温开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AH-110基质沥青分别掺入防老化剂AW、BLE和紫外线屏蔽剂H100炭黑以及改性材料SBR等并进行光老化试验,分析老化前后沥青各性能指标的变化,选择有效的防老化剂。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改性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的研究,形成了强紫外线照射环境下公路沥青混合料的选择与配合比设计方法;通过试验路段的实施,完成了强紫外线照射环境下公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青海省紫外线强辐射地区沥青路面老化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寇博[8](2010)在《橡胶与粉煤灰改性沥青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报废的轮胎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废弃的轮胎对环境产生很严重的危害。同时,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和大型企业锅炉燃烧后产生的工业废料,产量大、分布广、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有关研究表明:把橡胶和粉煤灰投入到沥青中对沥青进行改性,可提高沥青抗冲击、抗开裂、耐磨耗等方面的性能。因此开展用橡胶和粉煤灰对基质沥青改性这一研究课题具有实用意义。本文主要对橡胶与粉煤灰改性沥青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基于室内材料试验,研究了剪切时间、剪切温度、胶粉来源、胶粉粒径、胶粉掺量、粉煤灰掺量及改性剂等因素对沥青改性效果的影响。结合我国改性沥青现状,提出了改性方向及控制指标,通过综合改性得到了改性沥青配方。2.运用了一整套适合应力吸收层路用性能的理论及试验方法,其中包括:用改良Superpave法(以空隙率(VV)为主要控制指标)确定沥青的最佳用量;用疲劳试验、水稳性试验和低温性试验来确定混合料最佳级配。研究表明:级配Ⅱ型胶粉与粉煤灰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最佳,水稳性也达到规范要求,所以选择级配Ⅱ为最佳级配。3.论文还在现有的四点小梁疲劳试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周期更短、更方便的改进四点小梁疲劳试验方法。这种方法更能代表自然界极限状态下混合料的疲劳性能。综合以上研究成果表明:橡胶与粉煤灰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疲劳性能、低温变形能力和水稳性,很适合做应力吸收层,在我国公路建设和养护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陈志国[9](2010)在《火山灰沥青胶浆路用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和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沥青路面病害现象时有发生。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路面早期病害,但同时增加了公路建设成本。矿物填料改性剂被认为是改性沥青研究的一个领域,是提高沥青混合料性能,降低公路建设成本,解决路面早期病害的一个技术途径。本论文借助先进的试验手段,从新型矿物填料型改性剂火山灰的特性分析入手,以通过改善沥青胶浆实现综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为目标,以“沥青胶浆流变特性—沥青胶浆微观机理分析—沥青混合料性能验证”的研究思路为主线,先后进行了火山灰单一改性和火山灰与多种材料复合改性沥青胶浆性能的研究,并随着这一进程配合着不同程度的、从多方面分析火山灰与沥青相互作用的机理和火山灰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对比试验,指导和验证沥青胶浆改性的研究。当研究由单一改性进入到火山灰与SBS复合改性沥青胶浆时,不仅胶浆和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低温抗裂性也由基本持平进入到随火山灰的品种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统一高低温性能这一对沥青路面基本矛盾,对于提高东北地区目前以高温车辙和低温开裂为主要病害的重交通道路的使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电子显微镜图片的改性机理分析表明,这正是由于不同品种火山灰微孔隙结构的特殊性决定的。为了更好的发挥火山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减少细集料、增加火山灰与SBS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数量的自调级配的探索性混合料试验,自调级配后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的显着提高,这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信息,当沥青胶浆的性能达到一定水平时,传统的沥青混合料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局限性得以凸显。本项研究表明采用火山灰不论是单一或复合改性沥青胶浆,沥青混合料的性价比都良好,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基于火山灰和SBS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研究提出的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概念,有别于传统的偏重发挥比表面能和填充作用的填料型沥青胶浆,具有理论意义和指导深化开发研究的价值。
于斌[10](2010)在《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及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车速的提升、交通流量的日益增长、车辆大型化、重载超载的比例不断增加,对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提高投资效益,纤维沥青路面以其技术性能优良、施工简单、经济合理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多种纤维(包括木质素纤维、德兰尼特纤维、玄武岩矿物纤维)的纤维沥青胶浆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沥青胶浆的高低温性能,研究了纤维作用机理,分析填料种类、纤维种类、纤维掺量、老化程度对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纤维使用原则。对多种纤维和不同矿料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大量室内研究,系统分析了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纤维沥青胶浆流变性能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和相关分析,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综合评价了级配类型、纤维掺量和纤维种类对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纤维沥青混合料设计建议。通过对沥青胶浆流变性能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相关性分析可知,纤维沥青胶浆的流变性能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可以根据纤维沥青胶浆的流变性能来预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二、SBR改性克拉玛依沥青SMA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BR改性克拉玛依沥青SMA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克拉玛依沥青与塔化沥青复配的高黏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克拉玛依沥青与塔化沥青的研究现状 |
1.2.2 高黏沥青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塔化60#沥青、克拉玛依90#沥青及复配基质沥青性能研究 |
2.1 塔化60#沥青与克拉玛依90#沥青性能测试 |
2.2 塔化60#沥青与克拉玛依90#沥青复配的基质沥青性能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基质沥青复配的高黏改性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高黏改性沥青的制备 |
3.1.1 原材料 |
3.1.2 高黏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案 |
3.2 高黏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
3.2.1 高黏改性沥青针入度分级试验研究 |
3.2.2 高黏改性沥青SHRP PG分级试验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 高黏沥青混合料设计 |
4.1.1 材料 |
4.1.2 设计级配 |
4.2 高温稳定性 |
4.2.1 车辙试验分析 |
4.3 低温稳定性研究 |
4.3.1 低温弯曲试验分析 |
4.4 水稳定性研究 |
4.4.1 冻融劈裂试验分析 |
4.5 汉堡车辙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疆干旱荒漠区橡胶改性沥青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疆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疆干旱荒漠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 自然地理地貌 |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 |
2.3 气象与温度 |
2.4 新疆沥青路面的气候分区 |
2.5 小结 |
第3章 橡胶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原材料试验研究 |
3.1 橡胶改性沥青试验指标研究 |
3.1.1 橡胶颗粒材料试验分析 |
3.1.2 沥青实验分析 |
3.1.3 橡胶改性沥青实验分析 |
3.2 集料试验分析 |
3.2.1 集料指标试验 |
3.2.2 集料级配筛分及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橡胶改性沥青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 SMA设计理论与方法 |
4.2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3 生产配合比设计 |
4.4 生产配合比设计验证 |
4.5 小结 |
第5章 橡胶改性沥青SMA路面结构组合设计验证 |
5.1 路面结构设计理论 |
5.2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方案 |
5.3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验证 |
5.4 小结 |
第6章 橡胶改性沥青SMA路面路用性能分析 |
6.1 试验路段概况 |
6.2 路用性能试验试验数据分析 |
6.3 路面性能参数综合评定 |
6.4 小结 |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面层沥青混合料强度取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概况 |
1.2.1 沥青混合料抗压强度特性 |
1.2.2 沥青混合料弯拉强度特性 |
1.2.3 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特性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强度参数选择与数据收集分析 |
2.1 强度参数确定 |
2.1.1 抗压强度 |
2.1.2 弯拉强度 |
2.1.3 劈裂强度 |
2.2 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2.2.1 试验条件 |
2.2.2 级配类型 |
2.2.3 沥青种类与用量 |
2.3 强度数据收集 |
2.3.1 数据来源及筛选 |
2.3.2 数据总体分析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4.1 盒图分析方法 |
2.4.2 灰关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抗压强度综合分析 |
3.1 抗压强度数据处理 |
3.2 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温度 |
3.2.2 公称最大粒径 |
3.2.3 沥青用量 |
3.2.4 沥青结合料种类 |
3.2.5 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弯拉强度综合分析 |
4.1 弯拉强度数据处理 |
4.2 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温度 |
4.2.2 公称最大粒径 |
4.2.3 沥青用量 |
4.2.4 沥青结合料种类 |
4.2.5 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综合分析 |
5.1 劈裂强度数据处理 |
5.2 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温度 |
5.2.2 公称最大粒径 |
5.2.3 沥青用量 |
5.2.4 沥青结合料种类 |
5.2.5 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沥青混合料强度参数预估模型与取值方法 |
6.1 抗压强度预估分析 |
6.2 弯拉强度预估分析 |
6.3 劈裂强度预估分析 |
6.4 变温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强度参数取值方法 |
6.4.1 取值方法与流程 |
6.4.2 示例 |
6.5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建议 |
主要研究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废旧LDPE/SBS复合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LDPE/SBS沥青结合料与SMA级配 |
1.1 LDPE/SBS沥青结合料 |
1.2 SMA级配 |
2 LDPE/SBS复合改性沥青SMA混合料路用性能 |
2.1 高温性能 |
2.2 低温性能 |
2.3 水稳定性能 |
3 LDPE/SBS复合改性沥青SMA混合料性能效益分析 |
4 结论 |
(5)沥青路面与桥面铺装抗剪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沥青路面抗剪性能试验方法研究 |
2.1 沥青混合料抗剪评价方法研究 |
2.1.1 沥青混合料抗剪评价方法综述 |
2.1.2 多功能道路材料贯入强度仪的研发 |
2.1.3 单轴贯入试验 |
2.2 桥面铺装结构层间抗剪评价方法研究 |
2.2.1 桥面铺装结构层间抗剪评价方法综述 |
2.2.2 HS-SS Ⅰ型路面材料剪切试验仪的研发 |
2.2.3 层间剪切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抗剪特性研究 |
3.1 沥青路面剪应力分布规律 |
3.2 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 材料组成因素对混合料抗剪强度影响规律 |
3.3.1 原材料技术性能试验 |
3.3.2 集料类型的影响 |
3.3.3 最大粒径的影响 |
3.3.4 级配类型的影响 |
3.3.5 沥青结合料类型的影响 |
3.3.6 沥青用量的影响 |
3.3.7 外掺剂的影响 |
3.4 外因对混合料抗剪强度影响规律 |
3.4.1 加载速率的影响 |
3.4.2 压实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面铺装结构抗剪特性研究 |
4.1 桥面铺装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
4.1.1 桥面铺装层受力特点分析 |
4.1.2 桥面铺装数值模拟分析 |
4.2 桥面铺装结构抗剪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桥面铺装破坏类型 |
4.2.2 桥面铺装破坏机理 |
4.2.3 影响桥面铺装结构抗剪稳定性因素 |
4.3 界面类型对于桥面铺装结构层间抗剪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3.1 界面类型对层间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 |
4.3.2 界面类型对层间抗疲劳性能的影响分析 |
4.4 层间接触条件对层间抗剪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4.1 温度的影响 |
4.4.2 正压力的影响 |
4.4.3 铺装层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4.5 防水粘结材料的对层间抗剪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5.1 防水粘结材料对层间抗剪性能的影响 |
4.5.2 防水粘结材料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及桥面铺装抗剪设计研究 |
5.1 沥青混合料抗剪设计 |
5.1.1 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参数 |
5.1.2 基于提高抗剪性能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5.1.3 基于提高抗剪特性的沥青混合料设计实例 |
5.2 桥面铺装层间抗剪设计 |
5.2.1 界面类型的选择 |
5.2.2 层间粘结层选择 |
5.2.3 层间抗剪性能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废旧聚乙烯/丁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改性沥青的分类 |
1.2.1 按沥青改性目的分类 |
1.2.2 按改性剂种类的分类 |
1.2.3 按改性材料掺配工艺的分类 |
1.3 聚合物改性沥青 |
1.3.1 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 |
1.3.2 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性能评价 |
1.3.3 几种典型聚合物改性沥青 |
1.3.4 国内外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发展 |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4.1 我国改性沥青的市场需求情况 |
1.4.2 废旧聚乙烯/丁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表征 |
2.1 原料和仪器 |
2.1.1 主要原料 |
2.1.2 主要仪器 |
2.2 表征 |
2.2.1 形态分析 |
2.2.2 性能测试 |
2.2.3 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
第三章 改性沥青工艺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工艺参数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旧聚乙烯改性沥青的制备及表征 |
4.1 概述 |
4.2 废旧聚乙烯改性沥青的制备 |
4.2.1 废旧聚乙烯改性剂的制备 |
4.2.2 废旧聚乙烯改性沥青的制备 |
4.2.3 实验方案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WPE和沥青相容性 |
4.3.2 WPE和LDPE添加量对基质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
4.3.3 WPE和LDPE添加量对基质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
4.3.4 WPE和LDPE添加量对基质沥青低温延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PE/SBR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及表征 |
5.1 概述 |
5.2 WPE/SBR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 |
5.2.1 SBR改性剂的制备 |
5.2.2 WPE/SBR复合沥青改性剂的制备 |
5.2.3 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 |
5.3 实验方案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增塑剂对SBR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
5.4.2 稳定剂对SBR改性沥青相容性的影响 |
5.4.3 LDPE/SBR、WPE/SBR复合改性沥青相稳定性的比较 |
5.4.4 复合沥青改性剂对改性沥青综合性能的影响 |
5.4.5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测试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青海省抗紫外线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海省紫外线辐射强度与沥青路面老化调查分析 |
2.1 青海省的日照强度 |
2.2 青海省地表紫外线辐射 |
2.2.1 青藏高原的辐射值 |
2.2.2 青海省紫外线辐射分析 |
2.3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紫外线老化机理 |
2.4 青海省沥青路面老化情况调查分析 |
2.4.1 214线沥青路面调查分析 |
2.4.2 青海省沥青路面老化情况调查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抗紫外线改性沥青老化试验研究 |
3.1 沥青材料抗紫外线的改性剂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
3.1.1 光屏蔽剂—炭黑 |
3.1.2 抗氧剂—BLE、AW |
3.1.3 丁苯橡胶(SBR) |
3.2 试验方案 |
3.2.1 目的 |
3.2.2 原材料 |
3.2.3 试验项目 |
3.2.4 评价指标 |
3.3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和粘度指标的试验分析 |
3.3.1 紫外线对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
3.3.2 紫外线对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
3.3.3 紫外线对沥青延度的影响分析 |
3.3.4 抗氧剂对沥青粘度和老化指数的影响 |
3.4 DSR和BBR的分析试验 |
3.4.1 DSR分析试验 |
3.4.2 BBR分析试验 |
3.4.3 不同方式老化后DSR、BBR的对比分析 |
3.5 改性剂的掺量对沥青性能影响分析 |
3.6 青海省强紫外线照射下沥青抗紫外线老化技术评价指标 |
3.6.1 青海省采用沥青抗紫外线改性剂的范围及条件 |
3.6.2 青海省可采用的沥青抗紫外线改性剂的种类 |
3.6.3 沥青抗紫外线老化技术评价指标 |
3.7 小结 |
第四章 抗紫外线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1.1 沥青混合料的短期老化过程的室内模拟方法(STOA) |
4.1.2 沥青混合料的长期老化过程的室内模拟方法(LURA) |
4.1.3 浸水马歇尔(48h残余稳定度试验) |
4.1.4 低温劈裂试验 |
4.1.5 冻融劈裂试验 |
4.2 试验用原材料及混合料 |
4.2.1 集料 |
4.2.2 集料级配 |
4.2.3 沥青 |
4.2.4 AC-16I配合比设计 |
4.3 沥青混合料紫外线老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浸水48小时残余稳定度分析 |
4.3.2 低温劈裂试验结果分析 |
4.3.3 冻融劈裂试验结果分析 |
4.4 青海省强紫外线条件下公路沥青混合料的选择与配合比设计建议 |
4.4.1 青海省强紫外线条件下公路沥青混合料设计的原则 |
4.4.2 青海省强紫外线条件下公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 |
4.5 小结 |
第五章 抗紫外线改性沥青路面试验路 |
5.1 试验路简介 |
5.1.1 工程概况 |
5.1.2 试验路方案 |
5.1.3 检测项目 |
5.2 试验路原材料 |
5.2.1 集料 |
5.2.2 沥青 |
5.3 沥青配合比设计 |
5.4 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
5.4.1 拌和 |
5.4.2 运输与摊铺 |
5.4.3 压实 |
5.4.4 施工质量 |
5.5 试验路的检测 |
5.6 试验路的长期观测结果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橡胶与粉煤灰改性沥青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项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试验方案设计 |
第二章 原材料的选取与分析 |
2.1 原材料的选取 |
2.1.1 沥青 |
2.1.2 粉煤灰 |
2.1.3 胶粉 |
2.1.4 PTN胶和SBS、SBR改性剂 |
2.2 改性剂与沥青的配伍性研究 |
2.2.1 PTN胶与基质沥青的配伍性研究 |
2.2.2 SBS、SBR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配伍性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橡胶与粉煤灰改性沥青室内试验研究及最终配方的确定 |
3.1 生产工艺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及确定 |
3.1.1 剪切温度的确定 |
3.2 胶粉来源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3.3 废胶粉、粉煤灰对沥青的改性作用研究 |
3.3.1 胶粉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3.3.2 粉煤灰对胶粉沥青性能的影响 |
3.4 各因素影响的显着性分析 |
3.4.1 A、B两因子对针入度影响的偏相关分析 |
3.4.2 A、B两因子对5℃延度影响的偏相关分析 |
3.4.3 A、B两因子对软化点影响的偏相关分析 |
3.4.4 A、B两因子对弹性恢复影响的偏相关分析 |
3.4.5 影响因子的偏相关综合分析 |
3.5 添加剂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3.6 试验控制指标的确定和试验配方及工艺的确定 |
3.7 小结 |
第四章 橡胶与粉煤灰改性沥青最佳用量的确定 |
4.1 应力吸收层的设计方法及典型级配 |
4.1.1 应力吸收层设计方法及理论 |
4.1.2 典型级配 |
4.2 盈利吸收层混合料的设计 |
4.2.1 成型工艺 |
4.2.2 典型级配混合料设计 |
4.3 小结 |
第五章 橡胶与粉煤灰改性沥青级配的确定 |
5.1 级配的初步确定 |
5.1.1 应力吸收层的最主要的路用性能的指标的确定 |
5.1.2 疲劳试验方法的选择 |
5.1.3 试验方案 |
5.1.3 改良后的疲劳实验法 |
5.2 橡胶与粉煤灰改性沥青水稳定性评价 |
5.2.1 水稳性评价方法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5.3 低温变形性能 |
5.4 级配的最终确定 |
5.5 橡胶与粉煤灰改性沥青高疲劳性能的验证 |
5.6 小结 |
第六章 橡胶与粉煤灰改性沥青施工研究 |
6.1 橡胶与粉煤灰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和设备 |
6.1.1 橡胶沥青的制备 |
6.1.2 橡胶与粉煤灰改性沥青制备 |
第七章 结论与未来的展望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火山灰沥青胶浆路用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填料对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 |
1.2.2 沥青与矿物填料作用机理的研究 |
1.2.3 沥青胶浆微观界面研究 |
1.2.4 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评价指标与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火山灰特性的分析 |
2.1 火山灰的分布 |
2.2 火山灰的主要特性 |
2.2.1 物理特性 |
2.2.2 矿物特性 |
2.2.3 表面特性 |
2.2.4 孔结构特性 |
2.3 细火山灰与硅藻土特性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火山灰沥青胶浆的路用性能 |
3.1 火山灰沥青胶浆性能的研究方法 |
3.1.1 火山灰沥青胶浆的制备 |
3.1.2 火山灰沥青胶浆性能评价方法和指标 |
3.2 火山灰单一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能 |
3.2.1 火山灰单一改性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 |
3.2.2 火山灰单一改性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 |
3.2.3 火山灰与硅藻土单一改性沥青胶浆性能的比较 |
3.2.4 火山灰单一改性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综合分析 |
3.3 火山灰与高聚物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能 |
3.3.1 火山灰与SBS 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能 |
3.3.2 火山灰与SBR 复合改性沥青胶浆性能 |
3.3.3 火山灰与SBS 和SBR 复合改性胶浆性能的比较 |
3.3.4 火山灰与高聚物复合改性沥青胶浆高低温特性综合分析 |
3.4 火山灰与其它材料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探索 |
3.4.1 火山灰与纤维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质 |
3.4.2 火山灰与纳米材料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质 |
3.4.3 火山灰与其它材料复合改性沥青胶浆高低温特性综合分析 |
3.5 火山灰沥青胶浆动态热力分析 |
3.5.1 DMA 试验方法和玻璃态转变温度 |
3.5.2 火山灰单一改性沥青胶浆的动态热力分析 |
3.5.3 火山灰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动态热力分析 |
3.5.4 火山灰沥青胶浆动态热力综合分析 |
3.6 火山灰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综合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火山灰沥青胶浆机理的研究 |
4.1 火山灰与沥青的相互作用 |
4.1.1 火山灰与沥青表面的润湿现象 |
4.1.2 火山灰与沥青界面的吸附现象 |
4.1.3 火山灰表面与沥青组分的化学反应 |
4.1.4 火山灰与沥青相互作用影响因素的排序 |
4.2 火山灰与改性沥青的桥连作用 |
4.2.1 火山灰的孔隙结构特点及对沥青流动方式的影响 |
4.2.2 SBS 分子结构特点及改性沥青机理 |
4.2.3 SBR 分子结构特点及改性沥青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火山灰沥青胶浆的应用研究 |
5.1 火山灰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
5.1.1 火山灰单一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
5.1.2 火山灰与SBS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
5.1.3 火山灰与SBS 及纳米材料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的研究 |
5.1.4 调整矿料级配对火山灰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
5.2 火山灰沥青混合料的工艺特性 |
5.2.1 火山灰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备和成型 |
5.2.2 火山灰沥青混合料试验段施工工艺 |
5.3 火山灰沥青混合料在结构层中的应用 |
5.3.1 火山灰沥青混合料性价比的研究 |
5.3.2 火山灰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设计指标及适用层位 |
5.4 火山灰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分析 |
5.4.1 火山灰沥青胶浆与沥青混合料性能对应关系 |
5.4.2 自调级配的效果 |
5.4.3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局限性 |
5.4.4 火山灰的双重改性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及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纤维沥青胶浆特性研究现状 |
1.2.2 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现状 |
1.2.3 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机理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纤维的种类及物理力学特性 |
2.1 纤维的种类 |
2.2 纤维的常规性能指标 |
2.3 纤维的耐热性能 |
2.4 纤维的吸湿性能 |
2.5 纤维的吸油性能 |
2.6 纤维的选择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与纤维增强机理研究 |
3.1 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评价试验方法 |
3.1.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3.1.2 弯曲梁流变试验 |
3.2 纤维沥青胶浆高温流变特性研究 |
3.2.1 纤维的影响 |
3.2.2 矿粉的影响 |
3.2.3 纤维与矿粉交互作用影响 |
3.2.4 纤维矿粉在沥青中的形态结构 |
3.3 纤维沥青胶浆低温流变特性研究 |
3.3.1 纤维的影响 |
3.3.2 矿粉的影响 |
3.4 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
3.4.1 填料种类的影响 |
3.4.2 纤维种类的影响 |
3.4.3 纤维掺量的影响 |
3.4.4 老化程度的影响 |
3.5 纤维沥青胶浆增强作用机理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 原材料 |
4.1.1 沥青 |
4.1.2 集料 |
4.1.3 矿粉 |
4.1.4 纤维 |
4.1.5 纤维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4.2 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
4.2.1 车辙试验分析 |
4.2.2 CPN车辙试验分析 |
4.2.3 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增强机理 |
4.3 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
4.3.1 小梁弯曲试验分析 |
4.3.2 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增强机理 |
4.4 纤维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研究 |
4.4.1 浸水马歇尔试验分析 |
4.4.2 冻融劈裂试验分析 |
4.4.3 纤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增强机理 |
4.5 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与混合料路用性能相关性研究 |
4.5.1 与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
4.5.2 与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1 级配影响 |
5.1.1 级配类型 |
5.1.2 级配影响 |
5.2 纤维类型对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的分析 |
5.2.1 SMA-13型沥青混合料 |
5.2.2 AC-16型沥青混合料 |
5.3 纤维掺量对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的分析 |
5.3.1 高温稳定性 |
5.3.2 抗水损害性能 |
5.3.3 低温抗裂性能 |
5.4 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4.1 正交试验设计 |
5.4.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研究结论 |
2.主要创新点 |
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SBR改性克拉玛依沥青SMA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克拉玛依沥青与塔化沥青复配的高黏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 于晓霞.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2]新疆干旱荒漠区橡胶改性沥青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 周良川.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3]面层沥青混合料强度取值研究[D]. 刘鹏伟. 长安大学, 2015(01)
- [4]废旧LDPE/SBS复合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J]. 牛冬瑜,韩森,徐鸥明,黄启波,关甫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4(02)
- [5]沥青路面与桥面铺装抗剪特性研究[D]. 贾锦绣. 长安大学, 2011(05)
- [6]废旧聚乙烯/丁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D]. 富丽萍. 长春理工大学, 2011(04)
- [7]青海省抗紫外线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D]. 赵静. 长安大学, 2010(03)
- [8]橡胶与粉煤灰改性沥青试验研究[D]. 寇博. 长安大学, 2010(03)
- [9]火山灰沥青胶浆路用性能的研究[D]. 陈志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8)
- [10]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及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 于斌. 长安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