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132例胃癌内镜诊断与病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璐剑[1](2021)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的功能性疾病,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表现,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术后常见。据统计肿瘤PGS总体发病率在5%-10%,其中胃大部切除术PGS发病率为8.5%,胰腺术后则高达19%-57%。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参考《美国胃肠病学杂志》治疗指南推荐的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虽可改善症状,但尚无证据证明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仍需4-6周,因此,快速康复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治疗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中药体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外治法,我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临床摸索与实践,逐步筛选出简便效廉的“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在超过5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后,我们联合北京市主要三甲医院普外/腹部外科进行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77.8%(P<0.01),中位恢复时间为8天(P<0.01),以温阳行气为法的胃瘫外敷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严格的RCT研究证实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但能否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国际胰腺学术委员会ISGPS根据患者术后留置胃管或不能耐受固体饮食时长将PGS分级分为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最轻,术后置管时间最短),而从既往RCT研究分层数据可以看出,A、B、C级患者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3.00、6.78和8.29天,这一结果提示尽早干预可能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因此,我们尝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一方面,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筛选PGS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寒证”患者进行提前干预,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挖掘优势人群特征,这对进一步缩短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患者康复时间及节约国家有限医疗资源都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通过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2.通过外部验证的方法验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3.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并筛选“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方法1.模型研究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应用Rev Man5.3及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将Meta分析中计算得到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合并风险度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2.临床研究:2.1模型验证部分:采用外部验证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2019.01.01~2020.01.31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病例资料作为验证样本,结合ROC曲线及Med Calc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完成模型的简化。2.2“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部分:采用历史性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10.01~2021.01.3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提前予“胃瘫外敷方”干预,纳入前一年该院相同时间段(2019.10.1~2020.1.31)、相同手术医生、相同病种、相同手术方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PGS发病率比较,结合PGS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总结“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结果1.Meta分析及模型构建1.1本研究共检索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影响因素相关文献3480篇,最终纳入82篇文献,包含78篇病例对照研究和4篇队列研究,涉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48342例,其中确诊胃瘫病例4397例。1.2剔除OR≈1的危险因素后,共纳入29个影响因素,初步构建模型为:Logit(P)=-2.31+1.2×(年龄≥67岁)+0.97×肥胖+0.89×体重减轻+0.51×饮酒史+0.62×HP感染+1.34×术前胃流出道梗阻+0.86×糖尿病病史+0.83×腹部手术史+1.45×术前高血糖症+0.41×术前贫血+0.83×术前低蛋白血症+0.77×急诊手术+1.02×非毕I式重建+0.99×术时≥3小时+0.48×3.5小时+0.54×(出血≥1000 ml)-1.83×(D0~2淋巴结清扫)+1.45×合并脏器切除+1.23×颈吻合+1.25×吻合口渗漏+1.37×腹腔感染+1.21×胰瘘+1.22×术后高血糖症+0.81×术后贫血+0.55×术后自控镇痛泵+1.07×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16×围手术期高血糖症+0.62×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2.临床研究2.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与简化2.1.1采用外部验证方法,最终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样本病例共1031例,其中胃瘫组110例,对照组921例,结果显示:验证样本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病情况的AUC及95%CI分别为0.709(0.657~0.761)和 0.708(0.651~0.765),差异性检验结果为 Z=0.028,P=0.977,提示本研究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与实际发病情况的预测效能接近且无统计学差异。2.1.2术前高血糖、术前低蛋白血症、术时≥3.5小时、合并脏器切除、吻合口渗漏、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围手术期高血糖、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精神因素等1 1项单项影响因素对PGS风险预测具有诊断价值,但测效能小于本研究所建立的PGS风险预测模型。2.1.3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简化后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为:评分=12×(年龄≥67岁)+10×肥胖+9×体重减轻+5×饮酒史+6×HP感染+13×术前胃流出道梗阻+9×糖尿病病史+8×腹部手术史+15×术前高血糖症+4×术前贫血+8×术前低蛋白血症+8×急诊手术+10×非毕I式重建+10×术时≥3小时+5×3.5小时+5×(出血≥1000 ml)-18×(D0~2淋巴结清扫)+15×合并脏器切除+12×颈吻合+13×吻合口渗漏+14×腹腔感染+12×胰瘘+12×术后高血糖症+8×术后贫血+6×术后自控镇痛泵+11 ×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2×围手术期高血糖症+6×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简化后的PGS风险预测评分模型AUC及95%CI为0.710(0.658,0.762),ROC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节点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低危险度。2.1.4 简化的 PGS 风险预测模型 AUC 及 95%CI 为 0.710(0.658,0.762),ROC 曲线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诊断分界点可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低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2.1.5采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对1031例验证样本进行评分,对比是否发生胃瘫这一结局,结果显示:低危组746例,胃瘫发生率6.43%;高危组285例,胃瘫发生率21.75%。2.2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2.2.1一般信息试验组共收集病例152例患者,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5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1例;年龄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存在差异;性别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共收集病例152例,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14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6例;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年龄方面、性别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种、术式构成比相同,年龄、性别、危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可比。2.2.2疗效评价试验组整体人群、高危组、低危组胃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整体人群:试验组:3.95%(6/152),对照组:13.16%(20/152);高危人群:试验组 10%(5/50),对照组:28%(14/50);低危人群:试验组0.98%(1/102),对照组5.88(6/102),其中整体人群及高危组胃瘫发生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整体人群P=0.004,高危组人群P=0.022,低危组人群P=0.053)。2.2.3“胃瘫外敷方”干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局部辨证属“寒证”人群特征“胃瘫外敷方”总体人群优势特征为:(1)总体人群:<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2)“胃瘫外敷方”高危人群优势特征为:术后无腹腔感染。研究结论1.采用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简化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增强了使用便捷性。2.推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使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术后胃瘫风险评分,对于评分结果>51的患者,提示其为术后胃瘫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开始干预。3.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且经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估为高危人群的患者,予“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胃瘫的发生,初步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年龄<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是本研究中“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患者的优势人群特征变量。
张旭[2](2021)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ESD术前术后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课题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式,通过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ESD术前术后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进行细致研究,探究ESD微创手术对中医证型的影响,以期对本病的预防及术后随访治疗提供借鉴,更好的分阶段辨证论治,服务于临床。研究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病房的131例住院患者(主动要求行ESD治疗且术后病理符合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范畴)。自制《中医证型信息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内镜资料以及病理资料进行完好的记录和保存。此外,分别在患者刚入院时(即术前)、术后2周、术后1月、术后3月这四个时间节点对其进行细致的望闻问切,搜集四诊信息,并在《中医证型信息调查表》上详细记录,最后参照《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进行各阶段证型的准确评判。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各项功能一来统计分析患者的初始资料,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内镜资料以及病理资料,并进一步分析资料各因素对术前证型分布的影响;二来统计分析ESD术前术后各阶段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尝试分析探讨之间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①累计131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1、性别组成为男性90例,在总人数中的占比为68.7%;女性41例,在总人数中的占比为31.3%;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人数的比例为2.20:1。年龄组成,40岁以下仅3人,40岁之后开始增多,40~60岁27人,60岁以上86人,60岁之后人数增多更显着。2、病灶部位方面,胃中1/3及下1/3最多见,共99例,占比75.6%。病灶形态方面,凹陷型最多见,共70例,占比53.4%。病灶范围方面,0.5~2.0cm最多见,共94例,占比71.8%。病灶特征方面,表面糜烂121例,占比92.4%;结节46例,占比35.1%;溃疡13例,占比9.9%。Hp感染方面,阳性21例,阳性率16.0%。3、病理类型方面,腺癌、LGIN、HGIN的例数接近,分别占比31.3%、35.1%、31.3%。浸润深度方面,病灶起源于黏膜层121例,占比92.4%;黏膜下层仅为10例,占比7.6%。分化程度方面,纳入的44例患者中分化占比54.5%,高分化占比27.3%,低分化占比18.2%。②累计131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这些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病灶范围、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方面对证型分布无影响(P>0.05);在病灶形态、病灶特征(表面糜烂、溃疡、结节)、Hp感染方面对证型分布有影响(P<0.05)。③累计131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术前中医证型(例数):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胃络瘀阻证<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术后2周中医证型(例数):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弱证<胃络瘀阻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术后1月中医证型(例数):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弱证。术后3月中医证型(例数):脾胃湿热证<胃络瘀阻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亏虚证。研究结论:①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男性居多,好发年龄多在40岁之后,60岁以后的更显着。此类患者病灶部位多集中于胃中下1/3,形态以凹陷型为多见,大小多在0.5~2.0cm之间,病灶黏膜表面几乎均糜烂充血,表面结节样增生相对较少,表面溃疡更为少见,Hp阳性感染率不高。一般来说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病理大多集中于腺癌、LGIN、HGIN,病灶多起源于黏膜内层,分化程度以中分化居多。②凹陷型、表面糜烂的病灶证型以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为主,其次是胃络瘀阻证;Hp感染、表面溃疡的病灶证型以脾胃湿热证居多;表面结节样增生的病灶证型以胃络瘀阻证为多见,脾胃湿热证次之。③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ESD术前术后中医证型的分布变化有律可循,通过分析结果,多数从实证变为虚证。术前主要以实证居多,其中肝胃不和证以及脾胃湿热证最为普遍,其次是胃络瘀阻证。术后则以虚证居多,其中胃阴亏虚证以及脾胃虚弱证最为普遍,其次是脾胃虚寒证。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3](2020)在《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其年龄标准化的5年存活率为27.4%。过去十年间,由于诊疗技术的进步,我国胃癌年死亡率由3.8%降为2.3%[1]。我国胃癌病人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学特征、肿瘤生物学特征、治疗方式以及药物选择等方面与全球其他区域存在差异。目前,
尹启航[4](2020)在《胃癌发病部位特征分析及多指标联合预测预后的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硕士学位课题由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研究工作构成。第一部分观察胃癌和胃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发病部位特征,并针对具有“多灶现象”的同时性多发性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和主副病灶之间的关联性。第二部分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IL-6、gp130、JAK2、CEA的表达水平和Stat3的活化水平,以及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量,探讨多指标联合在胃癌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1)回顾性收集2007年1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单次胃镜活检的70,534例病例,其中63,691例、1,002例、1,293例和4,548例患者分别被诊断为胃炎、胃上皮内瘤变、胃癌和其他疾病。探究2,295例胃癌和胃上皮内瘤变的高发部位,比较不同年龄组间高发部位的差异,并从中选择接受内镜粘膜下剥脱术或外科手术治疗的56例同时性多发性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总结,并通过定义多发病灶的主病灶和副病灶,探究病灶间的关联性。(2)本课题组前期收集了2004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例320例,本项研究作为前期工作的延续,从中筛选76例随访资料完整(随防至2018年10月)的胃癌患者手术组织并制成石蜡组织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6、gp130、JAK2、CEA的表达水平,以及Stat3的活化水平,通过美兰染色半定量检测Hp的感染量,分析其与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联合多变量ROC曲线的方法筛选胃癌患者预后预测指标的最优组合。结果:(1)胃癌和胃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发病部位特征分析:1)除非萎缩性胃炎外,男性其他胃部疾病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01)。2)在总人群中,胃窦(44.40%)、胃体(20.52%)和贲门(12.85%)是胃癌和胃上皮内瘤变的三个高发部位;男性胃癌和胃上皮内瘤变的三个高发部位为:胃窦(40.68%)、胃体(22.29%)和贲门(15.35%);女性胃癌和胃上皮内瘤变的三个高发部位为:胃窦(53.75%)、胃体(16.08%)和胃角(11.94%)。3)在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在胃窦部的检出率有差异(p<0.001);在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癌患者中,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在胃窦部、胃体部、贲门部的检出率均存在差异(均有p<0.001)。(2)同时性多发性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多灶现象”的临床研究:1)纳入研究的56例同时性多发性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平均年龄为(63.82±11.88)岁,男性多见(75%,42/56),病灶周围黏膜合并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分别为25例(44.64%)和18例(32.14%)。2)主病灶和副病灶的直径存在正相关关系(r=0.797,p<0.001)。3)主病灶和副病灶的病理类型具有关联性(p=0.007);主病灶和副病灶的内镜分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01);主病灶和副病灶在空间分布方面具有关联性,垂直位置列联相关系数为0.484(p=0.002),水平位置列联相关系数为0.535(p=0.007)。(3)多指标联合在胃癌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研究:1)在胃癌患者的术后死亡风险预测中,IL-6、gp130、p-Stat3、CEA的表达量及Hp感染量具有预测能力,其中Hp的预测能力最强(ROC曲线线下面积0.711),但略低于经典的TNM分期的预测能力(ROC曲线线下面积0.781)。2)利用Logistic回归联合多变量ROC曲线的方法,本研究建立基于4个指标的组合进行预测:gp130+p-Stat3+CEA+Hp组合对胃癌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961)高于TNM分期组合(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826)。3)生存分析(K-M法)验证了上述组合优势:低、高死亡风险组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3.3%、2.2%,ROC曲线区分低、高死亡风险胃癌的线下面积为0.868。该预测组合自我验证C-index为0.717,校准曲线分析显示标准曲线与预测曲线贴合良好(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p=0.633),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绝大部分风险阈值范围内,该预测组合的临床净获益率高于TNM分期组合。结论:(1)胃窦、胃体及贲门是胃癌和胃上皮内瘤变的高发部位,胃镜检查时有必要对这些部位进行更为细致的观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中青年组在胃窦部的发病率高于老年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癌患者中,老年组在胃窦、胃体和贲门的发病率均高于青年组。(2)合并黏膜萎缩的老年男性为同时性多发性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高危人群,临床医生在发现一个病灶时也需注意“多灶现象”存在的可能性,应根据主、副病灶间的关联性继续仔细观察,避免漏诊。(3)gp130+p-Stat3+CEA+Hp多指标联合能够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的死亡风险。本研究课题的发现对减少胃癌和胃上皮内瘤变的漏诊、提高早诊早治率、制定最佳个体化治疗和严密随访方案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Matthew Banks,David Graham,Marnix Jansen,TakujiGotoda,Sergio Coda,Massimiliano di Pietro,NoriyaUedo,Pradeep Bhandari,D Mark Pritchard,Ernst J Kuipers,Manuel Rodriguez-Justo,Marco R Novelli,KrishRagunath,Neil Shepherd,Mario Dinis-Ribeiro,乌雅罕,张冬雪[5](2020)在《英国胃肠病学会关于胃癌风险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指南》文中研究表明胃癌预后较差,部分原因在于诊断较晚。胃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和胃癌家族史,尤其是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和恶性贫血。胃癌发展的阶段包括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GA)、胃黏膜肠化生(GIM)和异型增生。胃癌早期发现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是在内镜检查前以非侵入性方式识别高危人群。然而,尽管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但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其用于人群筛查。高质量内镜检查是胃癌早期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增强内镜结合组织病理学活检是GA和GIM最佳的诊断方法,并能准确进行风险分层。按照悉尼标准从胃窦、角切迹、小弯和大弯进行活检,既能明确诊断,也能对胃癌进行风险分层。理想状态应当是在高质量内镜检查中对GA或GIM区域活检。英国属于低危地区,可根据需要接受常规诊断性胃镜检查,但没有足够证据支持筛查,对于广泛GA或GIM的患者,每3年检查内镜。对于胃异型增生和早期癌,只要满足标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治疗有效,成功率高,复发率低。
方政[6](2020)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资料分析,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统计ESD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分析术前活检及术后病理的差异,重点分析绝对适应证组和扩大适应证组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ESD治疗且术后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胃癌的312例患者的术前术后资料,统计分析,评估ESD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ESD治疗的312例患者共切除327个病灶,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5个(13.8%),胃早癌282个(86.2%),整块切除率为100%(327/327),完全切除率为96.6%(316/327),治愈性切除率为88.7%(290/327)。并发症发生率10.9%(34/312),术后迟发性出血10例(3.2%),内镜下止血成功8例,经药物治疗止血成功2例;微小穿孔6例(1.9%),钛夹夹闭治愈,术后发热11例(3.5%),经抗生素治疗治愈;狭窄7例(2.3%),经球囊扩张治疗好转。病灶内镜下形态分型与切除标本大体分型一致率为57.8%;术前术后病理一致率18.3%,术前活检低判率81.7%。绝对适应证组整块切除率为100%,完全切除率为97.0%,治愈性切除率90.8%,复发率6.1%;扩大适应证组整块切除率为100%,完全切除率为91.3%,治愈性切除率60.9%,复发率6.3%。292例患者门诊随访,随访率99.0%(292/295),279例获得胃镜随访,胃镜随访率89.4%。随访中位时间7个月(2~25个月),至随访截止日期所有患者均存活,但有17例患者复发,复发率6.1%(17/279)。结论:(1)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一致性18.3%,术前活检低判率81.7%,需提高术前活检准确性,活检病理与内镜表现相结合,对高度怀疑早期胃癌的患者建议行内镜下治疗,并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2)绝对适应证组与扩大适应证组在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出血、穿孔、术后狭窄三个方面的发生率及术后随访出现复发的概率无明显差异;但发热发生率,扩大适应证组比绝对适应证组更高,治愈性切除率绝对适应证组高于扩大适应证组。(3)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整块切除率为100%,完全切除率为96.6%,治愈性切除率为88.7%,复发率6.1%,周围黏膜中重度肠化可能是复发危险因素;并发症发生率10.9%,以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热为主。ESD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的优势,是一种有效且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陈建[7](2020)在《CT影像组学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高通量提取并筛选胃癌CT影像特征,联合胃癌患者术前相关临床特征,探索CT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某医院连续诊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70例胃癌病例,其中乳头状腺癌7例、高/中分化管状腺癌285例、低分化腺癌247例、黏液腺癌21例和印戒细胞癌10例,依据文献资料的研究结论将其分为高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组和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组。所有样本按照2:1的比例被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以供模型构建和验证。患者术前CT检查前规范准备为:空腹服水和肌注低张药;多排螺旋CT(MSCT)行全胃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三期扫描,并进行CT-TNM分期,扫描层厚为0.625mm,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轴位重建层厚5 mm,静脉期冠状位重建层厚3 mm,软组织对比重建,矩阵512×512,图像重建后以无压缩DICOM数据传输至PACS。影像科腹部组主治医师采用ITK-SNAP软件分割CT图像中胃癌原发病灶作为兴趣区域,选取静脉期轴位CT图像的肿瘤最大层面进行分割,再先后由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进行校正。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相关性较大的术前临床信息,并以此构建术前临床信息特征模型。用基于Python的Pyradiomics包从所有分割的兴趣区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再依次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和逐步回归三种特征选择算法筛选出最优特征,并以此建立影像组学特征标签。融合影像组学特征标签与临床信息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的影像组学模型。所有模型都是在训练组上建立,并在验证组上进行测试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并计算其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另外,校正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被用来评价影像组学模型的鲁棒性。结果:训练组中包含男性278名,女性103名;验证组中包含男性133名,女性56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特征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性别和CT-M分期这三个临床特征与不同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相关性较大,因此将这些特征纳入到临床特征模型。从每个胃癌CT影像中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总数为985个,其中包括18个强度特征、12个形状特征、75个纹理特征和880个小波特征。筛选得到5个与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密切相关的特征:“Wavelet.HLglszmZonePercentage”,“Wavelet.LHglszmGrayLevelNonUniformity”,“Wavelet.LHglszmZoneVariance”,“Wavelet.HHglrlmLowGrayLevelRunEmphasis”,“Wavelet.LLFirstorder90Percentile”。临床特征模型的AUC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为60.32%(95%CI:0.546-0.660),61.26%(95%CI:0.530-0.694),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在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为0.6613、0.5282、0.5932和0.7264、0.4337、0.5979。影像组学标签的AUC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为67.60%(95%CI:0.622-0.729),65.20%(95%CI:0.572-0.731),两组中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710、0.4205、0.6504和0.8113、0.4458、0.6508。融合术前临床信息特征和影像组学特征的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在训练组中为70.69%(95%CI:0.655-0.758),在验证组中为69.49%(95%CI:0.618-0.771),两组中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7634、0.5487、0.6535和0.7736、0.5181、0.6614。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的性能在三者中表现最好,其次是影像组学标签,最差的是临床特征模型。校正曲线和Hosmer-Lemesshow检验结果(p=0.5627)显示CT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临床观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1.影像组学标签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较术前临床特征模型有更好的效果。2.结合临床特征和CT影像组学特征的联合预测模型比单一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更高。3.CT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无创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悦[8](2020)在《CT影像组学精准预测进展期胃癌病理分期和HER2基因表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部分CT影像组学用于评估进展期胃癌病灶浸润深度的潜在价值目的:准确评估胃癌T分期,即病灶浸润深度有助于促进优化临床治疗方案、辅助个体化治疗、改善预后。准确评估病灶T分期是筛选适于接受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患者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我们尝试探索基于常规CT(computedtomography)的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鉴别T2和T3/4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与材料:对连续就诊北京协和医院并接受胃癌根治手术且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24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为训练集(171例)和验证集(73例)。对动脉期(arterial phase,AP)和门脉期(portalphase,PP)增强CT图像运用半自动后处理软件“Radiomics”进行标注,并进一步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机器学习方法训练用以鉴别T2和T3/4期患者的影像组学分类器。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s,ROC)分别评价训练集和验证集模型鉴别T2和T3/4期病灶的效能。结果:基于AP增强图像的CT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鉴别T2和T3/4期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curve,AUC)可达0.899(95%CI:0.812-0.955),准确度为84.1%,在验证集中鉴别T2和T3/4期胃癌的AUC为0.825(95%CI:0.718-0.904),准确度为75.3%。基于PP图像的CT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鉴别 T2 和 T3/4 期胃癌的 AUC 分别为 0.843(95%CI:0.746-0.914)和 0.818(95%CI:0.711-0.899),准确度分别为78.0%和61.6%。结论:基于常规临床采集的CT图像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鉴别T2和T3/4期胃癌病灶具有潜在价值。第二部分 CT影像组学诺莫图用于评估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研究目的:淋巴结转移不仅是胃癌的重要预后因素之一,也是筛选适于接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患者的标准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CT(computed tomography)影像组学诺莫图用于术前预测胃癌患者淋巴结(lymph node,LN)转移风险的价值。方法与材料: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47例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图像。随机将所有受试者分为训练集(197例)和验证集(50例)。采用西门子影像组学软件“Radiomics”标注患者术前动脉期(arterial phase,AP)CT图像、分割病灶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应用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对所有临床变量及影像组学评分进行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影像组学诺莫图。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分别检验影像组学模型及影像组学诺莫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LN转移阳性的预测效能。结果:影像组学模型可辅助鉴别胃癌患者LN转移阳性者。训练集中影像组学模型预测LN转移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可达0.844(95%CI:0.759~0.909),验证集模型表现亦良好,AUC为0.837(95%CI:0.705~0.926)。训练集影像组学模型预测LN转移的准确度为80%,验证集为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仅影像组学评分和常规CT评估的LN状态是与LN转移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据此构建诺莫图。训练集中该诺莫图用于预测LN转移的AUC为0.886(95%CI:0.808-0.941),验证集AUC为0.881(95%CI:0.759-0.956)。影像组学诺莫图预测LN转移的准确度在训练集为83%,验证集为84%。结论:基于临床常规采集的CT图像建立的影像组学诺莫图在术前无创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方面具有潜在优势。第三部分 CT影像组学用于预测胃癌HER2表达状态的初步探索目的:准确评估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状态可辅助及时开展靶向化疗、推进个体化治疗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我们建立基于常规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用以预测胃癌患者HER2表达状态,并进行验证。方法与材料:回顾性分析连续性纳入132例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了根治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腹部增强CT检查,且术后病理组织进行了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y,IHC)检查。所有受试者被随机分为训练集(n=90)和验证集(n=42)。动脉期(arterialphase,AP)和门脉期(portal phase,PP)图像进行标注、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方法训练可鉴别HER2阴性患者的影像组学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评估模型效能。结果:132例患者中,共有99例患者的HER2阴性(ICH=0或1+),其余33例患者为阳性或可疑阳性(ICH=2+或3+)。动脉期影像组学模型鉴别HER2阴性病例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为0.756(95%CI:0.656-0.840),在验证集模型 AUC 为 0.830(95%CI:0.678-0.930),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准确度分别为78.2%和77.5%。门脉期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鉴别HER2阴性胃癌的AUC分别为0.715(95%CI:0.612-0.804)和0.718(95%CI:0.554-0.849)。门脉期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准确度分别为78.3%和77.5%。结论:基于常规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胃癌患者HER2表达状态具有潜在优势。
赵丹[9](2020)在《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个部分,是人体消化、吸收和分泌的主要场所。由于食物通过小肠速度快,小肠分泌多种酶类及大量Ig A,且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其黏膜上皮细胞更新快等特点,因此小肠恶性肿瘤比较少见,仅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国外报道显示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长,1975年美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1.1/10万人,而到2018年升至2.4/10万人,增加了118%。目前我国缺少小肠恶性肿瘤大规模的临床调查研究,部分单中心调查报道显示我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小肠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不突出,当肿瘤体积较大时才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且小肠解剖结构特殊,常规检查不能明确,故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胶囊内镜及小肠镜的陆续开展,大大提高小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但临床中仍存在对小肠恶性肿瘤认识不深入、诊疗不及时等情况,时有误诊、漏诊发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诊断方法、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目的:通过分析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内镜下病灶病理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灶病理确诊。按有无原发病灶,分为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和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按照病理类型,分为小肠腺癌(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SBA)组、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s)组、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Small 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SI-NENs)组、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组、小肠黑色素瘤(Small intestine melanoma,SIM)组、小肠平滑肌肉瘤(Small intestine leiomyosarcoma,SIL)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学结果、肿瘤部位、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的差异。结果:1.小肠恶性肿瘤临床特征(1)一般情况:小肠恶性肿瘤患者共152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66例,男:女=1.3:1,年龄3291岁,平均年龄(61.6±11.3)岁。(2)临床表现:以腹痛或腹部不适者最多见,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消化道症状次之,部分可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无症状体检发现,体征以黄疸者多见,其次为腹部包块、腹膜炎、贫血。(3)实验室检查: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中Hb下降者占比57.9%(88/152),CEA升高者占比19.9%(27/136),CA19-9升高者占比39.7%(54/136),便常规提示潜血阳性者占比50.0%(16/32)。(4)辅助检查:小肠X线钡剂造影、腹部彩超检出率分别占80.0%(12/15)、67.9%(19/28)。腹部CT、MRI检出率分别为88.0%(88/100)和95.8%(46/48),PET-CT检出率占100.0%(8/8),内镜检出率占96.3%(79/82)。(5)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多见,占62.5%(95/152),其次为空肠占17.8%(27/152),回肠13.8%(21/152),空回肠不明者占5.9%(9/152)。(6)病理类型:腺癌占66.4%(101/152),间质瘤占23.0%(35/152),淋巴瘤占3.3%(5/152),神经内分泌肿瘤占2.6%(4/152),鳞癌占2.6%(4/152),平滑肌肉瘤占0.7%(1/152),黑色素瘤占1.3%(2/152)。(7)治疗方案:小肠恶性肿瘤以单纯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占69.7%(106/152),部分患者行单纯化疗2.6%(4/152)、手术联合化疗占9.2%(14/152)、介入治疗7.9%(12/152)、对症支持治疗10.5%(16/152)。2.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临床特征比较(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132例,占86.8%,男:女=1.3:1,平均年龄61.1±11.2岁,小肠继发恶性肿瘤20例,占13.2%,男:女=1.5:1,平均年龄65.5±11.1岁。(2)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患者各临床表现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Hb下降者占100.0%(20/20)高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51.5%(68/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中病灶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66.7%(88/132),高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的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各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中均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各治疗方案实施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中各病理类型间患者临床特征比较(1)SBA组86例,男:女=1.15:1,平均年龄62.5±10.8岁;SISTs组35例,男:女=1.7:1,平均年龄58.3±12.2岁;PSIL组5例,平均年龄60.0±9.3岁;SI-NENs组4例,平均年龄57.3±12.1岁;SIM、SIL各1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岁和61岁。(2)SBA组中出现黄疸者占40.7%(35/86)、发热者占12.8%(11/86)高于SISTs组,出现消化道出血者占7.0%(6/86)、腹膜炎者占1.2%(1/86)、腹部包块者占2.3%(2/86)明显低于SIST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BA组中病灶以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88.4%(76/86),而SISTs组中病灶以位于空肠37.1%(13/35)及回肠28.6%(10/35)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BA组中CEA和CA19-9升高者比例分为20.5%(16/78)和61.0%(47/77),明显高于SIS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STs组中CT检出率100.0%(26/26)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SISTs组中手术治疗者占比为100.0%(35/35)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均以中老年多见,好发于男性。2、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为主,部分类型可出现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3、小肠恶性肿瘤主要位于十二指肠,而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好发部位不同。4、便潜血阳性、贫血患者除外胃、结肠疾病时,要注意小肠恶性肿瘤的可能。5、CT和MRI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小肠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PET-CT检查可准确发现小肠恶性肿瘤并能判断远处转移病灶,值得推广应用。6、胶囊内镜及小肠镜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超声内镜适用于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腹腔镜有助于发现影像学和内镜检查不能发现的小肠病变,且同时可进行手术治疗。7、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化疗或靶向治疗提高疗效,介入支架治疗主要用于减轻梗阻性黄疸;小肠继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姑息手术、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张文娟[10](2020)在《基于CT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的进展期胃癌预后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术前准确预测生存概率和早期复发概率,进行危险度分层,是实现胃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环节。本课题针对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早期复发的临床需求,构建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影像组学(Radiomics)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预后预测模型。材料与方法:1.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为AGC的337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237)和验证集(n=100)。基于术前增强CT图像构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端到端DL模型。通过图像增强技术增加训练集数据量,避免过拟合。经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构建临床模型,并融合DL模型和临床模型构建综合预测模型(Combined Model),在此基础上构建诺莫图(Nomogram)。计算Harrel一致性指数(Harrell’s Concordance Index,C-index)和风险比(Hazard Ratio,HR),并应用Kaplan-Meier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比较三种模型对OS的预测性能。2.回顾性收集两个临床医学中心共669例经病理证实的AGC患者(训练集302例,内部验证集219例,外部验证集148例)。从术前增强CT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同时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提取DL特征,应用机器学习方法缩小特征尺寸,建立影像组学标签。使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将影像组学标签、基于影像学评估的TN分期和临床危险因素纳入诺莫图。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AUC、准确性并应用分层分析、校准曲线评估诺莫图对于早期复发的预测性能。结果:1.通过数据增强技术,共获得5688张CT图像,并将其输入DL模型。经过训练的DL模型显着地将患者在训练集(C-index:0.70,HR:2.88,p<0.002)和验证集(C-index:0.64,HR:4.32,p<0.002)中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此外,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临床T分期(clinical T stage,cT分期)、临床N分期(clinical N stage,cN分期)和CA125是与OS显着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p<0.05)并建立临床模型。根据C-index,综合预测模型在OS风险预测方面的效果最好(训练集:综合预测模型vs临床模型vs DL模型=0.74 vs 0.72 vs 0.70;验证集:综合预测模型vs临床模型vs DL模型=0.67 vs 0.66 vs 0.64)。另外。DL模型在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中都具有最高的HR(训练集:DL模型vs临床模型vs综合预测模型:2.88vs 2.72 vs 2.72,验证集:DL模型vs临床模型vs综合预测模型:4.32 vs 2.11 vs1.89),且显着性差异(p<0.002),这表明DL模型预测的高危人群相比其他模型预测的高危人群有更高的死亡危险。校准曲线分析显示基于综合预测模型的诺莫图预测的1,2,3年生存概率与实际的OS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也证明综合预测模型的净收益最佳。2.包括3个基于手工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和6个DL特征与早期复发显着相关(p<0.0001)。此外,cN分期、CA199、CEA和Borrmann分型被认为是早期复发的有效预测因子。诺莫图综合上述预测因素,在训练集和两个测试集中显示出较强的预测能力,AUC分别为0.831(95%CI,0.786-0.876)、0.826(95%CI 0.772-0.880)和0.806(95%CI 0.732-0.881)。分层分析证明诺莫图不受不同亚组因素的影响(DeLong test检验p值均>0.05),表明模型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校准曲线分析显示依据诺莫图模型预测的风险度与实际观察到的复发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1.本研究基于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的端到端DL模型是一种良好的生存风险评估模型,对实现AGC患者OS的早期预判有较好的应用价值。2.结合影像组学与DL两种方法的优势,并融合临床独立风险因素构建的影像组学诺莫图对术前预测AGC患者的早期复发概率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这可能成为指导AGC个性化治疗的潜在工具。以影像组学和DL为代表的新型AI技术有望对现有的预后评估体系进行有效补充。
二、回顾132例胃癌内镜诊断与病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顾132例胃癌内镜诊断与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综述 |
综述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中医研究进展 |
一、古代中医认识 |
二、当代医家认识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西医研究进展 |
一、概述 |
二、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
三、诊断及分级 |
四、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检索策略 |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4. 质量评价 |
5. 资料提取 |
6. 统计方法 |
7. 模型构建的方法 |
第二节 Meta分析结果及模型构建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文献分析 |
3. 文献质量评价情况 |
4.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 |
5.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 |
第三节 讨论 |
1. Meta分析合并结果 |
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使用说明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及简化 |
前言 |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模型验证 |
2. 模型简化 |
第三节 讨论 |
1. 既往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 |
2. 模型的优效性及不足 |
研究二 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 研究对象 |
3. 治疗方案 |
4. 数据收集 |
5.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疗效评价 |
3. 优势人群特征筛选 |
4. 安全性分析 |
5. 随访 |
第三节 讨论 |
1. “治未病”思想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 |
2. 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效果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3. “胃瘫外敷方”组方潜力挖掘 |
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结合“胃瘫外敷方”的临床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三、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发病因素森林图 |
附录2: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漏斗图 |
附录3: 验证人群PGS发生概率及得分表 |
个人简介 |
(2)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ESD术前术后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
2.1 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定义问题 |
2.2 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危险因素 |
2.3 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分型标准 |
2.4 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方法 |
2.5 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策略 |
3. ESD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
3.1 ESD概况 |
3.2 ESD操作流程 |
3.3 ESD适应征 |
3.4 ESD并发症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观察指标与衡量标准 |
2.1 一般资料 |
2.2 内镜资料 |
2.3 病理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统计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资料分析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内镜资料分析 |
1.3 病理资料分析 |
2. 资料各因素对术前证型分布影响的分析 |
2.1 一般资料对术前证型分布的影响 |
2.2 内镜资料对术前证型分布的影响 |
2.3 病理资料对术前证型分布的影响 |
3. 术前术后证型分布变化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资料分析结果讨论 |
2. 资料各因素对术前证型分布影响的结果讨论 |
3. 术前术后证型分布变化结果讨论 |
4.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医证型评判标准 |
附录二: 《中医证型信息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论文提纲范文)
难点1:胃癌的高风险人群筛查及其健康管理 |
难点2:遗传性胃癌诊断、预防和管理 |
难点3:胃癌病人是否需要常规检测并根除HP |
难点4:EUS和18F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是否应该常规用于胃癌分期检查 |
难点5:胃腺癌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s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病人常规检测的分子标记物及其价值 |
难点6:晚期胃癌二线或三线化疗的考量因素及其合理使用,以及临床实践与临床研究的差异 |
难点7:LAGC病人腹腔镜探查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
难点8:ESD术后切缘阳性的后续治疗原则 |
难点9: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含内镜切除)后随访及其时限 |
难点10:腹腔镜胃癌手术的适应证,以及除临床分期以外的其他考量因素 |
难点11:直接接受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如何选择辅助化疗方案,Ⅰ期胃癌术后是否需要行辅助化疗 |
难点12:胃癌新辅助治疗的适应人群、治疗模式及临床疗效评价 |
难点13:对于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或降期者,如何决定根治手术的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范围 |
难点14:胃癌新辅助治疗疗效欠佳但仍未见远处转移且可切除病人可否考虑手术,如何选择后续治疗 |
难点15:胃癌新辅助治疗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病理完全缓解(pCR)病人,如何选择后续治疗 |
难点16: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方式选择(平面清扫或立体清扫) |
难点17:脾门淋巴结清扫手术指征和清扫策略 |
难点18:胃癌手术行D2/D2+淋巴结清扫中如何处理No.11p、No.12a、No.13、No.14v和No.16a2/b1淋巴结,No.14v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以及No.6a、No.6i、No.6v淋巴结细化的实际意义 |
难点19:符合PPG指征的胃癌,是否需要常规清扫No.6淋巴结,如远端切缘无法满足要求,应采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还是改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
难点20:胃癌根治术后淋巴结送检推荐数目及新辅助治疗对其影响 |
难点21:食管胃结合部癌不同分型或分期方式的可操作性 |
难点22:不同类型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 |
难点23:完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 |
难点24:胃癌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定义及分级 |
难点25:胃癌伴有远处转移发生出血急症时的手术时机和方式 |
难点26:胃癌病人营养筛查、评估及干预原则 |
难点27:Ⅳ期胃癌进行转化治疗的人群选择,手术指征、切除范围及术后治疗 |
难点28:单纯腹腔灌洗液细胞学阳性(CY1)胃癌的治疗原则 |
难点29:胃癌伴腹膜转移者,行腹腔治疗还是全身化疗 |
难点30:胃癌术中和术后是否需要放疗,术前放化疗与术后放化疗的区别 |
难点31:残胃癌或胃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肿瘤床、吻合口、局部区域淋巴引流区)病人,是否推荐手术或局部放化疗 |
难点32: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差异,临床T分期为cT2时如何进行淋巴结清扫 |
难点33:胃癌放疗技术选择及照射剂量、照射体积的界定,如何进行正常器官保护及呼吸运动管理,以及放疗对胃充盈状态的要求 |
难点34:存在化疗相对禁忌证的晚期胃癌病人,如何选择个体化药物及方案 |
难点35:晚期胃癌病人疾病控制后的维持治疗 |
难点36:对于HER2阳性不能切除的进展期或复发胃癌,一线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进展后,二线治疗是否推荐继续给予曲妥珠单抗跨线治疗 |
难点37:胃癌免疫治疗优势人群特点和免疫治疗适应证 |
难点38:免疫治疗是否可提前至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是否推荐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
编审人员名单: |
(4)胃癌发病部位特征分析及多指标联合预测预后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部分 :胃癌、胃上皮内瘤变发病部位特征分析及“多灶现象”的临床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人群 |
2.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1.胃癌及胃上皮内瘤变发病部位特征分析 |
2.同时性多发性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灶间关联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胃癌及胃上皮内瘤变发病部位特征性分析 |
2.同时性多发性胃癌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灶间关联性分析 |
3.本研究的临床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结论 |
第二部分 :IL-6、gp130、JAK2、p-Stat3 联合CEA及 Hp在胃癌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2.方法 |
3.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1.胃癌组织中IL-6、gp130、JAK2、p-Stat3、CEA的表达及Hp感染的情况 |
2.胃癌组织中IL-6、gp130、JAK2、p-Stat3、CEA的表达以及Hp感染与病理资料的关系 |
3.胃癌组织中各个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4.胃癌组织中IL-6、gp130、JAK2、p-Stat3、CEA的表达及Hp感染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
5.胃癌患者的各个检测指标对预后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 |
6.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
7.评估各指标联合预测胃癌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效能 |
第四章 讨论 |
1.IL-6、gp130、JAK2、p-Stat3、CEA的表达及Hp感染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 |
2.IL-6、gp130、JAK2、p-Stat3、CEA的表达及Hp感染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
3.多指标联合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 |
4.本研究的临床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多灶性胃癌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一 病例基本资料一览表 |
附表二 IL-6、gp130、JAK2、p-Stat3、CEA、Hp 表达结果一览表 |
作者简历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英国胃肠病学会关于胃癌风险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概述 |
背景 |
目的 |
方法 |
总结 |
(6)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入选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指征 |
1.3 疗效评价标准 |
1.4 早期胃癌的巴黎分型 |
1.5 研究资料 |
1.5.1 资料来源 |
1.5.2 资料收集 |
1.5.3 资料分析 |
1.6 研究方法 |
1.6.1 ESD术前准备 |
1.6.2 ESD操作过程 |
1.6.3 ESD术后患者处理 |
1.6.4 ESD术后标本处理 |
1.6.5 ESD术后随访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临床资料及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 |
2.2 内镜下表现及术前活检病理 |
2.3 早期胃癌患者ESD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病理情况 |
2.4 内镜下分型和切除标本大体分型一致性分析 |
2.5 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一致性分析 |
2.6 绝对适应证组与扩大适应证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
2.7 ESD治疗早期胃癌术后随访及复发情况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癌早期诊断的血清学与内镜技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 |
(7)CT影像组学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胃癌概述 |
1.2 胃癌病理概述及组织类型与预后的关系 |
1.3 胃癌的常规影像学检查 |
1.4 影像组学概述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患者资料 |
2.1.1 胃癌患者手术前病史和检查 |
2.1.2 胃癌患者手术后病理 |
2.2 方法 |
2.2.1 胃癌患者的入组标准 |
2.2.2 胃癌患者的排除标准 |
2.2.3 胃癌高/低风险组织类型的分类标准 |
2.2.4 病理TNM分期标准 |
2.2.5 CT-TNM分期标准 |
2.2.6 CT图像采集 |
2.2.7 数据的预处理及ROI分割 |
2.2.8 影像组学特征提取 |
2.2.9 影像组学特征筛选 |
2.2.10 模型的构建 |
2.2.11 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预测模型的评估 |
2.2.12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胃癌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 |
3.2 组学特征标签 |
3.3 模型的评估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8)CT影像组学精准预测进展期胃癌病理分期和HER2基因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CT影像组学用于评估进展期胃癌病灶浸润深度的潜在价值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与材料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CT影像组学诺莫图用于评估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与材料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CT影像组学用于预测胃癌HER2表达状态的初步探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与材料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癌影像组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小肠恶性肿瘤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CT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的进展期胃癌预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
第一部分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胃癌复发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
1.1.2 胃癌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概述 |
1.1.3 影像学评估胃癌预后 |
1.1.4 胃癌预后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案 |
1.1.5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 |
1.2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基于深度学习的进展期胃癌生存预测模型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病例收集 |
2.2.2 CT扫描方案 |
2.2.3 构建DL预后预测模型 |
2.2.4 验证DL模型的预后预测性能 |
2.2.5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临床变量分析 |
2.3.2 DL模型构建 |
2.3.3 临床模型的构建与基于深度学习的诺莫图的构建 |
2.3.4 DL模型预后预测性能的评估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深度学习-影像组学的进展期胃癌早期复发预测模型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病例收集 |
3.2.2 CT扫描方案 |
3.2.3 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 |
3.2.4 验证影像组学预测模型 |
3.2.5 统计学分析 |
3.2.6 技术路线图 |
3.3 结果 |
3.3.1 临床特征 |
3.3.2 特征筛选及影像组学标签的建立 |
3.3.3 影像组学诺莫图模型和临床模型的构建 |
3.3.4 影像组学诺莫图模型的验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胃癌影像组学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回顾132例胃癌内镜诊断与病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D]. 蒋璐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ESD术前术后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D]. 张旭.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08)
- [4]胃癌发病部位特征分析及多指标联合预测预后的价值研究[D]. 尹启航.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5]英国胃肠病学会关于胃癌风险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指南[J]. Matthew Banks,David Graham,Marnix Jansen,TakujiGotoda,Sergio Coda,Massimiliano di Pietro,NoriyaUedo,Pradeep Bhandari,D Mark Pritchard,Ernst J Kuipers,Manuel Rodriguez-Justo,Marco R Novelli,KrishRagunath,Neil Shepherd,Mario Dinis-Ribeiro,乌雅罕,张冬雪.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20(02)
- [6]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D]. 方政. 浙江大学, 2020(02)
- [7]CT影像组学预测高低风险组织类型胃癌的研究[D]. 陈建. 江苏大学, 2020(02)
- [8]CT影像组学精准预测进展期胃癌病理分期和HER2基因表达的研究[D]. 王悦.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9]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赵丹.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10]基于CT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的进展期胃癌预后预测研究[D]. 张文娟.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