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地热活动与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正山[1](2021)在《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贵州位于上扬子地块西南缘,受西部特提斯域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挤出构造远程效应影响,发育挽近期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形成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蕴藏着大量的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尤以东北部最为丰富。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从而开展热矿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及其医学地质学研究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基础水化学方面,以及对一些知名温泉(如石阡温泉群、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进行过一些水文地质学及成因研究,综合采用多维水文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对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医学地质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作为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大省的贵州尚缺乏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更未开展过与人群健康关联度研究。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以贵州东北部地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样42组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选择代表性地热井、地层剖面采集热储层岩石样77组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质背景,采用H-O、13C、14C、87Sr/86Sr、34S同位素、稀土元素、相关性分析、XRD+SEM、矿物饱和指数法、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及医学地质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与健康的关联开展研究,提出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的控制,温泉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第一储集单元、第二储集单元及变质岩储集单元内。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至奥陶系红花园组白云岩,夹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菱锶矿、盐岩及少量粘土矿物。变质岩热储层为清白口系清水江组变质砂岩、变质沉凝灰岩及板岩,矿物成分以含钾钠铝硅酸盐矿物(长石、云母、蒙脱石等)及石英为主,其次为萤石、高岭石、伊利石等矿物。(2)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温为36.00~70.00℃,平均46.56℃。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Mg、HCO3·SO4-Ca·Mg为主,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HCO3-Na为主。基于理疗热矿水(温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理论及层次聚类分析将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分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锶泉、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氡泉、硫酸钠泉、硫酸钠钙泉、硫酸钙泉、硫酸钙镁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偏硼酸和锂组分;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重碳酸钠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氡、锂和偏硼酸组分。(3)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D值为-69.83‰~-44.89‰,δ18O值为-10.49‰~-6.82‰,表明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564.87~1522.29m。氘过量参数d值和δ18O右漂移揭示了热矿水与围岩矿物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反应。14C、氚、H-O同位素揭示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均为1952年前的次现代水补给,热矿水年龄为1536~28410a,补给区温度为6.58~11.33℃,为晚更新世气候较为寒冷的大气降水补给。采用平衡矿物法及SiO2温标估算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温度为59.53~105.25℃,计算热储埋深为2246~4278m,热矿水循环深度为918~2428m。(4)矿物饱和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碳酸盐岩热储层中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及萤石的溶解使得大量的Ca2+、Mg2+、SO42-及HCO3-离子向水中迁移和分配;天青石、萤石、菱锶矿及含SiO2矿物的溶解使得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富含Sr2+、H2SiO3、F-微量组分;受四川成盐盆地及热储层中粘土矿物或类粘土矿物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具有异常高的Na+、Cl-、TDS组分,并富含HBO2和Li+微量组分。在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中,铝硅酸盐矿物钠长石、石英及萤石的溶解形成了富含Na+、HCO3-、H2SiO3、F-化学组分的热矿水。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在深循环过程中,在强还原条件下,微生物脱硫作用将水中的硫酸盐分解为H2S气体,从而形成富含H2S热矿水。(5)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碳酸盐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LREE/HREE高于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分异特征可能受到了不同酸碱条件的影响。而理疗热矿水(温泉)中HCO3-含量也是影响碳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稀土元素分异差别的原因之一。Ce负异常和正Eu异常研究表明氧化还原性并不是造成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受原岩或沉积物的影响。(6)13C、87Sr/86Sr、34S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揭示了携带有生物成因和有机物来源CO2的热水作用于碳酸盐岩和铝硅酸盐岩分别控制了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87Sr/86Sr、34S分馏特征及其与Ca2+、SO42-、SI-Gypsum等相关性表明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石膏和天青石溶解。随着水岩反应程度提高,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13C、δ34S值逐渐富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越来越低,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逐渐升高,揭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铝硅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7)PHREEQC反向模拟揭示并验证了区内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受碳酸盐岩白云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钠盐溶解和部分微弱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岩反应受铝硅酸盐岩中长石、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萤石溶解反应的控制。(8)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是由寒冷气候大气降水沿基岩裸露区或构造裂隙带渗入补给,在重力驱动下沿地温梯度不断加热增温进行对流循环。在热水径流路径上经人工开掘或天然出露为温泉。在热矿水对流循环过程中,热矿水与其碳酸盐岩热储层和变质岩热储层岩石矿物分别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形成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9)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结果显示,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骨关节疾病有关联;过去一年泡温泉行为与皮肤症状、骨关节症状有关联;过去两周泡温泉行为与睡眠、食欲、精力充沛状况有关联。同时,不同类型的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的关联存在差异,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高血压存在统计关联;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存在统计关联。不同类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关联的差异,可能与其所富含的元素和化学组分的差异密切相关,提示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构造条件和含水围岩的矿物成分对人群健康的间接影响,这也为温泉理疗价值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区域地质背景角度出发,综合利用了多种水文地球化学技术,阐明了地质背景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是控制区内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的主要原因。基于化学元素的理疗热矿水(温泉)分型泡浴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今后温泉理疗价值的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奕菁[2](2020)在《青藏高原地热区稀有碱金属资源物源的卤素同位素示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界地质流体及水体中的阴离子主要为卤素元素,其同位素组成(δ37Cl、δ81Br等)及地球化学指标可以指示流体来源、水岩反应以及岩浆活动。为了确定青藏高原地区热泉水中大量赋存的稀有碱金属资源(Li、Rb、Cs等)的来源和演化,本文选取了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班公湖缝合带内的搭格架、色米、卡乌三个具极高的溴背景异常的地热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卤素同位素指标示踪稀有碱金属资源物源。本文建立了新的离子交换流程将氯、溴元素从复杂基体水样中有效分离提纯,并相继解决氯和溴等挥发分在化学前处理过程逃逸丢失并引起同位素分馏、可溶性硅及其它阴离子引入基体效应、同质异位离子干扰等难题,改进并建立了地热水中挥发分元素(Cl-Br)同位素高精度测定方法。通过结合多种同位素指标(δ11B-δ37Cl-δ81Br)以及其他地球化学指标(Cl/Br、Na/Cl、HCO3-/Cl-)特征研究表明,认为研究区内地热水化学组分受到沉积岩蒸发岩岩层、花岗岩围岩及浅部岩浆房等多个端元的贡献。搭格架地热水中高Na/Cl比值(3.41~3.53)以及偏正δ81Br值(+1.34‰~+5.17‰)指示了该地区地热水组分主要受到强烈的水岩作用及沉积岩蒸发岩层溶滤作用的控制;卡乌研究区地热水中偏负δ81Br值(-2.9‰~-2.6‰)、正δ37Cl值(+4.6‰~+5.7‰)以及接近于1的Na/Cl比值,推测其组分主要来自蒸发岩及浅部岩浆房端元;色米研究区地热水具高矿化度、正δ81Br(-1‰~+5.4‰)以及正δ37Cl值(+7.3‰~+8.5‰)特征,表明色米热泉水组分为沉积岩蒸发岩围岩溶滤及浅层岩浆房端元的贡献。综合前人已得到的青藏高原地区地热水中稀碱金属元素的富集是由于经历了地壳重熔、岩浆结晶分异及大规模水岩反应等一系列演化过程的认识基础上,本论文通过多种同位素指标以及其他水化学指标,尤其是δ11B-δ81Br指标耦合,清晰定义了地热水水化学组分的贡献端元,并综合讨论了各个研究区内地热水稀有碱金属元素富集的主要物源。本论文原创性地探索了利用卤素同位素指标直接示踪稀有碱金属资源物源的可行性,为推动青藏高原地区稀碱金属资源的进一步勘探研究奠定了基础。
蒋翰[3](2020)在《西藏贡觉地区地下热水水文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贡觉县阿旺乡境内,地处滇藏地热带,区内构造发育、水热活动强烈,具有较好的地热地质条件。但受控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及不便利的交通条件,对该区地热研究鲜有报道,为了满足当地对地热资源的需求,需加大力度对该区地下热水的成因模式进行研究,完善地下热水成因模式概念模型,为今后的地热资源开发或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建议。本文以阿旺乡境内出露的地下热水为研究对象,在结合研究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展开野外调查,对研究区出露地下热水、地表冷水进行现场参数测试及水样品采集,并采用水文地区化学方法和同位素分析方法等,得出了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补给来源以及地热系统中热储温度、循环深度和冷水混入比例等,建立了研究区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处于扬子地块与羌塘-三江地块的结合处,金沙江缝合带西部,区内构造活动强烈,构造方向主要为NNW向,在构造应力场的影响下,不同时代的地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切割作用。其中尼那贡巴-拉妥断层与断层形成逆冲推覆作用使得石炭系地层出露地表,并向南切割新近系地层,这为地下热水向上迁移提供了较好的通道条件。受地层和构造的影响,区内地下热水的温度为56.7~72.5℃,区内地表冷泉及地表水的温度为5.5~12.2℃,水化学类型自冷水补给区至热水排泄区由HCO3-Ca型和HCO3-Mg·Ca型演变为HCO3-Na型。研究区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发生了轻微的氧漂移现象,补给高程介于4600~4900m之间,滞留时间在33034a~39045a之间;锶同位素特征表明地下热水的热储为碳酸盐岩层和硅铝酸盐地层;利用地球化学温标计算出的浅部热储和深部热储的温度分别为110.3~118.8℃和深部热170.7~177.9℃,估算出研究区地下热水循环深度约为4500~5300m。采用硅焓方程法和硅焓图解法得出的冷水混入比例在59.6%~70.3%之间。综上分析了研究区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建立了地下热水成因模式概念模型,为研究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刘海[4](2020)在《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皖江经济带地处安徽省中南部,受断裂构造及其活动性控制,隆起山地和断陷盆地相间发育,为区内地热资源的成生与赋存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造就了该区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本文以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地热地温场及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明了区内地热系统控制因素与形成条件,揭示了地热水的补给来源、赋存环境及其在循环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混合作用等;厘清了地热资源形成的盖层、热储层、来源及通道等要素特征,构建了本区的地热系统成因概念模型;基于地热系统成因分析,对区内地热资源进行了分区,圈定了典型地热田,评价了其地热资源量和地热水质量,提出找热靶区,可为皖江经济带乃至安徽省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发育规律。本区地热资源发育受地壳厚度、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以及断裂构造等因素控制。区内地热资源主要发育在地壳厚度较薄、大地热流值较高的庐枞盆地、大别山隆起、巢湖穹断褶带等构造单元内,热水多出露在北东向、近东西向控热断裂构造和北西向导水断裂构造控制的交汇处。(2)研究区地热资源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上地幔传导热,大别山隆起区、庐枞盆地等构造活动强烈地区存在岩石放射性元素锐变热以及岩浆活动的余热。大地热流值在33.56m W/m2~156.42m W/m2之间(均值79.20 m W/m2),地热地温梯度在1.59℃/100m~5.49℃/100m(均值3.41℃/100m),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根据测温曲线升温特征,将其划分为线性升温型、稳定不变型、跳跃突变型以及先升后降型四种地温增温类型。线性增温型和稳定不变型热量传递表现为热传导形式,跳跃突变和先升后降型热量传递表现为热对流形式。(3)研究区热水水化学类型变化多样且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庐枞盆地、定远盆地以及巢湖穹断褶带等构造单元水化学类型为SO4-Ca?Mg、HCO3-Ca?Mg型;大别山隆起、江南台隆等构造单元水化学类型为HCO3-Na、HCO3?SO4?Na型;合肥盆地等中新生代盆地水化学类型为Cl?SO4-Na型、Cl-Na型。隆起山地地热水水岩相互作用程度较低,TDS较低,沿水流路径主要发生长石矿物、碳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等矿物溶解作用,沉积盆地地热水水岩相互作用有所提高,TDS较高,水岩相互作用表现为岩盐溶解和离子交换吸附作用。(4)研究区发育碳酸盐岩类、碎屑岩类、岩浆岩类、变质岩类四类热储。合肥断陷盆地碎屑岩类热储温度为60℃~70℃,定远盆地碳酸盐岩类热储温度在50℃~75℃之间,庐枞断陷盆地碳酸盐岩类热储热储温度为75~100℃,大别山隆起及江南台隆岩浆岩与变质岩热储温度在110℃~120℃,巢湖穹断褶带碳酸盐岩类热储温度在60℃~100℃之间。热储埋深在931.80~2641.69m之间,热储循环深度在961.80 m~2671.37m。各热储地热水主要接受现代大气降水补给,补给区高程在416.67~1183.33m,沉积盆地碎屑岩类热储处于封闭状态,存在少量“古沉积水”,地下冷水混合不明显;碳酸盐岩类、岩浆岩类及变质岩类热储等隆起山地热储处于半开放~开放状,冷热水混合作用强烈,地下冷水混合混入比例在60%~88%之间。(5)构建了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和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2类地热系统成因概念模型。沉积盆地地热系统热储层(碎屑盐岩类、碳酸盐岩类)连续分布,且有较厚的隔热盖层,热水经深循环在正常地温梯度下由地壳内部获得热量后沿岩层断裂主要以热传导方式上涌,经地热钻孔揭露而形成地热资源。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热储(碳酸盐岩类、花岗岩类、变质岩类)发育于断裂带中,大气降水(或地表水)沿着导水断裂至其交汇的深大断裂而向深部循环,在深部高温、高压的驱动下,地热能被流体携带着主要以热对流方式向地表运移,在断裂交汇处形成温泉或人工钻孔揭露。(6)估算研究区地热资源总储量为1.35×1015KJ,可开采量为2.63×1014KJ,开采资源量可达2.95×107W。大别山隆起、巢湖穹断褶带可作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靶区。
王微[5](2020)在《藏南-腾冲地热区富稀有金属热泉的地球化学和硅同位素示踪研究》文中指出西藏藏南地热区和云南腾冲地热区是中国典型的两个高温地热研究区,发育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和热泉型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然而,对于这类矿床流体的演化过程及演化过程中伴随的元素迁移行为等问题研究较薄弱,值得进一步探究。此外,地热系统中Si O2不断地从地热流体中沉淀,并伴随着成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硅同位素分馏的因素及其机制仍知之甚少。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选取西藏藏南地区的搭格架,卡乌和色米地热区和云南腾冲热海地热区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这些热泉的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和热泉系统的演化过程,试图查明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稀有金属元素在热泉系统中迁移行为,以及热泉演化过程中伴生的硅同位素分馏机制。西藏藏南地区围岩中稀有金属元素背景值较高,Cs的含量可以达到原始地幔的数千倍,为稀有元素的富集提供了前提条件。地热流体中稀有金属元素的富集与流体的演化程度具有密切关系,结果表明色米地热区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有利于稀有金属在地热流体中的聚集,并且在蚀变早期元素就从围岩进入到地热流体中。色米地区围岩中富集稀有金属,以及地表中泉华的种类多样,说明色米地区在寻找稀有金属矿产方面仍具有巨大潜力。在硅华沉淀过程中,稀有金属元素Cs主要存在于新形成的硅华中(可达9000 ppm),并且随着硅华老化和相变等过程逐渐排出晶格体外。藏南地热系统中的硅循环是一个动态过程,与硅从硅酸盐矿物中浸出及地热系统硅华沉淀相关。藏南地热系统中水-岩作用速率和硅华沉淀速率依次为:色米>卡乌>搭格架,和搭格架>卡乌>色米。水-岩作用速率和沉淀速率的不同解释了地热水中硅含量和硅同位素组成差异的不同。其中,硅华沉淀过程中硅同位素分馏(Δ30Si沉淀相-溶液<-0.1‰)小于水-岩相互作用(Δ30Si溶液-岩石=-0.47‰),使地热水的δ30Si特征可以用来评估流体温度对地热储集层水岩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和示踪地热流体的演化。在主喷泉口层状硅华的形成过程中(蛋白石到玉髓)Δ30Si玉髓-溶液为-0.19~-0.33‰,蛋白石-A和蛋白石-CT之间同位素分馏Δ30Si蛋白石-A-CT为+0.7‰,而新老蛋白石之间同位素分馏Δ30Si蛋白石-新-老约为-1.0‰。以上结果说明在硅华在相变和老化过程中可以产生显着的Si同位素分馏。腾冲热海地热系统中存在三种地热流体,A型地热流体(p H=1.5~2.5),B型地热流体(p H=6.4)和C型地热流体(p H=8~10)。这三种地热流体的元素含量和硅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区别。三种地热流体的演化程度为C型>B型>A型,导致三种地热流体及流体沉淀物硅华中稀有金属的富集特征也具有相似的规律,稀有金属在C型流体及流体沉淀物中最富集,这与其起源深度较深,水岩作用较强烈具有密切关系。C型地热流体在向上迁移的过程中,发生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可以从围岩中将稀有金属淋滤出来,然后和地热流体中的硫和氯离子形成络合物迁移稀有金属元素到达地表,因此在研究区的深部具有稀有金属的成矿潜力。三种流体中控制固液之间硅同位素的分馏机制明显不同。在50?75oC和p H?2的条件下,固液之间的硅的平衡同位素分馏系数?30Sisolid-fluid,eq=+1.09±0.04‰~+2.78±0.04‰。随着温度从55oC升高到70oC,同位素的分馏系数从+2.23±0.07‰降至+1.13±0.09‰,这说明平衡分馏控制着固体和液体的同位素分馏。在B型和C型流体中,?30Sisolid-fluid=-1.88±0.08‰~+0.55±0.16‰。我们将同位素分馏系数与沉淀速率和温度相比较,结果说明热泉喷口的同位素分馏并不单单只是温度和沉淀速率的函数关系,而受到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沉积后硅华和溶液继续反应,发生同位素的交换,改变了硅华的初始同位素信息。
冯天兵[6](2020)在《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元市中心城区环境地质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河谷丘坝;南部临四川盆地,北部邻龙门山脉,城市以东西走向分布在河谷之中,为较为平缓地段,嘉陵江横穿城市。本文以广元市城区环境地质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两种方法对城市环境地质进行评价研究。将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结果作为城市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尝试分析解决广元城市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通过与广元市现行城市规划对比,对现有规划现有提出调整方案的建议,同时提出广元城市规划优化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收集广元市城区自然地质环境背景、工程地质条件资料,分析广元市城区所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并对其防治原则,防治措施作出建议。(2)在充分了解广元市中心城区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影响因素基础之上,选择:地形坡度、相对高差、地热资源丰富程度、地下水丰富程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质灾害危害性程度、地质灾害治理难易程度、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和人口密度9个因素为地质环境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建立计算模型,两者结果较为一致,最终得到,在对广元市的121个划分网格中,达到地质环境评价优良区共有35个单元格,面积约占研究总面积的28.93%,这一区域地势方面起伏不大,高差的值较为适宜,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不高;地质环境评价中等区有80个单元格,占总面积约66.12%,这些区域涉足丘陵地区,所以相对于前者来说地形起伏更大,常年受到一些地质灾害的威胁;地质环境评价差区有6个单元格,占总面积的4.96%,这些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同时地质灾害危险性威胁较大,作为城市的建设土地来说应另做考量。(3)以广元城市规划区环境地质治理综合评价为基础,结合广元市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城市规划方案的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地质环境的情况对广元市的城市用地规划布局和地质环境的优化提出了建议,包括在城市布局方面如何改善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居住地用地建设;在地质环境用地方面鼓励分区建设,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陆婷婷[7](2020)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地质工作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日益突出,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切入点,发挥地质技术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相继取得多项突破。本文以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成果应用推广为研究对象,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分析现代农业、农村、农民现状,结合2014-2018年已开展的139个项目为研究内容,分析地质工作从几个方面支撑乡村振兴发展:加强土地质量调查,服务特色农业促进转型升级;加强水文地质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服务乡村生态宜居;加强农村水资源综合调查,服务乡村人畜饮水与农业用水安全;加强清洁能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服务新型乡村建设;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预警支撑,服务城乡地质灾害防治;拓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范畴,服务乡村规划建设;系统开展农村地质科普工作,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分析安徽省农业、农村、农民相关数据,了解实现乡村振兴的需求现状,通过地质工作项目的资金投入情况、项目类型分布、区域特点、成果应用现状等内容,分析目前在成果应用过程中存在政策服务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认识理念不先进,标准体系不健全,成果内容不丰富,成果资料不兼容,需求调研不充分,调查范围不全面等问题。分析目前成果应用比较好的案列,总结出提高成果应用效果的一些意见建议,发挥政府优势,建立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发挥制度优势,加强成果信息共享服务;发挥技术优势,强化数据资料二次开发;发挥保障优势,分类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并初步建立成果应用效果评价体系。
党丽娟,宋建军[8](2020)在《新时代全国地质调查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地质调查工作面临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化、区域地质工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加速分化趋势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亟待转型发展。文章深入分析了2013—2017年全国和31个省(区、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与格局,在对2025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预测的基础上,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需求的变化趋势。结合各省(区、市)在全国的战略定位,以及新常态下全国地质调查工作的要求,文章提出了各省(区、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重点领域和转型方向,为"十四五"时期全国地质调查部署提供依据。
陈翠娟[9](2019)在《西藏拉孜县锡钦地热物源分析》文中认为本课题选取西藏拉孜县锡钦地热田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等已有成果,系统分析锡钦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的地质调查,采集地热流体并进行水化学分析及同位素分析等,结合地球物理勘探资料、施工探采测井资料、抽水试验与动态监测数据等已有综合勘查技术成果,查明锡钦地区地热资源的分布、补给、径流和排泄等特征,研究分析地热水的“储”、“盖”、“通”、“源”,探讨其成因模式。综合评价研究区的地热资源储量和地热流体质量,为科学合理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依据。锡钦地热显示区构造上位于申扎—谢通门南北向活动构造带的南延部分,是区内新构造活动的典型代表。它是由一系列活动断层、带状断陷盆地(断陷带)和断块山地(隆起带)及与之相伴产出的水热(温泉)、地震活动组成的,对热储形态具有决定性控制作用。该区位于萨迦冲曲河谷地带,分布有大面积第四系河流冲积层。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构造活动强烈,岩石裂隙发育,大气降水易入渗并径流,是继那曲—尼木地热带之后发现的又一个极具开发利用潜力的地热带。显示区内高温地下热水主要为HCO3-Na·Ca水,通过对显示区SiO2地球化学温标计算平均热储温度范围为66.3~96.6℃,为中低温地热显示区。地下热水中可能有不同比例的冷水混入,热水PH值介于7.08~7.39之间,属于中性、淡水HCO3-Na·Ca型热水。SiO2、F、Sr与Cl大体上存在负相关关系可能显示不同程度的冷水的混入。根据大气降水中δD和δ18O值,主要用于分析热水的补给来源于当地的大气降水,温度较低时地下水的水-岩同位素交换反应速度是极其缓慢的,发生轻微的18O漂移。进一步估算补给区的高程为4100~4608m,补给区的平均温度为8.7℃。与其他西藏着名地热田比较分析锡钦温泉属于中低温地热系统,同时采用不同地热温标计算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区SiO2、Na/K、K/Mg与1000/T关系图解可以看出,地下热水落在Na/K平衡线的下方,表明地下热水受到比例不等的冷水混入的影响,水-岩反应未达到完全平衡。因此综合考虑采用石英二氧化硅温标法估算热储温度为96.6℃。锡钦地热流体的热源、水源、热储层及运移通道分析,锡钦温泉的热源可能来源于西北侧地壳深部的已冷凝定位的岩浆熔体,以热田西北侧基岩山地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为补给,主要沿深部近EW向大断裂F1,是区域上的构造带裂隙入渗地下,沿断层径流,经深循环下渗流至基底热源加热,热水在静水压力和热对流的综合作用转为向上运动。然后沿次一级的NNW向断裂破碎带F2控热构造通道升流形成热储层,F2断层既是地下水深部径流的通道,同时又是中深层的热储层。受到F4逆断层的顶托在河谷南侧山前一带,同时热水在升流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冷水掺混及地下发生水岩反应,改变地下最初热水离子化学成分,最后以温泉的形式出露地表。
任思达[10](2019)在《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被称之为“中国奇迹”。其中,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地区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长期以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们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资源环境的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和资源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矿业,更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上升、对外依存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低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已逐步显现。面对传统的矿业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矿业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实现绿色发展,已是当前矿业经济发展所将面临的首要担当。然而,随着有关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探讨逐渐进入众人的视线,针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研究,仍更多的集中于国家尺度或者某地区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缺乏矿业发展问题时空分布特征的探讨,且随着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的不断完善,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因此,有必要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十三五”时期矿业绿色发展新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完善矿业在地理空间视角实证研究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各地区矿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脱钩分析模型、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了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现状,结合绿色矿业发展的新内涵,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量化分析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关路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历程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时间维度上,中国矿业经济经历了调整准备阶段、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阶段、环境治理与保护阶段、绿色开采及绿色矿山阶段以及绿色矿业阶段五个阶段。空间维度上,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西部地区在资源储量方面优势突出,地质勘查投入高,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矿业环境恢复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东部地区资源总储量相对较少,但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好,矿业发展稳健有序,大中型矿企占比相对较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良好;中部地区在地质勘查投入金额低于西部地区,但同样存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业发展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等问题;东北地区矿业发展相对成熟,经济效益较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但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矿业有待进一步转型升级。(2)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质量来看,矿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体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较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逐年增强,但对整体的就业影响相对较弱,能源消费压力日益加大,个别行业的能耗仍然较高,仍需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效率。(3)基于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从经济、环境、政策、技术、产业、社会六个方面出发,通过研究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研究期间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在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个区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作为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矿业绿色发展水平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相比之下,东北部、中部次之,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较差。(4)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别地区矿业绿色发展程度水平,提出了“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政策引导型”、“产业、政策驱动型”、“技术、产业支撑型”和“环保优先型”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包含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天津、上海和浙江7个省市;“政策引导型”包含河北、吉林、黑龙江、重庆、甘肃、青海、宁夏7个省市;“产业、政策驱动”型包含山西和内蒙2个省份;“技术、产业支撑型”包含14个省份;“环保优先型”仅包含西藏1个省份。(5)针对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结合31个省市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特征,明确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不同类型下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利用技术优势,以科技创新带动矿业转型,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环境改善;(2)提高大中型矿业企业占比,加强矿种差别化管理,科学调减矿山数量,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推进矿业结构调整优化;(3)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力度,全面推进矿业绿色发展;(4)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上海为首,发挥上海、浙江和广东三个省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为矿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2)提高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矿业转型升级;(3)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矿业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矿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推进矿业绿色发展;(5)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推进资源开发收益共享,服务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的发展路径为:(1)加强政策引导,挖掘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变;(2)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落实选冶加工和矿业开发“走出去”;(3)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提高矿业的技术水平;(4)在产业结构转变,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则根据所包含省份情况,分为“中庸组”、“潜力组”和“劣势组”进行讨论。针对“中庸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突显发展优势;(2)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3)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针对“潜力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发挥各省特色,挖掘矿业发展潜力;(2)完善矿业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支持矿业绿色发展。针对“劣势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加强技术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2)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国家政策,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相对之下,“环保优先型”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因地制宜,因矿制宜,使资源环境优势带动全局发展;(2)弥补技术、产业、社会方面的短板,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二、西藏地热活动与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地热活动与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
1.2.2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
1.2.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1.2.4 理疗热矿水(温泉)医学地质学 |
1.2.5 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及气象 |
2.1.3 水文 |
2.1.4 地形地貌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地质特征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岩相古地理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 |
2.3 地热地质条件 |
2.3.1 热储单元结构特征 |
2.3.2 地热异常构造 |
2.3.3 地温场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球化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测试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矿物岩石特征 |
3.2.2 主量元素特征 |
3.2.3 微量元素特征 |
3.2.4 稀土元素特征 |
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3.1 常量组份特征 |
3.3.2 微量组分特征 |
3.3.3 稀土元素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
4.1 地质成因类型 |
4.1.1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质类型 |
4.1.2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热系统类型 |
4.1.3 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类型 |
4.2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
4.2.1 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类 |
4.2.2 基于统计学分类 |
4.3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样品测试 |
5.2 热流体起源及深循环特征 |
5.2.1 热矿水起源 |
5.2.2 热矿水滞留时间 |
5.2.3 热储温度及温标理论 |
5.2.4 水岩平衡状态判断 |
5.2.5 热储温度估算 |
5.2.6 热储埋深及循环深度 |
5.3 主要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3.1 常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3.2 微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4 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指示意义 |
5.4.1 REEs分异特征指示意义 |
5.4.2 Ce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4.3 Eu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5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 |
5.5.1 碳同位素 |
5.5.2 锶同位素 |
5.5.3 硫同位素 |
5.6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6.1 模拟的必要性和软件选择 |
5.6.2 反应路径的确定 |
5.6.3 可能的矿物相化学反应 |
5.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研究 |
6.1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条件 |
6.1.1 热储层和盖层 |
6.1.2 构造 |
6.1.3 水源 |
6.1.4 热源 |
6.1.5 物质来源 |
6.2 理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模式 |
6.2.1 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
6.2.2 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1 流行病学调查 |
7.1.1 调查方法 |
7.1.2 调查结果 |
7.2 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2.1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2.2 理疗热矿水(温泉)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环境地球化学机理探讨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青藏高原地热区稀有碱金属资源物源的卤素同位素示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2.3.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卤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2.1 氯溴同位素地球化学简介 |
2.1.1. 氯同位素地球化学简介 |
2.1.2. 溴同位素地球化学简介 |
2.2 氯溴同位素的分馏作用 |
2.2.1. 扩散作用 |
2.2.2. 离子过滤作用 |
2.2.3. 离子交换作用 |
2.2.4. 沉淀作用 |
2.2.5. 火山作用 |
2.2.6. 蛇纹石化作用 |
2.3 氯溴同位素组成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
2.3.1. 水圈氯溴同位素组成 |
2.3.2. 地壳氯溴同位素组成 |
2.3.3. 地幔氯同位素组成 |
2.3.4. 地外行星氯同位素组成 |
2.4 氯溴同位素与元素地球化学 |
2.5.1. δ~(37)Cl与Br/Cl地球化学意义 |
2.5.2. δ~(81)Br与Br/Cl地球化学意义 |
2.5.3. Na/Cl与K×10~3/Br地球化学意义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3.1 构造背景 |
3.1.1. 搭格架地热区 |
3.1.2. 卡乌地热区 |
3.1.3. 色米地热区 |
3.2 地热控制因素 |
3.2.1. 活动构造 |
3.2.2. 岩浆活动 |
第四章 地热水中卤素同位素分析方法 |
4.1 样品采集 |
4.2 水样的物理化学参数测定 |
4.3 氯溴化学纯化分离 |
4.3.1. 实验器材与化学试剂 |
4.3.2. 复杂基质中氯溴元素的分离 |
4.3.3. 氯的分离纯化 |
4.3.4. 溴的分离纯化 |
4.4 氯同位素组成测定 |
4.4.1. 氯同位素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
4.4.2. 氯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测试 |
4.5 溴同位素组成测定 |
4.5.1. 溴同位素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
4.5.2. 溴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测试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地热区域溴背景异常区稀有金属物源研究 |
5.1 水化学特征 |
5.1.1. 温度及酸碱度特征 |
5.1.2. 微量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5.1.3. 水化学类型 |
5.2 卤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δ~(37)Cl与氯含量 |
5.2.2. Cl/Br比值与δ~(81)Br |
5.2.3. δ~(11)B与Cl/B比值 |
5.3 多指标耦合指示稀有碱金属资源物源 |
第六章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论文发表、获奖及学术交流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西藏贡觉地区地下热水水文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热水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地下热水成因研究现状 |
1.2.3 西藏地区地下热水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2.3.1 含水岩组及富水性特征 |
2.3.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4 研究区地热背景 |
2.4.1 曲登温泉出露特征 |
2.4.2 阿旺温泉出露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及水化学测试 |
3.2 水化学类型 |
3.3 常量组分特征 |
3.4 微量组分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热水的环境同位素特征 |
4.1 样品采集及环境同位素测试 |
4.2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2.1 补给来源 |
4.2.2 补给高程 |
4.3 碳同位素特征 |
4.3.1 ~(13)C同位素特征 |
4.3.2 ~(14)C同位素特征 |
4.4 锶同位素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下热水成因研究 |
5.1 热储特征 |
5.1.1 水岩平衡状态分析 |
5.1.2 地下热水混合模型 |
5.1.3 热储温度 |
5.1.4 循环深度 |
5.1.5 热储层位 |
5.2 热源和水源特征 |
5.2.1 热源 |
5.2.2 水源 |
5.3 盖层特征 |
5.4 通道特征 |
5.5 西藏贡觉地区地下热水成因模式 |
5.6 工程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系统成因类型划分 |
1.2.2 地下热水流动模式及成因研究 |
1.2.3 地热流体热储环境 |
1.2.4 控热因素 |
1.2.5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2.6 研究区地热研究现状 |
1.2.7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皖江经济带地热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地质背景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2.3.1 水文地质单元 |
2.3.2 含水系统特征 |
2.3.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2.4 地壳深部构造特征 |
2.4.1 地壳物理场特征 |
2.4.2 莫霍面变化特征 |
2.4.3 居里面变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热资源分布及形成条件 |
3.1 地热资源概况 |
3.2 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
3.2.1 地壳厚度制约地热资源分布 |
3.2.2 构造演化活动对地热资源的控制作用 |
3.2.3 断裂构造控制地热资源出露 |
3.2.4 褶皱构造对地热资源的控制作用 |
3.3 地热田形成条件 |
3.3.1 地表温度异常特征 |
3.3.2 地热田分区特征 |
3.3.3 典型地热田形成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温场及大地热流特征 |
4.1 测温及热导率测试 |
4.2 地温场特征 |
4.2.1 地温梯度特征 |
4.2.2 水平地温特征 |
4.2.3 垂向地温特征 |
4.2.4 地温传递控制模式 |
4.3 大地热流特征 |
4.4 地温场控制因素分析 |
4.4.1 区域构造演化控制热源分配 |
4.4.2 地质构造控制地温场分布 |
4.4.3 岩浆余热对大地热流的影响 |
4.4.4 地壳岩石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热流体形成机制研究 |
5.1 样品采集和测试 |
5.2 地热流体宏量组分特征 |
5.2.1 地热流体宏量元素含量 |
5.2.2 地热流体化学类型 |
5.2.3 宏量组分相关性特征 |
5.3 微量组分特征 |
5.3.1 微量组分含量 |
5.3.2 微量组分相关性 |
5.4 地热流体同位素特征 |
5.4.1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5.4.2 地热流体滞留时间及赋存环境 |
5.4.3 地热流体补给效应分析 |
5.5 地热流体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
5.5.1 水岩相互作用程度 |
5.5.2 矿物饱和指数特征 |
5.5.3 主要离子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
6.1 地热系统形成要素特征 |
6.1.1 热储与盖层特征 |
6.1.2 地热流体通道 |
6.1.3 热源与水源 |
6.2 地热系统热储温度估算 |
6.2.1 阳离子地热温标 |
6.2.2 SiO_2地热温标 |
6.2.3 地球化学热动力温标 |
6.2.4 热储温度范围 |
6.3 热储深部循环特征 |
6.3.1 热储埋深 |
6.3.2 循环深度特征 |
6.4 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
6.4.1 成因类型划分 |
6.4.2 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成因模式 |
6.4.3 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成因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7.1 地热资源分区 |
7.2 地热资源量评价 |
7.2.1 地热资源储量 |
7.2.2 地热资源可开采热量 |
7.2.3 地热流体开采资源量 |
7.3 地热水质量评价 |
7.3.1 理疗热矿水评价 |
7.3.2 生活饮用水评价 |
7.3.3 地热水腐蚀性评价 |
7.3.4 碳酸钙结垢评价 |
7.4 地热勘查靶区评价 |
7.4.1 评价指标选取 |
7.4.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
7.4.3 勘查靶区划分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藏南-腾冲地热区富稀有金属热泉的地球化学和硅同位素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陆相热水沉积成矿的研究现状 |
1.2.2 硅同位素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硅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热泉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创新之处和主要成果 |
1.5 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西藏地热区大地构造背景 |
2.2 腾冲地热区构造背景 |
第三章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
3.1 主微量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方法 |
3.2 硅同位素分析方法 |
3.2.1 硅酸盐样品的溶解 |
3.2.2 溶液硅的分离提纯 |
3.2.3 硅同位素的测试分析 |
第四章 西藏藏南地热区地球化学特征 |
4.1 藏南地热区围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1 藏南地热区围岩稀有金属元素背景 |
4.1.2 藏南地热区围岩硅同位素特征 |
4.2 藏南地热区地热水的地球化学特征 |
4.2.1 藏南地热区地热水的主微量特征 |
4.2.2 藏南地热区地热水同位素特征 |
4.3 地热水活动的产物-泉华的地球化学特征 |
4.3.1 泉华的主微量元素特征 |
4.3.2 泉华的微量元素特征 |
4.3.3 硅华的硅同位素特征 |
4.4 硅同位素指示西藏地热系统中稀有碱金属富集机制 |
4.4.1 成矿流体的来源 |
4.4.2 成矿物质的来源和硅同位素分馏机制 |
4.4.3 Cs的赋存机制和硅同位素分馏机制 |
4.4.4 硅同位素特征的综合动力学效应 |
第五章 腾冲热海地热区地球化学特征 |
5.1 腾冲热海地热区地热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1 腾冲热海地热区地热流体的主微量元素特征 |
5.1.2 腾冲热海地热区地热流体硅同位素特征 |
5.2 地热水活动的产物-泉华的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泉华的主微量元素特征 |
5.2.2 腾冲热海地热区硅华的同位素特征 |
5.3 硅同位素的分馏机制及其对稀有金属迁移富集的示踪作用 |
5.3.1 腾冲三种地热流体的演化过程 |
5.3.2 腾冲热海热泉型金属矿床的成矿潜力 |
5.3.3 腾冲地热系统中硅同位素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分馏机制 |
第六章 成矿示踪与找矿意义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广元市城市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
2.1 概述 |
2.2 研究对象概况 |
2.2.1 总体概况 |
2.2.2 自然地理 |
2.2.3 交通状况 |
2.2.4 经济社会 |
2.3 工程地质背景特征 |
2.3.1 工程地质概况 |
2.3.2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
2.3.3 工程地质分区 |
2.3.4 人口密度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 |
2.4 生态环境现状 |
2.4.1 水环境 |
2.4.2 大气环境 |
2.5 资源条件 |
2.5.1 矿产资源 |
2.5.2 土地资源 |
2.5.3 水利资源 |
2.5.4 景观风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元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措施 |
3.1 概述 |
3.2 广元市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
3.2.1 现状情况 |
3.2.2 广元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
3.3 对策建议 |
3.3.1 防治原则 |
3.3.2 防治对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元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
4.1 概述 |
4.2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4.2.1 评价意义 |
4.2.2 评价方法 |
4.2.3 评价原则 |
4.3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 |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2 各个因子取值标准的确定 |
4.4 层次分析法评价 |
4.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流程 |
4.4.2 模型的建立与运算 |
4.4.3 广元市地质环境评价单元划分及赋值 |
4.4.4 层次分析法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结果 |
4.5 灰色聚类法评价 |
4.5.1 灰色聚类法基本步骤 |
4.5.2 灰色聚类法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地质环境评价的城市规划调整优化方案 |
5.1 优化原则 |
5.2 城区用地布局建议调整方案 |
5.2.1 城市建设用地优化方案 |
5.2.2 人口居住用地优化方案 |
5.2.3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优化方案 |
5.3 基于地质环境评价的优化策略 |
5.3.1 鼓励分区建设,促进地质环境改善 |
5.3.2 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
5.3.3 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
5.3.4 做好灾害的预警和应对工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乡村振兴视域下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概念 |
二、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的概念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公益性地质成果应用存在的理论 |
二、公益性地质成果服务运行理论 |
第三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现状 |
第一节 地质勘查工作形势分析 |
一、全国地质勘查投入情况 |
二、安徽省地质勘查投入情况 |
第二节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概况 |
一、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基本情况 |
二、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投入呈下降趋势 |
三、公益性地质工作开展情况 |
四、近几年公益性地质工作取得的成果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对地质工作的需求 |
一、安徽省农业、农村、农村基本情况 |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地质工作需求分析 |
第四节 地质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现状 |
一、地质成果服务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现状 |
二、地质成果服务农村,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现状 |
三、地质成果服务农民,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现状 |
第四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
一、安徽省庐江县矾山-泥河地区富硒土壤资源调查 |
二、皖江经济带特色农产品地质环境背景调查及产业区划 |
三、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
第二节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
一、砀山县高标准基本农田水文地质调查评价 |
二、安徽省天然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 |
三、皖江经济带致灾特殊土工程地质条件调查与区划 |
第三节 助力脱贫攻坚,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
一、安徽省太湖县重点地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
二、砀山酥梨产地地质背景调查评价 |
三、六安市金安区江淮分水岭缺水乡镇地下水供水示范工程 |
四、西藏山南地区错那、措美、浪卡子三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 |
第五章 研究地质成果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
第一节 地质成果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省公益性项目设置存在的问题 |
二、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政策服务不到位,没有对接地方需求 |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跟进落实 |
三、认识理念不先进,造成项目布局不科学 |
四、工作程度不高,无法满足部门需求 |
五、成果资料不兼容,导致利用效率不高 |
六、需求调研不充分,成果利用针对性不强 |
第六章 加强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对策 |
第一节 完善制度体制建设 |
一、发挥政府优势,建立成果转化应用平台 |
二、发挥制度优势,加强成果信息共享服务 |
三、发挥技术优势,强化数据资料二次开发 |
四、发挥保障优势,分类开展地质调查工作 |
第二节 构建地质成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模式 |
一、成功案例经验启示 |
二、构建地质成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模式 |
第三节 构建地质成果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一、指标体系的作用 |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新时代全国地质调查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各省 (区、市) 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
1.1?经济总量及增速变化 |
1.2?人口总量变化 |
1.3?城镇化水平变化 |
2?全国及省 (区、市)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 |
2.1?经济总量与增速预测 |
2.2?人口总量及增速预测 |
2.3?城镇化水平预测 |
2.4?经济增长新空间预测 |
3?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需求分析 |
4?各省 (区、市) 地质工作发展的重点方向 |
5?结语 |
(9)西藏拉孜县锡钦地热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锡钦地热显示区研究程度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社会经济及自然地理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2 地层 |
2.2.3 构造 |
2.2.4 岩浆岩 |
第三章 研究区地热地质特征 |
3.1 研究区地质条件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2 热储特征及其埋藏条件 |
3.3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 |
第四章 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4.1 锡钦温泉分布特征 |
4.2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样品采集与化验分析 |
4.2.2 温泉水常量组分特征 |
4.2.3 温泉水微量组分特征 |
4.2.4 冷热水的化学类型及组分特征 |
4.2.5 温泉Q1各离子时间轴上的组分特征 |
4.2.6 地热流体组分与其他地热田对比分析 |
4.3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 |
4.3.1 氢氧同位素分析 |
4.3.2 氚同位素分析 |
4.4 热储温度估算 |
4.4.1 二氧化硅地热温标 |
4.4.2 阳离子地热温标 |
4.4.3 地热温标的估算 |
4.5 地下热水循环深度估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热流体物源分析及成因探讨 |
5.1 地热流体热源分析 |
5.2 地热流体水源分析 |
5.3 地热资源热储分析 |
5.4 地热流体运移通道分析 |
5.5 地热田的成因模式 |
第六章 地热资源初步评价 |
6.1 天然释热量估算 |
6.1.1 流体溢出携带热量 |
6.1.2 地面散热 |
6.2 积存热量估算 |
6.3 地热流体质量评价 |
6.3.1 理疗热矿水评价 |
6.3.2 饮用天然矿泉水评价 |
6.3.3 渔业水质评价 |
6.3.4 农田灌溉水质评价 |
6.3.5 地热水的腐蚀、结垢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内涵研究 |
1.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评价研究 |
1.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绿色经济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外部性理论 |
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1 矿业与矿业经济 |
2.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与区域特征 |
3.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 |
3.1.1 矿业发展代表性划分 |
3.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阶段历程及特征 |
3.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区域特征 |
3.2.1 矿产资源储量的区域特征 |
3.2.2 矿产资源勘查的区域特征 |
3.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特征 |
3.2.4 矿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区域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质量分析 |
4.1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
4.1.1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现状 |
4.1.2 贡献率评价指标 |
4.1.3 数据选取 |
4.1.4 贡献力分析结果 |
4.2 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
4.2.1 矿业能源消费现状 |
4.2.2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程度 |
4.3 矿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分析 |
4.3.1 矿业产业结构现状 |
4.3.2 变量的选取 |
4.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4 实证分析 |
4.3.5 主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5.1.1 外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内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3 系统分析 |
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设计思路 |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
5.3.1 主成分分析法 |
5.3.2 数据来源 |
5.3.3 不同省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4 不同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 |
6.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
6.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
6.1.2 单维度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6.1.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聚类分析 |
6.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的识别 |
6.2.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 |
6.2.2 “政策引导型”模式 |
6.2.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 |
6.2.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 |
6.2.5 “环保优先型”模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1.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2 “政策引导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3.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3.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4.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4.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5 “环保优先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西藏地热活动与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 陈正山. 贵州大学, 2021(11)
- [2]青藏高原地热区稀有碱金属资源物源的卤素同位素示踪[D]. 王奕菁. 南京大学, 2020(02)
- [3]西藏贡觉地区地下热水水文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 蒋翰.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D]. 刘海.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藏南-腾冲地热区富稀有金属热泉的地球化学和硅同位素示踪研究[D]. 王微.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D]. 冯天兵.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乡村振兴视域下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D]. 陆婷婷.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8]新时代全国地质调查需求研究[J]. 党丽娟,宋建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01)
- [9]西藏拉孜县锡钦地热物源分析[D]. 陈翠娟. 河北地质大学, 2019
- [10]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任思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