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101例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101例护理体会

一、101例毒蛇咬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付苗,韩宁林,曹承楼,王凯,范泉,刘莎,李忠志[1](2021)在《近二十年中医药治疗蛇咬伤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探讨近二十年中医药治疗蛇咬伤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治疗蛇咬伤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数据库近二十年(2001—2020年)中医药治疗蛇咬伤的文献,采用Citespace5.7.R5版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年度发表文献数量、期刊、研究作者、高频被引论文及关键词等。结果共纳入374篇论文,最突出的作者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万春,深圳市中医院曾仲意等,二者合作的团队形成的影响力较大,其次影响力较大的研究团队有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医院龚旭初等。关键词研究显示蛇咬伤常用干预方法为抗蝮蛇毒血清、中西医结合、季德胜蛇药片以及中药外敷等。结论文献知识图谱直观展示了近二十年来中医药治疗蛇咬伤的概况,有利于挖掘中医药治疗蛇咬伤的特色和方法,为中医药治疗蛇咬伤今后的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吴斐[2](2021)在《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莲花解毒汤,疗程为7天。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三个时间点收集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包括全身症状与体征、肿胀疼痛消退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并检测记录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包括ALT、AST、Cr、CK、CK-MB、LDH)以及血清PLA2的水平。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96%)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在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都具有一定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全身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的积分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少,且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生化指标比较: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肾功能指标(Cr)、心肌酶谱指标(CK、CK-MB、LDH)以及PLA2与未经治疗时比较均有下降,而且治疗组恢复的更快(P<0.05)。结论:1.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蝮蛇毒血清等西药治疗蝮蛇咬伤,既能快速中和体内的游离蛇毒,还可以减轻蛇毒对肝肾、心肌细胞、组织细胞等的损害,能够有效提高蝮蛇咬伤患者的治愈率。2.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蝮蛇毒血清能显着降低蝮蛇咬伤患者血清PLA2含量。3.本次研究证明,莲花解毒汤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无其他不良作用及副作用。

李小兰[3](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刘林华[4](2020)在《针刺放血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针刺放血联合双黄蛇伤散外敷对竹叶青蛇咬伤所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纳入符合标准的竹叶青蛇咬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针药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2.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针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针刺八风、八邪穴位放血及双黄蛇伤散外敷治疗。3.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第1d、第7d的肢体肿胀、疼痛评分,第1d、第7d凝血4项检验值,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g),并进行住院天数比较。4.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数据以(x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数据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采取秩和检验。结果:1.因住院天数不满7d而脱落8例,最终针药组48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咬伤部位上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第1d凝血4项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第7d针药组PT、APTT、TT、INR、Fg与对照组对比皆有显着性差异(P<0.01),针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针药联合能更有效地缓解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情况。3.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第7d的PT、APTT、TT、INR、Fg与第1d对比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治疗皆有临床疗效;其中针药组PT、APTT、TT、INR较对照组相比下降的更明显,Fg上升的更高。4.在肿胀评分、疼痛评分比较上,两组患者第1d评分值对比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第7d针药组与对照组对比皆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针药联合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肿胀疼痛。5.在住院天数对比上,两组患者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针药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说明加用针药疗法可促进患者恢复。结论:针药联合能有效提高竹叶青蛇咬伤临床疗效,加用八邪、八风穴位针刺放血与双黄蛇伤散外敷有助于改善蛇伤患者的全身性凝血功能障碍状态,缓解疼痛肿胀等并发症,缩短病程,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石睿[5](2020)在《348例蛇咬伤流行病学研究及中医药干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48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流行病特征,从而为本地区的毒蛇咬伤特点、致病机制及毒蛇咬伤防治工作的开展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本院自拟蛇伤一号方的外用,自拟蛇伤解毒汤的内服在治疗毒蛇咬伤方面的相较于季德胜蛇药的优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客观数据,将自拟蛇伤一号方和自拟蛇伤解毒汤申报成为院内制剂,进而在本地区进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各类毒蛇咬伤患者合计348例,将入选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毒蛇种类、发病年龄段、受伤月份、受伤后到医院就诊时间、受伤部位、所在地区等进行归纳和分析。同时收集同时期病例资料完整的毒蛇咬伤患者合计60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1组治疗方案为常规西医治疗加季德胜蛇药口服治疗,对照2组治疗方案为常规西医治疗加自拟蛇伤一号方外敷,观察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加内服自拟蛇伤解毒汤,再用自拟蛇伤一号方外敷,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身和局部中医证候积分、肢体肿胀程度、凝血相关指标、心肌酶谱相关指标等进行分析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泸州地区毒蛇咬伤患者合计296例,泸州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患者合计52例。7月、8月、9月,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例数在这一时期呈现出高峰状态;毒蛇咬伤患者中,中老年人占多数(41岁-50岁、51岁-60岁);大部分毒蛇咬伤患者在24小时以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咬伤人群的毒蛇,大部分是蝮蛇;咬伤部位主要是四肢,即下肢和上肢为主,躯干部和颜面部少见。(2)观察组显效率为95.00%,对照1组显效率为70.00%,对照2组显效率为75.00%,两两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显效率显着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值均<0.05;),而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显效率无显着差异(P>0.05),这表明内服加外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模式疗效确切。同时,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通过对治疗前后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我们发现在治疗的0、3、6天,各组内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经过治疗的3天后,经方差分析,三组患者间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均显着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值均<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中医局部与全身证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经过治疗的6天后,经方差分析,三组患者间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均显着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值均<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经过治疗的6天后,各组内的TT、CK-MB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经方差分析,三组患者间的TT、CK-MB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的的TT、CK-MB均显着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值均<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的TT、CK-MB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肢体肿胀的改善方面,在治疗的0、3、6天,各组内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经过治疗的3天后,经方差分析,三组患者间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与对照2组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均显着低于对照1组(P值均<0.05),但观察组与对照2组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经过治疗的6天后,经方差分析,三组患者间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与对照2组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均显着低于对照1组(P值均<0.05),但观察组与对照2组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的自拟方的疗效优于季德胜蛇药,而内服加外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模式总体上优于单纯内服或外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模式,值得推广研究。

刘强[6](2019)在《凉血解毒汤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汤对竹叶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其对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等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竹叶青蛇咬伤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凉血解毒汤,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记录治疗前两组的临床症状、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PLT、PT、APTT、TT、Fg值;记录治疗后两组肿胀、疼痛缓解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整体疗效情况及第7天PLT、PT、APTT、TT、Fg值等;使用SPSS20.0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有序变量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本研究中80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前PLT、PT、APTT、TT、Fg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本研究对80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发现局部肿胀占100%、局部疼痛占100%、局部渗血占68.75%,皮肤青紫或瘀斑占43.75%,肢体麻木占27.5%,且未见明显全身症状。3、本研究中治疗组肿胀缓解时间(6.20±1.14d),对照组肿胀缓解时间(8.13±1.54d),治疗组肿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5.15± 1.44d),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6.53±1.34d),治疗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4、治疗组住院天数(8.05±1.11d),对照组住院天数(9.43±1.47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住院费用(5291.45±846.36元),对照组住院费用(7737.67±1878.35元),治疗组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5、治疗组治愈7人,显效29人;对照组治愈2人,显效27人,治疗组显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率为7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6、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LT平均值均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PT延长短于对照组(P<0.01),APTT值延长短于对照组(P<0.05),TT延长短于对照组(P<0.01),Fg下降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1、竹叶青蛇咬伤临床主要以局部肿胀、疼痛、渗血、皮肤青紫或瘀斑、肢体麻木等局部症状为主,其中肿胀、疼痛为临床诊断的必备症状,至于头晕头痛、心慌胸闷等全身症状较少见。2、凉血解毒汤治疗竹叶青蛇咬伤能明显缩短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缓解时间,减少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3、凉血解毒汤对竹叶青蛇咬伤所致的PT、APTT、TT的延长及Fg下降有良好防治作用,但对PLT下降的影响不明显,但该方对凝血功能影响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4、凉血解毒汤治疗竹叶青蛇咬伤临床疗效显着,其显效率达90%,短期疗程未见明显毒副反应,是临床中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有效方剂。

杨春梅[7](2019)在《七叶一枝花酊对蝮蛇咬伤风火毒证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次研究从毒蛇咬伤患者局部症状、肿胀程度及实验室检测着手,观察及研究七叶一枝花酊的临床疗效,为毒蛇咬伤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在2018年07月至09月,选取南通市中医院于门急诊收治的蝮蛇咬伤风火毒证患者共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予抗蝮蛇毒血清、地塞米松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肢肿胀、疼痛、瘀紫处外用七叶一枝花酊。每天4次,咬伤患处保持伤口清洁同时,周围由内向外涂擦酊剂,覆盖红肿疼痛范围外1~2cm,连用6天。每组在治疗的第0、3、6天,观察患者症状积分及肿胀程度;在治疗的第0、6天,检测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酐(creatinine,Cr)及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结果:最终,对照组有34名患者完成此次研究,研究组有32名患者完成此次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病情分级以及患肢分布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肿胀程度以及APTT、AST、Cr及CK(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肿胀程度、APTT及AST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及CK治疗后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组观察指标组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应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的同时,应用七叶一枝花酊,可有效缓解蝮蛇咬伤患者局部症状,有助于降低患者血清APTT、AST水平,缩短患者病程。

盛欢[8](2019)在《毒蛇咬伤后心肌酶和肝功能指标动态变化用于预后判断的价值评估》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蝮蛇咬伤患者225例,对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统计学分析,动态观察蝮蛇咬伤患者心肌酶及肝功能指标,得出每个时间截断点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有利于对疾病及早干预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3年3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225位蝮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且入选病例参照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剔除标准。首先采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咬伤部位、职业分布、咬伤至入院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是否口服中药等一般资料,根据抽血送检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收集并动态观察的指标为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UREA)、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其中心肌酶3项指标为CK、CK-MB、LDH,肝功能3项指标为ALT、AST、TBIL。3次指标送检及观察时间分别为入院后24小时内、住院第3天、住院第5天。根据住院第5天患者咬伤后临床表现及复查的WBC、HS-CRP、CK、CK-MB、LDH、ALT、AST、TBIL、UREA、SCR、PT、APTT检测指标,将患者分为痊愈组和好转组。运用SPSS 21.0软件,对一般资料及两组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住院第3天、住院第5天的心肌酶及肝功能指标分别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及方差不齐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显着性水平是P﹤0.05。结果1.好转组住院总费用及天数均高于痊愈组,住院天数(z=7.427,P﹤0.01)、住院总费用(z=6.79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患者入院后予我院协定方蛇伤冲剂口服,其口服中药痊愈率占33.33%,未口服中药痊愈率占12%。χ2=11.76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入院后24小时内,两组中肌酸激酶(z=5.795,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z=4.280,p﹤0.01)、乳酸脱氢酶(z=3.287,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z=4.429,p﹤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z=4.354,p﹤0.01)、总胆红素(z=2.265,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住院第3天,两组中肌酸激酶(z=1.849,p=0.064)、肌酸激酶同工酶(z=1.270,p=0.204)、乳酸脱氢酶(z=1.587,p=0.11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z=1.707,p=0.088)、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z=1.761,p=0.078)、总胆红素(z=0.894,p=0.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5.住院第5天,两组中肌酸激酶(z=5.222,p﹤0.01)、乳酸脱氢酶(z=5.084,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z=3.744,p﹤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z=5.019,p﹤0.01)、总胆红素(z=2.641,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肌酸激酶同工酶(z=0.971,p=0.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痊愈组的住院总费用及天数均少于好转组(但好转组患者均最终痊愈出院);2)经口服蛇伤冲剂(院内协定方)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建议观察并监测入院后24小时内CK、CK-MB、LDH、ALT、AST、TBIL及除外CK-MB的第5天CK、LDH、ALT、AST、TBIL指标,可不监测住院第3天的心肌酶及肝功能指标,即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减少住院花费。

丁美祥[9](2017)在《685例毒蛇咬伤的救治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毒蛇咬伤的救治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被毒蛇咬伤患者685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西医医治对照组335例和中西医结合医治试验组350例,比较两组的医治效果。结果:试验组283例患者达到治愈的标准,66例好转,1例因救治不及时导致死亡,治愈率为80.9%;对照组230例患者达到治愈的标准,100例好转,5例患者因救治不及时导致死亡,治愈率为68.7%;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医治毒蛇咬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黄玲群,徐小丽,余培南,何志球[10](2015)在《79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被毒蛇咬伤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同时探索其优质的护理过程。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因被毒蛇咬伤而入住本院的1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即:患者出现呼吸肌麻痹现象时,可实施拔罐治疗和中药泻下法;当患者出现上肢明显肿胀现象时,可实施拔罐治疗,并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住院时间、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彻底消退时间、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治疗组的起效时间、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彻底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8.7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9.87%,治疗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98.7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9.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并积极实施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有效提前起效、肿胀开始消退及肿胀彻底消退的时间,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满意率,临床效果显着,深受患者好评,值得推广至相关临床中。

二、101例毒蛇咬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1例毒蛇咬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近二十年中医药治疗蛇咬伤文献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发表文献年份分析
    2.2 期刊分布情况
    2.3 作者分析
    2.4 高频被引论文分析
    2.5 关键词分析
    2.6 突显词分析
3 讨论

(2)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中医学与毒蛇咬伤
        1.1 中医学关于毒蛇的记载
        1.2 毒蛇咬伤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2 西医学与毒蛇咬伤
    3 毒蛇咬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3.1 全身治疗
        3.2 局部治疗
        3.3 其他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分组
    1.3 毒蛇咬伤的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1.7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评价标准
    2.4 不良反应处理与评估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疗效指标评价
    3.3 生化指标评价
    3.4 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蝮蛇的流行病学分析
    2 理论依据
    3 方药分析
        3.1 莲花解毒汤方药组成
        3.2 莲花解毒汤方药分析
        3.3 莲花解毒汤的组方分析
    4 关于抗蛇毒血清
        4.1 抗蛇毒血清的研究历史
        4.2 抗蛇毒血清的组成及种类特点
        4.3 抗蛇毒血清的治疗原理
        4.4 抗蛇毒血清的不足之处
    5 关于蛇毒PLA_2
        5.1 PLA_2的一般性质
        5.2 蛇毒PLA_2的分类及药理活性
        5.3 蛇毒PLA_2的应用
    6 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的疗效分析
        6.1 临床疗效分析
        6.2 实验室指标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3)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第一节 专着类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第四节 特殊病种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第一节 蛇叹肿毒
        一、蛇叹肿毒概述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第二节 小儿疳积
        一、小儿疳积概述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四、小儿疳积现状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第三节 肚腹痛
        一、肚腹痛概述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第四节 心头痛
        一、心头痛概述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四、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针刺放血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竹叶青蛇咬伤的中医研究
        一、毒蛇咬伤历史沿革
        二、竹叶青蛇咬伤的辨证论治
        三、应用针药联合疗法可行性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竹叶青蛇咬伤的认识
        一、竹叶青蛇咬伤概述
        二、竹叶青蛇咬伤的救治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步骤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临床研究设计
        二、各种标准制定
    第二节 临床研究方案
        一、病例分组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评价指标
        四、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观察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第一节 临床疗效分析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凝血4项检验值分析
        三、肿胀、疼痛评分分析
        四、住院时间分析
    第二节 针刺八风八邪穴放血与双黄蛇伤散外敷探讨
        一、针刺八风八邪穴作用机制
        二、放血疗法的理论渊源
        三、双黄蛇伤散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火毒证毒蛇咬伤的进展研究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348例蛇咬伤流行病学研究及中医药干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348例蛇咬伤流行病学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第二部分 60例毒蛇咬伤患者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毒蛇咬伤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症状与体征积分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凉血解毒汤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毒蛇咬伤的研究概况
        一、毒蛇咬伤的概念及蛇种分类
        二、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研究
        三、竹叶青蛇毒液分析及致病机制研究
        四、毒蛇咬伤的治疗进展
    第二节 中医药对毒蛇咬伤的研究概况
        一、中医对毒蛇咬伤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分析
        二、中医药治疗毒蛇咬伤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来源
        二、各项标准制定
    第三节 研究方案实施
        一、分组
        二、治疗方案
        三、临床观察指标
        四、疗效标准
        五、出院标准
        六、伦理审核
        七、统计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疗效指标评价
        三、安全性评价
    第五节 讨论与拓展
        一、研究结果分析
        二、研究者对竹叶青蛇咬伤的认识及凉血解毒汤的方药解析
        三、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七叶一枝花酊对蝮蛇咬伤风火毒证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现代医学对毒蛇咬伤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
        1.2 病因及发病机理
        1.3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1.4 毒蛇咬伤的诊断
        1.5 毒蛇咬伤的治疗
    2、中医学对毒蛇咬伤的认识
        2.1 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2.3 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
        2.4 其他治法
        2.5 相关中药的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和脱落标准、终止试验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疗效评价标准
        1.7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1.8 安全性评价标准
        1.9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病例完成情况
        2.2 基线比较
        2.3 疗效分析
        2.4 安全性分析
    3、讨论
        3.1 理论依据
        3.2 方药分析
        3.3 机理探究
        3.4 疗效分析
    4、结论
第三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毒蛇咬伤后心肌酶和肝功能指标动态变化用于预后判断的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前言
    1.1 中医学与毒蛇咬伤
    1.2 西医学与毒蛇咬伤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2.临床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5.1 蝮蛇流行病学现状
    5.2 研究结果分析
6 问题与优势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685例毒蛇咬伤的救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试验组
    1.3 观察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685例患者毒蛇咬伤病情的临床分型
    2.2 两组患者的医治情况比较
3 讨论

(10)79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1. 1 对照组
        1.2.1. 2 治疗组
        1.2.2 护理方法
        1.2.2. 1 对照组
        1.2.2. 2 治疗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起效、肿胀消退及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3 两组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四、101例毒蛇咬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二十年中医药治疗蛇咬伤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付苗,韩宁林,曹承楼,王凯,范泉,刘莎,李忠志. 中国当代医药, 2021(31)
  • [2]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临床研究[D]. 吴斐.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4]针刺放血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疗效研究[D]. 刘林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348例蛇咬伤流行病学研究及中医药干预疗效分析[D]. 石睿.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6]凉血解毒汤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研究[D]. 刘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七叶一枝花酊对蝮蛇咬伤风火毒证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D]. 杨春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5)
  • [8]毒蛇咬伤后心肌酶和肝功能指标动态变化用于预后判断的价值评估[D]. 盛欢.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685例毒蛇咬伤的救治体会[J]. 丁美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04)
  • [10]79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J]. 黄玲群,徐小丽,余培南,何志球. 中国医学创新, 2015(23)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101例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