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享基因工程的新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吴霖[1](2021)在《史学研究新成果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运用 ——以“历史解释”素养培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后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过程中,历史教科书是主要的教学依据,但其编写受到篇幅、编撰周期等客观因素影响,使用的史学研究成果较为滞后。因此,在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过程中对教科书之外的课程资源——史学研究新成果的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个不足。论文以史学研究新成果在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中的运用为研究内容,从教学实践出发,重新定义历史教学中使用的史学研究新成果范畴。为体现史学研究新成果运用于“历史解释”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和契合点,论文从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多个具体案例进行解释说明。最后提出策略,解决史学研究新成果在培育“历史解释”素养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运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培育“历史解释”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主动关注史学研究前沿动态,把握历史解释能力培育中史学研究新成果的运用原则。学生要显示其主体地位,树立历史解释意识,了解搜集史学研究新成果的途径。教育部门可通过举办交流分享会带动新老教师参与“如何将史学研究新成果与培育学生历史解释能力有效结合”的经验交谈,各方面相互配合,不断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水平。
刘倩[2](2021)在《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充分反映科技发展和学科发展前沿,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如今,生物学研究正蓬勃发展,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探索将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切入点。生物学科研成果应用于生物学教学中,能筑牢学生生物学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赋予课堂生命力和时代性,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生物学前沿知识种类繁杂、体系庞大,且涉及的理论深奥复杂,一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将前沿知识有效应用于教学困难重重。因此,本研究以探究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有效策略作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梳理教科书和高考试题涉及的前沿知识,基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前沿知识融入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前沿知识教学面临的问题,构建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原则和策略。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的研究进展,并将“生物学前沿知识”的概念界定为生物学领域最新取得的研究成果或正在进行的研究热点。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相关教学内容、呈现栏目、呈现方式和反映学科核心素养几方面梳理人教版五册高中生物学教科书涵盖的学科前沿知识,并统计了2016-2020年高考生物学试题涉及的学科前沿知识。明确高中教学和高考对前沿知识的要求,侧面印证前沿知识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从学生对前沿知识的了解情况、学习现状和学习态度三个维度了解生物学前沿知识的教学现状,采用课堂观察法对一线生物学教师的常态课堂进行观察,分析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面临的困难。为改善教学现状,提出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原则和策略,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为例,设计学科前沿知识教学案例在实践中的应用,并邀请两名一线教师评课,进行案例分析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物学教师对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生物学教学均持积极态度,部分教师会主动搜集生物学前沿知识,并将前沿知识通过新课导入、习题巩固等方式融入教学。但总体来看,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广度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方式有一定局限性;前沿知识教学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联系不紧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科前沿知识教学应遵循的四条原则,即科学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并沿课堂内、外两条路线提出了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策略:课堂内可以通过导入新课、知识拓展、深度学习、习题巩固四个环节融入前沿知识;课堂外可以采用发放前沿知识卡片、举办前沿知识科普讲座以及指导学生自主获取前沿知识三条路径。最后,通过教学实践表明了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的可行性。本研究提出了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的原则和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进行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张靖川[3](2020)在《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速率不断加快,科技成果数量持续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转基因作为当代最先进的生物技术之一,相关研究与发展日趋成熟,但由于科普工作不足以及不实言论极速扩散,导致公众对该技术存在极大的认知偏差,而相关视频制作、传播及发展也相对滞缓。无论在传统媒体平台还是新媒体平台,都存在着数量少、制作内容枯燥、缺乏科研视角、传播手段单一、营销渠道与扩散路径偏窄等问题,造成了转基因视频推展过程中的速率缓慢和效果不佳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大众对生物技术认知水平的提升,使转基因作为一项高新生物育种技术,却因新媒体存在传播内容及其倾向的多元化而备受质疑。基于此,利用新媒体这一载体,讲述和传播转基因相关科学知识,能够有效构建公民与科学家平等对话的公众科学传播渠道与沟通模式,并积极改进社会大众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偏激认知。为此,梳理和分析当前转基因视频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现状,研判并明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其传播效率的障碍因素,进而构建基于新媒体平台上的转基因视频传播技术路线与推展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传播学和艺术学基础理论,以新媒体平台为切入点,以科技传播为主要内容,对转基因视频中的科技传播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六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导论,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梳理与研究述评,并指出论文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难点与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研究基础,在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后,结合对科技传播与风险传播理论的思考,将转基因视频传播问题视为科技风险传播问题;第三部分为论文研究的重点与核心,将腾讯视频平台作为调查对象,对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的传播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分析,探究了转基因议题建构中的主体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现存主要问题与发展制约因素;第四部分为传播发展对策研究,依据前述问题,分别从政府主体的宏观维度、新媒体平台的中观维度及视频制作者的微观维度三个方面,提出改善转基因视频传播效果的发展对策与相关建议。最后,依据整体研究情况指出研究不足,并对后续研究进行思考与展望。本文所研究的转基因视频传播发展对策以新媒体发展为背景,并基于视频分享平台讨论科技传播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集成利用现代技术工具,探究在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如何加快科技传播和实现现代科学普及这一重要命题,在相关研究与实践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李思屈,臧金英[4](2020)在《第三次跨越:新科技背景下的传播符号学》文中认为迄今为止,符号学已经完成了两次跨越:第一次是20世纪初,索绪尔、皮尔斯等人在工业革命背景下,跨越了语言学、逻辑学的学科分界,进入到对意义问题的普遍关切;第二次是20世纪中后期,罗兰·巴特、乌蒙勃托·艾柯等人在现代传播科技和大众传媒兴起的背景下跨越了单纯的逻辑推演,进入到对大众文化的关切和现实应用。今天,符号学正经历着第三次跨越,即在5G、AI和基因工程背景下面向精神信仰重建与价值传播这一重大时代问题的再出发。本文通过梳理传播符号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从基本理论建构、社会创新力激活与赋能文化生产三个方面,探讨了传播符号学在第三次跨越中再出发的发展态势,即:关注新科技集群时代信仰重建与价值传播问题,吸取认知科学、数字科技新成果,在精神符号学和价值传播论基础上,把传播符号学领域扩展到世界文明对话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广阔领域中。
白云[5](2020)在《基于全国卷生物高考试题分析探索如何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中学生物学教学 ——以病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热点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引起绝大多数人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高考命题与时俱进,学科社会热点问题常常成为命题时重要的取材背景,以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独立获取、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相应知识的掌握。同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也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着眼于学生适应个人的生活需要和社会的未来发展,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这四个主要方面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社会责任中明确强调,学生应关注并参与到社会热点问题中生物学议题的讨论并能够进行理性的判断。因此,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中学生物教学,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2016-2020年这五年期间的全国卷理综生物试题中的社会热点(以病毒为例)相关试题的分值设置、试题类型、分值比重、考查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对全国卷生物试题的考查影响及自身一线教师的经验,给出了利用社会热点开展中学生物教学的案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对近五年全国卷生物试题中社会热点(病毒)相关习题进行分析可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2020年全国卷生物试题中与“病毒”相关试题均有考查,且都达到了对应试卷近五年的“病毒”相关试题所占比重的最大值,全国Ⅰ卷最高占23.33%,其次是全国Ⅱ卷占13.33%,前3年均未考查过病毒相关知识的全国Ⅲ卷,在2020年其病毒相关试题也占了6.67%。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题型均为选择题,习题难度低,目的在于让学生关注并参与到社会热点问题中的生物学议题,掌握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及其有效的防控手段,体现了全国卷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视。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自身一线教师的经验,梳理了人教版教材中新增的“社会热点”,给出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中学生物教学(包括新课,专题复习课)案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策略:注重研究《新课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教材内容,融入社会热点;注重课堂各教学环节,灵活运用社会热点;注重高考题研究,注意社会热点引起的考查变化。期望本研究可以为广大的一线生物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参考,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希望这一研究成为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新方向。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吴梢琪[7](2020)在《基于社会热点试题分析的高中生物教学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极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并且生物学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是贯穿生物学课程的重要主线之一,也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重要途径。20世纪以来,生物学科飞速发展,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等领域取得的一些新成果以及面临的一些传染病问题都成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生物学社会热点问题的教学应用体现了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关注和参加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个人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这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因此,将生物学社会热点应用于教学活动和试题中实现了活学活用,学生能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学习生物科学与技术,将课程内容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本课题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目前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前人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践的研究较少,并且没有涉及对生物学试题中社会热点类情境素材的研究。同时,本文对生物学社会热点、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和高中生物学社会热点教学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定量研究法对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必要性分析,总结近五年出现的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进行分类,分析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的考查趋势。将近五年出现的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划分为生态环境类(Ⅰ)、人类健康与疾病类(Ⅱ)、生命科学前沿与诺贝尔奖类(Ⅲ)、生活体育类(Ⅳ)。在考查能力方面,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注重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逐渐重视以人类健康与疾病类(Ⅱ)和生命科学前沿与诺贝尔奖(Ⅲ)类的热点素材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通过收集近年来生态环境类、人类健康与疾病类、生命科学前沿与诺贝尔奖类社会热点类型素材,建立了三个生物学社会热点素材资源库。在高一生物教学实践中结合三个“生命科学前沿”类的热点素材即“体细胞克隆猴”、“科学家颜宁解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和“袁隆平和海水稻”等进行教学设计,分别在导入、重难点突破和活动探究中侧重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或习题反馈情况中表明将社会热点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对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分析,构建生物学社会热点素材库并制定教学应用策略,为高中生物教学和高考命题试题情境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张义兰[8](2020)在《高考生物STS试题及教材中的STS教育内容分析》文中指出21世纪是日益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社会需要不同以往的新型人才。STS是由Science、Technology和Society的首字母组成,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而STS教育则是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教育。生物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STS教育可增加学习趣味性、增强学生未来意识与参与意识、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生物核心素养等。为了了解STS教育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说明STS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促进STS教育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落实,本文在了解STS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近三年高考生物STS试题进行了分析与整理,明确了STS在高考生物试题中的占比情况。同时,设计调查问卷并在重庆市进行发放与回收,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教材为例,梳理其中所蕴含的STS教育内容,并以第5章的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和第3节《人类遗传病》为例设计教学方案以期提供参考。对近三年高考生物试卷的分析发现,每套生物试卷中均有STS试题,且STS试题的平均占比超过40%,有的甚至超过60%,部分省市的占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试题情境上看,大多STS试题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生物科技进展和个人健康。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可以发现教师对STS教育有一定的了解,而学生的认知情况不佳但对教材中STS相关栏目比较感兴趣,大多数师生对STS教育持肯定态度。同时,STS教育在生物课程中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大多数教师只是偶尔渗透,对教材中的STS相关专栏也只是简单提及、甚至直接忽视,生物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也不够。而究其原因,影响STS教育落实的因素有课时量不够、教师对STS教育的认知不足、学校不够重视和硬件设备匮乏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四方面建议:首先,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分配,加大非主城区学校的建设。其次,学校要加强重视,为STS教育的落实提供支持。同时,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提升STS教育能力。最后,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其积极配合教育教学。对人教版《遗传与进化》教材中STS相关内容的整理可以发现,教材中有诸多栏目与细节是渗透STS教育的有效材料,包括旁栏、专栏、正文和习题等,教师可结合学校、学生与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筛选使用。其中“科学˙技术˙社会”专栏的数量由原教材的3则增为5则、“科学˙技术˙社会”专栏前也增加了“STS”字样等都足以凸显STS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部门对其的重视。研究表明高考生物注重对STS内容的考察,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STS教育是重要且必要的。但当前多数中学实施STS教育的情况不佳,影响其落实的因素主要有课时量、教师知识储备和学校重视度等。从教材层面看,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中呈现STS教育内容的方式较多,蕴涵的内容也很丰富,教师可进行充分利用。综合而言,无论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或者是响应《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号召,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理应加强对STS教育的重视,切实将STS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提高学生的STS技能与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燕可郁[9](2020)在《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包含了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方法、STS三个维度的内容,通过充分挖掘前沿知识的内涵,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科学前沿的引入可以展现生物科研的相关工作,为个人学习深造和职业规划提供帮助。首先,通过解读新课标对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要求,并对近五年高考试卷中前沿知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述科学前沿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对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必修部分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整理和分析,深入挖掘科学前沿的教育价值,将教科书的素材资源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其次,本研究总结了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来源与途径,归纳和统计了2005年至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化学奖中生命科学领域的获奖情况以及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为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素材,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以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必修部分为例,从知识层面对生命科学前沿知识与高中生物教学进行整合。最后,依据新课标对前沿知识的要求,分析科学前沿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案例,归纳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原则、相关性与有效性原则、适度性与适量性原则、时效性与开放性原则、主体性与层次性原则。根据科学前沿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意义与作用,总结科学前沿的应用策略:用于新课导入、探究新知、课内拓展、课外延伸、习题背景、专题讲座、第二课堂、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程,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片段。依据新课标对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要求,以常规课《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和《人类遗传病》以及拓展课《从非典到新冠——认识传染病》为例,设计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综合应用于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的教学案例,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叶春林,戴德慧,胡伟莲[10](2019)在《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适应生物制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材及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与分析,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有益的参考。
二、分享基因工程的新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享基因工程的新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史学研究新成果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运用 ——以“历史解释”素养培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史学研究新成果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历史解释”素养的研究 |
三、创新之处 |
(一)观察视角创新 |
(二)研究内容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史学研究新成果”与“历史解释素养”概述 |
第一节 史学研究新成果的界定 |
一、史学研究新成果 |
二、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引用史学研究新成果的范畴 |
第二节 “历史解释”素养的含义 |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
二、“历史解释”素养的内涵 |
三、“历史解释”素养的教学目标 |
第二章 史学研究新成果与“历史解释”素养培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
第一节 有助于中学历史教学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 |
一、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二、加强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 |
三、适应现代教学评价改革的要求 |
第二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历史学科育人价值 |
一、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
二、拓展学生历史思维深度 |
三、拓宽学生历史思维广度 |
第三章 史学研究新成果与历史解释素养培育的契合分析 |
第一节 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
一、影响历史解释能力培养的因素 |
二、培养历史解释能力的方式 |
第二节 史学研究新成果与历史解释素养培育的契合 |
一、客观清楚的历史事实 |
二、多样正确的史学观点 |
三、遵循唯物史观的历史解释方法 |
第四章 运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培育历史解释素养的方法 |
第一节 分解事件要素,培养历史叙述能力 |
一、解释专有名词概念 |
二、解释历史事件中关键人物的作用 |
第二节 解释因果联系,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
一、解释历史事件间的因果联系 |
二、利用因果解释进行综合复习 |
第三节 使用多元史观,多视角理解历史 |
一、着眼宏观叙事,解释历史事件产生的不同影响 |
二、见微知着,利用微观史学引导学生解释历史 |
第四节 培养历史思维,辩证、客观地评价历史 |
一、评价历史事物 |
二、评价史学观点 |
第五章 运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培育“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要求 |
第一节 发挥教师在运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培育“历史解释”素养中的主导作用 |
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
二、把握历史解释能力培育中史学研究新成果的运用原则 |
三、运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第二节 凸显学生在运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培育“历史解释”素养中的主体地位 |
一、树立问题意识与历史解释意识 |
二、学会搜集和运用史学研究新成果 |
第三节 发挥教育部门在运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培育“历史解释”素养中的推动作用 |
一、组织专业培训和新老教师经验交流会 |
二、建立师生共享的史学研究成果资料数据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的前沿知识资源统计 |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前沿知识资源统计 |
二、高考生物学试题涵盖的前沿知识统计 |
三、生物学前沿知识的获取途径 |
第四章 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学科前沿知识学习的现状调查 |
二、学科前沿知识教学的课堂观察 |
三、调查结果讨论 |
第五章 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
一、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原则 |
二、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策略 |
第六章 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案例 |
一、教学案例设计 |
二、教学案例评价 |
三、案例实施反思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前沿知识统计 |
附录2 生物学前沿知识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3 教学案例专家评审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 |
1.2.3 关于转基因视频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关于转基因视频与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
2.1.1 转基因视频 |
2.1.2 新媒体 |
2.2 关于科技传播与农业科技传播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科技传播 |
2.2.2 农业科技传播 |
2.2.3 农业科技传播系统 |
2.3 关于科技风险与风险议题的相关概念界定 |
2.3.1 科技风险 |
2.3.2 风险议题 |
2.3.3 科技风险传播 |
3 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现状分析 |
3.1 抽样调查 |
3.1.1 样本选择 |
3.1.2 抽样方法 |
3.2 视频传播主体分析 |
3.2.1 视频传播主体的主要类型 |
3.2.2 传播主体的传播动机 |
3.3 视频传播内容分析 |
3.3.1 视频内容的基本样式 |
3.3.2 视频内容的信息倾向 |
3.4 视频传播的效果分析: 基于点击率的视角 |
3.4.1 不同传播主体的点击率 |
3.4.2 不同内容样式的点击率 |
3.4.3 不同内容观点的点击率 |
3.4.4 点击率与社会热点的关系 |
4 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 |
4.1 转基因视频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专业和公益性传播主体参与度不足 |
4.1.2 传播内容质量较为粗糙 |
4.1.3 媒介平台责任普遍缺失 |
4.2 影响转基因视频传播发展的主要因素 |
4.2.1 经济因素 |
4.2.2 文化因素 |
4.2.3 环境因素 |
4.2.4 平台因素 |
4.2.5 人才因素 |
4.2.6 观念因素 |
5 推进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发展的对策设计 |
5.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构建转基因视频传播的宏观环境 |
5.1.1 加大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水平 |
5.1.2 激励并引导专业传播主体参与热情 |
5.1.3 加快科技传播人才队伍建设 |
5.1.4 完善政策引导与投入支持体系 |
5.1.5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 |
5.2 加大新媒体平台建设,强化新媒体平台责任 |
5.2.1 推进媒介融合发展和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转基因视频传播效果 |
5.2.2 督导新媒介平台内部监管,强化平台科技传播社会责任 |
5.3 引导并规范微观主体传播行为,不断优化视频呈现方式 |
5.3.1 坚持科学价值品质,切实提高视频内容制作水平 |
5.3.2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提升互动沟通能力 |
5.3.3 加快生产模式融合,不断优化内容呈现方式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未来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样本统计表 |
致谢 |
(4)第三次跨越:新科技背景下的传播符号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符号学的三次跨越与传播符号学的演进 |
二、开拓创新再出发 |
(一)解决新问题需要新方法 |
(二)化解新危机需要新理论 |
1. 意义的生成与流变 |
2. 精神符号 |
3. 情境论 |
(三)定位新方向需要新观念 |
三、理论建构与实践落地 |
(一)理论建设:创造性转化 |
(二)社会实践:激活创新力 |
(三)符号生产:赋能文创业 |
四、结语:展望新世纪的传播符号学 |
(5)基于全国卷生物高考试题分析探索如何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中学生物学教学 ——以病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 社会热点问题与生物高考 |
1.3 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中学生物学教学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近5年全国卷社会热点(以病毒为例)的相关生物试题分析 |
2.1 与热点“病毒”相关试题的分值比例分析 |
2.2 与热点“病毒”相关试题的考查内容分析 |
第3章 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中学生物学教学案例 |
3.1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社会热点 |
3.2 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中学生物学教学案例 |
第4章 对策与建议 |
4.1 注重研究《新课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
4.2 注重教材内容,融入社会热点 |
4.3 注重课堂各教学环节,灵活运用社会热点 |
4.4 注重高考题研究,注意社会热点引起的考查变化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社会热点试题分析的高中生物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需求 |
1.1.2 生物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的体现 |
1.1.3 应对高考的命题趋势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STSE教育的研究现状 |
1.2.2 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物学社会热点 |
2.1.2 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 |
2.1.3 高中生物社会热点教学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
3.1 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要求与社会热点教学的关联 |
3.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生物学社会热点的关联 |
3.3 生物学社会热点与高考生物试题考查能力的关联 |
第4章 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考查分析 |
4.1 2015-2019年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情境分类情况 |
4.1.1 生态环境类社会热点试题情境分析 |
4.1.2 人类健康与疾病类社会热点试题情境分析 |
4.1.3 生命科学前沿与诺贝尔奖类社会热点试题情境分析 |
4.1.4 生活体育类社会热点试题情境分析 |
4.2 2015-2019年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考查能力类型 |
4.3 2015-2019年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考查核心素养类型 |
4.4 生物学社会热点命题规律与趋势 |
4.4.1 考查内容 |
4.4.2 考查题型和难度 |
4.4.3 考查能力类型与核心素养类型 |
第5章 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5.1 生物学社会热点素材库的建立 |
5.1.1 生物学社会热点素材的收集途径 |
5.1.2 生物学社会热点素材的应用原则 |
5.1.3 生物学社会热点素材库的建立 |
5.2 生物学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5.2.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
5.2.2 以社会热点为教学情境,组织探究性学习 |
5.2.3 设置灵活、开放的社会热点为习题 |
5.3 生物学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
5.3.1 找准社会热点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 |
5.3.2 合理把控社会热点素材的难度和时间 |
5.3.3 注重社会热点情境的科学严谨性 |
第6章 社会热点应用于高中生物的教学设计案例 |
6.1 在高中生物社会热点教学中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
6.2 在高中生物社会热点教学中培养实验与探究能力 |
6.3 在高中生物社会热点教学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
6.4 社会热点情境教学结果分析 |
6.4.1 社会热点情境教学测验 |
6.4.2 测验结果分析 |
6.4.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分析了近五年生物学社会热点试题的命题趋势 |
7.1.2 建立了生物学社会热点素材库 |
7.1.3 生物学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高考生物STS试题及教材中的STS教育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素质教育的需要 |
1.1.2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社会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内容分析法 |
1.4.4 案例研究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STS |
2.1.2 STS教育 |
2.1.3 生物STS试题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构建主义理论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2.2.3 生活教育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对高考生物STS试题的分析 |
3.1 试卷的基本情况 |
3.2 STS试题的占比分析 |
3.3 STS试题的情境分析 |
3.3.1 STS试题的情境分类 |
3.3.2 两类情境在生物STS试题中的占比情况 |
3.3.3 STS试题的具体分析 |
3.4 对高考生物STS试题的总结 |
4 STS教育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实施现状调查 |
4.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4.2 问卷调查的对象 |
4.3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4.3.1 教师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4.3.2 学生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4.4 调查问卷的总结 |
4.4.1 师生对STS教育的认知和态度 |
4.4.2 STS教育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实施情况 |
4.4.3 影响STS教育落实的因素 |
4.5 落实STS教育的建议 |
4.5.1 注重资源合理分配,加大非主城区学校建设 |
4.5.2 学校加强重视,为STS教育的落实提供支持 |
4.5.3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STS教育能力 |
4.5.4 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其积极配合教育教学 |
5 《遗传与进化》教材中的STS内容分析与案例设计 |
5.1 教材选取依据 |
5.2 STS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 |
5.3 STS内容在教材中的具体渗透 |
5.4 结合《遗传与进化》进行案例设计 |
5.4.1 案例一 |
5.4.2 案例二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高中生物对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要求与内容 |
3.1 新课标对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要求 |
3.2 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必修部分中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内容 |
3.3 高考试卷中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内容 |
4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策略 |
4.1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
4.2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5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的开发与应用 |
5.1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开发 |
5.2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的应用案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整理 |
附录 B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与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的整合 |
致谢 |
(10)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内容的探索 |
1. 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
2. 在教学内容中注入本学科的前沿进展。 |
3. 在课程讲授中,增加实验操作内容的讲解。 |
4.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科研能力。 |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 |
1. 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 |
2.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
3.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
三、教材与参考资料的探索 |
1. 授课内容的改革。 |
2.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
四、考核方式的探索 |
五、结语 |
四、分享基因工程的新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史学研究新成果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运用 ——以“历史解释”素养培育为例[D]. 吴霖.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 刘倩. 石河子大学, 2021
- [3]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靖川.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4]第三次跨越:新科技背景下的传播符号学[J]. 李思屈,臧金英. 浙江社会科学, 2020(11)
- [5]基于全国卷生物高考试题分析探索如何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中学生物学教学 ——以病毒为例[D]. 白云. 西南大学, 2020(05)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基于社会热点试题分析的高中生物教学应用研究[D]. 吴梢琪.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8]高考生物STS试题及教材中的STS教育内容分析[D]. 张义兰. 西南大学, 2020(01)
- [9]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为例[D]. 燕可郁.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10]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叶春林,戴德慧,胡伟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