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城市夜间光环境现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提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康佳意[2](2021)在《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品质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及云南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夜间活动也逐渐增多,城市夜景逐渐受到关注。但不少城市忽视了夜间的整体风貌塑造,或仅仅采用简单的灯光亮化工程措施,导致夜间风貌不佳,缺乏可意象性。如何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去思考和引导城市夜景规划,促进城市夜间风貌有效提升,值得思考。目前,云南省楚雄市的城市夜景缺乏规划引导,风貌不够彰显,夜景可意象性不高,不利于城市夜间形象展示。本论文基于城市意象视角,以问题为导向,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开展城市夜景意象与城市夜景规划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意象、城市夜景意象及其夜景规划的背景、理论、发展和案例,借鉴了夜景发展好的方面,也明确城市夜景整体性不足、可意象性不高和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然后,系统研究了影响城市夜景意象认知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空间(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主观感受和其他特殊情况,了解相关因素如何对城市夜景产生意象特征;其次,结合夜景意象调查分析了楚雄市城市夜景现状的优势与问题、现状夜景意象特征是否得到有效体现等内容,得到了楚雄市的城市夜景意象;接着,提出了楚雄市城市夜景总体定位、城市夜景规划、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等内容。最终,提出结论,明确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五项误区,并提出要采用整体性及系统性夜景意象提升、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夜景风貌以及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四项夜景规划策略方法,建立物质要素(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与文化要素两方面的城市夜景意象系统,构建城市夜景规划框架。并针对以上主要结论提出反思,为同类中小城市的夜景风貌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王鹏程[3](2019)在《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长春市各大商业街区和主流干道上流光溢彩的灯光吸引着过往的人群,灯光在装点城市,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金碧辉煌、火树银花,高强的照明方式掩盖着城市建设的合理性。街道上不断变换的灯光令人焦虑不安,人工白昼令居民无法安眠,刺目的灯光造成了交通安全隐患,光污染问题对长春市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生活乃至城市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光污染问题的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以长春市各大商业街区、主流干道的夜景照明为调查的节点和路径,以长春市的建筑照明、商业广告照明和道路照明、等主要照明形式作为研究对象,以网络资料搜集来辅助调查,以此来了解长春市主城区夜景照明的光污染现状,分析导致长春市产生光污染的一般原因。最后以加强市场监察管理、城市夜景观照明整体规划设计、科学选用照明工具和照明方式的角度,针对长春市光污染现状提出了既符合照度标准又遵循人本主义原则的有效合理化防治建议。
吕添添[4](2019)在《基于绿色建筑需求的室外区域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绿色建筑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构建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的重要性。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能够最大限度节流环保、削减污染,为用户创造健康、高效、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建筑物。建筑室外环境的好坏对人体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营造舒适、健康、安全、怡人的室外生活环境尤为重要,建筑室外环境的建设应当尽量做到趋利避害,给人们提供更为愉悦宜人的空间环境,提升用户的满意程度。本研究基于绿色建筑的要求,综合分析与研究住宅建筑室外风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以及用户舒适度。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研究建筑室外主导风向角下的风速以及风压差,根据其大小来判定风环境的好坏;利用声级的大小来判断室外声环境的优劣,探究室外区域声环境的分布规律;分析在室外光照影响下的建筑物之间的遮挡作用;根据计算得到的各热工参数,对室外热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现场实测,将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得到了不同时间段的室外区域风速、噪声、光照以及温湿度的分布情况,分析室外环境的影响因素,初步了解住宅建筑的室外环境现状,并根据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对室外热舒适度进行了问卷调查,极少部分的住户表示不能接受,大多数住户对其主观满意度良好,说明该区域室外热环境适宜进行户外活动。将数值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5%,数值模拟与实测有较好的吻合度,说明该方法科学可行。对室外环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不同工况下建筑室外环境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室外环境的影响因素,评价其对于人体的影响情况,根据最后的结果提出改善策略。结果表明:室外风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的模拟结果基本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可作适当的改善措施,使其为住户提供更为舒适的住宅室外环境;室外热环境的热岛强度较高,应采取相关的改进措施,在建筑整体方案不变的情况下,可尽量多种植树木,为室外场地建造遮阳物,扩大绿化和水域面积,从而改善室外热环境,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住宅建筑室外环境质量的好坏,对建筑能耗和使用者的生活环境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基于绿色建筑需求的室外区域环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改善措施,为提高建筑节能率和增加人体舒适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谢雨宏[5](2019)在《大型高铁客站站房使用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大型高铁客站自诞生至今仅十余年,属较新的建筑类型,其使用后评价既有研究数量相对较少,深度相对较浅。随着“四纵四横”高铁网完全建成,大量尚处于初创期和试错期的大型高铁客站全状态投运,站房的设计失误逐步暴露,应及时发现并纠正,避免错误重现。以全国各地共21座大型高铁客站站房为样本,进行多轮走访调研,发放11类问卷共4817份,运用SPSS、SAS、yaahp、MATLAB等软件进行定量研究。同时,以定性分析弥补结构化研究的不足。研究中的使用后评价主要分为综合满意度评价、焦点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三部分。综合满意度评价以不同使用群体、不同客站站房、不同时间为控制变量,在通过了信效度检验的基础上,分三阶段进行均值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AHP-模糊综合评价,获得了较为系统、详实的评价结果。焦点评价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候车大厅的喜爱度评价,探讨了4个大项,15个中项,22个小项的旅客喜爱度,总结了既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第二阶段是对设计人员内部访谈,以及对意见箱和投诉热线的查看和整理,发现了诸多隐藏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在以上评价的基础上,提取出高铁客站站房中的若干突出问题进行诊断性评价。对我国高铁站的基本人流模式问题,通过秩和检验,否定了现行规范总则中“我国高铁站为‘通过式’人流”的基本假设,确认了“我国高铁站仍以‘等候式’人流为主,辅以少量‘通过式’人流”的基本现实。对高铁客站站房的规模预测问题,新建了基于Fisher分布参数估计,预测高铁客站站房及候车空间最高聚集人数的数学模型,能有效解决站房部分空间规模预测不准确的问题。针对站房与城市交通接驳问题,运用改进型logistics模型进行全要素建模,在传统接驳方式中首次纳入4大新要素,计算分摊率期望值,得出量化的设计建议。针对换乘接续现状的不便,提出并讨论了多种优化方案,通过专家评价得出优化建议。此外,还在大型高铁客站站房的商业运营、安检漏洞、大众误解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针对POE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将研究成果具象化、条文化、系统化,提出高铁客站站房的设计改进建议,为设计实践及规范修编提供参考。
梁芳芳[6](2018)在《基于眩光与遮挡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以万州百安坝道路照明规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依托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团队名称:健康照明创新团队,编号:CXTDX201601005)。机动车道的照明是城市道路照明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为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不仅可以方便人民的日常生活、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还可以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美化城市生活环境。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飞速增长,道路照明水平参差不齐和能耗巨大的现象非常普遍。目前有关道路照明方面的研究很多,包括道路照明照明方式的研究、标准的研究,道路照明中的眩光研究等等,然而很多研究并没有结合道路实际情况,例如,研究时并没有考虑道路环境要素对道路照明的影响。因此,本文从道路照明的实际出发,根据日常生活经历及参与项目时发现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基于眩光与遮挡的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这一课题。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对文献及相关资料的研究,结合实际生活经历,梳理总结出了影响道路照明光环境的几方面要素。其次,通过客观的实测数据与主观问调查价对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的现状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通过德尔菲法与主观问卷调查的结果向比较,以期初步了解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发现行道树遮挡与对向车灯对道路照明的影响最大。之后对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进行再次的调查分析,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法或建议。本文属于工程实践性论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1.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一章):在对研究对象背景的论述基础上,针对目前城市道路照明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国内外研究综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研究方法进行总体梳理。2.第二部分为本文的基础研究(第二章),在文章第二部分,笔者首先界定了研究对象,然后通过文献综述和前期调研对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以及有关光环境对人的视觉心理的作用原理进行研究,最后对道路照明及视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作了一个概述,为下文的分析研究做基础;3.第三部分为调查研究分析部分(第三章、第四章):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道路进行实地调查,首先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然后通过参与调查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其光环境影响因子重要程度和人群视觉心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了分析。此外,调查问卷结果结合德尔菲法确定光环境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并对重要的影响因子进行重点调查分析。4.第四部分为项目实践(第五章):以重庆市万州区百安坝夜景照明规划项目中的道路照明规划部分为例,对上文研究成果加以利用,详细论述其设计的方法及过程。
郎天怡[7](2018)在《基于人工光环境原理的沈阳中街建筑环境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现如今人们夜晚的活动需求越来越多,商业街无疑成为了上班族下班后的首选消遣聚会之地,现如今每座城市的商业街都有着完全不同的商业魅力,这其中主要表现在商业街的文化环境、商业模式、受用年龄段等。商业街在吸引客流量的方式已经不单单是靠商业街的购物情况,较好的商业街照明为人们的购物体验带来了优质的心理感受,同时也会拉动商业街的商业经济。本文重点研究的是沈阳中街的夜间商业街建筑照明,首先,查阅和研究了有关夜间商业街的照明要素和要点,从中了解到有关商业街照明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出商业街建筑的照明方式、商业街区域空间的划分再到商业街夜间照明气氛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通过对中街的实地调查与分析,从沈阳中街的整体空间布局入手,了解到中街的建筑形态,并且对沈阳中街的周围环境以及现阶段照明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沈阳中街的空间布局、设施分布、人群活动情况进行进一步研究,整理出中街现阶段照明所存在的问题,针对现阶段沈阳中街的照明环境所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最后,通过对沈阳中街夜间照明的数据分析、整理和总结,归纳总结出针对沈阳中街的夜间照明设计的原则。
郭晓炜[8](2018)在《城市夜间光污染区域亮度观测及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城市现代照明技术和城市夜间环境建设发展迅速,伴随照明新技术的引入更使得城市夜间光环境丰富多彩,城市夜间环境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城市夜生活,因此人工光在使用环境中逐渐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导致城市夜间环境建设追求以亮为美、色彩繁杂,由此而引发的城市光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但是光污染不仅对资源造成了浪费,还会影响天文观测、危害人类健康及造成生态失衡,其危害之广不容小觑。因此对于城市夜间光污染的测试方法、评价标准、防治策略等问题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且现实意义深远的。首先,本论文研究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总结学习,对城市夜间光污染观测方法和规律特性的相关理论整理,并着重分析和总结了城市光污染的形式分类、特点分析、光环境的亮度分类及量化指标。并对影响城市夜间光污染的影响因素(大气、天体、气象条件、城市功能)进行梳理,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其次,研究区域整体光环境变化特征。通过对大连市典型夜间光环境包括商业区、居住区及道路照明现状的实地调研,总结现状问题并初步分析光污染产生的原因。通过对选定区域(大连理工大学测点)天空星等亮度在气象条件、空气质量及单色光影响下随时间、季节的分布规律深入对比与分析,从而建立了区域全天空光污染测试模型。并对典型气象条件下的全天空光污染进行全天候(24时)的观测对比,探讨区域天空星等亮度值的整体性、方向性及轴线分布规律。进一步建立全色块光污染分布图,直观且便捷的实现区域光污染的图示化表达。最后,主要侧重研究区域光污染的等值变化图,通过对大连市中山区中山广场区域实地测试,并且结合城市地理信息并利用Surfer软件对亮度仪器的不同视窗(向上、水平、向下)的季节性对比情况分别绘制光污染的等值变化图。使研究体系更全面、且具有实践意义,能够帮助未来城市光污染监测、评价与防治系统科学化的建立。
于娟[9](2017)在《城市照明色光对居民室内活动的干扰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夜景照明早已成为城市的重要环境资产组成部分,高品质的夜景照明能更好的服务于城市,服务于城市居民的夜生活。本研究是对因城市照明色光产生的光侵扰对居民如何产生影响的定量化研究,更具体阐述为“具有明显色彩倾向的彩色光,对居民在明视觉环境下进行休闲娱乐活动时的,视觉效应的视力与心理层面的干扰影响”,旨在为光侵扰有效防治奠定基础,以最终提升夜景照明品质。本文梳理了色光侵扰定量化的相关研究,厘清了研究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实地调研,建立了数据库,依此建立了光侵扰评价系统的结构模型与色光侵扰评价参数体系;提取了适用于色光侵扰评价实验的主观评价方法;最终通过大批次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得出了典型色光侵扰的干扰评价阈值。光侵扰评价系统的结构模型由“侵扰来源”、“侵扰因素”和“侵扰形式”构成,4类侵扰来源为:点、静态面、动态面、大体量光源;5种侵扰因素为:亮度、光色、动态形式、发光时间段、发光面积;3大侵扰形式为:亮度侵扰、色光侵扰、动态侵扰。光侵扰评价系统结构模型的建立将复杂的现状光侵扰转化为可实验评价的物理参数,色光侵扰评价参数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实现了物理参数的实验室复现,将色光侵扰这一主观感受概念转化为客观可评价数据。此部分成果标志着光侵扰由定性研究进入定量化研究阶段,拓展了光侵扰的研究深度,为本论文的理论创新点。色光侵扰评价实验方法是通过对心理物理学阈值理论的梳理,筛选出三种相关实验方法:极限法、恒定刺激法、李克特量表法,经对比论证与预实验验证,最终提取出的适用于非直视状态下色光侵扰评价实验的实验方法,保证了实验的科学合理性,进一步奠定了光侵扰定量化研究基础,是本论文的方法创新点。典型色光侵扰对室内活动的干扰评价阈值是指6色相(红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光侵扰3个侵扰等级(Sw/Sl=1、4、16)的干扰阈值。本文同时讨论了干扰阈值与侵扰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季节、性别和色调冷暖的差异性,依此进一步对阈值应用开展了讨论。阈值研究是本论文最重要的创新成果。光侵扰定量化研究是从根本上解决光侵扰问题的唯一途径。本文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提供了科学方法和实验方案,拓展了研究深度和广度,最终得到的量化结果对光污染的治理、防治措施的研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肖想,胡华[10](2016)在《基于夜环境保护的中小城镇照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脚步的逐步推进,中小城镇各方面的建设已日渐被社会各界密切关注。文章主要关夜环境保护下的中小城镇照明规划的策略,从分析夜间光环境的主要问题、光污染的概念、研究中小城镇光污染的目的以及中小城市光污染现象所带来的影响出发,通过结合实践项目《衡山县绿色照明规划》,以衡山县为例分析中小城市在照明规划中针对光污染现象制定的防治措施,并由此为绿色照明规划提供参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小城镇光污染现象的蔓延,为中小城镇的照明规划提供思路。
二、中小城市夜间光环境现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城市夜间光环境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相关政策对城市风貌提升的要求 |
1.1.2 城市夜景风貌容易被忽视 |
1.1.3 城市夜景正成为夜间活力、夜间经济的重要支撑 |
1.1.4 市民日益增长的夜间美好生活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城市意象 |
1.3.2 城市夜景意象 |
1.3.3 城市夜景规划 |
1.3.4 可意象性 |
1.4 研究综述 |
1.4.1 城市意象的研究综述 |
1.4.2 城市夜景意象的研究综述 |
1.4.3 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夜景规划引导的实践动态 |
2.1 国外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
2.2 国内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
2.2.1 国内城市夜景规划的实践探索 |
2.2.2 国内涉及城市夜景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动态 |
2.2.3 国内城市夜景对氛围感受、行为活动的研究动态 |
2.2.4 国内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
2.3 云南地域性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动态 |
2.3.1 云南省地域特色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
2.3.2 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楚雄市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
2.3.3 云南省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
2.4 城市夜景相关案例分析 |
2.4.1 大同市夜景案例研究 |
2.4.2 鄂尔多斯市夜景案例研究 |
2.4.3 武定县中心城区夜景案例研究 |
2.5 城市夜景负面案例实践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因素分析研究 |
3.1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 |
3.2 物质空间因素分析研究 |
3.2.1 夜景的区域因素 |
3.2.2 夜景的边界因素 |
3.2.3 夜景的道路因素 |
3.2.4 夜景的节点因素 |
3.2.5 夜景的标志物因素 |
3.3 主观感受因素分析研究 |
3.3.1 夜间的行为活动因素 |
3.3.2 夜景的氛围感知因素 |
3.3.3 夜景的地域特色因素 |
3.4 特殊情况因素分析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意象现状调查研究 |
4.1 研究区域现状概况 |
4.1.1 区位交通概况 |
4.1.2 社会文化概况 |
4.1.3 规划范围概况 |
4.2 楚雄城市夜景意象调查分析 |
4.2.1 调查范围 |
4.2.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4.2.3 问卷调查主要结论 |
4.3 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的现状问题与启示 |
4.3.1 现状夜景的主要问题 |
4.3.2 现状夜景的主要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规划研究 |
5.1 城市夜景规划的基础依据 |
5.1.1 人文社会环境 |
5.1.2 自然地理环境 |
5.2 城市夜景规划的原则 |
5.3 城市夜景总体定位 |
5.4 城市夜景整体规划 |
5.4.1 区域夜景规划引导 |
5.4.2 边界夜景规划引导 |
5.4.3 道路夜景规划引导 |
5.4.4 节点夜景规划引导 |
5.4.5 标志物夜景规划引导 |
5.4.6 楚雄城市夜景总体布局 |
5.5 城市夜景规划的可意象性强化 |
5.5.1 协调楚雄城市夜景特质 |
5.5.2 城市夜景的其他引导 |
5.6 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引导 |
5.6.1 夜景控制策略 |
5.6.2 夜景管理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误区 |
6.1.1 避免与白天的城市风貌规划同等对待 |
6.1.2 避免简单采用灯光亮化形象展示 |
6.1.3 避免夜景规划色彩搭配过于随意 |
6.1.4 避免夜景规划产生“过度”现象 |
6.1.5 避免夜景规划缺乏主观感受等方面的考虑 |
6.2 中小城市夜景规划的策略方法 |
6.2.1 体现整体性、系统性的夜景意象提升 |
6.2.2 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 |
6.2.3 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的夜景风貌 |
6.2.4 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附录 D:调查问卷 |
(3)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城市光污染的定义 |
一、城市光污染的概念 |
二、城市光污染的研究范围界定 |
第二节 城市夜景光污染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城市光污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 |
一、光污染研究的发展进程 |
二、国际主要研究组织及相关成果 |
第二节 国内城市夜景光污染问题剖析 |
一、我国城市夜景工程发展简史 |
二、我国城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现状 |
三、国内夜景照明视觉污染研究方向和动态 |
第三章 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问题剖析 |
第一节 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的分类 |
一、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的主要形式 |
(一)、大气光污染 |
(二)、眩光污染 |
(三)、光侵入 |
(四)、美学型光污染 |
第二节 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现状调查 |
一、长春市大气光污染现状调查 |
二、长春市夜间眩光污染现状调查 |
三、长春市夜间光侵入现状调查 |
四、美学型光污染现状的调查 |
五、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问题问卷调查 |
第三节 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危害和影响 |
一、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
(一)对生物圈的破坏 |
(二)对城市环境的破坏 |
(三)造成资源能源损耗 |
二、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对市民身心健康的危害 |
(一)视力损害 |
(二)诱发癌症 |
(三)产生不良情绪 |
三、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对市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
(二)光污染投诉引发社会纠纷 |
(三)影响市民作息 |
四、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对城市形象的破坏 |
(一)对建筑外立面的破坏 |
(二)拉低城市整体形象 |
第四节 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的成因分析 |
一、管理者光意识薄弱导致光泛滥 |
二、照明水平及产品质量偏低 |
三、缺乏光污染相关立法及行业规范标准 |
四、亮化施工体系不完善 |
第四章 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防治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
一、长春市夜景建设的整体规划 |
二、夜景照明规划形象定位 |
三、夜景建设的合理化施工 |
四、制定和参考照明控制标准 |
五、提高参与光环境设计的主动性 |
第二节 采用科学的照明工具 |
一、使用截光型灯具 |
二、选择合理的灯具投射角度 |
三、限制LED屏和霓虹灯的亮度 |
四、大力推广新型节能光源 |
第三节 采用合理的照明方式 |
一、慎用泛光照明 |
二、减少动态照明 |
三、分时段控制市政照明时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绿色建筑需求的室外区域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 绿色建筑室外环境理论 |
2.1 室外风环境 |
2.1.1 风环境定义 |
2.1.2 风环境评价 |
2.2 室外声环境 |
2.2.1 声环境定义 |
2.2.2 声环境评价 |
2.3 室外光环境 |
2.3.1 光环境定义 |
2.3.2 光环境评价 |
2.4 室外热环境 |
2.4.1 热环境定义 |
2.4.2 热环境评价 |
2.5 绿色建筑室外环境评价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3 室外环境测评 |
3.1 室外风环境测评 |
3.1.1 实测方法 |
3.1.2 实测仪器 |
3.1.3 测点的选取 |
3.1.4 实测结果与分析 |
3.2 室外声环境测评 |
3.2.1 室外噪声源 |
3.2.2 实测方法 |
3.2.3 实测仪器 |
3.2.4 测点选择 |
3.2.5 实测结果与分析 |
3.3 室外光环境测评 |
3.3.1 实测方法 |
3.3.2 实测仪器 |
3.3.3 实测结果与分析 |
3.4 室外热环境测评 |
3.4.1 实测方法 |
3.4.2 实测仪器 |
3.4.3 实测结果与分析 |
3.4.4 用户热舒适调查 |
3.5 本章小结 |
4 数值计算模拟 |
4.1 数值模拟理论 |
4.2 流体控制方程 |
4.2.1 连续性方程 |
4.2.2 动量方程 |
4.2.3 能量方程 |
4.3 湍流模型 |
4.4 数值计算方法的概述 |
4.5 数值计算的求解过程 |
4.6 离散格式的比较 |
4.7 数学模型验证 |
4.7.1 室外热环境 |
4.7.2 室外风环境 |
4.7.3 室外声环境 |
4.8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8.1 室外风环境模拟 |
4.8.2 室外声环境模拟 |
4.8.3 室外光环境模拟 |
4.8.4 室外热环境模拟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住宅建筑室外热舒适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大型高铁客站站房使用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中的不足 |
1.3 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及主要技术路线 |
1.3.1 相关学科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意义、范围与研究策略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策略 |
1.5 研究的特色、创新点和局限性 |
1.5.1 研究特色 |
1.5.2 主要创新点 |
1.5.3 研究的局限性 |
1.6 几个重要概念 |
1.6.1 高铁客站 |
1.6.2 大型 |
1.6.3 站房 |
1.6.4 使用后评价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评价前准备 |
2.1 概述 |
2.2 评价前准备的目的 |
2.3 对评价客体的预研究 |
2.3.1 评价客体的范围 |
2.3.2 对评价客体的现场调研 |
2.3.3 对评价客体的图纸分析 |
2.3.4 评价客体的分类 |
2.3.5 评价客体的选择 |
2.4 对使用者(评价主体)的预研究 |
2.4.1 对三大类使用者的现场访谈 |
2.4.2 对使用者的问卷调查 |
2.4.3 评价主体的范围和抽样方法的确定 |
2.5 评价逻辑的建立 |
2.5.1 拟定研究思路 |
2.5.2 确定研究旨趣 |
2.5.3 研究设计综合性评价 |
2.5.4 研究设计焦点评价 |
2.5.6 选择分析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高铁客站站房综合满意度评价 |
3.1 满意度评价概述 |
3.1.1 满意度评价的概念界定 |
3.1.2 满意度评价的研究状况 |
3.2 满意度评价设计 |
3.2.1 满意度评价的研究目的 |
3.2.2 满意度评价的研究内容 |
3.2.3 满意度评价的研究方法 |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3.1 先导性研究 |
3.3.2 研究假设 |
3.4 信效度检验 |
3.4.1 信度检验 |
3.4.2 效度检验 |
3.5 第一阶段:以不同使用者为控制变量的满意度研究 |
3.5.1 评价客体的背景信息 |
3.5.2 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 |
3.5.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6 第二阶段:以不同车站为控制变量的满意度研究 |
3.6.1 评价对象的选取 |
3.6.2 问卷调查和数据搜集 |
3.6.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7 第三阶段:以不同时间(平峰期和高峰期)为控制变量的满意度研究 |
3.7.1 评价对象的选取 |
3.7.2 问卷调查和数据搜集 |
3.7.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型高铁客站站房满意度评价权重计算 |
3.8.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3.8.2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3.8.3 因子的重要性排序 |
3.8.4 权重计算 |
3.8.5 层次分析结果的综合分析 |
3.9 大型高铁客站站房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 |
3.9.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概述 |
3.9.2 运用yaahp软件实施模糊综合评价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型高铁客站站房焦点评价 |
4.1 焦点评价概述 |
4.2 候车大厅的旅客喜爱度评价 |
4.2.1 喜爱度评价概述 |
4.2.2 喜爱度评价设计 |
4.2.3 对评价客体的预研究 |
4.2.4 现场调研 |
4.2.5 喜爱度问卷设计及样本采集 |
4.2.6 喜爱度分析及结果 |
4.3 基于内部访谈、意见箱及投诉热线的焦点评价 |
4.3.1 概述及评价措施 |
4.3.2 焦点问题及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几类特殊站型的专项评价 |
5.1 线下穿越型 |
5.1.1 线下穿越型概述 |
5.1.2 线下穿越式站型的评价框架 |
5.1.3 线下穿越型优点 |
5.1.4 线下穿越型缺点 |
5.1.5 线下穿越型高铁站适用性的基本结论 |
5.2 站城一体型 |
5.2.1 站城一体型概述 |
5.2.2 站城一体式站型的评价框架 |
5.2.3 站城一体型优点 |
5.2.4 站城一体型缺点 |
5.2.5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 |
5.2.6 站城一体型高铁站适用性的基本结论 |
5.2.7 站城一体型高铁站推广中的困难及建议 |
5.3 骑跨式站型——小城大站 |
5.3.1 骑跨式站型简介 |
5.3.2 骑跨式站型的评价框架 |
5.3.3 若干缺点的研究及评价 |
5.3.4 若干优点的研究及评价 |
5.3.5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 |
5.3.6 骑跨式高铁站适用性的基本结论 |
5.4 线侧式站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若干突出问题的诊断性评价 |
6.1 若干突出问题概述 |
6.2 诊断性评价概述 |
6.3 基本人流模式(“通过式”还是“等候式”)问题 |
6.3.1 基本人流模式设计现状 |
6.3.2 高铁站“通过式”客流的假设检验 |
6.3.3“通过式”客流不成立的原因分析 |
6.3.4 基本人流模式改进建议 |
6.4 规模预测问题 |
6.4.1 基于Fisher分布参数估计的最高聚集人数预测模型 |
6.4.2 站房面积指标问题 |
6.4.3 旅客车站专用场地最小面积问题 |
6.5 站房与城市交通接驳问题 |
6.5.1 各种接驳方式的分摊率 |
6.5.2 小汽车送站落客区问题 |
6.5.3 停车场问题 |
6.5.4 地铁接驳问题 |
6.5.5 网约车问题 |
6.6 铁路换乘接续问题 |
6.6.1 既有换乘接续方式及优缺点 |
6.6.2 换乘接续旅客喜爱度专项调研 |
6.6.3 其他换乘接续方案的探讨 |
6.6.4 优化方案的专家投票及改进建议 |
6.7 安检漏洞问题 |
6.7.1 安检漏洞的发现 |
6.7.2 模拟违禁物品传递实验 |
6.7.3 产生安检漏洞的原因 |
6.7.4 安检漏洞解决措施 |
6.8 各种误解的集中解释 |
6.8.1 高铁客站远离市区及命名问题 |
6.8.2 国外高铁站“更繁忙”但“不拥挤”问题 |
6.8.3 站房及接驳交通未通宵运营问题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大型高铁客站站房设计改进建议 |
前言 |
7.1 总则 |
7.2 总平面布置的改进建议 |
7.2.1 总平面布置改进建议 |
7.2.2 总体流线设计改进建议 |
7.2.3 站房总体设计的其他改进事项 |
7.3 车站广场的设计改进建议 |
7.3.1 车站广场组成的改进建议 |
7.3.2 车站广场设计要点的改进建议 |
7.3.3 专用场地面积指标的改进建议 |
7.3.4 站房平台设计值的改进建议 |
7.3.5 广场绿化的设计改进建议 |
7.3.6 公交、轨交接驳的设计改进建议 |
7.3.7 卫生间设计改进建议 |
7.4 站房的设计改进建议 |
7.4.1 基本设计原则的改进建议 |
7.4.2 集散厅 |
7.4.3 候车区(室) |
7.4.4 售票用房 |
7.4.5 高铁快递设施改进建议 |
7.4.6 旅客服务设施改进建议 |
7.4.7 旅客用厕所、盥洗间改进建议 |
7.4.8 客运管理、生活和设备用房设计改进建议 |
7.5 站场客运建筑的设计改进建议 |
7.5.1 跨线设施的设计改进建议 |
7.5.2 检票口设计改进建议 |
7.6 设施设备的设计改进建议 |
7.6.1 暖通、空调的改进建议 |
7.6.2 信息智能化的改进建议 |
结论及展望 |
1.主要研究成果 |
2.主要创新点 |
3.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调研的大型高铁客站站房基本信息表 |
附录 2 大型高铁客站站房使用后评价探索性员工问卷 |
附录 3 大型高铁客站站房使用后评价探索性旅客问卷 |
附录 4 大型高铁客站站房使用后满意度调查表(旅客) |
附录 5 大型高铁客站站房使用后满意度调查表(动车司乘人员) |
附录 6 大型高铁客站站房使用后满意度调查表(车站工作人员) |
附录 7 候车空间旅客使用喜爱度倾向调查表 |
附录 8 线下穿越型高铁站适用性专家评价表 |
附录 9 站城一体型高铁站适用性专家评价表 |
附录 10 骑跨型高铁站适用性专家评价表 |
附录 11 大型高铁站站房城市交通接驳方式调查表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眩光与遮挡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以万州百安坝道路照明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道路照明研究现状 |
1.2.2 道路照明光环境研究进展 |
1.2.3 光环境与视觉心理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相关理论研究 |
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1.1 城市道路 |
2.1.2 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 |
2.1.3 城市道路照明的特征 |
2.1.4 城市道路照明影响要素 |
2.2 城市道路照明的基本原理 |
2.2.1 城市道路的分级 |
2.2.2 城市道路照明的方式 |
2.2.3 道路照明的技术指标 |
2.2.4 视觉生理及心理特点 |
2.3 视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
2.3.1 视觉心理对光环境的要求 |
2.3.2 与光环境相关的视觉心理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现状调查研究 |
3.1 调研范围确定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现状分析 |
3.1.3 调研对象选取原则 |
3.2 调研对象选择 |
3.3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3.1 调研内容 |
3.3.2 调研方法 |
3.4 现场数据测量及结果分析 |
3.4.1 城市道路实测的测试方法 |
3.4.2 城市道路照明测试结果呈现 |
3.4.3 城市道路照明测试结果分析 |
3.4.4 小结 |
3.5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5.1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3.5.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道路照明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
4.1 影响因素排序 |
4.1.1 德尔菲法应用步骤 |
4.1.2 数据处理结果 |
4.1.3 影响因素权重 |
4.1.4 主观问卷排序结果 |
4.2 行道树遮挡对道路照明的影响 |
4.2.1 行道树与道路照明的关系研究 |
4.2.2 解决策略及建议 |
4.3 眩光对道路照明的影响 |
4.3.1 对向车辆产生的眩光 |
4.3.2 监控补光灯产生的眩光 |
4.3.3 广告屏产生的眩光 |
4.3.4 路灯引起的眩光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践:以重庆万州百安坝道路照明规划为例 |
5.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5.1.1 项目背景 |
5.1.2 设计的意义 |
5.2 现状调研分析 |
5.2.1 城市需求分析 |
5.2.2 市民需求调查分析 |
5.2.3 百安坝道路照明现状 |
5.2.4 影响道路照明光环境的因素分析 |
5.3 道路照明规划设计 |
5.3.1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
5.3.2 规划设计原则 |
5.3.3 规划设计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道路照明测试记录表 |
附录 B:测试道路信息一览表 |
附录 C:道路照明光环境视觉心理满意度及的调查问卷 |
附录 D:城市道路光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专家评价表 |
附录 E.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基于人工光环境原理的沈阳中街建筑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现状 |
1.3.2 国外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影响商业街建筑照明的因素 |
2.1 照明的属性与分类 |
2.1.1 光环境的分类 |
2.1.2 光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2.1.3 商业街照明的功能性作用 |
2.1.4 商业街照明的装饰性作用 |
2.2 商业街照明特点 |
2.2.1 商业街照明的情感与语言体现 |
2.2.2 商业街照明的区域性与私密性 |
2.2.3 商业街照明气氛的营造 |
2.2.4 色温对商业街的影响 |
2.2.5 商业街照明的关键要素 |
2.2.6 商业街照明的色彩变幻 |
2.3 光与建筑 |
2.3.1 自然光下的建筑 |
2.3.2 人工光下的建筑 |
2.3.3 商业街中常见的建筑照明方式 |
2.3.4 眩光 |
2.3.5 明适应与暗适应 |
2.3.6 商业街的照明识别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街发展历程及建筑光环境现状分析 |
3.1 沈阳中街的发展历程 |
3.1.1 中街建筑风格 |
3.1.2 中街照明发展历程 |
3.2 中街建筑形态的文化交融 |
3.2.1 吉顺丝房旧址照明 |
3.2.2 荟华楼金店照明 |
3.3 中街光环境现状分析 |
3.3.1 沈阳中街商店经营状态 |
3.3.2 沈阳中街空间布局 |
3.4 中街人群使用情况调查 |
3.4.1 人群年龄以及性别分布 |
3.4.2 消费情况 |
3.4.3 人群流量 |
3.5 沈阳中街光环境调研 |
3.5.1 调研目的 |
3.5.2 调研方法 |
3.5.3 实地测量与调察 |
3.5.4 中街光环境数据统计 |
3.5.5 中街光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
3.6 沈阳中街分段照明分析 |
3.6.1 起点处照明 |
3.6.2 中街内部空间照明 |
3.6.3 沈阳中街视点分析与动线分析 |
3.7 沈阳中街光环境实地测量分析 |
3.7.1 中街夜间照明环境明适应与暗适应分析 |
3.7.2 沈阳中街照明识别速度分析 |
3.7.3 沈阳中街照明眩光问题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沈阳中街建筑光环境设计对策 |
4.1 沈阳中街光环境设计定位 |
4.2 沈阳中街的商业定位 |
4.3 沈阳中街夜间照明设计原则 |
4.3.1 商业性 |
4.3.2 整体性 |
4.3.3 艺术性 |
4.3.4 环保性 |
4.3.5 功能性 |
4.3.6 人性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城市夜间光污染区域亮度观测及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际研究机构及主要成果 |
1.3.2 城市夜天空光环境测试方式整理 |
1.3.3 光污染量化模型发展研究整理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光污染理论分析 |
2.1 城市光污染理论梳理 |
2.1.1 光污染形式分类 |
2.1.2 光污染特点分析 |
2.1.3 光环境亮度分类 |
2.1.4 光环境量化指标 |
2.2 影响城市夜间光污染因素 |
2.2.1 大气宏观因素 |
2.2.2 天体影响因素 |
2.2.3 气象因素影响 |
2.2.4 城市功能影响 |
2.3 大连市夜间光环境现状问题 |
2.3.1 商业区现状 |
2.3.2 居住区现状 |
2.3.3 道路照明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区域全天空观测及分布规律研究 |
3.1 区域全天空光污染产生原因探究 |
3.1.1 缺乏整体照明规划 |
3.1.2 夜景建设投资不足 |
3.1.3 夜景文化缺乏特色 |
3.1.4 绿色照明发展滞后 |
3.2 区域全天空光污染实测研究背景 |
3.2.1 地理信息 |
3.2.2 气象条件 |
3.2.3 背景条件 |
3.2.4 测试地点 |
3.3 区域光污染亮度观测及规律研究 |
3.3.1 测试方法 |
3.3.2 气象条件影响亮度分布规律 |
3.3.3 空气质量影响亮度分布规律 |
3.3.4 单色光影响亮度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典型气象条件下的全天空亮度分布规律 |
4.1 典型气象条件下全天空光污染实景图片分析 |
4.1.1 研究背景 |
4.1.2 测试条件 |
4.1.3 图像数据采集 |
4.2 典型气象条件下全天空光污染规律对比分析 |
4.2.1 共性分析 |
4.2.2 差异性分析 |
4.3 区域全天空光污染测试模型研究 |
4.3.1 建立测试模型 |
4.3.2 亮度整体分布规律 |
4.3.3 亮度方向性规律 |
4.3.4 亮度轴线分布规律 |
4.3.5 亮度全色块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5 大连市中山区区域光环境实测研究 |
5.1 城市区域光污染分布规律实测 |
5.1.1 测试地点 |
5.1.2 实验仪器 |
5.1.3 数据采集 |
5.1.4 分析软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实景图像采集 |
5.2.2 亮度分布规律 |
5.2.3 区域光谱分布 |
5.2.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附录A 夜天空星等亮度连续观测数据 |
附录B 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对应的污染物项目浓度限值 |
附录C 典型晴朗无月全天空光环境全天候(时)动态图像及亮度分析图 |
附录D 典型云天有月全天空光环境全天候(时)动态图像及亮度分析图 |
附录E 区域全部测点光谱分布(夏季) |
附录F 区域全部测点光谱分布(冬季)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城市照明色光对居民室内活动的干扰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色光侵扰定量化相关研究 |
2.1 色光侵扰定量化研究回顾 |
2.1.1 防治规范 |
2.1.2 学术研究 |
2.1.3 相关理论研究 |
2.2 色光侵扰研究评述 |
2.2.1 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2.2.2 已有研究方法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照明对居室内活动干扰的复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干扰光源的多样性 |
3.1.1 干扰光源分类 |
3.1.2 来源于光源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3 小结 |
3.2 干扰现场的复杂性 |
3.2.1 来源于室外现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来源于室内现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3 小结 |
3.3 “亮度视知觉”和“颜色视知觉”心理学研究的复杂性 |
3.3.1 亮度视知觉相关概念与特性 |
3.3.2 颜色视知觉相关概念与特性 |
3.3.3 来源于视知觉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4 小结 |
3.4 居民室内活动的不确定性 |
3.4.1 活动类型 |
3.4.2 光环境需求 |
3.4.3 声环境、热工环境需求 |
3.4.4 小结 |
3.5 居民个体差异性 |
3.5.1 年龄段与性别 |
3.5.2 视力情况 |
3.5.3 疲劳程度和情绪 |
3.5.4 小结 |
3.6 城市照明对居民室内活动干扰影响因素凝练总结 |
3.6.1 研究因素凝练 |
3.6.2 限定因素凝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侵扰评价系统结构模型与色光侵扰评价参数体系获取 |
4.1 城市居住区光侵扰现场调研 |
4.1.1 主观调查 |
4.1.2 客观测量 |
4.2 光侵扰数据库(调研数据的归类整理分析) |
4.2.1 数据库功能及应用介绍 |
4.2.2 光侵扰数据库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
4.3 光侵扰评价系统结构模型(侵扰形式研究) |
4.3.1 亮度侵扰 |
4.3.2 色光侵扰 |
4.3.3 动态侵扰 |
4.3.4 小结 |
4.4 色光侵扰评价参数体系 |
4.4.1 亮度(明度&灰度) |
4.4.2 光色(色相) |
4.4.3 Sw/Sl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色光侵扰评价实验方法研究 |
5.1 评价方法研究 |
5.1.1 心理物理学阈值理论 |
5.1.2 相关评价方法 |
5.1.3 评价方法适用性研究 |
5.1.4 小结 |
5.2 色光侵扰复现 |
5.2.1 光源复现 |
5.2.2 场所复现(实验室空间的建立) |
5.3 色光侵扰主观评价实验设置 |
5.3.1 实验时长研究 |
5.3.2 实验问卷设计 |
5.3.3 实验被试人员筛选 |
5.3.4 实验步骤 |
5.4 预评价实验(实验设置论证) |
5.4.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2 调整实验变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色光侵扰对室内活动干扰阈值研究 |
6.1 大批次实验 |
6.1.1 实验步骤 |
6.1.2 实验引导语、实验时长 |
6.2 实验结果统计分析 |
6.2.1 夏季实验结果 |
6.2.2 冬季实验结果 |
6.2.3 小结 |
6.3 典型色光侵扰干扰评价阈值(明度阈值)获取 |
6.3.1 阈值计算方法 |
6.3.2 夏季实验阈值计算 |
6.3.3 冬季实验阈值计算 |
6.3.4 小结(明度阈值统计) |
6.4 线性回归(获取典型色光侵扰干扰评价亮度阈值) |
6.4.1 明度阈值与Sw/Sl的线性拟合 |
6.4.2 明度值与亮度值的线性回归 |
6.4.3 亮度阈值与Sw/Sl的线性关系推导 |
6.4.4 典型色光侵扰干扰评价亮度阈值 |
6.5 实验结果与阈值结论 |
6.5.1 季节差异性(冬季包容度高于夏季) |
6.5.2 性别差异性(男性包容度小于女性) |
6.5.3 色调冷暖差异性(冷色调包容度高于暖色调) |
6.5.4 视觉易疲劳程度、疲劳情况与情绪差异性(无明显相关性) |
6.5.5 安全Sw/Sl |
6.5.6 小结 |
6.6 结论分析与应用讨论 |
6.6.1 季节差异性结论分析与应用讨论 |
6.6.2 性别差异性结论分析与应用讨论 |
6.6.3 色调差异性结论分析与应用讨论 |
6.6.4 相关性结论分析与应用讨论 |
6.6.5 安全Sw/Sl结论分析与应用讨论 |
6.6.6 小结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现场调研主观调查-调查问卷 |
附录2:现场调研主观调查有效问卷统计 |
附录3:现场调研客观测量部分数据(63个居住区的110组数据) |
附录4:现场调研客观测量部分数据(154组LED动态显示屏数据) |
附录5:现场调研客观测量部分数据(各类光源亮度) |
附录6:实验物理环境监测(室内温/湿度) |
附录7:预实验评价项 |
附录8:实验问卷(甄别问卷) |
附录9:实验问卷(调查问卷) |
附录10:实验问卷(回访问卷) |
附录11:预实验、冬季实验、夏季实验被试人员甄别 |
附录12:预实验、冬季实验、夏季实验问卷统计 |
附录13:冬季实验、夏季实验评分≥4百分数统计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中小城市夜间光环境现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D]. 康佳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长春市夜景照明光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王鹏程. 吉林艺术学院, 2019(01)
- [4]基于绿色建筑需求的室外区域环境研究[D]. 吕添添.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5]大型高铁客站站房使用后评价[D]. 谢雨宏.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基于眩光与遮挡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以万州百安坝道路照明规划为例[D]. 梁芳芳. 重庆大学, 2018(09)
- [7]基于人工光环境原理的沈阳中街建筑环境设计研究[D]. 郎天怡. 长春工业大学, 2018(08)
- [8]城市夜间光污染区域亮度观测及规律研究[D]. 郭晓炜.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9]城市照明色光对居民室内活动的干扰评价研究[D]. 于娟. 天津大学, 2017(01)
- [10]基于夜环境保护的中小城镇照明规划研究[J]. 肖想,胡华.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