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7例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马郖[1](2021)在《PTGD序贯LC治疗Mirizzi综合症Ⅰ型的应用价值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回顾分析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序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急诊LC这两种手术方式治疗Mirizzi综合症Ⅰ型的疗效差异,拟初步探讨PTGD序贯LC治疗Mirizzi综合症Ⅰ型的应用价值。[方 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Mirizzi综合症Ⅰ型的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组:采用PTGD序贯LC方法的患者为A组,急诊LC的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1)术前指标:①一般资料:性别、年龄;②胆囊长度、胆囊壁厚度的差异;③入院时实验室指标PCT、IL-6、CRP。(2)围手术期指标:①观察A组行PTGD术前与术后3月影像学资料变化;②比较A组行PTGD术后3月胆囊长度和胆囊壁厚度;③比较A组PTGD术前与术后3月实验室指标PCT、IL-6、CRP;④比较A组LC前和B组行急诊LC前胆囊长度和胆囊壁厚度的差异;⑤对比分析A组LC前和B组急诊LC前实验室指标PCT、IL-6、CRP的差异;⑥对比两组LC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⑦对比两组LC腹腔引流管留置率;⑧比较两组行LC时的中转开腹率;⑨LC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大于150ml、胆道损伤、改变手术方式)。(3)术后比较指标:①术后第一天两组实验室指PCT、IL-6、CRP的差异;②LC术后住院天数;③L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瘘、腹腔感染和胆管狭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至少半年。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选用PTGD序贯LC方法的患者为A组共55例,急诊行LC的患者为B组共118例。所有病例均术后随访半年,失访9例。(1)术前指标:两组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胆囊长度、胆囊壁厚度、实验室指标PCT、IL-6、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围手术期指标:①A组患者行PTGD术前与术后3月影像资料显示:可见胆囊水肿程度明显减轻、胆囊变小、胆总管压迫症状减轻。②A组患者行PTGD术后3月胆囊缩小且胆囊壁变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囊长度:11.91±0.258vs6.44±0.123cm,P=0.007;胆囊壁厚度:0.67±0.037vs 0.36±0.015cm,P<0.001);③A组患者行PTGD术前与术后3月实验室指标PCT、IL-6、CRP显着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0.25±0.029vs0.05±0.003pg/ml,P<0.001;IL-6:89.03±6.615vs4.35±0.300 pg/ml,P<0.001;CRP:61.32±7.058vs6.04±0.674mg/dl,P<0.001)。④A 组患者行LC前比B组患者行急诊LC前胆囊更小且胆囊壁更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囊长度:6.44±0.163vs10.56±0.309cm,P<0.001;胆囊壁厚度:0.36±0.015vs0.61±0.325cm,P<0.001)。⑤A组患者行LC前比B组患者行急诊LC前实验室指标PCT、IL-6、CRP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T:0.046±0.003vs0.27±0.032pg/ml,P<0.001;IL-6:4.35±0.300vs88.05±9.485pg/ml,P<0.001;CRP:6.04±0.67vs65.38±6.681mg/dl,P<0.001)。⑥A 组比 B 组患者LC时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62.22±2.162 vs 152.33±6.140min;术中出血量:14.17±0.768 vs 67.50±7.780ml P值为<0.001)。⑦A组LC腹腔引流管留置率更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1%vs 22.0%,χ2=4.273,P=0.039)。⑧A组LC中转开腹率更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vs 8.5%,χ2=4.947,P=0.026。⑨A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小于 B 组(3.6%vs15.3%,χ2=4.925,P=0.026,P<0.05)。其中包括:术中胆总管损伤:A组0例,B组1例;术中出血量大于150ml:A组2例,B组5例;改变手术方式:A组0例,B组中转行开腹胆囊切除术9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行腹腔镜下部分胆囊切除术2例,共计12例。(3)术后比较指标:①A组患者LC术后第一天实验室指标PCT、IL-6、CRP均低于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T:0.04±0.003 vs 0.16±0.031pg/ml;IL-6:4.15±0.282 vs 16.89±1.949pg/ml;CRP:5.32±0.510 vs 15.98±2.004mg/dl,P<0.001)。②A组患者LC术后住院天数较B组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0.065 vs 3.36±0.154天,P<0.001)。③B组急诊L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1.8%vs 11.8%,x2=4.781,P=0.029,P<0.05)。其中包括,胆瘘:A组0例,B组有胆瘘3例;腹腔感染:A组1例,B组8例;胆管狭窄:A组0例,B组3例。[结 论]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PTGD序贯LC与急诊LC治疗Mirizzi综合征Ⅰ型相比,可能通过有效引流胆汁、降低胆囊压力、控制感染,从而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操作难度,使得LC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LC术后住院时间缩短。但因实施例数较少,尚无临床大规模系统研究结果,需进一步观察其疗效、远期效果及并发症。
周海斌,邵杭锋,金杭斌,黄海涛,王晖,楼奇峰,金正,杨建锋,张筱凤[2](2021)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时限差异对Mirizzi综合征外科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引流时限差异对Mirizzi综合征外科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08年10月-2018年9月37例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ENBD及外科手术治疗的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资料,按引流时间(7 d为界)分为短时组(≤7 d,n=19)和长时组(> 7 d,n=18),比较两组外科手术前胆红素情况、术中术式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短时组胆红素下降幅度为4.40(0.00,25.20) mmol/L,明显小于长时组的33.55 (5.18,87.33) mmol/L (Z=-2.05,P=0.040);两组各5例腹腔镜转开腹手术;短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5.8%(3/19)较长时组(0.0%)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9,P=0.079);虽然长时组住院时间较短时组略长,但并未增加住院总费用。结论 ERCP联合ENBD引流时间延长(> 7 d)可增加胆红素下降程度,同时可能降低Mirizzi综合征外科术后感染率,且不增加住院费用,值得临床借鉴。
范友杰,王付钦,王小磊,陈颢[3](2021)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管引流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T管引流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Mirizzi综合征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LC+T管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及术前、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37例患者中,4例患者由于胆囊三角处存在较为严重的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T管引流术治疗Ⅱ型、Ⅲ型Mirizzi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可减轻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陈雨航[4](2020)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37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方法:通过网上查阅大量文献及相关书籍,收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37例行LC并发BDI患者一般资料,探讨BDI相关危险因素,结合其损伤时间、损伤类型、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分析LC致BDI相关危险因素,将本研究37例胆道损伤患者作为BDI损伤组,我院随机抽取的行LC后无BDI损伤患者53例为对照组,行单因素分析后,结果示性别、年龄、既往肝硬化与BDI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囊病变状态(62.2%vs33.9%,P=0.008)、胆囊壁厚度(75.7%vs30.2%,P<0.001)、解剖变异(35.1%vs11.3%,P=0.006)、Mirizzi综合征(21.6%vs3.8%,P=0.008)、术者经验(81.1%vs3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多因素分析后,结果提示,胆囊病变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术者经验(OR=0.055,P<0.001)、合并Mirizzi综合征(OR=11.302,P=0.02)、解剖变异(OR=8.477,P=0.011)、胆囊壁厚度(OR=11.03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本研究37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50.5岁。12例为术中发现,其中2例胆囊床迷走胆管损伤行迷走胆管缝扎;4例胆管壁损伤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3例胆总管横断伤行胆管端端吻合术+T管引流术;1例胆管壁损伤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右副肝管误夹闭行右副肝管肝总管端侧吻合+T管引流;1例右副肝管开放性损伤行右副肝管缝扎术。25例为术后发现,其中1例胆囊管残端漏行开腹结扎胆囊管残端;1例胆囊管残端漏行保守治疗;4例迷走胆管损伤行保守腹腔置管引流;4例胆管损伤实施胆管端端吻合术+T管引流术;13例胆总管损伤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肝外胆管狭窄行介入治疗。结果,术后发生胆道狭窄6例,1例再次行介入治疗,另5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手术,术后随访满意结论:1.胆囊壁增厚、解剖变异、术者经验以及存在Mirrizzi综合征是LC致BDI的相关危险因素,要求术者术前准确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必要时中转开腹才能有效避免BDI的发生。2.MRCP对于BDI的临床诊断极为重要,能显露完整的胆管树,有助于BDI的诊断及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3.术中是BDI最佳治疗时机,胆管原位吻合(胆管修补、胆管端端吻合)是术中诊断BDI首要考虑的治疗方式,要求术者准确评估损伤范围及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后,可获得较好疗效。4.Roux-en-y手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治疗BDI疗效较为肯定的术式,但也需要足够的手术技巧同手术经验,才可有效避免吻合口的再次狭窄。5.BDI的介入治疗目前疗效尚不确切,但在部分无法耐受手术的危重患者中,可起到临时治疗作用,为后期治疗创造条件。
李华,庞勇[5](2020)在《Mirizzi综合征2例诊治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病例1患者,李某某,男,51岁,因"上腹痛伴全身皮肤黄染4天"于2018年4月收治我科。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中上腹压痛,Murphy征阴性。入院后完善检查:血常规:WBC 16×109/L,N%90.2%。肝功能:ALT414U/L,AST 165U/L,TB 126μmol/L,DB 105.2μmol/L,ALP 411U/L,GGT 402U/L。MRI示: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图1)。MRCP可见胆囊多发结石,
汪雷[6](2019)在《“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肝外胆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第一部分:“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肝外胆道手术中的应用背景:我们结合既往胆道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及术中观察,提出了“三线一平面”四个肝外胆道术中解剖标记。即:十二指肠上部上缘弧线(A线);肝右后叶肝蒂弧形切迹线(B线);“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向十二指肠第一段中点连线(C线);肝门板平面(D平面)。发现它们因为处在手术解剖区域外周,类似于在航海中远离风暴中心,较少的受到肝外炎症黏连及解剖变异的干扰。目的:一、分析本组LC和/或LCBDE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情况,评估“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以及根据“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建立的一套手术操作流程在LC和/或LCBDE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二、通过与Rouviere沟、Rouviere沟平面、胆囊淋巴结、肝Ⅳ段右缘等经典的解剖标记比较,评价“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在复杂及解剖变异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病区外科治疗团队应用术中“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进行LC及LCBDE治疗共16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胆囊手术1407例,腹腔镜胆管探查手术238例。通过病案病例查询系统核对患者病例资料。通过入院病历、手术记录、术后病程及护理记录、术前术后实验室、影像学、病理等资料记录患者诊断、治疗、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本组所有LC及LCBDE患者均未发生血管、肠管损伤及围手术期死亡。LC组中1例出现胆囊床迷走胆管胆漏(占全组胆管损伤发生率0.06%,1/1645),经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自愈,拔管后随访12月未见胆囊床区胆汁瘤复发。全组中转开腹8例,0.49%(其中LC组4例,LCBDE组包括胆道再次手术病例4例)。LC组Mirizzi综合征I型1例行胆囊次全切除+残端缝合术后恢复顺利,随访9月余无特殊,彩超复查未见胆囊管残端结石形成。其他的术后并发症包括LC组一例患者术后发现继发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LCBDE组中2例Mirizzi综合征Ⅱ型患者术后均留置T管半年以上,分别通过造影和胆道镜检查证实无结石残留和复发以及胆道狭窄后拔除T管。LCBDE组胆管一期缝合107例,T管引流131例,一期缝合占45.0%。术后发生轻度胆漏4例(4/238,1.7%),T管引流患者3例,一期缝合术后胆漏1例,均通过腹腔引流治愈。一期缝合术后三月发现结石复发(残留?)一例,再次行ERCP取石治愈。余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未出现结石复发及胆管炎发作。结论:“三线一平面”为导向的肝外胆道解剖标记远离操作核心区域,不受术区炎症及解剖变异干扰,有助于术者在术中建立立体的解剖关系。可以预防腹腔镜胆道结石术中胆管和血管损伤。另外,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复杂的胆囊手术,而且可应用于胆总管手术和再次胆道手术,值得推广应用。第二部分:结合CT、MRCP和术中影像的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发现背景:(1)Rouviere沟是最经典的腹腔镜胆囊术中的解剖标记。然而,目前对其形态,走形,沟内肝蒂有无均为肉眼观察,缺少从影像学资料术前判断RS沟有无,形态、方向以及RS沟内肝蒂构成的研究。(2)我们提出的“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中,C线是两点之间的连线,其中上点“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与肝总管的位置关系缺少影像学或解剖学上进一步研究验证。目的:1.评价CT影像学资料对Rouviere沟的识别和辨识意义;2.通过MRCP图像分析胆管树的走形,评价我们所提出的C线在肝门部与肝总管、左右肝管关系及其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有清晰手术录像同时有完整肝胆CT(平扫或增强)和/或MRCP影像学资料的LC及LC+LCBDE患者48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确定病人信息、资料及对应的视频信息;通过医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链接调阅患者CT和/或MRCP影像。在我们团队有丰富阅片及腹腔镜手术经验的肝胆专科医师和放射科高年资医师的合作下,通过术前的MRCP/CT资料与术中视频资料盲法观察比较结果:最后纳入LC及LC+LCBDE患者48例,其中仅有CT资料(平扫或增强)病例11例,仅有MRCP病例5例,同时有CT及MRCP治疗患者32例。男性18例,女性30例。年龄17-87岁,平均年龄52.75岁。(1)对43例有CT资料的病例,视频中将RS沟为三种类型,开放型(33例,占76.7%),融合型(3例,占7.0%),缺失型(7例,占16.3%)。CT上根据从右肝蒂及右后肝蒂开口处上下相延续的右肝近第一肝门侧肝缘轮廓有无裂口判断有无RS沟,分为有RS沟(34例,79.1%)和无RS沟(9例,20.9%)两种类型。按照肉眼观察结果为金标准,CT判断有RS类型对应肉眼观察的“开放型”RS沟灵敏度94.3%(33/35),特异度87.5%(7/8);阳性预测值97.1%(33/34),阴性预测值77.8%(7/9);正确率93.0%(40/43);43例患者RS沟的肉眼和CT影像的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分析:Youden指数81.8%,κ=0.78,P=0.000。43例患者对于肉眼观察的“开放型”RS沟的肉眼和CT影像的判断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37例MRCP资料通过水成像显示的胆管树R-L位图像分析肝外胆管树角度范围在27°-78°,平均60°,其中以50-70°区间为主。T2相下通过连续层面根据肝总管和左右肝管分叉两处位置与“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位置的关系,可以将肝外胆管的走形与肝Ⅳa基底部层面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1型:“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对应肝管中点,“左右肝管分叉部平面”左右肝管汇合部仍符合“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位置。此型占12/37,32.4%;2型:“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对应肝管中点,向上追踪见肝管逐渐向右侧移行,“左右肝管分叉部平面”左右肝管汇合部明显偏离至“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右侧(靠近胆囊床侧)。此型最多,占22/37(59.5%);3型:肝管中点在“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层面即偏向右侧,此型有3例,占8.1%。结论:(1)RS沟为一段与右肝蒂入肝(B线)相延续的肝裂。可以通过CT影像从右肝蒂及右后肝蒂开口处层面向下相延续的右肝近第一肝门侧肝缘轮廓有无裂口来判断患者有无RS沟。(2)肝外胆管走形为右上左下斜行走形,MRCP影像观察结果符合临床上对于“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肝总管位置观察。C线原则对临床上定位肝外胆管近肝段位置有指导意义。
曹泽卿[7](2019)在《40例Ⅱ型Mirizzi综合征临床诊疗分析》文中提出目的:Ⅱ型Mirizzi综合征是Mirizzi综合征(Mirizzi Syndrome,MS)中的一种类型,是胆囊结石性疾病中较为少见的一种。Mirizzi综合征的患者因存在胆囊结石且结石于胆囊颈部压迫胆总管,由此引发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临床症状。目前学术界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近12年行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9911例患者病例,在这9911例中发现Mirizzi综合征患者87例,87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中Ⅱ型Mirizzi综合征患者40例,就此40例Ⅱ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为Ⅱ型Mirizzi综合征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经验。方法:1.回顾性研究方法是本实验的指导方法。收集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2006年0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因胆囊结石性疾病住院治疗,且以胆囊切除手术为基本治疗手段的9911例患者。9911例患者中最终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的患者共87例(约占总量0.8%);其中I型29例、Ⅱ型40例、IⅡ型13例、IV型5例(I、II、III、IV型在87例MS中的占比分别为:33%、46%、15%、6%)。对Ⅱ型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临床症状表现、辅助诊断方法、手术方式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2.入选病例样本术前检查方法涉及:腹部3D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腹部电子计算器断层扫描、胰胆管磁共振水成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3.入选病例样本采用的手术方式涉及:(1)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瘘口可吸收缝线直接修补术+T管支撑引流术+腹腔引流术、(2)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三角形”残余胆囊壁瘘口修补术+T管支撑引流术+腹腔引流术、(3)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肝圆韧带瘘口修补术+T管支撑引流术+腹腔引流术、(4)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瘘口修补术+T管支撑引流术+腹腔引流术。将开腹手术患者与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两个组。开腹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瘘口修补术+T管支撑引流术+腹腔引流术的手术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组中采用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瘘口可吸收缝线直接修补术+T管支撑引流术+腹腔引流术的病例纳入A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三角形”残余胆囊壁瘘口修补术+T管支撑引流术+腹腔引流术的病例纳入B1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肝圆韧带瘘口修补术+T管支撑引流术+腹腔引流术的病例纳入B2组。4.统计分析:应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时,两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用`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用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6年01月至2018年12月因胆囊结石性疾病于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行胆囊切除术的9911例患者中发现Ⅱ型Mirizzi综合征40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平均年龄为49.60±12.22岁。术前检查:腹部3D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检出率为14.7%;腹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的检出率为5.3%;核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诊断的检出率为40.9%;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的检出率为57.1%。40例Ⅱ型Mirizzi综合征的治疗方式分别为开腹手术(6例)、腹腔镜手术(34例)。腹腔镜手术中又分为两种方式:分别标记为A组(20例)和B组(14例),B组中再细分为两个亚组,标记为B1组(9例)、B2组(5例)。开腹手术治疗组的患者住院时间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组的长,术后恢复的情况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要慢一些。开腹手术治疗组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例数较腹腔镜组多,经换药治疗后好转。腹腔感染在本次实验中仅在开腹手术治疗组患者中出现,经腹部彩超定位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负压吸引球装置充分引流,辅助抗感染、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腹腔出血的情况开腹组比腹腔镜组发生几率大,但总体都较低,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Ⅱ型Mirizzi综合征是临床少见疾病,术前诊断率较低;Ⅱ型Mirizzi综合征腹腔镜手术方式与开腹手术方式比较,前者手术耗时略短、术中出血量略少,有待更多的样本量进一步探讨;Ⅱ型Mirizzi综合征腹腔镜手术方式中肝圆韧带修补瘘口的方式与“三角形”残余胆囊瓣修补瘘口的方式相比,前者在缩短手术耗时、减少术中出血方面有一定优势,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赵臣,贾国洪,李晓武,张鹏,张江华,尚培中[8](2019)在《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索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过程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6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以黄疸(77.8%)和疼痛(69.4%)为主,病程2个月~10年。36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按Csendes分型分为:Ⅰ型24例,Ⅱ型7例,Ⅲ型3例,Ⅳ型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行胆囊切除术24例,胆囊切除术+胆管成形术+胆道探查9例,胆囊切除术+肝门胆管成形术+胆道探查1例,胆肠吻合术2例。术后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较困难,术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性化手术方案,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李树杰,龚自启,王岩,孙凯,许彩腾[9](2018)在《37例Mirizzi综合征腹腔镜诊疗体会》文中提出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及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6年12月术前及术中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Mirizzi综合征患者共37例,其中Ⅰ型28例,1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例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3例因粘连严重或胆道损伤中转开腹手术;Ⅱ型8例,5例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瘘口修补术,1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次全切除+瘘口修补+T管引流术(T管跨过瘘口部位),2例因肝总管损伤中转开腹手术;Ⅲ型1例,因肝总管瘘口过大中转开腹行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无Ⅳ型病例。结论对可疑Mirizzi综合征患者,应完善术前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Ⅰ型和部分Ⅱ型患者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对局部粘连严重或瘘口过大的部分Ⅱ型、Ⅲ型和Ⅳ型患者宜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樊银杰,王巍,过灵香,孙宏治[10](2016)在《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Mirizzi syndrome,MS)的可行性,并确定这一治疗方案相关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方法系统地检索Pub 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电子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2000年1月-2015年6月的相关文献。筛选出包括有至少4例MS腹腔镜治疗患者,有术前诊断率、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发生率数据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从206篇文章中筛选出26篇相关文献。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率分别为26%、6.8%和1.1%。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MS术前诊断检查中最可靠的检查手段,其诊出率高达82%。中转开腹最常见的原因是胆囊三角周围炎性粘连引起的解剖结构不清,占54%。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胆瘘和胆道残余结石。Ⅰ型MS患者中转开腹的发生率(23.4%)低于Ⅱ型MS患者(45.8%)(P<0.05),Ⅰ型MS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8%)均低于Ⅱ型MS患者(12%)(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Ⅰ型MS可推荐为标准治疗方案,而Ⅱ型MS不推荐腹腔镜治疗。
二、37例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7例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PTGD序贯LC治疗Mirizzi综合症Ⅰ型的应用价值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Mirizzi综合症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时限差异对Mirizzi综合征外科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影像学诊断 |
1.2.2 ENBD操作方法 |
1.2.3 外科手术 |
1.2.4 术后处理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消化内镜治疗及外科术前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外科手术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管引流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比较(见表1) |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
2.3 两组WHOQOL-100评分比较(见表2) |
2.4 两者患者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3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损伤分类 |
1.4 损伤诊断 |
1.5 探讨 BDI 损伤相关危险因素 |
1.6 损伤分型、治疗及结果 |
1.7 不同时机手术疗效 |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肝外胆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胆道手术中应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结合CT、MRCP和术中影像的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发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附录 |
致谢 |
(7)40例Ⅱ型Mirizzi综合征临床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英文索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标准 |
2.3 检查方法 |
2.4 手术方法 |
2.5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术前临床表现及术前检查 |
3.2 手术方式 |
3.3 术中、术后情况及短期并发症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Mirizzi综合征的病因及病变基础 |
3.2 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3.3 Mirizzi综合征的辅助检查 |
3.4 Mirizzi综合征治疗的手术方式选择 |
3.5 Mirizzi综合征治疗的注意事项及要点 |
(9)37例Mirizzi综合征腹腔镜诊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Mirizzi综合征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
3.2 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诊断 |
3.3 腹腔镜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体会 |
(10)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
1检索策略 |
2文献纳入标准 |
3数据提取 |
4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检索结果 |
2纳入研究的主要临床特征 |
3术前MS诊出率 |
4腹腔镜手术成功率 |
5并发症及再次手术发生率 |
6不同MS类型与不同结局发生率的相关性 |
讨论 |
四、37例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PTGD序贯LC治疗Mirizzi综合症Ⅰ型的应用价值初步探讨[D]. 马郖.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时限差异对Mirizzi综合征外科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J]. 周海斌,邵杭锋,金杭斌,黄海涛,王晖,楼奇峰,金正,杨建锋,张筱凤. 中国内镜杂志, 2021(03)
- [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管引流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疗效评价[J]. 范友杰,王付钦,王小磊,陈颢.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01)
- [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37例临床分析[D]. 陈雨航.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5]Mirizzi综合征2例诊治体会[J]. 李华,庞勇. 甘肃医药, 2020(04)
- [6]“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肝外胆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D]. 汪雷.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7]40例Ⅱ型Mirizzi综合征临床诊疗分析[D]. 曹泽卿. 南华大学, 2019(01)
- [8]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赵臣,贾国洪,李晓武,张鹏,张江华,尚培中.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02)
- [9]37例Mirizzi综合征腹腔镜诊疗体会[J]. 李树杰,龚自启,王岩,孙凯,许彩腾. 中国当代医药, 2018(12)
- [10]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系统评价[J]. 樊银杰,王巍,过灵香,孙宏治.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6(01)
标签:腹腔镜论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论文; 腹腔镜手术注意事项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