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形显示自控技术在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钟加晨[2](2021)在《基于节能的实验动物人工环境气流组织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疫苗研制与实验动物临床试验迫在眉睫,实验动物舒适健康安全的生长环境尤为重要。传统的实验动物设施存在能耗过高、实验动物环境气流组织不合理等问题,影响实验动物模型研发与经济性。本文针对实验动物设施存在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万级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进行分析,优化实验动物人工环境气流组织,研究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洁净度、热湿环境和节能三者耦合的关键技术以及独立通气笼具系统的效果。论文的主要内容工作如下:(1)利用自控系统和实验仪器对某万级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压差、氨气浓度以及风量,对各侧面参数的均匀性进行分析和比较。(2)基于实测数据,建立万级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模型,寻找风口位置、风口尺寸、笼具位置、笼具类型以及换气次数的最佳组合,并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的准确性,优化实验动物人工环境气流组织。(3)对独立通气笼具系统进行理论分析,计算独立通气笼具系统与开放式笼具系统的新风冷负荷指标,探究万级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应用空气定向流技术的节能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上送下排的气流组织形式,风口的位置和尺寸对环境整体的平均参数以及均方根偏差影响较小,适当增加排风口的数量和尺寸,局部气流速度降低,气流分布更加均匀;不同的笼具位置和类型对实验动物人工环境气流组织影响很大,笼具沿宽度方向布置比笼具沿长度方向布置更加合理,前者的平均空气龄比后者降低25s,且变化幅度小,最优的笼间距能够使送风气流最快地到达实验动物处,空气最新鲜,空气品质最好;万级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空调系统存在运行能耗偏大的问题,当换气次数为28次/小时,夏季空调新风冷负荷指标为987W/m2,占总冷负荷比例为95.7%;在保证实验动物洁净度与热湿环境参数的基础上,相比于开放式笼具系统,独立通气笼具系统能够有效隔离实验动物所处的笼内环境与笼外环境,避免了实验动物对笼外环境的污染;当独立通气笼具系统内部换气次数为15次/小时,系统外部换气次数为5次/小时,理论节能率为62.6%。
姚纤[3](2020)在《交互式装置艺术在社区公共设施中的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了新时代,人民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物质生活转向更高层次的追求,对于社区公共设施而言,居民已经不满足于其基本功能而更加追求在使用时的人性化、互动化的体验。交互式装置艺术作为极具创新性的公共艺术形式,以其强烈的感官体验和充满创意的交互形式吸引着公众的广泛参与。将交互式装置艺术运用到社区公共设施的设计中,顺应了社区空间的发展趋势,为社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整理的方式总结了国内外社区公共设施和装置艺术的发展和趋势,然后对社区公共设施和交互式装置艺术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接着对居民的行为和心理进行了分析,明确用户需求,证明了交互式装置艺术应用在社区公共设施上的可行性。随后通过实地调研、用户访谈等手段提取了相关评价因素,通过问卷进行了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再从居民、公共设施、装置艺术三者之间的联系构建了设计理论框架,基于理论框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最后完成交互式装置艺术在社区公共设施中的设计实践研究,为之后交互式装置艺术在其他社区公共设施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徐梦倩[4](2020)在《基于体验设计的居住区老幼共娱景观休闲设施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转变,使得隔代看护的现象愈加明显。老年人和儿童有充裕的时间在居住区景观空间进行休闲活动,而当前景观休闲设施作为居住区景观空间的一部分不能满足老年人和儿童更高层次的体验需求。如何进行居住区景观设施设计研究,以满足老年人和儿童的共同娱乐需求,进而提升老幼幸福感、促进代际互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体验设计相关理论,研究聚焦老幼共娱的居住区景观休闲设施设计。首先界定老年人和儿童年龄范围、阐述居住区景观休闲设施和体验设计相关概念;运用体验设计相关用户调研方法挖掘及归纳居住区老幼共娱行为及需求,通过kano模型确定老幼共娱行为偏好类型为看护式、合作式、协助式及社交式。紧接着以居住区景观休闲设施为主体,结合老幼共娱、情感体验三层次,构建居住区老幼共娱景观休闲设施体验设计要素,提出理论框架并阐述各类型设施设计要点;根据理论框架及设计要点进行居住区老幼共娱景观休闲设施方法探究,提出具体设计流程,构建三种细分设施类型设计策略,最后按照设计方法进行具体设施类型的创新设计实践。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殷赛花[6](2020)在《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城市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注,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社会呼声高涨,社会各界对保障城市儿童权益的相关实践也在予以积极推进,国内许多城市兴起建设城市儿童公园的呼应举措。2015年6月1日,广州1个市级和12个区级儿童公园建成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形成在规模和数量上居国内榜首的公益性儿童公园群落,为广州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系列专门性的市、区级户外儿童游憩景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发展从“生态城市”到“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的进化表明,我国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更需扎实有序地推进。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重要构成的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生态效能也需提到更高的层面。笔者在对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在周末和节假日儿童公园内盛况空前的游憩景象,到工作日开放时段却是稀稀落落的另一番景象。在对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进一步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当前广州儿童公园游憩主体对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使用存在突出的时间和空间不均衡性,严重影响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体验品质和服务效能的提升,阻碍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游憩学、心理学和景观设计学等理论文献的综合研究,以广州多个不同类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设计师访谈法予以调研分析,最后在借鉴美国的“可持续场地倡议”和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与影响游憩景观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其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维护管理的全寿命周期,提出“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体系和主要构建原则。从满足游憩主体需求的“儿童家庭友好”和促进城市生态健康的“城市生态友好”两个维度来促进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全生命周期内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的实现。并从城市系统优化、景观效能提升和景观形态完善三个层面提出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优化的策略和举措。
李焕[7](2019)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采集终端种类与数量众多,传输网络无处不在,数据处理智能化,这是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特征。正因如此,智能电力系统各环节均在全面采用物联网技术,其更属于智能电力系统末梢信息感知的基础。因此从电力系统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上来看,物联网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发展前景良好。而作为智能电网主体组成部分的智能变电站来说,实质上属于物联网各项核心技术得以有效展示的平台。智能电力监控系统有效体现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本质上属于智能电力系统的一个主体构成元素。基于机器视觉处理与控制、现代通信、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可以通过电力系统智能化的数据分析、监测、报警联动与可视化综合展示设备热点、动力、环境等。而且同样能以和物联网技术关联紧密的功能模块整合为基础完成智能电力系统监控系统设置。论文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现状调研、分析为切入点,基于智能电力系统需求实际完成物联网技术引进与应用,在此基础上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建立成功。以庞大的可感知终端设备群为基础,该系统即能完成各类数据采集,同时利用不同的网络通信模式向上层应用发送,进行智能管理与分析,以此促进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电力监控系统中的视觉处理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运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论文同时完成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硬件、软件平台的搭建,旨在分析电力系统核心节点视频。较之于传统的监控方法,本监控系统针对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的特殊需求进行了设计,具有本地实时识别、免布线安装灵活等优点,可以非常容易地运用到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中。
王烟[8](2019)在《面向小学儿童群体的建筑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建筑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收集使用者对建成环境的使用及评价信息,通过科学分析以了解他们对目标环境的价值判断及心理需求,为将来设计类似环境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从而更大限度促进环境正效应的实现。作为一种设计反馈机制,建筑POE是设计师了解环境设计得失的主要渠道,也是公众表达生活愿景的重要途径,它在推动设计民主化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针对一些使用主体为儿童的建筑POE研究中(如小学、儿童医院、青少年科技馆等),由于研究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这导致传统建筑POE方法在数据收集及分析中存在诸多适用性方面的局限,阻碍了这一类型的建筑POE研究的发展。为解决面向儿童群体的建筑POE研究中存在的基础性问题,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建筑POE方法,促进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如何认识、使用和评价建成环境,本文以小学阶段的儿童(612周岁,后文简称小学儿童)及小学校园环境为研究对象,以源自小学儿童的建筑POE信息为切入点,围绕儿童结构化问卷、儿童行为观察、儿童画及儿童自由报告等四个主要POE信息源,较系统地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有效、充分利用这些POE信息源。论文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有关小学儿童群体的建筑POE方法理论作基础性研究。通过回顾相关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确定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向、内容及目标。根据建筑POE类型及特点的论述,结合与建筑POE有关的小学儿童特征的分析,概要性阐明面向小学儿童群体的建筑POE研究的一般模式,明确建筑POE主要研究儿童的什么方面,以及如何研究等基本问题,为本文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若干所小学的广泛调查,发现并总结常规建筑POE方法在针对小学儿童群体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开展专项研究予以探讨。根据调查结果,这些具体问题主要包括:1)面向儿童的建筑POE操作问题;2)儿童的环境评价尺度问题;3)儿童点赋值评价结果的解读问题;4)儿童行为观察的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通过问题成因剖析,结合长期POE实践经验直接提出针对性方法改进建议;对于第二至第三个问题,采用问卷试验方法,尝试建立适用于儿童使用主体的建成环境评价尺度,并对儿童点赋值与区间赋值评价结果进行匹配,进一步采用该尺度及点赋值评价方法开展应用实践研究,以此改进、优化相应评价方法,从而初步解决儿童结构化问卷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对于最后一个问题,通过有关行为观察法的理论研究,指出小学儿童行为观察的基本原则及与之相适应的主要研究方法,并综合采用这些方法对小学校园中的儿童环境行为开展多角度应用案例研究,进而提出有关小学儿童行为观察法的具体操作建议。对上述四个基础议题的专项研究,初步解决了面向小学儿童群体的建筑POE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相应方法的应用案例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践参考,所提出的建议为今后针对类似群体的建筑POE研究提供了方法操作上的指引。最后,利用建筑POE作为交叉学科的优势,积极尝试借鉴其它学术领域的新兴研究成果,对儿童心理画方法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建筑POE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探索,初步发展出一种有关儿童画的POE研究方式及一种NLP用于分析儿童文本评价信息的POE研究方式,并结合实证,通过较细致的应用案例研究,指出该两种方式的主要研究途径、分析方法及一般操作流程。对跨学科方法的探索,促进了儿童画及儿童自由报告这两种POE信息源的有效利用,拓展了面向小学儿童群体的建筑POE研究的视野,弥补了传统方法在针对儿童群体时存在的不足。本文选题属于建筑POE方法针对特殊人群专门化的研究课题。论文不仅从有关小学儿童群体的建筑POE方法上作了较全面、系统的探讨,更侧重于通过大量实证案例研究,对相应方法的实际应用作了进一步演绎与说明。有关方法及应用的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强化了建筑POE方法在面向特殊人群时的针对性应用,进一步优化了相关方法的合理性及适用性,一定程度弥补了传统研究方式的不足,积极拓展、充实了建筑POE方法的研究视野与途径,为今后针对类似群体的建筑POE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
谭凡[9](2019)在《城市公园景观设施中交互艺术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中的全市性公园,是市民在公共空间中享受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度的加快,城市公园的大量新建与改建,极大地带动了景观设施的建造。在大量的景观设施建设中,景观设施形式和功能的单一化及设施较少注重行为体验的问题日益明显。与此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使得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逐渐开始改变。在艺术领域中,交互艺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注重交互性的设施和装置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和喜爱。基于此,在新时代的公共艺术中引入“交互艺术”的构成逻辑,从人的参与和体验,以及人与环境的对话作为切入点,利用信息技术、新材料创造出具有参与感、公共性和艺术性的公共空间。该文以“城市公园景观设施中交互艺术的应用”作为研究目的。通过对文献收集、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和实践检验等研究方法对主题进行探究。对景观设施和交互的基本内涵、分类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对城市公园交互性景观设施已有案例的构成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寻求交互艺术介入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施所具有的特质和原则,探索出城市公园景观设施中交互艺术的应用要素和方法,并结合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总结并描绘了城市公园交互性景观设施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城市公园景观设施中交互艺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丁怡伟[10](2019)在《面向公共卫生设施的交互设计研究 ——以智能垃圾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时代背景下,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突出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公共卫生设施展开研究,具体到了一种智能垃圾箱设计作为研究课题。文章的研究目标是:利用交互设计学习背景,解决一个现实中的环境问题。文章首先对公共卫生设施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即为公共领域中可以保证人类健康卫生环境的设施,并选取了公共卫生设施中的垃圾箱为主要研究内容;其次通过文献研究,确定了基于生态反馈技术理论下的设计策略,总结了基于理论的设计方法,目的是基于生态反馈技术理论完成了一种智能垃圾箱的设计工作。通过前期调研,竞品分析,功能定义等设计流程,确定了智能垃圾箱的功能设计,提出了投放引导功能智能垃圾箱的设计概念,并确定了智能垃圾箱的色彩设计原则,功能设计原则,交互设计原则,完成了一款投放引导只能交互垃圾箱的系统搭建及外观造型设计。该设计区别于以往智能垃圾箱功能交互设计,提出了“直接反馈”“机械反馈”“投放引导反馈”的多种反馈方式,并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完成了“投放引导系统”设计工作,在为用户提供满溢提醒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一个投放解决方案,目的是利用生态反馈技术理论,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用户环境意识,矫正用户环境行为;最后通过对智能垃圾箱的设计实践研究总结,提出了基于生态反馈技术下的智能垃圾箱交互设计建议策略,“多样反馈策略”和“多层次反馈策略”,尝试对生态反馈技术理论下的设计范式进行丰富。
二、图形显示自控技术在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形显示自控技术在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基于节能的实验动物人工环境气流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实验动物房系统理论基础 |
1.3.1 实验动物 |
1.3.2 实验动物人工环境 |
1.3.3 实验动物基本环境参数 |
1.3.4 实验动物房洁净空调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实验动物房设计实例 |
2.1 实验动物房设计简介 |
2.1.1 实验动物房设计依据 |
2.1.2 实验动物房室外气象参数 |
2.1.3 实验动物房室内设计参数 |
2.1.4 实验动物房设计风量 |
2.1.5 实验动物房设计压差 |
2.2 实验动物房设计方案 |
2.2.1 空调系统形式 |
2.2.2 空调设备选型 |
2.2.3 气流组织 |
2.2.4 自动控制系统 |
2.2.5 实验动物饲养笼具 |
2.3 实验动物房节能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动物人工环境气流组织实验测试 |
3.1 实验测试概况 |
3.2 实验测试仪器 |
3.3 实验测试方法 |
3.4 实验数据与分析 |
3.4.1 各房间洁净度测试 |
3.4.2 各房间温湿度测试 |
3.4.3 各房间压差测试 |
3.4.4 各房间新风量及换气次数测试 |
3.4.5 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动物人工环境气流组织数值模拟 |
4.1 模拟软件 |
4.2 模型建立 |
4.3 模拟结果分析及优化 |
4.3.1 排风口位置和数量 |
4.3.2 排风口尺寸 |
4.3.3 笼具位置 |
4.3.4 换气次数 |
4.3.5 独立通气笼具的节能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交互式装置艺术在社区公共设施中的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发展的导向 |
1.1.2 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
1.1.3 社区公共设施中存在的问题 |
1.1.4 装置艺术在公共空间的广泛应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社区公共设施设计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社区公共设施设计研究综述 |
1.3.3 国外装置艺术研究综述 |
1.3.4 国内装置艺术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分析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研究 |
2.1 社区公共设施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社区和社区类型 |
2.1.2 公共设施的基本概念 |
2.1.3 国内外公共设施的发展历程 |
2.1.4 社区公共设施分类梳理 |
2.2 社区居民行为和心理分析 |
2.2.1 不同群体社区居民的行为 |
2.2.2 社区居民心理需求 |
2.3 交互式装置艺术相关概念梳理 |
2.3.1 装置艺术的演变和趋势 |
2.3.2 交互式装置艺术的表现类型 |
2.3.3 交互式艺术装置的价值倾向 |
2.4 交互式艺术装置应用到社区公共设施上的可行性分析 |
2.4.1 交互式艺术装置应用在社区公共设施上具体表现 |
2.4.2 交互式艺术装置应用在社区公共设施设计上的契合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交互式装置艺术在社区公共设施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
3.1 社区公共设施现状调研 |
3.1.1 调研准备情况 |
3.1.2 实地观察法调研情况 |
3.1.3 街道访谈——居民满意度调研 |
3.1.4 交互式装置艺术引入公共设施评价因素 |
3.1.5 问卷调查 |
3.2 交互式装置艺术介入社区公共设施的案例剖析 |
3.2.1 委内瑞拉《催化剂盒子》社区多功能设施 |
3.2.2 巴西《我的心跳与你同一节奏》社区音乐休憩设施 |
3.3 交互式装置艺术介入社区公共设施的挑战 |
3.3.1 技术和艺术融合的难度 |
3.3.2 创新性和功能性融合的难度 |
3.3.3 与社区环境融合的难度 |
3.3.4 居民认知水平存在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互式装置艺术在社区公共设施中的应用理论框架 |
4.1 交互式装置艺术在社区公共设施中的应用理论框架 |
4.2 社区公共设施设计要素重构 |
4.2.1 社区公共设施的形态重构 |
4.2.2 社区公共设施的色彩重构 |
4.2.3 社区公共设施的材料重构 |
4.3 社区居民使用公共设施的活动特征 |
4.3.1 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行为方式 |
4.3.2 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的行为习惯 |
4.3.3 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的交互体验需求 |
4.4 交互式装置艺术的介入 |
4.4.1 被动型装置艺术唤醒基础服务设施的活力 |
4.4.2 互动型装置艺术丰富娱乐设施的游戏体验 |
4.4.3 共创型装置艺术渲染社区空间的文化氛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交互式装置艺术在社区公共设施中的设计方法研究 |
5.1 交互式装置艺术在社区公共设施中的应用原则 |
5.1.1 系统性原则 |
5.1.2 主体性原则 |
5.1.3 互动体验原则 |
5.1.4 生态设计原则 |
5.2 交互式装置艺术应用在社区公共设施中的步骤程序 |
5.2.1 交互式装置艺术应用在社区公共设施中的设计程序 |
5.2.2 交互式装置艺术应用在社区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具体步骤 |
5.3 交互式装置艺术在社区公共设施中的详细设计 |
5.3.1 设计切入点的选取 |
5.3.2 社区公共设施的人机尺度 |
5.3.3 交互式装置艺术的表现媒介 |
5.3.4 交互式装置艺术的技术基础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交互式装置艺术在社区公共设施中的设计实践 |
6.1 设计概述与定位 |
6.1.1 项目概况 |
6.1.2 产品聚焦 |
6.1.3 人群细分 |
6.1.4 用户画像 |
6.2 设计目标与切入点 |
6.2.1 用户需求分析 |
6.2.2 思维发散 |
6.2.3 设计切入点 |
6.2.4 设计策略及分析 |
6.3 设计方案阐述 |
6.3.1 草图绘制与筛选 |
6.3.2 方案确定与建模 |
6.3.3 产品色彩及材质 |
6.3.4 方案介绍及效果图 |
6.3.5 产品交互细节及结构 |
6.3.6 产品三视图 |
6.3.7 最终方案展示 |
6.4 方案综合评价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成果与不足 |
7.3 未来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设施二测试程序 |
附录3 设施三测试程序 |
附录4 设计应用评价问卷 |
附录5 设计手册 |
(4)基于体验设计的居住区老幼共娱景观休闲设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隔代看护的现象明显 |
1.1.2 居住区景观休闲设施重要性 |
1.1.3 景观设施现状不能满足需求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居住区景观休闲设施研究现状 |
1.4.2 老幼相关研究现状 |
1.4.3 用户体验与体验设计研究现状 |
1.4.4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内容创新 |
1.6.2 实践创新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居住区景观休闲设施 |
2.1.1 居住区景观休闲设施概念 |
2.1.2 居住区景观休闲设施设计构成要素 |
2.1.3 居住区景观休闲设施分类 |
2.2 老年人和儿童概念 |
2.2.1 老年人及儿童年龄界定 |
2.2.2 老年人生理心理行为特征 |
2.2.3 儿童生理心理行为特征 |
2.2.4 老幼特征关联性 |
2.2.5 居住区老幼共娱行为 |
2.3 用户体验设计理论 |
2.3.1 用户体验及体验设计概念 |
2.3.2 用户体验情感需求层次 |
2.3.3 系统体验要素 |
2.3.4 用户体验设计方法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居住区老幼共娱行为调研 |
3.1 老年人和儿童共娱行为调研 |
3.1.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选取 |
3.1.2 居住区景观休闲设施情况及老幼共娱活动情况 |
3.1.3 用户访谈 |
3.2 居住区老幼共娱行为分类 |
3.3 基于kano模型的居住区老幼共娱行为偏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体验设计的居住区老幼共娱景观休闲设施理论框架 |
4.1 居住区老幼共娱情感体验 |
4.2 居住区老幼共娱景观休闲设施体验设计要素 |
4.2.1 本能层 |
4.2.2 行为层 |
4.2.3 反思层 |
4.3 基于体验设计的居住区老幼共娱景观休闲设施理论框架 |
4.4 居住区老幼共娱景观休闲设施设计要点 |
4.4.1 居住区老幼共娱休息型景观休闲设施设计要点 |
4.4.2 居住区老幼共娱游戏型景观休闲设施设计要点 |
4.4.3 居住区老幼共娱运动型景观休闲设施设计要点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居住区老幼共娱景观休闲设施设计方法探究 |
5.1 居住区老幼共娱景观休闲设施设计流程 |
5.1.1 现状研究 |
5.1.2 设计定位 |
5.1.3 方案构思及设计 |
5.1.4 方案评估及生产交付 |
5.2 居住区老幼共娱景观休闲设施设计策略 |
5.2.1 设计原则 |
5.2.2 设计策略制定 |
5.2.3 策略一:看护式组合类休息型景观休闲设施 |
5.2.4 策略二:合作式组合类游戏型景观休闲设施 |
5.2.5 策略三:合作式球类运动型景观休闲设施 |
5.2.6 后续设计策略发散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居住区老幼共娱景观休闲设施设计实践 |
6.1 现状研究 |
6.1.1 居住区区位概况 |
6.1.2 居住区景观设计风格 |
6.1.3 居住区景观功能分区 |
6.2 设计定位 |
6.2.1 目标用户群体 |
6.2.2 明确设计需求 |
6.2.3 明确风格主题 |
6.2.4 确定设计策略 |
6.3 方案构思及设计 |
6.3.1 设计概念确定 |
6.3.2 草图及原型设计 |
6.4 方案评估及生产交付 |
6.4.1 原型设计方案评估 |
6.4.2 生产制造交付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6)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儿童公园发展动态 |
1.2.2 国内儿童公园发展动态 |
1.2.3 国外游憩理论研究 |
1.2.5 国内游憩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园绿地与儿童公园 |
2.1.2 游憩、游憩系统 |
2.1.3 游憩景观 |
2.1.4 游憩需求与游憩体验 |
2.1.5 全生命周期 |
2.1.6 儿童权力公约 |
2.1.7 可持续的公园绿地雨水管理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游憩学理论 |
2.2.2 心理学理论 |
2.2.3 景观设计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理论 |
2.2.5 人对环境的需求层次理论 |
2.2.6 景观生态学及生态城市理论 |
2.3 儿童公园功能及其游憩景观解析 |
2.3.1 儿童公园的功能及分类 |
2.3.2 儿童公园游憩主体 |
2.3.3 儿童游乐景观类型 |
2.3.4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 |
2.4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 |
2.4.1 儿童公园生态系统健康 |
2.4.2 儿童公园游憩主体需求 |
2.4.3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成本 |
2.5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
2.5.1 罗里.迈尔斯儿童探险园 |
2.5.2 成都麓湖红石公园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州的儿童公园游憩景观调研分析 |
3.1 调研对象解析 |
3.1.1 广州城市概况 |
3.1.2 广州城市生态现状 |
3.1.3 广州儿童公园发展历程 |
3.1.4 游憩景观调研对象选取 |
3.2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现状调研 |
3.2.1 广州市级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现状 |
3.2.2 广州市儿童公园游憩主体时空分布 |
3.2.3 广州区级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现状 |
3.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需求问卷调研 |
3.3.1 问卷基本情况 |
3.3.2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主体构成及空间分布 |
3.3.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时间特性 |
3.3.4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环境及活动需求 |
3.3.5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体验需求 |
3.3.6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收获需求 |
3.3.7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满意度需求 |
3.4 广州市儿童公园设计人员访谈 |
3.5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调研综合分析 |
3.5.1 广州儿童公园景观游憩主体需求 |
3.5.2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社会功能 |
3.5.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生态及其他功能 |
3.5.4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可达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体系构建 |
4.1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常见问题分析 |
4.1.1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与游憩主体需求的错位 |
4.1.2 儿童公园部分游憩景观功能效率偏低 |
4.1.3 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维护管理难度大 |
4.2 构建“友好型”游憩景观优化体系 |
4.2.1 “友好型”游憩景观理念的提出 |
4.2.2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的含义 |
4.2.3 “城市生态友好”是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的基础 |
4.2.4 “儿童家庭友好”是优化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活力的保障 |
4.2.5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构成 |
4.3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全生命周期 |
4.3.1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规划设计 |
4.3.2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施工建造 |
4.3.3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维护管理 |
4.4 友好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构建原则 |
4.4.1 系统化原则 |
4.4.2 安全互动原则 |
4.4.3 复合高效原则 |
4.4.4 动态维护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策略 |
5.1 广州儿童公园与城市关系优化策略 |
5.1.1 构建合宜的城市儿童户外游憩体系 |
5.1.2 完善各区级儿童公园的到达交通体系 |
5.1.3 加大社区儿童户外游憩景观的建设力度 |
5.1.4 提升儿童公园生态基础设施功能 |
5.2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服务功能效率优化策略 |
5.2.1 改善游憩景观的地域适应性 |
5.2.2 提升游乐景观的复合多元性 |
5.2.3 增强游乐景观的互动参与性 |
5.2.4 兼顾各类型游憩群体需求 |
5.2.5 强化公园生态效益的提升 |
5.2.6 构建智慧型儿童公园游憩景观监管平台 |
5.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形态优化举措 |
5.3.1 游乐设施场地 |
5.3.2 主题游憩景观 |
5.3.3 沙池 |
5.3.4 水景 |
5.3.5 雨水花园 |
5.3.6 湿地 |
5.3.7 草地 |
5.3.8 林地 |
5.3.9 科普景观 |
5.3.10 运动场地 |
5.3.11 服务设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广州儿童公园基本信息(一) |
附录2 广州儿童公园基本信息(二) |
附录3 广州儿童公园游憩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4 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2.0版评估系统内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研究现状 |
1.2.2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物联网技术概述 |
2.1.1 物联网技术基本概念 |
2.1.2 物联网传输网络结构 |
2.1.3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网络传输技术选型 |
2.2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组成 |
2.2.1 环境监控模块 |
2.2.2 动力监控模块 |
2.2.3 运行辅助模块 |
2.2.4 检修辅助模块 |
2.3 机器视觉理论基础 |
2.3.1 物体检测概述 |
2.3.2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
2.3.3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2.3.4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算法 |
2.3.5 物体检测方法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 |
2.3.6 SSD网络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实施方案 |
3.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架构 |
3.1.1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结构 |
3.1.2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研究 |
3.2 感知层物联网的实现方案 |
3.2.1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结构 |
3.2.2 智能电力监控端节点设计 |
3.2.3 中转节点系统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设计 |
4.1 需求分析 |
4.1.1 功能需求 |
4.1.2 性能需求 |
4.1.3 扩展需求 |
4.1.4 运行需求 |
4.1.5 安全需求 |
4.2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4.2.1 无线传感网络监控节点硬件设计 |
4.2.2 4G与 ZigBee网关节点硬件设计 |
4.2.3 4G与 ZigBee网关节点微处理器模块 |
4.2.4 4G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4.2.5 USB接口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4.3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3.1 界面功能设计 |
4.3.2 传输功能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面向小学儿童群体的建筑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传统建筑POE方法的局限性 |
1.1.2 现代观念对建筑POE的新期待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建筑POE方法的发展简述 |
1.3.2 针对儿童的主观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3 儿童环境认知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概况 |
1.3.4 儿童环境行为及其研究方法的现状 |
1.3.5 与小学及小学儿童有关的建筑POE研究现状 |
1.3.6 小结与评价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过程、方法及技术支撑 |
1.4.3 论文架构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面向小学儿童的建筑POE方法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建筑POE的类型及特点 |
2.2.1 建筑POE类型的划分 |
2.2.2 各建筑POE类型之间的关系 |
2.3 与建筑POE有关的小学儿童特征 |
2.3.1 小学儿童表达POE信息的主要载体及形式 |
2.3.2 小学儿童建筑POE反馈信息的特征及可靠性 |
2.4 小学儿童建筑POE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一般模式 |
2.4.1 面向儿童的建筑POE研究什么——三种建筑POE反馈范式 |
2.4.2 反馈的任务及地位 |
2.4.3 反馈模式的结构组成 |
2.4.4 一般研究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小学儿童的建筑POE方法前期调查 |
3.1 引言 |
3.2 针对小学儿童的建筑POE前期调查简介 |
3.2.1 调查内容与目的 |
3.2.2 调查对象 |
3.2.3 调查过程及方法 |
3.3 基于实地调查的小学儿童建筑POE问题及优势总结 |
3.3.1 建筑POE问卷的操作性及可靠性问题 |
3.3.2 建成环境的评价尺度问题 |
3.3.3 点赋值评价结果的解读问题 |
3.3.4 行为观察法的操作问题 |
3.3.5 建筑POE数据源的优势 |
3.4 小学儿童建筑POE问卷可靠性初步调查与分析 |
3.4.1 问题的提出 |
3.4.2 调查分析方法 |
3.4.3 数据处理过程及结果 |
3.4.4 调查结论与讨论 |
3.5 基于前期调查的小学儿童建筑POE方法建议 |
3.5.1 访谈的操作建议 |
3.5.2 问卷的简化及“翻译”建议 |
3.5.3 自主填写问卷的建议 |
3.5.4 关于问卷可靠性的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小学儿童的建成环境评价尺度建立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研究策略 |
4.3 基于小学儿童的建成环境评价尺度建立 |
4.3.1 研究设计 |
4.3.2 评价语义量词初选 |
4.3.3 双侧中间等级语义量词确定 |
4.3.4 问卷设置 |
4.3.5 分析方法 |
4.3.6 数据处理 |
4.3.7 结果及讨论 |
4.4 尺度的应用——儿童对小学建成环境的主观综合评价 |
4.4.1 研究设计 |
4.4.2 综合评价指标集的建立 |
4.4.3 指标权重确定——单侧5 级尺度的AHP赋权与排序赋权的比较 |
4.4.3.1 采用单侧5 级尺度的AHP赋权结果 |
4.4.3.2 采用排序法的赋权结果 |
4.4.3.3 单侧5 级尺度的AHP赋权与排序赋权的效果对比 |
4.4.4 三所小学的综合评价——双侧5 级尺度的应用 |
4.5 有关评价尺度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4.5.1 主要结论 |
4.5.2 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学儿童点赋值评价方法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研究概述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研究内容与目的 |
5.3 小学儿童点赋值评价方法研究 |
5.3.1 研究过程与方法 |
5.3.2 统计结果与分析 |
5.3.3 结论与讨论 |
5.4 点赋值方法的应用——儿童对小学校园空间场所的喜爱度评价 |
5.4.1 研究过程与方法 |
5.4.2 点赋值评价结果及均值分析 |
5.4.3 基于点赋值评价结果的现场调研与分析 |
5.4.4 点赋值评价方法的应用状况讨论 |
5.5 小学儿童点赋值评价方法研究的主要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对小学儿童的行为观察法及综合应用 |
6.1 引言 |
6.2 行为观察法简述 |
6.2.1 概念与发展 |
6.2.2 行为观察法的种类及适用场景 |
6.3 小学儿童行为观察的原则及主要方式 |
6.3.1 小学儿童行为观察的基本原则 |
6.3.2 适用于小学儿童的行为观察方式 |
6.4 行为观察法的综合应用案例——小学校园中的儿童环境行为研究 |
6.4.1 档案调查法的应用——儿童行为活动的时间性 |
6.4.1.1 调研简介 |
6.4.1.2 校园行为活动及活动时间分类 |
6.4.1.3 各活动类型的时间分布 |
6.4.2 活动类型观察法的应用——课外活动组成及儿童的偏好 |
6.4.2.1 调研简介 |
6.4.2.2 课外活动的组成及特征 |
6.4.2.3 低年级儿童课外活动的偏好及特点 |
6.4.2.4 高年级儿童课外活动的偏好及特点 |
6.4.3 节点通过观察法的应用——楼层对儿童活动范围的影响 |
6.4.3.1 调查对象概况 |
6.4.3.2 调查目的及方法 |
6.4.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6.4.4 动态分布观察法的应用——儿童对典型室外场所的使用状况 |
6.4.4.1 调查内容与方法 |
6.4.4.2 调查对象概况 |
6.4.4.3 行为核查记录结果与分析 |
6.5 有关小学儿童行为观察的总结及建议 |
6.5.1 小学儿童在行为观察中的特征总结 |
6.5.2 有关小学儿童行为观察的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儿童心理画方法在小学建筑POE中的应用 |
7.1 引言 |
7.2 儿童心理画方法简介 |
7.2.1 心理画的概念 |
7.2.2 心理画方法的应用概况 |
7.3 儿童心理画方法在建筑POE中的应用可行性 |
7.3.1 儿童画特征及其可获取的建筑POE信息 |
7.3.2 建筑POE解读儿童画时存在的问题、难点及对策 |
7.4 建筑POE如何利用儿童主题画 |
7.4.1 主要解读途径 |
7.4.2 分析方法 |
7.4.3 一般操作流程 |
7.5 儿童认知地图的心理画方法拓展 |
7.5.1 认知地图及其对建筑POE的意义 |
7.5.2 认知地图与心理画方法的结合 |
7.6 儿童心理画方法在建筑 POE 中的应用实践 |
7.6.1 研究设计 |
7.6.1.1 研究内容及目标 |
7.6.1.2 研究对象概况 |
7.6.1.3 研究过程与方法 |
7.6.2 儿童主题画的结果与分析 |
7.6.2.1 内容解读——儿童所关注的校园环境要素组成 |
7.6.2.2 焦点解读——体现儿童“重要”情感的校园环境对象 |
7.6.2.3 色彩解读——儿童对校园环境的色彩偏爱 |
7.6.3 儿童认知地图的结果与分析 |
7.6.3.1 儿童的校园认知地图要素构成 |
7.6.3.2 儿童的校园公共认知地图 |
7.6.3.3 儿童校园认知地图的类型及特点 |
7.6.4 基于儿童心理画分析的建筑POE反馈结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小学儿童文本评价信息的POE分析方法——NLP技术的初步应用 |
8.1 引言 |
8.2 文本评价信息在POE中的应用背景 |
8.3 源自小学儿童的文本评价信息及其利用 |
8.3.1 儿童文本评价信息的来源及其在POE中的用途 |
8.3.2 儿童文本评价信息的特征 |
8.3.3 儿童文本评价信息在POE分析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
8.3.3.1 数据源的可靠性问题及应对措施 |
8.3.3.2 噪声信息问题及处理措施 |
8.3.3.3 分析过程、结论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正确对待 |
8.4 采用NLP技术分析文本评价信息的可行性探讨 |
8.4.1 NLP技术简介 |
8.4.2 目前NLP可为POE分析提供的技术支持 |
8.4.3 相应技术的原理及算法 |
8.4.4 相应技术在POE中的应用效果及可靠性论证 |
8.4.4.1 NLP分词技术在POE中的应用效果及可靠性 |
8.4.4.2 NLP关键词提取技术在POE中的应用效果及可靠性 |
8.4.4.3 NLP情感分析及观点抽取技术在POE中的应用效果及可靠性 |
8.4.4.4 小结 |
8.5 NLP技术与儿童文本评价信息的结合 |
8.5.1 采用NLP技术可在儿童文本评价信息中提取的主要POE信息 |
8.5.2 “儿童自由报告+NLP”的POE研究方式 |
8.6 利用NLP技术分析小学儿童文本评价信息的POE研究实践 |
8.6.1 研究概述 |
8.6.2 数据处理过程及方法 |
8.6.3 名词分词结果与分析——儿童所关注的校园环境要素 |
8.6.3.1 整体趋势分析 |
8.6.3.2 性别差异分析 |
8.6.3.3 小结与讨论 |
8.6.4 形容词分词结果与分析——儿童对校园环境的评价倾向 |
8.6.5 关键词词云结果与分析——儿童对校园环境的评价焦点 |
8.6.6 情感分析结果与讨论 |
8.6.7 观点抽取结果与分析 |
8.7 NLP 技术用于分析儿童文本评价信息的局限与前景 |
8.7.1 存在的局限 |
8.7.2 未来的应用前景 |
8.8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研究总结 |
2 主要创新成果 |
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城市公园景观设施中交互艺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现状 |
2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与交互艺术概述 |
2.1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概述 |
2.2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存在问题 |
2.3 交互艺术概述 |
2.4 交互理念与城市公园景观设施的关系 |
3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的交互性及构成系统 |
3.1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中交互艺术的构成 |
3.2 景观设施交互系统的应用案例 |
4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中交互艺术应用的分析 |
4.1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交互艺术应用的特质 |
4.2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中交互艺术应用的原则 |
4.3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中交互艺术应用的要素 |
4.4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中交互艺术应用的创作手法 |
4.4.1 动态式创作手法 |
4.4.2 主动操作式创作手法 |
4.4.3 被动感应式创作手法 |
5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设计中交互艺术应用的实践探索 |
5.1 设计背景 |
5.2 场地分析 |
5.3 设计分析 |
5.4 交互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面向公共卫生设施的交互设计研究 ——以智能垃圾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公共卫生设施交互设计理论研究 |
2.0 公共卫生设施的定义 |
2.1 生态反馈技术理论 |
2.2 基于生态反馈技术范式下的交互设计应用 |
2.3 生态反馈技术设计范式下交互设计方法 |
2.4 生态反馈技术设计范式在公共卫生设施中的应用 |
3. 具备投放引导功能的智能垃圾箱前期设计 |
3.1 智能垃圾箱设计用户研究 |
3.1.1 公共卫生设施的用户调研方法 |
3.1.2 公共卫生设施前期调研问题总结 |
3.1.3 针对智能垃圾箱设计的竞品分析 |
3.2 基于生态反馈技术的解决方案 |
3.2.1 基于生态反馈技术智能垃圾箱需求定义 |
3.2.2 基于生态反馈技术的智能垃圾箱研究方法框架 |
4. 具备投放引导功能的智能垃圾箱设计实践 |
4.1 基于生态反馈技术的功能设计 |
4.1.1 基本功能设计 |
4.1.2 引导反馈功能设计 |
4.2 基于生态反馈技术的外观设计 |
4.2.1 色彩设计 |
4.2.2 投掷口设计 |
4.2.3 反馈屏幕设计 |
4.2.4 可视化设计 |
4.3 基于生态反馈技术的交互设计 |
4.3.1 智能垃圾箱的交互设计原则 |
4.3.2 智能垃圾箱的交互设计 |
4.3.3 智能垃圾箱的使用路径 |
4.4 智能垃圾箱投掷引导系统设计 |
5. 投放引导智能垃圾箱设计的技术实现 |
5.1 Arduino驱动传感器控制高度检测模块 |
5.2 Arduino控制多传感器工作 |
5.3 Arduino与4G模块间工作 |
5.4 后台数据在OLED屏幕上的显示 |
5.5 投放引导智能垃圾箱的模块构成 |
5.5.1 箱体模块 |
5.5.2 满溢检测模块 |
5.5.3 距离检测模块 |
5.5.4 通信模块 |
5.5.5 投放引导模块 |
5.5.6 电源模块 |
5.5.7 其他机构 |
5.6 投放引导智能垃圾箱的模块布局 |
5.6.1 组件布局 |
5.6.2 细节结构 |
5.7 生态反馈技术在设计中的体现 |
5.8 基于生态反馈技术设计范式的智能垃圾箱交互设计策略 |
5.8.1 多样反馈 |
5.8.2 多层级反馈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图形显示自控技术在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基于节能的实验动物人工环境气流组织优化研究[D]. 钟加晨.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3]交互式装置艺术在社区公共设施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 姚纤.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4]基于体验设计的居住区老幼共娱景观休闲设施研究[D]. 徐梦倩.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广州儿童公园游憩景观优化研究[D]. 殷赛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研究[D]. 李焕. 吉林大学, 2019(03)
- [8]面向小学儿童群体的建筑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王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城市公园景观设施中交互艺术的应用研究[D]. 谭凡.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面向公共卫生设施的交互设计研究 ——以智能垃圾箱为例[D]. 丁怡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