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越族先民和于越服饰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马小颖[1](2021)在《古代云南傣族的风俗研究 ——兼与掸老泰族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
张静思[2](2021)在《浙江仙居岩画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仙居岩画于2002年12月首次在浙江省仙居县朱溪镇小方岩上发现,随后的近二十年,在仙居县的多个乡镇又陆续发现不少岩画点,现共计12点,20处,岩画总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是至今我国东南沿海区域发现的数量最多、总面积(规模)最大的岩画群落。它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浙江省岩画考古领域的空白,为东南沿海岩画体系衔接上了重要的一环,还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岩画的类型、分布范围,为进一步解读东南沿海岩画,研究古越文化提供了新的、富有价值的实物资料。笔者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分了5个时间段,以考古学方法陆续对仙居境内的10个岩画点(另外2个岩画点因无当地人指引而找寻不见)进行了专门地调查、系统地复查,获得大批翔实可靠的图像资料与数据信息,本文便在此基础上展开综合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划分了仙居岩画的分布区域,对岩画的地理坐标、周边环境、保存现状、画面内容、图像造型等方面做了详细记录;并结合文献和拓片资料,对仙居岩画题材进行整理和统计,展开环境、类型、年代研究,笔者特别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仙居岩画分为四大类型,即器具生活类、动物类、人物类和符号类,其中耙锄形、柴刀形、米字格形在仙居岩画中频繁出现,为典型图像,说明仙居岩画绝大部分展现的是农耕图纹,区别于东南沿海表现其它题材的岩画,代表着一种新的岩画类型;进而探究仙居岩画的文化意蕴,包括其刻制者的族源问题、生活形态、信仰崇拜、凿刻目的与功能等;最后呼吁加强岩画的保护措施,加快建设岩画数字档案库。
吴亮亮(Penpisut Sikakaew)[3](2018)在《中泰稻谷起源神话的文化记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记忆是90年代德国埃及学者扬·阿斯曼首次提出。其内容涉及到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或带有宗教性的仪式等方面。据本文所述,20世纪的中国和泰国的稻谷起源神话研究基本上是基于母题分析、原型和故事形态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仅限于文本的,是共时性的维度。然而,神话还有口头性的一面。当神话被重新讲述的同时,其内容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这就表明了神话是富有历时性的维度,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维度。因考虑到神话的活态性,本文以文化记忆理论为研究的重要参考,试图把神话的历时维度也考虑在内。但是,文化记忆作为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尚有不完善之处,但这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研究问题,尤其是文化记忆对身份认同的作用。从民俗学和文化记忆的深层结构去探究发现,民俗既是整个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石和支柱,而意识形态构成的前提乃是文化记忆。本文通过对神话文本的研究,分析其母题的核心内容,再次引用文化记忆理论分析其文本之经典化的趋向,加上对与神话文本相辅相成的仪式和信仰等进行思考,最终取得的成果包括神话文本之内和文本之外的解读,如80-90年代与当下搜集到的神话文本的母题之间所产生的微小变化、两国稻谷起源神话形成的推论、巴利语在泰国民间招稻谷魂仪式的使用、两国神话文本经典化的趋向、中国古文物中的鸟纹分析、泰国招稻谷魂仪式的意义、泰国素攀府农民改宗的个案分析及其对神话传承的影响,以及个体记忆造成神话或文化记忆失传的可能性。通过文化记忆,几千年的回忆得以展现。文化记忆通过各种仪式、规范、传统和教育等方式来构建和塑造个人的特征和文化身份。与此同时,个人也可以通过文化记忆的主要功能来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他们对这些仪式的反应也有利于文化记忆的稳定性,并如此循环下去。神话已经回答了我们归属的问题。如同稻谷起源神话一样代表了我们国家的世界观。而既然我们在这个无常的世界里知道了自己是谁,就不会再迷失方向了。
黄源成[4](2018)在《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漳州拥有基于多样性自然与人文环境下的多元传统村落文化,并以此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形态体系。基于文化学与建筑史学的综合视角,借鉴文化地理学、社会学、形态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本文以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构建以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成逻辑、外部形态表征和内在演化机制为主体的研究框架,揭示出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化的机制与规律,进一步推动了闽南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的理论研究,促进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实践,拓展了建筑史学、文化学与建筑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首先,以文化认知的多维性为视角,从自然与文化、空间与时间、静态与动态、单一与复合等不同维度上,解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生成的地域性、构成的多样性、发展的动态性与交汇的综合性,系统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从漳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出发,诠释了其对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地域性建构的参与。从空间维度的共时性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是在地理约束、国籍背景、民族差异与民系分支不同尺度下的四种静态复合组成结构。从时间维度的历时性性视角出发,阐释了在不同历史阶段过程中,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前后之间承传延续的动态历程,其重要的历史节点可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清末至民国时期。从复合性的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呈现出“中心与边缘”、“一体与多元”、“内生到外溢”、“化外到化内”的四种交汇性特征。其次,以多元文化交汇的宏观整体性视角,将漳州各类典型的传统村落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从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三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区域性村落形态的研究方法体系,全面解析了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区域性整体外部表征。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类型划分,既可从非物质层面的民系差异与经济形态入手,也可以物质层面的规模尺度与历史风貌为依据。从不同地貌环境下村落选址的多样性、不同结构组织下村落格局的差异性、自然与人工边界的构成以及相互关系、村落街巷与重要节点下的公共空间四个层级,阐述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体系。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地域特征,在整体上表现为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环境介入方式、聚族而居与内向防御的空间组织模式、形态多样与相互交融的历史风貌特色。再次,从多元文化交汇的动态性视角切入,以延续机制、转变机制和适应机制三个向度为坐标,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机制,并进一步诠释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聚族而居与祖先崇拜的宗族社会形态、漳州区域地理特色下的村落经济形态、风水礼制与宗教影响下的意识形态,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机制。族群械斗与倭寇匪患的民间社会动乱、沿海海禁迁界与卫所屯田国家政策、唐初陈元光平定漳州与明清海外移民,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转变机制。月港海外贸易与九龙江内陆贸易联动、政策“王化”与“儒化”的共同推动、不同族群多元宗教信仰之间相互融合,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适应机制。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体现在三个层面,分别是村落整体布局演化的性质与路径、村落安全防御体系的空间与精神构建、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与形态强化。最后,从文化的时代性与可持续性视角出发,对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现代保护发展适应进行初步探索。以全球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漳州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的历程、因素与机制为视角,阐释了村落形态变化的时代背景;从存续现状、保护困境与发展机遇三方面入手,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基础;以价值、对象、原则、策略与案例为步骤,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多元路径。
黄杉栅[5](2018)在《绍兴鉴湖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鉴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部,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景观资源丰富。其前身——古鉴湖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历史上曾对绍兴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文化格局等产生重大影响,是绍兴地区越文化和山水文化的集中表现区域。自东汉马臻围湖筑堤以来,鉴湖历经形成、发展、全盛、衰落又逐渐复兴的演进过程,其历史变迁主要受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本文在整理研究绍兴地方志书、文献古籍以及国内外鉴湖文化景观相关学术论文、专着等的基础上,以历史变迁的角度研究鉴湖文化景观,探索产生变迁的自然机制和人文动因,梳理自先秦至今各历史时期鉴湖文化景观资源变迁之脉络,总结鉴湖文化景观历史变迁之特点与规律如下:1、先秦时期,越地以稻作农业和水利建设为基础发展经济,改善越地的“穷山恶水”环境,在此期间建设一批技术先进、效益显着的水利工程,为东汉鉴湖的修筑提供技术基础。2、从先秦至东汉,山会地区受国都北迁、越族流散、汉人南迁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制约和影响,其社会经济经历了从强盛到衰落又逐渐复兴的变迁过程。永和年间,会稽太守马臻在会稽山麓平原地带筑堤建湖,形成鉴湖。这一时期,鉴湖文化景观主要是鉴湖水利设施的建设,柯岩景区由于东汉名士蔡邕制笛而扬名。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鉴湖从初创期进入发展期的一个重要时期。西兴运河的开凿,鉴湖航运和灌溉功能提升,山水环境优美,由此吸引众多文士聚居会稽,迎来以“兰亭修禊”为标志的一次文化高潮,为隋唐时期鉴湖高度发展做准备。4、隋唐时期,以大规模修筑山会海塘和扩建玉山斗门(朱储斗门)并新建了新径斗门为标志,鉴湖水利的灌溉、航运功能和效益日益提升,开始进入全盛时期。修筑堤塘的过程中,大量采石,产生了柯岩石佛、石宕等景致,是日后柯岩景区得以发展的基础。这一时期,为了追慕魏晋遗风,游赏浙东山水,众多诗人纷至沓来,形成着名的“浙东唐诗之路”,鉴湖区域成为“唐诗之路”的精华段,其文化景观的发展也进入高峰期。5、宋代,宁绍平原后海岸线出现北移趋势,鉴湖由于自身淤积成为围垦的对象,湖面面积大幅缩小,形成众多湖泊。另一方面,宋室南迁,越州成为南宋的临时首都,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再一次出现飞跃进入鼎盛。经济的提升带来园林的兴建,不少文人在鉴湖边建设别业庄园,着名的如陆游三山别业、王氏小隐山园、柳西别业等。6、明代,三江闸建成,山会海塘闭封,山会平原完成了从鉴湖水利向三江闸水利的演变。南宋时柯岩景区已成为当地的名胜,至清代已形成“东山春望”、“南洋秋泛”、“五桥步月”、“七岩观鱼”、“清潭看竹”、“石室烹泉”、“炉柱晴烟”、“棋坪残雪”八景。7、抗战时期,鉴湖文化景观资源遭到大量破坏,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鉴湖开始进入现代建设期。1993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鉴湖风景名胜区为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将集中体现古鉴湖风光的一段水域划入保护范围,其中柯岩景区为鉴湖风景名胜区之核心景区,鉴湖沿岸其他散落的景点也逐步开发,呈现新的鉴湖文化景观风貌。
赵欣[6](2017)在《吴越文化溯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越文化是越族先民在今长江下游一带创造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吴越文化是在越族原始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商周文化元素而发展起来的地域文化。追溯吴越文化的源头可以厘清其早期的发展脉络,揭示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证实人地关系是特定地域文化形成、发展及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王晓妍[7](2015)在《越窑青瓷的美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历史,青瓷自发明到现在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与中华民族自古崇尚青色的情结相融。尤其是越窑青瓷,作为漫长陶瓷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引领了宋代以前中国瓷器尚青的审美潮流与时尚。千百年来,越窑青瓷随着人类审美的发展而发展。其中的原始瓷是瓷器的初创品,它的出现打开了中国瓷器之门,早期的越窑青瓷于东汉晚期烧制成功,而此期,它受当时厚葬之风的影响,出土有大量明器。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越窑青瓷在唐、五代以及北宋初期达到了顶峰,还出现了充满神秘色彩的“秘色瓷”。这是越窑青瓷从“粗瓷”到“精瓷”的一个质的飞跃,其中充足的原料、成熟的烧造工艺、熟练的装饰手法为其奠定了基础,而皇室的青睐和文人墨客的推崇更是有力的推动了越窑青瓷的流行。越窑青瓷的造型“美善相乐”,装饰“大美无美”,釉色“千峰翠色”,本文也是根据这三者对越窑青瓷的审美展开研究,从中我们还能体会到,越窑青瓷之美亦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越窑青瓷在新时代,依旧为众人所喜爱。我们还能否将其精华加以提取,并结合现代的审美需求,使其传承下去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去研究的问题。
刘雪林[8](2015)在《越地人生礼仪服饰内涵》文中提出通过对越地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葬礼等人生礼仪服饰内涵的挖掘,可以进一步了解越地的文化特色,对保护和传承越地特色的礼仪服饰和弘扬越地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吴艳,洪文进,沈雷[9](2014)在《八都麻绣的文化技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浙江省淳安县王阜乡八都麻绣是具有实用性和文化技艺性的双重属性服饰用品。基于对当地村落的田野式调研,从八都麻绣渊源入手,详细阐述了八都麻绣的美学、色彩、图案以及寓意在山越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分析了八都麻绣历代传承的制作工艺技术。归纳了八都麻绣所展现的特殊文化属性特征与审美属性价值特性,为研究数字化时代下的服装传承应用与创新设计奠定了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对传统服饰文化研究、工艺技术研究与传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古小松[10](2014)在《华夏百越文化与东南亚——兼谈建设华夏百越文化博览园的构想》文中研究说明古代的百越部落分布于从长江、珠江、红河到湄公河流域的广阔地域。百越人创造了辉煌的稻作文化等,并与中原文化一起融合构建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保留有自身特色语言风俗的百越后人仍然居住在从华南到中南半岛广大地区。广西在地理和人文上都是百越的中枢。探讨百越文化,建设华夏百越文化博览园,不仅有助于民族和谐和本地区的繁荣发展,也有利于增进中国东南亚文化交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二、越族先民和于越服饰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越族先民和于越服饰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2)浙江仙居岩画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仙居岩画研究相关动态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之处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仙居岩画的发现 |
2.1 仙居县概况 |
2.2 仙居岩画的发现 |
2.2.1 发现过程 |
2.2.2 大规模调查 |
2.3 笔者复查情况 |
2.3.1 调查过程 |
2.3.2 复查发现 |
第三章 仙居岩画的分布及内容 |
3.1 东南部丘陵区 |
3.1.1 西塘岩画 |
3.1.2 央弄岩画 |
3.1.3 小方岩岩画 |
3.1.4 余岭岩画 |
3.2 南部山区 |
3.2.1 对山岗岩画 |
3.2.2 石盟垟岩画 |
3.3 东北部山区 |
3.3.1 中央坑岩画 |
3.3.2 东坪岩画 |
3.3.3 送龙山岩画 |
3.4 中部平原区 |
3.4.1 汤坎头岩画 |
3.4.2 垟墺岩画 |
3.4.3 溪头岩画 |
第四章 仙居岩画的研究 |
4.1 岩画环境研究 |
4.1.1 山脉 |
4.1.2 水系 |
4.1.3 植被 |
4.2 岩画类型研究 |
4.2.1 图像分类 |
4.2.2 图像组合 |
4.3 岩画年代研究 |
4.3.1 年代研究综述 |
4.3.2 年代考证 |
第五章 仙居岩画的文化意蕴 |
5.1 族源探析 |
5.2 古越先民的农耕文化 |
5.3 古越先民的生活形态 |
5.4 古越先民的信仰崇拜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中泰稻谷起源神话的文化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稻谷起源神话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稻谷起源神话及其分类 |
第一节 稻谷起源神话分类 |
第二节 中国“鸟盗”型稻谷起源神话 |
第三节 泰国稻谷起源神话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稻谷起源神话与文化记忆 |
第一节 神话与文化记忆 |
第二节 中西神话学之论述 |
第三节 神话与原型批评 |
第四节 神话与民间文学 |
第三章 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内的文化记忆 |
第一节 “母题”“互文性”和“经典化”:破解神话文本之内的文化密码 |
第二节 在道教宇宙观之内展翅高飞:中国“鸟盗”型稻谷起源神话 |
第三节 从“帕拍素”到“彭苏女神”:泰国稻谷起源神话的佛教宇宙观 |
第四节 两国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内的文化记忆 |
第四章 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外的文化记忆 |
第一节 中国“鸟盗”型稻谷起源神话和中国鸟信仰之流传及演变 |
第二节 泰国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外的文化记忆 |
第三节 两国文本之外的文化记忆 |
第五章 稻谷起源神话之民俗型的文化记忆 |
第一节 生活相:民俗深层结构的本真性 |
第二节 记忆链:文化记忆的运作模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民俗学:相互连接的概念 |
第四节 文化记忆与民俗学:新研究方法的可能性 |
第六章 文化记忆之外延:稻谷起源神话的传承与生存空间 |
第一节 何为文化发展和传承 |
第二节 变形的形态:中国鸟信仰的演变 |
第三节 导致文化记忆链发生改变的现象:泰国素攀府农民改宗的案例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后记 |
(4)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缘起 |
1.1.1 激变的中国作为多元国家需回顾历史以拓展精神容量 |
1.1.2 实证的历史史实需要借助文化的诠释获得理论参照系 |
1.1.3 闽南地域文化见证中国古代历史与近代融入世界进程 |
1.1.4 漳州传统村落作为闽南多元文化存续的一种物质载体 |
1.1.5 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研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理论基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探索多元文化交汇下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 |
1.2.2 研究意义: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在时空维度的存续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文化与形态演变相关研究 |
1.3.2 传统村落形态的相关研究 |
1.3.3 漳州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 |
1.3.4 上述研究现状的综合述评 |
1.4 研究对象界定与内涵 |
1.4.1 研究对象范畴与研究层面界定 |
1.4.2 相关核心概念及其内涵的阐释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生成与交汇逻辑 |
2.1 漳州自然环境参与文化生成地域性建构 |
2.1.1 山海同构地形地貌塑造文化的封闭性与互动性 |
2.1.2 差异明显的土壤与耕地资源孕育不同经济形态 |
2.1.3 多元气候分区影响沿海与内陆的生产方式差异 |
2.1.4 自然灾害多样性引发人口迁徙与祈福文化现象 |
2.2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共时性结构 |
2.2.1 地理约束下的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 |
2.2.2 国籍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与南洋文化 |
2.2.3 民族差异下的汉族文化与闽越文化 |
2.2.4 民系分支下的闽海文化与客家文化 |
2.3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历时性演变 |
2.3.1 先秦时期:闽越土着文化在封闭地理阻隔下自然发展 |
2.3.2 秦汉时期:少量北方移民下中原汉族文化的初步介入 |
2.3.3 唐宋元时期:大量人口迁入下中原汉族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
2.3.4 明清时期:人口增长与宗法制度下宗族村落的大规模发展 |
2.3.5 清末至民国:华侨迁徙下中国文化外溢与南洋文化的引入 |
2.4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交汇性特征 |
2.4.1 中心与边缘:基于空间区位与信息密度的文化迁徙 |
2.4.2 一体与多元:基于空间层叠与时间承传的文化共生 |
2.4.3 内生到外溢:基于人口增长与商业贸易的文化溢出 |
2.4.4 化外到化内:基于行政管理与儒家教育的文化融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 |
3.1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划分 |
3.1.1 基于文化视野下的民系类别与经济形态 |
3.1.2 基于物质层面下的村落规模与历史风貌 |
3.2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体系 |
3.2.1 不同地貌环境下村落选址的多样性 |
3.2.2 不同结构组织下村落格局的差异性 |
3.2.3 自然与人工边界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
3.2.4 村落街巷与重要节点下的公共空间 |
3.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整体特征 |
3.3.1 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环境介入方式 |
3.3.2 聚族而居与内向防御的空间组织模式 |
3.3.3 形态多样与相互交融的历史风貌特色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机制及其规律 |
4.1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机制 |
4.1.1 聚族而居与祖先崇拜的宗族社会形态 |
4.1.2 漳州区域地理特色下的村落经济形态 |
4.1.3 风水、礼制与宗教影响下的意识形态 |
4.2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转变机制 |
4.2.1 族群械斗与倭寇匪患的民间社会动乱 |
4.2.2 沿海海禁迁界以及卫所屯田国家制度 |
4.2.3 唐初陈元光平定漳州与明清海外移民 |
4.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适应机制 |
4.3.1 月港海外贸易与九龙江内陆贸易联动 |
4.3.2 “王化”与“儒化”政策的共同推动 |
4.3.3 不同族群多元宗教信仰之间相互融合 |
4.4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 |
4.4.1 村落整体规划布局演化的性质与路径 |
4.4.2 村落安全防御体系的空间与精神构建 |
4.4.3 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与形态强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现代保护发展适应 |
5.1 全球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变迁 |
5.1.1 从解构到转型到重构的历史脉络 |
5.1.2 从全球到地方的多维性驱动因素 |
5.1.3 从传统到现代不同影响机制博弈 |
5.2 文化变迁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现状解析 |
5.2.1 传统村落形态存续现状 |
5.2.2 传统村落形态保护困境 |
5.2.3 传统村落形态发展机遇 |
5.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保护与发展的多元路径探索 |
5.3.1 多元价值作为保护发展基础 |
5.3.2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 |
5.3.3 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4 空间策略与协同性策略结合 |
5.3.5 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探索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研传统村落概况信息表 |
附录二:调研传统村落分布示意图 |
附录三:漳州古代历史行政区划图 |
附录四:漳州调研传统村落问卷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绍兴鉴湖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风景名胜区历史变迁研究之意义 |
1.1.2 鉴湖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之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风景名胜相关研究 |
1.2.2 鉴湖相关研究 |
1.2.3 国外文化景观保护与实践相关研究 |
1.3 研究范围及论文框架 |
1.3.1 研究范围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文化景观变迁影响因素 |
2.1 自然机制 |
2.1.1 地形地貌 |
2.1.2 鉴湖水系 |
2.2 人文动因 |
2.2.1 政治因素 |
2.2.3 文化因素 |
2.2.4 经济因素 |
3 文化景观变迁分期 |
3.1 萌芽期——先秦时期 |
3.2 初创期——秦汉时期 |
3.3 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
3.4 高峰期——隋唐时期 |
3.5 衰败期——两宋时期 |
3.6 恢复期——元明清时期 |
3.7 复兴期——民国至今 |
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及变迁规律 |
4.1 穷山恶水、越地水利——东汉以前 |
4.1.1 历史概况 |
4.1.2 鉴湖水系情况 |
4.1.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 |
4.1.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 |
4.2 鉴湖开创、水系形成——东汉 |
4.2.1 历史概况 |
4.2.2 鉴湖水系情况 |
4.2.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 |
4.2.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 |
4.3 海内剧邑、早期发展——魏晋南北朝 |
4.3.1 历史概况 |
4.3.2 鉴湖水系情况 |
4.3.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 |
4.3.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 |
4.4 持续改造、文化全盛——隋唐 |
4.4.1 历史概况 |
4.4.2 鉴湖水系情况 |
4.4.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 |
4.4.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 |
4.5 围湖造田、鉴湖衰落——两宋 |
4.5.1 历史概况 |
4.5.2 鉴湖水系情况 |
4.5.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 |
4.5.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 |
4.6 运河水系、柯岩八景——元明清 |
4.6.1 历史概况 |
4.6.2 鉴湖水系情况 |
4.6.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 |
4.6.4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 |
4.7 战乱之后、重新整顿——民国至今 |
4.7.1 历史概况 |
4.7.2 鉴湖水系情况 |
4.7.3 鉴湖文化景观资源 |
4.7.4 鉴湖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资源统计 |
4.7.5 鉴湖文化景观特征 |
4.8 鉴湖文化景观变迁规律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吴越文化溯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吴越文化萌生的地理环境 |
二、吴越文化的族源与特征 |
三、吴越文化的传承与转型 |
四、吴越文化的海外传播及其影响 |
(7)越窑青瓷的美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分析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特色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特色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越窑青瓷的历史背景 |
2.1 原始青瓷的出现 |
2.2 早期越窑的形成 |
2.3 繁盛时期的越窑 |
2.3.1 唐代时期 |
2.3.2 代时期 |
2.3.3 北宋初期 |
2.4 越窑的衰落 |
2.4.1 北宋中晚期 |
2.4.2 南宋以后 |
第三章 越窑青瓷的造型审美 |
3.1 越窑青瓷的功能分类 |
3.1.1 饮食器皿的形制 |
3.1.2 生活用具的形制 |
3.1.3 文房用品的形制 |
3.1.4 明器的形制 |
3.2 越窑青瓷的仿生造型设计 |
3.2.1 人物造型 |
3.2.2 植物造型 |
3.2.3 动物造型 |
3.3 越窑青瓷造型和美学之间的联系 |
3.3.1 美善相乐 |
3.3.2 神性之美 |
第四章 越窑青瓷的色彩审美 |
4.1 越窑青瓷釉色的形成 |
4.2 “秘色瓷”略解 |
4.2.1 “秘”字与“秘色”的含义 |
4.2.2 “秘色瓷”的概念 |
4.2.3 秘色瓷的产地 |
4.2.4 秘色瓷的工艺 |
4.2.5 秘色瓷的代表 |
4.3 “青”所富含的传统文化意义 |
4.3.1 服饰妆容 |
4.3.2 文学作品 |
4.3.3 绘画和工艺美术作品 |
4.3.4 国人尚“青” |
4.4 越窑之“青”和美学之间的联系 |
第五章 越窑青瓷的纹饰审美 |
5.1 越窑青瓷的基本纹饰特征 |
5.1.1 承上启下的印花 |
5.1.2 曲折蜿蜒的刻划花 |
5.1.3 多姿多彩的彩绘 |
5.1.4 精雕细琢的镂空 |
5.2 越窑青瓷的纹饰予以表达的意义 |
5.2.1 具象纹饰 |
5.2.2 抽象纹饰 |
5.3 越窑青瓷纹饰和美学之间的联系 |
第六章 越窑青瓷体现的哲学思想美 |
第七章 越窑青瓷美学内涵融入现代青瓷 |
7.1 现代青瓷的审美需求 |
7.1.1 现代青瓷多元化的审美形态 |
7.1.2 现代青瓷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审美传承 |
7.1.3 现代青瓷与其他材质的综合运用 |
7.2 现代青瓷存在的问题 |
7.2.1 形式与内容的问题 |
7.2.2 艺术和市场的问题 |
7.2.3 越窑青瓷的传承问题 |
7.3 个人的观点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越地人生礼仪服饰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 诞生礼服饰内涵 |
2 成年礼服饰内涵 |
3 婚礼服饰内涵 |
4 丧葬礼服饰内涵 |
(1)寿衣 |
(2)丧服 |
5 结语 |
(9)八都麻绣的文化技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八都麻绣的渊源 |
2 八都麻绣的美学意蕴 |
2. 1 八都麻绣色彩美 |
2. 2 八都麻绣图案美 |
2. 3 八都麻绣意寓美 |
2. 4 八都麻绣工艺技术 |
3 八都麻绣的文化技艺 |
3. 1 实用和装饰相共融一体性 |
3. 2 服饰文化的根源和融合对接性 |
3. 3 和于越服饰文化的传承性 |
4 结 语 |
(10)华夏百越文化与东南亚——兼谈建设华夏百越文化博览园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域与演变 |
(一)从长江、珠江、红河到湄公河 |
(二)从东夷到南蛮 |
(三)从越国到岭南 |
1.越国始末 |
2.岭南的开发 |
二、百越与华夏历史文化的交融 |
(一)今日百越之后裔 |
(二)华南与中南半岛:百越后裔在东南亚 |
1.西瓯越的后裔 |
2.雒越的后裔 |
(三)重要的文化特征 |
1.动植物崇拜与图腾 |
(1)大象文化 |
(2)青蛙崇拜 |
(3)槟榔文化 |
2.衣食住行 |
(1)稻作文化 |
(2)树皮衣 |
(3)干栏式建筑 |
(4)制舟行水 |
3.生产与社会活动 |
(1)石斧石铲 |
(2)印纹陶 |
(3)铜剑与铜鼓 |
三、增进中国东南亚人文交流 |
(一)从古百越到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二)百越中枢:广西的地位与作用 |
1.百越区域地理中心 |
2.稻作文化的故乡 |
3.西瓯越后裔——壮泰族群的家园 |
4.中国东南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
(三)建设华夏百越文化博览园 |
四、结 语 |
四、越族先民和于越服饰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古代云南傣族的风俗研究 ——兼与掸老泰族的比较[D]. 马小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浙江仙居岩画调查与研究[D]. 张静思. 山西大学, 2021
- [3]中泰稻谷起源神话的文化记忆研究[D]. 吴亮亮(Penpisut Sikakaew).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4)
- [4]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D]. 黄源成.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5]绍兴鉴湖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D]. 黄杉栅.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6]吴越文化溯源[J]. 赵欣. 地域文化研究, 2017(01)
- [7]越窑青瓷的美学特征研究[D]. 王晓妍. 西北大学, 2015(10)
- [8]越地人生礼仪服饰内涵[J]. 刘雪林.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5(03)
- [9]八都麻绣的文化技艺特征研究[J]. 吴艳,洪文进,沈雷. 毛纺科技, 2014(12)
- [10]华夏百越文化与东南亚——兼谈建设华夏百越文化博览园的构想[J]. 古小松.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