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智力影响因素分析

双胞胎智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双生子儿童智力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凌琳[1](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黄鑫鑫[2](2020)在《4-12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与多巴胺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环境因素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青少年期甚至成人期的心理问题。为了解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遗传与环境相对效应和多巴胺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及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本研究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募集4-12岁双生子儿童261对,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测评其心理行为问题;使用口腔拭子对双生子口腔上皮细胞进行采集并提取全基因组DNA;使用SNaPshot技术测定多巴胺受体基因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基因型;采用Holzinger法和Mx软件估算遗传与环境相对效应;使用SPSS 18.0中?2检验、ANOVA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及广义估计方程对心理行为问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Haploview 4.2对16个SNPs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使用Phase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单倍型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1)4-12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23.60%(男24.80%、女22.30%);(2)4-12岁双生子中仅焦虑抑郁发生与否具有较高遗传度(75.00%);而在4-12岁双生子心理行为各问题得分中,注意力(男69.00%、女73.00%)和攻击(男62.00%、女68.00%)具有较高的遗传度,4-6岁时,仅注意力(男85.00%、女92.00%)和社会化(女72.00%)具有较高的遗传效应;6-9岁时,退缩(女83.00%)、注意力(男81.00%、女92.00%)和攻击(男女66.00%)具有较高的遗传倾向;10-12岁时,焦虑抑郁(女70.00%)、退缩(男61.00%、女60.00%)、身体不适(女65.00%)、思维(男91.00%、女79.00%)、攻击(男78.00%、女73.00%)具有较高的遗传倾向;(3)影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年龄、气质等儿童自身特征,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生育年龄等人口学特征,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环境及功能特征(p(27)0.05)。此外,家庭亲密度分别与儿童气质、父亲文化程度交互作用于注意力、外向型行为和总行为问题(p(27)0.05);父母间教养方式交互作用显着影响身体不适和攻击行为(p(27)0.05);(4)在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中,rs7131056与焦虑抑郁有关(p(27)0.05);rs6279、rs4274224、rs1967551、rs1079727、rs267418与思维问题有关(p(27)0.05);rs6279与违纪行为和身体不适有关(p(27)0.05);在心理行为问题得分中,rs752306、rs1967551、rs265973、rs1079595与身体不适有关(p(27)0.05);rs1967551和rs1079595与注意力问题有关;rs1079727和rs267418与攻击行为有关(p(27)0.05);rs1079727与外向型行为有关(p(27)0.05);rs6279、rs1079727、rs936461、rs267418与总行为问题有关(p(27)0.05);rs4274224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对思维问题有影响(p(27)0.05);rs6279分别与rs1079727和rs267418的交互作用对内向型行为有影响(p(27)0.05);(5)rs6279-rs1079595-rs1079727构成的单倍型G-A-G与焦虑抑郁和注意力问题发生与否有关(p(27)0.05);C-C-A与违纪行为发生与否有关(p(27)0.05)。研究主要结论:(1)儿童焦虑抑郁、注意力问题和攻击行为主要受遗传效应的影响,其余各问题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并且各行为问题在遗传与环境效应中存在一定的发育特征;(2)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受儿童自身特征、父母人口学特征、家庭环境及功能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以DRD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为主)主效应的影响,并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其交互作用符合“差异敏感性”模型。

张燕[3](2019)在《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调查》文中提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在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也相应地带来了托育服务的供给压力和强烈需求。对于城市居民而言,育儿不再可能延续传统农村的祖辈育儿模式,育儿专业化、社会化是必然趋势,面对强烈的入托期待,二孩政策下城市有托育服务需求的家庭的特点有哪些?入托后的家长对托育服务需求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政府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市场又该如何提供托育服务、合理满足家长的托育需求呢?针对当前城市家庭尤其是双职工家庭面临着“育儿难”、“育儿贵”、“育儿忧”的三大挑战,本研究力图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家长对托育服务的需求特征,探讨其特点和影响因素,为托育机构的创设和托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可行性建议。基于相关文献梳理,本研究在访谈、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形成初始问卷,通过问卷发放和数据的整理分析,进行信效度检验,形成正式问卷,正式问卷通过某省三个城市主城区分层抽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以下特点:1、0-3岁婴幼儿家长的总体托育需求旺盛,总平均需求值为4.45。家长年龄集中在30-40岁间,大专、本科学历为主,企业、事业、技术职业为主,机构外家庭照护以母亲、祖辈为主;2、城市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的排列次序依次为:环境与设施(M=4.73)、教师专业性(M=4.73)、早期教育(M=4.58)、家庭指导(M=4.43)、护理保育(M=4.41)、便利性服务(M=3.73);3、0-3岁婴幼儿家长的托育服务需求多样化,主要包括环境与设施、护理保育、早期教育、教师专业性、便利性服务、家庭指导六个维度,涉及入托月龄、入托类型和入托费用的需求;4、0-3岁婴幼儿家长的托育服务需求表达复杂,婴幼儿的月龄、婴幼儿家长的年龄、学历、家庭月收入、家庭结构、住房条件在托育服务总需求和各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婴幼儿的性别、婴幼儿的排行、主要照看者类型等均不存在显着差异;5、0-3岁婴幼儿家长的托育需求与供给之间关系复杂,主要体现在供给现实性和需求理想性、供给统一性和需求多元性、供给阶层化和需求大众化三方面。研究进一步对托育刚性需求表达、需求多元差异性、需求共性与个性、供需关系进行了讨论。对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托育政策提出如下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延缓入托需求;构建多元体系,保障刚性需求;满足共性需求,关注个性需求;增加公共投入,减轻家庭负担;加强质量监管,缓解后顾之忧。

王雨婷[4](2019)在《天津市宁河区中小学生月经初潮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调查天津地区女生初潮年龄及分布情况,讨论影响初潮年龄的相关因素,为今后进一步指导青春期女生生理发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也为今后本地区女生初潮年龄的动态变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天津市宁河区14所学校5337名中小学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将收集的全部数据采用Lime Survey软件进行问卷回收、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逻辑核查,运用SPSS23.0软件、Excel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Kruskal Wallis H检验、ROC曲线、多重响应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月经初潮及第二性征分布情况4127名女生中有1383名女生经历月经初潮,来潮率为33.51%。计算平均初潮年龄为12.68±1.19岁。910岁组来潮率最低,为1.17%,>15岁组来潮率最高,为99.05%,随着年龄增大,来潮率逐渐上升。78岁组已有3.01%的女生出现乳房发育,阴毛发育较乳房发育约晚1年。性早熟组女生的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及皮褶厚度的均值均大于正常组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家庭因素对初潮年龄的影响对家庭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收入较高、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女生,初潮年龄较小。3.遗传及生后因素对初潮年龄的影响经Kruskal Wallis H检验,女生的初潮年龄与其母亲的初潮年龄具有连续性,母亲初潮年龄越小,女生初潮年龄的中位数越小。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出生时为低体重儿的女生,其初潮年龄小于出生时为正常体重儿及巨大儿的女生。不同哺乳时间的女生,平均初潮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体质因素对初潮年龄的影响4.1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女生来潮率的比较将不同年龄组女生根据BMI值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1011岁年龄组女生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组来潮率分别为0.00%、3.17%、10.39%、19.55%;1112岁年龄组女生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组来潮率分别为0.00%、32.63%、39.58%、45.74%;1213岁年龄组女生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组来潮率分别为27.27%、69.08%、70.31%、76.71%;1314岁年龄组女生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组来潮率分别为50.00%、90.09%、100.00%、92.00%,各年龄组不同组别女生月经来潮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已潮组及未潮组各体脂相关指标比较将各年龄组女生分为已潮组及未潮组,计算各组女生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身比及皮褶厚度的均值。结果显示,除腰臀比及腰身比以外,各年龄组已潮组女生的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及皮褶厚度的均值均大于未潮组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体重、BMI指数的ROC曲线分析体重ROC曲线下面积为0.702,BMI曲线下面积为0.653,体重和BMI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6.15、17.23,此时体重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54、0.683,BMI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75、0.383。5.饮食对初潮年龄的影响在食用含糖饮料、冰激凌方面,已初潮组人数大于未初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其他6.1体育锻炼频率对初潮年龄的影响几乎没有体育锻炼的女生平均初潮年龄为12.44岁,每周进行13次体育锻炼的女生平均初潮年龄为12.69岁,每周进行46次体育锻炼的女生平均初潮年龄为12.72岁,每天都进行体育锻炼的女生平均初潮年龄为12.80岁,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2看电视、电脑或手机时长对初潮年龄的影响每天看电视、电脑或手机时长<30分钟、12小时、>3小时的女生平均初潮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3睡眠时长对初潮年龄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睡眠时长<8小时、810小时、>10小时的女生平均初潮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天津市宁河区中小学生的平均初潮年龄是12.68±1.19岁。2.家庭收入和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的女生,初潮年龄越小。母亲初潮年龄、出生体重均可能会对女生初潮年龄有一定影响,母亲初潮年龄越小、出生体重越小的女生,初潮年龄越小。3.肥胖可能会使初潮提前;体重、BMI最佳临界值对预测月经来潮有一定价值。4.经常食用含糖饮料、冰激凌可能会使初潮提前。5.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能会使初潮推后。

王艳秋[5](2018)在《基于DNA甲基化研究脑瘫病证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①对脑瘫双生子、脑瘫单产儿进行病证结合调查,分析在小儿脑瘫中存在的高危因素及证候分布特点。②基于450k甲基化芯片技术筛选证候差异同卵双生子、正常-脑瘫单胎儿的差异甲基化位点,从微观的基因水平探讨脑瘫的分子机制。方法:①脑瘫的理论研究:通过CNKI数据库分析近40年国内脑瘫研究现状,并从双生子入手,探讨采用双生子材料用病证结合方法研究脑瘫的优势和意义。②脑瘫的病证结合研究:采用小儿脑瘫病因学临床调查表、小儿脑瘫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表和专家诊断对所筛选的脑瘫双生子和脑瘫单胎儿进行一般情况和证候的调查,探讨分析脑瘫的病因、危险因素及证候分布等。③ 脑瘫的甲基化研究:采用HumanMethylation450BeadChip(450k甲基化芯片)技术对2对“正常-脑瘫”双生子、7例脑瘫单产儿和1例健康儿进行全血DNA甲基化谱扫描,并筛选双生子间、对1双生子-正常单胎儿、对2双生子-正常单胎儿、对1双生子-脑瘫单胎儿、对2双生子-脑瘫单胎儿、正常单胎儿-脑瘫单胎儿的差异甲基化位点,利用GO、KEGG数据库对差异甲基化位点进行分析。结果:①病证结合调查结果:脑瘫患儿的危险因素依次是产前孕母因素、易惊纳差、低出生体重、早产、缺氧等;在纳入研究的120例脑瘫患儿中,有108例脑瘫患儿调查的危险因素在两种及以上;证候调查结果以脾、肾亏虚为主;双生子间存在病情轻重程度的差异。②脑瘫患儿甲基化谱研究结果:通过GO、KEGG数据库分析,脑瘫的发生涉及大量的甲基化位点异常表达,差异甲基化位点由KEGG数据库注释的结果多集中于免疫相关通路,由GO数据库功能注释的结果在生物学过程多于免疫和神经发育类相关,在细胞组份多于运输机制相关,在分子功能多与酶活性有关。结论:①脾、肾亏虚在脑瘫的证候中占主导地位。②脑瘫致病因素复杂,危险因素多在两种及以上,严重程度不一。③脑瘫患儿间尤其是同卵双生子间MZ间的病因、证候差异越大,其差异甲基化位点数目也越多。④脑瘫的发生涉及大量的甲基化位点异常表达,尤其是与免疫相关通路的基因甲基化存在异常。

覃青,傅一笑,蒙华庆,向慧,黄颖,周于,张茂兰,蒋继泽[6](2016)在《韦氏智力量表各分项测验遗传度分析的双生子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双生子法探索遗传对各分项智力的影响。方法:从重庆市主城区募集616岁的双生子,共募集122对双生子,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对双生子进行智力评定。并采取双生子颊黏膜标本以提取DNA进行卵型鉴定。评估双生子两个个体分值的相关系数并计算各智力指标的遗传度。结果:最终有卵型鉴定结果的共102对,其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遗传度分别为0.282、0.314、0.359,其中言语量表中的算术、词汇遗传度分别为0.360、0.266,操作量表中的木块图遗传度为0.296。结论:遗传因素对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影响作用较大,言语智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遗传因素对各测验指标的影响作用按高低顺序排列分别为算术、木块图、词汇。

杜霞[7](2016)在《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DRD4基因多态性、气质及环境因素的关联研究》文中提出为探究DRD4基因多态性、气质及环境因素对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本研究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募集147对6~12岁学龄双生子儿童,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其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测评,并使用Carey等编制并经标准化的3~7岁及8~12岁儿童气质问卷、家庭一般情况问卷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分别对儿童气质特性、家庭环境因素进行测评;依据Holzinger公式计算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的遗传度,采用Mx软件估算心理行为问题得分的遗传度;利用PCR技术对DRD4基因进行分型;运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环境因素、环境-环境交互作用及DRD4基因、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显示:(1)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总的行为问题发生与否的遗传度为25.53%,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的遗传度(13.42%~85.45%)变异较大,且多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注意力问题、社会化问题、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及外向型行为,女生焦虑抑郁及男女生退缩行为的遗传度较高(59.08%~85.45%),男生内向型行为、焦虑抑郁及总粗分,女生内向型行为、总粗分、社会化问题、注意力问题及攻击行为的遗传度相对较低(13.42%~46.56%)。(2)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主要与儿童性别、是否足月产、父亲生育年龄、父母亲职业、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及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有关。(3)儿童气质类型对除焦虑抑郁、违纪行为及身体不适以外的心理行为问题因子均有显着影响,气质类型为消极型的儿童更易发生上述心理行为问题,且气质类型与父亲职业的交互作用对退缩行为及社会化问题影响显着,气质类型与母亲职业的交互作用对退缩行为有显着影响。(4)DD4基因与思维问题、社会化问题、注意力问题、焦虑抑郁、违纪、退缩、攻击行为、总粗分的发生与否相关;DRD4基因与退缩、违纪、攻击行为、身体不适、思维问题各因子、总粗分及内外向型得分相关。(5)基因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DRD4基因与年龄交互作用对退缩行为及身体不适发生与否有影响,高年龄段、DRD4*2/DRD4*4型儿童更易发生身体不适及退缩行为;DRD4基因与性别交互作用对社会化问题、攻击行为及外向型得分有影响,DRD4*4/DRD4*5型、DRD4*4/DRD4*6型、DRD4*4/DRD4*7型女童上述行为因子得分较高;DRD4基因与卵型交互作用对攻击行为有影响,DRD4*4/DRD4*5型、DRD4*4/DRD4*6型、DRD4*4/DRD4*7型异卵儿童,攻击行为得分较高;DRD4基因与父亲生育年龄交互作用对焦虑抑郁有影响,父亲生育年龄偏高时,DRD4*2/DR4*4型和DRD4*4/DRD4*4的儿童易发生焦虑抑郁行为问题;DRD4基因与家庭适应性交互作用对内向型有影响,家庭适应性低会使DRD4*4/DRD4*4 型、DRD4*4/DRD4*5 型、DRD4*4/DRD4*6 型、DRD4*4/DRD4*7型儿童更易发生内向型问题。本研究表明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DRD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某些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儿童气质类型、其父母人口学特征、某些家庭环境因素等均是影响其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学龄双生子儿童的心理行为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家长及相关人员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教养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丁一[8](2015)在《5-HTTLPR与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影响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遗传与环境因素,以及5-HTTLPR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性,并初步分析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使用1991年版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147对6~12岁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测评与筛查,运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 Ⅱ-CV)和家庭一般情况问卷对儿童生活环境因素进行调查。依据Holzinger公式计算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的遗传度,运用Mx软件定量估算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的遗传度;使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模型估算5-HTTLPR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15%,其中男生检出率为27.94%,女生检出率为20.89%。(2)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的总遗传度为25.53%。校正年龄后,男生的退缩行为、注意力问题、社会化问题、违纪问题、攻击行为及外向型行为的遗传度较高(59.08%-85.45%),焦虑抑郁、总粗分及内向型行为的遗传度较低(27.57%-42.75%);女生的焦虑抑郁和退缩行为遗传度较高(67.32%-女85.19%),注意力问题、社会化问题、攻击行为、总粗分及内向型行为的遗传度较低(13.42%~46.56%);各因子遗传度均存在一定性别差异。(3)儿童性别、卵型、父母亲生育年龄、父亲文化程度、父母亲职业、家庭环境及家庭教养方式均为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4)5-HTTLPR与学龄双生子焦虑抑郁及社会化问题相关,S基因为焦虑抑郁及社会化问题的易感基因。5-HTTLPR与双生子卵型的交互作用对攻击行为有影响,5-HTTLPR与家庭亲密度及5-HTTLPR与家庭教养方式的交互作用均对焦虑抑郁有影响。结论: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5-HTTLPR与焦虑抑郁及社会化问题相关。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是影响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环境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内蒙古地区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儿童遗传背景,有针对性地为儿童制定相应的教养指导,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和改善儿童社会适应性及学业成绩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胡小梅,傅一笑,马兴顺,侯枭,周颖清,朱文芬,蒙华庆,贾璐,覃青,邓伟,李涛,王英诚[9](2014)在《遗传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的双生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双生子法探索遗传与环境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学籍登记为线索在重庆市募集618岁共同生活的双生子190对,采集颊黏膜、血液标本提取DNA,进行卵型鉴定。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定双生子的智力特点,用组内相关系数法计算各智力指标的遗传度。结果 618岁儿童总智商遗传度为0.63,其中言语智商为0.44,操作智商为0.57;1014岁和1518岁儿童总智商遗传度(0.78、0.79)较69岁儿童总智商遗传度(0.018)大。结论 618岁儿童智力受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发育受遗传的影响越来越大。

郑玉娜[10](2013)在《3~7岁儿童气质和体型影响因素的双生子研究》文中认为为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儿童气质与体型发育的影响,以及气质与体型的相关关系,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募集131对37岁双生子,采用Carey儿童气质问卷(BSQ问卷)对双生子气质进行测评,运用家庭亲密度量表(FACESⅡ-CV)和家庭一般情况问卷对环境因素进行调查;运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双生子体型进行测评,按Holzinger公式估算气质类型的遗传度;运用Mx软件定量估算气质维度和体型因子的遗传度,并分析年龄和性别的作用;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气质与体型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儿童气质与体型均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2)气质类型的遗传度为45.96%;气质维度和体型因子的最佳模型均为ACES模型,节律性、情绪本质、反应阈及男性活动水平和反应强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遗传度为21.66%46.55%),其他气质维度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遗传度为64.91%83.95%);体型各因子的遗传度分别为:内因子男61.27%、女82.87%,中因子男68.76%、女57.33%,外因子男68.64%、女68.63%。(3)环境因素中,双生子气质类型主要与家庭月收入、母亲职业及生育年龄、儿童疾病、家庭亲密度等有关;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或生育年龄、教养方式、早产、家庭结构、家庭人口数等对儿童多个气质维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双生子性别、年龄、是否患病、早产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其体型发育也有一定影响。(4)体型类型与儿童适应能力和情绪本质存在相关性,内因子与儿童气质多个维度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37岁双生子儿童气质类型、维度及体型因子的遗传度,并对影响双生子儿童气质和体型发育的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探讨了气质与体型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及时对儿童心理、行为和营养健康状况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对促进和改善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双生子儿童智力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生子儿童智力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价值
        (三)实践价值
    三、相关概念
        (一)超智儿童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五)其他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三、总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三)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调研设计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一)信效度分析
        (二)研究伦理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智力理论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三、教育公平理论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四、政策制定理论
        (一)理性决策理论
        (二)公民参与理论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一)选拔机制
        (二)培养方式
        (三)师资建设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一)俄罗斯
        (二)美国
        (三)韩国
    四、总结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四、总结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三)影响因素分析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四、总结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一)政治可行性
        (二)经济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三、优化培养环节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四、加强教育管理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五、完善保障机制
        (一)经费保障
        (二)政策保障
        (三)法律保障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特色与创新
    三、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后记

(2)4-12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与多巴胺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环境因素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含义及其普遍性
        1.1.2 多巴胺及多巴胺受体
        1.1.3 双生子法的优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1.2.1 心理行为问题的遗传与环境相对效应
        1.2.2 影响心理行为问题的遗传因素相关研究
        1.2.3 影响心理行为问题的环境因素相关研究
        1.2.4 心理行为问题中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相关机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心理行为问题相关问卷调查
        2.3.2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2.5 研究假设
    2.6 质量控制
3 结果与分析
    3.1 4-12 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一般特征
        3.1.1 4-12 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
        3.1.2 4-12 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得分情况
    3.2 4-12 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遗传与环境相对效应
        3.2.1 4-12 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的遗传度估算
        3.2.2 4-12 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得分遗传度估算
    3.3 4-12 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3.1 4-12 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影响因素分析
        3.3.2 4-12 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3.4 多巴胺受体基因16个SNPs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3.4.1 多巴胺受体基因16个SNPs位点特征及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3.4.2 多巴胺受体基因16个SNPs与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相关性分析
        3.4.3 多巴胺受体基因16个SNPs位点与心理行为问题得分相关性分析
        3.4.4 多巴胺受体基因16个SNPs位点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分析
        3.4.5 多巴胺受体基因单倍型与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相关性分析
        3.4.6 多巴胺受体基因单倍型与心理行为问题得分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4-12 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发生情况
    4.2 4-12 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遗传度估算
    4.3 4-12 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环境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4.3.2 多巴胺受体基因16个SNPs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4.3.3 多巴胺受体基因单倍型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4.4 研究局限性及不足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奖励
论文资助项目

(3)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概念界定
        1.城市与城市化
        2.托育服务
        3.托育服务需求
    (三)已有研究综述
        1.托育服务需求内容
        2.托育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3.托育服务供需矛盾及解决措施
        4.托育服务相关政策
        5.已有研究述评
        6.服务需求的相关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工具
三、托育服务需求问卷的编制
    (一)问卷项目来源
        1.文献分析
        2.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的项目收集
    (二)问卷的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
        1.项目分析
        2.题总相关法
        3.探索性因素分析
    (三)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与信效度检验
        1.验证性因素分析
        2.信效度检验
    (四)正式问卷的内容和结构
四、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一)0-3岁婴幼儿及其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1.0-3岁婴幼儿的基本情况分析
        2.0-3岁婴幼儿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二)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1.托育服务需求总体现状分析
        2.环境与设施需求现状分析
        3.护理保育需求现状分析
        4.早期教育需求现状分析
        5.教师专业性需求现状分析
        6.便利性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7.家庭指导需求现状分析
        8.家长的入托期待分析
    (三)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差异分析
        1.婴幼儿对家长托育服务需求影响的差异分析
        2.家庭情况对家长托育服务需求影响的差异分析
        3.托育机构对家长托育服务需求影响的差异分析
五、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1.刚性需求表达
        2.需求多元差异性
        3.需求共性与个性
        4.供需关系复杂性
    (二)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延缓入托需求
        2.构建多元体系,保障刚性需求
        3.满足共性需求,关注个性需求
        4.增加公共投入,减轻家庭负担
        5.加强质量监管,缓解后顾之忧
六、不足与展望
    (一)本研究特色
    (二)本研究不足
    (三)未来可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天津市宁河区中小学生月经初潮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月经初潮年龄相关因素的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调查情况
        2.2 月经初潮年龄情况
        2.3 第二性征发育情况
        2.4 月经初潮年龄的相关因素
    3 讨论
        3.1 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第二性征分布
        3.2 月经初潮年龄的相关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DNA甲基化研究脑瘫病证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1 脑瘫病证结合研究意义
        1.1 脑瘫研究的重要性
        1.2 脑瘫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中医治疗的优势
    2 双生子方法引入脑瘫病证结合研究
        2.1 双生子方法在复杂疾病中的应用
        2.2 中医证候引入双生子方法的意义
        2.3 双生子在表观遗传学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 脑瘫病证结合调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脑瘫病例来源
        1.1.1 病例入选标准
        1.1.2 病例排除标准
        1.1.3 脑瘫分型
        1.2 双生子卵型鉴别
        1.3 脑瘫双生子-单产儿证候调查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脑瘫双生子-单胎儿一般信息
        2.1.1 性别分布
        2.1.2 年龄分布
        2.1.3 双生子卵型鉴定结果
        2.2 脑瘫类型的构成
        2.3 脑瘫分度
        2.4 脑瘫病因分析
        2.4.1 产前因素
        2.4.2 围生期因素
        2.4.3 产后因素
        2.4.4 脑瘫儿危险因素分布情况
        2.4.5 多种因素合并致病情况
        2.5 脑瘫儿的伴随症状
        2.6 脑瘫儿证候分布
        2.6.1 症状出现频率
        2.6.2 证候分布频率
        2.6.3 参与调查的脑瘫儿情况
    3 讨论
        3.1 双生子-单产儿脑瘫分型
        3.2 脑瘫危险因素分析
        3.2.1 产前因素
        3.2.2 围生期因素
        3.2.3 产后因素
        3.2.4 多种危险因素合并致病情况
        3.3 脑瘫证候分析
        3.4 双生子研究脑瘫的意义
        3.5 综合分析筛选脑瘫患儿
    4 小结
第二部分 脑瘫DNA甲基化研究
    1 典型“脑瘫-正常”双生子的纳入
        1.1 纳入标准
        1.2 鉴别诊断与排除标准
        1.3 脑瘫双生子-单产儿病证调查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本采集
        2.2 分离白细胞和制备DNA样本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2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3 实验步骤
        2.3 DNA样品质量检测
        2.4 甲基化芯片实验
        2.4.1 样品执行芯片实验说明
        2.4.2 实验步骤
        2.4.3 数据分析
        2.5 甲基化芯片数据分析工具
        2.5.1 KEGG
        2.5.2 GeneOntology(GO)
    3 结果
        3.1 DNA质检结果
        3.2 探针的质控结果
        3.3 样本控制结果
        3.3.1 HybridizationControls杂交质控结果
        3.3.2 TargetRemovalControls背景质控结果
        3.3.3 预处理后的样本质量控制
        3.3.4 样本Beta值密度曲线
        3.3.5 数据归一化分析结果
        3.3.6 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3.4 甲基化芯片差异甲基化位点结果
        3.4.1 对1双生子甲基化芯片检测结果
        3.4.2 对2双生子间甲基化芯片检测结果
        3.4.3 对1小双与健康儿间差异甲基化位点分析
        3.4.4 对1大双与健康儿间差异甲基化位点分析
        3.4.5 对2大双与健康儿间差异甲基化位点分析
        3.4.6 对2小双与健康儿间差异甲基化位点分析
        3.4.7 对1小双与脑瘫单胎儿间差异甲基化位点分析
        3.4.8 对1大双与脑瘫单胎儿间差异甲基化位点分析
        3.4.9 对2大双与脑瘫单胎儿间差异甲基化位点分析
        3.4.10 对2小双与脑瘫单胎儿间差异甲基化位点分析
        3.4.11 正常-脑瘫单产儿间差异甲基化位点对比分析
    4 讨论
        4.1 双生子研究表观遗传的意义
        4.2 脑瘫患儿间差异甲基化位点数目分析
        4.2.1 450k甲基化芯片试验分析
        4.2.2 与脑瘫病因关系分析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1 表观遗传学的概念
    2 表观遗传的特点
        2.1 可遗传性
        2.2 不涉及DNA序列变化
        2.3 可逆性
        2.4 渐变性
    3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3.1 DNA甲基化
        3.2 组蛋白修饰
        3.3 染色质重塑
        3.4 非编码RNA
        3.5 X染色体失活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小儿脑瘫病因学临床调查表
附件2:小儿脑瘫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7)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DRD4基因多态性、气质及环境因素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气质的含义
        1.1.2 DRD4基因多态性简介
        1.1.3 双生子简介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群体研究
        1.2.2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双生子研究
        1.2.3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DRD4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心理行为问题相关问卷调查
        2.3.2 实验方法
        2.3.3 统计分析方法
        2.3.4 质量控制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
    3.2 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情况
    3.3 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遗传效应分析
    3.4 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环境效应分析
        3.4.1 影响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的环境因素
        3.4.2 影响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的环境因素
    3.5 DRD4基因与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相关性分析
        3.5.1 Hardy-Weinberg平衡的吻合度检验
        3.5.2 DRD4基因与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性
        3.5.3 DRD4基因与性别、年龄及卵型交互作用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3.5.4 DRD4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4 讨论
    4.1 气质类型对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4.2 DRD4基因对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4.3 本研究的特色及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论文资助项目

(8)5-HTTLPR与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1.1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其与5-HTTLPR的联系
        1.1.1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含义
        1.1.2 5-HTTLPR及其与心理行为问题的联系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群体研究
        1.2.2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双生子研究
        1.2.3 心理行为问题与5-HTTLPR的相关性研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心理行为问题相关问卷调查
        2.3.2 分子生物学实验
        2.3.3 统计分析方法
        2.3.4 质量控制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一般情况
        3.1.1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
        3.1.2 不同性别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均值比较
    3.2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遗传与环境相对效应分析
        3.2.1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的遗传度估算
        3.2.2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得分的遗传度估算
    3.3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的影响因素分析
        3.3.2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5-HTTLPR与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性研究
        3.4.1 Hardy-Weinberg平衡的吻合度检验
        3.4.2 5-HTTLPR与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性
    3.5 5-HTTLPR与学龄双生子心理问题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
        3.5.1 5-HTTLPR与性别、年龄及卵型的交互作用
        3.5.2 5-HTTLPR与行为问题其他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
4 讨论
    4.1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
    4.2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遗传效应分析
    4.3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4.3.1 父母人口学特征对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4.3.2 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对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4.4 5-HTTLPR对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4.5 本研究的特色及不足
        4.5.1 本研究的特色
        4.5.2 本研究的不足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论文资助项目

(9)遗传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的双生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3~7岁儿童气质和体型影响因素的双生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儿童气质发展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1.1.1 气质的含义
        1.1.2 儿童气质的理论研究
        1.1.3 儿童气质发展的一般规律
        1.1.4 气质的群体研究
        1.1.5 气质的双生子研究
    1.2 体型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1.2.1 体型概述
        1.2.2 体型的理论研究
        1.2.3 儿童 Heath-Carter 体型发育的一般规律
        1.2.4 Heath-Carter 体型的群体研究
        1.2.5 体型的双生子研究
    1.3 气质与体型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分析
    2.5 质量控制
3 结果与分析
    3.1 双生子儿童的气质类型及维度分析
        3.1.1 双生子儿童气质发育现状
        3.1.2 双生子儿童气质的遗传度分析
        3.1.3 双生子儿童气质发展的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3.2 双生子儿童的体型分析
        3.2.1 双生子儿童体型的遗传度分析
        3.2.2 双生子儿童体型因子的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3.3 双生子儿童体型与气质的相关性分析
        3.3.1 儿童体型类型与气质维度的相关分析
        3.3.2 儿童各气质维度与体型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双生子研究的优势
    4.2 双生子儿童气质发展的影响因素
    4.3 双生子儿童体型发育的影响因素
    4.4 儿童气质与体型的相关性分析
    4.5 研究的创新性、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致谢

四、双生子儿童智力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2]4-12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与多巴胺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环境因素的关联研究[D]. 黄鑫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调查[D]. 张燕.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4]天津市宁河区中小学生月经初潮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 王雨婷.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基于DNA甲基化研究脑瘫病证分子机制[D]. 王艳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韦氏智力量表各分项测验遗传度分析的双生子研究[J]. 覃青,傅一笑,蒙华庆,向慧,黄颖,周于,张茂兰,蒋继泽. 中国医学创新, 2016(23)
  • [7]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DRD4基因多态性、气质及环境因素的关联研究[D]. 杜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8]5-HTTLPR与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性研究[D]. 丁一.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9]遗传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的双生子研究[J]. 胡小梅,傅一笑,马兴顺,侯枭,周颖清,朱文芬,蒙华庆,贾璐,覃青,邓伟,李涛,王英诚. 重庆医学, 2014(04)
  • [10]3~7岁儿童气质和体型影响因素的双生子研究[D]. 郑玉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标签:;  ;  ;  ;  

双胞胎智力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