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投资5亿建设基础设施

靖边投资5亿建设基础设施

一、靖边投资5亿打造基础设施(论文文献综述)

苏广锦[1](2021)在《榆林地区风光电场出力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风光电场开始与火力发电同台竞技,我国也全面开启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清洁转型新征程。风电和光伏目前已成为最清洁、成本最低的用能方式,装机规模不断增大,但风光电场的限制出力及弃风弃光愈演愈烈。为了研究风光电场限制出力与弃风弃光电量的关系,选取榆林地区部分风光电场有功出力数据,建立不同比例限制出力模型,分别研究风电、光伏和风光互补电场限制出力比例与实际发电量、弃风弃光电量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佳限制出力比例点,实现风光电场良好经济效益。首先研究风电场的出力特性。选取榆林地区典型风电场15分钟为采样间隔一整年实际有功出力数据,对风电场的日出力特性、年出力特性、集群出力特性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比例限制出力与最大出力概率、弃风电量之间的关系。将榆林地区风电场集群出力的年持续出力曲线、年弃风发电量与单个风电场的进行对比,研究风电场集群的出力特性。其次研究光伏电场出力特性。以榆林地区某光伏电场出力数据为基础,绘制了典型日的出力曲线,分析其日出力特性和年出力特性,并分析了不同同时率下弃光电量的变化趋势。最后研究了风光电场互补出力特性。选取风光电场3个典型日的出力曲线,按照光伏风电比例为0.1、0.2和0.5分别进行拟合,绘制风光互补后的日出力曲线,总结风电和光伏的出力互补的程度。根据前面章节研究得出结论:风电场出力限制在70%左右时,大部分风电场弃风量不足2%,当限制出力在70%以下时,弃风量才会明显增加;光伏电场同时率为0.7时,弃光电量占比1.66%;同时率低于0.7时,弃光电量占比明显增加。以上述结论作为边界条件,建立模型,假设某风电场装机规模为100MW,同时率为0.7(即风电场与光伏电场的总出力不超过风电装机的70%)时,按照不同的光伏装机比例进行拟合,研究弃电量(弃风弃光电量)与光伏风电装机占比的关系。在实际工程验证中,通过设定某风电装机规模为100MW,配套40MW光伏项目,同时率为0.7,共用升压站和送出线路等设施对项目经济性进行验证。本文以风光电场的实际运行数据研究了风光电场的出力特性及互补性,以前面章节得出的结论作为边界条件,风电场的出力为主导,配置一定比例的光伏,建立模型,研究弃电量最小的光伏风电最佳配比,并以实际项目验证了研究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可为电网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为新能源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王月英[2](2020)在《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转型模式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叠加期,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国目前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保任务艰巨,城乡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存在短板。陕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富集区,煤、石油、天然气的保有储量以及目前的开采能力都位居全国前列。同时,陕西省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条件极其脆弱,水资源也严重缺乏,生态承载是更大的命题,所面临的转型问题非常典型,在西部地区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在双循环的发展模式与“一带一路”新格局之下,以陕西省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深刻认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发展特征和新时期发展要求,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和转型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尤为重要,对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首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再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部条件和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界力量,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进行关键指标识别和资源贡献程度识别后,确定了48个资源型城市(县、区)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征和转型中存在问题。基于此,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系统,并综合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均方差决策分析法等对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进行了评价和预警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运用“三维结构”方式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综合分类;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模式的理论分析模型,对转型模式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并提出不同类型城市的转型模式选择和调控引导。最终形成以下研究结论:(1)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应建立新时期的资源型城市转型预警系统并进行预警判断。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构成资源型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各个子系统多方面发生的系统性变革。不仅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也涉及到经济结构、主导产业、科技创新以及社会体制的重大突破,还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态环境领域的一系列转变过程。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型城市的“结构性危机”并非突然爆发。应当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动态监控预警系统,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进行预警判断,从以往资源枯竭后的被动转型向主动转型、提前转型转变,从而减少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成本,实现平稳转型,健康发展。(2)“内部力量与外界力量相互作用”是促使资源型城市发生转型的根本原因。内部力量是资源型城市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内部拉动力和系统承受压力;外界力量是由资源型城市系统之外的因素对这个系统的作用力,包括外部推动力和制约力。当压力+制约力〉拉动力+推动力时,资源型城市走向衰退;只有当拉动力+推动力〉压力+制约力时,资源型城市才能实现成功转型。内部拉动力是资源型城市系统内部的源动力,也是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分为:人口竞争力、资源支撑力、经济发展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保障力;外部推动力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的辅助因素。(3)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最密切,其次是资源支撑力,然后是经济发展力、人口竞争力以及社会保障力。对陕西省48个资源型城市(县、区)的转型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最密切,相关系数高达0.912;其次是资源支撑力,相关系数达到0.900;再次是经济发展力,相关系数是0.770;然后是人口竞争力,相关系数是0.477;最后是社会保障力,相关系数是0.456。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最密切,其次是资源支撑力;然后是经济发展力、人口竞争力以及社会保障力。同时,从各系统转型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提升人口竞争力和社会保障力可以有力带动经济发展,而资源支撑力和环境承载力之间互为有力支撑。(4)从转型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来看,在成熟期进行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优时期,在接近衰退期进行转型成本代价最大。选择适宜的转型时机和科学的转型模式,对降低转型成本、实现顺利转型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转型意识越早,转型力度越大,持续时间越短,转型也就容易成功。对同一资源型城市而言,在成熟期开始转型,代价最小;在资源型城市接近衰退时实施转型,代价最大。进入转型的时机不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轨迹也呈现很大不同。因此,新时期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枯竭后的被迫转型;而是基于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进行的主动转型。应该未雨绸缪,在成长期进行提前规避转型,在成熟期进行积极转型,在衰退期进行紧急转型。(5)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总体模式是:以理念转型为指导,以经济转型核心,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社会转型和环境转型,最终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系统展开分析,发现资源型城市各项转型系统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其中经济转型能力与环境转型能力之间相关系数为0.525,经济转型能力与社会转型能力之间相关系数为0.628;而环境转型能力与资源转型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08。因此可以看出,以经济转型为核心,可以更好地带动环境转型和社会转型,并进而通过环境转型带动资源转型,通过社会转型带动人口转型;并最终通过转型系统共同作用于资源型城市,带动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因此,提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总体模式为:以理念转型为指导,以经济转型核心,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社会转型和环境转型,最终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其中转换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资源环境保护是必要条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起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仲和[3](2020)在《产生危废单位需要注意的“红线问题”》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自1995年通过以来,已先后经历5次修改,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中修改次数最多的一部法律,凸显了该法在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地位。固废和危废的污染防治,在生态环境领域中,是专业性、复杂性、技术性最强的领域,固废和危废引发环境纠纷的风险较大,污染治理成本较高,企业因固废和危废污染而被追责的也较多。

李海燕[4](2020)在《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内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期,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成熟,城市规划急需探索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创新和变革,即如何实现规划与市场的最佳分工;同时,精细化管控以及灵活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成为城市规划发展共识。因此,适应产业用地发展、区别于其他类型用地的控规控制指标优化研究,是当下规划精细化管控的必然趋势。就园区产业用地而言,其作为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建设空间,不同于一般城市建设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项目投资主体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园区建设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但是传统控规的控制指标是一个常规通用的内容体系,服务于各类建设用地,整体上重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这样普适的控制内容,对产业用地的控制稍显不足,对产业园区转型缺少持续的管控和引导。本文着眼于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研究,结合对产业发展及用地特性的研究,综合分析产业用地控规指标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的适应性优化策略,以期提高控规对产业项目以及市场发展的适应能力。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缘起,引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适应性规划和弹性规划的理论以及应用的评述,并总结两种规划方法的异同点,第二个方面是对已有产业用地控规适应性探索研究进行归纳评述;第三章是将现行产业用地控规的内容与产业用地发展诉求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控规的规划控制要求与项目实践存在的不适应矛盾,并结合对英国简化规划区、美国区划制度改革的政策制度经验的分析研究,为产业用地控规适应性研究提出优化方向;第四章节是对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的实证分析,结合访谈资料,从园区发展阶段性问题以及控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来研究湖南省产业用地控规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通过对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性以及不确定性的影响机制的分析,对产业用地控制指标的内容以及控制方式进行思辨,结合产业园区建设目标,指出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优化思路;在第六章节中,提出控规指标分层控制的优化策略,以底线思维应对产业用地发展的不确定性,弱化地块控制,强调控制单元控制,为产业企业自组织特性的发挥以及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留有余地;第七章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产业用地未来发展。

马银[5](2020)在《榆林市农民合作社扶持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已成长为农村市场重要的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市场参与率,释放农村资源要素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扶持政策供需失衡的问题普遍存在,制约着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合作社扶持政策供需状况进行了解,分析总结扶持政策供需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建议,对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体系,提升扶持政策效率,推动合作社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选取榆林市为研究对象,从政策供给与政策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合作社扶持政策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政策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选取公共政策、供需平衡等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并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榆林市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及扶持政策供需状况进行了解,总结出当前榆林市农民合作社扶持政策尚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政策的供给不够充分、政策的供需还不够匹配、政策的执行还不够到位、对合作社的日常监管还不够到位。然后对造成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包括政策研究不深、执行监管不够、法律意识不强、部门协同不力。最后从强化法律意识、依法依规监管、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执行、保障政策供给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黄娜[6](2020)在《榆林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人们生活品质提升,更多的人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为了满足人们消费需求,各种业态随之产生,休闲农业便是其中之一。榆林市处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界地带,造就榆林市独特的文化,榆林市休闲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的带动了市民近郊游的热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然而现在榆林休闲农业同质化严重,发展止步不前,急需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决榆林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对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榆林市十二县区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数量、营业收入、接待人次、从业人员等现状及典型经营主体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共调查统计了榆林市十二县区192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现榆林市北部六县因经济条件、农民积极性等方面原因,休闲农业发展较好,南部六县发展以小规模农庄为主,发展相对落后,数量也较少。项目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从业人员整体学历低、素质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榆林市休闲农业发展。然后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选择劳动力、资本、土地3个投入指标和营业收入、接待人次、带动农户数、从业人员工资人均工资额4个产出指标,对榆林市12个县市区休闲农业发展效率进行研究分析。测算结果为榆林市休闲农业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值为0.870,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967,平均规模效率为0.900,整体处于中高水平。榆林市12个市县区中,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市县区占比50%,结果表明,榆林市整体存在投入和产出不相匹配的现状,各县(市、区)发展情况不平衡。根据效率测算结果和前期调研,探索性的提出榆林市休闲农业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张艺之[7](2020)在《榆林市蔬菜产业现状及问题与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蔬菜产业布局向优势产区调整的大形势下,明确榆林蔬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案例分析、SWOT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在阐述国内外蔬菜产业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榆林蔬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榆林蔬菜产业为典型案例,剖析了成功经验,提出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榆林蔬菜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1)榆林市蔬菜产业现状和成就:2013年以后,榆林市颁布实施了相关生产操作规范,完善了设施蔬菜种植的标准化体系,规范了无标生产、流通,已有13个大型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总面积2.5千hm2,蔬菜合格率高达98%。共有大型标准化基地50个,将近20个乡镇实现了设施蔬菜安全监管全覆盖,蔬菜年种植面积56千hm2,年产量为162.7万t,累积产值27.7亿元,蔬菜产业人均年收入3.4万元。2017年,榆林市建立了现代设施农业核心示范区,多渠道引进蔬菜种植经营主体,实施蔬菜大规模化种植。不断引入海外先进的研发和管理技术,打造现代化的蔬菜产业基地,发展高新、智能设施农业。根据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布局,2020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力求新增367 hm2,为榆林市春冬季蔬菜的稳定供应提供保障。(2)榆林市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一是蔬菜产业呈现出单一化生产销售模式,而且蔬菜加工技术相对滞后,难以增加蔬菜产业的附加值,提升产业效益。二是由于融资渠道单一,难以满足设施产业一次性投资较大的需求,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面临这巨大的困难。三是由于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足和城镇化的推进,年轻人群逐渐脱离农村和农业,造成蔬菜产业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这也对设施蔬菜的科学管理造成阻碍。四是设施规模小,设施利用率低;财政投入薄弱;专业人才匮乏;市场建设滞后;土地流转费用高昂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限制榆林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枷锁。(3)对榆林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针对榆林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首先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切实提高榆林设施蔬菜品质,为设施蔬菜产业注入一股新活力。其次,需要加快推进设施蔬菜标准化和产业化、完善蔬菜流通体系,提高蔬菜生产效率和蔬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蔬菜的销售渠道,为农民增产创收提供保证。第三,要重视培养专业人才,将优秀人才融入到当地的技术人才体系中,为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第四,应该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蔬菜产业可能面临自然灾害等威胁时能够提供预警和帮助。

朱世垚[8](2020)在《榆林市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人类通过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满足用水需求。但是,由于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影响,需水量不断上升,越来越多地区出现了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枯竭的水危机事件,导致多个城市出现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问题。近年来,在响应国家政策,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节水优先的进程中,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实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新鲜水取用量的目的,考虑非常规水资源的配置模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得到广泛关注。非常规水资源的常规化处理,使得非常规水资源也能够实现合理配置。在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利用中通常是考虑在传统常规水资源配置基础上充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同时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同利用方式。榆林市凭借煤炭等资源优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需水量逐年增长,供需关系不断趋紧,同时每年有大量再生水和矿井疏干水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而无法有效利用。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缺口,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己经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榆林市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研究,以期为通过水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实现研究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本文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榆林市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河流水系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基本概况,总结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分析供水现状,用水现状,并通过LMDI因素分解和STIRPAT模型量化研究区用水变化影响因素。LMDI因素分解结果表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节水技术水平效应贡献值依次为8163.12万m3、144238.92万m3、126161.05万m3。STIRPAT模型结果表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节水技术水平每变化1%,用水量将分别发生1.21%、0.06%、0.04%的变化。(2)采用定额法,开展了不同规划年不同降水频率下用水部门需水量和可供水量预测研究。经预测,2020年50%和75%降水频率下榆林市需水量分别为123378万m3,136294万m3。常规水资源供水能力分别为106013万m3,96717万m3,非常规水供水能力为9694万m3。2025年50%和75%降水频率下榆林市需水量分别为148644万m3,160495万m3。常规水资源供水能力分别为135104万m3,125525万m3,非常规水供水能力为13616万m3。2030年50%和75%降水频率下榆林市需水量分别为172148万m3,182957万m3。常规水资源供水能力分别为169233万m3,159654万m3,非常规水供水能力为15051万m3。结合供需水量预测成果,分别对仅考虑常规水资源时和考虑非常规水时进行榆林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2020年P=50%和P=75%时,仅考虑常规水时的总缺水量分别为17365万m3和39577万m3,考虑非常规水后,缺水量分别为7671万m3和29883万m3。2025年,P=50%和P=75%时,榆林市仅考虑常规水时的总缺水量分别为13540万m3和34970万m3。P=50%时考虑非常规水后,供需得到明显缓解,总体上看榆林市可以实现供需平衡。P=75%时考虑非常规水后,仍缺水21354万m3。2030年,P=50%时,仅考虑常规水时全市缺水2915万m3。考虑非常规水后,新增水量为15051万m3,总体上看榆林市可以实现供需平衡,但个别地区仍然缺水。P=75%时,仅考虑常规水时的总缺水量为23303万m3。考虑非常规水后,虽然全市总缺水量有所缓解,但是总体上仍缺水8252万m3。(3)对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及配置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明确了非常规水资源和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的基本原则。针对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不同的供水特性建立合理约束,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建立了综合考虑多目标、多约束、多水源、多用户的非常规水资源和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建立的模型是多目标多约束多维度的问题,因此提出改进的多目标布谷鸟搜索算法,并对改进算法进行性能测试与评价。(4)利用本研究提出的改进算法在水资源配置模型中进行寻优求解,获得Pareto解集。最终通过熵值法对配置方案进行选取,获得不同规划年不同来频率下用水部门水资源配置方案。配置后2020年50%降水频率下地表水、地下水、引黄水、再生水、矿井疏干水供水量依次为62396万m3、28136万m3、13879万m3、4623万m3、4998万m3。75%降水频率下依次为54009万m3、28437万m3、14043万m3、4668万m3、4997万m3。2025年50%降水频率下地表水、地下水、引黄水、再生水、矿井疏干水供水量依次为61932万m3、25560万m3、40980万m3、5814万m3、7536万m3。75%降水频率下依次为54757万m3、26287万m3、42736万m3、5853万m3、7556万m3。2030年50%降水频率下地表水、地下水、引黄水、再生水、矿井疏干水供水量依次为60168万m3、23079万m3、65891万m3、7047万m3、7584万m3。75%降水频率下依次为52892万m3、24158万m3、75268万m3、7277万m3、7630万m3。

刘娜[9](2020)在《陕西榆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与深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改革4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2018年末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额达2.91万亿元,村均499.21万元。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农民进入城镇,农村大量土地被撂荒,农民自治能力受到限制,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农村“空心化”呈现的问题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村、农业、农民的持续发展。加之,我国以“大包干”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得彻底,但“统”的层面不够,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如何实现农村集体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加快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实现城乡平等互利共享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巩固党对农村有效管理。榆林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的发展同东部地区比差距非常大,特别是南部山区大量劳动力外出,土地贫瘠又分散、土地撂荒严重,农民收入低下,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成为榆林市农业农村发展的最大短板。同时,榆林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267.55亿元,村均899.63万元,因此榆林市要准确把握农村改革方向,不断激发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盘活农村沉睡的资产,唤醒农村的资源,增加农村财产性收入比例,促进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本文基于榆林市调研数据,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总结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榆林市农村土地的概况、榆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动因、榆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榆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及榆林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改革模式的研究。并借鉴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经验,提出了对榆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为探索出一条具有榆林特色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新思路,为西部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一些有效借鉴。

张世定[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二、靖边投资5亿打造基础设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靖边投资5亿打造基础设施(论文提纲范文)

(1)榆林地区风光电场出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电网概况及规划
    2.1 陕西电网概况
        2.1.1 陕西电网现状
        2.1.2 电网运行情况及评估
        2.1.3 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
        2.1.4 电网发展存在的问题
    2.2 榆林电网概况
        2.2.1 榆林供电局电网现状
        2.2.2 榆林供电公司电网现状
        2.2.3 榆林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2.2.4 榆林电网规划
    2.3 榆林地区新能源装机现状及规划
        2.3.1 榆林地区新能源装机现状
        2.3.2 定边地区风电场规划概况
        2.3.3 靖边地区风电场规划概况
    2.4 榆林地区新能源送出规划
        2.4.1 定边地区布点规划
        2.4.2 靖边地区布点规划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风电场出力特性研究
    3.1 风资源状况
    3.2 计算数据的选取
    3.3 风电场出力的随机性
    3.4 日出力特性分析
        3.4.1 典型日出力特性分析
        3.4.2 月度日出力特性分析
        3.4.3 全年日最大出力概率分布
    3.5 年出力特性分析
        3.5.1 年出力特性分析
        3.5.2 年持续出力曲线分析
        3.5.3 弃风量分析
    3.6 风电场的集群效应分析
        3.6.1 典型日出力特性分析
        3.6.2 集群同时率分析
        3.6.3 风电场集群年出力特性
        3.6.4 风电场集群弃风量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伏电站出力特性研究
    4.1 太阳能资源
    4.2 日出力特性
    4.3 年出力特性
    4.4 同时率、出力概率和发电量分析
    4.5 两个光伏电站的出力特性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风光互补特性研究
    5.1 风光互补出力特性
    5.2 光伏占比、出力概率和发电量分析
    5.3 工程实例验证
        5.3.1 边界条件
        5.3.2 测算软件
        5.3.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转型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区域选择与概况
        1.3.1 研究区域选择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3 研究区概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研究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转型研究进展
        2.2.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2.2.2 资源型城市社会转型研究
        2.2.3 资源型城市人口迁移问题研究
        2.2.4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2.2.5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他问题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4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趋势分析
    2.5 目前研究存在不足及研究走向
        2.5.1 目前研究存在不足
        2.5.2 研究走向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新时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再认识
        3.1.1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3.1.2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内涵及难点
        3.1.3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目标及思路
        3.1.4 资源型城市转型未来关注要点
    3.2 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部力量
        3.2.1 人口竞争力是转型的能量放大器
        3.2.2 资源支撑力是转型的有力保障
        3.2.3 经济发展力是转型的基本动力
        3.2.4 环境承载力是转型的调节阀
        3.2.5 社会保障力是转型的助推剂
    3.3 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界力量
        3.3.1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冲击力
        3.3.2 国内宏观政策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影响力
        3.3.3 技术进步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推动力
        3.3.4 市场需求与体制创新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促进力
    3.4 内部力量与外界力量的相互作用机制
        3.4.1 内部系统的结构调整和结构关联演变机制
        3.4.2 内部拉动力和系统承受压力相互作用的的应—压力机制
        3.4.3 外部推动力和内部拉动力共同作用的“推拉”机制
        3.4.4 内部力量和外界力量的协同作用机制
    3.5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模型
        3.5.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变迁过程
        3.5.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识别、特征与问题
    4.1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识别
        4.1.1 具体识别方法
        4.1.2 产出规模系数识别
        4.1.3 资源贡献程度识别
        4.1.4 识别结果分析
    4.2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现状特征
        4.2.1 地理分布特征
        4.2.2 资源环境特征
        4.2.3 社会经济特征
        4.2.4 人口分布特征
        4.2.5 空间结构特征
    4.3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问题
        4.3.1 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4.3.2 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4.3.3 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4.3.4 城市功能不够完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预警判断
    5.1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5.1.1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内涵
        5.1.2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特征
    5.2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系统的构成
        5.2.1 转型能力系统的评判变量
        5.2.2 转型能力系统的构成
    5.3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
        5.3.1 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3.2 转型能力评价方法
        5.3.3 转型能力评价结果
        5.3.4 转型系统的协同性评价
        5.3.5 综合转型能力与分项转型能力的对比分析
        5.3.6 综合转型能力与分项转型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5.4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判断
    5.5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预警判断及综合分类
        5.5.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预警判断
        5.5.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综合分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与调控
    6.1 转型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
        6.1.1 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构成
        6.1.2 转型成本—效益的动态分析
        6.1.3 不同时期转型的城市发展趋势
    6.2 转型模式的构建与转型响应
        6.2.1 人口发展模式转型响应
        6.2.2 资源利用模式转型响应
        6.2.3 经济转换模式转型响应
        6.2.4 环境治理模式转型响应
        6.2.5 社会保障模式转型响应
    6.3 不同类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6.3.1 不同类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原则
        6.3.2 成长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6.3.3 成熟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6.3.4 衰退型城市转型模式选择
        6.3.5 其他类型转型模式选择
        6.3.6 不同类型城市转型模式的对比分析
    6.4 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调控
        6.4.1 理念转型——转变传统发展理念
        6.4.2 资源转型——建立资源开发新机制
        6.4.3 经济转型——建立调节与反哺机制
        6.4.4 社会转型——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6.4.5 环境转型——加强资源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致谢
作者简介

(3)产生危废单位需要注意的“红线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定危废管理计划
二、建立危废管理台账
三、不得将危废提供或者委托给无危废许可证者
四、不得擅自倾倒或堆放危废
五、转移危废的要求
六、运输危废的要求
七、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八、生态环境污染担责

(4)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灵活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将成为规划共识
        1.1.2 转型升级背景下产业园区控规发展新需求
        1.1.3 产业用地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特殊性
        1.1.4 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
        1.3.1 产业园区
        1.3.2 产业用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综述
    2.1 适应性研究理论基础
        2.1.1 适应性规划
        (1)适应性规划的内涵
        (2)适应性规划应用研究
        2.1.2 弹性规划
        (1)弹性规划的概念与辨析
        (2)弹性规划应用研究
        2.1.3 适应性规划与弹性规划的异同点
    2.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研究综述
        2.2.1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控制方式适应性探索
        2.2.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控制内容适应性探索
        2.2.3 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评述
第三章 现行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
    3.1 产业用地控规现状
        3.1.1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基本内容
        3.1.2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指标体系
        3.1.3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控制方式
    3.2 现状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3.2.1 控制方式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控制方式的规定性和引导性认识不充分
        (2)对产业用地的控制方法和深度把握不足
        (3)产业用地地块划分的刚性控制缺乏弹性
        3.2.2 指标内容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指标内容对产业引导缺乏针对性
        (2)控制体系的指标赋值缺乏科学性
    3.3 国外开发控制经验对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研究的启示
        3.3.1 许可式规划制度下的英国简化规划区
        (1)简化规划区的制度目标
        (2)简化规划区的政策内容
        3.3.2 通则式规划制度下的美国区划制度改革
        (1)区划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区划制度改革的本质
        3.3.3 制度经验对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的启示
        (1)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要符合产业项目的特性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湖南省产业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管理现状
    4.1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概况
        4.1.1 园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区域贡献度较高。
        4.1.2 园区分布整体均衡,长株潭地区分布集中。
        4.1.3 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主导产业雷同。
        4.1.4 园区管控及建设面积超标,土地供应紧张。
        4.1.5 园区建设以工业用地扩张为主,接近七成。
        4.1.6 半数工业用地产出较低,产业粗放式发展。
    4.2 产业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现状诉求
        4.2.1 园区控规成果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缺乏衔接
        4.2.2 控规编制过程中缺乏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指导
        4.2.3 趋于范式的指标控制方式难以适应产业发展
        4.2.4 产业地块规定性控制的指标内容缺乏灵活性
        4.2.5 控制指标体系赋值方式缺乏科学依据和指导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机制分析
    5.1 产业发展及用地特性
        5.1.1 产业具有空间集聚性
        5.1.2 产业用地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5.1.3 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要求
    5.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的适应性思辨
        5.2.1 产业用地规定性与引导性指标再认识
        5.2.2 产业用地控制指标内容再认识
    5.3 提高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优化思路
第六章 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策略
    6.1 产业用地指标内容的构建
        6.1.1 构建垂直分层的控制模式
        6.1.2 产业用地控制指标的选取
        (1)土地使用控制
        (2)开发强度控制
        (3)配套设施控制
        (4)行为活动控制
        6.1.3 分层控制的产业用地控规指标内容的构建
    6.2 产业用地指标内容的弹性控制方式
        6.2.1 用地边界的弹性划分
        (1)考虑园区现状建设的特定用地单元划分
        (2)体现产业用地适应性的规划地块划分
        6.2.2 不同层级道路的弹性控制
        6.2.3 近远期协调的分阶段指标弹性控制
        (1)转型升级产业用地
        (2)近期建设产业用地
        (3)中期发展产业用地
        (4)远期发展产业用地
    6.3 本章总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论文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湖南省产业园区发展历程一览表
    附录2 :湖南省国家级产业园统计一览表
    附录3 :湖南省省级产业园统计一览表
    附录4 :湖南省129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名录
    附录5 :湖南省产业园区管控面积与核准面积系数一览表
    附录6 :湖南省产业园区实际已建设面积与批准面积统计表
    附录7 :湖南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划管理调研访谈记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榆林市农民合作社扶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文献综述评价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案例分析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研究创新点
        2.研究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1.农民合作社的概念
        2.产业扶持政策的概念
    (二)理论基础
        1.公共政策理论
        2.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失灵理论
        3.供求均衡理论
二、榆林市农民合作社扶持政策需求分析
    (一)调查方式和数据来源
    (二)榆林市农民合作社基本情况
    (三)榆林市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投入严重不足
        2.产品流通不畅
        3.专业人才奇缺
        4.管理运行无序
    (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需求
        1.财政金融政策需求
        2.市场服务政策需求
        3.人才培养政策需求
        4.规范管理政策需求
三、榆林市农民合作社扶持政策供给分析
    (一)榆林市农民合作社扶持政策现状
        1.财政扶持政策
        2.税收扶持政策
        3.金融扶持政策
        4.农业保险政策
        5.人才扶持政策
        6.规范管理政策
    (二)榆林市农民合作社扶持政策效果
        1.以增加投入为依托,加快合作社发展
        2.以市场服务为抓手,增加社员收入
        3.以人才战略为重点,助推转型升级
        4.以规范管理为根本,构建长效机制
    (三)榆林市农民合作社扶持政策尚存在的问题
        1.日常监管不够严格
        2.政策供给不够充分
        3.政策供需不够匹配
        4.政策执行不够到位
    (四)榆林市农民合作社扶持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法律意识不强
        2.政策研究不深
        3.执行监管不够
        4.部门协同不力
四、优化榆林市农民合作社扶持政策的对策
    (一)强化法律意识,依法依规监管
        1.深化合作社法宣传贯彻
        2.立足实际设立合作社标准
        3.规范合作社运行机制
        4.强化合作社监督管理
    (二)优化扶持政策,完善政策体系
        1.明确扶持政策目标
        2.细化扶持政策措施
        3.健全政府服务机制
        4.完善政策沟通机制
    (三)强化政策执行,提升政策效率
        1.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2.加强政策执行监督
    (四)突出薄弱环节,保障政策供给
        1.多渠道增加投入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榆林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状况
        1.2.1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状况
        1.2.2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状况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榆林市休闲农业发展基本条件
    2.1 政策调查
    2.2 农业资源
    2.3 旅游资源
    2.4 市场需求
    2.5 交通资源
第三章 榆林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榆林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的主要类型
    3.2 榆林市休闲农业调查分析
第四章 榆林市休闲农业发展效率测算
    4.1 DEA模型
    4.2 基于DEA模型的变量选取
        4.2.1 投入指标选取
        4.2.2 产出指标选取
    4.3 基于DEA的榆林市休闲农业发展效率测算
第五章 榆林市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产业融合还不紧密
    5.2 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5.3 开发不足,存在淡旺季
    5.4 休闲产品还不丰富,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5.5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六章 榆林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合理布局
    6.2 政策保障,规范管理
    6.3 加大资金支持
    6.4 完善基础设施
    6.5 打造特色精品品牌
    6.6 注重人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榆林市蔬菜产业现状及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研究方法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榆林市蔬菜产业基础条件和产业发展现状
    2.1 榆林市蔬菜产业基础条件分析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2.1.2 自然条件
        2.1.3 经济资源条件
    2.2 榆林市蔬菜产业现状
        2.2.1 设施蔬菜生产现状
        2.2.2 西瓜和甜瓜生产现状
第三章 榆林蔬菜设施结构和产业问题分析
    3.1 榆林市蔬菜主要设施结构类型
        3.1.1 日光温室蔬菜
        3.1.2 塑料大棚
        3.1.3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投资情况对比
    3.2 2014-2018年榆林市各区县蔬菜生产发展分析
        3.2.1 蔬菜生产情况分析
        3.2.2 设施蔬菜生产情况分析
        3.2.3 西瓜和甜瓜生产情况分析
    3.3 榆林市设施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3.3.1 设施规模小,设施利用率低
        3.3.2 财政投入较为薄弱
        3.3.3 专业人才匮乏
        3.3.4 市场建设滞后
        3.3.5 设施规模小,可利用率较低
        3.3.6 土地流转费用高昂
第四章 榆林市设施蔬菜发展SWOT分析
    4.1 发展优势
        4.1.1 发展时机有利
        4.1.2 旺盛的市场需求
        4.1.3 气候资源优势
        4.1.4 社会经济基础
    4.2 发展劣势
        4.2.1 经营方式单一,产业服务体系滞后
        4.2.2 技术设施薄弱,融资渠道单一
    4.3 发展机遇
        4.3.1 政策大力扶持,市场前景广阔
        4.3.2 广阔的市场前景
    4.4 威胁分析
        4.4.1 劳动力老龄化
        4.4.2 设施农业重建轻管
第五章 对榆林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5.1 制定产品发展目标
        5.1.1 总体目标
        5.1.2 具体目标
    5.2 落实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
        5.2.1 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区域,扩大基地规模
        5.2.2 优化设施蔬菜品种结构
    5.3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5.3.1 加快设施蔬菜标准化建设体系步伐
        5.3.2 加大财政投入
        5.3.3 加快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5.3.4 加大蔬菜流通体系建设,衍生市场链条拓宽市场渠道
        5.3.5 积极推进榆林设施蔬菜产业化进程
        5.3.6 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榆林市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1.2.2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基本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气候水文特征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2.1 供水现状
        2.2.2 用水现状
        2.2.3 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3 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榆林市需水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3.1 社会发展指标预测
        3.1.1 人口预测
        3.1.2 农业发展指标预测
        3.1.3 工业发展指标预测
        3.1.4 建筑业及第三产业发展指标预测
        3.1.5 生态发展指标预测
    3.2 节水分析与用水定额预测
    3.3 需水量预测
        3.3.1 农业需水量预测
        3.3.2 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需水量预测
        3.3.3 生活需水量预测
        3.3.4 生态需水量预测
    3.4 可供水量计算
        3.4.1 常规水资源可供水量
        3.4.2 非常规水资源可供水量
        3.4.3 供需平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建模及求解
    4.1 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基本内涵与原则
        4.1.1 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基本内涵
        4.1.2 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原则
    4.2 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建立
        4.2.1 目标函数
        4.2.2 约束条件
    4.3 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求解方法
    4.4 基于多目标布谷鸟搜索算法的水资源配置模型求解
        4.4.1 布谷鸟搜索算法原理
        4.4.2 多目标布谷鸟搜索算法
        4.4.3 改进的多目标布谷鸟搜索算法
        4.4.4 算法性能测试与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榆林市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方案
    5.1 榆林市水资源协同配置方案的选取
    5.2 2020年榆林市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与分析
        5.2.1 2020年50%降水频率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
        5.2.2 2020年75%降水频率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
        5.2.3 2020年榆林市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分析
    5.3 2025年榆林市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与分析
        5.3.1 2025年50%降水频率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
        5.3.2 2025年75%降水频率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
        5.3.3 2025年榆林市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分析
    5.4 2030年榆林市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与分析
        5.4.1 2030年50%降水频率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
        5.4.2 2030年75%降水频率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
        5.4.3 2030年榆林市水资源协同配置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与政策建议
        6.2.1 研究展望
        6.2.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陕西榆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与深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1.1 改革的背景
        1.1.2 社会经济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从产权理论的角度理解产权制度建立的重要性
        2.1.1 产权
        2.1.2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区别
    2.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概念界定
        2.2.1 农村集体经济
        2.2.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2.2.3 产权制度
        2.2.4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的关系
第三章 榆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状
    3.1 榆林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3.1.1 农村土地概况
        3.1.2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3.2 榆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动因
        3.2.1 保护农村集体资产的需要
        3.2.2 改革发展的需要
        3.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3.3 榆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与支撑条件
        3.3.1 土地确权是前提
        3.3.2 资金扶持,产业支撑
    3.4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
        3.4.1 强化顶层设计,组织保障到位
        3.4.2 探索试点先行,面上递次推进
        3.4.3 规范改革流程,突出改革重点
        3.4.4 因地制宜指导,分类推进改革
第四章 榆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4.1 榆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
        4.1.1 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了有益探索
        4.1.2 为脱贫攻坚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
        4.1.3 为壮大集体经济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制度支撑
        4.1.4 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重要路径
        4.1.5 为激活农村生产要素与规范农村产权交易提供了方向
        4.1.6 为推动产业融合与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拓宽了渠道
    4.2 榆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创新
        4.2.1 摸清集体家底,巩固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4.2.2 还权赋能,“两权”抵押贷款取得实质性成果
    4.3 林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4.3.1 思想认识不到位
        4.3.2 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4.3.3 农村工作队伍非常薄弱
        4.3.4 清产核资不够彻底
        4.3.5 缺乏资金监管和防控的风险
第五章 六盘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借鉴
    5.1 六盘水的基本情况
    5.2 经验借鉴
        5.2.1 组织领导是根本保障
        5.2.2 政策助推是主要抓手
        5.2.3 三产融合是基本路径
        5.2.4 工商资本是重要引擎
        5.2.5 农业园区是发展方向
第六章 榆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对策
    6.1 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打开改革思想大门
    6.2 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与扶贫有机结合,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6.3 坚持加强农经体系建设与农经工作责任,补齐农经工作短板
        6.3.1 加强农经队伍的建设
        6.3.2 加强乡镇农经工作的责任
    6.4 坚持加大改革力度与提升清产核资数据质量,加快改革落地生根
    6.5 坚持依法规范运作与风险防控同步,实现改革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靖边投资5亿打造基础设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榆林地区风光电场出力特性研究[D]. 苏广锦.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陕西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与转型模式选择研究[D]. 王月英. 西北大学, 2020
  • [3]产生危废单位需要注意的“红线问题”[J]. 仲和. 中国环境监察, 2020(06)
  • [4]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D]. 李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榆林市农民合作社扶持政策研究[D]. 马银. 延安大学, 2020(12)
  • [6]榆林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 黄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7]榆林市蔬菜产业现状及问题与建议[D]. 张艺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榆林市非常规水资源与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模型研究[D]. 朱世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9]陕西榆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与深化对策研究[D]. 刘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靖边投资5亿建设基础设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