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原生动物的实验室测试

水生动物原生动物的实验室测试

一、水生动物原虫的实验室检验法(论文文献综述)

郭庆祥[1](2021)在《粘体动物系统发育地位与内寄生适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粘体动物(Myxozoa)是形态简单、个体微小的专性内寄生虫,宿主范围广泛,能寄生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当前,关于粘体动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类学、生活史及起源与适应性进化,其中,起源与适应性进化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近三十余年来,粘体动物的阶元归属经历了从原生动物到后生动物,再到两侧对称生物以及刺胞动物的过程。但限于技术手段,目前无法进一步确定粘体动物在刺胞动物内部的具体归属和进化地位。同时,粘体动物目前已报道超过2,600余种,分布在河流、湖泊、深海、陆地等多种生境中,是生态适应成功的典范。但是,目前粘体动物适应内寄生过程中的驱动因素与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作为生命之树中较为古老、结构较为简化的后生动物寄生虫,探讨粘体动物的起源与适应性进化问题,对开展后生动物重要生命特征,进化模式、规律与机制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粘体动物和刺胞动物组学数据的释放,粘体动物的起源与适应性进化研究拥有了更好的技术支持与数据基础。本研究以粘体动物最大的一科——碘泡科(Myxobolidae)中的部分代表物种为研究对象,结合已发表粘体动物、刺胞动物资料,运用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比较蛋白质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技术,对粘体动物在后生动物、刺胞动物中的系统发育地位、分化时间、特异细胞器刺丝囊对物种适应进化贡献、基因组进化、适应性进化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一、粘体动物系统发育地位通过对粘体动物、自由生刺胞动物和其他后生动物的主要类群进行广泛采样,本研究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后生动物和刺胞动物系统发育矩阵。其中,后生动物矩阵包含103个物种,232个直系同源基因(57,930个氨基酸位点),数据丢失率为31.1%;刺胞动物矩阵包含76种后生动物和2种鞭毛虫外群,146个直系同源基因(51,598个氨基酸位点),数据丢失率为24.8%。基于上述两个矩阵,使用RAx ML,IQ-TREE以及Phylo Bayes软件,分别在后生动物和刺胞动物尺度下对粘体动物的系统发生地位进行了探讨。并使用近似无偏检验法对17种候选的后生动物和刺胞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开展了测试。最后,对上述两个矩阵运用了快速进化位点梯度剔除法来检测快速位点是否给系统发育关系造成了误导。结果表明粘体动物稳定地与螅型多足虫聚为一支,而后再与水母亚门呈姐妹群。AU检验显着地拒绝了大多数(粘体动物+螅型多足虫)之外的聚类方式。虽然粘体动物+栉水母的拓扑结构未能被显着拒绝,但其P值仅略大于0.05(0.0561),进化树中的自展值也极低(0.0000),因此作者认为该结构并非最优。快速进化位点剔除分析表明,在删除50%的快速进化位点之前,关键节点都保持了极高的自展值。在删除超过50%的位点后,关键节点的自展值才开始出现下降。((粘体动物+螅型多足虫)+水母亚门)的拓扑结构得到了确定且稳定的支持。该研究结果克服了碱基替换饱和、长枝吸引等以往分子系统分析中的不足的问题,所构建的进化树更加稳定和准确。二、粘体动物发生年代分析选取刺胞动物冠部的最大分歧时间(741百万年前),水母亚门的最小分歧时间(570百万年前),六放珊瑚亚纲的最小分歧时间(540百万年前),水螅纲的出现时间(500百万年前)作为化石校正点,使用惩罚似然法(Penalized likelihood,PL)对粘体动物的分化时间进行估算。结果显示,刺胞动物的最后共同祖先起源于拉伸纪(736百万年前),水母亚门起源于埃迪卡拉纪(626.6百万年前),粘体动物共同祖先发生于晚寒武纪(492.6百万年前)。目前,最早的寄生虫化石发现于寒武纪,因此本结果说明粘体动物是比较古老的后生动物寄生虫之一。三、粘孢子虫刺丝囊与壳瓣分离提纯方法的建立粘体动物的刺丝囊对其生活史的完成至关重要,是研究表型对适应性进化贡献的理想对象。为了便于后续实验的开展,本研究中开发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粘体动物孢子的解剖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分离碘泡科代表物种——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吴李碘泡虫(Myxobolus wulii)、吉陶单极虫(Thelohanellus kitauei)的刺丝囊和壳瓣。该方法主要通过蔗糖密度梯度对粘体动物孢子进行纯化,通过超声破碎进行孢子解离以及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刺丝囊/壳瓣。采用50%-70%-90%Percoll分离液对孢子破碎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在50%与70%Percoll溶液层之间以及70%Percoll分离液中部可获得纯度接近100%的完整刺丝囊。采用100%的Percoll分离液对孢子破碎液进行离心,在Percoll分离液中部可获得纯度接近100%的完整壳瓣。为进一步了解粘体动物刺丝囊的生物学,评估了温度、盐度、多种化合物以及重金属离子对洪湖碘泡虫完整孢子和离体刺丝囊释放情况的影响。结果发现,热、尿素和氨处理能够成功地触发大多数孢子和离体刺丝囊的释放,而Na Cl、乙酸、乙醇、碳酸氢钠和Ca Cl2则不能。重金属处理可显着降低刺丝囊的释放率。本研究为下游实验奠定了基础,还为其他寄生类群孢子的解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四、粘体动物综合蛋白数据库的构建开发了“定制综合蛋白质组参考数据库(customized comprehensive proteomic reference database,CCPRD)”流程,用以提供全面、无污染的蛋白质组学参考数据库。使用洪湖碘泡虫、吴李碘泡虫、吉陶单极虫刺丝囊的蛋白质组学数据评估了CCPRD的有效性。具体来说,本研究将CCPRD的质谱鉴定结果与四个对照数据库的结果进行了比较:(1)转录组的六框翻译(trans_6_frame);(2)转录组+基因组的六框翻译(genome+transcriptome_6_frame);(3)将人工的宿主和细菌序列添加到CCPRD(CCPRD_contam)中而建立的污染物数据库;(4)将通过去污染过程中剔除的序列(包括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回添到CCPRD(CCPRD_remove)。结果表明,CCPRD_contam比CCPRD鉴定出了更多的肽段和蛋白质,这表明组学数据中确实存在污染,证明了污染剔除的必要性。对于CCPRD_remove,回添污染去除过程中移除的序列并没有增加鉴定肽段和蛋白质的数量,这表明本方法没有过度剔除。CCPRD在肽段和蛋白质识别数量、数据库大小和完整性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方法。相较传统数据库,CCPRD能多鉴定出19.1%-43.8%的蛋白质,并最多可节省84.6%的数据库容量。此外,本研究分析了各数据库结果的疏水性指数与保留时间的拟合程度,发现CCPRD可以提高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去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去除了冗余,CCPRD特异性肽段的数量仍超过其他数据库。这进一步证明CCPRD确实提高了数据库整体的性能,而并非仅仅增加了假阳性或者重复序列的数量。本研究为下游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提供了技术保障,并为其他涉及非模式生物的蛋白质组项目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五、刺丝囊对物种适应进化贡献的定量评估通过分析目前已发表的刺丝囊蛋白质组和111个刺丝囊转录组/基因组(包括7个新测序的粘体动物转录组和/或基因组数据集),研究了刺丝囊在刺胞动物适应性成功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刺丝囊组成存在高度异质性,且蛋白质组相似度与物种亲缘关系之间的不一致,支持了刺丝囊的可塑性适应策略,暗示其在刺胞动物适应性进化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另外,通过对刺丝囊的五种核心基因进行同源搜索,证明了刺丝囊的自发性起源,避免了下游分析时外部共生体的干扰。进一步研究了刺胞动物主要类群扩张前后核心集/非伴随集的进化平衡,发现了一种“去中心化修饰”的模式:即核心基因只经历了很少的进化事件,大量活跃的进化事件发生在非核心基因集中,可能是因为刺丝囊祖先原型的出现后,刺胞动物迅速分化,导致始祖刺丝囊未充分进化便扩张为各种形式,该发现同样支持刺丝囊在刺胞动物适应性进化中的关键作用。最后,刺丝囊蛋白(NEMs)适应超量分析以及选择富集分析发现,在NEMs中,最强的适应超量(BUSTED P值<10-5)可达60%(置换检验P值<2.2e-16,迭代次数107),并且NEMs显着富集了背景蛋白的选择压力(在0.05、0.01和0.001置信水平下,P值=0.004658、0.01117、0.007638)。综上,本研究定量地证明了刺丝囊是包括粘体动物在内的刺胞动物成功适应性进化的基石,并为今后评估特定表型创新对物种适应性进化的贡献提供了参考。六、洪湖碘泡虫基因组的马赛克进化为进一步了解粘体动物适应内寄生生活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分析了感染异育银鲫咽部的洪湖碘泡虫(M.honghuensis)的基因组。通过基因组survey及17-mer分析,预测洪湖碘泡虫基因组大小为206 Mb。三代测序的基因组最终大小为161 Mb,contig N50为1.3 Mb,预测到15,433个基因模型。进一步分析显示,由于基因保留,内含子增大,转座子插入等因素,洪湖碘泡虫拥有目前最大的粘体动物基因组,并且相较其他粘体动物呈现出了较低程度的基因组简化和紧密。作为对内寄生生活方式的适应,洪湖碘泡虫基因组中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基因大幅丢失,并且拥有最简单的动物免疫基因组件。此外,为更好地适应内寄生生活,洪湖碘泡虫抗逆,侵袭,能量代谢和细胞过程相关的基因发生了显着的扩张与正选择。作者还发现洪湖碘泡虫具有相对保守的中胚层和肌原性组件,以及相对复杂的Wnt和Hedgehog信号通路。本研究揭示了洪湖碘泡虫基因组的马赛克进化模式,即不同的基因组区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发保守、分化、减弱和增强。洪湖碘泡虫的基因组非但没有表现出遗传退化,反而表现出相当数量的基因创新和扩张(主要涉及到多拷贝基因家族以及相应的调控基因。这些结果表明,粘体动物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遗传简化。至少对于粘体动物来说,转变为寄生虫的进化过程是由基因组简化和复杂化共同驱动的,并且这两种进化机制的相对贡献程度因物种而异。该研究改变或扩展了我们对粘体动物基因组复杂性和进化的传统认知,对于深入理解寄生虫进化这一进化生物学中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本研究基于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构建了刺胞动物物种树,并分别分析和估算了粘体动物的系统发育地位与分化时间,为进一步了解粘体动物的起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从表型(刺丝囊)和分子(洪湖碘泡虫基因组)两个角度阐明了粘体动物适应性进化的驱动因素与进化机制,发现刺丝囊可能是刺胞动物(包括粘体动物)成功适应性进化的关键表型;并通过洪湖碘泡虫与现有粘体动物、刺胞动物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粘体动物基因组进化反映了丢失冗余基因造成的基因组简化和强化寄生能力导致的基因组复杂化之间的动态权衡,从而初步解释了粘体动物内寄生适应成功的遗传机制。

尹里程[2](2021)在《感染条件下草鱼细胞自噬的发生及其抗菌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分别属于水产养殖过程中重要的胞内和胞外致病菌,导致养殖生产中重大的经济损失,然而这两种致病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细胞机制亟待阐明。自噬是维持细胞稳态的重要机制,其在宿主抵御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但自噬是否参与这两种病原体的感染进程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论文拟探讨细胞自噬与这两种致病菌的互作关系和相应机制,主要内容如下:1.杀鱼爱德华氏菌诱导自噬发生。(1)杀鱼爱德华氏菌引起草鱼原代单核/巨噬细胞(以下简称为“单核/巨噬细胞”)及鲤鱼上皮细胞系(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EPC)中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light chain 3,LC3)形成的“斑点”(LC3 puncta)数量增加。(2)单核/巨噬细胞中,LC3与红色荧光标记的杀鱼爱德华氏菌存在共定位。(3)单核/巨噬细胞中,溶酶体能够与红色荧光标记的杀鱼爱德华氏菌共定位。这些发现提示杀鱼爱德华氏菌诱导了鱼类细胞自噬流的发生,包括自噬小体的形成、细菌隔离和降解等过程。2.杀鱼爱德华氏菌引起细胞自噬的机制。(1)单核/巨噬细胞中,胞内模式识别受体NOD1与杀鱼爱德华氏菌存在共定位。(2)在EPC细胞中,免疫荧光实验证明NOD1与自噬关键蛋白ATG16L1存在空间位置上的重合,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证明NOD1与ATG16L1能够结合。(3)在EPC细胞中,观察到NOD1、ATG16L1与杀鱼爱德华氏菌三者存在共定位。这些结果证明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NOD1识别杀鱼爱德华氏菌并募集自噬关键蛋白ATG16L1而启动自噬,揭示了杀鱼爱德华氏菌诱导自噬的作用和机制,随后研究杀鱼爱德华氏菌是否调控介导自噬发生的NOD1途径。3.杀鱼爱德华氏菌抑制NOD1的表达。(1)单核/巨噬细胞中,杀鱼爱德华氏菌呈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及时间依赖地下调NOD1的蛋白表达。(2)EPC细胞中,杀鱼爱德华氏菌下调NOD1的基因表达。4.杀鱼爱德华氏菌抑制NOD1表达的机制。(1)单核/巨噬细胞中,杀鱼爱德华氏菌下调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related receptor-α,ESRRA)的基因表达。(2)EPC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中,使用ESRRA的反向激动剂kaempferol能够下调NOD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3)在EPC中过表达ESRRA能够部分回复由杀鱼爱德华氏菌下调的NOD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这三个结果证明杀鱼爱德华氏菌可以通过ESRRA途径负调控NOD1的表达。(4)杀鱼爱德华氏菌及其毒力因子ESCB和EVPC上调EPC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中NOD1的泛素化,从而导致其蛋白水平下降。(5)EPC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中,使用MG-132抑制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后能够回复由杀鱼爱德华氏菌及其毒力因子ESCB和EVPC引起的NOD1下调。这两个结果说明杀鱼爱德华氏菌通过其毒力因子ESCB和EVPC调控NOD1的泛素化并引起NOD1的降解,从而可能破坏自噬途径。自噬与杀鱼爱德华氏菌存在相互作用,促使我们一方面揭示调控该相互作用的内在因子,另一方面探究基于自噬原理的抗菌作用。5.IFN-γ介导自噬与杀鱼爱德华氏菌的相互作用。(1)单核/巨噬细胞中,IFN-γ进一步上调由杀鱼爱德华氏菌诱导的LC3-Ⅱ蛋白表达。(2)单核/巨噬细胞中,IFN-γ增加LC3和NOD1与杀鱼爱德华氏菌的共定位。这些结果表明IFN-γ能够增强自噬与杀鱼爱德华氏菌的相互作用。(3)单核/巨噬细胞中,IFN-γ上调LC3-Ⅱ的蛋白水平和细胞中LC3 puncta的数量。(4)短时程(8 h)的IFN-γ处理能够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对于杀鱼爱德华氏菌的清除能力,而使用3-MA抑制自噬后,该能力显着下降,但是在使用L-NMMA抑制NO产生后,该能力不受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在短时程(8 h)内IFN-γ通过自噬途径而非产生NO清除杀鱼爱德华氏菌。6.Rapamycin介导自噬途径抵抗杀鱼爱德华氏菌感染。(1)Rapamycin上调单核/巨噬细胞中LC3-Ⅱ蛋白表达。(2)单核/巨噬细胞中,Rapamycin增加LC3与杀鱼爱德华氏菌的共定位。(3)Rapamycin能够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对于杀鱼爱德华氏菌的清除能力。(4)Rapamycin能够增加感染杀鱼爱德华氏菌草鱼的生存率。这些结果说明rapamycin在杀鱼爱德华氏菌感染时起保护作用。这些结果表明IFN-γ和rapamycin能够激活自噬,可能具有控制杀鱼爱德华氏菌感染的潜能。7.初步探究嗜水气单胞菌与自噬的相互作用。(1)嗜水气单胞菌上调单核/巨噬细胞中LC3-Ⅱ的蛋白水平及LC3 puncta的数量。(2)嗜水气单胞菌与LC3存在共定位。(3)Rapamycin增强而3-MA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对于嗜水气单胞菌的清除能力。综上所述,本论文首次阐明了自噬与水产致病菌相互作用关系及相关机制,鉴定了参与其中的胞内模式识别受体和细菌毒力因子,为相关疫苗开发和药物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另外,本论文还证明自噬参与了胞内及胞外水产养殖致病菌的清除,提示增强宿主的自噬水平是一条预防及治疗水产病原体感染的有效途径。

刘志刚[3](2020)在《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江豚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鄱阳湖、洞庭湖等沿江大型湖泊的淡水豚类物种。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生态遭受严重破坏,长江江豚的栖息地环境持续恶化,导致其种群数量快速下降,由20世纪90年代的2700头,下降至2017年的1014头。目前,长江江豚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迁地保护是进行长江江豚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江豚保种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疾病感染和饲养管理技术欠缺严重制约了迁地保护区江豚的健康生长和种群繁育。近年来,长江江豚疾病频发,而关于长江江豚病原学(细菌和病毒)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迁地保护区饲养管理不当又时常引起江豚死亡率高和繁殖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对长江江豚感染性疾病和迁地保护区江豚的饲养管理开展系统性研究,初步了解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原,掌握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建立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技术规范。本研究开展了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学调查;长江江豚病料样本的病毒群落研究;长江江豚6种危害较大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理化鉴定、PCR鉴定等,对462份长江江豚呼吸孔、粪便、血液、内脏组织、皮肤病灶、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同时使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对患病长江江豚和健康长江江豚的肠道菌群进行了研究。结果从462份长江江豚样本中,获得655个细菌纯培养,分离鉴定成功31种细菌,分别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微球菌(Micrococc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变形杆菌(Proteu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嗜麦芽窄杆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链球菌(Streptococc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诺卡氏菌(Nocardia)、弧菌(Vibrio)、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魔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肠球菌(Enterococcus)、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黄杆菌(Flavobacterium)、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志贺样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和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其中产气荚膜梭菌、弧菌、爱德华菌等11种细菌在长江江豚属首次发现,大肠杆菌、气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在所有样品中检出率相对较高;肠道内容物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菌属340种,其中15种为潜在致病菌属,分别为埃希氏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绿脓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诺卡氏菌属、弧菌属、巴氏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魔氏摩根菌、肠球菌、幽门螺旋杆菌、弯曲杆菌。2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利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兽医药理学和兽医病理学方法对分离自长江江豚的6种主要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魔氏摩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株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均可良好生长,与其他动物源细菌无明显差异;生化研究和16s r RNA序列测定结果与各菌最初鉴定结果表型一致;细菌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6种菌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以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弱,气单胞菌属不同菌之间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BALB/c小鼠致病性试验证实,6种菌对小白鼠均有致病性,以维氏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的致病力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最弱,感染小白鼠剖解病理变化存在一定差异,但主要以肺脏瘀血、出血和肝脏瘀血、变性和坏死为主。3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初探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对收集自2017-2019年野外患病死亡的长江江豚组织病料(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皮肤等)进行了病毒群落研究和分析。结果共获得10600个重叠序列(contigs),检测到病毒65个,其中,基于参考序列鉴定出病毒25种,Denovo序列鉴定病毒42种。科水平上,两种方法鉴定出的优势病毒为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线头病毒科(Nimaviridae)、阿克曼病毒科(Ackermannviridae)、痘病毒科(Poxviridae)、丝状噬菌体科(Inoviridae)、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砂粒病毒科(Arenaviridae)、有尾噬菌体目未分类病毒科(Caudovirales unclassified)。除疱疹病毒外,噬菌体病毒、逆转录病毒、线头病毒、痘病毒和砂粒病毒等均为首次在长江江豚上发现。4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通过临床大量实践和数据分析,分别对迁地保护区大水域、围网环境下和疗养池中生长的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总结制定出迁地保护区大水域、围网环境下和疗养池中长江江豚饲养管理的技术规范,计算统计出长江江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的正常阈值,发现了长江江豚各生理生化指标与江豚疾病诊断间的相关性,建立了长江江豚健康体检的技术规范和健康评价标准,基本形成了长江江豚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技术体系,其中通过静脉滴注对患病长江江豚进行治疗的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初步探明了长江江豚病料样本病毒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并首次发现了大量的长江江豚源病毒;揭示了6种常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细菌性疾病药物治疗和疫苗研发的参考信息;建立了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饲养管理和疾病诊疗的技术规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是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长江江豚保种面临的主要问题,知己(不断提高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水平等)和知彼(掌握长江江豚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病原的生物学特性、长江江豚生长特性和各个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等),方能有效解决长江江豚在迁地保护过程中疾病防控盲目和饲养管理欠缺的现状,为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等鲸类动物的健康成长和种群繁育提供理论支持。

上官苗苗[4](2020)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硝基咪唑类药物具有抗原虫和抗厌氧菌活性,曾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水生动物寄生虫疾病。常见的硝基咪唑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有甲硝唑、地美硝唑、洛硝达唑和羟基甲硝唑等。由于此类药物存在致癌性、致畸性,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我国于2002年禁止使用该类药物,规定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因此加强食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及代谢物残留的检测能力和监测力度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重点研究动物源性食品中甲硝唑、地美硝唑、洛硝达唑、羟基甲硝唑等硝基咪唑类药物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方法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优化和确认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的检测条件。根据目标物的结构特点,优化四种硝基咪唑类药物中每组离子对的两个关键性参数—碰撞能量和去簇电压,确定了四种硝基咪唑类化合物的质谱条件。通过对比不同流动相体系的峰形和响应值,确认了甲醇(含0.1%甲酸)和水(含0.1%甲酸)组成的流动相体系。(2)通过对比传统Qu ECh ERS净化技术和新型净化固相萃取小柱对硝基咪唑类药物的净化处理效果,确认选择了固相萃取小柱Oasis Prime HLB作为样品前处理的净化剂。(3)优化条件下,在猪肉基质中四种硝基咪唑类药物在1.0~25 ng/m L浓度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1;在三个水平(0.25,0.5,2.5μg/kg)的加标实验中,回收率范围和相应的标准偏差分别为76.7%~105.6%,RSD≤13.9%;84.0%~107.1%,RSD≤4.2%;87.8%~102.0%,RSD≤2.5%。在猪肉基质下,加标制备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检测方法的灵敏度≥95%,特异性≥85%,假阴性率≤5%,假阳性率≤15%,符合《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要求。(4)选择鸡肉、鲜奶、河虾、蜂蜜四种动物源性食品,验证该方法在不同基质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四种基质中,硝基咪唑类药物在1.0~25 ng/m L浓度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0;在三个水平(0.25,0.5,2.5μg/kg)的加标实验中,回收率范围和相应的标准偏差分别为为70.6%-112.9%,RSD≤15.4%;76.5%-108.6%,RSD≤9.6%;85.1%-106.1%,RSD≤6.1%,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5)对不同基质样品进行了快速筛查实验,结果表明四种硝基咪唑类药物在鸡肉、鲜奶、河虾、蜂蜜的检测结果相对准确度均≥96%,表明以猪肉为基质确定的快速检验方法适合禽类、乳制品、水产、蜂产品等动物源性食品的检测。

吴淑妃[5](2018)在《海绵生长阶段共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特征性微生物功能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海绵作为最古老、最原始的多细胞生物,含有丰富多样的共生微生物群落。微生物可占海绵生物量的40-60%。经过6亿年的协同进化,共生微生物与海绵形成了复杂的共生功能体。共生微生物在海绵宿主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对海绵生活史各阶段样品采集的困难,及缺乏对海绵关键性共生微生物类群的了解,共生微生物在海绵不同发育阶段中功能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未见国内外报道。本论文利用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胚胎-幼体-成体”多个生长阶段的苔海绵(Tedania sp.)和美丽海绵(Calllyspongia sp.)共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海绵共生微生物与海水微生物在丰度上有较大差异。无论苔海绵还是美丽海绵,其共生β-变形菌的丰度均高于海水3倍以上。各个生长阶段的海绵均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多样性。在苔海绵共生微生物测序获得的15098个OTU中,13个仅存在于各个生长阶段的海绵,而在海水中未检测出,称为“海绵特异性微生物”。美丽海绵共生微生物测序获得的14152个OTU中,存在6个海绵特异性微生物。虽然在门的水平上,幼体海绵与成体海绵的共生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大致相同,但多样性和丰度并不一致,并且在不同阶段均有独特的“阶段特异性”微生物群落。其中,附着前期的苔海绵幼体共生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a)和拟杆菌(Bacteroidia)的丰度达5.6%和2%,而在其他阶段的丰度均低于1%,甚至未检测出。与此类似,这两类菌群在美丽海绵的胚胎期丰度最高,达3.6%和1.6%,附着前期幼体次之,其他阶段的丰度均低于1%。而在成体阶段,苔海绵和美丽海绵的共生蓝细菌(Cyanobacteria)丰度均显着高于幼体阶段和海水,是幼体海绵的2倍以上,海水的10倍以上。在分析阶段特异性微生物类群与宿主生长阶段相关性的基础上,结合前期课题组已分离的海绵共生微生物菌株,我们分别对幼体海绵和成体海绵的特征微生物的功能进行初步研究。一方面,通过添加不同细菌至海绵幼体生活的水体观察幼体附着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多个添加拟杆菌的实验组(Bac组)幼体附着率高于正常海水组的幼体附着率。如拟杆菌Bac2组和Bac3组在104 cfu/mL的浓度下的幼体附着率达22%,显着高于正常海水组的幼体附着率(10%)。添加拟杆菌混合菌的实验组中,Bac1+2+3组在104cfu/mL的浓度下幼体附着率最高,达48%;Bac1+2组在103cfu/mL的浓度下幼体附着率达28%。两个组与正常海水组有极显着差异。根据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拟杆菌对苔海绵幼体的附着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蓝细菌(Cyanobacteria)在海洋C/N/P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多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polyP)为切入点,通过荧光定量检测的方法,发现成体苔海绵中多聚磷酸盐含量占海绵干重的0.372 ±0.027%,远高于成体美丽海绵和成体山海绵(0.001-0.005%)。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我们在成体苔海绵的组织中观察到了大量的多聚磷酸盐颗粒。进一步比较不同海绵共生蓝细菌的丰度,发现在纲水平上,苔海绵的聚球藻(Synechococcophycideae)含量丰富,而美丽海绵和山海绵的Synechococcophycideae含量几乎为零。并且我们从海绵共生功能体的总DNA中扩增出了聚球藻目(Synechococcales)的多聚磷酸盐激酶(ppk)基因,从基因水平上证明与海绵共生的聚球藻能够合成多聚磷酸盐。故推测成体苔海绵生长过程中,共生聚球藻合成多聚磷酸盐作为能量储备供给宿主。

吕慧[6](2018)在《公共健康导向下岭南居住区景观设计与蚊患防控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关注健康已成为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居住区景观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保障和促进居民公共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与景观和健康密切相关的蚊患防控问题尚未得到景观设计领域应有的重视。一方面蚊虫能传播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疾病,每年能致数亿人染病,数百万人丧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岭南地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植被丰富,蚊虫活动期长,对居民健康影响更大,蚊患防控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另一方面居住区景观中的水景、植物、排水系统等均可为蚊虫孳生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近年来生态、低碳、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等设计理念的普及进一步促进了景观中水体和植物的应用,不可否认这对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增加蚊虫孳生的风险。因此从公共健康与城市规划学科交叉角度出发,研究如何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在实现景观应有功能的基础上减少蚊虫的孳生,对保护和促进居民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丰富健康人居环境理论研究领域内容,同时也可为生态住区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文首先分析阐述了在岭南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关注蚊患防控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继而通过大量调查,研究了居住区景观构成与蚊虫数量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居住区景观的蚊虫孳生风险评价模型,最终构建出利于蚊患防控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体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佛山30个典型小区的景观设计现状和居民主观蚊情感受进行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景观设计因子与主观蚊情感受的相关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30个小区景观具有诸多可能导致蚊虫孳生的特点,如平均绿地率偏高、水景面积占比较高、水深在50cm以下的浅水池数量比较多、动态水景循环系统开启率低、室外排水系统设计和植物种类选择较少考虑蚊虫防控问题、存在较多植物围合度高通风采光较差的户外活动空间、兼具驱灭蚊功能的景观小品普及率低等。为了防控蚊虫和节约成本,很多水景长期干涸闲置难以发挥应有功能,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小区蚊虫对自己户外活动影响“非常大”和“比较大”,蚊虫生态防控诉求迫切。11个景观设计因子中“浅水池面积”、“水景面积比例”、“是否毗邻城市水系”、“泳池面积”和“草本植物覆盖率”5个因子与“居民主观蚊情感受”显着相关。(2)对各景观设计因子与客观蚊虫数量的相关性进行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0种不同类型户外活动空间内的成年蚊密度有显着差异,同时成年蚊密度与测点风速呈显着负相关。景观中不同类型水体的蚊幼阳性率存在显着差异,阳性率在60%以上的水体为山石窝洞积水、水景蓄水池积水、竹林竹筒积水、浅水池、亲水木平台下结构积水、直排式雨水口积水、闲置泳池积水,蚊幼阴性的水体为动态水景、正常使用状态泳池、湖和有鱼生存的深水池、密封的排水明沟和雨水井。相对于直排式雨水口,安装防蚊闸和存水弯管的雨水口蚊幼阳性率显着偏低。活体植物驱蚊实验结果显示多株(束)集中放置的马樱丹和蚊净香草在活体状态下有较显着的驱蚊效果。(3)为了对居住区景观的蚊虫孳生风险进行评价,本研究首次提出针对居住区景观的蚊虫孳生风险指数(MBRI),构建了有效而可行的数学模型,并完成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和阈值计算。基于前述研究成果筛选出与蚊虫孳生显着相关的景观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R语言编程,最终构建出数学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8个小区景观蚊虫孳生风险进行评价,线性回归检验结果显示利用模型计算的结果与8个小区居民的主观蚊情感受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拟合度(R2=0.866),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居住区景观的MBRI计算值不宜超过2.2,此时居住区景观的蚊虫孳生风险较小。当MBRI计算值超过4.1时,则表示该居住区景观具有极高的蚊虫孳生风险,应当予以整改。(4)最终在前面章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引导、实施和评估三个方面构建利于蚊患防控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体系。并重点针对实施策略,从居住区景观功能与空间布局、水景、室外排水系统、植物景观和景观小品五个方面,提出详细的利于蚊患防控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本文主要创新点:探索了公共健康与城市规划与设计交叉领域新的研究视角,提出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关注蚊患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系统研究了景观设计各因子与蚊虫孳生之间的相关性;针对居住区景观的蚊虫孳生风险建立了有效而可行的量化评价模型;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提出利于蚊患防控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体系。

丁震[7](2017)在《水体中藻源致嗅物质的辨识、分布与处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本世纪50年代末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国家先后报道了水体存在异味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关探索研究。近年来,我国各地突发饮水污染事件频发,据调查其中很多和饮用水中藻类产生的异味相关。本文以水体中典型藻源嗅味物质为研究对象,就嗅味物质的检测方法;在水体中的分布、迁移规律;与藻类、气象、环境条件的相关性;水厂水处理工艺的去除效率以及电化学氧化降解方法等方面做了研究和探索。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一)水中5种典型藻源致嗅物质GSM,2-MIB,DMTS,β-cyclocitral和β-ionone的HS-SPME/GC-MS和P&T检测方法的建立、比对及改进。通过优化HS-SPME检测的前处理方法,选择DVB/CAR/PDMSS萃取纤维、60℃萃取温度、30min萃取时间、5min解析时间、25%NaCl浓度。HS-SPME/GC-MS方法的回收率可以达到86%~112%,检出限小于1.3ng/L,精密度RSD<9.9%,能够满足饮用水国标中GSM和2-MIB的标准值要求。(二)以太湖为例,深入研究了气温、藻种群、藻密度、叶绿素a、氨氮、溶解氧、耗氧量等气象、环境因子对北太湖、西太湖和东太湖水体中嗅味物质的影响,探讨了藻源嗅味物质产生和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环境因子与藻源嗅味物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太湖产嗅藻类主要为蓝藻门的微囊藻和颤藻;藻类的生长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嗅味物质浓度:北太湖>西太湖>东太湖,夏季高于其他季节;嗅味物质浓度与藻种属和数量密切相关,水中溶解的嗅味物质浓度仅占藻细胞内浓度的15~220%,底泥中嗅味物质浓度远高于水中;DO浓度与藻密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监测DO的变化可以预测、预警藻类繁殖和嗅味物质的浓度。(三)调查了江苏省4大不同水系的水源和采用不同水处理工艺的水厂各个水处理阶段的嗅味物质含量。江苏省水源水中嗅味物质浓度:太湖水系>淮河水系>长江水系>沂沭泅水系;各种类型的水处理工艺对GSM和2-MIB的去除效率有明显差别,03-BAC深度水处理工艺可以较好的去除水中嗅味物质。超滤对GSM和2-MIB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各种类型水处理工艺对2-MIB的去除效率均高于GSM;市售包装饮用水中普遍检出了GSM、2-MIB、DMTS和β-cyclocitral,提示即使是通过深度处理加工依然不能完全去除水中的嗅味物质。(四)制备硼掺杂金刚石(BDD)薄膜电极对水中嗅味物质GSM进行降解研究,探讨电催化氧化降解GSM的机理。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 BDD电极电流密度、溶液流速、嗅味物质初始浓度和溶液pH值对GSM降解的影响,得到最优降解实验方案为:电流密度50 mA/cm2,溶液流速300 mL/min,GSM初始浓度30 ng/L,溶液pH值7.2。在最优方案条件下,GSM去除率可达97.16%。实验表明·OH的强氧化性是降解GSM最主要的因素,降解过程中会生成醛、酮和醇类化合物,最终可以完全矿化为H2O和CO2。

孙实[8](2016)在《新型抗菌活性氨基酸卟啉光敏剂4I的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1)评价新型氨基酸卟啉光敏剂4I对临床分离的11种敏感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的抗菌活性,并比较4I介导的a PDT对临床分离的同一菌种的多重耐药菌和敏感菌之间的差异;(2)检测4I对Hacat(永生化表皮细胞)及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提供基础。研究方法:(1)抗菌活性实验依据临床药敏结果选取所需菌株,挑取新鲜菌落制备菌悬液,设置a PDT组(4I+菌液+光照)、避光组(4I+菌液+未光照)、阴性对照组(菌液+纯水+光照)、空白对照组(培养基+纯水+光照)共4组,设8个浓度梯度,最高浓度为62.5μM,最低浓度为0.49μM。二倍稀释法将不同浓度光敏剂与菌悬液避光孵育30min后,除避光组外,其余立即行红色激光照射30min(650nm,6J/cm2),采用涂板计数法评定出4I对不同菌株的MIC和MBC值,计算ED50和ED90浓度;并比较4I对临床分离的同一菌种的多重耐药菌和敏感菌之间的差异;(2)细胞毒性实验培养收集Hacat、RAW264.7,96孔板内接种,实验分为aPDT组(4I+培养基+细胞+光照),避光组(4I+培养基+细胞+未光照)共2组,每组分别设置对照组(培养基+细胞+光照/未光照)、空白组(培养基+CCK8)以及7个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组,最高浓度为62.5μM,最低浓度为0.98μM,贴壁培养24h后,弃掉上清液,加入二倍稀释法稀释好的药液或新培养基,避光孵育30min,孵育后,a PDT组立即照射30min(参数同抗菌活性实验),避光组同等条件下不接受光照避光静置30min,更换含有CCK-8的培养基100ul/孔(10ul CCK-8:100ul培养基),酶标仪450nm处测量吸光度,记录结果。结果:(1)抗菌活性实验新型氨基酸卟啉光敏剂4I对临床筛选出的11种菌种,除奇异变形杆菌、摩根摩根菌外,其余菌株全部有效,抑菌效果与药物浓度成正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杀菌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P<0.01),对于同一菌种的敏感菌和多重耐药菌抑菌效果未见明显差异(P>0.05),抑制50%菌种的全部菌株生长的有效抑菌浓度值(ED50)和抑制90%菌种的全部菌株生长的有效抑菌浓度值(ED90)的相应药物浓度分别为0.822μM(95%CI 0.590-1.065μM)和1.947μM(95%CI 1.434-3.612μM);单纯4I避光组,对细菌生长无抑制作用;单纯红色弱激光650nm,能量密度6J/cm2作用下,对细菌生长无抑制作用。(2)细胞毒性实验单纯给予红色激光照射,对Hacat有促进细胞生长作用(P<0.001);对RAW264.7生长没有影响(P>0.999)。单纯给予光敏剂药物孵育30min,对Hacat有促进生长的作用(P<0.05),不同浓度组别之间的促生长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较高浓度组62.5μM至15.6μM对RAW264.7有轻度抑制作用(P<0.001),其余浓度组对生长无影响(P>0.05)。a PDT后,两种细胞的存活率都明显降低,不同浓度组杀伤作用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4I介导的a PDT后Hacat和RAW264.7的细胞毒性IC50浓度值为分别为1.846μM(95%CI0±6.416μM)和7.447μM(95%CI 1.110±20.087μM)。结论:(1)新型氨基酸卟啉类光敏剂4I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无细胞毒性,低毒副作用,是一种前景极佳的抗菌光敏剂。(2)4I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因此4I结合红色弱激光的光动力抗菌疗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孙强[9](2015)在《山东省流通环节水产品药物残留现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热点。水产品作为群众喜爱的营养丰富的食品,近年来其安全事件却频繁发生,尤其是非法添加药物的现象屡禁不鲜,这不仅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了损害,也打击了相关行业,制约了相关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水产品的质量检测为水产品监管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支撑,也为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流通环节不同场所(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商店)的水产品抽样检测,建立了相关的药物残留的检验方法,分析了水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并系统的提出了解决方法。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参照国标、农业部等相关标准并进行方法学验证,优化并建立适应大批量水产品药物残留(硝基呋喃代谢物、氯霉素、孔雀石绿、己烯雌酚)含量测定的检验方法。2.通过全省17地市400批流通领域水产品药物残留的检测分析,水产品质量整体是安全的,不合格率较低,合格率为93.5%。但还是存在药物滥用的现象,尤其是非法使用硝基呋喃(不合格率4.8%)、孔雀石绿(不合格率1.2%),还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风险。通过汇总的结果信息开展研判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流通环节水产品的安全风险新情况或新趋势,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3.按不同抽样场所统计,超市合格率最低为89.9%,造成超市不合格率高的原因是由于超市中多宝鱼的不合格率高造成的,其他三个场所的合格率差别不大。按照不同种类结果统计,海水水产品合格率为93.9%淡水水产为93.0%;鱼类按不合格率最高的前三类为多宝鱼85.7%、鲈鱼15.4%、武昌鱼12.5%。4.在发现分析水产品各个环节可能带来的食品风险基础上,通过加强政府监管水平、提高检验能力与水平、建立水产品可追溯体系、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建立健全信用评价机制等多方面手段着手解决流通环节上水产品的安全风险问题。

邵晓冬[10](2014)在《洛阳地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病原分离鉴定》文中指出弓形虫是一种专性机会性致病的原虫,能感染并寄生于许多种动物、禽类及水体动物等的细胞内,引起人兽共患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弓形虫感染比较普遍,呈世界范围内流行,人和动物的感染率均很高,且危害比较大。本研究首先采集洛阳地区猪血清410份,通过ELISA方法调查猪弓形虫的感染情况;然后基于弓形虫特异的200300个拷贝的529bp序列片段,通过PCR方法对洛阳地区159头猪的肺门淋巴结和肺脏进行检测,并分离鉴定。最后将PCR检测的阳性组织(17头猪)采集淋巴结和肺组织研磨、过滤,通过腹腔接种方式感染小鼠,分离弓形虫,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虫株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在410份猪血清样品,弓形虫抗体阳性的血清154份,抗体阳性率达35.4%;四个地区中,最高的是伊川县(38.6%),最低的是嵩县(33.0%),四个县区之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散养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43.1%)明显高于规模化养猪场(27.4%),差异显着(P<0.05);母猪、育肥猪和保育猪的分别是50.4%、34.5%、22.2%,三者之间差异显着(P<0.05)。在159例猪肺门淋巴结和肺脏样本中,有17例检测出弓形虫DNA,阳性率为10.7%;其中病死猪的阳性率(18.5%)明显高于屠宰猪(6.7%),随机挑取3株弓形虫阳性DNA测序,比对结果显示其与RH株的相似性为97%。17份PCR检测呈弓形虫阳性的组织(肺门淋巴结和肺脏)经处理后分别接种17组小鼠,有5组小鼠出现疑似急性弓形虫病的症状,抽取腹水镜检发现月牙形弓形虫,经PCR扩增和测序比对,其序列与RH株的相似性达97%。研究结果表明,洛阳地区猪弓形虫的感染普遍,且感染率比较高,该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弓形虫的遗传学特点,预防和控制人和动物的弓形虫病提供重要参考。

二、水生动物原虫的实验室检验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生动物原虫的实验室检验法(论文提纲范文)

(1)粘体动物系统发育地位与内寄生适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粘体动物的起源及分类地位
        1.1 粘体动物起源
        1.2 粘体动物的分类地位
    2 粘体动物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2.1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2.2 单拷贝核基因基本特征及应用
        2.3 粘体动物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展望
    3 粘体动物刺丝囊生物学研究进展
        3.1 刺丝囊形态结构
        3.2 刺丝囊蛋白组成
        3.3 驱动刺丝囊释放的能量来源
    4 粘体动物适应性进化研究进展
        4.1 适应性进化
        4.2 比较基因组学在粘体动物适应性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4.3 碘泡科物种:粘体动物适应性进化研究的优秀材料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基于单拷贝核基因的粘体动物系统发育地位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收集及处理
        2.2 基因组、转录组二代测序及组装
        2.3 直系同源基因提取
        2.4 单拷贝基因选择与数据过滤
        2.5 系统发育分析
        2.6 分歧时间估算
    3 结果和分析
        3.1 后生动物系统发育关系
        3.2 刺胞动物系统发育关系
        3.3 可变拓扑结构检验
        3.4 快速进化位点梯度剔除
        3.5 分歧时间
    4 讨论
第三章 粘孢子虫刺丝囊与壳瓣分离提纯方法的建立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收集及处理
        2.2 蔗糖及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液配制
        2.3 完整孢子的分离及纯化
        2.4 孢子解离
        2.5 刺丝囊提取
        2.6 壳瓣提取
        2.7 温度、盐度及多种化合物对孢子及离体刺丝囊释放的影响
        2.8 重金属离子对孢子及离体刺丝囊释放的影响
        2.9 透射电镜
    3 结果和分析
        3.1 孢子分离纯化及解离
        3.2 刺丝囊分离及纯化
        3.3 刺丝囊透射电镜
        3.4 温度、盐度、多种化合物及重金属离子对孢子及离体刺丝囊释放的影响
        3.5 壳瓣分离及纯化
    4 讨论
第四章 粘体动物综合蛋白数据库的构建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收集及处理
        2.2 基因组、转录组二代测序及组装
        2.3 序列污染剔除
        2.4 粘体动物综合蛋白数据库及对照数据库的构建
        2.5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及蛋白组组学分析
        2.6 数据库评估
    3 结果和分析
        3.1 粘体动物综合蛋白数据库及对照数据库特征
        3.2 基于质谱鉴定肽段与蛋白数量的数据库质量评估
        3.3 数据库肽段与蛋白交集
        3.4 基于完整度的数据库质量评估
        3.5 通过线性拟合保留时间与理论疏水性指数以验证肽段有效性
        3.6 数据库特异性肽段结果验证
    4 讨论
第五章 刺丝囊对粘体动物/刺胞动物适应性进化的贡献评估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收集及处理
        2.2 扫描电镜
        2.3 基因组、转录组二代测序及组装
        2.4 蛋白质组参考数据库构建
        2.5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及蛋白组组学分析
        2.6 比较蛋白组组学分析及毒液组学分析
        2.7 系统发育分析
        2.8 选择压力分析及适应定量
    3 结果和分析
        3.1 比较蛋白质组学及毒液组学
        3.2 刺丝囊核心基因分析
        3.3 刺丝囊核心基因的主要进化事件分析
        3.4 选择压力分析及适应定量
    4 讨论
        4.1 刺丝囊异质性及细胞器-物种进化不一致性支持强烈的物种特异适应
        4.2 刺丝囊的自发性起源
        4.3 刺丝囊的去中心化进化模式
        4.4 刺丝囊中的高频适应
第六章 洪湖碘泡虫基因组适应性进化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收集及处理
        2.2 基因组、转录组二代测序及组装
        2.3 基因组大小评估
        2.4 基因组测序及组装
        2.5 基因组污染剔除
        2.6 基因组注释
        2.7 基因家族及系统发育分析
        2.8 正选择分析
        2.9 基因获得与缺失分析
        2.10 4DTv分析
    3 结果和分析
        3.1 基因组组装与注释
        3.2 转座及基因组加倍分析
        3.3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3.4 基因家族进化
        3.5 精简的神经系统基因
        3.6 先天免疫相关基因的缺失
        3.7 抗逆、侵袭、能量代谢以及细胞过程的增强
        3.8 保守的中胚层及肌肉发育元件
        3.9 Wnt与 Hedgehog信号通路分析
    4 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不足
    1 全文总结
    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感染条件下草鱼细胞自噬的发生及其抗菌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嗜水气单胞菌及其在鱼类的研究现状
        1.1.1 嗜水气单胞菌的病理特征及进程
        1.1.2 嗜水气单胞菌的毒力因子及其与宿主的互作
        1.1.3 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治
    1.2 杀鱼爱德华氏菌及其在鱼类的研究现状
        1.2.1 杀鱼爱德华氏菌的病理特征及进程
        1.2.2 杀鱼爱德华氏菌的毒力因子及其宿主的互作
        1.2.3 杀鱼爱德华氏菌的防治
    1.3 细胞自噬与细菌互作的研究现状
        1.3.1 自噬简介
        1.3.2 自噬的形成机制
        1.3.3 单核/巨噬细胞自噬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
        1.3.4 感染条件下鱼类自噬的研究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的结构组成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菌株及细胞株
        2.1.1 草鱼
        2.1.2 嗜水气单胞菌
        2.1.3 杀鱼爱德华氏菌
        2.1.4 大肠杆菌
        2.1.5 鲤鱼上皮细胞株(EPC)
    2.2 草鱼原代头肾单核/巨噬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2.3 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
        2.3.1 大肠杆菌JM109 感受态制备及转化
        2.3.2 细胞或组织中总RNA提取
        2.3.3 cDNA模板制备
        2.3.4 杀鱼爱德华氏菌基因组提取
        2.3.5 草鱼自噬相关基因克隆
        2.3.6 质粒构建和转染
    2.4 红色荧光标记的杀鱼爱德华氏菌菌株构建(RFP-E.piscicida)
        2.4.1 杀鱼爱德华氏菌感受态制备
        2.4.2 电转化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2.6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
    2.7 免疫共沉淀(Co-IP)
    2.8 免疫荧光实验
    2.9 庆大霉素保护实验
    2.10 一氧化氮(NO)定量测定
    2.11 草鱼体内药物注射及杀鱼爱德华氏菌攻毒
    2.12 数据统计和分析
第三章 杀鱼爱德华氏菌诱导细胞自噬及其机制的探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红色荧光蛋白标记杀鱼爱德华氏菌(RFP-E.piscicida)
        3.2.3 自噬小体的观察
        3.2.4 自噬小体与杀鱼爱德华氏菌的共定位
        3.2.5 溶酶体与杀鱼爱德华氏菌的共定位
        3.2.6 草鱼自噬基因ATG16L1 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3.2.7 NOD1 和杀鱼爱德华氏菌共定位
        3.2.8 在原代细胞和细胞系中NOD1和ATG16L1 的相互作用
        3.2.9 NOD1和ATG16L1 的共定位
        3.2.10 数据统计和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杀鱼爱德华氏菌引起细胞自噬
        3.3.2 红色荧光标记的杀鱼爱德华氏菌与LC3 共定位
        3.3.3 溶酶体与红色荧光标记的杀鱼爱德华氏菌共定位
        3.3.4 草鱼自噬相关基因ATG16L1 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3.3.5 杀鱼爱德华氏菌诱导细胞自噬的机制探究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杀鱼爱德华氏菌对介导自噬发生的NOD1 途径的调控作用和机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草鱼ESRRA的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2.3 表达质粒构建和转染
        4.2.4 NOD1、LC3和ATG16L1 蛋白表达量检测
        4.2.5 NOD1、ESRRA和 ATG16L1 基因表达量检测
        4.2.6 NOD1 的泛素化检测
        4.2.7 原代单核巨噬细胞的分离
        4.2.8 细胞的药物处理
        4.2.9 数据统计及分析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4.3.1 杀鱼爱德华氏菌下调NOD1 的蛋白表达
        4.3.2 杀鱼爱德华氏菌下调NOD1和ATG16L1 的基因表达
        4.3.3 ESRRA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4.3.4 杀鱼爱德华氏菌下调ESRRA的基因表达
        4.3.5 Kaempferol下调NOD1和ATG16L1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4.3.6 杀鱼爱德华氏菌通过ESRRA调控NOD1和ATG16L1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4.3.7 杀鱼爱德华氏菌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调控NOD1 表达
        4.3.8 杀鱼爱德华氏菌毒力因子参与调控NOD1 泛素化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FN-γ介导自噬与杀鱼爱德华氏菌互作的探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IFN-γ的基因表达
        5.2.3 自噬小体的观察
        5.2.4 自噬小体与杀鱼爱德华氏菌的共定位
        5.2.5 免疫印迹实验
        5.2.6 NO产量测定
        5.2.7 细胞的药物处理
        5.2.8 庆大霉素保护实验
        5.2.9 杀鱼爱德华氏菌体内攻毒实验
        5.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杀鱼爱德华氏菌上调IFN-γ基因表达
        5.3.2 IFN-γ调控自噬与杀鱼爱德华氏菌的互作
        5.3.3 IFN-γ上调单核/巨噬细胞自噬
        5.3.4 IFN-γ通过自噬途径清除胞内杀鱼爱德华氏菌
        5.3.5 短时程内IFN-γ清除杀鱼爱德华氏菌不依赖于NO产生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Rapamycin介导的自噬在杀鱼爱德华氏菌感染中的作用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自噬小体与杀鱼爱德华氏菌的共定位
        6.2.3 免疫印迹实验
        6.2.4 细胞的药物处理
        6.2.5 庆大霉素保护实验
        6.2.6 杀鱼爱德华氏菌体内攻毒实验
        6.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1 Rapamycin上调LC3-Ⅱ蛋白的表达。
        6.3.2 Rapamycin调控自噬与杀鱼爱德华氏菌的互作
        6.3.3 Rapamycin促进胞内杀鱼爱德华氏菌的清除
        6.3.4 Rapamycin能够提高体内感染杀鱼爱德华氏菌的草鱼的生存率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嗜水气单胞菌与细胞自噬互作的初步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和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自噬小体与嗜水气单胞菌的共定位
        7.2.3 免疫印迹实验
        7.2.4 细胞的药物处理
        7.2.5 庆大霉素保护实验
        7.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7.3.1 嗜水气单胞菌上调草鱼原代单核/巨噬细胞的自噬水平
        7.3.2 嗜水气单胞菌与LC3 共定位
        7.3.3 自噬介导胞内嗜水气单胞菌的清除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3)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长江江豚概况
        1.1 江豚分类
        1.2 江豚的地理分布
        1.3 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1.4 长江江豚现状
        1.5 长江江豚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2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概述
        2.1 迁地保护
        2.2 江豚迁地保护历史
        2.3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现状
        2.3.1 湖北石首天鹅洲江豚保护区天鹅洲故道江豚繁育群体
        2.3.2 安徽铜陵淡水豚保护区夹江江豚繁育群体
        2.3.3 安徽安庆西江迁地保护区江豚繁育群体
        2.3.4 湖北何王庙/湖南集成垸迁地保护区江豚繁育群体
        2.3.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人工养殖种群
        2.4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2.4.1 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欠缺
        2.4.2 长江江豚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
        2.4.3 人工调控和生态补偿机制不足
        2.4.4 人为伤害和气候条件是潜在的致危因素
    3 鲸豚类动物疾病研究进展
        3.1 海洋鲸豚类动物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3.2 海洋鲸豚类动物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
        3.2.1 鲸豚源麻疹病毒
        3.2.2 鲸类痘病毒
        3.2.3 鲸类乳头状瘤病毒
        3.2.4 疱疹病毒/类疱疹病毒
        3.2.5 流感病毒
        3.2.6 其他病毒
        3.3 海洋鲸豚类动物真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3.4 海洋鲸豚类动物寄生虫性疾病研究进展
    4 长江江豚疾病研究概况
        4.1 长江江豚疾病研究现状
        4.1.1 解剖学研究
        4.1.2 血液生理学研究
        4.1.3 饲养管理研究
        4.1.4 疾病相关研究
        4.2 有关长江江豚疾病防控的几点讨论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第一章 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试验试剂
        2.2 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分离鉴定
        2.2.3 长江江豚肠道菌群16SrDNA测定
        3 结果
        3.1 长江江豚细菌性样品采集结果
        3.2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1 呼吸孔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2 粪便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3 内脏组织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4 皮肤病灶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5 腹腔积液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6 胸腔积液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7 血液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3 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及染色镜检结果
        3.4 细菌理化鉴定结果
        3.5 细菌PCR鉴定结果
        3.6 长江江豚肠道菌群16SrDNA测定结果
        3.6.1 测序数据处理
        3.6.2 OTU分析和物种注释
        3.6.3 各样品细菌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长江江豚样品采集方法和处理方法的选择
        4.2 水生哺乳动物细菌性疾病检测方法
        4.3 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情况
        4.4 江豚呼吸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
        4.5 江豚胃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
        4.6 长江江豚的主要致病菌
        5 总结
    第二章 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细菌样本
        2.1.2 试验动物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试验试剂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特性观察
        2.2.2 细菌理化特性鉴定
        2.2.3 PCR扩增和测序
        2.2.4 基因序列分析
        2.2.5 药物敏感性试验
        2.2.6 细菌致病性试验
        3 结果
        3.1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1.1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1.2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1.3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1.4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1.5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2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2.1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2.2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2.3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2.4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2.5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3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3.1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3.2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3.3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3.4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3.5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4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4.1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4.2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4.3 魔氏摩根菌YMM-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4.4 魔氏摩根菌YMM-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4.5 魔氏摩根菌YMM-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5 大肠杆菌YE-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5.1 大肠杆菌YE-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5.2 大肠杆菌YE-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5.3 大肠杆菌YE-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5.4 大肠杆菌YE-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5.5 大肠杆菌YE-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3.6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6.1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细菌培养特性
        3.6.2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3.6.3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遗传进化关系
        3.6.4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6.5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4 讨论
        4.1 长江江豚常见致病菌的培养特性
        4.2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鉴定方法
        4.3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耐药性
        4.4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致病性
        5 结论
    第三章 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初探
        1 研究背景
        1.1 病毒性疾病对人和动物的危害
        1.2 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现状
        1.3 未知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样本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试剂耗材
        2.2 方法
        2.2.1 试验流程
        2.2.2 测序数据质控
        3 结果
        3.1 测序数据质控
        3.2 去除宿主污染
        3.3 病毒组成分析
        3.4 数据组装
        3.5 病毒序列鉴定
        3.5.1 基于参考序列的鉴定
        3.5.2 Denovo病毒序列鉴定
        3.5.3 基于参考序列鉴定与Denovo序列鉴定的比较
        3.6 病毒丰度
        3.7 基因预测
        3.8 功能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高通量测序技术与未知病毒检测
        4.2 长江江豚病毒宏基因组学样本的处理
        4.3 检测相关病毒分析
        5 总结
    第四章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2.2.2 长江江豚血液学研究
        2.2.3 长江江豚健康体检方法的建立
        2.2.4 长江江豚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2.2.5 长江江豚典型病例诊治分析
        3 结果
        3.1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3.1.1 围网环境下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3.1.2 迁地保护区大面积水域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3.1.3 疗养池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3.2 长江江豚血液学研究
        3.2.1 长江江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方法的建立
        3.2.2 长江江豚正常生理生化指标参考范围的确定
        3.2.3 长江江豚生理生化指标与其疾病的相关性
        3.2.4 长江江豚健康体检技术规范
        3.2.5 长江江豚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3.2.6 长江江豚典型病例诊治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硝基咪唑类药物概述
        1.1.1 硝基咪唑类药物定义及作用
        1.1.2 硝基咪唑类药物的危害及使用现状
    1.2 硝基咪唑类药物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案
    1.5 预期目标
第二章 硝基咪唑类药物色谱流动相选择及质谱条件优化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标准溶液配制
        2.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2.2.3 质谱条件的选择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色谱流动相的选择及确认
        2.3.2 质谱条件的优化及确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净化方式对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标准溶液配制
        3.2.2 样品前处理
        3.2.3 样品净化液的浓缩和定容
        3.2.4 仪器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净化方式对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的影响
        3.3.2 回归方程的验证
        3.3.3 不同添加水平对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回收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快速检验方法性能指标确认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标准溶液配制
        4.2.2 样品前处理
        4.2.3 样品净化液的浓缩和定容
        4.2.4 仪器条件
        4.2.5 评价用盲样的制备
        4.2.6 盲样均匀性和稳定性检查
        4.2.7 样品测试
        4.2.8 结果统计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盲样的均匀性
        4.3.2 盲样的稳定性
        4.3.3 样品测定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拓展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标准溶液配制
        5.2.2 样品前处理
        5.2.3 样品净化液的浓缩和定容
        5.2.4 仪器条件
        5.2.5 不同基质中药物残留回归方程的验证
        5.2.6 不同基质中各种添加水平对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回收率的影响
        5.2.7 快速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研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鸡肉中药物残留验证试验
        5.3.2 鲜奶中药物残留验证试验
        5.3.3 河虾中药物残留验证试验
        5.3.4 蜂蜜中药物残留验证试验
        5.3.5 动物源性食品拓展研究的快速筛查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海绵生长阶段共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特征性微生物功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海绵-微生物共生功能体
        1.1.1 海绵
        1.1.2 海绵-微生物共生功能体
    1.2 海绵共生微生物
        1.2.1 共生微生物的多样性
        1.2.2 共生微生物的功能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不同生长阶段海绵共生微生物结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的采集及前期处理
        2.1.2 DNA提取及纯化
        2.1.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16S rDNA基因测序
        2.1.4 高通量数据分析
        2.1.5 透射电镜(TEM)观察
    2.2 实验结果
        2.2.1 不同生长阶段苔海绵共生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2.2 不同生长阶段美丽海绵共生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不同细菌对苔海绵幼体附着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不同浓度细菌的制备
        3.1.2 单一菌株的制备
        3.1.3 混合菌的制备
        3.1.4 苔海绵幼体的采集
        3.1.5 细菌的投放及观察计数
    3.2 实验结果
        3.2.1 单一细菌对苔海绵幼体附着影响实验结果
        3.2.2 混合菌对苔海绵幼体附着影响实验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蓝细菌对海绵成体聚磷影响的探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的采集及前期处理
        4.1.2 海绵多聚磷酸盐含量检测
        4.1.3 海绵多聚磷酸盐显微观察
        4.1.4 多聚磷酸盐激酶基因检测
    4.2 实验结果
        4.2.1 苔海绵、美丽海绵、山海绵高通量测序共生蓝细菌丰度比较
        4.2.2 海绵中多聚磷酸盐含量检测结果
        4.2.3 海绵中多聚磷酸盐颗粒分布显微观察结果
        4.2.4 多聚磷酸盐激酶基因检测结果
    4.3 讨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本论文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6)公共健康导向下岭南居住区景观设计与蚊患防控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关注健康成为人居环境规划设计领域重要发展方向
        1.1.2 岭南地区蚊虫严重威胁居民健康且面临防控困境
        1.1.3 当今人居环境建设重视自然生态的同时缺少对蚊虫问题的关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地域范围
        1.3.1 研究对象及概念解析
        1.3.2 研究地域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1.4.2 蚊患防控领域相关研究
        1.4.3 景观规划设计与蚊患防控交叉领域相关研究
        1.4.4 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文主要创新点
        1.6.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岭南居住区景观与蚊患关联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其指导意义
        2.1.1 人居环境理论
        2.1.2 健康城市理论
        2.1.3 健康景观理论
        2.1.4 病媒生物环境治理理论
    2.2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理论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2.2.1 世界范围内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及趋势
        2.2.2 我国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2.2.3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理论的现状趋势及特点
    2.3 岭南居住区蚊虫对居民健康的危害及其防控现状
        2.3.1 蚊虫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2.3.2 岭南地区气候特点及蚊虫季节消长
        2.3.3 岭南地区蚊媒疾病及防控困境
    2.4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与蚊患防控的关联建构
        2.4.1 户外活动空间类型与蚊虫的关联分析
        2.4.2 水景与蚊虫的关联分析
        2.4.3 植物与蚊虫的关联分析
        2.4.4 室外排水系统与蚊虫的关联分析
        2.4.5 景观小品与蚊虫的关联分析
        2.4.6 景观规划设计与蚊患防控关联建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居住区景观和主观蚊情感受调查与相关分析
    3.1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模式与使用现状调查
        3.1.1 景观总体规划与户外活动空间类型
        3.1.2 水景设计模式与建成后使用现状
        3.1.3 室外排水系统防蚊结构与使用现状
        3.1.4 植物配置模式与驱蚊植物应用现状
        3.1.5 驱蚊灭蚊景观小品种类与应用现状
    3.2 居住区居民主观蚊情感受调查与分析
        3.2.1 蚊情感受定义
        3.2.2 调查与分析方法
        3.2.3 调查结果
        3.2.4 讨论与结论
    3.3 佛山30个小区景观构成因子与居民蚊情感受相关分析
        3.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3.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3 讨论与结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居住区景观因子与客观蚊虫数量相关性研究
    4.1 户外活动空间类型与成年蚊密度相关性实测与分析
        4.1.1 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4.1.2 测试小区景观特点及测点布置
        4.1.3 测试结果与分析
        4.1.4 讨论与结论
    4.2 景观水体类型与蚊幼数量的相关性调查与分析
        4.2.1 调查的水体类型
        4.2.2 调研时间与方法
        4.2.3 调查小区概况
        4.2.4 居住区各类水体蚊幼调查结果
        4.2.5 讨论与结论
    4.3 室外排水系统结构与蚊幼数量的相关性调查与分析
        4.3.1 防蚊闸式雨水口
        4.3.2 弯管式雨水口
        4.3.3 排水明沟
        4.3.4 讨论与结论
    4.4 园林植物在活体状态下对蚊虫的驱避效果研究
        4.4.1 实验方法
        4.4.2 实验材料和获取途径
        4.4.3 实验步骤
        4.4.4 结果与分析
        4.4.5 讨论与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AHP和R语言的居住区景观蚊虫孳生风险评价研究
    5.1 蚊虫孳生风险指数及评价方法
        5.1.1 蚊虫孳生风险指数(MosquitoBreedingRiskIndex,MBRI)
        5.1.2 评价方法——AHP与R语言结合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计算
    5.4 评价指标赋权
        5.4.1 准则层因子赋权
        5.4.2 指标层因子赋权
    5.5 权重综合与评价模型构建
    5.6 MBRI评价模型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5.6.1 中海万锦豪园小区景观蚊虫孳生风险评价
        5.6.2 万科金色家园小区景观蚊虫孳生风险评价
        5.6.3 鹿璟村小区景观蚊虫孳生风险评价
    5.7 MBRI评价模型的检验及阈值计算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利于蚊患防控的岭南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体系构建
    6.1 引导策略——增加利于蚊患防控的景观设计相关行业标准规范
    6.2 实施策略——采用利于蚊患防控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6.2.1 利于蚊患防控的岭南居住区景观规划与空间布局策略
        6.2.2 利于蚊患防控的岭南居住区水景设计策略
        6.2.3 利于蚊患防控的室外排水系统结构设计策略
        6.2.4 利于蚊患防控的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6.2.5 利于蚊患防控的景观小品设计策略
    6.3 评估策略——建立居住区景观的蚊虫孳生风险评价机制
        6.3.1 蚊患防控问题应得到城市规划设计管理部门的重视
        6.3.2 居住区景观设计阶段的蚊虫孳生风险评价
        6.3.3 居住区景观使用阶段的蚊虫孳生风险评价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本文主要结论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30个小区的水景设计模式调查结果
    附录二 居住区景观各类水体蚊幼孳生情况调查结果
    附录三 8个居住小区景观调查与MBRI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水体中藻源致嗅物质的辨识、分布与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藻源致嗅物质概述
        1.1.1 藻类次生污染物
        1.1.2 藻源嗅味物质的理化性质
        1.1.3 藻源致嗅物质的来源与合成机制
        1.1.4 饮用水标准中的嗅味物质指标和标准值
        1.1.5 嗅味物质造成的饮水污染事件
        1.1.6 藻源致嗅物质的健康效应
    1.2 致嗅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2.1 感官分析法
        1.2.1.1 嗅味层次分析法
        1.2.1.2 嗅阈值法
        1.2.2 仪器分析法
        1.2.2.1 吹扫捕集
        1.2.2.2 闭环捕集
        1.2.2.3 开环捕集
        1.2.2.4 液液萃取
        1.2.2.5 固相萃取
        1.2.2.6 固相微萃取
        1.2.2.7 液相微萃取
        1.2.2.8 液相微萃取
        1.2.3 其他分析方法
        1.2.3.1 Sensory-GC/MS嗅味检测法
        1.2.3.2 酶联免疫法
        1.2.3.3 传感器分析法
    1.3 影响藻源致嗅物质的环境和生理因子研究进展
    1.4 藻源致嗅物质的降解处理研究进展
        1.4.1 吸附法
        1.4.1.1 沸石吸附
        1.4.1.2 活性炭吸附
        1.4.2 化学氧化法
        1.4.3 生物处理法
        1.4.4 组合处理工艺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典型嗅味物质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
        2.1.2 仪器与装置
        2.1.3 顶空固相微萃取操作方法
        2.1.4 标准溶液的配制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萃取纤维的影响
        2.2.2 萃取温度的影响
        2.2.3 萃取时间的影响
        2.2.4 解吸时间的影响
        2.2.5 盐离子浓度的影响
        2.2.6 搅拌的影响
        2.2.7 方法验证
        2.2.8 采样容器和样品保存时间
        2.2.9 固相微萃取装置的优化
        2.2.10 水样采集过滤条件的优化
    2.3 吹扫捕集法比较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检出限
        2.3.3 标准曲线
    2.4 小结
第三章 水体中典型藻源致嗅物质时空变化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1 试剂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1.3.1 pH测定
        3.1.3.2 DO测定
        3.1.3.3 NH_3-N测定
        3.1.3.4 COD_(mn)测定
        3.1.3.5 藻类种群鉴定
        3.2.3.5 Chl-a测定
        3.1.3.6 藻细胞计数
        3.1.3.7 藻细胞内嗅味物质检测前处理方法
        3.1.3.8 底泥中嗅味物质检测前处理方法
        3.1.3.9 5种典型藻源致嗅物质测定
        3.1.3.10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3.1.3.11 统计分析
    3.2 结果和讨论
        3.2.1 太湖藻类种群分布
        3.2.2 气温、pH、DO、NH_3-N和COD_(mn)的时空分布
        3.2.3 Chl-a和藻细胞密度的时空分布
        3.2.3.1 藻细胞密度与气温的关系
        3.2.3.2 藻细胞密度与NH_3-N的关系
        3.2.3.3 藻细胞密度与DO的关系
        3.2.4 典型藻源嗅味物质的时空变化
        3.2.5 藻细胞内和溶解态嗅味物质的关系
        3.2.6 太湖底泥中嗅味物质的浓度
        3.2.7 嗅味物质与藻类及理化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江苏省不同水体和水处理工艺的水厂及包装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分布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4.1.1 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1.3 样品采集方法
        4.1.3.1 江苏省水系分布
        4.1.3.2 水厂采样点设置
        4.1.3.3 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采样点
        4.1.3.4 检测指标和采样时间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水源水厂嗅味物质分布
        4.2.2 水厂不同水处理阶段中嗅味物质分布
        4.2.3 市售包装饮用水中嗅味物质浓度
    4.3 小结
第五章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降解嗅味物质
    5.1 研究材料与方法
        5.1.1 试剂
        5.1.2 仪器装置
        5.1.3 实验方法
        5.1.3.1 BDD薄膜的制备
        5.1.3.2 BDD薄膜电极的制备
        5.1.3.3 嗅味物质降解实验
        5.1.3.4 嗅味物质检测
    5.2 结果与讨论
        5.2.0 BDD薄膜表征
        5.2.1 不同降解条件的影响
        5.2.2 BDD膜电极电催化氧化降解GSM的机理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项目和奖励

(8)新型抗菌活性氨基酸卟啉光敏剂4I的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光敏剂 4I的抗菌活性实验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器材
        1.1.2 LB细菌培养基的制备
        1.1.3 菌悬液的制备
        1.1.4 光敏剂 4I溶液的配制
        1.1.5 激光器的准备
        1.1.6 实验分组
        1.1.7 实验步骤
        1.1.8 结果判读
        1.1.9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光敏剂 4I对不同菌种的药敏结果汇总
        1.2.2 光敏剂 4I对同一菌种的敏感菌和耐药菌药敏结果比较
        1.2.3 光敏剂 4I体外抗菌结果
    1.3 讨论
        1.3.1 光动力抗微生物疗法的起源
        1.3.2 已知aPDT作用机制
        1.3.3 卟啉类光敏剂及作用机制
        1.3.4 光敏剂 4I抗菌活性
        1.3.5 光敏剂 4I对同一菌种的敏感菌和耐药菌的抗菌活性
    1.4 小结
二、光敏剂 4I细胞毒性实验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器材
        2.1.2 细胞株复苏
        2.1.3 细胞培养及传代
        2.1.4 细胞计数及细胞悬液配置
        2.1.5 光敏剂 4I溶液的配制
        2.1.6 激光器的准备
        2.1.7 实验分组
        2.1.8 实验步骤
        2.1.9 结果计算
        2.1.10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光敏剂 4I不同组别细胞存活率
        2.2.2 光敏剂 4I细胞毒性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光动力抗微生物疗法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山东省流通环节水产品药物残留现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水产品中常用的违禁药物简介
        1.2.1 呋喃类药物
        1.2.2 氯霉素类
        1.2.3 孔雀石绿
        1.2.4 磺胺类
        1.2.5 己烯雌酚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材料的采集
        2.1.2 实验试剂、对照品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溶液的配制
        2.2.1.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2.2.1.2 所用溶液的配制
        2.2.2 硝基呋喃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
        2.2.3 氯霉素的检测方法
        2.2.4 孔雀石绿的检测方法
        2.2.5 己烯雌酚的检测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硝基呋喃代谢产物的检测实验
        3.1.1 样品前处理条件选择
        3.1.2 质谱条件的优化
        3.1.3 流动相的筛选
        3.1.4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3.1.5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3.2 氯霉素的检测实验
        3.2.1 样品前处理条件选择
        3.2.2 质谱条件的优化
        3.2.3 流动相的筛选
        3.2.4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3.2.5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3.3 孔雀石绿的检测实验
        3.3.1 样品前处理条件选择
        3.3.2 还原剂浓度的选择
        3.3.3 色谱条件的选择
        3.3.4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3.3.5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3.4 己烯雌酚的检测实验
        3.4.1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3.4.2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3.5 实际样品分析
        3.5.1 检测结果的统计
        3.5.2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6 水产品流通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3.6.1 水产品流通的源头生产养殖环节
        3.6.2 加工环节引入的食品安全风险
        3.6.3 批发零售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
        3.6.4 物流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
4 讨论
    4.1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价机制控制好源头
    4.2 建立水产品追溯体系管理好流通链条
    4.3 加强政府监管做好引导工作
    4.4 强化检验和认证工作保障质量安全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洛阳地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病原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弓形虫简介及发展史
    1.2 弓形虫的生物学特性
        1.2.1 病原形态
        1.2.2 生活史
    1.3 弓形虫病的危害
        1.3.1 流行特点
        1.3.2 临床症状
        1.3.3 病理变化
    1.4 猪弓形虫感染的诊断
        1.4.1 病原学诊断技术
        1.4.2 免疫学检测
        1.4.3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1.5 猪弓形虫病的防治
第2章 洛阳地区猪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试剂
        2.1.2 常用仪器设备
        2.1.3 血样采集和血清分离
        2.1.4 猪弓形虫抗体检测
        2.1.5 结果判定
    2.2 结果
    2.3 讨论
        2.3.1 洛阳地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
        2.3.2 洛阳地区预防猪弓形虫感染应注意的问题
第3章 洛阳地区猪弓形虫 PCR 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3.1.2 样品组织 DNA 提取
        3.1.3 引物合成
        3.1.4 PCR 扩增
        3.1.5 琼脂糖凝胶电泳
    3.2 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洛阳地区猪弓形虫的分离鉴定
    4.1 材料和方法
        4.1.1 病料
        4.1.2 实验动物
        4.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4.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5 弓形虫的分离及形态学鉴定
        4.1.6 弓形虫分离株的 PCR 鉴定
    4.2 结果
        4.2.1 弓形虫分离及形态学鉴定
        4.2.2 弓形虫特异性基因的 PCR 检测
    4.3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水生动物原虫的实验室检验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粘体动物系统发育地位与内寄生适应机制研究[D]. 郭庆祥.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感染条件下草鱼细胞自噬的发生及其抗菌作用和机制的研究[D]. 尹里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D]. 刘志刚.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4]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上官苗苗.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5]海绵生长阶段共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特征性微生物功能初步研究[D]. 吴淑妃. 厦门大学, 2018(07)
  • [6]公共健康导向下岭南居住区景观设计与蚊患防控关联研究[D]. 吕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7]水体中藻源致嗅物质的辨识、分布与处理研究[D]. 丁震. 东南大学, 2017(11)
  • [8]新型抗菌活性氨基酸卟啉光敏剂4I的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D]. 孙实.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9]山东省流通环节水产品药物残留现状的研究[D]. 孙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4)
  • [10]洛阳地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病原分离鉴定[D]. 邵晓冬. 河南科技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水生动物原生动物的实验室测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