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路机车车辆的平台式产品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陈波[1](2020)在《从系统工程角度解析EN 15380标准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动车组为代表的铁路机车车辆是一种复杂产品,近年来欧洲铁路工业在动车组设计研制中普遍采用了系统工程方法,通过从不同角度对系统的分解降低复杂性,形成了EN 15380系列标准,我国在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EMIS)的建设中也有所借鉴,但对该系列标准的应用价值还未有深入理解。通过文献研究法,对EN 15380、IEC/ISO 81346和ISO/IEC/IEEE 15288等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标准的相关性和配合关系。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流程中,通过需求分析、功能分析、逻辑分析和物理分析等逐步形成系统FBS、LBS和PBS,分别对应于EN 15380系列标准中定义的列车FBS、SBS和PBS。以EuroSpec、EUTREQ和CONNECTA等项目为例介绍了EN 15380标准在欧洲的应用情况,作为工业4.0的重要使能技术,MBSE已被欧洲铁路工业广泛接受和应用,建议我国未来新型动车组研制中予以采用。
李贤[2](2019)在《以创新驱动中国中车公司的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运输需求不断扩大,对高铁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高铁要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铁路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前景。虽然铁路经历了一些改革,如取消分局、政企分离等,但均不是根本性改革。究其原因在于铁路工业在技术方面一直处于学习-模仿-追赶-再学习-再模仿-再追赶的循环中,以中国中车公司为代表的高铁工业在发展自主创新之路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业务结构不合理、地区运能发展不平衡、缺乏快捷货运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运营模式创新等等。根据以往的研究,本文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问题多是从技术研发层面入手,集中论述了技术变革对推动历史进程的重大意义,缺乏从经营效益的层面对技术创新的原因及必要性做逻辑上的论证。为此,本文以中车公司为例,并从多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方面从中车公司与世界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创新与基础研究现状入手,透过行业内各个公司的财务、经济数据对比得出中国中车公司目前主要的盈利是依靠国内高铁业务,虽然每年的专利技术投入逐年增加,但与研发投入有关的利润贡献却很少,这就是为什么只有依靠自主创新而不是仅仅靠购买专利来实现技术创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另一方面,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入手,以中国中车公司与国外公司经营业务的对比为例,分析得出国外公司运营效率的提高得益于成功的实施了多元化的创新驱动战略,同时指出中国中车公司在营运资金利用效率上的不足,并从行业特点、宏观政策、旅客服务、生态环境需求等多个角度进一步指出应改变运输的技术与功能,例如发展可变编组的高铁货运及卧铺动车等。在具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上,本文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从技术创新的维度,重点分析了可变编组的优势、意义和可行性;二是从模式创新的维度,提出要创新发展高铁运输新模式以适应新技术带来的环境变化,比如发展卧铺动车组、发展高铁货运、创新发展旅游高铁新模式等。
鲍伟兵[3](2018)在《高地板有轨电车集成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轨道交通车辆的设计过程是由多名设计师、多系统来完成最终集成设计的,对于一种全新车型,其设计过程必然伴随着很多反复和波折,因此必须要找到一些合理的管理方法和设计方法,来减少设计过程中的反复更改,提高设计质量,保障新平台车辆设计的顺利进行。目前国内有轨电车和轻轨车型需求明显增大,但现有的有轨电车车型基本都为低地板车型,现有的轻轨车型也是基于多编组铰接方式,而本文背景车辆为某地区的实际高地板采购车辆,该高地板有轨电车采用2个独立转向架,可单辆车独立运营,亦可多辆车连挂运营,目前国内还没有该车辆平台,亦无相应的标准作为指导,需要全新设计。本文以此高地板有轨电车的设计为背景,对高地板有轨电车的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最终结果,总结介绍了背景项目车辆在设计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和设计数据。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型的分类,介绍了城市轨道车辆车型选择的一些依据,然后结合背景项目的顶层指标,详细描述了顶层指标的作用,介绍了顶层指标的分析方法,按照自顶向下的理念,介绍了从顶层指标到总体设计方案的实现方式。在设计管理方面,结合车辆系统的分类和每个系统的作用,介绍了设计管理中接口管理、配置管理等一些管理方法的应用,介绍了车辆整合集成的流程。在总体和子系统设计集成方面,重点描述了车辆系统几个关键项点,如总体布置图的确定、载客量的校核、重量和重心的校核以及限界的校核,描述了车体、牵引、制动等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在特殊工程的管理方面介绍了重量管理和噪音管理的流程。本文通过对实际项目的设计集成过程的研究总结,得出了一些适用于新平台车型自顶向下设计的管理方法和设计关键点,可以对其他项目的设计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张盛财[4](2016)在《大规模定制背景下龙门起重机可适应设计平台构建》文中提出龙门起重机作为用于产品生产、货物转运、装备拆装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机械产品,是提高工业自动化、促进港口物流发展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装备。随着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港口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龙门起重机未来将向着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发展。由于龙门起重机企业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知识重用率低、重复设计率高、设计效率低、设计成本高以及适应市场发展能力弱等缺陷。因此本文提出了大规模定制背景下龙门起重机可适应设计平台,旨在为企业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快速设计出用户定制产品的设计方法,强化企业适应市场发展能力。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如下几点:(1)可适应设计平台应用于龙门起重机开发的必要性分析,主要包括探讨龙门起重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述大规模定制的相关概念,从可适应设计和产品平台两方面论述可适应设计平台,最后验证可适应设计平台应用于龙门起重机开发的必要性。(2)龙门起重机可适应性分析,内容包括从可适应设计和产品平台设计两方面来分析可适应设计平台开发原理,对龙门起重机进行市场分析,并对龙门起重机设计的适应性进行分析,验证可适应设计平台应用于龙门起重机开发的可行性,最后以公理设计为指导框架完成对龙门起重机的开发过程的分析。(3)龙门起重机模块化和参数化分析,主要从龙门起重机的功能分析、模块化分解、模块归类以及模块系列拓展四个方面对龙门起重机进行模块化分析,最后分析和论证参数化设计方法运用于龙门起重机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龙门起重机可适应设计平台构建,首先分析和规划可适应设计平台,确定可适应设计平台开发软件,最后从龙门起重机性能参数、起重小车、门架结构、大车运行机构以及其它功能模块五个方面来完成对可适应设计平台的构建。本文构建的龙门起重机可适应设计平台综合了可适应设计、平台设计、模块化设计以及参数化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结合龙门起重机功能结构特点,运用计算机技术将龙门起重机设计过程转化为系统性的平台操作。通过该设计平台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用户所定制的龙门起重机、桥架类起重机以及某一功能模块的设计。
李培功,仲怀清[5](2015)在《内燃机车产品技术平台建设路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分析中国内燃机车制造企业面临的全球化竞争挑战,提出在内燃机车产品规划和技术管理层面应对挑战的具体措施。总结归纳出内燃机车产品技术平台的建设路径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实现内燃机车产品从订单设计到订单配置的技术跨越。
何安清[6](2013)在《基于电力机车产品平台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阐述了国内外电力机车平台技术的现状,列举了一些产品平台设计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分析电力机车产品平台的设计方法和过程,对建立我国电力机车产品平台提出了建议。
杨勇[7](2013)在《基于产品平台的动车组车体快速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高铁线路的不断开通和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使得市场对动车组生产需求随之增加,因此对动车组设计速度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车组车体设计作为其设计工作的主要部分,如何加快动车组车体设计将直接影响整车的设计进度和效率。由于动车组车体设计参数众多,装配关系复杂,需要多人员多次修改,且存在重复设计工作量大、设计效率低、设计权限区分不明确、建模过程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建立基于产品平台的动车组车体快速设计系统,将设计资源集成并共享,对车体设计过程统一管理,通过构建一个通用的车体设计平台来快速设计出系列化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围绕“动车组车体产品平台”,着重研究在该平台下动车组车体快速设计系统的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产品平台的构建方法并结合动车组车体设计的特点,研究了支撑动车组产品平台构架的相关设计方法,包括模块化技术、自顶向下的协同设计、基于KBE的设计方法以及基于Pro/Toolkit的Pro/E二次开发技术;(2)制定了车体快速设计系统的总体规划,确立了系统开发的目标,并建立了车体快速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选择基于Pro/E3.0平台在VC编程环境下以PostgreSQL为数据库支持进行设计的开发环境;(3)研究了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将车体模型设计分为总体骨架设计、车体骨架设计和部件详细设计三个阶段;将车体设计知识分为几何知识、装配知识和工程知识以支持车体的变型和配置设计;并研究了设计参数从人机交互界面到参数驱动程序再到车体模型的传递过程;(4)完成了动车组车体快速设计系统的实施过程,包括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数据库的设计与访问、人机交互界面的开发以及系统实例,通过验证满足设计要求。产品平台下动车组车体快速设计系统的开发成功集成了企业设计标准,优秀的设计经验和最佳实践,能够在设计师明确分工,协同设计的条件下加快动车组车体设计过程,提高设计效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刘国栋[8](2012)在《上海市宝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底召开的上海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上海要进一步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发展,在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的新突破、新进展。作为国家重要的钢铁制造基地和港口区域,宝山区近年来依托本区域的优势产业,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重工业、仓储业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取得了显着成效。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骨骼,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标志。区域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其重要的支撑。因此,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也是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查阅大量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的思考,选择宝山区的产业结构为例,通过对宝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环境和宝山区自身的产业结构特点、优势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从政府职能角度出发,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郑风波[9](2009)在《面向多域空间的可适应产品平台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可适应产品平台是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解决产品设计在环境、资源、设计和生产等领域之间矛盾的有效工具,本文在总结了模块化产品平台与参数化产品平台的构建方法之后,完善了面向多域空间的可适应设计理论,提出了整体规划,分层构建和综合管理的可适应产品平台构建方法(OPBCCM),以该方法为指导,开发了模块划分系统、参数优化与识别系统和模块与参数配置系统,最后将三个系统集成,构建了可适应产品平台设计系统。全文内容安排如下:1)综述可适应设计与产品平台构建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简述了这些技术在机械领域的应用情况,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2)介绍可适应产品平台的概念,研究了模块化产品平台、参数化产品平台的构建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OPBCCM的可适应产品平台的构建方法。3)将模块度作为模块划分的目标函数,建立面向多域空间的模块划分模型,将NSGA-II作为核心优化算法,研究优化过程中数据传递的方式,开发出模块划分系统,并进行实例验证。4)介绍离差系数的概念,对平台的各种参数进行分类,分析参数优化和识别系统的功能,研究NSGA-II与ANSYS之间数据传递的方法,开发参数优化和识别系统,并进行实例验证。5)探求相容决策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利用模块编码解决定性参数相容问题,利用计算关系式解决定量参数相容问题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模块配置和参数配置中,结合数据库技术,开发模块与参数配置系统。6)将模块划分系统、参数优化与识别系统和模块与参数配置系统集成,开发可适应产品平台设计系统,以大重型圆柱齿轮加工机床平台的设计作为例子验证设计系统的可行性。由此可以得到面向多域空间的可适应产品平台设计系统能同时满足多个设计域的要求,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人性化。最后就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设想。
黄杨成[10](2008)在《基于产品平台的动车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平台的产品开发为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减少开发制造成本,改善产品升级能力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大量的效益,它是解决降低成本和满足个性化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动车组产品的具体特征,将基于平台的开发模式引入到动车组设计中去。对动车组功能建模和模块划分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产品配置、变型设计以及产品族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刻的研究。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综述了动车组及其平台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相关技术的发展概况,阐述课题提出的意义,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2.研究了模块化产品平台和可调节变量产品平台的构建方法,阐述了功能结构分析和功能模块划分原理,同时介绍了产品配置方法。3.研究了产品规划和模块规划。采用市场细分原理整体规划了动车组产品;以日本新干线动车组为例构建了功能结构图,在功能结构图的基础上利用模块启发法划分功能模块;探讨了功能层面的共性,以功能部件系统图的形式建立了功能到结构的映射。4.研究了基于平台的动车组产品族设计方法。一方面介绍了基于模块化的动车组产品族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产品配置方法——模块形式多域配置法;另一方面利用相容决策支持问题作为算法构建了动车组可调节变量产品族设计数学模型,同时求解了系列动车组参数。之后,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总结了两种方法的互补性。5.采用VC++和SQL Server开发了基于平台的动车组辅助设计原型系统,实现了数据管理、多域配置、共性分析、模块管理等功能。最后总结了全文的结论,同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二、铁路机车车辆的平台式产品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机车车辆的平台式产品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从系统工程角度解析EN 15380标准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EN 15380相关标准介绍 |
1.1EN 15380 |
1.2IEC/ISO 81346 |
1.3ISO/IEC/IEEE 15288 |
1.4 标准相关性分析 |
2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
2.1 MBSE 3大支柱 |
2.2 MBSE流程与EN 15380 |
3 EN 15380应用案例 |
3.1EuroSpec |
3.2 UIC需求数据库(EUTREQ) |
3.3 欧盟CONNECTA项目[30] |
4 总结 |
(2)以创新驱动中国中车公司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创新点 |
2. 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概念界定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自主创新理论 |
2.1.4 技术创新模式理论 |
2.2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3. 中国中车公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中国中车公司发展历程 |
3.1.1 合并前的中国中车公司 |
3.1.2 合并后的中国中车公司 |
3.2 中国中车公司经营结构现状及问题 |
3.2.1 中国中车公司分行业主营业务分析 |
3.2.2 与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分行业主营业务对比分析 |
3.3 中国中车公司经营结果现状及分析 |
3.3.1 中国中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 |
3.3.2 与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主要财务数据对比 |
3.4 问题总结及原因分析 |
4. 中国中车公司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4.1 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需要创新 |
4.2 中国中车持续经营需要创新 |
4.3 路网建设需要动车组的创新 |
4.4 服务旅客需要创新 |
4.5 绿色环保需要创新 |
4.6 提高装备利用率需要创新 |
5. 中国中车公司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
5.1 动车组技术创新 |
5.1.1 积极推广新型可变编组技术 |
5.1.2 按市场需求编组高速动车组 |
5.2 动车组模式创新 |
5.2.1 开行卧铺动车组 |
5.2.2 开行高速动车组货运列车 |
5.2.3 开行旅游专列 |
6. 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高地板有轨电车集成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
1.1.2 课题来源 |
1.1.3 研究意义 |
1.2 有轨电车和轻轨的研究现状 |
1.2.1 有轨电车的历史 |
1.2.2 轻轨的历史 |
1.2.3 现代低地板有轨电车的研究现状 |
1.2.4 高地板有轨电车的研究现状 |
1.2.5 轻轨的研究现状 |
1.2.6 研究现状总结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地板有轨电车顶层设计指标 |
2.1 城市轨道交通车型选择 |
2.2 顶层设计指标 |
2.2.1 车辆运行环境 |
2.2.2 线路主要参数 |
2.2.3 车辆型式和列车编组 |
2.2.4 供电条件 |
2.2.5 车辆限界 |
2.2.6 车辆主要尺寸 |
2.2.7 车辆载客能力 |
2.2.8 车辆重量及轴重、轮重 |
2.2.9 列车牵引和制动性能 |
2.2.10 列车故障运行能力 |
2.2.11 振动及舒适性 |
2.2.12 噪音 |
2.2.13 防火 |
2.3 顶层指标分析及总体方案的确定 |
第三章 设计管理 |
3.1 设计阶段和系统划分 |
3.1.1 设计阶段划分 |
3.1.2 系统划分 |
3.1.3 特殊工程系统 |
3.2 接口管理 |
3.2.1 接口分类 |
3.2.2 接口管理流程 |
3.2.3 接口管理矩阵 |
3.3 配置管理 |
3.4 设计验证和确认管理 |
3.5 车辆整合集成流程 |
第四章 总体及子系统设计集成 |
4.1 概述 |
4.2 车辆系统方案 |
4.2.1 总体布置图的确定 |
4.2.2 载客量校核 |
4.2.3 重量和重心校核 |
4.2.4 限界校核 |
4.3 车体系统方案 |
4.3.1 车体材料 |
4.3.2 车体强度 |
4.3.3 车体接口 |
4.3.4 车体设计方案 |
4.4 内装系统方案 |
4.5 转向架系统方案 |
4.6 制动系统方案 |
4.6.1 车辆制动方式的分类 |
4.6.2 制动系统的组成 |
4.6.3 制动系统的接口 |
4.6.4 制动计算 |
4.7 车钩系统方案 |
4.7.1 车钩型式的选择 |
4.7.2 车钩的主要参数 |
4.8 牵引系统方案 |
4.8.0 牵引系统计算用参数 |
4.8.1 牵引系统组成 |
4.8.2 牵引系统接口 |
4.9 辅助系统方案 |
4.10 网络系统方案 |
4.11 空调系统方案 |
4.12 车门系统方案 |
第五章 特殊工程管理 |
5.1 概述 |
5.2 重量管理 |
5.3 噪音及振动工程 |
第六章 总结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大规模定制背景下龙门起重机可适应设计平台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龙门起重机简介 |
1.2.1 龙门起重机组成及作用 |
1.2.2 龙门起重机未来发展趋势 |
1.2.3 龙门起重机设计研究现状 |
1.3 大规模定制概述 |
1.4 可适应设计平台概述 |
1.4.1 可适应设计 |
1.4.2 产品平台 |
1.5 课题来源及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龙门起重机可适应性分析 |
2.1 可适应设计平台分析 |
2.1.1 可适应设计分析 |
2.1.2 产品平台设计分析 |
2.2 龙门起重机设计分析 |
2.2.1 龙门起重机市场分析 |
2.2.2 龙门起重机设计可适应性分析 |
2.3 龙门起重机设计过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龙门起重机模块化及参数化分析 |
3.1 龙门起重机功能模块划分 |
3.1.1 龙门起重机功能分析 |
3.1.2 龙门起重机模块化分解 |
3.2 龙门起重机模块分析 |
3.2.1 龙门起重机的模块分类 |
3.2.2 龙门起重机模块系列化拓展 |
3.3 龙门起重机参数化运用 |
3.3.1 参数化设计原理 |
3.3.2 模型参数化驱动方法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龙门起重机可适应设计平台构建 |
4.1 龙门起重机可适应设计平台规划 |
4.1.1 可适应设计平台开发流程规划 |
4.1.2 可适应设计平台构建流程 |
4.2 龙门起重机可适应设计平台开发软件 |
4.2.1 编程软件选择 |
4.2.2 三维建模软件选择 |
4.2.3 数据库软件选择 |
4.2.4 CAE软件选择 |
4.3 构建龙门起重机可适应设计平台 |
4.3.1 龙门起重机性能参数 |
4.3.2 起重小车设计平台构建 |
4.3.3 门架结构设计平台构建 |
4.3.4 大车运行机构设计平台构建 |
4.3.5 其它功能模块设计平台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参与项目 |
已发表论文 |
专利 |
软件着作权 |
致谢 |
(5)内燃机车产品技术平台建设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内燃机车行业面临的挑战 |
2 应对挑战的措施 |
3 产品技术平台核心内涵及建设目标 |
4 内燃机车产品技术平台建设路径 |
5 内燃机车产品技术平台建设实施步骤 |
5.1 既有产品实施步骤 |
5.1.1 规范通用件、标准件的选用准则 |
5.1.2 提高系统及部件的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水平 |
5.2 面向未来市场需求所需研发产品的实施步骤 |
5.2.1 整合 |
5.2.2 分散 |
5.2.3 再整合 |
5.3 构建具有核心内涵的内燃机车谱系 |
6 结束语 |
(6)基于电力机车产品平台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机车平台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
2 产品平台设计的技术与方法 |
1) 成组技术方法。 |
2) Anderson方法。 |
3) Stone方法。 |
4) Dahmus方法。 |
5) PPCEM方法。 |
3 构建电力机车产品平台的步骤和方法 |
1) 选择现有产品建立其功能结构。 |
2) 建立产品族功能结构。 |
3) 评估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
4) 建立模块性矩阵。 |
5) 确定产品平台。 |
4 结束语 |
(7)基于产品平台的动车组车体快速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动车组及其平台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快速设计方法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模块化设计的发展现状 |
1.3.2 CAD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3.3 基于KBE的设计方法 |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产品平台的构建及相关方法 |
2.1 产品平台的构建 |
2.1.1 产品平台的特性 |
2.1.2 产品平台的构建 |
2.2 模块化设计技术 |
2.2.1 基于结构特征的模块化设计 |
2.2.2 动车组车体模块划分 |
2.3 自顶向下的协同设计 |
2.3.1 布局设计 |
2.3.2 骨架设计 |
2.3.3 详细设计 |
2.4 基于KBE的设计方法 |
2.4.1 基于知识的变型设计 |
2.4.2 基于知识的配置设计 |
2.5 基于Pro/Toolkit的二次开发技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品平台下车体快速设计系统总体规划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开发目标 |
3.3 系统平台构建 |
3.4 系统结构体系 |
3.5 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 |
3.5.1 系统开发环境的选择 |
3.5.2 系统的开发工具 |
3.5.3 系统数据库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品平台下车体快速设计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
4.1. 基于自顶向下的车体骨架设计 |
4.1.1 总体骨架设计 |
4.1.2 车体骨架设计 |
4.1.3 各部件详细设计 |
4.1.4 骨架的参数化 |
4.2. 基于知识的车体变型设计和配置设计 |
4.2.1 基于知识的车体变型设计 |
4.2.2 基于知识的车体配置设计 |
4.3. 基于VC的参数驱动程序开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品平台下车体快速设计系统实施 |
5.1. 快速设计系统的开发 |
5.1.1 系统功能模块 |
5.1.2 系统功能描述 |
5.1.3 工作流程 |
5.2. 数据库的开发 |
5.2.1 数据库的设计 |
5.2.2 数据库的访问 |
5.3. 程序的开发与实现 |
5.3.1 交互界面的开发 |
5.3.2 系统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车体骨架参数驱动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上海市宝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和主要方法 |
第二章 产业结构调整的概念和理论 |
第一节 产业定义和分类 |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及区域产业结构 |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化的理论及一般规律 |
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的内涵 |
第三章 宝山区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全球产业结构变动及其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近年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和趋势 |
第三节 上海市产业结构的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 |
第四节 宝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定位 |
第四章 宝山区产业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宝山区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宝山区产业结构与周边地区的比较 |
第三节 宝山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宝山区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宝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加快宝山区制造业的优化和升级 |
第三节 加快宝山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升和跨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面向多域空间的可适应产品平台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可适应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1 可适应设计概念的提出 |
1.2.2 可适应设计研究现状 |
1.3 多目标优化的现状 |
1.3.1 多目标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2 机械产品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
1.4 复杂网络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复杂网络研究现状 |
1.4.2 复杂网络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 |
1.5 产品平台构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1 模块化产品平台设计 |
1.5.2 参数化产品平台设计 |
1.5.3 可适应产品平台设计 |
1.6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面向多域空间的可适应产品平台构建理论 |
2.1 引言 |
2.2 面向多域空间的可适应设计理论 |
2.2.1 可适应设计的分类 |
2.2.2 可适应设计的相关模型 |
2.2.3 面向多域空间的可适应设计 |
2.3 面向多域空间的可适应产品平台构建原理 |
2.3.1 可适应产品平台的相关概念 |
2.3.2 产品平台的构建原理 |
2.3.3 基于OPBCCM 的可适应产品平台构建原理 |
2.4 NSGA-II 优化理论 |
2.4.1 多目标优化理论的相关概念 |
2.4.2 NSGA-II 优化算法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模块度的多目标模块划分模型的建立与实现方法 |
3.1 引言 |
3.2 面向多域空间的模块划分模型的建立 |
3.2.1 复杂网络里的社团结构 |
3.2.2 模块度的概念 |
3.2.3 面向多域空间的模块划分模型 |
3.3 模块划分系统设计 |
3.3.1 系统结构设计 |
3.3.2 相关度数据导入功能的实现 |
3.3.3 模块划分功能的实现 |
3.3.4 最优划分方案的提取 |
3.4 数据传递方式设计 |
3.5 模块划分模型的应用实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品平台参数优化与识别方法研究与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参数优化与识别的相关概念 |
4.2.1 产品参数的分类 |
4.2.2 离差系数 |
4.3 基于NSGA-II 的参数优化与参数识别系统设计 |
4.3.1 系统功能分析 |
4.3.2 系统结构设计 |
4.3.3 优化与识别功能的实现 |
4.4 参数优化与识别的应用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块与参数配置的关键技术与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配置过程中的相容决策问题 |
5.2.1 相容决策问题的描述 |
5.2.2 相容决策问题的解决方法 |
5.3 模块编码 |
5.4 模块与参数配置系统设计 |
5.4.1 系统功能分析 |
5.4.2 系统结构设计 |
5.4.3 模块配置功能的实现 |
5.4.4 参数配置功能的实现 |
5.4.5 功能接口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OPBCCM 的可适应产品平台设计系统开发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基于OPBCCM 的可适应设计系统的构建 |
6.2.1 总体框图与实现过程 |
6.2.2 可适应产品平台的整体规划 |
6.2.3 可适应产品平台的分层构建 |
6.2.4 可适应产品平台的综合管理 |
6.3 大重型圆柱齿轮可适应产品平台整体规划 |
6.3.1 齿轮加工机床的类型 |
6.3.2 大重型圆柱齿轮机床产品族规划 |
6.4 大重型圆柱齿轮机床可适应产品平台分层构建 |
6.5 大重型圆柱齿轮机床可适应产品平台综合管理 |
6.5.1 大重型圆柱齿轮机床可适应产品平台规划 |
6.5.2 大重型圆柱齿轮机床产品配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大型铣齿机相关度数据表 |
致谢 |
(10)基于产品平台的动车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动车组及其平台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1.1 动车组发展状况和趋势 |
1.1.2 国内外动车及其平台的发展水平 |
1.2 产品平台的研究现状 |
1.3 动车组产品平台模式设计相关技术 |
1.3.1 模块化设计 |
1.3.2 大规模定制 |
1.3.3 先进制造技术 |
1.3.4 公理化设计 |
1.3.5 多领域仿真技术 |
1.4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2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产品平台构建方法及其关键技术 |
2.1 引言 |
2.2 产品平台相关概念及其常用构建方法 |
2.2.1 产品平台相关概念 |
2.2.2 基于可调节变量的产品族设计 |
2.2.3 模块化产品平台构建和产品族设计 |
2.2.4 基于相似性的产品平台构建理论 |
2.3 面向产品族设计的功能结构分析原理 |
2.4 基于功能分析的模块划分方法 |
2.4.1 模块划分概述 |
2.4.2 模块启发法 |
2.4.3 模块功能配置法 |
2.5 产品配置概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车组产品规划和模块规划 |
3.1 引言 |
3.2 动车组产品规划 |
3.2.1 动车组产品市场细分 |
3.2.2 动车组产品定位和主参数定义 |
3.3 动车组的功能结构分析 |
3.3.1 动车组总功能分析 |
3.3.2 建立动车组功能树 |
3.3.3 建立功能链 |
3.3.4 构建动车组功能结构图 |
3.4 基于动车组功能结构的模块划分 |
3.5 功能模块分析 |
3.5.1 构建功能层面的共性平台 |
3.5.2 构建产品功能部件系统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平台的动车组产品族设计 |
4.1 引言 |
4.2 基于模块化的动车组产品族设计 |
4.2.1 设计步骤概述 |
4.2.2 动车组模块实现形式归纳 |
4.2.3 动车组产品模块形式多域配置 |
4.2.4 动车组模块方案选择 |
4.2.5 围绕基型方案的修正设计 |
4.3 基于C-DSP的动车组产品族设计 |
4.3.1 基于C-DSP产品族设计方法与步骤 |
4.3.2 基于C-DSP动车组产品族设计实例 |
4.4 动车组产品族设计方法类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车组辅助设计系统开发 |
5.1 引言 |
5.2 系统设计 |
5.2.1 系统功能描述 |
5.2.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5.2.3 系统流程分析 |
5.3 数据库设计 |
5.3.1 数据库设计总体规划 |
5.3.2 数据库概念模型建立 |
5.3.3 建立SQLServer 数据库 |
5.4 程序设计 |
5.4.1 系统界面总体设计 |
5.4.2 程序设计与系统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1:功能结构图和功能模块划分图 |
附录2:程序运行界面 |
致谢 |
四、铁路机车车辆的平台式产品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系统工程角度解析EN 15380标准的应用价值[J]. 陈波. 铁道机车车辆, 2020(06)
- [2]以创新驱动中国中车公司的发展对策研究[D]. 李贤.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3]高地板有轨电车集成过程研究[D]. 鲍伟兵. 华东交通大学, 2018(12)
- [4]大规模定制背景下龙门起重机可适应设计平台构建[D]. 张盛财. 华东交通大学, 2016(04)
- [5]内燃机车产品技术平台建设路径探析[J]. 李培功,仲怀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13)
- [6]基于电力机车产品平台的设计方法研究[J]. 何安清.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3(05)
- [7]基于产品平台的动车组车体快速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杨勇. 大连交通大学, 2013(06)
- [8]上海市宝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 刘国栋. 复旦大学, 2012(03)
- [9]面向多域空间的可适应产品平台设计方法研究[D]. 郑风波. 天津大学, 2009(S2)
- [10]基于产品平台的动车组设计方法研究[D]. 黄杨成. 天津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