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Hella推出非接触型感应位置传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任孟虎[1](2021)在《基于激波与光测的弹丸飞行参数复合探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弹丸飞行参数是衡量弹道武器毁伤性能的重要指标,是武器研究、靶场测试、以及战场使用与故障诊断的重要依据;是设计新型武器系统定型研制、成果验收与故障维修的重要参数。主流的多光幕天幕靶测量精度好,但是结构笨重,布靶困难,不适应于条件艰苦的野外靶场;声学精度靶虽然结构简单,布靶灵活,但是整体检测精度较低。本课题研究的是基于激波与光测的弹丸飞行参数复合检测系统,利用飞行弹丸穿过检测系统的各探测单元的时刻值,从而快速得到弹丸的飞行参数。论文首先研究了飞行弹丸的信号频谱特性,为优化探测器选型和提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弹丸激波圆锥曲面模型搭建,从而推导出激波与光测的弹丸飞行参数检测数学模型,并在MATLAB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进一步对影响该模型检测精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依据仿真结果从而确定了最佳靶面以及相关参数,并为后面硬件测试平台设计与靶场实测提供理论基础。根据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要求,搭建了基于激波与光测的检测系统硬件测试平台,该平台包括激波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可见光信号采集与信号处理模块,时间采集与控制模块,上位机解算与显示等模块的设计与搭建。利用此测试平台完成了多次实验,验证了基于激波与光测的检测系统测试平台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根据系统仿真结果,研究了声学标定技术。并依据此技术对各探测单元进行了声速标定实验与弹丸初速标定等一系列实验来保证系统检测的精度。在靶场实验中布置靶面,通过与六光幕天幕靶进行对比实验,得到该系统解算的弹丸飞行参数与六光幕天幕靶测量的弹丸飞行参数基本一致。验证了基于激波与光测的五元阵列模型可以很好地解算出弹丸飞行参数的弹着点坐标以及飞行速度矢量,因此在保证检测系统各探测单元位置标定精确的条件下,基于激波与光测的复合检测系统可以满足靶场对弹丸飞行参数的检测的需求。
卜敬[2](2021)在《基于平面磁感应线圈的绝对式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传感器作为直线电机和数控机床的全闭环控制的关键部件,对其高精度和精确定位要求越来越严格。全闭环系统中加工精度取决于绝对位置传感器对其位置的准确反馈信号,反馈信号的精度是实现数控机床的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关键。工业加工广泛应用的绝对位置传感器是绝对光栅,但绝对式光栅产品基本依赖进口,我国在绝对式光栅技术方面很难有突破,绝对式光栅传感器发展的技术难点在于复杂的绝对式编码和近乎苛刻的加工工艺。绝对式光栅在编码解码的同时还要考虑信号稳定性以及编码的光刻工艺复杂性。随着传感器尺寸的减小,复杂高精度刻线所需的制造难度也随之呈几何量增加,光栅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刻划完成,只有近乎苛刻的加工工艺才能保证刻划得到形状规整、排列均匀的密集栅线,这些也是我国目前加工工艺难以做到的。因此,针对光栅技术难以突破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平面磁感应的绝对式直线时栅位移测量传感器,以满足机床加工位置反馈要求。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平面磁感应时栅绝对式位移测量模型在增量式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结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粗通道定位+精通道测量”的绝对式测量新方法。研究采用两列不同极距的“几”字型定尺结构绕组和动尺正弦感应绕组通过电磁感应方式构造两列空间位移信号,建立两列空间位移信号相位差与运动距离的线性映射关系。通过对该传感器进行数学理论推导以及传感器的误差规律进行了建模与分析。(2)电磁仿真及传感参数优化通过Ansys Maxwell软件对传感器测量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其测量方法的正确性,根据其结构特征,对传感器的两个传感单元进行组合分析,筛选最适合的绕制距离改变误差大小以及谐波成分。通过感应绕组空间移相的方式抑制测量误差谐波分量建立了优化后的传感器测量模型并仿真验证与分析。(3)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搭建绝对式传感器实验平台,采用PCB印刷技术对仿真模型制作成实物样机,设计了信号处理电路及数据采集模块搭建传感器系统。通过实验研究对优化前后的绝对式传感器样机信号及精度进行了测试。采用谐波修正方法对优化后的样机进行了误差修正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通过修正后在0~120mm测量范围内,测量精度达到±10μm,具有成本低廉、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势。
卢文朔[3](2020)在《基于光学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的物联网系统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积极推定智能化信息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物联网的发展为其他产业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从专业的角度讲,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前提进行拓展的网络,在系统中通过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设备获取物理信息,再通过通信网络将感知到的数据传导到信息中心。并广泛的应用于城市建设、交通物流、结构检测、医疗卫生、设备管理、军事等领域。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物联网更加智能化,应用价值得以提升,更加符合当今智能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也向着更加绿色更加智能更加科学的方向前进,桥梁作为一个城市中非常重要的通行方式,它的安全性监测受到大家的关注。从近几年的高架桥坍塌事故可以看出如果能在事故出现前进行有效的危险预警提示,能够有效的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其次,当桥梁受到不可控因素比如地震等大强度损坏、监测系统的有线链路损坏的情况下,如何将已经采集到的应力、挠度等数据存储并回传给中央处理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在桥梁监测系统中应力传感器的性能需要更加稳定、精确度更高。本论文在机器学习与物联网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桥梁的监测系统为应用场景,对应用于桥梁监测系统的物联网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光学传感器与机器学习的物联网系统优化,利用材料的光弹效应,提出了不受波长漂移、功率衰减、光源老化等影响的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结构的应力传感器,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利用RFID技术设计物联网数据传输链路损坏时的数据保护传输机制以解决在设备损坏下无法将采集到的应力数据保存以及传输问题;而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的应用使得结构健康状态的检测更加智能化、精确化,设计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状态检测和保护策略推荐方法。首先分析物联网的三层体系架构,对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进行介绍。分析常用的电学传感器与光学传感器的优缺点,针对当今光纤传感器的易受光源损耗、波长漂移的影响的缺点,利用材料的光弹效应,提出并设计基于阵列波光栅和微环结构的接触性应力传感器,适应更复杂环境的场景中。其次利用RFID技术设计数据存储保护机制,利用RFID存储数据的便携性以及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对数据进行存储保护,设计基于RFID的压力数据的采集系统。通过MFRC522射频芯片对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将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存储到电子标签中。实现了数据的保护与存储,可应用于桥梁结构数据的采集以及海洋设备的数据保护,即使当设备完全损坏,数据也会得到存储。最后,为了能实现对桥梁的危险预警功能,通过PSO-BP神经网络对数据集进行分类预测,以实现对状态的判断。除此之外,在设计算法之前对数据集进行了一系列数据预处理工作。
余文杰[4](2020)在《激光三角法测距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光三角测距法作为一种非接触型的测距方法,使用率越来越高,具有精度高、测距实时性好、操作方便等优点。对激光三角法的测距原理进行研究后,设计了一种可以根据温度进行数据补偿的激光三角法测距系统,并对这个系统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首先对激光测距理论进行了分析,将三角法测距理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激光三角法中的直射型和斜射型这两种测距法进行了对比。直射型激光三角法结构简单,对被测物表面没有太高要求,设计过程比较简便,调试过程也比较方便。最终选用直射型激光三角法作为整个系统的光学测距原理,并选择相关的参数对测距系统的光路进行设计。接着设计硬件电路系统和软件系统。整个硬件电路系统主要由DSP芯片模块、激光发射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测温模块组成,对这几个模块的主要芯片的型号进行选择,结合具体的芯片对DSP芯片模块、激光发射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测温模块进行电路设计。在软件系统设计方面。利用DSP的BOOT将程序引导到FLASH里面运行;通过比较不同的激光脉冲信号占空比的图像接收效果,确定最佳占空比;根据CMOS芯片和温度测量芯片的时序,设计数据接收程序和温度测量程序;设计模数转换程序与数据发送程序,最后设计上位机的交互界面。搭建试验平台调试软件,使各个模块按预期正常运作,CMOS输出信号可以被采集、存储、传输和显示。根据线阵CMOS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数据的噪声特点,比较了几种滤波平滑算法,最终确定对采集的数据用低通滤波和均值滤波的方法进行滤波处理。对几种质心求取方法也进行了对比,最终运用加权平方质心的细化算法求取质心。对系统进行了重复性实验。由于被测表面的不同特性和被测环境对测距系统有所影响,选取了被测物表面的颜色、粗糙度、倾斜角和被测环境中的温度进行了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高精度机台和滑台为基准,得出不同测量值的误差并结合被测表面和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误差分析并进行了数据补偿实验。最后提出整个系统存在的误差因素和改进方法。
李嘉骏[5](2020)在《磁栅尺在电梯轿厢位置检测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梯一般采用光电开关和旋转编码器相结合的方式测量轿厢的位置,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基本满足电梯平层精度的要求。但轿厢位置是一个相对的计算值,当电梯出现钢丝绳打滑或者突然断电的情况时,电梯容易丢失轿厢位置,此时的处理措施是控制电梯轿厢往下缓慢运行,直至碰到最底层的限位开关,从而确定轿厢位置。因此,需要一套专门用于轿厢位置检测的装置,确保能够测量到轿厢的实时绝对位置,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本文设计了一种通过LIMAX33磁栅尺装置进行检测电梯轿厢绝对位置的应用方案,以实现轿厢绝对位置的检测,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本文研究的内容如下:(1)根据LIMAX33磁栅尺装置的工作原理,将磁尺从电梯井道底部垂直布设至井道顶部,磁尺上任意位置都有唯一对应的磁信号编码;磁栅传感器固定在电梯轿厢外侧,通过霍尔效应原理读取磁尺上的磁信号编码,从而实现轿厢绝对位置的检测。同时,磁栅尺装置还提供了非常可靠的安全保护功能,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2)电气原理部分设计了磁栅尺装置与电梯主控系统的电源及通信回路、安全监控回路、门锁监控回路等电气线路,根据磁栅尺装置的CANopen通讯协议完成其通讯和功能等参数设置,并完成电梯井道楼层学习功能、再平层门桥接功能、轿厢意外移动保护功能和减速控制功能等功能的控制流程设计。(3)通过实验室和电梯上测试,验证了磁栅尺装置的位置检测功能、电梯井道楼层学习功能、再平层门桥接功能、终端限位功能、轿厢意外移动保护和减速控制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电梯的平层准确度满足设计要求,保护功能安全可靠。本文通过磁栅尺装置实现了电梯轿厢绝对位置的检测,无位置丢失的风险,轿厢平层准确可靠,且磁栅尺装置提供独立于电梯系统的保护功能,更加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采用磁栅尺装置可以节省许多电梯传统部件及安装维护成本,其非接触检测的方式更适用于电梯井道环境,具有抗油污和灰尘的优点。磁栅尺装置作为电梯轿厢绝对位置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市场价值。
李昌伟[6](2020)在《小型化高精度绝对式圆时栅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精密位移测量技术作为位移测量领域发展的主流,广泛应用于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制造装备以及国防军工武器装备等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对角位移编码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满足高精度测量,又要实现绝对位置测量,还要满足编码器小型化。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多的编码器是绝对式光栅编码器,由于光栅编码器市场占有率高,而且编码技术和制造工艺复杂,光栅编码器一直代表高精度绝对式编码器的尖端领域,国内尚无能力研发制造,因此国内使用的光栅编码器大都是从国外发达国家进口。但掌握光栅精密测量技术的国外发达国家对我国在高精度绝对式角位移光栅产品上实行技术封锁,中低端产品上实行价格垄断,这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因此,小型化高精度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的研发显得必要且迫切。作者所在课题组改变思路,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转换原理”的电场式圆时栅传感器,利用交变电场作为匀速运动参考系,将空间位移测量转换为时间差测量。本文在前期电场式角位移时栅传感器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一种新型的小型化高精度绝对式圆时栅传感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电场式圆时栅传感器的测量原理,简要分析了电场式圆时栅由双圈结构到单圈结构的发展,并在单圈电场式圆时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小型化高精度绝对式圆时栅传感器。采用差极结构来实现传感器的绝对定位;同时采用分时复用结构,既能消除两圈激励电极之间的串扰,保证测量精度,又减少了一圈传感电极,便于传感器的小型化;最后采用多传感器级联的方式,提高了传感器的分辨率,并且传感器由双边出线变成了单边出线,便于传感器的应用。2)根据电场式圆时栅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建立了传感器的误差测量模型,详细分析了信号幅值、相位以及存在谐波成分三个参数对对极内误差的影响,揭示了误差变化规律。分析了安装导致的偏心和动定子安装不平行对整周测量误差的影响,为传感器的安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3)设计了实验系统,搭建了实验平台。采用PCB工艺制造了外径Φ=57mm,内径Φ=35 mm的传感器样机,对传感器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实验精度的原因,对传感器结构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传感器测量精度。综上所述,本文研制的小型化高精度绝对式圆时栅传感器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在0°~360°范围内传感器的原始测量精度达到了±25",并且能够实现绝对位置定位,在同等尺寸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翁道纛[7](2020)在《互补耦合型电磁感应式绝对直线位移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直线位移传感器在智能化的制造装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直线位移传感器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对直线位移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电磁感应式位移传感器传感器相较于光栅其使用成本更低、更适合应用于恶劣工况,此外该类传感器以其良好的稳定性、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好的可靠性使这类传感器在数控机床中取得了广泛应用。电磁感应式时栅传感器是电磁感应式传感器中的一种,该类传感器目前实现了角位移测量和直线位移测量,其中角位移测量达到了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在直线位移测量方面,由于结构缺陷等原因导致了传感器的测量稳定不足、精度不高、抗干扰能力不强,在一些特殊的安装场合适应性不好。此外,上述缺陷还导致电磁感应式时栅传感器在实现绝对式直线位移测量方面有较大的障碍,并严重影响了该类传感器的规模化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研究对已有的电磁感应式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结构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提出一种互补耦合式结构代替现有的单面耦合式结构,为了适应特殊的安装场合,使用导磁体测头改变传感器的磁阻,将传感器的激励线圈和感应线圈集成在一块PCB上,所有信号线从PCB一端引出,而测头不再引出信号线。此外通过改进激励线圈和感应线圈的布局构造有效减小了传感器测量误差。同时研究使用两组相互独立的测量单元,通过传感器数据组合,实现绝对直线位移测量。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已有的单面耦合式直线位移传感器提出一种互补耦合式传感器结构,该结构使传感器输出信号显着增强,极大地改善了由安装误差、机械加工误差所导致传感器信号畸变。(2)对该新型结构传感器开展了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和仿真,通过三维设计软件建立了传感器数字化模型,使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对传感器数字化模型进行了三维瞬态磁场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知该新型结构能够显着减小传感器感应信号畸变。(3)研究并搭建测控实验台及电气测控系统,对该新型结构传感器样机进行实验研究,设计了传感器实验台,针对传感器结构进行干扰排除和误差分析。(4)研究使用两组相互独立的测量单元对整个测量长度进行数字编码实现绝对式直线位移测量。(5)研究并建立传感器测量误差数学模型,结合实验分析传感器误差来源,综上所述,通过对新型结构传感器进行理论推导、仿真分析、以及实验验证等方面的研究,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新型结构传感器能够显着提升抗干扰能力和测量稳定性。
李尚帅[8](2019)在《轮胎硫化内模具的设计与硫化外温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轮胎制造朝精密、高效、高性能化发展逐渐成为趋势。硫化是轮胎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硫化效果直接影响轮胎的各项性能。当前的轮胎硫化工艺多采用胶囊进行硫化,胶囊硫化发展至今虽然在不断改进,但是胶囊膨胀不彻底、结构不对称、硫化压力低和蒸汽冷凝水沉积等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制约着轮胎向高性能方向发展。此外,传统轮胎硫化工艺的热媒介质是蒸汽、过热水,介质的热能大量耗散在运输管路中,能源利用率低,维护成本高。本文研究内容基于高性能轮胎直压硫化技术,针对该技术的斜楔式内模具胀缩方式限制其可应用轮胎规格范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轮辋直径更小、扁平比更高的轮胎硫化内模具胀缩方式,并进行了新型内模具设计。同时,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替代传统工艺的热媒介质,提供轮胎硫化外温所需温度,实现轮胎硫化外温的绿色供给。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窄瓦先行,宽窄齐停”的内模具异步胀缩方式,并以205/40R17规格轮胎进行了异步胀缩内模具的设计。基于该规格轮胎断面对金属内模具进行了几何特性分析,确定了关键几何参数。设计了能够实现异步胀缩方式的内部传动机构,借助PTC Creo建立了异步胀缩内模具三维模型。进行了异步胀缩方式运动仿真和碰撞干涉检验,优化了模具结构。(2)对硫化压力状态下的异步胀缩内模具进行了强度校核和位移分析。借助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硫化高压下的内模具应力和位移,找到了模型受力不均的原因,对模型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和改进,最终获得了满足强度要求的异步胀缩轮胎硫化内模具的设计方案。(3)成功研制了轮胎硫化外温电磁感应加热装备。设计并制造了适用于感应加热方式的外模具及相配套的感应加热装置。设计了 PLC温度控制系统,制定了电磁感应加热方案,阐述了外模具硫化温度控制方式。并通过外模具模温均匀性实验对装备进行了调试。(4)探究了硫化外温感应加热装备的工作性能,实验对比了感应加热硫化外温工艺的优缺点。借助改造完成的硫化机,以215/75R15规格轮胎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轮胎外温均匀性实验和硫化测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感应加热硫化外温工艺下轮胎外温均匀性良好,各测温点升温情况与传统硫化工艺相近,满足轮胎硫化要求。分析了工艺能耗和成本,采用感应加热硫化外温工艺能耗降低81.76%,单胎硫化成本降低42.7%。
陈国庆[9](2019)在《基于DSP的铁氧体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移测量作为当今重要的测量领域,其对测量方法的要求越来越高。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将位移量转化为时间量进行测量的传感器,独特的非接触式测量使得该传感器具有更大的优势。考虑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研究现状,本论文设计一种基于铁氧体的高智能高精度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系统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根据扭转波产生的机理以及传感器的工作过程设计传感器的整体结构,分析不同磁致伸缩材料的相关特性,选择铁氧体磁致伸缩材料实验分析激励脉冲强度对回波信号的影响。(2)基于DSP最小系统,从传感器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其中硬件电路分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主要包括电源电路和过零检测电路,数字电路主要包括激励脉冲发生电路和时间测量电路;软件部分主要包括系统时钟程序、激励脉冲发生程序、脉冲捕获程序、模拟电压输出程序。(3)以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模块为基础,进行传感器的整体调试,通过示波器观察分析得到的PWM波形及模拟电压判断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实验分析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及性能指标,表明本文设计的传感器能够达到理想的测量精度。
张杰[10](2019)在《面向敏捷航天器姿态控制的球形电机设计与转速检测》文中认为随着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能实现航天器姿态控制的多自由度运动电机的研究愈发受到关注。要实现航天器敏捷及精准的姿态控制,多自由度运动电机必须具备高转矩密度、低摩擦转矩、高转速、多自由度转速可控等特点。相较于其他几种多自由度运动电机,感应式球形电机在应用实现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其本身具有高度非线性及强耦合性,采用传统的电机建模及电机参数优化方法,在计算时间上无法满足多次迭代优化设计的要求。另外,采用传统的转子支撑方式及测速方法也无法满足航天器对感应球形电机提出的高转速、多自由度测速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各种球形电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面向敏捷航天器姿态控制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感应球形电机,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参建模方法,建立感应式球形电机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电机参数进行优化,然后基于差分式电涡流传感器建立球形转子磁浮控制系统,并研究球形电机速度及方位测量的新方法,为实现多自由度球形电机在航天器上的敏捷姿态控制应用打下基础。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紧凑型的感应式球形电机结构,利用有限元法建立球形电机的三维电磁场模型,并利用解析法建立球形电机转矩模型,分析电机各结构参数、气隙大小等对转矩特性的影响,为后续的支持向量机建模和电机模型参数优化提供基础。(2)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电机设计参数优化方法。基于小样本空间,应用支持向量机对球形电机输出转矩进行建模分析,并使用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利用内点法对支持向量机的建模结果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设计参数以及对应的输出转矩。(3)提出了基于差分式电涡流传感器的磁悬浮系统,设计了双PD控制器,采用极点配置法得到了磁悬浮控制器的参数,对控制器进行仿真分析,证明磁悬浮控制器的稳定性。(4)提出了一种球形转子的表面喷涂方案以及利用光电编码器对球形转子的位置以及旋转轴进行测量的方法。给出了理论建模过程,并分别利用解析法,斐波那契法和遗传算法,来计算模型最优解,并进行对比分析。
二、德Hella推出非接触型感应位置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Hella推出非接触型感应位置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激波与光测的弹丸飞行参数复合探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激波的弹丸飞行参数探测技术研究 |
1.2.2 基于可见光的弹丸飞行参数探测技术 |
1.2.3 弹丸飞行参数复合探测技术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飞行弹丸信号特性分析及系统总体方案 |
2.1 飞行弹丸信号研究 |
2.1.1 飞行弹丸激波信号研究 |
2.1.2 弹丸光学信号频谱分析 |
2.1.3 基于STM32的时间釆集与控制模块 |
2.2 基于激波与光测探测系统方案设计 |
2.2.1 总体方案设计 |
2.2.2 激波采集模块设计 |
2.2.3 可见光采集模块设计 |
2.2.5 上位机解算显示模块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激波与光测的检测模型搭建及仿真 |
3.1 飞行弹丸激波曲面三维建模 |
3.1.1 静态圆锥曲面的三维模型建立 |
3.1.2 动态激波圆锥曲面模型的推导 |
3.1.3 弹丸斜入射和垂直入射波阵面的仿真分析 |
3.1.4 弹丸斜入射仿真模型求时间差 |
3.1.5 弹丸激波信号传输路径的证明 |
3.2 基于激波与光测的检测模型创建 |
3.3 基于激波与光测检测模型的仿真与性能分析 |
3.3.1 模型布局分析 |
3.3.2 基于激波与光测的弹丸飞行参数检测模型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硬件测试平台设计 |
4.1 激波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4.1.1 激波探测器的选型 |
4.1.2 激波信号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
4.2 可见光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4.2.1 可见光探测器的选取 |
4.2.2 可见光信号采集模块电路设计及分析 |
4.3 时间采集与控制模块设计 |
4.3.1 处理芯片选型 |
4.3.2 单片机硬件电路 |
4.3.3 单片机软件设计 |
4.4 电源模块设计 |
4.5 无线通信模块 |
4.6 PC上位机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标定实验与靶场实验数据分析 |
5.1 传感器位置标定技术 |
5.1.1 标定传感器的空间坐标算法 |
5.1.2 标定传声器的空间坐标实验 |
5.2 模拟实验及数据分析 |
5.2.1 环境声速标定实验 |
5.2.2 实验模拟及数据分析 |
5.3 靶场实测数据对比 |
5.3.1 斜入射下弹丸速度标定实验及数据分析 |
5.3.2 基于激波与光测弹丸飞行参数入靶参数系统检测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2)基于平面磁感应线圈的绝对式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绝对式光栅 |
1.2.2 绝对式磁栅 |
1.2.3 绝对式容栅 |
1.2.4 绝对式时栅 |
1.3 传感器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绝对式时栅工作原理 |
2.0 引言 |
2.1 时栅测量原理 |
2.1.1 TTS理论 |
2.1.2 场式时栅测量原理 |
2.2 绝对式时栅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 |
2.2.1 绝对式时栅测量模型 |
2.2.2 绝对式测量方法 |
2.3 传感器误差分析 |
2.3.1 对极内误差机理 |
2.3.2 周期性误差机理 |
2.3.3 粗通道定位误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传感器测量模型仿真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测量模型设计与仿真 |
3.2.1 传感器测量模型设计 |
3.2.2 传感器有限元分析 |
3.3 传感器测量模型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传感器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传感器样机设计 |
4.2.1 绝对式传感器样机设计与制作 |
4.3 硬件电路设计 |
4.3.1 激励源电路设计 |
4.3.2 信号预处理电路设计 |
4.4 软件程序设计 |
4.4.1 激励软件设计 |
4.4.2 位移采集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研究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平台搭建 |
5.3 实验研究 |
5.3.1 信号测试 |
5.3.2 绝对式位移传感器系统稳定性测试 |
5.3.3 绝对式位移传感器精度实验 |
5.3.4 长周期测量误差 |
5.3.5 误差修正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基于光学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的物联网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的发展 |
1.2.2 光学传感器的发展 |
1.2.3 机器学习的发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二章 物联网系统关键技术 |
2.1 传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2.1.1 传统电学传感器 |
2.1.2 光学传感器 |
2.2 RFID技术 |
2.2.1 RFID技术工作原理 |
2.2.2 RFID的系统组成 |
2.2.3 RFID关键技术 |
2.3 机器学习算法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应力传感器设计 |
3.1 阵列波导光栅 |
3.1.1 阵列波导光栅原理与基本结构 |
3.1.2 光弹效应 |
3.2 应力传感器的设计 |
3.2.1 应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3.2.2 仿真结果及实验验证 |
3.3 应力传感器的波长解调系统 |
3.3.1 系统架构设计 |
3.3.2 传感器的波长解调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RFID的数据采集和存储 |
4.1 RFID数据采集系统架构 |
4.1.1 主控芯片的选择 |
4.1.2 射频读写模块的选择 |
4.2 RFID读写过程 |
4.2.1 RFID读写软件流程图 |
4.2.2 RFID数据读写与存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工智能的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分析 |
5.1 数据预处理 |
5.1.1 数据的获取与整理 |
5.1.2 缺失值处理 |
5.1.3 数据变换 |
5.1.4 数据的属性规约 |
5.2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 |
5.2.1 粒子群算法 |
5.2.2 BP神经网络 |
5.3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分类预测 |
5.3.1 网络模型架构设计与训练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发表的期刊论文 |
发表的专利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激光三角法测距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激光三角法基本原理与设计 |
2.1 激光测距理论 |
2.2 激光三角法测距 |
2.2.1 直射型激光三角法 |
2.2.2 斜射型激光三角法 |
2.2.3 两种激光三角法对比 |
2.3 沙姆定律 |
2.4 光路设计与主要参数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激光测距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测量系统结构 |
3.2 DSP选型与配置 |
3.2.1 DSP选型 |
3.2.2 DSP时钟配置 |
3.3 激光发射模块 |
3.3.1 半导体激光器选型 |
3.3.2 半导体激光器原理 |
3.3.3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 |
3.4 图像采集模块 |
3.4.1 线阵CMOS选型 |
3.4.2 线阵CMOS感光原理 |
3.4.3 线阵CMOS驱动电路 |
3.4.4 模数转换预处理电路 |
3.5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3.6 测温模块 |
3.6.1 测温芯片的工作范围 |
3.6.2 测温芯片的选型和驱动电路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激光测距系统软件设计 |
4.1 DSP的 BOOT引导 |
4.2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程序设计 |
4.3 线阵CMOS驱动程序设计 |
4.4 模数转换程序设计 |
4.5 数据串口发送程序设计 |
4.6 上位机界面程序设计 |
4.7 测温程序设计 |
4.8 程序调试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像处理与实验分析 |
5.1 图像滤波 |
5.1.1 图像噪声 |
5.1.2 中值滤波 |
5.1.3 均值滤波 |
5.1.4 最小二乘法滤波 |
5.1.5 傅里叶变换滤波 |
5.1.6 滤波方法比较 |
5.2 像素细分 |
5.2.1 二值化法 |
5.2.2 二次拟合法 |
5.2.3 高斯拟合法 |
5.2.4 平方加权质心法 |
5.2.5 像素细分算法对比 |
5.3 重复性测试 |
5.4 被测物表面粗糙度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
5.5 被测物表面倾斜角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
5.6 被测物表面颜色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
5.7 环境温度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
5.8 测距系统误差分析 |
5.8.1 光学部分对误差的影响 |
5.8.2 图像处理对误差影响 |
5.8.3 被测物表面特性对误差的影响 |
5.8.4 测量环境对误差的影响 |
5.9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磁栅尺在电梯轿厢位置检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磁栅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 |
2.1 磁栅位移传感器结构和原理 |
2.1.1 增量式磁栅位移传感器 |
2.1.2 绝对式磁栅位移传感器 |
2.2 CANopen通讯协议 |
2.2.1 CAN通信 |
2.2.2 CANopen协议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IMAX33磁栅尺装置的结构及特点 |
3.1磁栅尺装置LIMAX33 |
3.1.1 磁尺AB20-80-10-1-R-D-15-BK80 |
3.1.2 磁栅传感器LIMAX33 RED |
3.1.3 安全盒LIMAX33 SAFE |
3.2 安全盒的CANopen协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栅尺装置的电气线路设计和设置 |
4.1 磁栅尺装置电气回路设计 |
4.2 安全盒的通信和参数设置 |
4.2.1 安全盒通信设置 |
4.2.2 安全盒参数设置 |
4.3 磁栅尺装置的井道楼层学习和再平层的控制流程 |
4.3.1 井道楼层学习控制流程 |
4.3.2 电梯再平层控制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功能测试与分析 |
5.1 实验室功能测试 |
5.2 电梯运行性能测试 |
5.2.1 电梯平层准确度测试 |
5.2.2 轿厢意外移动测试 |
5.2.3 电梯减速控制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小型化高精度绝对式圆时栅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来源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栅角位移传感器 |
1.2.2 电容式角位移传感器 |
1.2.3 时栅角位移传感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传感器测量原理 |
2.1 时空转换原理 |
2.2 电场式圆时栅测量原理 |
2.2.1 基于交变电场的运动参考系的建立 |
2.2.2 双圈结构电场式圆时栅测量原理 |
2.2.3 单圈结构电场式圆时栅测量原理 |
2.3 绝对式圆时栅测量原理 |
2.3.1 差极绝对式原理 |
2.3.2 基于分时复用二次调制原理的绝对式圆时栅 |
2.4 本章小结 |
3 传感器误差理论 |
3.1 对极内误差 |
3.1.1 幅值不相等导致的误差 |
3.1.2 相位非正交导致的误差 |
3.1.3 存在谐波成分导致的误差 |
3.2 整周误差 |
3.2.1 安装偏心误差 |
3.2.2 安装倾斜误差 |
3.3 本章小结 |
4 实验系统设计 |
4.1 电路系统设计 |
4.1.1 电源模块 |
4.1.2 激励信号发生模块 |
4.1.3 行波信号处理模块 |
4.1.4 数据传输模块 |
4.2 软件系统设计 |
4.2.1 信号处理算法设计 |
4.2.2 上位机采集系统设计 |
4.3 实验平台设计 |
4.3.1 传感器样机制作 |
4.3.2 传感器工作平台选取 |
4.3.3 实验平台搭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研究与结构优化 |
5.1 传感器样机性能测试 |
5.1.1 传感器稳定性实验 |
5.1.2 对极内精度实验 |
5.1.3 传感器整周精度实验 |
5.2 传感器测量结果分析与结构优化 |
5.2.1 传感器测量结果分析 |
5.2.2 传感器结构优化 |
5.3 传感器优化后性能测试 |
5.3.1 传感器稳定性和精度实验 |
5.3.2 传感器重复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7)互补耦合型电磁感应式绝对直线位移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直线位移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时栅直线位移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互补耦合型电磁感应式绝对直线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 |
2.1 磁场式直线时栅传感器 |
2.1.1 基于绕线结构的传感器 |
2.1.2 基于PCB结构的传感器的磁场 |
2.2 互补耦合结构传感器基本测量原理研究 |
2.2.1 传感器基本结构研究 |
2.2.2 传感器传感单元研究 |
2.2.3 传感器位移测量原理 |
2.3 互补耦合结构传感器理论误差研究 |
2.3.1 时间相位引入的误差 |
2.3.2 空间相位引入的误差 |
2.3.3 驻波幅值引入的误差 |
2.3.4 高次误差 |
2.4 互补耦合结构传感器绝对式测量原理研究 |
2.4.1 “精机+粗机”的绝对式位移测量方法 |
2.4.2 “精机+精机”的绝对式位移测量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传感器仿真研究及优化设计 |
3.1 传感器仿真模型 |
3.2 传感器三维电磁场仿真 |
3.2.1 传感器电磁场仿真构建 |
3.2.2 传感器互补耦合式结构仿真结果分析 |
3.2.3 互补耦合型结构与单面型结构分析 |
3.3 仿真模型功能验证及优化设计 |
3.3.1 传感器传感单元空间磁场分布研究 |
3.3.2 传感器功能验证及仿真 |
3.3.3 传感器模型结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平台及测控系统 |
4.1.1 传感器的实验平台 |
4.1.2 传感器的硬件电路系统 |
4.1.3 下位机软件 |
4.1.4 上位机软件 |
4.2 传感器实验样机研制 |
4.2.1 传感器动尺研制 |
4.2.2 传感器定尺研制 |
4.3 误差实验、误差分析及传感器优化 |
4.3.1 传感器误差实验 |
4.3.2 传感器误差分析 |
4.3.3 传感器误差修正实验 |
4.3.4 传感器抗耦合间隙变化误差实验 |
4.3.5 传感器定尺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8)轮胎硫化内模具的设计与硫化外温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轮胎硫化概述 |
1.1.1 轮胎硫化原理 |
1.1.2 传统轮胎硫化工艺 |
1.1.3 新型轮胎硫化工艺 |
1.2 轮胎硫化设备研究概况 |
1.2.1 轮胎定型硫化机 |
1.2.2 轮胎定型硫化机的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异步胀缩轮胎硫化内模具的设计 |
2.1 异步胀缩方式 |
2.2 鼓瓦几何特性分析 |
2.2.1 胀缩比和圆心角 |
2.2.2 易碰撞干涉区域分析 |
2.3 异步胀缩机构设计 |
2.4 运动仿真分析 |
2.4.1 三维模型建立 |
2.4.2 运动仿真和碰撞干涉检验 |
2.5 直压硫化工艺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步胀缩轮胎硫化内模具的强度分析 |
3.1 ABAQUS简介 |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求解 |
3.2.1 三维建模及网格划分 |
3.2.2 分析步和相互作用 |
3.2.3 边界及载荷 |
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1 应力分析 |
3.3.2 位移分析 |
3.3.3 机构的优化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化外温感应加热装备的研制 |
4.1 设计流程 |
4.2 外模具结构设计和加热装置 |
4.2.1 外模具结构设计及制造 |
4.2.2 感应加热装置 |
4.3 感应加热系统 |
4.3.1 加热控制器 |
4.3.2 温控系统配置 |
4.3.3 控温方式 |
4.4 模温均匀性实验 |
4.4.1 上热板 |
4.4.2 下热板 |
4.4.3 模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硫化外温感应加热装备工作性能的实验研究 |
5.1 蒸汽/氮气硫化工艺和感应加热硫化外温工艺 |
5.2 实验设备 |
5.3 轮胎外温均匀性实验 |
5.3.1 测温点 |
5.3.2 周向均匀性 |
5.3.3 轴向均匀性 |
5.4 轮胎硫化测温实验 |
5.4.1 测温点 |
5.4.2 外部测温点温升对比 |
5.4.3 内部测温点温升对比 |
5.5 能耗和成本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9)基于DSP的铁氧体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位移测量 |
1.1.2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1 磁致伸缩理论 |
2.1.1 磁致伸缩效应 |
2.1.2 磁性材料扭转波产生机理 |
2.2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结构 |
2.2.1 扭转波接收装置 |
2.2.2 线圈式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机械结构 |
2.3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3.1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工作过程 |
2.3.2 常见时间测量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磁致伸缩材料的选择及扭转波分析 |
3.1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总体性能指标 |
3.2 磁致伸缩材料的选择 |
3.2.1 金属磁致伸缩材料 |
3.2.2 稀土磁致伸缩材料 |
3.2.3 铁氧体磁致伸缩材料 |
3.3 回波信号分析 |
3.3.1 接收线圈输出电压模型 |
3.3.2 铁氧体材料扭转波实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
4.2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4.3 过零检测电路设计 |
4.3.1 NPN硅RF晶体管原理 |
4.3.2 激励脉冲信号的过零检测 |
4.3.3 回波信号的过零检测 |
4.4 基于DSP的数字电路设计 |
4.4.1 TMS320F28335最小系统设计 |
4.4.2 激励脉冲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
4.4.3 高精度时间测量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DSP的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
5.2 软件总体设计 |
5.3 系统各功能模块软件设计 |
5.3.1 看门狗模块 |
5.3.2 系统时钟模块 |
5.3.3 激励脉冲发生模块 |
5.3.4 脉冲捕获模块 |
5.3.5 模拟电压输出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调试与数据分析 |
6.1 系统调试 |
6.2 实验数据处理与传感器特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1.1 工作总结 |
7.1.2 创新点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面向敏捷航天器姿态控制的球形电机设计与转速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球形电机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
1.2.1 感应式 |
1.2.2 永磁式 |
1.2.3 磁滞式 |
1.2.4 磁阻式 |
1.2.5 超声波式 |
1.2.6 动轮式 |
1.2.7 小结 |
1.3 球形电机速度/方向检测研究现状 |
1.3.1 旋转编码器/滑块支架 |
1.3.2 光电编码环 |
1.3.3 机器视觉 |
1.3.4 光学鼠标传感器 |
1.3.5 霍尔传感器 |
1.3.6 颜色传感器 |
1.3.7 压电传感器 |
1.3.8 无传感器 |
1.3.9 小结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球形电机结构设计及转矩分析 |
2.1 引言 |
2.2 球形电机结构设计 |
2.2.1 电磁铁 |
2.2.2 转子 |
2.2.3 定子 |
2.2.4 绕组 |
2.3 球形电机有限元分析 |
2.3.1 有限元法 |
2.3.2 球形电机的有限元分析 |
2.4 球形电机的转矩分析 |
2.4.1 球形电机的驱动转矩分析 |
2.4.2 球形电机的阻尼转矩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球形电机建模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 |
3.2.1 间隔与支持向量 |
3.2.2 对偶问题 |
3.2.3 核函数 |
3.2.4 回归建模原理 |
3.3 基于正交试验的样本空间的建立 |
3.3.1 正交试验原理 |
3.3.2 球形电机参数选择 |
3.3.3 球形电机有限元模型 |
3.3.4 球形电机样本空间 |
3.4 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建立 |
3.5 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模型 |
3.6 球形电机设计参数优化 |
3.6.1 内点法 |
3.6.2 球形电机参数优化模型 |
3.7 小结 |
第4章 球形电机的磁悬浮控制及转速检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球形电机的磁悬浮控制 |
4.2.1 单电磁铁磁悬浮控制结构以及原理 |
4.2.2 单个电磁铁悬浮力的数学模型 |
4.2.3 球形电机磁悬浮系统设计 |
4.2.4 磁悬浮系统建模与仿真 |
4.3 球形电机转速测量原理 |
4.3.1 测量原理 |
4.3.2 分析解决方案 |
4.3.3 优化方法及验证 |
4.4 总结 |
第5章 样机制作及实验 |
5.1 球形电机样机系统整体结构简述 |
5.2 球形电机磁悬浮系统 |
5.3 球形电机旋转实验及转速测试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德Hella推出非接触型感应位置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激波与光测的弹丸飞行参数复合探测研究[D]. 任孟虎.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平面磁感应线圈的绝对式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D]. 卜敬.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3]基于光学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的物联网系统优化[D]. 卢文朔. 山东大学, 2020(02)
- [4]激光三角法测距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余文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5]磁栅尺在电梯轿厢位置检测的应用研究[D]. 李嘉骏.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6]小型化高精度绝对式圆时栅传感器研究[D]. 李昌伟. 重庆理工大学, 2020
- [7]互补耦合型电磁感应式绝对直线位移传感器研究[D]. 翁道纛.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8]轮胎硫化内模具的设计与硫化外温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研究[D]. 李尚帅.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9]基于DSP的铁氧体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D]. 陈国庆.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10]面向敏捷航天器姿态控制的球形电机设计与转速检测[D]. 张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