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丹[1](2021)在《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多种方法构建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明确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护士岗位所需具备的胜任力要素,从而更好地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针对性的临床实践教学,以期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客观的参考标准,进一步促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小组会议法形成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初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专家函询问卷。2.采用德尔菲法对初步形成的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进行要素筛选、修订与调整。通过德尔菲法的积极性系数、协调程度、权威程度等指标检验函询结果的可靠性,计算各级要素权重,最终形成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结果:1.文献资料分析结果基于文献分析法,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最终筛选出72篇相关文献,课题小组成员阅读全部样本文献,分别初步提取动机、技能、自我认知、社会能力、特质、伦理决策、知识、组织协调等8项一级要素,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等44项二级要素。2.问卷调查结果基于问卷调查法明确一级要素内容,问卷中各选项重要程度按Likert 5级评分法表示,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各条目题项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小组讨论,按照重要性赋值均数≥4.0确定一级要素框架为知识、技能、社会能力、特质、动机等五项。3.专家小组会议结果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基础上,邀请10位护理行业内专家召开专家小组会议,探讨专硕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构成及各要素内涵,对专硕护士胜任力各二级要素条目按照知识、技能、社会能力、特质、动机等五个维度进行划分。最后,依据专家意见分析形成专硕护士胜任力要素体系初稿,包括知识、技能等5项一级要素,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概念性思维等39项二级要素。4.专家函询结果基于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两轮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两轮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和0.873,变异系数分别在0.000-0.250和0.048-0.190之间,剔除要素得分<4或变异系数≥0.25的要素,并参照专家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最终确定知识、技能、动机、能力、个人特质等5项一级要素,护理学专业知识、科研和创新能力、概念性思维等31项二级要素,并根据对各要素的权重分析,明确各要素的重要性。结论:本研究对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护士岗位应具备的胜任力要素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会议讨论及德尔菲法,最终确立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的要素体系,包括5项一级要素,即知识、技能、动机、能力、个人特质;一级要素下的31项二级要素,即护理学专业知识、科研和创新能力、概念性思维等。将确立的各要素进行权重分析,从而明确各要素的重要性以及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护士岗位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内容,为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实践教学阶段的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了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与职业需求的紧密衔接。
刘萍[2](2021)在《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依据,充分调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护理人才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系统检索我国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文献,运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JHNEBP)模型中的科研证据评价工具和非科研证据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质量评价等级为A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出现有培养方案的要素及内容,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内容来源。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取14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内的MNS毕业生和8名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明晰“需求二元体”视角下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能力需求指导。综合文献内容分析和质性研究的结果形成本研究培养方案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4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使用优序图法确定各种能力的权重,形成最终版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结果1.共纳入42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出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的4个要素及内容包括:培养目标(10个主题,40项内容)、课程设置(29种课程)、临床实践(4个主题,30项内容)、考核评价(8个主题,31项内容)。2.通过对14名MNS毕业生和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得到MNS研究生2个层面8种需求能力,基本需求层面:专业实践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软技能;发展需求层面:学科领导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3.共有24名专家完成了两轮Delphi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100%,两轮函询提出意见的专家比例分别为79.17%和33.33%),权威性较好(Cr=0.88),协调程度较好(两轮函询的和谐系数分别为0.160和0.2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4.应用优序图法确定2个层面9种能力的权重。9种能力的组合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实践能力(0.1101)、护理科研能力(0.0843)、教育指导能力(0.0615)、护理管理能力(0.0584)、基本非技术技能力(0.0577)、创新实践能力(0.0559)、护理领导力(0.0380)、职业规划能力(0.0380)、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0.0202)。结论1.本研究确定了 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包含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2个层面9种能力,为本研究中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可为今后MNS研究生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本研究构建了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研究内容贴近现实需求,研究结果合理可靠,以期为我国改进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MNS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毕亚平[3](2021)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科化培养模式构建 ——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专科化培养现状;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构建MNS研究生专科化培养模式,为护理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方法1.采用网络信息检索法,通过对我国专科护士培养方向调研,了解我国专科护理人才的需求情况;采用内容分析法,对MNS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分析,了解我国MNS研究生专科化人才培养现状。2.基于MNS研究生专科化培养现状研究结果,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会议法,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分层教育理论为指导,对重庆医科大学的MNS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善,构建MNS研究生专科化培养模式。结果1.我国专科护士培养方向设置情况共获取了8个护理学会的专科护士培养方向信息,设置了46个专科护士培养方向,各护理学会普遍设置了重症护理、急诊急救护理、手术室护理、血液净化护理、肿瘤护理等专科方向。存在专科护士培养方向名称不统一的问题。2.MNS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分析(1)培养目标:38所(76%)高校的培养目标将MNS研究生培养定位为“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31所(62%)高校培养目标中对专科护理知识、专科护理工作能力提出了要求。(2)专科方向:50所高校共设置了61个专科方向,设置危重症护理方向的高校最多,有23所(46%)。其次是设置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肿瘤护理方向的高校,均有18所(36%)。(3)课程设置:专科课程与专科方向对应情况:50所高校中专科课程与专科方向完全对应的有11所(22%),部分对应的有9所(18%),未设置专科课程的有30所(60%)。(4)临床实践:28所(56%)高校采用“基础培养阶段+专科实践阶段”两阶段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其中7所(14%)院校允许有临床经验者可以缩短基础能力培养阶段的时间或直接进入专科阶段培养。10所(20%)高校要求对专科知识和专科护理技能进行考核。(5)带教教师资格:3所(6%)高校对临床带教教师的专科工作资质作出要求,其余高校未提及专科工作能力的要求。(6)学位论文要求:13所(26%)高校要求学位论文选题应与所选专科方向一致。(7)与专科护士职业资格衔接情况:3所(6%)高校MNS研究生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进行了衔接,3所(6%)高校鼓励MNS研究生考取专科护士证。3.MNS研究生专科化培养模式的构建组织召开2轮专家会议,共10位校内外专家参与讨论。对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新增了7个方面的内容、修改了3个方面的内容。根据专家意见和课题组讨论结果,构建了MNS研究生专科化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临床实践、考核评价及授位标准等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突出了MNS研究生培养职业化、专科化的特点。结论1.我国专科护士培养方向数量多,需求广泛,但存在专科方向名称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同时,MNS研究生的专科培养方向与专科护士培养方向吻合度低,不利于MNS研究生教育与专科护士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2.MNS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专科培养目标要求不具体,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及考核评价均缺乏专科特色的问题,与MNS“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的总体目标定位存在较大差距,亟需开展MNS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研究构建的MNS研究生专科化培养模式,符合我国MNS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和专科化护理发展需要,可促进MNS院校教育与专科护士职业资格衔接,为护理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宋莉娟[4](2021)在《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死亡教育是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死亡、看待死亡,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医学生是死亡教育的先行者,未来也是与濒死患者接触最多的照护者。医学生获取死亡教育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不仅影响个体对死亡的认知、态度和应对,也直接和间接影响着其对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乃至临终患者及家属的生命质量。死亡相关课程是普及性和专业性死亡教育的最有效形式。然而我国死亡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实践极少,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本课题旨在以医学院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医学院校本科生学情特点为基础,通过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以课程设计相关理论为指导,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并通过教育实验验证课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课程,从而为我国医学院校死亡教育开展推广提供相应的课程指导和实施参考。方法1.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的调查分析:采用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性研究了解上海市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态度与死亡教育态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的影响路径及各路径的影响效应,构建基于学情背景特点的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模型。2.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比较分析:采用比较研究法分析目前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开展情况。从课程目标、性质、授课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数、教学师资以及课程评价等比较要素进行比较研究。3.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的课程设计:采用课程设计理论设计课程,以泰勒目标模式为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选择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进行课程目标分类,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借鉴;结合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比较分析结果和我国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分析结果,进行我国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标准设计,包括课程性质及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分配及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采用Delphi法专家咨询论证课程的关键要素,最终确定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标准。4.《死亡教育》课程的实施评价:采用教育实验方案评价课程效果,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对形成的《死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效果评价,研制实验测评工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分别进行单组前后测分析和比较分析,了解两组学生在死亡相关知识、照顾临终患者态度以及死亡应对能力的课程前后变化及两组间的区别;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半结构式个人访谈,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与改变,以及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结果1.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分析结果: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态度得分3.739±0.575。死亡教育态度模型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家中谈论死亡的情形、临终患者接触经历、对死亡教育的了解共5个外因变量,死亡态度、死亡焦虑以及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共3个中介变量。其中医学生年龄、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死亡态度、死亡焦虑均对其死亡教育态度具有直接影响,性别、对死亡教育的了解、临终患者接触经历、家中谈论死亡情形分别通过中介变量对其死亡教育态度具有间接影响;另外年龄、死亡态度和死亡焦虑既有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所以路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比较结果: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主要面向非实习年级学生,以选修课形式开设;课程目标多以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设定;课程内容集中于死亡与死亡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临终照护知识与技术、濒死与死亡应对,但各国的侧重点不同;理实融合教学法是死亡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策略,其中临床实践的体验式教学是应用最多的实践教学方法;课程学时数与课程内容相一致,各国差异较大;师资队伍以多学科教学团队为主;课程评价以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方式。3.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设计结果:以泰勒的目标模式为指导设计形成的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标准,包含课程性质及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分配及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课程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维度共计17个项目;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死亡与死亡教育展开,涵盖死亡与死亡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临终照护知识与技术、濒死与死亡应对3个主题8个章节27项内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课程共计24学时,其中理论10学时实践14学时。4.《死亡教育》课程实施评价结果:教育实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课程实施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死亡相关知识认知、照顾临终患者态度以及死亡应对能力三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课程实施后:(1)死亡教育相关知识方面,《死亡教育》课程后实验组学生大部分项目准确率得分显着高于实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后实验组学生各项目准确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方面,实验组学生在课程前后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课程后的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得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对患者家属的关怀态度维度得分在实验组干预前后比较和实验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死亡应对能力方面,实验组学生在课程前后死亡应对能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课程后的死亡应对能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实验质性研究结果总结归纳出8个主题25个亚主题:(1)个体收获与改变方面,包括死亡认知的深入、死亡态度的改变、死亡应对能力的提升、延伸思考共计4个主题11个亚主题。(2)对课程的评价与建议方面,包括课程的优点、课程存在的不足、自我表现评价、对课程的建议共计4个主题14个亚主题。结论1.我国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总体持积极和肯定态度,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死亡教育课程设置应从低年级开始,定位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通识拓展课程,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的死亡相关背景经历。2.我国死亡教育缺乏系统化、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设置应符合国情和授课对象学习特点,充分重视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促进多维课程评价。3.形成的死亡教育课程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学习对象的学情。包含普适性死亡教育和专业性死亡教育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注重体验式教学的应用。4.死亡教育课程能够改变学生对死亡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死亡应对能力,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生活态度和职业态度,对学生今后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帮助;学生对课程评价较高,对课程的建议对后续课程的完善修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我国死亡教育的发展推广提供了参考。
杨艳林[5](2021)在《专科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专科护士培训,专科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但是,目前我国专科护士的管理和使用现状不容乐观,专科护士经过资格培训后,工作岗位和职责并无明显变化,“重培训轻使用”现象普遍,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资格认证和培训标准,致使专科护士专业能力也存在较大差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科护士队伍的稳定和专科护理事业的发展。护士层级管理体系是以专业能力的高低对护士分层、定岗、定薪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各层级护士的护理能力,受到全球护理管理者的广泛关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专科护理发展较早的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专科护士管理制度,而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专科护士岗位管理体系。因此,构建专科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体系,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尤为必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专科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专科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体系,并初步应用于临床,以期为今后专科护士的选拔、培养、分层、任用、晋级与考核等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和专家预咨询,参考国内外专科护士管理经验,依据我国专科护士发展现状、专家意见,初步构建专科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2)采用德尔菲法选取25位专家进行2轮咨询,通过专家积极程度、专家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对本研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使用条目的合理性赋值均数、变异系数和满分比,结合专家指导意见等筛选、修改条目,最终形成专科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体系。(3)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甘肃省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7个专科科室为试点专科,成立管理小组对管理体系进行修订形成专科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办法、专科护士初次定级申请表,采取自愿申请的原则对试点科室的护士进行初次定级。研究结果(1)本研究初步构建的专科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包含层级框架、培训准入标准、认证机构最低标准、再认证标准、核心能力、岗位职责、继续教育课程安排、考核标准、初次定级标准和晋级标准共10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252个三级指标。(2)本研究第1轮专家咨询,共发放问卷25份,全部回收,专家积极程度100%,专家权威系数0.862,平均协调系数0.171;第2轮专家咨询,发放问卷25份,回收24份,专家积极程度96%,专家权威系数0.894,平均协调系数0.210,两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经过卡方检验,均P<0.05,符合统计学要求。构建的专科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体系包含专科护士准入标准、核心能力、层级框架、岗位职责标准、初次定级标准、晋级标准、继续教育课程、考核标准和岗位绩效9个一级指标、37个二级指标、250个三级指标,其中专科护士层级框架为:S1级专科助理护士、S2级初级专科护士、S3级中级专科护士、S4级高级专科护士以及S5级护理专家。(3)本研究初步应用的7个试点专科为手术室专科、急诊急救专科、重症专科、麻醉专科、血液净化专科、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新生儿专科;共有251名专科护士提交初次定级申请,经管理小组审核后,最终纳入专科护士232名,初次定级后S1级专科助理护士94名(40.52%)、S2级初级专科护士75名(32.33%)、S3级中级专科护士42名(18.10%)、S4级高级专科护士18名(7.76%)、S5级护理专家3名(1.29%),专科护士从低层级到高层级呈金字塔状,符合理论依据。研究结论本研究咨询专家的代表性强、权威性高,构建的专科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体系包括9个一级指标、37个二级指标、250个三级指标,专家意见集中、内容全面、结构合理,体系初步应用切实可行且结果符合理论依据,有望为医院在临床专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耿艺[6](2021)在《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 的]构建适合临床护士的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初步评价其培训效果。具体目标:①编制问卷调查云南省临床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知信行水平;②结合文献研究、现状调查及德尔菲法构建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为今后开展临床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培训提供理论依据;③评价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的应用效果。[方 法]本研究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云南省临床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使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云南省5所三级医院,12所二级医院的临床护士进行调查。使用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对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分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问卷得分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第二部分: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的构建。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第一部分调查结果拟定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初始内容。采用德尔菲法,选取15名该领域内的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修订指标,最终确定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第三部分: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的初步应用。选取我院76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E-learning教学形式结合第二部分构建的培训方案进行培训。使用临床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知信行问卷、知识测验及培训评价问卷进行培训效果评价。[结 果]第一部分:自行编制的问卷包括3个维度,43个条目,问卷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5,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61,表明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有效调查1208名临床护士,知识维度得分为(11.14±2.67),态度维度得分为(60.65±7.55)分,行为维度得分为(58.87±9.50)分,问卷总得分为(130.66±16.67)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为伤口造口失禁专科组成员、是否护理过IAD患者、是否知晓IAD相关指南或共识、参加IAD相关培训次数、科室有无IAD预防及处理流程的临床护士,IAD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和知信行总分也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临床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知信行总分的因素为:职称、职务、是否了解IAD相关护理.流程或指南、IAD相关内容培训次数、科室是否有IAD预防及处理流程。第二部分:基于文献回顾、理论研究、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两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91,第二轮咨询后,各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00、0.273、0.268、0.339。根据专家意见筛选、修订指标,最终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第三部分:1.临床护士 IAD知信行得分:培训后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培训前显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知识测验得分:最高分125分,最低分55分,平均得分(94.74±19.32)分,及格人数为67人(88.16%);3.培训评价问卷得分:培训内容(4.66±0.45),培训设置(4.55±0.50),授课方法(4.65±0.45),师资队伍(4.59±0.47),整体评价(4.56±0.46),所有条目平均分均高于4分。[结 论]护理管理者应对临床护士 IAD护理知信行水平给予关注,尤其应重视对低年资、低职称临床护士提供培训。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现状调查以及德尔菲法构建的失禁相关性皮炎培训方案包括课程内容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以及课程实施评价13个项目,其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实证研究发现其具有适用性,可行性好,能明显提高新入职护士 IAD的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水平,对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推进IAD护理实践具有正向作用。
袁美玲[7](2020)在《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初步构建》文中提出目的以能力结局—行为评估(The Competency Outcome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odel,COPA)模型为指导,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培训相互衔接的培养思路融入到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旨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体现ICU专科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新思路。方法1.文献回顾: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查阅国内外医学高校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国家相关文件政策,了解新入职护士培训及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研究现状,根据文献回顾结果拟定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初稿。2.半结构访谈:课题组对来自护理教育、护理管理、ICU专科护理相关领域的6位专家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结束后修订函询问卷,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3.德尔菲专家函询:从全国选取30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两轮函询,请专家按Likert5级评分法对各条目进行重要性评分。指标删除标准为同时满足重要性赋值<3.5、变异系数>0.25,结合课题组讨论意见进行修改或删除。4.统计学方法:函询专家一般资料用率、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研究可靠性用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专家协调系数表示;条目重要程度用均数±标准差、权重值表示。结果1.文献回顾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268篇文献,依据相关程度将文献分为两组:一组是非直接相关文献(78篇),这组文献主要包括培养现状、对策及发展建议,旨在了解目前MNS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本研究建立科学可行的MNS培养方案奠定基础。另一组是直接相关文献(190篇),主要围绕MNS培养内容探索,包括培养模式、核心能力、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及与新入职护士培训并轨等内容。2.半结构访谈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共确定了包括MNS培养与新入职护士培训有效衔接可行性及衔接后ICU方向MNS培养策略两大主题。3.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来自12个省份的25位专家完成了两轮专家函询。专家年龄为(49.56±7.56)岁,参加工作年限为(28.32±8.93)年。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3.33%和89.29%,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1,两轮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17(P<0.001)和0.206(P<0.001)。4.指标修改结果:第一轮专家函询指标共174项,共有12名专家提出35条修改建议。按照本研究的指标纳入排除标准,本轮共增加指标29项,删除指标4项,修改指标12项;第二轮专家函询指标共199项,共有3名专家提出5条修改建议。修改指标4项,增加指标1项。最终形成包含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总体时间安排、临床实践内容、过程考核及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6部分在内的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结论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家积极性及权威程度较高,构建的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科学性,可为我国新入职护士培训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提供新思路。
李雪珠[8](2020)在《重症专科护士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重症专科护士(ICU CNS,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核心能力现状;了解ICU医护人员、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NS,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对重症专科护士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衔接培养的认知、态度和期望;构建重症专科护士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方法:1.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钟丽萍等编制的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水平调查问卷对在江苏省专科护士培养基地的386名重症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和分析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形成衔接培养方案的核心能力框架。2.在前期现状调查和回顾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江苏省三家医院的95名ICU专科护士、40名ICU医生、55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衔接培养的认知、态度和期望,了解不同对象对衔接培养的期望和需求,形成衔接培养初步方案的课程设置、师资要求、考核评价方式等框架要素。3.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并同时参考现行重症专科护士培养方案和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制定专家咨询问卷。应用Delphi法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确定衔接培养方案。结果:1.研究显示江苏省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和工作现状:目前重症专科护士在工作岗位承担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管理等多种角色,但各项能力发展不均衡,具体表现为临床实践能力最强,科研能力最弱,ICU相关专科知识不足。2.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对重症专科护士培养、MNS教育等内容不太了解,认为ICU专科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是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的最大优势,教育系统化、注重综合能力培养是MNS教育的最大优势。衔接培养是将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融合,以期系统地提高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实现与国外培养模式的接轨等;在制定衔接培养方案时需要突破培养模式、招生及报考条件、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方式、学位/资格证授予标准等方面的障碍。3.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95%;专家个人权威系数0.73~1.0,专家群体权威系数为0.85;第一轮专家咨询培养目标、理论课程设置、临床实践方案、考核评价方式四个维度条目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0.214、0.045~0.195、0.034~0.569、0.072~0.181,第二轮四个维度变异系数分别为0.056~0.180、0.046~0.180、0.033~0.195、0.076~0.186;两轮专家咨询培养目标维度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05~0.233、0.154~0.200(P<0.001),理论课程设置维度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6~0.292、0.209~0.248(P<0.001),临床实践方案、考核评价方式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79~0.352(P<0.001)、0.108~0.266(P<0.001);重症专科护士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由培养目标、理论课程设置、临床实践方案、考核评价方式四个维度组成,培养目标包含职业价值观、重症医学专业理论知识、重症护理专科实践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等8个一级条目,40个二级条目。理论课程分为重症护理专科课程、研究生公共学位课程、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研究生专业拓展课程4个模块,包含23门课程。临床实践方案包含实践目标11个条目、实践内容14个条目、临床轮转安排3个条目、临床带教老师资质6个条目。考核评价方式包含毕业课题类型为重症护理临床课题、理论考核方式3个条目、临床实践考核方式5个条目。结论:1.重症专科护士专业核心能力总体在中上等,临床护理能力得分最高,最低的是科研能力得分,其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教育能力、管理/领导能力、顾问/咨询能力。2.ICU护士、ICU医生、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重症专科护士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衔接培养持积极态度,认为具有可行性。3.构建的衔接培养方案包含培养目标、临床实践方案、理论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方式四部分内容,凸显了重症护理的专科特点,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李正红[9](2019)在《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循证护理现状调查及培训方案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其循证护理知识和技能、态度及实践行为现状及对循证护理临床培训的需求。在文献回顾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的循证护理培训方案,为医院开展循证护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回顾法:回顾循证护理教育和培训相关文献,确定本研究的主题为“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循证护理现状调查及培训方案构建”。2.问卷调查法: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43名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和一般情况调查表作为研究工具,收集相关资料。在文献回顾和问卷调查基础上,构建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循证护理培训方案。3.德尔菲法:为了对上述循证护理培训方案的内容设置进行评价,我们遴选出27名专家,其研究领域涵盖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护理科研等诸多方面。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咨询,最终的评价意见趋于一致,得到了一个较可靠的临床培训方案。4.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 2010与SPSS 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频数和百分数对专家的一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用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权威程度;用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满分比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s W)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结果1.96%的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认为临床工作中需要开展循证护理实践,94%的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认为有必要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开展循证护理培训。本科新入职护士循证护理实践态度维度得分最高,为(5.02±1.08)分,而循证知识技能维度和实践行为维度得分偏低,分别为(3.98±0.95)分和(4.25±1.17)分。2.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5和0.875,总体Kendall’s W分别为0.139和0.131(P≤0.001)。3.初步构建了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循证护理临床培训方案,包含6项一级指标,分别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师资、培训效果评价,并延伸出了31个二级指标和131个三级指标。结论1.通过对现阶段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现状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实践中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循证护理态度较积极,但循证护理知识技能和循证实践水平不容乐观,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循证护理相关培训,提高其循证护理知-信-行水平。2.我们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构建了一套循证护理临床培训方案。该方案包含了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师资、培训效果评价6个方面,以强化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循证护理意识,提高其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本研究最终形成的培训方案具有可靠性和针对性,对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循证实践培训的开展具有理论参考作用。
林雅珠[10](2019)在《福建省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效与人才需求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就业发展情况。2.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就业所在的用人单位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评价。3.探讨福建省未来5年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人才需求规模和特征。方法:1.采用描述性研究,对福建医科大学20022017年毕业的108名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工作满意度。运用SPSS22.0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统计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2.采用描述性研究,对福建医科大学20022017年毕业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就业所在用人单位的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福建医科大学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工作满意度情况、职业素养评价、能力评价、其他培养意见和建议。运用SPSS22.0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统计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3.采用描述性研究,对福建省三级医院和开设护理专业的本科、高职、中专院校的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现有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情况、未来5年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的需求人数、专业方向需求、能力需求、职业素养需求、课程需求、招聘的侧重因素及其他方面的需求。运用SPSS22.0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统计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护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达到99.07%,97.22%的硕士研究生从事的工作与护理专业相关;接受或正在接受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有25人(占比23.15%);硕士研究生的能力自我评价较好;总体工作满意度平均分为(58.32±0.89)分,分数最高的三项分别是:工作稳定性、同事关系和工作条件,分数最低的三项分别是:工作收入、工作时数和工作提升的机会;此外,从事临床护理的硕士研究生工作满意度高于从事护理教育的硕士研究生工作满意度。2.用人单位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评价情况:用人单位对护理硕士研究生工作表现的满意度达96.97%,职业素养评价较高,最高的是敬业精神,最低的是心理素质;能力评价较好,分数最高的3项分别是教育教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分数最低的三项分别是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其他学校毕业的护理硕士研究生相比,评价最高的3项分别是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用人单位对护理硕士研究生能力的评价低于护理硕士研究生能力自评;用人单位建议应加强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及创新能力的培养。3.福建省三级医院与护理院校现有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情况:福建省有22家(43.14%)三级医院有护理硕士研究生,13家(86.67%)护理院校有护理硕士研究生。不同单位拥有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数量参差不齐,护理本科院校拥有最多的护理硕士研究生,中位数为12.00(5.50,20.50),省级医院拥有护理硕士研究生数量的中位数是2.00(0.00,6.50),部分医院没有硕士研究生,有的医院拥有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占护理员工的比例范围达2.86%。4.福建省未来5年用人单位对护理硕士研究生需求情况:(1)预计总需求量为514人。其中,三级医院预计需求总数是407人,专业学位255人,学术型152人;护理院校需求总数是97人,专业学位39人,学术型58人;(2)三级医院对护理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需求得分最高的是重症护理,其次是急诊急救护理,此外,依次是老年护理、手术室护理、伤口造口护理;(3)对护理硕士研究生能力需求最高的前5项依次是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临床护理能力;(4)对职业品行需求最高的前5项依次是责任意识、敬业精神、慎独精神、工作主动性和合作精神;(5)对培养院校课程设置建设需求前10项依次是:护理科研方法、循证护理、医学统计学、医学文献检索、临床研究设计与论文撰写、科研项目设计与申报、统计软件的应用、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护理教育理论与实践、心理护理理论与实践,其中有5门是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7门课程与科研相关;(6)招聘侧重因素主要是学术诚信、面试时的综合表现、第一学历是否为护理、外语水平、毕业论文质量。结论:1.福建医科大学护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专业思想较稳定,就业地区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的东部城市,继续深造与就业发展前景较好,工作满意度较高。2.用人单位对福建医科大学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工作满意度较高,但仍需加强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福建省未来5年护理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数量高于福建省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培养院校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综合用人单位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情况,对培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和用人单位分别提出以下建议:(1)护理院校;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和质量;加强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培养;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快护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化发展;设置具有护理特色的课程,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2)护理硕士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水平,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3)用人单位:完善绩效薪酬管理制度,增强护理硕士研究生工作积极性;做好护士分层管理,发挥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价值。
二、我国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我国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的现状概述 |
2.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供给的现状概述 |
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确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3.2.2 文献检索策略 |
3.2.3 文献质量评价 |
3.2.4 资料分析与整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文献检索结果 |
3.3.2 内容分析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需求的质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2.1 纳入标准 |
4.2.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 |
4.3 研究方法 |
4.3.1 制定访谈提纲 |
4.3.2 资料收集方法 |
4.3.3 资料分析与处理 |
4.3.4 伦理学原则 |
4.3.5 质量控制 |
4.4 研究结果 |
4.4.1 受访者一般资料 |
4.4.2 主题提炼 |
4.5 小结 |
第五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专家遴选 |
5.2.2 拟定初始函询问卷 |
5.2.3 函询过程 |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5 伦理原则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专家基本情况 |
5.3.2 专家意见整理 |
第六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能力的权重确定 |
6.1 研究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2.1 确定2个层面的能力权重 |
6.2.2 确定9种能力权重 |
第七章 讨论 |
7.1 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分析 |
7.2 方案构建的内容分析 |
7.3 方案构建的意义分析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性 |
8.3 局限性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科化培养模式构建 ——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技术路线图 |
五、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二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科化培养现状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科化培养模式构建——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全文总结 |
一、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护士培养衔接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
一、研究背景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现状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对象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第五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实验研究 |
一、实验方案设计 |
二、实验课程实施 |
三、实验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四、实验结果 |
五、实验结果讨论 |
第六部分 讨论 |
一、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的设计思考 |
二、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的实施建议 |
三、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的推广价值 |
小结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局限性与后续研究的思考 |
附录一 《死亡教育》课程标准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二 《死亡教育》课程前后测问卷(节选) |
附录三 关于《死亡教育》课程访谈的知情同意书 |
综述 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开展现状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5)专科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操作性定义 |
1.3.1 专科护士 |
1.3.2 护士层级管理体系 |
1.4 理论基础 |
1.4.1 护理职业三阶梯理论 |
1.4.2 Benner理论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方法与步骤 |
2.1 体系构建原则 |
2.1.1 科学性 |
2.1.2 动态性 |
2.1.3 实用性 |
2.1.4 系统性 |
2.2 构建体系基本框架 |
2.2.1 成立研究小组 |
2.2.2 文献分析法 |
2.2.3 头脑风暴法 |
2.2.4 专家预咨询 |
2.3 实施德尔菲法 |
2.3.1 遴选咨询专家 |
2.3.2 实施专家咨询 |
2.4 初步应用体系 |
2.4.1 成立管理小组 |
2.4.2 研究对象 |
2.4.3 研究工具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2.6 伦理原则 |
2.7 质量控制 |
2.7.1 管理体系构建的质量控制 |
2.7.2 体系初步应用的质量控制 |
2.8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专家基本信息 |
3.2 专家积极程度 |
3.3 专家权威程度 |
3.3.1 专家的判断依据 |
3.3.2 专家的熟悉程度 |
3.3.3 专家的权威程度 |
3.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3.5 第一轮专家咨询意见 |
3.5.1 专科护士层级框架 |
3.5.2 专科护士培训准入标准 |
3.5.3 专科护士认证机构标准 |
3.5.4 专科护士再认证标准 |
3.5.5 专科护士核心能力 |
3.5.6 专科护士岗位职责 |
3.5.7 专科护士继续教育课程安排 |
3.5.8 专科护士考核标准 |
3.5.9 专科护士初次定级标准 |
3.5.10 专科护士晋级标准 |
3.6 第二轮专家咨询意见 |
3.6.1 专科护士层级框架 |
3.6.2 专科护士培训准入标准 |
3.6.3 专科护士认证机构标准 |
3.6.4 专科护士再认证标准 |
3.6.5 专科护士核心能力 |
3.6.6 专科护士岗位职责 |
3.6.7 专科护士继续教育课程安排 |
3.6.8 专科护士考核标准 |
3.6.9 专科护士初次定级标准 |
3.6.10 专科护士晋级标准 |
3.6.11 专科护士岗位绩效 |
3.7 专科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体系 |
3.8 体系初步应用结果 |
3.8.1 初次定级专科护士基本信息 |
3.8.2 专科护士初次定级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的科学性及可靠性 |
4.2 体系的内容 |
4.2.1 专科护士准入标准 |
4.2.2 专科护士层级框架 |
4.2.3 专科护士核心能力 |
4.2.4 专科护士岗位职责 |
4.2.5 专科护士初次定级标准 |
4.2.6 专科护士晋级标准 |
4.2.7 专科护士继续教育课程 |
4.2.8 专科护士考核标准 |
4.2.9 专科护士岗位绩效 |
4.3 体系的实用性 |
4.3.1 专科护士培养层次有待提高 |
4.3.2 体系的可行性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云南省临床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的构建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的初步应用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综述 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知信行现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初步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相关概念及研究进展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5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文献研究结果 |
2 半结构访谈结果 |
3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
讨论 |
1 ICU方向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
2 ICU 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培训衔接方案指标分析 |
3 本研究的创新性 |
4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8)重症专科护士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五、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章 利益相关群体对重症专科护士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衔接培养的认知、态度和期望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章 重症专科护士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的构建 |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
二、研究结果 |
三、衔接培养方案的确定 |
四、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果 |
二、创新性 |
三、局限性 |
四、未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专科护士培养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衔接的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循证护理现状调查及培训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3 研究相关概念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循证护理现状调查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
2 新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具体现状 |
讨论 |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培训需求分析 |
2 新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处于中等水平 |
第二部分 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循证护理培训方案的构建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文献回顾法结果 |
2 德尔菲法咨询结果 |
3 专家咨询结果 |
讨论 |
1 培训方案构建的科学性与咨询结果的可靠性 |
2 本科学历新护士循证护理培训方案的制定 |
3 本研究的创新性 |
4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缩略词表 |
致谢 |
(10)福建省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效与人才需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研究目的 |
4.研究意义 |
5.操作性定义 |
6.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护理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成效 |
(一)护理硕士研究生就业与发展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二)护理硕士研究生所在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评价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第二部分:福建省护理硕士研究生需求情况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总结 |
1.主要研究成果 |
2.研究创新点 |
3.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我国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构建[D]. 赵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D]. 刘萍. 山东大学, 2021(12)
- [3]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科化培养模式构建 ——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D]. 毕亚平.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4]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研究[D]. 宋莉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专科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D]. 杨艳林. 兰州大学, 2021(09)
- [6]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耿艺.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7]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初步构建[D]. 袁美玲. 青岛大学, 2020(01)
- [8]重症专科护士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的构建[D]. 李雪珠. 东南大学, 2020(01)
- [9]本科学历新入职护士循证护理现状调查及培训方案构建[D]. 李正红. 青岛大学, 2019(02)
- [10]福建省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效与人才需求调查研究[D]. 林雅珠.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