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创新重在学习——春兰集团首席执行官陶建幸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马婷[1](2015)在《历史风云与创新映像西安电影制片厂影业发展研究(1979-2000)》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电影工业的国有化完成之后,电影制片厂作为国家唯一批准的电影文化制作单位,拥有着独特的权力。可以说,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影片制作与电影人的生存,都与电影厂体制休戚相关。而在新中国大大小小的电影制片厂中,西安电影制片厂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八九十年代的一个独特案例,它所指涉的“西部电影”创作,不仅标明了中国电影艺术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电影事业发展曾经有过的成功经营模式和文化思潮。因此,本文以西安电影制片厂及其出品影片为切入点,根据史料,从产业体制、文化事件、电影人三个层面对“西影”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将被忽略的历史细节和文化事件进行还原,以期对中国电影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脉络参考和启示。本论题着重从1979年文革后西影恢复电影生产到2000年西部电影集团的成立这一历史时期为主要研究时间跨度,以这一时间段西影厂的改革策略,创作风格,出产影片数量和国内外获奖情况的史实资料为经,折射出一个历史时期西影厂所走过的发展历程;以这个时期电影创作群体所体现出的文化意蕴和特色为纬,展开全面而细致的论述。一方面,详述西影厂二十年电影商业和艺术辉煌的历史,另一方面,以导演个案和类型片为研究,阐述第五代导演在吴天明的帮助之下横空出世的人文背景和历史原因,探讨西影厂出品影片作品的深远影响,并对“西影模式”加以分析。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缘起、研究现状综述以及主要研究方法,在对前人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成果进行概览的基础上,阐明本选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并主要论述该论题在重写电影史的价值意义和对当代电影文化研究指向上的深远影响,并说明本文如何结合电影作者论、电影本体论和文化研究三个维度的研究方法,来对“西影”的具体产业经营和艺术作品进行总结。第一章主要是西影厂制片历史发展的概述,以年代划分对其制片经营和艺术事件进行总体上的概说。主要分为早期经营二十年(1958-1978),八十年代勃兴时期(1979-1989),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转型期(1990-2000)三个时间段,对其创作环境、资本构成、人脉流动、作品获奖、文化交流方面进行宏观性阐述。第二章主要是对西影厂在八十年代最为突出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探究。西影最初是作为省属国有制片厂中的国家电影产业布局的西部区域性定位小厂,在受到钟惦棐先生“西部片”理论的启发之后,在厂长吴天明的领导下,是如何取得艺术和商业上的瞩目成就的。第三章主要是讲第四代导演中的西影力量。这些西影的导演和厂长吴天明是同一创作活跃时期的同龄人,他们也为西影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终生的能量,电影人主要有滕文骥、颜学恕、张子恩,本章将他们的作品还原到当时具体的创作语境中,探讨其个人言志与制片体制、艺术追求和政策环境之间的互动性平衡。第四章主要是讲文革后第五代导演与西影厂的渊源。在寻求第五代电影作者共性的同时,也详细阐释了每一位作者的创作个性和拍片机缘。导演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西影合作的导演,主要有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另一部分是西影自己培养出来的导演,主要有黄建新、何平、周晓文。与之前的第五代导演研究所不同的是,在影片文本研究细读的基础之上,更倾向于突出导演的创作经历,尤其是突出作为“第五代教父”吴天明在西影厂的平台上给予的创作机会,并对与第五代同时期在编剧、摄影、美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电影人做一概述,主要有芦苇、顾长卫、曹久平等。第五章主要是讲在九十年代西影与第六代导演的合作。从新生代导演的成长经历、新生代导演所面对的社会语境以及西影扶持新人的电影创作传统三个方面对第六代都市题材和西部题材电影进行阐述。西影与第六代导演的“艺玛制作”在九零年代也出品了一系列商业和艺术上共赢的都市影片。主要合作导演有张元、张扬、施润玖、金琛、王全安,另外概述了这一时期与港台地区的合拍片模式,以及二十年发展中类型化探索的历史碎片对于当今影坛格局的影响。结论是站在电影史的维度上对于西影厂制片和电影人的一个综合评价,并结合当时国内电影产业的大环境和其他制片厂的境遇,对西影厂的兴衰做一简要分析。
叶素文[2](2012)在《基于信任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族企业在全球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西方家族企业发展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发展脉络和路径,主要是通过改造股权结构、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更加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逐渐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我国家族企业何去何从?是按照西方家族企业的演化路径持续成长,最终完成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还是因为自身特色而具有不同的发展动力和演进轨迹?我国家族企业成长的奥秘到底在哪里?能否被破解?对以上问题,传统的研究路径是基于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以及借鉴西方成功的家族企业管理经验,试图建立一套科学的制度体系或发展理论,用于指导我国家族企业的制度设计或管理发展的实践,但事实上往往事与愿违,并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适合中国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或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我国家族企业的现实发展态势非常良好,但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却面临较大障碍。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家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践中,家族企业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最担心的问题是经理人的信任风险导致企业危机,信任关系的构建与发展是保证职业经理人制度效率的关键。因此,探讨家族企业如何在信仟关系框架下提高制度与管理的效率,是当今家族企业发展理论与治理理论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国正处在“二次创业”的家族企业来说,具有更为直接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信任的视角,试图探究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信任倾向与组织承诺的互动关系下的制度设计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制度信任视角,重点分析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信任行为倾向与组织承诺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典型案例、协同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的工具或方法,基于制度化信任视角探讨了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设计思想,在提高家族企业的制度化信任、促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措施和建议。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诸多现实问题,归根结底是委托代理人之间信任关系冲突的集中表现。信任与制度是相互作用的,家族企业信仟关系对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引进以及职业经理人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影响,社会诚信基础缺失、职业经理人道德水平不高,会导致家族企业信仟关系内外有别,从而影响了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变迁。家族企业经理人的引入和退出,明显受到信任和制度性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制度和信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制度信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实现雇主与经理人共赢,这是我国未来家族企业成长的关键。本文认为职业经理人的信任来源是多维的,包括社会信任、心理契约信任及制度信任。并通过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仟倾向与组织承诺关系的实证分析,建立了信任倾向与组织承诺回归模型,以此作为信任博弈的研究前提。研究表明,信任是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组织承诺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具有显着正相关。职业经理人信任倾向的三个维度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程度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制度信任、心理契约信任及社会信任,制度信任影响最大。而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存在动态的信任博弈。本文借鉴国内外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成果,改造了代理人效率工资中的部分假设,增加了基于信任的“制度化收益”及“匹配收益”两个影响因素,完善了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三阶段信任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家族企业信任关系具有外部性,信任制度的合理设计并有效运用,是保障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效率的关键因素。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一个制度综合的系统,它是以制度群的形式存在并产生作用的。在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中,必须考虑制度元与制度群之间的系统性与协作性,从而达到实现制度效率与管理效率的目标。本文借鉴协同理论思想,通过案例分析和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宁波地区家族企业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案例为基础,分析了制度人性化、制度协同对建立制度信任、提高制度效率的重要性。基于制度信任,在开放理念、完善制度、增进信任、完善委托代理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职业经理人制度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孟冬妮[3](2011)在《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诺贝尔经济学奖两次授予研究人类决策的学者,可见,决策行为研究是一个充满无穷魅力的前沿研究课题,管理实践中因企业战略决策不当导致企业陷入被动、困境的事例屡见不鲜。系统理论思想认为,在决策系统中决策主体是核心,其他因素都是被动的。在企业战略决策系统中高层管理者对战略决策有效性起着关键作用,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直接影响战略决策结果。研究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对于加强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管理,保证企业战略决策有效性,提高企业战略绩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中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引入传统经济学分析框架,提出人们行为不理性的一面,涌现出大量研究结论和研究成果,为管理领域的决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在战略决策理论和实证研究中,主要涉及战略决策产生、执行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引入新的研究变量进行多纬度分析,更多的集中在对决策系统中客观因素的分析,缺乏对决策者决策行为的针对性研究,企业战略决策研究出现缺憾。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研究是战略决策研究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它能够部分的弥补目前战略决策研究的某些不足。对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强化人们在理论上对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的认识,确立从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到企业战略决策有效性的理论导向,丰富和充实了相关文献。其次可针对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中非理性决策行为进行管理,使行为管理更具有可操性,对提高战略决策有效性具有实质意义。同时企业可以依据研究结论完善企业制度体系,减少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偏差对企业战略造成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对已有的战略决策和风险行为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述的基础上,确立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影响因素,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的影响程度,构建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综合模型,减少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偏差,提高企业战略决策有效性。本论文研究中使用文献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和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论文框架结构以及论文创新点。第2章文献综述。本部分对研究文献进行了重新梳理,对战略决策研究、风险行为研究、高层管理者作用研究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阐述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基础,界定本论文的研究概念,为后面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出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第3章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方式分析。本部分对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方式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深度访谈的结论,通过理论分析探讨战略决策风险行为方式产生原因,并且对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方式进行归纳,提出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主要是启发式偏差,具体表现为直觉推断和过度自信,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检验,进一步验证了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的有限理性。第4部分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本部分对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实证检验。分别对高层管理者风险倾向、风险感知、预期收益以及个体特征这些变量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风险感知、预期收益、个体特征因素对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其中风险感知又受到过度自信、控制幻想、相信小数定律这些认知偏差的影响,高层管理者风险倾向和其他管理者没有明显区别,并且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对上述因素影响程度进行验证。第5部分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综合模型及检验。本部分在前面分析结果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探讨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明确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的综合模型。其中影响战略决策风险行为最直接最显着的变量是风险感知因素和预期收益因素,其次是高层管理者个体特征因素,风险倾向因素对战略决策风险行为没有直接显着影响,影响风险感知变量为控制幻想和相信小数定律因素,过度自信对风险感知没有直接影响。综合模型的建立为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管理提供依据。第6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对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关于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方式以及行为表现;关于影响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因素的选择;关于对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影响因素的验证;关于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综合模型的建立。继本研究后,还可以有以下研究方向:进行更大样本的检验分析;进一步构建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综合管理系统模型;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影响因素指标的进一步完善。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从风险行为视角研究企业战略决策有效性,进一步完善企业战略决策研究理论;识别并分析了企业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且通过实证检验验证对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的影响作用,突破了行为研究定性分析的局限性;构建了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综合模型。
葛良[4](2011)在《六西格玛管理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六西格玛管理自从被摩托罗拉公司创立以来,一度在全球许多公司掀起六西格玛管理的浪潮。它是一种追求完美质量、以顾客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在世界上许多公司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六西格玛在中国的发展却并不是那么广泛,但是2002年以来,国内相继有很多大型企业开始推广六西格玛管理,宝钢、太钢、中远、联想、格力、春兰、美的、TCL、中国建设银行等等都在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并且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本文第一章以中国国家质量奖的开展为背景,分析总结了国外质量奖的情况及其所发挥的作用,说明了中国质量奖对中国企业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章学习总结了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结构、改进方法以及改进各阶段所使用的工具等进行了介绍;第三章分析了某电缆企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以其项目背景为依据,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的知识对电缆厂的高温芯线工序进行改良,并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成果,并分析了六西格玛管理在电缆厂的推进方式。第四章通过对六西格玛黑带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探明了影响六西格玛管理在中国企业中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并对调查中排名前五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五章是本文的创新点,本章通过对当前中国国家质量奖的评奖准则《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六西格玛管理的对比研究,从理论上研究了六西格玛管理与卓越绩效管理的整合点并对某些整合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过本文对六西格玛管理理论介绍以及六西格玛项目的开展,研究了六西格玛管理在企业中的推进模式;通过六西格玛管理在中国企业中应用的关键成功因素,得出了在企业中推进六西格玛管理应重视的因素;通过六西格玛管理与卓越绩效管理的整合点分析,为中国企业成功实施国家质量奖的评价准则——卓越绩效管理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参考。
李国军[5](2007)在《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结构和效应机制:人与创业匹配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创业精神是人力资本的关键形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本研究采用创业研究的建构主义思想和过程观点理解创业,定义创业为创业者与环境交互作用以创新结果追求持续发展的行为过程。通过回顾创业精神的个性特质、行为特征、能力资源和个体差异4个方面的研究文献,表明创业精神存在多方面的研究证据,但是缺乏整合的结论,匹配于创业活动的创业精神结构及其效应机制是创业领域基础而紧要的研究问题之一。本研究以人与创业匹配的观点作为理论焦点,来克服创业研究中以创业者为中心的特质范式和以创业过程为中心的行为范式之间的分离,通过以中国企业家为样本的4个研究,从创业者与创业活动的匹配关系中捕捉创业精神的内容结构并考察其在创业过程中的效应机制。创业精神的内容结构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经典模式的综合设计策略,通过:(1)创业者个案访谈和企业家创业案例的理论编码;(2)企业家对编码的审计和反馈;(3)领域专家对编码的讨论;(4)扩展样本数据的编码验证;(5)与相关研究证据系统的理论比较:(6)扎根中国文化传承和时代背景的讨论以及中西研究证据的对比考察,得到创业精神内容结构的定性理解:创业精神是个体主动追求持续成功的行为状态,它包括进取导向、成长导向、责任导向和创新导向4个维度,其中责任导向和成长导向表征了中国文化传承和时代背景的优异基因。创业精神与创业过程的关系研究整合过程理论和变量理论的分析策略考察创业者与创业活动的个案,提出了由创业精神、组织创业、创业绩效、智力资本和创业环境5个核心变量来理解创业精神在创业过程中的效应机制的理论模型:创业活动中体现的创业精神发动着组织创业,以实现御业绩效;创业环境塑造组织创业的行动策略,创业行动也塑造着创业环境:创业环境和组织创业影响组织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也在创业过程中得到开发,并发挥着核心资源的作用。创业精神的结构效度和差异特征研究证实了创业精神的成份观4维度结构。创业精神进取导向、成长导向、责任导向和创新导向的4维度模型得到好的拟合,维度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维度的平均抽取方差与维度间相关系数的比较表明了创业精神测量较好的聚合效度和辨别效度。创业精神与创业胜任力在维度水平的相关分析支持创业精神的诺莫效度。创业精神对个体的生涯成功具有预测效度,维度水平的创新导向、进取导向和成长导向显着地影响生涯成功。比较不同个体和组织背景的受测者的创业精神表明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背景和成长特性方面。创业精神的效应机制研究表明:(1)创业精神对组织创业和创业绩效具有显着的效应。创业精神的4个维度都显着地影响组织创业,创新导向和责任导向显着地影响创业绩效。组织创业完全中介创业精神对创业绩效的效应。(2)创业环境及其社会支持和政策调控维度显着地影响创业绩效。组织创业充分中介创业环境对创业绩效的效应。组织创业及其创新领先、事业拓展、组织革新维度显着地影响创业环境。(3)创业环境对组织的智力资本具有显着的影响,社会支持、政策调控和资源配置3个维度都显着地影响智力资本。智力资本完全中介创业环境对创业绩效的效应。(4)智力资本对组织创业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的效应。(5)分别基于环境决定主义和战略选择观点的创业精神效应机制的理论模型都得到好的拟合,但是战略选择观点的模型拟合相对更优。研究证实了理解创业精神效应机制的理论模型,表明:创业者的创业精神激发组织创业,来塑造创业环境和提升智力资本,并通过智力资本实现创业绩效;创业环境显着地影响组织创业和智力资本,智力资本完全中介组织创业和创业环境对创业绩效的效应。总体上,本研究紧扣创业领域的理论发展,围绕关键任务取得了2个主要进展:(1)匹配于创业活动的创业精神的成份结构模型:创业精神的进取导向、成长导向、创新导向、责任导向4维度的成份结构在个体层面对生涯成功、在组织层面对组织创业和创业绩效具有预测效度。(2)人与创业匹配的创业过程模型:创业精神激发创业活动,创业活动塑造创业环境和提升智力资本,并通过智力资本实现创业绩效;创业环境影响组织的创业活动和智力资本,并受到智力资本的完全中介而影响创业绩效。整合本研究的主要进展得到以人为本的创业发展模型。模型凸现创业精神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智力资本为发展的核心资源;强调创业环境对创业活动的显着影响,突出创业活动对创业环境的塑造作用。模型对于深化创业和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建设企业家队伍和促进创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袁涌波[6](2005)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系统考察,本文试图回答“如何提升我国民营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绩效”,并期望能为其他未上市的民营企业提供一些借鉴,也为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一些反思。本文首先对公司治理理论作了一个文献回顾,构筑了全文的理论基础。接着考察了全球四种公司治理模式,得出了几点启示:股权相对集中模式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主导模式;分权分责的制衡关系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董事会在履行受托责任中具有关键作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良好的社会经济制度环境,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倍受注目。民营企业上市标志着民营经济真正走上了中国经济的历史舞台。目前,在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企业已有200多家。民营企业在上市前一般实行家族治理,上市后,家族公司转向公众公司,家族治型公司治理模式面临着向现代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型。从总体上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要优于国有上市公司。但由于民营上市公司也处于转轨经济的大环境下和独特的中国股票市场中,加上自身发展的不完善,因此它在治理结构上不可避免的带上了一些弊病。从内部治理机制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是相对集中的,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产生的制衡作用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绩效。大股东的监控富有效率,集中表现在公司绩效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而上升。独立董事的引入有利于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但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独立董事不独立现象。民营上市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家族控股的家族企业。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不仅造成董事会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公司内部制衡机制失效,而且使得民营上市企业中存在着大量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侵害现象。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加剧了大股东(非流通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流通股东)利益的程度。从外部治理机制看,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股票的市场定价机制、经理人市场尚未真正形成,加上债权人的软约束,造成了外部治理机制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约束作用非常小。外部控制权市场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对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了约束作用,但它依然严重滞后,主要问题是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阻碍了接管兼并市场的真正形成。总之,民营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需要从各方面进行提升,但照搬国外任何一种治理模式都将会引起严重的缺陷。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我们的结论是: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相对集中,但公司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大股东的监控富有效率。其他大股东的存在对第一大股东产生的制衡作用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大多由大股东控制,尤其是家族上市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增强了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但现实中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依然是个难题。民营上市公司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对有效,对家族上市公司而言,家族和经理人共同分割企业控制权的“折中治理”是较为普遍的演化模式。外部控制权市场虽然近年来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严重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不流通阻碍了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真正形成。外部控制权市场对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初步产生了约束作用。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上的根本冲突在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而非管理者与大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朱兴汉[7](2005)在《家电制造业品牌运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品牌己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企业要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在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品牌战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家电制造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21世纪将是一个品牌主宰竞争的世纪,谁拥有知名品牌,谁就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品牌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受到同益广泛的重视。本文从我国家电制造业在品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开始,介绍了品牌运营的相关理论、定义和实施品牌战略应当注意的问题。 本文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品牌运营理论的一些基础理论,分为四节。第一节是对相关理论及现状的一个简单介绍。第二节是介绍品牌的定义及特征,第三节是介绍品牌运营的产生和发展,品牌运营的概念是来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它也经历了一个从商品经营时代到资本经营时代,最后发展到品牌运营时代。第四节是对品牌运营的定义做一个说明。 第二部份主要藉由分析中国家电制造行业的现实情况以及消费趋势的一些变化带出家电行业实施品牌运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第三部份是对我国家电制造业品牌状况的一个分析,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对家电制造业品牌状况的一个整体介绍,第二节是对我国家电制造业品牌状况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介绍。 第四部份是对我国家电制造业品牌运营的一个总体分析,共分为七节。第一节是介绍如何进行品牌运营,第二节至第七节主要介绍实施品牌战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五部份是对品牌核心竞争力及相适应公司组织的介绍。 第六部份是对本文观点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朱京辉[8](2004)在《上市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联研究》文中指出世界经济正处于大的调整过程中,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公司治理体制的根本转变。在整个转轨过程中,中国企业出现了各种问题,集中体现为国企经济绩效的不如人意。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联研究,对于剖析公司治理作用机制并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分析和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使我国企业顺利转轨而言,具有主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另外,公司治理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迄今为止,完整的、系统的研究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联的文献和成果尚不多见。因此,从系统的角度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联的理论渊源出发,追溯公司治理的发展过程,然后建立了公司治理及其与公司绩效关联的理论体系,界定了公司治理的制度本质,探讨了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在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内在关联,从而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制度性范畴体系。最后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利用MATLAB编写程序,在此基础上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联进行定量计算并进行优势分析,得出关联结论。
王志芳[9](2003)在《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它的状况如何对于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出发,对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探讨性研究。通过对已有的国内外经营者激励约束的理论文献的回顾,总结了有关经营者激励约束理论的研究成果,为论文随后的研究打下基础。本论文吸收最近几年国内外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理论方法,同时把对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研究的触角延伸到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领域,努力把握中国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一般规律。其基本理论的研究包括:为什么要对上市公司经营者进行激励约束?对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什么?如何对上市公司经营者进行激励约束?怎样的激励约束组合是最优、最佳的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论文首先把研究对象定位在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上,在对选题研究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和说明的基础上,指出文章所研究的激励约束是辩证统一的。其次,本论文全面阐述了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约束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并揭示这些条件的内在关系,回答为什么必须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再次,论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的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环境状况,使我们认识到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要受到多种因素和现状的影响与限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方案。第四,论文的主要部分是对各种激励约束具体形式和内容进行的分析研究,这其中包括年薪制、福利与津贴、股票激励、股票期权激励和精神激励等具体激励形式,对各种主要激励形式的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研究,包括从该项激励约束形式的概念界定、功能介绍、产生或由来,该种激励形式在我国的实践过程,还包括该形式在现实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进行一步完善的外部条件和具体措施。力求通过对各种激励约束形式的认识和分析,为我国上市公司找到一些更为有效的经营者激励约束的实施办法。最后在上述各单项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激励约束组合的最优或最佳状况,笔者提出了激励组合设计的原则与具体操作程序,以期为上市公司设计具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供有益的帮助。
胡玲[10](2003)在《企业并购后整合:基于核心能力的观点》文中指出企业并购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手段,在西方国家由来已久。在刚刚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竞争的加剧等多方面的原因,发展成为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方式。然而,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多项实证研究表明:(1)并购失败的可能性要大于成功的可能性;(2)并购的价值创造源于后期的整合工作,并购后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因而,本文试图从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入手,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建立一个一般性的并购后整合分析框架,探求通过有效的并购后整合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而企业并购是培育和提升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并购后整合中,只有通过有效的企业能力管理,即紧紧围绕着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的保护、转移、扩散和提升,并购才会真正创造价值。学者们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很多,对什么是核心能力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技术和技术创新观、知识观、资源观、组织和谐和文化观四个研究视角。从上述四个视角来看,企业核心能力内化于企业的整个组织体系中,主要体现为关键的技术和技能、企业内部的独特的知识集合、组织和管理机制、独特的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其载体是个人和组织两个层次,因而影响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升的企业子系统关键在于技术和研发子系统、人力资源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和企业文化子系统之中,因此,本文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优先级,选取以人力资源整合、文化整合、组织机制整合、技术和研发整合四个子系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的分析框架,这也是通过并购来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重点关注的领域。 具体而言,本文所建立的并购后整合的分析框架大致如下: 一、基于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整合的首要任务是保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这关系到以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与有效联结,关系到企业核心能力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只有保护核心能力的载体不被破坏,才能推动并购后双方能力和资源的转移与扩散。保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力资源危机管理;二是关键人员的保留;三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整合;四是裁员问题。 二、在企业并购中,由于文化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力资源整合、组织整合、技术整合和运营整合的效率,进而影响到并购双方资源和能力的单向或双向转移。因此,文化整合从根本上决定着其他子系统整合的效率而处于并购后整合管理的核心地位,直接决定着企业并购的绩效。研究发现,文化差异是决定并购绩效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因素,因而,为了减少后期整合中不必要的文化风险,同时发挥文化协同效应,在并购目标选择时就应该从双方文化匹配性和协同性的角度考察。并购后的文化冲突本质上源于企业文化的差异,但也取决于一些非文化的因素,主要权变因素包括文化整合的模式、并购后双方对整合模式的认同度、并购双方组织文化适应性、多文化宽容度和并购的规模等。文化冲突积极的一面在于,迫使公司领导层去思考什么是最有利于公司的企业文化,并可借此机会进行文化改良或文化变革。有效的冲突管理能够使并购双方在如何管理彼此之间的文化冲突、实现并购的潜在协同效应等方面达成一致,从而在并购双方组织中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淡化企业文化冲突的消极影响,促进包括关键技能、知识等核心能力在并购双方的单向或双向转移和扩散。根据并购战略、双方文化优劣和强度大小、文化适应性等因素,可以将并购后文化整合模式划分为以下五种:吸纳式、分离式、融合式、变革式、消亡式,每种模式下组织的相互作用程度以及能力和资源的转移、扩散程度是不同的,因而对文化边界管理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基于核心能力的文化整合是运营整合的基础,有效的文化整合能有利地促进能力在并购双方之间的单向或双向转移;文化整合的目标是以并购为文化变革的契机,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 三、本文将组织机制整合分为组织结构整合和组织制度整合两个层面分析。组织机制整合的目的和功能在于:营造企业的组织核心能力;促进并购后企业其他层面核心能力的转移、扩散和提升。并购是企业制度变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并购后组织制度整合包括管理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整合两方面内容。在组织结构整合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是集权化与分权化管理的一般性模式选择,主要影响因素是并购类型与战略。不同的组织结构设计将导致并购后能力和资源的转移、扩散程度是不一样的。成功的组织机制整合需要遵循的几条原则:协调性原则、快速转移原则、与战略匹配原则、全面创新原则以及精干、快速和灵活性原则。 四、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技术能力本质上是技术创新能力。并购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捷径,在高科技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尤其盛行;通过并购也可以实现核心技术能力的扩散,从而分摊高额的研究开发费用。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和研发整合,包括四部分内容:整合研发系统、整合信?
二、企业创新重在学习——春兰集团首席执行官陶建幸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创新重在学习——春兰集团首席执行官陶建幸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风云与创新映像西安电影制片厂影业发展研究(1979-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主要创新点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西影制片历史发展概述 |
第一节 西影早期发展概况(1958-1978) |
一、西影的筹建和首批电影的生产 |
二、西影在六十年代的发展状况 |
三、西影文革后从复苏到变革前的准备 |
第二节 西影腾飞时期(1979-1989) |
一、西影改革的先声(1979-1983) |
二、西影繁荣期(1983-1989) |
第三节、西影在市场经济转型期的情况(1990-2000) |
一、九零年代初的故事片生产和改革(1990-1992) |
二、以合拍片求发展求效益(1993-1999) |
三、西部电影集团的成立(2000—至今) |
第二章 西影模式倍受瞩目时期的探究(1979—1989) |
第一节、我国的电影制片厂制度和西影的区域定位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电影制片厂制度溯源 |
二、西影厂的西部制作基地定位 |
第二节、钟惦棐“中国西部片”的理论构想和创作指导 |
一、“西部片”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构想 |
二、“西部片”理论的争鸣与辨析 |
第三节、吴天明的“西部片”探索生产模式 |
一、作为导演的吴天明 |
二、作为厂长的吴天明 |
第三章 第四代导演中西部制作力量 |
第一节、滕文骥:持久的艺术生涯和音乐元素的运用 |
一、锐意求新的纪实风格和社会反思 |
二、用音乐诗性的记录生活诠释生活 |
三、深沉的黄土情结与西部情怀 |
第二节、颜学恕:追求真实性和倾向性的完美统一 |
一、纪实性风格和去戏剧化的意识 |
二、《野山》送审遭遇波折 |
三、《野山》获金鸡奖的政治风波 |
第三节、张子恩:高档娱乐片的追求和实践 |
一、辩证的创作理念 |
二、推崇雅俗共赏的娱乐性 |
三、电影美术成就斐然 |
第四章 第五代导演与西影的“西区故事” |
第一节、西影厂外合作的第五代导演 |
一、陈凯歌:沉重的历史反思与人文情怀 |
二、张艺谋:对父权文化的反叛意识与创新的现代电影意识 |
三、田壮壮:艺术化的探索和脱俗的人文信仰 |
第二节、西影培养的第五代导演 |
一、黄建新:现代都市生活黑色幽默的展现 |
二、何平:另类西部武侠片的开山之作 |
三、周晓文:电影娱乐化的探索和商业操作 |
第三节、第五代同时期优秀创编人才概述 |
第五章 体制内的第六代与港台合拍模式类型 |
第一节、九零年代后与第六代导演的合作 |
一、张元:独立制作体制内发行之路 |
二、张扬、施润玖、金琛:艺玛制作模式和“新主流电影” |
三、王全安:新时期最具西影特色的导演 |
第二节、与港台地区的合拍片和对电影类型的探索 |
一、港台合拍片的模式分类 |
二、西影各种类型片的探索 |
第三节、西影兴盛与衰落原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基于信任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动机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2.1 家族企业研究概述 |
1.2.2 组织承诺研究概述 |
1.2.3 职业经理人制度研究概述 |
1.2.4 国内外研究的简单评论 |
1.3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研究展望 |
第2章 我国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治理机制分析 |
2.1 我国家族企业定义与特征 |
2.1.1 家族企业定义 |
2.1.2 我国家族企业特征分析 |
2.2 我国家族企业的优劣势分析 |
2.2.1 家族企业优势 |
2.2.2 家族企业劣势 |
2.2.3 家族企业优劣势评析及发展思路 |
2.3 我国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治理机制的一般分析 |
2.3.1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引进机制分析 |
2.3.2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退出机制分析 |
2.3.3 家族企业的制度信任分析 |
第3章 职业经理人信任倾向与组织承诺的实证分析 |
3.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
3.1.1 样本选择 |
3.1.2 变量定义 |
3.2 调查问卷量表设计 |
3.2.1 结构设计思路 |
3.2.2 调查量表设计 |
3.3 预调查及信效度检验 |
3.3.1 预调查 |
3.3.2 量表预调查的信效度检验 |
3.4 正式调查实施与数据分析工具 |
3.4.1 抽样调查 |
3.4.2 实测中的信效度检验 |
3.4.3 问卷统计分析工具与方法 |
3.5 正式调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3.5.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3.5.2 FMOC回归分析 |
3.5.3 实证分析的结论 |
第4章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信任合作的博弈分析 |
4.1 家族企业委托人与代理人信任冲突分析 |
4.1.1 基于社会诚信基础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信任冲突 |
4.1.2 基于制度化的委托人与代理人的信任冲突 |
4.1.3 基于心理契约的委托人与代理人的信任冲突 |
4.2 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信任博弈三阶段模型 |
4.2.1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任困境分析 |
4.2.2 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三阶段信任博弈模型 |
第5章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设计与分析 |
5.1 制度效率与人性化制度 |
5.1.1 信任合作及制度效率 |
5.1.2 人性化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 |
5.2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制定及履行 |
5.2.1 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与员工目标需求相适应 |
5.2.2 职业经理人制度失效的借鉴意义 |
5.2.3 制度设计与制度实施 |
5.3 制度协同与制度化信仟 |
5.3.1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完美性与可信性 |
5.3.2 制度元与制度群 |
5.3.3 制度协同 |
5.3.4 制度化信任 |
5.4 基于制度信任的提升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效率的建议 |
5.4.1 开放理念 |
5.4.2 完善制度 |
5.4.3 增进信任 |
5.4.4 完善委托代理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信任倾向与组织承诺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或科研成果 |
(3)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战略决策的研究综述 |
2.1.1 战略决策特点 |
2.1.2 战略决策相关研究 |
2.2 风险行为的研究综述 |
2.2.1 风险行为的界定 |
2.2.2 风险行为影响因素 |
2.3 高层管理者作用研究综述 |
2.3.1 高层管理者的界定 |
2.3.2 战略决策中高层管理者作用的理论分析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方式分析 |
3.1 战略决策行为的有限理性 |
3.1.1 行为产生基础 |
3.1.2 战略决策行为有限理性原因分析 |
3.2 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主导行为 |
3.2.1 访谈引出的问题 |
3.2.2 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特征分析 |
3.3 高层管理者启发式偏差行为具体表现 |
3.3.1 直觉推断 |
3.3.2 过度自信 |
3.4 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方式的理论解释 |
3.4.1 前景理论的解释 |
3.4.2 归因理论的解释 |
3.5 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方式检验 |
3.5.1 调查对象 |
3.5.2 深度访谈 |
3.5.3 问卷调查 |
3.5.4 描述统计分析 |
3.5.5 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方式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1 风险感知因素 |
4.1.1 高层管理者风险感知 |
4.1.2 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中认知偏差 |
4.1.3 高层管理者风险感知的理论解释 |
4.1.4 风险感知对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影响检验 |
4.2 预期收益因素 |
4.2.1 高层管理者预期收益 |
4.2.2 框架效应下预期收益 |
4.2.3 预期收益对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影响检验 |
4.3 高层管理者个体特征因素 |
4.3.1 决策个体对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的影响 |
4.3.2 高层管理者主要个体特征影响因素 |
4.3.3 个体特征因素对战略决策风险行为影响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的综合模型及检验 |
5.1 综合模型的建立 |
5.1.1 综合模型构建的指标体系 |
5.1.2 综合模型的构建 |
5.2 综合模型的实证分析 |
5.2.1 相关性分析 |
5.2.2 路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一、科研成果 |
二、科研项目 |
(4)六西格玛管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质量管理的现状 |
1.2.1 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分析 |
1.2.2 日本戴明质量奖 |
1.2.3 欧洲质量奖 |
1.2.4 中国国家质量奖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综述 |
2.1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2.2 六西格玛管理的概念 |
2.3 六西格玛管理实施的组织结构 |
2.4 六西格玛管理在企业的推进步骤 |
2.5 六西格玛管理的改进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六西格玛管理实践 |
3.1 某电缆企业的现状及问题 |
3.2 企业的六西格玛管理推进计划 |
3.2.1 导入期计划 |
3.2.2 加速期计划 |
3.2.3 成长期计划 |
3.2.4 成熟期计划 |
3.3 高温芯线推挤工序裂缝控制项目 |
3.3.1 项目背景 |
3.3.2 定义阶段 |
3.3.3 测量阶段 |
3.3.4 分析与改进阶段 |
3.3.5 控制阶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六西格玛管理推行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 |
4.1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
4.2 调查问卷的制作 |
4.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六西格玛管理与卓越绩效管理的整合点研究 |
5.1 卓越绩效模式 |
5.2 六西格玛管理在实施卓越绩效管理的整合点分析 |
5.2.1 组织领导 |
5.2.2 战略 |
5.2.3 顾客与市场 |
5.2.4 资源 |
5.2.5 过程管理 |
5.2.6 测量、分析与改进 |
5.2.7 经营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结构和效应机制:人与创业匹配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思路 |
1.3 选题的意义 |
2 文献研究 |
2.1 创业与创业精神 |
2.1.1 创业研究的演进:走向建构主义 |
2.1.2 创业精神在创业研究中:文献综述框架 |
2.2 个性特质的研究 |
2.3 行为特征的研究 |
2.3.1 创业管理 |
2.3.2 创业领导 |
2.3.3 创业导向 |
2.4 能力资源的研究 |
2.5 个体差异的研究 |
2.6 中国企业家的创业精神 |
2.6.1 定义和性质 |
2.6.2 内容和结构 |
2.6.3 企业家能力 |
2.7 文献总结和待研问题 |
2.7.1 文献总结 |
2.7.2 待研问题 |
3 基于人与创业匹配观点的研究设计 |
3.1 关键问题和研究任务 |
3.2 理论焦点:人与创业匹配的观点 |
3.3 研究构思和技术路线 |
4 创业精神的内容结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扎根理论 |
4.2.2 研究设计 |
4.3 研究实施 |
4.3.1 创业者访谈 |
4.3.2 编码过程 |
4.3.3 审计与反馈 |
4.3.4 编码结果 |
4.3.5 领域专家讨论 |
4.3.6 扩展样本的验证编码 |
4.3.7 研究的可信性和效度 |
4.4 结果讨论 |
4.4.1 创业精神维度结构与国内相关研究证据的比较 |
4.4.2 创业精神维度结构与西方研究证据的比较 |
4.4.3 创业精神维度结构的文化传承和时代特性 |
4.4.4 风险倾向与创业精神 |
4.4.5 创业精神维度结构的理论巩固和动力特征 |
4.5 研究小结 |
5 创业精神与创业过程的关系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案例研究方法 |
5.2.2 过程理论和变量理论 |
5.2.3 研究设计 |
5.3 创业过程的叙述分析 |
5.3.1 创业背景 |
5.3.2 创业者 |
5.3.3 创业过程 |
5.4 创业过程的变量分析 |
5.4.1 创业精神 |
5.4.2 组织创业 |
5.4.3 智力资本 |
5.4.4 创业环境 |
5.4.5 创业绩效 |
5.4.6 创业精神与创业过程关系的理论模型 |
5.5 结果讨论 |
5.6 研究小结 |
6 创业精神的结构效度和差异特征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方法 |
6.3.1 创业精神测量的编制 |
6.3.2 样本 |
6.3.3 测量 |
6.4 数据分析 |
6.4.1 创业精神测量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6.4.2 创业精神测量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6.4.3 创业精神与创业胜任力及生涯成功的关系 |
6.4.4 不同特征和背景的受测者的创业精神的比较 |
6.5 结果讨论 |
6.5.1 创业精神的结构效度 |
6.5.2 受测者创业精神的差异特征 |
6.6 研究小结 |
7 创业精神的效应机制研究 |
7.1 研究目的 |
7.2 理论假设 |
7.2.1 创业精神与组织创业及创业绩效的关系 |
7.2.2 创业环境与创业过程的关系 |
7.2.3 智力资本与创业过程的关系 |
7.3 研究方法 |
7.3.1 样本 |
7.3.2 测量 |
7.4 数据分析 |
7.4.1 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 |
7.4.2 创业精神对创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7.4.3 创业精神对组织创业的回归分析 |
7.4.4 组织创业对创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7.4.5 组织创业对创业精神与创业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 |
7.4.6 创业环境与创业过程的关系分析 |
7.4.7 智力资本与创业过程的关系分析 |
7.5 结果讨论 |
7.5.1 创业精神对组织创业和创业绩效的效应特征 |
7.5.2 创业精神效应机制的理论模型 |
7.6 研究小结 |
8 总论 |
8.1 研究过程和主要结论 |
8.1.1 理论结合实践确立关键问题 |
8.1.2 扎根理论编码创业精神的内容结构 |
8.1.3 案例研究考察创业精神与创业过程的关系 |
8.1.4 创业精神内容结构的定量验证 |
8.1.5 创业精神效应机制的定量验证 |
8.2 创新努力和主要进展 |
8.2.1 本研究的创新努力 |
8.2.2 进展之一:匹配于创业活动的创业精神的成份结构模型 |
8.2.3 进展之二:人与创业匹配的创业过程模型 |
8.2.4 主要进展的理论整合:以人为本的创业发展模型 |
8.3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8.3.1 研究进展的理论意义 |
8.3.2 研究进展的实践意义 |
8.4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活动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全文的结构 |
三、创新点及方法论 |
第二章 公司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回顾和评述 |
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 |
三、大股东与公司治理 |
四、内部人控制理论 |
五、董事会、独立董事制度和高管人员报酬与公司治理 |
六、控制权市场、债权约束与公司治理 |
七、公司治理中的信息披露 |
八、法律保护与公司治理 |
第三章 不同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英美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 |
二、日德银行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
三、东南亚家族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
四、转轨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 |
五、比较与启示 |
第四章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初步考察 |
一、民营上市企业的界定 |
二、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
三、中国民营企业的上市方式──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 |
四、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 |
五、上市前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演进路径 |
六、上市后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转型及面临的问题 |
附录4.1 案例分析──新希望的成长之路 |
第五章 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 |
一、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 |
二、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 |
三、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经理层激励约束的比较 |
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成本差异及逆向选择效应 |
五、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简要比较 |
第六章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
一、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理 |
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 |
三、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
(一) 股权集中度 |
(二) 控股权与控股模式 |
(三)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实证分析 |
(四)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CR5-CR1)指数与公司业绩的实证分析 |
(五) 民营上市公司的行业特征、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 |
(六) 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
四、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流通性与公司绩效 |
第七章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
一、公司治理机制──内部制衡 |
二、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 |
(一) 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 |
(二) 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
三、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 |
(一) 独立董事与独立董事制度 |
(二) 独立董事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三)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
四、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 |
五、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约束的实证考察 |
第八章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小股东权益保护 |
一、公司治理中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 |
(一)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大股东:一个博弈模型 |
(二) 小股东的弱势地位 |
(三) 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 |
二、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国际比较 |
三、中国上市公司的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 |
四、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小股东权益侵害的实证分析 |
(一) 民营企业直接上市家族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 |
(二) 民营企业的一股独大和金字塔式控股的危害 |
(三) 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程度的实证分析 |
(四) 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的对立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对立的表现形式 |
(五) 民营上市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信息披露 |
五、结论 |
附录8.1 案例分析──留不住那一抹斜阳(德隆启示) |
第九章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一、本文的结论 |
二、改进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点建议 |
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家电制造业品牌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品牌运营理论概述 |
1.1 品牌运营相关理论及现状介绍 |
1.2 品牌的定义及功能特征 |
1.3 品牌运营的产生和发展 |
1.4 品牌运营的内涵 |
2.实施品牌运营的必要性 |
2.1 我国家电制造业的现状 |
2.2 做工厂还是做品牌的抉择 |
2.3 消费趋势的变化 |
3.我国家电制造业品牌状况综述 |
3.1 家电制造业品牌状况综述 |
3.2 家电制造业品牌所呈现的特点 |
4.家电制造业品牌的塑造及管理 |
4.1 成功品牌运营的基础 |
4.2 品牌的定位 |
4.3 品牌形象设计 |
4.4 品牌的营销 |
4.5 品牌的管理 |
4.6 品牌生命周期的定位 |
4.7 在实施品牌运营战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5.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及与之相适应的公司组织设置 |
5.1 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
5.2 与品牌相适应的公司组织设置 |
6.结束语 |
6.1 结论 |
6.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上市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公司治理及其与公司绩效的关联研究综述 |
2.1 公司治理及其与公司绩效关联的理论渊源 |
2.2 公司治理、公司管理及公司绩效的关系 |
3 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联机制:理论研究 |
3.1 公司治理的概述 |
3.2 公司治理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 |
3.3 董事会职能结构及其发展 |
4 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类型和发展 |
4.1 国内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
4.2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分析 |
4.3 公司治理模式的构建 |
5 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联性测度:实证研究 |
5.1 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联测度综述 |
5.2 灰色关联-理论与实证研究 |
6 结束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完善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一、 选题的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 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二、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基本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论文的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成果与本论文的创新点 |
一、 已有成果介绍 |
(一) 管理学激励理论评述 |
(二) 经济学激励理论评述 |
二、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 |
(一) 关于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充分条件问题 |
(二) 关于经营者激励问题的宏观体系问题 |
(三) 关于对经营者激励的环境问题 |
三、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一) 综合的逻辑设定 |
(二) 研究对象的筛定 |
(三) 对现实激励内容的批判 |
(四) 对经营者激励约束环境的分析 |
(五) 加强约束方面的研究 |
(六) 有中国特色 |
第三章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逻辑前提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澄清 |
(一) 上市公司 |
(二) 经营者 |
(三) 激励约束机制 |
(四)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辩证关系 |
二、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逻辑设定 |
(一) 人存在的目的是不断提升物质与精神需要 |
(二) 本论文逻辑设定的具体演化过程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的环境分析 |
一、 宏观环境方面 |
(一) 经济环境 |
(二) 社会、文化环境 |
(三) 政治环境 |
(四) 法律环境 |
二、 微观环境 |
(一) 市场 |
(二) 主要公众 |
(三) 公司自身 |
三、 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原则设定 |
(一) 综合激励原则 |
(二) 风险对称原则 |
(三) 绩效原则 |
(四) 公平原则 |
(五) 市场原则 |
第五章 上市公司经营者年薪、福利和津贴 |
一、 上市公司经营者年薪 |
(一) 经营者年薪制的由来、内容和特点 |
(二) 经营者年薪制在我国的实践 |
(三) 经营者年薪制在实践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
(四) 可供上市公司选择的经营者年薪制设计方案 |
(五) 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年薪制方案设计与选择 |
二、 经营者福利和津贴 |
(一) 经营者福利和津贴制度内容 |
(二) 经营者福利、津贴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三) 经营者福利、津贴制度的有关建议 |
第六章 经营者股票激励 |
一、 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概念、类型及意义 |
(一) 含义 |
(二) 股权激励的意义 |
二、 经营者股票激励的类型 |
(一) 股票购买 |
(二) 股票奖励 |
(三) 后配股 |
(四) 虚拟股票 |
(五) 业绩单位激励方式 |
三、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激励的实现模式 |
(一) 虚拟股票 |
(二) 干股模式 |
(三) 四通的管理层收购模式 |
(四) 福地科技、天大天财和泰达股份的业绩股票模式。 |
四、 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激励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激励的现状 |
(二) 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激励所存在的问题 |
五、 对上市公司经营者进行股票激励的思考与建议 |
(一) 股票的激励对象 |
(二) 股票激励的合理力度 |
(三) 对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激励的具体建议 |
第七章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 |
一、 基本概念释义 |
二、 经理股票期权激励的由来、功能与对美“造假事件”的反思 |
(一) 经理股票期权激励的由来 |
(二) 经理股票期权激励(ESO)的特点及功能分析 |
(三) 美国“造假事件”引发的思考 |
三、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
(一)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实施及现状 |
(二)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四、 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设计 |
(一)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应坚持的原则 |
(二)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要素和运作 |
(三) 施行股票期权的具体建议 |
第八章 经营者精神激励 |
一、 经营者精神激励的含义、必要性及内容 |
(一) 经营者精神激励含义 |
(二) 经营者精神激励的必要性 |
(三) 经营者精神激励的类型 |
二、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精神激励的现状及问题 |
(一) 上市公司经营者还没有脱离党政干部的“身份” |
(二) 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独特价值未得到普遍认同 |
(三) 公司经营者的道德激励资源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
(四) 对公司经营者实施有效精神激励的着力点有待研究和加强 |
三、 构建适合我国特色的上市公司经营者精神激励体系 |
第九章 上市公司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构建 |
一、 西方国家监督约束机制比较分析 |
(一) 西方国家监督约束机制的优点 |
(二) 美国“安然事件”对我国的启示 |
二、 当前上市公司经营者约束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公司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二) 公司改制不彻底 |
(三) 上市公司经营者面临的市场监督、约束较弱 |
(四) 退出机制对经营者的约束作用还不明显 |
(五) 上市公司恶意欺诈、违规违法现象屡见不鲜 |
(六)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缺陷 |
三、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约束机制 |
(一) 内部约束机制 |
(二) 外部约束 |
第十章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组合分析 |
一、 国内外经营者激励的结构与水平 |
(一) 中外经营者年收入比较 |
(二) 国内外经营者薪酬结构比较 |
二、 经营者激励组合设计的指导思想 |
(一) 树立有中国“特色”思想 |
(二) 树立“一盘棋”思想 |
(三) 树立“分类”思想 |
(四) 树立大市场观念 |
三、 经营者激励组合的设计内容及各种激励形式比较 |
(一) 激励组合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
(二) 不同激励方式比较与选择 |
四、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组合设计程序与实施 |
(一) 公司激励组合的原则与策略的拟定 |
(二) 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
(三) 市场薪酬调查 |
(四) 薪酬结构组合与比例结构组合选择 |
(五) 确定薪酬水平 |
(六) 薪酬的实施与修正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10)企业并购后整合:基于核心能力的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论文研究框架 |
四、 论文主要创新尝试 |
五、 致谢及声明 |
第一章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回顾 |
一、 企业战略理论 |
二、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回顾 |
第二章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与整合 |
一、 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育 |
二、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决策 |
三、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后整合:如何创造价值? |
第三章 企业并购绩效与失败因素分析 |
一、 相关研究回顾 |
二、 中国企业并购失败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人力资源整合 |
一、 基于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整合 |
二、 能力保护之一:人力资源危机管理 |
三、 能力保护之二:关键员工的保留 |
四、 能力保护与转移:整合高级管理人员 |
五、 裁员问题 |
六、 案例:以并购促发展--思科的并购整合艺术 |
第五章 文化整合(一) |
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
二、 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 |
三、 企业文化与并购绩效及目标选择 |
四、 并购后文化冲突与冲突管理 |
第六章 文化整合(二) |
一、 文化整合的模式选择 |
二、 基于核心能力的文化整合: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 |
三、 文化整合的过程与方法 |
第七章 组织机制整合 |
一、 组织机制整合与核心能力 |
二、 组织冲突分析 |
三、 组织制度整合 |
四、 组织结构整合 |
五、 组织机制整合的几个原则 |
第八章 技术和研发整合 |
一、 核心技术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二、 基于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并购 |
三、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后技术和研发整合 |
四、 知识管理与技术整合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一、 总结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企业创新重在学习——春兰集团首席执行官陶建幸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风云与创新映像西安电影制片厂影业发展研究(1979-2000)[D]. 马婷. 上海大学, 2015(02)
- [2]基于信任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设计研究[D]. 叶素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4)
- [3]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险行为研究[D]. 孟冬妮. 辽宁大学, 2011(06)
- [4]六西格玛管理的应用研究[D]. 葛良.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5)
- [5]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结构和效应机制:人与创业匹配的视角[D]. 李国军. 浙江大学, 2007(03)
- [6]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 袁涌波. 复旦大学, 2005(02)
- [7]家电制造业品牌运营研究[D]. 朱兴汉. 暨南大学, 2005(03)
- [8]上市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联研究[D]. 朱京辉. 山东科技大学, 2004(01)
- [9]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 王志芳. 四川大学, 2003(02)
- [10]企业并购后整合:基于核心能力的观点[D]. 胡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