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基因小麦商业化的现状、问题、影响与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冯玉梅[1](2021)在《TaAFP-Ba/b基因在水稻和小麦中的功能研究》文中指出TaAFPs是AtAFP的同源基因,作为ABA信号途径的负调控因子参与胚的萌发和种子的休眠等。前期研究发现,TaAFP-B的两个等位基因TaAFP-Ba和TaAFP-Bb在5′UTR区域存在差异,其中TaAFP-Bb与TaAFP-Ba相比有4bp的缺失,此结构差异影响了该基因转录本的表达水平和m RNA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基因在5′UTR的结构差异对其功能影响的机理,本研究主要采用基因枪转化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对TaAFP-Ba/b基因5′UTR区域的差异片段TaAFP-Ba/b F、启动子PTaAFP-Ba/b和编码区TaAFP-Ba/b S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如下:(1)在普通小麦开花后不同时期的种子中,TaAFP-B转录本的表达量总是TaAFP-Ba基因型>TaAFP-Bb基因型。(2)对5′UTR区域的差异片段TaAFP-Ba/b F构建瞬时表达载体,其td Tomato ER表达的荧光强度、GUS基因的表达量和GUS活性的趋势均为p ITV1-TaAFP-Ba F>p ITV1-TaAFP-Bb F>p ITV1#1534,说明目的片段对标记基因的转录翻译产生了影响,且插入片段TaAFP-Ba F可增强基因的表达,而缺失片段TaAFP-Bb F则会减弱基因的表达。(3)以转基因PTaAFP-Ba/b-GUS水稻的根、茎、叶和蜡熟期种子为研究对象,经组织特异性分析发现,启动子PTaAFP-Ba/b在各组织中都显着表达,可能是组成型启动子。GUS活性定量分析表明,GUS活性在转基因PTaAFP-Ba-GUS水稻中总是高于转基因PTaAFP-Bb-GUS水稻,即PTaAFP-Ba的活性高于PTaAFP-Bb。说明TaAFP-B在5′UTR的插入序列影响了启动子的活性。(4)经过dd PCR技术鉴定,在TaAFP-Ba S、TaAFP-Bb S、TaAFP-Ba S-GFP和TaAFP-Bb S-GFP四种转基因型水稻的幼苗中分别获得了7、6、3和5个单拷贝株系,分别占各检测总数的77.78%、66.67%、75%和55.56%;在各转基因型的单拷贝株系中,TaAFP-B转录本的表达量趋势均为蜡熟期种子>根>茎>叶;在各组织中,TaAFP-B转录本的表达量总是TaAFP-Ba S/-GFP<TaAFP-Bb S/-GFP;转基因水稻幼叶中融合蛋白GFP的表达量是TaAFP-Ba S-GFP<TaAFP-Bb S-GFP;转基因TaAFP-Ba S和TaAFP-Bb S水稻的GI值分别为58.47%和65.52%(P=0.0011);转基因TaAFP-Ba S-GFP和TaAFP-Bb S-GFP水稻的GI值分别为66.11%和69.08%,(P=0.0312)。(5)在转基因TaAFP-Ba S和TaAFP-Bb S小麦中分别检测到3和4个单拷贝株系,分别占各检测总数的50%和44.4%;转基因小麦中,TaAFP-B转录本的表达量趋势均为蜡熟期种子>根>茎>叶;在各组织中TaAFP-B转录本的表达量总是TaAFP-Ba S<TaAFP-Bb S;转基因TaAFP-Ba S和TaAFP-Bb S小麦的GI值分别为59.79%和42.58%(P=0.0007)。(6)在转基因水稻和小麦中,TaAFP-B转录本的表达量趋势均为蜡熟期种子>根>茎>叶,且在各组织中TaAFP-Ba S/-GFP<TaAFP-Bb S/-GFP,此结果趋势与普通小麦的结果相反。转基因TaAFP-Ba S/-GFP水稻的GI值低于TaAFP-Bb S/-GFP,但是转基因TaAFP-Ba S小麦的GI值高于TaAFP-Bb S,这可能是由于异源六倍体小麦中单拷贝基因的超表达导致了其表观遗传的沉默。
邹婉侬[2](2020)在《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文中认为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农业生物技术被称作为未来农业革命性技术,作为常规育种技术的重要补充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已被农业大国作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制胜种业市场的新武器。专利信息分析是对专利文献信息进行组合、加工和分析,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和技巧,使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专利竞争情报,可对行业技术领域内的各种发展趋势、竞争态势进行综合了解,为行业、地区及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和竞争情报理论为指导,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明确世界与我国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指数等分析指标,综合测算世界各国种业综合竞争指数,明晰我国种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通过专利数据统计分析,从宏观层面多角度分析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并运用专利组合分析等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测算主要国家农业生物技术综合竞争地位,对各国目标市场及技术领域布局进行诊断分析;针对热点竞争领域进行专利信息分析,重点梳理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发展路线,剖析其专利布局与竞争态势;再从下游对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产业化情况及竞争态势进行阐述,针对基因编辑具体产品从下游产品推出上游研发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最后对相关问题与结论进行讨论,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展望。本文得出结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对当前国际种业发展态势分析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现了技术和资源的整合。中国的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世界第9位,我国种业产业化与市场化程度低,缺乏市场化研发导向及海外市场的投入是制约我国种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但也体现出未来我国种业竞争力提升的潜力巨大。(2)从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态势及竞争格局分析结果来看,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主要以美国、中国、日本为主,总体呈显着增长的态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已挤入世界前列,发展态势迅猛,但仍为专利技术的输入国。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单位以科研院校为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全球性专利布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3)从热点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及竞争态势分析结果来看,全球转基因技术研发呈现下降趋势,中国的转基因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我国受政策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程。作为新兴热点领域,基因编辑技术体系的原始专利均在美国,近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增长速度已经超过美国,但专利整体质量和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与美国相比,我国研发最终成果还停留在模式作物创制,没有有机整合形成完整化的产业技术体系。
张秀杰[3](2020)在《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技术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转化体获得不同国家的安全许可或进入田间试验,但作为重要主粮,其产业化及安全性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有关转基因水稻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和民众恐慌,国内外都高度重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与监管检测工作。因此,加强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的研究,提升监管能力水平十分必要。本研究首先针对基于硅基质膜柱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开发了新型植物种子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同时对水稻种子研磨粒度与基因组DNA提取质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提高基因组DNA质量和得率,为下一步PCR检测提供基础;其次对已发现的和本研究开发的水稻内标准基因,以及反应体系与程序进行优化筛选、深入研究,研制了水稻内标准基因检测方法标准;再次对转基因水稻的筛选元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筛查检测方法,构建了检测用阳性标准质粒;最后成功研制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为检测提供物质基础。这些结果为我国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与管理、标识制度的实施,以及监管检测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本研究我们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发了一种新型植物种子DNA提取试剂盒。基于核酸的PCR技术是转基因检测最稳定、可靠、高效的方法,而获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是保证检测结果的重要基础,各生物公司也相继开发了多种DNA提取的试剂盒,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提取质量和得率不高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硅基质膜柱的方法,通过对过柱缓冲液的pH值和盐浓度的优化,研发一种植物种子DNA提取试剂盒,与市售业内评价较高的试剂盒相比,在基因组DNA提取质量和得率上都有显着提高,并针对水稻种子研磨粒度对基因组DNA提取效率开展研究,为下一步PCR检测提供了基础;2.研制了转基因水稻内标准基因检测的国家标准。国内外相继建立了多种转基因水稻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但由于不同内标准基因的使用,影响了检测结果间的可比性。本研究以国内外标准、文献中已发表的水稻内标准基因,以及通过本研究筛选的新水稻内标准基因为对象,设计引物及探针,比较不同内标准基因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的差异性和检测的灵敏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筛选出具有较好的种间特异性、种内一致性、拷贝数稳定,以及灵敏度较高的水稻内标准基因,并对其PCR扩增检测相关的反应程序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标准化水稻内标准基因的普通PCR及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进一步为我国转基因水稻安全管理、标识制度的实施,以及转基因检测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3.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筛选检测方法,构建了阳性标准质粒。在转基因水稻日常检测中,各检测机构没有确定统一的检测参数,时而会出现相同样品在不同检测机构之间检测结果不同的现象,给客户及政府执法带来了不确定性,也给检测机构带来了不必要的纠纷。本研究收集、统计了国内外报导的转基因水稻外源元件,并分析这些元件的使用频率及覆盖率,进一步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的筛查检测方法,同时构建了筛查与特定转化体检测用阳性标准质粒,为转基因水稻的监管检测提供了统一标准;4.研制了转基因水稻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转基因抗虫水稻克螟稻在我国已进入生产性试验研究阶段,国内外都非常关注,其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已相继发布,但至今尚未有检测用标准物质或标准品。本研究以克螟稻为基础材料,建立了克螟稻数字PCR检测方法,提取其基因组DNA,通过均匀性和稳定性测试,以数字PCR方法通过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成功研制了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为水稻的监管检测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宋亚亚[4](2020)在《耐草甘膦基因aroAA1501的拆分及功能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应用以来,耐除草剂一直是转基因作物的主要性状,2019年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46%。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草甘膦抗性杂草的出现也引起了人们对其产生的环境风险的广泛关注。基因拆分技术培育的转基因作物能够很好的避免目标性状逃逸到环境中所带来的影响,是防控基因飘流和防止耐草甘膦杂草产生的有效措施。为了利用基因拆分技术培育aroAA1501基因耐草甘膦水稻,本研究通过结构分析法筛选基因的可拆分位点,并通过功能互补试验获得基因的可拆分位点,通过原核系统分析比较不同位点拆分后,在intein介导下重新组装蛋白的草甘膦耐受性及酶动力参数,获得适宜的可拆分位点,研究结果为利用基因拆分技术培育耐草甘膦的转基因水稻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利用基因拆分技术防控基因飘流、预防耐草甘膦杂草产生提供技术储备。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aroAA1501基因编码的EPSPS蛋白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根据蛋白结构预测出了13个可能拆分的位点。利用PCR的方法将aroAA1501拆分成N端(An)和C端(Ac)两部分,并通过融合PCR法分别与Ssp DnaE intein的N端(In)和C端(Ic)结合形成融合基因An-In和Ic-Ac。2)以pETDuet-1载体为基础载体,构建单独An-In或Ic-Ac、以及同时An-In和Ic-Ac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aroA缺陷型菌株ER2799进行功能互补试验。发现只有同时含有140N-In和Ic-141C、224N-In和Ic-225C、230N-In和Ic-231C以及完整aroAA1501的ER2799重组菌株能在含有20 mM草甘膦MOPs限制性培养生长。RT-PCR结果显示在同时含有140N-In和Ic-141C、224N-In和Ic-225C、230N-In和Ic-231C的ER2799重组菌株中不能扩增到完整的aroAA1501基因。上述结果表明,aroAA1501基因在140/141、224/225和230/231位点拆分后,在intein介导下能重新组装成完整有功能蛋白,赋予重组ER2799菌株耐受草甘膦的能力。3)将含有不同质粒的ER2799重组菌株接种到不同草甘膦浓度的MOPS培养基上,进行草甘膦耐受性分析。结果发现aroAA1501基因在不同位点拆分后重新组装成的功能蛋白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存在差异,其中140/141位点拆分后重新组装蛋白能耐受20 mM的草甘膦,低于完整蛋白的草甘膦耐受性;224/225位点拆分后重新组装蛋白与完整蛋白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基本一致,能耐受40 mM的草甘膦,而230/231位点拆分后重新组装蛋白耐耐受120 mM的草甘膦,比完整蛋白对草甘膦的耐受性提高了2倍。4)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不同ER2799重组菌株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融合基因140N-In、224N-In和230N-In的表达量高于完整aroAA1501基因;而融合基因Ic-141C、Ic-225C和Ic-231C的表达量低于aroAA1501基因,其中Ic-231C的表达量最低,说明不同ER2799重组菌株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差异不是由于基因表达差异造成的。5)ELASA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在140/141和224/225处拆分后,其重新组装成的功能蛋白的酶活与完整蛋白的基本一致;在230/231处拆分后,其重新组装成的功能蛋白的酶活比完整蛋白的要高,达到0.05差异显着水平。6)分析了来源于不同ER2799重组菌株中EPSP合酶的酶动力相关参数,发现230/231位点拆分后重新组装成的EPSPS的酶活为17.861±0.267,IC50约为10880,Km值为56.8,Ki值为29.4;140/141位点拆分后重新组装成的EPSPS酶活为5.33±0.533,IC50约为2700,Km值为82.4,Ki值为48.6;224/225位点拆分后重新组装成的EPSPS酶活为9.27±0.133,IC50约为4770,Km值为125.7,Ki值为79;完整aroAA1501蛋白的酶活为9.29±0.133,IC50约为4600,Km值为122.28,Ki值为85。上述结果表明230/231位点拆分后重新组装成的EPSPS的酶活最高,与底物和草甘膦的的结合能力最强。7)以DT-2300为基础载体,构建了同时含有140N-In和Ic-141C、224N-In和Ic-225C、230N-In和Ic-231C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转基因水稻,获得含有完整aro AA1501基因、同时含有140N-In和Ic-141C、224N-In和Ic-225C、230N-In和Ic-231C的转基因植株分别为26、24、21和20株。8)对转基因水稻苗进行草甘膦耐受性分析,发现转完整aro AA1501基因以及230N-In和Ic-231C的转基因水稻苗可以耐受2000 ppm草甘膦
栾颖[5](2019)在《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GM)作物自从1996年问世以来,全球商业化种植的面积在不断地增加,人们在收获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对其安全性问题产生了广泛的关注。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会对当地的生态多样性存在潜在的影响,特别是作物的根系分泌物可能会影响土壤功能酶的活性、微生物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土壤中细菌群落的结构等。土壤生态系统是土壤生物(包括种植的植物以及土壤内的动物、微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构成的一个自然综合体,生物与土壤之间彼此依赖的同时又发生各种互作,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可以用来表现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微生物的多样性能够影响与之相关的植物多样性。本研究以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CM8101(CM)及其对应的非转基因受体玉米郑58(CMCK)为试验材料。两种材料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试验场地位于吉林长春的环境安全研究试验圃场。本研究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玉米的苗期、花期、成熟期三个生长时期采集了玉米的根际土壤,用于研究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的长期种植对土壤的理化性质、相关功能酶的活性、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功能酶活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含水量和pH值两个基本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测定了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三个功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和非转基因玉米郑58在连续两年中三个生长时期的土壤含水量、pH值、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三种功能酶活性均无显着性差异,这表明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的长期种植不会显着性影响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和功能酶活性。2.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文利用Biolog ECO板测定了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和非转基因玉米郑58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将Biolog ECO板在25℃的培养箱中暗育7 d,其间每隔24 h在同一时间下用酶标仪测定平板的吸光值,结果表明两年中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与非转基因玉米郑58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多样性指数以及整体代谢活性均无显着性差异,进一步表明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种植两年不会显着性地影响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3.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文通过16S rRNA扩增子测序比较了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和非转基因玉米郑58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两年中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与非转基因玉米郑58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细菌群落多样性均没有显着性差异,从而表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不会受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种植的影响。综上所述,通过与非转基因玉米郑58的比较,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的长期种植不会对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功能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细菌群落结构产生显着性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增加了人们对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安全性的认识,为该品种今后的商业化种植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逯凯歆[6](2019)在《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应用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经传统农业时期的成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到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腾飞时期,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农业时期,生物技术的应用始终以自然规律为客观指导,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通过人工栽培与选择培育出更适于自然环境的作物。随着农业生产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依赖技术、机械以及大量的资源消耗,人类由依附、顺从自然转变为对自然的控制和驾驭,使传统自然伦理观面临解构、重构的危机。人类对自然的不断索取造成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为了减少人与自然的异化程度,近年来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系统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以迅猛发展。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提升了农作物的产出率,有效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同时还提高了作物的品质,满足了现代人的不同需求。但是,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转基因技术就因其本身的技术特性,给社会、生态、人类自身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近年来,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争论,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使其从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上升到伦理问题。面对农业转基因技术产生的生态伦理、生命伦理、经济伦理困境,在遵循伦理原则的基础上,从农业转基因技术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出发,提出具有建设性、有效性的解决路径,使公众更理性、更科学的的看待转基因技术,也使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向“善”发展,为人类社会生态系统提供更加合理的技术支持。因此,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及其带来的伦理困境成为包含理论与实践双重价值的课题。
潘玉[7](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认为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胡贻椿,卓勤,杨晓光[8](2019)在《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转基因食品分类与特点、全球转基因食品的研发现状、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30年来转基因食品研发的重大成果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等,并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付健美[9](2018)在《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及蛋白互作研究抗虫转基因水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非预期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限制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环境安全问题,其中转基因水稻逃逸出农田生态系统后,能否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持续存在下去甚至进一步扩散,是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必须解决的环境安全问题之一。抗虫转基因水稻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适合度及转录组水平上的基因差异表达已有较多研究和报道,但是对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适合度及其基因差异表达、蛋白互作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商业化潜力较大的转cry1Ab/c水稻华恢1号(HH1)、转cry1 C*/bar基因水稻TIC-19及其亲本水稻明恢63(MH63)为材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杂草竞争、荒地土壤、盐碱土壤条件:(1)研究了其在上述不同种植条件的适合度;(2)利用组学技术研究转cry1C*/bar基因水稻T1C-19在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条件下的基因差异表达;(3)探索了 HH1表达的外源蛋白Cry1Ab/c与水稻内源蛋白的相互作用、外源Cry1Ab/c蛋白的细胞膜定位及其与水稻内源膜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开花蛋白的互作。本研究结果可为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TIC-19的商品化种植提供环境安全方面的科学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模拟不同自然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T1C-19的适合度本研究以抗虫转基因水稻HH1、T1C-19为研究材料,模拟了其在不同自然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HH1和T1C-19的株高、分蘖数、地上干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指标以及外源Bt蛋白的表达量:在模拟农田土壤和盐碱土壤条件下,盐碱土壤条件的2个外源Bt蛋白的表达量均较农田土壤条件更低。对于转基因水稻HH1,相同土壤条件下的分蘖数以及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指标均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呈现现出显着的适合度代价,同时这种适合度代价在盐碱土壤条件更为明显。对于转基因水稻T1C-19,其在农田土壤条件下的株高、分蘖数以及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生长指标均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盐碱土壤条件下,T1C-19仅分蘖数及生物量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其余营养生长指标与亲本水稻MH63没有显着差异,但是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生长指标显着高于亲本水稻MH63。另外,在农田土壤条件和盐碱土壤条件下,HH1较MH63的抽穗期平均延迟了12d和25d,T1C-19与MH63的抽穗期相似。在模拟无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和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3种胁迫种植条件下,转基因水稻HH1、T1C-19的外源Bt蛋白的表达量显着低于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条件。对于HH1,在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条件下,除株高外,分蘖数、叶面积、叶SPAD值以及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指标均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呈现出显着适合度成本。在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条件下,HH1的株高、分蘖数、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与MH63没有显着差异,但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以及结实率显着高于亲本水稻MH63。对于T1C-19,在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条件下,分蘖数、叶面积、叶SPAD值以及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能力均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然而在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条件下,T1C-19的株高、分蘖数、地上部干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及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以及结实率均与亲本MH63水稻没有显着差异。2.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种植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差异表达以转基因水稻T1C-19及其亲本水稻MH63为研究材料,在模拟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和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4种种植条件下,通过测定水稻的转录组和蛋白组,研究了其基因差异表达: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4种种植条件下,与MH63相比,T1C-19总计有3786个差异基因,其中150个为共有差异基因,占整个水稻转录组的0.4%,分析这些共有差异基因由外源基因插入引起。另外对于T1C-19和MH63,与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对照)相比,无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条件的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1084个和1234个,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条件的差异基因数量为963个和1226个,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条件的差异基因数量为1053个和1505个,总计有2743和2200个,占水稻整个转录组的8.50%和6.86%,该结果表明种植条件对水稻的基因表达有显着影响,且显着高于外源基因插入对水稻的基因表达影响。上述与外源基因插入相关的150个共有差异基因可以显着富集到植物的光合作用(Lhb1、Lhcb2、Lhcb3和Lhcb5)、光反应的节律变化(FKF1、PRR)、植物细胞内吞作用及植物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HSP70)。采用qPCR技术验证了显着富集在这4条通路中的7个共有差异基因在T1C-19和MH63中的mRNA表达量发现,在上述4种种植条件下T1C-19均较MH63显着下调,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证实了外源Cry1C*蛋白可与该4条通路上的光合天线蛋白Lhb1等6个共有差异基因表达的内源蛋白互作。另外,尽管转基因水稻T1C-19与亲本水稻MH63在3种不同胁迫种植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和表达量均有一些差异,却能显着富集到相似的功能通路中,推测外源cry1C*/bar基因插入可能并不会显着改变转基因水稻T1C-19对胁迫种植条件的适应性。蛋白组测序结果显示:4种种植条件下,与MH63相比,T1C-19总计有2177个差异蛋白,其中121个为共有差异蛋白,占整个水稻蛋白组的1.7%,分析这些共有差异蛋白由外源基因插入引起。对于T1C-19和MH63,与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条件相比,无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条件的差异蛋白数量分别为411个和300个,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条件的差异蛋白数量为662个和430个,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复合条件下的差异蛋白数量为309个和375个,总计有1028个和839个,占水稻整个蛋白组的15.52%和11.87%,该结果表明种植条件对水稻内源蛋白的表达有显着影响,且远远高于外源基因对水稻内源蛋白表达的影响。对这些共有的差异表达蛋白在生物学功能分类上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T1C-19与MH63相比,121个差异表达蛋白仅显着富集到叶绿体的核糖体参与的信号通路中。另外,尽管转基因水稻T1C-19与亲本水稻MH63在3种不同胁迫种植条件下的差异表达蛋白数目和表达量均有一些差异,却能显着富集到相似的功能通路中,推测外源cry1C*/bar基因插入可能并不会显着改变转基因水稻T1C-19对胁迫种植条件的适应性。3.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互作的研究以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为研究材料,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了可能与Cry1Ab/c蛋白互作的抗逆反应类、氧化还原反应类(主要光合作用)、物质代谢类以及其他未知功能的水稻内源蛋白60个,并用亚细胞共定位、双分子荧光互补、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了 6个光合作用内源蛋白、9个抗逆反应内源蛋白与外源Cry 1Ab/c蛋白发生互作的真实性。采用原位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细胞膜蛋白和细胞质蛋白分离的Western blot技术以及亚细胞定位技术,以水稻和烟草叶片为材料,发现外源Cry1Ab/c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内膜上,并可以与细胞膜蛋白V-H+-ATPase和Ca2+-ATPase发生相互作用。采用酵母双杂交、亚细胞共定位、双分子荧光互补、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了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的互作,发现HH1外源Cry1Ab/c蛋白仅与水稻抽穗期核心主效蛋白成花素Hd3a间存在相互作用,且Hd3a的mRNA转录水平较MH63显着下调,均可能在转基因水稻HH1抽穗期推迟中起关键作用。
石慧[10](2018)在《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文中指出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栽培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大豆不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油脂补充、牲畜饲养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上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人工栽培、从成为人们的主食到转向副食、从主要向世界出口到依靠从美洲进口的历史变迁,大豆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广泛地引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作物品种。相比大豆在中国可以追溯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大豆被引入美国则是在近几个世纪左右发生的。18世纪中期大豆传入美国后并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后,主要作为一种牧草作物开始被广泛地推广并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新大豆品种的引入、大豆加工技术进步和大豆新用途的不断被开发等,美国大豆开始进入快速产业化发展阶段,并于20世纪50年代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此后,美国大豆开始全面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满足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大豆及其制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美洲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相继发展,对美国大豆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造成了影响,但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大豆最大的输送地是历史上的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中国,随着20世纪末期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放开,大量美洲大豆开始进入并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相对优势地位完全发生了逆转。鉴于历史时期大豆在美国取得的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把中国原产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法、定量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一手英文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期。通过绘制多个相关的图和表,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的发展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中美大豆发展比较中为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经过人类不断地采集和驯化,大豆最早在中国有了栽培品种。此后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过程中,大豆通过与不同国家间的农业交流互动,曾先后在不同时期被引种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豆在美国的传入是在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早期主要通过四条海上路径分别从不同国家传入美国。第二部分分别从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具体发展情况展开追溯。首先,对大豆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数据的整理,将大豆生产在美国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波动发展时期以及稳步发展时期。在四个发展时期中,因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大豆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大豆生产在美国经历了从一种新奇作物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经济作物的变迁。其次,从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在大豆育种和品种发展上,美国的大豆品种在美国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早期世界范围内的引种活动为美国大豆传统育种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亲本原料,20世纪末以后则开始转向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开发和种植;在大豆栽培和收获技术发展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上,也形成了针对美国大豆病虫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手段。再次,从大豆加工利用的变化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大豆在美国的利用方式,从主要作为牧草作物发展为主要作为豆粒收获进行加工利用。作为牧草作物期间可当作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放牧或肥田等多种方式利用。而作为大豆加工则主要制成豆油、豆粕和大豆食品等。最后,大豆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还表现在包括政府机构和高校、相关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发展上。第三部分是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进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过程的梳理,指出历史时期内美国大豆产业的兴旺发展并不是只由单一因素导致的,应该说大豆在美国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和以合作为依托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地位的转换,以及对相对优势地位转变的动因分析,结合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努力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豆产业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进程的历史探究,试图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和快速产业化发展的动因,为农作物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带来启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大豆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二、转基因小麦商业化的现状、问题、影响与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基因小麦商业化的现状、问题、影响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TaAFP-Ba/b基因在水稻和小麦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小麦穗发芽 |
1.2 AFP基因 |
1.3 植物转基因 |
1.4 数字PCR技术及其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酶和试剂 |
2.1.3 质粒活化 |
2.1.4 实验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TaAFP-B基因调控区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
2.2.2 小麦叶片的预处理 |
2.2.3 胁迫处理 |
2.2.4 载体构建 |
2.2.5 植物瞬时表达 |
2.2.6 水稻、小麦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2.2.7 转基因植株T_2代的获得与鉴定分析 |
2.2.8 启动子的组织特异性观察及活性定量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穗发芽抗性不同的小麦中TaAFPs和 TaABI5 基因的表达特性 |
3.2 TaAFP-B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调控区序列分析 |
3.3 TaAFP-B基因5′UTR区域差异序列的瞬时表达 |
3.3.1 瞬时表达载体构建 |
3.3.2 小麦叶片中tdTomatoER和 GUS基因的瞬时表达 |
3.3.3 TaAFP-Ba/bF基因的定量活性分析 |
3.4 启动子PTaAFP-Ba/b的组织特异性观察及其定量活性分析 |
3.5 转基因水稻的鉴定 |
3.5.1 T_1代转基因水稻的PCR鉴定 |
3.5.2 T_1代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的拷贝数鉴定 |
3.5.3 T_2代转基因水稻TaAFP-B转录本的表达分析 |
3.5.4 转基因TaAFP-Ba/bS-GFP水稻幼叶中融合蛋白GFP的表达 |
3.5.5 转基因水稻在不同胁迫处理下TaAFP-B的表达变化 |
3.5.6 转基因水稻单拷贝株系T_2代表型观察 |
3.6 转基因小麦的鉴定 |
3.6.1 T_1代转基因小麦的PCR鉴定 |
3.6.2 T_1代转基因小麦外源基因的拷贝数鉴定 |
3.6.3 T_2代转基因小麦TaAFP-B转录本的表达分析 |
3.6.4 转基因小麦在不同胁迫处理下TaAFP-B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5 转基因小麦单拷贝株系T_2代表型观察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专利信息挖掘分析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生物技术相关概念 |
2.1.2 农业生物技术专利的基本内容 |
2.2 相关理论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2.2.2 竞争情报理论 |
第三章 国际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3.1 全球种业发展格局 |
3.1.1 世界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
3.1.2 我国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
3.2 基于钻石理论的主要国家种业竞争力分析 |
3.2.1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数 |
3.2.2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标选取与优化 |
3.2.3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 |
第四章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 |
4.1 基于专利数据的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分析 |
4.1.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方法 |
4.1.2 申请趋势分析 |
4.1.3 申请地区分析 |
4.1.4 申请人分析 |
4.2 基于其他研发成果的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分析 |
4.2.1 论文成果 |
4.2.2 植物新品种保护 |
4.3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热点 |
4.3.1 重点研发领域分析 |
4.3.2 重点应用领域分析 |
第五章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竞争格局分析 |
5.1 综合竞争地位分析 |
5.1.1 指标选取与统计 |
5.1.2 主要指标分析 |
5.2 主要国家在主要目标市场专利布局分析 |
5.2.1 PCT及三方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
5.2.2 主要国家技术流向比 |
5.3 主要领域全球专利布局分析 |
第六章 农业生物技术热点领域竞争态势分析 |
6.1 转基因技术专利信息分析 |
6.1.1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6.1.2 各国研发能力及主要受理地区分析 |
6.1.3 主要申请机构竞争能力分析 |
6.2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进展 |
6.2.1 锌指核酸酶技术 |
6.2.2 TALEN技术 |
6.2.3 CRISPR技术 |
6.3 植物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布局与的竞争态势 |
6.3.1 区域布局分析 |
6.3.2 主要专利权人分析 |
第七章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及竞争态势分析 |
7.1 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分析 |
7.2 基因编辑作物的产业化和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7.2.1 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现状 |
7.2.2 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性状 |
7.2.3 基因编辑作物的知识产权分析 |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提高竞争实力 |
8.2.2 强化知识产权布局 |
8.2.3 加强原始创新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篇 综述 |
第1章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研发与管理现状 |
1.1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与应用 |
1.2 国内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
第2章 转基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2.1 基于外源插入核酸的检测方法 |
2.2 基于外源插入基因表达蛋白的检测方法 |
2.3 转基因检测新方法 |
2.4 转基因检测关键要素 |
第3章 转基因水稻检测标准物质研制 |
3.1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类型 |
3.2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量值表达方式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植物种子DNA提取与纯化的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水稻内标准基因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转基因水稻筛查检测方法与阳性标准质粒构建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转基因水稻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耐草甘膦基因aroAA1501的拆分及功能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耐草甘膦转基因作物 |
1.1.1 草甘膦的作用机制 |
1.1.2 耐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培育途径 |
1.1.3 耐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应用 |
1.2 草甘膦抗性杂草 |
1.2.1 草甘膦抗性杂草的种类 |
1.2.2 草甘膦抗性杂草的产生途径 |
1.3 限控基因飘流的生物学措施 |
1.3.1 叶绿体转化 |
1.3.2 转基因弱化技术(Transgenic mitigation,TM) |
1.3.3 选择性灭杀技术 |
1.3.4 基因删除技术 |
1.4 蛋白内含肽 |
1.4.1 蛋白内含肽的分类 |
1.4.2 蛋白内含肽的剪接机制 |
1.4.3 蛋白内含肽的应用 |
1.5 基因拆分技术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质粒与菌株 |
2.1.3 酶和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培养基配制 |
2.1.6 引物合成和测序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因拆分及融合基因An-In和 Ic-Ac的克隆 |
2.2.2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3 功能互补试验 |
2.2.4 ER2799重组菌株的草甘膦耐受性检测 |
2.2.5 ER2799 重组菌株中外源基因的RT-PCR检测 |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2.2.7 ELISA检测 |
2.2.8 EPSPS酶动力学分析试验 |
2.2.9 基因拆分后重新组装方式分析 |
2.2.10 水稻转化用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2.2.11 水稻遗传转化 |
2.2.12 转基因水稻PCR检测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耐除草剂基因AROA_(A1501)可拆分位点的确定 |
3.1.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2 ER2799的功能重建 |
3.2 ER2799重组菌株的草甘膦耐受性分析 |
3.2.1 ER2799重组菌株的草甘膦耐受性 |
3.2.2 ER2799重组菌株在不同草甘膦浓度下的生长曲线 |
3.3 ER2799重组菌株中外源基因的表达分析 |
3.4 EPSPS酶动力学分析 |
3.4.1 酶活力 |
3.4.2草甘膦半数抑制常数IC50 |
3.4.3 米氏常数Km |
3.4.4 竞争性抑制剂草甘膦的Ki值 |
3.5 不同类型转基因水稻的培育 |
3.5.1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3.5.2 转基因水稻的培育 |
3.5.3 转基因水稻的抗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个人简历 |
(5)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文献综述 |
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1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现状 |
1.2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经济效益现状 |
1.3 全球转基因作物研究现状 |
1.3.1 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
1.3.2 转基因技术用于作物改良 |
1.3.3 转基因作物的检测技术 |
2 转基因抗虫玉米的研发及进展 |
3 转基因作物释放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3.1 转基因作物释放的安全性评价内容 |
3.2 转基因作物释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3 转基因作物释放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
4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含水量和pH值)及三种功能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供试玉米的种植及土壤采集 |
1.3 土壤含水量和pH值的测定 |
1.3.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1.3.2 土壤pH值的测定 |
1.4 土壤三种功能酶活性的测定 |
1.4.1 土壤脲酶活性的测定 |
1.4.2 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
1.4.3 土壤过氧化氢活性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含水量和pH值) |
2.2 土壤功能酶活性的变化(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 |
3 讨论 |
3.1 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长期种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 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长期种植对土壤功能酶活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供试玉米的种植及土壤采集 |
1.3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测定 |
1.3.1 Biolog ECO平板 |
1.3.2 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提取 |
1.3.3 ELISA温育反应 |
1.3.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WCD值的变化 |
2.2 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
2.3 6类碳源利用率的变化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供试玉米的种植及土壤采集 |
1.3 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
1.4 16S rRNA测序库的构建 |
1.5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土壤细菌群落分类结构的影响 |
2.2 对Alpha多样性的影响 |
2.3 对Beta多样性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基金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6)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应用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产生的伦理背景审视 |
第一节 传统农业生物技术的伦理关照 |
一、传统农业生物技术的形成 |
二、传统农业生物技术的伦理意蕴 |
第二节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伦理凸显 |
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
二、发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伦理显现 |
第二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伦理认知 |
第一节 转基因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现状 |
二、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生产特性 |
三、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价值诠释 |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 |
二、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加强世界粮食保障水平 |
三、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创新农业生产发展途径 |
第三节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伦理困境 |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生态伦理困境 |
二、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生命伦理困境 |
三、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经济伦理困境 |
第三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伦理解困 |
第一节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伦理困境产生的根源 |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生产商业化 |
二、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科研功利化 |
三、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道德责任缺失 |
第二节 发展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遵循的伦理原则 |
一、生态伦理原则 |
二、风险预防原则 |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三节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路径 |
一、健全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
二、建构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的伦理责任机制 |
三、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安全的评估监测制度 |
四、提高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科普的公众参与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及蛋白互作研究抗虫转基因水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非预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1.1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现状 |
1.2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 |
2 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现状 |
2.1 Bt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2.1.1 Cry毒素蛋白的三维模型(3D-Cry) |
2.1.2 Cry毒素蛋白的种类和防治对象 |
2.1.3 Cry毒素蛋白的作用模型 |
2.2 转Bt抗虫基因水稻的研究现状 |
2.2.1 第一代抗虫转基因水稻的释放和安全证书的获得 |
2.2.2 新型抗虫转基因水稻的发展 |
3 转Bt基因水稻的适合度评估 |
3.1 自身杂草化 |
3.2 外源基因漂移 |
3.3 杂交后代的适合度 |
4 转Bt基因水稻的非预期效应研究 |
4.1 非预期效应的定义 |
4.2 非预期效应产生的可能原因 |
4.2.1 转基因植株的构建过程 |
4.2.2 额外表达外源蛋白消耗的物质与能量 |
4.2.3 外源蛋白与亲本水稻内源蛋白的互作 |
5 非预期效应的检测评价技术 |
5.1 定向评价技术在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检测中的应用 |
5.2 “组学”技术在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检测中的应用 |
5.2.1 转录组学 |
5.2.2 蛋白组学 |
5.2.3 代谢组学 |
5.2.4 组学联用技术 |
5.3 蛋白互作技术在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模拟不同自然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T1C-19的适合度 |
第1章 盐碱土壤和农田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T1C-19的适合度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水稻 |
1.2 土壤 |
1.3 试验设计 |
1.4 酶联免疫法测定外源Bt蛋白表达量 |
1.5 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适合度指标测定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外源Bt蛋白表达 |
2.1.1 外源Cry1Ab/c蛋白 |
2.1.2 外源Cry1C~*抗虫蛋白表达 |
2.2 外源cry1Ab/c基因对水稻营养和生殖指标的影响 |
2.2.1 株高 |
2.2.2 分蘖数 |
2.2.3 剑叶SPAD值 |
2.2.4 生物量 |
2.2.5 生殖生长指标 |
2.3 外源cry1C~*/bar基因对水稻营养和生殖生长指标的影响 |
2.3.1 株高 |
2.3.2 分蘖数 |
2.3.3 剑叶叶长、叶宽和叶面积 |
2.3.4 剑叶SPAD值 |
2.3.5 生物量 |
2.3.6 生殖生长指标 |
3 讨论 |
3.1 外源Bt蛋白表达 |
3.2 2个土壤条件对转Bt基因水稻营养生长的影响 |
3.3 2个土壤条件对转Bt基因水稻生殖生长的影响 |
第2章 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种植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T1C-19的适合度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水稻 |
1.1.2 土壤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ELISA测定外源蛋白表达量 |
1.2.3 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适合度指标测定 |
1.2.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外源Bt蛋白表达 |
2.1.1 外源Cry1Ab/c蛋白的表达 |
2.1.2 外源Cry1C~*蛋白的表达 |
2.2 外源cry1Ab/c基因对水稻营养和生殖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1 株高 |
2.2.2 分蘖数 |
2.2.3 剑叶长、宽和面积 |
2.2.4 剑叶SPAD值 |
2.2.5 生物量 |
2.2.6 生殖生长指标 |
2.3 外源cry1C~*/bar基因对水稻营养与生殖生长指标的影响 |
2.3.1 株高 |
2.3.2 分蘖数 |
2.3.3 剑叶长、宽和叶面积 |
2.3.4 剑叶SPAD值 |
2.3.5 生物量 |
2.3.6 生殖生长指标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差异表达 |
第3章 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差异表达-转录组水平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和种植条件 |
1.2 试验方法 |
1.2.1 转基因水稻T1C-19外源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
1.2.2 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
1.2.3 RT-QPCR检测T1C-19和MH63差异基因的表达量 |
1.2.4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验证外源Cry1Ab/c蛋白与共有差异基因表达蛋白的互作 |
1.2.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转基因水稻T1C-19外源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
2.2 外源基因插入对水稻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1 共有差异基因数目 |
2.2.2 共有差异基因表达量的层次聚类分析 |
2.2.3 共有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2.2.4 共有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2.3 胁迫种植条件对水稻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1 差异基因数目 |
2.3.2 KEGG功能富集分析 |
2.4 定量PCR检测T1C-19和MH63差异基因的表达量 |
2.5 外源Cry1C~*蛋白与共有差异基因表达蛋白的互作 |
3 讨论 |
3.1 外源基因对转基因水稻转录组的影响 |
3.2 逆境条件对转基因水稻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表型差异与转录组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第4章 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差异表达-蛋白组水平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和种植条件 |
1.2 试验方法 |
1.2.1 转基因水稻T1C-19外源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1.2.2 蛋白提取及质量检测 |
1.2.3 差异蛋白的筛选和分析 |
2 结果 |
2.1 转基因水稻T1C-19外源Cry1C~*蛋白和Bar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2.2 外源基因对水稻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
2.2.1 共有差异蛋白数目 |
2.2.2 共有差异蛋白表达量的层次聚类分析 |
2.2.3 共有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 |
2.2.4 共有差异蛋白的KEGG富集分析 |
2.3 3种胁迫种植条件对水稻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
2.3.1 差异蛋白数目 |
2.3.2 差异蛋白的KEGG富集分析 |
3 讨论 |
3.1 外源基因对转基因水稻T1C-19蛋白组的影响 |
3.2 逆境条件对转基因水稻T1C-19蛋白组的影响 |
第四部分 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互作的研究 |
第5章 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组的相互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及种植条件 |
1.1.1 植物材料 |
1.1.2 主要试验菌株、载体及试剂 |
1.1.3 所用引物 |
1.2 试验方法 |
1.2.1 酵母双杂初筛与外源Cry1Ab/c蛋白互作的水稻内源蛋白 |
1.2.2 农杆菌介导的外源Cry1Ab/c蛋白和内源蛋白在烟草细胞中表达的瞬时表达体系构建 |
1.2.3 外源Cry1Ab/c蛋白与内源蛋白的亚细胞共定位 |
1.2.4 外源Cry1Ab/c蛋白与内源蛋白的双分子荧光互补 |
1.2.5 外源Cry1Ab/c蛋白与内源蛋白免疫共沉淀 |
2 结果 |
2.1 酵母双杂初筛与外源Cry1Ab/c蛋白互作的水稻内源蛋白 |
2.1.1 截断的Cry1Ab/c诱饵菌株的自激活验证图 |
2.1.2 Y2H Gold共转化系统对文库的筛选结果 |
2.1.3 Y2H Gold-Y187双杂系统对文库的筛选结果 |
2.1.4 初筛与外源Cry1Ab/c蛋白互作的内源蛋白数目统计结果 |
2.1.5 外源Cry1Ab/c蛋白筛选的互作内源蛋白统计结果 |
2.2 外源Cry1Ab/c蛋白与功能明确内源蛋白互作真实性的验证 |
2.2.1 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2.2.2 亚细胞共定位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的互作可能性 |
2.2.3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的互作 |
2.2.4 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的互作 |
3 讨论 |
3.1 蛋白互作在转Bt基因水稻非预期效应产生机制探索中的应用 |
3.2 与光合作用候选蛋白的互作及可能的生物学功能 |
3.3 与抗逆反应候选蛋白的互作及可能的生物学功能 |
第6章 常规栽培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的细胞膜定位及其与水稻内源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植物材料 |
1.1.2 主要试验菌株、载体及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外源Cry1Ab/c蛋白在水稻叶肉细胞中的定位 |
1.2.2 外源Cry1Ab/c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1.2.3 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外源Cry1Ab/c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表达量 |
1.2.4 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细胞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
2 结果 |
2.1 外源Cry1Ab/c蛋白的细胞定位 |
2.1.1 水稻叶肉细胞中的定位 |
2.1.2 外源Cry1Ab/c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2.1.3 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外源Cry1Ab/c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表达量 |
2.2 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细胞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
2.2.1 酵母双杂点对点验证 |
2.2.2 V-H~+-ATPase和Ca~(2+)-ATPase的亚细胞定位 |
2.2.3 双分子荧光互补 |
2.2.4 免疫共沉淀技术 |
3 讨论 |
第7章 盐碱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开花蛋白的互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1.1.2 主要试验菌株、载体及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HH1外源cry1Ab/c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1.2.2 HH1外源Cry1Ab/c蛋白与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的互作 |
1.2.3 外源Cry1Ab/c蛋白与Hd3a主效蛋白互作后Hd3a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1.2.4 水稻5个抽穗期主效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检测 |
2 结果 |
2.1 HH1外源cry1Ab/c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2.2 外源Cry1Ab/c蛋白与抽穗期主效蛋白的亚细胞共定位 |
2.3 外源Cry1Ab/c蛋白与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的互作 |
2.3.1 酵母双杂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互作 |
2.3.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检测外源蛋白与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互作 |
2.3.3 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Hd3a主效蛋白互作 |
2.4 外源Cry1Ab/c蛋白与Hd3a主效蛋白互作后Hd3a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2.5 抽穗期主效基因mRNA表达量的分析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
一、大豆起源于中国 |
二、大豆在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大豆传入美国的背景与路径 |
一、大豆传入前的历史背景 |
二、大豆传入美国的路径 |
第二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1898年以前) |
一、1898年以前的引种 |
二、1898年以前的试种 |
第二节 快速发展时期(1898年-1969年) |
一、生产的迅速发展 |
二、主产区的形成 |
第三节 波动发展时期(1970年-1995年) |
一、生产的起伏波动 |
二、主产区的发展 |
第四节 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
一、生产的稳步提高 |
二、主产区的现状 |
第三章 大豆在美国生产技术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育种与品种资源发展 |
一、1898年以前的大豆品种 |
二、品种采集与传统育种发展 |
三、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
第二节 大豆栽培与收获技术的发展 |
一、整地 |
二、播种 |
三、田间管理 |
四、收获和贮藏 |
第三节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
一、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
二、大豆虫害及其防治 |
第四章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利用方式的改变 |
一、从大豆制品到牧草作物 |
二、从牧草作物到粒用大豆 |
第二节 大豆作为牧草作物的利用 |
一、青绿饲料 |
二、青贮饲料 |
三、干草饲料 |
四、放牧和肥田 |
五、豆粒喂养 |
第三节 粒用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
二、豆油的利用 |
三、豆粕的利用 |
四、大豆食品 |
第五章 大豆在美国组织机构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相关政府机构与高校 |
一、美国农业部及相关工作 |
二、农业高校及试验推广站 |
第二节 大豆相关企业公司 |
一、产品加工公司 |
二、工业制造公司 |
三、作物种子公司 |
四、产品贸易公司 |
第三节 大豆相关协会组织 |
一、美国大豆协会 |
二、联合大豆基金会 |
三、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
第六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大豆与美国自然条件的相互适应 |
一、大豆的植物生理特征 |
二、大豆适宜美国农业环境 |
第二节 大豆相关法案的推动 |
一、大豆补贴政策 |
二、大豆品种保护政策 |
第三节 大豆产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
一、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豆产业 |
二、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 |
第四节 大豆相关技术体系的完善 |
一、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 |
二、大豆种植的机械化 |
三、大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
四、大豆运输系统的健全 |
第五节 大豆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 |
一、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构成 |
二、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协作 |
第七章 美国大豆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中美大豆相对优势地位的转换 |
一、中国大豆的历史优势 |
二、中美大豆的现代转变 |
第二节 相对地位转变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效率因素 |
二、产销体系因素 |
三、政策导向因素 |
四、消费结构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
二、进行大豆生产技术创新 |
三、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发展 |
四、推进大豆组织与制度优化 |
五、发展特色非转基因大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转基因小麦商业化的现状、问题、影响与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TaAFP-Ba/b基因在水稻和小麦中的功能研究[D]. 冯玉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D]. 邹婉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D]. 张秀杰. 吉林大学, 2020(08)
- [4]耐草甘膦基因aroAA1501的拆分及功能重建[D]. 宋亚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 栾颖.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应用的伦理问题研究[D]. 逯凯歆.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 [7]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与发展[A]. 胡贻椿,卓勤,杨晓光. 达能营养中心2019年论文汇编:转基因食品与安全, 2019
- [9]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及蛋白互作研究抗虫转基因水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非预期效应[D]. 付健美. 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10]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