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系统与信息网络研究

经络系统与信息网络研究

一、经络系统与信息网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丛斌,张世明,倪志宇[1](2021)在《聚焦生命领域三大科学问题,构建全息人体数字模型――以医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分析医学科学领域面临的困境可以发现,生命的本质和演化规律尚未得到系统揭示;而仅用可视化手段去观察亚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微观静态结构,无法了解生命的微观动态过程。因此,需要建立新的科学范式以研究生命领域的三大基本科学问题:解析人体微观结构;揭示结构间的关联关系;探索结构及其行使功能的时相性变化规律。人体具有无时不在的能量-信息的网络传递机制,通过对该生命系统的科学解析能够破解生命领域的诸多难题。构建全息人体数字模型,可改变生命科学的实验研究范式,促进生命科学研究的全球合作与共享,全面认知人的生命本质,精确防治疾病,以及促进仿生学发展乃至科学技术全面进步。

单凯[2](2021)在《回输正常小鼠针刺后血清外泌体(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规律及机制的初步探索》文中提出目的:探索正常小鼠针刺后血清外泌体(Acupunctuer-exosome,Acu-exo)腹腔注射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及其起效的可能靶标,为针灸基础研究转化及中医治未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研究内容一电针足三里预处理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本实验重复2次,第一次实验,将32只正常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每组16只。电针预处理以针灸针(0.25×13 mm)刺入足三里穴(3-5mm),电针参数为:频率10Hz,疏密波,时间15min,强度为5。电针结束后即刻将小鼠放入装有30g钠石灰的250m L广口瓶中,造成缺氧环境,以小鼠生存时间为观察指标。对照组不针刺仅进行缺氧模型复制。第二次实验,将30只正常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每组15只。其余操作同第一次实验。研究内容二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作用规律的研究1.正常小鼠电针足三里穴不同天数后Acu-exo的提取与鉴定将32只正常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E0)、电针1天组(E1)、电针4天组(E4)及电针7天组(E7),每组8只,频次:1次/1天,参数同前。各组针刺后眼球取血,运用Exo Quick法于血清中提取Acu-exo,通过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对外泌体大小及形态、标志物进行鉴定。2.注射溶剂PBS、DMS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将18只正常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BS组、DMSO组,每组6只。PBS组运用无菌PBS(0.1m L/10g)对正常小鼠进行腹腔注射,于0.5h后,复制缺氧模型;DMSO组运用DMSO(浓度为0.2%,0.1m L/10g)对正常小鼠腹腔注射,于1.25h后复制缺氧模型,以小鼠生存时间为观察指标。3.回输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将50只正常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回输E0外泌体组、回输E1外泌体组、回输E4外泌体组、回输E7外泌体组,每组10只,回输的各组外泌体,即实验1中提取E0、E1、E4、E7的外泌体,各组进行Acu-exo(4mg/kg,0.1ml/10g)腹腔注射,0.5h后,复制缺氧模型,以小鼠生存时间为观察指标。4.拮抗循环外泌体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将40只正常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电针+DMSO组、电针+GW4869组,每组10只。电针组进行电针干预,电针预处理以针灸针(0.25×13 mm)刺入足三里穴(3-5mm),电针参数为:频率10Hz,疏密波,时间15min,强度为5。电针+DMSO组、电针+GW4869组分别进行腹腔注射DMSO(浓度为0.2%,0.1m L/10g)及GW4869(使用外泌体拮抗剂GW4869溶解于DMSO中,3mg/m L,0.1m L/10g),1小时后,将小鼠进行电针预处理,电针参数同前。电针干预后即刻复制缺氧模型,以小鼠生存时间为观察指标。研究内容三Acu-exo提高缺氧生存时间作用机制的复杂网络分析运用非靶标定量蛋白组学技术(Label Free)测量对照组与正常针刺组提取血清外泌体所运载蛋白的种类和含量,筛选组间变化倍数大于1.5,p<0.05的针刺显着差异蛋白,将筛选出的263个正常针刺显着差异蛋白作为源数据,将显着差异蛋白运用Uniport蛋白数据库进行基因转换和HGNC人类基因组数据库进行基因映射为人类基因。运用OMIM数据库、Dis Ge NET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中筛选出与缺氧相关的人类基因,取两者交集筛选出共有靶标基因。再运用DAVID数据库对共有的靶标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数据库的建立,通过Gephi软件等构建显着差异靶标-KEGG通路网络连入图、显着差异靶标-KEGG通路网络连出图、显着差异靶标-GO功能网络连出图、气泡图,联合应用连入度、连出度等数据挖掘算法,筛选针刺后提取血清外泌体(Acu-exo)耐缺氧效应的可能作用靶标。结果:1.电针预处理可以提高缺氧小鼠的生存时间电针预处理后进行缺氧模型复制,重复2次实验,第一次实验,空白对照组生存时间:32.61±2.96min;电针组生存时间:50.84±3.89min。第二次实验,空白对照组生存时间:37.73±4.00min;电针组生存时间:50.35±6.35min,重复两次实验结果相似,电针组较对照组的生存时间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外泌体的形态、大小及标志物符合细胞外囊泡协会鉴定的要求和标准将空白对照组(E0)、电针1天组(E1)、电针4天组(E4)、电针7天组(E7)提取的Acu-exo进行BCA蛋白浓度测定,E0、E1、E4和E7组的蛋白浓度为9.19mg/m L,11.22mg/m L,10.74mg/m L,15.69mg/m L。透射电镜检测显示,外泌体直径≥30,≤200nm,其中血清外泌体均呈圆形、类圆形囊泡的形状,或单个分布,或聚集成群。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发现E0、E1、E4和E7各组检测报告表明MODE曲线线性流畅,提示含有杂质少,粒径峰值分别为67.6nm、103.3nm、72.4nm和137.9nm,粒径峰值与理论外泌体尺寸值(30-200nm)相符。利用SDS-PAGE电泳分析E7组外泌体蛋白谱有条带,电泳显示蛋白条带CD63、CD9、Tsg101和Clanexin符合标准,提示提取外泌体未受杂蛋白干扰,纯化效果佳。3.溶剂PBS、0.2%DMSO对电针提高缺氧小鼠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空白对照组生存时间:33.25±2.38min;PBS组生存时间:34.22±3.19min;DMSO组生存时间:37.55±5.69min。对照组、PBS组、DMSO组缺氧小鼠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4.腹腔回输Acu-exo可提高耐缺氧小鼠的生存时间空白对照组生存时间:33.29±2.84min;回输E0外泌体组生存时间:34.99±3.59min;回输E1外泌体组生存时间:38.00±4.22min;回输E4外泌体组生存时间:39.59±3.77min;回输E7外泌体组生存时间:40.94±2.70min。回输E1外泌体组、回输E4外泌体组、回输E7外泌体组的耐缺氧时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空白对照组与回输E0外泌体组的耐缺氧时间相比没有显着提高,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回输E1外泌体组、回输E4外泌体组、回输E7外泌体组对小鼠耐缺氧时间有一定上升趋势。5.GW4869拮抗循环外泌体降低了电针提高耐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疗效空白对照组生存时间:29.88±2.35min;电针组生存时间:46.23±4.99min;电针+DMSO组生存时间:46.97±4.76min;电针+GW4869组生存时间:31.41±3.36min;针刺组与电针+GW4869组生存时间相比有显着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组小鼠的耐缺氧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GW4869组小鼠的耐缺氧时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6.Acu-exo运载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小板反应素-1(THBS1)、凝血因子II(F2)可能是针刺耐缺氧的有效靶标正常电针组与对照组血清外泌体显着差异蛋白映射人类基因有221个,OMIM数据库、Dis Ge NET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中与缺氧相关人类基因有6104个,共有基因有114个;复杂网络分析发现针刺后提取血清外泌体运载与缺氧相关的可能起效靶标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小板反应素-1(THBS1)、凝血因子II(F2)为主。结论:1.Acu-exo可提高缺氧小鼠的生存时间,存在一定的量效规律。2.外泌体在电针提高缺氧小鼠生存时间中发挥重要作用。3.外泌体运载的EGFR、THBS1、F2可能是电针抗缺氧的起效靶标物质。

侯冠群[3](2020)在《《内经》营卫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探究《内经》营卫理论,解析营卫的概念内涵,梳理《内经》营卫理论体系,解决营卫理论中的部分疑点、难点。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发生学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立足传统哲学和象思维方法,综合相关研究文献与营卫发生时代的学科知识,通过归纳、分析、比较,对《内经》中营卫理论进行梳理与探究。研究成果:明确了营卫理论适宜的研究方法,并系统梳理了《内经》营卫理论,解决了其中的部分疑难问题。研究结论:1.对近代营卫理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营卫理论尚存在较多问题与争议。2.研究营卫理论的方法,必须以气一元论与阴阳学说作为指导思想,运用象思维方法把握相关概念内涵的核心意义。3.《内经》营卫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营卫之气的内涵、营卫的化生与循行、营卫的生理功能、营卫失常的基本病机、营卫失常所致病症、调治营卫的原则与方法。首先,基于气一元论与阴阳两分的哲学思想,运用象思维方法,明确了营卫的概念内涵。营卫即本体人的一身之气,因气的阴阳清浊性质不同,一分为二,以脉为界,各行其道,将偏居在里行于脉内具有荣发濡养功能者称为营气,将偏散在外不受脉之约束的具有固密卫外温煦功能者称为卫气,二者阴阳相随,出入交汇,在体内环绕循行不息,并且顺应时序而呈现节律性运动变化,是人体整体功能状态与节律运动的高度概括。营卫二气一阴一阳,具有同源性、对待性、互根性的关系。其次,结合《内经》经文,明确了营卫之气的化生之源无非有三,即先天元气、后天水谷之气与清气三者缺一不可。在营卫的循行研究中,营气所行之脉为功能之“脉”,从中焦出发,主要循十二经脉而行。而卫气循行在脉外间隙,从上焦始发,而后随着时间节律变化而遍布人体内外。营卫不只在体内循行,亦通过气穴与外界沟通。营卫与天时相应,因此营卫的循行具有一定的时间节律,主要包括营卫循行的日节律、月节律与四时节律。最后,营卫具有护卫人体,荣养周身这一共同的生理功能,又因二者各自性质不同,营气属阴,有濡养荣发,化血养神之功;而卫气属阳,则有温养关阖,主司寤寐之能。营卫不和为营卫总病机,分为营卫循行失常与营卫开阖失常两类。营卫不和所致病症,以经络五体系统疾病为主,病性有虚实之别。一般当病位在经络五体系统,涉及营卫循行失常或开阖失常时,则当以营卫病机阐释疾病。调治营卫的基本原则为调和营卫、法时而治,即候气所在,进而调营卫之虚实、营卫之开阖。无论是以针刺还是方药为手段,都可以调治营卫,只是用针或用药的法度总以通畅营卫,使其循行有序、开阖有度为调治目标。4.明晰营卫与气血关系、营卫与经络之气的关系。营卫与气血关系是对气概念系统中根据“用”所划分的两类概念进行比较,二者各自应用范畴不同,但又具有一定的体用关系。营卫是动词,偏重于描述运动属性,用来概括一气环绕周身运动,是偏内以荣发与偏外以关阖之生理功能与节律的抽象概括;气血是名词,侧重于描述物质属性,是对人体有形、无形物质的抽象概括。但两组概念又密不可分,将营卫之体按气血分,则营之体可以血概言,卫之体可以气概之;而血之行称为营,气之行归于卫。营卫与经络之气的关系则必须建立在功能之“脉”的前提下进行比较,脉的内外为营卫之气,脉的纵横为经络之气。二者应用的范畴不同,即营卫之气强调脉的外内之别,而经络之气强调脉气的纵横方向。但二者可以在运行方向上达成统一,即营卫环周之象可以表达经络之气的交接循环状态,而经络之气又能指示营卫在循行时局部的纵横方向,即二者在气的流动方向上,可以互用。5.通过对营卫理论的研究发现,中医概念源于对人体的实际观察,是在古代哲学的引导和象思维的启发下建立起来的,无论其原型是功能现象或物质实体,最终都是因其用的特点而得以创立。中医概念的命名,或直接取用哲学概念,或取象比类借用已有文字之象,总以表达概念的功能核心为主旨,其各自的应用范畴也是基于人体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明确中医概念体系的构建原理,是防止中医理论失真和异化的基本前提。

张柳青,秦少福,罗春苑,张筱良,秦标[4](2018)在《隔姜灸与针刺干预阳虚体质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隔姜灸与针刺对阳虚体质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医院康复科门诊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阳虚体质患者60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给予隔姜灸干预,对照组给予针刺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后阳虚质积分都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阳虚质积分组间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6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与针刺都能改善阳虚体质,但隔姜灸改善阳虚体质的效果更佳。

张柳青[5](2016)在《基于《黄帝内经》探讨经络本质》文中提出经络没有特殊的形态组织结构,是未知的特殊的功能系统,这个功能系统可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以大脑为主导的经络信息网络调控系统,主要表现在经脉循经感传导方面;第二个层面是以心血管为主导的脏腑谐波共振调控系统,主要表现在脉动和脉象两个方面。经络信息网络调控系统通过经气调控心血管脏腑的生理功能,心血管脏腑共振调控系统通过共振调控的方式,保障人脑及脏腑组织器官的血液供给,以维持人脑及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这两个功能系统来源于《黄帝内经》,并于后世进一步发展,是最具中医特色的理论,应当认真研究,加于提高。

张柳青[6](2016)在《对经络本质的解剖研究最早起于《黄帝内经》》文中提出《黄帝内经》在继承《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循经感传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用解剖的方法寻找与循经感传导线路相对应的组织器官,认为与经络相对应的组织器官就是血管。这与现代人从解剖的层面对经络实质的研究是相同的,因此对经络本质的解剖研究最早起于《黄帝内经》。

王以春,张凤巧[7](2015)在《循经查病》文中指出经络通畅,人就健康,生命力就旺盛;经络不通畅,人就生病或衰亡。生命的功能状态是源是本,躯体的结构形态是末是标,标本不容颠倒,生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信息。经络是活人的生命信息网络,生病是生命信息运行障碍。在解剖刀下根本找不到经络穴位,解剖刀下更看不到生命现象,因为它研究的是尸体。生命是物质能量信息诸变量在生命系统(生命空间)和环境空间内,相互运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与特定的时间的展现。中国古代医学贤哲认为,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动,人体生理或疾病的表现亦异。人体

吴昊天,魏聪,位庚,常成成,常丽萍[8](2015)在《近年经络实质研究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络学说为中医基础理论核心内容之一,对其实质的研究前后已持续60余年,但迄今为止,仍缺乏定论,并且迄今所存之论多定注于以"机械、形态还原论法"探究脉络的物种性,而忽略了经络本身所承载的信息交流、传递等全息性。而这正是我们研究过程中当突出解决的重点。

秦建华[9](2013)在《经络电阻抗特性的特征提取及模式分类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经络电信号含有丰富的人体病理和生理状态信息,对这些电信号的判读在中医经络科学研究及其临床诊断应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现代中医经络电特性研究是将传统的中医经络学与信息科学结合起来,提取其电阻抗特征来研究人体经络的内在规律以及其与人体生理状态的关联特性,以探讨经络的实质。当前经络电阻抗特性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到很多问题,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一方面,经络电信号是一种非线性非平稳的频谱时变的微弱信号,且其背景噪声很强,这使得经络电信号的有效、准确检测和采集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缺乏有针对性和更为有效的信号处理与分析方法,特别是缺乏经络电阻抗特性的特征提取和模式分类方法,导致经络电阻抗特性的挖掘和发现不是理想的最优结果。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和创新:1)对经络电阻抗信号的自动检测进行了研究。以生物阻抗技术为基础,设计数据采集模块、激励信号源等硬件,建立一套基于四电极法的人体经络电阻抗测量系统,分析其噪声干扰源并给出其解决方案。利用巴什瓦定理确立激励信号的不确定谱模型,采用二层遗传优化算法求解其鞍点解,解决系统的激励信号畸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稳健匹配滤波的激励信号不确定度去除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2)对单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特征提取进行了研究。在对AR模型和ARMA模型对经穴生理状态特征的建模辨识等价性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AR参数模型的单经穴电阻抗特征模型,分析模型的定阶准则和求解算法,并重构其信息的AR谱结构特征,进行仿真比较。为了解决单经穴原始特征集的亢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经穴电阻抗特征优化方法,研究了其编码方案、适应度函数以及其个体的选择、交叉变异等算子,并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3)对多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特征提取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数据压缩率、降低特征维数和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多经穴电阻抗线性特征的PCA提取算法,研究了最优主成分的求解方法及其建模过程;将原始输入向量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通过合理选择核函数及重算算法,提出一种多经穴电阻抗非线性特征的KPCA提取算法。将PCA与投影法相结合,利用客观赋权法构建原始特征集的理想特征向量,并基于主成分投影法得到其修正加权特征矩阵的投影值,进而提出一种新的经脉信息PCP综合特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PCP综合特征指标比单经穴特征指标更能有效地进行模式分类。4)对经穴电阻抗特征的模式分类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及SVM分类模型理论,并针对经穴多类模式分类与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S-SVM的经穴电阻抗特征分类方法,分析了LS-SVM算法的多类器方法和参数优化选择问题,并对其进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决策有向无环图方法的经穴电阻抗特征分类方法更能有效地提高其分类识别率。5)对经络系统的整体演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经络系统的信息本原实质及其信息流过程;在时间、空间和状态上通过对经络系统离散化构建经穴元胞及空间,制定其状态演化更新规则,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经络系统演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仿真经络系统的自循环、自组织、自演化等特性。

秦鸿[10](2011)在《中医学自身的科学体系的确认——浅谈中医针灸、砭石“治未病”医学体系的建构》文中提出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百年西方文化东渐的过程中,节节败退,能继续保持东方特色优势的唯有中医。中医在西医为主体的医学官疗架构的领导之下,不断以西方实证医科学学模式改造中医,包括用实证科验方法验证中医,限制非实证科学化的学术论文的发表,结果削弱了中医的优势。这是有违国家大力

二、经络系统与信息网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络系统与信息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聚焦生命领域三大科学问题,构建全息人体数字模型――以医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医学面临的困境
2 生命领域研究应聚焦三大科学问题
3 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4 人体能量-信息传递的网络化模型设想
    4.1 人体能量-信息的网络传递假说
    4.2 人体能量-信息网络与中医学经络
    4.3 研制全息人体数字模型的设想
5 人体全息生命系统网络解析的科学意义

(2)回输正常小鼠针刺后血清外泌体(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规律及机制的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内容一 电针足三里预处理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研究内容二 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作用规律的观察研究
    实验1 正常小鼠电针足三里穴不同天数后Acu-exo的提取与鉴定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2 注射溶剂PBS、DMS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
        1.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3 回输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4 拮抗循环外泌体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观察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研究内容三 Acu-exo提高缺氧生存时间作用机制的复杂网络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外泌体在针刺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内经》营卫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营卫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营卫内涵解读的失真与异化
        1.1.1 营卫内涵解读的失真
        1.1.2 营卫内涵解读的异化
    1.2 营卫病机研究的模糊与泛化
        1.2.1 营卫不和含义的模糊
        1.2.2 营卫不和病机的泛化
    1.3 调和营卫方法的局限与不足
        1.3.1 方药调和营卫研究的局限
        1.3.2 针刺调治营卫研究的不足
2 营卫理论的发生学基础
    2.1 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
        2.1.1 气一元论——整体性、运动性、功能性
        2.1.2 阴阳学说——同源性、对待性、互根性
    2.2 象思维方法的应用
    2.3 传统数术学的启发
    2.4 古天文历法知识的融入
        2.4.1 古天文历法学基本含义
        2.4.2 与营卫相关的古天文历法学术语解读
3 营卫之气的内涵
    3.1 营卫名字解读——据用取象名营卫
        3.1.1 “营”之意象
        3.1.2 “卫”之意象
    3.2 营卫之气的含义
    3.3 营卫之间的关系
4 营卫的化生与循行
    4.1 营卫的化生及营卫与气血关系
        4.1.1 营卫之气的化生
        4.1.2 营卫与气血的关系
    4.2 营卫的循行及营卫与经络之气关系
        4.2.1 营卫之气的循行
        4.2.2 营卫与经络之气的关系
5 营卫的生理功能
    5.1 营卫生理功能的现代研究
    5.2 《内经》营卫生理功能
        5.2.1 营卫共同生理功能——护卫人体,荣养周身
        5.2.2 营气生理功能——濡养荣发,化血养神
        5.2.3 卫气生理功能——温养关阖,主司寤寐
6 营卫失常的基本病机
    6.1 基于人之一气循行论营卫病机
        6.1.1 营卫之气循行分布失常
        6.1.2 营卫之气循行方向逆乱
    6.2 基于营卫阴阳关系论营卫病机
7 营卫失常所致病症
    7.1 内外病因对营卫失常病位与病性的影响
        7.1.1 邪结营卫——病位辨析
        7.1.2 营卫自病——病性辨析
    7.2 营卫失常病症例析
        7.2.1 营卫循行失常病症例析
        7.2.2 营卫开阖失常病症例析
8 调治营卫的原则与方法
    8.1 调治营卫的原则
        8.1.1 调和营卫
        8.1.2 法时而治
    8.2 调治营卫的方法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4)隔姜灸与针刺干预阳虚体质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终止标准
    1.6 干预方法
    1.7 疗效判定标准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阳虚体质患者阳虚质转化分数比较
    2.2 两组阳虚体质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5)基于《黄帝内经》探讨经络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1 从《黄帝内经》有关经脉循经感传导层面看经络的本质
2 从《黄帝内经》有关血脉论层面看经络的本质
    2.1 血管
    2.2 脉动和脉象
3 讨论

(8)近年经络实质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经络实质研究发展沿革简述
2经络为中医“观外揣内”思维观指导下的产物
3经络学说所反映的问题可概括为“内外生命活动的多层次结构”
4经络之气为生物传感效应
    4.1经络为具有循行路线的P物质流
    4.2经络研究的关键在于认知“神经递质”的传导功能
    4.3经络功能亦包含了蛋白质的传感效应
    4. 4经络囊括了 “生物电流” “信息流” 交通机制
5经络系统反映了生物全息网络的调节、整合功能
6经络实质与微物质论
    6.1经络是一类具有高度分化性及推动作用的微物质
    6.2经络实为以“干细胞”能为基础的生物调节过程
    6.3经络或是人体筋膜-结缔组织系统
7小结

(9)经络电阻抗特性的特征提取及模式分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技术及研究进展
        1.2.1 经络电阻抗检测技术
        1.2.2 经络电阻抗特征提取技术
        1.2.3 经络电阻抗信号的模式分类技术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经络电阻抗信号的采集及预处理
    2.1 经络电阻抗信号的采集系统
        2.1.1 经络电阻抗的等效电路
        2.1.2 经络电阻抗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
        2.1.3 经络电阻抗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
        2.1.4 经络电阻抗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2.2 经络电阻抗信号的干扰及畸变
        2.2.1 检测系统的噪声干扰及处理
        2.2.2 激励信号的不确定度及处理方法
    2.3 经络电阻抗测试系统的实验分析
        2.3.1 经络测试系统的响应分析
        2.3.2 环境温度对测试系统的影响分析
        2.3.3 激励频率对测试系统的影响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AR参数模型的单经穴电阻抗特征提取
    3.1 经穴生理状态的电阻抗特征模型的确立
        3.1.1 基于时间序列的两种经穴生理状态参数特征模型的等价性
        3.1.2 经穴生理状态的电阻抗AR特征模型的确定
        3.1.3 模型阶次的定阶准则
        3.1.4 AR模型参数的求解
    3.2 基于AR谱结构的经穴电阻抗特征提取
        3.2.1 AR谱重心特征的提取及其识别率估算
        3.2.2 AR谱面积特征量的提取及其识别率估算
        3.2.3 主因素频率成分特征量提取及其识别率估算
        3.2.4 AR谱组合结构特征及其识别率估算
    3.3 基于遗传算法的经穴电阻抗特征优化
        3.3.1 问题描述
        3.3.2 GA优化原理
        3.3.3 实验及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经穴电阻抗综合特征提取
    4.1 基于PCA的经脉多经穴线性特征提取
        4.1.1 PCA的定义
        4.1.2 最优主成分的求解
        4.1.3 PCA的建模过程
        4.1.4 实验及分析
    4.2 基于KPCA的经脉多经穴非线性特征提取
        4.2.1 KPCA的基本算法
        4.2.2 核函数的选择和重算
        4.2.3 KPCA的实现步骤
        4.2.4 实验及分析
    4.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主投影法的经脉信息综合特征指标
        4.3.1 特征样本矩阵及规范化
        4.3.2 特征权重
        4.3.3 特征的正交变换
        4.3.4 PCP综合信息特征指标的提取步骤
        4.3.5 实验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经穴电阻抗特征的模式分类
    5.1 SVM算法
        5.1.1 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
        5.1.2 SVM分类模型
    5.2 LS-SVM算法
        5.2.1 LS-SVM算法
        5.2.2 多类问题的LS-SVM
        5.2.3 LS-SVM的参数优化
    5.3 多类人体生理状态的经穴电阻抗特征的模式分类实验及分析
        5.3.1 数据采集及特征提取
        5.3.2 LS-SVM模型参数优化及算法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经络系统演化模型研究
    6.1 经络及其系统特性简述
        6.1.1 经络的定义及系统特性
        6.1.2 经络系统全息论
    6.2 构建基于CA的经络系统演化模型
        6.2.1 CA理论简述
        6.2.2 定义经络元胞及空间结构
        6.2.3 状态演化规则
    6.3 经络系统演化仿真分析
        6.3.1 演化仿真流程
        6.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6.3.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附录:缩写词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经络系统与信息网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焦生命领域三大科学问题,构建全息人体数字模型――以医学为例[J]. 丛斌,张世明,倪志宇.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07)
  • [2]回输正常小鼠针刺后血清外泌体(Acu-exo)对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规律及机制的初步探索[D]. 单凯.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
  • [3]《内经》营卫理论研究[D]. 侯冠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隔姜灸与针刺干预阳虚体质临床研究[J]. 张柳青,秦少福,罗春苑,张筱良,秦标. 河南中医, 2018(04)
  • [5]基于《黄帝内经》探讨经络本质[J]. 张柳青. 中医学报, 2016(12)
  • [6]对经络本质的解剖研究最早起于《黄帝内经》[J]. 张柳青. 中医学报, 2016(10)
  • [7]循经查病[A]. 王以春,张凤巧. 全国第十五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 2015
  • [8]近年经络实质研究概述[J]. 吴昊天,魏聪,位庚,常成成,常丽萍. 中医杂志, 2015(16)
  • [9]经络电阻抗特性的特征提取及模式分类方法研究[D]. 秦建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13(01)
  • [10]中医学自身的科学体系的确认——浅谈中医针灸、砭石“治未病”医学体系的建构[A]. 秦鸿.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 2011

标签:;  ;  ;  ;  

经络系统与信息网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