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霉病菌对黄瓜番茄及其它植物的致病性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何永林[1](2021)在《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文中提出青枯菌复合种(Ralstonia solanacearum species complex,RSSC)具有丰富的寄主多样性,其中假茄科雷尔氏菌(R.pseudosolanacearum)分布范围最广,引起的植物青枯病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葫芦科作物青枯病在我国少数区域有逐步发生严重的趋势,但关于不同寄主来源青枯菌菌株对葫芦科植物及其他科植物的致病性情况不清楚,葫芦科植物抵抗不同致病性菌株侵染的机理尚不明确,难以制定有效的防治葫芦科作物青枯病的措施。为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已明确南瓜、丝瓜和苦瓜等葫芦科作物均可发生青枯病的基础上,以22株不同寄主来源的假茄科雷尔氏菌菌株为研究材料,测定其对南瓜、丝瓜和苦瓜的致病性,并鉴定其生理小种类型,从中筛选出对南瓜具有致病性差异的菌株,对接种后南瓜植株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性状以及转录组和代谢组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南瓜对不同致病性菌株侵染的抗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不同寄主来源的22株菌株对南瓜、丝瓜和苦瓜的致病性结果发现,源自葫芦科的菌株(Cq01、Bg07、Tg03)以及四季豆的菌株(Kb01)对这三种瓜具有强致病力,源自烟草、花生和辣椒上的5株菌株具有弱致病力,但大部分源自非葫芦科的菌株对三种瓜无致病性。以青枯菌模式菌株GMI1000(生理小种1号)灌根接种8种植物为参照,测定16株代表菌株的生理小种,发现这些菌株均为生理小种1号。采用伤根灌菌和注射菌液的方法将5株菌株不同浓度的菌液接种到南瓜植株上,筛选出对南瓜具有强致病力的菌株Cq01和无致病性菌株GMI1000;两者接种南瓜1 d后,南瓜根系内部均检测到病菌;南瓜接种Cq01菌株5 d的植株发病率为30.56%,接种7 d后的植株发病率高达77.78%,而接种GMI1000菌株的南瓜植株一直未发病。2、Cq01和GMI1000菌株均能诱发南瓜产生活性氧和过敏性坏死反应,前者诱导程度更为强烈;Cq01菌株在侵染早期到发病中期均能显着提高南瓜植株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性,并能促进丙二醛(MAD)产生;GMI1000菌株也能显着增强南瓜植株的POD活性,但显着低于Cq01处理;GMI1000菌株只能在侵染早期增强南瓜植株的PAL、SOD和PPO的活性,不能促进MAD的产生。结果表明,南瓜接种病原菌后,植株体内的PAL、POD、SOD和PPO酶活性以及MAD含量与接种病菌的毒力强弱有关。3、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Cq01菌株接种的南瓜植株有146个差异基因,上调110个。差异基因的GO注释主要富集在乙烯激活信号通路、茉莉酸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菌防御反应、水杨酸响应和果胶分解代谢过程等方面;KEGG注释主要富集在与植物细胞壁降解相关的果胶裂解酶,与信号转导相关的钙结合蛋白和乙烯反应转录因子,与抗病相关的RPM1互作蛋白4、MYB转录因子和EREBP转录因子以及与氨基酸合成相关的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GMI100菌株接种的南瓜植株有53个差异基因,上调49个。差异基因的GO注释主要富集在硝酸盐同化、寡肽运输、硝酸盐转运和植物型细胞壁组织等方面;KEGG注释主要富集在病程蛋白相关蛋白,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的肉桂醇脱氢酶和β-葡萄糖苷酶,与抗氧化相关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谷胱甘肽,与能量代谢相关的果糖-1,6-二磷酸酶,与氮素代谢相关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转运体等。分别选取Cq01和GMI1000与寄主互作途径的8个基因进行q RT-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4、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结果发现,接种Cq01菌株的南瓜植株有3个上调差异代谢物(鸟氨酸、苏糖酸和D-赤酮酸内酯);接种GMI1000菌株的南瓜植株有3个差异代谢物,上调1个(葡萄糖酸),下调2个(1,3-丙二胺和棉子糖)。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南瓜响应Cq01菌株侵染的最密切的代谢途径是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南瓜响应GMI1000菌株侵染最密切的代谢途径是戊糖磷酸途径。综上所述,源自葫芦科的菌株和少数非葫芦科的菌株对瓜类作物具有致病性,而大部分源自非葫芦科的菌株则表现无致病性;Cq01菌株侵染南瓜植株诱导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反应比GMI1000菌株侵染南瓜诱导的反应更为强烈;据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结果推测,南瓜受到Cq01菌株侵染后,植株体内经过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对植株自身有毒性作用的鸟氨酸代谢物,降低植株对青枯病的抗性,从而导致植株发病。GMI1000菌株可诱导南瓜植株体内增强戊糖磷酸途径产生抗病物质,抑制病菌在植株体内扩展,使植株免受病菌为害。
李秀环[2](2021)在《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监测及两种新型杀菌剂的抗性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Corynespora cassiicola在黄瓜上引起的黄瓜靶斑病已成为重要的全球性病害,对黄瓜的生产和品质造成巨大影响。就目前条件来讲,化学防治依然是控制靶斑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该病原菌易变异、破坏性强,给有效防治该病害带来了困难,多项研究报道表明C.cassiicola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不断监测抗药性的发展和引进新药剂势在必行。florylpicoxamid是一种新型吡啶酰胺类的第二代杀菌剂,作用于呼吸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II细胞色素bc1的Qi位点,对抗普通杀菌剂的菌株有优异的活性;氯氟醚菌唑是一种新型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和延缓抗药性的特点,目前关于两种新型药剂的抗性风险和抗性机制尚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本研究系统监测了我国不同地区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系统评估和分析了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和氯氟醚菌唑的抗性风险及抗性分子机制,通过测定氯氟醚菌唑的传导活性和药剂复配的方式初步评估了氯氟醚菌唑在黄瓜靶斑病菌抗药性治理的应用潜力。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地区162株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均已产生了高水平抗性,EC50分布范围为1.67-97.88μg/m L,平均值为8.21μg/m L;通过室内适合度如生长速率、孢子萌发率、产孢量、致病力等方面对比发现,抗吡唑醚菌酯菌株与敏感菌株相当或者显着高于敏感菌株,表明Qo Is抗性菌株生存适合度优异;离体叶片防效试表明吡唑醚菌酯对抗性突变体的防效显着低于敏感菌株的防效;吡唑醚菌酯与肟菌酯存在交互抗性,而与氟吡菌酰胺、咪鲜胺和戊唑醇不存在交互抗性。进一步通过测序分析发现,所有供试黄瓜靶斑菌株Cyt b蛋白均含有G143A点突变。分子对接结果显示,G143A点突变导致吡唑醚菌酯与靶点的结合模式发生改变,周围参与识别的氨基酸残基数量减少,疏水相互作用减弱,其与活性中心的结合能力降低最终导致抗药性的产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针对黄瓜靶斑病菌Cyt b蛋白G143A点突变的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比传统PCR高10倍),且反应时间仅需要1 h,因此可用于田间高通量样品的检测。2.来源于我国不同地区的92株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EC50值范围为0.001-1.37μg/m L。平均EC50值为0.35μg/m L,可用于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敏感基线以用于后续的田间抗性监测。在室内通过药剂驯化获得7株抗性菌株,抗性倍数在157.53~922.34倍之间,经过10次转代表明抗性水平稳定。通过室内适合度测定表明多数抗florylpicoxamid菌株的生存适合度优异。离体叶片试验显示,30μg/m L florylpicoxamid处理对两株敏感菌株的防效为86.94%和94.18%,而对4株抗性突变体的防效显着下降,防效为43.32%~78.90%。florylpicoxamid与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丙森锌和咪鲜胺均无交互抗性。综合突变体获得的难易程度以及生存适合度,结合药剂及C.cassiicola的固有抗性风险,推测C.cassiicola对florylpicoxamid存在高等抗性风险。3.进一步通过测序分析发现,获得的所有抗florylpicoxamid的C.cassiicola突变体均在Cc Cty b第110位核苷酸发生C→T的点突变,导致第37位氨基酸发生A37V点突变;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在突变之前florylpicoxamid吡啶环部分可以结合在Ala37附近,形成较好的形状匹配,分子对接结合能为-3.51 kcal/mol;而当Ala37突变为Val之后,由于侧链的体积明显增大,导致florylpicoxamid的吡啶环部分构象发生翻转,变为朝向Tyr16,使其与蛋白的亲和力降低,分子对接结合能为-3.28 kcal/mol,表明Cyt b蛋白A37V的点突变确实能够导致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抗性的产生。进一步针对A37V建立了LAMP及AS-PCR分子检测方法,可用于田间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抗性群体的监测。4.氯氟醚菌唑对C.cassiicola孢子芽管的伸长稍优于菌丝生长的活性,但是对孢子萌发活性极低。通过离体叶片表明氯氟醚菌唑在黄瓜叶片和黄瓜植株向顶的传导活性优异,跨层防效高达89.20%。102株不同地区的黄瓜靶斑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性频率分布为单峰分布,EC50值范围为0.15-14.77μg/m L,平均EC50值为4.77μg/m L,该数值可作为C.cassiicola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基线,以用于未来田间抗性监测。5.通过室内药剂驯化和紫外诱导两种不同方法分别获得对氯氟醚菌唑的抗性突变体,进行风险评估和抗性机制分析,获得的皆为低抗菌株,经转代发现抗性水平相对稳定。综合室内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突变体的适合度较低。交互抗药性分析,氯氟醚菌唑与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均不具交互抗性。经过检测发现获得突变体与敏感菌株的靶基因序列无差别。通过荧光定量PCR发现,突变体的Cc CYP51A和Cc CYP51B的表达量显着上调,而Cc CYP51C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了氯氟醚菌唑与黄瓜靶斑病菌中的CYP51A、CYP51B和CYP51C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可以结合在Cc CYP51蛋白底物血红素附近的活性位点,其与Cc CYP51A及Cc CYP51B蛋白的结合能力相对较强,结合能分别为-9.80kcal/mol和-9.89 kcal/mol,综合药剂诱导表达量的结果推测:Cc CYP51A和Cc CYP51B可能氯氟醚菌唑的主要结合靶标。6.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将氯氟醚菌唑分别与SDHI类杀菌剂吡唑萘菌胺和咪唑类杀菌剂咪鲜胺按照10%~90%的混用比例进行活性筛选,最佳配比分别为1:1和7:3。并经过室内对二元复合物的敏感性测定,皆表现为增效作用。盆栽试验表明同等剂量下二元复合物(Mef:Iso=1:1)处理的防效中保护作用显着高于单剂氯氟醚菌唑的处理;治疗作用显着高于单剂吡唑萘菌胺的处理。离体叶片试验表明二元复合物(Mef&Pro=7:3)在150和200μg/m L的防效显着高于两单剂防效,二元复合物(Mef&Pro=7:3)100μg/m L的剂量处理下,防效达77.97%,依然稍高于两单剂(150μg/m L)的处理防效,两种复配药剂可进一步进行田间应用评价,以确定是否开发用于目前黄瓜靶斑病菌的抗性治理。
任怡璇[3](2021)在《党参灰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对党参促生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是常用的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多个省份均有大面积种植。近年来,人工种植党参的面积不断增加,但由于管理方法与制度不规范等因素,党参受到多种病原菌的侵害,病害日益严重,对种植产业化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党参灰霉病(Septoria codonopsidis Ziling.)是由葡萄孢属(Botrytis)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制约了党参种植产业的发展。目前党参灰霉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杀菌剂和一些简单的农业措施,但是,随着化学药品的长期大量使用,不但使灰霉病病原菌对很多化学药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进而危害了人畜健康。因此,开发具有安全、绿色等特点的生物防控剂对党参灰霉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党参主栽区安定区、岷县和渭源县党参灰霉病发病情况的调查,探究了品种、产地、龄期和耕作制度等对党参灰霉病发病的影响,分析了病原菌种类,并从党参根际土壤和组织中筛选了对党参灰霉病病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又具有促生活性的细菌菌株,经发酵条件优化后测定了菌株的防治和促生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党参品种、产地、龄期和耕作制度均会影响灰霉病发病程度,其中,渭党1号对灰霉病病原菌的抗性最好;岷县灰霉病发病程度最轻;龄期越大,党参灰霉病发病程度越严重;轮作有益于减轻灰霉病的发生程度。分子生物学鉴定进一步证明党参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2)利用稀释涂布法和组织匀浆法从3个地区的党参根际土壤和根、茎、叶中共分离纯化到61株细菌菌株。以灰葡萄孢(B.cinerea)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初筛到对党参灰霉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抑制率>50%)的细菌15株,进一步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这15株细菌进行复筛,其中6株细菌(抑制率>50%)的无菌发酵滤液对灰霉病病原菌菌丝有抑制作用,可使菌丝畸形,其中抑制率最高的为NSW3-1,可达86.88%,其次是菌株GJW2-1,抑制率为85.76%。(3)促生活性测定发现,6株细菌均具有产IAA、铁载体和纤维素酶的能力,但菌株GJW2-1产IAA和铁载体活性最强。结合抑菌和促生活性的大小,枯草芽孢杆菌NSW3-1(Bacillus subtilis)和萎缩芽孢杆菌GJW2-1(Bacillus atrophaeus)可作为进一步筛选党参灰霉病绿色防控剂的候选菌株。(4)通过响应面法对2株拮抗促生细菌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后得到了枯草芽孢杆菌NSW3-1和萎缩芽孢杆菌GJW2-1的最佳发酵条件,分别为:接种量1.2%,装液量50 m L/100 m L,培养温度30℃,时间36 h,此时的活菌数最高,为282×106cfu/m L。接种量1.3%,装液量50 m L/100 m L,培养温度30℃,时间36 h,此时的活菌数最高,为358.2×106 cfu/m L。(5)室内预防和治疗盆栽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NSW3-1的低浓度和高浓度活菌发酵液在党参灰霉病预防和治疗试验中,防治效果均优于萎缩芽孢杆菌GJW2-1。当2株菌活菌发酵液浓度为1?106 cfu/m L时,治疗效果优于预防效果,而高浓度活菌发酵液1?107 cfu/m L和1?108 cfu/m L的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6)室内促生盆栽试验表明,2株菌对党参均具有促生作用,使用灌根的方法将1?108 cfu/m L的活菌发酵液用于盆栽时的促生效果更好。细菌NSW3-1的活菌发酵液对党参株高和根长的促生作用更强,而GJW2-1的活菌发酵液则可以明显增加党参的鲜、干重,因此,GJW2-1对党参的促生作用强于NSW3-1。综上,室内防效盆栽试验和促生盆栽试验为2株细菌在田间的施用奠定了基础。
吴冰越[4](2021)在《3株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枯萎病是黄瓜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都会造成黄瓜的大幅减产甚至绝收。目前针对黄瓜枯萎病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但过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导致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还易造成病原菌抗药性、农药残留和有害生物再猖獗等“3R”问题。因此,寻求新的高效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抗生素的主要来源为自然界中的放线菌,其代谢产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以3株放线菌为对象,经种类鉴定、抑菌谱测定、拮抗活性稳定性测定、土壤定殖试验及田间防效测定等,明确了这几株放线菌的生防潜力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结果如下:1.3株放线菌2F、2F8和2F-1对草莓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其中,2F-1菌株发酵滤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浓度为30%的2F菌株发酵滤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为99.7%。将3种菌株的发酵滤液进行混配,2F:2F-1等比混合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带宽为最大为8.9 mm。拮抗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3种放线菌的发酵滤液在室温储存时抑菌活性都会出现快速下降,且以2F8的发酵滤液下降最为明显,至第7 d时活性已完全丧失;在超过37℃条件下处理1 h,发酵滤液抑菌活性下降,当温度超过80℃时,发酵滤液完全失活;发酵滤液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不稳定,抑菌活性下降,但其对紫外光稳定。透明圈法则表明,3种放线菌都能产生蛋白酶和β-葡聚糖酶,均不能产生嗜铁素和纤维素酶,而2F菌株和2F8菌株还能产生少量几丁质酶。2.3种放线菌的孢子液和发酵菌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和胚根伸长均无显着影响,但2F和2F-1发酵菌液可促进黄瓜胚芽的伸长,而2F8发酵液却对黄瓜胚芽伸长有抑制作用。在黄瓜苗期用发酵菌液进行灌根,处理组黄瓜的生长指标、物质积累量和光合色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有明显的促生作用。3种放线菌还对黄瓜体内防御酶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其中2F-1发酵液处理后黄瓜防御酶活性提升最为明显。且放线菌处理后,黄瓜体内胼胝质、总酚、可溶性糖和木质素等抗性相关物质的含量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菌株2F和2F-1在黄瓜根区、根际和根表均有很强的定殖能力,在初始菌量107 cfu/g土壤的基础上,处理后28 d活菌数仍达105cfu/g 土壤,而在叶片上定殖能力较弱。用放线菌2F和2F-1的复配发酵液进行预防和治疗处理,对黄瓜枯萎病均有一定防效,且以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防效分别为48.98%和34.01%。
阎昱韬[5](2021)在《多主棒孢SdhB亚基异核体突变对啶酰菌胺抗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黄瓜棒孢叶斑病是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生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主要应用化学杀菌剂对其进行防治,但由于不科学的用药习惯,导致该病菌已对多种杀菌剂产生不同水平的抗性。多主棒孢对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杀菌剂的抗药性已经被不断报道,但关于多主棒孢对SDHIs杀菌剂抗药性进化中,异核突变对抗性的影响及抗性演化历程并不十分清楚,对该内容的研究,有利于明确SDHIs杀菌剂抗性的变化机制。本研究以啶酰菌胺为靶标药剂,通过同源置换获得3种异核突变体,研究了多主棒孢SdhB-H278Y、SdhB-H278R和SdhB-I280V这3种异核抗性突变体对啶酰菌胺抗性的影响,并比较了3种异核抗性突变体田间适合度的变化,初探SdhB-H278Y异核抗性突变体田间种群频率演变规律,同时建立了AS real-time PCR检测技术,以检测田间多主棒孢SdhB-H278Y突变体分布频率,为田间异核突变体的检测提供技术储备。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对啶酰菌胺不同抗性类型的多主棒孢生物学特性。抗性较高的SdhB-H278Y和H278R突变体适合度较低,而中抗菌株SdhD-D95E突变体适合度较高。本文选取山东、辽宁、北京等不同地区24株对啶酰菌胺具有不同抗性类型的多主棒孢,明确了SdhB-H278Y及SdhB-H278R突变体对啶酰菌胺与氟吡菌酰胺之间存在负交互抗性;所有抗性突变体的抗药性均能稳定遗传;SdhD-D95E突变体在离体黄瓜叶片上的致病力最强;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氮源种类则对突变体的生长影响不显着;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其中SdhD-D95E突变体在高于30℃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大于其他突变体;耐热性研究中,抗性突变体经65℃高温处理45 min后无法存活,同时发现,60℃条件下突变体能正常生长,而敏感菌株不能生长;经各质量浓度Na Cl处理,SdhD-D95E突变体菌丝生长速率快于其他抗性类型的突变体,而SdhB-H278Y突变体慢于其他突变体;葡萄糖对SdhB-H278R突变体的生长较为重要。2.验证了多主棒孢SdhB亚基异核抗性突变体具有啶酰菌胺抗性,与其纯合抗性突变体的抗性水平一致。本研究基于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异核抗性突变体,获得了SdhB-H278Y异核抗性突变体Y23和Y115、SdhB-H278R异核抗性突变体R6和R53、SdhB-I280V异核抗性突变体V21和V23。明确了多主棒孢SdhB亚基异核抗性突变体对SDHIs杀菌剂的敏感性和纯合抗性突变体无显着差异,且其在短期内可稳定遗传;各异核抗性突变体的致病性未发生变化;SdhB-H278Y异核抗性突变体Y23的菌丝生长速率为0.83 cm/d,低于亲本敏感菌株的0.89 cm/d;产孢量为4.00~12.00×104个/m L,低于亲本敏感菌株的19.75×104个/m L;SdhB-H278Y异核抗性突变体Y23和Y115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60.67%和57.00%,高于亲本敏感菌株的52.00%,但低于纯合抗性突变体的73.67%;Y23的田间竞争力弱于亲本敏感菌株,说明SdhB-H278Y突变可能导致多主棒孢田间竞争劣势。3.建立了检测多主棒孢SdhB-H278Y点突变的AS real-time PCR检测体系。本研究引物对B-H278Y-F3c/B-Y278-R3e通过普通AS-PCR扩增不同抗性突变的多主棒孢,验证其特异性较强,仅对SdhB-H278Y突变体有扩增条带,而对其他供试菌株无扩增条带。在灵敏度测定试验中,AS real-time PCR的灵敏度为3.6 pg/μL-1,是普通AS-PCR的10倍。建立的AS real-time PCR标准曲线ΔCT值与相对模板浓度的对数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29,采用抗性-敏感不同比例混合DNA对标准曲线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检测体系能较为准确的检测混合DNA中SdhB-H278Y突变的比例,同时试验值和预期值呈线性相关(R2=0.999)。本研究经过同源重组转化获得了多主棒孢SdhB亚基异核抗性突变体Y23、Y115、R6、R53、V21、V23,明确了其对啶酰菌胺的抗性,并分析了其生物学特性及田间竞争力,推测多主棒孢的抗性演变方向,可以为多主棒孢的田间防治和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张晓梦[6](2021)在《复合生防菌对洋葱根腐病害的防治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洋葱茎基腐病也叫洋葱根腐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在洋葱生长的各个阶段和贮藏期间都会发病,严重影响了洋葱产量。为选择绿色有效的方法防治洋葱病害,本研究以洋葱层出镰刀菌为防治对象,分离筛选出对层出镰刀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棘孢木霉;通过研究两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利用其代谢产物进行离体试验、盆栽试验等,进一步确定了两菌株及其复合菌对洋葱层出镰刀菌的防治效果,并对两菌株在洋葱根际的定殖和对洋葱的促生及抗性诱导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复合生防菌在田间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甘肃省嘉峪关洋葱种植基地采集的发病洋葱鳞茎上分离出致病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以层出镰刀菌为防治对象,从土壤中筛选出了细菌XG和真菌M2,且两菌株具有兼容性,对层出镰刀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5%和84.6%;两菌株发酵混合滤液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6.15%;采用平板定性试验检测发现菌株XG和M2均含有蛋白酶、纤维素酶、几丁质酶、嗜铁素、葡聚糖酶、IAA等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并具有溶磷和降低p H的性能;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两株拮抗菌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2.分别以菌株XG和M2的生物量及对层出镰刀菌的抑菌率为指标,选择菌株XG和M2的发酵最适培养基,采用响应面分析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菌株发酵培养基的添加量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XG和M2的最适发酵培养基均为YMC培养基,即酵母粉2%,蔗糖2%,玉米蛋白粉2%;菌株XG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 H6.5、发酵温度32℃、转速180 r/min、接种量5%,发酵时间72 h;菌株M2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 H7.0、发酵温度26℃、转速180 r/min、接种量3%,发酵时间为7 d。经过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后,在离体试验中发现先喷施复合菌XG+M2的滤液再接种层出镰刀病菌对洋葱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佳,达72.5%。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带有GFP标记的菌株XG,得到菌株XG-p GFP,带有RFP标记的菌株M2,得到菌株M2-RFP,分别通过生长曲线法和生物量法检测发现野生型菌XG和转化子XG-p GFP的生长速率基本一致;野生型菌M2和转化子M2-RFP的产孢量和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异;将标记菌株XG-p GFP和M2-RFP接种洋葱植株根际后,发现两菌株均可以定殖在洋葱根系。4.通过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菌株XG、M2和复合菌XG+M2对洋葱种子生长的影响,发现复合菌XG+M2稀释100倍的发酵滤液,对洋葱种子的促进作用最强,根长、茎长、鲜重、干重分别增加了103.73%、166.14%、57.21%、67.22%;盆栽试验表明,复合菌XG+M2对洋葱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能够促进洋葱植株生长;酶活测定表明复合菌株处理后洋葱植株根活力、叶绿素含量及POD、PPO、PAL的酶活力均有明显的提高;利用荧光定量法检测了与洋葱植株相关的蛋白基因,经复合菌XG+M2处理洋葱植株后,除Ac LOX1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调外,Ac PR1、Ac PAL1、Ac EIN3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均显着上调。
冀俊[7](2021)在《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五种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及增效组合物的筛选》文中认为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灰霉病是危害草莓生产最重要的病害,该病菌具有极高的抗药性风险。目前灰霉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通过杀菌剂开展化学防治,这就使得灰霉病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多菌灵、乙霉威)、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如腐霉利)是使用多年的防治草莓灰霉病的传统药剂,氟啶胺和咯菌腈属于结构新颖的新型杀菌剂。本研究就草莓灰霉病对上述五种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基于现代呼吸抑制剂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复配筛选,以为草莓灰霉病的抗药性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主要获得了如下结果:(1)2018年从辽宁、河北、北京、新疆、四川和安徽6个草莓主产省区共分离获得251株灰霉病菌单孢菌株。分别以5μg·m L-1、1μg·m L-1和5μg·m L-1为区分剂量,检测了草莓灰霉病菌对多菌灵(Carbendazim,Car)、腐霉利(Procymidon,Pro)和乙霉威(Diethofencarb,Die)的抗药性现状。结果表明,灰霉病菌群体(n=251)对上述3种药剂的抗药性频率分别为67.33%、45.02%和64.94%。抗药性频率在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北京(96.55%)>四川(75.00%)>河北(74.47%)>辽宁(69.57%)>安徽(59.26%)>新疆(31.58%);对腐霉利的抗性频率:安徽(55.56%)>河北(55.32%)>四川(50.00%)=北京(50.00%)>辽宁(34.78%)>新疆(33.33%);对乙霉威的抗性频率:新疆(77.19%)>四川(75.00%)>河北(65.96%)>辽宁(65.22%)>安徽(55.56%)>北京(53.45%);(2)灰霉病菌群体(n=251)对上述3种药剂共有8种敏感性类型:Car SPro SDie R(S:敏感,R:抗性)、Car SPro RDie R、Car SPro SDie S、Car SPro RDie S、Car RPro SDie R、Car RPro SDie S、Car RPro RDie R和Car RPro RDie R。其中,对3种药剂全部敏感的菌株(CarSProSDieS)仅有3株,频率为1.2%;对3种药剂全部表现抗药性的菌株(Car RPro RDie R)占17.53%,说明供试草莓灰霉病菌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多重抗药性问题。灰霉病菌对这3种杀菌剂的抗药性类型也存在地区差异,其中新疆地区具有8种类型,安徽省类型最少,只有4种。Car RPro RDie R和Car RPro SDie R两种类型的菌株在6个省区均有发现;(3)采用敏感性基线EC50值5倍浓度处理抑制率法测定了灰霉病菌群体(n=251)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结果只有河北省保定市的BD1菌株对咯菌腈产生了抗药性,频率为0.4%,未检测到氟啶胺抗药性菌株;(4)以多菌灵、乙霉威和腐霉利的三抗菌株(Car RPro RDie R)DCKX1对象,利用现代呼吸抑制剂啶酰菌胺与吡唑醚菌酯进行了组合物的筛选,结果二者以质量比4∶1、3∶1、2∶1和1∶1混配时均对灰葡萄孢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以2∶1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增效系数为3.64。该2∶1组合物对灰霉病表现出优良的防效,可以通过与氟啶胺或咯菌腈的轮换使用,用于延缓及治理草莓灰霉病的抗药性。
许萌杏[8](2020)在《番茄青枯病生防菌JX-1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由茄科雷尔氏菌引起的番茄青枯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严重影响番茄种植区的产量和种植面积。目前市场上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没有高效的化学农药,而生物防治对环境影响小及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广西不同地区采集不同农作物根围土样,分离得到一株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生防菌,并对其防病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广西不同地区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2929株菌株。采用平板拮抗法进行筛选得到对茄科雷尔氏菌有拮抗活性的菌株146株,对菌株进行复筛得到7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采用盆栽生测法从7株细菌中筛选得到对番茄青枯病防效较好的JX-1菌株。该菌株在使用浓度为1×108cfu/m L时,室内盆栽防治效果为80.89%,田间防效为55.03%。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 DNA和gyr B基因鉴定,将JX-1菌株鉴定为Burkholderia cepacia。另外,该菌抑菌谱较广,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如: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香蕉煤纹病菌(Deightoniella torulosa)、高粱茎点霉菌(Phoma sorghina)、瓜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姜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和柑橘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citri)具有拮抗效果,其抑菌直径分别为:6.57 mm、9.67 mm、7.00 mm、6.50 mm、7.93 mm、5.50 mm、11.50 mm;菌株JX-1对植物病原细菌如:番茄细菌性疹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和胡萝卜软腐病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则没有抑菌活性。(2)菌株JX-1可产生多种抑菌次生代谢产物如蛋白酶、嗜铁素,但不产氢氰酸。PCR检测发现,菌株JX-1含有硝吡咯菌素(Pyrrolnitrin)和藤黄绿脓菌素(Pyoluteorin)相关合成基因prn C和plt C基因,但没有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2,4-DAPG)相关合成基因。(3)通过构建菌株JX-1的随机突变体库,筛选得到2株显着影响菌株JX-1拮抗能力的突变体。其中突变体M645可提高对茄科雷尔氏菌的拮抗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5.50 mm,大于野生型JX-1的13.17 mm;而突变体M1710则完全丧失对茄科雷尔氏菌的拮抗作用。对突变体的分析表明,突变体M645中Tn5破坏了gnt R基因,而突变体M1710中Tn5破坏了pks/nrps基因。室内盆栽试验表明,突变体M645菌株的防治效果显着大于野生型JX-1,而突变体M1710菌株的防治效果显着低于野生型JX-1。遗传学试验进一步表明,互补gnt R基因可以使突变体的拮抗效果恢复至野生型水平;而过表达gnt R基因后菌株JX-1完全丧失对青枯菌的拮抗效果。综上所述,JX-1菌株是一株对番茄青枯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同时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和适用于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生防菌。
丛韫喆[9](2020)在《生防菌混合发酵液对植物土传病害防治、土壤性质微生物区系和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连茬耕作,造成了土壤退化、板结,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病原微生物增加,土传病害发病严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最终使作物品质下降,农药残留增加,药害肥害严重,严重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目前,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包括换土、暴晒消毒等措施,因其工程量大,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化学防治手段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增加,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生物防治主要利用生防微生物进行防治,而现在单一生防菌防病谱狭窄,防治效果不稳定。利用多种生防微生物防治可在土壤中植入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竞争、抑制病原菌,减轻病原压力,诱导植物抗性,促进植物生长,从而达到防治土传病害的效果。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和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是本实验室从土壤传播疾病严重地区的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具有生物防治活性的两种丝状真菌。本文以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发酵液为基础,研究了混合发酵工艺,通过混合发酵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该工艺增加了抗菌物质,增加了增加系统抗性的物质,增加了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对土传病害防治效果显着,改良了土壤理化生性状和微生物区系,并且采前用该制剂处理农作物,还提高了采后储藏期果实品质。1.混合发酵液对植物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抑菌实验表明混合发酵液对多种植物土传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混合发酵液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达61.12%,孢子萌发实验与发酵液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发酵液抑菌率达到92.83%。确立了混合发酵工艺,最优组合为豆粕70 g/L,磷酸二氢钾0.4g/L,可溶性淀粉30 g/L。黑根霉与拟康氏木霉接种比例为1:1、1:4、1:9,接种量2%;混合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12 d;初始pH为6.5。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比例为1:4的发酵液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最好,达到66.73%的水平,对灰葡萄孢的抑制效果达到84.87%的水平。田间实验中混合微生物制剂对黄瓜枯萎病和番茄灰霉病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并且植物株高、各时期叶片数与茎粗均高于对照组。证明混合发酵液处理具有抗病促生的作用。SOD、POD、PAL等抗性相关酶活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混合发酵比单独发酵产物变化明显,其中抗菌物质如酚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如水杨酸甲酯等含量显着增加,诱导植物抗性的寡糖类物质含量上升。这些实验结果初步表明了混合发酵液的抑菌促生机制。2.混合发酵液对土壤理化生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质,是支撑农作物生长的根本资源。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微生态系统,与植物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密切相关。土壤是否健康是决定植物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健康的土壤生态极易导致植物土传病害的发生。经混合发酵液处理后,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明显。两年实验结果证明,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含量、总氮、速效磷及速效钾显着升高,而土壤容重、pH值、铵态氮、硝态氮降低。土壤有机质、总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与混合发酵液施用量成正相关。处理后,土壤结构性变好,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熟化程度增加,养分含量增加。施用混合发酵液后,土壤脲酶、转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的的活性都有较大的提高,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增强了相关酶的活性。施用混合发酵液后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提升。真菌方面,纲水平上的优势种群粪壳菌纲、银耳纲和散囊菌纲,处理后粪壳菌纲相对含量减少,而银耳纲和散囊菌纲相对含量增加。在属水平上,常见病原菌分布较多的赤霉菌属和镰刀 菌属在处理过后的土壤中相对含量下降明显。在种水平上,几种病原菌如立枯丝核菌、腐皮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的相对含量都有明显的减少。在细菌方面,在纲水平上酸杆菌纲相对含量减少,变形菌纲、放线菌纲和梭菌纲相对含量增加。科水平上黄色单胞菌科,产碱菌科相对含量增加显着。在种水平上,几种有益细菌如根瘤菌、慢生根瘤菌和硝化细菌的相对含量都有明显的增加。证明混合发酵液对于土壤内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产生了抑制作用,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使其更利于植物生长。3.混合发酵液采前处理对猕猴桃果实采后品质和保鲜的影响果实的采后品质与植物的健康程度息息相关,只有健康作物才能够产出高品质的果实。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最终目的就是让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因此,对采后品质的研究能够反映农艺措施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有效性。混合发酵液处理后,猕猴桃溃疡病的相对防效达到68.11%;叶片光和效率提高11.58%,防御相关酶SOD、POD、PAL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显着提高。在采后猕猴桃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混合发酵液处理后单果重平均增加27.69%,果实硬度提高2.15倍,SSC提高34.40%,可滴定酸含量提升,乙烯产量和呼吸速率下降,相关防御酶活性提升。采后实验表明,处理组果实失水率显着下降,采后病害发病率显着降低,防病效果达到72.2%。猕猴桃果实转录组实验结果表明,在采后果实抗病性方面,与抗氧化抗逆,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的类黄酮合成途径中相关酶的转录水平上调最为显着,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水杨酸等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同样提升显着,多种抗病蛋白基因表达水平上调,有效提高了果实抗病能力。在果实抑制成熟方面,混合发酵液处理后生长素相关基因(AUX/IAA)上调表达及其显着;显着促进了果实中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了贮藏后期猕猴桃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酯酶、β-葡萄糖苷酶、β-1,3-葡聚糖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等多个细胞壁水解酶基因的表达。果实成熟相关转录因子RIN4、CNR6表达量显着降低;乙烯合成相关途径中,两个最重要的限速酶ACS3和ACO表达量极显着下调,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负调控因子CTR1、EIN3和EIN4表达量极显着上调。实验结果证明了混合发酵液采前处理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壁降解过程和乙烯合成转导途径中的相关基因表达,从而达到延缓猕猴桃果实成熟的结果。代谢组学实验结果表明,采后果实植物激素含量发生改变,生长素、水杨酸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类黄酮物质含量上升。这些结果在基因水平证明混合发酵液促进了果实的发育,提升果实品质,延长果实保鲜期。综上所述,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发酵液可以提升土壤理化生性状,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有效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生长,从而达到防治土传病害的目的。对猕猴桃的采后实验表明,混合发酵液采前处理有效提高了采后果实品质,延长果实储藏时间。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病害,抗逆增产的生物防治新思路,对国家农药化肥增效减施策略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戴卓男,苗晗,李宝聚,石延霞,薄凯亮,董邵云,顾兴芳,张圣平[10](2020)在《黄瓜抗灰霉病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黄瓜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孢菌引起,是为害黄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对黄瓜灰霉病的病原菌、发病规律、致病机理及黄瓜抗病机制、抗病育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黄瓜抗灰霉病育种提供参考。
二、灰霉病菌对黄瓜番茄及其它植物的致病性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霉病菌对黄瓜番茄及其它植物的致病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青枯菌的寄主范围 |
1.2 葫芦科植物青枯病的研究概述 |
1.3 病菌与植物寄主互作的机制概述 |
1.4 转录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5 代谢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6 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在植物抗病研究中的应用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盒 |
2.1.4 供试作物 |
2.1.5 主要试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不同寄主来源青枯菌菌株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测定 |
2.2.2 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对南瓜防御相关生理生化反应影响的测定 |
2.2.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2.2.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差异分析 |
2.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青枯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 |
3.1.1 不同寄主来源菌株对3 种瓜类作物的致病性 |
3.1.2 菌株所属的生理小种类型 |
3.1.3 对南瓜具有无致病性和强致病力的菌株 |
3.1.4 Cq01 和GMI1000 菌株在南瓜根系的侵入菌量 |
3.2 Cq01 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2.1 H_2O_2的变化 |
3.2.2 过敏性坏死细胞检测结果 |
3.2.3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MAD含量的影响 |
3.2.4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AL酶活性的影响 |
3.2.5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OD酶活性的影响 |
3.2.6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SOD酶活性的影响 |
3.2.7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PO酶活性的影响 |
3.2.8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CAT酶活性的影响 |
3.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3.3.1 RNA质量检测分析 |
3.3.2 测序数据和组装结果分析 |
3.3.3 基因表达分析 |
3.3.4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3.3.5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 |
3.3.6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3.3.7 qRT-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
3.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 |
3.4.1 主成分分析 |
3.4.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
3.4.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4.4 差异代谢物的KEGG注释 |
3.4.5 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青枯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及其生理小种 |
4.1.2 Cq01 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4.1.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4.1.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 |
4.1.5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 |
4.2 结论 |
4.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监测及两种新型杀菌剂的抗性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黄瓜靶斑病的发生与为害特点 |
1.1.1 黄瓜靶斑病在国内外发生与为害情况 |
1.1.2 黄瓜靶斑病的病害症状与病原生物学 |
1.1.3 黄瓜靶斑病的发生规律 |
1.2 黄瓜靶斑病的防治现状 |
1.2.1 农业防治 |
1.2.2 选育抗性品种 |
1.2.3 生物防治 |
1.2.4 化学防治 |
1.3 防治黄瓜靶斑病的药剂及抗性状况 |
1.3.1 QoIs类杀菌剂 |
1.3.1.1 作用机制 |
1.3.1.2 抗性机制 |
1.3.2 QiIs类杀菌剂 |
1.3.3 SDHIs类杀菌剂 |
1.3.3.1 作用机制 |
1.3.3.2 抗性机制 |
1.3.4 DMIs杀菌剂 |
1.3.4.1 作用机制 |
1.3.4.2 抗性机制 |
1.3.4.3 氯氟醚菌唑 |
1.3.5 黄瓜靶斑病菌的抗药性现状 |
1.4 杀菌剂抗性研究方法 |
1.4.1 病原生物对杀菌剂抗性风险评估方法 |
1.4.2 杀菌剂抗性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
1.4.2.1 分子对接 |
1.4.2.2 遗传转化验证 |
1.4.2.3 异源表达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监测及抗性分子机制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药剂及培养基 |
2.1.3 药剂敏感性测定 |
2.1.4 抗药稳定性 |
2.1.5 温度敏感性测定 |
2.1.6 菌丝生长速率法 |
2.1.7 产孢量测定 |
2.1.8 孢子萌发测定 |
2.1.9 致病力测定及突变体防效 |
2.1.10 交互抗药性测定 |
2.1.11 黄瓜靶斑病菌的DNA的提取 |
2.1.12 分子对接试验 |
2.1.13 CcCytbG143A点突变的LAMP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 |
2.2.2 抗药性稳定性及抗性水平 |
2.2.3 黄瓜靶斑病菌的温度敏感性 |
2.2.4 黄瓜靶斑病菌的产孢、孢子萌发及致病力 |
2.2.5 交互抗药性分析 |
2.2.6 突变体的防效 |
2.2.7 CcCytb序列分析 |
2.2.8 分子对接验证CcCytb与吡唑醚菌酯抗性的关系 |
2.2.8.1 模型评价 |
2.2.8.2 吡唑醚菌酯与CcCytb蛋白及其突变体G143A的相互作用 |
2.2.9 黄瓜靶斑病菌G143A点突变的LAMP分子检测体系 |
2.2.9.1 LAMP反应体系的优化 |
2.2.9.2 LAMP的灵敏度 |
2.2.9.3 LAMP的特异性 |
2.3 小结 |
第三章 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抗性风险评估和抗性分子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药剂及培养基 |
3.1.2 供试菌株 |
3.1.3 药剂敏感性测定 |
3.1.4 抗药性突变体的筛选 |
3.1.5 抗药稳定性 |
3.1.6 温度敏感性 |
3.1.7 产孢量测定 |
3.1.8 孢子萌发测定 |
3.1.9 致病力测定及突变体防效 |
3.1.10 交互抗药性测定 |
3.1.11 黄瓜靶斑病菌的DNA提取 |
3.1.12 CcCytb A37V点突变与florylpicoxamid的分子对接 |
3.1.13 CcCytb A37V点突变的AS-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3.1.14 CcCytb A37V点突变的LAMP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 |
3.2 结果 |
3.2.1 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敏感基线 |
3.2.2 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抗性突变体的获得及稳定性 |
3.2.3 抗性突变体的温度敏感性 |
3.2.4 抗性突变体的生存适合度 |
3.2.5 florylpicoxamid对抗性突变体的防效 |
3.2.6 交互抗性分析 |
3.2.7 黄瓜靶斑病菌抗感菌株中Cytb基因序列分析 |
3.2.8 A37V分子对接验证 |
3.2.8.1 模型评价 |
3.2.8.2 florylpicoxamid与 CcCytb蛋白及其突变体A37V的相互作用 |
3.2.9 黄瓜靶斑病菌A37V的 AS-PCR检测结果 |
3.2.10 黄瓜靶斑病菌A37V的 LAMP分子检测体系 |
3.2.10.1 LAMP反应体系的优化 |
3.2.10.2 LAMP的灵敏度 |
3.2.10.3 LAMP的特异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氯氟醚菌唑对黄瓜靶斑病菌的作用活性初探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供试培养基 |
4.1.3 供试作物与品种 |
4.1.4 供试药剂 |
4.1.5 氯氟醚菌唑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抑制活性 |
4.1.6 氯氟醚菌唑在黄瓜上的传导活性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氯氟醚菌唑对黄瓜靶斑病菌的抑菌活性 |
4.2.2 氯氟醚菌唑对黄瓜靶斑病菌的孢子及芽管微观形态的影响 |
4.2.3 黄瓜靶斑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基线 |
4.2.4 氯氟醚菌唑的传导性 |
4.2.4.1 氯氟醚菌唑在黄瓜叶片上的传导活性 |
4.2.4.2 氯氟醚菌唑在黄瓜植株上的传导活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黄瓜靶斑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抗性风险评估及机制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 |
5.1.2 供试培养基 |
5.1.3 供试药剂 |
5.1.4 抗性突变体的诱导 |
5.1.5 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测定 |
5.1.6 交互抗药性测定 |
5.1.7 抗药性机制研究 |
5.1.7.1 菌株DNA的提取 |
5.1.7.2 PCR扩增黄瓜靶斑病菌靶标部分序列 |
5.1.7.3 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5.1.7.4 CYP51 基因表达量测定 |
5.1.8 分子对接模拟氯氟醚菌唑对Cc CYp51 分子识别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黄瓜靶斑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抗性突变体的获得 |
5.2.1.1 药剂驯化 |
5.2.1.2 紫外诱导 |
5.2.2 药剂驯化获得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
5.2.2.1 突变体抗药稳定性及抗性水平 |
5.2.2.2 突变体抗的适合度 |
5.2.3 紫外诱导获得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
5.2.3.1 突变体抗药稳定性及抗性水平 |
5.2.3.2 适合度 |
5.2.4 交互抗药性 |
5.2.5 靶蛋白编码基因CYP51A、CYP51B和 CYP51C的序列分析 |
5.2.6 CYP51A、CYP51B和 CYP51C的表达量 |
5.2.7 氯氟醚菌唑与CcCYP51 蛋白的相互作用 |
5.2.7.1 模型评价 |
5.2.7.2 分子对接 |
5.3 小结 |
第六章 氯氟醚菌唑的复配药剂筛选及其对黄瓜靶斑病菌的防效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菌株 |
6.1.2 供试培养基 |
6.1.3 供试药剂 |
6.1.4 药剂的复配与最佳比例筛选 |
6.1.5 药剂对黄瓜靶斑病的保护和治疗防效 |
6.1.6 离体叶片防效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氯氟醚菌唑与吡唑萘菌胺的最佳配比筛选 |
6.2.2 黄瓜靶斑病菌对二元复合物(Mef&Iso=1:1)的敏感性测定 |
6.2.3 氯氟醚菌唑与咪鲜胺混用的最佳配比筛选 |
6.2.4 黄瓜靶斑病菌对二元复合物(Mef &Pro=7:3)的敏感性测定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 |
7.1.2 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抗性 |
7.1.3 黄瓜靶斑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抗性风险及机制 |
7.1.4 氯氟醚菌唑的应用潜力 |
7.2 结论 |
创新之处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党参灰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对党参促生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灰霉病及其防治 |
1.1.1 农业防治 |
1.1.2 化学防治 |
1.1.3 生物防治 |
1.2 生防细菌抗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1 生防细菌的防治效果 |
1.2.2 生防细菌的抑菌机制 |
1.3 生防细菌促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
1.3.1 生防细菌的促生效果 |
1.3.2 生防细菌的促生机理 |
1.4 党参灰霉病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不同因素对党参灰霉病发生的影响及病原菌的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党参灰霉病田间发病调查 |
2.2.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3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2.4 病原菌鉴定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党参灰霉病田间发病调查 |
2.3.2 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
2.3.3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
2.3.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3 拮抗促生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样品 |
3.2.2 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
3.2.3 拮抗细菌的筛选 |
3.2.4 拮抗细菌促生活性测定 |
3.2.5 拮抗促生细菌的鉴定 |
3.2.6 离体叶片防效测定 |
3.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拮抗细菌的初筛 |
3.3.2 拮抗细菌的复筛 |
3.3.3 拮抗细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3.4 拮抗细菌的促生活性测定 |
3.3.5 拮抗促生细菌的鉴定 |
3.3.6 拮抗细菌对党参灰霉病的防效测定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4 生防细菌NSW3-1和GJW2-1 的发酵条件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最佳基础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
4.3.2 单因素试验 |
4.3.3 响应面结果分析 |
4.3.4 最优结果预测及试验验证 |
4.3.5 优化后的促生活性 |
4.3.6 优化后的拮抗活性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5 NSW3-1和GJW2-1 防治党参灰霉病及对党参的促生作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拮抗促生细菌室内盆栽防治效果 |
5.3.2 拮抗促生细菌室内盆栽促生效果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6.2.1 问题分析 |
6.2.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3株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黄瓜枯萎病研究现状 |
1.1.1 黄瓜枯萎病的发生现状 |
1.1.2 黄瓜枯萎病的症状 |
1.1.3 黄瓜枯萎病病原物 |
1.1.4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现状 |
1.2 生防放线菌的研究现状 |
1.2.1 放线菌的种类 |
1.2.2 放线菌抗生物质的种类 |
1.2.3 放线菌的生防机制 |
1.2.4 放线菌的应用现状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菌株与质粒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供试试剂 |
2.2 拮抗放线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1 DNA的提取 |
2.2.2 片段扩增 |
2.2.3 载体连接和测序 |
2.3 拮抗放线菌的抑菌能力测定 |
2.3.1 放线菌的抗菌谱测定 |
2.3.2 放线菌发酵滤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测定 |
2.3.3 放线菌发滤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丝生长的测定 |
2.3.4 放线菌发酵液及其复配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测定 |
2.3.5 放线菌产胞外酶及嗜铁素能力测定 |
2.4 放线菌发酵液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
2.4.1 发酵滤液的储存稳定性测定 |
2.4.2 发酵滤液的热稳定性测定 |
2.4.3 发酵滤液的酸碱稳定性测定 |
2.4.4 发酵滤液的紫外光稳定性测定 |
2.5 不同放线菌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5.1 不同浓度放线菌孢子液处理后黄瓜种子萌发率的测定 |
2.5.2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种子萌发的测定 |
2.5.3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苗期形态指标的测定 |
2.5.4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苗期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2.5.5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苗期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2.6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体内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
2.7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体内抗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
2.8 拮抗放线菌的定殖 |
2.8.1 菌株的标记 |
2.8.2 放线菌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测定 |
2.9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效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拮抗放线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 拮抗放线菌的抑菌机制 |
3.2.1 放线菌的抗菌谱 |
3.2.2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3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4 放线菌发酵液及其复配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 |
3.2.5 放线菌产胞外酶及嗜铁素能力 |
3.3 放线菌发酵液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
3.3.1 发酵滤液的储存稳定性 |
3.3.2 发酵滤液的热稳定性 |
3.3.3 发酵滤液的酸碱稳定性 |
3.3.4 发酵滤液的紫外稳定性 |
3.4 不同放线菌对黄瓜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1 不同浓度放线菌孢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3.4.2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3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
3.4.4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苗期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4.5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苗期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5 放线菌对黄瓜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3.6 生防菌对黄瓜体内抗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
3.7 拮抗放线菌的定殖 |
3.7.1 菌株的标记 |
3.7.2 放线菌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 |
3.8 放线菌对黄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效 |
4 讨论 |
4.1 放线菌的分类依据 |
4.2 发酵条件的优化 |
4.3 代谢产物活性 |
4.4 诱导植株防御酶活性变化 |
4.5 诱导植株抗性物质含量变化 |
5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多主棒孢SdhB亚基异核体突变对啶酰菌胺抗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研究概况 |
1.1.1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危害症状 |
1.1.2 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特征 |
1.2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 |
1.2.1 农业与生态防治 |
1.2.2 生物防治 |
1.2.3 化学防治 |
1.3 SDHIs杀菌剂抗性研究进展 |
1.3.1 SDHIs杀菌剂作用机理 |
1.3.2 多主棒孢对SDHIs杀菌剂抗药性研究进展 |
1.4 真菌异核体的研究概述 |
1.4.1 真菌异核体的发生概况 |
1.4.2 真菌异核体的适合度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对啶酰菌胺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的生物学特性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试剂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对SDHIs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
2.2.2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遗传稳定性测定 |
2.2.3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致病性测定 |
2.2.4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最适碳、氮源测定 |
2.2.5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最适生长温度测定 |
2.2.6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菌丝耐高温性测定 |
2.2.7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对渗透压的敏感性测定 |
2.3 试验结果 |
2.3.1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对SDHIs杀菌剂的敏感性 |
2.3.2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
2.3.3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的致病性 |
2.3.4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的最适碳、氮源 |
2.3.5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 |
2.3.6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菌丝的耐高温性 |
2.3.7 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对渗透压的敏感性 |
2.4 小结 |
2.5 讨论 |
第三章 多主棒孢SdhB亚基异核抗性突变与啶酰菌胺抗性关系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试剂 |
3.1.3 供试仪器 |
3.1.4 供试引物 |
3.2 试验方法 |
3.2.1 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 |
3.2.2 多主棒孢原生质体的转化 |
3.2.3 异核突变体的验证 |
3.2.4 转化子表型分析 |
3.2.5 SdhB-H278Y异核突变体田间竞争力初探 |
3.3 试验结果 |
3.3.1 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 |
3.3.2 多主棒孢原生质体的转化 |
3.3.3 异核突变体的验证 |
3.3.4 转化子表型分析 |
3.3.5 SdhB-H278Y异核突变体田间竞争力初探 |
3.4 小结 |
3.5 讨论 |
第四章 多主棒孢SdhB-H278Y抗性突变位点检测体系的建立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供试试剂与培养基 |
4.1.3 供试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检测体系引物的设计 |
4.2.2 引物的筛选及优化 |
4.2.3 灵敏度的检测 |
4.2.4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3 试验结果 |
4.3.1 检测体系引物的筛选及优化 |
4.3.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4 小结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复合生防菌对洋葱根腐病害的防治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洋葱概述 |
1.2 洋葱病害的种类及综合防治现状 |
1.2.1 洋葱主要病害 |
1.2.2 洋葱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现状 |
1.3 洋葱根腐病的研究进展 |
1.3.1 洋葱根腐病的发病情况 |
1.3.2 洋葱根腐病病原菌的致病危害 |
1.4 生防菌的研究现状 |
1.4.1 生防细菌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及生防机制 |
1.4.2 木霉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及生防机制 |
1.4.3 复合生防菌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
1.4.4 生防菌的定殖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病原菌、生防菌的分离鉴定及复合菌的确定 |
2.1 材料 |
2.1.1 土样的采集 |
2.1.2 供试病原真菌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药品及试剂 |
2.1.5 培养基 |
2.2 方法 |
2.2.1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2.2.2 拮抗菌的筛选 |
2.2.3 菌株XG和M2 对洋葱层出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4 菌株XG和M2 抑菌谱的测定 |
2.2.5 菌株XG和M2 理化性质的测定 |
2.2.6 菌种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病原菌的分离 |
2.3.2 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 |
2.3.3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
2.3.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2.3.5 生防菌的分离 |
2.3.6 菌株XG和M2 对洋葱层出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7 抑菌谱测定 |
2.3.8 菌株的理化性质测定 |
2.3.9 菌种鉴定 |
2.4 讨论与小结 |
3 培养基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对洋葱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
3.1 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植物 |
3.1.3 主要试剂 |
3.1.4 培养基 |
3.2 方法 |
3.2.1 培养基的选择 |
3.2.2 生物量的测定 |
3.2.3 抑菌活性测定 |
3.2.4 菌株XG生长曲线的测定及种子液的培养 |
3.2.5 菌株XG和M2 培养基添加量的响应面优化 |
3.2.6 菌株XG和M2 的发酵条件优化 |
3.2.7 菌株XG和M2 代谢产物对层出镰刀菌的抑菌效果 |
3.2.8 菌株XG和M2 对洋葱鳞茎的防治效果评价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培养基的确定 |
3.3.2 菌株XG和M2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3.3.3 菌株XG和M2 发酵滤液对洋葱层出镰刀菌的抑制效果 |
3.3.4 菌株XG和M2 对洋葱鳞茎防治效果的评价 |
3.4 小结与讨论 |
4 解淀粉芽孢杆菌XG和棘孢木霉M2 在洋葱植株根系的定殖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及质粒 |
4.1.2 供试抗生素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供试培养基 |
4.1.5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农杆菌介导的菌株 M2 转化 |
4.2.2 菌株M2 转化子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
4.2.3 菌株XG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4.2.4 pGFP质粒的提取 |
4.2.5 菌株XG的转化 |
4.2.6 野生型菌株 XG 和转化子 XG-pGFP 生长速率的测定 |
4.2.7 菌株XG—pGFP和 M2—RFP在洋葱植株根际的定殖动态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菌株M2 对潮霉素B的敏感性 |
4.3.2 抑制根癌农杆菌AGL-1 生长的头孢霉素浓度 |
4.3.3 菌株XG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4.3.4 pHB-RFP和 pGFP质粒的提取 |
4.3.5 转化子的荧光蛋白检测 |
4.3.6 野生型菌株 XG 和转化子 XG-pGFP 生长速率的测定 |
4.3.7 菌株M2 转化子的生物学特性 |
4.3.8 菌株XG—pGFP和 M2—RFP在洋葱植株根际的定殖动态 |
4.4 小结与讨论 |
5 复合菌对洋葱植株的促生诱导作用 |
5.1 材料 |
5.1.1 供试菌株 |
5.1.2 供试植物 |
5.1.3 主要试剂 |
5.1.4 供试培养基 |
5.1.5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2.1 生防菌滤液对洋葱种子的影响 |
5.2.2 菌株对洋葱植株的影响 |
5.2.3 菌株对洋葱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4 菌株对洋葱植株根活力的影响 |
5.2.5 菌株对洋葱植株相关抗性酶活的影响 |
5.2.6 PR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生防菌滤液对洋葱种子的影响 |
5.3.2 菌株对洋葱植株生长的影响 |
5.3.3 菌株对洋葱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3.4 菌株对洋葱植株根活力的影响 |
5.3.5 菌株对洋葱植株抗性相关酶活的影响 |
5.3.6 洋葱根系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五种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及增效组合物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草莓灰霉病概述 |
1.2.1 草莓灰霉病菌 |
1.2.2 草莓灰霉病菌的代谢和致病 |
1.2.3 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 |
1.2.4 灰霉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
1.3 草莓灰霉病菌的化学防治 |
1.3.1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
1.3.2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
1.3.3 苯吡咯类杀菌剂 |
1.3.4 吡啶胺类杀菌剂 |
1.3.5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
1.3.6 啶酰菌胺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草莓灰霉病菌对五种常用杀菌剂的抗性检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 |
2.1.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供试药剂 |
2.1.5 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检测 |
2.1.5.1 含药培养基的制备 |
2.1.5.2 抗药性的检测 |
2.1.6 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敏感性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
2.2.1.1 辽宁省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
2.2.1.2 河北省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
2.2.1.3 北京市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抗药性频率 |
2.2.1.4 新疆自治区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
2.2.1.5 安徽省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
2.2.1.6 四川省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
2.2.1.7 抗性频率测定结果分析 |
2.2.2 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多重抗药性 |
2.2.3 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
2.2.3.1 辽宁省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
2.2.3.2 河北省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
2.2.3.3 北京市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
2.2.3.4 新疆自治区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
2.2.3.5 安徽省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
2.2.3.6 四川省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
2.2.3.7 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检测结果分析 |
2.3 讨论 |
3 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组合物研发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
3.1.3 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组合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田间防效测定 |
3.1.3.1 组合物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
3.1.3.2 组合物防病田间试验 |
3.2 试验结果 |
3.2.1 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协同作用 |
3.2.2 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组合物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 |
3.3 结论与讨论 |
4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番茄青枯病生防菌JX-1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番茄青枯病的研究进展 |
1.1.1 茄科雷尔氏菌的分类 |
1.1.2 茄科雷尔氏菌的致病机理 |
1.1.3 番茄青枯病的防治 |
1.2 伯克氏菌研究现状 |
1.3 GntR家族转录因子的相关研究 |
1.4 pks/nrps的相关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验试剂 |
2.1.3 培养基 |
2.1.4 主要试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菌株的筛选 |
2.2.2 生防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2.2.3 细菌16S rDNA的克隆与分析 |
2.2.4 菌株JX-1 安全性及致病性测定 |
2.2.5 菌株JX-1 抑菌谱测定 |
2.2.6 菌株JX-1 对番茄青枯病的大田防治效果 |
2.2.7 菌株JX-1 基因组测序及其注释 |
2.2.8 菌株JX-1 生防相关性状的检测 |
2.2.9 影响菌株JX-1 生防功能突变体的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防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
3.1.1 生防细菌的分离 |
3.1.2 候选生防细菌的室内生测 |
3.1.3 菌株JX-1 的鉴定 |
3.2 菌株JX-1 安全性测定 |
3.3 菌株JX-1 抑菌谱测定 |
3.4 菌株JX-1 田间应用效果测定 |
3.5 菌株JX-1 基因组特征及次生代谢产物预测分析 |
3.5.1 菌株JX-1 基因组特征 |
3.5.2 菌株JX-1 次生代谢物分析 |
3.6 菌株JX-1 拮抗特性检测 |
3.6.1 代谢分泌物及生物性能 |
3.6.2 抗生素相关基因检测 |
3.7 影响菌株JX-1 拮抗作用相关突变体的筛选 |
3.7.1 突变体筛选结果 |
3.7.2 野生型菌株JX-1 和突变体的生长曲线 |
3.7.3 野生型菌株JX-1 及突变体的室内防效 |
3.7.4 Tn5 侧翼序列的获得 |
3.7.5 Tn5 侧翼序列测序结果与分析 |
3.7.6 PCR扩增gnt R目的片段 |
3.7.7 互补载体构建 |
3.7.8 互补菌株的获得 |
3.7.9 互补菌株生物活性测定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生防细菌的分离、筛选 |
4.1.2 生防菌株JX-1 的鉴定 |
4.1.3 菌株JX-1 的田间应用效果 |
4.1.4 生防菌株JX-1 的抑菌机制 |
4.2 结论 |
4.3 创新点 |
4.4 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生防菌混合发酵液对植物土传病害防治、土壤性质微生物区系和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土传病害的危害 |
1.2 土传病害的治理方法 |
1.2.1 生物防治土传病害的优点与不足 |
1.2.2 生防微生物混合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现状 |
1.2.3 生防微生物混合发酵工艺 |
1.3 生防菌防治土传病害机理 |
1.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1.4.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传病害的关系 |
1.4.2 外来微生物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 |
1.5 果实采后品质 |
1.6 猕猴桃的采后生理 |
1.6.1 呼吸作用 |
1.6.2 品质变化 |
1.6.3 激素变化 |
1.6.4 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调控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生防菌混合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发酵液对土传病原菌的防效及机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菌种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的保藏与活化 |
2.2.2 对峙实验 |
2.2.3 发酵液抑菌试验 |
2.2.4 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实验 |
2.2.5 混合发酵工艺优化 |
2.2.6 盆栽实验 |
2.2.7 混合发酵液对黄瓜叶片膜电解质外渗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2.2.8 叶片抗病相关酶活测定 |
2.2.9 混合发酵液有效成分初探 |
2.2.10 数据整理和统计 |
2.3 实验结果 |
2.3.1 对峙实验测定生防菌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
2.3.2 体外抑菌实验测定混合发酵液对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 |
2.3.3 混合发酵工艺优化 |
2.3.4 不同接种比例混合发酵液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
2.3.5 盆栽实验测定混合发酵液防病效果 |
2.3.6 混合发酵液对黄瓜叶片膜电解质外渗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2.3.7 混合发酵液对抗病相关酶活的影响 |
2.3.8 HPLC法测定混合发酵液物质变化 |
2.3.9 代谢谱测定混合发酵液的物质变化 |
2.4 讨论 |
第三章 生防菌混合发酵液对土壤理化生性状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菌种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田间实验 |
3.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2.3 土壤相关酶活测定 |
3.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检测 |
3.2.5 统计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混合发酵液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2 混合发酵液发酵液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
3.3.3 混合发酵液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生防菌混合发酵液对田间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菌种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地点 |
4.2.2 混合发酵液的制备 |
4.2.3 黄瓜枯萎病田间实验 |
4.2.4 番茄灰霉病田间实验 |
4.2.5 猕猴桃溃疡病生物防治效果评价 |
4.2.6 光合效率和抗氧化酶活性 |
4.2.7 数据整理和统计 |
4.3 实验结果 |
4.3.1 田间实验测定混合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防病效果 |
4.3.2 混合发酵液对抗病相关酶活的影响 |
4.3.3 田间实验测定混合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防病效果 |
4.3.4 混合发酵液猕猴桃溃疡病的生物防治作用 |
4.3.5 混合发酵液对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混合发酵液对采后果实品质和保鲜的效应与机理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菌种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地点 |
5.2.2 混合发酵液的制备 |
5.2.3 实验方案 |
5.2.4 猕猴桃采后实验 |
5.2.5 转录组分析 |
5.2.6 荧光定量PCR验证 |
5.2.7 代谢组学分析 |
5.2.8 统计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混合发酵液对采后猕猴桃果实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2 混合发酵液对猕猴桃采后病害的影响 |
5.3.3 混合发酵液对猕猴桃果皮转录组的影响 |
5.3.4 RT-qPCR验证转录组测序数据 |
5.3.5 代谢谱测定混合发酵液对采后猕猴桃果肉代谢物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项目 |
附件 |
(10)黄瓜抗灰霉病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瓜灰霉病病原菌概况 |
1.1 病原菌 |
1.2 遗传多样性 |
1.3 发病条件及症状 |
2 灰霉病菌致病机理 |
2.1 侵入寄主表皮 |
2.2 杀死植物细胞 |
2.2.1 产生毒素 |
2.2.2 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 |
2.2.3 分解寄主细胞 |
2.3 形成孢子 |
2.4 灰霉病菌致病过程的相关基因 |
2.4.1 与灰霉病菌发育有关的基因 |
2.4.2 灰霉病菌致病性相关基因 |
3 黄瓜抗灰霉病分子机制 |
3.1 PTI信号的产生 |
3.2 PTI信号的识别 |
3.3 PTI信号的传导 |
3.4 PTI信号激发的免疫反应 |
3.5 植物激素调节 |
4 黄瓜抗灰霉病育种 |
4.1 灰霉病抗性鉴定 |
4.2 黄瓜抗病资源的评价和筛选 |
4.3 遗传规律和分子标记 |
4.4 抗病基因 |
5 展望 |
四、灰霉病菌对黄瓜番茄及其它植物的致病性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D]. 何永林. 广西大学, 2021(12)
- [2]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监测及两种新型杀菌剂的抗性分子机制研究[D]. 李秀环.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党参灰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对党参促生作用的研究[D]. 任怡璇.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3株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D]. 吴冰越. 扬州大学, 2021
- [5]多主棒孢SdhB亚基异核体突变对啶酰菌胺抗性的影响[D]. 阎昱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6]复合生防菌对洋葱根腐病害的防治与机理研究[D]. 张晓梦.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7]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五种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及增效组合物的筛选[D]. 冀俊.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8]番茄青枯病生防菌JX-1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D]. 许萌杏. 广西大学, 2020(07)
- [9]生防菌混合发酵液对植物土传病害防治、土壤性质微生物区系和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D]. 丛韫喆. 山东大学, 2020(01)
- [10]黄瓜抗灰霉病育种研究进展[J]. 戴卓男,苗晗,李宝聚,石延霞,薄凯亮,董邵云,顾兴芳,张圣平. 中国蔬菜,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