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论中世纪印度教帕克蒂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靖[1](2022)在《论《苏尔诗海》的民间性》文中研究表明《苏尔诗海》是印度中世纪虔诚文学作品中的一块瑰宝。该诗集以颂扬黑天大神为主,主要表现毗湿奴大神的凡间化身黑天在人间的游乐本事及功行事迹。印度传统文学凸显了《苏尔诗海》作为文人作品的正统性和经典性。然而,从文本内容来看,《苏尔诗海》与同时期的文人作品《罗摩功行之湖》不同,它更贴近百姓生活,其创作与印度民间文化息息相关,体现出更多的民间性特征。从创作者、作品受众、黑天形象及艺术表现形式四个方面对《苏尔诗海》的民间性特征进行考察和论证,《苏尔诗海》是瓦拉帕派将印度教经典《薄伽梵往世书》与以民间书写为主要特点的"苏尔诗歌"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民间文学形式表达宗教服务目的的典型。瓦拉帕派宗派学家和近现代印度文人学者基于自身的思想和意图对这些流行于民间的、口头的、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苏尔诗歌"进行加工、整理,最终编纂出《苏尔诗海》。正是宗教经典《薄伽梵往世书》与民间流行的"苏尔诗歌"的结合以及近现代文人的改造,催化出了《苏尔诗海》兼具经典性和民间性的鲜明特征。《苏尔诗海》既宣扬了黑天信仰,又反映了印度社会百姓的生活景象和最基本的审美情感,具有很高的印度民间文学价值和永恒的审美价值。通过考察蕴藏其中的印度民间文化特点,可以揭示印度百姓丰富的生活和情感,理解他们对人神关系的思考和寻求解脱的宗教体验。
姜景奎[2](2022)在《印度神话之历史性解读:毗湿奴篇》文中研究说明在印度教三大教派中,毗湿奴教派影响最大;在三大神体系中,毗湿奴地位最高。与主"生"(创造)的梵天和主"灭"(毁灭)的湿婆不同,主"住"(护持)的毗湿奴始终以王者形象示人,华衣宝冠,披金戴银,富贵色彩浓郁,权力与权利兼具,是芸芸众生追逐和膜拜的理想形态。不过,毗湿奴又与梵天和湿婆一样,是神话传说人物,也是历史人物,是诸多传说和历史糅合的产物。毗湿奴本尊源自中亚南俄草原,先是因陀罗的部将和助手,后为次大陆的主宰。印度教文献表明,毗湿奴有无数个化身,重要的有24个,其中10个最有代表性,即鱼、龟、猪、人狮、侏儒、持斧罗摩、黑天、罗摩、佛陀和迦尔吉。侏儒、持斧罗摩、黑天、罗摩和佛陀等化身显示其雅利安人属性,鱼、龟、猪、人狮和黑天等蕴含其达罗毗荼人属性。正由于这些属性,毗湿奴为次大陆人民所普遍接受和膜拜;他也以此为依托,通过黑天"统一"了北印度,通过罗摩"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这种"统一"并非疆域层面的统一,而是信仰层面的统一,即毗湿奴统一了次大陆人民的精神世界。可以说,如果没有毗湿奴,今日印度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袁雨航[3](2021)在《印度现代转型中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研究(1857-1947)》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和形塑人群组织形态的重要力量,也为界定个人身份认同提供了可能的依据。人类社会自发进行的语言改革,可以改变语言本身进而影响世界,而世界的变化也必然伴随着语言的变化。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主要通行语言之一。现代化进程中乌尔都语的身份变革和印度社会的整体变动息息相关,语言变革彰显了民族属性的标记功能,体现出印度穆斯林精英的政治诉求和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乌尔都语身份变革就是印度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缩影。本文以巴斯尤尼的语言“索引性”理论、杜赞奇的“复刻符号”理论视角切入,探讨印度现代转型期间(1857-1947)乌尔都语的嬗变历程,通过对语言变革和语言使用群体的考察,探讨印度语言现代转型的独特机制,并进一步从语言研究角度出发,探寻印度社会殖民遗留根源及去殖民化的具体途径。本文基于原始文献展开研究,并综合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和社会语言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本论文按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的历时性展开,共分为七部分。导言部分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并对具体概念、研究时段、文献材料组成和研究方法进行界定和说明。第一章考察作为穆斯林标识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为维护殖民统治,英国语言研究机构威廉堡学院统一了乌尔都语的口语和书面语形式,并将其界定为一门具有伊斯兰色彩的语言。19世纪下半叶,穆斯林启蒙运动领袖赛义德·艾哈迈德·汗继而通过乌尔都语说理散文创作和公共演讲,将乌尔都语建构为印度穆斯林的身份标识。第二章考察作为标准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经过19世纪语言身份建构的乌尔都语因伊斯兰色彩备受印度教徒指责。与此同时,该语言本身也需标准化以满足现代社会需求。乌尔都语知识界发起语言标准化运动,进一步保障了乌尔都语在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并在标准化措施中,同时关注该语言的印度特性和伊斯兰特性。第三章考察作为通用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20世纪20年代后,以整个印度次大陆为地理范围的“印度认同”进一步发展成型。知识分子为将乌尔都语推广为印度通用语言,需处理该语言和印度南部语言之间的关系。为此,乌尔都语知识界通过语言史重建,将乌尔都语使用社群从北印度扩展到南印度,为该语言建构起印度通用语言的身份。第四章考察作为科学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印度认同”驱使乌尔都语知识分子通过和英语之间的对抗,进一步确立乌尔都语作为一门印度语言进行推广的资格。鉴于科学在印度民族复兴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英语媒介科学教育的弊端,乌尔都语知识分子继而通过科技术语翻译运动,将该语言推行为科学教育和研究的媒介。第五章考察作为印度民族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20世纪30年代后,印度政治舞台上的主要矛盾由印英之间的矛盾转移为殖民势力预期撤出下不同宗教社群之间的矛盾。为取得社会、文化和政治主导权,乌尔都语知识分子和印地语知识分子展开印度民族语言之争,并通过联合达罗毗荼语系语言使用社群、盎格鲁印度人社群以及部落社群等为语言推广运动助力。但最终巴基斯坦的成立,使得此推广计划戛然而止。本文通过对现代转型历程中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的考察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乌尔都语身份建构受世界语言变革潮流中“言语中心主义”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北印度穆斯林试图通过语言推广运动,在印度由传统社会向民族国家转型进程中争取权力的意图。第二,印度现代转型历程中,乌尔都语基于克里方言、莱赫达诗歌和威廉堡学院创制的口语化散文被重新界定出来,并逐步应用于政治、教育、科学等各领域,其使用人群从北印度扩展到全印度,语言中同时体现出较强的印度特性和伊斯兰特性。第三,历经现代转型的乌尔都语持续在印巴两国国家认同塑造中发挥作用。第四,印度、巴基斯坦国内语言冲突的根源在于难以建构统一的民族认同,未来可尝试跳出英殖民时期建构的范畴和概念,从历史中论证印度文明本身存在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曹政[4](2021)在《商羯罗吠檀多不二论思想研究 ——以《梵经注》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商羯罗(Sankara)为代表的吠檀多不二论是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之一,至今仍广泛影响着当今印度主流社会和生命实践,随着瑜伽这一世界性运动的盛行,其思想再次进入世界,并逐步影响我国学术界和瑜伽界。澄清商羯罗吠檀多思想形态,哲学逻辑架构及实践要义,厘清“梵我不二”、“梵我一如”等核心思想内涵,阐述他“分辨”的实践径路,尤其是“无感知”分辨的冥想应用,对弥补学界理论某种程度的空白、为瑜伽中国化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的双重价值。本文以商羯罗最重要的《梵经注》为分析文本,辅以商羯罗诸奥义书等重要注疏等文本资料,综合利用文献分析及哲学对比研究方法,以“人”为关切,紧扣“生命”这一核心,分别从生命的本质、意识的造物、生命的异化、目的和实践等主题出发,分析剖解“阿特曼(atman)”、“梵(brahman)”、“个我(jiva)”、“摩耶(maya)”、“无知(avidya)”、“三德(triguna)”、“分辨(viveka)”,“无感知(anupalabdhi)”等概念,深入《梵经》梵文文本,以经注经,结合中外学者已有学术成果,揭示商羯罗吠檀多不二论的思想形态、核心概念、哲学逻辑结构,还原其思想本原。商羯罗的全部思想体系和实践规范都以“阿特曼”与“梵”这两个概念为核心。这两个重要概念,均可分为两个层次。对于阿特曼,分为“个我”与“大我”两层次;对于梵,分为“有德之梵(saguna brahman)”与“无德之梵(nirguna brahman)”两层次。“无德之梵”在“有德之梵”基础上,但超越三德的萨埵属性而达致无极、无限,被视为是宇宙唯一的终极实在。而为了达成“梵我合一”这一生命最崇高的目标,商羯罗规范了分辨“(无德之)梵”的两条进路,一是从三德(摩耶)出发,到有德之梵,也即经“经验现实”,最终到达无德之梵;二是从个我开始到大我,最终直接领悟梵。第二条进路,更加强调可通过冥想、三摩地等瑜伽修行方法,利用“无感知”等,分辨个我、大我与梵之间的关系,觉悟梵的觉知层面即大我、即世界的推动者,而摩耶所显化的经验则是世界的构成因,从而觉悟到本体动力与质料合二为一,即成为终极之“梵”。本文还在考察商羯罗思想逻辑基础上,以“分辨”为实践核心,结合新吠檀多倡导者辨喜的“胜王瑜伽”等瑜伽理念,以“生命”为要,尝试创新,提出“你我不二”思想,强调“无感知”这一分辨之方法的应用实践,建立了基于吠檀多“不二”核心理念的包容性生命管理架构,为回应当代瑜伽中国化实践的现实需求提供理论支持。
闫元元[5](2020)在《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文中提出种姓是印度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种姓把印度民众划分成数千个相互隔离的社会集团,源于宗教的种姓制度又赋予这些社会集团高低贵贱之分,形成一种基于职业的社会阶序。不可接触制是种姓制度的一环,剥夺了“不可接触者”生而为人的权利,使其长期遭受政治压迫和社会歧视。在古代印度,高种姓垄断了教育和文化,“不可接触者”沦为“不能言说的底层”。虽然在印度中世纪出现了几名“不可接触者”出身的诗人,但其作品犹如暗夜中点点萤光,并没有进入主流书写的范畴。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以后,种姓制度失去了司法和行政的合法地位,“不可接触者”群体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文学创作得以萌芽。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期间,对于“不可接触者”的宗教归属问题,甘地与“不可接触者”领袖安贝德卡尔意见分歧巨大。甘地认为“不可接触者”群体理应属于“印度教徒”,而安贝德卡尔则认为“不可接触者”应当享有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同等的地位。甘地的政治主张在印度文学界得到了积极响应,一批印度作家创作了以“书写‘不可接触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可接触者”在探索族群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选择了“达利特”(Dalit,意思为“受压迫者”)一词作为自我认同的身份标签。印度独立后,达利特知识分子队伍逐渐壮大,并于20世纪70年代发起了达利特黑豹党运动,这是一场跨越政治、文化、宗教、文学的平权运动,在建构达利特族群身份认同、唤醒底层民众斗争意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促进了现代达利特文学的成形。兴起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马拉提语达利特文学在向印度其他语言传播过程中,印地语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简称瓦尔密齐)发挥了重要的引介作用。瓦尔密齐不仅翻译了多本马拉提语达利特诗集,还创作了大量印地语达利特诗歌和短篇小说。他的自传《剩饭》是印度达利特文学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除了被翻译成多种印度地方语言之外,还被译为英语、汉语、德语、瑞典语等多种外语,使达利特文学产生了全球影响力。本文在细读瓦尔密齐的全部作品的基础上,以其文学创作为例,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展开深入研究。绪论梳理了该方向的研究状况,并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考证;第一章梳理了瓦尔密齐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为后文分析印地语达利特文学提供了背景知识;第二章以瓦尔密齐的四部诗集《多个世纪的苦难》《够了!过分了》《就此打住》和《字词不会撒谎》为研究对象,评析达利特诗歌对于印度经典诗歌和史诗故事的重构,分析了达利特诗歌的现实功用——批判种姓制度、塑造达利特尊严和唤醒达利特斗争意识;第三章以瓦尔密齐的两部短篇小说选集《致敬》和《侵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边缘人书写、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等主题,并指出达利特文学创作存在脸谱化书写等问题;第四章以瓦尔密齐的自传《剩饭》第一、二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达利特身份认同建构、群体心理创伤治愈、记录当代种姓制度变迁和达利特知识分子思想演变等主题;第五章研究了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文学的影响,主要从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教经典的抗议与重读、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和现代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现代文学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梳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历程和评析个体文本,本文理清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深挖瓦尔密齐的文学创作,以点带面地展示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各种达利特文学体裁的创作维度,研究领域囊括了心理创伤、身份政治、边缘书写、女性叙事等多个主题;二是用达利特文学中的底层视角来审视印度政治,达利特文学是达利特运动的重要一环,是一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文学,有着明确的社会和政治诉求。当代印度国民面临着多种身份认同——世俗国民、印度教徒和达利特,达利特文学为印度底层民众建构新身份起到了政治宣传和历史考证的双重作用;三是从文学作品发掘文本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资料价值。印度种姓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考察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热点,剥去附在文本上政治宣传的外衣之后,达利特文学对于达利特生活的细微记录,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印度种姓社会的族群内部关系,从而为研究印度社会和种姓制度提供了详实的素材。
胡瑞[6](2020)在《印度教湿婆教派悉檀多支派后期发展阶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婆教派作为印度教的主要派别之一,与毗湿奴教派、帕克蒂教派并称印度教三大教派。悉檀多支派是湿婆教派的主要支派之一,产生于北印度克什米尔地区,后逐步向中印度和南印度传播。公元8~12世纪,悉檀多支派处于全面兴盛的阶段,其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印度次大陆。12世纪后期开始,悉檀多支派在中印度和北印度逐渐衰退,最终在泰米尔地区得以存续和发展。本文以12世纪末为界,将公元5~19世纪的悉檀多支派分为前、后期两个发展阶段:5~12世纪为前期发展阶段,是该支派的繁荣时期,其信徒遍布全印;13~19世纪为后期发展阶段,是该支派的式微——复兴发展时期,主要存续于南印度。文章主要研究后期发展阶段,即从该支派开始式微到扎根发展于南印度这一阶段。这期间,北印度和中印度的悉檀多支派几近匿迹;南印度涌现出一批重要的宗教理论家;《迈坎达经》的成型标志着该支派宗教哲学理论的最终成熟;阿戈拉的《敬拜指导》和迈坎达的《湿婆真谛》等明确了该支派的宗教仪式规范。从印度教王国统治时期,到莫卧儿王朝时期,再到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该派在南印度一直处于正常发展的态势。悉檀多支派在印度次大陆以外的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13~14世纪,该支派成为斯里兰卡北部最重要的宗教派别;20世纪,随着大批印度移民信徒,该支派传播到欧美地区,在这些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
周骅,唐水明[7](2019)在《“根”与“径”的辩证关系——甘地宗教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甘地宗教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经历了精英立场和引导大众参与的两大阶段。他的宗教民族主义改变了精英阶层只关注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权力机关建构的弊端。在学习提拉克等前人动员群众的基础上,甘地运用更适合本民族传统的抗争方式,把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独立的运动推向了新高潮。但是,甘地的宗教民族主义是一种站在道德制高点反对现代物质文明,在宗教旗帜下缓解教派冲突的"前现代"模式,暗含有反现代化和引起宗教纷争的可能性。
张忞煜[8](2018)在《泰戈尔《格比尔百咏》对印度神秘主义思想史的建构》文中提出《格比尔百咏》是泰戈尔翻译的中世纪印地语诗人格比尔诗歌集,也是泰戈尔唯一一部翻译他人诗歌的译着。泰戈尔对格比尔诗歌的选译是一个高度能动、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他强化了格比尔诗歌中对内在神爱的表述,弱化了格比尔诗歌对外在瑜伽修炼的推崇,并将格比尔置于印度神秘主义思想史叙事之中,帮助这位出身卑微的诗人在日后的印度思想史叙事中占据关键位置。因此,《格比尔百咏》实际上是泰戈尔以自己的神秘主义思想对格比尔的重新解读。该译作应被视为泰戈尔诗歌创作和宗教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堪称泰戈尔成名作《吉檀迦利》的姊妹篇。
乔静蕾[9](2017)在《生活与证悟 ——泰戈尔生命美学的东方情调》文中指出身处19、20世纪复杂的时代,面对当时代不断显现的现代性问题,及这个问题所暴露出来的存在的分裂和人性的压制,泰戈尔的思考与体悟始终直面生命的根本问题:生老病死,悲欢欣喜;尤其是生命中的悲剧情境,如死亡与痛苦。他秉承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启蒙理念,凭借东方尤其是印度深厚的宗教、哲学与美学传统,提供了一种关于生命和宇宙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观点。他以一种独特的体验与证悟的方式,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用人格重新整合了神、人、自然,确立了三者之间本质上的同质性与统一性,也给予我们关于这个世界上的生命与意识的古老又崭新的概念。人格就是一种内在的自我意识(内在精神)。这种自我意识的本性是,以感觉作为通向外部世界的接口,以理性的完整认知为基础,并超越其上,以爱为媒介,通过审美快感趋向内在的联合。其中,他始终坚持两点:一是自我体验,自我思考,自我抉择。他相信每个人都具备理性的自明性,并一直致力于这种个人主义的启蒙。二是,生命的基本原理是爱。爱是驱动生命的源动力,也是生命的终极归宿。个体生命的成长最终在爱的联结之力下与其他的生命产生共鸣并完成生命与生命的凝聚。人格在人性中的体现就是在有限中不断向无限扩张,表现在生活中,就是在行动中不断地证悟美与乐。证悟无限,或者说对宇宙同一精神的证悟,是人的使命之所在,同时也是一种需要通过人性的提升加以培育的能力。审美与艺术就是在人格的基础之上的自发生成,并且是为了培育人格而自觉进行的一种表达行为。艺术是人格的流溢,其目的是表达自我存在的感觉。这个自我之中包含着人与世界的结合;它是我们的精神生命,而艺术就是精神生命的呈现。在形而下的层面,人格集中表达在"母性精神"的民族理想和东方文明精神联合的文明理想之中。泰戈尔关于宇宙、生命、意识的观念并不是他自身的幻想,他还将之贯彻在他对印度现实社会问题的切身感受与具体工作中,在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参与和观察中,在对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文化关系的思考中。然而,在他当时所处的时代,在经济上,通过科技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以提高物质生产力,在政治上,反殖民主义、民族主义、争夺政治主权,是包括印度在内的广大东方国家的最迫切的要求,泰戈尔对于存在的整体性与生命的人格属性的强调,对于发展高层次的个人自我意识的首重,被淹没在喧嚣的争吵与斗争的激情中。但是,被殖民世界独立后的发展情况应验了泰戈尔的担忧,世界破碎化,独立后的被殖民国家呈现混乱与停滞的发展状况。面对这一情况,泰戈尔关于人性健全发展的观点就显得意义重大。
钟德志[10](2015)在《印度伊斯兰教:异质还是传统?——读《宗教思想史》一书中有关印度宗教的论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宗教思想史》是着名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Eliade)的经典之作。尽管伊利亚德在书中花费大量笔墨来叙述印度宗教思想的变化及其继承性,但却对至今仍是印度重要宗教的印度伊斯兰教思想视而不见,也没有阐述它与其它印度宗教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所以,伊利亚德忽视了印度原有宗教和印度伊斯兰教思想两者之间相互的文化交融和影响,不能得出完全符合印度中世纪史实的合理结论。
二、一论中世纪印度教帕克蒂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论中世纪印度教帕克蒂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3)印度现代转型中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研究(1857-1947)(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作为穆斯林标识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
第一节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
第二节 威廉堡学院和乌尔都语的身份建构 |
第三节 赛义德·艾哈迈德·汗与乌尔都语的身份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标准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
第一节 乌尔都语语言标准化运动的背景 |
第二节 乌尔都语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乌尔都语的语言标准化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作为通用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
第一节 乌尔都语知识界的印度认同 |
第二节 乌尔都语作为印度南部重要语言的身份建构 |
第三节 向印度南部语言社群推广乌尔都语的合法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作为科学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
第一节 乌尔都语成为科学语言的动机 |
第二节 乌尔都语科技术语翻译运动 |
第三节 从科学语言到印度民族教育语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作为印度民族语言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 |
第一节 印度的民族语言之争 |
第二节 《威迪亚·曼迪尔方案》中的语言争端 |
第三节 印度民族语言之争中的乌尔都语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商羯罗吠檀多不二论思想研究 ——以《梵经注》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吠檀多的文本基础 |
第三节 吠檀多的不同支派 |
1.3.1 商羯罗:“不二一元论”(Advaita) |
1.3.2 罗摩奴阇:制限不二论(Visista-advaita) |
1.3.3 摩陀婆:二元论(Dvaita) |
1.3.4 其他吠檀多支派 |
第四节 吠檀多不二论(Advaita Vedanta) |
1.4.1 乔荼波陀 |
1.4.2 商羯罗 |
1.4.3 新吠檀多 |
第二章 商羯罗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一节 商羯罗作品研究 |
2.1.1 商羯罗作品概述 |
2.1.2 商羯罗的《梵经注》 |
第二节 商羯罗思想研究现状 |
2.2.1 国际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2.3.1 本研究的意义 |
2.3.2 研究的目的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 |
2.4.1 研究方法 |
2.4.2 创新之处 |
第三章 生命的本质:作为动力因的梵/阿特曼 |
第一节 《梵经》中的“我” |
3.1.1 《梵经》文本中的(?)tman |
3.1.2 《梵经》中个我与大我的关系 |
第二节 我为大梵(aham brahm(?)smi) |
第三节 作为本体的梵 |
3.3.1 《梵经》文本中的brahman |
3.3.2 《梵经》中未言说的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意识的造物:作为质料的摩耶 |
第一节 生命的质料:摩耶(mava) |
4.1.1 摩耶与未显:《梵经注》中的摩耶 |
4.1.2 摩耶之力:《分辨宝鬘》中的摩耶 |
第二节 质料的细分:自性和三德 |
4.2.1 自性:数论的物质原则 |
4.2.2 三德:物质原则的细分 |
第三节 意识的先在:不二一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命的异化:无明 |
第一节 异化:叠置(adhv(?)sa)与无明(avidv(?)) |
5.1.1 《梵经注》中的叠置与无明 |
5.1.2 《梵经注》对无明的使用 |
第二节 自由:知识(pram(?)) |
5.2.1 获取知识的六种方式 |
第三节 梵与摩耶:我与镜像 |
5.3.1 瓶空与绳蛇的重析 |
5.3.2 幻生的镜像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命的目的、实践与管理 |
第一节 生命的目的:分辨 |
6.1.1 奥义书对遮遣法的使用 |
6.1.2 实践分辨的人生 |
6.1.3 《梵经注》中的两条实践之路 |
第二节 生命的实践:冥想 |
6.2.1 商羯罗思想中关于觉悟的三步骤 |
6.2.2 吠檀多中的瑜伽实践 |
第三节 生命实践范本:新吠檀多的胜王瑜伽 |
6.3.1 对瑜伽派实践手段的吸收与应用 |
6.3.2 三摩地 |
6.3.3 胜王瑜伽中的新吠檀多思想 |
第四节 重构《梵经注》中的实践:生命管理方案框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7.1.1 商羯罗吠檀多不二论 |
7.1.2 吠檀多生命管理方案框架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无我与合梵:老子之道和商羯罗之梵的对话 |
附录2:《梵经》(Brahma S(?)tra)新译 |
索引 |
作者简历 |
(5)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和印地语达利特文学 |
1.1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对达利特文学的引介 |
1.2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叛逆诗人 |
1.3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进阶小说家 |
1.4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传记大师 |
第二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创作研究 |
2.1 解构与重建印度诗歌经典 |
2.2 批判种姓与种姓思想 |
2.3 唤醒达利特尊严与抗争意识 |
第三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创作研究 |
3.1 主人公形象的脸谱化逆写 |
3.2 双重空间的边缘人书写 |
3.3 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 |
第四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创作研究 |
4.1 建构达利特身份认同 |
4.2 记录达利特族群的心理创伤 |
4.3 记录印度种姓制度变迁 |
4.4 记录达利特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
第五章 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
5.1 对印度教古代经典的抗议与重读 |
5.2 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 |
5.3 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批判与反抗 |
5.4 现代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选译 |
附录二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摘译 |
附录三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摘译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根”与“径”的辩证关系——甘地宗教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印度民族主义兴起的土壤 |
二、甘地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现实与策略 |
三、西方养料与印度灵魂 |
四、影响:宗教民族主义内在的紧张 |
(8)泰戈尔《格比尔百咏》对印度神秘主义思想史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泰戈尔文学生涯中的《格比尔百咏》 |
二、《格比尔百咏》对内在神爱的强化 |
三、《格比尔百咏》对瑜伽修炼的弱化 |
四、泰戈尔置格比尔于印度神秘主义思想史 |
(9)生活与证悟 ——泰戈尔生命美学的东方情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一) "生命美学"研究 |
(二) 泰戈尔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万物皆为梵——泰戈尔生命美学的宇宙背景 |
第一节 问题的起源——泰戈尔宇宙观的文化背景 |
一、现代性的启程——神、人、自然的分离 |
二、印度的现代困境 |
第二节 问题的追寻——泰戈尔宇宙观的思想渊源 |
一、印度古代思想中的宇宙观 |
二、西方近现代的宇宙观 |
第三节 万物皆为梵——泰戈尔的神 |
一、宇宙的构成维度 |
二、神的属性 |
三、人的宇宙 |
第二章 梵我一如——泰戈尔生命美学的核心 |
第一节 生命何来? |
一、"人是一个谜" |
二、泰戈尔的生命进化观 |
三、生命的神性起源 |
第二节 生命的本质 |
一、生命的构成:意识与行动 |
二、人格及其特征 |
三、人的命运:从有限走向无限 |
第三节 生命的修行——人的宗教 |
一 "梵我一如"论 |
二、自我的证悟 |
三、人的宗教 |
第三章 自然与艺术——泰戈尔生命美学之道 |
第一节 生命与自然 |
一、现代性语境下的"自然" |
二、自然的属性 |
三、自然的真相——宇宙同一之精神 |
第二节 情味之艺术 |
一、泰戈尔创作的文化渊源 |
二、艺术与情味 |
三、艺术的表达——韵律 |
第三节 爱与美的证悟 |
一、泰戈尔"泛爱论"的文化渊源 |
二、泰戈尔"泛爱论"的文化内涵 |
三、爱之道——对美的培育 |
第四章 母性的民族精神——泰戈尔生命美学之扩展 |
第一节 印度民族主义问题 |
一、印度民族主义运动 |
二、印度民族主义的真相 |
三、泰戈尔对民族主义的批判 |
第二节 妇女问题与母性精神 |
一、家庭问题与妇女问题 |
二、印度传统的女神崇拜 |
三、泰戈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第三节 母性的民族性:泰戈尔的民族理想 |
一、印度传统的民族精神 |
二、母性精神的特质:自主与包容 |
三、母性的民族理想 |
第五章 东方精神的联合——泰戈尔生命美学的理想 |
第一节 对西方文明的批判 |
一、现代性的危机:普遍理性的暴虐 |
二、泰戈尔的理性观 |
第二节 东方精神的联合——泰戈尔的文明理想 |
一、西方与东方 |
二、泰戈的东西方文化观 |
三、泰戈尔与中国 |
余论 泰戈尔生命美学的现代性启蒙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印度伊斯兰教:异质还是传统?——读《宗教思想史》一书中有关印度宗教的论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宗教思想史》中有关印度的论述 |
二、穆斯林在印度的统治 |
三、印度苏非派的历史境遇 |
四、一论中世纪印度教帕克蒂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苏尔诗海》的民间性[J]. 王靖.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2(01)
- [2]印度神话之历史性解读:毗湿奴篇[J]. 姜景奎.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2(01)
- [3]印度现代转型中的乌尔都语身份建构研究(1857-1947)[D]. 袁雨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商羯罗吠檀多不二论思想研究 ——以《梵经注》为核心[D]. 曹政. 浙江大学, 2021(02)
- [5]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D]. 闫元元.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6]印度教湿婆教派悉檀多支派后期发展阶段研究[J]. 胡瑞.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04)
- [7]“根”与“径”的辩证关系——甘地宗教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影响[J]. 周骅,唐水明. 世界宗教研究, 2019(04)
- [8]泰戈尔《格比尔百咏》对印度神秘主义思想史的建构[J]. 张忞煜. 国外文学, 2018(01)
- [9]生活与证悟 ——泰戈尔生命美学的东方情调[D]. 乔静蕾. 浙江大学, 2017(08)
- [10]印度伊斯兰教:异质还是传统?——读《宗教思想史》一书中有关印度宗教的论述[J]. 钟德志.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