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脊柱侧凸治疗的历史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陈锴[1](2021)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冠状位并发症相关分析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原因不明、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的脊柱畸形,应用器械进行手术矫形是目前治疗中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主要方式。随着手术理念和器械的进步,畸形矫正率逐步升高,但常因个体差异性以及术者对脊柱代偿特性了解不够全面,患者术后发生脊柱失平衡、远端附加现象等失代偿现象,严重影响手术疗效,且这类并发症发生的理论机制与危险因素尚无统一定论。针对个例而言,已有的AIS分型、危险因素分析及大量的预测公式,仅能给出普适的矫形原则及置钉依据,尚缺乏个性化可模拟的矫形策略选择。目前,随着人工智能(AI)的不断进展,其分支深度学习(DL)已为畸形领域注入新鲜活力,围绕畸形的筛查诊断,Cobb角计算及分型方面初步展现成效,然尚缺乏针对AIS后路矫形手术置钉策略选择的适合模型。【研究目的】本课题主要针对AIS患者冠状位并发症,以Lenke 1&2型中最常见的adding-on现象及以Lenke 5&6型中最常见的术后即刻冠状位失平衡现象为例,拟通过临床数据的数学统计学分析研究其相应的机制机理与危险因素。于此同时,结合不同深度学习模型对AIS后路矫形手术冠状位结果的预测,根据预测结果优选模型,以期实现适合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研究方法】一、以Lenke 1&2型为代表的AIS患者选择性融合术后自发性腰弯代偿的特征分析收集本中心纳入的51例下融合椎为L1椎体的Lenke 1&2型AIS患者。整理分析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冠状位相应参数,同时测量每个未融合节段的椎间盘楔形角,计算其在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的代偿变化,分析局部代偿能力的特征及其与整体代偿的关系。二、以Lenke 5&6型为代表的AIS患者术后即刻冠状位失衡危险因素分析收集本中心纳入的85例Lenke 5&6型AIS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的脊柱全长正位片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术后即刻失平衡(IPCIB)组与非IPCIB组,分析导致IPCIB的危险因素,提出IPCIB指数并进行验证。三、基于深度学习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手术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收集本中心纳入的于我院行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手术且具有2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的425例AIS患者,通过影像资料的参数化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转换到一个相同的连续高维特征空间,并采用多层深度网络模型、编码器解码器模型、卷积与注意力机制模型、深度因子分解机模型四种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试验集术后脊柱坐标与对应的真实术后坐标之间的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以及曲线拟合情况。【研究结果】在以Lenke 1&2型为代表的AIS人群中,纳入病例包含女性41例(80.4%),男性10例(19.6%);Lenke 1型36例,Lenke 2型15例。术前平均主胸弯Cobb角和平均胸腰弯/腰弯Cobb角分别为44.1±7.7°和24.1±9.3°。末次随访时,L1/2、L2/3、L3/4、L4/5、L5/S1节段椎间盘楔形角代偿分别为3.84±5.96°,3.09±4.54°,2.30±4.53°,-0.12±3.89°,-1.36±2.80°,呈由近端向远端递减趋势,相邻的L1/2和L2/3椎体对远端未融合节段代偿的贡献最大。在以Lenke 5&6型为代表的AIS人群中,共计有37例患者发生IPCIB,48例未发生IPCIB。单变量分析表明,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包括未融合椎体数,术前主胸弯Cobb角,术前胸腰弯/腰弯Cobb角,术前腰弯顶椎偏移距,术前冠状位平衡,术前L5倾斜角,Bending位L5倾斜角,术前及术后胸弯顶椎偏移距,术后胸腰弯/腰弯Cobb角,术后腰弯顶椎偏移距,术后影像学肩部高度及术后L5倾斜角。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Bending位L5倾斜角、术后胸弯顶椎偏移距、术后腰弯Cobb角是导致IPCIB的主要危险因素。IPCIB指数定义为1.3*术前Bending位L5倾斜角+1.5*术后胸弯顶椎偏移距-0.8*术后腰弯Cobb角。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当IPCIB指数大于16时,IPCIB的发生率为88%,未发生率为90%。基于深度学习网络对后路手术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研究中,共计纳入42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14.60±2.08岁,其中男性77名,女性348名。结果显示,多层深度网络模型的验证集均方误差为2.7665×10-5,平均绝对误差为0.0035;编码器解码器模型的验证集均方误差为0.006703024333558677,平均绝对误差为0.041656944900751114;卷积与注意力机制模型的验证集均方误差为0.005864703182095824,平均绝对误差为0.0397668220102787;深度因子分解机模型的验证集均方误差为0.005253330513687367,平均绝对误差为0.05162423476576805。其中,多层深度网络的验证集误差及曲线拟合程度均优于其余三种模型。【研究结论】一、Lenke 1&2型AIS患者经后路选择性胸弯融合后,未融合节段可实现较好的自发代偿。当选择L1作为最下融合椎时,远端未融合腰椎节段的代偿呈由近端向远端递减趋势,相邻的L1/2和L2/3节段对代偿的贡献最大,因而可以进一步对adding-on现象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二、术前Bending位L5倾斜角、术后胸弯顶椎偏移距、术后腰弯Cobb角是Lenke5&6型AIS患者发生IPCIB的主要危险因素。IPCIB指数可以较准确地预测IPCIB的发生。在矫形过程中,应对胸弯充分矫形,对于腰弯则应适度矫形。三、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模型可对AIS后路矫形术后冠状位结果进行预测,对矫形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不同手术策略选择下术后矫形效果的模拟。就目前样本量而言,多层深度网络模型所预测的结果最佳,且拟合曲线优于其余三种模型。
努尔比亚·阿布拉[2](2021)在《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神经根型腰椎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其中,腰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是主要的临床诊断之一。由于LFS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临床对其认识不足,易引起漏诊误诊。因此,进一步探索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准确鉴别LFS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病因诊断和精准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FS通常因致狭窄因素导致椎间孔区域解剖结构的改变,并压迫脊神经根背根神经节引起下肢神经根性症状。其中,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压迫损伤的病理生理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在LFS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神经根性疼痛作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较低的临床诊断率和疗效对LFS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损害,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旨在为提高LFS的诊断水平,加强LFS对中医证型的认识,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LCCSLLRS和LDH患者,并分为LFS、LCS和LDH组。收集并整理一般资料、症状、体征、术前NRS评分、术前JOA评分、中医证型等临床指标,并进行各项临床指标的组间差异性,与LFS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评价。结果:(1)三组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显着相关(P<0.01)。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是影响LFS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1.579-10.773,P=0.004)。Kemp征(+)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67,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60%。(2)在LSS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梨状肌紧张试验(+)是LFS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2.464-40.786,P=0.001)。梨状肌紧张试验(+)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敏感性为56.7%、特异性为88.5%。(3)在LFS和LDH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前倾疼痛缓解(+)、Kemp征(+)、直腿抬高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倾疼痛缓解(+)(95%CI 1.202-15.195,P=0.025)、Kemp 征(+)(95%CI 1.767-27.538,P=0.006)、直腿抬高试验(+)(95%CI 0.047-0.647,P=0.009)均为 LFS的独立影响因素。取各项独立影响因素ORs值的整数作为风险评分,制定简易诊断量表。根据总风险评分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最佳诊断临界值为6分,曲线下面积为0.793,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88%。结论:LFS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在不同类型腰椎疾病中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中医证型在一定程度上为LFS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本研究结果可提高LFS的临床诊断水平,为合理、精准及个体化的诊疗提供依据。二、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评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程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旨在为LFS的诊断和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经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和LCCSLLRS患者,并分为LFS和LCS组。收集并整理X线、CT和MRI相关影像学指标,并进行各项影像学指标的组间及组内差异性分析,定量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影像特征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LFS在神经根型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较常见,其中椎间孔狭窄最常受累节段为L4-5(53.3%)。(2)根据X线测量指标分析LFS组脊柱排列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矢状面运动范围在L5-S1椎间孔水平明显增大(P<0.001)、背伸角在L3-4/L4-5椎间孔水平明显减小(P<0.05),动力移位距离和冠状位Cobb角明显增大(P<0.01)。(3)根据CT测量指标分析椎间孔区域形态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椎间孔面积明显减小,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体高度、椎弓根高度均明显降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和N-E角明显增大,小关节退变分级和椎间盘真空征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析MRI测量指标发现,在责任椎间孔节段LFS组椎间孔狭窄分级、腰椎间盘退变分级、Modic改变和许莫氏结节发生率高于L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LFS组不同影像学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24至+0.886)。其中,椎间孔高度与椎间孔面积呈显着正相关(r=0.554),与N-E角呈低度负相关(r=-0.368)。椎间孔宽度与椎间孔面积呈低度正相关(r=0.444)。小关节退变分级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呈高度正相关(r=0.886)。椎间盘退变分级与中、后-椎间隙高度呈高度负相关(r=-0.775,r=-0.824)。椎间盘退变分级与真空征呈低度正相关(r=0.420)。椎间盘退变分级与椎间楔形角呈低度正相关(r=0.498)。(6)根据ROC分析发现,椎间孔高度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9.34mm、曲线下面积为0.971、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7.7%;椎间孔面积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36.95mm2、曲线下面积为0.904、敏感度为91.0%、特异度为80.0%。(7)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臀部疼痛(+)、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的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LFS具有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定量影像指标的诊断临界值为LFS提供诊断依据;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不同退变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构成了较复杂的椎间孔狭窄体系,其中纵向狭窄因素较为关键;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LFS的特异性临床症状提供了客观依据。综上,通过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评估责任椎间孔的异常解剖学特征对LF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三、腰椎间孔狭窄症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椎间孔狭窄模型(CCD模型)中DRG损伤性NP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通路和作用于靶点的中药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明确LFS的DRG压迫损伤机制,为LFS的诊断和中医药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来自GEO数据库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核心基因的PPI网络,并以核心基因(靶点)作为切入点进一步进行候选组分及关键组分的筛选,根据获得的组分列表收集作用于靶点的中药,最终成功构建靶点—组分—中药网络,并系统地分析靶点、组分与中药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1)对CCD大鼠模型和假手术组大鼠差异表达基因数据进行标准化及处理,共筛选出151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892个,下调基因有618个,考虑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是DRG损伤性NP的潜在靶点。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两组基因数据具有可比性,经热图分析发现样本重复性好,可用于后续研究。(2)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上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黏附因子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等。下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谷氨酸能突触通路、PPAR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突触间信号传递、跨突触膜通道、门控通道活动、钙离子结合等。(3)通过构建PPI网络并利用cytoHub插件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其中CASP3、IL-6、TP53、MMP9、IGF1在NP中的作用机制相对明确。(4)本研究通过核心基因获得的关键组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5)通过靶点-组分-中药网络获取的关键中药包括沙棘、麻黄、紫苏、芫荽、金银花、柴胡等。(6)根据候选中药的药味和归经进行分析发现,药味多属苦、甘。归经则以肝经居多。结论:本研究认为,CASP3、IL-6、TP53、MMP9、IGF1等核心基因及其免疫炎症和神经传导相关信号通路在DRG损伤性NP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为LFS的分子诊断开发和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关键组分,以及沙棘、麻黄、金银花、柴胡、黄芩等中药在DRG损伤性NP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为LFS的处方探索和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杜良波[3](2021)在《SEAS疗法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ADIS)主要来源于两类人群:一类是在骨骼成熟后出现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成人,另一类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未治疗或未治愈迁延至成人。60%以上的ADIS会进展,尤其在是骨骼成熟后Cobb超过30°时。ADIS患者因骨骼发育成熟,侧凸畸形较僵硬,往往伴随疼痛等症状,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国际上,运动疗法(尤其是脊柱侧凸特定性运动疗法)成为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主流,但脊柱侧凸特定性运动疗法治疗ADIS患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应用SEAS疗法治疗ADIS患者,研究SEAS疗法是否能缓解ADIS患者的脊柱畸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腰背痛。旨在探究更加高效的治疗ADIS的方法,进一步减少畸形和手术治疗率,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为ADIS患者的临疗康复治疗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020年期间到天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符合标准的ADIS患者3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36名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19):按照处方接受为期12周、每日60分钟的SEAS疗法治疗;对照组(n=17):按照处方接受为期12周、每日60分钟的核心肌群训练。通过Cobb角、ATR、Raimondi值、CAL指标的变化探究和比较SEAS疗法和核心肌群训练在缓解或改善ADIS患者脊柱畸形方面的疗效;通过SRS-22r问卷、VAS和ODI评分的变化探究和比较SEAS疗法和核心肌群训练在缓解或改善ADIS患者生活质量和腰背痛方面的疗效。结果:⑴Cobb角的变化:SEAS疗法组治疗前、后比较,Cobb角平均减少5.32°,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Cobb角改善47%、稳定53%;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Cobb角平均减少1.53°,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Cobb角改善12%、稳定88%。SEAS疗法组和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后比较,Cobb角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⑵ATR的变化:SEAS疗法组治疗前、后比较,ATR值平均减少2.4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ATR值平均减少0.41°,无统计学差异。SEAS疗法组和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后比较,ATR值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⑶CAL和Raimondi值变化:SEAS疗法组治疗前、后比较,Raimondi值平均减少2.4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AL无统计学差异。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Raimondi值和CAL均无统计学差异。SEAS疗法组和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后比较,Raimondi值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⑷SRS-22得分变化:SEAS疗法组治疗前、后比较,SRS-22r问卷中疼痛和功能领域得分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疼痛领域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EAS疗法组和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后比较,疼痛、功能、心理健康和治疗满意度领域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⑸VAS和ODI得分变化:SEAS疗法组治疗前、后比较,VAS得分平均减少3.15分,VAS和ODI得分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VAS得分平均减少1.41分,VAS和ODI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EAS疗法组和核心肌群训练组治疗后比较,VAS和ODI得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为期12周的SEAS疗法训练计划减轻了ADIS的Cobb角,改善了体态,缓解了疼痛和功能障碍,提高了生活质量。且SEAS疗法安全有效而且简单易学,是值得应用和推荐的治疗方法。
杨依林[4](2020)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单细胞转录组病因学分析及脊柱畸形相关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第一章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松质骨组织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分析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但至今为止其病因仍不清晰。此前大量的研究发现AIS患者存在骨代谢和骨骼生长发育异常,提示骨骼细胞异常的增殖、分化在AI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AIS脊柱松质骨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从单细胞层面构建AIS骨骼细胞分化发育图谱,并通过对比分析AIS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差异,以期探索AIS发生发展过程中潜在的致病机制,为实现AIS的早期分子诊断和病因学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合适的AIS和对照组手术患者,术中取适量脊柱松质骨组织。分离消化组织、筛选细胞、构建单细胞悬液,通过t-SNE算法结合标记基因和基因本体功能识别细胞群体、鉴别细胞类型。拟时序分析构建骨骼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发育轨迹,对比分析AIS组和对照组骨骼细胞分化发育的差异,并通过细胞间通讯分析和细胞内信号通路分析探索与骨骼细胞异常分化发育相关的细胞间互相作用及其可能的下游目标信号通路,系统探索AIS骨骼细胞异常发育的病因学基础。结果:在脊柱松质骨组织内共发现19类不同类型的细胞。对比分析AIS和对照组间骨骼细胞的分化轨迹和细胞间通讯及下游信号通路,相应地提出了AIS的潜在病因有:(1)AIS间充质干细胞MSC-IGFBP5亚群向成骨细胞分化障碍,导致AIS成骨细胞数量减少和骨骼矿化异常,细胞间通讯分析提示MSC-IGFBP亚群细胞与淋巴细胞的互相作用介导间充质干细胞的炎症爆发、增殖分化障碍和免疫逃逸,构成了免疫因素参与AIS成骨细胞分化障碍的病因学基础。(2)AIS软骨祖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分化障碍,可能源于其与免疫细胞互相作用后HIF-1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引起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因此导致软骨细胞减少并影响脊柱的软骨内成骨。结论:本研究的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分析首次对比分析了AIS与对照组骨骼细胞分化发育谱系的差异,并根据细胞间通讯和下游信号通路分析提出了AIS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障碍的潜在免疫学疾病机制,可以为实现AIS的早期分子诊断和病因学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第二章Rho A/ROCK信号通路异常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但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骨骼细胞异常的生长发育在AIS的病因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我们前期研究也发现AIS患者特定的间充质干细胞群体向软骨细胞分化障碍,且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对比分析提示AIS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内Rho A/ROCK信号通路异常活跃。但目前针对AIS间充质干细胞内Rho A/ROCK通路异常介导软骨细胞分化障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从基因、蛋白、细胞层面系统研究Rho A/ROCK信号通路异常对在AIS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30例Lenke 1女性AIS患者(AIS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非脊柱侧凸手术患者(对照组),术中取适量脊柱松质骨行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并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构建软骨细胞的分化轨迹图谱,比较分析软骨分化障碍AIS间充质干细胞群体与对照组之间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差异。蛋白印记检测AIS组与对照组之间Rho A/ROCK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综合利用Si RNA干扰、腺病毒转染、应用抑制剂等方法改变间充质干细胞内Rho A/ROCK信号通路活性,体外向软骨细胞诱导培养中在不同时间节点与AIS组和对照组细胞比较分析软骨细胞细胞增殖、免疫荧光染色、分化标志物表达、下游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AIS间充质干细胞内Rho A/ROCK信号通路异常活跃,蛋白印记检测验证有近50%AIS患者Rho A蛋白表达增强,阿尔新兰染色结果提示其软骨细胞分化能力下降。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软骨细胞诱导培养并在不同时间节点对比分析AIS H-Rho A组、对照组、Rho A干扰表达组、Rho A过表达组、应用ROCK蛋白抑制剂组细胞,发现AIS H-Rho A组细胞内Rho A/ROCK信号通路LIMK、cofilin和MLC蛋白磷酸化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AIS间充质干细胞Rho A/ROCK信号通路的异常活跃,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CollagenⅡ和F-actin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弱于对照组,提示其向软骨细胞分化水平降低;干扰Rho A表达或者应用ROCK蛋白抑制剂能够部分降低LIMK、cofilin和MLC的磷酸化水平,并提高甲苯胺蓝染色、CollagenⅡ和F-actin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在对照组干细胞过表达Rho A蛋白可以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内LIMK、cofilin和MLC的磷酸化水平的同时降低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结论:AIS间充质干细胞内高表达的Rho A蛋白可能是Rho A/ROC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的启动因素,通过增加下游LIMK、cofilin和MLC蛋白磷酸化水平促进肌动蛋白聚合和细胞骨架重组,间充质干细胞内过度激活的Rho A/ROC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在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并可能因此构成AIS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障碍的病因,进一步导致脊柱骨骼生长发育异常参与AIS致病过程。第三章青少年特性脊柱侧凸相关脊柱畸形临床研究第一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双肩失平衡现象:是否可以预测?目的:术后双肩失平衡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能够显着影响患者术后形象和手术的满意度,然而目前针对AIS术后双肩失平衡的研究结果互相矛盾,也并未达成共识。本节研究的目的是探索AIS发生术后双肩失平衡的危险因素,并尝试建立一个全新的AIS术后双肩失平衡的预测公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全脊柱正侧位平片和侧屈位平片。根据末次随访双肩影像学高度(RSH)将患者分为双肩失平衡组和双肩平衡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双肩失平衡的危险因素,建立AIS患者术后双肩失平衡预测公式PSI指数,绘制ROC曲线并计算预测阈值。结果:总共114例AIS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双肩失平衡组(RSH≧10mm)60人和双肩平衡组(RSH<10mm)54人。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术前近胸弯Cobb角(P=0.002)、术前近胸弯Cobb角/术前主胸弯Cobb角比值(P=0.004)、术前近胸弯侧屈位Cobb角(P=0.006)、术前胸腰弯/腰弯侧屈位Cobb角(P=0.050)、术后近胸弯Cobb角(P=0.036)、术后近胸弯顶椎偏移(P=0.006)、末次随访近胸弯顶椎偏移(P=0.004)和adding-on角(P=0.004)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校正的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术后近胸弯顶椎偏移(P=0.035)和Adding-on角(P=0.026)是AIS患者发生术后双肩失平衡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成功建立双肩失平衡的预测公式:PSI指数=1.2*术后近胸弯顶椎偏移+1.1*Adding-on角。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并计算当PSI指数大于15,AIS患者发生双肩失平衡的概率为87%,反之,当PSI指数小于15,术后双肩平衡的概率则达到80%。结论:术后近胸弯的顶椎偏移和Adding-on角是AIS患者发生术后双肩失平衡的主要危险因素。AIS术后双肩失平衡和adding-on现象互为代偿机制以实现脊柱的整体平衡。本研究成功建立起AIS患者术后双肩失平衡的预测公式:PSI指数=1.2*术后近胸弯的顶椎偏移+1.1*Adding-on角,可以有效地预测AIS患者术后双肩失平衡的发生。因此,我们建议应该充分矫正近胸弯的顶椎偏移,同时通过合理选择融合节段等措施减小adding-on角度,从而预防AIS患者发生术后双肩失平衡。第二节Lenke 1型和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现象:一种新的预测方法目的:颈椎倾斜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常见的影像学并发症,其与双肩失平衡是不同的术后并发症概念,但同样可以对患者外观形象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然而目前AIS术后颈椎倾斜的相关研究较少,结果也并无定论。因此,本研究致力于研究胸弯型(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危险因素,并试图探索全新的预测公式以期有效地预测并减少术后颈椎倾斜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的全脊柱正侧位X光平片、侧屈位X光平片。根据术后颈椎轴向倾斜角(CAT)将患者分为颈椎倾斜组和正常组,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颈椎倾斜的危险因素,建立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预测公式,绘制ROC曲线并计算预测公式的阈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2例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术后颈椎倾斜分为颈椎倾斜组41人(CAT≧5°))和正常组61人(CAT<5°)。两组间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后T1倾斜角(P=0.003)、术前近胸弯Cobb角(P<0.001)、术后近胸弯Cobb角(P<0.001)、术后近胸弯顶椎偏移(P<0.001)和术后冠状面平衡(P<0.001)是AIS患者发生术后颈椎倾斜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术后近胸弯Cobb角(P=0.0019)和术后冠状面平衡(P<0.001)是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发生术后颈椎倾斜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成功建立了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预测公式:PNT指数=1.1*术后近胸弯Cobb角-0.9*术后冠状面平衡。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当PNT指数大于10,则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发生术后颈椎倾斜的概率为86%,反之,当PNT指数小于10,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轴向倾斜角正常的概率则为81%。结论: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发生率为40.2%,术后近胸弯Cobb角和术后冠状面平衡是AIS发生术后颈椎倾斜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成功建立起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预测公式:PNT指数=1.1*术后近胸弯Cobb角-0.9*术后冠状面平衡,可以有效地预测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的发生。据此,我们建议应该尽可能矫正Lenke 1型和2型AIS患者近胸弯的同时适度矫正冠状面平衡,从而预防发生术后颈椎倾斜。
金英健[5](2020)在《基于超声影像的脊柱侧凸肌肉畸变程度的量化分析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脊柱侧凸发病率高达4%,对于脊柱侧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医学影像技术的辅助。在临床应用中,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是医生手工测量X光正位片中脊椎侧弯角度(Cobb角)。但利用X光检查存在3个不足之处:一是椎旁肌不对称是导致和加剧脊柱侧凸的主要原因,测量评估椎旁肌畸变情况也是进行脊柱侧凸的诊断和康复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是通过X光片并不能了解肌肉的具体情况;二是X光具有辐射,对于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不适合作为频繁的检查手段;三是手工测量Cobb角度存在误差,结果不准确。因此,研究脊柱侧凸椎旁肌肉的畸变程度以及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诊疗系统尤为必要。鉴此,本文对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超声图像进行量化研究。具体地,本文首先提出基于U-Net改进的超声肌肉结构分割算法,提高特征提取精度;而后从结构和纹理2个角度共16种参数探索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的差异。实验发现,其中肌纤维长度、肌肉厚度、平均羽状角角度、均值、积分光密度、能量具有显着性差异,能够反映椎旁肌的畸变程度。根据这6个参数搭建肌肉状态的畸变程度量化评估模型,能够更加直观的显示脊柱侧凸患者两侧的椎旁肌差异有望对临床上对脊柱侧凸诊断、康复治疗方案制定与效果评估提供量化信息和根据。最后设计搭建基于Python-Flask的在线分析软件系统。实现对椎旁肌超声图像参数在线提取,并根据肌肉畸变程度量化评估模型计算侧弯上下端椎体之间的椎旁肌纵向变化趋势、椎体两侧肌肉的差异程度及其变化趋势,能够协助临床医生对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辅助诊断、制定康复计划以及治疗效果评估。综上所述,本文对脊柱侧凸患者超声图像椎旁肌的研究分为4个方面:(1)提出基于U-Net的改进超声肌肉结构分割算法;(2)提出能够量化评估肌肉状态的主要参数;(3)定量的分析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畸变程度;(4)设计了基于Python-Flask的椎旁肌的畸变程度在线分析软件系统。本文工作有望为脊柱侧凸的诊断和运动康复疗法的制定提供帮助。
刘子凡[6](2020)在《3D打印脊柱侧凸矫形器的个性化设计与生物力学仿真研究》文中指出脊柱侧凸是一种脊柱在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的三维畸形,使得患者的脊柱形成弧度畸形状态的一种疾病,病因目前仍未完全明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发生于青春期或骨骼成熟前,是一种常见的脊柱侧凸类型,占脊柱侧凸患者总数的80%。患有脊柱侧凸的青少年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平均来看,女性患病率可达到男性的5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治疗脊柱侧凸,将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比如身体不平衡、影响美观、引起腰背痛、影响儿童及青少年肺脏和胸廓的发育、致胸廓畸形、肺容积减小,呼吸功能受损甚至产生心理影响。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这一疾病渐渐引起重视,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矫形器的精度较低,佩戴的舒适度也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同一个患者的传统矫形器也易受矫形器师的主观影响,受力方向不可控以及无法进行计算机验证等问题逐渐暴露,本课题正是为突破这一临床治疗的瓶颈而设计。本课题的矫形器设计部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通过光学扫描设备structure sensor获得stl/obj格式的体表扫描文件。2)利用Rodin4D矫形器设计软件对光学扫描文件进行修改,将体表扫描文件和X光片进行配准,对侧凸的顶椎和端椎特定位置进行加力,根据受力位置设置对应的释放区,勾勒矫形器轮廓线并提取,生成矫形器,导出stl文件。3)将做好的矫形器文件导入3-matic等逆向工程软件,对矫形器进行光滑、网格细化、加厚等操作。4)进行3D打印,进行适配、随访。本研究的力学仿真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通过CT扫描得到患者患处的影像学资料。2)使用Mimics等软件对患者CT进行处理,构建患者的胸椎T9-T12、腰椎L1-L5、骶椎及椎间盘和韧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3-matic、magics等软件对其进行光滑、简化、赋值等操作。3)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以证明模型接近真实情况,可以进行有关实验研究。4)通过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检测矫形器对患者的压力大小,计算脊柱在受力状态下的位移、应力变化分布情况,对比计算机模拟后的脊柱形态和患者佩戴矫形器后所拍摄X光片。本研究为脊柱侧凸的矫形器治疗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快捷的设计方法,并利用3D打印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实现了更为精准的设计和更高的舒适度,同时实现生物力学验证,实验模型网格划分更精细,计算结果更为准确,经过有效性验证与前人的文献中实验结果吻合,更接近真实情况,仿真试验与随访也初步验证了矫形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本试验属于多学科交叉融合,涉及医学影像、康复、生物力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后续进一步研究将为临床转化奠定基础。
杨浩[7](2020)在《特发性脊柱侧凸X线片手工测量与三维重建技术上计算机测量Cobb角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X线片手工测量与三维重建技术上计算机测量Cobb角差异比较,探索改善Cobb角测量的新方法。【方法】:回顾研究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符合特发性脊柱侧凸纳入标准患者10例,收集全脊柱X片和原始CT,根据测量方法分为X线片手工测量组(对照组)和三维重建技术上计算机测量组(实验组)。分析两组测得Cobb角差异、一致性、重复测量具体差值。【结果】:实验组Cobb角中位数为69.15°,对照组为63.40°。测量员内部实验组ICC为0.961~0.997,合计0.979;对照组ICC为0.658~0.953,合计0.893。测量员之间,实验组ICC为0.949~0.985,合计0.968;对照组ICC为0.662~0.939,合计0.825。测量员内部差值,实验组平均值为1.38°~4.58°,中位数为1.82°;对照组平均值为5.11°~8.49°,中位数为5.19°。【结论】:研究中X线片手工测量与三维重建技术上计算机测量Cobb角无明显差异(P=0.117>0.05)。三维重建技术上计算机测量可信度(ICC>0.961)和可重复性(ICC>0.949)一致性极好。X线片手工测量对熟练度要求高,若非专业测量员测量可信度(ICC=0.658)和可重复性(ICC=0.662)相对较差,用三维重建技术上计算机测量能够明显改善可信度(ICC=0.961)和可重复性(ICC=0.949)。
李飞[8](2020)在《Schroth Best-Practice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对于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的治疗方案在国际上存在争议,两个权威机构国际脊柱侧凸研究会(SRS)和国际脊柱侧凸康复治疗学会(SOSORT)的指南中推荐方案也不同,总结大致分为两派,一派坚持认为对于轻度AIS患者而言,脊柱侧凸特异性运动疗法是没有效果的,应定期随访观察,因为对于轻度AIS患者,通常不存在十分明显的症状,日常生活跟同龄健康孩子基本没有区别,部分患者有自愈或缓解的可能,而且短期一般不会严重恶化,所以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另一派则建议使用脊柱侧凸特异性运动疗法,而且认为该疗法是有效的,能有效阻止侧凸的进展,本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对应这两派观点,进一步探究与定期随访观察相比,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Cobb角处于10°到25°之间)接受脊柱侧凸特异性运动疗法是否更加有效,是否可以避免侧凸进一步进展恶化和是否能帮助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尝试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且简单易学的训练方法。方法:选取2018-2019年在天津市天津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30例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将30名患者划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患者按规定处方定期接受治疗师亲自监督治疗训练,给予24周的Schroth Best-Practice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15例,对照组性别、年龄以及侧凸角度等都要与实验组相匹配,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作定期观察随访处理,每个月定期回医院做体态监测评估,并进行日常生活健康指导,预防对照组受试者侧凸弯弧发生明显恶化。监测指标使用Cobb角、锁骨角(CA)、冠状面骨盆倾斜角(PO)、躯干冠状面平衡(CB)、躯干冠状面偏移(TS)、冠状面骶骨倾斜角(SO)、矢状面骶骨倾斜角(SS)、矢状面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脊柱矢状面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T1骨盆角(TPA)、腰椎前凸角(LL)、Raimondi值、躯干旋转角(ATR)以及SRS-22量表。结果:(1)冠状面指标的变化实验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Cobb角由17.30±5.56°减小到11.81±3.88°,具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躯干冠状面偏移率从33.33%降到13.33%,CA、PO、SO也都减少了,且都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Cobb角由15.43±4.53°增加到16.89±5.32°,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躯干冠状面偏移率从26.67%增到33.33%,CA、PO、SO干预前后则没有统计学差异。(2)矢状面指标的变化实验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TK、PT和TPA显着性增加(P<0.05),脊柱矢状面失衡率由53.33%降低到20.00%。对照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各指标都没有统计学差异,脊柱矢状面失衡率从46.67%增加到53.33%。(3)水平面指标及体表测试指标的变化实验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Raimondi减少了,而且存在显着性的变化(P<0.05),ATR值也减少了,存在显着性的变化(P<0.01)。对照组干预后和干预前相比,Raimondi、ATR值都没有统计学差异。(4)生活质量的SRS-22量表评分的变化实验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SRS-22量表中的疼痛、心理健康、自我形象感知这三项得分都存在显着性增加(P<0.05)。对照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自我形象感知和心理健康这两项的评分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经过24周的Schroth Best-Practice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后,在冠状面能明显降低AIS患者的侧凸程度,有效控制侧凸的进展,而且能明显降低缓解身体两侧肩、髋形态的不等高,降低了躯干冠状面偏移率。在矢状面,增大了胸椎后凸的曲度,对骨盆前倾和脊柱后倾也有明显矫正作用。在水平面,对患者椎体的旋转也有矫正作用。SRS-22量表中的疼痛、自我形象感知、心理健康这三项得分都分别增加了。因此,对于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Schroth Best-Practice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更加有效,不仅对脊柱三维进行了矫正,还改善了躯体形态,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训练方法安全有效而且简单易学,是值得应用和推荐的治疗方法。
戎天华[9](2020)在《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及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第一章半椎体畸形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形态学研究——前方椎体、后方结构及椎管内异常研究背景: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scoliosis,CS)患者的椎体畸形复杂多变,从较为简单的半椎体(Hemivertebra,HV)到复杂的广泛混合型畸形不等。HV是CS中常见的椎体畸形,其所致CS的严重程度与进展速率变化较大,手术指征与时机尚存在争议。目前尚无研究探讨孤立(单发完全分节)HV形态学参数与侧凸严重程度的关系。现有HV相关研究均侧重于对前方椎体的描述,对后方结构异常的分析较为欠缺。既往研究报道单发HV患者中合并椎管内异常(Intraspinal anomalies,ISA)的情况并不罕见,但尚无研究分析合并ISA对单发HV致CS形态学的影响。研究目的:对孤立HV致CS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定量测量,探索HV形态学与CS畸形严重程度的联系,评估畸形进展的相关因素。通过CT三维重建影像对HV后方结构的形态学异常进行研究,尝试提出更为细化的前后方对应关系分型,并浅析后方结构与畸形进展的关系。在单发HV患者中,通过MRI对椎管内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单发HV合并ISA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第一诊断为CS、主弯致畸因素为HV、在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且临床与影像资料完整的患者。针对孤立HV制定三项影像学参数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在冠状面,根据HV横径是否跨越“中线”,即远端邻近椎体中垂线,将HV分为两组。对HV及其两侧邻近正常椎体(从HV-1至HV+1)的凸侧缘高度进行测量,并定义凸侧缘高度比值(Lateral height ratio,LHR)为HV凸侧缘高度乘以2再除以近端与远端邻近椎体凸侧缘高度之和,分组切点为0.9。根据HV在矢状面上的相对位置将其分为侧方与侧后方两组。通过CT对HV后方结构形态异常与分节不良的种类与数量做详细观察与记录,并对前方椎体与后方椎板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与归纳,构建细化分型。通过MRI对单发HV致CS患者的椎管内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椎管内异常的种类、数量及位置,对有ISA(ISA+组)与无ISA(ISA-组)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参数进行对比。必要时采用协方差分析校正患者年龄对统计学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共纳入215例HV致CS患者,从中选取符合相应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各部分研究。经影像学二次筛选,共有132例孤立HV患者,平均年龄10.0±6.4岁,男性70例,女性62例。对年龄进行校正后,跨越中线组HV(n=64)较未跨越中线的HV(n=68)具有更大的侧凸Cobb角、后凸Cobb角以及顶椎偏距,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着水平(具体数值分别为59.1±20.7°对44.7±16.6°,p<0.001;46.4±32.6°对 31.2±27.0°,p=0.023;40.1±17.3mm 对 32.5±14.2 mm,p=0.033)。LHR≥0.9 组(n=83)的侧凸 Cobb 角显着大于 LHR<0.9 组(n=49)(56.8±20.6°对43.0±15.4°,p<0.001)。对年龄进行校正后,侧后方HV(n=73)的后凸Cobb角与顶椎偏距均显着大于侧方HV(n=59)(具体数值分别为52.9±31.8°对20.8±16.9°,p<0.001;40.0±16.7 mm 对 31.4 ± 14.3 mm,p=0.039)。共有 1 16 例患者具有符合研究要求的高质量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平均年龄10.9±7.0岁,男性61例,女性55例,单发HV患者85例,多发HV患者31例;对共计153个HV的后方结构进行研究。将HV前后方结构对应关系分为4型:1)0型(n=57),完全一致型,前后方形态与分节方式均一致;2)1型(n=58),轻度不一致型:前后方形态或分节方式不一致,无后方结构错配;3)2型(n=28),中度不一致型,累及2个节段的后方结构错配;4)3型(n=10),累及3个或以上节段的后方结构错配,后方结构可有广泛畸形。各型HV所致CS的脊柱畸形影像学参数未见统计学差异。共有129例单发HV致CS患者具有符合研究要求的完整全脊柱MRI影像资料,平均年龄12.2±6.4岁,男性61例,女性68例。经MRI检查确诊有37名患者(28.7%)合并ISA,其中最常见的三种畸形为脊髓纵裂21例(16.3%)、脊髓空洞19例(14.7%)及低位圆锥19例(14.7%)。ISA+组患者女性比例、主弯Cobb角及畸形椎体的数量均显着大于ISA-组(具体数值分别为67.6%对46.7%,p=0.032;63.0±26.8°对50.6±20.9°,p=0.006;6.3±3.3 对 3.2±2.8,p<0.001)。ISA+组合并肋骨畸形的比例与合并对侧未分节骨桥的比例均显着高于ISA-组(具体数值分别为67.6%对21.7%,p<0.001;45.9%对13.0%,p<0.001)。研究结论:在孤立HV致CS患者中,HV横径跨越远端邻近椎体中垂线、LHR≥0.9以及矢状位上HV处于侧后方这三项影像学指标与更加严重的畸形相关。根据HV后方结构与前方椎体的对应关系,可将HV分为4型:0型,完全一致型;1型,轻度不一致型;2型:中度不一致型;3型:重度不一致型;其中2型与3型存在后方结构错配现象。在单发HV致CS患者中,ISA发生率为28.7%,ISA更常见于女性患者。ISA+组患者的畸形椎体数量、合并肋骨畸形的比例及合并对侧未分节骨桥的比例均显着高于ISA-组;前者的畸形模式较后者更为复杂。第二章早发性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干预研究——传统生长棒技术对正常椎体与分节不良节段生长的影响研究背景:应用生长棒技术(Growing rod,GR)治疗早发性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控制畸形进展并保留脊柱生长潜能。既往研究提示生长棒产生的撑开力可促进脊柱生长,但单个正常椎体在生长棒治疗下的生长情况尚不明确。对于伴有顶椎区域分节不良的混合型早发性CS患者,GR能否促进分节不良节段凹侧的生长,目前尚不清楚。研究目的:在接受双侧GR治疗的早发性CS患者中评估远端锚定点周围正常椎体的三维生长情况。在接受单侧GR治疗的混合型早发性CS患者中定量分析分节不良节段的生长情况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确诊为CS、首诊年龄小于10岁、至少接受4次生长棒撑开术且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患者。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初次GR植入手术时间与末次随访时间。对患者初次植入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全脊柱正侧位X线进行定量测量。对于接受双侧GR的患者,测量远端锚定点(Distal instrumented vertebra,DIV)及其近端(DIV-)与远端(DIV+)各两个节段椎体的冠状面宽度、椎体高度及矢状面椎体前后径。对于接受单侧GR治疗的混合型早发性CS患者,通过手绘平滑曲线法测量分节不良节段凹侧与凸侧的长度,并测量胸廓参数。计算椎体生长的绝对值与百分比[(末次随访测量值-基线测量值)/基线测量值*100],并进行组间比较。研究结果:共纳入接受双侧GR治疗的患者21例,初次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5.8±2.5岁,男性7例,女性14例。平均随访时间6.9±1.6年,每位患者平均接受7.7±2.5次撑开。所有患者远端锚定点均为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生长幅度方面,DIV-组(撑开节段,n=40)的椎体高度总百分比增长显着高于DIV(n=44)与DIV+(n=29)组(59.5±16.4%对 47.5±15.0%与 46.1±15.8%,p 值均为 0.003)。生长速率方面,DIV-组椎体高度年百分比增长同样显着高于DIV与DIV+组(8.9±2.7%对7.1±2.5%与6.9±2.2%,p=0.003与0.005)。随着生长发育,三组椎体均表现出“细长化”的形态学改变(椎体高度/宽度比值升高)。DIV-组椎体在DGR撑开力的作用下,“细长化”的幅度显着大于其他两组(p<0.001)。共纳入接受单侧GR治疗的患者14例,初次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7.3±2.8岁,男性6例,女性8例,顶椎区域凹侧分节不良累及的范围为4-10个节段。平均随访时间4.9±1.2年,每位患者平均接受6.0±2.0次撑开。截至末次随访,分节不良节段凹侧椎体长度总增长率与年增长率均显着高于相应节段的凸侧(具体数值分别为40.0±13.5%对20.3±12.8%,p<0.001;8.5±3.1%对 4.3±2.5%,p<0.001);主弯平均矫形率为 27.3 ±13.4%;T1-S1高度年增长量为16.5±6.3mm;坎贝尔空间供肺比值较基线有显着增长(从 74.9±11.1%增长至 89.6±7.0%,p<0.001)。研究结论:在早发性CS患者中,双侧GR技术可促进DIV近端2个节段的椎体纵向生长,并使椎体高度/宽度比值的上升幅度(“细长化”幅度)显着增加。单侧生长棒技术可促进混合型早发性CS患者分节不良节段凹侧的生长,且能够有效控制畸形进展,改善胸廓不对称。第二部分先天性脊柱侧凸计算机辅助形态学分析与聚类分型研究研究背景:在脊柱侧凸领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与成人脊柱畸形的分型研究数量较多,更新速度较快。但在CS方面,分型的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仍是50年前提出的Winter分型,该分型从胚胎发育的角度将椎体畸形分为形成不良、分节不良以及二者兼有的混合型。然而,该分型仅关注X线上局部椎体畸形的特征,未涉及侧凸的整体形态,也未包括CT及MRI结果,在临床诊疗中提供的信息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整合X线、CT及MRI信息的创新性CS临床分型系统,以指导临床诊疗。CS的形态学改变十分复杂,通过传统的人力阅片对CS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测量与分类,效率较为有限。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人力的延伸,分析C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通过聚类分析算法探索CS形态学规律,对建立新的疾病分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对C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与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标准化CS影像组学数据库,研发影像参数聚类分析算法,探寻CS的形态学规律。综合聚类分析模型、文献调研与群体决策三方面研究结果,提出新的CS临床分型系统,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初步验证。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第一诊断为CS的患者,根据影像资料进行筛选,要求影像学上可见明确的椎体和/或肋骨先天骨性结构异常,且该异常为导致侧凸的主要因素。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建立标准化、结构化数据库。对分型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提取各分型的逻辑框架与核心参数。经小组讨论与领域内专家咨询后确定分型架构及纳入分型的候选参数。对来源于X线的分型参数,在纳入患者的X线影像上进行定量测量,研发聚类分析算法对其进行分型。对来源于临床资料、CT与MRI的分型参数,结合既往文献报道、现有共识以及本研究中纳入患者的特征,分别提出分组或分级方案,用以构建临床分型系统。通过多观察者、多时间点对同一组患者进行分型的方法验证新分型系统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共纳入352例CS患者,平均年龄为13.2±6.1岁,其中男性149例,女性203例。对现有的13个应用较为广泛的脊柱侧凸分型系统进行研究,从中提取如下6方面分型核心要素:1)患者年龄与生长潜能;2)侧凸数量、形态与位置;3)脊柱的矢状位序列(后凸、平背、前凸等);4)躯干冠状面与矢状面平衡;5)局部椎体畸形的种类与累及范围;6)椎管内异常与脊髓功能情况。针对第1方面要素,建立年龄与生长潜能综合分组模块,共分为5组:1)EO组,年龄<10岁;2)AA 组,10≤年龄<19,Risser=0,三角软骨开放;3)AB 组,10≤年龄<19,Risser=0或1,三角软骨部分或完全闭合;4)AC组,10≤年龄<19,Risser≥2;5)AD组,年龄≥19。针对第2至第4方面要素,建立基于X线影像学参数的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模块,将CS患者全脊柱形态学异常的模式分为3组:Ⅰ型,角状侧凸/侧后凸型(形成不良为主);Ⅱ型,弧形侧凸型(分节不良为主);Ⅲ型,重度侧后凸型(形成不良与分节不良均为主要致畸因素)。针对第5方面要素,建立基于CT三维重建的主弯区域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性评分(简称评分)模块,共分为4组:1)S组,评分≤2;2)M组,2<评分≤6;3)L组,6<评分≤10;4)X组,评分>10。针对第6方面要素,建立基于MRI与体格检查的脊髓功能分级,共分为3组:1)N组,无ISA,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2)+组,有ISA,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3)++组:有神经系统阳性症状和/或体征,伴或不伴ISA。以上4个模块共同组成CS临床分型系统,该系统具有中等水平的观察者间一致性(Fleiss Kappa,0.526-0.709)与较好的观察者内一致性(Cohen Kappa,0.524-0.813)。研究结论:如下4个模块共同构成新的CS临床分型系统:1)前置模块,年龄与生长潜能综合分组;2)主要核心模块,基于X线的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3)次要核心模块,基于CT的主弯区域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性评分;4)附加模块,脊髓功能分级。该分型整合了 X线、CT、MRI与基线资料信息,覆盖了用于构建分型的核心要素,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可用于临床实践,并为后续CS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标准。
王东贵[10](2020)在《Halo牵引联合后柱截骨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发改进新型Halo-重力牵引(Halo-gravity traction,HGT)装置,并观察评价HGT与Halo-骨盆牵引(Halo-pelvic traction,HPT)两种脊柱牵引联合二期后柱截骨矫形手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传统Halo-重力牵引装置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组合式设计理念,研发适合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患者的新型HGT装置。新型HGT装置主体结构由颅骨固定套组件、可调式轮椅、连接调节杆3部分组成,各零部件均可拆分,颅骨固定套组件大小和连接杆位置均可以自由调节以适应患者不同大小头颅和身高。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到2019年10月入组接受分期矫形策略(一期行HPT或HGT,二期行单纯后柱截骨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患者。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定义为::脊柱全长X片正位冠状面主弯侧凸Cobb角>90°(或脊柱全长X片侧位矢状面胸椎后凸Cobb角>80°)且仰卧位Bending像柔韧度<25%。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因、脊柱畸形类型等一般资料。一期HPT或HGT持续牵引,二期单纯后柱截骨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部分剃刀背畸形严重的患者同时行胸廓成形术。牵引前、牵引末、二期矫形术后即刻、术后6月及末次随访时行脊柱全长正侧位X片检查,测量并比较牵引前至末次随访时的主弯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顶椎偏距(AVT)、颈7铅垂线至骶骨中线的距离(C7PL-CSVL)、颈7铅垂线至骶1椎体后上角的水平距离(SVA)等影像学参数。观察并记录牵引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及转归情况。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牵引前后的身高、体重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主弯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AVT、C7PL-CSVL、SVA等3组及更多数据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上资料若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则采用秩和检验,校验水准P<0.05。结果: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30例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患者,男8例,女22例,其中HPT组26例,HGT组4例。HPT组患者平均年龄18.6±9.2岁(11~48岁);平均牵引时间8.9±3.8周(5~15周);平均随访时间14.4±10.5月(7~36月);所有患者二期均行单纯后柱截骨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其中有7例联合胸廓成形术,5例联合卫星棒技术;平均手术时间275.5±41.2min(241~370 min);平均手术出血量509.6±155.6ml(300~800ml);平均融合节段13.8±2.3(7~17)。HGT组患者平均年龄为9.7±2.0岁(8~12岁);平均牵引时间12.3±1.7周(10~16周);平均随访时间12.0±3.4月(9~15月);所有患者二期均行单纯后柱截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其中2例行生长棒技术;平均手术时间183.3±25.1min(160~210min);平均手术出血量286.7±141.5ml(200~450ml)。两组之间比较,HGT组年龄较小(p=0.000)、手术时间较短(p=0.000)、出血量较少(p=0.001),但牵引时间较HPT组长(p=0.011)。牵引对矫正脊柱畸形的作用:HPT组术前主弯侧凸Cobb角123.7±14.9°(91~147.8°),其在Bending位柔韧度约11.6%(3.6~22.8%),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为87.3±24.2°(57.1~131.2°),牵引末主弯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Cobb角分别矫正至74.1±22.1°(与牵引前比较矫正率为40.1%)、53.9±23.5°(与牵引前比较矫正率为38.3%);二期矫形术后主弯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Cobb角分别为58.9±22.9°(与牵引前比较畸形矫正率52.4%)、50.2±18.3°(42.5%),牵引及手术矫正率均较满意;末次随访时主弯侧凸、胸椎后凸角分别为61.0±22.6°、50.0±18.3°,矫形稍有丢失,但无统计学意义。HGT组术前主弯侧凸Cobb角95.0±4.9°(90~101°),Bending位柔韧度约21.5%(17~25%),牵引末主弯侧凸Cobb角矫正至70.3±1.7°,与牵引前比较畸形矫正率为27.0%;二期矫形术后主弯侧凸Cobb角进一步矫正至40.3±9.5°,与牵引前比较畸形矫正率为57%。末次随访时主弯侧凸Cobb角为41.3±6.0°,矫形未见明显丢失。HPT组冠状面侧凸Cobb角矫正率优于HGT组(p=0.022),内固定术后两组之间矫正率无统计学差异(p=0.467)。牵引对恢复脊柱平衡的作用:HPT组牵引前后C7PL-CSVL分别为32.4±12.7mm和13.7±6.1mm,牵引末冠状面平衡改善约57.7%(p<0.05),术后为12.4±6.8mm(较牵引前改善约61.7%,p<0.05);牵引前后SVA分别为37.4±22.5mm和15.5±7.4mm,改善约59%(p<0.05),术后为16.6±8.9mm(较牵引前改善约56%,p<0.05)。在肩平衡恢复方面,牵引前后T1倾斜角分别为19.7±17.9°和7.6±9.6°,牵引末改善约61.4%(p<0.05),术后为8.9±10.3°(较牵引前改善约54%,p<0.05);牵引前后影像学肩高度分别为27.6±16.1mm和10.8±8.0mm,术后为9.3±5.0mm,牵引末和术后分别较牵引前改善约60.9%和66%(p<0.05)。HGT组牵引前后C7PL-CSVL分别为18.8±1.5mm和8.0±1.2mm(较牵引前改善57%),术后为6.4±1.1mm(较牵引前改善66%);SVA分别为51.5±15.4mm和25.5±1.3mm(较牵引前改善50%),术后为21.5±1.5mm(较牵引前改善58%),牵引后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均明显改善,术后进一步改善(p<0.05)。HPT和HGT均能有效改善脊柱整体平衡,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59)。并发症:围手术期共出现14例并发症,均出现在HPT组,其中牵引相关并发症9例,3例患者在牵引过程中出现短暂的颅神经麻痹,经降低牵引撑开高度后好转;6例患者牵引过程中出现针道(或钉道)相关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针道(或钉道)处皮肤切割伴感染,经及时换药、抗感染后愈合良好,还有1例患者牵引过程中出现盆针松动,更换盆针后继续完成牵引。手术相关并发症5例,4例患者术中损伤胸膜,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予CT引导下放置胸腔引流管,均于1周内好转;1例患者术后出现臂丛神经麻痹,经过物理治疗和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1、HGT和HPT两种脊柱牵引技术均能有效矫正脊柱畸形、恢复脊柱整体平衡。脊柱牵引方式联合二期后柱截骨矫形技术与以PVCR为代表的三柱截骨技术相比较,在达到满意矫形疗效的同时可显着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更重要的是减少神经损伤等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策略。2、HPT对冠状面畸形的矫形效果和效率均强于HGT,但患者舒适度较差,牵引相关并发症率高于后者,故二者的临床适用范围各有侧重:HPT更适合于年龄较大、僵硬程度重、骨骼发育趋于成熟的患者;HGT则更适合于骨骼发育尚不成熟、僵硬程度轻、耐受性较差的低龄患者。
二、脊柱侧凸治疗的历史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脊柱侧凸治疗的历史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冠状位并发症相关分析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以Lenke1&2型为代表的AIS患者选择性融合术后自发性腰弯代偿的特征分析 |
一、引言 |
二、方法与材料 |
三、研究结果 |
四、结论与讨论 |
第二部分 以Lenke5&6型为代表的AIS患者术后即刻冠状位失衡危险因素分析 |
一、引言 |
二、方法与材料 |
三、研究结果 |
四、结论与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深度学习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手术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 |
一、引言 |
二、方法与材料 |
三、研究结果 |
四、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人工智能发展在脊柱畸形诊疗中的应用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2)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解剖学基础与中西医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 腰椎间孔狭窄症致病因素与西医诊治现状 |
2.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中医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2. 分组依据 |
3.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
4.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患者人口学和疾病特征 |
2. 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差异性分析 |
3. LFS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其诊断价值评价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2. 分组及评价依据 |
3. 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
4. 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 |
5.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 |
2. LFS脊柱排列特征 |
3. CT测量指标分析 |
4. MRI测量指标分析 |
5. 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6. 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 |
7.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LFS的常规影像学特征分析 |
2. 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的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基因芯片来源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数据处理和差异基因的筛选 |
2.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PPI网络分析及核心基因筛选 |
4. 核心基因相关候选成分及关键成分筛选 |
5. 中药匹配并构建靶点-成分-中药网络 |
6. 中药特征分析 |
讨论 |
1. 上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2. 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3. 核心基因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
4. 核心成分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
5. 中药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
6. 本研究的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SEAS疗法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1.1 诊断标准 |
2.1.2 分型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受试者基本特征 |
2.2 测试指标 |
2.2.1 影像学指标 |
2.2.2 体态指标 |
2.2.3 疼痛及生活质量指标 |
2.3 训练方案 |
2.3.1 实验组训练方案 |
2.3.2 对照组训练方案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技术路线 |
3.结果 |
3.1 受试者一般情况可行性分析 |
3.2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 |
3.3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ATR的变化 |
3.4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CAL的变化 |
3.5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Raimondi值的变化 |
3.6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SRS-22r得分的变化 |
3.7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VAS得分的变化 |
3.8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ODI得分的变化 |
4 讨论 |
4.1 核心肌群训练治疗ADIS原理 |
4.2 ADIS疼痛的原因分析 |
4.3 SEAS疗法治疗ADIS的原理分析 |
4.4 本实验结果分析 |
4.4.1 Cobb角变化的分析 |
4.4.2 躯干旋转角和顶椎旋转度变化的分析 |
4.4.3 生活质量变化的分析 |
4.4.4 疼痛和下腰疼功能障碍变化的分析 |
4.5 不足和展望 |
4.5.1 不足 |
4.5.2 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缩略词表 |
附件2 知情同意书 |
附件3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
附件4 脊柱侧凸SRS-22 问卷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4)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单细胞转录组病因学分析及脊柱畸形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松质骨组织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分析 |
一、引言 |
二、方法与资料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RhoA/ROCK信号通路异常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相关临床研究 |
第一节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双肩失平衡现象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测公式建立 |
一、引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Lenke1型和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颈椎倾斜现象:一项新的预测方法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一 褪黑素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异常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前庭反射异常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在读期间申请基金、专利、会议发言及论着 |
致谢 |
(5)基于超声影像的脊柱侧凸肌肉畸变程度的量化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超声影像的脊柱侧凸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超声影像肌肉结构提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椎旁肌数据采集实验设计 |
2.1 超声成像 |
2.1.1 超声图像成像简介 |
2.1.2 B型超声图像成像特点 |
2.2 脊柱侧凸患者数据来源 |
2.3 数据采集实验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超声图像的椎旁肌图像分割 |
3.1 图像分割算法简介 |
3.2 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算法 |
3.3 椎旁肌超声影像分割方法研究 |
3.3.1 肌肉超声图像标注 |
3.3.2 肌肉超声图像分割方法 |
3.3.3 肌肉超声图像分割实验 |
3.3.4 基于U-Net的结构分割结果 |
3.4 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肌肉图像特征提取与量化模型 |
4.1 图像特征提取 |
4.1.1 肌肉超声图像分割结果优化 |
4.1.2 肌肉超声图像结构特征提取 |
4.1.3 肌肉超声图像纹理特征提取 |
4.2 独立性检验 |
4.3 模型 |
4.4 椎旁肌图像特征提取与量化分析研究 |
4.4.1 数据与标签 |
4.4.2 特征选择 |
4.4.3 量化模型实验 |
4.4.4 畸变程度评分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ython的脊柱侧凸椎旁肌畸变程度量化分析系统设计 |
5.1 脊柱侧凸椎旁肌肉诊断临床需求分析 |
5.2 脊柱侧凸椎旁肌畸变程度量化分析系统功能介绍 |
5.2.1 .首页界面 |
5.2.2 .超声图像数据管理界面与功能 |
5.2.3 .参数提取界面与功能 |
5.2.4 .分析模块界面与功能 |
5.2.5 .报告模块 |
5.3 临床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3D打印脊柱侧凸矫形器的个性化设计与生物力学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脊柱侧凸概述 |
1.1.2 3D打印技术概述 |
1.1.3 有限元法在脊柱方面的应用概述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 |
2.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 |
2.1.1 遗传因素 |
2.1.2 神经肌肉理论 |
2.1.3 生长发育因素 |
2.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 |
2.2.1 体操运动疗法 |
2.2.2 矫形器治疗方法 |
2.2.3 手术治疗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3D打印脊柱侧凸矫形器的设计研究 |
3.1 研究工具和软件的介绍 |
3.1.1 Structure sensor |
3.1.2 Rodin4D |
3.1.3 3-matic Research、Materialise Magics、Mimics Research |
3.1.4 Geomagic Studio |
3.2 三维光学扫描 |
3.2.1 概述 |
3.2.2 三维光学扫描的分类 |
3.3 采集数据 |
3.3.1 试验对象 |
3.3.2 获取患者躯干数据 |
3.4 矫形器的设计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有限元分析 |
4.1 矫形器压力信号的获取 |
4.1.1 试验设备 |
4.1.2 传感器标定 |
4.1.3 患者矫形器压力的测量 |
4.2 试验环境 |
4.2.1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 |
4.3 建模过程 |
4.3.1 椎体模型的重建 |
4.3.2 椎间盘的重建 |
4.3.3 韧带的重建 |
4.3.4 赋值 |
4.3.5 接触和约束设定 |
4.4 模型验证试验 |
4.4.1 外观验证 |
4.4.2 与既往文献的对比 |
4.5 T9-S的模拟治疗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与奖励 |
(7)特发性脊柱侧凸X线片手工测量与三维重建技术上计算机测量Cobb角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此次研究患者基本资料 |
2.1.1 病例收集 |
2.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2 实验设备及软件 |
2.3 方法 |
2.3.1 分组 |
2.3.2 对照组测量Cobb角具体步骤 |
2.3.3 实验组测量Cobb角具体步骤 |
2.4 观测指标 |
2.5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测量员测量数据统计描述及分析 |
3.1.1 对照组测量结果统计描述及分析 |
3.1.2 实验组测量结果统计描述及分析 |
3.2 对照组与实验组Cobb角一致性比较 |
3.2.1 测量对照组Cobb角可重复性分析 |
3.2.2 测量实验组Cobb角可重复性分析 |
3.2.3 测量对照组Cobb角可信度分析 |
3.2.4 测量实验组Cobb角可信度分析 |
3.3 实验组与对照组测量Cobb角比较 |
3.4 实验组与对照组测量Cobb角差值统计及描述 |
3.4.1 对照组测量Cobb角之间差值统计及描述 |
3.4.2 实验组测量Cobb角之间差值统计及描述 |
3.5 实验组与对照组内部Cobb角两两之间差值比较 |
3.6 典型病例 |
第4章 讨论 |
4.1 实验组与对照组测得Cobb角差异讨论 |
4.2 实验组与对照组测得Cobb角可重复性与可信度讨论 |
4.3 实验组与对照组测得Cobb角具体的差异数值讨论 |
4.4 三维重建技术上计算机测量Cobb角的优势与不足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Schroth Best-Practice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脊柱侧凸的概述 |
1.2.2 运动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1.1 入选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剔除标准 |
2.1.4 分型标准 |
2.2 检查评估方法 |
2.3 测试指标 |
2.3.1 影像学冠状面测试指标 |
2.3.2 影像学矢状面测试指标 |
2.3.3 影像学水平面测试指标 |
2.3.4 体表测试指标 |
2.3.5 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
2.4 干预方法 |
2.4.1 实验组治疗方案 |
2.4.2 对照组治疗方案 |
2.5 统计分析 |
2.6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受试者一般情况可比性分析 |
3.2 两组AIS受试者冠状面指标的比较 |
3.3 两组AIS受试者矢状面指标的比较 |
3.4 两组AIS受试者水平面指标及体表测试指标的比较 |
3.5 两组AIS受试者生活质量的SRS-22 评分的比较 |
4 讨论 |
4.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展变化过程 |
4.2 本实验治疗方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 本实验结果分析 |
4.3.1 脊柱节段的分析 |
4.3.2 骨盆相关参数变化的分析 |
4.3.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生活质量的变化分析 |
4.4 存在的不足和前景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SRS-22 问卷 |
附件2:知情同意书 |
附件3:缩略词索引(Abbreviation)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9)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及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研究现状与动态 |
3. 研究目的与前景 |
第一部分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 |
第一章 半椎体畸形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形态学研究——前方椎体、后方结构及椎管内异常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单发完全分节半椎体自身形态与畸形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
2.2 半椎体前方椎体与后方结构对应关系的研究 |
2.3 半椎体致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椎管内异常的临床特点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章 早发性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干预研究——传统生长棒技术对正常椎体与分节不良节段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双侧生长棒与远端锚定点周围椎体生长 |
2.2 单侧生长棒与分节不良节段凹侧生长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先天性脊柱侧凸计算机辅助形态学分析与聚类分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形态学聚类分析模型 |
2.2 先天性脊柱侧凸临床分型 |
3. 讨论 |
4. 结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先天性脊柱侧凸分型研究的演进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Halo牵引联合后柱截骨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两种脊柱牵引装置的设计及临床研究方法 |
2.1 组合可调式Halo-骨盆脊柱牵引器械的设计、安装及牵引策略 |
2.2 新型Halo-重力牵引装置的设计、安装及牵引策略 |
2.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4 治疗方案 |
2.5 临床疗效评估 |
2.6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影像学结果 |
3.3 并发症 |
3.4 典型病例 |
第四章 讨论 |
4.1 Halo牵引联合后柱截骨矫形在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4.2 Halo牵引可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降低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
4.3 不同脊柱牵引技术的差异 |
4.4 两种Halo牵引技术矫正脊柱畸形和恢复脊柱平衡的异同 |
4.5 并发症 |
4.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研究方向 |
第五章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Halo-重力牵引在青少年重度脊柱畸形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情况 |
致谢 |
四、脊柱侧凸治疗的历史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冠状位并发症相关分析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矫形模型构建的初步探索[D]. 陈锴.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2]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D]. 努尔比亚·阿布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SEAS疗法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D]. 杜良波. 天津体育学院, 2021(12)
- [4]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单细胞转录组病因学分析及脊柱畸形相关临床研究[D]. 杨依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5]基于超声影像的脊柱侧凸肌肉畸变程度的量化分析及应用[D]. 金英健. 深圳大学, 2020(10)
- [6]3D打印脊柱侧凸矫形器的个性化设计与生物力学仿真研究[D]. 刘子凡.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特发性脊柱侧凸X线片手工测量与三维重建技术上计算机测量Cobb角差异分析[D]. 杨浩. 青海大学, 2020(02)
- [8]Schroth Best-Practice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D]. 李飞.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9]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系列研究及计算机辅助聚类分型[D]. 戎天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10]Halo牵引联合后柱截骨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的临床研究[D]. 王东贵.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