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与牙周附着水平与牙龈退缩的关系研究

吸烟与牙周附着水平与牙龈退缩的关系研究

一、吸烟与牙周附着水平及牙龈退缩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大国[1](2021)在《游离龈移植术用于正畸治疗中预防牙龈退缩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对比游离龈移植术(FGG)用于正畸和非正畸患者术后移植组织瓣的收缩率差异,探究正畸治疗对FGG术后移植组织瓣收缩的影响,为FGG用于正畸治疗中获取预期角化龈的量提供术前参考依据,更精确的应用FGG。2.通过观察龈缘位置的变化,为FGG是否可以降低正畸治疗中牙龈退缩的风险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本研究选取16名行FGG的患者。分为正畸组和非正畸组。正畸组(A组):7人,移植组织瓣7个,共15颗患牙;非正畸组(B组):9人,移植组织瓣11个,共16颗患牙。正畸组FGG后1个月开始或继续正畸加力。采集术前,术中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牙龈退缩、龈缘位置、移植组织瓣水平向和垂直向的长度以及表面积。计算移植组织瓣收缩率、牙龈退缩变化量和龈缘位置变化量。结果:1.移植组织瓣垂直向长度收缩率在术后1、3和12个月A组分别为9.8±3.4%、14.4±3.7%和17.4±8.1%;B组分别为20.3±9.7%、22.4±11.0%和23.8±10.1%。移植组织瓣水平向长度收缩率在术后1、3和12个月A组分别为5.2±2.3%、8.4±4.5%和8.6±5.3%;B组分别14.4±8.4%、16.6±8.1%和18.7±7.0%。FGG术后1个月,两组移植组织瓣垂直向长度收缩率有差异(P<0.05),B组收缩率较高。术后12个月移植组织瓣水平向长度和表面积收缩率均有差异(P<0.05),且均为B组高。1-3个月与3-12个月相比,两组移植组织瓣各维度收缩率均无差异(P>0.05)。2.FGG术后12个月,牙龈退缩变化量:A组为1.58±0.58 mm,B组为1.52±0.79mm。龈缘位置变化量:A组为1.77±0.66 mm,B组为1.68±0.73 mm。两组牙龈退缩变化量和龈缘位置变化量组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1.FGG术后移植组织瓣的各维度均发生明显收缩。术后1个月内,收缩最明显。垂直向比水平向更大。正畸治疗可能有助于减少组织瓣水平向和表面积的收缩。术后3个月后,正畸治疗对组织瓣垂直向收缩的减少作用不明显。2.FGG术后12个月龈缘向牙冠方向移位。正畸治疗前或正畸治疗中行FGG可以预防牙龈退缩的发生和发展。

王捷[2](2021)在《磁伸缩工作尖不同角度和机械抛光对牙周炎根面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研究磁伸缩工作尖不同工作角度及机械抛光方法对牙周炎患牙根面粗糙度及表面形态的影响,为临床牙周病治疗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选取10颗患有重度牙周炎而无法保留的离体牙(前牙/前磨牙)且其牙石分布相等的60个牙根面,根据不同治疗类型,随机分为G1(手工刮治)、G2(磁伸缩工作尖-0°)、G3(磁伸缩工作尖-15°)、G4(磁伸缩工作尖-30°)、G5(磁伸缩工作尖-45°)、G6(磁伸缩工作尖-60°)6组,并对患牙根面进行刮治,直至牙石清除干净。刮治后的牙根面进行粗糙度测量、扫描电镜及组织切片观察牙根面情况。第二部分:另外选取20颗因重度牙周炎而无法保留的离体牙(前牙/前磨牙)近远中共40个牙根面,均对其进行手工刮治,随后随机分为A组(矽粒子抛光)、B组(橡皮杯抛光)、C组(Super-snap抛光碟抛光)、D组(甘氨酸喷砂抛光),分别对牙根面抛光并行粗糙度测量、扫描电镜及组织切片观察牙根面情况。结果:1、手工刮治将对牙周炎患牙根面产生最小粗糙度(Ra:1.73±0.38μm),当磁伸缩工作尖角度为0°时较其他角度对患牙根面粗糙度影响最小(Ra值:1.83±0.53μm),与手工刮治组相比,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2、磁伸缩工作尖角度为45°时将对根面产生最大的粗糙度(Ra值:4.93±1.20μm),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磁伸缩工作尖角度为0°时,牙根面几乎没有剩余牙结石的存在,且根面结构保留较为完整,可见“鱼鳞状”牙骨质的存在。当磁伸缩工作尖角度增加至15°时,可以观察到根面原有结构消失,并可见细小裂纹及膜状碎屑的存在。磁伸缩工作尖角度为30°和60°时,其牙根面均可见细小裂纹及凹坑状结构以及残留的碎屑,但工作尖为60°时,其凹坑将变得更加明显。当磁伸缩工作尖角度增加至45°时,其根面结构变化明显,根面较为粗糙并伴有部分牙骨质剥脱。4、组织切片及HE染色观察发现,当磁伸缩工作尖角度增加至45°时将造成牙骨质剥脱的发生。当磁伸缩工作尖角度增加至60°时,对根面牙骨质磨损严重。5、与橡皮杯抛光技术相比,矽粒子抛光将使根面更加光滑,但组织切片及HE染色可以观察到矽粒子造成根面磨损量的增加。6、传统抛光方法(橡皮杯及矽粒子抛光)都难以使牙根面达到理想粗糙度。新型抛光碟(Super-snap抛光碟)可将牙根面抛光至0.2μm以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抛光碟组根面光滑平整,未观察到抛光所造成的痕迹。7、甘氨酸喷砂将造成根面粗糙度增加(Ra’值:3.73±0.32μm),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喷砂后的牙根面密布微小的凹坑状结构,认为这与其粗糙度增加有关。结论:1、使用磁伸缩超声治疗仪时,应尽可能保持工作尖端与根面平行,以减少对牙根表面的影响,尤其要避免工作尖端与牙根面成过大角度,以尽可能减少对根面的损伤。2、矽粒子抛光将有使根面磨损量增加的风险,对于其是否适用于根面抛光仍需要进一步研究。3、传统机械抛光均难以使牙根面完全光滑,采用新型抛光碟可使牙根面粗糙度降低到0.2μm及以下,使牙根面达到理想粗糙度。4、甘氨酸喷砂技术尽管有助于菌斑及色素的去除,但其将造成根面粗糙度的增加,临床上应严格把握适应症的选择。

李盟盟[3](2021)在《Er,Cr:YSGG激光用于慢性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运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性地评估Er,Cr:YSGG激光(erbium,chromium,yttrium s candium gallium garnet laser)对于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非手术治疗后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探诊深度(p robing depth,PD)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临床疗效,为Er,Cr:YSGG激光在慢性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国内外关于Er,Cr:YSGG激光辅助/替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研究,检索数据库包括: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Pubmed,Cochrane图书馆,OVID,Science Direct,Medline,Embase。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研究、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本Meta分析共纳入16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RCTs)。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s,WMDs)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s)用于合并计算PD的减少,CAL的增加和VAS。基于卡方值的Q检验用于检验异质性。Begg秩相关检验用于检验发表偏倚。通过考察单项研究对总合并效应量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Meta回归分析探索各研究间异质性的来源。本Meta分析采用STATA(version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6篇关于Er,Cr:YSGG激光用于慢性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RCT,包括8项自身半口对照研究(Split-mouth RCT)和8项平行试验(Parallel-arm RCT),共纳入受试者606名,其中11项研究试验组干预措施为Er,Cr:YSGG激光辅助SRP,5项研究试验组干预措施为Er,Cr:YSGG单独治疗。2.Er,Cr:YSGG激光辅助/替代传统牙周非手术治疗随访1个月的PD变化量共纳入4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Er,Cr:YSGG激光辅助/替代传统牙周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SRP单独疗法(WMD=-0.35,95%CI[-0.63,-0.07],P=0.013)。3.Er,Cr:YSGG激光辅助/替代传统牙周非手术治疗随访3个月的PD变化量共纳入14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Er,Cr:YSGG激光辅助/替代传统牙周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SRP单独疗法(WMD=-0.342,95%CI[-0.552,-0.132],P=0.001)。4.Er,Cr:YSGG激光辅助/替代传统牙周非手术治疗随访3个月的CAL变化量共纳入12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Er,Cr:YSGG激光辅助/替代传统牙周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SRP单独疗法(WMD=-0.17,95%CI[-0.31,0.03],P=0.017)。5.Er,Cr:YSGG激光辅助/替代传统牙周非手术治疗治疗后即刻VAS值共纳入7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Er,Cr:YSGG激光辅助/替代传统牙周非手术治疗后患者主观疼痛值显着低于SRP单独疗法(WMD=-2.395,95%CI[-3.327,-1.464],P=0.000)。6.Er,Cr:YSGG激光辅助/替代传统牙周非手术治疗和SRP单独疗法相比,两组间随访6个月的PD减少量和CAL增加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Begg检验的结果显示:本研究中不同随访时期的所有观察指标的Meta分析均不存在发表偏倚,结果可靠。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SRP相比,Er,Cr:YSGG激光辅助/替代SRP疗法短期内更有效地改善PD和CAL水平,且治疗产生的痛感更轻微。

黄杰[4](2020)在《中重度牙周炎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构成与肿瘤组织TCRβ链CDR3组库异质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技术,分析不同牙周状态下龈下微生物群落的构成特征、牙龈/肿瘤组织TCRβ链CDR3组库的异质性及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发生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以期为OSCC的发生机制与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方法:根据诊断与纳入标准,收集相关病例共15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5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伴OSCC(牙龈部位)患者、5例中重度CP患者、5例牙周健康者,分别命名为:T、C、H组;其中细菌按取样部位不同,可分为龈下菌斑组(bp组)和牙龈组织组/OSCC肿瘤组织组(g组);记录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情况(性别、年龄)与牙周临床指标(探诊深度、牙周附着水平、探诊出血);在15名研究对象的手术区域对应牙位或拔牙牙位进行龈下菌斑取样,并采集对应牙位的局部牙周组织(牙龈组织/牙龈鳞癌肿瘤组织)两份,-80℃冰箱冻存;将各样本送往华大基因科技公司(中国武汉),经质检合格后,三组的龈下菌斑(bp组)及牙龈/肿瘤组织(g组)提取DNA,PCR扩增16S r DNA V4区域,采用Hi Seq2500进行测序;而三组用于免疫组库测序的牙龈/肿瘤组织提取RNA,采用Hiseq4000平台进行免疫组库测序。从武汉华大基因公司获得测序原始数据,采用IMGT/High V-QUEST平台(www.imgt.org)、QIIME、Mothur、VDJtools等软件分析龈下菌斑及局部牙周组织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分析各样本中TCRβ链CDR3组库的组成、TRBV和TRBJ基因家族的取用和配对、CDR3组库的多样性(chao1指数、chao E指数、香农指数)等。结果:1.三组患者龈下菌斑和牙龈/肿瘤组织中微生物OTU venn图分析发现,H、C、T组有大量核心物种共同定植。而龈下菌斑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显示,C-bp组患者龈下菌群的多样性高于H-bp组(P<0.05),T-bp组患者龈下菌群的多样性低于H-bp组(P<0.05);牙龈/肿瘤组织中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显示,H-g组牙龈组织中微生物多样性最高,C-g组次之,T-g组最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H、C、T三组均为牙龈/肿瘤组织内微生物多样性略高于龈下菌斑,无显着差异(P>0.05)。2.在门水平上,对三组患者龈下菌斑及牙龈/肿瘤组织中共有优势菌门微生物的组间相对丰度统计分析表明:C-bp组梭杆菌门高于T-bp组(P<0.05),T-bp组变形杆菌门高于C-bp组(P<0.01),C-bp组螺旋体显着大于T-bp组(P<0.05),C-bp组、H-bp组、T-bp组梭杆菌门和螺旋体相对丰度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H-g组梭杆菌门显着大于C-g组及T-g组(P<0.05),T-g组变形杆菌门高于H-g组(P<0.05),T-g组、C-g组、H-g组变形杆菌门相对丰度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H、C、T组内牙龈/肿瘤组织和龈下菌斑进行门水平差异性比较:H-bp组变形杆菌门高于H-g组(P<0.01),C-bp组梭杆菌门高于C-g组(P<0.01),T-bp组各菌门与T-g组无显着差异。3.在属水平上,T组独特的优势菌属有:假单胞菌属、消化链球菌属、颗粒链菌属,其中,T-bp组消化链球菌属及颗粒链菌属显着大于C-bp组(P<0.05);C组独特的优势菌属为:产线菌属,C-bp组产线菌属显着大于T-bp组(P<0.05);H组独特的优势菌属有:乳杆菌属、巨球型菌属,但无显着差异。H、C、T组间共有优势菌属组间相对丰度水平进行差异性比较:T-bp组链球菌属显着大于C-bp组(P<0.05),C-bp组密螺旋体属显着大于T-bp组(P<0.05),C-bp组普雷沃菌属显着大于H-bp组(P<0.05);T-g组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显着大于H-g组(P<0.05),H-g组戴阿李斯特杆菌属显着大于C-g组(P<0.05);H、C、T组内牙龈/肿瘤组织和龈下菌斑进行属水平差异性比较显示:C-bp组梭杆菌属(P<0.01)和普雷沃菌属(P<0.05)显着大于C-g组,H-bp组戴阿李斯特杆菌属显着小于H-g组(P<0.05),H-bp组奈瑟菌属显着大于H-g组(P<0.05),T-bp组各菌属与T-g组无显着差异。4.在种水平上,各组间物种相对丰度水平进行差异性比较:T-bp组中婴儿链球菌显着高于C-bp组(P<0.05),T-g组中小韦荣球菌显着小于H-g组(P<0.05),T-g、C-g、H-g组中小韦荣球菌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C-bp组中索氏密螺旋体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显着大于H-bp组(P<0.05);H-g组中变黑普雷沃菌显着大于T-g组(P<0.05)。5.牙龈/肿瘤组织样本中微生物物种与环境因子(PD、AL、BOP)冗余分析表明:假单胞菌属、消化链球菌属、颗粒链菌属、婴儿链球菌、Prevotella nanceiensis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夹角为锐角,呈正相关关系;变黑普雷沃菌、小韦荣球菌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夹角为钝角,呈负相关关系。6.三组牙龈/肿瘤组织样本中CDR3组库的多样性分析:C组患者中TCRβ链CDR3组库多样性高于H组,T组多样性最低,但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均存在高度保守的氨基酸(amino Acids,AA)基序“YEQY”和“ETQY”,并且在H组出现的频率最高,这可能与环境中共同抗原表位刺激有关;在T组中发现独特保守的AA基序“NEQF”,该基序在H、C组中未发现。7.三组牙龈/肿瘤组织样本中CDR3组库TRBV、TRBJ基因家族及V-J配对取用分析:(1)H、C、T三组共同高频取用的TRBV基因家族为TRBV2和TRBV20-1,三组间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T组对TRBV5-1、TRBV2基因家族的取用频率较H组显着升高(P<0.05),T组对TRBV2基因家族的取用频率较C组显着升高(P<0.05)。(2)H、C、T三组共同高频取用的TRBJ基因家族为TRBJ2-7、TRBJ2-5、TRBJ1-1、TRBJ2-2、TRBJ1-2,三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H、C、T三组共同的优势配对(>1%)基因包括:TRBV20-1-TRBJ2-7、TRBV20-1-TRBJ2-5、TRBV2-TRBJ2-7、TRBV29-1-TRBJ1-1、TRBV28-TRBJ2-7。8.三组牙龈/肿瘤组织样本中CDR3 AA取用和长度分析:H、C组呈钟型分布,以13-15个AA长度为主,而T组主要以14-15个AA长度取用居多。9.三组牙龈/肿瘤组织样本中CDR3组库中AA重叠序列:H组及C组的样本中均未见重叠的AA序列,T组的样本中有5条重叠的AA序列。结论:1.H、C、T三组的龈下菌群构成各不相同,三组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菌群,且物种的组成具有显着的差异。2.中重度CP患者龈下菌斑中消化链球菌属及颗粒链菌属的增加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相关。3.H、C、T三组牙龈/肿瘤组织TCRβ链CDR3组库中,T组的CDR3组库多样性低于C组和H组,但其多样性差异不显着。TRBV2基因的取用、部分TRBJ基因的取用及TRBV-TRBJ基因配对取用出现明显的改变,表明龈下菌斑的微生物组成可能影响牙龈/肿瘤组织中TCRβ链CDR3组库的组成,这可能与不同牙周微环境的免疫反应存在相关性。

邱晓慧[5](2020)在《不同机械处理对牙根表面理化性质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口腔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口腔开放复杂的微环境中细菌极为丰富。其中,牙结石由大量的口腔细菌、蛋白质以及最主要的磷酸钙矿物盐组成。它会导致牙龈炎、牙周炎,甚至牙齿脱落。因此,清除牙结石进行菌斑控制对口腔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菌斑控制的常用方法有机械性和化学性两种,而机械性菌斑控制手段效果较为确切。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机械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使用器械主要包括超声刮治,手工刮治及喷砂处理。牙根生物界面的清洁和理化性质对牙周组织的愈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机械处理手段对牙根表面理化性质及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有效去除牙石,了解牙根界面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指导临床操作。方法将因重度牙周病拔除的、牙根表面有牙结石的牙齿随机分为4组处理:U组(超声刮治)、U+H组(超声刮治+手工刮治)、U+S组(超声刮治+喷砂)和U+H+S组(超声刮治+手工刮治+喷砂),无牙结石而拔除的牙作为B组(空白对照)。使用三维表面光学轮廓仪测量不同处理下牙根表面粗糙度,扫描电镜(SEM)观察牙根表面微观结构,视频接触角测量仪测量牙根表面的唾液接触角度,来反映样本表面的润湿性。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在牙根表面培养1天的细胞形态,使用CCK-8法,观察细胞在第1、4天的增殖情况,推测细胞活力。结果三维表面光学轮廓仪对牙根表面形貌和粗糙度进行了表征,各组间粗糙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SEM)图像显示,不同的机械处理对牙根表面形态有明显的改变。对照组(B组)未处理的根面、U组和U+H+S组处理的根面不规则、粗糙。在U处理下,根表面有许多凹坑和裂纹。在U+H处理下是粗糙但划痕较整齐的表面特征。经U+S处理后,根面基本光滑。唾液接触角度(SCA)结果表明,不同机械处理的牙根表面润湿性不同,但均保留亲水特性(<90°)。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扫描电镜(SEM)下发现hGFs可以粘附在牙根表面,牙根表面形貌的改变对其形态有很大的影响。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发现不同处理下牙根表面均无细胞毒性,第4天,处理后的样品细胞存活率高于空白对照组,U和U+H+S处理后的样品细胞存活率较其他处理有显着提高。结论不同机械处理方法对牙根表面的理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包括粗糙度、表面形态和润湿性。此外,生物学结果表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的行为(即细胞附着、形态、排列和增殖)受牙根表面粗糙度、微观结构和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刮治、手工刮治、喷砂联合治疗能有效去除牙石,调节细胞反应,促进牙周组织愈合。

杜冰[6](2020)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牙龈退缩作用中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冠向复位瓣(coronally advanced flap,CAF)结合上皮下结缔组织(subepithelial connective tissue graft,SCTG)移植术是根面覆盖的金标准。同时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冠向复位瓣(CAF)加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也能够有效治疗牙龈退缩,但是因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易吸收,维持空间的时间短,对于不同程度牙龈退缩患牙的角化牙龈增加效果欠佳,文献报道结果不一致。本文通过Meta分析探讨冠向复位瓣(CAF)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手术的效果,并与冠向复位瓣(CAF)结合上皮下结缔组织(SCTG)移植术后效果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不同患者提供更多选择。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知网(CNKI)等数据库,检索关于自建库至2019年7月所有关于冠向复位瓣(CAF)加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与冠向复位瓣(CAF)加上皮下结缔组织(SCTG)对于治疗Miller I/II型牙龈退缩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由两位研究者各自独立筛选纳入文献、提取相关资料、评价纳入文献,采用Rev Man5.3软件予以Meta分析质量及风险评估。对于Meta分析结果,如果异质性小于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如果纳入研究异质性较大,应对导致异质性的原因予以分析,再决定是否对独立研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研究,124名患者,290个牙龈手术位点,分为实验组(PRF)和对照组(SCTG)。分析指标为牙龈退缩深度(gingival recession depth,GRD)、牙龈退缩宽度(gingival recession width,GRW)、牙龈角化组织宽度(keratinized tissue width,KTW)、牙龈角化组织厚度(keratinized tissue thickness,KTT)、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 D)、疼痛度(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有6篇文献测量、记录了CAF+PRF组与CAF+SCTG组术后最终角化龈宽度,Meta分析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54;95%CI:-0.83,-0.04;P<0.05]。术后最终角化龈厚度(KTT)分析在去除异质性后有统计学意义[MD=-0.23;95%CI:-0.39,0.07;P<0.05]。有4篇文献记录了142个位点术后疼痛值(VAS),去除异质性较大的2篇文献后,重新分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26;95%CI:-0.48,-0.04;P<0.05]。而CAF+PRF组的牙龈退缩深度(GRD)、牙龈退缩宽度(GRW)、临床附着水平(CAL)、牙周探诊深度(PD)的统计数据与CAF+SCTG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是从自身血液中离心得到的第二代生物材料,CAF加PRF治疗牙龈退缩,与传统的CAF联合SCTG的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相比,PRF手术时间短,可以明显减低术后疼痛度。但在角化龈增宽、增厚方面,效果不明显。牙龈退缩深度、牙龈退缩宽度、临床附着水平、牙周探诊深度临床指标欠佳。因此临床上对于Miller I/II牙龈退缩的较为敏感型患者可以考虑使用CAF联合PRF膜进行牙周软组织增量。但是,由于可纳入研究的数量较少,尚需随访时间更长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临床RCT来进一步验证该问题。

孙唤[7](2020)在《孤立基牙上不同卡环设计RP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病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牙列缺损是指牙列中有数目不等牙齿缺失,同时仍余留不同数目天然牙,常因严重龋病、根尖周病和牙周病等导致,是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之一。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口牙列缺损发病率依旧不容乐观,其中近40%患者未能及时修复,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为了恢复患者正常口腔功能,改善其因牙列缺损造成的不美观状况,在详细检查和充分了解不同患者口腔状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口内余留孤立牙作为基牙,并在其上设置不同类型的卡环,应用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RPD)修复不同类型牙列缺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义齿设计时,如何有效利用余留牙,合理设置支托、固位体和基托伸展范围,分散力,以减轻基牙负担、维护基牙牙体牙周长期健康、延长义齿使用寿命一直是口腔临床修复医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目的:评价以孤立牙为基牙设计RP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修复效果及修复后孤立基牙健康状况变化。材料与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的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本研究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被纳入研究的牙列缺损病例均为最终行RPD修复,均存在以孤立牙作为基牙,总计10例。其中上颌3例,下颌9例,孤立基牙总计18颗;男4例,女6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45岁,平均68岁。通过详细的专科检查和充分的医患沟通,采取合理可行的RPD修复治疗方案,针对孤立基牙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卡环设计,最终按照临床规范治疗流程完成修复,教导患者戴用义齿并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随访3~12个月,通过检查,了解孤立基牙松动度及牙周健康状况,询问患者戴用义齿后使用情况,评价以孤立牙为基牙进行RPD修复时,义齿临床修复效果及修复后孤立基牙健康状况变化。结果:10名患者终义齿初戴时均可顺利就位,基托与黏膜贴合良好,卡环固位力合适,患者摘戴自如无疼痛,满意度较高。3名患者使用终义齿1~2周后自觉基托下黏膜局部压痛,咬合疼痛,经适当调改后缓解。戴用义齿3~12个月后,复诊检查,所有10名患者均无基托下黏膜压痛,义齿咀嚼功能良好,进食和说话时无脱落,孤立基牙松动度与修复前相比均无增加,牙周状况良好。结论:以孤立牙为基牙进行可摘局部义齿设计时,针对不同条件、不同区域内孤立基牙进行不同类型的卡环设计,义齿修复后可以获得良好的固位和稳定,可以提高患者咀嚼效率,并且孤立基牙的牙周健康得以维护。

任洁[8](2020)在《颊侧角化龈宽度对植体周软组织健康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植修复逐渐成为一种首选的修复缺牙的方式,随之而来的植体周病则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如何降低植体周病的发生率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因植体周角化龈有抵抗机械刺激、维持龈缘稳定、美观的优点而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本次研究通过收集临床牙周指标、相关病例资料探究颊侧角化龈宽度(WKG)对植体周软组织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植体颊侧角化龈宽度的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研究一:颊侧角化龈宽度对植体周软组织健康的影响目的:收集植体周检查指标,根据角化龈宽度进行分组,探讨角化龈的量对植体周健康的影响,统计植体周病发病率,以期为植体周软组织增量手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种植科复诊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植体进行颊侧角化龈宽度(WKG)、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BOP)及牙龈退缩量(GR)的检查,并做出诊断。计算植体周病发病率。排除植体周炎后,在植体水平上,按WKG≤2mm和WKG>2mm分两组。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组间数据比较,年龄采用t检验;PD、PLI、GR采用秩和检验;其余因素性别、BOP、植体状况采用卡方检验。以α=0.05作为组间比较的检验水准。结果:1.在植体水平上,植体周黏膜炎的发病率为30.5%,植体周炎为4.5%;在个体水平上,植体周黏膜炎的发病率为20.4%,植体周炎为5.5%.2.WKG≤2mm组和WKG>2mm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WKG≤2mm组(53.53±12.08岁)的年龄大于WKG>2mm(49.12±13.91岁)。3.WKG≤2mm组的BOP、PLI、植体周黏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WKG>2mm组,WKG≤2mm组的PD小于WKG>2m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G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体颊侧角化龈宽度大于2mm可降低植体周围菌斑指数、探诊出血率及植体周黏膜炎发病率,对植体周软组织健康有着重要保护意义。研究二:影响植体颊侧角化龈宽度的相关因素分析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植体颊侧角化龈宽度的因素,指导种植手术时需要规避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种植科复诊患者病历资料,得到WKG、植体牙位的分布、是否进行骨增量手术、患者的牙周生物型、植体负重时间、牙周炎病史、缺牙原因及一期手术后黏膜闭合方式。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α=0.05作为组间比较的检验水准。采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WKG与牙周炎病史、缺牙原因、植体牙位的分布、骨增量手术及黏膜闭合方式有关(P<0.05)。具有牙周炎病史的患者和因牙周原因失牙的WKG小于没有牙周炎病史和因其他原因失牙的患者;不同区域的WKG不同,下后牙区WKG小于其他区;进行骨增量手术及埋入式黏膜闭合的WKG较大。2.多因素分析:牙周炎病史、种植位置这两个因素为WKG的影响因素。牙周炎病史会增加WKG≤2mm的风险(OR=2.485,P=0.008);下后牙区WKG≤2mm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区域(OR=48.460,P<0.001)。结论:植体颊侧角化龈宽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因素为牙周炎病史及植体牙位的分布,有牙周炎病史且在下后牙区种植的的患者WKG≤2mm的风险会增加。此外还与缺牙原因、是否行骨增量手术及黏膜闭合方式有关,因牙周原因失牙、暴露式黏膜愈合会增加WKG≤2mm的风险。

张炜崎[9](2020)在《种植体与相邻天然牙周围组织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宿主口腔局部的微环境可能是影响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的因素,本研究目的为探究种植体相邻天然牙的牙周状况与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样本选自2009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仁济医院口腔科行种植修复后牙牙列缺损者,共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4例患者的89颗种植体和158颗种植体相邻天然牙进行了临床和影像学评估。通过检测探诊深度(PD),牙龈退缩/粘膜退缩(GR/MR),临床附着丧失(CAL),角化龈/角化黏膜(KG/KT)和边缘骨水平(MBL)从而评估种植体与相邻天然牙周围组织的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在统计学上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的方法检验种植体(IMP)周围组织健康状况与种植体邻牙(ADT)牙周状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结果根据种植体周围MBL和种植体邻牙MBL的不同分层法,同时检测了种植体和其邻牙之间的硬组织相关性,1.当考虑所有样本时,种植体邻牙近种植体侧的MBL(ANT-N MBL)和种植体近天然牙侧MBL(IMP-N MBL)之间未观察到显着的相关性(p>0.05);2.根据ANT-N MBL分层,当ADT-N MBL≥2 mm时,ADT-N和IMPN之间的MBL表现出弱相关性(r=0.207,p=0.034)。当ADT-N≥3mm和ADT-N≥4mm时,ADT-N和IMP-N之间的MBL显示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即随着ADT-MBL的增加,种植体和邻牙的MBL相关性增强;3.根据IMP-N的不同分层,在ADT-N和IMP-N的MBL之间未发现显着的相关性;4.在所有种植体中,种植体邻牙的KG和种植体KT之间存在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0.537,p<0.001)。在有两颗邻牙的种植体中,种植体邻牙的KG和种植体KT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0.569,p<0.001)。结论当种植体邻牙边缘骨水平≥2mm时,种植体硬组织与其相邻天然牙的硬组织间表现出弱相关性。随着种植体邻牙边缘骨水平的增加,种植体与邻牙的边缘骨水平相关性逐渐增强。种植体的角化粘膜与其相邻天然牙的角化龈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性。临床实践中可以适当参考种植体邻牙健康情况对种植体健康进行预估。

杨佳文[10](2020)在《CBCT在腭部软组织厚度测量及腭大神经血管束定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1.本实验通过比较CBCT影像法与直接穿刺法测量上腭黏膜厚度,评价CBCT影像法测量上腭软组织厚度的准确性。2.利用CBCT影像资料分析腭大神经血管沟和腭大孔的主要解剖特点、位置及走向趋势,为临床安全有效地获取上腭软组织瓣及判断腭大神经血管束走形提供参考。[方 法]1.纳入30名牙周健康志愿者,使用导板辅助定位,CBCT影像法和直接穿刺法定点测量上颌左右侧尖牙至第二磨牙各个牙位距腭侧龈缘中点距离为3mm、7mm、10mm(总计300个牙位,900个位点)的软组织厚度,采用Bland-Altman图像法和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并分析软组织厚度分布情况。2.收集180名成人CBCT资料,分析左右侧腭大神经血管沟及腭大孔解剖结构、位置和分布范围,并探讨其与性别、腭穹隆形态的相关性。腭穹隆形态则根据穹隆的高宽比(H/W)划分,高腭组H/W>0.04,低腭组H/W≤0.04。[结 果]1.直接穿刺法与CBCT影像法测量黏膜厚度的一致性良好。2.(1)尖牙至第二磨牙区域自龈缘向腭中缝方向腭软组织逐渐增厚:距龈缘3mm、7mm和10mm位点的粘膜厚度分别为 2.59±0.45mm、3.54±0.58mm 和 4.32±0.87mm;(2)除第一磨牙对应区域位点外,尖牙、前磨牙和磨牙方向的腭软组织逐渐增厚,分别为 2.92±0.61mm、3.27±0.69mm、3.60±0.85mm、3.48±1.02mm、4.15±1.13mm;而第一磨牙对应的黏膜厚度却明显减小(P<0.01)。3.纳入的180例CBCT影像中,凹陷型腭大神经血管沟的比例占69.9%、带嵴凹陷型占20.2%、双凹型占7.4%、管状型占2.6%;腭大神经血管沟至对应磨牙釉牙骨质界距离(GPG-M)男性大于女性(P<0.05),高腭组大于低腭组(P<0.05)。4.腭大孔位于第三磨牙腭侧者占57.50%;腭大孔至腭中缝的垂直距离(GPF-MSS)男性高于女性(P<0.05),高腭组低于低腭组(P<0.05);腭大孔到对应磨牙釉牙骨质界的距离(GPF-M)表现为男性大于女性(P<0.05),高腭组明显高于低腭组(P<0.05)。[结 论]1.CBCT影像法与直接穿刺法测量腭侧软组织厚度具有良好一致性,可用于腭侧软组织厚度的测量。2.硬腭软组织厚度由尖牙向第二磨牙逐渐增厚,但第一磨牙区厚度则降低;龈缘至腭中线黏膜也表现为不断增厚。3.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腭侧黏膜平均厚度均大于3mm,可获得1mm的结缔组织瓣。4.腭大神经血管沟以凹陷型(69.9%)和带嵴凹陷型(20.2%)为主,其定位与腭穹隆形态和性别均有相关性。腭大孔的位置与腭穹隆的形态和性别也具有相关性。5.GPG及GPF至对应磨牙釉牙骨质界的平均距离>14mm,临床上可在此范围内取瓣。

二、吸烟与牙周附着水平及牙龈退缩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吸烟与牙周附着水平及牙龈退缩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游离龈移植术用于正畸治疗中预防牙龈退缩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材料和仪器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移植组织瓣垂直向、水平向和表面积收缩率的比较
    2.3 牙龈退缩和龈缘位置变化量的比较
3 讨论
    3.1 影响FGG收缩的因素
    3.2 FGG术后龈缘位置的变化
    3.3 正畸治疗联合牙周软组织增量的适应症、时机和治疗效果
4 结论
    4.1 FGG术后移植组织瓣收缩
    4.2 FGG术后龈缘位置
参考文献
综述 牙龈表型分型的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磁伸缩工作尖不同角度和机械抛光对牙周炎根面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磁伸缩工作尖不同角度对牙周炎患牙根面影响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总结
第二部分 不同机械抛光方法对牙周炎患牙根面影响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以菌斑为导向牙周系统治疗——病例报告
    前言
    病例报告
        病例一 中度牙周炎
        病例二 重度牙周炎
        病例三 重度牙周炎
        病例四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病例五 妊娠期牙龈瘤
不同治疗手段对牙根面粗糙度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3)Er,Cr:YSGG激光用于慢性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纳入研究中治疗前后患牙PD和CAL值
综述Er,Cr:YSGG激光用于慢性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重度牙周炎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构成与肿瘤组织TCRβ链CDR3组库异质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牙周主要致病菌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病例一
病例二
病例三
病例四
病例五

(5)不同机械处理对牙根表面理化性质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不同机械处理手段对牙根表面理化性质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试剂与材料设备
        1.1 主要试剂和材料
        1.2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样本的收集
        2.2 样本机械处理
        2.3 牙根表面粗糙度检测
        2.4 牙根表面微观形态检测
        2.5 牙根表面润湿性检测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不同机械手段处理下牙根表面的粗糙度
        2 不同机械手段处理下牙根表面的微观形态
        3 不同机械处理手段下牙根表面的润湿性
    讨论
第二章 :不同机械处理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试剂与材料设备
        1.1 主要试剂和材料
        1.2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hGFs的原代培养
        2.2 hGFs来源鉴定
        2.3 细胞的粘附与形态
        2.4 细胞增殖检测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细胞免疫荧光鉴定
        2 细胞粘附及形态
        3 细胞增殖活性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20 例临床病例
    病例1:被动萌出异常(APE1型B亚型)美学冠延术
    病例2:被动萌出异常(APE1型A亚型)美学冠延术
    病例3:牙龈退缩(游离龈移植术+结缔组织移植术)
    病例4:牙龈退缩(结缔组织移植术)
    病例5:角化龈不足(游离龈移植术)
    病例6: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GTR)
    病例7:牙周加速成骨正畸手术(PAOO)
    病例8:根分叉病变
    病例9:牙冠延长术联合即刻临时修复(ITCL)
    病例10:龋病
    病例11:楔状缺损
    病例12:慢性根尖周炎
    病例13:牙髓炎
    病例14:根管再治疗
    病例15:扁平苔藓
    病例16:慢性唇炎
    病例17:牙体缺损
    病例18:牙体缺损
    病例19:皮脂腺囊肿伴感染
    病例20:面部肿物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6)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牙龈退缩作用中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
    1.4 资料提取
    1.5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提取文献信息
    2.5 提取文献研究数据
    2.6 META分析结果
3.讨论
    3.1 对文献中有关软组织数据的Meta分析
    3.2 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3.3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可以治疗牙龈退缩的机理
    3.4 上皮下结缔组织(SCTG)治疗牙龈退缩的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PRF 在治疗牙龈退缩中的临床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孤立基牙上不同卡环设计RP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病例选择
方法与步骤
基牙健康状态及修复效果评价标准
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美观卡环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颊侧角化龈宽度对植体周软组织健康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研究一:颊侧角化龈宽度对植体周软组织健康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研究二:影响植体颊侧角化龈宽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9)种植体与相邻天然牙周围组织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牙种植体的概念及应用现状
    1.2 种植体周围组织
    1.3 种植体周围疾病定义及相关影响因素
    1.4 牙周炎环境下的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情况
    1.5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种植体与相邻天然牙周围组织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技术路线
        2.2.3 临床病例筛选
        2.2.3.1 纳入标准
        2.2.3.2 排除标准
        2.2.3.3 受试者招募
        2.2.3.4 临床病例资料
        2.2.4 临床检查方法和参数
        2.2.4.1 种植体两侧和相邻天然牙近远种植体侧的定义与命名
        2.2.4.2 边缘骨水平(Marginal bone level, MBL)
        2.2.4.3 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
        2.2.4.4 牙龈退缩/黏膜退缩(Gingival recession/Mucosal recession, GR/MR)
        2.2.4.5 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
        2.2.4.6 角化黏膜宽度(KT)与角化龈宽度(KG)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受试者样本描述
        2.3.2 相邻天然牙与种植体的硬组织相关性
        2.3.2.1 种植体和相邻天然牙边缘骨水平的自身相关性分析
        2.3.2.2 种植体与相邻天然牙之间的边缘骨水平相关性分析
        2.3.3 种植体与相邻天然牙的软组织相关性
        2.3.3.1 种植体和相邻天然牙的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自身相关性分析
        2.3.3.2 种植体与相邻天然牙之间的PD和CAL相关性分析
        2.3.3.3 种植体KT与相邻天然牙的KG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4.1 本研究特点
        2.4.2 本研究中观察指标的选择
        2.4.3 种植体与相邻天然牙硬组织之间的相关性
        2.4.4 种植体与其相邻天然牙的角化组织间的相关性
        2.4.5 种植体与其相邻天然牙的PD和CAL间的相关性
        2.4.6 本研究的局限性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及相关工作

(10)CBCT在腭部软组织厚度测量及腭大神经血管束定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上腭黏膜厚度的测量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腭大神经血管沟及腭大孔的测量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体软组织移植瓣在牙银退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吸烟与牙周附着水平及牙龈退缩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游离龈移植术用于正畸治疗中预防牙龈退缩的临床研究[D]. 杨大国.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磁伸缩工作尖不同角度和机械抛光对牙周炎根面的影响研究[D]. 王捷.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Er,Cr:YSGG激光用于慢性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D]. 李盟盟.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中重度牙周炎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构成与肿瘤组织TCRβ链CDR3组库异质性的研究[D]. 黄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5]不同机械处理对牙根表面理化性质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 邱晓慧. 青岛大学, 2020(01)
  • [6]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牙龈退缩作用中的Meta分析[D]. 杜冰.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7]孤立基牙上不同卡环设计RP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病例报告[D]. 孙唤.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8]颊侧角化龈宽度对植体周软组织健康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 任洁.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9]种植体与相邻天然牙周围组织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 张炜崎.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CBCT在腭部软组织厚度测量及腭大神经血管束定位中的应用研究[D]. 杨佳文.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吸烟与牙周附着水平与牙龈退缩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