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形成与特点

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形成与特点

一、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形成及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杨荷泉[1](2021)在《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文中认为人是地球上的“文化动物”,人类一方面生活在“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也生活在“精神世界”。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传播接受与评价研究,构成了当下世界各国文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成长与壮大,既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源头活水的滋养,也离不开世界文学和异域文化的引导交流。客观来说,长期以来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流,是不对等的:引进来的外国文学多,走出去的中国文学少。在中外文学的互动过程中,中国文学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增大,助推了当代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传播和对话。一批中国作家作品受到了国外出版机构与媒体、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国外对中国现实和当代文学的成见和感知。目前在国外,不仅有一批喜欢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读者和汉学家,还出现了致力于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纯学术期刊,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早在上世纪就创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就是很有影响力的汉学研究期刊。21世纪初,余华《兄弟》的出版在国内引发了较大反响,之后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价值高低的争论,一度成为文学圈内外争执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学界内部的纠结和媒体外部的炒作,已经对当代作家创作心态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无论是对当代文学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当代作家的个人成就,总会有一些褒贬不一的声调,众声喧哗地纠缠在一起,甚至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评价趋向。其实,关于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或者说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判,视野可以扩大一些。我们既不能只站在中国的视角,也不能仅站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或者其它某一个国家的视角,而应该站在当下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立场和高度,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和跨文化传播接受的效果,来客观理性地看待和评估。作为“跨文化对话与想象”的一个案例,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余华在中国当代作家里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作品并不算多,但几乎都“出门远行”,而且其作品在国内外的反响与评价,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文化景观。中文版和外文版“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不同接受情况,其原因值得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关注和反思。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几部分构成。绪论部分解释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探讨余华作品在不同的读者和研究者之间引起争议的原因。本文在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和国内馆藏数据库下载搜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分类梳理了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传播与接受研究的中外文资料。同时,根据余华本人提供的作家版权输出情况统计表,笔者整理出了 38种外文语种翻译、出版的余华作品的详细信息。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首先考察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情况,梳理余华作品在国外尤其是英语世界的译介、销售和读者评价情况。然后,从余华作品的翻译、出版、改编与演出等环节,系统总结了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第二章是关于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主要是评述国外学者对余华作品中人性的异化、暴力与死亡等方面的主题研究以及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作为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形象等人物方面的研究。第三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首先是关于余华对中国传统文学语言的颠覆与创新、复调话语的反讽与戏仿;其次是对余华作品里的呼喊、夜晚、善恶者的不同死亡等象征意味的解读;再次是对余华小说多层叙述以及时空压缩等技巧的研究等。第四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的比较研究。有一些国外研究者分别从冷漠与荒谬的虚无主义创作视角、表现堕落青年的当代成长小说、对历史真实的超越和拒绝姿态以及对严肃文学的坚守等方面,对余华和他同时代的先锋作家残雪、苏童、格非和莫言的小说文本做出了比较研究。由于没有发现将余华和国外作家比较研究的专题论文,目前本章是余华和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第五章从“两个余华”和“两种余华作品”入手,探讨接受者眼里“伟大作家”和“通俗作家”的“小说家余华”和“散文家余华”的不同面相,以及“母语版余华作品”和“非母语版余华作品”的关系,并比较“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接受的不同情况,再由此引发“两种中国文学”关系的思考。这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新的研究起点。像余华这样表现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是有别于“历史中国”与“地理中国”的一种“文学中国”文本,其作者不仅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其文本语言的种类不但有中文,也有外文;其文本形态既包括中国作家用中文母语原创的“第一文本”,也包括其被翻译和再创作成非母语的外文版“第二文本”。这两种文本分别构成了中文版和外文版的“两种中国文学”。两种文本构成的历史,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只能算作是一种“单向度”的“第一文本”文学史,许多传播到国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第二文本”,已被历史长久地“活埋”。结语部分从余华作品在国外的获奖情况,以及余华成为国际文学论坛主要研讨对象的事实出发,论证了作为一名中国的作家,“中国的余华”已然是“世界的余华”。附录列举了余华到国外参加文学活动的大事记、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和余华作品外文版的部分封面。这些文字和图片是支撑这篇论文论点的佐证材料。目前,走向国外的中国文学还有不少困难,这既有文学外部的问题,也有文学内部的问题。它涉及到宣传、翻译、出版、市场、意识形态等文学外部的诸多元素,这些元素犹如一双双有形和无形的大手,影响了一个作家作品的时空跨界的程度。但是,反观走出国门的余华作品,真正优秀的作家与其优秀作品的“出境与跨界”,其文学内部的元素更加重要。余华不同于中国当代作家里的某些人,在国外的影响仅靠一本书,轰动一时,却又昙花一现。国外读者和汉学家对余华的接受和研究,是基于他们对余华文本“内部风景”的着迷。余华以一个作家的良知,不但叙述了底层人物“眼泪的宽广”,写出了“一个国家的痛”,而且用了许多西方人非常熟悉的现代叙事方式,表达了尊重生命和悲悯弱者的博大情怀。余华作品不仅是国外读者“读文学-看中国”的社会文本,而且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文学文本。余华被译介到国外的作品,虽然都经过翻译环节的再创作,但是,由于其主题、人物、叙事和语言等“文学内部”的文化景观非常迷人,受到国外读者持久的欢迎。余华的某些作品,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文本,也是当下世界文学的经典文本。本文的创新性:一是在全面考察了余华作品在国外译介出版传播的背景下,从内容和形式以及作家比较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探讨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传播和接受研究的情况;二是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两个余华”“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的概念;三是提供了不少国外关于余华作品的评价和研究的外文资料。本文研究的意义:从英语世界传播与接收的国外视角,重新审视了备受争议的余华作品的价值,以及余华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希望借鉴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不同接受的案例,为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点有益的经验。本文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时间、精力和能力的限制,收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评价和研究的资料不够齐全;二是论文偏重于文献资料的梳理,在理论概括和提升等方面,显得较为薄弱。比如由“两种余华作品”引发的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两种中国文学”的关系和互动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对这些相关话题,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由于不是本文的主要论题,所以未能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LEE W00NG[2](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范少杰[3](2020)在《清末民初旗人作家蔡友梅研究》文中认为蔡友梅(1872-1921),原名蔡松龄,号友梅,笔名损公,亦曾用过“松友梅”、“老梅”、“梅蒐”、“亦我”和“逋生”等笔名,八旗汉军旗人,是清末民初时期北京文坛知名的旗人小说家和报人,目前存世作品有一百多部,其中以单行本《小额》和“新鲜滋味”系列小说最为着名。本文旨在对蔡友梅其人及其小说、时评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共设置四章:第一章结合清末民初时代背景分析蔡友梅小说创作动因。蔡友梅的小说创作与近代日报小说的兴起密切相关,作为其小说创作的形式和载体,日报小说对蔡友梅小说作品的主题和风格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其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动因。同时,日报小说连载的创作模式催生了近代第一批职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而这种新型身份特征也是蔡友梅保持其旺盛创作态势的一个重要内因。出于旗族身份的感召和对旗人生存现状的关注,蔡友梅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旗人书写特征,但这种特征中还夹杂着一种文化反思,而这也构成蔡友梅小说创作的一个内在动因。第二章剖析蔡友梅小说中的“庚子事变”书写。蔡友梅反映庚子事变的小说主要有《五人义》、《王有道》两部。通过作品中没落旗人形象的塑造,蔡友梅以在场者身份,审视了这一时期旗人精神上的衰败和文化的贫瘠。在小说观念上,蔡友梅注重以旗人小说家的身份反思历史。通过对庚子时期混乱社会现状的描摹和对八旗制度自身弊端的暴露,刻画出这一时期弥漫在整个社会的病态的狂欢化心理。第三章为蔡友梅时评创作研究。蔡友梅的时评作品有《益世余谭》、《益世余墨》两部,就题材内容而言,可以分为“新旧议论”、“道德危机”、“旗人现状”、“社会教育”四类。艺术特征上,蔡友梅擅长以辛辣幽默的反讽手法和诙谐动听的语言艺术去揭露新旧交替之际的社会问题,从而使其时评具有一种“戚而能谐”的讽刺品格。针对民国时期礼崩乐坏的时代困局,蔡友梅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借鉴“春秋笔法”,呈现出一种“拟史化”书写特征。另外,这些时评中留存了大量有关蔡友梅生平经历及价值观念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达成“知人论世,回溯本源”的研究目的,而时评中的一些材料也与其日报小说的故事情节相呼应,构成了一种“互文性”书写特征。第四章品评蔡友梅小说创作的艺术特征。蔡友梅的小说创作自觉继承并发挥了史传文学的“真实性”原则及“劝惩”功能”,并且与时事新闻存在“互文性”书写,从而体现出鲜明的“实录性”审美特征。在小说体式上,蔡友梅遵循了传统的评书体例,但借助杰出的叙事才能和“化俗为用、俚语入文”的语言改造,其小说叙事在一定程度又突破了评书体例“以情节为中心”的限制,并从题材和语言上都依托了京旗这一文化场域,因而具有醇厚的“京味儿”风格特征。通过对相声“贯口”、“包袱”等艺术手法的借鉴,蔡友梅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一种“极为有哏”的幽默特征,而“幽默”文风的背后更多地传达着其对社会缺陷的讽刺以及对旗族自身文化的反思。这种“幽默”与“讽刺”交织的二重性特征,也为后世“京味儿”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写作经验与文化积淀。

张颖[4](2020)在《《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文中认为中国“新文学”的诞生是从“世界文学”到“中国文学”,再由“中国文学”到“世界文学”的繁杂转变过程,这个转变的发生是十分隐秘的。外国文学的译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翻译文学的研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确立与发展的重要研究方法与手段。本文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专门刊载外国文学译介作品的期刊《译文》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社会等因素入手,梳理《译文》从创刊到停刊的发展历程,考察由《译文》月刊中译介作品所构成的世界文学样貌,探讨此样貌形成的历史、社会和文学等因素,进而研究《译文》对于中国新文学产生的价值与影响,并对《译文》杂志进行总体的、客观的评价。第一章从我国现代文学译介的发展历史入手,通过史实、史料对《译文》的创刊原因及社会背景进行考察。《译文》的诞生是中国“新文学”建立的需要,是近现代外国文学译介积累的发展,是“杂志潮”与“翻译年”共同推动下的产物,也是在“文化围剿”政策影响下文人的生存之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鲁迅、茅盾与黎烈文共创《译文》。虽然期间经历了一次“停刊”风波,《译文》仍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印记。第二章通过文本分析与统计的方法,从原作国别、原作家构成、译介作品体裁、文论译介以及译作主题五个方面对《译文》中刊载的352篇译介作品进行详细考察,描述《译文》所呈现出的20世纪30年代世界文学的文学样貌。《译文》对苏俄文学的“突显”,对弱小民族文学的重视,对欧美文学的“遮蔽”,对日本文学的借鉴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文学在《译文》中的“消失”都展现着20世纪30年代各国文学在《译文》译者眼中的地位与层次。《译文》所选译的外国作家群体构成也异彩纷呈,有精英文学家、平民文学创作者,也有优秀的女性作家等等。他们对于政治和文学的见解不甚统一,各具特色的作家构成了《译文》译者眼中的世界文学作家版图。此外,《译文》摆脱了以文学创作为主的翻译选材模式,加入了大量文论的译介,生成了创作与文论共存的世界文学样貌,文论译介也是《译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后,从译介题材的角度对《译文》作品进行分类,考察《译文》译者眼中世界文学作品的流行主题。第三章以多元文化理论中的翻译操控论为基础,从意识形态、诗学、编译者以及赞助人四个方面对《译文》所呈现出的世界文学样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即考察其形成的原因与路径。袭卷世界的“红色”浪潮、国民党当局的反革命思想与人民大众“革新救国”的意识形态共同影响着《译文》中所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同时,现实主义创作的发展、书写现实的小说的译介、新文学发展的“学习”诉求与改造社会的中国式追求都从诗学的角度影响着《译文》的世界文学译介选材。此外,具有时代特征的编译者构成了《译文》中世界文学样貌的内部影响因素。最后,笔者考察了充当“赞助人”的执政党、编辑出版方、共产党以及读者如何以各自的方式操控着译者的译介选择。第四章讨论了《译文》及其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的价值,探讨《译文》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考察《译文》对于后世翻译文学及新文学创作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客观地分析了《译文》作为同人杂志所具有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相对排他的办刊思想、译者自身的外语局限以及因而所产生的并不成熟的世界文学想象,给《译文》一个客观的、全面的历史评价。

徐鹏绪[5](2020)在《汉语改革与鲁迅文艺批评的文言话语》文中研究指明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是五四汉语改革的产物。但文言文也不是"死文字",它与白话文"对峙"是社会的需求。坚持废文言崇白话的鲁迅在早期的文艺批评中,就从未停止过文言的运用。在评价中外作家、阐释艺术规律及文学史论等时,构建了科学的文艺批评的文言话语系统。

刘彬[6](2020)在《也谈“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郜元宝最近重新提出并解释了"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这个老问题,他认为鲁迅后期弃写小说乃是基于现实考虑的不为而非不能,进而由此反思了小说"一超独霸"的现象。与郜文在鲁迅的小说之外找寻鲁迅不再写小说的原因不同,本文围绕鲁迅小说的特征与限度来重新考察其不再或不能多写的原因,认为由于鲁迅难以展布广阔翔实的背景、难以突破讽刺艺术的限度并解决相应的结构难题,也由于常用来经营短篇小说的文章笔法同样有其限度,鲁迅不能顺利地写出长篇小说。又由于回忆取材的局限、不善写都市题材的短处以及对宁少毋滥原则的坚守,也由于新的历史形势和文学潮流的规约,以及对杂文写作的日益自信和依赖,鲁迅后期弃写小说在所难免。应该说,鲁迅不多写或不再写既是因为不为也是因为不能,在这不能与不为之间,显示着他的文学理念、小说的特质以及写作限度等重要问题。

赵栢欣[7](2020)在《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古代神怪小说,源远流长,数量众多,它以神怪鬼魅等非人世、非现实事物为描写对象,以隐喻和折射现实生活的方式,寄寓创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和人类对天地万物的关注。神怪小说发展至清初、中期,受“世情书”的影响发生了蜕变,诞生了一批“变种之作”。此间神怪小说的创作意图,与之前真正“为神怪而神怪”的小说有别,多是借神怪讽刺世态人情、寓意喻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本文以清中期神怪小说为研究对象,拟从背景分析、内容呈现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对清中期神怪小说的寓意讽刺主题进行研究,挖掘潜藏在文本中的深层寓意,并探寻创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深沉的救世意识。清中期寓意讽刺主题神怪小说的作者,面对清中朝表面繁荣昌盛,而实则腐朽没落的现实社会,介于森严的文化政策的羁绊,不得不以“曲笔”的形式,抱着“以文为戏”和“以文为哭”的创作心态,借助神怪小说的外衣,寄寓对现实社会的种种讽刺和批判。这些神怪小说的讽刺锋芒,触及市井、官场、寺庙、道观等众多场景,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着小说创作者对世人卑劣癖性、畸形的宗教观、以及腐败的官场的嘲弄与揶揄。神怪小说的作者们在传达这一寓意讽刺主旨时,还借助荒诞式和解构式的独特表达,在“消解”和“颠覆”中展现各自对当时社会的认知和感受,既传达出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与忧虑,也饱含其对未来朗朗乾坤、清明世界的殷切期望。

顾红伟[8](2020)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以小说教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新的阅读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方式,其特点在于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围绕议题所开展的多文本阅读学习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和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小说是受中学生喜爱的文学体裁之一,小说阅读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小说教学存在内容固化且形式单一的问题。随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使用,如何引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来提高统编版教材的使用效度成为了当下很多教师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并在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对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价值和具体实施策略展开探究。绪论部分主要在于说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特征和理论依据进行阐释;第二章阐述了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准备,在论述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价值的基础上对结合统编版教材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小说的文体特征、小说的叙事特点、学生的学情特点和课程标准的培养要求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第三章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组织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个层面对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论述,并提出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以及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第四章呈现了分别面向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实践课例,在阐释案例的设计思路和分析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对实践中的收获与问题进行了反思,并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基于解决问题的改进策略,以期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群文阅读教学理论的发展有所帮助。

陈萍[9](2020)在《张天翼小说创作的本土文学渊源探究》文中指出张天翼的小说不仅在中国现代优秀短篇小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还是中国现代讽刺小说中一个高峰的代表。他的小说在内容上具有极高的社会功利价值,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艺术上以新的形式,促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那么,他是如何使小说产生这么多方面的收获呢?一个作家作品的形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研究界之前对张天翼的研究往往重在张天翼小说本身价值方面,而忽略了对他小说发展影响因素的探究,尤其是本土文学资源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本文从张天翼的小说出发,运用文本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张天翼小说创作的本土文学影响因素。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的缘起和研究现状。首先,指出研究界对张天翼小说研究的萧条现状,这和张天翼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不相匹配的。我们理应对张天翼的小说创作予以更多的探究。其次,根据与本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进一步阐述选择本选题的理由。第一章主要探寻了张天翼小说中的古代小说影响因素。分别以幻想性讽刺小说《西游记》与写实性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为中心。《西游记》对张天翼唯一的一部幻想性讽刺小说《鬼土日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张天翼对现实主义的探索。《儒林外史》主要影响了张天翼小说的结构和讽刺手法。第二章主要探寻了张天翼小说中的近现代通俗小说影响因素。分别以侦探小说、滑稽小说、谴责小说为中心。侦探小说主要影响了张天翼小说的叙事技巧。滑稽小说是张天翼小说讽刺风格的潜流。谴责小说主要影响了张天翼小说的格调。第三章主要探寻了张天翼小说中的现代作家鲁迅影响因素。梳理了张天翼对鲁迅小说的初步接受,在鲁迅的指导下成长,并对鲁迅小说精神的传承具体表现予以阐述:重写《阿Q正传》、批判旧礼教的虚伪、书写新知识分子的动摇、关注女性的命运。结语肯定了张天翼擅长对多种文学资源继承与创新,并指出本文的不足,本人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努力完善,也期待有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弥补本文的遗憾。

宋留洋[10](2020)在《米·米·左琴科20世纪20年代短篇小说的讽刺艺术研究》文中提出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左琴科是苏联时期最为着名的讽刺作家之一。作家创作的小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特别是其20世纪20年代的大量短篇小说集中体现了他高超的讽刺技艺。左琴科擅长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着手,关注苏联社会中最普通、但也非常典型的现象。作家笔下的人物多为普通市民、公职人员等等,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市侩庸俗习气、官僚主义作风等不良风气正是作家讽刺与批判的对象。此外,左琴科灵活运用多种讽刺技巧,从不同方面凸显讽刺主题,由此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讽刺艺术。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三章、结语和参考文献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介绍了“讽刺”、“讽刺艺术”的定义与内涵,并结合苏联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文化语境,通过梳理左琴科该时期的创作成果及其特点,分析其讽刺风格的逐步形成。第二章对作家20年代短篇小说的讽刺主题进行分类分析,主要包括对小市民市侩习气和为官者官僚作风的讽刺。第三章则是对这一时期作品中的叙事手法及其语言特点以及修辞手段等讽刺表现手法予以细致剖析。本论文通过以上研究,揭示出左琴科20世纪20年代短篇小说创作中高超的讽刺技艺,进而更深刻地体会作家的讽刺主题及其创作思想和创作特点,更好地了解当时的苏联社会。

二、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形成及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形成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资料搜集整理情况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与经验
    第一节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翻译出版与销售
    第二节 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评价
    第三节 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
第二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
    第一节 人的异化、暴力与死亡
    第二节 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
    第三节 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
    第四节 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
第三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
    第一节 语言和语体
    第二节 象征手法
    第三节 多层叙述
    第四节 空间和时间
第四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和有关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余华与残雪:两种虚无主义创作视野比较
    第二节 余华和苏童:当代成长小说及堕落青春的塑型
    第三节 余华与格非:对历史的超越和拒绝
    第四节 余华和莫言:类型文学时代里的严肃文学坚守者
第五章 国内外“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两个余华”与“两种余华作品”
    第二节 “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接受比较:以《兄弟》为例
    第三节 “文学中国”的不同文本与“两种中国文学”
结语 中国的余华世界的余华
    一、站上了世界文学的领奖台
    二、国际文学论坛的专题作家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
附录
    一、余华国外文学活动大事记
    二、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
    三、余华作品外文版部分封面
    四、余华中文简繁体作品清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的项目
附件

(2)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1) 女性作家批评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清末民初旗人作家蔡友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清末民初时代背景与蔡友梅小说创作
    第一节 日报小说的盛行
    第二节 职业作家的新型身份特征
        一、稿酬制度的建立
        二、多元化的生活经历
    第三节 民族情结和遗民意识
        一、民族情结
        二、遗民意识
第二章 蔡友梅小说中“庚子事变”书写
    第一节 旗人形象的塑造
    第二节 历史反思与启蒙
        一、思想根基的动摇
        二、八旗制度的弊端
        三、狂欢化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艺术价值
        一、在场者身份
        二、旗人视角
第三章 专栏时评与社会关注——蔡友梅的《北京益世报》时期
    第一节 内容特点
        一、新旧议论
        二、道德危机
        三、旗人现状
        四、社会教育
    第二节 艺术特征
        一、“戚而能谐”的讽刺艺术
        二、“补正史之阙”的“拟史化”书写
    第三节 艺术价值
        一、知人论世,回溯本源
        二、互文书写,填补空白
第四章 蔡友梅小说创作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讲求“实录”的创作追求
        一、“补正史之阙”的“拟史化”书写
        二、小说创作与时事新闻的“互文性”书写
    第二节 评书、相声交辉的叙事艺术
        一、评书体例与“京味儿”风格
        二、相声体例与讽刺艺术
结语
附录 :蔡友梅旗人身份考证
    一、蔡友梅旗人身份研究回顾
    二、蔡友梅属汉军旗人之例证
参考文献
后记

(4)《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相关理论问题的界定与厘清
第一章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视野中的《译文》
    第一节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窃火传薪”之旅
        一、洋枪洋炮打开的“窃火”之旅
        二、现代译介的开端:《新青年》
        三、渐入“多元”的20世纪30年代外国文学译介
        四、1930年代的翻译文学论争与论战
    第二节 30年代方兴未艾的翻译出版业
        一、“杂志浪潮”兴盛的30年代
        二、30年代翻译出版的“沉浮”
        三、文学期刊中的翻译单元
    第三节 《译文》的创办及活动
        一、《译文》的发起与创办
        二、理想与现实的融合之选
        三、曲折中前行的《译文》:停刊与复刊
第二章 《译文》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
    第一节 世界文学的国别(地区)样貌
        一、被“突显”的苏俄文学
        二、被“关注”的弱小民族文学
        三、被“遮蔽”的欧美文学
        四、被“中介化”的日本文学
        五、被“消失”的亚洲其他国家(地区)文学
    第二节 世界文学的作家样貌
        一、精英与平民作家的完美融合
        二、日渐崛起的女性作家
        三、意识形态各异的作家群
    第三节 世界文学的体裁样貌
        一、异彩纷呈的小说
        二、关注儿童的童话与警世的寓言
        三、以苏俄为风向标的诗歌与戏剧
        四、以西班牙内战为焦点的报告文学
    第四节 世界文学的文论样貌
        一、以苏俄和进步作家为代表的作家作品论
        二、以法、德为基础的文学理论与思潮
        三、向苏俄学习的文学创作论
    第五节 30年代世界文学的流行主题样貌
        一、压迫与反抗的时代主题
        二、写实的战争主题
        三、永恒的情感主题
第三章 《译文》中的世界文学样貌溯源
    第一节 多种意识形态交织下的《译文》
        一、袭卷30年代的“红色潮流”的促进
        二、国民党反革命思想的制约
        三、中共无产阶级革命战线的引导
        四、“革新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诉求
    第二节 多种诗学要素碰撞下的《译文》
        一、在新旧作家作品中寻找“现实主义”的痕迹
        二、书写现实的小说译介
        三、满足“新文学”发展的“学习”诉求
        四、文学社会功用的中国式追求:改造社会
    第三节 编译者与《译文》的世界文学样貌
        一、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编译者
        二、多重诉求的编译者
        三、以鲁迅为编译中心的形成
    第四节 赞助人与《译文》的世界文学样貌
        一、执政党对于出版管制的影响
        二、编辑、出版方的推动与制约
        三、共产党的文化宣传策略的影响
        四、以读者为主导的期刊发行
第四章 《译文》的价值、影响与时代局限性
    第一节 跨时代的价值
        一、记录新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史
        二、树立开放与融合的文学主张
        三、译介中展现出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追踪
        一、为鲁迅研究提供丰富素材
        二、成就新文学的人才储备
        三、滋养新文学的翻译与创作
        四、开创翻译杂志的先河与范式
        五、《译文丛书》对《译文》的继承与发扬
    第三节 带有时代烙印的局限性
        一、同人杂志的局限
        二、语言能力的局限
        三、并不成熟的世界文学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译文》创刊号封面、插画、目录
    附录二 《译文》译作统计(时间顺序)
    附录三 《译文》中译作统计(国别(地区)分类)
    附录四 《译文》中译介的小说
    附录五 《译文》中译介的文论
    附录六 《译文》中主要译者的译介统计
    附录七 1930-1937年国内发行文学期刊及译作情况统计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汉语改革与鲁迅文艺批评的文言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汉语改革与文言文
    (一)多元语体对峙,是语言存在的常态
    (二)文言文不是“死文字”,不是“僵死的语言”,它与白话文“对峙”是社会需要
    (三)“五四”语言革命的历史检讨
    (四)西方传教士的启示
下篇:鲁迅文言文文艺批评话语的构建
    (一)近代国学大师们的共同选择
    (二)鲁迅早期文言论文的浪漫主义主张
    (三)鲁迅的文学史着对文艺批评话语的构建
        1.对小说艺术要素的认知
        2.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理论原则的确立
        3.讽刺与谴责之辩:《儒林外史》的价值
        4.《红楼梦》与现实主义理论要点的表述
        5.作家作品批评模式的示范
        (1)如评说老庄:
        (2)对文体特征的精彩概括。如对楚辞:
结 语

(6)也谈“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老问题的再提出
二诗化特征与背景的制约
三文章笔法与讽刺的限度
四回忆取材及其得失
五结论

(7)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思路与选题意义
第一章 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学传统:对前代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因袭与发展
        一、对清代以前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因袭
        二、对清代初年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因素:为神怪小说寓意讽刺提供契机
        一、政治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科技环境
        四、文化环境
    第三节 主观因素:创作主体的心态
        一、以文为哭,忧世愤世
        二、以文为戏,寓教于乐
第二章 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内容呈现
    第一节 讥诮世间卑劣癖性的众生相
        一、贪婪癖性:对世道人心的腐蚀
        二、淫欲癖性:堕入欲壑难填之渊
    第二节 讽刺统治者操控下腐败的官场世相
        一、统治者残暴无德,对寻常百姓的戕害
        二、统治者昏聩暗昧,对饱学士子的埋没
        三、统治者懦弱无能,对群众起义的镇压
    第三节 嘲弄世人畸形的宗教观
        一、揭露儒士群体欺世盗名的丑态行径
        二、戳穿佛道门徒清心寡欲的虚伪假象
第三章 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荒诞式表达
        一、人物形象的荒诞色彩
        二、叙事情节的荒诞特质
        三、语言的荒诞风格
    第二节 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解构式表达
        一、解构之一:反传统、反神圣、反权威话语
        二、解构之二:反结构的逆向诉求,开放式结尾的不确定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以小说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群文阅读的理论研究
        二、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三、对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群文阅读教学概述
    第一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
        一、群文阅读的缘起及特点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特征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读者反应理论
        三、全语言理论
    第三节 群文阅读教学与其它阅读教学法的关系
        一、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阅读教学
        二、群文阅读教学与整本书阅读教学
        三、群文阅读教学与主题教学
        四、群文阅读教学与大单元教学
        五、群文阅读教学与专题教学
第二章 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准备
    第一节 明确开展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要
        二、有利于丰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第二节 明确结合教材开展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
        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整体编排特点分析
        二、教材中小说课文的分布情况及类型特点分析
        三、教材中“名着导读”部分对小说作品的选编情况分析
    第三节 明确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内容
        一、依据小说文体特征确定教学内容
        二、依据小说叙事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三、依据学生学情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四、结合课程标准的培养要求确定教学内容
第三章 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第一节 议题的筛选与确定
        一、议题的确定依据
        二、议题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文本的选择与组元
        一、文本的选择依据
        二、文本的选择方式
        三、文本的组元类型
    第三节 集体建构与师生共识的达成
        一、基于提高课堂容量的教学组织
        二、基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自主阅读与合作学习
        三、基于凝聚师生共识的合作探究
    第四节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
        一、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二、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第四章 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第一节 聚焦整合课外教学资源的实践课例
    第二节 聚焦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的实践课例
    第三节 聚焦整合课内教学资源的实践课例
    第四节 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课例分析
        一、教学议题的设计与文本的组元
        二、课型结构的选择与问题的设定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共识的凝聚
    第五节 对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反思
        一、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
        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三、基于解决问题的改进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张天翼小说创作的本土文学渊源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对“本土文学”的说明
第一章 古代小说对张天翼小说的影响
    第一节 《西游记》的影响:现实主义的探索
        (一) 幻中有真的文学观
        (二) 幻想讽刺小说的试作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影响:讽刺艺术的基点
        (一) 以人物为中心的结构
        (二) 讽刺手法的接受
第二章 近现代通俗小说对张天翼小说的影响
    第一节 侦探小说的影响:叙事技巧的贯通
        (一) 卖卖关子
        (二) 视角的选择
        (三) 多对话描写
    第二节 滑稽小说的影响:讽刺风格的潜流
        (一) “笑”的来源
        (二) “笑”的转变
    第三节 谴责小说的影响:小说格调的继承
        (一) 审丑式的暴露
        (二) 闹剧式的冲动
        (三) 批判“官本位”
第三章 现代作家鲁迅对张天翼小说的影响
    第一节 对鲁迅小说初步接受
    第二节 在鲁迅的指导下成长
    第三节 对鲁迅小说精神的传承
        (一) 重写《阿Q正传》
        (二) 批判旧礼教的虚伪
        (三) 书写新知识分子的动摇
        (四) 关注女性的命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米·米·左琴科20世纪20年代短篇小说的讽刺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第1章 左琴科20 世纪20 年代的创作与讽刺艺术
    1.1 讽刺与讽刺艺术的概念界定
        1.1.1 讽刺的定义
        1.1.2 讽刺艺术的内涵
    1.2 左琴科讽刺风格的形成
        1.2.1 苏联20 年代的社会文化语境
        1.2.2 左琴科20 年代的创作成果及其特点
    本章小结
第2章 左琴科20 世纪20 年代短篇小说的讽刺主题
    2.1 对小市民市侩习气的讽刺
        2.1.1 一毛不拔、爱财如命
        2.1.2 爱慕虚荣、贪图享受
        2.1.3 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2.1.4 虚伪狡诈、自欺欺人
        2.1.5 妄自尊大、自命不凡
    2.2 对为官者官僚作风的讽刺
        2.2.1 做事刻板、效率低下
        2.2.2 形式主义、追求官威
        2.2.3 不务实际、不急民所需
    本章小结
第3章 左琴科20 世纪20 年代短篇小说的讽刺技巧
    3.1 左琴科的“面具”——故事讲述人
    3.2 口语化的语言
        3.2.1 故事讲述人的语言
        3.2.2 故事中人物的语言
    3.3 多样化的修辞手法
        3.3.1 反复
        3.3.2 反讽
        3.3.3 对比
        3.3.4 双关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形成及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D]. 杨荷泉. 山东大学, 2021(11)
  • [2]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3]清末民初旗人作家蔡友梅研究[D]. 范少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D]. 张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汉语改革与鲁迅文艺批评的文言话语[J]. 徐鹏绪. 东方论坛, 2020(05)
  • [6]也谈“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J]. 刘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10)
  • [7]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研究[D]. 赵栢欣. 江南大学, 2020(01)
  • [8]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以小说教学为例[D]. 顾红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张天翼小说创作的本土文学渊源探究[D]. 陈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米·米·左琴科20世纪20年代短篇小说的讽刺艺术研究[D]. 宋留洋.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形成与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