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晋煤集团采煤机应用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郭凌蔚[1](2021)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独立工矿区再开发研究 ——以晋城市老三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葛世荣[2](2021)在《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十)——制造商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这次工业革命也催生了一批采煤机制造商,为欧洲煤炭产量快速增长提供了关键设备。20世纪50年代之前,全球绝大部分采煤机制造商分布在欧洲国家和美国,亚洲仅有日本小松公司涉足采矿设备,而在我国只有1933年设立的鸡宁机械制作所(鸡西煤矿机械厂前身)。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采煤机及相关装备制造厂,使我国采煤机制造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外煤矿煤炭开采量下降以及煤矿井型增大,采煤机需求量逐渐萎缩,迫使采煤机制造商走上了并购重组之路,目前的全球五大采煤机制造集团是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德国艾柯夫、瑞典山特维克、波兰法姆尔。近10年来,我国采煤机制造企业加快了重组步伐,目前采煤机制造能力聚集到七大煤机集团,它们是中煤装备公司、天地科技公司、太重煤机公司、西安重装集团、郑煤机集团、山能重装集团、晋能装备集团。纵观采煤机150多年的发展历程,高截割性、高可靠性、高智能性一直是采煤机技术创新的核心出发点,采煤机产能与其机能、智能紧密相关,机器人化将是未来采煤机的重要创新方向。
郭俊生[3](2021)在《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装备回顾及展望》文中提出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发展30年来,不论是开采、掘进技术及配套装备,还是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技术水平,都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跨越式提升。对我国30年来厚煤层开采技术发展、薄及中厚煤层开采技术装备发展、安全高效矿井配套技术装备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展望了我国井工煤矿开采发展前景,认为,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将成为未来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复杂煤层安全高效开采、井工煤矿智能无人开采、煤炭资源绿色一体开采等方面。
程建远,王会林[4](2020)在《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现状与智能探测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煤矿智能化开采对煤矿地质保障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煤矿地质保障技术以煤炭资源勘查与评价、煤矿采区地质条件探测和矿井生产地质超前预测为目标任务,采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孔-巷瞬变电磁、反射槽波技术、定向钻探技术与装备等探测手段,为煤炭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后备资源和可靠的技术支撑,但尚不能满足煤矿智能化、无人化开采的地质需求。煤矿智能化开采对高精度智能探测技术的需求,"倒逼"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必须朝着从静态探测到动态探测、从主动探测到被动探测、从探掘异步到掘探同步、从人工探测到无人探测等方向转变;研发高精度智能动态探测技术与装备,开展探采地质信息的相互反馈,构建基于4D-GIS的地质透明化模型,实现三维地质模型与智能开采数据的深度融合,将成为煤矿智能化开采地质保障技术的发展趋势。
郭永超[5](2020)在《基于模块化理念下煤矿井下作业服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煤炭行业的不断发展,煤矿企业在生产设施、井下作业环境和从业者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显着提高。与此同时,社会各界愈发重视煤矿井下从业人员的生产安全问题,以及如何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服装被称为人的“第二层肌肤”,起着保护和装饰的作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面对着复杂的工作环境,他们所穿的工作服是保障其安全作业的重要屏障之一。然而,目前的煤矿井下作业服款式单一,舒适性、功能性和防护性都存在一定提高空间。随着服装行业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针对煤矿井下作业服的创新改良设计已成为可能。在进行煤矿井下作业服设计时,需要充分了解井下相关情况,如工作环境、岗位分布、作业特点等。煤矿井下作业服在设计过程中应将安全防护功能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还应着力提升其舒适度、实用性和美观度。通过分析设计需求和目的,本次设计决定采用模块化理念,以该理念为指导的服装设计具有灵活、高效的优势。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煤矿井下作业服的设计与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课题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通过归纳资料探讨了国内外本课题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明确了煤矿井下作业服设计研究过程中的创新点及难点;第二部分将首先阐述煤矿行业概况,并分析煤矿作业服市场及其国内外使用现状。通过对煤矿进行实地调研,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煤矿井下作业的实际情况,并从作业环境、工作特点和作业过程中的服装需求等方面,对煤矿井下作业服设计要素进行总结归纳;模块化理念为服装设计提供了崭新思路,因此第三部分重点探究模块化设计理念,论述模块化设计原理、优势及其预期目的。通过分析模块化设计在服装中的应用案例,本文进一步明确了服装模块化的意义、设计流程和制作工艺;第四部分从结构设计、颜色搭配、材料选择等维度出发,开展了煤矿井下作业服的模块化设计研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具体情况,本设计以工种为划分依据,对作业服进行分类设计,即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检测作业人员和操作型作业人员服装。通过归纳井下作业人员对作业服的实际需求,本设计将作业服款式、面料和色彩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本文以煤矿井下作业服为研究对象,从井下作业的实际环境情况出发,充分考虑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具体需求,对井下作业服的模块化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设计与研究。在模块化理念指导下,多项改良创新设计得以实现。希望本课题有助于丰富煤矿井下作业服的设计理论研究,为相关领域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冯占杰[6](2020)在《寺河矿覆岩定向水力压裂控制地表沉陷范围研究》文中认为煤矿地下开采对其采动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会造成影响或破坏,采用覆岩定向水力压裂改变岩层与地表移动模式,控制采动影响范围是保护地表建(构)筑物的措施之一。本文以寺河煤矿5304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为基础,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分析了断层两侧岩块滑移的影响因素,采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针对覆岩弱面对采煤沉陷发育规律的影响进行模拟研究,详细分析了不同弱面类型对采煤沉陷规律的影响,验证了构造弱面对覆岩移动及地表沉陷的阻隔效应,提出并实施了井下覆岩水力压裂控制地表沉陷范围的技术。主要获得以下成果:(1)针对实测数据,总结寺河煤矿5304工作面采后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确定该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概率积分法各预计参数,并根据概率积分法预计计算得出工作面采后地表下沉、倾斜、水平变形、水平移动的变化量,确定工作面开采对地表建筑物的移动变形影响情况。(2)根据采空区上覆岩层位移场的分布特征,将上覆基岩分为三个不同的采动影响区:岩层未扰动区、“三角滑移”区和“岩层垮落”区,同时指出“三角滑移”区地面建筑物所受工作面采动影响最大,得出该区域的上覆岩层破断运动规律以及对地表沉陷范围的影响特征。(3)基于寺河矿煤层赋存地质条件,采用3DEC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构造弱面对上覆岩层移动变形规律及地表沉陷的影响特征,得到不同弱面类型条件下对地表移动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提出通过覆岩定向水力压裂工艺,人为控制覆岩垮落方式,借助人造弱面对岩层移动传播的阻隔作用,控制覆岩水力压裂区域地表采动影响范围的思路。(4)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以53041巷为试验区域进行井下定向水力压裂试验,综合地表岩移观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与概率积分法预计结果表明地表形成水力压裂侧采动影响范围缩小31m的偏态下沉盆地,验证了覆岩定向水力压裂控制地表沉陷范围的有效性。
张猛[7](2019)在《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覆岩控制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覆岩控制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到开采、充填、支护、沉陷、安全等方面,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从理论设计到生产实践一整套关联度较高的解决方案。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MATLAB计算机编程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段,针对当前煤矿膏体充填产能偏低、充填成本偏高问题,以潞安地区建筑物下3#煤层开采为研究对象,对膏体充填工作面覆岩控制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是实现煤矿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研究。目前我国部分煤矿已经开展了取消隔离班和凝固班的大采高高效膏体充填的工业性实践,但是对其理论研究还没有跟上生产实践的步伐。针对膏体充填采煤面支架、充填体与直接顶和下位基本顶相互作用机理,分别建立开采前阶段、试采试充阶段、开采充填阶段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力学模型,通过Matlab编程分析,将复杂载荷作用下超静定梁弯曲变形问题转化为分段独立一体化积分法进行求解并推导,得出相关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同时建立充填体单元强度随时间变化的顶板岩梁破坏的失稳判别分析程序方法,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理论是支架选型、充填体性能、充填工艺、地表沉陷等的理论基础和依据。(2)算例分析与数值模拟优化研究。根据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理论,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了不同充填步距、液压支架载荷对开采充填设计的影响;在理论建立充填体单元强度随时间变化的顶板岩梁破坏的失稳判别分析程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模拟研究,建立了考虑充填体强度变化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对不同采高、不同充采循环、不同充填率进行了优化分析,为数值计算奠定了基础。(3)膏体充填工作面复合支撑系统研究。在“充填体+承重岩层+煤柱”协作支撑系统基础上,提出了“充填体+承重岩层+巷道+煤柱”复合支撑系统概念;针对切眼沿顶掘进巷道,提出了大断面桁架锚杆支护方案设计,并进行了理论推导、模拟实验,表明巷道能够有效控制顶板下沉量,维护巷道的稳定;对“充填体+承重岩层+巷道+煤柱”复合支撑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表明,要保证控制充填前顶板下沉量在100mm以内,充填率在90%以上、压实度大于0.8才能有效的维护复合支撑系统的稳定和减小地表沉陷现象的发生。(4)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关键因素的影响研究。将开采引起的采空区空隙的再扩散问题利用空隙量守恒定律去解决,总结了膏体充填的空隙量守恒定律相关公式;通过构建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稳定性的模糊可拓模型,得到了覆岩结构、充填前顶板下沉量、欠接顶量、充填体强度、充填工艺这5类是控制地表沉陷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优化措施;根据关键因素的失效程度建立了非稳定、稳定状态下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模型并进行了分析验证;针对高河能源展开了膏体充填地表沉陷预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地表建筑物可以在开采充填期间及以后正常使用,不会有不安全因素的产生。(5)工程应用。展开了对膏体充填试验区上覆岩层组合结构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膏体充填试验区地表建构筑物分布及其抗变形性能调查与分析等充填开采系统基本条件调研等工作;通过经济成本核算,膏体充填开采每年可给高河能源创造约6180万元利润并可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在整个山西都有重要的示范效应。该论文有图100幅,表21个,参考文献165篇。
张水林[8](2019)在《寺河煤矿采动工作面覆岩裂隙演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大部分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扰动下围岩变形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煤岩动力灾害。围岩失稳所引发的上覆岩层破裂及裂隙发育—扩展—贯通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如关键层特征、工作面推进距离及煤层倾角等。为了保障煤炭开采的安全高效,需对覆岩移动变形规律、原岩应力和储层裂隙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本论文以寺河煤矿为工程背景,以煤的微细观结构为基础,开展了煤岩力学试验研究,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动过程中覆岩裂隙演化规律。本硕士论文结构框架如下:第一章查阅文献介绍国内外采动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的研究现状,并对采动覆岩应力场、位移场的演化规律等进行概括总结。第二章采用微观分析和宏观力学试验对煤样进行研究。(1)试验煤样孔隙度低、连通性差,孔径分布以微孔(42.75%)和小孔(41.78%)为主。(2)单轴加载条件下不同加载速率(由0.05mm/min增加到0.5mm/min),峰值强度增大超过50%。(3)不同围压下煤的三轴与声发射同步实验结果表明,累计声发射振铃数经历了初始增加阶段、中期平稳阶段、后期间歇性增长阶段;随围压增加声发射活跃度增加,同时减小了煤样的初始应力损伤。第三章对典型上覆岩层砂岩进行了力学试验研究。(1)通过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试验,得到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模、泊松比、抗拉强度分别为103.37MPa、4.77MPa、0.23、7.25MPa。(2)直剪试验中,随加载速率的增加,砂岩抗剪强度变大;裂纹的横向扩展减小。(3)多步剪切试验中,随着加载速率一个量级的增加,砂岩剪切强度提高了27.8%。加载段与恒压段声发射信号量相差较大,跨越不同数量级,但加载、恒压段、后期阶段与整体概率密度函数具有统一性,满足能量上的幂律无尺度分布。第四章介绍了寺河矿井的工程概况、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等情况;其次,对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采动应力场分布、采动覆岩裂隙场分布、采动裂隙场空间形态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最后,基于关键层理论与弹塑性力学,计算得到寺河矿井3402工作面顶板的初次来压距离为19.34m,周期来压距离为16.2m,与现场测得的数据相吻合,为数值模拟提供计算依据。第五章采用离散元软件(UDEC)模拟研究了采动覆岩裂隙演化规律。(1)不同推进距离下,煤层顶、底板垂向应力变化趋势一致;切眼和工作面两端出现应力集中区,沿煤层走向符合“横三区”特征,且随工作面推进,其相对位置保持不变。(2)不同推进距离下,煤层顶、底板垂向位移变化趋势一致,顶板下沉,位移曲线呈“V”字形,底板上鼓,位移曲线呈“?”字形;煤层被采出后,上覆岩层先后出现断裂和弯曲现象,有明显的“三带”特征。(3)不同煤层倾角下,煤层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覆岩破坏过程:剪切错动—弯曲变形—拉伸断裂—离层垮落—充填压实;倾角增大,煤壁前方支撑应力、应力集中系数逐渐增大。(4)不同煤层倾角下,围岩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显着,岩层垮落具有时序性,上部岩层最先垮落,下部采空区被矸石充填,沿煤层走向自上而下形成部分充填、完全充填和充填压实区。(5)采用二值化对采动覆岩裂隙进行提取。不同推进距离下,围岩裂隙空隙率先升高后降低,而地表下沉量前期变化不明显,后期呈增加趋势;不同煤层倾角和不同推进距离下,围岩裂隙空隙率变化趋势相同;围岩裂隙空隙率随倾角增大有减小趋势;当距切眼80m时,地表下沉量由零逐渐上升,并随倾角增大而增加。第六章总结概况论文的研究成果与结论,并提出展望,如进行相似模拟和大尺度现场试验,进一步分析关键层、采高、推进速度等因素对采动覆岩裂隙的影响。
刘松孟[9](2018)在《赵庄二号井西盘区首采工作面顶煤及其上覆岩层运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久以来,煤炭作为工业粮食,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我国现存的煤炭资源中,厚煤层储量所占比重约为探明储量的45%,产量所占比重约为总产量的40%。综放开采技术作为实现厚煤层安全生产条件下高产高效的主要技术手段,对其开采方法下顶煤及其上覆岩层运移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赵庄二号井2314综放工作面(即西盘区首采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物理实验、现场实测等技术手段对工作面前方煤岩体应力分布,顶煤及其上覆岩层的破碎、运移规律以及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调研、物理力学实验并结合顶板钻孔窥视,得出了西盘区首采工作面顶底板物理力学参数,为后续的数值计算以及现场实测奠定了基础。(2)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综放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前方出现应力升高区,工作面中部较工作面上部和下部提前垮落。不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垂直应力分布特征相同,关于工作面中部对称,工作面长度越大,塑性区范围增大,垮落高度变大,端头两侧的支承压力影响区相对较大。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变大,峰值点距工作面距离变大,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变大,工作面前方的应力集中程度加剧。工作面的周期来压以及顶板垮落高度与实测基本吻合。(3)现场实测表明:受采动影响,老顶最先发生位移变形,老顶上方的岩层受老顶位移变形的影响,紧随其后发生位移变形,直接顶以及顶煤中的测点最后发生位移变形,在观测周期范围内,老顶中的测点位移变形量最大。正常回采阶段顶煤及其上覆岩层位移变形量较过陷落柱阶段大,矿压显现明显,周期来压步距偏小,顶煤破碎块度小,容易放出。
李刚[10](2018)在《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科技创新未能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屡创不新、久驱不动”困境,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凸显,严重制约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而关于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研究还是停留在普遍性规律的探索上,未能结合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性事实,深入分析其形成机理,也没有提出针对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破解对策。因此,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是一个具有现实需要的、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形成机理、锁定程度测算、影响因素分析及破解路径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相关概念和归纳分析基础上,结合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性事实,剖析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机理;其次,借助于DEA方法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算指标,对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地区和其他非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进行了测算;再次,利用面板回归分析方法,本文对煤炭资源型地区和非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区分了两类地区的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影响因素的差异;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破解路径创造对策。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是客观存在的,是由技术锁定逐渐蔓延到知识创新系统引起的系统锁定效应,具有知识系统更新迟缓、企业新技术引进难、技术市场不活跃、科技合作规模小及创新绩效低下等五大特征,技术标准锁定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形成;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具有独特的表征,存在科技创新动能钝化、开放创新系统封闭、产业结构比例失衡、创新环境支撑弱化等四大特征性事实;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程度要远高于非煤炭资源型地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降低煤炭资源型地区研发阶段的锁定效应的关键因素;贸易开放度是降低煤炭资源型地区成果转化阶段的锁定效应的重要因素;煤炭资源型地区应以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作为关键因素,进行路径创造,在破解锁定方面取得重点突破。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四个方面:(1)界定了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内涵和外延本文以技术创新系统与知识创新系统具有耦合关系这一经典理论为线索,发现技术锁定效应的传导还存在一条“企业技术锁定-产业锁定-技术创新系统锁定-知识创新系统锁定”的路径,该路径仍处在科学-技术框架内,分析出技术标准锁定是这条路径形成的主要成因,将技术、知识、标准等锁定因素全部纳入了科学-技术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技术锁定沿这条路径蔓延引发的在科学-技术框架内的一系列锁定效应,并据此提出了科技创新锁定概念。(2)剖析了经典破解锁定理论的外部力量来源和影响方式本文基于区域经济行政化驱动这一中国特色,提出Unruh破解理论所言的外部力量,应来源于省级行政区域以外的各种创新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以科技协同创新影响方式来破解锁定效应,一方面为本文提出的通过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路径破解锁定效应之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如何引入真正的外部优质科技资源、更加有效地破解锁定效应提供了明晰的指引。(3)剖析了导致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的机理本文基于煤炭资源生产的特异性属性,发现煤炭安全生产标准刚性十足施加了标准锁定机理作用,煤炭前端生产技术超长期稳定施加了低端锁定机理作用,煤炭产业链不断拓宽施加了非煤技术锁定机理作用,多重复合性机理作用导致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重于非煤炭的一般资源型地区。(4)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算指标基于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形成机理,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的冗余量与实际投入量进行对比,构建了研发阶段和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度指标,为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度及原因分析奠定了基础。
二、对晋煤集团采煤机应用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晋煤集团采煤机应用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2)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十)——制造商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采煤机制造商发展 |
1.1 欧洲采煤机制造商 |
1.1.1 德国威斯特伐利亚公司变迁 |
1.1.2 瑞典山特维克公司变迁 |
1.1.3 德国艾柯夫公司变迁 |
1.1.4 苏联戈尔洛夫工厂变迁 |
1.1.5 波兰格里尼克钻井机械厂变迁 |
1.1.6 英国安德森公司变迁 |
1.1.7 德国哈尔巴赫·布朗公司变迁 |
1.1.8 波兰皮奥特罗维卡机械制造公司变迁 |
1.1.9 奥地利奥钢联公司变迁 |
1.1.10 波兰乔沃兹尼科-米科洛煤机修理厂变迁 |
1.2 美国采煤机制造商 |
1.2.1 比塞洛斯公司变迁 |
1.2.2 鲍林·哈尼斯弗格公司变迁 |
1.2.3 美国久益公司变迁 |
1.2.4 卡特彼勒公司变迁 |
1.3 日本采煤机制造商 |
1.3.1 日本小松公司变迁 |
1.3.2 日本三井三池制作所变迁 |
2 我国采煤机制造商发展 |
2.1 早期的采煤机制造商 |
2.1.1 鸡西煤矿机械厂变迁 |
2.1.2 张家口煤矿机械厂变迁 |
2.1.3 太原矿山机器厂变迁 |
2.1.4 太原重型机器厂变迁 |
2.1.5 西安煤矿机械厂变迁 |
2.1.6 北方重型汽车公司变迁 |
2.1.7 郑州煤矿机械厂变迁 |
2.1.8 中煤科工集团上海公司变迁 |
2.1.9 石家庄煤矿机械厂变迁 |
2.1.10 辽源煤矿机械厂变迁 |
2.1.11 无锡煤矿机械厂变迁 |
2.2 改革开放之后的采煤机制造商 |
3 国外采煤机制造商并购 |
4 我国采煤机制造商重组 |
5 结束语 |
6 后记 |
(1)简单采煤机时期(1870-1928年)。 |
(2)综合采煤机时期(1929-1948年)。 |
(3)高效采煤机时期(1948-1975年)。 |
(4)自动采煤机时期(1976-2005年)。 |
(5)智能采煤机时期(2005年至今)。 |
(3)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装备回顾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厚煤层开采技术发展 |
1.1 分层开采技术工艺及装备 |
1.2 一次采全高技术工艺及装备 |
1.3 综采放顶煤技术工艺及装备 |
1.4 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 |
1.4.1 高产高效向安全高效矿井的转变 |
1.4.2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 |
2 薄及中厚煤层开采技术及装备发展 |
3 安全高效矿井配套技术装备发展 |
3.1 综合机械化掘进设备 |
3.2 提升运输技术与装备 |
3.3 建井技术与装备 |
4 中国井工煤矿开采发展前景展望 |
(1)复杂煤层安全高效开采。 |
(2)井工煤矿智能无人开采。 |
(3)煤炭资源绿色一体开采。 |
(4)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现状与智能探测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的发展历程 |
1.1 煤炭资源勘查的地质保障 |
1.2“双高矿井”建设的地质保障 |
1.3 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地质保障 |
1.4 煤矿智能化开采的地质保障 |
2 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的主要进展 |
2.1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
2.2 孔-巷瞬变电磁探测技术 |
2.3 煤矿井下反射槽波探测技术 |
2.4 大透距多频同步无线电波透视技术 |
2.5 煤矿井下长距离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 |
2.6 煤矿水害隐患探查与防治技术 |
3 煤矿智能开采地质保障的技术难题 |
3.1 采煤工作面地质透明化精度偏低 |
3.2 掘进工作面前方智能化随掘随探 |
3.3 智能化超前探测、监测与预警技术 |
3.4 绿色开采倒逼地质保障技术进步 |
4 煤矿智能开采地质保障的发展方向 |
4.1 煤矿井下钻探物探协同探测 |
4.2 煤矿井下随掘智能超前探测 |
4.3 煤矿动力灾害智能监测预警 |
4.4 透明矿井三维地质动态建模 |
5 结语 |
(5)基于模块化理念下煤矿井下作业服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课题研究方法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1.4.1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1.4.2 课题研究难点 |
第二章 煤矿井下作业服的研究分析 |
2.1 煤矿行业概况 |
2.1.1 煤矿行业的发展 |
2.1.2 煤矿行业环境介绍 |
2.1.3 山西煤矿行业概况 |
2.1.4 煤矿行业作业服市场 |
2.2 煤矿井下作业服使用现状 |
2.2.1 国内现状 |
2.2.2 国外现状 |
2.3 煤矿井下作业工种划分 |
2.3.1 井下工种的类型 |
2.3.2 煤矿井下作业调查 |
2.4 调研分析 |
2.4.1 煤矿井下作业服使用情况 |
2.4.2 煤矿井下作业服需求分析 |
2.4.3 煤矿井下作业服的设计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块化理念在服装中的应用研究 |
3.1 模块化理念概述 |
3.1.1 模块化设计原理 |
3.1.2 模块化设计优势 |
3.1.3 模块化设计目的 |
3.2 服装的模块化设计 |
3.2.1 服装模块化的意义 |
3.2.2 服装模块化的设计流程 |
3.2.3 服装模块的划分 |
3.2.4 服装的制作工艺的模块化 |
3.3 模块化设计在服装上的应用 |
3.3.1 服装模块化构思 |
3.3.2 服装模块化生产 |
3.3.3 服装模块化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矿井下作业服模块化设计 |
4.1 井下作业服的结构设计 |
4.1.1 作业服结构的模块划分原则 |
4.1.2 作业服结构的模块划分 |
4.2 井下作业服的颜色设计 |
4.2.1 井下作业服颜色的警示性 |
4.2.2 井下作业服的颜色选择 |
4.3 井下作业服的材料选择 |
4.3.1 面料的选择 |
4.3.2 辅料的搭配 |
4.4 井下作业服的模块化设计展示 |
4.4.1 细节设计 |
4.4.2 模块化设计 |
4.4.3 实地试穿 |
第五章 课题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
5.1 课题研究的总结 |
5.2 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寺河矿覆岩定向水力压裂控制地表沉陷范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山开采沉陷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物下开采研究现状 |
1.2.3 煤矿水力压裂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寺河矿地质采矿条件分析及地表沉陷预计 |
2.1 矿井概述 |
2.2 5304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 |
2.2.1 5304工作面概述 |
2.2.2 5304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
2.3 地表建筑物现状 |
2.4 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预计 |
2.5 本章小结 |
3 煤层开采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规律分析 |
3.1 煤层开采覆岩移动的分带与分区 |
3.1.1 工作面垂直方向上的分带 |
3.1.2 工作面推进方向上的分区 |
3.2 采动影响下岩体移动和变形的断层效应 |
3.2.1 断层对覆岩移动及地表沉陷的控制作用 |
3.2.2 断层围岩结构滑移受力分析 |
3.2.3 大倾角断层覆岩结构演化规律的试验验证 |
3.3 构造弱面对覆岩移动及地表沉陷规律的影响 |
3.3.1 覆岩移动的分区特征 |
3.3.2 构造弱面影响下覆岩移动的分区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覆岩弱面对地表沉陷规律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
4.1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4.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4.3 覆岩弱面高度对地表沉陷的影响规律 |
4.3.1 不同高度弱面模型建立 |
4.3.2 覆岩及地表的竖直位移变形特征 |
4.4 覆岩弱面角度对地表沉陷的影响规律 |
4.4.1 不同角度弱面模型建立 |
4.4.2 覆岩及地表的竖直位移变形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井下定向水力压裂控制地表沉陷范围现场试验 |
5.1 试验地点与钻孔布置 |
5.2 试验机具与设备 |
5.3 定向水力压裂工艺与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地表移动观测及试验效果分析 |
6.1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
6.1.1 观测站设计原则 |
6.1.2 观测线设置及现场观测 |
6.2 观测数据分析 |
6.3 试验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覆岩控制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不足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 |
2.1 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的要点 |
2.2 开采前阶段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 |
2.3 试采试充阶段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 |
2.4 开采充填阶段膏体充填工作面岩层控制 |
2.5 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覆岩移动控制对液压支架、充填体的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3 算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
3.1 模型算例条件 |
3.2 算例结果与分析 |
3.3 数值模拟研究 |
3.4 E1302充采面回采前应力分布 |
3.5 E1302充采面回采过程中应力分布 |
3.6 E1302充采面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膏体充填工作面复合支撑系统研究 |
4.1 “充填体+承重岩层+巷道+煤柱”复合支撑系统 |
4.2 开切眼巷道桁架支护 |
4.3 “充填体+承重岩层+巷道+煤柱”复合支撑系统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关键因素的影响研究 |
5.1 膏体充填开采的空隙量守恒 |
5.2 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关键因素的模糊可拓分析 |
5.3 非稳定状态下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研究 |
5.4 稳定状态下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 |
6.1 工程概况 |
6.2 设计区域开采充填条件 |
6.3 上覆岩层组合结构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 |
6.4 地表建构筑物分布及其抗变形性能调查与分析 |
6.5 经济和社会效益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寺河煤矿采动工作面覆岩裂隙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动覆岩应力分布特征研究现状 |
1.2.2 采动覆岩裂隙发育规律研究现状 |
1.2.3 覆岩移动规律数值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煤体结构及基本力学性试验研究 |
2.1 煤的微观结构特征 |
2.2.1 矿物成分 |
2.2.2 比表面积 |
2.2.3 孔隙特征 |
2.2 煤的力学特征试验研究 |
2.2.1 加载速率对煤的单轴抗压特性分析 |
2.2.2 不同围压对煤的力学特性试验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采动上覆岩层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砂岩的拉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1 单轴压缩试验 |
3.1.2 巴西劈裂试验 |
3.2 砂岩的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2.1 直剪试验 |
3.2.2 多步压剪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4 煤层构造及采动覆岩移动特征理论分析 |
4.1 开采煤层地质特征 |
4.1.1 地形地貌 |
4.1.2 地质构造 |
4.1.3 煤层赋存 |
4.2 采动覆岩应力及裂隙演化规律分析 |
4.2.1 采动工作面覆岩应力分布特征 |
4.2.2 采动工作面覆岩裂隙演化特征 |
4.2.3 采动工作面顶板来压步距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采动覆岩裂隙演化及空隙率特征数值模拟 |
5.1 数值建模及参数的确定 |
5.1.1 设计原则和本构模型 |
5.1.2 边界条件和力学参数 |
5.2 不同推进距离下覆岩应力及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
5.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2 不同推进距离下覆岩垂向应力变化规律分析 |
5.2.3 不同推进距离下覆岩垂向裂隙变化规律分析 |
5.3 不同煤层倾角下覆岩应力及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
5.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2 不同倾角下覆岩垂向应力变化规律分析 |
5.3.3 不同倾角下覆岩垂向裂隙变化规律分析 |
5.4 采动覆岩裂隙空隙率变化特征研究 |
5.4.1 不同推进距离下采动覆岩裂隙空隙率特征 |
5.4.2 不同煤层倾角下采动覆岩裂隙空隙率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校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校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C.作者在校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D.作者在校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E.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赵庄二号井西盘区首采工作面顶煤及其上覆岩层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综放开采顶煤及顶板运移规律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放顶煤开采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工艺 |
1.2.2 国外顶煤及顶板变形与运移研究现状 |
1.2.3 国内放顶煤开采顶煤及顶板的运移规律研究 |
1.2.4 综放开采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盘区首采工作面概况 |
2.1 工作面位置以及采煤方法 |
2.2 工作面煤层赋存特征 |
2.3 工作面顶底板岩性赋存特征 |
2.4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
2.5 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情况 |
第三章 顶煤及其上覆岩层力学分析研究 |
3.1 工作面前方煤岩力学分析 |
3.1.1 前方支承压力变化规律 |
3.1.2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监测 |
3.2 顶煤及其上覆岩层力学参数测试及围岩性质评价 |
3.2.1 钻孔取芯方案 |
3.2.2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
3.3 顶煤及其上覆岩层钻孔窥视分析 |
3.4 顶煤及其上覆岩层应力分布数值模拟 |
3.4.1 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简介 |
3.4.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的建立 |
3.4.3 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 |
3.4.4 模拟方案 |
3.4.5 模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顶煤及其上覆岩层运移规律研究 |
4.1 顶煤变形破坏基本规律 |
4.2 顶煤及上覆岩层运移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
4.2.1 离散元程序3DEC简介 |
4.2.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3 模拟方案及结果分析 |
4.3 顶煤及上覆岩层运移的现场测试研究 |
4.3.1 观测内容及目的 |
4.3.2 观测方法 |
4.3.3 方案设计 |
4.3.4 观测结果 |
4.3.5 观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首采工作面矿压显现实测及支架适应性分析 |
5.1 矿压观测内容及方法 |
5.1.1 观测目的 |
5.1.2 观测内容 |
5.1.3 观测方案 |
5.2 顶板来压显现分析 |
5.2.1 工作面初次来压 |
5.2.2 工作面周期来压 |
5.2.3 支架初撑力统计分析 |
5.3 首采工作面回采巷道位移变形分析 |
5.4 首采工作面支架适应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技术锁定效应研究 |
1.3.2 路径依赖效应研究 |
1.3.3 路径创造效应研究 |
1.3.4 资源诅咒效应研究 |
1.3.5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科技创新研究 |
1.3.6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研究 |
1.3.7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概念及特征 |
2.1.1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概念的界定 |
2.1.2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概念的价值取向 |
2.1.3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 |
2.2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原理 |
2.2.1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机制的原型 |
2.2.2 高碳技术的科技创新锁定效应蔓延与演变 |
2.3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的理论分析 |
2.3.1 破解因素分析 |
2.3.2 破解路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性事实及形成机理分析 |
3.1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性事实描述 |
3.1.1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动能钝化 |
3.1.2 煤炭资源型地区开放创新系统封闭 |
3.1.3 煤炭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比例失衡 |
3.1.4 煤炭资源型地区创新环境支撑弱化 |
3.2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机理分析 |
3.2.1 资源产品生产锁定的基础性机理作用 |
3.2.2 煤炭资源产品生产锁定的增量性机理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4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算 |
4.1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1 变量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2 测算方法及模型的建立 |
4.2.1 测算方法 |
4.2.2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实证结果 |
4.3.1 研发阶段的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分析 |
4.3.2 成果转化阶段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依据 |
5.1.1 模型的设定 |
5.1.2 变量选择依据 |
5.2 变量测算和数据来源 |
5.2.1 变量测算 |
5.2.2 数据来源 |
5.3 模型检验 |
5.3.1 单位根检验 |
5.3.2 协整检验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5.4.1 研发阶段锁定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2 成果转化阶段锁定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路径 |
6.1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的路径创造依据 |
6.2 基于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战略 |
6.2.1 抓住国家跨省级行政区协同创新发展战略机遇 |
6.2.2 侧重在非煤领域开展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 |
6.2.3 优化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的内部动力机制 |
6.2.4 执行“走出去”适度优先的差异化路线 |
6.3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典型经验 |
6.3.1 非煤炭资源型地区“走出去”的实践探索 |
6.3.2 煤炭资源型地区“走出去”的大胆尝试 |
6.4 山西省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路径设计 |
6.4.1 山西省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现状概况 |
6.4.2 山西省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路径设计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目录 |
四、对晋煤集团采煤机应用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独立工矿区再开发研究 ——以晋城市老三矿为例[D]. 郭凌蔚.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十)——制造商变迁[J]. 葛世荣. 中国煤炭, 2021(03)
- [3]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装备回顾及展望[J]. 郭俊生. 中国煤炭, 2021(02)
- [4]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现状与智能探测前景展望[J]. 程建远,王会林. 智能矿山, 2020(01)
- [5]基于模块化理念下煤矿井下作业服的设计与研究[D]. 郭永超.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6]寺河矿覆岩定向水力压裂控制地表沉陷范围研究[D]. 冯占杰.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高效膏体充填工作面覆岩控制的理论研究[D]. 张猛.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8]寺河煤矿采动工作面覆岩裂隙演化规律研究[D]. 张水林. 重庆大学, 2019(01)
- [9]赵庄二号井西盘区首采工作面顶煤及其上覆岩层运移规律研究[D]. 刘松孟.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10]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研究[D]. 李刚. 太原理工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