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土地基上路堤滑坡事故的预防及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魏正明[1](2021)在《高填方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渐进破坏分析》文中指出对地基反力系数法中地基土体水平位移进行修正,将桩体断裂位置以上土的位移按系数分配给相邻桩体,然后将桩土位移差值代入微分方程求解桩身位移和弯矩,得出了桩体断裂后相邻桩体的变形与受力情况的计算公式。利用软件ABAQUS中的XFEM模块模拟了实际高填方路堤工程中桩体的弯矩、断裂位置及顺序,验证计算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理论公式对路堤边缘位置桩体的弯曲情况描述的较好,桩身弯矩变化规律、桩身弯矩最大值、最大值发生位置与数值计算模型拟合相近。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分配桩体断裂位置以上土的位移给相邻桩体并求解微分方程,能够有效描述桩体断裂后邻桩的弯矩增量,判断桩体的安全性。
王伟[2](2021)在《重庆地区软弱土斜坡路堤失稳机理及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重庆地区山区公路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软弱土斜坡路堤,由于路堤下的软弱土地基工程性质差,影响公路整体稳定性。常用的处治软弱土斜坡地基的方案是利用CFG桩、管桩、素混凝土桩等措施对地基进行加固,这些措施在实际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基处治失效,从而发生路堤滑塌、失稳和下沉等工程灾害,严重影响公路建设运营安全。所以研究一种针对重庆地区软弱土斜坡路堤的处治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本论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红层地区典型地质灾害失稳机理与新型防治方法技术研究”,以“重庆某高速公路高填方处治工程”为工程实例,在前期现场勘察工作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理论和数值研究:根据前期勘察成果,选取典型断面,采用极限平衡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利用三维数值软件建立仿真模型,模拟抗滑桩和CFG桩复合地基在路基填筑过程中的变形失稳,结合CFG桩桩体受力特征及破坏模式,分析总结了软弱斜坡路堤的失稳机理;根据路堤失稳机理提出两种处治方案,利用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两种方案的处治效果,并基于数学模糊法比选出最优方案。本文通过研究取得以下进展:(1)通过现场调查走访及地质勘察工作,获取该路段工程地质条件和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失稳区域的稳定性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失稳区在天然工况下安全系数为1.046,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安全系数为0.966,处于不稳定状态。(2)结合现场勘测数据,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三维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了深厚粉质黏土层处抗滑桩在不同填筑高度下的变形过程,结果表明随着路基填土的不断增加,最终桩体发生倾覆抗滑桩失稳。(3)利用建立的三维仿真模型模拟CFG桩复合地基填筑变形过程,对不同填筑高度下反压坡体的位移云图、剪应力图、安全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坡体的变形不断增加,塑性区在填筑完成后贯通,坡体整体出现失稳,结合地基内部桩体的受力特征和破坏模式进行分析,CFG桩在填筑过程中逐渐失效。(4)依据理论和数值分析成果,提出两种变更处治方案,方案一:抗滑桩支挡+加筋土;方案二:碎石桩复合地基+土体反压+排水设施+抗滑桩支挡。通过三维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了两种方案的处治效果。得出方案一处治后最大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分别控制在30.67mm和39.3mm。方案二处治后最大水平位移和沉降分别控制在20.57mm和92.25mm。参考相关规范和工程经验,两种方案均满足治理要求。(5)结合数值模拟成果,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两种处治方案的技术可靠性、施工难易性、施工安全性、施工工期、工程造价和环境影响6个影响因子综合评分,对比分析出方案二更具有工程可行性。论文成果将为重庆地区软弱土斜坡路堤失稳机理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工程实践提供借鉴,对保证公路安全建设及运营有着重要意义。
董文武[3](2020)在《山岭区斜陡坡路堤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幅员辽阔,丘陵和山地分布极其广阔,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强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山岭区修建斜陡坡地基路堤工程频遇,因而加强了研究斜陡坡地基路堤工程特性的必要性。本论文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响应面试验设计原理,通过犀牛软件建立模型,运用griddle划分网格,导入FLAC3D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斜陡坡地基路堤的稳定性和沉降变形,并分析了四因素的敏感性。得以下结果:(1)当斜陡坡地基的表面存在软土层时,对路堤的稳定性和变形沉降有较大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2)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对斜陡坡软土地基路堤工程进行模拟方案设计,安全系数和沉降值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四因素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土层表面坡度>软土厚度>重度γ>弹性模量E,软土层表面坡度的影响最为显着,当地基表面坡度为1:5时,安全系数平均值为1.13左右,可作为临界指标,指导工程实践。(3)运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原理对斜陡坡地基路堤工程进行模拟方法设计,安全系数作为响应值时,得出四因素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值>c值>斜陡坡地基表面坡度>路堤的填筑高度,当c值≥8Kpa,值≥20°时,安全系数的拟合均值≥1.3,在实际工程施工时,可选取c值、值满足以上指标的材料填筑斜陡坡地基路堤工程,有利于提高路堤的稳定性。路堤最大沉降值作为响应值时,得出四因素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填筑材料弹性模量>路堤的填筑高度>路堤的填筑材料重度γ>斜陡坡地基表面坡度,当路堤填筑材料弹性模量≥30Mpa时,路堤最大沉降值的拟合均值≤0.060m,沉降较小,在实际工程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路堤填筑材料的压实度,同时使填筑材料弹性模量大于30Mpa,有利于减少路堤沉降,从而减少斜陡坡地基路堤工程后期运营时由于沉降造成的维修费用。(4)对云南某道路路基边坡失稳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路基边坡失稳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严群[4](2020)在《孟加拉达卡铁路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相关建设的开展,国内建设单位越来越多的承接国际项目。海外各国的地质情况各异,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特点。孟加拉达卡铁路沿线广泛发育深厚软土,而且软土中云母含量较高。该铁路软基设计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由于原状土对水泥搅拌桩的强度影响很大,研究孟加拉软土中云母含量、目数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对路基工程的安全有十分重要的的意义,因为水泥土的强度直接决定了水泥搅拌桩的强度,水泥搅拌桩的强度直接影响路堤的稳定性和沉降。路堤设计尤其是高路堤设计必须进行稳定性和沉降计算。然而,国内规范中对考虑桩的路堤稳定性计算只参考了英标BS8006法和复合抗剪强度法,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差较大不能很好的指导设计、施工。并且,实际工程路堤的破坏形式都具有三维效应,因此开展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研究软土云母含量、目数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和水泥搅拌桩设计参数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便于工程计算、更符合软基路堤实际破坏形态的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1)通过考虑云母影响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总结出云母含量、目数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拟合出公式:z=1.1569-2.6526x+0.0025y(x:云母含量;y:云母目数;z: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数值模拟水泥搅拌桩强度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2)以PLAXIS 3D有限元软件为平台,综合分析水泥搅拌桩桩径、长度、桩间距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得出路堤下不同位置水泥搅拌桩的破坏模式分区,可以分为受压破坏、受弯破坏、受拉破坏三类,分别发生在路堤中心下方、路堤坡面下方、坡脚附近。为本文提出的路堤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提供依据。(3)以孟加拉达卡铁路的代表性横断面为算例,通过对比本文方法、BS8006法、复合抗剪强度法、数值计算的结果说明本文方法的实用性。
胡婷婷[5](2019)在《弱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其在堆填山体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及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大量弃土,也造成了弃土存放侵占耕地,运输过程也会影响城市干净整洁,受雨水冲刷产生次生灾害等问题。对此,利用弃土修建人造景观山体越来越受欢迎。然而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堆山造景,存在软土堆山料力学强度低,与周边建筑协调难度大,膨胀土属于特殊土,吸水缩胀较为剧烈,设计缺乏规范等问题,易造成工程事故。对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数学模型等方法,揭示了人造山体堆填料的力学特性,提出了堆填山体地基处理方法和山体整体稳定性计算方法,并改进了工程措施。通过研究得出:(1)开展室内试验,确定了人造山体堆填土的力学特性,其平均密度约为1.915g/cm3,平均比重约为2.693,塑性指数为19.17,压缩系数为0.264 MPa-1,压缩模量为6.815 MPa,属于中压缩性土。黏聚力为43.148kPa,内摩擦角为11.34°。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着含水率增加逐渐减少,随石灰含量增加而增加。(2)以合肥典型土为对象,具有弱膨胀土特征,分析了工程概况、地形地貌、环境条件地基土的构成、力学指标及特殊性岩土,确定了桩基持力层。选取DC模型或HSS模型,确定了模型参数。(3)利用大型岩土工程有限元设计计算软件——PLAXIS软件,模拟分析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采用HSS模型分析了人造山体堆填山体的应用效果。(4)提出了人造山体方案,开展了山体整体稳定性计算,提出了增加钻孔灌注桩数量来提高山体稳定性的措施。
杨新煜[6](2019)在《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稳定性问题是岩土力学的经典问题之一。为保证路堤稳定性,减小工后沉降,加快施工速度,刚性桩复合地基等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分析方法大都假定滑动面通过范围内的桩体同时发生剪切破坏,然而基于该方法设计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工程中出现了一些滑坡事故,表明了现有的稳定分析方法仍存在不足。本文采用离心机试验、数值模拟及公式拟合等方法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控制措施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采用离心机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刚性桩连续破坏及路堤失稳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以反映刚性桩破坏后性状的试验模拟方法及有限差分本构模型,揭示了无筋刚性桩复合地基首先在局部位置处发生桩体脆性弯曲破坏,引发相邻桩体的弯矩大幅度增加并发生弯曲破坏,进而产生由局部桩体的弯曲破坏传递至不同位置桩体的连续破坏,最终导致复合地基发生稳定破坏。以往不考虑不同位置桩体的连续破坏,假定桩体同时发生破坏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分析方法将显着高估路堤稳定性,为更准确计算分析路堤下复合地基的稳定性,应考虑局部位置桩体首先破坏并引发其它位置桩体连续破坏的路堤失稳机理。进一步分析了桩体类型、桩帽以及水平加筋体对桩体连续破坏及路堤稳定性的影响。不同类型桩体由于刚度不同,其受力情况及破坏模式存在显着差异,在路堤荷载作用下,水泥土搅拌桩易在路堤中心处首先发生弯剪破坏,并逐渐向坡脚处发展;刚性桩易在坡脚下部首先发生弯曲破坏,并向路堤中心处发展形成连续破坏。设置桩帽及水平加筋体可以显着降低路堤下桩体承受的拉应力及弯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桩体发生弯曲破坏,提高路堤稳定性,但局部桩体弯曲破坏引发连续破坏的路堤失稳模式并未改变。增大桩帽面积,在单层水平加筋体的基础上设置双层水平加筋体,以及联合使用桩帽及水平加筋体等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路堤稳定性。为预测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弯曲破坏并进行路堤稳定性评估,本文分析了复合地基中软土厚度、软土强度、弹性模量等土体参数,桩间距、桩体强度、刚度等桩体参数以及路堤荷载等对桩体拉应力的影响,上述参数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耦合作用及非线性特征。基于大量的变参数数值模拟,提出了一种可以预测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弯曲破坏的MARS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各变量与桩体弯曲破坏之间的耦合非线性关系,进而对路堤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与离心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证明该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数值模型的结果,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稳定控制的性能化设计研究。首先,分析了素混凝土桩配筋后的破坏后性状及其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配筋可以大幅度提高刚性桩弯曲破坏延性并提高路堤稳定性。基于复合地基中桩体连续破坏控制的思想,提出了路堤下复合地基关键桩的概念和分区非等强设计的性能化设计方法,通过提高关键桩桩体的抗弯强度及破坏延性即可有效提高路堤稳定性。其次,分析了含有下卧硬土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倾覆破坏,结果表明,桩体嵌固深度对路堤稳定性影响较大,基于桩体破坏模式的改变提出了临界桩长的概念,并根据不同位置处桩体受力特性及破坏模式,提出了分区非等长的性能化设计方法。
周禹熹[7](2019)在《软基填方路堤滑坡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以达陕高速公路某滑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达-陕高速公路某滑坡为例,研究软基填方路堤滑坡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结合现场变形情况及原位监测成果,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变形区域各个剖面变形异同,对软基填方边坡的类型和变形破坏模式进行分类,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影响软基填方路堤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了研究区域内典型的剖面进行物理模型试验,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和分析测量成果,分析了边坡对填方加载和降雨的响应机制,旨在研究不同类型的软基填方路堤滑坡的破坏模式和形成机制。最后对达-陕高速公路典型剖面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作用,探讨软基填方路堤的形成机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监测、试验、数值模拟三种手段揭示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其影响因素。达-陕高速公路路堤滑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填方加载和降雨引发,滑坡的产生也引起路堤产生了进一步的变形和破坏。(2)结合地质勘察资料与监测资料,从研究滑坡区域各剖面变形时间特征和变形空间特征入手,分析达-陕高速公路变形区域的变形特征。进而对比分析各剖面之间的变形差异和影响因素,总结归纳软基填方路堤的典型特征。(3)总结研究区域内各剖面变形情况和变形破坏现象,结合监测成果对软基路堤滑坡的类型,破坏模式以及变形破坏类型进行了初步分类。探讨了填方高度、软弱土层厚度、软弱土层与基岩接触面形态以及降雨因素对路堤变形的影响。(4)通过对选取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填方加载因素和降雨因素对不同形态剖面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填方路堤变形演变过程、破坏机理和影响因素。试验研发的位移监测系统能够较好的测量边坡表面的变形及位移,其能够对土质试验模型的蠕变变形进行测量。(5)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验证了填方高度因素与降雨因素是影响软基填方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它是填方边坡本身的稳定性和破坏形式的关键。
曹玲珑[8](2019)在《循环荷载下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性状研究》文中提出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是指在地基中设置刚柔性长短桩作为竖向加筋材料,并在垫层中设置水平加筋材料的地基加固方法。因其加固效果好、工期短、成本较低的特点,该技术常用于软土路基的加固。目前针对循环荷载下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性状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对循环荷载下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性状进行研究。以大比尺模型试验为研究手段,探究荷载频率、土工格栅加筋层数和支承桩类型对循环荷载作用下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坡顶沉降、土工格栅应变、桩身轴力分布及桩体荷载分担比的影响。使用Plaxis 3D软件模拟模型试验,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于杭州地区地质条件,根据实际工程尺寸建立复合地基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正交试验,确定桩帽尺寸、土工格栅层数、柔性桩桩长、格栅刚度等对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大小;通过数值对比试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对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性状的具体影响。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的坡顶沉降随着荷载循环次数增大而不断增大,但增长速度趋缓;增大循环荷载频率时,复合地基沉降也会随之增大;增加土工格栅层数能减小复合地基的累计沉降;仅采用柔性桩作为支承桩时,复合地基沉降明显大于采用刚柔性桩作为支撑桩的工况。循环荷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应变受荷载频率、格栅层数、支承桩类型的影响与复合地基坡顶沉降类似;土工格栅应变与其所在位置有关,刚性桩顶附近处土工格栅应变较大,桩间土位置处土工格栅应变较小。刚性桩与柔性桩桩身轴力分布情况不同,刚性桩起主要的承载作用;增大荷载频率和增加土工格栅层数均能提升桩体荷载分担比。采用Plaxis 3D进行数值模拟时获得的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变化规律、土工格栅应变分布规律、桩身轴力增长规律与模型试验相似,这表明采用Plaxis 3D分析复合地基性状是可行的。数值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刚性桩桩帽尺寸与土工格栅层数对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影响最大。数值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大桩帽尺寸能显着提升复合地基中桩体荷载分担比,减少复合地基最大沉降;增加土工格栅层数能略微提升桩体荷载分担比,小幅减小复合地基沉降最大沉降。研究结果可为循环荷载下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提供思路。
杨迅[9](2018)在《堆土对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线运营影响的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依据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线留下互通沿山河(运营桩号K76+740)到绕城高速公路文二西路附近三隆港(运营桩号K80+100)一段受堆土影响的评估工程,通过对该工程进行地质调查、稳定性分析、指标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综合分析的基础,对该段高速公路的安全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论文采用地形测量、工程地质测绘、钻探揭露、岩土取样试验绕城构筑物调查等手段进行区域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采用理正岩土软件对堆土的稳定性进行计算;采用模糊综合判据,根据经验和工程实际概况,建立了评价体系,利用MIDAS计算软件等工具对各个指标进行调查,计算总体安全等级。现场数据、计算软件结果、安全体系评价结果三者相互印证,给出整改意见。整改后工程安全,验证评价的正确性。通过研究得出:(1)7处断面堆土边坡评价结果为低风险,满足稳定要求。(2)8个桥梁总体上风险可控,但存在三个高风险点,即白浪滩2号桥、蒋家桥2号桥和蒋家桥1号桥,需进行整改,其他桥梁为中低风险,在加强监测和观测的基础上基本能正常使用,也可采用相应的措施减低风险。
王世伟[10](2018)在《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与效果评价解析》文中提出软土地基是市政道路建设中常遇到的一类问题,由于土壤含水量高且透气性差,因此承载力比较弱,地质结构稳定性差,施工期间常出现地面开裂乃至路基整体坍塌等安全事故,导致施工中断。目前,针对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在工程建设中,可采用的处理技术方法有强夯法、置换法、深层搅拌法、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等。在一个隧道连接线道路工程中,遇到了长达半程的软基问题,采用粉喷桩联合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技术方案,取得了满意效果。文章就此对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与效果评价展开分析。
二、软土地基上路堤滑坡事故的预防及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土地基上路堤滑坡事故的预防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高填方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渐进破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土体位移的桩侧受力分析 |
1.1 单桩侧向压力分析 |
1.2 断桩后临近桩侧向压力分析 |
2 实际工程计算 |
3 数值模型计算分析 |
3.1 数值模型建立 |
3.2 桩身弯矩对比 |
3.3 桩体断裂位置及顺序 |
4 结论与建议 |
(2)重庆地区软弱土斜坡路堤失稳机理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斜坡软弱土研究现状 |
1.2.2 软弱土斜坡路堤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软弱土斜坡路堤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1 项目背景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地貌特征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2.2.4 地质构造及地震 |
2.3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
2.4 原设计方案及变形情况 |
2.4.1 抗滑桩失稳原因分析 |
2.4.2 补救措施及项目现状 |
2.5 CFG复合地基失稳因素分析 |
2.5.1 地质条件因素 |
2.5.2 施工因素 |
2.6 监测方案 |
2.6.1 监测内容及目的 |
2.6.2 监测频率 |
第三章 软弱土斜坡路堤失稳变形机理 |
3.1 典型断面选取 |
3.2 稳定性理论计算 |
3.2.1 计算剖面的确定 |
3.2.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3.2.3 计算公式的选择 |
3.2.4 稳定性计算结果与评价 |
3.3 模型建立及参数的选取 |
3.3.1 模型的建立 |
3.3.2 本构模型及参数的确定 |
3.3.3 边界条件 |
3.3.4 设置监控点 |
3.4 抗滑桩失稳模拟分析 |
3.4.1 工况介绍 |
3.4.2 结果分析 |
3.5 CFG桩复合地基失稳模拟分析 |
3.5.1 工况介绍 |
3.5.2 CFG桩复合地基位移变化分析 |
3.5.3 CFG桩复合地基剪切应变增量分析 |
3.5.4 CFG桩复合地基安全系数 |
3.5.5 不同位置桩体受力特征及破坏模式 |
3.5.6 桩体的抗滑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弱土斜坡路堤失稳处治措施及方案比选研究 |
4.1 软弱土斜坡地基加固措施及机理研究 |
4.2 治理方案思路及设计 |
4.2.1 处治方案设计思路 |
4.2.2 处治方案设计 |
4.3 抗滑桩支挡与加筋土路基处治效果分析 |
4.3.1 抗滑桩理论计算 |
4.3.2 模型的建立 |
4.3.3 本构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4.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 碎石桩处治效果分析 |
4.4.1 碎石桩与CFG桩作用机理对比分析 |
4.4.2 流固耦合分析 |
4.4.3 模型的建立 |
4.4.4 本构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4.4.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 处治方案比选 |
4.5.1 处治方案技术可靠性 |
4.5.2 处治方案施工可行性 |
4.5.3 处治方案经济效益对比 |
4.5.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处治方案优选 |
4.5.5 对比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次研究不足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 |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实践 |
(3)山岭区斜陡坡路堤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斜陡坡软弱地基路堤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斜陡坡地基路堤土工试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斜陡坡软弱地基路堤的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
1.2.3 路堤稳定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路堤稳定性的设计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地基条件的路堤稳定性影响分析 |
2.1 陡坡软弱地基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2.1.1 Flac3D数值计算原理 |
2.1.2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
2.1.3 数值计算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2.2 模拟分析所得结论与工程措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正交原理的斜陡坡软土地基的路堤稳定性分析 |
3.1 “软土”与“斜陡坡软土”的异同 |
3.1.1 “软土”的判别标准 |
3.1.2 软土的分类成因 |
3.1.3 软土的分布 |
3.1.4 斜陡坡软土的成因、分布 |
3.1.5 斜陡坡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
3.1.6 “软土”与“斜陡坡软土”差异 |
3.2 斜陡坡软弱地基分类 |
3.2.1 山区丘间槽谷坡洪积软弱土地基 |
3.2.2 非沉积型斜坡软弱土地基 |
3.2.3 湖泊相软土边缘地基 |
3.2.4 斜坡松散堆积体地基 |
3.3 软土地基的处理 |
3.4 斜陡坡软土地基的路堤稳定性分析 |
3.4.1 建立山区丘间槽谷坡洪积软弱土地基路堤模型 |
3.4.2 模拟试验正交设计 |
3.4.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5 模拟分析所得结论与工程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响应面原理的斜陡坡地基的路堤稳定性分析 |
4.1 响应面试验设计原理 |
4.1.1 响应面试验设计概述 |
4.1.2 响应面试验设计软件概述 |
4.1.3 响应面试验数据分析的主要任务 |
4.2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原理 |
4.2.1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概述 |
4.2.2 中心复合试验类型 |
4.2.3 试验类型的确定 |
4.3 试验因素 |
4.3.1 影响斜陡坡地基路堤稳定性的因素边界 |
4.3.2 影响斜陡坡地基路堤沉降的因素边界 |
4.4 模拟试验中心复合设计 |
4.5 FLAC~(3D)数值模拟试验 |
4.5.1 模拟试验安全系数计算 |
4.5.2 模拟试验路堤最大沉降值计算 |
4.6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4.6.1 斜陡坡地基路堤稳定性的模拟试验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
4.6.2 斜陡坡地基路堤沉降的模拟试验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
4.7 模拟分析所得结论与工程措施 |
4.8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山岭区斜陡坡地基路堤滑坡及防治措施案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道路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5.2.1 气象 |
5.2.2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
5.2.3 地形地貌 |
5.2.4 地层岩性及性质 |
5.3 滑坡发展趋势预测 |
5.4 滑坡及变形现象 |
5.5 数值模拟分析 |
5.5.1 建立数值分析模型 |
5.5.2 数值模拟分析参数 |
5.5.3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
5.6 滑坡原因分析 |
5.7 治理措施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孟加拉达卡铁路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研究现状 |
1.2.2 地基或边坡三维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搅拌桩加固机理及其破坏模式 |
2.1 水泥土的加固机理 |
2.1.1 水泥的水化、水解作用 |
2.1.2 硬凝反应 |
2.1.3 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 |
2.1.4 碳酸化作用 |
2.1.5 结晶作用 |
2.1.6 改良原状土 |
2.1.7 填充作用 |
2.2 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
2.2.1 土质与强度 |
2.2.2 水泥掺入比与强度 |
2.2.3 龄期与强度 |
2.2.4 搅拌方法与强度 |
2.3 水泥搅拌桩的破坏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孟加拉达卡铁路软土工程地质性质研究 |
3.1 工程背景 |
3.1.1 工程地质概况 |
3.1.2 软土特性 |
3.2 考虑云母影响的水泥土强度试验方案 |
3.2.1 3D打印模具制作 |
3.2.2 不同云母含量、目数的水泥土强度试验方案 |
3.3 水泥土强度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搅拌桩软基三维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4.1.1 PLAXIS3D介绍 |
4.1.2 有限元方程 |
4.1.3 计算模型及其参数 |
4.2 水泥搅拌桩桩长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3 水泥搅拌桩桩径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4 水泥搅拌桩桩间距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5 水泥搅拌桩桩体破坏模式的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 |
5.1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 |
5.1.1 理论分析 |
5.1.2 条块划分与计算步骤 |
5.2 规范计算方法 |
5.2.1 复合抗剪强度指标法 |
5.2.2 英标BS8006法 |
5.2.3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
5.3 四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
5.3.1 工程算例 |
5.3.2 案例计算过程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弱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其在堆填山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人造山体工程研究现状 |
1.2.2 土体填料改良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控制填筑山体及地基变形的技术措施 |
1.2.4 合肥膨胀土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堆填山体的重塑土室内试验研究 |
2.1 天然含水率及密度测试 |
2.1.1 天然含水率测试 |
2.1.2 天然密度测试 |
2.1.3 比重测试 |
2.2 液限塑限联合测试 |
2.3 渗透及固结测试 |
2.3.1 渗透测试 |
2.3.2 固结测试 |
2.4 力学强度测试 |
2.4.1 剪切试验 |
2.4.2 三轴抗压强度测试 |
2.4.3 含水率对重塑土强度影响 |
2.4.4 石灰掺量对重塑土强度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体本构模型与参数确定 |
3.1 土体的本构模型及参数选取 |
3.1.1 弹性类模型 |
3.1.2 弹-理想塑性模型 |
3.1.3 硬化类弹塑性模型 |
3.1.4 小应变模型 |
3.2 合肥山体所在场地地质情况 |
3.2.1 拟建工程概况 |
3.2.2 地形地貌及环境条件 |
3.2.3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
3.2.4 特殊性岩土 |
3.2.5 桩基持力层的选择与建议 |
3.3 合肥典型土计算参数选取 |
3.3.1 HSS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
3.3.2 合肥典型土层HSS模型参数建议取值 |
3.4 嵌入桩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堆填山体的结构研究 |
4.1 合肥山体工程布置 |
4.2 山体计算剖面选取 |
4.3 剖面数值模拟分析 |
4.3.1 剖面1-1数值模拟分析 |
4.3.2 剖面2-2数值模拟分析 |
4.3.3 剖面3-3数值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基处理方法 |
1.1.2 复合地基定义及分类 |
1.1.3 复合地基的作用 |
1.1.4 复合地基的破坏类型 |
1.2 复合地基连续破坏 |
1.2.1 连续破坏问题与研究现状 |
1.2.2 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连续破坏现象 |
1.3 复合地基支承路堤失稳破坏模式的研究现状 |
1.3.1 散体类桩体 |
1.3.2 半刚性桩加固体 |
1.3.3 刚性桩加固体 |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路堤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连续破坏的离心机试验 |
2.1 引言 |
2.2 离心机试验设计 |
2.2.1 土工离心机 |
2.2.2 试验方案与布置 |
2.2.3 土体的制备 |
2.2.4 模型桩的制备 |
2.3 离心机试验流程 |
2.3.1 插桩及路堤填筑 |
2.3.2 施加路堤顶面超载 |
2.4 离心机试验结果 |
2.4.1 桩体破坏顺序 |
2.4.2 路堤顶面超载 |
2.4.3 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
2.4.4 土压力变化情况 |
2.4.5 坡脚位置土体隆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路堤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连续破坏的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刚性桩破坏后性状及复合地基的模拟 |
3.2.1 本构模型 |
3.2.2 本构模型验证 |
3.2.3 复合地基模型验证 |
3.3 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 |
3.3.1 数值模型 |
3.3.2 材料参数 |
3.3.3 路堤稳定安全系数及稳定极限超载 |
3.4 刚性桩复合地基连续破坏机理分析 |
3.4.1 路堤填筑完成后桩体受力情况 |
3.4.2 桩体首次弯曲破坏 |
3.4.3 稳定极限超载下的桩体连续破坏 |
3.4.4 桩体破坏顺序及破坏位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桩体类型对复合地基支承路堤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桩体的不同破坏后性状 |
4.2.1 桩体破坏后性状的单元分析 |
4.2.2 桩体破坏后性状的整体分析 |
4.3 数值模型 |
4.4 不同桩型稳定性及破坏模式 |
4.4.1 不同桩型及破坏后性状下稳定极限超载 |
4.4.2 不同桩型桩体受力特性 |
4.4.3 不同桩型桩体受力随荷载变化情况 |
4.5 桩体弹性模量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5.1 桩体弹性模量对桩体受力的影响 |
4.5.2 桩体临界弹性模量及复合地基临界荷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帽及水平加筋体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5.1 引言 |
5.2 工程案例及模型验证 |
5.2.1 工程案例 |
5.2.2 数值模型验证 |
5.3 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及破坏模式 |
5.3.1 桩帽与桩体间接触对桩体受力影响 |
5.3.2 带帽刚性桩的破坏模式 |
5.3.3 带帽刚性桩的连续破坏 |
5.4 桩帽尺寸对复合地基影响的参数分析 |
5.4.1 桩帽尺寸对桩体受力的影响 |
5.4.2 桩帽尺寸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5.5 水平加筋体对桩体受力及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5.5.1 单层水平加筋体对桩体受力的影响 |
5.5.2 单层水平加筋体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5.5.3 双层水平加筋体对桩体受力及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5.5.4 桩帽联合水平加筋体对桩体受力及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预测方法 |
6.1 引言 |
6.2 各设计参数对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性影响分析 |
6.2.1 数值模型 |
6.2.2 数值计算结果 |
6.3 预测桩体受力的MARS模型 |
6.3.1 MARS简介 |
6.3.2 MARS拟合结果 |
6.3.3 MARS模型准确性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弯曲破坏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分区非等强稳定控制方法 |
7.1 引言 |
7.2 钢筋混凝土桩弯曲特性的模拟 |
7.2.1 本构模型 |
7.2.2 模型验证 |
7.3 数值模拟与对比 |
7.3.1 模型几何与边界情况 |
7.3.2 材料参数及模拟过程 |
7.3.3 计算结果对比 |
7.4 分区非等强设计方法 |
7.4.1 桩体区域划分 |
7.4.2 单桩配筋加强 |
7.4.3 两根桩配筋加强 |
7.4.4 最优配筋加强顺序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倾覆破坏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分区非等长稳定控制方法 |
8.1 引言 |
8.2 失稳工程介绍 |
8.3 数值模拟 |
8.4 数值模拟与离心机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8.4.1 桩体弯矩 |
8.4.2 桩土变形 |
8.5 嵌固深度对复合地基性能的影响及分区非等长设计方法 |
8.5.1 嵌固深度对路堤极限超载的影响 |
8.5.2 嵌固深度对桩体破坏模式的影响 |
8.5.3 嵌固深度对桩体受力的影响 |
8.5.4 分区非等长设计 |
8.6 关于倾斜嵌固层对于桩体破坏模式影响的讨论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软基填方路堤滑坡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以达陕高速公路某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研究的发展过程 |
1.2.2 软基填方边坡研究现状 |
1.2.3 滑坡形成机制研究现状 |
1.2.4 降雨对填方路基边坡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地质环境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气象与水文条件 |
2.3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
2.4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2.4.1 地形地貌 |
2.4.2 地层岩性 |
2.4.3 水文地质条件 |
2.4.4 人类工程活动 |
2.5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
2.5.1 滑体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
2.5.2 滑动带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
2.5.3 滑床物理力学性质 |
第3章 滑坡的变形特征分析 |
3.1 监测布置 |
3.2 滑坡的变形特征分析 |
3.2.1 滑坡的变形时间特征分析 |
3.2.2 滑坡的空间特征分析 |
3.3 滑坡各剖面变形差异分析 |
3.3.1 填方高度导致变形差异 |
3.3.2 软基厚度导致变形差异 |
3.3.3 软硬接触面形态不同导致变形差异 |
3.4 小结 |
第4章 软基填方路堤边坡失稳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填方路堤边坡的分类 |
4.1.1 分类目的及原则 |
4.1.2 斜坡填方路堤边坡和普通填方堤基边坡 |
4.1.3 凹槽形接触面边坡 |
4.1.4 非凹槽形接触面边坡 |
4.2 软基填方路堤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及破坏类型 |
4.2.1 软基填方路堤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 |
4.2.2 软基填方路堤边坡的破坏类型 |
4.3 软基填方路堤滑坡的形成机制 |
4.3.1 土的压缩性 |
4.3.2 地基变形机理 |
4.3.3 路堤滑坡的形成机制 |
4.4 影响软基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4.4.1 填方高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4.2 软基厚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4.3 接触面形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4.4 降雨对并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滑坡形成机制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5.1 试验系统及试验模型 |
5.1.1 加载及降雨模拟系统 |
5.1.2 测量系统的设计 |
5.1.3 填方路堤模型选取 |
5.1.4 试验材料的配制 |
5.1.5 分级加载设计 |
5.1.6 降雨时间设计 |
5.2 普通凹槽形接触面填方路堤边坡试验 |
5.2.1 试验模型设计 |
5.2.2 试验过程 |
5.2.3 位移变化及分析 |
5.2.4 含水率变化及分析 |
5.2.5 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
5.2.6 试验结果分析 |
5.3 斜坡凹槽形接触面填方路堤边坡试验 |
5.3.1 试验模型设计 |
5.3.2 试验过程 |
5.3.3 位移变化及分析 |
5.3.4 含水率变化及分析 |
5.3.5 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
5.3.6 试验结果分析 |
5.4 非凹槽形接触面填方路堤边坡试验 |
5.4.1 试验模型设计 |
5.4.2 试验过程 |
5.4.3 位移变化及分析 |
5.4.4 含水率变化及分析 |
5.4.5 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
5.4.6 试验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滑坡形成机制数值模拟 |
6.1 计算参数选取 |
6.2 模型的建立 |
6.3 滑坡的形成机制分析 |
6.3.1 填方体高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6.3.2 软弱地基厚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6.3.3 接触面形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6.3.4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6.3.5 滑坡的形成机制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循环荷载下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循环荷载下刚柔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1 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2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3 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循环荷载下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简介 |
2.1 模型试验相似分析 |
2.2 模型试验方法 |
2.2.1 试验目的与方案 |
2.2.2 试验模型与材料 |
2.2.3 加载方法 |
2.2.4 试验仪器与操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循环荷载下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1 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的坡顶沉降分析 |
3.1.1 上部荷载的影响 |
3.1.2 支承桩类型的影响 |
3.1.3 格栅层数的影响 |
3.2 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的土工格栅应变分析 |
3.2.1 上部荷载的影响 |
3.2.2 支承桩类型的影响 |
3.2.3 格栅层数的影响 |
3.3 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中支承桩的桩身轴力分析 |
3.3.1 上部荷载的影响 |
3.3.2 支承桩类型的影响 |
3.3.3 格栅层数的影响 |
3.4 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中桩体荷载分担比分析 |
3.4.1 上部荷载的影响 |
3.4.2 支承桩类型的影响 |
3.4.3 格栅层数的影响 |
3.5 有限元模拟验证 |
3.5.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3.5.2 材料参数与界面参数 |
3.5.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3.5.4 计算步骤设置 |
3.5.5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3.6 工程建议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正交设计的循环荷载下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数值试验 |
4.1 概述 |
4.2 正交方案设计 |
4.3 数值模型设置 |
4.3.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4.3.2 材料参数与界面参数 |
4.3.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4.3.4 计算步骤设置 |
4.4 数值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4.1 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4.4.2 复合地基水平位移分析 |
4.5 数值对比试验方案 |
4.6 数值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
4.6.1 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4.6.2 土工格栅张拉力分析 |
4.6.3 荷载分担比分析 |
4.7 工程建议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堆土对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线运营影响的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评价起源 |
1.2.2 工程的安全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绕城高速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绕城高速公路及沿线调查概况 |
2.2.1 绕城高速公路概况 |
2.3 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 |
2.3.1 自然地理 |
2.3.2 沿线工程地质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堆土稳定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计算方法 |
3.3 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受堆土影响的绕城高速公路的安全评价分析 |
4.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4.2 工程安全评价体系 |
4.2.1 安全评估体系原则 |
4.2.2 评价指标及权重体系 |
4.2.3 隶属度及评价等级 |
4.3 工程条件 |
4.3.1 气候条件 |
4.3.2 周边环境 |
4.3.3 地质条件 |
4.3.4 堆土条件 |
4.4 绕城结构物 |
4.4.1 绕城桥梁 |
4.4.2 绕城路基 |
4.5 短期影响 |
4.5.1 堆土稳定性分析 |
4.5.2 短期观测数据及分析 |
4.5.3 短期观测数据与稳定性分析对比 |
4.6 中长期影响分析 |
4.6.1 公路工后位移预测及桥梁结构验算 |
4.6.2 公路运营状况调查及检测 |
4.7 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 |
4.7.1 评估对象 |
4.7.2 路基风险体系安全评价 |
4.7.3 绕城桥梁风险体系安全评价 |
4.7.4 路基及桥梁安全隐患点及改善建议 |
4.8 本章小结 |
5 工后检测和对比验证 |
5.1 路基段 |
5.2 桥梁段 |
5.3 工后观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工程地质概况表 |
附录2 安全评价相关表 |
附录3 模型分析结果图 |
作者简介 |
(10)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与效果评价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软土地基概述 |
1.1 沉降量问题 |
1.2 涌土问题 |
2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
2.1 强夯法 |
2.2 置换法 |
2.3 深层搅拌法 |
2.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 |
3 工程实例分析 |
3.1 工程实例及软基处理方案 |
3.2 软基处理效果 |
4 结束语 |
四、软土地基上路堤滑坡事故的预防及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填方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渐进破坏分析[J]. 魏正明. 铁道建筑, 2021(06)
- [2]重庆地区软弱土斜坡路堤失稳机理及控制研究[D]. 王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山岭区斜陡坡路堤稳定性研究[D]. 董文武.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孟加拉达卡铁路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D]. 严群.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弱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其在堆填山体中的应用研究[D]. 胡婷婷. 浙江大学, 2019(01)
- [6]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D]. 杨新煜. 天津大学, 2019(06)
- [7]软基填方路堤滑坡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以达陕高速公路某滑坡为例[D]. 周禹熹.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循环荷载下刚柔性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性状研究[D]. 曹玲珑.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9]堆土对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线运营影响的安全评价研究[D]. 杨迅. 浙江大学, 2018(01)
- [10]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与效果评价解析[J]. 王世伟. 工程技术研究,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