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壳蛋鸡人工养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进春,龚洋,李华英,李莉,何瑞,闫文婧[1](2021)在《凝结芽孢杆菌、姜黄素和免疫复合制剂对夏季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提出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姜黄素和免疫复合制剂对夏季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16 000只186日龄绿壳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 000只鸡。对照组蛋鸡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Ⅰ~Ⅲ组蛋鸡日粮中分别添加4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制剂、100 mg/kg姜黄素制剂、500 mg/kg免疫复合制剂。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6 w。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和Ⅲ组蛋鸡产蛋率均显着提高(P<0.05);Ⅰ组鸡蛋蛋壳相对重显着提高(P<0.05);Ⅱ组、Ⅲ组蛋鸡血清白蛋白含量及试验各组血清白球比(A/G)有提高趋势,其中Ⅱ组、Ⅲ组白球比显着提高(P<0.05)。研究表明,夏季绿壳蛋鸡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姜黄素和免疫复合制剂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蛋鸡产蛋率,降低料蛋比,改善蛋品质,提高血清白蛋白含量或白球比水平,增强抗病力。日粮添加免疫复合制剂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改善效果较好。
刘华格,倪慧勇,张志全,刘慧芳[2](2021)在《太行鸡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举措》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供给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消费者对优质禽蛋、禽肉等禽产品需求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下,太行鸡的饲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太行鸡是分布于河北省中西部的地方鸡种,2015年通过了国家品种资源委员会鉴定。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太行鸡以其体型小、耗料少、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蛋肉品质好等独特品种特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截至目前,我省太行鸡的饲养量已达到1200万只以上。一、太行鸡发展现状(一)主要分布区域2015年以前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境内的邯郸以北、
杨艳[3](2021)在《绿壳蛋鸡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味和营养需求也不断提高。绿壳蛋鸡又名东乡鸡,是我国特有的禽种,因其所产的蛋壳呈绿色而得名。绿壳鸡蛋因具有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胆固醇、低脂肪的优点,是天然的保健食品,也是孕妇及婴幼儿的首选健康食品,市场上一般是订单销售,供不应求,而且售价较高,利润可观,养殖前景十分广阔。吉林省很多地区的地形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区,
高晗[4](2021)在《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沙门氏菌能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门氏菌是一类分布广泛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宿主范围广,包括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鸡、鸭等家禽,猪、马、牛家畜等。人类食用了患病或者带菌动物的肉,乳制品或蛋类会感染沙门氏菌。家禽是携带沙门氏菌的重要载体,沙门氏菌病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及鸡副伤寒等,其中鸡白痢是威胁我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疫病之一。通过研究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鸡白痢沙门氏菌能力的影响,可以为益生菌在种鸡群防控鸡白痢中的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撑。因此,本研究选择山东省地方品种鸡群绿壳蛋鸡为试验材料,探究绿壳蛋鸡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易感性,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和抗鸡白痢沙门氏菌能力的影响,为种鸡群防控鸡白痢提供实验数据,进一步为生产与实践服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丁酸梭菌影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30日龄绿壳蛋鸡的致病性探究64只1日龄绿壳蛋鸡按照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LCB组、HCB组和SB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108CFU/Kg丁酸梭菌,1×109CFU/Kg丁酸梭菌,0.1%饲料级丁酸钠。饲养30d时,对照组和试验组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2×109CFU/只),试验期为37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109CFU/Kg丁酸梭菌显着降低了绿壳蛋鸡的采食量(P<0.05),对免疫器官指数无显着影响(P>0.05),沙门氏菌在不同脏器定植数量统计结果显示:与CON相比,HCB组能够显着的降低沙门氏菌在肝脏组织、脾脏组织和盲肠内容物中的定植数量(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饲喂丁酸梭菌能够显着降低由于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细胞因子IL-6和TNF-α表达水平的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丁酸梭菌可减轻鸡白痢沙门氏菌对绿壳蛋鸡肝脏,脾脏组织的病变程度;盲肠内容物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HCB组(1×109CFU/Kg丁酸梭菌)的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CON组(P>0.05),表明丁酸梭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绿壳蛋鸡盲肠内容物菌群的多样性,丰富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本研究表明丁酸梭菌可以提高30日龄绿壳蛋鸡抗病力,减缓由于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炎症疾病。2.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沙门氏菌能力的探究将256只18周龄绿壳蛋鸡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LCB组、HCB组和SB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107CFU/Kg丁酸梭菌,1×108CFU/Kg丁酸梭菌,0.1%饲料级丁酸钠。试验第12W时,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2×109CFU/只),攻毒后1W处死鸡只并检测指标。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和采食量无显着影响(P>0.05),HCB组可显着提高21-24周龄绿壳蛋鸡的哈氏单位和蛋白高度(P<0.05),对蛋黄指数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在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丁酸梭菌可以改善由于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绿壳蛋鸡蛋白高度的降低(P<0.05)和产蛋率的下降(P>0.05)。本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的蛋品质有提升作用,同时可以增强机体对沙门氏菌的抵抗能力。
李玲[5](2021)在《饲粮中不同添加成分对鸡蛋品质及其功能成分的影响》文中认为为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成分(虾青素、叶酸、硒)对蛋鸡的产蛋率、蛋品质以及功能性成分富集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均匀一致的70周龄的坝上长尾鸡120只,白来航鸡180只,东乡黑鸡120只,随机分别分为4组(对照组和三个试验组),坝上长尾鸡、东乡黑鸡每组30只,白来航鸡每组4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在基础饲粮上添加硒0.008 g/kg、虾青素1.5 g/kg、叶酸1 g/kg;试验2组在基础饲粮上添加硒0.011 g/kg、虾青素3 g/kg、叶酸2 g/kg;试验3组在基础饲粮上添加硒0.014 g/kg、虾青素4.5 g/kg、叶酸3 g/kg。为研究比较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对DHA和EPA富集能力,试验按上述标准选取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各40只作为试验鸡,饲粮中添加一定含量的亚麻油粉和亚麻籽,比较三个品种蛋鸡的DHA和EPA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1.饲喂不同浓度的虾青素、叶酸和硒对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产蛋率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随着不同添加成分浓度的提高,产蛋率的下降幅度减少。2.饲喂不同浓度的虾青素、叶酸和硒对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品质中的蛋壳颜色、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等无显着影响(P>0.05),但对三个品种鸡的蛋黄颜色有显着(P<0.05)或极显着差异(P<0.01)。表明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的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能显着改善蛋黄颜色,其中试验3组蛋黄颜色最深,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53.58%(P<0.01)、22.18%(P<0.01)和24.82%(P>0.01);试验3组在试验前和试验后的蛋黄颜色加深幅度最大,分别提高了26.86%(P<0.01)、22.18%(P<0.01)和17.24%(P>0.05)。3.随着饲粮中添加硒的浓度升高,硒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的鸡蛋的富集量呈递增趋势,试验3组三个品种蛋中硒的富集量均达最高,分别为1.006 mg/kg、1.458 mg/kg、1.145 mg/kg。与对照组相比,坝上长尾鸡提高了673.85%,白来航鸡提高了865.56%,东乡黑鸡提高了663.33%。白来航鸡蛋中富硒量超过食品安全需要量(富硒鸡蛋中硒安全需要量<1.2 mg/kg)。因此,建议白来航鸡硒的添加量不宜超过0.014 g/kg。4.随着在饲粮中添加叶酸的浓度升高,鸡蛋中叶酸富集的含量呈现递增趋势。试验3组三个品种鸡蛋中的叶酸富集量最高,分别为41.0μg/100 g、44.4μg/100 g、55.0μg/100 g。与对照组相比,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分别提高了10.22%、39.62%和31.58%。研究表明,每100克鸡蛋含叶酸量为100-130μg以上为富叶酸鸡蛋。因此,本试验结果未达到富叶酸要求。5.随着在饲粮中添加硒的浓度升高,三个品种鸡硒在胸肌中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试验3组三个品种胸肌中的硒富集量达最高,分别为0.18 mg/kg、0.20mg/kg、0.18 mg/kg。与对照组相比,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分别提高了38.46%、17.65%和28.57%。研究认为硒含量达到0.2 mg/kg为富硒产品,因此,白来航鸡胸肌中硒含量达到富硒产品要求,而坝上长尾鸡和东乡黑鸡则未达富硒要求。6.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鸡蛋中富集DHA和EPA研究表明:坝上长尾鸡(DHA 1.0167%;EPA0.6527%)>东乡黑鸡(DHA 0.7470%;EPA0.5590%)>白来航鸡(DHA 0.7370%;EPA 0.4527%)。坝上长尾鸡的鸡蛋中的DHA含量分别比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高了37.95%和36.10%;坝上长尾鸡的鸡蛋中的EPA含量分别比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高了44.18%和16.76%。表明坝上长尾鸡对DHA和EPA的富集能力较强。
张宝全[6](2021)在《蛋鸡体重评估的视觉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智能化养殖已经成为畜禽养殖的重要研究领域,而在家禽养殖中,体重对鸡产肉、产蛋性能影响较大,是反映鸡舍饲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舍内平养绿壳蛋鸡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了圈养环境下蛋鸡体重评估系统的搭建,蛋鸡图像背景分割算法,粘连鸡只的分离算法,特征优化算法,体重估测模型的建立以及蛋鸡体重评估软件的编写。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搭建了用于蛋鸡体重评估的视觉检测系统。主要进行了监控摄像机的选型、相机的标定与图像的矫正以及检测系统的搭建。(2)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鸡群个体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图像掩模下的灰度共生矩阵,提取出能量、熵、对比度以及相关性四个纹理特征,对纹理特征分析后确定目标与背景的分割阈值,从而实现蛋鸡图像背景分割。针对羽毛颜色不同、光照强度不同的200幅蛋鸡图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分割偏差为3.6%,最大分割偏差为8.7%。(3)对于存在粘连的鸡只,提出了一种基于凹点分析法的粘连鸡体分割新方法。通过分析粘连区域的凸缺陷轮廓,使用正方形模板确定凹点位置,然后根据凹点随机匹配原则确定正确的匹配方式,最终实现粘连鸡体的分割。对不同数量的粘连鸡体分割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分割准确率为92.8%,平均运行时间为2.817s。(4)筛选出日龄特征和投影面积、周长、最大内切圆半径、最小外接矩形长宽以及椭圆拟合长短轴7种图像特征。针对蛋鸡不同形态下,头尾部的无规则摆动对图像特征稳定性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拟合的蛋鸡去头去尾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蛋鸡轮廓进行椭圆拟合,然后通过计算蛋鸡轮廓像素点与椭圆边界的距离确定蛋鸡头尾部顶点,最后使用掩模消除法去除蛋鸡头尾部。使用该算法对蛋鸡啄食、静止、走动和转身四种不同形态下的图像进行去头去尾处理,结果表明,与去头去尾前相比,图像特征的相对极差至少减少了14.41%,说明该算法有效提升了蛋鸡不同形态下图像特征的稳定性。(5)针对特征之间的共线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岭回归分析的蛋鸡体重预测模型。对单只蛋鸡的体重预测结果表明,决定系数R2为0.964,平均相对误差为3.56%,平均绝对误差为24.35g。对多只蛋鸡的平均体重预测结果表明,平均偏差为4.13%,最大偏差为7.9%。(6)编写了基于MATLAB的蛋鸡体重评估系统软件。该软件实现了蛋鸡图像个体识别、特征提取、体重预测流程。
木仁,格根图雅,陈志,张婷,徐文斌,高爱,蒋春燕,李静[7](2021)在《绿茶粉对长顺绿壳蛋鸡胸肌肉氨基酸和蛋黄脂肪酸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讨绿茶粉对长顺绿壳蛋鸡胸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蛋黄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将54羽27周龄长顺绿壳蛋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和1.5%的绿茶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5%绿茶粉组胸肌肉中水分含量显着增加(P<0.05),但各组间其他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蛋黄中共检测到23种脂肪酸,0.5%和1.5%绿茶粉组共检测到24种脂肪酸。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脂肪酸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但试验组ω-3 PUFA含量有所增加,并且ω-6 PUFA/ω-3 PUFA比值降低。研究表明,绿茶粉添加对蛋黄脂肪酸组成改善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陶岚[8](2021)在《盐城市大丰区蛋鸡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江苏省是我国蛋鸡主产区之一,2019年蛋鸡存栏1.66亿只、鸡蛋产量196.33万吨,均居全国第5位。盐城市是江苏省蛋鸡核心产区,饲养量常年位居全省13个设区市第1位,2019年全市蛋鸡存栏0.80亿只、鸡蛋产量69.7万吨,占全省的比例分别达48.19%、35.50%。2019年盐城市大丰区蛋鸡存栏610.5万只、鸡蛋产量5.4万吨,分别位居全省86个涉牧县区第8位、第9位,对带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保障“菜篮子”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大丰区蛋鸡产业现状调研和发展对策研究,为区域蛋鸡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实地调研了大丰区514个设计存栏2000只以上的养殖场户,结合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调查的方式,重点调查分析了规模养殖、基础设施配套、饲养品种、生产工艺、主要管理技术、生产经营等情况,分析了大丰区蛋鸡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蛋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调研结果显示,大丰区蛋鸡养殖场户数量较2013年减少31.56%,场户平均存栏较2013年增加63.13%,存栏5000-9999只规模口径的比例最高,规模显着趋于集中;使用面积小于2亩的自有土地养殖蛋鸡仍然是大丰区蛋鸡养殖土地来源的主要形式;养殖场户防疫隔离意识淡薄,基本检测化验能力较差,94.2%的养殖场户无兽医诊断室,84.2%的无疫苗药品专用库;海兰褐品种占比最高,达37.1%,国内自主培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全区以自主育雏为主,无专门后备鸡育雏场,缺少专业化的分工;饲养方式以阶梯式笼养为主,占80.5%;产蛋期饲料以购买饲料原料自配为主,占95.6%。蛋品销售以商贩上门收购为主,占85.2%;缺乏品牌建设,拥有品牌的养殖场仅占1.4%;产业链条不健全,没有清洁蛋、精深加工蛋品生产企业;扶持资金投入覆盖面较窄,仅有5个场户2019年以后获得过政府项目资金扶持。同时,本文分析了大丰区蛋鸡产业发展的潜力,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加快发展标准化养殖、加强全产业链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等本地区当前形势下发展蛋鸡产业的对策措施。
纪迅[9](2021)在《硒化大蒜多糖的制备及其对鸡N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文中指出大蒜是一种常用的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医学研究表明,大蒜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与增强免疫等多种功效。大蒜多糖(Garlic polysaccharide,GPS)是从大蒜鳞茎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病毒、抗炎、抗肿瘤、保肝等多种生物活性。硒是人类和动物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具有突出的抗氧化和增强免疫作用,对维持机体健康十分重要。硒多糖不仅兼有硒和多糖的优点,而且还具备硒多糖所特有的生物活性。因此,本研究选用亚硒酸钠作为硒源,对GPS进行硒化修饰,考察硒化大蒜多糖(Selenized Garlic Polysaccharide,sGPS)对雏鸡生长性能及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s,ND)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1 硒化大蒜多糖制备及其制备条件的优化首先,将大蒜研磨碎并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大蒜粗多糖(Crude garlic polysaccharide,cGPS),冷冻干燥,再用三氯乙酸法除去cGPS中的蛋白质,再经冷冻干燥,得纯化的GPS。硒化修饰采用硝酸-亚硒酸钠(HNO3-Na2SeO3)法,分别以亚硒酸钠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三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试验,以优化硒化修饰条件,得到9种硒化大蒜多糖sGPS1~sGPS9。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糖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sGPS硒含量。结果显示,cGPS的糖含量为72.03%,GPS的糖含量95.26%。硒化大蒜多糖中,sGPS2的得率最高,为 31.33%,其次为 sGPS6、sGPS1、sGPS4;sGPS6 的硒含量最高,为 38.27 mg/g,其次为sGPS9、sGPS5、sGPS8。根据正交试验筛选,影响sGPS硒含量的因素:温度>亚硒酸钠质量>时间,故sGPS6的硒化方案最优:GPS:500 mg;水浴温度:70℃;亚硒酸钠:400mg;反应时间:6h。2 硒化大蒜多糖的表征本试验旨在对sGPS的化学结构、形态特征及热稳定性等进行评价。红外光谱法(IR)检测结果显示,sGPS分别在1064.56 cm-1和856.87 cm-1处出现了硒酸酯和亚硒酸酯的特征性吸收峰;固体核磁共振(SS-NRM)结果表明,sGPS C1、C5、C3、C2与C6的化学位移发生了改变,这些化学位移的变化与其它硒多糖的变化一致;扫描电镜(SEM)观察多糖表面形态,发现sGPS具有硒多糖表面粗糙且有球状凸起的特征性结构;透射电镜(TEM)分析发现,sGPS具有微小球形硒颗粒的结构特征。以上结果表明,GPS被成功硒化。X射线衍射(XRD)分析多糖结晶度发现,GPS较sGPS有更多结晶体,与SEM、TEM所显示sGPS结构聚集的结果相吻合。热重分析仪(TGA)分析发现,sGPS的热重比高于GPS,表明硒化修饰提高了多糖的热稳定性。3 硒化大蒜多糖对雏鸡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30只1日龄未免疫雌性绿壳蛋鸡适应性饲养14 d后,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口服0.5 mL生理盐水,多糖组分别口服0.5 mL sGPS(4mg/kg、8mg/kg、16 mg/kg)和GPS(16mg/kg),连续给药7d。每天观察鸡的精神状态与生长状况,通过平均日增重(ADG)、肝脏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等来判定sGPS对雏鸡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各组鸡精神状态良好,sGPS-8、sGPS-16组鸡ADG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剖检心、肝、脾、肾等脏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各组血清生化指标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受试剂量的sGPS对雏鸡具有促生长作用,且有较好的安全性。4 硒化大蒜多糖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1日龄未免疫雌性绿壳蛋雏鸡适应性饲养至14 d,选择180只健康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30只鸡。除空白对照组(Con)外,其余各组均用鸡新城疫(ND)疫苗进行免疫,28日龄进行二免。疫苗接种的同时,四个多糖组分别口服0.5 mL sGPS(4 mg/kg、8 mg/kg、16 mg/kg)和 GPS(16 mg/kg),疫苗组(Vac)和Con组均口服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5 d。记录分析鸡在14~28 d与29~42 d试验期间内ADG的变化,同时分析21、28、35、42 d血清抗体效价与空肠、气管sIgA、IFN-γ和IL-2的含量。结果显示,ADG的变化与sGPS呈剂量依赖性,表明sGPS具有促生长作用;sGPS作为疫苗佐剂可以显着提高鸡ND血清抗体效价,并能促进空肠、气管sIgA、IFN-γ和IL-2的分泌而提高黏膜免疫。
蒙炳超,李照伟,犹银俊,龚才伟,龙潭[10](2021)在《长顺绿壳蛋鸡的疫病净化措施及成效》文中指出文章介绍了长顺绿壳蛋鸡疫病净化采取的主要措施,通过疫病净化,种鸡场禽流感、新城疫群体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从净化前的不到50%提高到95%以上,禽白血A/B、J亚型抗体和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从88.01%、86.38%、20.56%降低到8.88%、9.17%、2.02%,鸡白痢感染率从62.05%下降到9.37%;育雏成活率从85.3%提高到95%,育成成活率从80.4%提高到91.5%,高峰期产蛋率从45%提高到73%,鸡蛋绿壳率从68.3%提高到92%;养殖规模存栏从2017年的1 000万羽提高到2019年的3 000万羽; 2019年成为贵州省首批"贵州省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
二、绿壳蛋鸡人工养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壳蛋鸡人工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凝结芽孢杆菌、姜黄素和免疫复合制剂对夏季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剂盒与仪器 |
1.4 试验设计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1 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指标 |
1.5.2 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 |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凝结芽孢杆菌、姜黄素和免疫复合制剂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见表2、表3) |
2.2 凝结芽孢杆菌、姜黄素和免疫复合制剂对绿壳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4) |
2.3 凝结芽孢杆菌、姜黄素和免疫复合制剂对绿壳蛋鸡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影响(见表5) |
3 讨论 |
3.1 凝结芽孢杆菌、姜黄素和免疫复合制剂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
3.2 凝结芽孢杆菌、姜黄素和免疫复合制剂对绿壳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凝结芽孢杆菌、姜黄素和免疫复合制剂对绿壳蛋鸡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影响 |
4 结论 |
(2)太行鸡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举措(论文提纲范文)
一、太行鸡发展现状 |
(一)主要分布区域 |
(二)存栏数量、鸡蛋产量、饲养规模情况 |
(三)太行鸡种质资源现状 |
(四)太行鸡养殖场建设投资与效益分析情况 |
1. 太行鸡生态放养模式 |
2. 普通蛋鸡养殖模式 |
(五)太行鸡产品销售价格,消费区域,消费群体 |
(六)太行鸡蛋与普通鸡蛋营养价值区别 |
二、太行鸡未来5年发展趋势 |
(一)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必然趋势 |
(二)产品品牌销售成为主流 |
(三)育种方向多元化,太行鸡开发利用力度增强 |
(四)产品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 |
三、太行鸡发展存在的短板 |
(一)品种杂乱,生产性能低 |
(二)开发利用程度低 |
(三)产品品牌化程度低 |
(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产品产量和质量无法保证 |
四、加快太行鸡发展的举措 |
(一)加强新品种培育 |
1. 培育太行鸡高产配套系 |
2. 培育太行鸡肉用配套系 |
3. 培育太行鸡绿壳蛋鸡配套系 |
(二)发展适度规模太行鸡生态养殖 |
(三)创新销售渠道、加大品牌宣传 |
(四)加强技术指导 |
(3)绿壳蛋鸡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要技术指标 |
二、社会经济效益及前景 |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 存在的问题。 |
2. 推广建议。 |
(4)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沙门氏菌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沙门氏菌的基本概况 |
1.1.1 沙门氏菌的形态学特征 |
1.1.2 沙门氏菌的培养特性 |
1.1.3 沙门氏菌的血清学特性 |
1.1.4 沙门氏菌的致病性 |
1.2 沙门氏菌的临床特征 |
1.3 沙门氏菌的病理学 |
1.3.1 雏鸡病理学 |
1.3.2 育成鸡病理学 |
1.4 沙门氏菌的诊断 |
1.5 沙门氏菌的防控 |
1.6 益生菌 |
1.6.1 益生菌的作用 |
1.6.2 益生菌应用于蛋鸡生产 |
1.7 丁酸梭菌的研究进展 |
1.8 绿壳蛋鸡 |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所用菌株 |
2.1.2 试验动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丁酸梭菌影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30 日龄绿壳蛋鸡的致病性探究 |
2.2.2 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沙门氏菌能力的探究 |
3 试验结果 |
3.1 丁酸梭菌影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30 日龄绿壳蛋鸡的致病性探究 |
3.1.1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2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
3.1.3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人工感染沙门氏菌后不同脏器中沙门氏菌的定植数量 |
3.1.4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不同组织形态影响 |
3.1.5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不同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6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盲肠内容物菌群的影响 |
3.2 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沙门氏菌能力的探究 |
3.2.1 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2 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外在蛋品质的影响 |
3.2.3 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内在蛋品质的影响 |
3.2.4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蛋抵抗沙门氏菌能力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丁酸梭菌影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30 日龄绿壳蛋鸡的致病性探究 |
4.2 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鸡白痢沙门氏菌能力的探究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饲粮中不同添加成分对鸡蛋品质及其功能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2 三个品种鸡概况 |
1.2.1 坝上长尾鸡 |
1.2.2 白来航鸡 |
1.2.3 东乡黑鸡 |
1.3 功能性添加成分的作用及应用 |
1.3.1 虾青素的结构、理化性质、来源途径 |
1.3.2 虾青素的生理功能 |
1.3.3 虾青素在动物中的应用 |
1.3.4 硒在机体中存在形式 |
1.3.5 硒的生理功能 |
1.3.6 硒在动物中的应用 |
1.3.7 叶酸的来源、结构、理化性质 |
1.3.8 叶酸的生理功能以及在动物中的应用 |
1.3.9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鸡 |
2.2 饲养管理 |
2.3 试验饲粮与设计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产蛋率的测定 |
2.4.2 蛋品质及测定方法 |
2.4.3 鸡蛋中叶酸和硒的测定 |
2.4.4 胸肌中硒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2.6 试验鸡与饲养管理 |
2.7 试验饲粮与设计 |
2.8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9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产蛋率的影响 |
3.2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蛋品质的影响 |
3.2.1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坝上长尾鸡蛋品质的影响 |
3.2.2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白来航鸡蛋品质的影响 |
3.2.3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东乡黑鸡蛋品质的影响 |
3.3 饲粮中不同浓度硒和叶酸在鸡蛋和胸肌中的富集 |
3.3.1 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硒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中的富集 |
3.3.2 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叶酸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中的富集 |
3.3.3 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硒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胸肌中的富集 |
3.4 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对EPA和 DHA的富集能力 |
第四章 讨论 |
4.1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产蛋率的影响 |
4.2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品质的影响 |
4.3 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硒在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中富集的影响 |
4.4 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叶酸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中富集的影响 |
4.5 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硒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胸肌中富集的影响 |
4.6 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对EPA和 DHA的富集能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蛋鸡体重评估的视觉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背景下的个体识别 |
1.2.2 体重监测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3 主要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整体结构安排 |
2.蛋鸡体重评估整体方案设计 |
2.1 相机与称重方式的确定 |
2.1.1 相机的选择 |
2.1.2 相机的安装 |
2.1.3 体重数据采集 |
2.2 总体试验方案设计 |
2.3 相机标定与图像矫正 |
2.4 本章小结 |
3.基于纹理特征与凹点分析的鸡群图像分割 |
3.1 基于GLCM特征的鸡群个体图像背景分割方法研究 |
3.1.1 图像纹理 |
3.1.2 灰度共生矩阵 |
3.1.3 纹理特征分析 |
3.1.4 图像背景分割及方法比较 |
3.2 基于凹点分析法的粘连鸡体分割方法研究 |
3.2.1 粘连的判别 |
3.2.2 基于凸缺陷分析的凹点检测 |
3.2.3 凸缺陷分类 |
3.2.4 凹点检测 |
3.2.5 凹点匹配 |
3.2.6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蛋鸡图像特征提取与优化 |
4.1 特征选择 |
4.2 特征优化 |
4.2.1 蛋鸡头尾对特征的影响 |
4.2.2 基于椭圆拟合的蛋鸡去头去尾算法 |
4.3 本章小结 |
5.蛋鸡体重估测模型构建 |
5.1 特征的共线性诊断 |
5.2 模型建立与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蛋鸡体重评估系统软件 |
6.1 蛋鸡体重评估软件 |
6.1.1 软件功能及开发工具介绍 |
6.1.2 软件界面设计 |
6.1.3 蛋鸡体重获取软件操作说明 |
6.2 软件运行 |
6.2.1 相机连接 |
6.2.2 导入养殖信息 |
6.2.3 相机的抓图与体重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绿茶粉对长顺绿壳蛋鸡胸肌肉氨基酸和蛋黄脂肪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动物及日粮 |
1.3 试验设计 |
1.4 饲养管理 |
1.5 样品采集及测定指标 |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绿茶粉对长顺绿壳蛋鸡胸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见表2) |
2.2 绿茶粉对长顺绿壳蛋鸡胸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见表3) |
2.3 绿茶粉对长顺绿壳蛋鸡蛋黄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见表4) |
3 讨论 |
3.1 绿茶粉对长顺绿壳蛋鸡胸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3.2 绿茶粉对长顺绿壳蛋鸡胸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3 绿茶粉对长顺绿壳蛋鸡蛋黄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8)盐城市大丰区蛋鸡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蛋鸡产业概述 |
1.1 全球蛋鸡产业概况 |
1.2 国内蛋鸡产业概况 |
1.3 江苏蛋鸡产业概况 |
1.3.1 江苏蛋鸡产业特点 |
1.3.1.1 蛋鸡生产总体稳定 |
1.3.1.2 规模养殖发展迅速 |
1.3.1.3 区域养殖特征明显 |
1.3.1.4 特色蛋鸡培育与生产颇具特点 |
1.3.1.5 良繁体系渐趋完善 |
1.3.2 江苏蛋鸡生产和管理水平现状 |
1.3.2.1 生产性能 |
1.3.2.2 饲养管理 |
1.3.2.3 设施装备 |
1.3.2.4 饲料营养 |
1.3.2.5 蛋品加工 |
1.3.2.6 生物安全 |
1.3.2.7 质量安全 |
1.3.2.8 品牌建设 |
1.4 盐城蛋鸡产业概况 |
1.4.1 盐城蛋鸡场规模比重和标准化水平现状 |
1.4.2 盐城蛋鸡生物安全体系现状 |
1.4.3 盐城蛋鸡粪收集处理方式现状和利用率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盐城市大丰区蛋鸡产业现状与分析 |
2.1 盐城市大丰区蛋鸡养殖状况调研 |
2.1.1 调研地点及概况 |
2.1.2 调研内容 |
2.1.3 研究方法 |
2.1.3.1 实地调研 |
2.1.3.2 文献调研 |
2.1.3.3 业务统计 |
2.1.3.4 发展战略研究 |
2.1.4 技术路线 |
2.2 调研结果与分析 |
2.2.1 规模养殖 |
2.2.1.1 存栏 |
2.2.1.2 规模结构分布 |
2.2.2 基础设施与配套 |
2.2.2.1 土地性质与场地面积 |
2.2.2.2 场区布局 |
2.2.2.3 鸡舍数量及布局 |
2.2.3 养殖品种 |
2.2.4 规模生产工艺 |
2.2.4.1 专业化生产 |
2.2.4.2 蛋鸡饲养方式 |
2.3.5 设施设备 |
2.3.6 主要管理技术环节 |
2.3.7 生产经营 |
2.3 大丰区蛋鸡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2.3.1 明确定位,加强良种引领和良法支撑 |
2.3.2 突出重点,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
2.3.3 软硬兼顾,加强生产和经营管理 |
2.3.4 健康养殖,实现养殖环境安全和鸡蛋质量安全 |
2.3.5 品牌引领,带动全产业链同步发展 |
2.3.6 发展加工,支撑蛋鸡产业稳定发展 |
2.3.7 重视防控,加强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
2.3.8 控管结合,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 |
2.3.9 转型升级,加强引导与政策扶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表1 基本情况调查表 |
表2 饲养方式调查表 |
(9)硒化大蒜多糖的制备及其对鸡N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大蒜多糖与硒多糖的研究进展 |
1 大蒜多糖的研究进展 |
1.1 大蒜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
1.2 大蒜多糖的结构表征 |
1.3 大蒜多糖的生物活性 |
2 硒多糖的研究进展 |
2.1 硒多糖的来源 |
2.2 硒多糖的结构表征 |
2.3 硒多糖的生物活性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硒化大蒜多糖的制备及其制备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药物 |
1.2 主要药物 |
1.3 主要仪器 |
1.4 GPS的制备 |
1.5 sGPS的制备 |
1.6 多糖含量的测定 |
1.7 sGPS硒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 |
2.1 cGPS与GPS的得率和糖含量 |
2.2 sGPS的得率、糖含量和硒含量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硒化大蒜多糖的表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红外光谱测定 |
1.4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 |
1.5 X射线衍射仪测定 |
1.6 热重分析仪测定 |
1.7 扫描电镜测定 |
1.8 透射电镜测定 |
1.9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GPS与sGPS的红外光谱 |
2.2 GPS与sGPS的固体核磁共振 |
2.3 GPS与sGPS的X射线衍射 |
2.4 GPS与sGPS的热重分析 |
2.5 GPS与sGPS的扫描电镜 |
2.6 GPS与sGPS的透射电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硒化大蒜多糖对鸡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观察与分析 |
2.2 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硒化大蒜多糖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sGPS对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sGPS对鸡血清抗体效价的影响 |
2.3 sGPS对鸡sIgA分泌的影响 |
2.4 sGPS对鸡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长顺绿壳蛋鸡的疫病净化措施及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疫病净化的主要措施 |
1.1 政府重视 |
1.2 政策宣传 |
1.3 资金保障 |
1.4 技术保障 |
1.4.1 兽医机构 |
1.4.2 养殖企业实力强 |
1.5 基础设施设计介入 |
1.6 科学制订净化策略 |
1.7 重视档案资料管理 |
2 净化成效 |
2.1 净化技术成效明显 |
2.2 推动长顺绿壳蛋鸡产业快速发展 |
2.3 获得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 |
3 小结与讨论 |
四、绿壳蛋鸡人工养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凝结芽孢杆菌、姜黄素和免疫复合制剂对夏季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李进春,龚洋,李华英,李莉,何瑞,闫文婧. 饲料研究, 2021(22)
- [2]太行鸡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举措[J]. 刘华格,倪慧勇,张志全,刘慧芳. 河北农业, 2021(11)
- [3]绿壳蛋鸡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J]. 杨艳. 中国畜牧业, 2021(15)
- [4]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沙门氏菌能力的研究[D]. 高晗.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5]饲粮中不同添加成分对鸡蛋品质及其功能成分的影响[D]. 李玲.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6]蛋鸡体重评估的视觉检测方法研究[D]. 张宝全. 中北大学, 2021(09)
- [7]绿茶粉对长顺绿壳蛋鸡胸肌肉氨基酸和蛋黄脂肪酸的影响[J]. 木仁,格根图雅,陈志,张婷,徐文斌,高爱,蒋春燕,李静. 现代畜牧兽医, 2021(05)
- [8]盐城市大丰区蛋鸡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 陶岚. 扬州大学, 2021(09)
- [9]硒化大蒜多糖的制备及其对鸡N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D]. 纪迅. 扬州大学, 2021
- [10]长顺绿壳蛋鸡的疫病净化措施及成效[J]. 蒙炳超,李照伟,犹银俊,龚才伟,龙潭. 贵州畜牧兽医,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