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上第三系沉积相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孙统[1](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文中认为“山前断裂带”指造山带隆起与盆地或平原之间的区域性断裂带,本论文中用以描述塔西南坳陷与南北两侧造山带隆起区之间的构造带,在特指这一构造带在盆山过渡带的地貌位置同时,还试图强调盆山构造演化上的内在联系。论文遵循构造解析原则,在对地面地质露头资料、地震勘探资料、重磁勘探资料等的地质解释基础上建立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不同构造位置的构造几何学模型,通过平衡剖面约束分析构造几何学模型的构造演化过程,基于区域地质背景、盆山结构和演化过程的认识设计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探讨山前断裂带的形成机制,并在构造解析基础上分析山前带的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圈闭分布规律。论文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地质认识:(1)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成果,认为塔西南坳陷与南北两侧的西昆仑山、南天山之间盆山过渡带的构造变形是根植于山前断裂带的两个独立的冲断构造系统,具有垂向上的分层、横向的分带和沿走向的分段的特征。垂向上以中寒武统膏岩、古近系或中新统膏泥岩为滑脱层分隔成上、中、下3个构造变形层,表现出分层收缩、上下叠置的变形特征。横向上自造山带向盆地区可分为“根带”、“中带”和“前锋带”等3个变形带,“中带”和“前锋带”的低角度基底卷入构造和盖层滑脱冲断褶皱构造总体上与“根带”平行延伸,受“根带”基底卷入冲断性质和位移量及盖层能干性等因素影响表现为线性平行、斜列、弧形等不同型式的构造组合特征。走向上受山前断裂带走向变化及NW-SE、S-N向断裂(带)切割的影响表现出分段性,西昆仑山山前冲断构造系统自西向东可分为甫沙-柯东段、喀什-叶城段和乌泊尔段等3段;南天山山前冲断构造系统以NW-SE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为界沿走向可以划分为乌恰东和乌恰西2段。(2)依据构造不整合面、同构造期沉积地层分布以及地质平衡剖面恢复,认为塔西南坳陷及两侧山前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古近纪盆山挠曲升降、中新世初始挤压、上新世强烈挤压和更新世以来前锋扩展等4个阶段。冲断构造系统是新生代区域挤压构造作用的产物,其变形过程具有阶段性、渐进性,形成演化表现出由盆山边界的深断裂向盆地内部“前展式”扩展。古近纪盆山挠曲升降奠定了山前冲断构造系统的基础,中新世以来在南北向区域挤压作用下西昆仑山、南天山西段的强烈收缩隆升和塔西南坳陷的压陷导致山前深断裂带复活形成南北对冲的两个冲断构造系统。中新世初始挤压阶段盆山边界的基底卷入冲断楔开始形成,并在上新世强烈挤压阶段向盆地方向渐进扩展发育多层次滑脱的盖层冲断-褶皱变形,直至形成现今的山前冲断构造系统。(3)综合分析山前冲断系统的构造组合、构造样式以及盆山地壳结构的差异性,认为塔西南坳陷南北两侧的山前冲断系统均符合“根带冲断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即晚新生代时期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南北向挤压背景下西昆仑山、南天山两个造山带的收缩隆升及沿着山前深断裂带向塔里木克拉通的仰冲或斜冲是山前冲断构造系统发育的动力原因。盆地边缘及内部的构造变形组合差异与山前深断裂的产状、位移以及盆地内充填同沉积地层的分布有关。(4)依据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认为在挤压作用下受力岩层的能干性、结构等在垂向上、横向上的差异变化对构造变形样式有重要影响,相对软弱的基底岩层更易发生韧性收缩,并且促使在不同厚度的软弱层条件下均能构成局部的滑脱面,形成分层滑脱、下上叠置的冲断褶皱构造组合。以此佐证,塔西南坳陷盖层内软弱层厚度较薄导致盖层冲断褶皱向盆地内的扩展宽度较少,且强变形带更靠近盆地边缘,造山带的韧性基底有利于根带冲断楔隆升以及向盆地方向发育更宽的盖层滑脱冲断褶皱构造。(5)综合分析区域石油地质条件及已探明油气藏地质特征,认为断层是控制山前冲断带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靠近根带的断层多为基底卷入或沿盆地基底面滑脱的逆冲断层、走滑逆冲断层,较易构成油源断层,冲断褶皱带油气成藏的关键在于主要逆冲断层的后期活动是否破坏了早期形成的圈闭;靠近前锋带的断层多为沿盖层软弱层滑脱的逆冲断层,深层滑脱、倾角较陡的逆冲断层和具有撕裂断层特征的横向断层有利于成为油源断层,具有连通深层烃源岩和浅层储层的运移能力。
王恩博[2](2020)在《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YKL气田沉积特征研究及地质建模》文中认为研究区YKL气田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资源潜力较大。论文在前期勘探开发工作基础上,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作为理论指导,结合研究区岩心、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等资料,依次开展研究区白垩系亚格列木组地层层序划分对比、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研究,最终建立YKL井区亚格列木组气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为后期提高气藏开发采收率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结合取心井岩心资料、测井解释资料及地震资料,将研究区亚格列木组地层自下而上识别出3个中期半旋回(下气层、中气层及上气层)和7期短期旋回。进而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指导下,根据等时对比原则进行全区44口井的地层层序旋回划分对比研究,建立了YKL井区亚格列木组等时地层格架。(2)从微观及宏观两方面识别出研究区亚格列木组地层岩性、组构特征、沉积构造、测井特征、粒度特征等沉积标志。进行单井沉积相综合解释,建立岩-电对应图版,明确研究区扇三角洲前缘相的沉积环境。并以此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漫滩及前扇三角洲六种沉积相类型。结合地震振幅属性图和砂地比等值线图,刻画研究区扇三角洲沉积相展布特征,建立扇三角洲沉积相模式。(3)研究区砂体沉积占全部地层的90%以上,各气层组砂体厚度主要在10-25m区间分布,上气层砂体厚度最大。砂体整体呈研究主体区厚、东部薄的沉积发育特征。经综合分析,以GR>90,AC<75,DEN>2.5,POR<8作为划分依据划分隔夹层。隔夹层可分为物性隔夹层及泥质隔夹层,大部分隔夹层类型以泥质为主,占比超80%。隔夹层厚度普遍发育在0-3m之间,最大可达5.5m。(4)根据前期地质认识与刻画,以相控建模思路,建立YKL井区亚格列木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具体有构造模型、岩相模型、沉积相模型、属性模型及气水界面模型等,掌握研究区地层三维分布规律。通过模型储量计算模块计算地质储量,与容积法相比,凝析气拟合度为98.1%,凝析油拟合度为89%。粗化模型后经数值模拟验证,历史产气拟合度为99%,产液拟合度达87.5%。
王中昱[3](2020)在《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伏界面结构及动力学过程》文中研究说明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近几年在塔中隆起上首次钻获了下寒武统工业油气流,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向深部探索、向油源前进是未来的勘探趋势,南华系—震旦系地层是未变质的砂泥岩及碳酸盐岩沉积层系,具备良好的生烃及储集条件,其接触界面发育不整合,对油气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和野外露头资料,结合前人的优秀经验,通过地震资料解释、野外露头观测、平衡剖面等方法,研究了塔里木震旦系下伏界面的结构、界面接触关系、形成演化及动力学成因,并分析了震旦系下伏界面T100界面的结构与不整合分布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认为,震旦系分布在塔北地区与塔西南地区,在东南地区尖灭,与南华系裂陷槽分布趋势大致相同。震旦系下伏界面T100上下层接触关系有整合、平行不整合、异岩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整合、平行不整合分布在震旦系与南华系接触区,异岩不整合分布在震旦系与基底接触区,超覆不整合分布在基底古隆起周缘。深层地震资料解释和地层厚度成图显示,南华系为裂陷地堑型沉积,震旦系为坳陷型沉积,两者厚度展布方向相同,因此认为T100界面为一破裂不整合面,是裂陷后热沉降作用形成的构造界面。其形成后的演化过程与界面埋藏深度,对塔里木盆地周缘板块构造活动有很好的响应。结合地震资料与沉积相分布,南华系—震旦系地层发育湖相烃源岩,震旦系上统奇格布拉克组台地相白云岩为良好的储集层,上覆寒武系玉尔吐斯组泥页岩为良好的盖层,具备完整的生、储、盖组合。在构造高点塔中古隆起、塔北古隆起、西南古隆起处,震旦系下伏界面不整合与地层组合形成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探究不整合分布,对寻找塔里木盆地勘探有利区有着重要意义。
徐世东[4](2019)在《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碎屑岩储层构造改造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构造应力对碎屑岩储层物性及分布具有重要的改造效应,是近年来碎屑岩成岩成储基础地质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柴达木盆地自新生代成盆以来,持续处于青藏高原隆升挤压的构造应力场背景,构造应力对碎屑岩储层的改造效应现象非常显着,但是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定量化的研究工作。为此,本次研究以地处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富油气构造带东段(简称英东地区)的一号构造为解剖目标,通过岩石声发射实验研究并结合区内背斜长轴和区域断裂的走向,确定研究区油砂山断层下盘最大主应力平均为75MPa,上盘最大主应力平均为71MPa,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南西-北东向,垂直昆仑山。基于当前在构造应力场模拟方面使用最普遍的Ansys有限元软件,笔者针对研究区上新世末期至第四纪早期(N23-Q期)N21储层的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该区最大主应力和有效应力分布图。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古构造应力呈现出由北西向南东方向逐渐增加的分布规律,并且构造应力的二维展布规律与构造样式还具备必定的联系。通过解析古应力模拟结果以及大量铸体薄片统计数据,笔者编写了4个量化预测公式,应用公式计算可以得到研究区N21储层油砂山断层上盘一定范围内因构造挤压作用产生平均0.6%的减孔差异量,水平最大构造挤压主应力差值约为5MPa,构造挤压减孔速率约为0.12%/Mpa,并通过类比分析预测了研究区油砂山断层上下盘因构造挤压而产生的减孔量。强烈的构造压力在研究区还会导致生成颗粒压碎缝,这种微裂缝的发育主要受(1)构造应力强度;(2)初始孔隙度;(3)颗粒粒度;(4)填隙物含量四种因素的控制。研究区油砂山断层上下盘N21储层颗粒压碎缝贡献孔隙度平均为2%。根据模拟的有效应力分布图预测了该种微裂缝在研究区的分布范围。
廖晓[5](2018)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位于帕米尔高原、南天山构造带、西昆仑山构造带、青藏高原和阿尔金断裂带的构造结合部位,大地构造位置特殊且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尤其是中新生代遭受了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构造特征、构造事件及其演化历史极其复杂。具备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输导体系等油气地质条件,但是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晰。因此,本论文以塔西南坳陷为研究区,探讨构造变迁演化过程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不仅可以深化认识塔西南坳陷不同时期的构造变形特征与叠合演化过程,而且对该区后续的油气勘探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利用地震、钻井、野外地质剖面等基础资料,结合低温热年代学、沉积学、平衡剖面等方法,对塔西南坳陷的构造特征、中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和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岩石热解、薄片观察、粒度分析、图像孔喉分析、扫描电镜、能谱、阴极发光、荧光、X射线衍射和包裹体测温等测试方法对该区主要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储盖组合、圈闭、输导体系和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基于构造演化对各油气成藏地质要素的影响分析,对该区的典型油气藏成藏过程进行了剖析,并且以构造演化中重大构造事件为关键,探讨了塔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区中新生代主要发生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晚白垩世-古新世晚期、渐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和中新世晚期至今5期构造事件,各期构造事件均具有明显的区域构造背景和地质响应。褶皱、断裂、逆冲推覆、断裂转折褶皱、双重构造、三角带和不整合等构造的发育与构造事件的形成密切相关,并且主要受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区域性隆升、渐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强烈挤压和中新世晚期至今快速抬升作用的影响。石炭系-下二叠统是本区一套分布广泛的中等丰度烃源岩,以Ⅱ型干酪根为主,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而中下侏罗统较好丰度烃源岩则局限分布在西昆仑构造带山前地区,以Ⅲ型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克孜勒苏群是近源快速沉积的冲积扇相岩屑砂岩储层,结构和成分成熟度均很低,现今处于中成岩作用阶段A期,以原生孔和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克孜勒苏群砂岩与上覆区域性分布的阿尔塔什组膏岩构成了山前地区优质的储盖组合,于晚侏罗世末期和上新世发生两期油气聚集作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的整体隆升事件使得本区烃源岩的埋藏热演化程度降低,生烃能力得以保存;而渐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的强烈构造抬升事件使得烃源岩快速埋藏生烃、高角度逆冲断裂输导、断裂转折背斜聚集等作用相互综合,促使油气聚集成藏,是控制该区油气成藏的关键;中新世晚期至今的快速抬升事件使得上述油气聚集作用加强,具有明显的晚期成藏特点。
谭程[6](2018)在《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塔里木盆地西部巴楚-麦盖提地区已上交探明石油储量329×104t,天然气620×108m3,控制天然气储量430×108m3,但是相比塔中、塔北等勘探成熟地区,西部巴楚-麦盖提地区总体勘探程度较低。由于该地区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高,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埋藏较深,油气成藏期次复杂,导致该地区探井成功率低,勘探难度大。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通过多次野外地质考察、测井与地震资料解释、室内分析测试等手段,分析总结巴楚-麦盖提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认为,研究区油气藏来源是过-高成熟度的寒武系烃源岩,分为斜坡相、台地相两类。斜坡相烃源岩TOC含量分布于1.38%9.36%,平均值可达5.08%,台地相烃源岩平均TOC为0.68%左右。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溶洞型、裂缝-孔隙型、孔洞缝复合型,结合测井解释数据与样品实验分析发现储层非均质性强,Ⅰ类储层到Ⅲ类储层均有分布,由于受到三期岩溶作用,东部较西部岩溶更发育,并且与上覆盖层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复合类型的疏导体系、烃源岩与圈闭的时空匹配是影响奥陶系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麦盖提斜坡东、西部两类原油可能分别来源于寒武系两套不同沉积环境(台地相与斜坡相)烃源岩,其主要成藏期次可以分为两期,海西晚期以生油为主,喜山期以天然气成藏为主,主要运移通道是沟通寒武系的深层断裂,断裂直接沟通油气源的圈闭形成干气藏,例如和田河-鸟山气藏;而缺乏晚期干气充注的地区保留为残余古油藏(玉北油藏),斜坡西部油气藏(巴什托普、亚松迪)在喜山期主要以调整运移为主,油气逐渐运移至上古生界再次成藏。
庄红红[7](2013)在《塔西南叶城凹陷古近系沉积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为阐明塔西南叶城凹陷古近系地层展布特征及沉积特征,以野外实测剖面为基础,取得了岩石组合特征、分布规律等方面的详实数据,结合井下资料的分析,综合样品的分析测试认为叶城凹陷古近系地层自下而上可分为阿尔塔什组、齐姆根组、卡拉塔尔组、乌拉根组、巴什布拉克组五个岩组。其中,阿尔塔什组以沉积巨厚石膏岩夹白云岩,顶部发育稳定的白云质灰岩为特征;齐姆根组主要岩性为绿、灰绿、红、紫红色泥岩夹膏泥岩和石膏层,总的特点是“上红下绿”的风化外貌特征;卡拉塔尔组发育一套海相碳酸盐岩,以灰色骨屑隐晶灰岩与牡蛎礁灰岩为主,含有丰富的牡蛎化石;乌拉根组主要为灰绿色泥岩,钙质砂岩夹薄层灰岩,含有丰富的海相化石。地层自西向东有减薄趋势,沉积中心在山前带地区。古近系两次大范围的海侵海退,每个组发育典型而又相对单一的沉积相类型,古近系地层由老至新总体呈现为膏质海湾-潮坪-潮上蒸发膏泥坪-局限台地-潮间泥坪。有利储层主要为卡拉塔尔组碳酸盐岩,分布在克里阳-玉力群及和什拉甫一带。
何洧[8](2013)在《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寒武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寒武系在钻井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油气显示,综合评价认为寒武系储层发育较好,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潜力。本文在研究钻井岩芯资料、测井录井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利用薄片鉴定、阴极发光、X衍射、扫描电镜、碳氧锶同位素测试等手段,对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寒武系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储集空间组合以及物性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研究巴楚地区寒武系的白云岩成因和成岩作用,最后对巴楚地区寒武系储层主控因素做出分析。论文以碳酸盐岩沉积学和岩石学为理论基础,在利用钻井资料和前人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认为巴楚地区寒武系除下统玉尔吐斯组为滨岸陆棚相沉积外,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浅海台地相,具体划分为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开阔台地仅发育在和4井、和田1井与方1井的沙依里克组,大体上来说,寒武系沉积相主要为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在全区内的交替演化。利用岩芯观察、薄片鉴定以及扫描电镜分析,认为巴楚地区寒武系存在晶粒白云岩、颗粒白云岩、泥微晶白云岩以及过渡型白云岩四种类型的白云岩,总结出巴楚地区寒武系的几种储集空间类型:晶间孔及晶间溶孔、粒间孔、粒内溶孔、铸模孔、溶蚀孔洞以及裂缝。良好的储集层段多存在于晶粒白云岩中晶形较好的中-粗晶白云岩以及部分细晶白云岩中,溶蚀孔洞和裂缝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利用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钻录井资料分析,将寒武系储集体分为溶蚀孔洞型、裂缝型以及复合型,并据此对研究区钻遇寒武系的各口钻井进行储集空间组合特征的分析,在平面上画出巴楚地区寒武系在不同区域的储集空间组合特征分布图。通过有序度、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以及阴极发光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前面对储层特征的综合研究,对巴楚地区寒武系白云岩的成因进行探讨。本文将巴楚地区寒武系白云石化作用分为:(准)同生白云石化、埋藏白云石化以及热液白云石化。认为寒武系上统以埋藏白云石化为主,寒武系中下统则以蒸发泵白云石化和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为主,热液白云石化作用的影响范围与断裂的分布有关。巴楚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储集体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其中沉积相是基础,成岩作用是储集体形成的关键,在各种成岩作用中,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影响最为重要,研究区的溶蚀作用包括(准)同生期溶蚀、表生岩溶以及埋藏溶蚀,影响范围最广、对储集体贡献最大的是埋藏溶蚀中的热液溶蚀,主要发育于下丘里塔格组、其次为肖尔布拉克组,沿断裂发育特征明显。研究区活跃的构造运动造成了大量裂缝的发育,裂缝对储层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可以作为储集空间存在,二是可以作为溶蚀流体运移的通道。
张继超[9](2012)在《塔里木西南坳陷二叠系沉积特征及形成有利烃源岩的环境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领域广阔。研究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整个塔里木西南地区石炭—二叠系良好的生油气前景。但是由于塔西南地区经历了长期的坳陷形成过程,其构造活动复杂、烃源岩演化差异性较大,且地震资料分辨率有限、品质较差;从而导致了对研究区的基础石油地质条件认识上存在不足,因此本文把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即沉积地球化学分析整合到其他基础地质分析当中开辟新的研究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尝试。本文将长期作为一个整体的塔西南石炭—二叠系分拆开来,只选取二叠系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因为二叠系沉积环境的改变相对较大,在进行沉积地球化学这项新引进的分析时对比效果比较明显,而且对于石炭系来说沉积岩类型以碳酸盐岩为主,一般只能做碳氧同位素分析,不够全面,而二叠系沉积岩类型丰富不存在这个问题。论文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层序地层学、沉积地球化学等相关理论,在野外露头、钻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区二叠系地层岩性和空间展布特征,明确了二叠纪沉积环境渐变,并在中晚期造成沉积分带的现象,进而结合岩石岩性、颜色、沉积结构及古生物等沉积相标志,对其沉积相类型、分布特征进行精细分析,提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模式、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模式和陆相碎屑岩沉积模式。在对二叠系棋盘组、普司格组和克孜里奇曼组部分样品的微量元素以及无机碳氧同位素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后,利用公式计算法和元素比值法得出了古盐度、离岸距离和古温度的分析结果,并以此综合分析初步恢复了沉积环境。通过对研究区二叠系烃源岩的样品测试及钻井资料的综合分析,优选了优质烃源岩;二叠系优质烃源岩纵向上主要发育在叶城小区中统棋盘组和和田小区中下统普司格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均处于成熟—高熟阶段。最终,在沉积特征、沉积环境恢复及烃源岩评价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沉积环境角度分析,指出浅海混积陆棚相和半咸水湖泊相两种有利于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为该区进一步开展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杨永剑[10](2011)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生储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发育了一套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几乎覆盖了整个塔里木盆地,沉积厚度普遍在3000m以上。但是由于埋藏深度较大以及勘探条件的限制,过去对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主要集中在奥陶系,先后在奥陶系发现了多个大型油气藏。近年来随着勘探力度的加大,多数钻井钻遇或钻穿寒武系,对寒武系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加深,种种现象表明,寒武系具备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层序地层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以野外露头剖面、测录井、地震资料和样品的测试分析资料等为基础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沉积相、层序地层、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生储盖发育及组合特征等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几个进展: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各地层分区内野外剖面和钻井所发育的岩石类型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内的地震相反射特征、测井相标志和古生物相标志,在研究区寒武系共识别出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广海陆棚、盆地等6种沉积相,通过对其沉积相剖面对比,探讨了沉积相的演化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分别为早、中寒武世为以蒸发台地为主的沉积模式,晚寒武世以局限台地为主的沉积模式。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各分区地层内野外剖面的观测和对比,结合研究区内的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解释资料等相关资料,对其层序界面类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寒武系层序界面类型主要有古风化壳、渣状层、古喀斯特作用面、岩性岩相转换面、侵蚀冲刷面和超覆面等6种类型,在此为基础上对研究区寒武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共划分出3个二级层序(SS1SS3)和14个三级层序(∈SQ1∈SQ14),二级层序和三级层序均为I型层序,主要发育了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TST)。最后对研究区内层序地层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在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以二级层序体系域为编图单位编制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寒武纪经历3次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第一次大规模的海侵发生在早寒武世初期,形成了盆地中西部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东部和盆地西北边缘为陆棚—盆地的沉积格局,短暂的··海侵结束后,盆地进入了缓慢的海退阶段,海平面的下降导致盆地中西部地区转变为以蒸发台地为主的沉积环境,东部地区仍然保持着陆棚—盆地的沉积环境。第二次大规模的海侵发生在中寒武世早期,海平面的上升导致盆地中西部地区转变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的沉积环境,盆地西北缘为台地边缘,而东部继续保持着陆棚—盆地的沉积环境,短暂的海侵结束后,随着海平面的下降,盆地中西部地区再次转变为以蒸发台地为主的沉积环境,东部区域为陆棚—盆地的沉积环境。第三次大规模的海侵发生在晚寒武世早期,此次海侵速度相对较慢,时间较长,盆地中西部地区转变为以局限台地为主的沉积环境,东部地区则为盆地—陆棚的沉积环境,晚寒武世中后期海平面开始缓慢下降,盆地中西部地区仍然保持着以局限台地为主的沉积环境,而东部区域随着海平面的下降出现了开阔台地的沉积环境。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岩储层的宏观和微观观察,结合样品的测试分析等相关资料,发现研究区寒武系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晶粒白云岩、颗粒白云岩、藻白云岩和泥晶白云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晶间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其中次生溶孔(洞)和裂缝发育较常见。通过对其白云岩化类型的研究发现,研究区主要为同生期(准同生期)白云岩化、埋藏白云岩化、热液白云岩化等3种白云岩化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白云岩化作用和热液溶蚀作用为研究区寒武系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建立的研究区寒武系储层孔隙演化模式。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沉积相、层序地层、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生储盖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储层在盆地中西部地区主要发育于SS1高位体系域、SS2海侵体系域、SS3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在盆地东部地区主要发育于SS3高位体系域;盖层主要发育于盆地中西部地区SS1高位体系域和SS2高位体系域;生油层在中西部地区主要发育于SS1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SS2高位体系域,东部地区则在SS1,SS2,SS3均有发育,其中东部地区SS1和SS2层序内的生油层生烃能力较好。在此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生储盖组合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寒武系中西部地区发育了2套较好的生储盖组合,东部地区发育了1套生储盖组合,而中西部地区SS3储层和东部地区SS3高位体系域储层与其上覆地层均可组成较好的储盖组合。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油气资源聚集和保存的有利区域进行预测,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总共发育了3个有利于油气资源聚集和保存的远景区,分别为巴楚远景区,中部远景区和塔东远景区。
二、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上第三系沉积相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上第三系沉积相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山前断裂带概念和主要类型 |
1.2.2 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 |
1.2.3 山前带构造变形影响因素 |
1.2.4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1.4.1 论文工作量 |
1.4.2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成果 |
第2章 塔西南坳陷山前带区域地质背景 |
2.1 塔西南坳陷周缘主要地质单元 |
2.1.1 构造单元 |
2.1.2 边界断裂 |
2.2 区域演化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3.1 塔西南坳陷地层格架 |
2.3.2 不同构造单元地层对比 |
2.3.3 地层电阻率特征 |
第3章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构造解释模型 |
3.1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构造单元 |
3.2 西昆仑山前带构造特征 |
3.2.1 甫沙-柯东正向逆冲段 |
3.2.2 喀什-叶城走滑冲断构造段 |
3.2.3 乌泊尔弧形逆冲构造带 |
3.3 南天山山前带构造特征 |
3.3.1 乌恰西段 |
3.3.2 乌恰东段 |
3.4 塔西南山前断裂系统结构特征 |
3.4.1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构造样式 |
3.4.2 塔西南山前断裂系统分带特征 |
3.4.3 构造变形分段特征 |
3.5 小结 |
第4章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 |
4.1 塔西南山前带新生代构造变形过程 |
4.1.1 西昆仑山前带构造演化特征 |
4.1.2 南天山山前带构造演化特征 |
4.1.3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运动学分析 |
4.2 西昆仑山-南天山对接演化 |
4.2.1 同沉积地层分布特征 |
4.2.2 帕米尔东缘中新世构造变形过程 |
4.2.3 南天山和西昆仑对接带过程 |
4.3 构造演化阶段 |
4.4 小结 |
第5章 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的形成机制 |
5.1 区域动力学机制 |
5.1.1 盆地内构造变形层次 |
5.1.2 区域内地壳结构 |
5.1.3 塔西南山前新生代构造形成机制 |
5.2 冲断系统分段变形的影响因素 |
5.2.1 根带断裂的控制作用 |
5.2.2 同沉积地层对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的影响 |
5.2.3 次要影响因素 |
5.3 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控制作用物理模拟研究 |
5.3.1 实验模型设计 |
5.3.2 实验结果 |
5.3.3 实验结果讨论 |
5.3.4 对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的指示 |
5.4 塔西南山前带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
5.4.1 石油地质特征 |
5.4.2 典型油气藏分析 |
5.4.3 潜在有利勘探目标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YKL气田沉积特征研究及地质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
1.2.2 沉积相研究 |
1.2.3 地质建模研究 |
1.2.4 YKL气藏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与研究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2.3.1 研究区地层沉积特征 |
2.3.2 研究区地层生储盖组合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层序界面识别 |
3.1.1 中期旋回层序界面识别 |
3.1.2 短期旋回层序界面识别 |
3.2 基准面旋回划分 |
3.2.1 中期旋回划分 |
3.2.2 短期旋回划分 |
3.2.3 单井地层解释 |
3.3 小层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沉积特征及沉积相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学标志 |
4.1.2 沉积构造标志 |
4.1.3 测井相标志 |
4.1.4 粒度分析 |
4.2 沉积相类型及微相特征 |
4.2.1 沉积相类型 |
4.2.2 单井沉积相划分 |
4.3 沉积相展布特征 |
4.3.1 沉积微相剖面特征 |
4.3.2 地震属性分析与砂体模式预测 |
4.3.3 沉积微相平面特征 |
4.4 沉积演化及沉积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
5.1 隔夹层展布研究 |
5.1.1 隔夹层划分 |
5.1.2 隔夹层展布特征 |
5.2 研究区砂体展布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6.三维地质建模 |
6.1 地质建模方法及思路 |
6.1.1 建模方法 |
6.1.2 地质建模流程及数据准备 |
6.2 构造模型 |
6.2.1 断层模型 |
6.2.2 模型网格划分 |
6.2.3 层面模型 |
6.3 相模型 |
6.3.1 沉积微相模型 |
6.3.2 岩相模型 |
6.4 属性模型 |
6.4.1 数据分析 |
6.4.2 孔隙度模型 |
6.4.3 渗透率模型 |
6.4.4 含气饱和度模型 |
6.5 气水界面模型 |
6.6 模型验证 |
6.7 模型粗化与输出 |
6.7.1 地质模型粗化 |
6.7.2 地质模型输出 |
6.8 储量计算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伏界面结构及动力学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塔里木层盆地深层界面研究进展 |
1.2.2 震旦系地层分布研究进展 |
1.2.3 不整合分布样式研究进展 |
1.2.4 不整合与油气关系研究进展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沉积特征 |
2.2 构造演化 |
2.3 构造单元 |
第3章 南华系—震旦系地层分布特征 |
3.1 探井层位标定 |
3.1.1 塔北地区 |
3.1.2 孔雀河地区 |
3.1.3 塔东地区 |
3.1.4 塔中地区 |
3.1.5 巴楚塔中地区 |
3.2 井震结合连片追踪 |
3.3 南华系—震旦系地层分布 |
第4章震旦系下伏界面特征及形成机制 |
4.1 界面性质 |
4.1.1 界面接触关系分类 |
4.1.2 界面不整合类型分布 |
4.2 露头区不整合 |
4.2.1 库鲁克塔格地区 |
4.2.2 柯坪—阿克苏地区 |
4.3 南华—震旦系内幕构造 |
4.3.1 盆内地区震旦系构造特征 |
4.3.2 盆内地区南华系构造特征 |
4.4 震旦系下伏界面形成机制 |
第5章 震旦系下伏界面构造演化及动力学 |
5.1 界面古构造恢复方法 |
5.2 加里东期 |
5.3 海西期 |
5.4 印支期—燕山期 |
5.5 喜马拉雅期 |
第6章 深层不整合与油气的关系 |
6.1 南华系—震旦系烃源岩分布特征 |
6.2 震旦系储集层及盖层特征 |
6.3 勘探有利区预测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碎屑岩储层构造改造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的区别和联系 |
1.2.2 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3 构造应力场模拟的现状 |
1.2.4 构造应力对储层的改造效应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地质及数学模型建立 |
1.3.2 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1.3.3 构造应力对储层的改造效应研究 |
1.4 实际工作量、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
1.4.1 实际工作量 |
1.4.2 关键技术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大地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3.1 构造样式 |
2.3.2 断裂系统 |
2.4 研究区沉积特征 |
2.5 研究区储层特征 |
第3章 研究区构造应力场三维数值模拟 |
3.1 研究区古构造应力恢复 |
3.1.1 古应力方向的确定 |
3.1.2 古应力大小的确定 |
3.2 地质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
3.2.1 原始地质模型的选取 |
3.2.2 地质模型的计算机建模 |
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1 选取单元类型 |
3.3.2 定义岩石物理参数 |
3.3.3 网格划分 |
3.3.4 外力加载与边界约束条件 |
3.4 古构造应力场分布结果 |
第4章 构造应力对储层的改造效应研究 |
4.1 挤压减孔效应 |
4.2 挤压破碎效应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 |
1.2.2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现状 |
1.2.3 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
1.2.4 塔西南坳陷构造与油气地质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5.1 主要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背景 |
2.2 沉积地层 |
2.2.1 古生代地层 |
2.2.2 中生代地层 |
2.2.3 新生代地层 |
2.3 油气勘探概况 |
第三章 塔西南坳陷构造特征 |
3.1 褶皱特征 |
3.2 断裂特征 |
3.2.1 逆冲推覆构造 |
3.2.2 断裂转折褶皱 |
3.2.3 双重构造 |
3.2.4 三角带构造 |
3.3 不整合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新生代构造事件期次及其响应 |
4.1 甫沙-克里阳地区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
4.1.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简介 |
4.1.2 样品采集与测试过程 |
4.1.3 测试结果分析 |
4.1.4 热演化历史模拟 |
4.2 塔西南坳陷中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地质响应 |
4.2.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 |
4.2.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 |
4.2.3 晚白垩世-古新世晚期 |
4.2.4 渐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 |
4.2.5 中新世晚期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演化历史 |
5.1 平衡剖面简介 |
5.2 平衡剖面的编制 |
5.2.1 选取地质剖面 |
5.2.2 编制过程 |
5.3 塔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塔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和成藏要素 |
6.1 烃源岩特征 |
6.1.1 烃源岩厚度 |
6.1.2 有机质丰度 |
6.1.3 有机质类型 |
6.1.4 有机质成熟度 |
6.2 储集层特征 |
6.2.1 沉积相与厚度特征 |
6.2.2 岩石学特征 |
6.2.3 孔喉特征 |
6.2.4 孔隙类型 |
6.2.5 成岩作用 |
6.2.6 孔隙演化 |
6.3 盖层特征 |
6.3.1 厚度特征 |
6.3.2 岩性特征 |
6.4 储盖组合特征 |
6.5 圈闭特征 |
6.6 输导体系特征 |
6.7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7.1 岩相学特征 |
6.7.2 均一温度特征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7.1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
7.1.1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影响 |
7.1.2 构造演化对储集层的影响 |
7.1.3 构造演化对盖层的影响 |
7.1.4 构造演化对圈闭的影响 |
7.1.5 构造演化对输导体系的影响 |
7.1.6 构造演化对成藏时间的影响 |
7.2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
7.2.1 典型油气藏成藏过程剖析 |
7.2.2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烃源岩发育研究现状 |
1.2.2 储层发育与油气藏类型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技术难点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进展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自然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1 古构造演化 |
2.3.2 断裂特征分析 |
第3章 烃源岩评价 |
3.1 烃源岩分布 |
3.2 寒武系烃源岩发育特征 |
3.2.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
3.2.2 寒武系烃源岩发育模式 |
3.3 寒武系烃源岩热演化史 |
3.3.1 大地热流值的选取 |
3.3.2 沉积构造特征 |
3.3.3 不整合面和剥蚀厚度 |
3.3.4 烃源岩热演化史 |
第4章 储盖组合特征 |
4.1 储集层特征 |
4.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2 储层空间类型 |
4.1.3 储集性能评价 |
4.2 奥陶系风化壳储层评价 |
4.2.1 储盖层展布 |
4.2.2 风化壳储层发育差异性 |
第5章 奥陶系油气成藏规律 |
5.1 成藏主控因素 |
5.1.1 断裂、不整合面、缝洞形成的疏导体系 |
5.1.2 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与圈闭的时空匹配 |
5.2 油气成藏规律 |
5.2.1 油气藏基本特征 |
5.2.2 油气性质 |
5.2.3 油气成藏模式 |
5.3 有利勘探区预测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巴楚-麦盖提地区原油物理特征 |
附录B 巴楚-麦盖提地区天然气组分特征 |
致谢 |
(7)塔西南叶城凹陷古近系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地层概况 |
第三章 地层特征 |
3.1 地层划分及岩性特征 |
3.1.1 阿尔塔什组(E_1a) |
3.1.2 齐姆根组(E_(1-2)q) |
3.1.3 卡拉塔尔组(E_2k) |
3.1.4 乌拉根组(E_2w) |
3.1.5 巴什布拉克组(E_(2-3)b) |
3.2 典型剖面分述 |
3.2.1 叶城凹陷西缘和什拉甫剖面 |
3.2.2 叶城凹陷东缘克里阳剖面 |
3.3 地层对比 |
第四章 沉积特征 |
4.1 沉积背景分析 |
4.2 沉积相标志 |
4.2.1 岩性相标志 |
4.2.2 颜色 |
4.2.3 沉积构造 |
4.2.4 生物化石 |
4.3 沉积相类型 |
4.3.1 碳酸盐岩台地体系 |
4.3.2 潮坪相 |
4.3.3 海湾 |
4.4 沉积相演化 |
4.4.1 单井(剖面)相分析 |
4.4.2 沉积相横向变化分析 |
4.5 沉积相平面展布 |
4.5.1 阿尔塔什组 |
4.5.2 齐姆根组 |
4.5.3 卡拉塔尔组 |
4.5.4 乌拉根组 |
第五章 储层特征 |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2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5.2.1 粒间溶孔 |
5.2.2 粒内溶孔 |
5.2.3 生物体腔孔、遮蔽孔 |
5.2.4 晶间孔和晶间溶孔 |
5.2.5 裂缝 |
5.3 储层物性分析 |
5.3.1 孔渗特征 |
5.3.2 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分析 |
5.4 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分析 |
5.4.1 沉积岩石学特征是储层控制的首要因素 |
5.4.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5.5 储层预测 |
5.5.1 叶城凹陷西部(和什拉甫—赛格尔塔什地区) |
5.5.2 叶城凹陷东部(克里阳—玉力群地区)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8)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寒武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白云岩研究历史 |
1.2.2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岩研究现状 |
1.3 主要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手段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
3.1 沉积相类型 |
3.1.1 蒸发台地相 |
3.1.2 局限台地相 |
3.1.3 开阔台地相 |
3.2 沉积相纵向分布特征 |
3.3 沉积相横向展布特征 |
第4章 储层特征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2 储集空间类型 |
4.3 储集空间组合特征 |
4.4 储集体类型 |
4.4.1 溶蚀孔洞型储集体 |
4.4.2 裂缝型储集体 |
4.4.3 复合型储集体 |
4.5 储集体物性特征 |
4.6 单井储集体评价 |
第5章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 有序度特征 |
5.2 碳氧同位素特征 |
5.3 锶同位素特征 |
5.4 阴极发光特征 |
第6章 储集体主控因素 |
6.1 沉积相对储层的影响 |
6.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6.2.1 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6.2.2 溶蚀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6.2.3 其它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6.3 白云石晶体结构对储层的影响 |
6.4 构造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第7章 有利储集体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塔里木西南坳陷二叠系沉积特征及形成有利烃源岩的环境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演化特征 |
2.2.2 构造单元划分 |
2.2.3 构造样式组合特征 |
2.3 区域沉积特征 |
第3章 二叠系沉积特征 |
3.1 二叠系地层分布及岩性特征 |
3.2 二叠系主要层序发育特征 |
3.3 二叠系沉积体系研究 |
3.3.1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3.3.2 沉积体系与沉积演化 |
第4章 二叠系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化特征 |
4.1 微量元素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1 采样位置及样品处理 |
4.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3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章 二叠系烃源岩评价 |
5.1 二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5.1.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5.2 二叠系烃源岩分布特征 |
5.2.1 垂向分布特征 |
5.2.2 平面展布特征 |
5.3 二叠系烃源岩热演化史与生烃史 |
5.3.1. 热演化史 |
5.3.2. 生烃史 |
5.4 二叠系优质烃源岩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生储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的研究现状 |
1.2.2 白云岩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成果与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1.3 寒武系古构造格局 |
2.2 地层特征 |
2.2.1 地层划分与分区 |
2.2.2 各分区地层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
3.1 沉积相标志 |
3.1.1 岩石学标志 |
3.1.2 地震相标志 |
3.1.3 古生物标志 |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2.1 蒸发台地相 |
3.2.2 局限台地相 |
3.2.3 开阔台地相 |
3.2.4 台地边缘相 |
3.2.5 广海陆棚相 |
3.2.6 盆地相 |
3.3 沉积相横向对比 |
3.3.1 台地相区沉积相剖面对比 |
3.3.2 陆棚—盆地相区沉积相剖面对比 |
3.4 沉积模式及演化 |
第4章 层序地层特征 |
4.1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4.1.1 古风化壳 |
4.1.2 渣状层 |
4.1.3 古喀斯特作用面 |
4.1.4 岩性、岩相转换面 |
4.1.5 侵蚀冲刷面 |
4.1.6 超覆面 |
4.2 层序地层划分与特征 |
4.2.1 层序划分标志 |
4.2.2 层序地层划分 |
4.2.3 层序地层特征 |
4.3 层序地层对比 |
4.3.1 台地相区层序地层对比 |
4.3.2 陆棚—盆地相区层序地层对比 |
第5章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5.1 编图思路及成图单元选择 |
5.1.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的回顾 |
5.1.2 编图单元选择和表示方法 |
5.2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5.2.1 SS1 岩相古地理特征 |
5.2.2 SS2 岩相古地理特征 |
5.2.3 SS3 岩相古地理特征 |
第6章 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
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6.1.1 晶粒白云岩 |
6.1.2 泥微晶白云岩 |
6.1.3 颗粒白云岩 |
6.1.4 藻纹层白云岩、藻粘结白云岩 |
6.1.5 其它类型岩石特征 |
6.2 储层空间类型及特征 |
6.2.1 原生孔隙 |
6.2.2 晶间孔隙 |
6.2.3 次生孔隙 |
6.2.4 裂缝 |
6.3 白云岩化类型及特征 |
6.3.1 同生期(准同生期)白云岩化 |
6.3.2 埋藏白云岩化 |
6.3.3 热液白云岩化 |
6.4 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
6.4.1 沉积环境 |
6.4.2 白云石化作用 |
6.4.3 溶蚀作用 |
6.4.4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孔隙的演化 |
第7章 层序格架内的生储盖组合特征 |
7.1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生储盖发育特征 |
7.1.1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发育特征 |
7.1.2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发育特征 |
7.1.3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盖层发育特征 |
7.2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格架内生储盖组合特征 |
7.2.1 中西部地区生储盖组合时空分布规律 |
7.2.2 东部地区生储盖组合时空分布规律 |
7.3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油气有利远景区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上第三系沉积相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D]. 孙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YKL气田沉积特征研究及地质建模[D]. 王恩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伏界面结构及动力学过程[D]. 王中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碎屑岩储层构造改造效应研究[D]. 徐世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廖晓. 西北大学, 2018(01)
- [6]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 谭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塔西南叶城凹陷古近系沉积特征研究[D]. 庄红红.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8)
- [8]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寒武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D]. 何洧.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2)
- [9]塔里木西南坳陷二叠系沉积特征及形成有利烃源岩的环境因素研究[D]. 张继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9)
- [10]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生储盖特征研究[D]. 杨永剑.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