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局一年建6座桥

十七局一年建6座桥

一、十七局四处一年建桥6座(论文文献综述)

王若嫱[1](2021)在《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文中认为1703年康熙开始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是当时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清代桥闸经历康、乾两代的不断修建,从最初山庄园林水系的完善而依次建立,再到乾隆时期,山区景点增加的同时新建造,桥闸最终成为连接避暑山庄各个区域中不可忽视的造景元素。山庄内修建的众多桥闸在形式、材料以及使用功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它们让山庄园林景观更加完整。现山庄清代桥闸保存不多,现存多为修缮后或重新修建的桥闸,部分桥闸在样式和功能上与康乾时期有很大区别。本文对避暑山庄桥闸的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清代桥梁的功能与特点,同时揭示清代皇家园林如何通过桥闸将各个区域联系起来。一、总结中国古代桥梁历史发展脉络,阐述桥梁对人与自然的影响。根据史料记载,以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管理方式为分界点,从周代至清代的桥梁历史中分成周秦、两汉、隋唐、两宋、元明清这五个阶段。最后综合阐述中国古桥类型。二、将清代避暑山庄的历史基本概况和事件进行梳理。避暑山庄桥闸实际建设经历了康熙、乾隆时期,由于园内地形水系复杂,桥闸成为山庄园中园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乾隆以后清代经济逐渐衰退,山庄经营逐渐荒废。三、相关资料整理、测绘、拍照之后对避暑山庄桥闸样式、材料、承重结构此三种角度进行归类,将山庄内120座桥梁进行整体分析评价。四、通过调研,分析现状避暑山庄桥闸保存状态。分为现存清代桥闸、修复的清代桥闸、基本无存的桥闸和现代桥闸四类,根据遗址现状判断桥闸可修复程度。五、整理的所有避暑山庄桥闸相关资料中,其中涵盖了皇家档案、官员使臣的私人记述等史料记载;大量有关避暑山庄的古代绘画作品和20世纪初所拍摄的部分老照片;以及遗址现场调研、测绘数据,为桥闸复原研究的真实依据。通过这些资料,从区域的整体布局环境到单体桥闸,对桥闸进行原貌复原研究,通过图纸、模型等方式展现山庄特色桥闸,用最大可能性还原清代避暑山庄桥闸样貌。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将避暑山庄桥闸的艺术与环境进行系统分析。

陈斯亮[2](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指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姚舒然[3](2020)在《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江南历史城市周边普遍存在着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邑郊景园,它们往往位于自然山水之间。位于无锡古城西侧的锡山与惠山等自然山水以及周边的寺庙、园林和祠堂群落等人工营建,构成了属于这个城市的西郊景园。无锡城市形成于秦汉之际,其古县城的选址和形态深受自然山水的影响。从南朝到近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群又进一步改造西郊山水,从而形成复杂而丰富的西郊景园,也成为无锡的重要风景名胜区和历史地段。本文即以时间为纲研究西郊景园形成和生长的脉络,并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定位、空间内涵。通过详解历史文献及对现存空间进行考察,在以下方面做到创新:1)在空间维度上,首次将无锡古城西郊的锡山、惠山等自然山水及其周边的寺庙、园林和祠堂群落等空间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提出“西郊景园”的特定概念。对于一个融合了自然山水与各类功能历史空间的复杂地段,用整体性思维构建了研究体系。2)在时间维度上,首次研究西郊景园的生长全过程。这种对于西郊景园复杂性源于历史积淀和转折的延续性视角,跨越南朝到近代,有助于更加清晰的了解复杂性背后的演化逻辑,对于研究其他城市近郊景园具有启发意义。3)以发掘西郊景园和无锡城市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目标,而不仅仅停留于对空间实体的孤立研究层面。通过对西郊景园相对于城市的功能分析,旨在探讨江南城市和城郊山水之间的共生现象,以及背后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山城关系所体现出的历史观念。4)通过研究城市历史人群营建活动来阐释历史名胜中反映出的山水观念。士大夫阶层为西郊景园的主导营建人群,尤其明清时期随着江南地方缙绅及其家族的壮大,无锡西郊的园林和祠堂也密集出现形成群落,形成诸多名胜风景。士大夫人群对待自然山水的态度,利用自然山水的方式,是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在山水空间上的体现。论文正文部分首先概括介绍了无锡城市的选址与山水环境的关系,以及西郊地区锡山与惠山的自然特征、西郊景园的格局与遗存现状。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分析南朝西郊佛寺的出现及唐代惠山寺泉景的营建、宋元二泉名胜的形成以及惠山寺的墓祠化、明代西郊园墅的聚集和公共胜景的构建、清代西郊园墅和泉茶文化的传承与影响及祠堂群的形成,以及近代惠山镇的形成,直至成为市镇化景园的生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景园中的佛教文化逐渐被本土的儒家文化所包容消解,山和城的关联不断强化,从城山两立发展为城山相连,体现了地方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正文约15万字,图121幅,表6幅

李佩瑜[4](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甘露[5](2020)在《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市镇网络与商品经济》文中认为袁水古称芦水、袁江、秀江、渝水等,为赣江下游支流,位于江西省的中西部,源出萍乡市东南武功山西侧,向东北流经宜春、分宜、新余、新干等市县,在樟树市注入赣江,全长约279千米,流域面积约6262平方千米。明清时期,流域内含括袁州、临江二府所属萍乡、宜春、分宜、新喻、清江、新淦六县的大部分地区,南邻吉安府、北通南昌府,西与湖南长沙府接壤,水陆交通便利,是明清时期联通江西、湖南二省及周边地区的重要通道。流域内市镇林立,其中商业巨镇樟树在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明清时期(1368-1912)袁水流域的环境、物产、人口、交通、市镇及商品经济做了细致的考察,认为:一、人口的增长、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交通及市镇的形成和发展,市镇的规模又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从空间布局来看,袁水流域的市镇多沿河而建,水陆交通便利的交叉路段发展出较大的市镇,而陆路交通亦多与河流平行、间有穿插而过,可见河流对水陆交通,进而对市镇选址方面的影响。三、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条件,对袁水流域内农业水利的发展亦有较大的影响,进而推动商品化生产,市镇本身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温床,三者交融,不可分割。随着历史时期的不断变化,袁水流域的市镇及商品经济状况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总体与社会大局息息相关。

李琼[6](2019)在《金代平阳府研究》文中指出金代平阳府大致位于今山西省西南部,其政区包括直辖的十个县以及隰州、吉州两个支郡,金统治期间各县县治及名称各有兴废省并。平阳府为金代河东南路的路治,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可圈可点,在河东路的重要程度仅次于太原府。金代平阳府及其州、县有很多优秀的官员,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入仕,其中以科举入仕者居多,从官员的迁转情况可以了解到平阳府在金代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平阳府经济发展良好,自然环境好,人口较多,土地利用率高,在发生灾害后能够积极实施救灾措施。金代政府也很重视水利建设,平阳府的水利灌溉系统完善,河渠众多,加之气候温暖,故平阳府粮食产量高。此外还有一些当地的特产,如隰州绿卷子布等,因平阳府布匹质量好,金代曾在平阳府设置绫锦院掌织造。平阳府的刻书业也很发达,官私作坊林立,平阳一带的平水刻本很有名气,平阳府发达的刻书业带动了河东南路的刻书业发展。平阳府有着名的平阳窑、霍州窑,在冶铁方面也有所发展。金代平阳府文化繁荣,藏书之风盛行,有很多文人着作和诗文流传。平阳府重视教育,兴建学校,学风浓厚,进士及第者颇多,涌现出一些进士家族。由于平阳府独特的战略地位,金末成为金蒙争夺的重要地区,平阳府军民积极抗蒙,涌现出很多抗蒙人才。金代平阳府的宗教以佛教和道教为主,寺观林立,各个时期的佛、道人物为平阳府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努力。除佛道二教之外,金代平阳府还有对自然山水神灵以及祖先帝王神灵等的民间信仰,信众比佛道二教更为广泛。

徐爱[7](2019)在《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雪窦山风景区名胜区位于宁波市奉化西北部,其山水格局独特,人文底蕴深厚,因而形成了类型丰富的文化景观。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法,以历史变迁的角度解读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探索文化景观形成的自然背景及变迁影响因素,进而梳理文化景观在各历史时期的变迁脉络和特征,最后总结变迁规律与驱动力。主要成果如下:(1)在整理研究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分别探讨文化景观形成的自然背景和影响因素。指出雪窦山自然景观以幽谷飞瀑着称,古称“瀑布山”,特色鲜明的自然资源是文化景观营建的天然背景。与此同时,禅宗、弥勒文化,蒋氏家族及其所衍生的民国文化则塑造文化景观的品性和特征,是文化景观变迁的核心影响因素。(2)通过梳理文化景观资源单体的历史建置情况,将其变迁分为五个时期。即西晋至隋唐五代:雪窦寺初创,宗教文化在此扎根,以建设宗教建筑为主。宋代:雪窦山成为禅宗名山,建设活动频繁,出现风景建筑、园景等,山岳风景区格局基本形成。元明清:兴衰交替。文化景观普遍更新换代,一些甚至湮废。民国:溪口因蒋氏父子盛极一时,文化景观涌现。建国以后:全面中兴,以建设弥勒道场为目标,不仅恢复重建大部分旧时的文化景观,还新建许多以弘扬弥勒文化为主的文化景观。(3)文化景观变迁进程呈渐进式,文化景观的规模格局、建造技艺及艺术审美随社会的整体发展而逐渐演变。同时,变迁进程中社会思想和人类行为活动不断层积,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思潮的异质性叠加于文化景观之中。此外,文化景观的类型和空间分布呈扩散式,类型由一元发展为多元共存,空间分布以雪窦寺为核心辐射,向周边扩散,最终发展为雪窦山、溪口两片区。(4)在历史变迁进程中,独特的地理环境是滋养文化景观的沃土,佛教僧徒是文化景观建设的先行力量,繁荣的政治经济是文化景观持续演变的支撑力量,而地方人物、平民百姓的普遍参与则是维系文化景观内核的基础力量。这几部分相互交融,共同作用,构成文化景观持续发展的实质。

聂选华[8](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吴芳梅[9](2018)在《以丹为业:龙潭仡佬族的历史、生计与认同》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从丹砂这一“圣物”切入,以贵州务川龙潭仡佬族为个案,从“业缘”这一特殊视角,围绕丹砂的社会生命及王朝、国家势力的渗透为线索,采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丹砂在特定的地方所展呈的历史进程、变迁及再认知过程,以及丹砂在历史上如何勾连地方与中央及族群内外的复杂利益关系,进而思考“业缘”在龙潭仡佬族生活中何以超越“亲缘、地缘、神缘”,成为其族群认同之内聚力,致使民族识别时也主要以“祖辈是否从事丹砂采掘”为依据来确定仡佬族族属。龙潭仡佬族与丹砂的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殷商时期,仡佬族的祖先濮人就已活动在西南广大地域。据史料记载,周武王伐纣时,濮人就与其他部族参加了牧野盟誓,并以丹砂敬献周武王。献丹者被封为宝王之后,并带领濮人在务川地区开荒辟草,以丹为业,繁衍生息。随着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及上层建筑对“贵生、长寿”的极度追求,大大刺激了龙潭地区丹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因丹砂的用途及价值大增,使龙潭仡佬族地区直接被卷入了王朝与地方的关系网络中,由此展开了以丹砂为中心的各项活动、人群、文化的相互碰撞。在历史进程中,不同的互动方式、关系的建立以及文化的交融,使地方丹砂获得一种特殊生命力及意义价值的地方化表述。明清时期是当地丹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鼎盛时期,丹砂巨大的经济价值将龙潭仡佬族及其社会带入一个更大范围的人文和经济关系网络中,促进了龙潭地区加速进入王朝直接统治的架构及族际关系的建构中。同时,丹砂经济促进了龙潭邑聚的形成,改变了龙潭仡佬族传统的观念意识,这具体体现在龙潭仡佬族对丹砂资源的控制及身份认同的文化表述方面。为此,文章先后从政治、经济、文化及地方社会变迁等视角加以诠释,从中揭示出王朝介入的背后动因及复杂共存的关系网络,以及地方社会在此作用下所展现出的适应性策略。至清末民国时期,由于受帝国主义入侵、“易货还款”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加强对丹砂资源的管控,沉重打击了龙潭仡佬族丹砂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丹砂的神秘光环也被人们日益增强的认知逐渐消解,昔日繁盛的龙潭丹业江河日下。新中国成立以后,丹砂资源逐步收归国有,大多数龙潭仡佬族人失去了世代赖以生存的资源依托,返土归耕,发展农业延续至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对重度污染环境的汞矿资源实施政策性关闭。至此,龙潭仡佬族的丹业时代宣告结束。综上可见,随着历史更迭及现代经济的冲击,丹业逐渐由盛转衰,龙潭仡佬族人们对丹砂文化的记忆亦渐行渐远,族群凝聚力日渐涣散。为了实现族群的生存和延续,地方政府、宗族精英、民间大众试图借助旅游情境的反馈,对已逝去的文化传统进行追溯性复原和展演,试图唤醒族人的危机感、归属感和族群认同感。笔者在梳理经典族群认同理论,剖析影响族群凝聚力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田野实践发现,人们大多以“亲缘--地缘--神缘”等关系凝聚在一起,以历史、记忆、宗教、文化等的延续形成共同体。此外,笔者发现还有一种以“业缘”而聚的群体,如龙潭仡佬族。他们主要以“业缘”作为其族群凝聚和汇合的基础,成为该民族识别的标志,甚至成为区分龙潭仡佬族与其他族群的边界。因此,本研究为族群边界理论的拓展提供了一个分析案例。

高雨露[10](2018)在《近现代榆林城市文化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有着悠久的城市建设历史,具有十分优秀的本土规划传统。城市文化空间的营造是我国本土城市规划的核心要义之一,其承载着城市的自然、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是具有人文内涵且能够化育人、陶冶人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城市文化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可以探究城市文化的源起,找寻其历史发展规律,并对未来榆林城市人文空间的营造有着参鉴意义。本文以榆林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空间发展变迁的时间节点及其线性演变为线索,对榆林城市文化空间的演进历程进行分期研究。并分别梳理榆林城市文化空间的类型,对比榆林城市文化空间形态分布特征,总结榆林城市文化空间发展规律,最后提出榆林城市文化空间的未来发展引导建议。首先,本论文对榆林城市背景沿革、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城市建设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将榆林自近代以来城市文化空间的演进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期:1840年-1949年为城市文化空间消解期,1949年-2000年为城市文化空间稳定期,2000年至今为城市文化空间快速发展期。其次,对这三个时期内的城市文化空间分别进行分类,并进行空间标识,对其文化空间的类型特征、分布规律、演变方式进行阐述,总结榆林城市文化空间演变特征,并分析城市文化空间的传承性和结构性。并将这三个时期的城市文化空间进行量化比较,通过指标量化的方式,对其文化空间数量及用地规模等进行分析,直观反映出文化空间的演变历程及其特征。再次,对不同时期的文化空间进行动力机制研究,分析不同时期文化空间的形成、分布以及用地演变背后的动力因素,从自然环境、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城市文化特征、城市总体政策等的方面着手进行分析研究。最后,通过对比近代以来榆林城市文化空间的分布、数量、表现形式、用地规模等特征,分析其动力机制,总结得出榆林城市文化空间的发展规律。并针对目前榆林城市传统文化空间消解和整体文化空间秩序混乱等问题,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在古城文化空间的保护、活化、优化和整合等方面制定相关策略,并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为榆林名城保护规划及现代城市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二、十七局四处一年建桥6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七局四处一年建桥6座(论文提纲范文)

(1)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
        1.1.4 理论研究意义
        1.1.5 现实研究意义
    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1 当代论文研究现状
        1.2.2 文献查阅范围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相关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中国古桥梁概说
    2.1 桥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1.1 政治
        2.1.2 经济
    2.2 桥梁历史发展
        2.2.1 周秦时期
        2.2.2 两汉时期
        2.2.3 隋唐时期
        2.2.4 两宋时期
        2.2.5 元明清时期
    2.3 中国古桥类型与结构特点
        2.3.1 梁桥
        2.3.2 拱券桥
        2.3.3 栈道
        2.3.4 浮桥
        2.3.5 桥屋与亭桥
        2.3.6 索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避暑山庄桥闸历史沿革
    3.1 康熙时期的桥闸建设
    3.2 乾隆时期的桥闸建设
    3.3 嘉庆至清末时期的桥闸建设
        3.3.1 嘉庆时期桥闸建设
        3.3.2 道光时期桥闸建设
        3.3.3 咸丰时期至清末桥闸建设
    3.4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桥闸建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避暑山庄清代桥闸类型
    4.1 以形态分类
        4.1.1 平桥
        4.1.2 拱桥
        4.1.3 汀步桥
        4.1.4 亭桥
        4.1.5 闸桥
    4.2 以材料分类
        4.2.1 木桥
        4.2.2 石桥
        4.2.3 木石结合桥
    4.3 以承重结构分类
        4.3.1 梁桥
        4.3.2 拱券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避暑山庄桥闸现存状态调研及分析
    5.1 现存清代桥闸
    5.2 修复的清代桥闸
    5.3 基本无存的桥闸
    5.4 现代桥闸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
    6.1 复原研究依据
    6.2 复原研究方法
    6.3 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
        6.3.1 旷观桥
        6.3.2 文津阁东北桥
        6.3.3 双湖夹镜桥
        6.3.4 观瀑亭东北桥
        6.3.5 文园狮子林虹桥
        6.3.6 水流云在桥
        6.3.7 热河泉桥
        6.3.8 月色江声西桥
        6.3.9 萝月松风桥
        6.3.10 青莲岛南桥
        6.3.11 珠源寺彼岸同登桥
        6.3.12 山近轩石拱桥
        6.3.13 芝径云堤桥
        6.3.14 水心榭
        6.3.15 一孔闸
        6.3.16 五孔闸
        6.3.17 碧峰寺前石桥
        6.3.18 敞晴斋桥
    6.4 避暑山庄桥闸艺术特点
        6.4.1 避暑山庄桥闸与环境
        6.4.2 避暑山庄桥闸艺术特点
    6.5 避暑山庄桥闸与圆明园桥闸比较
        6.5.1 营建特点比较
        6.5.2 形态结构与材料比较
第7章 结论与存疑
    7.1 结论
    7.2 存疑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A 避暑山庄桥闸总表
附录 B 避暑山庄桥闸相关文献档案
附录 C 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设计
致谢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3)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江南邑郊风景园林存在的普遍性与特点
        0.1.2 研究江南邑郊景园的突出现实意义
        0.1.3 江南邑郊景园的典型个例——无锡古城西郊锡惠景园
    0.2 研究对象及路径
        0.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0.2.2 研究路径与方法
    0.3 文献综述
        0.3.1 历史文献
        0.3.2 现当代研究
    0.4 研究框架
第一章 无锡及其西郊景园的特征
    1.1 无锡城市起源与周边山水的关系
        1.1.1 汉代设县选址及周边水系
        1.1.2 古人对于城市起源与山的关联认知
    1.2 西郊之山——锡山与惠山的特征
        1.2.1 山多泉涧
        1.2.2 山北为前,山南为后
        1.2.3 “九龙”形胜
    1.3 西郊景园的形成与构成
        1.3.1 西郊景园历史简述
        1.3.2 西郊景园的格局与要素
第二章 南朝西郊佛寺的出现及唐代惠山寺泉景的营建
    2.1 从历山草堂到惠山寺
        2.1.1 历山草堂的出现及其时代背景
        2.1.2 由宅而寺以及寺的方位辨析
    2.2 中晚唐时期惠泉的景观营建与成名
        2.2.1 中唐时期由县令主导的寺内泉景营建
        2.2.2 茶俗兴起下晚唐时期惠泉的成名
    2.3 南朝至唐时期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初步形成
        2.3.1 空间的主体与区位——江南运河沿线的城郊山寺
        2.3.2 唐代西郊景园的功能
第三章 宋元二泉名胜的形成以及惠山寺的墓祠化
    3.1 二泉景观格局的形成
        3.1.1 “山自锡无后,寺因有泉名”
        3.1.2 宋元时期二泉景观的格局
    3.2 “二泉映月”景观与陆子祠
        3.2.1 从“二泉”到“陆子泉”
        3.2.2 “二泉映月”的景观意象与陆子祠的出现
    3.3 惠山寺的墓祠化以及功德坟庵的陆续出现
        3.3.1 南宋初惠山寺的功德寺化
        3.3.2 “地府之庙”东岳庙的迁建
    3.4 宋元时期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确立与功能拓展
        3.4.1 城市的“行乐之地”
        3.4.2 山之容纳——佛道香火与先灵栖息
        3.4.3 泉之三用——饮泉、观泉、思人
第四章 明代西郊园墅的聚集
    4.1 园墅空间的奠定:时代之变下惠山寺的重建与格局
        4.1.1 时代之变——元末丙申之乱与明初佛教大兴
        4.1.2 一体两翼——明初重建后惠山寺格局
    4.2 园墅出现的动因:泉茶名会的传承以及僧院的转化
        4.2.1 洪武至成化年间听松庵内的竹炉茶会
        4.2.2 听松庵的胜景化
        4.2.3 成化至弘治年间碧山吟社内的十老诗会
        4.2.4 碧山吟社——“开惠山园林之先”
    4.3 成化至万历年间西郊园墅群的形成与分布
        4.3.1 明代无锡私家园林的分布
        4.3.2 西郊园墅的择址之一——山地之园
        4.3.3 西郊园墅的择址之二——水路之园
    4.4 明代西郊园墅营建特色
        4.4.1 西郊园墅的用山之法——倚山和借山
        4.4.2 西郊园墅的用水之法——泉涧的引流和汇集
        4.4.3 西郊园墅中的活动
第五章 明代西郊公共胜景的构建
    5.1 从城郊名胜到城市圣地——明代二泉景观的维系与发展
        5.1.1 明代城市缙绅对二泉庭院的接力维护
        5.1.2 从陆子祠到群贤祠——泉上之祠在明代的转变
        5.1.3 “天下第二”还是“天下第一”
    5.2 名士胜景——二泉影响下的先贤祠建设及祠中景观
        5.2.1 二泉庭院旁的华孝子祠
        5.2.2 二泉书院中的李忠定公祠
    5.3 神灵胜景——锡山北麓张中丞庙的新建
        5.3.1 元末至明初张巡信仰的转变
        5.3.2 明中期张中丞新庙的出现
        5.3.3 张中丞庙对西郊地区的影响
    5.4 文风胜景——锡山龙光塔的出现及景观影响
        5.4.1 从金匮山到锡山——掌管城市文运的“主山”
        5.4.2 作为“龙角”的龙光塔
        5.4.3 龙光塔的景观影响
    5.5 明代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丰富性及空间内涵形成
        5.5.1 泉之三用在明代的延续与丰富
        5.5.2 惠山寺内土地的流转与寺外空间的生长——空间丰富性的形成
        5.5.3 明代城市缙绅主导的“人杰地灵”空间内涵形成
第六章 清代西郊园墅及泉茶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6.1 寄畅园的传承与改筑
        6.1.1 从凤谷行窝到寄畅园——明代寄畅园的三个时期
        6.1.2 清初寄畅园的名扬天下
    6.2 清帝南巡惠山的活动
        6.2.1 康熙南巡惠山的活动
        6.2.2 乾隆南巡惠山的活动
    6.3 惠山园墅与泉茶文化对于帝京苑囿的影响
        6.3.1 帝王眼中的寄畅园价值
        6.3.2 惠山园对寄畅园的写仿
        6.3.3 泉茶名物引发的苑囿茶舍大量出现
第七章 清代西郊祠堂群的形成
    7.1 园林崩解后祠堂群的形成
        7.1.1 清代祠堂数量的迅速增加
        7.1.2 清代祠堂群的分布与构成
        7.1.3 西郊祠堂群的特点
    7.2 祠堂聚集的因素和特点
        7.2.1 重秩序——祠堂数量激增的时代背景
        7.2.2 便祭扫——墓的集中与西郊的位置之便
        7.2.3 彰美德——“人杰地灵”和南巡影响下的宗族先贤纪念
        7.2.4 妥先灵——祠中有园,园中有祠
    7.3 以祠堂维系家园——寄畅园的宗祠化
        7.3.1 雍正年间寄畅园之变故
        7.3.2 从嘉树堂到秦氏双孝祠
        7.3.3 以“孝”立园,以祠守园
    7.4 清代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格局确立与功能的增加
        7.4.1 景园要素的传续与演变
        7.4.2 新的功能——城市家族构建组织和维系传统的中心地
第八章 近代西郊景园的延续与转变
    8.1 庚申之变后西郊景园的快速恢复
        8.1.1 从惠山寺到忠烈祠——近代惠山寺的完全祠堂化
        8.1.2 宗祠群的复建与继续扩展
    8.2 西郊景园的旧景出新
        8.2.1 到达方式的转变
        8.2.2 旧景的重建——云起楼与贯华阁
        8.2.3 旧景的功能转变——从李鹤章祠到无锡第二公园
    8.3 近代西郊景园的市镇化
        8.3.1 运河经济下近代北塘地区的发展
        8.3.2 北塘经济辐射下惠山镇的形成
    8.4 .西郊景园的近代规划与现当代的现实发展
        8.4.1 近代规划设想
        8.4.2 现当代发展概述
结论
    9.1 西郊景园的空间生长
        9.1.1 三重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丰富性
        9.1.2 多水的地理特性造就的艺术性
    9.2 西郊景园的历史生长
        9.2.1 从寺的出现到寺的消解——景园的世俗化生长
        9.2.2 从自然山水到功能小镇——景园的城市化生长
    9.3 西郊山水与无锡城市的关联性
        9.3.1 山水与城市关联的必然与变化
        9.3.2 祠堂群是山城历史关联的极致表现
    9.4 山水背后的人与观念
        9.4.1 从宦游士子到地方贤达——主导人群的转变
        9.4.2 山水名胜——人、风景、历史的结合
    9.5 研究的不足与下一步工作
    9.6 研究的体会与启示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 西郊地区祠堂统计表
致谢
作者简介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市镇网络与商品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区域社会的研究
        (二)水陆交通及相关研究
        (三)市镇及相关研究
        (四)商品经济及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二)基本框架
        (三)后续研究
第二章 袁水流域的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及水陆交通
    一、流域的政区沿革
        (一)袁水水系与流域范围
        (二)袁州府的政区沿革
        (三)临江府的政区沿革
    二、流域的自然环境
        (一)气候
        (二)土地的基本情况
    三、流域的水陆交通
        (一)水运的相关情况
        (二)陆运的相关情况
        (三)水运与陆运之间的联系
第三章 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市镇
    一、市镇类型与分布
        (一)市镇类型及数量变化
        (二)市镇分布及其特点
    二、市镇人口及消费类型
        (一)市镇人口及辐射范围
        (二)市镇人口的消费类型及水平
    三、市镇管理
        (一)市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市镇社会秩序与治安状况
        (三)市镇经济管理与地方财政
第四章 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商品化生产及商品经济
    一、商品化生产的农业基础
        (一)土地开垦
        (二)灌溉及水利设施
        (三)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加工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农作物的商品化
        (二)手工业与矿冶业
    三、商品于流域内外的流转
        (一)转运贸易
        (二)与其他流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史籍
    二、今人着述及论文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金代平阳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一章 金代平阳府行政区划
    一、金代以前平阳府的政区
    二、金代平阳府的政区
        (一)政区概况
        (二)政区沿革
第二章 金代平阳府主官选任及其活动
    一、平阳府府级主官选任
        (一)府级主官的任职时间及籍贯
        (二)府级主官的入仕途径
        (三)府级主官的迁转
    二、平阳府州级主官选任
        (一)州级主官的任职时间及籍贯
        (二)州级主官的入仕途径
        (三)州级主官的迁转
    三、平阳府县级主官选任
        (一)县级主官的任职时间及籍贯
        (二)县级主官的入仕途径
        (三)县级主官的迁转
    四、平阳府主官活动钩沉
        (一)维治安评诉讼
        (二)建学校修古迹
        (三)领军民御外辱
第三章 金代平阳府的经济
    一、农业与人口
        (一)农业生产
        (二)人口状况
    二、水利建设
    三、自然灾害
    四、刻书业
        (一)刻书业的繁荣
        (二)刻书业繁荣的原因
    五、陶瓷业
    六、冶铁业
第四章 金代平阳府的文教
    一、平阳府的文人及其成就
    二、平阳府的教育
        (一)平阳府的学校
        (二)平阳府的科举进士
        (三)平阳府的进士家族
第五章 金代平阳府民众的宗教信仰
    一、平阳府的佛教
        (一)佛教寺院
        (二)佛教人物
    二、平阳府的道教
        (一)道教宫观
        (二)道教人物
    三、平阳府的民间信仰
        (一)对自然山水神灵的信仰
        (二)对祖先帝王神灵的信仰
第六章 金蒙在平阳府的战争
    一、蒙古对平阳府的进攻
    二、平阳府军民的抗蒙斗争
        (一)官方的抗蒙斗争
        (二)各地堡寨的抗蒙斗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相关研究进展
    1.5 研究范围及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2 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形成的自然背景
    2.1 地质
    2.2 地貌
    2.3 水文
    2.4 气候
    2.5 植被
    2.6 小结
3 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影响因素
    3.1 政治因素
    3.2 经济因素
    3.3 文化因素
    3.4 小结
4 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资源调查
    4.1 雪窦山片区
    4.2 溪口古镇片区
5 雪窦山风景名胜区各时期文化景观变迁及特征
    5.1 文化景观变迁分期
    5.2 西晋至隋唐五代:起源与奠定
    5.3 宋代:兴盛与辉煌
    5.4 元明清:兴废交替
    5.5 民国:涌现与交融
    5.6 建国以后:壮大与中兴
    5.7 小结
6 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规律与驱动力
    6.1 文化景观变迁规律
    6.2 文化景观持续演变驱动力
    6.3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9)以丹为业:龙潭仡佬族的历史、生计与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龙潭人家:石旮旯里的“GLAO”
    第一节 区域背景及早期建制
    第二节 聚落与丹族
    第三节 物态与象征
第三章 丹砂之路:小地方与大传统
    第一节 小地方:丹砂的社会生活
    第二节 大传统:神圣之丹与“长生久视”
    第三节 物的实践:丹砂的地方化表述
第四章 以丹为业:明清时期丹业的发展
    第一节 明代以前务川丹业概貌
    第二节 明清时期务川龙潭丹业的发展
    第三节 邑聚的形成及族群的区隔
第五章 丹砂之殃:从井到耕
    第一节 集体记忆:东升塔传说之谜
    第二节 狭缝生存:垄断下的龙潭仡佬族丹业发展
    第三节 遗产与物:龙潭仡佬族丹业的蜕变
第六章 丹砂庇佑:龙潭仡佬族族群认同及其变迁
    第一节 业缘:丹砂与龙潭仡佬族身份认同的关系
    第二节 龙潭仡佬族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旅游发展情境下龙潭仡佬族身份认同的重构
第七章 “业缘”一族群认同的凝聚力
    第一节 凝聚力:族群内聚和汇合的基础
    第二节 “业缘”影响下的龙潭仡佬族族群认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近现代榆林城市文化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1.1.1 明确城市发展方向
        1.1.2 城市转型中遇到的问题
        1.1.3 榆林城市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
    1.2 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城市文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2 文化空间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3 空间形态演变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4 榆林城市发展建设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意义、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方法
        1.5.4 研究框架
2 榆林城市发展背景
    2.1 榆林城市背景沿革
        2.1.1 榆林建置沿革
        2.1.2 榆林城市自然山水环境及周边要素
    2.2 榆林社会经济发展
        2.2.1 榆林人口发展
        2.2.2 榆林经济发展
    2.3 榆林城市社会变革与城市建设历程
        2.3.1 建国前榆林城市社会变革与城市建设
        2.3.2 建国后榆林城市社会变革与城市建设
    2.4 榆林城市文化空间演变阶段划分
    2.5 榆林城市文化空间类型划分
    2.6 榆林城市文化空间动力机制构建
3 城市文化空间消解期(1840年-1949年)
    3.1 城市空间格局背景特征
        3.1.1 城市用地分布
        3.1.2 城市道路结构
    3.2 城市文化空间分布及结构特征
        3.2.1 社会政权变动下文化空间类型
        3.2.2 “鱼骨式”加“组团式”空间分布特征
        3.2.3 “南塔北台,守望相助”的空间结构
        3.2.4 文化空间消解期下的空间传承
        3.2.5 历史文化脉络下的结构性文化空间特征
    3.3 城市文化空间量化指标研究
        3.3.1 空间规模比较
        3.3.2 空间用地比例构成
    3.4 文化空间消解期的动力机制
        3.4.1 影响因素概述
        3.4.2 军事需求对宗教类文化空间演变的影响
        3.4.3 政权更迭对教育类文化空间演变的影响
        3.4.4 社会因素对人文类文化空间演变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榆林城市文化空间稳定期(1949年-2000年)
    4.1 城市空间特征与演化
        4.1.1 城市用地分布
        4.1.2 城市道路结构
    4.2 城市文化空间类型及其分布分析
        4.2.1 社会变革背景下的文化空间类型
        4.2.2 “轴线型”加“散点式”空间分布特征
        4.2.3 文化空间稳定期下的空间传承
        4.2.4 历史发展下的结构性文化空间
    4.3 城市文化空间量化指标研究
        4.3.1 空间规模比较
        4.3.2 空间用地比例构成
    4.4 城市文化空间的动力机制
        4.4.1 影响因素概述
        4.4.2 政治变动对宗教类文化空间演变的影响
        4.4.3 政策调整对教育类文化空间演变的影响
        4.4.4 社会变化对人文、设施遗产空间和文化设施空间演变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文化空间快速发展期(2000年至今)
    5.1 城市空间特征与演化
        5.1.1 城市用地分布
        5.1.2 城市道路结构
    5.2 城市文化空间类型及其分布分析
        5.2.1 城市快速建设下的文化空间类型
        5.2.2 “轴线带”加“网格式”空间分布特征
        5.2.3 文化空间发展期下的空间传承
        5.2.4 新旧融合下的结构性文化空间
    5.3 城市文化空间量化指标演变研究
        5.3.1 空间规模比较
        5.3.2 空间用地比例构成
        5.3.3 空间尺度特征
    5.4 城市文化空间的动力机制
        5.4.1 影响因素概述
        5.4.2 规划引导对宗教、人文、设施遗产文化空间演变的影响
        5.4.3 政策变革对教育、现代公共文化设施空间演变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近现代榆林城市文化空间演变内在规律及其发展建议
    6.1 文化空间分布及表现形式分析
        6.1.1 文化空间分布情况
        6.1.2 文化空间表现形式
    6.2 文化空间增长特征
        6.2.1 空间数量增长特征
        6.2.2 文化空间用地增长特征
    6.3 近现代榆林城市文化空间演变动力机制
        6.3.1 影响因素概述
        6.3.2 地理环境因素对文化空间演变的影响
        6.3.3 政策制度因素对文化空间演变的影响
        6.3.4 城市经济因素对文化空间演变的影响
        6.3.5 城市规划因素对文化空间演变的影响
    6.4 未来发展建议
        6.4.1 古城文化空间的保护
        6.4.2 城市文化空间的活化
        6.4.3 文化空间的优化和整合
        6.4.4 文化空间的政策引导
    6.5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附件

四、十七局四处一年建桥6座(论文参考文献)

  • [1]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D]. 王若嫱.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D]. 姚舒然. 东南大学, 2020
  •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市镇网络与商品经济[D]. 甘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金代平阳府研究[D]. 李琼.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D]. 徐爱.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9]以丹为业:龙潭仡佬族的历史、生计与认同[D]. 吴芳梅. 厦门大学, 2018(07)
  • [10]近现代榆林城市文化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高雨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十七局一年建6座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