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奇思妙想 人为什么要睡觉?(论文文献综述)
文贵良[1](2022)在《翻译作为中国言语的试验——论赵元任译本《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汉语诗学》文中研究说明赵元任译本《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对中国现代书面语言进行了全面的试验。在语法规范方面,区分"他""她""牠",区分"的"和"底",系统采用西方标点符号;在语体方面,着重对语调的塑造;在语音方面,区分"国音"和"京音",在书面语中引进"国音";在审美趣味上,以"滑稽诗"和儿童逻辑彰显现代书面白话的儿童趣味和智性。赵元任译本《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成为"五四"新文学初期有意试验现代书面汉语的成功之作。
李洁[2](2021)在《在阅读与反思中前行——读《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文中提出名师自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当我在教学中遭遇困难的时候,我选择了阅读。阅读的过程就是和名师对话的过程。一位位名家和我娓娓道来他们的成长故事,他们的故事给我无限向上的力量,也促使我不断地思考,将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因而能多次参与或领衔市级、区级课题研究,这也使我慢慢地成长为高级教师、上海市宝山区化学学科带头人。我现任教于上海市宝钢新世纪学校,担任理化组教研组长。我喜欢阅读,阅读成为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面对一本好书,
李师江[3](2021)在《斜滩往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春仔小时候生活的一座老宅,被称为"鬼宅"。他的老家在斜滩。斜滩是寿宁重镇,群山万壑之间的一块平地,地势由西北往东南倾斜,故而称为斜滩。旧时处于水路要塞,上承车岭,下接赛江,为闽浙边界重要商旅隘口,码头客栈一应具有,客商云集。斜滩白天繁忙嘈杂,夜里灯红酒绿,透出靡靡之音,为山区繁华之地,一度被称为"小上海"。镇上至今留有一百多栋砖木古宅,"进士第""大夫第""朝议第"等明清院落比比皆是,如此深宅大院,没有"闹鬼"就说不过去了。
陈倩[4](2021)在《小学童话群文阅读任务单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张春连[5](2021)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小人物”形象教学研究》文中指出
罗颖[6](2021)在《我最喜欢的图画书 ——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郑京京[7](2021)在《《韩国文化指南Ⅱ》(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李瑞[8](2021)在《莉迪亚·戴维斯短篇小说研究》文中认为莉迪亚·戴维斯(Lydia Davis)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法语文学翻译家。她的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极强的个人风格,被美国文学界称为“作家的作家”。本文将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戴维斯的短篇小说创作进行整体研究,分析其短篇小说文本在叙事层面的探索性,尤其是极简风格、反身性、实验性等特征;探讨其翻译活动与小说创作的互文性;挖掘其小说文本中的女性书写特质。论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针对戴维斯短篇小说的主要文本叙事表征:极简风格、反身性和文本实验性进行一次直入内里的分析。进一步厘清戴维斯的闪小说与美国极简主义小说之间的关系,运用罗兰·巴特的“相册”理论对戴维斯的小说创作进行重新锚定;探究戴维斯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的反身性(元性质)与自我向内探寻的特征;以及对戴维斯进行的诸种文本实验及其意义进行分析。第二章着眼于戴维斯的翻译活动与其小说写作之间的互文性,指认翻译工作对戴维斯的小说语言和写作风格的影响,并具体分析莫里斯·布朗肖、马塞尔·普鲁斯特和居斯塔夫·福楼拜等翻译对象及其作品在戴维斯小说创作中的“复现”,以及他们之间的互文性“对话”。第三章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立足于埃莱娜·西苏和露丝·伊里加蕾等女性主义学者的理论,探究戴维斯在短篇小说文本中选择的独特的女性写作方式。戴维斯在小说文本之间构建了一个在形象上大致统一的女性叙述者,通过碎片化的、自语的书写方式铺展开一个充斥着女性个体经验细密表达的文本集合体。戴维斯的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多样性,而全方位进入这样一位作家的作品是有一定难度但却极有必要的。文章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戴维斯短篇小说创作的肌理,以期对其创作进行一次较为全面、公允的价值评判。
尤达[9](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吕延帅[10](2021)在《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济南市C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提到“绘本”,我们并不陌生,这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阅读载体,也是陪伴幼儿最久的阅读伙伴。而中国原创绘本的出现,更是拉近了幼儿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提升了幼儿对于传统艺术元素的审美认知,也促进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本研究通过访谈和观察法对济南市C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C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绘本及原创绘本认知理论与实践层面脱节、绘本活动目标偏重能力掌握、绘本活动内容选择忽略内容解读及潜在的教育价值、绘本组织实施方式沿用传统模式以及绘本活动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化等。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行动研究法,基于原创绘本以C幼儿园大二班31名幼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和B两组分别在原创绘本的“生活礼仪”“亲情与爱”和“民俗文化”三个主题系列下进行两轮的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的每个主题或者每一轮阅读教学结束后,研究者与合作教师进行反思研讨,为下一主题或者下一轮的阅读教学做准备。三个主题的行动研究结束后,从对幼儿教师影响、家长影响及幼儿影响等三方面对其进行了效果分析,最后提出:从幼儿园角度,要开发多种渠道、扩充优秀原创绘本在园数量;创新培训途径、定期对教师进行原创绘本阅读教学培训;加强家园共育、提升原创绘本阅读的宣传力度。从幼儿教师角度,要提高教师的绘本文学素养、加强教师筛选优秀原创绘本能力;培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原创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质量。从幼儿家长角度,要丰富优秀原创绘本的储备、进行有效亲子阅读;积极配合家园共育工作、提升幼儿原创绘本阅读兴趣。同时倡议原创绘本创作者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审美趣味进行创作,让更多富含教育性和可操作性、突破“中国味道”束缚、主题多样化的原创作品产生等教育建议。多措并举,促进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幼儿阅读教学的更好发展。
二、奇思妙想 人为什么要睡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奇思妙想 人为什么要睡觉?(论文提纲范文)
(1)翻译作为中国言语的试验——论赵元任译本《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汉语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 现代书面白话的语法试验——语法规范 |
(一) “他”“她”“牠” |
(二) “的”“底”“地” |
(三) 标点符号 |
二、 现代书面白话的语体试验 |
三、 现代书面白话的声音试验——“国音”与“京音” |
四、 现代书面白话的智性趣味:“滑稽诗”与儿童逻辑 |
五、 结语 |
(2)在阅读与反思中前行——读《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论文提纲范文)
·名师自述· |
·推荐理由· |
·阅读体验· |
勇于坚守的教育信念 |
勤于实践的课中求索 |
基于实践的课后反思 |
富于联想的生活感悟 |
·拓展阅读· |
《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华应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
《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华应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
《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华应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
(3)斜滩往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四 |
五 |
六 |
(8)莉迪亚·戴维斯短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莉迪亚·戴维斯文本短篇小说叙事的探索性 |
第一节 闪小说与片段缝合 |
第二节 反身性与内在探寻 |
第三节 实验性与逻辑游戏 |
第二章 莉迪亚·戴维斯翻译活动与小说创作的互文性 |
第一节 作为译者和作者:互文与转换 |
第二节 作为作者的译者:翻译与对话 |
第三节 作为译者的作者:挪用与改写 |
第三章 莉迪亚·戴维斯短篇小说文本的女性书写特质 |
第一节 文本叙述者的身份建构 |
第二节 女性个体经验的细密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莉迪亚·戴维斯(Lydia Davis)创作年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济南市C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
二、原创绘本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提升相关阅读主体认知 |
三、目前幼儿园鲜少运用原创绘本开展幼儿阅读教学 |
四、个人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一)理论目的 |
(二)实践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绘本 |
二、原创绘本 |
三、幼儿绘本阅读教学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绘本及原创绘本相关研究 |
(一)绘本相关研究 |
(二)原创绘本相关研究 |
二、幼儿园阅读教学相关研究 |
(一)幼儿园阅读教学本体相关研究 |
(二)幼儿园阅读教学现状相关研究 |
三、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相关研究 |
(一)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绘本选择相关研究 |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现状与对策相关研究 |
(三)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应用趋势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
二、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
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
四、泰勒原理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参与者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参与者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行动研究法 |
二、文献法 |
三、观察法 |
四、访谈法 |
第四节 资料编码 |
第五节 研究流程 |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 |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 |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 |
第三章 现状问题诊断分析及具体行动方案设计 |
第一节 现状问题诊断分析 |
一、现状分析 |
二、问题诊断 |
第二节 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的方案设计 |
一、行动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二、行动研究设计方案的确立 |
第四章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行动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生活礼仪”主题活动方案的实施 |
一、行动的初次实施《公主怎么挖鼻屎》活动 |
二、行动的再次实施《屎壳郎的生日礼物》活动 |
第二节 “亲情与爱”主题活动方案的实施 |
一、行动的初次实施《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活动 |
二、行动的再次实施《团圆》活动 |
第三节 “民俗文化”主题活动方案的实施 |
一、行动的初次实施《六十六头牛》活动 |
二、行动的再次实施《一园青菜成了精》活动 |
第五章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的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对幼儿教师的影响 |
一、对原创绘本具有浓厚兴趣,尝试将其作为主要阅读媒介 |
二、打破了教师对于传统绘本教学模式的思维定势,提供了绘本阅读教学新思路 |
第二节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对家长的影响 |
一、提高了家长对于原创绘本的认知,原创绘本成为亲子阅读新载体 |
二、加强了家长与幼儿教师的交流,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 |
第三节 原创绘本开展阅读教学对大班幼儿的影响 |
一、基于原创绘本开展阅读教学促进幼儿对原创绘本的喜欢,提升幼儿阅读兴趣 |
二、基于原创绘本开展阅读教学提高了幼儿阅读的逻辑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三、基于原创绘本开展阅读教学促进幼儿生活习惯、情感表达和文化素养 |
第六章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具有可行性 |
二、幼儿积极参与和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是其关键环节 |
三、基于原创绘本对大班幼儿开展阅读教学蕴含教育价值 |
第二节 教育建议 |
一、对幼儿园 |
二、对幼儿教师 |
三、对幼儿家长 |
四、对原创绘本创作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观察记录表(行动研究前) |
附录B 原创绘本开展大班阅读教学观察记录表(行动研究) |
附录C 原创绘本开展大班阅读教学研讨记录表 |
附录D 原创绘本开展大班阅读教学访谈提纲(行动研究前) |
附录E 原创绘本开展大班阅读教学访谈提纲(行动研究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奇思妙想 人为什么要睡觉?(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作为中国言语的试验——论赵元任译本《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汉语诗学[J]. 文贵良. 中国比较文学, 2022(01)
- [2]在阅读与反思中前行——读《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J]. 李洁. 江苏教育, 2021(66)
- [3]斜滩往事[J]. 李师江. 芙蓉, 2021(05)
- [4]小学童话群文阅读任务单设计研究[D]. 陈倩. 西南大学, 2021
- [5]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小人物”形象教学研究[D]. 张春连.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6]我最喜欢的图画书 ——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D]. 罗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7]《韩国文化指南Ⅱ》(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郑京京. 青岛大学, 2021
- [8]莉迪亚·戴维斯短篇小说研究[D]. 李瑞.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9]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10]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济南市C幼儿园为例[D]. 吕延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