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壁瘤附壁血栓误诊为左室粘液瘤1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冬梅[1](2022)在《超声心动图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诊断中对疾病检出率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析超声心动图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诊断中对疾病检出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1年5月天津航医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82例,将入选的试验对象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A组(Ⅱ级,32例)、B组(Ⅲ级,33例)与C组(Ⅳ级,1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测,分析室壁瘤常发生的部位、大小、具体检查方法,探讨超声心动图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诊断中的疾病检出率;检测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及室壁瘤各项参数,并在三组间进行对比分析;采用Pearson对室壁瘤各参数与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发现,室壁瘤瘤体大小平均为(2.56±0.87)cm×(2.36±0.69)cm。82例患者中79例被超声明确诊断,所占比例为96.34%(79/82),室壁瘤位于左室前壁占48.10%(38/79),位于左室心尖部占25.32%(20/79),位于侧壁占15.19%(12/82),位于下壁占11.39%(9/79);其余患者中2例被误诊为应激性心肌病,所占比例为2.43%(2/82);另外1例漏诊,因患者先天躯体畸形,体位差,常规切面不能完全显示导致漏诊,占比约1.21%(1/82),此患者后经MRI确诊。以上82例研究对象中各数据综合显示超声心动图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诊断的检出率为96.34%(79/82),诊断价值较高。患者的NYHA分级越高时,各项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容积)越差,各项室壁瘤参数(瘤体基底部横径、瘤体高度、瘤体面积、瘤体容积)越大;当室壁瘤越大时,患者的心功能越差,二者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心内腔室结构,观察有无室壁瘤形成及瘤体产生的位置、形态及大小,超声心动图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的诊断中有极高的检出率,且能较好地判断出患者心功能与室壁瘤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能有效指导临床下一步治疗,值得广泛应用。
翟树婷[2](2021)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室附壁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左心室附壁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显着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体循环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更有可能发生左室血栓。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兴起,以及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治疗的日渐完善,左室附壁血栓的发病率渐渐降低,但依然是心肌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及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目前关于左心室附壁血栓的研究有限,易患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马鞍山临床学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1例,根据是否并发左室血栓分为左室血栓组(31例)和非左室血栓组(12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冠脉病变情况、手术相关情况、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血栓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心肌梗死比例高于无左室血栓组(P<0.001),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例低于无左室血栓组(P<0.001),左前降支病变的比例高于无左室血栓组(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无左室血栓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左室血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非左室血栓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大于非左室血栓组,室壁瘤形成比例高于非LVT组(P<0.001)。两组患者肌钙蛋白I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OR=0.23,95%CI:0.073-0.723)、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OR=0.892,95%CI:0.819-0.973)、室壁瘤形成(OR=29.64,95%CI:2.894-303.547)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左室血栓的独立影响因素,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左心室射血分数高是左室血栓的独立保护因素,室壁瘤形成是左室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病至入院时间、前壁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左前降支病变、纤维蛋白原、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壁瘤形成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左室血栓的相关因素。
刘文会,王曼艺[3](2020)在《心肌梗死室壁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方法和效果》文中提出心肌梗死出现后,梗死心肌局部变薄,心肌应变能力下降,坏死的心肌细胞逐渐被结缔组织替代,坏死部位向外胀出,形成室壁瘤(VA),多见于左心室心尖部[1]。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后会造成心肌耗氧量增加、心力衰竭,对患者的心功能以及预后情况产生严重影响[2]。所以对心肌梗死室壁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诊断具有无创、可重复性的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普遍应用。近些年来,有学者明确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室壁瘤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3]。鉴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探究MRI在诊断心肌梗死(CI)后心肌梗死室壁瘤的应用价值,
董楠[4](2017)在《产褥期心肌病并左室附壁血栓1例》文中认为患者,女,34岁。因"诉乏力、心悸11 d,黑便3 d入院"入院,患者18 d前行剖宫产术,11 d前出现头晕胸闷,气喘,未予重视,体检:心前区未见异常搏动,心界扩大,HR 136次/min,因胸闷气喘不能平卧转入我院心内科。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3.1μg/m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7.15μg/mL;2月28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房左室右房右室扩大,左室壁
谭延召,徐红卫,权红军[5](2016)在《冠状动脉CT成像对心肌及心腔病变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成像(CTA)对心肌及心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5例拟诊冠心病患者的多时相冠状动脉CTA资料,分析其心肌、心腔病变情况。心肌梗死患者另外评价室壁运动情况,并比较双时相左心室收缩期、舒张期病变区与正常区心肌厚度的差异。结果 35例患者中,CTA发现左房房壁瘤4例、心房黏液瘤5例、脂肪瘤1例、宫颈鳞癌右室转移瘤1例。左心室单节段或多节段心肌梗死24例、心肌钙化12例、室壁瘤6例,附壁血栓2例。24例左室心肌梗死者均存在室壁运动障碍,左心R-R间期45%时相、75%时相梗死区心肌厚度分别为(6.86±1.20)、(6.45±1.05)mm,正常区心肌厚度分别为(18.60±3.41)、(12.40±2.60)mm,梗死区与正常区双时相心肌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在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同时,对心肌、心腔病变的诊断及多时相动态观察心肌运动变化均有重要价值。
邹彩萍[6](2011)在《100例中老年心源性脑栓塞超声心动图特点》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中老年脑栓塞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变化特点,以早期预防脑栓塞发生。方法随机选择100例中老年脑栓塞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声像,回顾分析房室腔大小,瓣膜状况及心脏功能。结果超声心动图示:无瓣膜改变左房增大45例;伴瓣膜异常左房增大21例,伴心室异常左房增大21例,伴肿瘤致左房增大2例;其中风湿性二尖瓣狭窄19例,退行性变及其他狭窄各1例,心肌病20例,其中扩张性心肌病14例、左室射血分数(EF)均在0.37以下,肥厚性心肌病6例,其中心尖肥厚型5例,心肌梗死10例:其中广泛左室前壁心肌梗死4例,伴室壁瘤5例、后间隔及下壁心肌梗死1例;粘液瘤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结论中老年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超声心动图主要特点是左房前后径增大,特别是前后径在45mm以上者极易并发脑栓塞,大面积左室前壁心梗、室壁瘤、扩张性心肌病及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患者易伴发左心室血栓从而并发脑栓塞,而感染性心内膜炎及粘液瘤患者也是心源性脑梗的病因之一。
桑怡芳[7](2005)在《心腔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及鉴别》文中研究说明
本刊编辑部[8](2003)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第19卷第1~12期文题索引》文中指出
丁力平,陈衣敏[9](2002)在《室壁瘤附壁血栓误诊为左室粘液瘤1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施增儒,叶正,陈思聪,张国元,马健,刘仕远,吴忆,王金林,李妙芳[10](1990)在《磁共振成像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初步体会(附41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磁共振成像(MRI)是8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先进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具有无创、无放射性、分辨率高、采用三维定位等优点。Alfidi等首次应用的心电图门控技术排除了心脏运动对成像质量的干扰,大大改善了成像质量,使MRI技术评价心脏及大血管疾病真正成为可能。血液流空效应使得心脏、大血管结构与心血管腔间形成了良好对比,无须使用造影剂即可获得清晰的心脏及大血管结构图像。
二、室壁瘤附壁血栓误诊为左室粘液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室壁瘤附壁血栓误诊为左室粘液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心动图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诊断中对疾病检出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室壁瘤分类及形成机制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诊断结果 |
2.2 心功能 |
2.3 室壁瘤参数 |
2.4 相关性 |
3 讨论 |
(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室附壁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附壁血栓形成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3)心肌梗死室壁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方法和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5)冠状动脉CT成像对心肌及心腔病变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心肌及心腔肿瘤性病变 |
2.2 心肌梗死形态变化 |
2.3 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及心肌厚度变化 |
3 讨论 |
(7)心腔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四、室壁瘤附壁血栓误诊为左室粘液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心动图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诊断中对疾病检出率的影响[J]. 张冬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01)
- [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室附壁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D]. 翟树婷.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心肌梗死室壁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方法和效果[J]. 刘文会,王曼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0(06)
- [4]产褥期心肌病并左室附壁血栓1例[J]. 董楠. 淮海医药, 2017(05)
- [5]冠状动脉CT成像对心肌及心腔病变的诊断价值[J]. 谭延召,徐红卫,权红军. 山东医药, 2016(33)
- [6]100例中老年心源性脑栓塞超声心动图特点[J]. 邹彩萍.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03)
- [7]心腔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及鉴别[J]. 桑怡芳. 临床医学, 2005(06)
- [8]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第19卷第1~12期文题索引[J]. 本刊编辑部.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3(12)
- [9]室壁瘤附壁血栓误诊为左室粘液瘤1例[J]. 丁力平,陈衣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2(04)
- [10]磁共振成像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初步体会(附41例报告)[J]. 施增儒,叶正,陈思聪,张国元,马健,刘仕远,吴忆,王金林,李妙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0(03)
标签:血栓论文; 超声心动图论文; 粘液瘤论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论文; 冠状动脉狭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