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理念的几个方面

新教材理念的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理念的几个方面(论文文献综述)

李腾飞[1](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2019年版《经济与社会》和2004年版《经济生活》为例》文中认为

张培杰[2](2021)在《2007、2019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掀开了新序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提出,为高中数学教育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教材是新的课程目标与教育理念的主要载体,教材的逻辑结构、知识内容的编写质量对课程改革实施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版本的教材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要求,也会对教材使用者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帮助教材使用者对教材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了解新版教材发生的变化和新教材的特色,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本研究通过研读已发表的文献,综述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教材比较”、“教材综合难度”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本研究的范围和重点;然后,从“课程理念及目标”、“知识分布”、“学习训练体系(问题情景、例题呈现方式、习题设置方式)”、“例习题难度及教材综合难度”几个方面对新旧教材进行了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最后结合研究结果设计了问卷,调查了一线教师使用新旧教材的情况和他们对新教材的看法,并结合一线教师的看法提出在使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建议。研究发现:(1)新教材更加注重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通过知识顺序的调整使得内容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更明显,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2)新教材通过选取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素材和实例,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更加体现出数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用性,通过增加函数应用案例和设置数学建模专题,强调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3)新教材更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育人价值,有意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立德树人作用。(4)旧教材函数部分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分别为41和88,新教材函数部分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分别为43和87,变化不大;根据综合难度系数模型,旧教材和新教材函数部分的习题难度分别为11.32和12.28,新教材函数部分综合难度分别为1.44和1.68,可以明显看出新教材函数部分难度提高。(5)在调查中,超过70%的教师对新教材的改动满意,但教师在教学中,对数学建模重视不够,比较欠缺对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迫于考试压力而忽视了教材的附加内容等情况依然是存在的。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的建议是:(1)教师应加强研读两版教材,明确两版教材的差异和特点,继承旧教材的优点,发扬新教材创新点。(2)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将当下热点作为数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3)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卷面成绩的提高,也要关注学以致用,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陈姿旭[3](2021)在《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研究 ——以哈尔滨城市文化参与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了十八个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位列第二,并且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在必修阶段占0.5学分和9课时。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这一任务群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还能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笔者以哈尔滨城市文化参与为例对“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进行研究,期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开展研究:第一章首先明确论文的研究缘起,其次从“当代文化参与”和哈尔滨城市文化两部分进行文献综述,最后明确了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进行了理论概述,界定内涵、分析特点,并对理论依据、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两部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任务群的开展存在以下问题:学习方式单一,课时分配不足;教材与任务群脱节,教师指导缺失;没有将家乡文化很好地融入课程资源;学生的文化辨别力有待提高。第四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策略主要包括:学校为“当代文化参与”提供必要支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立足学习共同体,拓宽学习路径;丰富任务群的开展方式。并以哈尔滨城市文化参与为例例举了三个具体的教学设计并总结出“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原则。

杨棵[4](2021)在《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编版语文教材从2012年编写启动到2016年批准投入使用,历经四年打磨,形成了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其中,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中的自读课尤让人关注,它以较为规范的形式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自读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能自学,学生以自读课文为依托进行阅读实践,在这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求自得,使教读课所学的知识、方法有效迁移和拓展。但一些一线教师对自读课的课型定位和价值研究不够透彻,在实际教学中常没有把握好自读课的“度”,违背了自读课设置初衷,编者意图与教者理解的脱节,使得自读课阅读低效化,教学不能有效达成“学会阅读”的自读目标,造成自读课不知何去何从的尴尬局面。基于此,笔者以八年级为例,搜集相关的统编版语文自读课教学案例,研究教师在实施自读课教学过程存在哪些偏差,并提出相应的自读课教学策略,本文结构安排如下: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为五个方面: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自读课教学案例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自读课的相关理论,并分析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编排特点,从教材出发,以此作为案例内容分析的参考基础。第三部分则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所搜集自读课教学案例的特点和基本现状。第四部分则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三方面入手,来分析自读课教学案例的不足之处。第五部分是针对自读课教学案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虞蓉[5](2021)在《部编本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现状、问题及改进研究》文中指出寓言,是一种集故事性与寄托性于一身,借浅显具体的故事寄托出抽象而深奥道理的文学体裁。寓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宝藏,传承着中国古老的智慧,而且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样式,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寓言的哲理性加上语言简单犀利富有美感,使寓言与小学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启蒙、道德修养的提升、语言表达的训练、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多元文化的理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重新定位了语文课程的地位与理念,更加强调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在2019年全面投入使用的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寓言选文从内容和组织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的寓言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教师对小学语文寓言的教学情况更加值得探讨。本研究基于部编本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现状的调查,为充分发挥寓言教育价值,更好地利用教材教好寓言,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部编版教科书编写理念下寓言选文呈现出来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调查法三种研究方法,首先搜集了相关的文献并进行了梳理,厘清了关于寓言、寓言教学的概念,寓言的体式特征以及寓言和童话、神话之间的区别,并结合小学语文部编本教科书中的寓言选文明确了寓言对小学生的教育价值。接着参照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思考了有关寓言教学现状调查的维度,即从教师对部编版教科书及对教科书中寓言选文的认识和态度、教师对寓言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教师在寓言教学中的具体教学行为几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学生问卷也从学生对寓言学习的态度和认识以及寓言学习中的具体学习行为进行调查,同时依照问卷的维度设计了访谈提纲并对6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认识上缺乏对小学语文部编本教科书的深入研读,寓言文体知识及其教学理论知识积累匮乏;在寓言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寓言文本解读浅层化,教学内容定位有所偏差;对寓言教学目标的设计缺乏层次性,忽视学段特征;在寓言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对学生个性化寓意解读的引导,对寓言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挖掘不充分;学生的寓言课外阅读量不足并且缺少阅读指导。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就教师专业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师的寓言文本解读和寓言教学内容选择、寓言教学目标设计、寓意教学、寓言教学资源的挖掘以及学生的寓言课外阅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姜文静,唐丽媛,蔡夏婷[6](2021)在《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研究的变迁与展望》文中指出立体化教材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研究经过多年的酝酿探索、改革发展,已进入拓展与深化阶段。当前,学术领域主要关注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的内涵意义、开发策略、管理研究。未来,应在构建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理论的同时,深入反思实践中存在的缺少可操作性办法的问题,并扩展研究对象,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发展。

杨桂菊[7](2020)在《农村初中部编本语文教材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研究 ——以贵州天柱县凤城二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也迫切的希望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是我们了解外国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它选取了世界上优秀的、经典的外国作品,这些作品富有哲理,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这对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学生通过对外国作品自读课文的学习,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此外,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这类外国作品自读课文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对于农村学生,由于受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他们了解外国文化的渠道相对狭窄,因此,加强学生对外国作品自读课文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初中部编本语文外国作品自读课文的教学问题,通过对有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对贵州天柱县凤城二中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农村初中部编本语文教材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针对这种现状提出相应的策略,并把这些策略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本文一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第二部分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外国作品自读课文的概况及其农村教学价值进行分析,主要对部编本外国作品自读课文的基本情况及特点,及其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价值。第三部分为农村初中部编本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通过现状调查分析部编本外国作品自读课文在农村初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部分为农村初中部编本语文教材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的反思与实践。通过对部编本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调查现状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再把这些策略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此来验证策略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农村初中教学的发展。

李思思[8](2020)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个案研究 ——基于艾德勒的阅读思想》文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要求“九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字”,我国各地都开始了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研究在讨论第三学段整本书教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山东冠县的个案学校为例,调查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的现状,结合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表达的阅读思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以《草房子》为例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为第三学段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参考。首先,研究通过查询既有文献资料,阐释第三学段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及其价值。其次,研究选取山东省冠县G小学为个案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了解个案学校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成效和问题,研究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角度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个案学校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作为县域小学,该校整本书阅读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教学参考不足,教师自身文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也不足,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存在着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导读到底导什么、怎么导认识不清晰的问题,学生存在阅读取向功利化,阅读方法不系统以及课外阅读完成度低的问题。研究通过分析课标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规定、个案学校第三学段教师素养、现有相关教学指导理论和课例以及评价体系、教研支持、家庭支持等影响因素,结合艾德勒提出的通过四个基本问题的主动提出与解答来培养主动读者的思想,提出针对农村地区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解决策略——“四步教学”策略:第一步,以确定一本书的主题为目标,学生课下略读、发现一本书的主题;第二步,以建立整本书的框架结构为目标,课下阅读与课上汇报相结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灵活安排汇报时间和形式;第三步,以理解和评价整本书的观点、主题或内容为目标,教师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针对主题内容多次走进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理清书中内容的逻辑结构;第四步,以读书与生活建立联结为目标,通过学生课下阅读与课上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发现书中的矛盾冲突过程之中将书中内容并与自身、世界建立联系,在阅读中思考。“四步教学”的四个教学步骤之间层层递进,将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大的教学目标拆分为多个小目标,融入每个教学步骤。教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学,可根据教学条件将其分割为多个小目标,灵活安排课时和教学组织方式。同时,连续、有主题的课下任务与课上指导环环紧扣,有助于学生养成连续阅读的习惯,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中增加师生、生生、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解决评价主体与方式单一的问题。

胡启超[9](2020)在《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计算思维”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并且其理念及内涵也迅速向初中学段蔓延,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也更加重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Python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动态类语言,凭借着其简单、易学、可移植性高等优势迅速成为初中阶段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部分内容的尚佳软件。例如,山东教育出版社2018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就将Python作为教学的首选软件编制于第四册教材中,本研究也是将研究范围框定在了初中阶段Python软件的教学中,迎合新课标改革的趋势,符合时代的选择。概念的学习,是很多知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Python中相关概念的学习也是如此,它贯穿着对整个算法与程序设计部分内容质的理解。从宏观的概念到具体的概念,无不渗透着程序设计部分内容区别于其它部分内容、Python软件区别于其它软件的特别之处,亦散发出计算思维、算法思维培养的精神思想与内涵。因此,对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学生直接对Python本身的学习,亦对学生计算思维及算法思维的培养有很大增益。本论文分为六章,主体部分由第二章到第六章构成,每章的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绪论除了来说明本研究的背景和源起、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价值与思路等内容,其中也还包括了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研究。第二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确定了理论的基础。本章对“Python中的概念”、“概念形成”、“概念形成策略”等重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框架支持、工具支持和内涵支持三方面找到可以支持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概念定位及相关理论对策略制定的支持性探析。本章主要在充分厘清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具体分析了2018版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第四册第二单元“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这部分内容,对需要进行策略制定的概念进行了定位,并详细分析理论对策略制定的框架支持和工具支持。第四章是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的综合制定。本章是在确定具体的概念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找到了可以支撑概念形成策略制定的相关依据,并在这些依据的支持下综合制定出针对性的概念形成策略。第五章是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的实验验证。本章主要是以案例的形式来呈现概念形成策略的实施过程,并且通过教育实验来分析策略在教师Python教学中之于学生相关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情况,进而对概念形成策略的有效性和价值性等做出综合的判断说明。第六章为本研究的总结、局限及展望。本章作为最后一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贡献,讨论了研究对于Python中相关概念教学的现实指导意义,亦对研究历程进行了反思,讨论了研究的局限性,并且指出未来研究的可期性。

李晓婧[10](2019)在《高中量子理论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量子论的诞生是物理学的重大变革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很多国家在量子物理教育领域进行相关课程改革。我国教育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去调查物理教材在实施中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高中量子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适合我校的量子物理校本课程,并且在我所任教的班级进行教学实践,从而总结出针对量子物理教学可行的教学策略,帮助高中物理教师更有效更多元地实施量子物理教学,提高学生学习量子物理的积极性。首先,我们广泛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外有关高中量子物理教学现状研究的理论着作,认真分析和研究文献资料,提出了高中量子物理教学研究的研究依据。其次,通过调查问卷调查我所在的学校高中物理教学中量子物理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对物理组内的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对调查现状和访谈结果作出客观分析,为设计高中量子物理校本课程提供实证基础。再次,在实施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前测和后测,分析比较学生的测试成绩,了解了两个班学生在实施教学前对量子物理的认知情况及差异表现。此外,我们对实验班中物理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在学完量子物理知识后的收获与感受。从中总结出量子物理在高中量子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最后,根据量子物理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学习认知情况况,我们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依照一定的认知复杂度评价体系进行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和过程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安排核心概念教学顺序要遵从量子物理学习进阶目标;第二按照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物理核心概念的教学。然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且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可以看出,参与量子物理校本课程的班级更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表明量子物理校本课程对于高中量子物理教学改进有指导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够为高中物理教师在量子物理教学工作中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模版,帮助物理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量子物理的兴趣和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新教材理念的几个方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教材理念的几个方面(论文提纲范文)

(2)2007、2019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设计
    1.5 文献综述
2 两版教材逻辑结构比较
    2.1 课程理念和目标的差异分析
    2.2 两版教材函数内容结构分析
        2.2.1 整体设计思路比较分析
        2.2.2 局部结构设计思路的差异
    2.3 两版教材函数知识点比较分析
        2.3.1 知识点分布概况
        2.3.2 知识点增加或删减的差异分析
        2.3.3 知识点顺序改变的差异分析
        2.3.4 知识点整合拆分的差异分析
        2.3.5 两版教材函数知识点编排差异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两版教材函数学习训练体系分析
    3.1 数学学习训练体系及其设计原则
        3.1.1 数学学习训练体系的概念和意义
        3.1.2 函数学习训练体系的设计原则
    3.2 两版教材函数学习训练案例分析
        3.2.1 函数学习训练的问题情境比较分析
        3.2.2 函数学习训练的例题呈现方式分析
        3.2.3 函数学习训练的习题设置比较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两版教材难度比较
    4.1 高中数学教材综合难度模型
    4.2 两版教材函数内容广度、深度比较
    4.3 两版教材习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4.3.1 各因素难度比较分析
        4.3.2 习题综合难度分析
    4.4 综合难度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教师使用新教材体验调查分析
    5.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5.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5.1.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5.1.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5.2 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1 研究结论
        6.1.2 建议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高中数学新教材(2019 人教 A 版)函数部分使用体验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研究 ——以哈尔滨城市文化参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体现新课标精神
        (二)继承和发展哈尔滨城市文化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
        (二)哈尔滨城市文化
        (三)述评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理论概述
    一、“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内涵及特点
        (一)“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内涵
        (二)“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文化研究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杜威教育理论
    三、研究的必要性
        (一)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二)增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相关教育政策的依据
        (二)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三)地方文化资源丰富
第三章 “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教学现状调查
    一、学生调查问卷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二、教师访谈与分析
        (一)访谈概述
        (二)访谈结果分析
    三、“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实施现存问题
        (一)学习方式单一,课时分配不足
        (二)任务群与教材脱节,教师指导缺失
        (三)没有将家乡文化很好地融入课程资源
        (四)学生的文化辨别力有待提高
第四章 “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
    一、“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策略
        (一)学校为“当代文化参与”提供必要支持
        (二)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三)立足学习共同体,拓宽学习路径
        (四)丰富任务群的开展方式
    二、“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具体教学设计
        (一)“俄侨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主题辩论赛
        (二)“老道外的前世今生”社会调查
        (三)“哈尔滨的历史名人”人物小传写作
    三、“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原则
        (一)要以语文的方式开展活动
        (二)突出活动型任务群的实践性
        (三)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自读课教学案例的理论依据
第一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自读课的内涵与特点
        一、自读课的内涵
        二、自读课的特点
    第二节 自读课的教学价值
        一、自读课是教读课的践行与提升
        二、自读课是课外阅读的前提保证
        三、自读课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三节 统编版自读课文的编排
        一、巧具匠心的自读课文设计
        二、完整的“三位一体”体系呈现
第二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案例的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案例的选择与统计
        一、自读课教学案例的选择:以八年级为例
        二、自读课教学案例的统计
    第二节 对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案例统计的分析
        一、一线教师是案例撰写主体,新媒体发展拓宽了同行交流渠道
        二、教学案例类型多样、要素完整,均无重大思想内容错误
        三、教学案例仍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需予以重视
第三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案例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案例中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一、自读课教学目标设计空泛
        二、自读课课型目标定位偏差
    第二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案例中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轻视助读系统的作用
        二、自读内容衔接作用形式化
    第三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案例中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导入效果不显着
        二、教师主导性强,自读不“自”读
        三、收束缺乏课外的有效延伸
第四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建议
    第一节 自读课教学目标设定的建议
        一、结合教学实际,重点聚焦主体活动
        二、利用语文要素支架作用,进行整体规划
    第二节 自读课教学内容选择的建议
        一、研究助读系统,用好自读课资源
        二、巧设津梁,从自读过渡到课外阅读
    第三节 自读课教学过程安排的建议
        一、导入:与教读联系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三、收束:与课外阅读衔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部编本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现状、问题及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与意义
        1.1.1 研究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有关寓言本体知识的研究
        1.2.2 有关小学寓言教学的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部编本
        1.5.2 寓言
        1.5.3 寓言教学
    1.6 理论基础
第二章 寓言体式特征和教育价值
    2.1 寓言体式特征
        2.1.1 借故事之壳,述寓言之魂
        2.1.2 寓言篇章和故事结构单纯
        2.1.3 故事情节简洁性与特殊性并存
        2.1.4 修辞手法多样化
    2.2 寓言教育价值
        2.2.1 文学启蒙
        2.2.2 品德教育
        2.2.3 语言训练
        2.2.4 思维培养
        2.2.5 文化理解
第三章 部编本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现状调查
    3.1 问卷调查
        3.1.1 问卷设计
        3.1.2 问卷调查实施
        3.1.3 问卷结果分析
    3.2 访谈调查
        3.2.1 访谈设计
        3.2.2 访谈调查实施
        3.2.3 访谈内容分析
第四章 部编本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 寓言教学认识层面存在的问题
        4.1.1 教师缺乏对新教材的深入研读
        4.1.2 教师的寓言文体知识及其教学理论知识匮乏
    4.2 寓言教学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
        4.2.1 寓言文本解读浅层化,教学内容定位偏差
        4.2.2 寓言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忽视学段特征
        4.2.3 教师忽视对学生个性化寓意解读的引导
        4.2.4 寓言教学资源利用不合理,挖掘不充分
        4.2.5 学生寓言课外阅读量不足,缺少阅读指导
第五章 部编本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建议
    5.1 寓言教学认识层面的建议
        5.1.1 强化教师学习意识,提升专业理论素养
        5.1.2 学校提供有效支持,拓宽教师学习途径
    5.2 寓言教学实践层面的建议
        5.2.1 深入解读寓言文本,准确把握寓言教学内容
        5.2.2 结合教材编写特点,构建寓言学段教学目标
        5.2.3 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多元解读悟出寓意
        5.2.4 挖掘寓言教学资源,让寓言阅读走出教材
        5.2.5 拓展学生寓言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部编本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版)
    附录 B 部编本小学语文寓言学习现状调查(学生版)
    附录 C
致谢

(6)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研究的变迁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研究的基本历程
    (一)雏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2001年)
        第一,改革教材编写理念。
        第二,改革教材编写体系及框架。
        第三,对教材改革并应用于实践。
    (二)酝酿与探索阶段(2002—2011年)
        第一,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的含义。
        第二,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的操作办法。
        第三,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的实践。
    (三)发展与改革阶段(2012—2018年)
    (四)拓展与深化阶段(2019—至今)
二、我国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内涵及意义
    (二)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的开发策略
        第一,宏观研究。
        第二,中观研究。
        第三,微观研究。
    (三)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管理研究
        第一,体系建立。
        第二,出版发行。
        第三,教材选用。
        第四,评价体系。
三、我国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理论研究欠缺
    (二)深入反思不足
    (三)研究对象单一

(7)农村初中部编本语文教材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研究 ——以贵州天柱县凤城二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一章 部编本语文教材外国作品自读课文的概况及其农村教学价值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外国作品自读课文的相关界定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外国作品自读课文的概况
    第三节 农村初中部编本语文教材外国作品自读课文的教学价值
第二章 农村初中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农村初中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现状调查
    第二节 农村初中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农村初中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农村初中部编本语文外国作品自读课文的教学反思与实践
    第一节 对农村初中部编本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现状的反思
    第二节 农村初中部编本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策略的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农村初中部编本语文外国作品自读课文的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用)
附录二 农村初中部编本语文教材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用)
致谢

(8)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个案研究 ——基于艾德勒的阅读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动态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个案学校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概况
    第一节 个案学校的基本情况
        一、个案学校整体概况
        二、语文教学基本情况
    第二节 个案学校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情况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评价
第二章 个案学校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课标规定较模糊
        二、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三、学生家庭阅读氛围不浓
        四、理论指导和参考资料不足
        五、评价体系不健全
第三章 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
    第一节 教学目标
        一、目标设置侧重习惯培养
        二、目标内容分配到教学环节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阅读指导避免“课时化”
        二、课上课下充分贯通
    第三节 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
        一、以学生为主体
        二、多种活动方式相结合
第四章 基于艾德勒阅读思想的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节 基于艾德勒阅读思想的“四步教学”策略
        一、确定书目主题
        二、建立框架结构
        三、理解并评价主要观点
        四、联结阅读与生活
    第二节 基于艾德勒阅读思想的《草房子》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二、选书理由
        三、教学目标设计
        四、教学过程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课堂观察表
    附录三: 课堂实录
致谢

(9)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1.1.1 《新课标》的制定对初中生计算思维培养的要求提高
        1.1.2 Python凭借多重优势在中学编程教学中愈发受到重视
        1.1.3 概念形成相关研究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不投入、不深入
        1.1.4 初中Python教学中相关概念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困难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Python教学相关文献综述
        1.2.2 概念形成策略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价值与思路
        1.4.1 研究的价值
        1.4.2 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人工概念和自然概念
        2.1.2 Python教学中的概念
        2.1.3 概念形成
        2.1.4 概念形成策略
    2.2 理论基础
        2.2.1 框架支持层面:APOS理论
        2.2.2 工具支持层面:思维可视化理论
        2.2.3 内涵支持层面:建构主义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概念定位及相关理论对策略制定的支持性探析
    3.1 基于对教材Python单元分析的概念定位
        3.1.1 教材中Python单元特点分析
        3.1.2 教材中Python单元概念定位
    3.2 APOS理论对概念形成策略的支持探析及框架建构
        3.2.1 APOS理论对Python中相关概念形成策略的宏观支持
        3.2.2 APOS理论对Python中相关概念形成策略的具体支持
        3.2.3 基于APOS理论支持的三类概念集合形成框架建构
    3.3 思维可视化理论对概念形成策略的支持探析
        3.3.1 思维可视化的四种表征对概念形成策略的宏观支持
        3.3.2 几类思维可视化工具对概念形成策略的具体支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的综合制定
    4.1 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的制定依据
        4.1.1 《鲁教版》新教材的理念与要求
        4.1.2 Python自身逻辑结构上的特点
        4.1.3 相关理论对概念形成策的支持
        4.1.4 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4.2 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的制定
        4.2.1 操作阶段:问题情境化导入概念直观背景策略
        4.2.2 过程阶段:多元表征式构建概念内部特征策略
        4.2.3 对象阶段:类比应用式构建概念符号表征策略
        4.2.4 图示阶段:结构整合化形成概念网络体系策略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的实验验证
    5.1 概念形成策略的实验设计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对象
        5.1.3 实验假设
        5.1.4 实验变量
        5.1.5 实验测量工具
        5.1.6 实验流程设计
    5.2 概念形成策略的实验实施
        5.2.1 实验前测
        5.2.2 实验过程
        5.2.3 策略应用的具体教学案例
        5.2.4 实验后测
    5.3 概念形成策略的实验结果
        5.3.1 概念理解和掌握水平测试题结果分析
        5.3.2 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3.3 计算思维水平前后测量结果分析
    5.4 实验结果总结及讨论
        5.4.1 实验结论
        5.4.2 实验结论之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局限及展望
    6.1 本研究的总结
    6.2 本研究的局限
    6.3 本研究的展望
注释文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概念理解和掌握水平测试题
    附录二 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计算思维前测量表
    附录四 计算思维后测量表
后记

(10)高中量子理论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的总体设计
二. 高中量子物理教学研究
    2.1 高中量子物理教学的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
        2.1.2 激发兴趣原则
        2.1.3 注重教学层次原则
        2.1.4 创新性原则
    2.2. 高中量子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2.2.1. 基于物理观念的量子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2.2.2. 基于物理科学思维的量子物理教学策略
        2.2.3. 基于物理科学实验方法的量子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2.2.4 基于物理科学态度的教学策略研究
    2.3 高中竞赛及自主招生考试中量子理论教学研究
        2.3.1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量子物理知识点和例题分析
        2.3.2 自主招生考试中的量子物理知识点和例题分析
    2.4. 研究的总体设计
三. 高中量子理论教学现状调查和研究
    3.1 青海湟川中学量子物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3.1.2 高中量子物理教学现状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3.1.3 问卷结果分析小结
    3.2 青海湟川中学量子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3.2.1 教师访谈分析
        3.2.2 高中教师在教授量子物理知识的现状总结
四. 高中量子物理校本课程的设计研究
    4.1 高二学生“量子物理”前测
    4.2 高中量子物理校本课程设计
        4.2.1 量子物理校本课程的设计目的
        4.2.2 量子物理校本课程设计思路
    4.3 量子物理校本课程教学现状
    4.4 教师教授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
        4.4.1 访谈现状
        4.4.2 小结分析
    4.5 量子物理校本课程的教学特点
        4.5.1 校本课程的实践性
        4.5.2 校本课程的创新性
        4.5.3. 校本课程的科学性
        4.5.4 校本课程的趣味性
        4.5.5 校本课程的拓展性
    4.6 量子物理校本课程教学实施实例
        4.6.1 实例一
        4.6.2 案例二
五. 教学结果分析
    5.1 校本课程课堂实施的过程
        5.1.1 “量子力学基础”的教学实施过程
        5.1.2 “概率波及不确定性关系”的教学实施过程
    5.2 实验班校本课程学习的测试与访谈反馈:
六. 结论与展望
    6.1 课题研究的结论
    6.2 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6.3 高中量子理论教育的发展期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四、新教材理念的几个方面(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2019年版《经济与社会》和2004年版《经济生活》为例[D]. 李腾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2007、2019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比较研究[D]. 张培杰. 大理大学, 2021(08)
  • [3]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研究 ——以哈尔滨城市文化参与为例[D]. 陈姿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案例研究[D]. 杨棵.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部编本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现状、问题及改进研究[D]. 虞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职业教育立体化教材研究的变迁与展望[J]. 姜文静,唐丽媛,蔡夏婷. 职业教育(下旬刊), 2021(01)
  • [7]农村初中部编本语文教材外国作品自读课文教学研究 ——以贵州天柱县凤城二中为例[D]. 杨桂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8]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个案研究 ——基于艾德勒的阅读思想[D]. 李思思.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研究[D]. 胡启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1)
  • [10]高中量子理论教学研究[D]. 李晓婧.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新教材理念的几个方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