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铸装备:为钢铁业可持续发展还应做些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刘远彬[1](2013)在《“两型社会”的五律解析与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瓶颈等发展难题,而建设两型社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把钥匙,可以把这些问题协同解决。“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简称,是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前提,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社会和谐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方法,以可持续发展政策调控为手段,将经济转型过程与自然运行过程、社会发展过程、技术创新过程和环境修复过程结合起来,推进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具有较高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五律协同度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建设“两型社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将五律协同原理运用“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从自然、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五个层面对我国建设两型社会进行了五律解析,系统分析了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五律协同度。研究认为,建设“两型社会”具有较高的五律协同度。从自然因素看,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淡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还是支撑经济增长的能源矿产资源都严重短缺,正是这些资源能源的严重短缺,倒逼我国走“两型社会”建设之路;从技术因素看,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低碳经济技术等两型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从经济因素看,“两型社会”建设将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拉动经济增长前景广阔;从社会因素看,“两型社会”建设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环境因素看,“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能够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环境生态修复,从根源上预防和治理当前全国愈演愈烈的雾霾天气。在对“两型社会”进行五律解析的基础上,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手段,本文运用了环境调控的系列原理,并从水资源调控、土地资源调控、能源环境调控以及产业环境调控等四个方面对建设“两型社会”的路径做了探讨。水资源调控部分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消耗、污水排放状况及全国水资源调控目标,创建了“三级调控、三级标准”区域水污染治理模式,提出了中水回用、尾水归槽和资源化等方法。“三级调控、三级标准”是系统集成的区域水污染控制方法;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的60%,如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环卫用水和绿化用水等,这部分的用水可以被中水所代替;尾水归槽就是将这些混合污水集中调离生态环境容量小的敏感区域,导入到环境容量大具有自净功能的湿地及江河湖海,进行最终处置的一项水污染控制措施。最后从强化目标管理、创新调控模式、完善法制建设、发展节水工农业、实行水资源价值核算等方面给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建议。土地资源调控分耕地调控、建设用地调控、生态用地调控和能源用地调控四个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8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总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威胁,为此,本文提出了控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强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手段、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等调控策略,为我国到2020年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提供策略保障;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差别化调控配置不同区域建设用地、调控城乡居民点和各类园区用地及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等调控策略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资源瓶颈制约提供依据;生态用地的调控则侧重于解决与建设用地的矛盾,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保障建设用地的可持续供给;能源用地供给充足,完全符合我国未来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需要。能源环境调控部分计算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耗强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认为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耗大致分为3个阶段:1980-2002年为加速下降阶段,这是因为产业内部技术创新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所致;2002-2005年为反弹上升阶段,这是因为结构效应及投资消费的急剧增长所致;2006-2012为缓慢回落阶段,这是由于生产率效应的作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生产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还研究预测了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需求总量,并从加大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扶持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能源环境调控的策略。产业环境调控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分第一产业环境调控、第二产业环境调控和第三产业环境调控三个部分。三次产业与环境作用的特点互不相同,对环境的压力各有高低,三次产业与环境的协同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环境调控侧重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能源农业;第二产业环境调控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中之重,论文选取了第二产业中的石油、煤炭、电力、钢铁、纺织、造纸、建材、有色金属及建筑业等九大高耗能行业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探讨了调控策略;第三产业环境调控则是重点做好交通运输领域、公共机构、餐饮、娱乐、宾馆、物流等行业的节能工作,同时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和循环型第三产业。在上述调控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最后还选取了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建设、科学发展与智慧产业建设、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建设等三个方面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领域加以论述,进一步把两型社会建设推向深入,从而保障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刘贵清[2](2006)在《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形成机理与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核是经济的互补与协作,表现形式上则是一种全方位的开放和互动相统一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经济迅速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已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等三大城市群。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到今天,经济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区域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展是共生共荣的现象。辽中南城市群产业互补、地缘相近,实施一体化发展具有天然的基础和条件,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又为其提供了极佳的机遇。因此,亟待有一系列理念转换、体制变迁、对策措施和规划指导,以资源整合来提高城市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论文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立足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实际,利用现代区域产业布局理论,充分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形成机理,把握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走向,总结辽中南地区城市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找出推进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调控对策,提出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辽中南地区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的具体措施,使辽宁经济尽快得到振兴,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分析了研究本论文的国内外背景,指出研究本课题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同时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并描述了论文在写作过程应用的相关方法。正文共分五章。第一、二章是本文的基础部分。第一章首先是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诠释,然后是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的基础理论分析,最后又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到战略借鉴的关键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演变和调控的机理,主要从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的地域类型、演变的机制以及调控机制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前二章作为基础理论部分为本论文后半部分奠定了良好基础,起到支撑作用。第三、四、五章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首先探寻了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轨迹,在此基础上分析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找出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第四章阐述了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形成演化的机制,主要从资源禀赋与地域组合、产业结构演变与升级、产业聚集与扩散、区际关系与产业组织和新时期的背景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五章是在三、四章的基础上,提出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控政策,主要是对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的功能进行了定位,确定了调控目标,找到调控的途径,最后提出调控措施。结论部分是在总结正文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概述,并针对研究的实际情况,找到了研究不足方面,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以便将来研究使之更趋于合理、完善和系统。
郝雅风[3](2005)在《企业技术改造投融资决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加入WTO 后,企业技术改造内外部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依靠技术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目标。企业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求发展的经营机制基本形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已是企业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决策理论和方法,严重影响着技术改造投资效益。因此,系统探讨我国企业技术改造投融资决策理论与方法,为企业提高技术改造投资效益提供参考和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二十年来我国技术改造的实践经验和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了技术改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阐明我国技术改造管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针对新形势下我国技术改造投融资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技术改造的特定内在要求,从理论与方法上对技术改造投资决策、技术选择决策、融资决策以及决策效果后评价等技术改造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将技术改造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学科的一个分支进行了系统的大胆探索。其二阐述了技术改造投资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如何把握技术改造投资时机和符合技术改造特点的经济评价方法模型; 阐明了技术改造投资的技术选择的原则和应该考虑的因素及注意的问题。投资规模的适度与投资收益率密切相关。本文将德尔菲方法和经济计量学方法综合起来,提出了投资收益率和投资额的模型,为确定最佳技术改造投资规模提供参考依据。其三讨论了我国企业技术改造的融资方式以及企业在研究决策融资方案时应该综合考虑的问题; 针对融资决策中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两个重要因素,提出了寻求最佳资本结构的具体决策方法,并构建了最优融资成本函数模型。最后针对我国技术改造后评价尚处空白的实际情况,根据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借鉴国内外各类投资项目后评价实践经验,结合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的特点以及我国技术改造管理的实践,提出了我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后评价的主体、职责,后评价的依据、内容、指标体系,以及主要评价方法。强调在技术改造项目综合效益后评价要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间接效益
包斯文[4](2004)在《连铸装备:为钢铁业可持续发展还应做些什么》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连铸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新的设计理念注入到连铸装备的研发之中,为整个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使连铸比不断提升。2002年,中国的连铸比攀升为92.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2003年上半年?
二、连铸装备:为钢铁业可持续发展还应做些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铸装备:为钢铁业可持续发展还应做些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两型社会”的五律解析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两型社会”的研究背景 |
1.1.1 资源能源日趋紧缺 |
1.1.1.1 世界能源矿产资源现状 |
1.1.1.2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 |
1.1.2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
1.1.2.1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
1.1.2.2 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
1.1.2.3 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
1.1.2.4 温室效应与酸雨 |
1.1.3 转型升级面临挑战 |
1.1.4 科技发展寻求突破 |
1.1.4.1 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与进展 |
1.1.4.2 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需求 |
1.2 “两型社会”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1.2.1 “两型社会”的内涵 |
1.2.2 “两型社会”的特征 |
1.2.3 国外“两型社会”建设手段分析 |
1.2.4 我国“两型社会”的发展背景与历程 |
1.3 研究的理论、目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运用的理论 |
1.3.1.1 五律解析 |
1.3.1.2 五律协同 |
1.3.1.3 环境调控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两型社会”的五律解析 |
2.1 自然解析 |
2.1.1 水资源 |
2.1.1.1 全国水资源总体概况 |
2.1.1.2 全国水资源质量状况 |
2.1.1.3 地下水质量状况 |
2.1.2 土地资源 |
2.1.2.1 耕地 |
2.1.2.2 建设用地 |
2.1.2.3 生态用地 |
2.1.2.4 能源用地 |
2.1.3 矿产资源 |
2.2 技术解析 |
2.2.1 两型技术的内涵与特征 |
2.2.2 两型技术的种类 |
2.2.2.1 循环经济技术 |
2.2.2.2 清洁生产技术 |
2.2.2.3 低碳经济技术 |
2.3 经济解析 |
2.3.1 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
2.3.2 两型产业的发展机遇 |
2.3.3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
2.4 社会解析 |
2.4.1 促进社会科学发展 |
2.4.2 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
2.4.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2.5 环境解析 |
2.5.1 促进生态修复 |
2.5.2 减少污染及温室气体排放 |
2.5.3 推动环境协同 |
2.6 五律协同度分析 |
第三章 “两型社会”建设的手段——环境调控 |
3.1 水资源调控 |
3.1.1 我国水资源消耗与污水排放状况 |
3.1.2 我国水资源调控目标 |
3.1.3 区域水污染环境调控 |
3.1.4 建设节水型社会调控策略 |
3.2 土地资源调控 |
3.2.1 耕地调控 |
3.2.1.1 耕地调控的特点 |
3.2.1.2 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 |
3.2.1.3 耕地调控举措 |
3.2.2 建设用地调控 |
3.2.2.1 建设用地概括及未来需求分析 |
3.2.2.2 建设用地调控措施 |
3.2.3 生态用地调控 |
3.2.4 能源用地调控 |
3.2.4.1 我国总能源用地的初步估算 |
3.2.4.2 我国能源用地分布 |
3.3 能源环境调控 |
3.3.1 能源消耗强度 |
3.3.2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
3.3.3 能源消费现状 |
3.3.4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分析 |
3.3.5 能源调控策略 |
3.4 产业环境调控 |
3.4.1 第一产业环境调控 |
3.4.1.1 第一产业与环境 |
3.4.1.2 第一产业环境调控策略 |
3.4.2 第二产业环境调控 |
3.4.2.1 第二产业与能源消耗 |
3.4.2.2 主要耗能行业的环境调控策略 |
3.4.3 第三产业环境调控 |
3.4.3.1 第三产业与能源消耗 |
3.4.3.2 第三产业环境调控策略 |
3.5 “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 |
3.5.1 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建设 |
3.5.1.1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
3.5.1.2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 |
3.5.1.3 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4 循环经济建设的基本途径 |
3.5.1.5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
3.5.2 科学发展与智慧产业建设 |
3.5.2.1 智慧产业建设的意义 |
3.5.2.2 智慧产业建设的基本途径 |
3.5.3 节能减排与低碳社会建设 |
3.5.3.1 低碳经济的内涵 |
3.5.3.2 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
3.5.3.3 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
3.5.3.4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
第四章 结语 |
4.1 主要研究结论 |
4.2 研究创新之处 |
4.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全国河流资源质量评价结果 |
附表2 水资源一级区河流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2008) |
附表3 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评价结果(2008) |
附表4 我国耕地分布及分类情况(2008) |
附表5 中国低碳技术应用路线图 |
附表6 我国未来电力结构发展预测表 |
附表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亿立方米) |
附表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效率控制目标 |
附表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 |
附背景材料 |
背景材料1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绿色看点 |
背景材料2 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水资源质量 |
背景材料3 国家三部委发布的清洁生产技术 |
背景材料4 为什么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
背景材料5 双保工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2)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形成机理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论文的研究背景 |
三、论文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基础理论与实践比较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的诠释 |
一、城市群概念及其类型 |
二、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概念 |
三、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特征 |
第二节 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基础理论分析 |
一、城市群理论 |
二、区位理论 |
三、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四、增长极理论 |
五、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六、核心—边缘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典型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特征比较 |
一、美国城市群 |
二、日本城市群 |
三、环渤海湾城市群 |
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五、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演变与调控机理 |
第一节 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地域类型 |
一、规模类型 |
二、形态类型 |
三、功能类型 |
四、阶段类型 |
第二节 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
一、条件与环境机制 |
二、产业升级驱动机制 |
三、集聚与扩散机制 |
四、竞争与合作机制 |
第三节 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调控机制 |
一、产业协调定位 |
二、要素载体整合 |
三、空间统筹规划 |
四、区域政府协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形成演化系统诊断 |
第一节 产业空间结构形成演化的轨迹 |
一、工矿产业城市建设 |
二、地域生产综合体建设 |
三、城市产业(带)群建设 |
第二节 产业空间结构现状特征 |
一、区域支撑功能突出 |
二、产业高密度分布 |
三、分工合作关系紧密 |
四、交通支撑体系发达 |
第三节 产业空间结构的主要问题 |
一、城市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
二、产业集中布局程度低 |
三、城乡二元化发展问题严重 |
四、土地利用体制性矛盾突出 |
第四节 产业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 |
一、产业升级与城市群互动发展 |
二、空间结构的系统化调整 |
三、发展模式的高级化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形成演化机制 |
第一节 资源禀赋与地域组合 |
一、农业资源及其组合 |
二、工矿资源及其组合 |
三、旅游资源及其组合 |
四、资源存量及组合变化 |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变与升级 |
一、农业商品化与产业化 |
二、重化工业基地建设 |
三、亟待发展第三产业 |
第三节 产业集聚与扩散 |
一、首位城市集聚条件 |
二、中心城市辐射能力 |
三、集聚与扩散格局 |
第四节 区际关系与产业组织 |
一、地方政府行为取向转型 |
二、基础设施的非整合建设 |
三、区域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
四、产业组织机制转换迟滞 |
第五节 新时期背景机制 |
一、区域开放与经济全球化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三、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实施 |
四、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调控对策 |
第一节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的功能定位 |
一、建设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 |
二、建设石化、钢铁、建材产业基地 |
三、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四、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 |
五、建设现代化服务产业基地 |
第二节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调控目标 |
一、产业空间结构调控原则 |
二、产业空间结构总体格局 |
三、产业空间结构形态结构 |
四、产业空间结构职能分工 |
五、产业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
第三节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调控途径 |
一、转变产业组织机制 |
二、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
三、强化极核带动能力 |
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五、整合基础设施建设 |
六、构建区域管治机制 |
第四节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调控措施 |
一、转变区域政府职能 |
二、完善市场机制作用 |
三、协调空间规划管理 |
四、构筑城乡统一市场 |
五、提高产业用地效益 |
六、提供优惠政策支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创新 |
三、遗留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企业技术改造投融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本课题的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
1.4.1 论文的难点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2 技术改造的特征及作用 |
2.1 引言 |
2.2 技术改造的本质及主要特征 |
2.2.1 技术改造的概念 |
2.2.2 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
2.2.3 技术改造的外延 |
2.2.4 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 |
2.2.5 技术改造的特点 |
2.3 技术改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2.3.1 技术改造是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 |
2.3.2 技术改造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
2.4 国内外技术改造投资管理实践 |
2.4.1 国外技术改造投资管理实践 |
2.4.2 我国的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实践 |
2.4.3 我国技术改造投资管理的实践 |
2.4.4 我国技术改造管理的主要经验 |
2.4.5 比较分析 |
2.5 我国技术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技术改造投资决策研究 |
3.1 技术改造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概述 |
3.1.1 技术改造投资决策必须科学化 |
3.1.2 科学决策的总体要求 |
3.1.3 科学决策的具体要求 |
3.1.4 技术改造方案的决策分析方法 |
3.2 技术改造投资时机的选择 |
3.2.1 选择技术改造时机的主要因素 |
3.2.2 技术改造投资时机选择模型 |
3.3 技术改造投资的经济评价 |
3.3.1 技术改造投资经济评价的特点 |
3.3.2 比较法及模型 |
3.3.3 总量法及模型 |
3.3.4 评分法及模型 |
3.3.5 技术改造的财务评价 |
3.3.6 技术改造投资规模决策模型 |
3.4 技术改造投资的技术选择 |
3.4.1 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 |
3.4.2 技术选择的经济性分析 |
3.4.3 技术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
3.4.4 主要技术选择渠道的利弊分析 |
3.4.5 具体技术选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技术改造融资决策研究 |
4.1 企业融资理论 |
4.1.1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
4.1.2 对国内外企业融资理论的评价 |
4.2 我国企业技术改造融资现状及环境分析 |
4.2.1 我国企业技术改造融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2 技术改造融资环境分析 |
4.2.3 我国企业技术改造融资环境的新特点 |
4.2.4 改善技术改造融资状况的对策建议 |
4.3 我国技术改造融资方式 |
4.3.1 企业融资的一般方式 |
4.3.2 技术改造融资方式和渠道 |
4.3.3 融资方式的选择 |
4.4 技术改造融资成本 |
4.4.1 融资成本的计算 |
4.4.2 技术改造融资成本 |
4.5 技术改造融资成本优化模型 |
4.5.1 技术改造融资成本优化模型一 |
4.5.2 技术改造融资成本优化模型二 |
4.6 技术改造融资方案的选择 |
4.7 本章小结 |
5 技术改造投资后评价研究 |
5.1 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基础 |
5.2 国外项目后评价状况 |
5.2.1 国外项目后评价现状 |
5.2.2 国外后评价的主要经验 |
5.3 我国项目后评价现状 |
5.3.1 目前我国后评价的主要应用范围 |
5.3.2 我国项目后评价的宏观管理 |
5.3.3 我国项目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
5.4 我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建立 |
5.4.1 我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现状分析 |
5.4.2 我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 |
5.4.3 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的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
5.4.4 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
5.4.5 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
5.5 技术改造项目综合效益后评价模型 |
5.5.1 技术改造项目综合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5.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5.3 技术改造项目的综合效益后评价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及完成的科研课题 |
四、连铸装备:为钢铁业可持续发展还应做些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两型社会”的五律解析与调控研究[D]. 刘远彬. 南京大学, 2013(04)
- [2]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形成机理与调控研究[D]. 刘贵清.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9)
- [3]企业技术改造投融资决策研究[D]. 郝雅风.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4]连铸装备:为钢铁业可持续发展还应做些什么[N]. 包斯文. 中国冶金报,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