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蟹稻田植保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胡博[1](2020)在《浅谈吉林省新时代促进种植业发展主要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新时代"三农"发展新战略,就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观点和要求,开启了"三农"工作新征程。2015年3月习总书记"两会"期间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吉林省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
盛锋[2](2019)在《稻鸭共育对稻田环境的影响及效益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稻鸭共育技术运用生态学原理,实现动物和植物间的互利共生,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当前,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了稻鸭共育对土壤肥力、温室气体排放、水生生物、水稻生长等的影响,然而,结合温室气体排放综合评估稻鸭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益的研究尚显薄弱。因此,本研究通过20092010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稻鸭共育对稻田土壤和水体营养元素、水生生物、温室气体等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了稻鸭共育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本研究结果为实现绿色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鸭共育显着改善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增强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速效氮含量。稻鸭共育处理较常规稻作处理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增幅达28.844.0 mV(P<0.05)。与常规稻作处理相比,稻鸭共育处理使土壤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与蛋白酶活性分别显着提高了28.3%48.3%(P<0.05)、27.2%30.3%(P<0.05)、13.3%156.2%(P<0.05)和19.9%27.6%(P<0.05)。稻鸭共育模式下,NH4+-N、NO3--N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较常规稻作提高了32.5%42.7%(P<0.05)、24.6%26.2%(P<0.05)和12.6%16.7%(P<0.05)。(2)稻鸭共育显着提高田面水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增加田面水无机氮和总磷含量,增加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相对于常规稻作处理,稻鸭共育处理田面水DO平均含量增加了20.0%22.0%(P<0.05)。在稻鸭共育期间,与常规稻作处理相比,稻鸭共育处理总氮含量提高81.1%101.1%(P<0.05),总磷含量提高32.7%41.2%(P<0.05),NH4+-N含量增加45.4%80.0%(P<0.05),NO3--N含量增加11.8%18.3%(P<0.05)。(3)稻鸭共育显着降低田面水藻类和水生动物种类与生物量,导致稻田水体水生生物多样性降低。与常规稻作处理相比,稻鸭共育处理绿藻门与蓝藻门种类显着降低了21.3%26.7%(P<0.05)与29.9%32.9%(P<0.05),硅藻门、绿藻门与蓝藻门生物量分别下降46.7%52.9%(P<0.05)、27.1%29.0%(P<0.05)与13.6%47.1%(P<0.05),藻类辛普森指数和香农指数分别降低11.6%24.5%(P<0.05)与9.9%21.3%(P<0.05)。与常规稻作处理相比,稻鸭共育处理轮虫生物量、枝角类与桡足类水生生物量和总原生动物生物量分别降低36.1%48.2%(P<0.05)和34.6%41.0%(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硅藻门、蓝藻门、绿藻门的种类数、生物量均与各种氮、磷营养盐呈显着负相关,裸藻门种类数、生物量则与所有氮、磷营养盐呈显着正相关。(4)稻鸭共育可影响稻田N2O和CH4排放,进而影响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与常规稻作处理相比,稻鸭共育处理N2O排放量提高6.115.5倍(P<0.05),CH4排放量下降32.0%32.7%(P<0.05),GWP显着降低约28%(P<0.05)。稻鸭共育处理较常规稻作处理增产2.7%3.6%(P<0.05),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reenhouse gas intensity,GHGI)显着下降41.3%44.8%(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稻鸭共育主要通过三个过程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即通过鸭子活动(例如觅食等)抑制水生生物和促进土壤与大气交换,提高田面水DO浓度和土壤Eh;或通过鸭子排泄和活动等行为提高土壤无机氮;或通过觅食行为抑制水稻无效分蘖,促进水稻生长,进而影响N2O和CH4排放。(5)基于N2O和CH4排放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与常规稻作处理相比,稻鸭共育处理经济效益(Economic benefit,EB)显着提高37.8%39.2%(P<0.05),生态经济效益(Net ecosystem economic benefits,NEEB)提高39.7%40.8%(P<0.05),表明稻鸭共育是一项低碳丰产的稻田种养模式,是符合当前国家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之一。综上所述,稻鸭共育系统可有效提高土壤与水稻速效养分,改善土壤氧化性,显着降低CH4排放,降低综合温室潜势。同时,由于稻鸭共育抑制杂草、藻类与原生动物生长,使得系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水稻产量、系统经济与生态效益,因此,稻鸭共育模式是当前是水稻绿色生产的重要模式之一,对于确保国家口粮安全、推进绿色兴农、实现质量兴农具有重要意义。
王浩[3](2019)在《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研究 ——基于镇级案例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农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稻渔综合种养技术作为一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安全的循环农业技术,对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江苏省作为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大省,做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扩散工作,关乎全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盱眙县已成为全国扩散典范地区。但目前大部分地区技术扩散缓慢,推广工作开展困难,严重影响全省农业的转型升级。新一轮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扩散区别于一般的农业技术扩散,更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在系统学习农业技术扩散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扩散问题,以期为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基于此,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新一轮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说明江苏省在该技术扩散中的优势。阐释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扩散主体,描述三种主要的扩散模式及其动力来源,指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在江苏省扩散的特点。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较好的盱眙县马坝镇和扩散较差的睢宁县庆安镇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描述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在两镇的不同扩散情况和产生的不同效果,对两镇扩散过程、扩散模式、扩散主体行为等进行比较,对比马坝镇采纳农户群体和庆安镇潜在采纳群体的不同特征,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确能提高当地农户的经济效益,增加社会效益,改善农业生产环境。(2)扩散较好的地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已经走在扩散中期,采纳群体主要为早期大多数,采纳人群正在快速增长,散户采纳人数已开始增多,盲目采纳问题凸显;扩散较差地区,采纳群体均为创新采用者,扩散处于起步阶段。扩散较好的地区已出现等级扩散、就近扩散、跳跃式扩散等多种扩散形式,扩散较差地区仅表现出政府引导的跳跃式扩散形式。(3)政府主导的技术示范型扩散、科研主导的研究型扩散、新型经营主体主导的市场型扩散这三种不同扩散模式的共同参与对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扩散起着显着效果。政府部门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中发挥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在技术扩散中处于政府、科研单位与农户之间,负责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政策、标准和技术知识等信息的沟通与传导;追求经济利益是各地农户进行技术采纳的主要原因。(4)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适宜推广规模在200-300亩之间。利用微信群等手机网络的传播途径传可以促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传播。(5)稻、渔产业基础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的基础条件。完整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政策体系是助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的重要条件。成熟的技术标准及显着的经济效益优势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开来的根本条件。
王昂[4](2018)在《稻蟹共作系统氮素迁移与转化特征的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一种农作物,大约有40%的人口从水稻中获取碳水化合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但是人口众多,因此对于稻米的需求量很大。目前提高水稻产量最有效的办法是施肥,但是肥料利用率往往不足50%。因此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河蟹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甲壳类动物,由于其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河蟹养殖热度居高不下。为了追求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投喂饲料是唯一的方法。而河蟹对饵料的利用率不足30%,因此,河蟹养殖水体N,P和有机颗粒物容易超负荷,造成环境污染。稻蟹共作模式是一种集水稻与河蟹为一体的模式,水稻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多样化的饵料,减少了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入;河蟹通过捕食稻田中的水生动植物,加速了有机质的周转,不间断地为水稻提供营养物质,并且河蟹在稻田中扰动促进了水稻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二者结合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综合效益等特点。目前,稻蟹共作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但是关于该系统N素形态、N素在土壤-水体-空气之间的迁移和转化特征,水稻生长与N素转化的关系以及该模式对环境的影响评估等尚未可知。因此,本研究于2013年在辽宁盘锦展开,田间试验采用施N和养蟹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不养蟹与养蟹,不养蟹就是常规稻作模式,养蟹就是将大眼幼体放入稻田培育成一龄蟹种。副因素为施N肥与不施N肥,实验共4个处理,即单作稻不施N肥(R0M)、稻蟹共作不施N肥(R0C)、单作稻施N肥(R1M)和稻蟹共作施N肥(R1C),每个处理各3个重复,研究稻田土壤无机N素,微生物量N(MBN)和酶活,田面水N素;稻田NH3挥发,N2O排放和N素淋溶损失;水稻生长,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河蟹生长和产量属性;稻蟹共作模式N素平衡等,以期为稻蟹共作模式节省N素投入,提高N素利用率和系统面源减排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为该模式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施N显着增加了全生育期土壤pH,铵态N(NH4+-N),硝态N(NO3--N)的含量,对土壤TN含量促进作用不显着。在施N条件下,R1C处理的土壤NH4+-N为13.71 mg·kg-1,较R1M增加8.8%(P<0.05),但是二者土壤pH,NO3--N和TN含量无显着差异;在不施N条件下,R0M和R0C处理土壤pH,NH4+-N,NO3--N和TN的含量均无显着差异。2.各处理土壤MBN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脲酶和过氧化氢(H2O2)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N显着提高020 cm土壤MBN含量,020 cm土壤脲酶,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以及010 cm土壤H2O2酶活。在施N条件下,养蟹显着提高020 cm土壤MBN含量,在不施N稻田中,养蟹与否对土壤MBN影响较小。养蟹显着提高010 cm土壤脲酶,蛋白酶活性和020 cm土壤脱氢酶活性,对1020 cm土壤脲酶,蛋白酶活性和020 cm土壤的H2O2酶活影响较小。四种酶活之间除了H2O2酶活与脱氢酶活不相关外,均呈显着正相关;四种酶活与土壤MBN含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脲酶和H2O2酶活性与土壤NH4+-N和NO3--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脱氢酶活与土壤NO3--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土壤NH4+-N含量不相关。蛋白酶活与土壤NH4+-N和NO3--N含量不相关,因此稻蟹共作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MBN和酶活,促进酶活在土壤N素转换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土壤N素有效性。3.NH4+-N是田面水N素的主要形态,占田面水TN浓度的54.6%;NO3--N是淋溶水N素的主要形态,占TN淋溶量的58.5%。施肥可以显着提高土壤MBN的含量,田面水N素和淋溶水N素浓度(P<0.05)。养蟹稻田的土壤MBN含量较单作稻田提高了17.7%。养蟹可以显着降低淋溶水NO3--N浓度(P<0.05),但是对田面水N素和淋溶水NH4+-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浓度影响较小。淋溶水NO3--N浓度与田面水浓度呈线性正相关(P<0.01),淋溶水DON浓度与土壤MBN含量呈线性负相关(P<0.01)。R1M和R1C的TN淋溶量分别占当季施肥量的7.6%和6.3%,N淋溶不是肥料N损失的主要途径。在施肥条件下,养蟹降低TN淋溶量15.0%(P<0.05),而在不施肥条件下,降低TN淋溶量7.2%(P>0.05)。因此,稻蟹共作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稻田肥料N素的淋溶损失。4.在水稻全生育期,R0M、R0C、R1M和R1C的NH3挥发量分别为8.56、7.37、45.64和41.34 kg N·hm-2。施N是影响稻田NH3挥发的主要因素,R1M和R1C的NH3挥发量分别较R0M和R0C提高4.33倍和4.65倍。在施N稻田,NH3挥发主要集中在淹水后10 d内,该阶段的挥发量占全生育期67.6%76.7%。不施N稻田的NH3挥发速率整体较平稳。养蟹可以降低稻田的NH3总挥发量,从河蟹放入稻田后计,R1C的NH3挥发量较R1M降低28.4%,差异显着;然而整个水稻生长季,R1M和R1C处理NH3的总挥发量无显着差异。NH3挥发速率与田面水pH,NH4+-N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在施N稻田,NH3挥发损失量与水稻N素积累量呈显着负相关。R1M和R1C处理NH3总挥发量分别占当季施N量28.5%和26.0%。在不施N稻田中,养蟹对削弱NH3挥发损失和提高水稻N素积累量的效果不显着。5.稻田N2O排放季节变化趋势不明显,峰值出现在水稻返青期和收获期;施N显着提高稻田N2O排放速率和排放量;在施N稻田中,稻蟹共作模式降低稻田N2O的排放速率,显着降低N2O的累积排放量;在不施N稻田中,稻蟹共作系统的N2O排放速率,排放量高于常规稻田,但是差异不显着;R0M,R0C,R1M和R1C的GWP分别为29.7,33.8,211.2和151.0 kg CO2 eq·hm-2。N2O排放速率与田面水DO,土壤NO3--N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温度呈显着负相关。6.与单作稻处理相比,稻蟹共作模式显着提高了水稻的穗数,粒数/穗和产量(P<0.05)。水稻产量与其N素积累量呈显着正相关。R1C处理的河蟹存活率和产量显着高于R0C处理;饲料转化率显着低于R0C处理;河蟹规格略低于R0C处理(P>0.05)。稻蟹共作模式的N肥农学利用率(NAE),N肥回收效率(NRE),N肥生理利用率(NPE)和N肥偏生产力(PFP)分别比单作稻模式高9.8%(P>0.05),7.8%(P>0.05),2.2%(P>0.05)和12.5%(P<0.05)。此外,稻蟹共作模式土壤N素依存率(SNDR)和基础地力贡献率(BSPCR)分别较单作稻模式高5.3%和2.8%,差异均不显着(P>0.05)。7.相比R1M,R1C处理显着降低N2O排放和N淋溶损失,对NH3挥发的抑制不显着,不施N条件下R0C处理对N2O排放,NH3挥发和N淋溶损失的削弱不显着。无论施N与否,稻蟹共作模式均显着地降低了土壤N素损失总量;显着提高了水稻和河蟹的N收获量和土壤供N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补充土壤N素亏损。稻蟹共作系统降低水稻对肥料N素的依赖,减少肥料N素的投入。在目前资源缺乏,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条件下,采用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其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掘不同农业系统自身的功能,以提高系统N素的循环和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稻蟹共作模式在稻蟹产量,N肥效率,饲料利用率,N素损失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效果,适合推广和应用。
王坚,吴轶宏,杨明江,姬文明[5](2011)在《稻田养蟹研究》文中提出稻田养蟹是根据水稻和河蟹共生的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结合起来的养殖模式。稻田养蟹不仅能改善土壤性质、增加肥力、减少农药的使用,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该养殖模式还需要积极开展稻蟹共作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健全养殖标准、扩大养殖规模、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稻田养蟹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汪清[6](2011)在《稻蟹共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有效养分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稻田生态种养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立体生态农业。其特点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或水域)上,根据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充分利用时、空、光、热、水等资源潜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种植业、养殖业乃至相关的加工业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转化的立体种植、养殖及配套技术,使有限的水资源与丰富的光、热资源相配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稻蟹生态种养新技术是稻田生态种养新技术发展的最为完善的一种种养新技术模式,己显示出其巨大的生产优势和发展潜力。它对于稳定粮食生产、改善人们食物结构、农民奔小康和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等具有积极作用。稻田养蟹是把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相结合,形成一种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综合型产业。稻蟹生态种养新技术是在种植水稻的稻田养殖河蟹,由于河蟹的引入,稻田里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包括稻田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水稻水体环境、空间资源等等。但是,目前有关稻蟹生态种养新技术的增产增效机理的研究甚少,只是在稻田水质、河蟹放养密度以及河蟹对稻田杂草防控等方面有一些研究报道,还没有关于稻蟹共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效养分的研究,为此,本文以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有效养分为出发点,从稻田土壤所发生的一些变化,来探讨稻蟹生态种养新技术的增产增效机理,以期为稻田养蟹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提供参考。试验设置三个处理:1)不养蟹稻田,2)粗养蟹稻田,河蟹饵料蛋白含量为20%,3)精养蟹稻田,河蟹饵料蛋白含量为30%,并辅以鲜活饵料,每个处理设3个平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田养蟹生态系统中,由于河蟹的存在,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非常显着的变化,在整个稻蟹共作期间,精养蟹稻田和粗养蟹稻田土壤NH4﹢含量分别为65±40.12mg/kg和63.4±40.21mg/kg,显着高于不养蟹稻田土壤NH4﹢(P<0.05),而对土壤中NO3﹣影响不显着;降低了土壤pH,显着增加了粒径>0.2mm土壤团聚体的含量(4.2%),显着降低了粒径<0.002mm粒级土壤微团聚体的含量(4%),稻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增加,土壤团聚化程度加强;降低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质地。2、稻蟹共作显着提高了稻田土壤全氮含量(P<0.05),精养蟹稻田和粗养蟹稻田增幅分别为4.0%~6.8%和9.0%~12.5%;土壤总磷含量差异显着,不养蟹稻田土壤全磷含量为64.8±16.76mg/kg,显着低于精养蟹稻田72.4±11.55mg/kg和粗养蟹稻田70.47±10.76mg/kg(P<0.05),精养蟹稻田土壤全磷含量也显着高于粗养蟹稻田(P<0.05);在整个稻蟹共作期间,土壤速效磷含量显着增加,增幅分别为5.25%~13.37%和3.1%~11.46% ;不养蟹稻田土壤速效磷含量为14.13±4.34mg/kg,显着低于精养蟹稻田14.8±3.99 mg/kg和粗养蟹稻田14.63±4.57 mg/kg(P<0.05);稻蟹共生也显着地增加了速效钾含量,精养蟹稻田和粗养蟹稻田分别比不养蟹稻田提高了6.25%~11.73%和5.58%~9.59%,差异显着(P<0.05);相对于不养蟹稻田,由于河蟹的存在,河蟹的觅食和其他活动,翻动了土壤,增加了土壤透气性,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促进了土壤氧化还原反应,极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促进了水稻的生长,促使养蟹稻田增产增效。
张夕林,张建明,杨慕林,薛智华[7](2011)在《充分发挥植保信息作用》文中提出近年来,面对农业生产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我们全面加强了植保信息工作,加大了新农药、新药械和安全用药技术的推广力度,满足了各级农技推广部门以及广大农民对植保信息的需求,充分发挥了植保信息的积极作用,确保了农产品安全生产质量,促进了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吕东锋,王武,马旭洲,陈再忠,白国福,陈卫新,于永清[8](2011)在《河蟹对北方稻田主要杂草选择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在稻田中用网箱养殖的不同规格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对稻田中4种杂草和水稻的选择性及摄食情况。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对稻田杂草的摄食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对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var.sinensis的摄食量最大,对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和眼子菜Potamogeton franchetii的摄食量相对较少,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水稻的摄食量最差。不同规格的中华绒螯蟹对杂草的摄食率有所不同,2030 g的中华绒螯蟹对野慈姑的摄食率最高,与其它3种规格的中华绒螯蟹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30 g以上的中华绒螯蟹对鸭舌草和眼子菜的摄食率均最低,与其它规格的中华绒螯蟹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110 g的中华绒螯蟹对稗草和水稻的摄食率最高,与其它规格的中华绒螯蟹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
吕东锋,王武,马旭洲,陈再忠[9](2010)在《生态渔业中稻田养鱼(蟹)的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为稻田渔业生产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从稻田生态渔业对稻田水体理化性质、土壤物理性状、培肥效应、病虫草害、植株生长性状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今后在水稻病虫害防治、稻田养分供应、鱼(蟹)的饲料投入及稻鱼共作对鱼(蟹)的作用等方面需要探讨和完善。
郑明[10](2008)在《孝感市鄂香1号无公害栽培试验示范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试验示范调查表明,晚稻鄂香1号在无公害栽培条件下,每h m2能获得6000kg的产量,比习惯栽培相对增值1016元,增幅15.8%,适宜于孝感地区无公害稻米生产。以实施国家大型优质稻米基地项目建设为契机,优化水稻生产布局,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初步实现了水稻生产经营由粗放、低质、低效向集约、优质、高效的转变,有效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种粮农民的收入。鄂香1号的示范与推广,提高了粮农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增加了粮食总产量。鄂香一号加工转化带动了优质香稻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优质稻米超市专供产业化生产。通过对鄂香1号的示范与推广,进行不同播期、不同栽培密度、不同施肥方式的试验,探索出该品种取得高产的最佳播期、最佳密度、最合理施肥方式,并结合大面积高产与示范总结经验,建立栽培技术体系。
二、养蟹稻田植保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蟹稻田植保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吉林省新时代促进种植业发展主要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吉林省农业生产概况 |
1.1 资源禀赋特征 |
1.2 种植业发展概况 |
2 吉林省促进种植业发展的措施 |
2.1 稳固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
2.2 根据资源禀赋,优化种植业结构 |
2.3 绿色科技引领,促进农民增收 |
3 吉林省种植业发展突破方向 |
3.1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3.2 加快重大技术研发和推广 |
3.3 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
3.4 提高灾害预警与抗灾能力 |
(2)稻鸭共育对稻田环境的影响及效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稻田养殖的发展 |
1.3 稻鸭共育种养模式的发展 |
1.4 稻鸭共育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
1.4.1 稻田水体中的浮游植物 |
1.4.2 稻田水体中的浮游动物 |
1.5 稻鸭共育对稻田田面水和土壤营养物质的影响 |
1.5.1 稻鸭共育对稻田水体和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1.5.2 稻鸭共育对稻田水体和土壤磷素含量的影响 |
1.6 稻鸭共育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浮游藻类群落测定 |
2.4.1 水样采集 |
2.4.2 田面水藻类的鉴定与计数 |
2.4.3 田面水藻类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
2.5 田面水浮游动物的测定 |
2.5.1 田面水浮游动物的采集 |
2.5.2 田面水浮游动物的鉴定与计数 |
2.6 土壤及田面水营养元素测定 |
2.6.1 样品采集与温度、pH的测定 |
2.6.2 稻田土壤与田面水N和 P的测定 |
2.6.3 稻田土壤微生物量氮、土壤酶活和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
2.7 温室气体采集 |
2.8 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测定 |
2.8.1 水稻茎蘖变化动态、伤流强度的测定 |
2.8.2 考种和测产 |
2.8.3 米质测定 |
2.9 温室潜势、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与生态经济效益计算 |
2.10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稻鸭共育对土壤与田面水氮磷的影响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温度 |
3.1.2 pH |
3.1.3 稻田土壤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 |
3.1.4 稻田田面水N、P元素的动态变化 |
3.2 讨论 |
3.2.1 温度和pH |
3.2.2 土壤全氮和全磷 |
3.2.3 土壤酶活性与氧化还原电位 |
3.2.4 稻田田面水N、P元素的动态变化 |
3.3 小结 |
第四章 稻鸭共育对稻田田面水藻类和浮游动物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稻鸭共育稻田田面水藻类种类变化 |
4.1.2 稻鸭共育稻田田面水藻类生物量变化 |
4.1.3 稻鸭共育稻田田面水藻类多样性 |
4.1.4 稻鸭共育对稻田田面水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5 藻类与稻田田面水营养元素的相关性 |
4.2 讨论 |
4.2.1 稻鸭共育对稻田田面水藻类种类的影响 |
4.2.2 稻鸭共育对稻田田面水藻类生物量的影响 |
4.2.3 稻鸭共育对稻田田面水藻类多样性的影响 |
4.2.4 稻鸭共育对稻田田面水浮游动物种类的影响 |
4.2.5 稻鸭共育对稻田田面水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 |
4.2.6 藻类与田面水营养元素的相关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稻鸭共育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水稻茎蘖数和伤流强度的影响 |
5.1.2 温室气体排放 |
5.1.3 水稻产量 |
5.1.4 水稻品质 |
5.1.5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子分析 |
5.1.6 生态经济效益评估 |
5.2 讨论 |
5.2.1 稻鸭共育对水稻茎蘖和根伤流的影响 |
5.2.2 稻鸭共育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5.2.3 稻鸭共育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5.2.4 生态经济效益评估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技术研究 |
6.2.2 理论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研究 ——基于镇级案例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 农户行为理论 |
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3.1 农业技术扩散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界定 |
2.3.2 农业技术的扩散系统 |
2.3.3 农业技术扩散过程 |
2.3.4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扩散内涵 |
2.4 文献综述 |
2.4.1 国内外关于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综述 |
2.4.2 国内外关于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研究 |
2.4.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扩散现状 |
3.1 新一轮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3.1.1 新一轮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产生 |
3.1.2 新一轮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发展 |
3.1.3 新一轮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在江苏省的扩散优势 |
3.2 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扩散主体 |
3.2.1 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供给主体 |
3.2.2 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中介主体 |
3.2.3 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需求主体 |
3.3 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动力及其扩散模式 |
3.3.1 政府推动力及其主导的技术示范型扩散模式 |
3.3.2 技术推动力及其主导的研究型扩散模式 |
3.3.3 需求牵引力及其主导的市场型扩散模式 |
3.3.4 三种扩散模式的比较 |
3.4. 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特点 |
3.4.1 综合种养模式以稻虾综合种养为主 |
3.4.2 以淮安市为中心向两边扩散 |
第四章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案例对比分析 |
4.1 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
4.1.1 马坝镇 |
4.1.2 庆安镇 |
4.2 案例地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现状 |
4.2.1 两镇扩散概况 |
4.2.2 两镇扩散所处阶段 |
4.2.3 两镇扩散产生的效果 |
4.3 两镇扩散模式 |
4.3.1 政府主导的农业园区型扩散模式(马坝镇) |
4.3.2 科研院所主导的研究型扩散模式(马坝镇) |
4.3.3 新型经营主体主导的市场型扩散模式(马坝镇) |
4.3.4 政府主导的示范区扩散模式(庆安镇) |
4.4 两镇扩散主体行为 |
4.4.1 供给主体中政府采取的扩散措施 |
4.4.2 中介主体中基层农技推广员的技术扩散认知和行为 |
4.4.3 需求主体的技术采纳行为 |
4.5 两镇扩散差异原因分析 |
4.5.1 政策环境差异 |
4.5.2 相关产业环境差异 |
4.5.3 技术本身差异 |
4.5.4 农户层面差异 |
第五章 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扩散区域发展不平衡,整体扩散水平低 |
5.1.2 技术发展缓慢,有效供给不足 |
5.1.3 相关技术人员稀缺,推广工作困难 |
5.1.4 产业基础等条件相对薄弱,难以形成有效助力 |
5.1.5 项目资金短缺,获取渠道单一 |
5.2 政策建议 |
5.2.1 建立多元扩散模式,营造多元扩散动力 |
5.2.2 坚持技术先行,重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发展 |
5.2.3 明确扩散主体职责,激活扩散主体动力 |
5.2.4 夯实扩散基础环境,拓宽技术扩散和融资渠道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稻蟹共作系统氮素迁移与转化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稻蟹共作生产模式 |
1.2.2 田面水N素 |
1.2.3 土壤固定态NH_4~+ |
1.2.4 土壤溶解性氮 |
1.2.5 土壤MBN |
1.2.6 土壤酶活性 |
1.2.7 稻田系统N素损失 |
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路线和方法 |
2.1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2.1 试验地点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田间管理 |
2.3 项目的测定和分析方法 |
2.3.1 土样的采集与测定 |
2.3.2 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
2.3.3 NH_3的收集与测定 |
2.3.4 N_2O的收集与测定 |
2.3.5 水稻与河蟹样本的采集与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水稻和河蟹的含N量 |
2.4.2 水稻N素利用效率 |
2.4.3 河蟹生长和饲料利用 |
2.4.4 土壤N素依存率和基础地力贡献率 |
2.4.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稻蟹共作模式土壤无机N素的特征 |
3.1 引言 |
3.2 结果 |
3.2.1 土壤pH |
3.2.2 土壤NH_4~+-N |
3.2.3 土壤NO_3~--N |
3.2.4 土壤TN |
3.3 讨论 |
3.3.1 稻蟹共作模式对土壤pH的影响 |
3.3.2 稻蟹共作模式对土壤无机N的影响 |
3.3.3 稻蟹共作模式对土壤TN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稻蟹共作模式对土壤MBN和酶活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 |
4.2.1 不同处理土壤NH_4~+-N与NO_3~--N含量的动态变化 |
4.2.2 不同处理土壤MBN含量的动态变化 |
4.2.3 不同处理土壤酶活的动态变化 |
4.2.4 土壤N素和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不同处理土壤MBN含量动态 |
4.3.2 不同处理土壤酶活动态以及与N素相关性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稻蟹共作模式水体N素淋溶损失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 |
5.2.1 不同处理土壤MBN的动态 |
5.2.2 不同处理田面水N素动态 |
5.2.3 不同处理淋溶水N素动态 |
5.3 讨论 |
5.3.1 稻蟹共作对田面水N素的影响 |
5.3.2 稻蟹共作对淋溶水NH_4~+-N,NO_3~--N和TN的影响 |
5.3.3 稻蟹共作对淋溶水DON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稻蟹共作模式NH_3挥发损失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果 |
6.2.1 不同处理水稻的N素积累 |
6.2.2 不同处理NH_3挥发情况 |
6.2.3 田面水pH和NH_4~+-N浓度 |
6.2.4 NH_3挥发速率与田面水pH,NH_4~+-N浓度的相关性 |
6.2.5 NH_3挥发量与水稻N素积累量的相关性 |
6.3 讨论 |
6.3.1 水稻的N素积累 |
6.3.2 不同处理的NH_3挥发损失 |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稻蟹共作模式N_2O排放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结果 |
7.2.1 水土指标 |
7.2.2 N_2O排放速率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稻蟹共作模式中稻蟹生长和N素利用率的研究 |
8.1 引言 |
8.2 结果 |
8.2.1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 |
8.2.2 河蟹生长及产量 |
8.2.3 水稻N素积累量 |
8.2.4 水稻产量与N素积累量的相关性分析 |
8.2.5 水稻的N素吸收利用效率与基础地力 |
8.3 讨论 |
8.3.1 不同稻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8.3.2 稻田施N对河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8.3.3 不同稻作模式对水稻N素利用率与基础地力的影响 |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稻蟹共作系统N素平衡研究 |
9.1 引言 |
9.2 结果 |
9.2.1 降雨与灌溉 |
9.2.2 总N素损失 |
9.2.3 水稻和河蟹N素输出 |
9.2.4 土壤TN |
9.2.5 N素平衡 |
9.3 讨论 |
9.3.1 降雨和灌溉N输入 |
9.3.2 N素损失 |
9.3.3 水稻与河蟹N素产出 |
9.3.4 土壤供N |
9.3.5 N素平衡 |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1.1 稻蟹共作对土壤N素和酶活的影响 |
10.1.2 稻蟹共作对田面水N素动态和淋溶损失的影响 |
10.1.3 稻蟹共作对NH_3挥发和N_2O排放的影响 |
10.1.4 稻蟹共作对水稻与河蟹生长、产量和N素利用率的影响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2.1 研究思路有创新 |
10.2.2 研究结果有创新 |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
(5)稻田养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河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 |
2 稻田是河蟹理想的生长环境 |
3 稻田养蟹改善土壤性质,增加肥力 |
3.1 稻田养蟹提高稻田水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氧气含量 |
3.1.1提高稻田水温 |
3.1.2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氧气含量 |
3.2 稻田养蟹增加土壤肥力 |
4 稻田养蟹除草、除虫、抑菌,减少农药的使用 |
4.1 稻田养蟹除草 |
4.2 稻田养蟹除虫 |
4.3 稻田养蟹抑菌 |
5 稻田养蟹效益好 |
5.1 稻田养蟹提高水稻产量 |
5.2 河蟹对杂草和害虫的捕食,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
5.3 河蟹对农药的敏感,有环境监测的作用 |
5.4 稻田养蟹经济效益 |
6 稻田养蟹需要解决的问题 |
6.1 积极开展稻蟹共作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工作 |
6.2 筛选优质蟹苗,健全养殖标准 |
6.3 扩大养殖规模,打造专业品牌,创新发展模式 |
(6)稻蟹共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有效养分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研究与发展概况 |
2.2 稻田养蟹研究与发展 |
2.2.1 水稻和河蟹生物学 |
2.2.2 稻田生态系统 |
2.2.3 田间工程与管理 |
2.2.4 稻田土壤理化性质 |
2.2.5 稻田土壤有效养分 |
2.2.6 稻田土壤肥力 |
2.3 稻田养蟹前景分析 |
3 课题来源 |
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稻蟹共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供试品种 |
2.3 实验设计 |
2.4 田间工程与管理 |
2.5 田间取样及分析方法 |
2.5.1 田间取样 |
2.5.2 分析方法 |
2.6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pH |
3.2 土壤NH_4~+ |
3.3 土壤N0_3~- |
3.4 土壤容重 |
3.5 土壤质地 |
4 讨论 |
4.1 稻田土壤pH |
4.2 稻田土壤氮素的变化 |
4.3 土壤容重和土壤质地 |
5 结论 |
第三章 稻蟹共作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 |
2.2 供试水稻品种 |
2.3 试验用蟹 |
2.4 试验设计 |
2.5 田间工程与管理 |
2.6 采集样品与样品分析方法 |
2.6.1 采集样品 |
2.6.2 样品分析方法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全氮 |
3.2 土壤速效氮 |
3.3 土壤全磷 |
3.4 土壤速效磷 |
3.5 土壤速效钾 |
3.6 土壤有机质 |
4 讨论 |
4.1 稻田土壤氮素的变化 |
4.2 稻田土壤磷素的变化 |
4.3 稻田土壤速效钾的变化 |
4.4 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
5 结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 |
致谢 |
(7)充分发挥植保信息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植保信息网队伍建设, 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
二、发挥自身优势, 丰富和创新信息工作形式 |
(一) 利用体系优势, 搞好内部信息传递。 |
(二) 利用职能优势, 深入基层开展信息工作。 |
(三) 利用技术优势, 开辟信息传播新途径。 |
三、扩充信息服务内容, 增强服务功能效应 |
(一) 把握新形势的发展, 及时收集、传递有关植保工作的政策信息。 |
(二) 适应农业结构调整, 加大植保科技信息服务应用的力度。 |
(8)河蟹对北方稻田主要杂草选择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分组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河蟹对4种杂草的选择性 |
2.2 河蟹对稻田4种主要杂草的摄食作用 |
3 讨论 |
(9)生态渔业中稻田养鱼(蟹)的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田生态渔业对水体理化性质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1.1 水体理化性质 |
1.2 土壤物理性状 |
2 稻田生态渔业对培肥效应的影响 |
3 稻田生态渔业对病虫草害的影响 |
3.1 病虫害防治 |
3.1.1 病害防治 |
3.1.2 虫害防治 |
3.2 杂草控制 |
4 稻田生态渔业对水稻植株生长性状及控制环境污染的影响 |
4.1 水稻植株生长性状 |
4.2 控制环境污染的效果 |
5 小结与讨论 |
5.1 小结 |
5.1.1 稻田生态渔业的生态效益 |
5.1.2 稻田生态渔业的经济效益 |
5.1.3 稻田生态渔业的社会效益 |
5.2 讨论 |
(10)孝感市鄂香1号无公害栽培试验示范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鄂香1号种植概况 |
1.2 鄂香1号生产、加工、销售情况 |
1.3 孝感市农业的基本情况 |
1.4 无公害水稻生产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安排 |
2.1.1 试验田块 |
2.1.2 试验药品及肥料 |
2.1.3 试验设计与安排 |
2.1.4 试验管理 |
2.1.5 试验调查 |
2.2 示范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试验结果 |
3.1.1 产量 |
3.1.2 经济性状 |
3.1.3 生育期 |
3.1.4 农艺性状 |
3.1.5 分蘖动态 |
3.1.6 病虫害 |
3.1.7 米质和农药残留 |
3.2 示范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养蟹稻田植保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吉林省新时代促进种植业发展主要措施[J]. 胡博.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1)
- [2]稻鸭共育对稻田环境的影响及效益评估[D]. 盛锋.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3]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扩散研究 ——基于镇级案例的对比分析[D]. 王浩.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稻蟹共作系统氮素迁移与转化特征的研究[D]. 王昂.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5]稻田养蟹研究[J]. 王坚,吴轶宏,杨明江,姬文明. 宁夏农林科技, 2011(12)
- [6]稻蟹共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有效养分影响的初步研究[D]. 汪清. 上海海洋大学, 2011(08)
- [7]充分发挥植保信息作用[J]. 张夕林,张建明,杨慕林,薛智华. 水利天地, 2011(05)
- [8]河蟹对北方稻田主要杂草选择性的初步研究[J]. 吕东锋,王武,马旭洲,陈再忠,白国福,陈卫新,于永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1(02)
- [9]生态渔业中稻田养鱼(蟹)的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 吕东锋,王武,马旭洲,陈再忠. 贵州农业科学, 2010(03)
- [10]孝感市鄂香1号无公害栽培试验示范调查[D]. 郑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