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支护研究

狼牙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支护研究

一、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支护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一纯,丁秀丽,吕风英,王兰普,石艳龙,张雨霆[1](2020)在《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变形时效特征和反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的施工期围岩变形具有量值大、时效特征明显、不同深度围岩均可能发生变形的特点。为研究该地下厂房围岩变形时效特征,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监测数据,开展围岩变形机制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地下厂房围岩变形的分布特征和时效特性,既与围岩在开挖卸荷后所出现的岩体质量下降、围岩强度减小、岩体蚀变现象有关,也与围岩内存在节理裂隙或断层等不连续地质结构在开挖卸荷作用下易发生张开或错动有关。采用由伯格斯流变模型与带拉伸截止限的摩尔-库伦塑性屈服准则组合而成的复合黏弹塑性模型,进行围岩流变力学参数反演,获得了与监测值吻合较好的围岩变形和变形时程曲线计算结果。根据洞室群围岩开挖支护稳定性分析结果,可知截至主厂房第V层开挖支护完毕,洞周围岩局部变形和塑性区深度均较大,且塑性区贯穿主厂房和主变室洞间岩柱,围岩稳定性总体较差。因此,主厂房在第V层开挖完毕后暂停继续下挖,专门进行洞室群的系统性加强支护是必要的。

潘旭威[2](2020)在《蚀变岩发育规律及工程特性研究 ——以磐安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文中指出蚀变岩发育规律及工程特性对大型工程建设和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浙江磐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蚀变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踏勘、资料分析、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研究区蚀变岩的岩矿特性、物理力学特性、发育成因及规律。将蚀变岩地化分析与工程特性紧密结合,回答了岩石蚀变程度分级与强度预测的科学问题。目前对于蚀变岩的研究多通过识别、查明热液蚀变岩体的发育规律来指导矿产资源勘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蚀变岩地区修建的大型工程越来越多,随之蚀变岩的工程特性亦成为大型工程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由于岩石蚀变发育规律和工程特性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难题,目前还有很多关键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目前广泛采用的蚀变岩微观、地球化学等传统分析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蚀变成因、矿物结构和成分等问题,但囿于尺度限制,其工程意义尚不明确,特别是在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学科交叉领域,缺少能够服务工程现场的岩石蚀变快速识别分级理论和方法。为解决该问题,必须引入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手段。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以下4个方面开展研究:(1)蚀变岩岩矿特性研究。根据蚀变岩野外手标本观察和薄片鉴定分析,查明了工程区岩石类型;通过蚀变岩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明确了工程区岩体的5种蚀变类型;基于短波红外光谱(short wavelength infrared,简称SWIR)技术,识别了工程区蚀变岩中的7种蚀变矿物。(2)蚀变岩工程特性研究。通过蚀变岩室内物理性质测试(岩石含水率试验、岩石吸水性试验、岩石颗粒密度试验及岩体密度试验)和室内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蚀变岩的物理力学特性。(3)蚀变岩发育及分布规律研究。在3种空间尺度上分析了蚀变岩发育规律,完成工程区5个平硐内岩体蚀变发育调查分析、工程区三维蚀变地质模型分析、浙江省金华幅和仙居幅区域内蚀变岩发育特征分析。研究了磐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蚀变岩的发育和分布规律。(4)综合分析研究。通过对我国东南地区构造演化历史背景、浙江部分地区蚀变矿产分布、磐安抽水蓄能电站现场勘察等资料、数据的分析,从3种不同的空间尺度论证了浙江地区岩石蚀变主要沿NE向断裂发育的观点;引入短波红外光谱技术,通过分析,发现蚀变岩强度与短波红外区多个不同的波长点吸收峰呈线性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结合Hoek-Brown准则,构建了岩石蚀变现场快速判别体系和方法,提出以岩石蚀变地质强度指标(Alteration Geological Strength Index,简称AGSI)估算工程区蚀变岩岩体力学参数的方法。根据以上研究,本文的研究进展可归结为以下3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基于研究区构造演化历史的蚀变岩发育规律研究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区域地质背景及工程区地质条件的深度分析,通过对岩石蚀变成因的研究,对区域蚀变发育规律做出科学预测。另外可通过该方法间接测定岩体蚀变发育时期。(2)基于短波红外光谱SWIR测试技术,建立了岩石蚀变现场快速识别分级方法。通过分析蚀变岩室内单轴压缩试验成果及SWIR测试成果,发现蚀变岩强度与短波红外区多个不同的波长点吸收峰呈线性关系;通过对工程区蚀变岩岩石样本的表观性状和SWIR图谱分析,建立了基于SWIR的岩石蚀变现场快速识别分级方法,将岩体蚀变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该方法评价指标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便于现场对蚀变程度的快速识别评价和分级。(3)提出了岩石蚀变地质强度指标AGSI,通过对Hoek-Brown强度准则的修正,建立了蚀变岩岩体力学参数估算方法。该方法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将岩石蚀变地质强度指标AGSI引入Hoek-Brown强度准则,结合蚀变岩室内单轴压缩试验成果,估算了工程区3个区域中2种主要类型岩体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变形模量等力学参数,结果可为该电站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持。该方法将蚀变因素纳入Hoek-Brown强度准则,拓展了该准则的应用范围。本文建立的岩石蚀变现场快速识别分级方法以浙江磐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蚀变岩为研究对象。然而,不同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地层岩性等地质条件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区蚀变岩岩矿特性、物理力学特性等有所差异。因此,建议选取不同地区、不同岩性的蚀变岩样本开展研究,以进一步完善本方法。另外,可采用遥感技术,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对蚀变岩的发育规律开展调查研究。

杨建林[3](2019)在《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散烟及通风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处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电站规划装机容量3600MW,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在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开挖工作面工作环境差,粉尘、爆破烟雾不能及时排除,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健康和工程进度,目前常规的治理方式是采用通风机配接风管向施工洞内送风,以达到运送新鲜空气及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作用,但风流携带的污染物在稀释和扩散的过程中会污染整个洞室,危害洞室内的施工人员及作业环境,此外,通风机的使用还伴随着高昂的用电费用。因此,本文以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工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地下洞室群的散烟系统,施工期及运营期的通风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研发了一种可移动式的烟尘净化系统用于地下洞室群施工期的除尘散烟工作,并在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主厂房施工现场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机动性高,操作简单,除尘效果良好,可快速降低掌子面的烟尘浓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耗,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使用。对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通风系统进行了研究,结合工程资料对施工期通风系统进行了分期规划,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对洞室群不同施工时期的通风情况进行了模拟,依据计算结果,得出了地下洞室群的风流运行规律及粉尘分布规律,针对不同的洞室群通风阶段,提出了相应的通风优化建议。对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运营期通风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值计算软件Fluent对运营期不同通风方案下的永久通风系统进行了模拟,得出了洞室群永久通风的风流运行规律及排风风井在不同空间位置下永久通风系统的排风效率,给出了满足地下洞室群通风的最优风井布置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永久通风系统优化建议,为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运营期通风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对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散烟及通风系统的研究,解决了施工时除尘散烟的问题,保障了地下洞室群的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的健康,为相关水电工程的通风设计提供了参考。

尹成福[4](2017)在《DH抽水蓄能电站冬季施工工期管理》文中指出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新能源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较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寒冷和严寒地区抽水蓄能电站较少,积累的数据相对较少。DH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DH)位于吉林省境内,枢纽工程建筑物主要由上水库、水道系统、地下厂房系统、下水库和地面开关站及中控楼等组成。上水库多年平均气温-2.6℃,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24.2℃,最高的7月份平均气温15.5℃;极端最低气温-44.3℃,极端最高气温30.2℃。下水库多年平均气温0.9℃,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20.7℃,最高的7月份平均气温19.0℃;极端最低气温-40.8℃,极端最高气温33.7℃。DH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我国的严寒地区,施工关键线路为地下工程。目前筹建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工程施工工期是工程建设各方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工期长短直接影响建设各方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严寒地区已建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资料较少,严寒地区的抽水蓄能电站冬季施工受气候影响较大,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程度具体有多少,还没有成熟的工程经验。因此,研究处于寒冷地区的DH工程的合理工期,不仅对即将陆续开工建设的寒冷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也为本工程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提供有力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已建和在建工程的实际进度资料统计,针对DH电站的工程特点,分析确定冬季施工项目,针对冬季施工项目,识别出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对工期的影响因素,如寒冷天气对开挖出渣运输速度的影响,对混凝土生产、骨料加工等辅助生产系统的影响;对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以及机电设备安装的影响等,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冬季对施工工期的影响程度;最终整理、分析在寒冷气候条件下DH电站的施工进度。本文运用技术经济增量评价方法,对项目冬季采取的措施投入(增量成本)进行投资计算,同时分析冬季施工提前工期所产生的经济收入,通过两者对比,从而得出项目冬季施工合理的净增量效益,最终确定DH电站总的施工工期。论文的创新之处是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调查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把项目技术实践和生产实践等应用在DH电站的工期研究中,使项目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更符合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项目进度管理原则,值得同类工程参考和借鉴。在项目工期的研究中,首先确定DH电站的关键线路,根据地下厂房工程这条关键线路分析确定冬季施工内容主要有通风洞、交通洞石方洞挖、施工支洞开挖、引水隧洞斜井开挖、钢管安装及混凝土回填、厂房、主变洞、母线洞开挖、主变洞混凝土浇筑、厂房一二期混凝土浇筑及机电设备安装。对每项工程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冬季施工的影响因素,各个因素综合对个部位进度产生的影响。最后研究确定冬季施工工期安排,从而确定总的施工工期。同时根据冬季施工的项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对这些措施的投入进行经济分析计算,确定需要多投入的费用。对DH电站冬季施工提前投产发电从而带来的经济收入也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产生的净增量效益。冬季施工采取措施需要多投入(增量投入)施工措施费用为5924.35万元;冬季停工会推迟发电,每年停工按3个月计算,关键线路上要渡过6年,总共停工的时间为18个月,根据电站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效益,DH每月发电产生的经济收益约为8000万元,18个月产生的经济收益约为14.4亿元。经济收益可观。详见增量经济效益评价表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增量法评价,冬季施工经济效益显着,冬季施工经济上合理。其他类似工程可以参考借鉴。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5](2012)在《安徽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文中研究表明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内首次在喀斯特发育地区修建局部防渗上水库的电站,也是国内首次蓄能地下厂房采用两台机组一台变压器布置方式的电站。本文主要介绍工程设计特点,包括上水库地质勘探、防渗设计、溶洞处理、地下厂房位置选择和布置、洞室蚀变岩处理、户外GIS布置、首台机组泵工况启动等。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6](2012)在《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勘察》文中研究指明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建在易溶岩地区,岩溶渗漏问题是上水库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基于上水库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通过综合立体的勘察技术并采取了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的勘察方法,分析、比较和验证上水库岩溶发育的特征及规律,提出了以帷幕灌浆垂直防渗为主的局部防渗处理方案;地下厂房出露蚀变花岗闪长斑岩构造破碎带,其空间展布规律性差,物理力学性质差,另地下厂房围岩主要为薄层陡立灰岩,岩体结构为薄层状碎裂结构,厂房围岩稳定问题突出,通过专门的试验研究工作,确定其危害性及可利用性,为厂房支护提供准确的地质参数。本工程于2006年9月底第一台机组发电,运行至今,监测数据表明,工程运行良好。

郝荣国,吴奎[7](2010)在《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设计特点》文中指出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内首次在喀斯特发育地区修建局部防渗上水库的电站,也是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首次采用两台机组一台变压器布置方式。本文主要介绍工程设计特点,包括上水库地质勘探、防渗设计、溶洞处理、地下厂房位置选择和布置、洞室蚀变岩处理、户外GIS布置、首台机组泵工况启动等。

黄小军,武威[8](2010)在《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蚀变岩段围岩稳定监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重点分析了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埋设在蚀变岩段围岩、蚀变岩段岩锚吊车梁及蚀变岩机组基础的监测仪器数据在施工期的变化规律,并评价蚀变岩结构的稳定性,及时为设计、施工提供监测资料。

李景龙[9](2008)在《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稳定性风险评估系统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交通建设及水利、矿产资源开发等有关的地下空间工程越来越多,它们的安全性关系着国计民生,因此急需要开展隧道、地下厂房等地下空间工程的施工和运行期间稳定性及风险分析研究。相对于隧道、边坡等其他岩石工程,地下厂房类洞室群的风险分析方面的相关研究却很少。本文研究针对地下厂房类洞室群的特点,以进行地下工程,特别是地下洞室群工程风险评估研究的理论和实用方法为目标,在其基本理论体系、关键基础问题、基本评估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借助系统的方法和模糊数学对工程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继而建立适合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的风险评价体系,这是预防地下工程事故的有效措施,也对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稳定性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稳定性风险研究进展、现状以及风险分析在岩石地下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风险的基本概念,深入讨论各种分析方法,研究了稳定性及风险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指出目前“半定量半定性”的风险分析方法仍是地下工程,特别是地下洞室群风险分析中可操作性强的办法;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对地下洞室群结构进行风险识别,研究了在地下隐蔽工程中存在的大量不确定性,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决定了稳定性风险分析的随机性、模糊性、动态性;对地下工程失稳事故发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从力学理论角度,确定了会导致洞室群失稳的风险指标因素。系统地研究了地下工程稳定性判据,以及各类判据的应用方法。以改进的“弹塑性位移相对值”判据为主,其它判据为辅,定义了地下洞室群工程稳定性风险判别指标“SI”;根据不同的稳定性风险判别指标来划分不同的稳定等级,对洞室的稳定性进行判断。构造多因素多层次评价模型,将模糊数学和系统论方法应用到工程的稳定性评价中。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洞室稳定的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得出多级层次各因素的权重;当洞室群稳定影响因素取不同的分位值时,利用已有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在建或已建的工程进行各种工况的数值模拟分析,提取位移结果计算得到风险失稳指标“SI”,所有指标汇总值组成“模糊隶属数据库”,用确定性方法表达了岩石工程中的不确定性,解决了洞室群在进行多因素综合模糊评判时最关键的问题。今后,某个具体工程各个因素对评价集的隶属度可以直接在库中查询到,然后逐级评判,最终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给出洞室群的稳定性的模糊级别,对洞室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在得出洞室群稳定性等级的基础上,整体研究洞室群工程的风险。建立风险评估体系,用综合模糊评判模型将风险的两大要素“概率”和“后果”联系起来,并引入“监控程度”和“重视程度”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四大因素,建立了合理的风险评估模型、评价风险等级、各评价因素的隶属函数,将不精确的表达和处理数字化,使评估过程更趋科学化。为进行科学合理的地下工程,特别是地下洞室群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今后新建地下洞室群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借鉴。将前面风险分析研究应用在风险控制中,用VB语言开发了Stability RiskAssessment Analysis软件;结合沪蓉西高速公路乌池坝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突发事件紧急预案演练为例讲述了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最后,对地下工程风险分析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展望,明确了地下洞室群工程稳定性风险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尹冬梅[10](2008)在《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岩体结构的类型以缓倾角层状为主,对于顶拱的顺利开挖十分不利,为此地下厂房洞室系统设置了完善的监测措施。本论文主要对西龙池电站地下厂房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简要介绍了西龙池地下厂房的工程概况和监测设计后,整理和分析了厂房开挖两年多来的多点位移计、声波仪、锚杆测力计和锚索锚固力的监测数据,归纳出地下洞室围岩变形分布规律、变形与开挖掌子面的规律,变形与时间的规律;塑性区范围;锚杆和锚索受力的分布规律。同时从理论上探讨了地下厂房的支护效果和支护时机,利用极限平衡法验算喷锚支护的参数选取合理性,利用BMP2000和FLAC3D软件对地下厂房的开挖和支护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在原设计支护条件下围岩应力、围岩变形和塑性区分布规律,对比理论计算值和监测值评价了西龙池地下厂房的支护效果。最后将监测结果和各种围岩稳定的判定标准进行比较,判定本工程围岩稳定性满足要求;同时综合国内众多大型高边墙地下厂房的监测资料,提出了围岩稳定的速率比值判定法和绝对变形判定方法。

二、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支护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支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变形时效特征和反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工程概况
3 围岩变形监测数据分析
    3.1 围岩变形监测仪器布置
    3.2 围岩变形分布特征
        3.2.1 围岩累积变形分布
        3.2.2 围岩不同深度变形分布
    3.3 围岩变形监测时程曲线特征
    3.4 围岩变形分析小结
4 围岩变形机制分析
    4.1 施工地质分析
    4.2 围岩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5 围岩流变力学参数反演与计算
    5.1 基本思路
    5.2 初始计算条件
        5.2.1 数值计算模型
        5.2.2 初始地应力
    5.3 力学参数反演
        5.3.1 流变力学模型
        5.3.2 岩体力学参数
        5.3.3 反演使用的监测点信息
        5.3.4 力学参数反演结果
    5.4 围岩开挖支护计算结果与稳定性评价
6 结 论

(2)蚀变岩发育规律及工程特性研究 ——以磐安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蚀变岩赋存环境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构造单元
        2.1.2 区域地层岩性
        2.1.3 区域构造演化及岩浆活动历史
    2.2 工程区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
        2.2.5 岩体风化
3 蚀变岩岩矿特性
    3.1 分析方法及测试方案
    3.2 岩石类型
    3.3 蚀变类型
    3.4 小结
4 岩石蚀变分级研究
    4.1 蚀变岩SWIR测试分析
        4.1.1 短波红外光谱测试技术
        4.1.2 岩体SWIR测试分析
    4.2 蚀变岩强度与SWIR指标的关系
    4.3 岩石蚀变现场快速识别分级方法
        4.3.1 评价指标
        4.3.2 评价方法
        4.3.3 实施要点
    4.4 小结
5 蚀变岩特性及力学参数估算
    5.1 蚀变岩物理特性
        5.1.1 岩石含水率试验
        5.1.2 岩石吸水性试验
        5.1.3 岩石颗粒密度试验
        5.1.4 岩体密度试验
    5.2 蚀变岩力学特性
        5.2.1 试验方案
        5.2.2 试验成果及分析
    5.3 蚀变岩体力学参数估算
        5.3.1 Hoek-Brown强度准则
        5.3.2 工程区蚀变岩体力学参数估算
    5.4 小结
6 蚀变岩发育规律研究及分布预测
    6.1 工程区平硐岩体蚀变发育分析
        6.1.1 探硐CPD01
        6.1.2 平硐YPD01
        6.1.3 平硐XPD01
        6.1.4 平硐XPD02
        6.1.5 平硐SPD04
    6.2 三维蚀变地质模型分析
        6.2.1 三维钻孔模型
        6.2.2 三维地质模型
        6.2.3 蚀变模型构建
        6.2.4 蚀变发育与分布规律
    6.3 浙江省蚀变岩发育特征研究
    6.4 岩石蚀变成因分析
    6.5 工程区岩体蚀变发育与分布预测
    6.6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散烟及通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背景
    1.2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散烟及通风系统难点
    1.3 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散烟系统研究
    2.1 烟尘净化系统介绍
    2.2 烟尘净化系统现场应用试验
    2.3 本章小结
3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通风系统规划及数值计算研究
    3.1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通风系统规划
    3.2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通风系统数值计算分析
    3.3 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通风系统优化
    3.4 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通风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运营期通风系统数值计算及通风优化研究
    4.1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运营期通风系统数值计算分析
    4.2 地下洞室群运营期通风系统优化
    4.3 地下洞室群运营期通风运行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DH抽水蓄能电站冬季施工工期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和路线
    1.4 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第2章 国内外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
    2.1 国外抽水蓄能电站总体建设发展情况
    2.2 国内抽水蓄能电站总体建设发展情况
    2.3 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分布
    2.4 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工期
第3章 DH电站施工项目及冬季影响因素
    3.1 DH电站工程施工关键线路
    3.2 DH电站施工项目冬季分析
    3.3 DH电站施工项目冬季分类
    3.4 施工工期的冬季影响因素
第4章 DH电站主要部位冬季施工工期分析
    4.1 DH电站通风洞等水平隧洞
    4.2 DH电站地下厂房开挖
    4.3 DH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及机电安装施工工期分析
    4.4 DH电站引水系统工期分析
    4.5 DH电站工期分析研究总结
第5章 DH电站冬季施工措施研究
    5.1 DH电站冬季施工的总体原则
    5.2 DH电站冬季施工措施
第6章 DH电站冬季施工合理性分析
    6.1 DH电站冬季施工增量投入
    6.2 DH电站冬季施工的增量收益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蚀变岩段围岩稳定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地下厂房蚀变岩段支护设计
3 地下厂房蚀变岩段监测设计
4 地下厂房蚀变岩段监测成果分析
    4.1 地下厂房蚀变岩段围岩监测成果分析
    4.2 岩锚吊车梁蚀变岩段监测分析
    4.3 1#和2#机组蚀变岩基础监测分析
5 结论和建议

(9)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稳定性风险评估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下工程稳定性风险评估的意义和必要性
        1.1.1 地下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必要性
        1.1.2 地下工程风险评估的必要性和意义
    1.2 关于“风险”的概述
        1.2.1 风险的定义
        1.2.2 风险管理的一般步骤
        1.2.3 风险分析研究基本方法
    1.3 地下岩体工程风险研究现状
        1.3.1 风险理论的发展
        1.3.2 国内外风险理论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工程领域风险研究现状
    1.4 地下工程稳定性研究现状
        1.4.1 计算分析方法
        1.4.2 现场监测
        1.4.3 模型试验研究
        1.4.4 其他方面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地下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
    2.1 地下洞室群工程风险评估系统
    2.2 风险识别简介
    2.3 地下工程的不确定性研究
        2.3.1 岩体材料本身的不均匀性
        2.3.2 模拟模型不准确引起的不确定性
        2.3.3 荷载不确定性
        2.3.4 描述方法的局限带来的不确定性
    2.4 地下工程破坏机理
    2.5 影响地下工程围岩稳定的因素
        2.5.1 岩体质量及地质结构
        2.5.2 初始地应力
        2.5.3 工程因素
    2.6 整个地下工程风险影响因素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判据研究
    3.1 地下工程整体失稳应力判据
        3.1.1 单项应力强度指标
        3.1.2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理论
    3.2 地下工程围岩失稳位移判据
        3.2.1 以位移做稳定判据的优点
        3.2.2 地下洞室稳定性位移判别准则的表达方式
    3.3 地下工程围岩失稳其它判据
        3.3.1 围岩塑性区和洞室截面积相对比值判别法
        3.3.2 变形速率比值判别法
        3.3.3 力学判据
        3.3.4 其它判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因素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
    4.1 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介绍
        4.1.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择的依据
        4.1.2 模糊综合评判法模型的基本概念
        4.1.3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基本计算步骤
    4.2 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影响因素权重研究
        4.2.1 层次分析法(AHP)方法简述
        4.2.2 洞室群稳定影响指标选择
        4.2.3 层次分析法
    4.3 多因素洞室群工程稳定性评价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2 指标权重分析
        4.3.3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4.3.4 确定稳定等级
    4.4 工程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洞室群工程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5.1 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风险的含义
    5.2 地下洞室群风险分析评估
        5.2.1 选择整体风险评估方法的依据
        5.2.2 建立整体稳定性风险评估层次模型
        5.2.3 确定权重
        5.2.4 建立地下工程风险评价集
        5.2.5 构造风险模糊评判矩阵
        5.2.6 风险接受准则
    5.3 工程应用
        5.3.1 泰安抽水蓄能电站
        5.3.2 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
    5.4 小结
第六章 地下洞室群工程灾害预报及风险控制技术研究
    6.1 风险评估机制
        6.1.1 程序的界面设计
        6.1.2 应用程序流程图
    6.2 风险预警机制
        6.2.1 风险回避
        6.2.2 风险自留
        6.2.3 风险转移
    6.3 风险处理机制
    6.4 风险后评估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地下厂房建设的发展现状
    1.2 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 工程概况
        1.4.1 地下厂房组成
        1.4.2 厂房地质条件
        1.4.3 厂房开挖布序
        1.4.4 厂房支护设计
2 地下厂房的监测设计
    2.1 监测设计的原理
    2.2 监测的目的、内容和手段
        2.2.1 监测的目的
        2.2.2 监测的内容
        2.2.3 监测手段
    2.3 本工程监测目的和内容
    2.4 监测断面仪器的布置
3 监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3.1 围岩变形监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3.1.1 围岩内部监测数据的整理
        3.1.2 顶拱围岩变形的规律
        3.1.3 拱脚围岩变形的规律
        3.1.4 边墙围岩变形的规律
        3.1.5 多点位移计观测数据结论
    3.2 松动区监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3.2.1 弹性波测定围岩松动圈的原理
        3.2.2 松动区的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3.2.3 利用位移监测值估计松动区
    3.3 支护监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3.3.1 锚杆监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3.3.2 锚索监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3.3.3 结论
4 支护效果的分析
    4.1 喷锚支护的原理和作用
    4.2 利用监测数据分析支护效果
        4.2.1 从各监测项目与时间的关系分析锚喷支护效果
        4.2.2 利用各监测项目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喷锚支护效果
        4.2.3 监测数据支护效果小结
    4.3 利用理论计算值分析支护效果
        4.3.1 极限平衡法校核主厂房的喷锚支护参数合理性
        4.3.2 边界元软件BMP2000分析支护效果
        4.3.3 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分析支护效果
        4.3.4 理论值和监测值对比判定支护效果
5 围岩稳定分析
    5.1 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研究内容
    5.2 常见的围岩稳定判别标准
        5.2.1 围岩强度判据及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5.2.2 围岩位移判据及在本工程的应用
        5.2.3 容许位移速率判据及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5.3 针对本工程提出的围岩稳定性的判定方法
        5.3.1 围岩变形速率比值法
        5.3.2 绝对位移容许值判别法
        5.3.3 地下厂房的工程经验小结
    5.4 原位模型试验在围岩稳定判别中的应用
        5.4.1 原位模型试验洞的布置、尺寸和开挖设计
        5.4.2 原位模型试验洞的监测结果
        5.4.3 模型试验监测与原型地下厂房监测的关系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6.1.2 支护效果的分析
        6.1.3 围岩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A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支护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变形时效特征和反馈分析[J]. 何一纯,丁秀丽,吕风英,王兰普,石艳龙,张雨霆.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11)
  • [2]蚀变岩发育规律及工程特性研究 ——以磐安抽水蓄能电站为例[D]. 潘旭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散烟及通风系统研究[D]. 杨建林. 华北科技学院, 2019(01)
  • [4]DH抽水蓄能电站冬季施工工期管理[D]. 尹成福. 吉林大学, 2017(04)
  • [5]安徽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A].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2011年度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获奖项目技术文集, 2012
  • [6]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勘察[A].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2011年度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获奖项目技术文集, 2012
  • [7]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设计特点[A]. 郝荣国,吴奎.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0), 2010
  • [8]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蚀变岩段围岩稳定监测分析[J]. 黄小军,武威. 水利水电技术, 2010(06)
  • [9]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稳定性风险评估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 李景龙. 山东大学, 2008(05)
  • [10]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分析[D]. 尹冬梅.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狼牙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支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