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码打样的现状应用及发展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苏林林[1](2021)在《中小学教科书的印刷质量及其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学教科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撑,是传播知识与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本印刷精美、色彩艳丽、安全性好的教科书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同时保护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现有生产的教科书印刷质量不佳、色彩还原性不足、印刷过程各环节独立未实现数据化规范化控制、教科书安全性未形成体系化管控的问题,通过控制网点变形、色彩还原、重金属含量、VOCs含量,构建教科书印刷复制规范化体系及安全体系,以构建的体系进行规范化印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印刷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网点扩大。综合考虑胶印的工艺及印刷过程,分析影响网点变形的因素。使用补偿原理引入网点修正曲线,实现原稿的数字化网点在制版过程的修正,确保原稿的网点和制版的网点相一致。对教科书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构建教科书印刷复制体系并制定印刷规范化流程,将教科书印刷复制过程体系化考虑,消除印刷材料、印刷工艺、印刷参数对网点的影响,确保网点传递过程的一致性,实现教科书印刷复制过程的数据化标准化控制。(2)对现有生产工艺和原辅料及其质量控制体系和检测体系进行梳理,对教科书印刷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因素进行分析,查找印刷品重金属、有机挥发物产生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因素,构建教科书生产原辅材料及生产工艺的安全体系。(3)基于工厂实际生产材料及设备条件,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为对象,在教科书印刷复制体系及数据化流程的指导下,进行样书制版与印刷的数据化规范化控制及安全性指标控制。通过实验形成标准化的数据,用标准化的数据控制教科书的印刷生产,确保教科书的印刷质量。对所生产的教科书进行印刷质量检测及安全性检测,结果表明运用印刷补偿和色彩管理技术生产的教科书墨层厚实、图像色彩饱满、色彩还原性好,重金属含量及VOCs含量远低于所制定的安全标准。本文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印刷质量及安全性的研究对于确保云南省中小学教科书的安全和高品质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提升书刊印刷品的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李泽华[3](2018)在《纺织品数码印花质量评价方法与追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码印花技术及色彩管理的飞速发展,在纺织品数码印花工作流程中,经常需要打样和追样,但是如何提高打样和追样质量一直是困扰数码印花生产管理的问题。当面料、墨水、打印工艺一定时,打印机的颜色校正水平——色彩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打印颜色质量,从而影响数码印花打样和追样的质量及效率等问题。而打印颜色质量是与原图进行对比,当打印颜色质量好且稳定就能满足大部分的打样和追样要求。如果打印机都严格实现了色彩管理,同一批机器或者同一台机器不同时间的打印效果应该接近,颜色波动就小。因此,对打印机ICC质量评估可以快速预判打印机的整体质量,可以预估打印或打样的效果。而当打印机处于最佳、最稳定状态,打印机之间误差较小,就能够满足一般的打印机的追样要求。因此本论文对打印质量评价方法及追样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通常采用的全色域色差来评价数码印花打印质量,发现全色域评价存在不合理性,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数码印花质量评价方法——色域内评价,即对打印机能够打印的范围内(色域内)进行色差评价;通过十台不同的机器打印色域内图像和全色域图像,分别比较两者的打印色差,并验证主观评价色差等级与客观数据是否一致,从而验证色域内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论文还验证基于软打样原理的打印机ICC Profile质量评估方法是否能快速预判打印机的整体质量,并预估打印或打样的效果;最后对基于色彩管理的数码印花追样技术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使用标准ICC色彩转换追样技术、动态多通道的ICC Devicelink追样技术以及标准CMYK四色的Devicelink追样技术三者的追样效果。实验表明:(1)全色域评价存在不合理之处,采用色域内评价可以评判打印机色域内部的色差,真实的反映打印机的打印质量。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评判,都证明了在数码印花行业采用色域内的色差来评价打印质量更为合理;(2)通过色差、墨量对比,证明对打印机ICC Profile质量评估可以快速预判打印机的整体质量,可以预估打印或打样的效果;(3)本论文提出的动态多通道的ICC Devicelink追样技术,能够直接在设备颜色空间之间建立联系,中间省去了PCS的转换环节,可以减少变换误差,同时采用K保护技术,获得更好的变换效果,适合应用在纺织品数码印花追样过程中。本论文深入探讨色彩管理在纺织品数码印花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打样和追样的质量,为了企业打样、追样需求提供科学依据,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同时对数码印花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价值。
杨静芝[4](2017)在《纺织品数码印花软打样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纺织品数码印花软打样技术致力于解决传统实物样品打样方式中效率低、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高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得到满意的颜色,调色员需要反复的调整图片的颜色,工人需要反复打印样品,然后寄给客户,客户反馈意见,继续修改直到客户满意为止。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生产效率不高。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了数码印花软打样技术,主要从专业打样软件软打样Atsoftproof和普通软件Photoshop的软打样两个角度入手,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本文中的软打样工具中使用的色彩管理引擎的颜色转换效果进行研究。色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颜色在不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间准确的传递,关键在于颜色在不同的颜色空间之间尽可能无损的转换问题,这取决于引擎的颜色转换能力。屏幕软打样的实现过程本质上是颜色信息在不同的颜色空间传递,因此引擎的好坏对打样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研究了软打样效果评价问题,结合主客观评价,将实际测量的客观色差与目视评价的色差等级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评价屏幕软打样的效果。3.研究了普通软打样软件对多通道ICC的支持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对数码印花色彩管理的原理、标准ICC色彩管理的流程以及对屏幕软打样的实现过程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提出屏幕软打样工具中采用的色彩管理引擎Little CMS的颜色转换效果问题进行研究。经试验发现Little CMS作为屏幕软打样所采用的色彩管理引擎,在对颜色信息的转换效果上与行业已经认可的Adobe软件专用的Adobe ACE色彩管理引擎的效果基本一致,比微软自行研发的、已在市场上投放使用的色彩管理引擎Microsoft ICM的颜色转换效果要好,从而说明本文使用的软打样工具中采用的色彩管理引擎转换颜色效果良好,可以用于屏幕软打样中转换颜色空间使用。2.屏幕软打样的方法和效果的研究。数码印花屏幕软打样目的就是实现屏幕所见即为实物样品所得,从而纠正印前错误,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测量代表打印机色域的客观评价色卡与标准数据之间存在的客观色差和进行屏幕软打样时与标准数据间存在的客观色差,计算出屏幕软打样与实物打印样品间的实际客观色差,结合主观评价的色差等级计算出人们的可接受色差范围。实验发现,屏幕软打样与实物打印样品间的色差是在人们的可接受色差范围内,软打样效果良好,可以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此外,计算可接受色差的实验方法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评价各种软打样工具的打样效果用。3.普通软打样工具多通道ICC的支持研究。相对于常用的CMYK四通道的ICC曲线,多通道ICC曲线色域更大,打印出的产品颜色更丰富细腻。软打样软件Colorthink中的Colorcast曲线和Atsoftproof软件中的AT Profile用于实现普通软打样工具中实现多通道软打样效果。经试验发现,Colorcast曲线中含有打样黑补偿和打印黑补偿两种效果,AT Profile中只含打样BPC效果。就黑补偿效果而言,AT Profile可呈现两种效果,而Colorcast曲线只有一种效果,AT Profile实用性比Colorcast曲线好。比较两种曲线的打样效果时,AT Profile添加了打印黑补偿效果,保证两者的条件一致,以多通道ICC曲线加两个黑补偿效果为标准,通过计算色差发现,AT Profile的效果比Colorcast曲线效果接近标准的效果,AT Profile效果更好。
王妍[5](2016)在《纺织品数码印花颜色管理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纺织品数码印花颜色管理是解决不同输入设备,显示设备以及输出设备在颜色传递过程中的一致性问题。在生产过程中,纺织品数码印花颜色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纺织品面料的材质、墨水、墨量控制、ICC曲线的准确性、上浆、后处理、机械设备等因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打印出的颜色发生偏差。本文针对实际生产中的颜色管理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搭建了EasyCMM实验平台,该平台的PCS(Profile Connection Space)连接空间不仅包含CIELAB颜色空间还包含CIECAM02颜色空间,并自定义了部分不同的CMM色域映射算法,可以评价CIELAB颜色空间和CIECAM02颜色空间的打印效果,并可以比较不同算法的映射效果;2.研究了不同控制墨量方法的打印效果,结合主客观评价,将编辑曲线和设备链接两种控制墨量的方法与标准ICC控制墨量法以及RIP软件压缩控制墨量法进行比较;3.研究分析了基于Colorcast屏幕多通道软打样的效果。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对数码印花颜色管理的原理、标准ICC颜色管理意图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基于色貌的CIECAM02颜色空间作为数码印花颜色管理的连接空间并搭建了实验平台Easy CMM,经试验发现CIECAM02色貌模型作连接空间对于蓝紫色的打印效果优于CIELAB颜色空间作为连接空间的打印效果,从而说明CIECAM02比CIELAB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同时,在EasyCMM中编写了不同的映射算法,包含黑场补偿功能以及生成AdobeRGB打样图功能。(2)不同控制墨量方法打印效果的研究。在了解纺织品数码印花企业需求以及企业现有控制墨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四种控制墨量方法的原理以及对比其打印效果,结合主观评价法与客观评价法发现,尽管制作标准ICC的过程较为耗时,但是制作标准ICC法是值得推荐的控制墨量法,其打印效果满意度最高;设备链接法控制墨量在墨量较小的面料上效果不够理想,暂不推荐;在最大墨量300的面料上,宏华的RIP软件压缩法与编辑曲线法效果相当,在能承受最大墨量较小的面料上(最大墨量200),RIP法打印效果的满意度优于编辑曲线法打印效果的满意度。(3)纺织品数码印花软打样的目的是实现屏幕显示效果与打印实物效果的所见即所得,从而实现印前纠错,为企业生产应用节约成本。由于Photoshop的多通道的软打样效果不够理想,本文利用Color Think Pro 3.0软件中的Colorcast模块在Photoshop CS6中实现数码印花多色软打样,并研究了基于Colorcast的多通道屏幕软打样效果,得出结论:基于Colorcast的屏幕软打样效果可以用于纺织品数码印花软打样,其效果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Colorcast曲线强制包含打印黑场补偿,对目前还没有普遍支持黑补偿的数码印花颜色管理RIP来说,会对真实打印效果产生误导。
刘军儒,王惠,高永波[6](2015)在《屏幕软打样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提出打样是伴随着印刷技术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技术。在印刷品进行大量生产之前,必须要经过打样这一环节确保印刷品在质量、正确性、需求满意度等方面达到客户的基本要求,才能够开机印刷。因此,打样的目的有二:一是对原版的质量进行检查,特别是原稿的阶调和色彩再现性是否达到了要求,版面尺寸、图像和文字的编排、规矩线等是否正确,有无遗漏等,如有问题则需要及时整改;二是为正式印刷提供样张或印刷的基本参数,如墨色、网点再现的范围等,使印刷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同
刘华平[7](2014)在《新型丝绸数码印花技术的开发应用》文中认为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数码印花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现状,数码印花技术的特点、数码印花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对行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发展前景,以期对我国丝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王红伟[8](2013)在《浅谈数码打样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技术、网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印刷技术逐渐从模拟式的图文复制过渡到了数字式的图文信息一体化复制。其中,数码打样技术的兴起逐渐成为印刷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数码打样取代传统的打样技术为印刷提供标准的模拟样张成为印刷界人士追求的的主要目标。一、数码打样概述传统打样的工作原理与上机印刷的原理相同,使用与正式印刷机相似的设备、印版、纸张和油墨,将印前作业中做好的页面图文信息在照排机上输出胶片,然后
刘华平[9](2013)在《新型丝绸数码印花技术的开发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数码印花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现状,数码印花技术的特点、数码印花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对行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发展前景,以期对我国丝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郭凌华[10](2012)在《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彩管理及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舒适高雅的家居环境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家庭装饰的日趋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更多色彩鲜艳的装饰面料,热转移印花产品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将印刷方式引入到纺织行业,热转移印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热转移印花是印刷技术在纺织行业应用的延伸,织物表面凹凸不平有无数孔隙,跟纸张印刷效果相比,很难获得精细度很高的图案。因此热转移印花是将油墨通过印刷的方式制成印花纸,然后将织物处于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印花纸上的染料通过加压、加热升华、将印花纸上的图案转移到织物上。这是纺织行业的一次革命性变化,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工艺过程。本论文以高温热转移印花纸为研究对象,以热转移印花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为主线,按照工艺流程将热转移印花过程中的相关制版、印刷等核心技术及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热转移印花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在传统印刷基础上,以热转移印花最常用的凹版印刷方式为主线,研究了热转移印花纸印前制版雕刻网穴的优化选择、电雕分色曲线的设置;工艺流程中的色彩管理、色空间转换、印花专色印花浆调配,最后构建了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评价模型;进而对所构建的热转移印花纸的印刷质量等进行了评价及表征。扩大了热转移印花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及用量。进行了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凹版印刷网穴再现半色调机理研究。优化了网穴结构、网穴参数,进而对网穴再现半色调过程中释墨量计算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网穴作为凹版印刷中再现层次和传递油墨的最基本单元,在热转移印花凹版印刷中,雕刻图文的铜面层亮调部分网穴的网值在3042μm左右,暗调部分的网值在155170μm左右。为提高印刷品暗调部分网穴的传墨量,在暗调部分需要做通沟,通沟尺寸在2632μm。常用的加网角度为:对于开口压偏的网穴采用38°,对于开口拉长的网穴采用60°。在凹版印刷中为了提高图文边缘的清晰度,黑版的加网线数为90线/cm,网穴角度为38°;品红版加网线数为70线/cm,网穴角度为60°;青版加网线数为70线/cm,网穴角度为30°;黄版的加网线数为60线/cm,网穴角度为45°。基于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分色制版电雕曲线的研究。从灰平衡入手,通过设置雕刻线数,雕刻网穴的形状及雕刻角度等要素建立一条适合热转移印花的电雕曲线,利用电雕曲线,通过设置印刷测试版,输出数码样张。对雕刻版的雕刻网穴利用网穴测量仪测试,对输出的数码样张的印刷密度、印刷相对反差分析,均达到国标要求,进而最终确定了适合凹版印刷的热转移印花电雕分色曲线。通过线性化处理之后,将转移印花的细微层次从8%10%提高到了5%,优化了网穴的结构,降低了暗调部分糊版的印刷故障。高温热转移印花纸色彩空间转换方法的研究。采用动态子空间划分的BP神经网络理论,将热转移印花制版分色系统的色空间进行划分,分别选择与输入点X(r,g,b)距离最小的采样点15、20、30等,最多取120个点建模,通过对模型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转换精度可达1.65个色差单位,属于小色差范围,可以满足大多数实际应用的要求。将色空间转换的模型嵌入到色彩管理的ICC文件中,并且将ICC文件应用在某知名制版公司的电脑分色制版中,对公司常用电脑的CRT进行了色空间转换,根据色差的计算公式ΔE=4.9NBS,属于精细产品。动态子空间划分的BP神经网络的色空间转换方法适合热转移印花纸的分色制版及色空间转换,对于提高热转移印花纸印刷的色彩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热转移印花纸印刷适性的研究。选取了热转移印花行业常用的国产和进口的打样纸和印刷纸输出样张。结果表明,热转移印花纸张印刷的实地密度控制在Y:0.50.7;M:0.80.95;C:0.80.9;K:1.151.25范围。热转移印花纸印刷反差一般在Y:0.20.25;M:0.250.3;C:0.20.25;K:0.20.25范围;热转移印花转移后织物的颜色再现色域范围基本能达到传统四色印刷的色域范围。为热转移印花行业提供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浆专色调配的研究。利用蒙版方程的机理,采集标准色谱上的数据作为建模样本,利用线性回归法求出各项线性回归系数。确定好各项回归系数后,利用C++程序,求出Dr、Dg、Db三滤色片密度值就能得到所需的配色方案。探索了一种热转移印花浆调配的方法,并建立基于蒙版方程的印花浆配色模型。对配色模型进行精度分析,平均色差范围为19.85。与目标配色块相比,配色精度偏低。在研究中分析了影响配墨精度的因素;提出了修正配墨模型的建议。建立了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评价模型。利用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的特点,应用X-RITE530测试热转移印花纸样张的L,a,b值,建立三维CIE L*a*b*的颜色评价模型。该颜色评价模型符合人眼的观察习惯,能直观分析出待评价颜色点在CIE L*a*b*颜色空间中的偏色趋势,符合人们评价转移印花产品颜色的心理习惯。利用matlab构建了热转移印花纸中间媒介和纺织品色差之间的色差评价拟合函数:y=-0.0575x4+0.1508x3+3.5082x2-10.5732x+43.4983,并对拟合函数进行了验证,平均色差E=8.02,函数拟合精度较高。结果表明:作为中间媒介的热转移印花纸的印刷,平均色差可以控制在61.32NBS,可以大大降低热转移印花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为热转移印花纸印刷品色差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基于莫尔条纹的形成机理,通过设置印刷加网线数,加网角度,输出点数,建立了基于莫尔条纹的图像分析方法,并制作形成了印刷网线尺。对印刷品加网线数和角度进行量化测试。并从网点光学透射原理对设计的印刷网线尺给予机理说明。用网线尺评价印刷品质量在生产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对于印刷实际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上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热转移印花纸生产中的制版确定了合理的网穴、电雕曲线;明确了印刷工艺过程中色彩管理、色空间转换、彩色印花浆调配的方法;最终构建了颜色评价方法并解释了工作机理。为进一步全面提高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研究经验。
二、数码打样的现状应用及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码打样的现状应用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教科书的印刷质量及其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第二章 中小学教科书印刷复制及质量评价相关理论 |
2.1 印刷复制原理及工艺 |
2.1.1 印前加网原理 |
2.1.2 教科书印刷复制工艺 |
2.2 印刷质量评价基础理论 |
2.3 色彩管理理论 |
2.3.1 色彩管理概述 |
2.3.2 色空间理论 |
2.3.3 色彩管理系统基本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刷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体系构建 |
3.1 影响印品质量的性能参数分析 |
3.1.1 印品质量性能评价参数 |
3.1.2 灰色关联分析步骤 |
3.1.3 实验 |
3.1.4 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及结果分析 |
3.2 印刷网点扩大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印前制版 |
3.2.2 印刷材料 |
3.2.3 印刷条件 |
3.3 控制印刷网点扩大的方法 |
3.3.1 印刷补偿方法及原理 |
3.3.2 印刷补偿实验 |
3.4 印刷体系构建 |
3.4.1 印刷体系构建 |
3.4.2 印刷复制规范化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小学教科书安全性分析及安全体系的建立 |
4.1 影响中小学教科书安全性因素分析 |
4.1.1 印刷主要材料 |
4.1.2 印刷辅料 |
4.1.3 印刷过程 |
4.2 中小学教科书安全体系建立 |
4.2.1 材料选择 |
4.2.2 纸张油墨及成品安全性规范 |
4.2.3 纸张油墨安全性检测实验 |
4.3 印刷过程安全性规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小学教科书印刷实验研究 |
5.1 教科书印刷实验方案设计 |
5.2 印前设备调整与校准 |
5.2.1 印刷机性能调整 |
5.2.2 色彩管理设备校准及特征化 |
5.3 CTP制版实验 |
5.3.1 实验设备材料及参数设定 |
5.3.2 测试文件制作及检查 |
5.3.3 印版线性化 |
5.4 测试版印刷实验 |
5.4.1 实验设备材料及参数设定 |
5.4.2 印刷反补偿曲线建立 |
5.4.3 印刷ICC特性文件制作 |
5.4.4 印刷质量综合评价 |
5.5 中小学教科书印刷质量及安全性评价 |
5.5.1 教科书印刷质量评价 |
5.5.2 教科书安全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纺织品数码印花质量评价方法与追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纺织品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 |
1.2.2 纺织品数码印花中色彩管理的发展 |
1.2.3 纺织品数码印花质量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
1.3 纺织品数码印花的色彩管理理论 |
1.3.1 颜色空间及色域 |
1.3.2 色彩管理原理及步骤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纺织品数码印花新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
2.1 实验目的及意义 |
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3 纺织品数码印花新的质量评价方法提出 |
2.3.1 实验步骤 |
2.3.2 新的质量评价方法实验分析 |
2.4 数码印花新的质量评价方法应用及验证 |
2.4.1 实验步骤 |
2.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纺织品数码印花快速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 |
3.1 实验目的与意义 |
3.2 软打样原理及基于软打样原理的ICC Profile评价原理 |
3.2.1 软打样原理 |
3.2.2 基于软打样原理的ICC Profile评价原理 |
3.3 实验 |
3.3.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3.3.2 实验步骤 |
3.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4.1 色差比较 |
3.4.2 墨量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追样技术的应用研究 |
4.1 Devicelink技术 |
4.2 实验 |
4.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4.2.2 特性文件 |
4.2.3 图像准备 |
4.2.4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1 主观评价 |
4.3.2 客观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纺织品数码印花软打样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纺织品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 |
1.2.2 纺织品数码印花色彩管理的发展 |
1.2.3 纺织品数码印花打样的现状与问题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数码印花色彩管理及软打样 |
2.1 色彩管理 |
2.1.1 颜色空间与色域 |
2.1.2 ICC色彩管理的原理和步骤 |
2.1.3 色差公式的评价 |
2.2 纺织数码印花软打样的原理及过程 |
2.3 数码印花软打样的基本条件 |
2.3.1 显示器的校准与特性文件制作 |
2.3.2 数码印花机的校准及特性文件的制作 |
2.3.3 试样图的选择原则 |
第三章 软打样色彩管理模块CMM中引擎选择 |
3.1 实验过程 |
3.1.1 实验条件 |
3.1.2 测试图的选择与制作 |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2.1 主观评价 |
3.2.2 客观评价 |
3.3 结论 |
第四章 纺织品数码印花软打样效果评价研究 |
4.1 屏幕软打样原理 |
4.1.1 软打样原理 |
4.1.2 软打样评价用色差公式 |
4.2 实验过程 |
4.2.1 实验条件 |
4.2.2 测试图的选择与制作 |
4.2.3 实验步骤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1 客观评价 |
4.3.2 主观评价 |
4.4 结论 |
第五章 普通校样软件对多通道ICC的打样支持研究 |
5.1 实验目的与意义 |
5.2 实验原理 |
5.2.1 AT Profile与Colorcast曲线的基本原理与简介 |
5.2.2 黑场补偿的介绍 |
5.3 实验 |
5.3.1 实验条件 |
5.3.2 实验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Colorcast曲线的分析 |
5.4.2 AT Profile的分析 |
5.4.3 AT Profile与Colorcast曲线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纺织品数码印花颜色管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纺织品数码印花颜色管理的发展[] |
1.2.2 数码印花领域的色貌模型的发展 |
1.2.3 纺织品数码喷墨技术的优点以及现存的问题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数码印花颜色管理的原理及现有ICC颜色管理机制 |
2.1 数码印花颜色管理 |
2.1.1 颜色空间与色域的概念 |
2.1.2 数码印花颜色管理的原理及过程 |
2.2 应用于数码印花的ICC颜色管理机制 |
2.2.1 ICC颜色管理国际标准 |
2.2.2 ICC颜色管理的转换意图 |
2.2.3 ICC颜色管理的局限性 |
2.3 颜色管理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
第三章 基于色貌的数码印花CMS算法与色貌模型的研究 |
3.1 Easy CMM软件介绍 |
3.2 PCS颜色空间 |
3.2.1 CIELAB与CIECAM02色貌模型 |
3.2.2 CIELAB色貌模型与CIECAM02色貌模型测试 |
3.3 色域及映射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纺织品数码印花控制墨量方法打印效果评价 |
4.1 实验过程 |
4.1.1 实验设备及浆料配方 |
4.1.2 制作曲线 |
4.1.3 试样准备 |
4.2 物理心理实验法主观评价法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
4.2.1 客观评价 |
4.2.2 主观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olorcast的数码印花多色软打样的分析 |
5.1 实验目的与意义 |
5.2 实验条件与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主观评价法 |
5.3.2 客观评价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屏幕软打样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传统硬打样与屏幕软打样的技术特征 |
屏幕软打样的技术优势 |
屏幕软打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8)浅谈数码打样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码打样概述 |
二、数码打样技术的应用领域 |
三、数码打样与传统打样的对比 |
1. 图像再现性能 |
2. 图像分辨率 |
3. 样张输出的稳定性、一致性 |
4. 输出速度 |
5. 系统成本 |
6. 人员素质要求 |
四、数码打样的发展前景 |
(9)新型丝绸数码印花技术的开发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数码印花技术的特点 |
1.1 缩短工艺路线提高接单速度降低打样成本 |
1.2 打破套色和花回长度的限制实现高档印刷的印制效果 |
1.3 真正实现了小批量、快反应的生产过程 |
1.4 喷印过程中不用水不用色浆 |
2 数码印花技术所具有的优势 |
2.1 反应速度快 |
2.2 成本降低 |
2.3 打样效果好, 客户认同率高 |
2.4 适用范围广 |
3 对行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
3.1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
3.2 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改变 |
3.3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
3.4 数码印花直接促进“绿色丝绸品”和“绿色制造”的发展 |
3.5 数码喷墨印花节能减排与增效优势 |
4 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发展前景 |
5 结语 |
(10)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彩管理及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温热转移印花技术简介 |
1.1.1 丝网印花方式 |
1.1.2 胶版印刷方式 |
1.1.3 凹版印刷方式 |
1.1.4 柔性版印刷方式 |
1.1.5 数码印刷方式 |
1.2 高温热转移技术 |
1.2.1 热转印原理 |
1.2.2 热转印方式 |
1.3 色彩管理 |
1.4 高温热转移印花研究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1 热转移印花国内现状 |
1.4.2 热转移印花技术国外现状 |
1.4.3 国外印花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提出 |
1.5.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凹版印刷网穴再现半色调机理的研究 |
2.1 引言 |
2.1.1 研究背景 |
2.1.2 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 |
2.2 网穴呈色的机理 |
2.2.1 网穴结构 |
2.2.2 网穴参数 |
2.2.3 凹版网穴的形成 |
2.2.4 凹版网孔的结构 |
2.3 凹版热转移印花纸制版网穴的研究 |
2.3.1 实验 |
2.3.2 热转移印花网穴的选择分析 |
2.3.3 实验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基于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分色制版电雕曲线的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背景 |
3.1.2 本章的研究内容 |
3.2 分色制版电雕曲线的研究机理 |
3.2.1 灰平衡原理 |
3.2.2 灰平衡方程 |
3.2.3 热转移印花纸灰平衡曲线的研究 |
3.2.4 凹印打样密度曲线的绘制 |
3.2.5 凹版电雕层次曲线的调整 |
3.3 电雕分色曲线的获得 |
3.3.1 准备工作 |
3.3.2 实施步骤 |
3.3.3 建立电雕机曲线 |
3.4 电雕曲线的验证 |
3.4.1 设计标准的测试版 |
3.4.2 数码打样 |
3.4.3 雕刻凹版参数对线性化的验证 |
3.4.4 线性化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色彩空间转换方法的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研究内容 |
4.2 颜色空间转换基础理论 |
4.2.1 RGB 加色空间 |
4.2.2 CMYK 色空间 |
4.2.3 CIE 颜色系统 |
4.2.4 颜色空间转换的方法 |
4.3 基于动态子空间划分的 BP 神经网络理论的 RGB-LAB 转换模型的研究 |
4.3.1 RGB 到 Lab 变换模型的 BP 网络结构与学习规则 |
4.3.2 基于动态颜色空间划分的 BP 神经网络系统的 RGB 到 Lab 转换模型的要素优化设计 |
4.3.3 基于 BP 网络结构颜色 RGB 到 LAB 色转换模型的构建 |
4.4 色空间转换在热转移印花中的应用 |
4.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4.2 实验方法 |
4.4.3 CRT 色空间转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适性研究 |
5.1 引言 |
5.1.1 研究背景 |
5.1.2 本章研究内容 |
5.2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适性研究 |
5.2.1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结构 |
5.2.2 热转移印花油墨 |
5.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实验仪器 |
5.3.3 测试样张参数及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纸张性能参数 |
5.4.2 热转移印花纸实地密度研究 |
5.4.3 织物上印刷品密度的研究 |
5.4.4 转移印花纸及织物色域研究 |
5.4.5 印刷相对反差 |
5.4.7 网点增大值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浆专色调配的研究 |
6.1 引言 |
6.1.1 研究背景 |
6.1.2 研究内容 |
6.2 油墨调配机理 |
6.2.1 专色配色的理论基础 |
6.2.2 专色油墨特点及呈色机理 |
6.2.3 油墨调配的过程 |
6.3 基于蒙版方程理论的配墨理论 |
6.3.1 蒙版方程 |
6.3.2 线性回归法建立训练配色模型 |
6.3.3 尤尔 -尼尔逊公式 |
6.3.4 印刷色谱配色 |
6.3.5 颜色色差评价方法 |
6.4 专色油墨配色蒙版方程模型的建立 |
6.4.1 实验内容 |
6.4.2 测试数据分析 |
6.4.3 用蒙版方程验证配墨比例 |
6.4.4 蒙版方程配墨模型修正 |
6.4.5 验证模型精度的配色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7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
7.1 引言 |
7.1.1 研究背景 |
7.1.2 研究内容 |
7.2 色差 |
7.2.1 CIELAB 色差公式 |
7.2.2 CMC 色差公式 |
7.2.3 CIEDE2000 色差公式 |
7.2.4 色差单位 |
7.3 颜色视觉评价 |
7.3.1 实验材料 |
7.3.2 实验仪器 |
7.3.3 实验过程 |
7.3.4 Lab 值及 CIE1976 L*a*b*均匀颜色空间 |
7.4 色差分析 |
7.4.1 色差评价模型的提出 |
7.4.2 色差模型的建模方法 |
7.4.3 实验 |
7.4.4 色差模型的检验 |
7.4.5 结果分析 |
7.5 基于莫尔条纹原理的图像评价系统建立 |
7.5.1 图像评价系统的设计原理 |
7.5.2 图像评价模型的建立 |
7.5.3 图像评价模型的验证 |
7.5.4 结论 |
7.6 本章小结 |
8 总结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撰写着作的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专利的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研及完成的项目 |
四、数码打样的现状应用及发展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教科书的印刷质量及其安全性研究[D]. 苏林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纺织品数码印花质量评价方法与追样技术研究[D]. 李泽华.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6)
- [4]纺织品数码印花软打样技术及应用研究[D]. 杨静芝. 浙江理工大学, 2017(07)
- [5]纺织品数码印花颜色管理应用研究[D]. 王妍. 浙江理工大学, 2016(07)
- [6]屏幕软打样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 刘军儒,王惠,高永波. 今日印刷, 2015(07)
- [7]新型丝绸数码印花技术的开发应用[A]. 刘华平. 2014全国服装服饰图案设计与印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8]浅谈数码打样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 王红伟. 广东印刷, 2013(06)
- [9]新型丝绸数码印花技术的开发应用[J]. 刘华平. 江苏丝绸, 2013(04)
- [10]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彩管理及评价的研究[D]. 郭凌华. 陕西科技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