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栏目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刘邱平[1](2021)在《《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研究》文中提出“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民可以通过“两会”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实现参政议政的可能。“两会”报道属于时政新闻的重要报道领域,无论是纸媒还是新媒体都非常重视对“两会”的报道。《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总是最先向受众传达“两会”的精神和相关政策。因此,通过分析《人民日报》“两会特刊”创刊以来二十年的变化,包括报道议题、报道形式、版面呈现等方面的发展演变,从中可以发现特定时期新闻媒介传播理念的变化,同时也能直观地反映出国家政策的走势和经济发展轨迹。本文采用历史文献法、个案研究法与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人民日报》“两会特刊”2001年至2020年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的研究,总结出“两会特刊”是如何反映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和《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媒体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并就如何做好重大时政报道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组成。绪论为第一章,包括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进行概述。第二至第六章为正文部分,第二章先介绍了“两会”报道的历史沿革,根据其发展演变,《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可以划分为1978年到1989年、1990年到1992年、1993年到2000年和2001年以后四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特点;再从“两会特刊”的创刊背景,报道数量、版面数量、专刊设置、专栏设置等方面介绍了“两会特刊”的发展概况。第三章到第五章从报道议题、报道方式、版面三个维度探讨了《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的报道特色。论文最后一章为结论,主要立足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版在报道内容选择上,由原本的媒介本位到受众本位,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两会”的政策,积极地引导舆论。“两会特刊”版不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也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报道内容与受众的需求结合程度比较高,为人民解决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于《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的个案研究,还有利于优化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对两会的报道,对今后改善政治新闻报道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肖智颖[2](2021)在《《中国新闻周刊》(2003-2020)封面故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时政类新闻周刊之一,自创办以来,以“记录时代变迁、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目标,忠实地记录着这个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轨迹和变化方向,呈现着社会个体奋斗的姿态。作为中国权威高端的时政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透过政经类期刊的公共视角,观察和解读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现象,以期对有影响力的人产生影响。“封面故事”作为重点栏目,是新闻周刊的“门脸”和核心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最能显示其内容生产策略的栏目,研究“封面故事”,即可以看到《中国新闻周刊》在进步中不断自我革新,看到国家和人民在历史前进中的缩影,看到新闻作品中所呈现的大时代的巨变。《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不断深化选题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并不断优化视觉效果呈现,愈加注重报道的深度性、丰富性和人文性。通过研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新闻舆论和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封面故事的反映和影响,发现重大的社会发展变革深刻影响着封面故事内容生产的选题、内容和形式,封面故事的报道不仅成为中国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带着时代的符号反映和书写了中国发展的历程,是中国社会前进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力量的标志之一,成为中国时代发展过程的“忠实的记录者”。本文讨论了信息时代传统媒体对内容生产变革的途径,分析《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如何营造独特风格,打造品牌基础、加快转型升级,在泥沙俱下的新闻市场中,强化个性化差异,要做好深度报道,对《中国新闻周刊》更好地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印丹枫[3](2021)在《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相关史事”栏目的运用研究 ——以镇江市S中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因其编写特色,受到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总体来看,教师普遍对教材的正文系统关注较高,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部分,而认为辅助系统的地位较为次要。实际上,辅助系统的设置是部编版教材的一大亮点。通过研读教材可以发现,在各类辅助栏目中,“相关史事”栏目的设置数目最多且特点鲜明,也更具有运用的价值。本文以“相关史事”栏目为研究对象,将镇江市S中学作为个案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调研,收集、整理真实数据并开展课堂观察,考察该校历史课对于“相关史事”栏目的运用情况。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相关史事”栏目并未受到该校历史教师的广泛重视,运用得不够充分;在运用“相关史事”栏目时,教师普遍使用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学情分析,对“相关史事”的运用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受到传统教育保守观念和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更多地考虑到课程进度和指标完成度,对学生的要求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记忆层面;历史课在初中居于副科的地位,学校对历史教育的重视不足。另外,通过对“相关史事”栏目的考察和分析,发现该栏目在编写设计上也存在缺憾,如图文联系不强,缺少表格等,这些都是影响“相关史事”栏目运用于教学的不利因素。针对在S中学发现的诸多问题,本文从编写层面、教师教学层面和学校层面出发,试图提出合理运用“相关史事”栏目的建议。第一,教材编写者应当在丰富栏目的编写方式和内容,优化图文系统。第二,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学情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运用辅助栏目的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确保教育质量。第三,学校应加强对教材中“相关史事”等辅助栏目的应用研发,组织辅导讲座、集体备课、课程试讲等教研活动;优化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积极开展校际合作,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胡丹娅[4](2021)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必修教材栏目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自2018年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依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于2019年出版。新教材作为课程的物化形式和文本素材,是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栏目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也直接体现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又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为了切实领会新教材的创新之处和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有必要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必修教材的栏目进行比较研究,为充分发挥栏目的功能与价值、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参考。本文将2007年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2)》称为旧教材。将2019年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一、二册)》称为新教材。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人教版新旧必修教材中的栏目,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新旧教材的章节编排顺序进行比较。再将新旧教材中的栏目划分为“资料性栏目”和“活动性栏目”。在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这两类栏目三个方面:同一类型栏目的比较、新旧教材栏目中相同知识点的比较和不同类型栏目类型的增加进行比较,比较分析了新旧必修教材栏目数量的设置、章节的分布、内容设置的差异。将新旧教材中的栏目的变化原因与新旧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不同理念,以及不同课程目标(旧教材主要强调三维目标、新教材主要强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分析,并对每一类栏目的功能和价值与课标相对应进行分析,进而分析了新教材栏目设置的编写特点。之后再对“硫及其化合物”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示例,进一步体现栏目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新教材,立足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中必修内容不设模块只设主题,新教材章节顺序也发生了一定的调整,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资料性栏目”新增了五种类型的栏目,栏目的总数也有所增加;在内容的选取上,更加贴近生产生活、科技、社会和环境等,并突出化学学科的德育功能;化学史和CTSE(Chemistry Technology Society Environment)的内容选择也更加注重展现民族自信,强调素养导向。新旧必修教材“活动性栏目”新增“实验活动”栏目,在总数上差异不大;但在栏目内容选取上,明确九个学生必做实验,更加强化实验安全意识的培养,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在教学过程中贯穿STSE教育理念;并且拓展习题的综合功能,更加注重习题的层次性、开放性和针对性。最后,在充分领会和挖掘各栏目的功能和价值的基础上,论文对必修版块中栏目设置数量最多的“硫及其化合物”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同行和一线教师开展新课标、新教材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思源[5](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张露露[6](2021)在《中国中学三角函数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50-2019)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文中认为作为初、高中阶段数学的重点学习内容,三角函数不仅锻炼学生的函数思维,而且也是将数与形相结合的典范。1950-2019近70年来,伴随着8次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了29套数学教科书(初中12套,高中17套)。现今,三角函数课程已逐渐系统化,内容编排亦较为完善,而发展是连续的,没有以往教科书的编写经验,就没有之后教科书的改进与优化。因此,本文对1950-2019年“人教版”初、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内容的设置变迁进行梳理,研究其变迁特点,以期为今后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本文以1950年以来“人教社”出版的29套初、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背景,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对29套教科书中三角函数内容的变迁进行分析,分别从三角函数定义与相关概念、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诱导公式、三角函数式的变换、应用(正、余弦定理、例题和习题)以及三角函数章节数学史融入六个方面对1950-2019年间人教版29套中学数学教科书(初中12套,高中17套)中三角函数的变迁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在占有丰富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教科书中三角函数内容的演变过程,更好地掌握三角函数内容,为他人学习和研究数学教科书中的三角函数内容提供参考,并以期为中国数学教科书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得到如下结论:在三角函数宏观研究上,得出结论:(1)教学目标逐渐具体优化;(2)三角函数所属领域反复变化;(3)课程内容削枝强干。在三角函数微观研究上,得出结论:在三角函数定义与相关概念的内容设置变迁方面:(1)注重内容的完整性;(2)强调教学内容的简洁性。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内容设置变迁方面:(1)内容设置从被动接受逐渐转向自主探究;(2)强调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的主体地位倾向。在诱导公式内容设置变迁方面:(1)从“分散”到“集中”;(2)公式的证明由直观感知逐渐偏向于逻辑论证。在三角函数式的变换内容设置变迁方面:(1)由记忆应用到推理运用;(2)探究证明过程中思维的经济化倾向。在初、高中例题与习题变迁方面:(1)例题、习题设置呈现多类型、多方式编排;(2)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与时代变化设置;(3)以简单符号运算为主,注重运算能力的考查。在三角函数章节中数学史融入变迁方面:(1)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2)编排位置由开篇到节末;(3)内容由总括到具体;(4)由爱国主义过渡到多元文化。
尹悦[7](2021)在《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变革时期,是物理课程正式纳入我国国家课程体系的时期,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完整意义的物理教科书的诞生时期,更是我国传统物理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转型时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研究选取20世纪以来11个时期的12套样本教科书,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对教科书中的电磁学部分进行梳理分析,科学地总结清末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电磁学内容的变迁特点,理性分析其变迁原因,揭示各时期社会背景与意识形态对教科书的深刻影响,由此得出启示,以期为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未来编纂提供历史参照,并为一线教师进行电磁学教学工作时提供一些建议参考。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说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等问题。第二章讨论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三章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课程性质以及所属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四章从中观层面讨论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组织的变迁历程。第五章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从微观层面探讨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第六章总结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特点,分析其变迁原因并得出启示。通过研究发现,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受到社会、科技、政治等外部因素以及课程改革、学生发展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如下特点:教科书中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前移;课程性质逐渐演进为既注重物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属教科书册数由一册到二册逐渐变为多册;电磁学部分所占教科书的篇幅比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篇幅所占总体篇幅比重约占总体教科书的30%左右;章节安排从分立化趋向于知识点相互结合的集中化;栏目设置的类型逐渐丰富,功能逐渐多样化;插图分类逐渐均衡化,插图总量呈现波折式增长趋势;知识点的编排顺序由直线式转向螺旋上升式,知识点的数量整体呈现波折状态;实验的类型逐渐增多,数量在波动中增长;题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类型及功能逐步多样化;电磁感应现象内容的发展经历了从多到少,从概括到具体的一个过程;语言表达在合乎各版本教科书所属时期的用语及用书习惯的同时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具有趣味性。据此,得出如下启示:教科书编写要坚持教科书试验与教科书研究相结合;教科书编写要在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外有益经验;教科书的内容选择既要体现当前时代特征,同时又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科书的内容呈现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凸显教科书的育人功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增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与拓展以及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王艳[8](2021)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与研究 ——以2019年(新)和2010年(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材应时代而生,是学科知识的重要载体。要了解教育改革趋势、落实先进的教育理念、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需充分钻研不同时期的教材,对比新旧教材的异同,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和原则,明确其育人方向。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针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新旧教材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对物理教材、物理课程目标和高中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做了理论分析,分析了当下高中物理教材的改革背景,继而确定了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和意义。然后对素养、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等核心名词进行了理论界定与关系分析,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含义、发展、实施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课程思政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以及教材改革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六位一线高中物理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新旧教材的认识以及对教材发生变化的看法,发现教师更熟悉旧教材内容,基本掌握新教材,教师们普遍认为旧教材知识丰富,内容难度跨度大,新教材内容精简,图文并茂,更贴近生活;结合访谈结果提出教师应主动学习,提高专业能力与素养,充分挖掘新教材教学资源,落实于教学实践中。根据访谈结果,本文从框架内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对比2003年版和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究新旧教材的培养目标、编写理念和编写原则,把握基础教育下教材的改革方向;结合核心素养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论文以2010年与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为研究对象,从内容与单元设计、例题、习题、插图、栏目、思政元素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新旧教材的特点与异同,分析教材的优势及变化,挖掘教材中课程思政元素,从而建议教师整合两本教材的教学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希望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教师深刻认识到两版教材的变化,明确新课改下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理解基础教育的改革精髓,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课堂。
马龙[9](2021)在《想象科学的方法 ——论晚清科学小说的“科学”表达》文中提出晚清科学小说中存在着大量对“科学”的鲜活表达,这些表达不似专业科学书籍那般严谨细致,却因生发自小说这一文类的虚拟空间而显得想象力十足,可称之为“想象性”的科学表达。从作为西学思想之核心的“进化论”,到作为西学技术之代表的“声光化电”,从用以疗救人心的“医学”,到颇具神秘色彩的“催眠术”,通过晚清科学小说的实际创作,晚清时期的中国文人已开始直接参与诸如此类科学话语的想象性表达与建构。立足于此,本文重点关注与把握的,正是晚清科学小说作家是如何具体参与、实施了上述科学话语的想象性表达与建构,以及在这种想象与建构的背后,所折射的晚清一代知识分子(主要指科学小说创作者)的科学观念。论文共包括三部分,各部分内容分述如下:第一部分,引言,首先申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其次,对晚清科学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写作的创新点;最后,点明本文基本概念的使用和研究的范围。第二部分,正文,分三个章节来展开论述。第一章是晚清“科学小说”概说,主要对晚清科学小说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包括“‘科学小说’的由来”“‘科学小说’的理论探讨”以及“‘科学小说’的翻译与创作”三个部分;第二章以“进化论”“声光化电”“医学”“催眠术”这四类科学话语为关键词,仔细梳理并考察晚清科学小说中与之相应的科学表达。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未来神话——‘进化论’的文学展示”“机器王国——‘声光化电’的技术演绎”“洗脑换心——神奇的‘医术’表演”和“催眠之术——被误读的‘科学’”四个部分;第三章以前一章的分析研究为基本参照和依据,进一步探究晚清小说家在“科学”表达的背后所呈现的科学观,主要包括“‘唯科学主义’的显露”和“‘器物’科学观的复苏”两部分。第三部分,结语。总结全文,并进一步指出,晚清科学小说对于“科学”的表达与想象,是如马泰·卡林内斯库提出的所谓“资产阶级现代性”的生动体现,但未能上升到“美学现代性”的高度,对“科学”有所质疑甚至批判,这是晚清科学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遗憾。
黄云超[10](2021)在《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人物扫描”栏目研究》文中提出“人物扫描”是当前投入使用的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课文辅助栏目之一。六册教科书中一共出现了53则“人物扫描”,其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大致可以分为政治类、经济类、思想类与科技文化类。与旧版历史教科书的同类辅助栏目相比,“人物扫描”有极大的进步与丰富,其栏目设计体现出系统性、精选性、简洁性与教育性的特点。为了了解当前上海市初中历史教学中“人物扫描”栏目的运用情况,本文通过对初中部分学生与教师进行调研与访谈,整理了相关数据并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学生对“人物扫描”的关注度一般,而教师普遍重视对“人物扫描”的运用,以及注重课文辅助栏目与教学内容的整合。针对调研结果,本文提出了有关更好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人物扫描”栏目的建议。在实际的教学中,“人物扫描”往往可以运用于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中。在“新课导入”阶段,“人物扫描”内容的呈现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保持课堂专注度;在“讲授新课”阶段,“人物扫描”可以作为开展历史人物教学的重要线索。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实例为例,对“人物扫描”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发现巧妙地将“人物扫描”的相关内容运用与教学中,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2003年栏目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栏目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学术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文献法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内容分析法 |
第2章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概述 |
2.1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历史沿革 |
2.1.1 1978 年到1989 年:散见于各个版面 |
2.1.2 1990 年到2000 年:“两会新闻”“两会专页”“两会专版” |
2.1.3 2001 年至今:“两会特刊” |
2.2 “两会特刊”创刊背景 |
2.2.1 时代要求:经济快速发展,读图时代到来 |
2.2.2 政策导引:全面推进改革,完善市场经济 |
2.2.3 传媒格局:媒体竞争加剧,迎合受众喜好 |
2.3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发展概况 |
2.3.1 “两会特刊”专刊的设置 |
2.3.2 “两会特刊”栏目的设置 |
2.3.3 “两会特刊”报道数量变化 |
2.3.4 “两会特刊”版面数量变化 |
第3章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报道议题分析 |
3.1 “两会特刊”报道议题分类 |
3.1.1 政治议题 |
3.1.2 经济议题 |
3.1.3 社会民生议题 |
3.1.4 文化教育议题 |
3.1.5 生态文明议题 |
3.2 “两会特刊”报道议题特点 |
3.2.1 议题范围广泛,紧跟时政热点 |
3.2.2 政治色彩浓厚,以人民为中心 |
3.2.3 反映社会发展,满足大众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报道方式分析 |
4.1 报道形式分析 |
4.1.1 集中报道:排列集中,报道深刻 |
4.1.2 组合式报道:集思广益,各显其长 |
4.1.3 .专版式报道:以“融两会”为代表 |
4.2 “两会特刊”报道特点 |
4.2.1 深度融合发展,树立主动的受众意识 |
4.2.2 加强整体策划,实现栏目内容主题化 |
4.2.3 .深挖新闻价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版面分析 |
5.1 版面排版 |
5.1.1 主题鲜明与版面简洁统一 |
5.1.2 版面具有艺术性与装饰性 |
5.1.3 .版面具有趣味性与独创性 |
5.2 版面图表 |
5.2.1 静态新闻图表:直观易懂,方便读者阅读 |
5.2.2 可视化图表:可视化数据化,突出版面可读性 |
5.2.3 图片新闻:增加图片的使用率,提高总体视觉效果 |
5.3 版面风格 |
5.3.1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
5.3.2 会上会下联动,纸媒网络贯通 |
5.3.3 .版面色彩鲜艳,强化视觉效果 |
第6章 总结与思考 |
6.1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报道总结 |
6.1.1 议题精心策划,贴近人民生活 |
6.1.2 新闻现场感强,信源真实可靠 |
6.1.3 融合新闻传播,壮大主流声音 |
6.2 对《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未来发展的思考 |
6.2.1 满足市场需求,做好可视化新闻 |
6.2.2 顺应融合趋势,借助新技术发展 |
6.2.3 .更好引导舆论,做好政治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版面数据(一) |
附录二:《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版面数据(二) |
附录三:《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栏目数据 |
附录四:《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版报道议题数据 |
致谢 |
(2)《中国新闻周刊》(2003-2020)封面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写作内容 |
(四)写作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七)文献综述 |
1.关于《中国新闻周刊》的研究 |
2.关于封面故事的研究 |
一、《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选择 |
(二)类目建构与设定说明 |
二、《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内容统计分析 |
(一)报道题材 |
(二)报道倾向 |
(三)报道区域 |
(四)报道形式 |
(五)图片形式 |
(六)标题形式 |
三、《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内容特点 |
(一)政经社会报道为主涉及领域较全面 |
(二)报道倾向负面为主强调新闻监督性 |
(三)重国内普遍性问题不失国际化视野 |
(四)侧重非事件性报道体现深度报道能力 |
(五)封面设计不断优化愈加注重美学设计 |
(六)突发事件注重时效舆论引导凸显人文 |
1.报道时速:由慢变快 |
2.报道篇幅:由少变多 |
3.报道领域:由窄变宽 |
4.报道角度:凸显人文 |
四、《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风格分析 |
(一)标题辞格使用丰富 |
(二)风格理性趣味并存 |
(三)描写故事化细节化 |
五、《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反映社会发展 |
(一)反映中国政治制度改革深入 |
(二)呈现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 |
(三)显示新闻舆论引导的新要求 |
(四)体现文化环境消费习惯变化 |
六、《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的思考 |
(一)强化报道个性差异做好深度报道 |
(二)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 |
(三)打造封面故事品牌挖掘市场潜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相关史事”栏目的运用研究 ——以镇江市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史事”栏目概述 |
第一节 “相关史事”栏目的介绍 |
一、“相关史事”栏目的内容 |
二、“相关史事”栏目的特点 |
三、“相关史事”栏目的类型 |
第二节 “相关史事”栏目的教学价值 |
一、见微知着,培养唯物史观素养 |
二、搭建线索,构建历史时空观念 |
三、善用史料,培养史料实证意识 |
四、启发思考,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
五、设计情境,逐步渗透家国情怀 |
第二章 “相关史事”栏目的运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S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现状 |
一、样本选择 |
二、调查方法 |
三、结果分析 |
第二节 相关史事栏目运用存在的问题 |
一、编写角度 |
二、教学角度 |
三、学校角度 |
第三章 “相关史事”栏目的运用建议 |
第一节 编写层面的建议 |
一、丰富“相关史事”的形式 |
二、图文系统优化 |
第二节 教学层面的建议 |
一、改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探究 |
二、注重学情分析,培养思维能力 |
三、重视“相关史事”,提升教学技艺 |
四、提升教师素养,保证教育质量 |
第三节 学校层面的建议 |
一、加强对“相关史事”等栏目的应用研发,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
二、优化历史教学评价体系 |
三、积极开展校际合作,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必修教材栏目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材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一、 “高中化学教材研究”的总体研究现状 |
二、 “高中化学教材研究”的文献分析 |
第二节 “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化学教材栏目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化学教材栏目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 |
二、 “化学教材栏目”文献分析 |
三、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教材 |
2.教材栏目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比较教育学 |
第四章 人教版新旧教材“资料性栏目”比较 |
第一节 新旧教材章节编排的比较 |
第二节 新旧教材中“资料性栏目”数量比较 |
第三节 新旧教材中“资料性栏目”在章节中分布情况比较 |
第四节 新旧教材中“资料性栏目”内容设置的比较 |
一、同一类型栏目的比较 |
二、新旧教材栏目中相同知识点比较 |
三、不同类型栏目的增加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人教版新旧教材活动性栏目比较 |
第一节 新旧教材中“活动性栏目”数量比较 |
第二节 新旧教材中“活动性栏目”在章节中分布情况比较 |
第三节 新旧教材中“活动性栏目”内容设置得比较 |
一、同一类型栏目的比较 |
二、人教版新旧教材栏目中相同知识点比较 |
三、不同类型栏目种类的增加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示例 |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
二、教学设计理论依据 |
三、教学内容分析 |
四、学情分析 |
五、教学目标 |
六、教学重难点 |
七、方法手段 |
八、教学准备 |
九、教学过程 |
十、板书设计 |
十一、案例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人教版2007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资料性栏目内容设置 |
附录 B 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资料性栏目内容设置 |
附录 C 人教版2007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活动性栏目内容设置 |
附录 D 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活动性栏目内容设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中国中学三角函数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50-2019)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三角函数内容编排概述 |
2.1 三角函数发展史简述 |
2.1.1 三角函数的起源与发展 |
2.1.2 中国古代的三角学 |
2.2 中国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名词术语 |
2.2.1 八线 |
2.2.2 三角比、三角比率 |
2.2.3 圆函数 |
2.3 学习苏联——编写统一教科书(1950-1957) |
2.3.1 编排背景 |
2.3.2 三角函数内容的结构安排 |
2.3.3 特点分析 |
2.4 自力更生——独立编写通用教科书(1958-1965) |
2.4.1 编排背景 |
2.4.2 三角函数内容的结构安排 |
2.4.3 特点分析 |
2.5 拨乱反正——编写实用性教科书(1977-1985) |
2.5.1 编排背景 |
2.5.2 三角函数内容的结构安排 |
2.5.3 特点分析 |
2.6 一纲多本——编写多样化教科书(1986-1995) |
2.6.1 编排背景 |
2.6.2 三角函数内容的结构安排 |
2.6.3 特点分析 |
2.7 全面改革——编写新时代教科书(1996-2019) |
2.7.1 编排背景 |
2.7.2 三角函数内容的结构安排 |
2.7.3 特点分析 |
2.8 小结 |
第3章 三角函数定义与相关概念的内容设置之变迁 |
3.1 初中三角函数定义与相关概念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3.2 高中三角函数定义与相关概念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3.2.1 高中三角函数定义的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3.2.2 高中弧度制的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3.2.3 高中其他相关概念的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第4章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内容设置之变迁 |
4.1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内容结构设置变迁及特点 |
4.2 三角函数图象的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4.3 三角函数性质的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4.4 反三角函数的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4.5 小结 |
第5章 诱导公式内容设置之变迁 |
5.1 诱导公式内容结构设置变迁及特点 |
5.2 小结 |
第6章 三角函数式的变换内容设置之变迁 |
6.1 三角函数式的变换内容结构设置变迁及特点 |
6.2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6.3 两角三角函数式的变换内容设置变迁及特点 |
6.4 小结 |
第7章 三角函数应用的设置与数学史融入之变迁 |
7.1 正、余弦定理设置之变迁及特点 |
7.2 例题设置之变迁 |
7.2.1 初中例题数量编排变迁及特点 |
7.2.2 初中例题运算难度编排变迁及特点 |
7.2.3 高中例题数量编排变迁及特点 |
7.2.4 高中例题运算难度编排变迁及特点 |
7.3 习题设置之变迁 |
7.3.1 初中习题题型编排变迁及特点 |
7.3.2 初中综合型习题编排变迁及特点 |
7.3.3 高中习题题型编排变迁及特点 |
7.3.4 高中综合型习题编排变迁及特点 |
7.4 小结 |
7.5 三角函数章节中数学史融入变迁及特点 |
7.5.1 初中教科书三角函数章节中数学史融入变迁及特点 |
7.5.2 高中教科书三角函数章节中数学史融入变迁及特点 |
7.5.3 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启示与借鉴 |
8.3 进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教科书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教科书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教科书 |
1.3.2 电磁学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 |
2.1 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研究 |
2.1.1 新中国成立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
2.1.2 新中国成立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
2.2 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2.1 新中国成立前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2.2 新中国成立后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3 各时期课程标准(大纲)对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影响分析 |
2.3.1 课时安排 |
2.3.2 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
第三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宏观变迁研究 |
3.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的变迁研究 |
3.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课程性质的变迁研究 |
3.3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属教科书的变迁研究 |
第四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中观变迁研究 |
4.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的变迁研究 |
4.1.1 篇幅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2 章节安排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3 栏目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4 插图设计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组织的变迁研究 |
4.2.1 正文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2 实验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3 题目的变迁历程分析 |
第五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微观变迁研究——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 |
5.1 样本教科书中“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变迁分析 |
5.2 “电磁感应现象”中有关概念的话语变迁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特点 |
6.1.1 宏观层面 |
6.1.2 中观层面 |
6.1.3 微观层面 |
6.2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原因 |
6.2.1 外部影响因素 |
6.2.2 内部影响因素 |
6.3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的启示 |
6.3.1 从教科书编写角度 |
6.3.2 从教科书使用角度 |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与研究 ——以2019年(新)和2010年(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物理教材研究现状 |
2.三维目标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3.高中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理论基础 |
(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1.素养 |
2.核心素养 |
3.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二)课程思政 |
1.课程思政的含义 |
2.课程思政的发展与形成 |
3.高中教材课程思政元素探索的必要性 |
4.课程思政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四)人本主义理论 |
三、基于人教版新旧教材实施访谈研究 |
(一)研究方案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3.研究形式 |
(二)访谈设计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四、2017 年版课程标准与2003 年版课程标准的对比 |
(一)内容对比 |
(二)课程性质对比 |
(三)课程理念对比 |
(四)课程目标对比 |
五、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
(一)新旧教材内容编排与单元设计的对比 |
1.新教材内容编排与单元设计 |
2.旧教材内容编排与单元设计 |
3.新旧教材内容编排与单元设计的对比分析总结及教学建议 |
(二)新旧教材例题与习题的对比 |
1.新旧教材中在例题上存在的异同 |
2.新旧教材中在习题上存在的异同 |
3.新旧教材例题与习题的对比分析总结及教学建议 |
(三)新旧教材文本插图的对比 |
1.新旧教材插图种类的对比 |
2.新旧教材插图内容的对比 |
3.新旧教材插图对比分析总结及教学建议 |
(四)新旧教材栏目的对比 |
1.新旧教材栏目种类的对比 |
2.新旧教材栏目内容的对比 |
3.新旧教材栏目的对比分析总结及教学建议 |
(五)新旧教材课程思政的对比 |
1.新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
2.旧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
3.新旧教材课程思政元素对比分析总结及教学建议 |
4.高中物理课堂实施课程思政需注意的问题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教师访谈内容整理 |
致谢 |
(9)想象科学的方法 ——论晚清科学小说的“科学”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晚清科学小说研究综述 |
三、概念的使用和本文的研究范围 |
第一章 晚清“科学小说”概说 |
第一节 “科学小说”的由来 |
第二节 “科学小说”的理论探讨 |
一、梁启超的科学小说观 |
二、周树人的科学小说观 |
三、其他人的科学小说观 |
第三节 “科学小说”的翻译与创作 |
一、晚清科学小说的翻译情况 |
二、晚清科学小说的创作情况 |
第二章 晚清科学小说的“科学”表达 |
第一节 未来神话——“进化论”的文学展示 |
一、未来中国的诞生 |
二、大同世界的实现 |
三、未来其它事件的发生 |
第二节 机器王国——“声光化电”的技术演绎 |
一、声学器具的虚拟 |
二、光学奇镜的问世 |
三、化学元素的利用 |
四、电学发明的炫示 |
第三节 洗脑换心——神奇的“医术”表演 |
一、医学知识的浅薄 |
二、作为隐喻的疾病 |
三、外科手术的扭曲 |
第四节 催眠之术——被误读的“科学” |
一、作为新近之“科学”的催眠术 |
二、“催眠术”视域下的“灵魂” |
第三章 “科学”表达背后的科学观 |
第一节 “唯科学主义”的显露 |
一、“科学有用论”的散播 |
二、未经反思或批判的“科学” |
三、“科学”与“政治”的联姻 |
第二节 “器物”科学观的复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人物扫描”栏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人物扫描”的定位与分布 |
第一节 “人物扫描”在课文辅助栏目中的定位 |
第二节 “人物扫描”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分布 |
第二章 “人物扫描”的内容与特点 |
第一节 “人物扫描”涉及的历史人物 |
一、政治类 |
二、经济类 |
三、思想类 |
四、科技文化类 |
第二节 “人物扫描”与“人物介绍”比较 |
一、“人物介绍”涉及的历史人物 |
二、“人物介绍”与“人物扫描”差异分析 |
第三节 “人物扫描”的设计特点 |
一、系统性 |
二、精选性 |
三、简洁性 |
四、教育性 |
第三章 “人物扫描”栏目初中运用现状调查 |
第一节 “人物扫描”栏目学生关注状况调查 |
第二节 “人物扫描”栏目教师运用情况调查 |
第三节 “人物扫描”栏目调查情况分析 |
一、学生对“人物扫描”的关注度一般 |
二、教师普遍重视“人物扫描”的运用 |
三、教师注重课文辅助栏目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
第四节 “人物扫描”栏目教学建议 |
一、合理调节教与学之间的矛盾 |
二、落实“用教材教”的新教材观 |
三、把握学情,提高教学有效性 |
第四章 “人物扫描”与教学运用 |
第一节 “人物扫描”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
一、新课导入:呈现人物,吸引兴趣 |
二、讲授新课:叙史见人,以人系事 |
第二节 “人物扫描”教学运用案例分析 |
一、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案例分析 |
二、 “人物扫描”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成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人物扫描”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2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人物扫描”栏目运用情况访谈记录表(教师) |
附录3 “人物扫描”栏目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其分布 |
致谢 |
四、2003年栏目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两会特刊”研究[D]. 刘邱平.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2]《中国新闻周刊》(2003-2020)封面故事研究[D]. 肖智颖.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相关史事”栏目的运用研究 ——以镇江市S中学为例[D]. 印丹枫. 扬州大学, 2021(09)
- [4]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必修教材栏目的比较研究[D]. 胡丹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中国中学三角函数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50-2019) ——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D]. 张露露.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D]. 尹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8]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与研究 ——以2019年(新)和2010年(旧)为例[D]. 王艳.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想象科学的方法 ——论晚清科学小说的“科学”表达[D]. 马龙.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10]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人物扫描”栏目研究[D]. 黄云超.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