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论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冰[1](2021)在《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批判理论阐释其批判的缘起、内容和整体性指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视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确认,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的各个环节的批判,在内容和逻辑上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展开其整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批判理论的辩证否定中思考和解决不同阶段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形成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各个批判环节的弥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的厘清。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把批判本身转变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过去思辨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宗教批判中结束之前批判的误区,把批判的矛头由天国转向世俗世界奴役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了消除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深度剖析了支配阶级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导致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的根源,批判理论最终落脚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彻底回答了关乎人类解放的物质利益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完成其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在对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建立整体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着手于作为“一切批判的前提”(1)的宗教批判。宗教作为“世界的总理论”(2),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世界观,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受到宗教价值标准的衡量和限制。但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是政治国家用来麻痹人们忍受苦难并甘心服从统治的精神“鸦片”(2)。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现实歪曲的反映,马克思发现,世俗社会的现实苦难是人们诉诸宗教追求虚幻幸福的根源,进而把宗教批判的对象深入到世俗社会,推动近代哲学任务从批判“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转向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3),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4)。实现对尘世批判首先就要进行政治批判,而异化人最现实、最直接的力量就是政治国家。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宗教褪去政治职能后更加显露出其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剥削本质。只有消除政治国家,才能破除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强行施加的桎梏和枷锁。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产生和性质,国家只是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代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无法掩盖其阶级剥削本质,而政治解放的途径不在于国家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对产生出国家的利益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虽然政治解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进一步把握现实物质利益的关键一环,但却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马克思在揭露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中,明确了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只有进一步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一环。阶级社会剥削和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一元化,在私有财产支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将意识形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元价值”(5)根本无法实现向自身的返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从天国降到人间,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中完成其哲学的实践转向,通过对占据基础地位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研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现,构成了其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依据,并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人;政治批判揭示了私有制主导的国家的阶级性,进而发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无产阶级彻底颠覆中心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回归”,并最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统治逻辑造成的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与人的异化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现实武器打破人们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即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前提,才能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完成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明宗教问题、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以及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从异化中获得救赎的根本道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成真正的实现了从天国的解放到尘世的解放,从而在真实意义上完成了宗教批判。从宗教批判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实现“尘世批判”,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整体性的完成,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转变为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李龙钰[2](2021)在《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视域下的伤痕文学研究 ——以《芙蓉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杨凡[3](2021)在《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实的个人”在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马克思并未有“现实的个人”思想的专门论着,而是散见于其众多着述内容之中,导致中外许多学者误认为马克思只强调人的复数性质,即只注重对人类社会群体的关注与探讨。实则,“现实的个人”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线索。马克思在众多着述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动因探索,革命性的批判完成了对以往形形色色的个人理论的决裂清算,转向论述“现实的个人”,阐明了“现实的个人”的成因及基本规定性。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人的问题其实质上是个人问题引起了更为广泛而持久的关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完成,但仍有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现代化强国的总体性目标需要实现。但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伴随市场化发展的一系列现代性问题也随之凸显,主要表现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个人的单面化、孤立化倾向明显。为避免在资本逻辑主导下,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且现在仍在走的老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实是,如何科学合理的避免人单面化、孤立化发展。因此,研究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厘清其内涵、特征,对于科学认识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绪论部分着重论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题背景及意义;二是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相关研究并予以多角度评析;三是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探究了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出场背景及理论渊源。本部分围绕出场背景、思想源流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在出场背景方面,主要从个人生活背景、社会生活背景以及意识形态背景三个方面,系统阐明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出场条件;在理论渊源方面,从启蒙理性的人学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学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的人学思想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进行了理论探源。第二章主要探究了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基本规定。本部分从物质生活条件、实践、人的现实性需要、人特有的能动性几个方面,科学阐释出“现实的个人”是受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人、是劳动的实践的人、是有现实性需要的人、是能动自主展现生活的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论出“现实的个人”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生产性与需求性的统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革命性批判。在传统的抽象人学观里,个人与集体或者说共同体是处于对立面的关系;过去我们也常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现实的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导致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存在“现实的个人”问题。本章在前面章节基本规定的基础上,立足于经典文本解读阐述了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革命性批判结果以及革命性批判意义。第四章主要探讨了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在理论意义方面,为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础;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指引;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许提供了逻辑遵循。在实践价值方面,有利于落实民生建设的实效性,有助于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运用;有益于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总之,本研究较为全面的梳理了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出场背景及理论渊源,系统论述了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基本规定及革命性批判;生动诠释了“现实的个人”之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高俊丽[4](2021)在《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更加需要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建设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在当前形势下,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规律尤为重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和创始人,列宁提出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并在苏维埃俄国进行了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并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沿着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分析思路,分三个部分,从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出发,通过对列宁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系统梳理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集中阐述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和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与新时代倡导共产主义道德相结合,透过列宁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路径的不懈探索,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第一部分(第2章)主要分析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从对列宁共产主义道德和道德教育基本内涵的研究出发,理清基础理论。重点考察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质、重要地位和道德教育实践的论述。列宁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为基础,在领导革命过程中,发现俄国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在逐渐觉醒。但是,长期处于沙皇黑暗统治下的人民群众文化极其落后,而建设社会主义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必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列宁提出要在俄国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在此基础上,分三个阶段研究并梳理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第二部分(第3、4章)主要阐述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和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路径的探索。其中,第3章论述了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列宁以培养共产主义一代新人、克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风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共产主义道德为目标,提出要在全社会进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教育、自觉的革命纪律教育、无产阶级家庭婚姻道德观念教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以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教育,并且提出要以“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为准则、以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为基础、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道德教育要求。第4章从列宁提出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出发,以列宁领导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实践为基础,主要研究了列宁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路径的探索,包括注重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制度建设、推行义务劳动、构筑文化基础、批判资产阶级和腐朽道德观念等四个部分。第三部分(第5章)主要探析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立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倡导共产主义道德等战略发展目标,从倡导共产主义道德要坚持党的领导,高扬共产主义道德旗帜,在实践中改革创新道德教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现实启示,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王贺[5](2020)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从伦理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有助于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及马克思学说的阶级立场和道德追求。马克思没有系统阐述过自己的伦理思想,马克思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以及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只言片语的阐释当中。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值人类交往的空间结构由分散孤立的地域交往向整体的世界交往发展。马克思在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对社会各种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往观,主张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工、交换问题,吸收了康德实践理性的合理内核,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交往观和费尔巴哈的交往观,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理论。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以及在这种社会关系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客观性、能动性以及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从交往的基本属性、交往的社会结构以及交往的范围分别可以把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地域交往和世界交往。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出发,对在此基础上形成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以及文化交往中的主体异化、虚假意识、抽象道德以及强制性交往做出了深刻道德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交往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的虚伪面纱,剖析了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集中彰显了共产主义的伦理导向和道德目标,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正确道路。马克思提出了人类交往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并通过分析生产力的变化以及交往形式、范围的变化展示了人类交往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以交往为线索,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分别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对基于不同社会形态下物质生产和交往方式而产生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个阶段的交往是完全自发的,在这个阶段上,人受自然力的影响,不得不结合成团体与自然对抗,人是在狭窄的范围内活动和孤立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狭隘的,故而形成的交往伦理带有一定的依附性。而第二个阶段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人的社会关系也不断丰富,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们的交往活动不断扩展,所形成的伦理道德是完全物化、依附于资本的。第三个阶段中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自由个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断展开的,因而所呈现的交往伦理是积极、自我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伦理目标,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从伦理的维度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进行理论研究集中彰显了马克思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的主体维度和伦理旨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的道德批判,展现了马克思独特的交往伦理观。这种观念的确立对经济伦理和政治伦理的研究提供了价值选择和道德目标。同时,在批判资本主义交往活动的过程中,马克思也指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的不合理性和非正义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制度伦理的评价标准。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马克思提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让人与自然和解,这一理念的形成为生态伦理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原则,即既符合人的目的性,又符合自然的规律性的伦理目标。人类交往向着普遍交往发展,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在世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中,人类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理论视角.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在当代世界历史中最突出的体现。而用来度过危机的方式依旧是通过加强对国内、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落后国家劳动人民的财富掠夺来实现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未变、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趋势未变。即使现在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问题较以往来看更加复杂多样,但依旧改不了资本的扩张、侵略的本性,以及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世界范围内的对抗。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平等、自由依旧是无产阶级劳动者最深切的祈盼。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蕴含为处理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思想指引。国际关系的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这一内容既道出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思想,也摆明了中国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交往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诉求。

许嘉林[6](2020)在《《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现实意义研究》文中认为《哥达纲领批判》是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晚年构想未来社会的重要着作,马克思在其中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性质、特征等有了更为成熟的思考。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是这部着作直接呈现给读者的内容,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马克思在这个过程中首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构想,指明了通往平等的现实路径,这是马克思平等观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平等观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仅是批判性的,更是建构性的。概括地讲,马克思认为平等不是永恒的真理,而是一个历史范畴,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要看清平等问题的本质就要深究其背后的物质生产根源。作为资产阶级法权观念上的“平等”,将随着人类进入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而退出历史舞台。本文通过文献研读法、系统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现实意义展开研究。本文除“绪论”外,由以下三章构成:第一章:打破对单一文本的解读,考察《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平等观的历史生成。通过探寻《哥达纲领批判》之前马克思平等观的发展脉络和绵展历程,厘清马克思成熟时期的平等观是如何确立的、成熟之前的平等观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转变过程等,为总结和概括马克思平等观厚实根基。第二章:对《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的平等观展开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通过梳理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平等的权利”、“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以及“公平的分配”等理论观点的深刻批判,探索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平等观展开批判的内在逻辑,建构马克思平等观的主要观点,把握马克思在思考平等问题时所持的无产阶级立场,以深化对马克思平等观的认识。第三章:探索马克思平等观的焦点问题、中国实践与现实意义。立足于人类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回应对“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可能性的质疑,应对马克思平等观在当代受到的挑战。在印证马克思平等观科学性的基础上,站在马克思平等观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平等实践,挖掘马克思平等观对中国平等实践的现实启发意义。

郝相赟[7](2020)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它的科学理解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而且关涉到如何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妖魔化”等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弱化、边缘化,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的呼唤和理论的自觉都迫切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如何从理论认识与理想信念的层面破解和回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责难和挑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追问,本文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为逻辑主线,以概念辨析、历史生成、理解维度、时代境遇和认同建构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注重史论结合,呈现整体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乌托邦”等相关概念的考察辨析,界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基本论域。二是在思想史的视域中梳理共产主义学说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同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马克思扬弃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文本为基础进一步考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概括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三是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和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和解读。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来探寻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入手,通过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视角透视并展现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压迫,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力图改造现实社会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基于这一矛盾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深入分析,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以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从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并依据这一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在自身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性概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并具体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分析当前共产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及其原因,全面审视并客观审慎评价了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解读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五是在阐释理想与信念、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情感、理论、政治、话语和价值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继续深入挖掘原着,充分利用好文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要努力就共产主义问题与西方左翼学者进行思想交流,在论辩中回应各种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比较研究;要坚持走进社会现实,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场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升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实践研究。

陈赟[8](2020)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人”的观念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人”的观念是哲学中最重要的主题词之一。从古希腊哲学家提出关注人本身起,“人”的观念开始进入学者的讨论范围;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之下,人战胜了神,占据主体地位;在近代哲学中,德国古典哲学家关于人的理论论述呈现一片繁盛之象,这都为马克思关注“人”提供了理论来源。选取“人”的观念作为本文的核心概念,是因为“观念”一词相较于“内涵”、“概念”等词语更能体现出对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关于“人”的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理解。马克思早期思想中“人”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旧受到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关于人的思想影响,它指的是一种抽象的、感性的、具有普遍意义上的一般人。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他所探讨的“人”的观念相较于后期成熟时期人学思想来讲更多地是从理论批判层面出发。他认为现实的人是感性存在与感性活动的有机统一。马克思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到人的现实感性活动就是劳动,而又强调劳动同人的本质紧密相连。虽说马克思将“人”从旧哲学的泥沼中解救出来,但他是从人的内在本质上来理解“人”的观念,并未完全揭示出人之主体性所发挥的客观维度,因而具有一定局限性。“人”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人”是本文的核心概念起强调作用,且该词在本文中的内涵仅指马克思早期思想视域中人是什么。本文在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中“人”的观念问题时,以《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早期思想与晚期成熟思想的分界线,所用文本依据严格控制在《共产主义宣言》之前的马克思文本。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将马克思早期思想中“人”分为三大历史阶段并结合当时具体时代背景试图揭示其内在关联。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他开始关注人的自我意识与自由本性,并对人的理性和自我意识之合理存在保持肯定态度,从宗教批判的角度把“人”的观念解释成“原子式”的人。在政治与劳动批判的理论意义之上,马克思从资本的意义上去考察人与劳动的关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人之生存困境,借鉴费尔巴哈哲学之合理内涵,在有关“人”的观念理论中提出:人的类本质表现为自由自觉的劳动。他通过揭示和批判劳动异化现象以打开唯物史观维度。在哲学批判的理论意义之上,马克思辩证地扬弃先前哲学家的人学观点并创造性地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强调人是现实社会中现实的人,这便开始将“人”从天上拉回人间,从理论拉回到现实,从现实物质的角度去探析“人”的观念,赋予其现实性并逐步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抽象的人之理论影响。在马克思哲学理论中,“人”的观念与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二者并不相等同,前者是后者的概念基础,而实现人的解放是马克思最终朝向的目标。马克思早期思想中“人”的观念虽然不敌其晚期形成的成熟人学思想之哲学地位,且前者相较于后者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其作为马克思人学思想之先声,对马克思本人思想转向唯物史观领域以及后期创立唯物史观、对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启迪、对当代社会的价值等都具有普遍性价值与指导意义,且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所以,以“人”的观念作为探究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切入点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其本身所属的研究价值是厚重而深刻的。

孙夕龙[9](2019)在《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是一个整体,构成了一个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主要内容之一。整体来看,他们意识形态思想形成过程时间比较一致,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一致,只是侧重点不同。论文第一部分是意识形态思想史。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有一个从唯心主义性质逐步转变为唯物主义性质,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第一,合作之前马克思的思想历程。首先,马克思中学时期已经具有个体与共同体相统一的思想种子。大学时期确立了作为自我意识的“绝对自由”、理性、“理论精神”和哲学的独立存在和绝对地位,抛弃了宗教,确立了哲学实践思路,即哲学批判或“理论精神”根据“本质”和“观念”来“衡量”“个别的存在”和“特殊的现实”,即用“本质”和“观念”的普遍性来消除共同体与个体(“个别的存在”和“特殊的现实”等)之间的矛盾。这个批判思路是“异化—回归”思路的开始。其次,《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实践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批判,一方面,以“普遍理性和普遍自由”和“对象世界所固有的规律”为标准和根据来批判现实,发现到处都是统治阶级和利益集团利用新闻出版、法律、制度和国家等共同体谋取自身特殊利益,损害“普遍利益”。另一方面,他又发现在特殊群体与共同体的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中,受损害的都是作为被统治等级的人民的利益,于是,马克思在提出“真正的报刊”、“事物的法理本质的普遍和真正的表达者”、“国家本身的实质”等概念的同时,又相应提出了“人民报刊”、“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和“人民意识”等概念,产生了“普遍理性和普遍自由”同“人民”之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但是没有解决。再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通过剖析黑格尔国家理论来研究《莱茵报》时期产生的问题,一方面揭露了黑格尔绝对观念的“逻辑的、泛神论的神秘主义”,另一方面又揭露了君主制实现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同一性”的“具体自由”的虚假性,认为“只有民主制才是普遍和特殊的真正统一”。此时,马克思确立了意识形态问题的两个基本内容和线索,即揭露绝对精神的虚假性以及如何统一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后者是意识形态的基本矛盾。又次,从《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开始,马克思确立了“应有”“真正”的地位与“异化—回归”理论思路,揭露了包括宗教、国家在内的“普遍性”事物的虚假性,揭示了“政治国家的世俗结构”的缺陷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后者在《评一个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明确表达为国家建筑在“普遍利益和私人利益”的矛盾之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整运用了“异化—回归”思路,并在此思路下结合私有财产的扬弃阐述了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在抽象意义上解决了人类生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问题。第二,合作之前恩格斯的思想历程。首先,从不来梅实习时期到柏林服兵役时期,恩格斯的思想与马克思早期类似,主要是肯定唯心主义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在自由意志统领下实现国家整体与其要素的统一,并用这些观念和思路批判现实。其次,到了英国实习时期,恩格斯发现了政党的阶级本质和“物质利益的冲突”,认识到法律是纯粹的诡辩术,揭露了国民经济学的欺骗和伪善的本质特征,并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了异己力量问题。再次,《英国状况》时期分析了英国阶级斗争,揭露了宗教的“异己的本质”,明确提出了“异化—回归”思路,论述了不同民族哲学对待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关系的不同方式,提出了诸多意识形态相关问题,最后揭示了国家和宪法的本质就是“财产在进行统治”,开始触及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三,合作之后的思想历程。首先,从《神圣家族》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期间,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快速蜕变。《神圣家族》初步阐述了唯物史观,放弃了本质的“异化—回归”思路,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如国民经济学对于私有财产的辩护、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关系的理论等问题。其次,《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比较完整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全面“清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他们自己的唯心主义哲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意识形态理论。再次,《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在积极参加和指导无产阶级实际斗争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共产主义理论,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消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之后真正实现了普遍利益和人的解放。又次,《共产党宣言》之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主要包括揭露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条件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新形式,即拜物教,而在无产阶级理论上则是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得到最终完善。恩格斯则侧重哲学研究,论述了人类解放的实现、意识形态“独立性”、宗教意识形态的行为逻辑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史等等,大大丰富和完善了意识形态理论。论文第二部分是唯物史观和人类解放理论的详细表述。唯物史观和人类解放理论也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但它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是列宁所说的“科学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一般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对立面。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人类解放理论认为,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可以消灭私有制和所有异己力量,无产阶级必然获得解放。而由于无产阶级背负着“整个的人类奴役制”,作为特殊阶级的无产阶级的解放也就是整个人类的解放。因此,在重建的个人所有制中,共产主义实现了“真正的共同体”,实现了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的统一。论文第三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般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虽然没有完整的独立表述,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严密的逻辑体系。第一是“一般意识形态”理论,主要观点和内容如下:意识形态四级本质,即意识形态是反映异己力量的“普遍性形式”思想观念、是“统治”人们的具有普遍性的“虚假观念”、是人们按照“神”、“标准人”等等“虚假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的思想活动、是统治阶级“用歪曲的形式把自己的特殊利益冒充为普遍的利益”的“虚伪的”思想“欺骗”和“思想的统治”;从认识论层面看,意识形态的基本矛盾是论证虚假共同体和虚假普遍利益的普遍性意识形式同阶级和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之间的冲突;从实践层面来看,意识形态基本矛盾是以共同体普遍利益来维护统治者特殊利益的虚假共同体同共同体中其他被统治阶级或阶层的特殊利益之间的冲突;意识形态具有虚假的“普遍性”、“本末倒置”、“虚假的独立性的外观”、“没有历史”和形式化等特征;通过“借用”和“模仿”等方式,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创造历史和合法化统治的思想条件;意识形态的“曲线”与经济的“红线”形成相互作用的矛盾关系;意识形态具有“服从自身规律”的相对独立性;统治阶级思想的生产者即“意识形态家”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思想;法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特殊阶级的“共同利益”的中介和颠倒的意识形态;宗教是人类对支配他们的异己力量的幻想的反映和“感情上的形式”,充当了历史运动的“意识形态的外衣”;意识形态可以通过揭示它的世俗基础和本质、并“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而被克服乃至消灭。第二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通过“借用”、“模仿”和“翻译”等方式,利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革命传统、思想遗物及其意识形态等思想条件,来表达新世界的内容,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经历了从“掩盖”到“公开”的历史变化;资产阶级法是为了实现资产阶级特殊利益的法;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自由和普遍利益等方面表现出幻想、虚假和欺骗等特征;国民经济学是掩盖私有财产矛盾和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伪善和谎言;资产阶级经济学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纯粹理性”和永恒不变的;拜物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意识形态的最新形式,将商品、货币和资本作为物神来崇拜的人就是拜物教徒。

纪超凡[10](2020)在《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一生的思想活动,都紧紧围绕着人的解放展开,马克思所关注的人,是世界历史中的人,是自然关系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社会关系的人,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的人,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条件下社会底层的人,是代表着人的解放的主体力量的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人的解放学说,马克思的理论是直接指向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人的解放在马克思的视野里,有在性质上相同的三大双重任务:第一大双重任务是全人类的解放,即通过受剥削压迫工人阶级把受资本关系掌控的整个人类从私有制下解放出来而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第二大双重任务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即使人从自然界和社会获得双重解放;第三大双重任务是使人真正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需要,即人的感性解放和人的物质生活保障方式的解放。马克思人学思想经历了从创立到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马克思思想的转型过程,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过程。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最显着特征是历史性、实践性、现实批判性、革命性。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关于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与人的自由,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等构成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其具体内容如下:人的存在是有着自然、社会和精神三维属性的整体的生命存在,人的存在有“自在自发”、“自主自为”和“自由自觉”三种存在样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发展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满足需要的创造性劳动;人的需要依据人的存在属性有着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三个维度;人的价值是人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表达,人的价值有“质”性的内在价值和“量”化的外在价值之分;人的权利是社会承认并保障个体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和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与义务应该是对等的;人的自由是有界限的,人的自由状态有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依赖人的不自由、依赖物的不自由和独立的自由;人的发展有个人发展和共同体发展两个维度,个人发展的目标是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共同体的发展目标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解放是有历史步骤的,任何解放都是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无产者的解放需要用哲学武装头脑,在实践中追求自身的解放。马克思人学意义上的生命观是对人的生命及其生命活动的最根本、最一般的认识,是关于人的生命本质、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生命归宿及其关系的具象表达。根据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可以抽绎出马克思的生命观的基本内容:生命的本质是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生命的特点是能动受动统一,生命存在的基础是物质保障,生命存在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存在的条件是权利,生命的规定是尊重。马克思人学下的生命观彰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人的生命价值,认为人的社会就是人本身,重视实践与生命的运动关系,诉求于人的生命质量的保障。青年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如何运用这些力量需要生命教育尤其是生命价值教育的引导。我国当代青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追逐的伟大事业,显示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蓬勃生机,在各种工作岗位和各类学校都可以看到青年一代开拓奋斗、勤奋学习的身影。但不可否认,当下我国部分青年生命存在样态问题较多,个别青年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的敬畏和呵护意识较弱。由于经济大潮和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一些青年人不可避免地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工具理性等思想的影响,针对性的青年生命理论教育式微、实践教育势弱。面对这一问题,马克思人学中的生命观可以为青年生命价值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启示。生命教育是生命本质教育、生命原理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观念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等的总和。对青年大学生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关涉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是使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珍爱生命的前提下自觉投身于中国梦的实现以成就生命。生命价值教育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论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2.1 前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2.1.1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批判
        2.1.2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而上学批判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批判
    2.2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2.2.1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2.2.2 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2.2.3 从理性的支配到人性的实现
    2.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2.3.1 革命性
        2.3.2 彻底性
        2.3.3 现实性
    小结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3.1.1 宗教是“世界的总理论”
        3.1.2 宗教改革运动
        3.1.3 宗教批判运动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3.2.1 宗教的功能:“人民的鸦片”
        3.2.2 宗教的外化:“颠倒的世界观”
        3.2.3 宗教的实质:“异化的自我意识”
    3.3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3.3.1 从“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到“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3.3.2 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
        3.3.3 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
    小结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4.1.1 政治关系的演变
        4.1.2 政治国家的形成
        4.1.3 现代国家的实质
    4.2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4.2.1 政治批判的前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颠倒
        4.2.2 政治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2.3 政治批判的效应: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4.3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4.3.1 政治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革命”
        4.3.2 政治解放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
        4.3.3 政治解放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
    小结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5.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5.1.1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5.1.2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
        5.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5.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5.2.1 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
        5.2.2 对“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5.2.3 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理想”的批判
    5.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5.3.1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5.3.2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5.3.3 从“市民社会”到“社会化的人类”
    小结
第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6.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6.1.1 “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
        6.1.2 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事实”
        6.1.3 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6.2.1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异化劳动的揭露
        6.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资本主义私有制
        6.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6.3.1 消灭私有制
        6.3.2 “自由人联合体”
        6.3.3 人类解放的“回归”
    小结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7.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7.1.1 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
        7.1.2 改造世界的批判性
        7.1.3 剔除异化的否定性
    7.2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7.2.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宗教批判
        7.2.2 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必要性:社会现实
        7.2.3 政治批判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颠覆“元价值”
        7.2.4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落脚点:政治经济学批判
    7.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7.3.1 整体性与各环节的统一
        7.3.2 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7.3.3 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出场背景及理论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出场背景
        一、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
        二、青年黑格尔派的兴起
        三、家庭及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
    第二节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理论探源
        一、十八世纪启蒙理性的人学思想
        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学思想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人学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基本规定
    第一节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现实的个人”是劳动的实践的人
        二、“现实的个人”是有现实性需要的人
        三、“现实的个人”是能动自主展现生活的人
        四、“现实的个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第二节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人与自然的双重统一
        二、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三、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四、生产性与需求性的统一
第三章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革命性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超越向度
        一、完成了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批判超越
        二、完成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继承
        三、完成了对施蒂纳的批判超越
        四、完成了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批判继承
    第二节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革命性批判意义
        一、打破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的思维定势
        二、为正确理解唯物史观提供了逻辑线索
        三、为构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方法论意义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把钥匙
第四章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为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指引
        三、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许提供了逻辑遵循
    第二节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落实民生建设的实效性
        二、有助于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运用
        三、有益于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阶级分析法
        1.3.4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
    2.1 共产主义道德与道德教育的缘起
        2.1.1 共产主义道德与道德教育的内涵
        2.1.2 共产主义道德是对资本主义道德的历史性超越
        2.1.3 共产主义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2.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
        2.2.1 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2.2.2 道德教育促使无产阶级摆脱思想上的片面性
        2.2.3 道德教育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2.3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3.1 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意识逐渐苏醒
        2.3.2 沙皇长期的黑暗统治造成俄国文化极其落后
        2.3.3 建设社会主义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2.4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2.4.1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萌芽和初步探索
        2.4.2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
        2.4.3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完善
第3章 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目标、内容与要求的论述
    3.1 列宁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
        3.1.1 培养共产主义一代新人
        3.1.2 克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风气
        3.1.3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3.2 列宁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
        3.2.1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教育
        3.2.2 自觉的革命纪律教育
        3.2.3 无产阶级家庭婚姻道德观教育
        3.2.4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3.2.5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教育
    3.3 列宁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要求
        3.3.1 以“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为准则
        3.3.2 以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为基础
        3.3.3 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第4章 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路径的探索
    4.1 注重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制度建设
        4.1.1 坚持党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领导
        4.1.2 筑牢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制度保障
        4.1.3 加强重点组织机构的道德教育引导
    4.2 道德教育与推行义务劳动相结合
        4.2.1 大力倡导“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4.2.2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4.2.3 树立共产主义道德榜样
    4.3 构筑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文化基础
        4.3.1 全力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
        4.3.2 开展共产主义道德宣传工作
        4.3.3 提高人民的科学技术水平
    4.4 批判资产阶级和腐朽道德观念
        4.4.1 批判道德虚无主义
        4.4.2 批判道德自发论
        4.4.3 批判狭隘民族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
第5章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5.1 倡导共产主义道德要坚持党的领导
        5.1.1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5.1.2 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高扬共产主义道德
        5.2.1 共产主义道德代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必然趋势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5.2.3 培育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5.3 倡导共产主义道德要在实践中改革创新道德教育
        5.3.1 注重道德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针对性
        5.3.2 构建多层次和高质量的道德教育队伍
        5.3.3 注重道德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5.4 倡导共产主义道德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5.4.1 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5.4.2 吸收和借鉴人类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
        5.4.3 立足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缘起
    1.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
        1.2.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4.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
        1.4.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方法
    1.5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1.2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凸显
        2.1.3 近代工人运动的发展
    2.2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
        2.2.1 亚当·斯密的交换以及分工理论
        2.2.2 康德的实践理性基础
        2.2.3 黑格尔的交往观
        2.2.4 费尔巴哈的交往观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基础
    3.1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
        3.1.1 交往概念的界定
        3.1.2 交往形式的划分
        3.1.3 交往的特征
        3.1.4 对唯物史观形成的作用
    3.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性论基础
        3.2.1 交往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
        3.2.2 交往表征着人的社会本质
        3.2.3 交往自由是类本质的应然规定
        3.2.4 “交往异化”的道德判断
    3.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践论基础
        3.3.1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
        3.3.2 基于在实践基础上的交往
        3.3.3 唯物史观视域下交往的功能
    3.4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论基础
        3.4.1 劳动价值论基础
        3.4.2 “两个和解”的伦理诉求
        3.4.3 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理想
        3.4.4 坚持经济尺度与伦理尺度相统一
第四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历史发展向度
    4.1 “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交往伦理
        4.1.1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的依赖性”交往
        4.1.2 “人的依赖性”阶段中的伦理主体分析
        4.1.3 基于“人的依赖关系”的交往伦理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4.2.1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的依赖性”交往
        4.2.2 世界交往的价值分析
        4.2.3 基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交往伦理
    4.3 “自由个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4.3.1 实现“自由个性”的现实条件
        4.3.2 马克思理想的交往形式——真正的共同体
        4.3.3 基于“自由个性”的交往伦理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社会结构向度
    5.1 马克思的经济交往伦理思想
        5.1.1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伦理主体异化的批判
        5.1.2 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批判
        5.1.3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虚假性自由与平等的批判
    5.2 马克思的政治交往伦理思想
        5.2.1 马克思政治交往伦理的主体承载
        5.2.2 对资本主义政治关系的批判
        5.2.3 马克思政治理想的道德内涵
    5.3 马克思的文化交往伦理思想
        5.3.1 文化交往同经济交往、政治交往的关系
        5.3.2 对资本主义形成的世界性文化交往的价值分析
        5.3.3 对资本主义文化交往的批判
第六章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贡献
    6.1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理论贡献
        6.1.1 对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的影响
        6.1.2 对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研究的意义
        6.1.3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贡献
    6.2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6.2.1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适用性
        6.2.2 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
        6.2.3 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价值指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现实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三、马克思平等观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平等观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哥达纲领批判》之前马克思平等观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平等观的萌芽——《博士论文》中以原子的平等引申出人的平等
        二、马克思平等观的形成——从《莱茵报》时期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三、马克思平等观的深化——《资本论》创作时期的科学平等观
    第二节 《哥达纲领批判》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成熟
        一、《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背景
        二、拉萨尔与拉萨尔主义平等观
        三、马克思平等观的成熟——从《哥达纲领批判》中指明通往平等的现实路径
第二章 《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平等观的思想逻辑
    第一节 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平等观的批判
        一、对“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批判
        二、对“平等的权利”和“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批判
        三、对“公平的分配”的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平等观展开批判的内在逻辑
        一、马克思平等观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
        二、马克思平等观的有力武器:剩余价值学说
        三、马克思平等观的现实指向: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平等实现的主要观点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平等的前提
        二、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差别是实现平等的必由之路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差别的过渡阶段
第三章 马克思平等观的焦点思考、中国实践与现实意义
    第一节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何以可能
        一、对“需要无限论”的驳斥
        二、对“生产有限论”的驳斥
        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的可能性
    第二节 马克思平等观的中国实践
        一、改革开放前毛泽东对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的探索
        二、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深化与发展
        三、新时代对马克思平等观的实践推进
    第三节 马克思平等观的现实意义
        一、以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二、重视平等实现的物质基础
        三、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问题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共产主义概念溯源
        一、共产主义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二、共产主义相关概念辨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演进
        一、古典共产主义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发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
    第三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哲学批判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场域——市民社会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线索——人的解放
第三章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的诊断
        一、当代社会现代性危机及其表现
        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沉思
        一、对“历史之谜”经济根源的批判
        二、对“历史之谜”政治桎梏的批判
        三、对“历史之谜”文化迷障的批判
    第三节 “历史之谜”的解答
        一、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人与社会的和解
        三、人与自身的和解
第四章 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二、发展物质生产的实践
        三、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尝试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与发展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与影响
        三、巴黎公社的尝试与贡献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条件
        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方式
        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蓝图描绘
    第一节 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
        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四、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当代境遇与扞卫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的当代困境
        一、“共产主义失败论”
        二、“共产主义庸俗化”
        三、“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的深刻性、复杂性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第三节 当代西方左翼的共产主义回归
        一、阿兰·巴迪欧:“共产主义的假设”
        二、斯拉沃热·齐泽克:“共产主义观念”
        三、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共有的共产主义”
    第四节 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
        一、实践探索: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
        二、理论创新: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三、制度完善:谱写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新篇章
第七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逻辑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一、深化情感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染力
        二、深化理论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三、深化政治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力
        四、深化话语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亲和力
        五、深化价值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外文译着
    三、中文着作
    四、外文文献
    五、期刊论文
    六、学位论文
    七、报纸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马克思早期思想中“人”的观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核心问题的提出与基本论域的确定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基本论域的确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思路
    1.4 本文的主要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主要难点
        1.4.2 创新点
2 早期思想中“人”的观念的主要来源与形成过程
    2.1 早期思想中“人”的观念之最初动因
        2.1.1 幼年时期的人道主义和启蒙氛围
        2.1.2 中学时代的责任意识
    2.2 早期思想中“人”的观念的主要来源
        2.2.1 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2.2.2 青年黑格尔派的启蒙
        2.2.3 费尔巴哈哲学的解放作用
        2.2.4 社会现实与“苦恼的疑问”
    2.3 早期思想中“人”的观念的形成过程
        2.3.1 宗教批判
        2.3.2 政治批判
        2.3.3 劳动批判
        2.3.4 哲学批判
3 早期思想中“人”的观念的基本内涵
    3.1 “原子式”的人
        3.1.1 偏离直线的“原子”
        3.1.2 “原子式”的“人”的观念
        3.1.3 “原子式”的人与神
    3.2 人的类本质
        3.2.1 类本质尺度中“人”的观念
        3.2.2 与费尔巴哈“类”本质的区别
        3.2.3 人的类本质与异化劳动
    3.3 人的真正本质存在于社会关系与实践进程当中
        3.3.1 人是现实社会中现实的人
        3.3.2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3.3 实践观点的初步确立
4 早期思想中“人”的观念的重要意义
    4.1 孕育着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人的解放何以必然
        4.1.1 生产力与人的解放
        4.1.2 生产关系与人的解放
    4.2 转向唯物史观的理论立场——从抽象到现实的转变
        4.2.1 “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切入点
        4.2.2 唯物史观中现实性的理论作用
    4.3 标示出唯物史观的阶级属性——无产阶级革命与异化的扬弃
        4.3.1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的解放的政治前提
        4.3.2 异化的扬弃
    4.4 提供了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4.4.1 物化、异化与解放
        4.4.2 否定关于人的本质的抽象界定
        4.4.3 重构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立场
    4.5 早期思想中“人”的观念的当代价值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9)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神圣家族》之前:“异化—回归”批判和意识形态基本矛盾的探寻
    2.1 从中学到《莱茵报》时的马克思:绝对自由和唯心主义的哲学实践
        2.1.1 中学时期:个体与共同体相统一的思想种子
        2.1.2 大学时期:绝对自由和哲学批判思路的确立
        2.1.3 《莱茵报》时期:绝对自由和哲学批判的实践
    2.2 从不来梅到服兵役时的恩格斯: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观念万能”
        2.2.1 不来梅实习时期:自由、理性和“人民的血肉”
        2.2.2 柏林服兵役时期:“普遍东西的意识”和“观念万能”
    2.3 《德法年鉴》前后的马克思:“异化—回归”批判和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
        2.3.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揭露意识形态本质的两个思路
        2.3.2 《论犹太人问题》前后:“普遍性”假象和国家“世俗结构”的缺陷
        2.3.4 《穆勒评注》:劳动和交换中的人的本质的异化
        2.3.5 《巴黎手稿》前后:“异化—回归”的完成和“普遍的人的解放”
    2.4 英国实习时的恩格斯:财产“统治”成为法律和单个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
        2.4.1 “物质利益的冲突”和国民经济学的欺骗与伪善
        2.4.2 《英国状况》:“向自己本身复归”和“单个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
3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3.1 “历史科学”、人类解放和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3.1.1 从《神圣家族》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意识形态思想的蜕变
        3.1.2 《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科学”和“一般意识形态”的形成
        3.1.3 资产阶级的“永恒的规律”和“纯粹理性”的批判
        3.1.4 共产主义:人类解放和意识形态基本矛盾的消灭
    3.2 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证和新形式
        3.2.1 欧洲1848年革命与复辟时期: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表现及条件
        3.2.2 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社会关系物化和资本主义拜物教
        3.2.3 无产阶级独立革命时期:真正的共同体和意识形态消灭的实践证明
        3.2.4 《反杜林论》:人类解放的实现和上层建筑的消灭
    3.3 恩格斯后期: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3.3.1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伪装为普遍利益的意识形态策略
        3.3.2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独立性与“完结”
        3.3.3 资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形态史
        3.3.4 晚年通信:意识形态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4 “科学的意识形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人类解放
    4.1 “一般意识形态”和“科学的意识形态”
    4.2 社会结构、社会矛盾、精神生产和历史运动
        4.2.1 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
        4.2.2 精神生产:意识的产生、内容和演变
        4.2.3 历史运动和异己力量
        4.2.4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方法论
    4.3 “历史科学”中的人类史
        4.3.1 人类历史是实践的产物和结果
        4.3.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冲突的根源
        4.3.3 分工产生阶级、国家和虚幻的共同体以及异己力量
        4.3.4 三种依次演进的社会关系形式
        4.3.5 世界历史运动和日益扩大的异己力量
        4.3.6 共产主义、真正的共同体和人的解放
5 意识形态理论体系
    5.1 哲学基础:作为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5.1.1 唯心主义历史观
        5.1.2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典型: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5.2 社会结构中的意识形态
    5.3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5.3.1 经济“红线”与意识形态的“曲线”和“中轴线”的关系
        5.3.2 意识形态“服从自身规律”
    5.4 意识形态产生的主观过程及原因
        5.4.1 意识形态产生的主观方式和主观过程
        5.4.2 意识形态产生的主观原因
    5.5 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基本矛盾
        5.5.1 意识形态是反映异己力量的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观念
        5.5.2 意识形态是“统治”人们的具有普遍性的“虚假观念”
        5.5.3 意识形态是按照“虚假观念”“建立自己的关系”的思想活动
        5.5.4 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把特殊利益冒充为普遍利益的思想欺骗和思想统治
        5.5.5 意识形态的基本矛盾
    5.6 意识形态的特征
        5.6.1 虚假的“普遍性”
        5.6.2 “本末倒置”
        5.6.3 “虚假的独立性的外观”
        5.6.4 “没有历史”
        5.6.5 形式化
    5.7 意识形态的作用和消灭
        5.7.1 作为思想条件参与历史创造:“借用”、“模仿”与合法性
        5.7.2 “思想的统治”
        5.7.3 意识形态的“完结”和“消灭”
    5.8 作为意识形态的统治阶级思想及其生产者“意识形态家”
        5.8.1 统治阶级思想的产生:服务革命和统治的理论策略
        5.8.2 统治阶级思想的地位、性质和作用
        5.8.3 “意识形态家”:“编造”阶级“自身的幻想”
    5.9 意识形态具体形式
        5.9.1 法与法律:实现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的中介
        5.9.2 宗教:反映“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感情上的形式”
        5.9.3 伦理道德:“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5.9.4 目的论历史观和英雄史观
    5.10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5.10.1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活动及其变化
        5.10.2 资产阶级价值观、法、道德和哲学
        5.10.3 资产阶级经济学
        5.10.4 作为意识形态的拜物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第三节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古希腊自然主义的人学
        一、人的原子本源论
        二、哲学的人学转向
    第二节 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人学
        一、人的自由意志是人获得恩典的前提
        二、自然律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神学表达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人学
        一、人的第一权利是自由
        二、人的存在源于人的思
        三、人的自然本性规约“法”
    第四节 近代思想家的人学思想
        一、人的最终目的是人本身
        二、人的自由需要社会契约
        三、人的精神的发展与辩证
        四、人的类意识的宗教批判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以往的批判与传承
第二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创立
    第一节 人学思想的初步探索——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到《莱茵报》
        一、人的尊严与人的创造
        二、人的精神与人的意志
        三、人的天性与个人自由
        四、人的利益与人的关系
    第二节 对人的类本质与人的异化问题的思索——从《德法年鉴》到《巴黎手稿》
        一、发现“对象性活动”钥匙
        二、考察人的现实生存境遇
        三、剖析批判人的异化劳动
        四、假设“人的解放”理论
        五、展望“人的解放”前景
    第三节 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从《神圣家族》到《穆勒摘要》
        一、人学思想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
        二、人的本质要在现实关系中把握
        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四、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
        五、人的权利的发展受时代的制约
        六、人的发展需要改造外部的环境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艰辛探索
第三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基于唯物史观进行的人学思考——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哲学的贫困》
        一、历史的首要前提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
        二、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是生产物质资料
        三、人类历史的第三种关系是生命的繁衍
        四、人的桎梏的摆脱需要共产主义社会
        五、唯物史观的人学对人道学派的批判
    第二节 基于资本主义实践批判的人学思考——从《雇佣劳动与资本》到《共产党宣言》
        一、雇佣工人被资本宰制
        二、工人阶级的六重苦难
        三、人的本质被机器压抑
        四、工人阶级沦为陪葬品
        五、无产阶级的解放途径
        六、人学思想的系统阐发
    第三节 人学思想在现实和历史维度的全面展开——从《资本论》到《人类学笔记》
        一、活劳动确证人的主体价值
        二、人的自主劳动被资本卷缩
        三、资本的人的解放历史使命
        四、人的自由王国的发展诉求
        五、《资本论》中的人学旨趣
        六、人的解放的世界历史视角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历史贡献
第四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内容归纳
    第一节 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
        一、人的存在
        二、人的本质
    第二节 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
        一、人的需要
        二、人的价值
    第三节 人的权利与人的自由
        一、人的权利
        二、人的自由
    第四节 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
        一、人的发展
        二、人的解放
    本章小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目标
第五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青年生命价值教育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的生命观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关系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内容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特征
        四、马克思生命观的基石是生命价值观
    第二节 青年生命价值和青年生命价值观
        一、生命价值与生命价值观
        二、青年的生命价值与生命价值观
        三、青年生命价值观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指导与启迪
        一、青年生命教育与生命价值教育
        二、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指导
        三、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
    本章小结:马克思生命观指引青年生命价值教育
参考文献
    着作
    期刊
    学位论文
    报纸
    文件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论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2]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视域下的伤痕文学研究 ——以《芙蓉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例[D]. 李龙钰. 西华大学, 2021
  • [3]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凡.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高俊丽. 辽宁大学, 2021(02)
  • [5]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D]. 王贺. 河北大学, 2020(03)
  • [6]《哥达纲领批判》时期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 许嘉林. 暨南大学, 2020(04)
  • [7]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郝相赟. 兰州大学, 2020(01)
  • [8]马克思早期思想中“人”的观念探析[D]. 陈赟.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 孙夕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10]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D]. 纪超凡.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论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