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参菌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秦忠雪,唐嘉阳,阮佳[1](2021)在《食用菌粗多糖测定中粗多糖提取方法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食用菌中的多糖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为了提高食用菌中多糖的提取效率,本研究对经典的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热水浸提-醇沉淀法进行了优化。方法选取影响热水浸提-醇沉淀法提取效率的三个主要因素,即沸水浴加热时长,超声波提取时长和醇沉浓度分别进行优化。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通过条件优化实验可知,当沸水浴加热时长为1.5 h,超声波提取时长为15 min,醇沉浓度为70%时,食用菌中多糖提取效率最佳。优化后提取技术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是1.15%~1.24%,加标回收率范围是89.5%~95.9%。将优化后的提取技术用于各种类食用菌样品中,两者检测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得P<0.01,可认为优化后的方法比原方法具有更高的提取效率。结论本研究提高了食用菌粗多糖的提取效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食用菌多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周艳[2](2020)在《猴头菌多糖的硫酸化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以猴头菌为材料,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猴头菌多糖(Hericium esrinaceus mixture polysaccharide,HEPM),氯磺酸-吡啶法进行硫酸化修饰,得到猴头菌硫酸化多糖(Hericium esrinaceus sulfate polysaccharide mixture,S-HEPM)。对其进行分离及纯化,确定硫酸基团的取代度,分析猴头菌硫酸化多糖的糖苷键、成分及单糖组成。研究猴头菌多糖修饰前后对生物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如下: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猴头菌多糖的最佳硫酸化修饰的条件是氯磺酸-吡啶的摩尔比1:4,反应的温度为59℃,反应的时间为2.6 h,取代度为0.457。将S-HEPM通过离子交换层析柱和凝胶过滤层析柱进一步纯化,得到组分均一的猴头菌硫酸化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of Hericium esrinaceus,S-HEP)。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为89.98%±0.23%;Bradford法在S-HEP中未检测出蛋白质;硫酸-咔唑法测定糖醛酸含量为0.53%±0.12%。红外光谱显示,在1270 cm-1、834 cm-1处分别增加了S=O、C-O-S键的伸缩振动,说明了猴头菌多糖链上的羟基中的氢键被替换成了硫酸基团,硫酸基团与猴头菌多糖结合成了酯。通过毛细管电泳测定了S-HEP的单糖组成为Glc、Man、Gal,单糖组成比例为1.47:0.21:1.00。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相比,S-HEP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抑制效果更佳;浓度为100μg/m L时,S-HEP呈极显着性差异;在48 h时,HEP和S-HEP的IC50分别为425.09±2.49μg/m L和308.36±8.74μg/m L;相同浓度下,在S-HEP作用下的细胞数量减少,呈现出空泡化,漂浮细胞增加;S-HEP可以更好地促进Caspase-3,8,9的酶活性,导致SGC-7901细胞快速凋亡;相同浓度下,S-HEP比HEP可以更有效的抑制SGC-7901细胞的迁移。免疫调节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S-HEP对RAW264.7细胞的生长能力更强;浓度为100μg/m L时,呈现出显着性差异;浓度为200μg/m L时,呈现出极显着性差异。相同浓度下,S-HEP表现出更强的吞噬能力,增强一氧化氮(NO)及细胞因子(IL-6、IL-1β)的水平,从而促进S-HEP的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S-HEP对DPPH、ABTS、·OH和·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EC50分别为125.41±1.87μg/m L、146.73±2.05μg/m L、127.42±1.97μg/m L和114.39±1.89μg/m L;HEP的EC50分别为222.76±2.11μg/m L、312.85±2.40μg/m L、383.78±2.45μg/m L和399.24±2.45μg/m L。S-HEP和HEP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169.91±2.04μg/m L和243.15±2.25μg/m L,说明S-HEP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猴头菌中的硫酸化多糖在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具有较好的活性,可以广泛作为药物和临床应用癌症预防治疗的一种先导性活性化合物,可以为对猴头菌多糖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梁琴[3](2018)在《油茶桑寄生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凝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植物多糖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和低毒性而成为当前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桑寄生作为一种临床常见中药,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目前对于桑寄生多糖的研究多集中于红花桑寄生多糖,而对于寄生于油茶上的桑寄生科离瓣寄生属植物油茶桑寄生的多糖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油茶桑寄生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分析提取得到的油茶桑寄生多糖的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希望为油茶桑寄生多糖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依据。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来确定以水为溶剂提取油茶桑寄生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用醇沉法对油茶桑寄生的根、枝和叶三个部位分别以水、酸和碱为溶剂,运用所得最佳提取工艺,提取得到九种粗多糖,运用苯酚-硫酸法、BCA法以及间羟基联苯法分别对提取得到的九种油茶桑寄生多糖的总糖、蛋白质以及糖醛酸含量进行测定,运用IR、GC以及GPC对九种油茶桑寄生多糖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运用ABTS、DPPH以及CAA实验,测定九种油茶桑寄生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运用APTT、PT以及TT实验,测定九种油茶桑寄生多糖的体外抗凝血活性,并探讨其抗氧化及抗凝血活性与结构、提取溶剂及提取部位的关系。结果表明:(1)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95.55℃,提取次数2.59次,提取时间2.20h,液固比10.09mL/g,理论多糖得率2.67%。考虑到实际提取,对最佳值进行调整,后续提取中按照如下条件:温度95℃,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2h,液固比10mL/g,理论多糖得率2.49%,实际多糖得率2.49±0.2%。(2)提取得到的九种油茶桑寄生多糖的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平均分子量以及单糖组成与油茶桑寄生多糖的提取部位、提取溶剂有关。(3)在同一提取部位中,以碱为溶剂提取的油茶桑寄生多糖的平均分子量最小。(4)提取得到的九种油茶桑寄生多糖均由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木糖(Xyl)、葡萄糖(Glc)、甘露糖(Man)、半乳糖(Gal)所构成,但其摩尔比各不相同。(5)红外光谱显示提取得到的九种油茶桑寄生多糖为α构型或β构型的吡喃环多糖。(6)抗凝血实验表明提取得到的九种油茶桑寄生多糖均具有体外抗凝血活性。其抗凝血活性与其糖醛酸含量、半乳糖含量以及提取部位有关。(7)提取得到的九种油茶桑寄生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提取溶剂、提取部位以及平均分子量有关,其抗氧化活性与平均分子量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本研究希望为后续油茶桑寄生多糖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
姚茜,侯娟,祝迪凡,袁红,吴听潮,杨宙[4](2017)在《简鞘蛇菰及其寄主植株多糖成分的提取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寻找适于测定简鞘蛇菰多糖含量的稳定方法。本文以简鞘蛇菰、粉背南蛇藤、山桂花的块根为材料,采用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多糖,再以改良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根据葡糖糖标准曲线计算得其多糖含量。其中多糖含量分别为:6.75%、9.50%、10.00%。超声波协同酶法可作为简鞘蛇菰及其寄主植株中多糖的提取方法,且为其多糖的应用与替代奠定了基础。
乌云塔娜,齐明玉,刘敏[5](2013)在《荜茇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提取荜茇多糖(简称PLPS),测定荜茇多糖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荜茇多糖(PLPS),苯酚—硫酸法测定荜茇中多糖含量。结果:荜茇多糖(PLPS)含量65.37%。
胡建[6](2011)在《牛蒡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文中指出牛蒡别名恶实根、鼠粘根、牛菜等,属于菊科牛蒡属两年生草本植物,以肉质根为产品。牛蒡多糖具有促进生长、抑制肿瘤生长和抗菌,抗真菌作用。目前在我国做药食两用,近年来才开始对牛蒡的营养价值和药理进行研究。本文研究通过不同的提取方式提取牛蒡多糖,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研究优化多糖的纯化工艺;研究牛蒡多糖结构信息表征;最后研究了粗多糖,脱蛋白多糖,纯化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探讨了热水,超声波辅助以及微波辅助浸提牛蒡多糖的工艺。研究三种提取工艺的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等因素对牛蒡多糖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对热水,超声波辅助以及微波辅助浸提法进行正交实验优化。结果显示热水浸提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10,提取温度80℃,浸提2h,提取率为3.94%。超声辅助浸提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15,超声辅助浸提25min,乙醇浓度80%,提取率为5.09%。微波辅助浸提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15,微波浸提25min,乙醇浓度为70%,提取率为4.09%。对比三种提取工艺可以看出采用超声辅助浸提牛蒡多糖的提取率最高。2.牛蒡多糖分离纯化的研究中发现Sevag法+酶法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比单纯使用Sevag法或酶法更有优势,即采用酶法去除大部分蛋白质后再采用Sevag法去除少部分的游离蛋白质,其最主要优势在于多糖的损失小。水解使用中性蛋白酶,条件为45℃,0.5%酶量,1h,pH为7。小分子物质的去除采用截留量为3000的透析袋流水透析36h。牛蒡多糖经过SephadexG-75柱层析后分离出两种多糖,本文收集大峰值部分。经过紫外光谱分析表明此多糖是不含有蛋白质,核酸的多糖,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纯化后多糖纯度较高。经检测旋光度为:-30.80。3.对多糖的研究显示,多糖的各种生物活性与其结构,构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牛蒡多糖的单糖组成的研究中发现:牛蒡多糖的薄层层析分析出其可能由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组成。对牛蒡多糖的1HNMR谱分析表明多糖具有α和β两种构型的糖苷键,多糖由三种单糖组成。也从侧面表明了牛蒡多糖由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三种单糖组成。通过高碘酸氧化反应,说明牛蒡纯多糖存在1→6键型,还存在大量的1→2或1→4键。1→6与1→2或1→4键型的数量比约为1:1.1。4.分别对牛蒡多糖粗多糖,脱蛋白多糖,纯化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性试验,研究多糖在DPPH体系中的抗氧化性,对猪油,芝麻油的抗氧化性,清除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结果表明:(1)DPPH清除率:粗多糖、脱蛋白多糖、纯化多糖与DPPH·质量比分别为3.84,4.00,4.74时,可以清除50%的DPPH·自由基,由此可得三种多糖的抗氧化性依次减弱;(2)过氧化值:粗多糖,脱蛋白多糖,纯化多糖对猪油,芝麻油均有氧化抑制作用。三种多糖的氧化抑制效果依次减弱。抗氧化效果均是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猪油建议添加量在0.05%-0.1%;(3)羟基自由基:粗多糖,脱蛋白多糖,纯化多糖浓度分别为0.28mg/mL,0.37mg/mL,0.44mg/mL时可清除50%羟基自由基,由此可得三种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依次减弱;(4)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粗多糖,脱蛋白多糖,纯化多糖浓度分别为0.34mg/mL,0.51mg/mL0.55mg/mL时可清除50%超氧阴离子,由此可得三种多糖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依次减弱;(5)还原力:粗多糖,脱蛋白多糖,纯化多糖浓度分别为0.52mg/mL,0.57mg/mL,0.59mg/mL时吸光度为0.5,由此可得三种多糖的还原力依次减弱。
杨黎江,路金荣,王晓娟,沈放[7](2010)在《蛇菰多糖的提取及测定》文中指出以蛇菰为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浓缩后获得蛇菰多糖,以改良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多糖量.研究表明,蛇菰中多糖的质量分数为0.38%;加样回收率为100.73%,RSD为1.61%.因此,水提醇沉法可作为蛇菰中多糖的提取方法,改良苯酚—硫酸比色法可以作为蛇菰中多糖的定量测定方法.
李雯[8](2010)在《密花石斛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初步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密花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该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类型多样,除生物碱外,还有菲类、联苄类、多糖、香豆素类、倍半萜类、甾体以及挥发油等,其中石斛多糖类成分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等药理作用。深入研究表明:石斛属植物活性作用的强弱与其水溶性多糖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且植物中的酸性多糖往往具有较大的生物活性;但是有关密花石斛水溶酸性多糖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作用的研究迄今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出密花石斛粗多糖提取工艺;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密花石斛粗多糖,分别获得4种酸性多糖成分(PGM1、PGM2、PGM3、PGM4);利用凝胶过滤法通过Sephadex G-100层析柱分别测出4种酸性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并对酸性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与酸性多糖的酸性强弱之关联性进行了探讨。在生物学初步研究中,通过体外脾细胞增殖试验和抗肿瘤生长抑制试验结果综合比较四种酸性多糖之间药效学活性大小,得出密花石斛水溶酸性多糖酸性大小与其药效学作用之间的关系,初步认为药效学作用较好的一段密花石斛水溶酸性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之区间。目的:1.筛选和优化密花石斛多糖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加热温度(50℃、70℃、90℃)、料液比(10倍、20倍、30倍)、提取时间(1小时、2小时、3小时)、提取次数(1次、2次、3次)为考察因素,优选药材的最佳提取条件。2.分离纯化密花石斛粗多糖。采用DEAE-52纤维素柱,根据酸性基团增加则多糖成分在DEAE-52纤维素柱上吸附力随之增加的原理,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分段梯度洗脱DEAE-52纤维素柱,分别得到4种酸性程度不同的的密花石斛多糖成分(PGM1、PGM2、PGM3、PGM4)。3.采用凝胶过滤法,通过Sephadex G-100柱分别测出4种密花石斛酸性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探讨密花石斛酸性多糖之间的酸性强弱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关联性。4.研究4种密花石斛酸性多糖(PGM1、PGM2、PGM3、PGM4)对正常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比较其作用强弱。5.研究4种密花石斛酸性多糖(PGM1、PGM2、PGM3、PGM4)对人肺瘤细胞A549和人肝瘤细胞G2生长抑制的影响,比较其作用强弱。6.根据脾细胞增殖试验和抗肿瘤生长抑制试验,综合比较四种密花石斛酸性多糖药效学活性作用之强弱。结合各酸性多糖的酸性强弱,得出药效学作用与酸性多糖酸性强弱的关系。方法:1.分别取10g密花石斛粉末,按L9(34)正交设计实验方案,各自加入不同倍数的去离子水,分别在特定温度下提取一定时间和次数,提取液过滤,合并之,浓缩至15ml。加45ml(3倍体积量)95%乙醇过夜,离心,沉淀物加去离子水溶解,sevage法去除蛋白后得密花石斛粗多糖。准确称取一定量密花石斛粗多糖,去离子水溶解、稀释后定容。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多糖含量,每一试验平行2次,取平均值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找出最佳提取工艺。2. 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密花石斛粗多糖之中性糖和酸性多糖。取密花石斛粗多糖1.0g,溶于30ml去离子水中上样,分别用去离子水、0.05mol·L-1、0.1mol·L-1、0.2mol·L-1、0.3 mol·L-1、0.4mol·L-1、0.5mol·L-1 NaCl分段梯度洗脱,按5ml/管收集洗脱液。苯酚-硫酸法显色,测其吸光度,绘制洗脱曲线,合并各浓度洗脱液主峰段的溶液,透析24h(透析袋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500D),留存透析袋内母液,合并后减压浓缩,加3倍体积量95%乙醇,离心后烘干沉淀物,得各浓度NaCl洗脱的酸性多糖干燥品。3.凝胶过滤法求相对分子质量(1)绘制相对分子质量的标准曲线使用Sephadex G-100柱层析,将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Dextran T-5、T-40、T-70(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000、40000、70000D)相继上柱,上样量为2.5mg,用去离子水进行洗脱,苯酚-硫酸法显色,测吸光度,已洗脱体积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洗脱曲线,分别得出洗脱体积Ve。用Dextran T-2000同法测得柱床体积Vo。以Ve/Vo为横坐标,相对分子质量对数(logM)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回归方程。(2)密花石斛酸性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将PGM1、PGM2、PGM3、PGM4同法相继上柱,测得Ve,将Ve/Vo带入回归方程算出各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4.脾细胞增殖试验:取正常小鼠脾脏,常规制备脾细胞悬液,加入密花石斛酸性多糖(PGM1、PGM2、PGM3、PGM4),终浓度为100、50、25μg/ml。在37℃下培养44h,加入5mg/ml MTT溶液20μl,继续培养4h,弃上清,加DMSO振摇,于λ=570nm处测吸光度。5.抗肿瘤生长抑制试验: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肺癌A549细胞用胰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培养24h,加入密花石斛酸性多糖(PGM1、PGM2、PGM3、PGM4),终浓度为200、100、50μg/ml。在37℃下培养44h,加入5mg/ml MTT溶液20μl继续培养4h,弃上清,加DMSO振摇,于λ=570nm处测吸光度。计算抑制率(抑制率%=(1-加药组细胞平均吸光值/对照组平均吸光值)×100%)。人肝癌G2细胞生长抑制率试验方法同人肺癌A549。结果:1.加热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与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中多糖含量均有显着性影响,其影响程度依次为A>D>C>B,即加热温度>回流次数>回流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2D3,即:90℃、20倍去离子水、回流2次、每次3h。本试验优选出的提取工艺为密花石斛多糖提取工业化生产有一定参考价值。采用本提取工艺条件,对密花石斛进行两次平行试验,提取结果取平均值,得出密花石斛粗多糖提取率为3.15%。2.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后,所得密花石斛中性多糖成分占密花石斛总多糖的大部分,密花石斛酸性多糖成分较少,且其量随NaCl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为保障有足够量密花石斛酸性多糖成分开展后续药理实验,本课题研究中选定前四个浓度NaCl洗脱的酸性多糖作为实验样品,即洗脱液分别为0.05mol·L-1、0.1mol·L-1、0.2mol·L-1、0.3 mol·L-1 NaCl水溶液,对应密花石斛酸性多糖干燥品依次命名为PGM1、PGM2、PGM3与PGM4,且其酸洗强度大小为PGM4>PGM3>PGM2>PGM1。3.以凝胶过滤法测试Dextran T-5、T-40、T-70和Dextran T-2000四个标准品,经计算得出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回归方程为:y=-0.4141x+5.362, r=0.9984。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对数在3.699~4.845范围内呈线性。本实验研究中四种密花石斛酸性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不相同,且每种密花石斛酸性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单一,都有2~3个主要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区域,分布在5000-70000之间。为方便比较起见,本文将5000-70000划分成三个区域,即Ⅰ区(70000-50000)D、Ⅱ区(50000-28000)D、Ⅲ区(10000-5000)D,并计算了每种密花石斛酸性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在各个区域所占的百分比重。4.脾细胞增殖试验表明:除PGM1 (25μg/ml)外,PGM1 (100、50μg/ml)、PGM2、PGM3、PGM4 (100、50、25μg/ml)均可明显促进正常脾细胞增殖(P<0.05),且在一定范围内有浓度依赖趋势。4种密花石斛酸性多糖对脾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强度,整体比较为PGM4> PGM2> PGM3> PGM 1。5.体外抗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实验证实:PGM4、PGM3和PGM2(50、100、200μg/ml). PGM1(100μg/ml)均能显着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P<0.05);在抗人肝癌A549细胞增殖实验中:PGM4、PGM3 (50、100、200μg/ml)和PGM2(200μg/ml)对G2细胞的增殖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整体比较,抗人肺癌A549和人肝癌A549两个试验中四种密花石斛酸性多糖表现为同一作用趋势,即:PGM4> (PGM2、PGM3)> PGM1,其中PGM2和PGM3作用非常接近。6.综合四种密花石斛酸性多糖脾细胞增殖试验、抗肿瘤生长抑制试验及其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数据,生物学活性作用以密花石斛酸性多糖PGM4最强,其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Ⅱ区和Ⅲ区,偏重于Ⅲ区(45.03%),实际上另3种密花石斛酸性多糖PGM1、PGM2与PGM3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多处在Ⅲ区,由此可初步认为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10000-5000)D区间的密花石斛酸性多糖,其生物活性药效相对较强,而集中于Ⅱ区(50000-28000)D者则相对较弱。由于PGM2和PGM3在Ⅰ区(70000-50000)D均占20%以上,说明相对分子质量处于Ⅰ区的密花石斛酸性多糖也存在部分生物活性作用。考虑到生物活性作用最强的PGM4在Ⅰ区仅占6.5%,故较难比较Ⅰ区与Ⅲ区密花石斛酸性多糖生物学活性作用之强弱,留待后续研究。结论:1.筛选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0℃、料液比为1:20、回流2次、每次3h,此工艺对密花石斛多糖提取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2.密花石斛多糖混合物中以中性多糖成分为主,其酸性多糖成分较少,且酸性多糖的含量随酸性基团的增加而降低。4个密花石斛酸性多糖的酸性强度为:PGM4>PGM3>PGM2>PGM1。3.虽然PGM1、PGM2、PGM3、PGM4酸性逐渐增强,但这4种密花石斛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均较宽,以本实验研究结果暂不能对PGM1、PGM2、PGM3、PGM4之间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进行排序,故初步判断密花石斛多糖的酸性强弱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没有直接关联性。4.结合酸性多糖的酸性强弱和药效学试验,初步得出生物学活性与密花石斛酸性多糖的酸性强度成正比。5.密花石斛酸性多糖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Ⅰ区(70000-50000)D、Ⅱ区(50000-28000)D和Ⅲ区(10000-5000)D的物质可能有生物学活性,以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Ⅲ区的密花石斛酸性多糖药效作用可能最强。
郝强[9](2008)在《酸提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香菇是一种集营养、保健和药用功效于一体的可直接利用的药食两用菌类,广泛的分布于我国各省。香菇中含多种有效药用成分,尤其含有一种非特异免疫刺激剂(具有抗病毒、抗肿瘤、降血糖等生物活性的香菇多糖)。并且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香菇柄为原料,首次采用酸为提取剂对香菇中水溶性多糖进行提取、分离、纯化、结构的初步鉴定、生物活性的研究。实验具体分为以下几部分:1.采用酸浸提法提取香菇多糖,以酸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加醇比为影响因素,通过五元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确定出优化的主要工艺条件是:酸浓度0.16-0.23 mol/L、料液比1:36-1:49、浸提时间2.7h-3.8h、浸提温度50℃-67.8℃、加醇比1:2-1:3,4℃醇沉24h。浸提1次提取多糖得率为7.61%,浸提2次提取多糖得率可达13.56%。2.研究了香菇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并进行纯度鉴定。采用鞣酸法脱除游离蛋白,双氧水脱色,得到初步纯化的多糖。再经过乙醇梯度分级,得到三种级分多糖SP1、SP2、SP3得率分别为25.58%、64.77%、9.64%。通过冻融离心,Sephadex G-100柱层析检验,香菇多糖SP2为相对均一多糖。且中性糖含量为56.79%,糖醛酸含量为28.11%,蛋白质含量为1.20%。3.对香菇多糖SP2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凝胶色谱法(GPC)测定香菇多糖SP2分子量,重均分子量为5.203×104Da;通过气相色谱检测香菇多糖SP2的单糖组成,其香菇多糖SP2的单糖组成为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并以葡萄糖为主;红外扫描的结果表明香菇多糖SP2具有D-吡喃葡萄糖构型;4.采用化学发光法考察香菇多糖SP和SP2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菇多糖SP和SP2都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的能力。通过化学模拟体系体外和体内抗氧化试验表明,香菇多糖SP和SP2具有抑制小鼠红细胞溶血,抑制小鼠肝组织匀浆MDA的生成和肝线粒体肿胀度的作用。
孙鸣燕[10](2008)在《辣木黄酮和多糖提取方法及其含量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稳定和提高辣木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本研究以广东韶关学院英东生态园种植的二年生辣木为材料,比较了辣木有效成分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和测定方法,找到了辣木黄酮和多糖提取方法和条件的最佳优化组合。并应用乙醇回流法和苯酚-硫酸法探讨了叶龄、器官、产地、采收期、管理水平、朝向等与有效成分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辣木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70%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乙醇用量为20倍,提取温度为80℃,提取3次,每次90min。在此提取条件下,辣木叶总黄酮量为6.59%。辣木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15倍的溶剂用量,在90℃水浴条件下,提取3次,每次120min,在此提取条件下,辣木叶多糖量为25.51%。辣木叶片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均以45d的壮龄叶含量最高,总黄酮含量可达6.11%,多糖含量可达21.97%;幼龄叶和老龄叶中的总黄酮和多糖含量都比较少。辣木不同器官的总黄酮含量为花柄中最多,根中最少,其变化范围为0.53%~4.47%;不同器官的多糖含量为根中最多,叶柄中最少,其变化范围为8.16%~33.61%。不同产地的辣木有效成分含量为:总黄酮含量均在西郊赛车厂种植的含量最高,分别为叶6.78%、叶柄3.43%、茎2.66%;多糖含量均在新丰县种植的含量最高,分别为叶27.14%、叶柄16.19%、茎12.28%,韶关学院生态园种植的辣木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均为最低。不同采收期的辣木有效成分含量均在11月采收时含量最高,其中总黄酮含量为叶5.69%、叶柄3.13%、茎2.01%;多糖含量为叶28.85%、叶柄9.71%、茎12.24%。不同管理水平的辣木有效成分含量为:叶在中等管理水平下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叶柄和茎中有效成分含量依次为低>中>高。不同朝向的辣木有效成分含量为各器官在向阳和背阳区之间均没有显着性差异。
二、白参菌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参菌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食用菌粗多糖测定中粗多糖提取方法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热水浸提-醇沉淀法提取食用菌粗多糖 |
1.3.2 葡聚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1.3.3 食用菌粗多糖含量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热水浸提-醇沉淀法的优化 |
2.1.1 超声提取时长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2.1.2 沸水浴加热时长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2.1.3 醇沉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2.2 优化后的食用菌粗多糖提取方法热水浸提-醇沉淀法的方法学考察结果 |
2.3 优化后提取技术的应用 |
3 讨论 |
(2)猴头菌多糖的硫酸化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猴头菌多糖的研究现状 |
1.1.1 猴头菌多糖的提取方法 |
1.1.2 猴头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
1.2 硫酸化多糖的研究现状 |
1.2.1 多糖硫酸化的修饰方法 |
1.2.2 硫酸化多糖中硫酸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
1.2.3 硫酸化多糖的生物活性 |
1.3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样品 |
2.1.2 试验细胞 |
2.1.3 试验试剂 |
2.1.4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猴头菌多糖的提取 |
2.2.2 猴头菌硫酸化多糖的制备 |
2.2.3 响应面法条件优化 |
2.2.4 猴头菌硫酸化多糖的纯化 |
2.2.5 硫酸根取代度(DS)测定 |
2.2.6 猴头菌硫酸化多糖组分分析 |
2.2.7 FT-IR检测 |
2.2.8 毛细管电泳检测 |
2.2.9 CCK-8试验 |
2.2.10 细胞毒性试验 |
2.2.11 细胞形态学检测 |
2.2.12 Caspase酶活性试验 |
2.2.13 细胞划痕试验 |
2.2.14 中性红试验 |
2.2.15 格里斯试验 |
2.2.16 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 |
2.2.17 清除自由基试验 |
2.2.18 总抗氧化能力试验 |
2.2.19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试验结果 |
3.1 猴头菌多糖硫酸化最佳修饰工艺及纯化 |
3.1.1 猴头菌多糖硫酸化修饰单因素试验 |
3.1.2 响应面法确定猴头菌多糖硫酸化最佳修饰工艺 |
3.1.3 猴头菌硫酸化多糖的纯化 |
3.2 S-HEP组成成分分析 |
3.2.1 总糖含量 |
3.2.2 蛋白含量 |
3.2.3 糖醛酸含量 |
3.3 S-HEP结构鉴定 |
3.3.1 FT-IR检测 |
3.3.2 单糖组分分析 |
3.4 S-HEP的抗肿瘤活性 |
3.4.1 S-HEP对 SGC-7901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2 S-HEP细胞毒性检测 |
3.4.3 S-HEP对 SGC-7901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4.4 S-HEP对 SGC-7901 细胞迁移的影响 |
3.5 S-HEP的免疫调节活性 |
3.5.1 S-HEP对 RAW264.7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5.2 S-HEP对 RAW264.7 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
3.5.3 S-HEP对 RAW264.7 细胞炎症介质的影响 |
3.6 S-HEP的抗氧化活性 |
3.6.1 S-HEP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
3.6.2 S-HEP总抗氧化的能力 |
第4章 讨论 |
4.1 猴头菌硫酸化多糖的制备优化 |
4.2 猴头菌硫酸化多糖的纯化 |
4.3 猴头菌硫酸化多糖的结构鉴定 |
4.4 猴头菌硫酸化多糖的抗肿瘤活性 |
4.5 猴头菌硫酸化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 |
4.6 猴头菌硫酸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油茶桑寄生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凝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多糖的概述 |
1.1.1 多糖的提取技术和提取实验的优化方法 |
1.1.2 多糖的含量和结构测定 |
1.1.3 多糖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
1.2 桑寄生的概述 |
1.2.1 桑寄生的来源和种类 |
1.2.2 桑寄生的研究发展 |
1.2.3 桑寄生的临床应用 |
1.2.4 桑寄生多糖的生物活性 |
1.3 油茶桑寄生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水提油茶桑寄生多糖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原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料预处理 |
2.2.2 油茶桑寄生的多糖提取 |
2.2.3 单因素实验 |
2.2.4 正交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2 水提油茶桑寄生多糖正交实验结果 |
2.4 小结 |
第3章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提取及其结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原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提取 |
3.2.2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总糖含量测定 |
3.2.3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糖醛酸含量测定 |
3.2.4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
3.2.5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红外测定 |
3.2.6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平均分子量测定 |
3.2.7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 |
3.2.8 统计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总糖含量测定结果 |
3.3.2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糖醛酸含量测定结果 |
3.3.3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
3.3.4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红外光谱结果测定结果 |
3.3.5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果 |
3.3.6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结果 |
3.4 小结 |
第4章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抗凝血活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实验动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血浆制备 |
4.2.2 油茶桑寄生多糖抗凝血实验 |
4.2.3 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肝素溶液的测定结果 |
4.3.2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APTT测定结果 |
4.3.3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TT测定结果 |
4.3.4 油茶桑寄生多糖的PT测定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油茶桑寄生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主要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ABTS法 |
5.2.2 DPPH法 |
5.2.3 细胞抗氧化法(CAA) |
5.2.4 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BTS法测定油茶桑寄生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的结果 |
5.3.2 DPPH法测定油茶桑寄生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的结果 |
5.3.3 CAA法测定油茶桑寄生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的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简鞘蛇菰及其寄主植株多糖成分的提取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6%苯酚溶液的配置 |
1.3.2 制备葡萄糖标准曲线 |
1.3.3 提取工艺流程 |
1.3.4 提取步骤 |
1.3.5 提取液中多糖的测定 |
1.3.6 计算多糖提取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材料的采集 |
2.2 葡萄糖标准曲线 |
2.3 多糖含量的测定 |
2.4 实验分析 |
3 结论 |
(5)荜茇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药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荜茇多糖提取 |
2.2 荜茇多糖含量测定 |
①葡萄糖标准溶液的配置: |
②5%苯酚溶液的配置: |
③标准曲线的绘制: |
④样品溶液的配制: |
⑤重现性实验: |
⑥精密度试验: |
⑦回收率实验: |
⑧荜茇多糖含量测定: |
3 讨论 |
(6)牛蒡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牛蒡多糖研究进展 |
1.2.1 牛蒡营养价值 |
1.2.2 牛蒡药用价值 |
1.2.3 牛蒡特殊功效 |
1.2.4 牛蒡开发现状 |
1.2.5 牛蒡多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立题依据 |
1.3.1 论文研究意义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牛蒡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多糖含量测定 |
2.2.2 原料的预处理 |
2.2.3 多糖样品含量测定方法 |
2.2.4 热水浸提牛蒡多糖工艺 |
2.2.5 微波辅助浸提牛蒡多糖工艺 |
2.2.6 超声波辅助浸提牛蒡多糖工艺 |
2.3 实验结果分析 |
2.3.1 热水浸提工艺研究 |
2.3.2 微波辅助浸提工艺研究 |
2.3.3 超声波辅助浸提工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牛蒡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2.2 多糖的测定 |
3.2.3 工艺流程 |
3.2.4 蛋白质的去除 |
3.2.5 小分子物质的去除 |
3.2.6 脱色 |
3.2.7 SephadexG-75柱层析 |
3.2.8 纯度检测 |
3.2.9 牛蒡多糖理化性质测定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蛋白质标准曲线 |
3.3.2 蛋白质脱除工艺研究 |
3.3.3 SephadexG-75洗脱曲线 |
3.3.4 牛蒡多糖的纯度鉴定 |
3.3.5 牛蒡多糖的理化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牛蒡多糖的成分及结构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原料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主要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牛蒡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工艺流程图 |
4.2.2 牛蒡纯化多糖的组成分析 |
4.2.3 牛蒡纯化多糖的糖苷键键型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牛蒡纯化多糖的单糖组分 |
4.3.2 牛蒡纯化多糖的~1HNMR图谱 |
4.3.3 牛蒡纯化多糖的糖苷键键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牛蒡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原料 |
5.1.2 主要仪器 |
5.1.3 主要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DPPH·自由基清除方法 |
5.2.2 抗脂质过氧化能力POV值测定方法 |
5.2.3 OH·清除方法 |
5.2.4 O_2·清除方法 |
5.2.5 还原力测定方法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牛蒡粗多糖的抗氧化性 |
5.3.2 牛蒡脱蛋白多糖的抗氧化性 |
5.3.3 牛蒡纯化多糖的抗氧化性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渎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密花石斛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初步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1.主要仪器 |
2.动物与瘤株 |
3.药品与试剂 |
4.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1.密花石斛提取物中多糖的含量 |
2.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
3.密花石斛粗多糖的分离(DEAE-52纤维素柱层析) |
4.密花石斛酸性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Sephadex G-100柱层析) |
5.密花石斛酸性多糖对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
6.密花石斛酸性多糖对人肺癌A549、肝癌G2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1.密花石斛多糖提取正交试验及含量测定 |
2.密花石斛粗多糖的分离 |
3.密花石斛酸性多糖的初步生物活性实验 |
4.密花石斛酸性多糖的酸性强弱与生物学活性的关系 |
5.密花石斛酸性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生物学活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9)酸提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香菇简介 |
2 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
2.1 提取 |
2.2 分离 |
2.3 纯化 |
2.4 纯度鉴定 |
3 香菇多糖的分析测定方法 |
3.1 香菇多糖的理化性质 |
3.2 香菇多糖含量的测定 |
3.3 香菇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
3.4 香菇多糖的分子结构 |
3.5 香菇多糖的结构分析 |
4 香菇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机理 |
4.1 抗肿瘤 |
4.2 抗病毒 |
4.3 免疫调节 |
4.4 其它药理作用 |
4.5 香菇多糖的构效关系 |
5 课题构想 |
5.1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香菇多糖的HCl提取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香菇中多糖的HCl提取流程 |
2.2.2 香菇的前处理 |
2.2.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2.2.4 多糖含量的计算 |
2.2.5 HCl提取单因素实验 |
2.2.6 正交试验 |
2.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3.2 HCl提取单因素实验 |
3.2.1 提取时间对香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2.2 提取温度对香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2.3 料液比对香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2.4 酸的浓度对香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2.5 加醇比对香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3 酸提香菇多糖提取率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1 回归数学模型解析 |
3.3.2 提取率模型优化 |
4 结论 |
第三章 香菇多糖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流程 |
2.2.2 香菇多糖的纯度鉴定 |
2.2.3 糖含量及相关成分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蛋白质标准曲线 |
3.2 葡萄糖标准曲线 |
3.3 葡萄糖醛酸标准曲线 |
3.4 香菇多糖的提取 |
3.5 香菇多糖的分离、纯化 |
3.5.1 脱蛋白 |
3.5.2 乙醇梯度分级 |
3.6 级分多糖的纯度鉴定 |
3.6.1 冻融离心 |
3.6.2 常压凝胶柱层析 |
3.7 中性糖、糖醛酸及蛋白质的含量 |
4 结论 |
第四章 酸提香菇多糖结构初级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紫外-可见光分析 |
2.2.2 红外光谱分析 |
2.2.3 分子量的测定 |
2.2.4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2.5 级分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2 红外光谱分析 |
3.3 分子量的测定 |
3.4 香菇多糖SP_2氨基酸组成分析 |
3.5 香菇多糖SP_2单糖组成分析 |
4 结论 |
第五章 香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样品 |
2.1.2 实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清除超氧阴离子 |
2.2.2 清除羟基自由基 |
2.2.3 清除过氧化氢 |
2.2.5 还原能力测定 |
2.2.6 对小鼠肝匀浆体外生成MDA的影响 |
2.2.7 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的测定 |
2.2.8 H_2O_2诱导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的影响 |
2.2.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清除超氧阴离子测定 |
3.2 清除羟基自由基测定 |
3.3 清除过氧化氢测定 |
3.4 还原能力测定 |
3.5 对小鼠肝匀浆MDA生成的影响 |
3.6 对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的影响 |
3.7 对H_2O_2诱导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辣木黄酮和多糖提取方法及其含量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辣木的概况 |
1.1.1 辣木资源的分布 |
1.1.2 辣木的生态学特征 |
1.1.3 辣木的营养成分 |
1.1.4 辣木的开发利用途径 |
1.1.5 辣木的药用价值 |
1.2 辣木有效成分研究现状 |
1.2.1 辣木黄酮研究现状 |
1.2.2 辣木多糖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种植与处理 |
2.1.2 试验设计与取样 |
2.2 实验药品与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辣木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2.3.2 辣木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辣木总黄酮影响因素的试验与分析 |
3.1.1 提取方法与提取条件对辣木叶总黄酮量的影响 |
3.1.2 生长发育对辣木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1.3 生长环境对辣木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2 辣木多糖影响因素的试验与分析 |
3.2.1 提取方法与提取条件对辣木多糖量的影响 |
3.2.2 生长发育对辣木多糖含量的影响 |
3.2.3 生长环境对辣木多糖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关于辣木总黄酮提取方法及含量的测定 |
4.2 关于辣木多糖提取方法及含量的测定 |
4.3 关于辣木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因素 |
4.4 关于辣木多糖含量的影响因素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白参菌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食用菌粗多糖测定中粗多糖提取方法的优化研究[J]. 秦忠雪,唐嘉阳,阮佳.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21(02)
- [2]猴头菌多糖的硫酸化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D]. 周艳.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3]油茶桑寄生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凝抗氧化活性研究[D]. 梁琴. 湘潭大学, 2018(02)
- [4]简鞘蛇菰及其寄主植株多糖成分的提取与优化[J]. 姚茜,侯娟,祝迪凡,袁红,吴听潮,杨宙. 广州化工, 2017(08)
- [5]荜茇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J]. 乌云塔娜,齐明玉,刘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01)
- [6]牛蒡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D]. 胡建. 扬州大学, 2011(04)
- [7]蛇菰多糖的提取及测定[J]. 杨黎江,路金荣,王晓娟,沈放. 昆明学院学报, 2010(03)
- [8]密花石斛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初步生物活性研究[D]. 李雯. 南方医科大学, 2010(04)
- [9]酸提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郝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10]辣木黄酮和多糖提取方法及其含量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D]. 孙鸣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