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二锚支护新技术应用

三炮二锚支护新技术应用

一、三喷两锚支护新工艺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峰[1](2016)在《南湾隧道全断面机械化施工关键技术探讨》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逐渐发展,公路隧道的设计与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加速隧道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机械化施工,随着隧道施工逐渐向着机械化转变,一些新设备与新工艺不断涌现。同时,随着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在不断地迈向新高度,进一步完善了对技术和方法的改进。目前,隧道施工中最常用的方法有钻爆法、盾构法和掘进机法等,并配套相应的大型设备如湿喷机组进行支护施工和凿岩台车进行钻孔施工。而国内的隧道机械化施工的发展史,在从简单的施工机械化逐步向机械化的配套转变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从最初的小型设备钻爆法,到后来的大型无轨运输设备钻爆法,再到如今的非钻爆法。本文主要根据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三标南湾隧道左右线的开挖和支护施工,运用对比的分析方法进行机械配套设备施工与常规小型机械设备施工的对比,从公路隧道全断面开挖方法入手,研究隧道施工中机械化的发展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此外,对传统矿山法与新奥法进行对比研究,在施工质量、成本、进度、安全以及施工环境等方面,新奥法都表现的更好。

郑海乐[2](2015)在《黄土地区隧道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形式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驱动下,我国西部公路、铁路、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蓬勃发展。我国西部以山地、盆地为主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施工设计中较大的隧道比例,研究适用于西部黄土地区隧道的施工结构及工法,特别是研究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和施工工法显得极为必要。本文通过对黄土地区湿陷性、地应力重分部快、易崩溃、节理发育不规则等地质特点的分析研究;对黄土地区隧道初期衬砌易开裂、施工过程沉陷大且不均匀、衬砌后易出现空洞等易发病害成因的分析研究;对目前广泛应用的新奥法中喷锚初期支护衬砌喷射混凝土与黄土密贴性差、初期承载力小、掌支面安全风险大、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大、施工进尺小等工艺适用性的分析研究,针对喷锚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在黄土区隧道施工、运营中的缺陷,设计出采用模筑混凝土、钢拱架、锚杆结构联合支护的一次模筑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形式。从施工安全、运营安全、经济效益、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方面,比选了传统的喷锚混凝土初期支护衬砌与一次模筑混凝土初期支护衬砌两种工法的在黄土地区施工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对一次模筑初期支护衬砌工法的设计理念、结构形式、工艺过程、黄土区适用性进行了阐述,总结出一次模筑初期支护衬砌在黄土区隧道应用的优势。尤其是重点阐述了一次模筑衬砌台车的设计应用,确保了施工安全、加快了施工进度,进一步体现出一次模筑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形式的优势。建议推广一次模筑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形式应用于软弱石质围岩、特殊地质区五级以上围岩、溶洞陷穴发育地区的地下隐蔽工程施工。

何俊,杜广占,李宁[3](2015)在《赵固一矿软弱破碎带巷道群变形特征及支护技术》文中提出赵固一矿东翼辅助回风巷埋深大、围岩软弱破碎,并受井底车场巷道群交叉应力影响,巷道变形严重,支护困难。对此,赵固一矿提出采用"锚网喷+拱部点锚索+底脚下扎锚杆"联合支护技术,在确定合理的支护工艺及支护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了"两锚三喷"支护新工艺。现场试验表明,该支护方案有效提高了软弱破碎围岩巷道的稳定性,使巷道变形量在可控范围内。

杨健民[4](2014)在《基于全电脑多臂凿岩台车和湿喷机组的公路隧道施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奥法钻爆施工与盾构法(TBM)是当前公路隧道主要的施工方法,钻爆法施工技术在我国应用较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隧道的施工方式不断走向机械化和智能化。本文以典型公路隧道钻爆施工为基础,以广东省连江口公路隧道采用新奥法全断面光面爆破法施工为研究对象,依托“山岭公路隧道洞身开挖支护机械化施工作业与管理模式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依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对全电脑多臂凿岩台车在隧道洞身智能化开挖和湿喷机组在洞身初期支护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全电脑多臂凿岩台车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技术,分析和总结了智能化设计、台车钻孔的准备(包括人、材、机准备、台车定位、超前地质预报方面)、施工工艺和工序。对影响施工的因素,如施工精度、围岩情况、设计参数以及现场施工组织等进行研究。旨在提出提高隧道机械化开挖施工的作业效率和施工质量的措施。基于湿喷机组的洞身初期支护作业,从施工准备(人、材、机)、施工工艺以及工序流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影响喷射施工作业的工艺参数,如一次喷射厚度、喷射角度、喷射距离、喷射速度和喷射间隔时间等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最佳喷射参数,旨在降低回弹、减少初支成本和提高施工质量。对连江口隧道基于全电脑多臂凿岩台车钻爆施工和CIFA-CSS3湿喷机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与人工钻爆方法在Ⅲ级围岩段的施工跟踪,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认为,电脑台车开挖成本较高,但由于提高了钻爆精度降低了初期支护成本,使得综合成本相差不大;在施工进度方面,两种方式在开挖支护作业效率上,电脑台车开挖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最后应用层次分析法相对关联度综合评判模型,从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全电脑多臂凿岩台车的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有效缩短循环作业时间、加快作业效率、提高钻爆精度减少了超欠挖,对施工的进度和施工成本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基于全电脑多臂凿岩台车与湿喷机组相结合的开挖支护作业方式,在大断面、长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中,有着很大的优势,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曹飞飞[5](2014)在《岩巷快速掘进优化设计及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的煤炭行业的发展,煤矿采煤技术和采煤方法得到不断更新,采煤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而岩巷掘进速度却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使采掘接替普遍紧张。本文以薛村矿南翼地区皮带运输巷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计算、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并制定了岩石巷道快速掘进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工业性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施工工艺、掘进设备选择、地质条件及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岩巷快速施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岩巷高速高效掘进施工提出了现实的技术措施。在具体实践应用中,进行了具体技术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岩巷快速掘进的设备选型,设备选型及配套设施的选择是影响岩巷快速掘进的主要因素,文中将对不同配套设施进行优化分析,最后综合选型;设备选型后,对机械装备如何实现快速掘进进行深入分析,对层位选择,支护优化,破岩最佳效能进行分析;巷道除尘,岩巷掘进时,产生大量的岩石粉尘,严重影响巷道的快速掘进和工人的健康,本文对岩巷掘进除尘设备设施进行改进,降低掘进产生的粉尘,进而提高岩巷掘进速度;作业方式优化,在岩巷掘进过程中,不同的作业方式对掘进速度有极大影响,寻找合适的作业方式将会极大提高岩巷掘进速度。实现结果表明,岩巷掘进的设备选型及配套设施的选择、岩层层位的合理选取、支护方式的优化设计、巷道有效除尘、作业方式优化,能够实现岩巷的高效快速掘进。

刘东锐[6](2014)在《深部大水矿床超前疏干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开磷集团马路坪矿段为缓倾中厚的破碎矿体,品位高,质量好,但随着开采向着深部迈进,出现回采过程中涌水量大、回采稳定性差、回采困难、生产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回采贫化损失率高、成本高。针对以上问题,应用超前快速疏干方法对深部矿体进行超前疏干处理,其创新点在于采用地下超前导孔进行超前疏干,超前将岩层、矿体中的地下水抽出,解决矿体回采过程中的水问题,保证回采的高效安全。这其中矿区水文资料的研究与调查是实现矿体超前疏干的基础及关键,是确定超前导孔位置的关键,是提高疏干工程有效性的保证。考虑地下岩体中复杂的水文特性的因素,应对深部大水矿体的超前疏干方案进行探究,对进行现场工业试验,本文就此展开深入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矿区的充水条件与涌水特征。对矿区的充水水源进行分析,确定矿区的充水水源及其比例,并结合矿区的前期调查资料,分析了矿区主要充水通道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建立涌水监测点与岩石淋水分级系统,分析得出出水点空间特征与矿区巷道淋水度分级。(2)完成了多个超前疏干方案,并对各个方案的实施方式、疏干效果等进行了论证。根据现场条件与技术条件,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进行方案的初选。(3)给出超前疏干方案优选的ANP(网络分析法)模型,并采用GMS对最终方案的可用性与有效性进行模拟验证。通过采用ANP优选出富水钻孔超前疏干方案,采用GMS对其与巷道疏干进行模拟对比,验证了其的优越性。(4)给出详细的现场工业试验工艺,并进行实际的现场试验;得出现场施工经验,为后续大规模的现场应用提供基础;超前疏干过的矿房,涌水量明显减少,矿石回收量明显增加,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场试验获得成功。

何文敏[7](2014)在《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性能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喷混凝土因具有改善施工作业环境、便于混凝土集中生产及质量控制、有利于发展成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等优越性而备受关注,但其可压送性与可喷性难以协调、组成设计无章可循,可压送性差、一次喷射厚度小、回弹率高、液体速凝剂掺量大等缺陷极大限制了它在当今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本文就普通湿喷混凝土与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的工作性及硬化特性、组成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做了下列工作:(1)优化了新拌湿喷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度、回弹率等性能测评方法,提出了用椎体贯入新拌混凝土深度表征湿喷混凝土稠度、用直剪法测试新拌湿喷混凝土内聚力的新方法。(2)将入湿喷机坍落度≮50mm且相对压力泌水率S10≯40%作为普通湿喷混凝土可压送性的评价指标,研究了组成材料对普通湿喷混凝土可压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拌湿喷混凝土的压力泌水率比易于满足要求,影响新拌湿喷混凝土可压送性的主要因素为流动性。(3)提出了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引气剂类型优选方法,揭示了组成材料对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量为0.02%AES引气剂与掺量为0.5%聚羧酸减水剂复合配制的新拌混凝土含气量达18%左右,流动性大、稳定性好,喷射后新拌湿喷混凝土含气量降至6%以下,不掺速凝剂的一次喷射厚度达170mm以上,解决了湿喷混凝土可压送性与可喷性难以统一的矛盾。(4)利用直剪法试验,借助XRD图谱,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分析了组成材料对新拌混凝土内聚力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影响新拌混凝土内聚力的主次因素及排序结果。根据材料力学横力弯曲理论,建立了一次喷射厚度力学模型,分析了一次喷射厚度的受力特点,确立了一次喷射厚度与湿喷混凝土内聚力的关系,验证了力学模型的有效性。(5)剖析了混凝土稠度、工作风压、喷射厚度、组成材料对回弹率的影响规律,基于Armelin建立的干喷混凝土的回弹判定准则,探析了湿喷混凝土的回弹机理。结果表明:工作风压存在理想值;回弹率随混凝土流动性降低有增大趋势,随喷射厚度增大逐渐降低,达50mm时,趋于稳定;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较普通湿喷混凝土回弹率降低约5%左右,掺入粉煤灰可改善湿喷混凝土的可喷性。(6)对比了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与普通湿喷混凝土喷射后的抗压强度及抗冻性能,研究了湿喷混凝土水化物的SEM形貌与强度生长机理,分析了组成材料对强度与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喷射后28d抗压强度达34.4MPa,满足设计强度C25要求,抗冻等级满足F300技术要求。(7)利用计算法、简易试验法综合确定混合骨料紧装堆积空隙体积,基于Dennis等建立的管径与润滑层厚度关系计算润滑层体积,由混合骨料紧装堆积空隙体积和润滑层体积确定最小胶浆体积,提出了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并在隧洞的斜井与仰坡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对1m3湿喷混凝土的经济成本对比分析表明,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朱淑然[8](2013)在《高陡岸坡崩塌体支护技术》文中指出黄金坪水电站泄洪洞进口边坡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地质条件复杂,岩质边坡风化破碎,卸荷等地质物理现象发育,岩体陡倾卸荷张拉裂隙和顺坡中缓倾角剪切裂隙发育且广泛分布,开挖设计坡度在1:0.5到1:0.75之间,工程边坡普遍偏陡,加之地质条件复杂,边坡稳定问题较为突出,如何实现高陡边坡安全快速施工,是一个非常关键和现实的问题,因此如何运用好锚固技术及施工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

陈科志[9](2012)在《软岩隧道快速施工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铁路隧道的不断修建,设计标准的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铁路隧道线路将穿越软岩地形,而软岩隧道如何快速施工问题成为国内学者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本文结合课题《软岩及复杂地质隧道快速施工关键技术》对于软岩隧道快速施工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成果如下:(1)通过大量工程调研及数据分析,探讨总结了软岩隧道快速施工中影响效率的各个因素且提出改进建议,并分析各开挖工法后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开挖施工工法。(2)通过3D数值模拟论证了预加固技术的加固效果,并结合实际工程模拟了二台阶预留核心土法的全过程,论证了其可行性。(3)对V、VI级围岩下预加固进行时效分析,得出V、VI级围岩月进尺数的估计值80.4m与64.6m。(4)对了V、VI级围岩下循环进尺距离进行时效分析,得出V、VI级围岩下单次循环最佳距离1.6m和1,2m。

叶勇[10](2010)在《广州地区市政道路下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新工艺之研究》文中指出在广州地区,浅埋暗挖法作为一种伴随着地铁建设逐步推广开来的施工方法,其对地表的破坏较小,对场区范围城市功能的正常运作也不造成很大影响,而且适用断面灵活多变,施工速度较容易控制。特别是在闹市区里修建隧道,浅埋暗挖是一种较为合适、也是必须参与进行比选的的方法之一。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浅埋暗挖施工堵水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的成败。因广州地区富水厚砂层的地质特点,对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的隧道,需采用超前支护并加上软土预加固处理的方法解决软弱地层与堵水问题。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分析场区地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研究出有效的隧道开挖方法和注浆堵水工艺,并对注浆材料进行针对性分析、选用,最终使工程实施达到了快速、有效、经济的目的。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分析与现场实践试验,改进了注浆工艺,根据对比试验调整了注浆材料,并通过研究发现分导洞开挖的渗透流水规律改进了开挖方法,从而顺利完成了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以上研究成果对在珠江三角洲采用类似方法施工的隧道工程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对设计、施工、科研等部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三喷两锚支护新工艺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喷两锚支护新工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南湾隧道全断面机械化施工关键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全断面施工方法发展现状
        1.2.2 全断面施工机械发展现状
        1.2.3 锚喷支护的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隧道全断面施工工艺概述
    2.1 隧道全断面施工准备工作
        2.1.1 施工用风
        2.1.2 施工用水
        2.1.3 施工用电
    2.2 隧道全断面钻爆开挖施工方法
        2.2.1 钻爆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和工艺原理
        2.2.2 钻爆开挖机具及配套施工机械
        2.2.3 钻爆开挖劳动力组织
        2.2.4 钻爆开挖工艺步序说明
        2.2.5 钻爆开挖工艺循环时间及材料消耗
        2.2.6 钻爆开挖质量检验标准
        2.2.7 钻爆开挖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
    2.3 隧道全断面支护施工方法
        2.3.1 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和工艺原理
        2.3.2 支护机具及配套施工机械
        2.3.3 支护施工劳动力组织
        2.3.4 支护施工工艺步序说明
        2.3.5 支护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
        2.3.6 支护施工安全防护及环境保护
第三章 南湾隧道全断面施工工艺研究
    3.1 南湾隧道概况
    3.2 基于凿岩台车钻孔开挖施工工艺研究
        3.2.1 凿岩台车简介
        3.2.2 凿岩台车钻孔开挖施工组织及工艺流程管理
        3.2.3 凿岩台车使用情况
    3.3 基于湿喷机组的喷锚支护施工工艺研究
        3.3.1 湿喷机组简介
        3.3.2 湿喷机组支护施工组织及工艺流程管理
        3.3.3 湿喷机组使用情况
    3.4 机械化施工特点
    3.5 机械和人员配备
    3.6 传统矿山法与新奥法的对比研究
        3.6.1 开挖施工
        3.6.2 支护施工
        3.6.3 两种施工方法对比及结论
第四章 隧道机械化施工组织与管理优化
    4.1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4.1.1 施工总体部署
        4.1.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4.1.3 施工准备
        4.1.4 施工技术方案
        4.1.5 主要施工保证措施
    4.2 施工机械管理理论
        4.2.1 设备管理理论
        4.2.2 设备管理特点与作用
        4.2.3 施工机械管理应解决的问题
    4.3 主要机械设备单机作业特性
        4.3.1 凿岩台车作业特性
        4.3.2 装载机作业特性
        4.3.3 自卸汽车作业特性
        4.3.4 水泥搅拌站作业特性
        4.3.5 罐车作业特性
        4.3.6 湿喷机作业特性
    4.4 施工机群的配置
        4.4.1 施工机械的选择原则
        4.4.2 机械的组合配套原则
        4.4.3 施工机群的配置
    4.5 施工机械使用管理
    4.6 施工组织管理存在的不足
        4.6.1 施工机械的自我不足
        4.6.2 组织管理不当
    4.7 施工组织管理优化
        4.7.1 施工环节
        4.7.2 施工人员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黄土地区隧道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隧道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目前黄土区初期支护的做法和存在病害的分析
    2.1 隧道支护类型的选择原则
    2.2 目前黄土区隧道初期支护主要工法
    2.3 黄土区隧道锚喷初期支护衬砌存在问题分析
第三章 黄土地区的地质特点、主要灾害类型和涉及到初期支护的预防要点
    3.1 黄土成因
    3.2 黄土的特性
    3.3 黄土工程特性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锚喷初期衬砌支护
    4.1 新奥法
    4.2 锚喷初期衬砌支护
第五章 一次模筑混凝土衬砌初期支护
    5.1 一次模筑衬砌初期支护工法的提出及推广应用
    5.2 一次模筑衬砌初期支护总体方案及结构形式
    5.3 一次模筑衬砌初期支护在工程中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赵固一矿软弱破碎带巷道群变形特征及支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地质条件
2 软弱破碎围岩巷道破坏特征及支护
3 东翼辅助回风巷支护方案设计
4 支护效果监测
5 结论

(4)基于全电脑多臂凿岩台车和湿喷机组的公路隧道施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项目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钻爆施工的发展现状
        1.2.2 凿岩台车的发展使用现状
        1.2.3 混凝土喷射机的国内外发展使用概况
    1.3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第二章 传统公路隧道洞身开挖支护施工概述
    2.1 典型公路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技术
        2.1.1 钻爆法简介
        2.1.2 隧道洞身传统钻爆施工方法
        2.1.3 钻爆法施工技术的特点
    2.2 隧道洞身支护施工技术
        2.2.1 隧道洞身衬砌施工技术
        2.2.2 传统隧道洞身初期支护施工方法
        2.2.3 喷射混凝土施工原理
    2.3 传统钻爆法施工其它相关工序要求
        2.3.1 施工排水
        2.3.2 出渣
        2.3.3 二衬施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全电脑多臂凿岩台的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工艺研究
    3.1 基于全电脑多臂凿岩台车的隧道钻爆设计方法
        3.1.1 钻爆参数的选择
        3.1.2 全电脑多臂凿岩台车智能钻爆设计
    3.2 施工准备
        3.2.1 隧道机械化施工机组的建立
        3.2.2 水、电、通风降尘的准备
        3.2.3 人员准备
        3.2.4 超前地质预报
        3.2.5 台车定位的方法
        3.2.6 台车钻孔精度实现的方式
    3.3 基于全电脑多臂凿岩台车钻孔的隧道开挖施工工艺与工序
        3.3.1 全电脑多臂凿岩台车开挖施工工艺
        3.3.2 基于全电脑多臂凿岩台车的隧道开挖施工工序流程
    3.4 影响开挖的主要因素
        3.4.1 施工速度的影响因素
        3.4.2 影响施工精度的因素及有效的控制措施
        3.4.3 施工超欠挖的影响
        3.4.4 施工组织措施
        3.4.5 围岩的性质和钻爆设计
    3.5 开挖作业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湿喷机组的隧道洞身初期支护施工工艺研究
    4.1 施工准备
        4.1.1 混凝土材料
        4.1.2 作业人员安排
        4.1.3 喷射机群组建
    4.2 隧道洞身支护设计的内容
    4.3 基于湿喷机组的隧道洞身初期支护施工工艺与工序流程
        4.3.1 基于湿喷机组的隧道洞身初期支护施工工艺
        4.3.2 基于湿喷机组的洞身喷射施工工序
    4.4 喷射作业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4.5 喷射作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4.5.1 材料对喷射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4.5.2 喷射工艺参数对喷射质量的影响
    4.6 CIFA-CSS3 湿喷机械手用于隧道初支作业
        4.6.1 与传统方法相比的优势
        4.6.2 初期支护成本计算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连江口隧道洞身开挖支护施工中的应用
    5.1 工程概况
        5.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5.1.2 设计概况及主要技术标准
        5.1.3 工程地质概况
        5.1.4 围岩分级
        5.1.5 连江口隧道钻爆设计情况
    5.2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作业
        5.2.1 人、材、机准备
        5.2.2 钻爆施工
        5.2.3 水、电、通风降尘
        5.2.4 出渣场布置
        5.2.5 隧道开挖质量监控
    5.3 隧道洞身初期支护施工作业
        5.3.1 工、料、机的准备
        5.3.2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情况
        5.3.3 洞身初期支护喷射作业
        5.3.4 隧道初支质量监控
    5.4 隧道洞身开挖支护施工现场组织管理
    5.5 隧道智能机械化开挖支护综合评价
        5.5.1 施工精度控制
        5.5.2 施工进度控制
        5.5.3 施工成本控制
        5.5.4 超欠挖对施工的影响
        5.5.5 隧道开挖支护综合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5)岩巷快速掘进优化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工作面概况及地质条件
    2.1 南翼地区及皮带输送机巷概况
        2.1.1 煤层
        2.1.2 其它开采条件
        2.1.3 储量
        2.1.4 南翼生产系统
        2.1.5 南翼皮带运输巷
    2.2 地质条件
        2.2.1 水文地质条件
        2.2.2 地质构造
        2.2.3 陷落柱
第3章 影响快速掘进因素分析
    3.1 掘进装备的影响分析
    3.2 巷道内粉尘影响分析
    3.3 作业方式影响分析
    3.4 人员综合素质影响
    3.5 组织管理影响
    3.6 小结
第4章 岩巷快速掘进装备选型
    4.1 综掘系统的优点及其各部分选型
        4.1.1 综掘系统简述
        4.1.2 综掘系统的优点
        4.1.3 掘进机选型
        4.1.4 皮带输送机选型
        4.1.5 大巷矿车选型
    4.2 掘进设备及其配套装备优化研究
        4.2.1 方案 1 掘进机+桥式胶带转载机+可伸缩胶带输送机作业线
        4.2.2 方案 2 掘进机+桥式胶带转载机+刮板输送机作业线
        4.2.3 方案 3 掘进机+梭车作业线
        4.2.4 方案 4 掘进机+吊挂式胶带机+矿车作业线
        4.2.5 配套方案选取
    4.3 小结
第5章 实现快速掘进途径分析
    5.1 巷道层位合理选取
    5.2 巷道支护方式优化
    5.3 巷道成型控制分析
        5.3.1 截割最优路径分析
        5.3.2 断面极限形状分析
    5.4 掘进机掘进轨迹分析
    5.5 破岩最佳效能分析
        5.5.1 刀盘推力
        5.5.2 刀盘扭矩
        5.5.3 刀盘转速
    5.6 提高掘进机开机效率途径分析
        5.6.1 开机率的定义
        5.6.2 开几率的分类
        5.6.3 开机率的计算
        5.6.4 提高开机率的途径
    5.7 小结
第6章 高效综合防尘技术
    6.1 粉尘的危害
    6.2 截割产尘机理
        6.2.1 截割工作面粉尘的构成
        6.2.2 截割产尘机理分析
    6.3 岩巷高效综合防尘技术
        6.3.1 旋流式除尘风机除尘
        6.3.2 压风管续接附壁风筒辅助除尘
        6.3.3 喷雾设备降尘
        6.3.4 净化防尘帘降尘
    6.4 小结
第7章 作业方式优化
    7.1 岩巷掘进常规作业方式分析
    7.2 四六制与三八制对比分析
    7.3 薛村矿快速掘进作业方式优化
    7.4 小结
第8章 现场工业性试验
    8.1 现场施工概况
        8.1.1 优化巷道层位、支护设计
        8.1.2 优化排矸运输系统
        8.1.3 优化作业线,设备合理选型
        8.1.4 采用除尘风机、附壁风筒
    8.2 快速掘进组织与管理保障措施
        8.2.1 优化劳动组织
        8.2.2 制定合理的正规循环作业
        8.2.3 加强综掘机司机技术培训
        8.2.4 加大地质测量及地质预报
        8.2.5 严格考核机制、严抓工程质量管理
    8.3 整条巷道月进度
    8.4 经济社会效益
        8.4.1 经济效益
        8.4.2 社会效益
    8.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习经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研究生期间课程学习情况

(6)深部大水矿床超前疏干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国内外大水矿床治理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超前疏干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2 矿山充水条件与涌水特性研究
    2.1 矿区概况
        2.1.1 区域概况
        2.1.2 水文地质条件
    2.2 矿床充水条件分析
        2.2.1 充水水源分析
        2.2.2 矿区充水通道
    2.3 矿山涌水特性研究
        2.3.1 矿井涌水特征
        2.3.2 矿区淋水特征
        2.3.3 巷道淋水度分级
    2.4 本章小结
3 超前疏干必要性分析与方案初选
    3.1 矿床疏干必要性分析
        3.1.1 超前疏干必要条件
        3.1.2 马路坪矿段水文问题分析
    3.2 矿床超前疏干概述
        3.2.1 矿山矿床疏干现状
        3.2.2 矿床疏干原则与要求
    3.3 矿床超前疏干方案初选
        3.3.1 上向深孔超前疏干法(方案一)
        3.3.2 上山巷道+钻孔超前疏干法(方案二)
        3.3.3 矿体真空负压快速疏干法(方案三)
        3.3.4 富水岩层钻孔超前疏干法(方案四)
    3.4 本章小结
4 超前疏干方案优选与模拟
    4.1 超前疏干方案比较
    4.2 ANP网络分析模型构建
        4.2.1 ANP网络分析理论
        4.2.2 ANP网络分析模型
    4.3 基于ANP超前疏干方案优选
    4.4 基于GMS超前疏干方案模拟
    4.5 本章小结
5 现场工业试验与实际应用
    5.1 现场试验准备
        5.1.1 试验步骤设计
        5.1.2 试验地点选取
        5.1.3 试验准备
    5.2 现场试验
    5.3 现场实际疏干方案确定
        5.3.1 现场方案工程布置
        5.3.2 推荐疏干方案
    5.4 现场试验总结与经济分析
        5.4.1 超前疏干试验总结
        5.4.2 经济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7)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性能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喷射混凝土概述
        1.2.1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1.2.2 喷射混凝土发展与应用
    1.3 湿喷混凝土性能研究现状
        1.3.1 湿喷混凝土工作性
        1.3.2 湿喷混凝土可压送性
        1.3.3 湿喷混凝土可喷性
        1.3.4 湿喷混凝土硬化后性能
        1.3.5 湿喷混凝土性能改善措施
    1.4 湿喷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5 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原材料与研究测试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胶凝材料
        2.1.2 骨料
        2.1.3 外加剂
    2.2 湿喷混凝土可压送性测试
    2.3 新拌混凝土含气量测试
    2.4 湿喷混凝土喷射后稠度测试
        2.4.1 喷射混凝土稠度测试方法选择
        2.4.2 沉入度试验原理
        2.4.3 沉入度测试方法
    2.5 新拌混凝土内聚力测试
        2.5.1 新拌混凝土内聚力测试方法选择
        2.5.2 直剪法测试原理
        2.5.3 直剪法测试方法
    2.6 湿喷混凝土可喷性测试
        2.6.1 一次喷射厚度
        2.6.2 回弹率
    2.7 湿喷混凝土硬化后性能测试
        2.7.1 抗压强度
        2.7.2 抗冻性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湿喷混凝土可压送性及其影响因素
    3.1 普通湿喷混凝土可压送性影响因素
        3.1.1 砂率
        3.1.2 水灰比
        3.1.3 粉煤灰掺量
    3.2 高含气量混凝土引气剂类型确定
    3.3 高含气量混凝土可压送性影响因素
        3.3.1 引气剂掺量
        3.3.2 砂率
        3.3.3 水灰比
        3.3.4 粉煤灰掺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湿喷混凝土可喷性及其影响因素
    4.1 新拌混凝土内聚力影响因素
        4.1.1 新拌混凝土稠度
        4.1.2 组成材料
    4.2 湿喷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度
        4.2.1 隧道初期支护设计厚度与一次喷射厚度关系
        4.2.2 隧道典型部位喷射混凝土受力分析
        4.2.3 一次喷射厚度力学模型建立
        4.2.4 一次喷射厚度力学模型验证与分析
    4.3 湿喷混凝土回弹率影响因素
        4.3.1 新拌湿喷混凝土稠度
        4.3.2 工作风压
        4.3.3 喷射厚度
        4.3.4 组成材料
        4.3.5 回弹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湿喷混凝土硬化后特性
    5.1 湿喷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
        5.1.1 高含气量
        5.1.2 砂率
        5.1.3 粉煤灰
        5.1.4 速凝剂
    5.2 湿喷混凝土抗冻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5.2.1 质量损失与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
        5.2.2 高含气量
        5.2.3 粉煤灰
        5.2.4 速凝剂
    5.3 水化产物 SEM 微观形貌与强度生长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湿喷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6.1 组成设计思路
    6.2 组成设计步骤及相关参数确定
        6.2.1 配置强度确定
        6.2.2 水胶比、砂率的确定
        6.2.3 最小胶浆体积量确定
        6.2.4 混合骨料紧装堆积空隙率确定
        6.2.5 管道润滑层体积量确定
        6.2.6 组成材料用量确定
    6.3 湿喷混凝土组成设计工程应用
        6.3.1 工程概况
        6.3.2 原材料技术性能
        6.3.3 组成设计验证与确定
        6.3.4 掺速凝剂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应用
    6.4 经济效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高陡岸坡崩塌体支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施工措施
3 施工特性及技术分析
4 常规系统支护施工
    4.1 锚筋束施工
    4.2 普通砂浆锚杆施工
    4.3 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施工
    4.4 网喷混凝土施工
5 预应力锚索施工
    5.1 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
        5.1.1 锚索施工基本程序
        5.1.2 施工方法
        5.1.3 工序说明
    5.2 预应力锚索成孔施工技术
    5.3 锚固灌浆及孔内大裂隙堵漏技术
        5.3.1 加入水玻璃
        5.3.2 孔内喷混凝土堵漏
        5.3.3塑料袋裹水泥球堵漏
        5.3.4在自由段包裹土工布堵漏
6结语

(9)软岩隧道快速施工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隧道发展简史
        1.2.2 国外软岩隧道研究现状
    1.3 软岩隧道定义
    1.4 软岩隧道发展方向
2 隧道快速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2.1 概论
    2.2 隧道施工进尺影响因素分析
        2.2.1 国外隧道施工案例
        2.2.2 国内隧道施工案例
        2.2.3 案例分析总结
    2.3 影响软岩隧道施工速度的关键因素分析
    2.4 小结
3 软岩隧道超前预加固方法选择与效果分析
    3.1 概论
        3.1.1 超前锚杆
        3.1.2 小导管
        3.1.3 预衬砌技术
        3.1.4 管棚
        3.1.5 水平旋喷注浆
    3.2 软岩隧道预加固方法选择
        3.2.1 隧道掌子面稳定性评价
        3.2.2 预加固方式的确定
        3.2.3 超前支护参数的确定
    3.3 软岩隧道预加固效果分析
        3.3.1 Ⅳ级围岩模型计算
        3.3.2 Ⅴ级围岩模型计算
        3.3.3 Ⅵ级围岩模型计算
        3.3.4 分析结论
    3.4 软岩隧道预加固时效分析
        3.4.1 Ⅴ级围岩小导管预加固
        3.4.2 Ⅵ级围岩管棚预加固
        3.4.3 分析结论
    3.5 小结
4 软岩隧道大断面开挖快速施工技术
    4.1 概论
    4.2 二台阶法模型分析
        4.2.1 工程简介
        4.2.2 工法特点
        4.2.3 工艺原理
        4.2.4 施工工艺
        4.2.5 数值计算
    4.3 循环进尺数时效分析
        4.3.1 Ⅴ级围岩循环进尺数时效分析
        4.3.2 Ⅵ级围岩循环进尺数时效分析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成果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广州地区市政道路下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新工艺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广州地区地层分布情况
    1.3 隧道工程概述
        1.3.1 隧道分类
        1.3.2 隧道应用与发展
        1.3.3 隧道施工方法
        1.3.4 交通隧道几种常用的非开挖工法分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矿山法隧道施工技术概述
    2.1 矿山法施工隧道概述
        2.1.1 矿山法施工隧道分类及简介
        2.1.2 隧道围岩分类分级
        2.1.3 围岩压力及成拱作用
        2.1.4 隧道支护结构的力学分析与模型
        2.1.5 地压理论
        2.1.6 新奥法简介
        2.1.7 两种施工方法理论体系的比较
        2.1.8 相关设计方法
    2.2 传统矿山法施工概述
        2.2.1 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2.2.2 竖井
        2.2.3 开挖
        2.2.4 钻眼爆破
        2.2.5 出碴
        2.2.6 初期支护
        2.2.7 量测与监控
        2.2.8 二次衬砌(整体式衬砌)
        2.2.9 超前支护及软土预加固处理
    2.3 传统矿山法在广州地下隧道中的应用要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土预加固注浆工艺分析
    3.1 注浆法的概念
    3.2 注浆法的发展历史
    3.3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调查
        3.3.1 岩体结构理论的研究现状
        3.3.2 注浆渗流理论的研究现状
    3.4 压密注浆与劈裂注浆分析
        3.4.1 岩土压密注浆理论
        3.4.2 岩土体劈裂注浆理论
        3.4.3 压密注浆和劈裂注浆的关系
    3.5 注浆工艺分析
        3.5.1 超前小导管注浆
        3.5.2 掌子面加固注浆
        3.5.3 背后注浆
        3.5.4 深孔注浆工艺
    3.6 注浆材料研究分析
        3.6.1 对浆液的要求
        3.6.2 注浆材料的特性
        3.6.3 水玻璃浆液的化学成份
        3.6.4 水泥一水玻璃浆液的配合比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案例与验证结果
    4.1 工程概述
        4.1.1 工程概况
        4.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4.1.3 周边环境
    4.2 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
        4.2.1 超前支护
        4.2.2 开挖
        4.2.3 初期支护
        4.2.4 二次支护(二衬)
        4.2.5 工程采用的多种注浆工艺
    4.3 施工遇到的难题
    4.4 分析与解决措施
        4.4.1 降水
        4.4.2 改进加固注浆工艺
        4.4.3 改进注浆参数
        4.4.4 留核心土开挖
        4.4.5 调整开挖顺序与引水措施
    4.5 工程监测
        4.5.1 变形
        4.5.2 渗漏
        4.5.3 过程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三喷两锚支护新工艺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湾隧道全断面机械化施工关键技术探讨[D]. 高峰.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5)
  • [2]黄土地区隧道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形式研究[D]. 郑海乐. 长安大学, 2015(02)
  • [3]赵固一矿软弱破碎带巷道群变形特征及支护技术[J]. 何俊,杜广占,李宁. 中州煤炭, 2015(05)
  • [4]基于全电脑多臂凿岩台车和湿喷机组的公路隧道施工工艺研究[D]. 杨健民.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3)
  • [5]岩巷快速掘进优化设计及应用[D]. 曹飞飞. 河北工程大学, 2014(03)
  • [6]深部大水矿床超前疏干方案研究[D]. 刘东锐. 中南大学, 2014(03)
  • [7]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性能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D]. 何文敏. 长安大学, 2014(12)
  • [8]高陡岸坡崩塌体支护技术[J]. 朱淑然. 山东工业技术, 2013(12)
  • [9]软岩隧道快速施工影响因素研究[D]. 陈科志.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10]广州地区市政道路下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新工艺之研究[D]. 叶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三炮二锚支护新技术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