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开发第三代移动通讯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1](2020)在《《纽约时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新闻报道的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不但能够给人类带来更加便捷,优质的信息服务体验,还能创造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及工作岗位。这些与国家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关注。本次翻译实践选取了美国报刊《纽约时报》中的12篇关于5G的相关科技新闻。希冀此次汉译实践能够帮助中国读者了解美国社会对5G的看法,普及关于5G的知识。科技新闻类文本为体现其专业性和简明性的特点,专业名词较多,句子逻辑缜密,句式丰富,这些特点给翻译实践带来了挑战。针对词汇层次上的英语多义词词义选择问题和英汉词性偏好造成的语内连贯问题,笔者提出合理引申词义和依语境转换词性的解决办法;针对复合句逻辑转换和语态转换导致的语内连贯问题,笔者提出复合句综合译法和被动句结构转换的翻译方法。希望此次翻译实践,能为其他译者翻译类似科技新闻文献提供一定的借鉴。
卫福鸿[2](2019)在《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以某综合楼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电子和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普及应用,建筑行业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弱电智能化工程。近年来,针对弱电智能化工程的技术应用和项目管理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目前的研究要么偏向于技术应用,要么偏向于项目管理的总体方法研究,对于智能化专业技术和项目管理的结合应用探讨不够。本文从弱电智能化项目典型的“5A”系统入手,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实际项目为案例,针对弱电智能化项目中两个典型子系统,应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分析并设计优化方案,实现了弱电智能化技术和工程管理方法的结合,为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思路。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对弱电智能化工程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弱电智能化工程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了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与一般安装工程管理的区别,总结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在项目中有别于其他系统的三个主要特点;通过对弱电智能化工程中典型的“5A”系统技术发展的研究,展现了建筑智能化工程主要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应用水平。(2)从价值工程的主要特点、决策程序、研究方法、计算公式和价值提升途径等五个方面,与弱电智能化工程相互结合,为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思路。(3)通过项目案例,详细分析两个典型系统的优化方案,根据价值工程的实际应用过程和获取的量化结果,验证了价值工程方法在弱电智能化项目中应用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4)肯定价值工程理论在弱电智能化项目中的重要作用,思考价值工程理论在应用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向。本文采用的价值工程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智能化项目的投资设计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李心[4](2019)在《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对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继产品和技术竞争后技术标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它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经济主体更多的通过制定和拥有标准来获得竞争优势。信息通信产业作为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与信息通信技术标准相关的产业发展,常常伴随着激烈的技术标准竞争。因此,技术标准及其产业化对通信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通信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外部环境都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的不确定性对通信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标准化能力都提出新的挑战。而现有文献中关于技术标准化的研究很少系统、全面的考察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能力对技术标准化的交互作用。鉴于此,本文将企业技术标准化过程中面临的环境特征和企业吸收能力作为主要研究变量,考察外部环境特征和吸收能力是如何影响企业技术标准化,以及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具体来说,研究包括三个问题:(1)环境不确定性如何影响技术标准化?(2)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化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3)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中,技术标准化扮演者何种角色?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对标准化理论、动态能力等理论,技术标准化、环境不确定性和吸收能力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借助大唐电信TD-SCDMA标准和中国移动TD-LTE标准两个典型案例对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提炼出对企业技术标准化产生影响的政策环境不确定性、技术环境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和联盟环境不确定性以及吸收能力等因素。结合案例分析的初步结论和现有文献构建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技术标准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最后,基于现有成熟量表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到365家中国通信企业的样本数据,以此为基础借助SPSS和AMOS统计分析软件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从而检验前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发现技术标准化在市场、技术、政策和联盟等方面面临的不确定性是巨大的,企业自身对外界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对通信企业的技术标准化过程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间接调节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体现在企业的绩效水平中。具体来看,本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对技术标准化有直接影响效应。其中环境不确定性变量的不同维度对技术标准化的影响效应不同,而吸收能力变量的不同纬度均对技术标准化有显着正向影响。这一结果直接证明了吸收能力在企业应对高度复杂和模糊环境方面的重要价值。(2)吸收能力对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关系有显着调节效应。吸收能力变量的不同维度对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调节效应。(3)技术标准化对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启发:首先,理论研究方面:从内、外部因素出发系统地探讨影响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及其经济效益问题,构建并实证检验了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技术标准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丰富并推进了技术标准化的理论研究,为学者们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传承和参考。其次,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实践活动启示方面:本文在新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围绕信息技术标准化的重要议题展开研究,从企业层面剖析破解我国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难题的途径,为我国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有利于企业更加积极有效地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加快新型网络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刘子龙[5](2011)在《第三代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3G的大力推广,3G移动业务在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的渗透和使用都在加大。3G产业的发展前景吸引业界的极大关注和投资者的的投资热情,但是产业链终端的用户并没有对此表现出应有的兴趣。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3G用户累计4705万户,仅占全部移动用户的5.4%,远远的落后于国际16%的平均水平。3G产业发展最终能否成功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终端用户接受并使用其服务的情况。目前中国用户对3G移动服务较低的采纳意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3G产业的发展。如何使潜在用户接受并使用3G移动服务?哪些关键因素影响用户的采纳行为?根据不同的用户群体,移动服务提供商应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措施和服务?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改进3G移动服务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对3G移动服务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从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任务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四个方面入手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3G移动服务用户采纳模型并加以实证的检验,以期能够识别出影响用户接受3G移动服务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了不同经验、性别和年龄用户群体中影响用户采纳3G移动服务的关键因素的差异性,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通过对移动服务采纳文献的回顾,为理论框架的构建和概念模型的提出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3G移动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3G移动服务采纳的概念模型及假设。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国外研究的成熟量表,按照中国文化的情景及3G移动服务的实际情况对概念模型中变量的量表进行了丌发。第三,在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后,形成最终的量表并展开大规模的调查。根据大规模调查的数据,对模型中的假设及调节作用进行了检验。之后本文对模型检验的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释,并总结了相关研究结论。第四,本文基于联合分析的方法对3G移动服务偏好行为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细分用户群体比较了其偏好的差异性。在用户偏好行为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偏好行为对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第五,最后根据研究的发现,指出了本文的理论和实践贡献,以及本文的局限所在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对于中国情境下第三代(3G)移动服务采纳行为,TAM模型依然适用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但模型核心变量的影响力度有所下降。第二,在本文引入的外部因素中,主观规范对用户的采纳意向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而其对感知有用的影响并不显着。个体创新对行为意向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个体创新对采纳意向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另一方面个体创新通过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间接影响采纳意愿。感知价格对移动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具有双向作用。第三,本文将经验化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维度,分别检验了两种经验的调节作用。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种经验的调节作用并不一致。第四,性别和年龄的调节作用在本文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感知易用对感知有用的影响在女性用户中的作用小于男性用户。而年龄在本文中的调节作用检验中,所提到的假设并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第五,在用户的偏好行为分析中本文发现价格和品牌是消费者选择3G移动服务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在四种主流的3G移动服务中,手机上网和可视电话是最受消费者偏好的两个服务。在“价格优势型”用户群体中,价格是影响其选择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四种不同的3G移动服务对其影响的差异性并不显着,而在“服务优势型”用户群体中,手机上网和可视电话成为其最关注的两个服务属性,其重要甚至超过了品牌和价格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在中国的情景下,构建了3G移动服务采纳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的验证,揭示了影响3G移动服务采纳的关键因素。此举有利于推动针对3G移动服务的特点展开深入的研究。第二,本文在采纳领域证实了感知价格对行为意向的双向影响机制。对于移动服务这种非企业环境下的创新,采纳领域内的学者也考虑到价格对其决策过程的影响,但大多数学者更多关注和验证了感知价格对行为意向的负向影响作用。消费者领域的研究认为感知价格除了对行为意向具有负向影响作用外还通过感知价值间接正向影响购买意愿。本研究证实了感知价格通过感知有用为中介间接正向影响行为意向,同时也证实了感知价格对行为意向的直接负向影响作用。第三,本文将经验划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维度,并分别检验和比较了两种不同经验的调节作用。本文将经验划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维度,并分别检验了两种不同经验的调节作用。研究的结果显示,直接经验的调节作用存在感知易用和主观规范对感知有用的影响路径上间接的影响采纳意向,而间接经验的调节作用存在于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路径中。
丁源[6](2007)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设立行为的战略特征研究 ——以移动通信企业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结构发生变化,研发机构的数量迅速增加,反映出跨国公司在华战略的新特征。本文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有权特定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衷范式、动态战略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等为理论依据,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分析移动通信行业中四个典型跨国公司的案例,来探索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设立行为的战略特征。在探讨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政策、市场等背景的基础上,按照初始条件的不同,把四个跨国公司的案例分成两组进行详细的分析。经过抽象处理与分析,得出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三个行为方式:没有研发,适应性开发,应用开发与基础研发并重。根据三个行为方式的特征,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行为有以下几个主观动机:市场信息的获取与利用,生产支持与产品改进,人才与科技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相应地,跨国公司在华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导向的战略:产品导向战略,市场导向战略,资源导向战略。通过分析,得出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设立的行为方式与其战略导向之间存在动态对应关系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和地区化战略的辨证关系,认为跨国公司全球化目标与地区化路径是相辅相成的,论文将区位的资源特性纳入资源基础理论中分析,提出了企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存在交互作用的观点。
吴昊[7](2006)在《网络外部性市场后入者竞争策略研究 ——以世界移动通信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于网络外部性市场后入者的角度,以世界移动通信产业为例,对网络外部性以及网络外部性市场的竞争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网络外部性市场中存在着阻止后入者进入的强大壁垒,但只要市场后入者选择合适的竞争策略,就能有效克服壁垒的阻碍,成功进入网络外部性市场,并进一步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网络外部性,是指使用者从产品消费中得到的效用随着消费同一产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网络外部性市场特有的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竞争机制,使得网络外部性市场的竞争均衡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市场的特征:均衡状态时垄断或寡占形式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均衡锁定以及锁定技术的次优性。较之与传统市场,网络外部性市场均衡的独特特性形成了阻碍市场后入者进入的更难以翻越的壁垒。但是市场竞争均衡的路径依赖性的可改变性、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可引导性以及市场后入者的比较竞争优势,这些都使得市场后入者成功进入网络外部性市场具有可行性。因此对于市场后入者而言,主动权仍然掌握在自己手里。市场后入者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竞争策略,影响市场均衡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变,并借助网络外部性市场正反馈机制的放大效应,加快这一演变进程,最终克服进入壁垒的阻碍,成功进入市场。网络外部性市场的竞争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标准选择阶段与产品市场竞争阶段,相应的,厂商的策略也主要表现为标准选择阶段的兼容性策略以及产品市场竞争阶段的引入时机策略、克服转移成本壁垒策略、价格策略与差异化策略。本文对市场后入者在每一种策略上的最优选择均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了只要竞争策略选择得当,后入者完全可以成功进入网络外部性市场,甚至取代在位者,成为市场中新的垄断者。并且随着市场竞争阶段的不同以及市场后入者在竞争中所处的相对竞争地位的变化,市场后入者的策略选择也应该呈现出动态变化性。依据网络外部性产生的不同来源,可将网络外部性划分为两类: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在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中,除上述的策略外,还存在着一些独特的竞争策略可供厂商选择,主要包括封锁策略以及双边市场中的价格策略。这些别具特色的策略源于间接网络外部性内在的运行机制,即组成一个系统产品的组件之间的互补性。论文对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中竞争者的最优策略选择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与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中类似的结论,即对于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中的后入者而言,适宜的竞争策略也有助于其克服网络外部性市场的进入壁垒,并进一步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世界移动通信市场的后入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刘启诚,杜娟,阴志华[8](2004)在《梦之队备战中国3G》文中认为3G无疑是最近两年来中国通信市场上最热门的话题。随着信息产业部对各大制造厂商3G设备外场测试的结束,和3G峰会的召开,3G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3G明年就会正式揭开面纱,而在此之前,各大制造商都不遗余力地向政府、向运营商、向媒体展示自己的3G方案,以谋得在中国3G市场上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些厂商们就象一支支“梦之队”,在新的赛季来临之前,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赛场上“赤膊”相见。
陈金岭,王黎冬[9](2001)在《联通CDMA设备中标厂商巡礼(二)》文中提出 中标厂商之六:大唐 大唐电信是国内厂商中第一个于去年4月就推出全套CDMA设备的,此次通过与北电和朗讯的技术合作,拿到了联通CDMA网3个省份、7个多亿、80多万线的定单。 1.产品特性 M30-C MSC系统结构继承了
陈金岭[10](2000)在《’99国内外通信市场大事记》文中认为 一月 4日:调制解调器制造商Hayes公司宣告破产,停止运行,进行资产清算。 11日:朗讯公司宣布将以价值14.8亿美元的股票收购私营通信软件公司Kenan系统公司。 12日:Sun进军电信市场并发布其应用于电信业务的产品和服务项目。
二、香港开发第三代移动通讯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开发第三代移动通讯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纽约时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新闻报道的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翻译任务描述 |
2.1 任务来源 |
2.2 任务背景 |
三、翻译过程描述 |
3.1 译前准备 |
3.1.1 原语文本分析 |
3.1.1.1 词汇特点 |
3.1.1.2 句法特点 |
3.1.1.3 语篇特点 |
3.1.2 翻译工具 |
3.1.3 制定术语表 |
3.2 翻译过程 |
3.2.1 初译阶段 |
3.2.2 改译阶段 |
3.2.3 审校阶段 |
四、实践报告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
4.1 翻译问题 |
4.1.1 .词汇层次的语内连贯问题 |
4.1.1.1 多义词的词义选择问题 |
4.1.1.2 英汉词性偏好差异问题 |
4.1.2 句子层次的语内连贯问题 |
4.1.2.1 复合句的逻辑转换问题 |
4.1.2.2 语态转换问题 |
4.2 解决方案 |
4.2.1 词汇层次的语内连贯问题的解决方案 |
4.2.1.1 合理引申词义 |
4.2.1.2 依语境转换词性 |
4.2.2 句子层次的语内连贯问题的解决方案 |
4.2.2.1 复合句综合译法 |
4.2.2.2 被动句结构转换 |
五、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实践总结与收获 |
5.2 翻译实践的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 |
附录2:译文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2)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以某综合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利于理清智能化工程管理的特点 |
1.2.2 有利于控制弱电智能化项目进度和成本目标 |
1.2.3 有利于控制弱电智能化项目风险 |
1.3 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 |
1.3.1 弱电智能化项目在国外的研究发展现状 |
1.3.2 弱电智能化项目在国内的研究发展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弱电智能化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2.1 弱电智能化工程的主要内容 |
2.1.1 弱电智能化工程的内容划分 |
2.1.2 弱电智能化的功能系统划分 |
2.2 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和一般安装工程管理的差异 |
2.2.1 质量管理的差异 |
2.2.2 进度管理的差异 |
2.2.3 成本管理的差异 |
2.3 弱电智能化工程的特点分析 |
2.3.1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项目中处于从属地位 |
2.3.2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项目中的技术含量最高 |
2.3.3 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新技术应用和更新快 |
第三章 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
3.1 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特点 |
3.1.1 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
3.1.2 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中应用的特点分析 |
3.2 价值工程应用于弱电智能化工程中的典型决策程序 |
3.2.1 价值工程的基本工作程序 |
3.2.2 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多方案选优中的工作程序 |
3.2.3 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方案优化中的工作程序 |
3.3 价值工程各阶段的典型研究方法在弱电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 |
3.3.1 准备阶段选择对象的典型方法 |
3.3.2 分析阶段选功能整理和成本分析的典型方法 |
3.3.3 创新阶段方案创新和评价的典型方法 |
3.3.4 实施阶段的四落实法 |
3.4 价值工程中各参数的计算方法 |
3.4.1 功能系数的计算 |
3.4.2 成本系数的计算 |
3.4.3 价值系数的计算 |
3.4.4 目标成本的计算 |
3.4.5 成本降低额的计算 |
3.5 弱电智能化工程提高价值的途径 |
第四章 价值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
4.1 SA系统综合安防监控子系统全数字化升级 |
4.1.1 系统升级的基本情况 |
4.1.2 价值工程的应用过程 |
4.1.3 创新阶段对系统升级方案评审结果的调整和确认 |
4.2 CA系统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成本优化调整 |
4.2.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情况 |
4.2.2 价值工程的应用过程 |
4.2.3 创新阶段对成本降低方案的调整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5.1 结论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对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核心概念界定 |
1.2.2 论文框架和结构安排 |
1.2.3 技术路线 |
1.2.4 研究方法 |
1.3 研究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难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标准化理论 |
2.1.2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
2.2 技术标准化的相关研究 |
2.2.1 技术标准化的内涵 |
2.2.2 技术标准化的实现路径及评价方法 |
2.2.3 技术标准化对企业的作用 |
2.2.4 技术标准化的影响因素 |
2.3 环境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 |
2.3.1 环境不确定性的内涵和分类 |
2.3.2 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3.3 环境不确定性对技术标准化的影响 |
2.4 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 |
2.4.1 吸收能力的内涵与分类 |
2.4.2 吸收能力的测量维度 |
2.4.3 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理论预设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 |
3.2.4 数据处理 |
3.3 大唐电信集团TD-SCDMA标准化案例 |
3.3.1 大唐电信集团简介 |
3.3.2 TD-SCDMA标准的演化进程 |
3.3.3 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征 |
3.3.4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
3.4 中国移动集团TD-LTE标准 |
3.4.1 中国移动集团简介 |
3.4.2 TD-LTE标准的演化进程 |
3.4.3 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征 |
3.4.4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
3.5 案例间对比分析 |
3.5.1 研究构念的提炼 |
3.5.2 理论预设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模型 |
4.2 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
4.2.1 技术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
4.2.2 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
4.2.3 政策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
4.2.4 联盟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
4.3 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
4.3.1 潜在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
4.3.2 现实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
4.4 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4.4.1 潜在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4.4.2 现实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4.5 技术标准化的中介作用 |
4.6 研究假设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变量测量 |
5.1.1 环境不确定性 |
5.1.2 吸收能力 |
5.1.3 技术标准化 |
5.1.4 企业绩效 |
5.1.5 控制变量 |
5.2 问卷设计与修正过程 |
5.2.1 问卷内容 |
5.2.2 定性测试 |
5.2.3 预测试 |
5.3 正式问卷的发放、回收与数据处理 |
5.3.1 问卷发放方式 |
5.3.2 问卷回收统计 |
5.3.3 数据分析工具及方法 |
第6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 |
6.1 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分析 |
6.1.1 样本特征描述 |
6.1.2 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3 信度分析 |
6.1.4 效度分析 |
6.2 假设检验 |
6.2.1 Pearson相关分析 |
6.2.2 主效应的检验 |
6.2.3 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检验 |
6.2.4 技术标准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 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第三代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创新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创新之处 |
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径 |
1.3.3 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基于元分析的移动服务采纳研究现状分析 |
2.1.1 文献的选取及概况 |
2.1.2 移动服务采纳领域研究现状分析 |
2.2 采纳理论基础及其在移动服务采纳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
2.2.1 创新扩散理论 |
2.2.2 理性行为理论 |
2.2.3 计划行为理论 |
2.2.4 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扩展 |
2.2.5 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 |
2.3 移动服务采纳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2.3.1 任务类影响因素对采纳行为影响研究述评 |
2.3.2 技术类影响因素对采纳行为影响研究述评 |
2.3.3 环境类影响因素对采纳行为影响研究评述 |
2.3.4 个体类影响因素对采纳行为影响研究述评 |
2.4 国内移动服务采纳研究现状 |
2.4.1 基于个体层次的移动服务采纳研究 |
2.4.2 基于组织环境的移动服务采纳研究 |
2.5 研究现状述评 |
3 3G移动服务用户采纳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3G移动服务用户采纳的概念模型 |
3.2 3G移动服务采纳主要影响因素与假设 |
3.2.1 感知有用对行为意向的影响 |
3.2.2 感知易用对感知有用和行为意向的影响 |
3.2.3 主观规范对感知有用和行为意向的影响 |
3.2.4 感知价格对感知有用和行为意向的影响 |
3.2.5 个体创新对感知有用、感知易用和行为意向的影响 |
3.2.6 经验对移动服务采纳行为的调节作用 |
3.2.7 性别对移动服务采纳行为的调节作用 |
3.2.8 年龄对移动服务采纳行为的调节作用 |
4 研究设计及数据获取 |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1 感知有用、感知易用和行为意向 |
4.2.2 主观规范 |
4.2.3 感知价格 |
4.2.4 个体创新 |
4.2.5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
4.3 调查过程的设计 |
4.3.1 预先测试 |
4.3.2 预调查 |
4.3.3 正式调查 |
4.4 数据分析方法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分析 |
4.4.3 效度分析 |
4.4.4 结构方程模型 |
5 3G移动服务采纳问卷的修订和模型检验 |
5.1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及修订 |
5.1.1 基于预调查数据的量表分析 |
5.1.1.1 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1.2 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5.1.2 基于正式调查数据的量表分析 |
5.1.2.1 样本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2.2 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3G移动服务采纳影响机理和调节作用的检验 |
5.2.1 3G移动服务采纳影响机理的假设检验 |
5.2.2 3G移动服务采纳调节作用的假设检验 |
5.2.2.1 不同直接经验用户群体采纳行为差异性检验 |
5.2.2.2 不同间接经验用户群体采纳行为差异性检验 |
5.2.2.3 不同性别用户群体采纳行为差异性检验 |
5.2.2.4 不同年龄用户群体采纳行为差异性检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3G移动服务采纳意向的驱动因素 |
5.3.2 经验对3G移动服务采纳行为的调节作用 |
5.3.2.1 直接经验对3G移动服务采纳行为的调节作用 |
5.3.2.2 间接经验对3G移动服务采纳行为调节作用 |
5.3.3 性别和年龄对3G移动服务采纳行为的调节作用 |
5.3.3.1 性别对3G移动服务采纳行为的调节作用 |
5.3.3.2 年龄对3G移动服务采纳行为的调节作用 |
6 3G移动服务用户偏好行为及其对采纳的影响 |
6.1 联合分析 |
6.1.1 联合分析的原理 |
6.1.2 联合分析的步骤 |
6.2 调查设计和数据收集 |
6.2.1 调查设计 |
6.2.2 数据收集 |
6.3 数据分析 |
6.3.1 3G移动服务消费者群体偏好效用分析 |
6.3.2 3G移动服务细分用户群体偏好差异性分析 |
6.4 3G消费者偏好行为对采纳行为的影响 |
6.4.1 品牌偏好对3G移动服务采纳的影响 |
6.4.2 价格偏好对3G移动服务采纳的影响 |
6.4.3 服务应用模式偏好对3G移动服务采纳影响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实践意义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设立行为的战略特征研究 ——以移动通信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的研究 |
1.2.2 战略管理的研究进展 |
1.2.3 针对典型跨国公司的研究 |
1.2.4 对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方法的选择 |
1.3.2 案例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理论依据与研究设计 |
2.1 概念界定 |
2.1.1 跨国公司 |
2.1.2 研发机构 |
2.1.3 设立行为 |
2.1.4 战略特征 |
2.2 理论依据 |
2.2.1 跨国公司理论 |
2.2.2 战略管理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行业选择依据 |
2.3.2 移动通信行业背景 |
2.3.3 案例选择与资料组织 |
2.3.4 案例分析的逻辑 |
2.3.5 效度与信度 |
2.4 本章小结 |
3 第一组案例分析 |
3.1 摩托罗拉 |
3.1.1 摩托罗拉初始条件分析 |
3.1.2 摩托罗拉在华发展分析 |
3.1.3 摩托罗拉在华研发分析 |
3.1.4 小结 |
3.2 诺基亚 |
3.2.1 诺基亚初始条件分析 |
3.2.2 诺基亚在华发展分析 |
3.2.3 诺基亚在华研发分析 |
3.2.4 小结 |
3.3 本章小结 |
4 第二组案例分析 |
4.1 三星 |
4.1.1 三星初始条件分析 |
4.1.2 三星在华发展分析 |
4.1.3 三星在华研发分析 |
4.1.4 小结 |
4.2 NEC |
4.2.1 NEC 初始条件分析 |
4.2.2 NEC 在华发展分析 |
4.2.3 NEC 在华研发分析 |
4.2.4 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5 设立行为的分析 |
5.1 行为特征的解释 |
5.1.1 时间维度的行为特征 |
5.1.2 区位维度的行为特征 |
5.1.3 功能维度的行为特征 |
5.2 行为方式分析 |
5.2.1 行为方式的归纳 |
5.2.2 行为方式的比较 |
5.3 主观动机分析 |
5.3.1 信息的获取与利用 |
5.3.2 生产支持与产品改进 |
5.3.3 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6 战略特征的讨论与理论启示 |
6.1 战略导向及其行为特征 |
6.1.1 产品导向战略 |
6.1.2 市场导向战略 |
6.1.3 资源导向战略 |
6.1.4 战略导向转变路径与行为特征的变化 |
6.2 理论启示 |
6.2.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与全球化战略 |
6.2.2 全球化与地区化的辨证关系 |
6.2.3 资源观的区位优势 |
6.3 本章小结 |
7 拓展性认识与对策建议 |
7.1 拓展性认识 |
7.1.1 行业因素的影响 |
7.1.2 区位特征反映的功能特征 |
7.1.3 拓展性认识 |
7.2 对策建议 |
7.2.1 我国政府的对策 |
7.2.2 我国企业的对策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网络外部性市场后入者竞争策略研究 ——以世界移动通信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
1.4 研究框架及基本结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网络外部性理论研究的起步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 |
2.2 网络外部性理论研究的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 |
2.2.1 网络外部性理论的研究综述 |
2.2.2 网络外部性市场竞争理论的研究综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网络外部性市场特征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
3.1 网络外部性 |
3.1.1 网络外部性的定义及分类 |
3.1.2 移动通信产业的网络外部性 |
3.2 网络外部性市场的经济特征 |
3.2.1 边际收益递增特性 |
3.2.2 正反馈机制 |
3.3 网络外部性市场的竞争 |
3.3.1 标准竞争成为网络外部性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 |
3.3.2 网络外部性市场竞争的影响因素 |
3.3.3 网络外部性市场竞争均衡的特点 |
3.3.4 移动通信产业的竞争 |
3.4 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外部性市场的市场结构及后入者进入壁垒 |
4.1 网络外部性市场的市场结构 |
4.1.1 厂商同时进入网络外部性市场时的市场结构 |
4.1.2 厂商序贯进入网络外部性市场时的市场结构 |
4.1.3 移动通信产业的市场结构 |
4.2 网络外部性市场后入者的进入壁垒 |
4.2.1 市场后入者的进入壁垒 |
4.2.2 网络外部性市场后入者的进入壁垒 |
4.2.3 中国联通:黯淡的市场后入者 |
4.3 小结 |
第五章 网络外部性市场后入者进入的可行性分析 |
5.1 后入者进入网络外部性市场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
5.1.1 锁定的可改变性 |
5.1.2 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具有可引导性 |
5.2 网络外部性市场中后入者的比较优势 |
5.3 后入者成功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5.3.1 3UK:英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后入者 |
5.3.2 KDDI:日本移动通信市场的后入者 |
5.4 小结 |
第六章 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中后入者竞争策略研究 |
6.1 兼容策略及价格策略 |
6.1.1 产品完全兼容情形下的市场竞争均衡 |
6.1.2 产品完全不兼容情形下的市场竞争均衡 |
6.1.3 厂商兼容性策略选择及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6.1.4 在位者的兼容策略选择 |
6.2 引入时机策略 |
6.2.1 新产品上市之后阶段的竞争均衡 |
6.2.2 新产品上市之前阶段的竞争均衡 |
6.2.3 新产品最优引入时机选择及社会福利效应 |
6.2.4 厂商的兼容性策略选择 |
6.3 克服转移成本策略 |
6.3.1 市场后入者不具有用户安装基础阶段的市场竞争 |
6.3.2 市场后入者具有初步用户规模时的市场竞争 |
6.3.3 产品具有不同网络外部性强度时的竞争 |
6.4 差异化策略 |
6.4.1 横向差异化策略 |
6.4.2 纵向差异化策略 |
6.5 世界移动通信市场中后入者竞争策略案例研究 |
6.5.1 直接网络外部性下3UK的竞争策略研究 |
6.5.2 直接网络外部性下KDDI的竞争策略研究 |
6.6 小结 |
第七章 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中后入者竞争策略研究 |
7.1 市场封锁策略 |
7.1.1 软件产品市场竞争阶段 |
7.1.2 硬件产品市场竞争阶段 |
7.1.3 封锁策略的选择 |
7.2 双边市场中的价格策略 |
7.2.1 垄断性平台的价格策略 |
7.2.2 竞争性平台的价格策略 |
7.2.3 竞争性瓶颈下的价格策略 |
7.3 世界移动通信市场中后入者竞争策略案例研究 |
7.3.1 间接网络外部性下3UK的竞争策略研究 |
7.3.2 间接网络外部性下KDDI的竞争策略研究 |
7.4 小结 |
第八章 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后入者的建议 |
8.1 对中国联通竞争策略选择失误的反思 |
8.2 对3G时代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潜在后入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香港开发第三代移动通讯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纽约时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新闻报道的汉译实践报告[D]. 李娜.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2]价值工程在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以某综合楼为例[D]. 卫福鸿. 安徽建筑大学, 2019(04)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对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研究[D]. 李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5]第三代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研究[D]. 刘子龙.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6]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设立行为的战略特征研究 ——以移动通信企业为例[D]. 丁源. 河海大学, 2007(05)
- [7]网络外部性市场后入者竞争策略研究 ——以世界移动通信产业为例[D]. 吴昊. 复旦大学, 2006(02)
- [8]梦之队备战中国3G[J]. 刘启诚,杜娟,阴志华. 通信世界, 2004(42)
- [9]联通CDMA设备中标厂商巡礼(二)[J]. 陈金岭,王黎冬. 邮电商情, 2001(14)
- [10]’99国内外通信市场大事记[J]. 陈金岭. 邮电商情,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