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indows NT下多线程网间实时通信程序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郭涛[1](2021)在《基于ARM DS-5平台设计Thread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嵌入式系统技术的日益成熟,处理器的运算能力越来越强大,运算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在许多工业应用中,对于所使用工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极高的要求,一般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如Linux,安卓等还不能满足工业级别的安全要求,这就对既能够达到工业级安全认证要求,又可以快速运算的嵌入式系统产生了迫切的需求。本文所阐述的是一款同时拥有IEC 61508安全完整性三级认证(SIL 3)和共通准则第六级(EAL 4+)等高级认证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ThreadX RTOS。它由Express Logic公司(现已被微软收购)开发,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与其它实时操作系统不同,ThreadX具有通用性,使基于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简化指令集计算机)和 DSP(Digital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的小型微控制器的应用程序易于升级,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基带,以及打印机、数码相机等设备中。i.MX 6Quad则是由恩智浦(NXP)公司研发的搭载了四个Cortex-A9内核的高性能四核处理器。Cortex-A9处理器是由ARM推出的一款,基于ARMv7架构的多核处理器,Cortex-A9多核处理器是第一次结合了 Cortex架构以及用于可以扩展性能的多处理能力的ARM架构处理器。ARM DS-5是我们选择用来开发Cortex-A9处理器的集成开发环境,它是由ARM官方推出的一款,基于Eclipse的调试器,它可以用来调试全部的ARM处理器,其中包括:较早的ARMv9、ARMv11等系列处理器,以及较新的Cortex-A7、Cortex-A9、Cortex-A15 等 Cortex-A 系列,以及 Cortex-R 系列和 Cortex-M 处理器。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ARM DS-5开发平台设计ThreadX RT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详细介绍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技术,完成在i.MX 6Quad四核高性能处理器上的各项移植工作。
李政[2](2021)在《基于SCA的射频收发模块软件设计》文中认为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oftware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SCA)是在软件定义无线电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统一性和可移植性的框架结构。该结构借助面向对象的编程设计方法针对软件无线电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计了抽象接口。降低了软件无线电维护和重复开发的成本,提升了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可拓展性和兼容性。本论文在SCA结构的基础上针对空中防撞(TCAS)测试系统的射频收发模块进行了软件设计,并将其应用在TCAS测试系统中,发挥SCA结构的优点,提高TCAS测试系统的兼容性和拓展性。论文主要内容如下:一、对SCA软件结构进行了研究,逐层设计了符合SCA结构规范的射频收发模块软件结构。为符合SCA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模式,论文使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在实时操作系统层设计了不依赖具体操作系统底层功能的多线程调度系统和软件模拟中断及优先级系统,使系统软件操作环境符合SCA的要求。在中间件的选择上,论文对当前常用中间件进行分析比较后,选用开源的Omni ORBA作为CORBA中间件,进行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数据交互。在核心框架层,论文分析了核心框架接口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应用程序的实现建立调用逻辑关系。二、以AD9361射频收发器为硬件基础,论文在SCA核心框架基础上实现射频收发功能。借助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特性,论文针对射频收发功能抽象了一套核心框架内部的功能函数接口。这些内部功能接口规范了TCAS测试中具体应用的实现,也方便了软件模块在不同硬件平台上的移植和使用。三、射频收发软件模块设计完成后,论文将其部署在TCAS测试系统中,通过客户端上位机的数据配置和调用,实现了A、C、S等多种模式下询问和应答射频信号的收发,并应用于TCAS主机和S模式应答机的模拟测试流程中。借助本论文设计的射频收发模块,提高了TCAS综合测试系统在软件和硬件上的兼容性,大大降低了重复开发和维护成本。
郑国镇[3](2017)在《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用是快速精准地对等离子体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控制,并且涉及到多种控制算法以及多个系统之间的协调运作,是托卡马克装置运行和深入的物理实验的前提和基础。现代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控制系统通常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通过各种网络连接起来构成的复杂实时控制系统。实时控制技术是等离子体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是数据采集、实时反馈计算、联锁保护、实时数据传输等功能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控制软件开发的需求,设计并开发了一个灵活的跨平台、多线程、模块化的实时软件框架(JRTF)。该软件框架使用C/C++开发,可以运行于Linux、Windows、QNX操作系统,并且将各个功能模块封装成类,实现了多线程、线程调度、线程间通信、高精度定时器、日志、网络通信、数据库等功能。该软件框架在操作系统和控制算法之间建立了一个明显的边界,开发人员只需重点关注控制算法,其他所有的任务都可以通过框架内提供的对象来实现。使用软件框架可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使软件具有更好的维护性和扩展性。并且该框架集成了 EPICS的核心功能,可以兼容其他基于EPICS的控制系统。等离子体控制系统是一个硬实时系统,为了提高JRTF应用的实时性能,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Linux的实时操作系统,采用RT-Preempt patch的方案将普通Linux内核转变成完全可抢占式内核,大幅提高了系统响应的时间确定性。本文研究了Linux系统下的时钟、定时器、调度策略、电源管理等内容,在JRTF软件框架中集成了针对系统实时性的调校方法。本文针对实际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应用状况对实时Linux操作系统的各项性能参数做了详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RT-Preempt patch的实时Linux系统的各项实时性能均满足等离子体控制的硬实时需求。本文以JRTF框架和实时Linux系统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新一代的J-TEXT装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具体完成了以下内容并进行了相应的创新:采用NIPXI平台的硬件实现了全新的电源控制器硬件系统;结合JRTF框架,实现了 J-TEXT脉冲磁体电源控制软件的所有功能抽象,极大地提高了同类型控制系统的开发效率;研究了基于反射内存的实时网络,组建了星型拓扑结构的硬实时网络,可以实现微秒级别的数据同步;基于NI CompactRIO平台设计实现了 J-TEXT等离子体控制系统中的联锁保护系统;设计了分布式计算框架用来实现J-TEXT装置原有的等离子体控制算法,并且对新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整定;本文还针对未来的基于实时平衡反演的等离子体控制算法设计了集中式计算框架。新的等离子体控制系统系统已经在2017年春季的J-TEXT工程测试中完成调试,运行良好,为未来进一步的先进等离子体控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所研究的实时控制软件框架以及相关的软硬件技术可以为其他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类似控制系统提供参考。
吕相文[4](2015)在《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GPU并行计算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并行计算技术已成为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领域的研究热点。GPU硬件具有强大的浮点计算能力,为大型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目前,除了传统高性能计算应用以外,新兴高性能计算应用的需求也在增长。在用户服务方面,高性能计算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向用户提供灵活的服务模式,使用户能够自主管理计算资源;如何向用户提供可动态伸缩的计算资源,提升高性能计算设备的利用率。作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高性能计算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高性能计算云能够解决传统高性能计算中所面临的用户服务方面的问题。高性能计算云和GPU并行计算是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两个热点研究领域。这两个研究热点的结合部分是关于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GPU并行计算技术研究以及相关应用,但该部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云环境下GPU计算资源的调度管理,以及GPU计算通信的性能损失对高性能计算云中GPU并行计算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需要针对该类高性能计算云,开展GPU计算技术研究,从而为未来搭建基于GPU的大型高性能计算云平台以及为平台上GPU并行应用开发提供支持。针对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GPU并行计算技术,本文围绕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多GPU计算资源调度以及GPU计算通信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GPU并行计算技术的应用研究。本文研究工作以及研究成果主要有:1)提出一种在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多GPU计算资源调度机制。资源调度是云计算中的关键问题之一,GPU作为高性能云计算系统中的特殊计算资源,对GPU计算资源的调度有其特殊性。所提出的调度机制综合考虑计算任务在节点间以及节点内部的数据传输延迟,以充分利用系统GPU计算资源、掩藏传输延迟为目标,建立GPU计算资源模型。该模型有效地描述了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多GPU的“传输&传输&执行”三段调度过程。此外,该调度机制中还提出了一种树型结构的GPU资源分布式检索算法,以减轻中心节点的任务处理压力。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度机制对均衡GPU资源,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具有优势。2)提出一种在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GPU计算低延迟通信机制。配备GPU的高性能计算云需要满足支持多用户在线计算处理的需求的同时,减少因虚拟化带来的性能损失,实现GPU计算资源高效率的计算通信。所提出的通信机制采用数据保持的方法,将用户的GPU计算任务映射到主机端来计算,以减少虚拟机端与主机端的I/O数据通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虚拟化所带来的性能损失,为用户提供高可扩展的计算服务。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一种数据复用策略来应对实时数据的处理需求,采用数据流传输的方式进一步降低实时数据的通信开销。实验结果表明了本章所提出的低延迟通信策略以及数据高复用策略的有效性,以及采用低延迟通信机制的高性能计算云平台具有可扩展性。3)作为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I/O密集型计算的应用,研究使用具有单指令多线程计算特性的GPU来对量子搜索算法仿真。提出了量子搜索算法在GPU高性能计算云平台上的仿真方法。其中一种方法针对量子搜索算法中的存储进行压缩,提高GPU内存的利用率,扩大了算法仿真的位数;另一种方法针对量子搜索算法的通用性仿真,解决了计算仿真时量子中间变量的运算、提取问题,使算法仿真更具有通用性。通过实验对比仿真效率以及分析所提出仿真方法的优缺点。4)作为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计算密集型的应用,研究原子级别分辨率的三维断层成像重构,并在GPU高性能计算云平台上高效实现。提出一种基于圆柱形傅立叶变换的三维重构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GPU的非对称空间下的傅里叶变换高精度并行计算方法,优化非对称傅里叶变换中卷积步骤。采用输入驱动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了GPU片上共享存储器,通过利用压缩数据集记录线程与输出数据对应关系避免数据写冲突。实验中结合已有关键步骤的计算方法,对比所提出的策略在单、双精度情况下的执行效率。最后,通过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提供的实验数据,进行重构金原子纳米晶体三维结构,测试了重构方案在GPU高性能计算云平台上实现的可用性。
单勇[5](2010)在《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是半实物仿真的核心。建模方便、实时性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是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追求的目标。YHSIM仿真平台在国内实时半实物仿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YHSIM仿真语言建模无法满足用户图形化建模需求;另外,基于多核并行技术可有效提高系统实时性,但现有的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往往难以有效发挥多核的优势。为此,对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几个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能提高仿真建模效率及系统实时性,为研制新一代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打下基础。论文针对实时半实物仿真特点,在综合分析现有实时仿真平台基础上,对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包括:1.针对半实物仿真图形化建模的需求,提出了基于RTX的支持YHSIM仿真语言建模和Simulink图形化建模的平台结构,该结构将两种建模与仿真程序结合在一起,通过共享内存实现Windows环境和RTX环境的交互,并且支持模型重用,提高了仿真应用的开发效率,为仿真程序实时运行提供了保障。2.论文针对目前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往往难以有效发挥多核优势的问题,在对多线程技术研究进行的基础上,将仿真程序划分为实时进程及非实时进程并分别进行多线程改造,设计了同步机制,从而很好的实现仿真程序的并行运行。3.实时仿真程序通过IPC共享内存来实现实时进程与非实时进程间的数据交换。论文针对建立足够大的共享内存区浪费系统资源和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在对基于IPC共享内存数据交互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环形内存块进行数据共享的方案,并给出了共享内存块数的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能获得较理想的共享内存块数,并可以保证进程间数据交换的正确性,减少了系统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系统的性能。4.仿真回路中的实物是半实物仿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针对已有基于RTX的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难以满足I/O接口图形化建模需求的问题,在分析RTX驱动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RTX的I/O接口实时驱动程序开发方法,并基于Simulink提供的S-函数编写了封装I/O接口模块的模版程序,为实时仿真平台提供了支持图形化建模的I/O接口模块。在上述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个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的原型系统,该系统不仅支持YHSIM仿真语言建模,而且支持Simulink图形化建模,实时性好,该系统已经得到了成功应用。
刘华[6](2009)在《WindowsNT系统下多任务间进程通讯的研究和模拟》文中提出随着多任务系统的深入发展和分布式软件的广泛需求,模块化的软件设计要求整个应用程序被分成若干彼此通信的程序片段组成。这样有利于提高程序的设计效率、提高可移植性和兼容性,有利于大规模软件产业化。当然,这种设计方式下,进程间通信和数据共享技术成为了系统设计的关键所在。基于对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对比,文章在分析了WindowsNT的自身特点和资源后,提出了基于WindowsNT操作系统的动态模拟环境运行平台,然后在该平台上模拟实现多任务调度管理,数据共享的多任务处理,实时通信。这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多任务系统开发有很好的适用性和指导作用。该模型中多任务间的数据共享和进程间通信是该系统的核心,因此本论文围绕这两个核心展开,本文提出通过动态链接库和共享内存的方式解决WindowNT系统下模拟环境中多任务间数据共享问题。对于多任务控制方面,WindowsNT系统下多任务之间的控制通过对它的线程的控制完成,利用与主控进程通信的方法实现。各个任务中的应用程序通过一些简单的函数调用实现对本任务或其他任务运行状态的控制。由于实时仿真是一种动态的环境,用户的应用程序在WindowsNT操作系统实现多任务运行,以WindowsNT作为多任务的实时动态仿真的基本操作平台。该实时动态仿真软件可以应用于具体项目大型专用软件,用于项目开发周期中的所有修订和扩充,有很好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本文首先研究WindowsNT模拟环境平台的特性和该平台的资源。在研究Windows环境下的各种进程间通信方式后,选择以动态链接库方式实现模拟环境的数据共享,最后设计并实现多任务的数据共享和多任务的控制。
远远[7](2008)在《遥感图像实时多模式显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遥感技术自本世纪60年代初被提出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高空间分辨率、高时效性、高光谱分辨率、多种遥感器综合利用。随着遥感事业的发展,遥感图像的实时观测成为遥感图像应用的重要环节。遥感图像实时接收、显示是迅速获取遥感信息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灾害观测、军事信息获取有重要意义,其也是平时监测卫星数据接收质量的途径之一。本文针对上述需求,研究了遥感图像实时多模式显示技术,给出了一种在通过千兆网络高速实时接收遥感图像数据的同时,能够在Windows环境下进行实时、稳定、高速图像显示的方法。并最终在某卫星遥感图像快视系统中,实现了遥感图像实时接收和显示的快视终端软件。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论文第一章对遥感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文章分析了遥感图像呈现高分辨率、大幅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遥感实时显示的需求:高分辨率、宽幅、实时。并给出了文章总的结构安排和论文创新点。论文第二章介绍了遥感图像实时接收和显示软件运行的遥感图像快视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快视系统的硬件设备由快视处理器和显示终端组成,显示终端是基于Wintel构建的图形工作站,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遥感图像接收和显示软件运行在显示终端。文章详细论述了快视终端软件设计的功能需求:系统控制,图像显示、网络操作,并具体给出了软件开发环境。论文第三章针对遥感图像实时多模式显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基本原理和具体的实现方法。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如下:基于Windows下的Winsock接口实现高效的网络传输;采用DirectDraw技术实现实时多模式显示以及多屏拼接显示,特别是对异步多通道CCD数据采用同步刷新控制策略,实现多通道异步遥感图像的显示;利用多线程和线程同步技术设计了多线程的FIFO控制机制,实现了嵌入式实时处理系统和Windows非实时系统的软接口,以及图像接收和显示并发。论文第四章论述了软件采用面向对象和模块化设计的方法,给出了快视终端软件的模块化结构,主要模块包括:网络通信类设计、多模式显示类、多模式控制类等,根据第三章的设计原理,给出了每个类的详细设计。
宫厚良[8](2008)在《基于RTX和LabVIEW的实时多任务测控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时多任务测控系统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实时多任务系统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大多数实时系统都是专用的系统,通过硬件来实现特定的功能,缺点是系统的通用性较差,可扩展能力较小。而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实时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工控机的可扩展性、模块化等优点来弥补专用系统的不足。本文介绍了一种实时多任务测控系统,硬件上采用了工业控制计算机为平台,软件上则采用以Windows 2000+RTX构成的实时环境为基础。人机交互和网络通讯程序则利用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开发。本文首先分析了Windows操作系统实时性方面的局限性,针对Windows的弱实时性能,引入了美国Ardence公司的强实时扩展软件RTX(Real Time eXtention for Control of Windows),对其内核进行了实时扩展。同时文中对RTX的运行机理,调度策略,以及中断延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次,提出了这个实时多任务测控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方案中将本测控系统分为实时任务和非实时任务两个部分,实时部分运行在实时的RTSS(Real-time Subsystem)子系统下,非实时任务运行在非实时的Win32子系统下,实时任务和非实时任务之间的通信通过共享内存的方式来实现。通过LabVIEW下的CIN(Code Interface Node)节点调用外部编写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共享内存的读写。然后,对整个实时多任务测控系统的实现进行了详细说明。实时部分主要包括模拟量、开关量的采集,温度的采集,步进电机的控制,直流电动机的转速采集和控制等任务。实时任务的程序是在Visual C++下,利用了RTX提供的API来设计的。非实时部分包括采集到的信息显示和网络通信等任务,非实时任务的程序是在LabVIEW下设计完成的,其中网络通信任务利用了TCP/IP传输协议实现的。最后,将实时部分和非实时部分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测控系统,利用RTX提供的测试工具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实际的运行和测试表明,系统满足了实时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朴星日[9](2008)在《基于COM+的远程数据传输和信息处理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组件技术和三层分布式应用体系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基于两层C/S体系结构在效率、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Windows DNA三层分布式应用体系结构及COM+技术的解决方案。本文详细介绍了远程数据传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就该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组件技术,系统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和远程数据传输方案的选取。其次,研究了Windows DNA和COM+等相关理论及技术,其中重点介绍了Windows DNA在系统中的应用以及作为中间件的COM+的特点。针对基于Windows DNA及COM+技术的系统开发,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03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并采用了Visual C++6.0作为客户端及COM+中间件的开发工具。然后,研究了多线程技术和实时数据库系统,选取ADO数据库访问技术作为数据库访问方案。采用多线程缓冲区循环存储的方式提高系统对历史数据库访问的并发性和效率。最后,本文对系统的进行了需求分析和数据库的设计,包括系统功能分析,功能模块的划分及数据库设计的原则与具体设计实现。具体介绍了基于Windows DNA技术与COM+技术的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以及相应客户端的实现及其优点,给出了系统测试和运行的结果。最终实现了由多个远程客户端向中心服务器统一读取数据并进行信息处理和实时显示采集数据的功能,解决了远程数据传输和信息处理的问题。
陈云强[10](2007)在《精密离心机主轴的实时重复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密离心机是用于标定和测试惯性元器件的大型高精度测试设备,一些微小的干扰或者误差都可能会影响精密离心机的速率平稳度。这种高精度特性使得精密离心机控制系统在设计时存在两个关键问题。其一为干扰抑制问题,其二为多个子系统协调控制及实时响应问题。本文以实际精密离心机为背景,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对影响精密离心机速率平稳度的主要因素波动力矩,进行了理论分析。主要分析了波动力矩产生的机理,探究其内部的物理和数学规律,分析实际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得到对系统影响较大的波动力矩的具体数学表达式,并且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其对系统的影响。其次,针对波动力矩的周期性,本文提出了重复控制方法进行抑制,并具体研究了重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稳态跟踪性能、扰动抑制及鲁棒稳定性。以此为基础给出了重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并设计出实际系统的重复控制器。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重复控制器能够有效的克服波动力矩干扰,各项性能优于常规控制器。最后,针对精密离心机实时控制的要求,本文研究了基于RTX(Real-Time Extension)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研究了Windows NT操作系统以及实时子系统RTX的体系结构、主要功能特性、各自及相互间的通信机制,阐述了Windows NT系统的在实时方面的缺陷和RTX系统在实时性上的优越性,并设计出程序具体比较了二者的实时性能,最后完成实时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二、Windows NT下多线程网间实时通信程序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indows NT下多线程网间实时通信程序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RM DS-5平台设计Thread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为什么要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 |
1.1.2 操作系统移植的目的与必要性 |
1.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ThreadX RTOS研究现状 |
1.2.2 i.MX处理器研究现状 |
1.3 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的主流技术 |
1.3.1 Linux移植 |
1.3.2 BootLoad选择及对比 |
1.3.3 移植方案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开发环境 |
2.1 开发平台 |
2.2 硬件环境 |
2.2.1 i.MX 6Quad处理器 |
2.2.2 JLink调试器 |
2.3 软件环境 |
2.3.1 ThreadX RTOS代码 |
2.3.2 固件库代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植方案 |
3.1 移植方案综述 |
3.2 ThreadX RTOS内核移植 |
3.2.1 i.MX6Q开发板启动流程 |
3.2.2 ThreadX RTOS内核移植方案设计 |
3.3 固件库移植 |
3.3.1 SDK中的文档 |
3.3.2 裁剪固件库 |
3.3.3 C语言部分移植 |
3.3.4 汇编部分移植 |
3.4 GUIX移植 |
3.4.1 使用guix_medical例程 |
3.4.2 使用GUIX Studio更改配置 |
3.4.3 添加入ThreadX RTOS工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ThreadX RTOS内核移植实现 |
4.1 ThreadX RTOS产品介绍 |
4.2 ThreadX RTOS工作机制 |
4.2.1 初始化 |
4.2.2 线程执行 |
4.2.3 中断服务例程 |
4.2.4 程序定时器 |
4.3 软件部分 |
4.3.1 源代码 |
4.3.2 工程属性 |
4.4 硬件部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件库移植实现 |
5.1 固件库综述 |
5.1.1 什么是固件库 |
5.1.2 固件库的优点 |
5.2 固件库裁剪 |
5.2.1 固件库分析 |
5.2.2 固件库裁剪 |
5.3 C语言代码移植 |
5.3.1 头文件 |
5.3.2 armcc兼容GNU C |
5.3.3 修改宏 |
5.3.4 设置mmu table |
5.4 汇编代码移植 |
5.4.1 ARM汇编语法 |
5.4.2 GNU汇编语法 |
5.4.3 移植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GUIX移植实现 |
6.1 GUIX产品介绍 |
6.1.1 GUIX的特性 |
6.1.2 GUIX的优点 |
6.1.3 GUIX开发工具 |
6.1.4 GUIX源代码 |
6.2 GUIX Studio的配置 |
6.3 GUIX例程移植 |
6.3.1 库文件 |
6.3.2 头文件 |
6.3.3 中断服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驱动编写 |
7.1 I2C通信总线驱动 |
7.1.1 设备信息及固件库代码分析 |
7.1.2 代码实现 |
7.2 IPU显示模块驱动 |
7.2.1 设备信息及固件库代码分析 |
7.2.2 代码实现 |
7.3 GT911触屏模块驱动 |
7.3.1 硬件分析 |
7.3.2 代码实现 |
7.3.3 GT911中断配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调试及分析 |
8.1 FVP平台调试 |
8.1.1 scatterload问题 |
8.1.2 应用层GUIX中的问题 |
8.2 实机运行 |
8.2.1 运行画面 |
8.2.2 监控画面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工作总结 |
9.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cortexA9.s汇编代码 |
附录B I2C驱动代码 |
1 bsp_imx6_i2c.h |
2 bsp_imx6_i2c.c |
附录C IPU驱动代码 |
1 bsp_imx6_ipu.h |
2 bsp_imx6_ipu.c |
附录D触屏模块驱动关键代码 |
1 bsp_imx6_touch.h |
2 bsp_imx6_touch.c |
附录E中断控制器驱动代码 |
1 bsp_imx6_touch_eim_int.h |
2 bsp_imx6_touch_eim_int.c |
致谢 |
(2)基于SCA的射频收发模块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3 TCAS测试系统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TCAS测试系统原理和软件需求 |
2.1 TCAS系统工作原理介绍 |
2.1.1 二次监视雷达系统 |
2.1.2 TCAS系统结构 |
2.2 TCAS测试系统射频收发模块软件需求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CA的射频收发模块软件结构设计 |
3.1 SCA系统软件参考结构 |
3.2 硬件平台介绍和资源访问层设计 |
3.3 面向对向编程 |
3.4 中间件的选择和使用 |
3.4.1 常见中间件介绍 |
3.4.2 SCA环境下的中间件选择分析 |
3.4.3 CORBA中间件的使用 |
3.5 多线程系统环境搭建 |
3.5.1 多线程调度设计 |
3.5.2 优先级系统设计 |
3.6 核心框架 |
3.6.1 基于UML的建模 |
3.6.2 基本应用接口 |
3.6.3 基本设备接口 |
3.6.4 框架控制接口 |
3.6.5 框架服务接口 |
3.6.6 核心框架中的各接口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频和TCAS收发应用设计 |
4.1 兼容不同射频收发器的功能接口抽象 |
4.2 射频收发模块功能设计 |
4.2.1 初始化功能设计 |
4.2.2 射频和数字基带频率配置 |
4.2.3 增益控制配置 |
4.2.4 发送衰减配置 |
4.2.5 滤波器配置 |
4.3 TCAS测试功能设计 |
4.3.1 TCAS测试信号数据结构设计 |
4.3.2 TCAS测试功能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验证与测试 |
5.1 测试平台介绍 |
5.2 功能验证与测试 |
5.2.1 系统初始化测试 |
5.2.2 本振频率和衰减测试 |
5.2.3 滤波器配置测试 |
5.2.4 多种询问应答信号测试 |
5.2.5 TCAS主机测试 |
5.2.6 S模式应答机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附录 射频收发功能涉及的部分寄存器 |
(3)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核能和可控核聚变 |
1.2 托卡马克装置概述 |
1.3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控制 |
1.4 国内外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控制系统介绍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2 J-TEXT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软件框架设计与实现 |
2.1 J-TEXT等离子体控制系统软件框架需求分析 |
2.2 J-TEXT实时软件框架 |
2.3 JRTF中的关键组件 |
2.4 JRTF关键技术 |
2.5 JRTF的编译和运行 |
2.6 JRTF图形界面 |
2.7 JRTF应用的部署 |
2.8 JRTF的跨平台实现 |
2.9 本章小结 |
3 Linux系统的实时性优化与调校 |
3.1 实时系统介绍 |
3.2 LINUX实时操作系统 |
3.3 实时LINUX系统的调校 |
3.4 JRTF在实时LINUX系统下的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 J-TEXT等离子控制系统设计 |
4.1 J-TEXT等离子控制系统结构 |
4.2 J-TEXT磁体电源系统 |
4.3 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 |
4.4 基于PLC的本地保护系统 |
4.5 基于NI CRIO的联锁保护系统 |
4.6 基于反射内存的实时网络 |
4.7 J-TEXT等离子体控制算法的实现 |
4.8 新系统的部署与调试 |
4.9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GPU并行计算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GPU高性能计算概述 |
1.1.2 云计算概述 |
1.1.3 高性能计算云概述 |
1.1.4 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GPU计算面临挑战 |
1.2 研究动机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及分析 |
2.1 高性能计算云及其应用 |
2.1.1 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之间的差异 |
2.1.2 高性能计算云研究现状 |
2.1.3 高性能计算云的应用 |
2.2 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云及关键技术 |
2.2.1 高性能计算云中的虚拟化技术 |
2.2.2 GPU虚拟化技术 |
2.2.3 云计算中资源调度策略 |
2.2.4 GPU计算资源调度策略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多GPU计算资源调度机制 |
3.1 引言 |
3.2 建模和问题描述 |
3.2.1 GPU计算资源模型 |
3.2.2 多GPU计算任务模型 |
3.2.3 问题分析 |
3.3 系统架构 |
3.4 调度机制描述 |
3.4.1 多GPU负载模型 |
3.4.2 基于树型结构的GPU资源分布式检索算法 |
3.5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3.5.1 实验环境和设置 |
3.5.2 资源利用率分析 |
3.5.3 服务请求分析 |
3.5.4 服务质量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GPU通信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多GPU通信相关技术 |
4.2.1 GPU内线程通信 |
4.2.2 多GPU通信接口 |
4.2.3 云环境下虚拟机的计算通信 |
4.3 一种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GPU计算低延迟通信 |
4.3.1 云平台中GPU计算通信分析 |
4.3.2 改进的GPU计算低延迟通信策略 |
4.3.3 实时数据高复用策略 |
4.4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4.4.1 实验设置 |
4.4.2 有效性分析 |
4.4.3 可扩展性分析 |
4.4.4 数据松耦合交互应用测试 |
4.4.5 数据紧耦合交互应用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PU的量子搜索算法仿真研究 |
5.1 引言 |
5.2 量子计算的叠加性及量子搜索算法特点 |
5.3 一种压缩存储的量子搜索算法仿真 |
5.3.1 相关数据结构 |
5.3.2 算法仿真工作流 |
5.3.3 存储压缩优化 |
5.3.4 存储访问优化 |
5.3.5 实验数据与分析 |
5.4 通用量子搜索算法仿真 |
5.4.1 量子叠加性仿真 |
5.4.2 中间变量仿真 |
5.4.3 存储访问优化 |
5.4.4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GPU的三维断层成像重构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输入-输出混合(HIO)算法的三维断层成像重构 |
6.2.1 混合型的输入-输出混合(HIO)算法 |
6.2.2 三维空间下的采样方案 |
6.2.3 非对称空间下的二维傅里叶变换 |
6.2.4 一种圆柱型的三维傅里叶变换 |
6.3 非对称傅里叶变换(NFT)的并行化策略 |
6.3.1 输入驱动方法下的数据集压缩 |
6.3.2 存储访问优化 |
6.3.3 聚集状采样点下的负载平衡策略 |
6.4 基于GPU的三维重构算法并行化方法 |
6.4.1 三维CFT计算 |
6.4.2 GPU中的计算流程 |
6.5 数值实验及分析 |
6.5.1 单精度下的NFT性能分析 |
6.5.2 双精度下的NFT中卷积步骤的性能分析 |
6.5.3 三维输入-输出混合(HIO)算法的性能分析 |
6.5.4 可用性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课题研究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 |
1.2 课题研究意义及目标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构架研究 |
2.1 操作系统实时性分析 |
2.1.1 实时操作系统概述 |
2.1.2 Windows操作系统的实时性能 |
2.2 基于Windows的实时扩展软件包RTX介绍 |
2.2.1 实时系统RTX概述 |
2.2.2 RTX体系结构 |
2.2.3 基于RTX的Windows系统实时性分析 |
2.3 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构架研究 |
2.3.1 基于Simulink的图形化建模方案 |
2.3.2 实时半实物仿真原理及流程分析 |
2.3.3 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时仿真程序并行与数据交互技术研究 |
3.1 基于多线程的实时仿真研究 |
3.1.1 多线程技术研究 |
3.1.2 实时仿真程序的多线程设计 |
3.1.3 同步机制 |
3.2 基于IPC共享内存的数据交互技术研究 |
3.2.1 基于IPC共享内存技术 |
3.2.2 共享内存算法 |
3.2.3 基于共享内存的数据交互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组件的I/O接口实时通讯技术研究 |
4.1 I/O接口驱动和通信程序研究 |
4.1.1 RTX驱动系统结构 |
4.1.2 基于RTX的I/O接口实时驱动程序设计 |
4.1.3 以VMIC实时网卡为例开发实时驱动程序 |
4.1.4 地址映射机制 |
4.2 基于S函数的硬件接口技术研究 |
4.2.1 S函数的硬件接口技术工作原理 |
4.2.2 S函数的硬件接口技术实现方法 |
4.3 基于Simulink的I/O接口图形化实现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5.1 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系统结构设计 |
5.2 系统主要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5.2.1 主程序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
5.2.2 仿真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
5.2.3 数据存储与实时显示的设计与实现 |
5.2.4 参数设置的设计与实现 |
5.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原型系统的测试与应用 |
6.1 系统功能测试 |
6.1.1 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原型系统功能测试 |
6.1.2 基于S函数的I/O接口图形化使用测试 |
6.2 系统性能测试 |
6.3 系统的实际应用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S函数封装接口板卡实时驱动程序图形化模板 |
(6)WindowsNT系统下多任务间进程通讯的研究和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
1.4 作者的主要工作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WindowsNT 多任务机制与进程间通信 |
2.1 Windows 编程环境 |
2.1.1 Windows 编程条件 |
2.1.2 WindowsNT 的特点 |
2.1.3 Windows 的内存结构与内存管理 |
2.1.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2.2 多任务 |
2.2.1 协同式多任务 |
2.2.2 抢占式多任务处理 |
2.3 进程间通信 |
2.3.1 剪贴板 |
2.3.2 文件映射 |
2.3.3 管道方式 |
2.3.4 邮件槽 |
2.3.5 动态数据交换(DDE) |
2.3.6 对象连接与嵌入 |
2.3.7 共享内存区 |
2.3.8 套接字 |
2.3.9 动态链接库(DLL) |
2.3.10 远程过程调用(RPC)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多任务的控制以及方法 |
3.1 进程与线程的概念 |
3.2 建立和中止多任务 |
3.2.1 进程的创建 |
3.2.2 进程的终止 |
3.2.3 线程的创建 |
3.2.4 线程的结束 |
3.3 多任务中线程的同步 |
3.3.1 等待函数 |
3.3.2 事件内核对象 |
3.3.3 信标内核对象 |
3.3.4 互斥对象内核对象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多任务间数据共享控制 |
4.1 数据共享的方法 |
4.2 动态链接库 |
4.2.1 动态链接库的工作原理 |
4.2.2 DLL 的调用方式 |
4.2.3 DLL 的建立 |
4.2.4 DLL 的调用 |
4.2.6 使用DLL 通信的方法 |
4.2.7 使用DLL 通信的实例 |
4.2.8 DLL 程序的调试 |
4.3 小结 |
第五章 WindowsNT 下实时动态模拟环境测试报告 |
5.1 WindowsNT 系统下实时多任务 |
5.2 WindowsNT 系统下实时多任务中线程的调度 |
5.2.1 暂停和恢复多任务中线程的运行 |
5.2.2 多任务中线程之间的转换 |
5.2.3 线程的优先级 |
5.3 WindowsNT 系统下多任务共享数据 |
5.3.1 共享数据的初始化变量 |
5.3.2 多个任务共同使用动态链接库 |
5.3.3 多任务下不同语言的通讯 |
5.4 WindowsNT 系统下实时动态模拟环境介绍 |
5.5 软硬件环境 |
5.6 性能测试报告 |
5.6.1 数据共享的测试 |
5.6.2 进程调度调试 |
5.6.3 部分源代码 |
5.6.4 各个运行界面 |
5.7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遥感图像实时多模式显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遥感技术发展概述 |
1.2 卫星遥感地面接收处理系统概述 |
1.3 卫星遥感实时快视的需求分析 |
1.4 本文结构安排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结构安排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遥感快视软件总体设计 |
2.1 遥感图像快视系统概述 |
2.1.1 遥感图像快视系统硬件构成 |
2.1.2 遥感图像快视系统软件构成 |
2.2 快视终端软件设计 |
2.2.1 软件设计开发规范 |
2.2.2 快视终端软件需求分析 |
2.2.3 模块化、层次化软件设计 |
2.2.4 软件设计关键问题分析 |
2.2.5 运行平台和开发工具 |
2.3 小结 |
第3章 遥感图像实时多模式显示关键技术研究 |
3.1 遥感图像实时多模式显示关键技术分析 |
3.2 高效网络数传-Winsock 网络技术 |
3.2.1 Winsock 概述 |
3.2.2 协议选择 |
3.2.3 基于winsock2 的程序设计 |
3.3 实时多模式显示-DirectDraw 显示技术 |
3.3.1 实时多模式显示技术分析 |
3.3.2 DirectX 概述 |
3.3.3 DirectDraw 原理概述 |
3.3.4 多模式显示方法 |
3.3.5 多屏拼接显示方法 |
3.3.6 调色板技术 |
3.3.7 显示控速研究 |
3.3.8 异步多通道图像显示研究 |
3.4 嵌入式实时处理系统和 Windows 非实时系统的软接口设计- Windows 多线程技术 |
3.4.1 Windows 多线程技术概述 |
3.4.2 嵌入式实时处理系统和Windows 非实时系统软接口设计 |
3.4.3 遥感图像实时多模式显示软件多线程控制设计 |
3.5 小结 |
第4章 遥感图像实时多模式显示软件实现 |
4.1 遥感图像实时多模式显示软件结构 |
4.2 快视终端工作流程 |
4.2.1 实时快视流程设计 |
4.2.2 系统监控流程 |
4.3 遥感图像实时多模式显示软件模块设计 |
4.3.1 网络通信类设计 |
4.3.2 多模式显示类设计 |
4.3.3 FIFO 控制类设计 |
4.3.4 线程类设计 |
4.4 遥感图像实时多模式显示软件界面设计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基于RTX和LabVIEW的实时多任务测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Windows 实时性不足及其改进 |
1.2.2 采用LabVIEW 开发测控系统的优势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2 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 |
2.1 RTX 简介 |
2.1.1 RTX 的结构 |
2.1.2 深入RTX |
2.1.3 RTX 的中断延迟 |
2.1.4 RTX 的工具和应用程序 |
2.2 LabVIEW 简介 |
2.2.1 LabVIEW 的特点 |
2.2.2 LabVIEW 的外部接口 |
2.2.3 LabVIEW 的多线程 |
2.2.4 LabVIEW 的运行控制技术 |
2.2.5 LabVIEW 的网络通信 |
2.2.6 SQL 与数据库访问 |
3 实时多任务测控系统方案设计 |
3.1 实时多任务测控系统概述 |
3.1.1 多任务 |
3.1.2 任务的实时调度 |
3.1.3 实时调度的算法 |
3.2 系统中的进程和线程管理 |
3.2.1 运行在RTSS 下的进程 |
3.2.2 运行在RTSS 下的线程 |
3.2.3 系统的内存管理 |
3.3 系统的硬件平台 |
3.4 系统的任务 |
3.4.1 系统任务构成 |
3.4.2 系统任务的划分 |
3.4.3 系统任务的调度 |
3.4.4 任务间的通讯 |
3.5 本章小结 |
4 实时多任务测控系统的实现 |
4.1 系统软件的总体结构 |
4.2 RTX 下的程序设计 |
4.2.1 运用Visual Studio 建立应用程序 |
4.2.2 运用RTX 应用程序开发向导开发程序和动态链接库 |
4.2.3 运用RTX 的Makefile 开发应用程序和动态链接库 |
4.2.4 调试RTSS 程序 |
4.2.5 RTX 下的API |
4.3 实时部分程序设计 |
4.3.1 实时任务主程序设计 |
4.3.2 实时子任务程序设计 |
4.4 非实时部分程序设计 |
4.4.1 进程间通信程序设计 |
4.4.2 CIN 节点的调用 |
4.4.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4.4 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
4.4.5 任务优先级设置 |
4.5 系统实时性能检验 |
4.5.1 Platform Evaluator 简介 |
4.5.2 系统性能测试 |
4.5.3 数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基于COM+的远程数据传输和信息处理的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组件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总体思路 |
第2章 远程数据传输方案的选取 |
2.1 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
2.2 传统SOCKET通讯 |
2.2.1 TCP/IP协议族和网络通讯方式 |
2.2.2 Socket套接字 |
2.3 基于DCOM分布式组件技术的远程数据传输方案 |
2.3.1 DCOM技术分析 |
2.3.2 基于DCOM技术的远程数据传输设计 |
2.3.3 DCOM通讯与Socket通讯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层分布式模型和组件模型及运行机制 |
3.1 多层分布式模型 |
3.1.1 分布式计算模型的比较 |
3.1.2 基于Windows DNA分布式体系结构 |
3.1.3 基于COM+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 |
3.2 COM组件模型与运行机制 |
3.2.1 微软的组件对象模型 |
3.2.2 COM的进程和线程模型 |
3.2.3 COM运行机制与注册表 |
3.2.4 COM特性 |
3.3 DCOM模型与运行机制 |
3.3.1 DCOM模型 |
3.3.2 RPC机制 |
3.4 COM+组件模型及运行机制 |
3.4.1 COM和COM+ |
3.4.2 COM+和Windows DNA |
3.4.3 COM+系统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
4.1 多线程技术 |
4.1.1 进程和线程 |
4.1.2 多线程的实现 |
4.2 实时数据库系统 |
4.2.1 实时数据库模型 |
4.2.2 实时数据库的事务 |
4.2.3 实时内存数据库技术 |
4.3 数据库访问方案的选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远程数据传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5.1.1 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 |
5.1.2 系统的运行环境 |
5.1.3 系统主要功能的特性分析 |
5.2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5.2.1 数据库的建立原则 |
5.2.2 组态数据库的功能和结构设计 |
5.2.3 实时数据库的数据对象的建模 |
5.2.4 基于ADO的历史数据库交互 |
5.3 系统中间件的设计 |
5.3.1 实时数据处理组件的设计 |
5.3.2 远程数据传输组件的设计 |
5.4 系统客户端设计 |
5.4.1 客户端的界面设计 |
5.4.2 客户端的实现 |
5.5 组件服务在系统中的应用 |
5.5.1 为组件服务配置系统 |
5.5.2 安装COM+应用程序 |
5.5.3 管理应用程序安全设置 |
5.5.4 管理分布式事务 |
5.5.5 管理排队组件 |
5.6 远程数据传输监控系统测试 |
5.6.1 试验步骤及运行结果 |
5.6.2 试验中的问题及解决 |
5.6.3 试验结论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精密离心机主轴的实时重复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离心机发展概述 |
1.3 精密离心机速率波动问题 |
1.4 重复控制 |
1.5 RTX 实时软件的特点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波动力矩研究 |
2.1 无刷直流电机及齿槽力矩 |
2.2 电磁波动力矩机理分析 |
2.3 波动力矩的干扰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复控制理论 |
3.1 重复控制器基本思想 |
3.2 重复控制器结构及功能 |
3.2.1 重复控制器的内模 |
3.2.2 重复控制器的前馈环节 |
3.3 重复控制器系统的性能分析 |
3.3.1 稳定性分析 |
3.3.2 稳态跟踪性能 |
3.3.3 干扰抑制 |
3.3.4 鲁棒稳定性 |
3.4 重复控制系统设计 |
3.5 试验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RTX 的系统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实时操作系统的基本要求 |
4.2 Windows NT 操作系统 |
4.3 RTX 实时子系统 |
4.4 Windows NT 与RTX 实时性能测试比较 |
4.5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5.1 实时环境的架设 |
4.5.2 软件结构的描述 |
4.5.3 软件用户界面及RTX 程序流程 |
4.5.4 通信层及其实现 |
4.5.5 RTX 环境下的数据采集 |
4.6 实时系统的编译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Windows NT下多线程网间实时通信程序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RM DS-5平台设计Thread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D]. 郭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基于SCA的射频收发模块软件设计[D]. 李政.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技术研究[D]. 郑国镇.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4]高性能计算云环境下GPU并行计算技术及应用研究[D]. 吕相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07)
- [5]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单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1)
- [6]WindowsNT系统下多任务间进程通讯的研究和模拟[D]. 刘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 [7]遥感图像实时多模式显示技术研究[D]. 远远. 电子科技大学, 2008(11)
- [8]基于RTX和LabVIEW的实时多任务测控系统的研究[D]. 宫厚良. 重庆大学, 2008(06)
- [9]基于COM+的远程数据传输和信息处理的应用技术研究[D]. 朴星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 [10]精密离心机主轴的实时重复控制系统研究[D]. 陈云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