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种肝移植中补体作用及抑制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李婷[1](2020)在《肝脏异种移植后CD47-SIRPα不兼容介导血细胞吞噬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临床肝移植的成功开展,为肝脏疾病的外科治疗开启了新的篇章。目前肝移植已经成为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急性爆发性肝衰竭、肝细胞癌、肝门部胆管癌和一些代谢性疾病的最佳选择。随着手术技术和免疫抑制剂的不断进步,肝移植的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可能的受益人群也在不断的增加,伴随而来的便是日益凸显的供体短缺问题。虽然活体肝移植、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和其他一些边缘供肝的应用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供体短缺带来的压力,然而由于数量有限并且会增加潜在的并发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最实用和有效的解决方法便是异种移植。猪由于其器官大小及生理特点与人类类似并且具有良好的繁殖特性,基因修饰的可行性等优势成为了理想的异种供器官来源。然而相比于非灵长类哺乳动物而言,显然猪与人的亲缘性更远,因此需要更大程度的基因修饰。识别可能获益的遗传表位靶点并辨别其可能的作用对于转基因猪遗传修饰表位的筛选显得至关重要。随着各种转基因猪的不断问世,猪器官异种移植取得了重大进展,异位猪心脏异种移植和肾异种移植分别达到了 945天和435天的生存记录。然而,异种的猪肝脏移植存活时间却仍然无法突破一个月。原因虽然尚不十分明确,但是与凝血功能失调特别是严重的血小板丢失导致的致命出血密切相关。此外,贫血的发生被认为也与肝脏异种移植相关。目前认为异种肝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含以下两点:(1)猪内皮细胞与灵长类动物的血小板之间的细胞表面受体-配体相互作用不协调;(2)猪肝内皮抗原天然抗体的存在,导致内皮细胞活化。其中,脱唾液酸蛋白受体-1(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1,ASGR1)和 CD11b/CD18(MAC-1)的作用较为明确。同样,猪肝脏的吞噬细胞可以参与人红细胞的吞噬作用。学界普遍认为CD47-信号调节蛋白α(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α,SIRPα)信号通路通过识别自我与非我调节吞噬反应,在体外的吞噬实验和体内的细胞移植实验中可介导排斥反应,可能参与了异种肝移植后的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的发生,但一直缺乏有力的器官水平的证据。研究目的:通过小鼠肝移植模型及大鼠-小鼠异种肝移植模型,探索CD47-SIRPα不兼容在肝脏移植器官水平对血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从而为转基因猪遗传修饰的表位筛选提供可靠的依据。实验方法:(1)通过完善技术细节和优化非技术细节构建出成熟稳定可靠的小鼠肝移植模型。(2)利用小鼠肝移植模型,探究在同种同基因肝移植后,CD47-SIRPα不兼容对外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41荧光信号的变化以及与F4/80的共定位现象。(3)构建大鼠-小鼠异种肝脏移植模型,通过组织学检查、ALT检测及流式细胞技术,确定其存在排斥反应及产生的排斥反应类型。(4)使用大鼠-小鼠肝脏异种移植模型,探究在异种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环境下,CD47-SIRPα不兼容对外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小板活化的情况。结果:(1)通过优化选择小鼠品系及胆道支架,小鼠原位肝移植的远期预后可以达到2周、1个月及3个月100%、80%及80%的生存率。(2)同种同基因肝移植模型后,野生型(wild-type,WT)肝脏移植后,与WT受体小鼠相比,CD47KO小鼠的红细胞计数无明显下降,血小板计数术后第1天(Postoperative day 1,POD1)和POD5有轻度下降。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D41荧光信号无明显增加,且与F4/80无共定位现象。(3)选用未脱乳与受体小鼠体重相仿的F344大鼠构建大鼠-小鼠异种肝移植模型,组织学检查和ALT检测证实存在严重的排斥反应。流式检测证实主要的浸润细胞为CD8+T细胞,且T细胞的免疫表型从幼稚的和中枢记忆T细胞向效应型记忆T细胞大量转化。(4)利用大鼠-小鼠异种肝移植模型,F344肝脏移植后,与WT受体小鼠相比,CD47KO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变化并没有显着差异。两组的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并且活化的血小板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1)小鼠品系和胆道支架的选择制约至小鼠原位肝移植的远期预后。(2)同基因小鼠肝脏移植后,CD47-SIRPα不兼容不能介导肝脏对血细胞的吞噬作用。(3)大鼠-小鼠异种肝移植后产生的排斥反应主要是由CD8+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4)大鼠-小鼠异种肝移植后,CD47-SIRPα不兼容亦不能介导肝脏对血细胞的吞噬作用。
张玄,李霄,王权成,张虹,白鸽,陶开山,窦科峰[2](2018)在《猪-猴肝移植中的凝血调节障碍问题》文中提出异种器官移植是未来解决同种器官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猪被认为是最佳异种器官供体。随着α-1,3-半乳糖转移酶敲除(α-1,3-galactosyltransferase gene knockout, GTKO)猪的逐渐人源化改造,以及新型共刺激信号阻断剂进入临床前试验阶段,异种移植的免疫学屏障正不断被攻克,临床异种器官移植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与心脏、肾脏移植相比,异种肝移植不仅存在
陈鹏飞,聂惠蓉,戴一凡,蔡志明,牟丽莎[3](2017)在《基因修饰猪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有效手段,但供器官严重匮乏已成为器官移植发展的最大障碍,异种器官移植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新思路。猪在遗传学、解剖学及生理特性等方面与人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被认为是异种器官移植最理想的供体来源。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基因修饰猪在异种器官移植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基因修饰猪在猪-灵长类动物异种器官移植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
李亚光[4](2017)在《来氟米特延长大鼠—小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物生存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异种移植是解决器官移植供体短缺问题的有效手段。在解决了超急性排斥反应之后,目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AVR)及细胞性排斥反应(CMR)的发生成为了异种移植应用于临床的最大免疫学障碍。因此,建立具有典型AVR及CMR表现的小动物异种移植模型,并在该模型基础上研究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LEF)的作用机制十分重要。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如下:1.首次运用套管法建立小鼠为受体的异种心脏移植模型2.比较以BALB/c及以C57BL/6小鼠为受体的两种模型的典型免疫排斥机制3.探究来氟米特对以上两种模型中典型免疫排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首先运用套管法建立Lewis大鼠——小鼠为受体的异种心脏移植模型,并进行初步评估,要点如下:(1)供体大鼠最佳体重范围18—25g,个例不可超过30g。(2)供心在升主动脉根部,常见有一上行并汇入左上腔静脉的细小分支,在分离时需将其电凝或结扎,以免术后难止性出血。(3)供心大鼠升主动脉内膜脆弱,且与血管其它层结合疏松易损伤,故全身肝素化时选择从供体胸主动脉以免损伤动脉内膜。稳定建模后,将BALB/c及C57BL/6两种受体的小鼠各分成三组:其中,阳性对照组单纯移植而不用药物处理,来氟米特处理组用LEF 30mg/kg/d腹腔注射干预。两受体分别在阳性组供心完全排斥当天取样,做移植物病理分析,并使用流式细胞数术对受体血清抗体,T细胞、B细胞及Tfh细胞进行分析。结果:稳定期建模发现,Lewis——BALB/c移植组平均生存期为4.3±0.8天(n=6),LEF给药组生存期最长可达15天,而Lewis——C57BL/6移植组平均生存期为11.7±2.4天(n=6),LEF给药组生存期最长可达25天。HE分析发现,Lewis——BALB/c阳性对照组供心表现为典型AVR表现,Lewis——C57BL/6阳性对照组供心表现为AVR+CMR混合型表现。两组相应的用药处理组AVR表现大大减轻。BALB/c为受体移植组移植后第4天,B6为受体移植组移植后第9天取样FCS分析发现,BALB/c组阳性组血清IgG1、IgG2a、IgM水平相比于空白组及给药组明显上升,给药组及空白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使用套管法可以成功建立小鼠为受体的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BALB/c受体中移植物表现出典型AVR排斥反应,而C57BL/6受体中移植物表现为AVR+CMR混合型排斥反应。2.来氟米特主要通过抑制AVR显着延长异种移植物生存期,该作用主要与抑制模型受体血清中IgG1、IgG2a和IgM的水平有关。
霍海龙[5](2016)在《版纳微型猪近交系5个潜在相关猪→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器官移植治疗疾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供体器官严重缺乏,器官衰竭患者多因无法及时得到供体器官而死亡。异种器官移植已成为目前科学界和医学界公认的解决供体器官短缺的有效途径,猪已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非人灵长类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猪→人异种器官移植的主要屏障是超急性排斥反应(HAR),α1,3半乳糖(α1,3Gal)是引起HAR的主要抗原。临床上将清除了 α1,3Gal的猪器官移植给狒狒,仍会发生排斥反应,提示在猪体内还存在其他非α1,3Gal异种抗原。为了早日实现猪→人异种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广大医学和科研工作者把目光转向了非α1,3Gal基因的挖掘和功能研究。本试验以有望成为猪→人异种器官移植良好供体的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MI)为研究材料,以与猪→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潜在相关的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MT2等5个非α1,3Gal基因为候选基因,从分子、蛋白、细胞水平同时入手,验证这5个基因与猪→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相关性。首先从mRNA水平分离并鉴定这些基因的完全CDS编码区序列,并进行免疫相关多组织转录表达水平的qPCR检测分析,获得其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然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对相同组织进行验证,获得其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构建目的基因和绿色荧光报告基因GFP的融合表达载体,转染示踪进行细胞水平的验证;并对相关蛋白质进行基本信息、特征信息、结构域、功能位点、高级结构等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猪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基因的全长CDS序列分别为1734 bp、1590 bp、894 bp、861 bp、1509 bp,并提交到GenBank获得了认证。qPCR分析和Western Blot验证表明CMAH mRNA和OXSR1 mRNA均在颌下腺组织中表达最高;CD80 mRNA在脾组织中表达最高;ASGR1 mRNA在肝脏中特异表达,在其它组织中不表达;B4GALNT2 mRNA在扁桃体中表达最高;揭示同一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基因在相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现象,也说明基因主要在哪些组织发挥重要的功能,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线索,这些重要组织将是我们后续研究该基因功能以及进行基因敲除和基因修饰研究的靶组织。构建了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AcGFP1真核融合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猪肾上皮PK15细胞进行瞬时表达,均检测到了绿色荧光表达。在此基础上为了研究这些猪的基因与人免疫排斥反应的相关性,将这些真核融合表达载体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表达,均检测到了稳定表达的绿色荧光,表明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基因与猪→人异种器官免疫排斥反应相关。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在猪→人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为深入了解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相关功能性质,我们对相应蛋白质进行了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分子式、分子量、等电点、消光系数、半衰期、原子组成、不稳定系数、脂肪指数、亲水系数等蛋白质基本信息;疏水性、跨膜结构、卷曲螺旋、信号肽、固有无序性、亮氨酸富集的核输出信号、亚细胞定位等蛋白质的特征信息;结构域和功能位点(磷酸化和糖基化);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等。这些蛋白质的基本信息、特征信息、结构域、功能位点以及高级结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 5个蛋白质的进一步功能研究和验证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下一步进行猪→人异种器官免疫排斥反应相关基因的联合敲除和基因修饰提供了参考数据。本研究填补了猪→人异种器官移植非超急性排斥反应α1,3Gal基因研究之外的空白,本研究结果可为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猪→人异种器官移植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同时也为促进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窦科峰,纪洪辰[6](2016)在《异种肝移植的研究和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同种移植面临供体器官严重短缺问题,使用动物器官桥接或替代人类器官的异种移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手段,也是移植研究的热点[1]。目前,异种肾移植的受体最长存活时间达到90 d,异种异位心脏移植的供体器官存活长达945 d,微囊化胰岛细胞在受体体内存活830 d,并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可有效调节受体血糖[2]。但是,异种肝移植受体最长存活时间仅为15 d,其面临的主要
魏静[7](2016)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种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是解决临床器官供体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猪被认为是人类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然而,猪器官应用于人类器官移植方面却面临着多种排斥反应。将猪的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0α-1,3GT)敲除及转人补体调节蛋白CD46能基本克服超急性排斥,但是仍然存在急性血管排斥反应和凝血紊乱等问题,其中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介导放大免疫排斥反应及凝血功能紊乱的重要环节。在猪到狒狒的肝移植中发现,受体在术后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性内出血,初步发现血小板的减少与肝脏中肝窦内皮细胞的吞噬有关。本研究分离培养了猪主动脉内皮细胞(Porcine arterial endothelial cell, pAEC)和猪肝窦内皮细胞(Porcine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pLSEC)建立了猪肝窦内皮细胞分离纯化的方法,为在体外研究异种移植免疫排斥奠定了基础。利用课题组创建GGTA1、ASGR1、CMAH基因敲除的和转入hCD46、hTBM基因的异种移植小型猪,分离培养pAEC和pLSEC,并对GGTA1、ASGR1、 CMAH、hCD46在内皮细胞的表达进行流式分析。利用FITC-CD31流式细胞分析pAEC和pLSEC的纯度,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pLSEC窗孔结构,免疫荧光法检测pAEC、pLSEC摄取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的内吞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 qRT-PCR)检测pLSEC、pAEC、猪耳成纤维细胞(Porcine ear fibroblast cell, pEFC)的CD31、CD146、Ⅷ因子、vWF因子的表达。采用端粒酶的逆转录的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atase of human, hTERT)对pAEC进行永生化。流式细胞术对多基因修饰猪的相关基因GGTA1、ASGR1、CMAH、hCD46在内皮细胞上的表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分离培养的pAEC呈典型的内皮细胞形态,铺路石样排列,生长状态良好;pAEC吸收Dil-Ac-LDL,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培养第3代的pAEC表达CD31的纯度高达99.8%。(2)利用CD31作为肝窦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记来分离猪肝窦内皮细胞,得到的pLSEC呈内皮细胞的典型形态,铺路石样排列,具有标志性的窗孔结构;pLSEC具有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的内吞功能;培养第3代的pLSEC表达CD31高达96.3%,说明pLSEC传代培养的稳定性高、纯度达96.3%。pLSEC表达肝窦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记分子CD146、Ⅷ因子、vWF, pLSEC表达CD31、CD 146、Ⅷ因子、vWF表达量显着高于pAEC和猪耳成纤维细胞(Porcine ear fibroblast cell, pEFC)。(3)质粒pCI-neo-hTERT电转染pAEC后,细胞已传代至第14代,pAEC永生化后保持了正常的血管内皮的生物学特性。(4)通过流式细胞术对GGTA1、ASGR1、CMAH基因敲除和转入hCD46基因的用于异种移植的小型猪基因在内皮细胞的表达进行分析,表明多基因修饰猪的无GGTA1、ASGR1、CMAH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hCD46基因修饰猪表达hCD46蛋白。总之,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多种基因修饰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利用CD31来纯化pAEC,同时转入pCI-neo-hTERT,得到永生化的pAECo确定了CD31可作为分离纯化pLSEC的特异性标记分子。pAEC和pLSEC为研究非Gal抗原以及肝窦内皮细胞对血小板吞噬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利用流式细胞分析的方法对多基因修饰猪的GGTA1、ASGR1、CMAH基因敲除和hCD46基因转入进行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定多基因修饰猪的方法。
窦科峰,李霄,陶开山[8](2013)在《异种肝移植凝血功能调节障碍的免疫生物学机制》文中指出器官短缺是目前困扰移植医学发展的主要难题。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的数据显示,至2012年4月,共有110000例患者在等待捐献器官,而其中肝病患者就有17 000例[1]。我国器官短缺形势则更为严峻,每年等待移植的患者有150万人,仅能实施1万例移植[2-3],有30万人因缺乏供肝而死亡。开展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用动物器官桥接甚至代替人体器官进行移植,是解决供者器官短缺的有效途径[4]。猪是当前公认的可能用于人类的异种移植合适供者,其
丁利民[9](2011)在《异种胰岛细胞分离及生物活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鱼纲(罗非鱼)、爬行纲(中华鳖)动物胰岛细胞分离、提取的方法及功能评价,为临床胰岛移植探索新的供体来源。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分离罗非鱼、中华鳖胰岛细胞,光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台盼蓝染色流检测细胞存活率;双硫腙(DTZ)染色,镜下计算分离胰岛的纯度;采用含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液等培养胰岛细胞,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细胞,ELISA法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分离的罗非鱼、中华鳖胰岛细胞活度均大于90%,分离物中胰岛纯度均大于80%,罗非鱼、中华鳖胰岛细胞在体外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具有明确的生物学反应,并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胰岛素的产生也相应增加;二者胰岛细胞在同一时间组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产生胰岛素具有量效关系(P<0.05),不同时间组间对同一浓度的葡萄糖刺激产生胰岛素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胶原酶消化分离罗非鱼、中华鳖胰岛细胞的方法可行,胰岛细胞在体外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产生胰岛素并具有正相关;中华鳖胰岛细胞在相似条件下分泌胰岛素显着高于罗非鱼胰岛细胞,这体现了爬行纲动物胰岛较之鱼纲动物胰岛在生物进化上更高级,其为鱼纲、爬行纲与哺乳纲动物之间的胰岛细胞移植奠定了实验基础。
丁利民,时军[10](2010)在《异种肝移植的排斥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利用,同种异体肝移植已获得显着成效,但由于人类供肝短缺,肝移植界重新认识异种肝移植的价值,目前认为猪是较理想的异种供肝来源。目的:以猪为例着重探讨异种肝移植中的主要免疫障碍(超急性排斥、急性血管性排斥、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以及克服排斥策略、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人为第一作者,检索文献时限为1994/2010,检索数据库为SPRINGER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liver transplantation,xenograft,immune rejection,mechanism",中文检索词为"肝移植,异种供肝,免疫排斥,免疫耐受,机制"。纳入与异种肝移植中的主要免疫障碍以及克服排斥策略、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相关度较高、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研究和综述文献,排除重复研究。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205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29篇文献被选用(中文2篇,英文27篇)。结果提示克服异种肝移植中出现的免疫障碍以及探索抗排斥策略、诱导免疫耐受等是异种肝移植临床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随着对异种肝移植排斥反应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新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利用等,异种肝移植有可能成为一个解决目前供肝短缺的重要途径。
二、异种肝移植中补体作用及抑制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种肝移植中补体作用及抑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肝脏异种移植后CD47-SIRPα不兼容介导血细胞吞噬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肝脏移植 |
1.1.1 肝脏移植的概况 |
1.1.2 肝脏移植发展面临的难题 |
1.2 肝脏异种移植 |
1.2.1 肝脏异种移植供体选择 |
1.2.2 转基因猪与肝脏异种移植 |
1.2.3 肝脏异种移植的瓶颈 |
1.3 肝脏异种移植血小板减少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3.1 体内移植模型 |
1.3.2 体外灌注模型 |
1.3.3 体外实验 |
1.4 CD47-SIRPA信号通路与异种移植 |
1.4.1 CD47-SIRPα信号通路 |
1.4.2 CD47-SIRP α信号通路维持血细胞稳态 |
1.4.3 CD47-SIRP α信号通路参与肿瘤发生发展 |
1.4.4 CD47-SIRP α信号通路介导异种细胞移植排斥 |
1.4.5 CD47-SIRP α信号通路与异种器官移植 |
1.5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
第2章 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主要实验设备 |
2.2.3 主要手术器械和材料 |
2.2.4 主要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手术前准备 |
2.3.2 供体手术(图2.1) |
2.3.3 供肝修整(图2.2) |
2.3.4 受体手术 |
2.3.5 术后管理 |
2.3.6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 |
2.3.7 统计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无肝期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 |
2.4.2 手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
2.4.3 小鼠品系及胆道支架是小鼠肝移植术后远期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 |
2.4.4 通过优化供体品系及胆道支架达到满意的远期预后 |
2.5 讨论 |
第3章 肝脏器官移植后CD47-SIRPA不兼容介导血细胞吞噬的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动物 |
3.2.2 主要实验设备 |
3.2.3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小鼠血小板及红细胞CD47表达检测 |
3.3.2 小鼠原位肝移植 |
3.3.3 红细胞计数 |
3.3.4 血小板计数 |
3.3.5 肝脏组织获取及固定 |
3.3.6 免疫荧光 |
3.3.7 HE染色 |
3.3.8 统计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肝脏移植后,CD47-SIRP α不兼容不能诱发贫血及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
3.4.2 肝脏移植后,CD47-SIRP α不兼容产生的血小板减低不影响小鼠的存活 |
3.4.3 肝脏移植后,CD47-SIRP α不兼容不能诱发肝脏吞噬血小板 |
3.5 讨论 |
第4章 异种肝脏移植后CD47-SIRP A不兼容介导血细胞吞噬的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动物 |
4.2.2 主要实验设备 |
4.2.3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
4.2.4 主要的流式检测抗体 |
4.3 实验方法 |
4.3.1 小鼠血小板及红细胞CD47表达检测 |
4.3.2 大鼠-小鼠异种原位肝移植 |
4.3.3 红细胞计数 |
4.3.4 血小板计数 |
4.3.5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
4.3.6 小鼠血清分离 |
4.3.7 移植肝非实质细胞分离 |
4.3.8 小鼠脾脏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4.3.9 血小板流式检测 |
4.3.10 PBMC、脾脏单细胞悬液、肝非实质细胞流式细胞检测 |
4.3.11 HE染色 |
4.3.12 小鼠谷丙转氨酶(ALT)检测 |
4.3.13 统计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大鼠-小鼠异种原位肝移植可作为异种肝移植的小动物模型 |
4.4.2 大鼠-小鼠异种原位肝移植术后产生强烈的排斥反应 |
4.4.3 大鼠-小鼠异种肝移植后排斥反应主要为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
4.4.4 大鼠-小鼠异种肝移植后CD47-SIRP α不兼容对血细胞的吞噬作用 |
4.5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成绩 |
致谢 |
(2)猪-猴肝移植中的凝血调节障碍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猪-猴肝移植时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紊乱 |
2 猪-猴肝移植凝血功能紊乱病理特征 |
3 丢失血小板的去向:聚集、激活或吞噬? |
3.1 体内肝移植研究: |
3.2 离体血液灌注研究: |
3.3 体外细胞干预研究: |
4 凝血障碍相关干预方案 |
4.1 信号调节蛋白α (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α, SIRPα) -CD47: |
4.2 血栓调节蛋白 (thrombomodulin, TM) : |
4.3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 : |
4.4 三磷酸腺苷二磷酸水解酶-1 (CD39) /胞外核苷酸酶 (CD73) : |
4.5 von Willebrand因子 (vWF) : |
4.6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human prothrombin concentrate complex, h PCC) : |
5 小结 |
(3)基因修饰猪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因编辑技术 |
2 基因修饰猪的构建 |
3 基因修饰猪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研究与应用 |
3.1 肾移植 |
3.2 肝移植 |
3.3 心脏移植 |
3.4 胰岛移植 |
3.5 角膜移植 |
4 展望 |
(4)来氟米特延长大鼠—小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物生存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器官移植概述 |
1.1.1 器官移植简史 |
1.1.2 器官供体短缺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
1.2 异种移植 |
1.2.1 异种移植发展简史 |
1.2.2 异种移植供体的选择 |
1.2.3 异种移植的基础研究及使用模型 |
1.2.4 啮齿动物异种心脏移植模型及免疫排斥反应 |
1.2.5 小鼠为受体的异种心脏移植模型优势及制作方法概述 |
1.3 异种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及常用免疫抑制剂 |
1.3.1 异种移植排斥反应及可能机制 |
1.3.2 异种移植免疫调节策略 |
1.3.3 异种移植常见免疫抑制剂及作用机制 |
1.4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内容、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仪器及手术器械 |
2.1.3 实验试剂 |
2.2 研究方法 |
2.2.1 大鼠—小鼠异种心脏移植模型的制作 |
2.2.2 组织学实验 |
2.2.3 细胞免疫学实验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一部分 大鼠——小鼠异种颈部心脏移植套管法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排斥机制初探究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大鼠—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套管法模型制作高重复率的关键 |
3.1.1 模型制作的关键点 |
3.1.2 模型高重复率与供受体鼠体重差的关系 |
3.2 大鼠——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套管法模型的免疫排斥机制探究 |
3.2.1 大鼠—小鼠异种心脏移植物生存期分析 |
3.2.2 大鼠—小鼠异种心脏移植物病理学分析 |
3.2.3 大鼠—小鼠异种心脏移植受体T细胞总群及B细胞总群变化情况 |
3.2.4 大鼠—小鼠异种心脏移植受体Tfh细胞的变化情况 |
3.2.5 大鼠—小鼠异种心脏移植受体血清抗体的变化情况 |
3.3 本部分结果小结 |
第二部分 来氟米特对小鼠为受体的异种心脏移植模型移植物生存期的影响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来氟米特对小鼠为受体的异种心脏移植作用研究 |
4.1.1 来氟米特对小鼠为受体的异种心脏移植物生存期的影响 |
4.1.2 来氟米特对小鼠为受体的异种心脏移植物病理学特征影响 |
4.1.3 来氟米特对小鼠受体的T细胞总群及B细胞总群的影响 |
4.1.4 来氟米特对小鼠受体血清抗体的影响 |
4.1.5 来氟米特减轻移植物内特异性抗体的浸润程度 |
4.2 本部分结果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5)版纳微型猪近交系5个潜在相关猪→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1 引言 |
1.1 器官移植简介 |
1.2 供临床移植的器官供体严重缺乏 |
1.3 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的选择 |
1.4 异种器官移植概况 |
1.5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MI)是潜在的猪→人异种器官移植供体 |
1.6 猪→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相关基因简介 |
1.6.1 猪胞苷磷酸-N-乙酰神经氨酸羟化酶(CMAH)基因研究进展 |
1.6.2 猪氧化应激反应1(OXSR1)基因研究进展 |
1.6.3 猪共刺激因子CD80 (CD80)基因研究进展 |
1.6.4 肝脏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1(ASGR1)基因研究进展 |
1.6.5 β1,4-N-乙酰半乳糖氨基转移酶2(B4GALNT2)基因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生物材料 |
2.1.2 购买试剂 |
2.1.2.1 RNA分析所需试剂 |
2.1.2.2 蛋白分析所需试剂 |
2.1.2.3 真核表达试剂 |
2.1.3 试剂配制 |
2.1.3.1 RNA分析试剂 |
2.1.3.2 蛋白分析试剂 |
2.1.3.3 真核表达试剂 |
2.1.4 仪器 |
2.2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 |
2.2.1 材料 |
2.2.2 组织总RNA的提取和制备 |
2.2.3 组织总RNA质量和完整性检测 |
2.2.4 cDNA第一链合成 |
2.2.5 设计并合成PCR引物 |
2.2.6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
2.2.7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 |
2.2.8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与pMD18-T克隆载体连接 |
2.2.9 连接产物的转化、鉴定、质粒提取和序列测定 |
2.3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基因的表达研究 |
2.3.1 qPCR分析基因的多组织表达情况 |
2.3.1.1 引物设计 |
2.3.1.2 qPCR表达分析 |
2.3.2 Western Blot (WB)检测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蛋白的表达 |
2.3.2.1 组织总蛋白的提取 |
2.3.2.2 BCA法测总蛋白浓度 |
2.3.2.3 蛋白质变性 |
2.3.2.4 制作SDS-PAGE凝胶 |
2.3.2.5 Western Blot检测 |
2.3.3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真核表达分析 |
2.3.3.1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MT2真核表达引物设计 |
2.3.3.2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真核表达序列扩增 |
2.3.3.3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真核表达产物与pMD18-T重组克隆载体的构建 |
2.3.3.4 pIRES2-AcGFP1质粒的扩增、提取与保存 |
2.3.3.5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与pIRES2-AcGFP1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3.6 培养转染用猪肾上皮PK15细胞 |
2.3.3.7 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PK15细胞 |
2.3.3.8 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的PK15细胞中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
2.3.3.9 半定量PCR检测BMI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 mRNA表达量的差异 |
2.3.3.10 培养转染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
2.3.3.11 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HUYEC细胞 |
2.4 蛋白质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基因序列扩增与分析结果 |
3.1.1 组织总RNA检测结果 |
3.1.2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基因PCR扩增结果 |
3.1.3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
3.1.3.1 CMAH基因序列 |
3.1.3.2 OXSR1基因序列 |
3.1.3.3 CD80基因序列 |
3.1.3.4 ASGR1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
3.1.3.5 B4GALNT2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
3.2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 |
3.2.1 qPCR分析的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 mRNA多组织表达结果 |
3.2.1.1 qPCR分析的CMAH mRNA多组织表达结果 |
3.2.1.2 qPCR分析的OXSR1 mRNA多组织表达结果 |
3.2.1.3 qPCR分析的CD80 mRNA多组织表达结果 |
3.2.1.4 qPCR分析的ASGR1 mRNA多组织表达结果 |
3.2.1.5 qPCR分析的B4GALNT2 mRNA多组织表达结果 |
3.2.2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蛋白表达情况 |
3.2.2.1 BCA法测总蛋白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2.2 Western Blot分析BMI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蛋白表达情况 |
3.2.3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真核表达结果 |
3.2.3.1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真核表达序列扩增结果 |
3.2.3.2 pMD1 8-T-CMAH/OXSR1/CD80/ASGR1/B4GALNT2(真核表达序列)重组质粒菌液PCR和双酶切鉴定结果 |
3.2.3.3 pIRES2-AcGFP1质粒的鉴定 |
3.2.3.4 pIRES2-AcGFP1、pMD18-T-CMAH/OXSR1/CD80/ASGR1/B4GALNT2(真核表达序列)真核表达序列双酶切结果 |
3.2.3.5 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菌液PCR和双酶切鉴定结果 |
3.2.3.6 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
3.2.3.7 细胞总RNA电泳检测结果 |
3.2.3.8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细胞mRNA表达分析结果 |
3.3 CMAH、OXSR1、CD80、ASGR1和B4GALNT2蛋白质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1 CMAH蛋白质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1.1 CMAH蛋白质序列的基本信息分析 |
3.3.1.2 CMAH蛋白质序列的特征信息分析 |
3.3.1.3 CMAH蛋白质的结构域和功能位点分析 |
3.3.1.4 CMAH蛋白质结构分析 |
3.3.2 OXSR1蛋白质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2.1 OXSR1蛋白质序列的基本信息分析 |
3.3.2.2 OXSR1蛋白质序列的特征信息分析 |
3.3.2.3 OXSR1蛋白质的结构域和功能位点分析 |
3.3.2.4 OXSR1蛋白质结构分析 |
3.3.3 CD80蛋白质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3.1 CD80蛋白质序列的基本信息分析 |
3.3.3.2 CD80蛋白质序列的特征信息分析 |
3.3.3.3 CD80蛋白质的结构域和功能位点分析 |
3.3.3.4 CD80蛋白质结构分析 |
3.3.4 ASGR1蛋白质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4.1 ASGR1蛋白质序列的基本信息分析 |
3.3.4.2 ASGR1蛋白质序列的特征信息分析 |
3.3.4.3 ASGR1蛋白质的结构域和功能位点分析 |
3.3.4.4 ASGR1蛋白质结构分析 |
3.3.5 B4GALNT2蛋白质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5.1 B4GALNT2蛋白质序列的基本信息分析 |
3.3.5.2 B4GALNT2蛋白质序列的特征信息分析 |
3.3.5.3 B4GALNT2蛋白质的结构域和功能位点分析 |
3.3.5.4 B4GALNT2蛋白质结构分析 |
4 讨论 |
4.1 所研究基因mRNA水平的多组织表达差异分析 |
4.2 所研究基因对应蛋白质的组织表达分析 |
4.3 所研究基因细胞水平的真核表达分析 |
4.4 所研究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 |
4.5 问题及展望 |
5 小结 |
5.1 主要研究结果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6)异种肝移植的研究和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异种肝移植免疫排异研究 |
异种肝移植凝血功能障碍研究 |
建立异位肝移植的新术式 |
生物安全性的研究 |
前景展望 |
(7)人源化基因修饰猪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异种器官移植的历史和现状 |
1.1.1 异种器官移植的历史概述 |
1.1.2 猪作为异种移植供体的优点及问题 |
1.1.3 猪到非人灵长类的异种移植HAR的解决方案 |
1.1.4 异种器官移植的基因修饰猪研究进展 |
1.2 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特征 |
1.2.1 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1.2.2 内皮细胞的表面抗原 |
1.2.3 内皮细胞培养的发展简况与应用 |
1.2.4 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特性及培养的条件 |
1.3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永生化 |
1.3.1 端粒与细胞的衰老和危机 |
1.3.2 端粒酶与细胞衰老 |
1.3.3 永生化细胞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永生化 |
2.1 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结果与分析 |
2.2 hTERT基因转染主动脉内皮细胞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猪肝窦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生物学分析 |
3.1 肝窦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肝窦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与特异性表达分析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基因修饰猪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流式分析 |
4.1 敲除GGTA1、ASGR1、CMAH基因的表达分析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结果与分析 |
4.2 转入hCD46基因的表达分析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异种胰岛细胞分离及生物活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罗非鱼、中华鳖胰腺大体解剖及形态学观察 |
3.2 分离后罗非鱼、中华鳖胰岛纯度测定 |
3.3 胰岛细胞活性测定 |
3.4. 体外胰岛素释放诱导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10)异种肝移植的排斥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入选标准 |
1.3 质量评估 |
2 结果 |
2.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
2.2 结果描述 |
2.2.1 HAR |
2.2.2 AVR |
2.2.3 ACR |
3 免疫耐受在异种肝移植中的应用 |
四、异种肝移植中补体作用及抑制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肝脏异种移植后CD47-SIRPα不兼容介导血细胞吞噬作用的研究[D]. 李婷. 吉林大学, 2020(01)
- [2]猪-猴肝移植中的凝血调节障碍问题[J]. 张玄,李霄,王权成,张虹,白鸽,陶开山,窦科峰.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8(05)
- [3]基因修饰猪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J]. 陈鹏飞,聂惠蓉,戴一凡,蔡志明,牟丽莎.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7(02)
- [4]来氟米特延长大鼠—小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物生存期的研究[D]. 李亚光. 厦门大学, 2017(07)
- [5]版纳微型猪近交系5个潜在相关猪→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D]. 霍海龙. 云南大学, 2016(06)
- [6]异种肝移植的研究和进展[J]. 窦科峰,纪洪辰.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03)
- [7]人源化基因修饰猪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D]. 魏静. 西北民族大学, 2016(03)
- [8]异种肝移植凝血功能调节障碍的免疫生物学机制[J]. 窦科峰,李霄,陶开山.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3(08)
- [9]异种胰岛细胞分离及生物活性的实验研究[D]. 丁利民. 南昌大学, 2011(05)
- [10]异种肝移植的排斥机制[J]. 丁利民,时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