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宁铀矿硝酸根废水自然蒸发处理可行性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谭国炽[1](2021)在《微电场对人工湿地去除铀尾矿库渗滤液中铀和锰的强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桑伟璇[2](2021)在《纳米零价铝镍双金属材料去除溶液中U(Ⅵ)、Th(Ⅳ)的性能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梁鹏亮[3](2021)在《光催化还原去除U(Ⅵ)体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能因其能量密度高和CO2排放量低的特点而受到了广泛关注。铀是常用的核燃料,铀矿开采、加工及核实验等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向环境中释放铀。铀具有放射性和化学毒性,会引起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因此铀的去除分离至关重要。目前处理含铀废水的方法包括蒸发浓缩法,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和化学沉淀法等等。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蒸发浓缩法耗能大、溶剂萃取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试剂、吸附法的吸附容量有限,且吸附后的铀污染物可能会再次释放到水环境中引起二次污染、化学沉淀法不适用于稀溶液。易溶的U(Ⅵ)和微溶的U(Ⅳ)是自然环境中铀的主要存在形式。将可溶的U(Ⅵ)还原为微溶的U(Ⅳ)是有效减少铀污染的方法。目前已报道的还原去除U(Ⅵ)的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生物还原法和光催化还原法。在这些方法中光催化还原法因其简单,绿色,高效的特点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光催化还原去除U(Ⅵ)的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开发简单高效实用性强的光催化体系去除U(Ⅵ)。本论文通过设计筛选光催化还原U(Ⅵ)体系,依次成功实现了全光谱去除U(Ⅵ),可见光及可见光无需任何空穴捕获剂的情况下U(Ⅵ)的高效去除。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超声分散法构建了 g-C3N4/TiO2复合材料,首次将其应用于全光谱下光催化还原去除U(Ⅵ)。g-(C3N4和TiO2之间能级是匹配的,二者复合后构建了Ⅱ型异质结。这种特殊结构增强了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因此g-C3N4/TiO2复合材料相对于g-C3N4和TiO2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最优比例的g-C3N4/TiO2复合材料光催化去除U(Ⅵ)的表观速率常数是的TiO2的3.9倍。此外,pH,U(Ⅵ)浓度,光源类型,空穴捕获剂和金属离子都会对g-C3N4/TiO2复合材料光催化去除U(Ⅵ)的效率产生影响。2、首次以ZnFe2O4为催化剂,开发了一种简单、高效且适用的光催化体系,用于可见光条件下光催化还原去除U(Ⅵ)。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成功制备了颗粒状,棒状和微球状的ZnFe2O4。在可见光下,这些不同形貌的ZnFe2O4可以高效光催化还原去除U(Ⅵ),其光催化活性顺序是为棒状>微球状>颗粒状。其中棒状ZnFe204在60 min光照时间内,以较小的催化剂用量(0.2g/L),对50mg/L的U(Ⅵ)去除率达到了 98%。同时以棒状ZnFe204作光催化剂,探讨了催化剂用量,空穴捕获剂(CH3OH)用量和pH值对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的影响。随后,通过XPS,Mott-Schottky和光电流测试探讨光催化还原U(Ⅵ)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光催化作用下U(Ⅵ)成功被还原U(Ⅳ),甲醇的加入有利于光催化还原去除U(Ⅵ)。此外,棒状ZnFe2O4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和磁性分离特性。这些结果表明棒状ZnFe2O4在放射性环境修复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3、利用静电自组装法合成了 2D/1D Ti3C2/CdS,并首次将其应用于可见光去除U(Ⅵ),实现了不需要任何空穴捕获剂的条件下可见光高效去除U(Ⅵ)。1D CdS纳米棒随机分散在2D Ti3C2纳米片上,形成了 2D/1D的独特结构。最优比例的Ti3C2/CdS复合材料相对于CdS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光利用率和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因此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去除U(Ⅵ)活性。此外,Ti3C2/CdS相对于CdS具有更好的光照稳定性。Ti3C2是双功能助剂,既可以增强CdS的光催化活性,同时还可以减少CdS的光腐蚀。值得注意的是,最佳比例的Ti3C2/CdS催化剂在弱碱性条件下经过40分钟的可见光照射后,在没有任何空穴捕获剂的情况其光催化还原U(Ⅵ)容量达到了 500mg/g,明显优于相同条件下其它已经报道的催化剂。同时无论在弱酸性、中性还是弱碱性条件下,Ti3C2/CdS催化剂均具有优异的光催化还原去除U(Ⅵ)的性能。以上结果表明Ti3C2/CdS复合材料是简单,经济其高效的光催化剂。本文首先以g-C3N4/TiO2作催化剂,实现了全光谱下对U(Ⅵ)的高效去除。然后以ZnFe2O4作光催化剂,CH3OH作空穴捕获剂,开发了可见光下去除U(Ⅵ)的体系。最后以Ti3C2/CdS做催化剂,实现了无空穴捕获剂条件的可见光下去除U(Ⅵ)。以上研究为放射性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了新思路。
蒋亚廷[4](2021)在《含磷基团功能化纤维的制备及对含铀废水的高效吸附研究》文中提出核燃料循环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复杂含铀低放废水,如何实现含铀废水的深度净化及核素回收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本文选取天然丝瓜络纤维和人造聚丙烯腈纤维作为基材,经过化学接枝,制备了三种以含磷基团为主的改性纤维,针对模拟含铀废水及铀浓缩、核燃料元件生产工艺产生的真实含铀废水开展了系列静态/动态吸附实验,利用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动态吸附模型拟合,结合介观和谱学表征,初步探讨了含磷基团功能化纤维对铀的吸附过程与作用机制。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廉价易得的天然丝瓜络纤维为基体材料,利用2.0 mol/L Na OH和10%H2O2碱化去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后,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将丙烯酰胺接枝到丝瓜络表面,此过程旨在提供大量氨基的同时改善丝瓜络亲水性,也为含磷基团的接枝起到“桥梁”作用,最终通过两步水热法制备得到含氨基和磷酸基双官能团的新型丝瓜络纤维,命名为LF-A2-M1/P。EDS、FT-IR和XPS证实-NH2和-P=O成功接枝到丝瓜络基体上,含磷基团的接枝率可达35%。与铀作用后,通过SEM发现富含铀和磷元素的无定形沉积物覆盖在纤维表面上,同时出现磷酸氢铀酰的XRD特征衍射峰,谱学分析发现P和N的含氧官能团明显改变,表明铀主要与LF-A2-M1/P上的含磷基团配位沉积辅以与氨基络合的方式从溶液中被捕获。LF-A2-M1/P在较宽的pH(5-9)范围内对铀具有较高的吸附率,最大吸附容量为353.85 mg/g,共存二价阳离子(Ca2+、Mg2+)和一价阴离子(Cl-)在低pH时对LF-A2-M1/P吸附铀影响较小,而在pH较高时(pH>6)对LF-A2-M1/P吸附铀有较大影响,结合环境水化学软件分析,推测主要归因于高pH条件下铀酰离子种态及含磷基团与共存离子配位优先级的改变等综合影响所致。针对核燃料元件及铀浓缩厂生产过程产生的真实含铀废液,在不调节酸度的条件下,LF-A2-M1/P对铀的吸附量可达185.6 mg/g,高于体系中其他共存离子。(2)为了进一步提高含磷基团的接枝率,选择甲基丙烯酸环氧丙基酯(GMA)为含磷基团接枝“锚点”,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碱化后的丝瓜络表面利用两步低温水热合成了更高含磷基团(接枝率达43%)的改性丝瓜络纤维,命名为LFA-G-P。其在pH为6的条件下最大吸附容量为225.60 mg/g,改性后的丝瓜络表面出现沟槽相对粗糙,C=O、P=O特征红外峰的出现证实GMA“锚点”和含磷功能基团在丝瓜络上的有效接枝。与铀作用后,SEM显示铀以无定形的颗粒形式沉积在纤维表面,XRD表明纤维素的结晶性有一定的改变,XPS分析发现P=O的谱峰强度明显增强。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层析柱(H=8.0cm,D=1.5cm)中填充LFA-G-P 7.6 g,以10 m L/min的流速处理pH=6、100 mg/L的模拟含铀废液,1000 min以内出水铀浓度均低于5 ppb以下(远远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GB8978-1996的指标50 ppb),持续达标10L,穿透体积为24L,在此流速范围内,LFA-G-P对铀的动态吸附过程可以用Yoon-Nelson模型描述。0.50mol/L HCl能够较好地解吸LFA-G-P上的铀。针对真实铀浓缩含铀废水,即使在铀浓度较低、成分较复杂的条件下,LFA-G-P对铀仍具有较高的去除率(90.60%)和吸附量(98.08mg/g)。(3)选择聚丙烯腈纤维(PAN)作为基体,利用三亚乙基四胺(TETA)提供氨基基团,苯基磷酰二氯(BPOD)提供含磷基团,采用两步水热法快速制备了一种含氨基和磷基双官能团的PAN功能化纤维,命名为PANf-A-P。FT-IR分析证实-NH/-NH2和P=O基团的成功引入,XPS谱图表明吸附U(Ⅵ)前后N1S,P2p的位置发生明显的改变,这主要是N和P的含氧官能团与U(Ⅵ)键合所致。PANf-A-P在较宽的pH(5-10)范围内对铀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pH=6时有最大吸附容量为308.50 mg/g。动态吸附实验表明,针对100 mg/L纯铀溶液条件下,PANf-A-P对铀的穿透时间和体积分别为1560 min和7.8 L,铀吸附量为156.00 mg/g;多种阳离子共存体系中,PANf-A-P对铀的穿透时间和体积分别为1320 min和6.6 L,铀吸附量为132.00 mg/g,比纯铀体系降低了24mg/g,达到吸附饱和的时间比纯铀溶液提前4h。在研究流速范围内,PANf-A-P对铀的动态吸附过程可以用Yoon-Nelson模型描述,可获得时间和出水U(VI)浓度关系穿透曲线为实际的工程运用提供理论依据。针对真实铀浓缩废水,PANf-A-P纤维对U(VI)的吸附量(72.50 mg/g)和去除率(89.7%)高于废水中其他多种共存离子,一定程度上说明PANf-A-P纤维对复杂含铀废水的高效去除具有潜在应用性。本研究合成的三种以含磷基团为主的天然/人造纤维可通过不同架桥的方式改性成功,三种纤维对铀的最佳吸附pH均为6,其中引入氨基的两种材料相对具有较宽的pH适应区间和更高的铀吸附容量,吸附均为自发、吸热的过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模拟三种纤维对铀的吸附行为,表明单层的化学吸附占主导作用。针对铀浓缩和核燃料元件生产过程产生的真实复杂含铀废水,三种含磷基团功能化纤维均表现出较高的吸附容量,高于体系中共存的大量干扰离子。本研究可谓铀深度净化材料制备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
谭国炽[5](2021)在《微电场对人工湿地去除铀尾矿库渗滤液中铀和锰的强化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晨[6](2021)在《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U(Ⅵ)的性能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纳米零价铁(n ZVI)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还原性强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证实,n ZVI可用于去除多种污染物,如氯化有机物、无机阴离子、重金属与其它氧化态高的污染物。但n ZVI由于其固有的磁相互作用与范德华力而容易发生团聚并发生氧化,从而限制了n ZVI在污染物的修复方面的应用。资料表明,在n ZVI表面包覆一种或多种物质可以减少氧化与团聚现象,并且可以提高n ZVI的移动性。本研究选用吸附性能好、对环境污染小的Mg(OH)2作为包覆材料,采用液相还原法合成了包覆型纳米零价铁(n ZVI@Mg(OH)2),并用于去除溶液中的铀。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通过批实验研究了p H、接触时间、材料投加量、铀初始浓度对n ZVI@Mg(OH)2去除溶液中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 H=3,接触时间60 min,投加量0.4 g/L,铀初始浓度为5 mg/L时,n ZVI@Mg(OH)2对铀的去除效率最高,可达99.36%,且高于同等条件下n ZVI的去除率。(2)采用SEM、TEM、XRD、BET等方法对n ZVI@Mg(OH)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g(OH)2成功包覆在n ZVI表面,包覆后的n ZVI分布均匀,呈链状分布,分散性得到了提升,且比表面积由15.0m2/g增大为20.4 m2/g。(3)采用吸附动力学模型与吸附等温线模型对n ZVI@Mg(OH)2去除铀的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n ZVI@Mg(OH)2对铀的去除;采用SEM、XRD、XPS等方法对反应前后的n ZVI@Mg(OH)2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根据表征结果,分析了n ZVI@Mg(OH)2对铀的去除过程和机理,主要包含吸附、还原与共沉淀三个过程。(4)通过静态沉降实验、柱迁移实验探索了包覆前后n ZVI的悬浮稳定性与迁移性能,结果表明,包覆后n ZVI的稳定性与迁移性能均得到了提升。
陈晨[7](2021)在《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U(Ⅵ)的性能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纳米零价铁(n ZVI)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还原性强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证实,n ZVI可用于去除多种污染物,如氯化有机物、无机阴离子、重金属与其它氧化态高的污染物。但n ZVI由于其固有的磁相互作用与范德华力而容易发生团聚并发生氧化,从而限制了n ZVI在污染物的修复方面的应用。资料表明,在n ZVI表面包覆一种或多种物质可以减少氧化与团聚现象,并且可以提高n ZVI的移动性。本研究选用吸附性能好、对环境污染小的Mg(OH)2作为包覆材料,采用液相还原法合成了包覆型纳米零价铁(n ZVI@Mg(OH)2),并用于去除溶液中的铀。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通过批实验研究了p H、接触时间、材料投加量、铀初始浓度对n ZVI@Mg(OH)2去除溶液中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 H=3,接触时间60 min,投加量0.4 g/L,铀初始浓度为5 mg/L时,n ZVI@Mg(OH)2对铀的去除效率最高,可达99.36%,且高于同等条件下n ZVI的去除率。(2)采用SEM、TEM、XRD、BET等方法对n ZVI@Mg(OH)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g(OH)2成功包覆在n ZVI表面,包覆后的n ZVI分布均匀,呈链状分布,分散性得到了提升,且比表面积由15.0m2/g增大为20.4 m2/g。(3)采用吸附动力学模型与吸附等温线模型对n ZVI@Mg(OH)2去除铀的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n ZVI@Mg(OH)2对铀的去除;采用SEM、XRD、XPS等方法对反应前后的n ZVI@Mg(OH)2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根据表征结果,分析了n ZVI@Mg(OH)2对铀的去除过程和机理,主要包含吸附、还原与共沉淀三个过程。(4)通过静态沉降实验、柱迁移实验探索了包覆前后n ZVI的悬浮稳定性与迁移性能,结果表明,包覆后n ZVI的稳定性与迁移性能均得到了提升。
孙占学,马文洁,刘亚洁,刘金辉,周义朋[8](2021)在《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环境修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地浸采铀技术已成为世界采铀的主流工艺,采区退役后地下水环境修复亦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文章简要介绍了碱法、中性和酸法三种典型地浸采铀技术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地浸采铀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以酸法地浸铀矿山地下水环境修复技术为例,重点介绍了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原理与应用,归纳总结了其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下一步应加强在酸性与氧化环境中能使铀固定并长期稳定的新技术,高活性、强适应性修复菌群的选育、驯化技术,地下水异位原位协同生物修复技术,以及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属在铀矿地浸地下水环境中的吸附解吸、氧化还原、溶解沉淀等行为与机理及其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周意如[9](2020)在《原地浸出铀水冶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原地浸出技术应用后的铀浸出液处理工艺从工序和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矿石中铀选择性地溶解和浸出液形成全部由地浸开采完成。我国已探明的砂岩型铀矿床占全国铀资源总量的22%左右,产量占70%以上,因此在未来的铀矿开采以原地浸出采铀为主。在引进国外先进的原地浸出采铀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消化吸收,使我国的地浸技术取得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不足,尤其是铀水冶工艺进步速度较慢,其中设备存在部分缺陷,需选用新型设备或原有设备进行改造,确保高效运行与提升安全本质度,成本压力逐渐增加,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使工艺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降低各项生产材料的耗量。本课题以原地浸出铀水冶工艺的优化为研究方向,主要对工艺设备选型与改进,旨在提升工艺设备运行的高效性与安全本质度,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对吸附、淋洗、转型、漂洗、沉淀工序原理与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调整优化各工序的工艺参数,降低生产材料的耗量,获取经济效益,为同类型铀矿山水冶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效如下:⒈浸出液进入吸附工序的流量不断波动,吸附树脂按周期倒运过程,树脂铀容量不稳定,而且值偏低。通过室内的小型吸附试验,得出调整树脂的倒运标准,可以提升树脂的铀容量。将树脂的周期性倒运标准调整为按浸出液进液总体积量倒运,树脂的年平均铀容量上升**;由于树脂倒运(又叫提升)过程依次进行,可以按照工序设计,每个工序所有塔共用一个计量罐,塔器以计量罐为圆心,均匀分布即可,减少计量罐的数量,利于成本控制。⒉对淋洗工序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淋洗剂进液流量逐渐下降,延长溶液与树脂的接触时间,保证淋洗效率符合要求,降低淋洗剂的耗量,用于配制淋洗剂的硝酸铵随之下降;淋洗合格液体积减少,铀浓度上升,2015-2018年合格液铀浓度上升**,促进沉淀工序的沉淀剂耗量下降**;同时,促进饱和再吸附树脂铀容量的提升,2015-2018年饱和再吸附树脂平铀容量上升**;依据淋洗剂用量,设计储槽体积量适中,降低人工需求量。⒊对转型工序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转型剂进液流量逐渐下降,延长溶液与树脂的接触时间,保证转型效率符合要求,降低转型剂的耗量,用于配制转型剂的浓硫酸随之下降;同时,实现水冶工艺的液相平衡,有助于降低配制淋洗剂的硝酸铵耗量。⒋对漂洗工序进行漂洗试验,当漂洗流量为7-9m3·h-1,塔中树脂为3.5-4m3漂洗效果较好,漂出大粒径段(0.6mm≤φ)树脂比例由37.28%下降至6%左右,每年可减少大粒径树脂耗量约31.1%R1;漂洗塔进出液管线改造,回收进入漂洗塔中的转型贫树脂夹带的转型溶液,降低转型剂总体积量,节省浓硫酸耗量;对漂洗塔集液盘安装密封罩后,隔离氡源,使区域内的氡及子体浓度降低,有益于作业人员健康;流入集液盘的漂洗尾液不易外溅,避免了钢平台的电化学腐蚀,延长钢平台使用寿命。⒌对沉淀工序改造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流态化沉淀调整为间歇式沉淀后,平均产品水份下降**%,沉淀母液总体积量减少,沉淀效果提升,2017-2018年母液中的铀浓度下降**;通过浆体循环次数试验,当浆体循环次数增加以及底流的存在,均有助于提升产品品位。
李海龙[10](2020)在《综合测井技术在地浸采铀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紧张,铀的工业应用地位日趋突出。许多国家都已经展开地浸砂岩铀矿的找矿工作并取得了成功。地浸铀矿是铀资源中储量最多的类型,也是全球铀矿勘査战略的重点,其中低品位、大矿量、易浸出、低成本的地浸型砂岩铀矿一直是各国研究的重点。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铀矿开采工作中,通过考察、引进、学习和吸收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铀矿的分布特点,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地浸采铀试验中,取得了突破性成功。随着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探开采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国充分利用多参数综合测井信息技术来解决许多理论和实际中的问题,结合数字化数据采集和资料解释,加大了获取地下矿体信息能力,对铀矿的开发及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革。目前,综合测井技术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环境、成矿规律及铀矿山开采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测井技术作为物探学科分支,在探矿采铀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地浸采铀是一项新工艺,中国在这方面经过多年实验和探索后,对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变的成熟。地浸采铀工艺具有成本低、安全省力的优势,在目前中国采铀行业发展历程中,已成为支柱性工艺,特别是“二氧化碳+氧气”的第三代地浸技术也已实现工业化生产。本文从地浸工业化生产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如下工作:通过收集新疆某地浸矿山地质及地浸生产资料,开展了某地浸采区综合测井电阻率数值估算含矿含水层渗透系数的拟合思路及数理分析。结合铀矿床采区开拓的钻孔工程,开展的合测井及岩心编录工作,就物探综合测井技术在地浸采铀生产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寻找综合测井电阻率值估算含矿含水层渗透系数并应用于地浸生产的方法。得到如下成果: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实现了某地浸采区“电阻率估算渗透系数”的数据处理和经验公式拟合的方法。在不同矿床条件下应用数据处理和经验公式拟合方法,得到区域渗透系数,并成功应用于地浸工业化生产。强化地球物理综合测井技术在地浸采铀工业化生产中起到了“眼镜”的作用。
二、伊宁铀矿硝酸根废水自然蒸发处理可行性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伊宁铀矿硝酸根废水自然蒸发处理可行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3)光催化还原去除U(Ⅵ)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U(Ⅵ)废水概述 |
1.2 含U(Ⅵ)废水处理技术 |
1.2.1 蒸发浓缩法 |
1.2.2 吸附法 |
1.2.3 化学还原法 |
1.2.4 生物处理法 |
1.2.5 光催化还原法 |
1.3 光催化去除U(Ⅵ) |
1.3.1 光催化去除U(Ⅵ)的机理 |
1.3.2 光催化去除U(Ⅵ)的材料 |
1.3.3 光催化去除U(Ⅵ)的影响因素 |
1.4 论文的依据及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g-C_3N_4/TiO_2全光谱下光催化还原去除U(Ⅵ)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3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
2.2.4 光催化实验 |
2.2.5 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C_3N_4/TiO_2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2.3.2 g-C_3N_4/TiO_2光催化去除U(Ⅵ) |
2.3.3 g-C_3N_4/TiO_2光催化去除U(Ⅵ)的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性ZnFe_2O_4可见光光催化还原去除U(Ⅵ)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3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
3.2.4 光催化实验 |
3.2.5 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ZnFe_2O_4样品的表征 |
3.3.2 ZnFe_2O_4光催化去除U(Ⅵ) |
3.3.3 ZnFe_2O_4光催化去除U(Ⅵ)的机理 |
3.3.4 实际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D/1D Ti_3C_2/CdS无空穴捕获剂可见光催化还原去除U(Ⅵ)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3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
4.2.4 光催化实验 |
4.2.5 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i_3C_2/CdS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4.3.2 Ti_3C_2/CdS光催化去除U(Ⅵ) |
4.3.3 Ti_3C_2/CdS光催化去除U(Ⅵ)的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4)含磷基团功能化纤维的制备及对含铀废水的高效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含铀废水的来源和危害 |
1.2.1 含铀废水的来源 |
1.2.2 含铀废水的危害 |
1.3 含铀废水的处理现状 |
1.3.1 蒸发浓缩法 |
1.3.2 膜分离法 |
1.3.3 溶剂萃取法 |
1.3.4 离子交换法 |
1.3.5 吸附法 |
1.4 功能化吸附剂处理含铀废水研究进展 |
1.5 改性丝瓜络纤维的研究进展 |
1.6 功能化官能团的研究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8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9 本课题的主要技术路线 |
2 AM/磷基改性丝瓜络纤维的制备及对含铀废水的吸附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酰胺/磷酸基团改性丝瓜络纤维的制备 |
2.3.2 丝瓜络改性前后的表征方法 |
2.3.3 铀吸附实验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改性丝瓜络纤维的SEM-EDS分析 |
2.4.2 改性丝瓜络纤维的XRD和 FT-IR分析 |
2.4.3 改性丝瓜络纤维的XPS分析 |
2.4.4 硝酸铈铵和丙烯酰胺对丝瓜络纤维接枝率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
2.4.5 pH及竞争离子对改性纤维吸附铀的影响 |
2.4.6 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铀的吸附性能影响及动力学模型拟合 |
2.4.7 等温吸附模型拟合 |
2.4.8 吸附热力学模型与拟合 |
2.4.9 酰胺/磷酸改性丝瓜络LF-A_2-M_1/P对真实含铀废水的净化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GMA/磷基改性丝瓜络纤维的制备及对含铀废水的吸附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GMA/含磷基团改性丝瓜络纤维的制备 |
3.3.2 丝瓜络改性及吸附前后的表征 |
3.3.3 铀的吸附实验研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改性丝瓜络纤维的SEM-EDS分析 |
3.4.2 改性丝瓜络纤维的FT-IR和 XRD分析 |
3.4.3 改性丝瓜络纤维的XPS分析 |
3.4.4 不同改性阶段的丝瓜络对铀的吸附能力对比 |
3.4.5 pH对 LFA-G-P吸附铀的影响 |
3.4.6 竞争离子对LFA-G-P吸附铀的影响 |
3.4.7 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铀的吸附性能影响 |
3.4.8 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 |
3.4.9 初始浓度和温度对铀吸附性能影响 |
3.4.10 等温吸附模型拟合 |
3.4.11 吸附热力学模型与拟合 |
3.4.12 LFA-G-P对 U(VI)的动态吸附实验研究 |
3.4.13 LFA-G-P纤维静态吸附解吸研究 |
3.4.14 LFA-G-P纤维对真实废液中铀的净化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TETA/含磷基团改性PAN纤维制备及对含铀废水的吸附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剂与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TETA及含磷基团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 |
4.3.2 聚丙烯腈纤维改性及吸附前后的表征 |
4.3.3 铀的吸附实验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SEM-EDS分析 |
4.4.2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FT-IR分析 |
4.4.3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XPS分析 |
4.4.4 不同改性阶段改性纤维对铀吸附对比 |
4.4.5 pH对 PANf-A-P吸附铀的影响 |
4.4.6 pH及竞争离子对铀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
4.4.7 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铀的吸附性能影响 |
4.4.8 初始浓度和温度对铀吸附性能影响 |
4.4.9 PANf-A-P吸附铀的吸附热力学模型和拟合 |
4.4.10 PANf-A-P对 U(VI)动态吸附实验研究 |
4.4.11 PANf-A-P改性纤维对真实废液中铀的净化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 |
(6)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U(Ⅵ)的性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含铀废水的来源、特点与危害 |
1.1.1 含铀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
1.1.2 含铀废水的危害 |
1.2 含铀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吸附法 |
1.2.2 化学沉淀法 |
1.2.3 蒸发浓缩法 |
1.2.4 离子交换法 |
1.2.5 膜分离法 |
1.2.6 生物修复法 |
1.3 纳米零价铁的研究进展 |
1.3.1 纳米零价铁的特性 |
1.3.2 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 |
1.3.2.1 物理制备法 |
1.3.2.2 化学制备法 |
1.3.3 纳米零价铁的缺陷与改性 |
1.4 Mg(OH)_2包覆纳米零价铁的意义与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2.1 nZVI的制备 |
2.2.2 nZVI@Mg(OH)_2的制备 |
2.2.3 表征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2.3.1 铀溶液的分析 |
2.3.1.1 溶液的配制 |
2.3.1.2 铀溶液的分析方法 |
2.3.2 铁含量的测定 |
2.3.2.1 溶液的配制 |
2.3.2.2 铁含量的测定方法 |
2.4 实验过程 |
2.4.1 铀的批实验 |
2.4.2 稳定性实验 |
2.4.2.1 静态沉降实验 |
2.4.2.2 柱迁移实验 |
第3章 纳米零价铁、包覆型纳米零价铁的表征及对铀的去除效果 |
3.1 表征分析 |
3.1.1 SEM-EDS分析 |
3.1.2 TEM分析 |
3.1.3 XRD分析 |
3.1.4 BET分析 |
3.2 纳米零价铁、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铀的单因素实验 |
3.2.1 溶液初始p H值对铀去除的影响 |
3.2.2 接触时间对铀去除的影响 |
3.2.3 材料投加量对铀去除的影响 |
3.2.4 铀初始浓度对铀去除的影响 |
3.3 稳定性与移动性研究 |
3.3.1 静态沉降实验 |
3.3.2 柱迁移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铀的动力学、热力学与机理分析 |
4.1 动力学与热力学分析 |
4.1.1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1.2 吸附热力学分析 |
4.2 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铀产物的表征分析 |
4.2.1 SEM-EDS分析 |
4.2.2 XRD分析 |
4.2.3 XPS分析 |
4.3 机理分析 |
4.4 各材料去除含铀废水的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U(Ⅵ)的性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含铀废水的来源、特点与危害 |
1.1.1 含铀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
1.1.2 含铀废水的危害 |
1.2 含铀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吸附法 |
1.2.2 化学沉淀法 |
1.2.3 蒸发浓缩法 |
1.2.4 离子交换法 |
1.2.5 膜分离法 |
1.2.6 生物修复法 |
1.3 纳米零价铁的研究进展 |
1.3.1 纳米零价铁的特性 |
1.3.2 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 |
1.3.2.1 物理制备法 |
1.3.2.2 化学制备法 |
1.3.3 纳米零价铁的缺陷与改性 |
1.4 Mg(OH)_2包覆纳米零价铁的意义与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2.1 nZVI的制备 |
2.2.2 nZVI@Mg(OH)_2的制备 |
2.2.3 表征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2.3.1 铀溶液的分析 |
2.3.1.1 溶液的配制 |
2.3.1.2 铀溶液的分析方法 |
2.3.2 铁含量的测定 |
2.3.2.1 溶液的配制 |
2.3.2.2 铁含量的测定方法 |
2.4 实验过程 |
2.4.1 铀的批实验 |
2.4.2 稳定性实验 |
2.4.2.1 静态沉降实验 |
2.4.2.2 柱迁移实验 |
第3章 纳米零价铁、包覆型纳米零价铁的表征及对铀的去除效果 |
3.1 表征分析 |
3.1.1 SEM-EDS分析 |
3.1.2 TEM分析 |
3.1.3 XRD分析 |
3.1.4 BET分析 |
3.2 纳米零价铁、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铀的单因素实验 |
3.2.1 溶液初始p H值对铀去除的影响 |
3.2.2 接触时间对铀去除的影响 |
3.2.3 材料投加量对铀去除的影响 |
3.2.4 铀初始浓度对铀去除的影响 |
3.3 稳定性与移动性研究 |
3.3.1 静态沉降实验 |
3.3.2 柱迁移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铀的动力学、热力学与机理分析 |
4.1 动力学与热力学分析 |
4.1.1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1.2 吸附热力学分析 |
4.2 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铀产物的表征分析 |
4.2.1 SEM-EDS分析 |
4.2.2 XRD分析 |
4.2.3 XPS分析 |
4.3 机理分析 |
4.4 各材料去除含铀废水的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环境修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浸采铀对地下水的影响 |
1.1 碱法浸出对采区地下水的影响 |
1.2 中性浸出对采区地下水的影响 |
1.3 酸法浸出对采区地下水的影响 |
2 酸法地浸采铀退役矿山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
2.1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
2.2 生物修复技术 |
2.2.1 铀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
2.2.1. 1 生物还原 |
2.2.1. 2 生物矿化 |
2.2.1. 3 生物吸附与累积 |
2.2.2 硫酸盐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
2.2.2. 1 修复原理简介 |
2.2.2. 2 常用微生物及影响因素 |
2.2.2. 3 应用现状与不足 |
3 研究展望与建议 |
(9)原地浸出铀水冶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原地浸出铀水冶工艺设备 |
1.1.2 原地浸出铀水冶工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离子交换设备研究进展 |
1.2.2 铀水冶工艺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室内试验 |
1.3.2 现场试验 |
1.3.3 数值统计分析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吸附工序研究 |
2.1 吸附工序原理 |
2.2 吸附工序运行状况 |
2.2.1 浸出液铀浓度 |
2.2.2 强碱性阴树脂磨损 |
2.2.3 吸附树脂铀容量 |
2.3 吸附优化措施及成效 |
2.3.1 树脂吸附铀容量实验 |
2.3.2 调整吸附树脂倒运依据 |
2.4 吸附尾液蒸发池体积确定标准 |
2.5 树脂提升罐合理布局 |
2.6 离子交换树脂“解毒” |
2.7 吸附尾液铀浓度的控制 |
第3章 淋洗工序研究 |
3.1 淋洗工序原理 |
3.2 淋洗工序运行状况 |
3.3 淋洗优化措施及成效 |
3.3.1 不同粒径段树脂淋洗试验 |
3.3.2 淋洗合格液量铀与硝酸根比例 |
3.3.3 调整淋洗剂进液流量 |
3.4 塔沟流排查 |
3.5 淋洗剂配制槽的选择 |
3.6 液态硝酸铵储槽设计原则 |
第4章 转型工序研究 |
4.1 转型工序原理 |
4.2 转型工序运行状况 |
4.3 转型优化措施及成效 |
4.3.1 调整转型剂进液流量 |
4.3.2 转型剂进液流量与效率关系试验 |
第5章 漂洗工序研究 |
5.1 漂洗工序原理 |
5.2 漂洗工序运行状况 |
5.3 漂洗解决措施及成效 |
5.3.1 漂洗流量与漂出树脂比例关系 |
5.3.2 漂洗进出液管线改进 |
5.3.3 集液盘安装密封罩 |
第6章 沉淀工序研究 |
6.1 沉淀工序原理 |
6.2 沉淀工序运行状况 |
6.3 沉淀优化措施及成效 |
6.3.1 提升合格液铀浓度 |
6.3.2 调整沉淀方式 |
6.3.3 浆体循环次数与产品品位关系 |
6.4 搅拌电机功率确定 |
第7章 工艺设备选择与改进 |
7.1 物位计 |
7.2 树脂提升管 |
7.2.1 树脂管径 |
7.2.2 树脂提升管材质 |
7.2.3 树脂提升管转向弯头 |
7.2.4 树脂提升压力 |
7.3 中心管 |
7.4 过滤器 |
7.5 PP-R排液系统 |
7.6 压滤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综合测井技术在地浸采铀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选题缘由 |
1.3.3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地浸采铀工艺 |
2.1 地浸采铀 |
2.1.1 地浸采铀概念 |
2.1.2 地浸采铀矿发展历史 |
2.1.3 地浸采铀应用条件 |
2.2 工艺原理及流程 |
2.2.1 工艺原理 |
2.2.2 井场浸出工艺 |
2.2.3 水冶处理工艺 |
2.3 生产运行 |
2.3.1 主要设备仪器情况 |
2.3.2 废水处理 |
第3章 矿区勘查状况 |
3.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3.2 矿区地质 |
3.2.1 构造 |
3.2.2 地层 |
3.3 矿体地质 |
3.3.1 含矿砂体 |
3.3.2 矿体空间展布特征 |
3.4 水文地质 |
3.4.1 矿床水文地质 |
3.4.2 含矿含水层状况 |
3.4.3 018-070线开采条件 |
第4章 综合测井工作 |
4.1 综合测井综述 |
4.2 综合测井工作流程 |
4.3 测井项目 |
4.3.1 自然伽马测井 |
4.3.2 三侧向测井 |
4.3.3 井径测井 |
4.4 测井成果 |
4.4.1 测井资料组成 |
4.4.2 综合测井成果图 |
第5章 电阻率值估算渗透系数 |
5.1 综合测井技术地浸采区应用 |
5.2 综合测井成果 |
5.3 岩心编录及试验 |
5.4 拟合原理 |
5.5 数据优化 |
5.5.1 数据采集 |
5.5.2 数据处理 |
5.5.3 图解法 |
5.5.4 线性回归 |
5.5.5 经验公式 |
5.6 技术应用 |
5.6.1 公式的应用 |
5.6.2 技术应用问题 |
第6章 结论以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伊宁铀矿硝酸根废水自然蒸发处理可行性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电场对人工湿地去除铀尾矿库渗滤液中铀和锰的强化作用研究[D]. 谭国炽. 南华大学, 2021
- [2]纳米零价铝镍双金属材料去除溶液中U(Ⅵ)、Th(Ⅳ)的性能与机理研究[D]. 桑伟璇.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3]光催化还原去除U(Ⅵ)体系的研究[D]. 梁鹏亮.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4]含磷基团功能化纤维的制备及对含铀废水的高效吸附研究[D]. 蒋亚廷.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5]微电场对人工湿地去除铀尾矿库渗滤液中铀和锰的强化作用研究[D]. 谭国炽. 南华大学, 2021
- [6]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U(Ⅵ)的性能与机理研究[D]. 陈晨. 南华大学, 2021
- [7]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U(Ⅵ)的性能与机理研究[D]. 陈晨. 南华大学, 2021
- [8]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环境修复研究进展[J]. 孙占学,马文洁,刘亚洁,刘金辉,周义朋. 地学前缘, 2021(05)
- [9]原地浸出铀水冶工艺优化研究[D]. 周意如. 南华大学, 2020(01)
- [10]综合测井技术在地浸采铀工业生产中的应用[D]. 李海龙. 南华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