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自然神话看原始祖先的利益与利益

从古代自然神话看原始祖先的利益与利益

一、从上古自然性神话看原始先民的利害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张佩荣[1](2021)在《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老子,以“道”、“德”为宗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之意”作为老子思想之枢要,扎根于老子对人性的省察、以及对政治文化的历史性反思,集中展现了老子对道德之本意的思考。学界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且既有的研究成果对老子“道德之意”的阐发,缺乏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之间的通贯性。这种通贯性的缺乏,不仅导致对老子的“道德之意”的阐发不够完整,而被理解为“半截的”(1)道德学说,而且对老子致思之旨和终极关怀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针对既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循着老子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以《老子》文本的历史性考察为起点,剖析老子所面对的时代问题,以及其构建哲学思想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深入到天人一体关系中,即在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下,探析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将从老子“道德之意”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思维理路、具体意涵几个方面展开系统性论述。第一部分,厘清老子之所以要“深原道德之意”的历史缘由。循着形下的历史层面与形上的超越层面相结合的路线,对天下失序与“大道之失”发生的缘由,展开历史阐释和逻辑分析。具体来说,春秋时期出现的欲望的脱缰和生命的异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信仰体制坍塌所造成的危机,因此,很有必要对王权神授的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天人关系展开反思。本文通过对肇始于“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成熟于西周的“德-礼”体系,以及春秋出现的“礼坏德衰”,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性阐述,来发掘其中周德与天命,礼制与宗法的内在关系,从而理解老子时代出现“德衰礼坏”的历史必然性。老子反思的是当“人伦关系”取代了“天人关系”成为万事万物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后,人们的生存境遇不再呈现出内在的生命原则和个体自然的差异性,而是被某种外在的、强力的秩序所裹挟,而无暇安性命之情。针对当时的现实问题,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从发生学的角度将“德衰”解释成为“大道之失”的结果。在老子看来,需要保持“不失”、且“有以为”的“周德”,难以超越氏族血亲伦理与王权政治的局限性。因而,他一方面通过“上德不德”的反向思维和否定形式,剥离“周德”的人伦衍义。另一方面,他试图从人性觉醒的角度,为人类道德寻找宇宙论根基,进而发出“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第二部分,梳理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即从史巫之学到致道之学的转化,从天命信仰到天道自然的转化。史官所具有的天道观念和省察历史逻辑的智慧,以及《周易》古经所蕴含的辩证思维和宇宙生命的整体图式,使得老子能够超越善恶观念的相对性,跳出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域,追问的是道德的根源性内容。也就是说,老子基于万物的本根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对“道德”的思考并非囿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由位分或职分决定的尽职尽伦的规范,而是从宇宙生命整体对于个体存在之意义开始的思考。第三部分,系统地阐释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分别从老子的思想前提、思维路径和致思之旨三个方面的论证,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既形而上地追问万事万物之终极根源,又形而下地关切个体存在之真实。具体来说,就思想前提而言,老子基于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性视角,来思考万事万物之所以如此的终极根据;就思维路径而言,老子从对形下世界的关切出发,向上追问到宇宙的根基处,将万事万物之所以然归根到形而上的方面去。反之,又从形上的追问中推衍出他对形下的现实关切;就致思之旨而言,老子旨在为人类生存活动之自然,寻求宇宙论的根据。系统性论证老子“道德之意”缘何能够实现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的贯通,避免被诠释成“半截子”的道德学说。第四部分,在老子“道德之意”具体内涵的逐一阐释中,体会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内蕴着“道”的始基性作用、“德”的个体性特征、“自然”的核心价值、以及“无为”的实现方式;并梳理这些具体意涵之间的关系,凸显“道德之意”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枢要地位。具体来说,“道生德畜”是宇宙整体生生不息的终极动力,是万物得以存在的至上根据,是个体生命得以自由的内在根基。而“尊道而贵德”就是维护宇宙生命的根本原则,是楔接神圣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体道德得以实现的终极根据。老子“道法自然”的主张,既强调天人一体的整体性,又强调个体存在的差异性。那么,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意旨在于因任“自然”,而实现这一核心意旨则在于“无为”。总之,在老子“道德之意”的系统展开中,首先体会到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即老子是在“周德”的反思基础上,提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主张,实现了从有为之“德”向“上德不德”,从狭义道德向广义道德,从具体德目向根源性道德的回归。其次,发现老子将道德的始源内容和人的真实本性,都放置在天人一体的宇宙生命整体当中,在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中去思考人的价值问题。最后,发现老子关于“道德之意”的思考,实现了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的贯通,即宇宙论与人生论的结合、存有原理与应然原理的有机结合,是一套体系融贯的道德思想。也正是老子的这一思维理路,使得他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呈现出“天之所与、人之所为”的双向度特征。

闫咚婉[2](2021)在《黄帝神话传说研究》文中提出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历程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在历代史籍中,黄帝是一位集武功、发明、盛德等于一身的圣王典范;在汉画像石中,黄帝时而是威严的天神,时而是凡人羡慕的升仙者;在道教文献中,黄帝是一位潜心修道、拥有道门法术、升天得道的宗教偶像;在俗文学作品中,黄帝是一位垂衣裳而天下治,有道、有术、有德的明君。可以说黄帝神话传说在历代的发展中呈现出形象多元化、事件丰富化、意义多重化、体裁多样化的特点。黄帝神话传说的内涵实则为不同时代文化的内容体现,例如民族的思维模式、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民众的信仰需求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讨论这样的黄帝形象——存在于历史、文学等书面文献,民间口承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黄帝”,不对其作历史真实性的专门考证工作。本文无意于对黄帝神话传说进行古史考据方面的突破,而是希望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中,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丰富的黄帝神话传说文本为基础,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利用,展现黄帝神话传说在不同时代的面貌以及以重要人物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叙事活动。发轫于民族觉醒初期、古史考辨运动中的黄帝神话传说研究,其发展不仅与国家政治、文化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各个参与学科的研究趋势也密不可分。历史学、古代文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不仅为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同时也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黄帝神话传说之于上古史建构、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民族精神构筑等的重要意义。全文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第一章到第四章,以阐述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历程为主。第一章围绕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展开叙述。以《山海经》为代表的黄帝故事展现出黄帝神话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其后的《左传》等史书中又呈现出古史传说的面貌。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盛况,诸子所载的黄帝神话传说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在记录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已经显现出“造神话”的主动性。这一时期黄帝身份的建构以祖先与圣王最为典型,先秦时期的黄帝神话传说,为汉及以后的黄帝神话传说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围绕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进行叙述。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具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出现在正史《五帝本纪》中,二是出现在汉代流行的谶纬神话中,三是保存在汉画像石中的神话内容。汉代是中国古代神话发展的高潮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深受汉代政治文化、社会信仰等影响。黄帝既是上古五帝之首,又是感生圣王,同时还是显赫的天神与升天的仙人。汉代黄帝神话传说呈现出多态性的发展特征,极大地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为黄帝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始祖与道教创教道宗两大民族文化代表提供了契机。第三章围绕道教文化影响下黄帝神话传说的演变与因此衍生的神话文本类型展开叙述。汉代以后,黄帝神话传说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道教化。道教自汉末兴起发展至唐成为国教,在宋代又备受统治者推崇。因此道教文化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影响成为唐宋时期黄帝叙事发展的主要背景。道教信仰影响下黄帝形象由最初的黄神演变为道宗,在道教文献中,他不仅是道门各类法术的重要传承者,更是当时为与佛教对抗而塑造的宗教偶像。围绕黄帝形成的道教神话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类型,在传统故事类型的基础上浸染了宗教意味所以更加生动。对道教黄帝神话文本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信仰。第四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由雅至俗的发展变化展开叙述。从中国古典神话的载录规律来看,文献性质的“雅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黄帝神话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俗化”品格。在宋代以及明清时期俗文学的大力发展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充分的俗化发展。宋代史学新变中上古史的重新整理、民间讲史之风的盛行等背景为它提供了契机,在讲史话本、早期文人拟作以及章回小说等俗文学类型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演绎。这一“俗化”运动,在保存旧情节、编创新情节的过程中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同时也完成了在民间普及上古历史、传承神话资源的任务。下编为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以黄帝神话传说中与黄帝密切相关的三组人物关系及其事迹展开讨论。客观来说,人物只存在于关系和行为中(1),探讨它们对神话传说叙事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把握黄帝形象、事迹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的故事展开论述。炎、黄神话主流意义的生成来源于中华民族追溯民族起源的客观需要,先秦、秦汉时期炎、黄神话的书写是其主流意义生成的基础,因此该时期的炎、黄神话传说是本章的聚焦点。重点对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异德之战的发生与意义等进行分析,展现二者形象向民族始祖发展的过程。第六章围绕黄帝群臣神话传说展开叙述。上古神话中君臣治世神话传说滥觞于此,君臣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文化的折射,同时群臣集群形象构成的“叙事母题”是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对群臣形象及事迹的集中探讨,可以有效揭示黄帝神话传说中的政治意义,并且挖掘黄帝帝王形象建构的内部逻辑。第七章以女性视角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进行解析。20世纪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神话学,使得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上古神话中的女性问题。在上古帝王神话中,女性往往处于话语的边缘。帝妃与帝女的形象在帝王神话中总是作为附属角色存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史影。从嫘祖养蚕之功、嫫母巫觋之责、三女助父事功等女性对黄帝部族发展的贡献中皆可得到印证。同时黄帝三女传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叙事,对三女故事流传演变过程的关注,可以形成典籍与民间叙事的对话空间,进一步探讨民间神话传说的演变规律。

刘红梅[3](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庭是历史的产物,家庭文化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的审视家庭生活后的理性反思结果。家庭是社会机体的有机细胞,家庭文化是确保家庭细胞形态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和谐、家庭文化健康,个体人才能得到培养,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家庭才能真正发挥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作用。现代性发育和市场经济的主导,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更深层意义上改变了人们的家庭生活理念。传统的家庭及其文化已经在新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关系中遭到解体。个体面临从传统的家庭生活中不断的出走,又一次次陷入对现代家庭寻找的徘徊困境中,家庭本身也面临价值观困境、伦理道德困境、家庭教育困境以及传承与断裂困境。进入新时代人们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文化去解决个体和家庭困境,去保障社会的良序发展。本文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点,以文化哲学作为观察视角,通过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对比研究,发掘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家庭文化中的合理资源,试图为新时代家庭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探索方向。唯物史观是人们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的钥匙。家庭及其文化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符合唯物史观的一般规律。纵观中西方古代社会历史可以发现,家庭是人类早期共同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人类从动物式本性群居到自觉选择家庭作为生活方式,从无序的血缘婚家庭到现代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产生的每一步都和人们实践的重心“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分不开。对“两种生产”的需要直接产生了人们对家庭生活的需要。通过家庭实现了生存资料和生命的再生产,通过家庭交往实现人对自我的确认。与之相适应,家庭作为经济生产单位具有满足人们生活资料需要的生产功能,作为生育单位家庭具有延续自身和种族生命的生产功能,同时家庭作为育人之器具有抚养和培育后代的功能。兼具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两种生产”,也就决定了产生其上的家庭的性质。家庭文化则是人的本质在家庭生活中的显现,是人在具体的家庭生活实践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也是人们从必然的非自由状态走向人的自由解放的过程。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家庭文化在维护人的生存和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在统治者意志中变成束缚人自由的工具,实现人的解放必然要从批判以买卖婚姻为实质的非自由的家庭文化开始,将人的解放作为家庭文化的价值诉求,积极构建以实现人的解放为内容的家庭文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家庭文化的变迁是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变迁分不开的。在人类早期家庭就是整个社会,婚姻制度就是社会制度。在社会生产能力低,生活范围局限在血缘家庭之中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个体对家庭、对血缘、对伦理关系越是依赖,社会在结构上越是以血缘家庭为基础。一旦新的社会制度从私有财产中产生出来,私有财产可以通过财富支配他人进行劳动,阶级对立从中产生,随之发生阶级关系力量变革,血缘伦理组织社会将被国家阶级代替,家庭文化也要从传统血缘伦理家庭文化向个体本位的家庭文化转变。中西方家庭文化的演变,是以自然经济向工业为主的市场经济转换为动力的。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家庭文化的内容围绕所有制关系展开。先秦时期自给自足的农业性质,使得传统家庭文化属于典型的血缘伦理文化。家庭文化围绕血缘关系展开,具有伦理性、群体性、家庭本位性、父子关系主导性等主要特点。在《周易》和儒家文化中肯定男女两性关系,属于统治阶级意志下的家庭文化,带有明显的尊卑等级色彩;法家以刑法秩序规定家庭文化;道家打破儒家和法家的礼治和法治文化,以自然无为实现世俗解脱。近代工业萌芽和新文化思想的涌进,群体本位家庭开始向个性自由为主的个体家庭转变,这一思想在婚姻制度中得到巩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家庭文化得到高扬,但由于转型期的“悖论”存在境遇,人们在享有个体家庭文化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传统家庭文化的依托。个体家庭文化陷入异化、功利化、自由化的个体家庭文化境遇。西方家庭文化呈现从古希腊的城邦利益至上和中世纪的宗教家庭文化中解放出来,向资本主义个体家庭文化演进的面貌。柏拉图以城邦利益为目的消解自然家庭,亚里士多德从伦理正义的角度肯定城邦与家庭共同体的至善性,快乐主义从个体本性的快乐原则出发,肯定个体从家庭中获得快乐的正当性。中世纪宗教家庭文化以早期基督教的禁欲独身开始,经历阿奎那肯定以生育为目的的“圣事”婚姻,最终以“骑士之爱”为萌芽的个性之爱从宗教中觉醒结束。但真正的西方式的个体本位的家庭文化,是在私有制实现的资本主义社会才真正开始。培根和卢梭则站在新兴的资产阶级立场,从自然人权的角度探索家庭文化属于个体本性自由范畴。康德从私有财产的所有权问题出发,将婚姻家庭纳入法权契约关系中,契约婚姻属于“有物权性质的对人权”的范围,是双方彼此占有的权利,对等的义务和权利是婚姻的本质。黑格尔将婚姻家庭文化视为伦理精神的直接实体性存在,家庭文化具有伦理性的爱的性质,彼此互爱是家庭文化的最高目的,反对康德的物性契约理论。中西方家庭文化演进过程,反映出家庭文化从自然血缘家庭文化向个体本位家庭文化方向转变,个体家庭文化以实现个体的自由和幸福为直接目的。对比发展过程可知,中西方家庭文化存在相通性。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血缘家庭作为最早的生活方式,家庭文化是命运、是权力、是利益共同体文化。从秩序的角度看,家庭文化是一种秩序文化。家庭的产生本身就是人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的过程,自然的男女分工和家庭角色分工本身就是人自我构建秩序的体现。从家庭文化的功能看,家庭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在承担生育教养后代的同时还要赡养父母。这是中西方家庭呈现的历史共性。有共性也就存在差异性,差异性是必然的存在。从家庭价值导向来说,中国家庭文化属于家庭本位导向群体利益,西方则是以个人为本位倾向个体幸福。在家庭文化理念上,中国家庭文化更多的强调对宗族、家庭的责任,西方则更注重义务与权利的对等。从家庭文化模式看,中国宗法思想笼罩下家庭模式是以父子本位文化,以男性为尊注重男权思想。西方个体文化属于夫妻本位文化,家庭文化围绕夫妻关系展开,更注重男女之间的平等。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是在各自的主导经济形式、社会政治结构、自然因素和文化精神理念下造就的,各有其独特的产生背景。当前家庭文化自身的困境,市场经济的发育,都在指向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问题。面对新时代不可回避的家庭问题,汲取中西家庭文化思想的合理性精华,即为论文的出发点与归结点。在辨析家庭文化史与中西方文化的思想资源的前提下,得出中西方家庭及其文化上既具有共通性又存在差异点。本文认为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要解决好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既要承续人类以往的思想精华,又要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各种需要作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要求作为价值取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家庭文化探索中的理论指导,做到目的、价值和思想相融合。立足新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做到整合中西方家庭文化,以培养塑造现代社会需要的独立个体人格为基点,达到家庭的良性存在与发展,从而稳定社会保障现代化发展。

张雅琼[4](2020)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艺术事象研究 ——以陶器为中心》文中提出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类型陶器分布广泛,影响深远,而其中彩陶的占比很高,且具有鲜明特色,是根据历史遗迹解决艺术起源问题的一个突破点。为了更好的分析艺术发生规律的地域性特点,发现庙底沟类型陶器审美上的独特之处,本文对庙底沟类型陶器的设计要素与美感规律进行了相对细致的分析。文中援引了很多考古方面的资料和图像,深入分析了庙底沟类型陶器的功能和造型。庙底沟类型陶器在实现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的基础上,还灵活使用分解重构、添加删除、变形整合、线条错觉等绘制手法。这些都让庙底沟类型陶器表现出不同于半坡类型的线条灵活、构图活泼的特点。而这些形式多变的纹饰无不体现着此时原始先民超现实的审美意识。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发现此时的审美意识和其他意识是相互渗透的。尤其是宗教意识,无论是巫术活动还是崇拜活动都在发挥实用功能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表现与发展着庙底沟类型原始先民们的审美意识。

张琼洁[5](2018)在《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民间故事价值研究停留在总结、概括价值功能类型层面,存在着越过价值发生过程直接呈现静态结果的局限。问题根源在于实践主体(民众)与认识主体(研究者)站位基点的分离与研究者外位性先验视角。因此,本文拟将民众与研究者同视为实践主体与认识主体,将研究视域从“民间故事”移置于“民间故事活动”,从案牍文本转向“民”的生活世界。价值发生研究的立论前提是打破学术先验视界与传统文本语境割裂研究现状。因此,第一章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定义民间故事活动,探寻它的存在方式,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方法,突破传统的类属分类思维,直面现象本身,将人为分离出去的重新融合连续在一起。用存在论和系统论的眼光将其视为一个兼有体验本体、作品本体、解释本体三元一体的承载着各种价值关系形成与关联的“开放的活的”的“场域”结构。将其定义为人们依寓在世界之中讲述/倾听故事的同时,领会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状态与身心融合一致的活动。接下来在这个活动场域中探究价值发生过程、发生机制、发生逻辑以及观念系统。理论研究的生发点来自社会现实。第二章抽取河北地区三个各具特色的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个别村庄扩展到整个地区,从特殊个体到定性整体,在诸多现象中发现一个“抽象的形象”。这个“形象”分别来自于平原地区拥有丰富故事资源和广泛故事家群体的“中国故事第一村”耿村;冀中北部山区政治历史的产物清西陵守陵村之一忠义村;冀西南地区太行山地腹宗族村王硇村。此“形象”一经抽出可以作为“理论模型”,在“内在本性”上更符合“实际存在”,引导和开拓后断研究。接下来的两章分别从纵剖面、横断面寻找一种可以有效描述价值发生过程的方法。“发生”有两层涵义:一指涉外在“现实发生”;一指涉内在“认识发生”。价值发生的过程即二者对应发生的过程。合理方法为对民间故事活动进行多层级描述。第三章从纵剖面角度将价值客体、主体对客体的调整与把握、活动中多维主客体价值关系进行文本价值、本文价值、活动价值三个层级的描述,分别对应内在价值-意义-工具价值的内在逻辑。三者关系逐层上升,前层是后层的条件与基础,后层克服了前层的扁平局限,形成活态的立体多维化透视结构。第四章从横断面角度逐一分析发生的诸种价值类型,将各价值类型进行底层基础性价值和高层复合性价值、功利性价值和非功利性价值的分类。分述每种类型价值的发生根源、发生方式及发生机制。认知价值一节主要探讨认知价值的历史性和具体性:一为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一为隐喻的诗性认识,一为朴素的历史认识。娱乐价值一节侧重娱乐价值的生理、心理根源,过度娱乐的异化倾向以及寓教于乐、寓美于乐的发展方向。道德价值一节论述了民间伦理、道德、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与大传统伦理道德的对比中,显现民间伦理道德的局限性和超越性。宗教价值一节概括了民间宗教系统观的主要特征,对比祭祀活动和故事活动中差异的鬼神世界以及各自发生同步或错位的宗教价值,着重分析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本质。审美价值一节指出审美“二相”发生机制,民间故事活动中审美价值如何产生,以及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第五章着力于价值发生规律与原理的研究。首先,总结诸种价值类型在当下不同的衍变方式,在民间故事活动场域中,各价值不能自为发生,需“假道”审美价值得以实现,并且依据主体的独特需求遵循从“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反向实现序列。之后,进入到民众思想观念层面,探究民众思维发生逻辑,从历时诗性思维和共时“仪式思维”两个方面得出民众重价值判断,轻事实认知的思维逻辑。最后,试图在与精英哲学的参照中,揭示出民众自有的一套观念系统,说明二者是在一个逻辑起点上成长起来的两种知识与思想系统。继而开启后续思想观念研究。

董春[6](2017)在《易学视域下的儒道会通 ——以王弼易学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思想史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各派思想的互动和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在诸子百家当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儒家和道家思想,二者在批判和交流、冲突和对话过程中不仅为各自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而且还通过相互吸收丰富了自身的学术内涵,因此要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互动和会通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既要注重研究儒道思想的互动,还要注重研究儒道思想的会通。互动和会通在程度上有一定的区别,所谓互动可以是两派之间的思想交流、互相批判,而会通则是在互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这种交流和批判在某方面形成了共识,或者在某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本文所探讨的儒道会通就是在儒道互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寻求二者会通的内涵。而要考察儒道会通,我们不能泛泛而谈,必须寻求一会通的契入点,故本文选取《周易》为研究对象,以王弼易学为中心研究来儒道会通的问题。在绪论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选取《周易》文本以及王弼易学作为儒道会通之契入点的原因,并回顾了目前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要研究儒道会通,我们首先要研究儒道思想在什么样的问题上实现了会通,或者是二者在什么时代达成了共识,如果单从儒学或者道家思想中去寻求这个共识或者这种会通难度无疑是比较大的。中华文化历来有注经的传统,儒道两家皆是如此,故从二者共有的经典《周易》出发,来寻求二者的会通之处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入点。在易学史上,汉魏之际王弼的《周易注》更是融合儒道的典范,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王弼《周易注》为研究中心,重点研究王弼易学思想当中的儒道会通内涵。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哲学特征主要源自于巫术活动的理性化,《易》、儒、道的产生与巫术文化密切相关,三者思想同源而异流。在第一章当中,我们就《周易》与儒、道之关系进行了探讨,《周易》古经彰显了巫术中的理性和德性的因素,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亦对儒道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儒、道思想产生之后又对易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儒道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诠释《周易》古经的经典——《易传》,《易传》确立了诠释《周易》古经的经典模式,而在其所确立的诠释模式、诠释内容和诠释方法当中已具有儒道会通之雏形。儒道会通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魏晋时期儒道思想逐渐走向融合,而王弼作为正始玄学的奠基者,兼治《易》、《老》,其易学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儒道会通的形式、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第二章当中本文首先考察了王弼易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学术背景,汉魏之际道家思想开始复兴,而儒学亦由今文经学向古文经学转变。王弼易学便是在此种背景下产生的,他通过对《老子》与《周易》的重新诠释,完成了《老子注》和《周易注》两本跨时代的巨着,建构起了独有的玄学思想体系。一方面他将易学诠释的重心由象数转向为义理,创立了易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义理学派,另一方面他有意识的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相结合去阐发《周易》的义理内涵。王弼在已有的玄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周易》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在儒道会通的基础上将义理派的易学理论发挥的更为纯粹。第三章主要对王弼在《周易略例》中所提出的易学诠释方法进行了研究。《周易略例》在王弼思想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易学史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弼通过《周易略例》对《周易》卦和爻的关系,言、象、意三者的关系以及哲学功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易学诠释方法做了深入而全面研究,阐发了其解读《周易》的基本原则。《周易略例》中的"执一御众"的原则,"时变"的思维模式,"得意忘象"的解易方法都是王弼对解易方法探寻的结果,而这些方法的形成源自于其对汉代象数易学的反思以及其所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儒道会通的结果。第四章主要阐述了王弼《周易注》的思想内涵。在《周易》经传当中既有"极天地之渊蕴"的天道观,又有"尽人事之终始"的人道观,最终以二者的圆满通贯而形成了易学特有的学术体系。王弼注《易》必然围绕《周易》所特有的天道人事之内涵而展开,在对天道的认知上,王弼借鉴了其从《老子注》那里体悟而来的自然之道,但《周易注》中的道与《老子注》的道不同,与人伦日用密切相关,这就是儒道会通的结果。天道落实到人的生命当中来就形成了性,王弼通过反思儒家的传统价值体系,结合了道家思想,以"崇本举末""守母存子"之玄思对易学中性与天道的问题进行了思考,试图为理想人格与人生境界寻求一个终极依据,这为性命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系辞》曰:"夫易,圣人所以崇德广业也。"王弼非常注重人伦日用,他并没有否认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只不过在其最终依据和关键环节当中引入了道家之自然的观念,去补充儒家在形上本体的不足。第五章阐述了王弼《周易注》对后世的影响,对其易学中所体现出的儒道会通进行了评价。王弼通过《周易注》完成了其玄学体系的构建,将儒道思想融合在一起,这无疑开创了易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他既重视对道家思想的弘扬,但同时又没有放弃对儒家精神的追求,对后世易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弼之《周易注》将儒道思想统一在其玄学理论体系当中,儒道思想共同作用,互相影响,二者的思想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是积极的,是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的。

林银花(Lim Eun Hwa)[7](2016)在《神话隐喻与鲁迅启蒙思想研究 ——以《故事新编》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学术界对于《故事新编》的研究,多偏向于对鲁迅的启蒙思想或神话思维方面的专题研究,而对于将三者综合起来进行整体研究的尚不多见,而整体研究(Holistic Approach)的实质就是要力图在事物的联系中,对事物内在本质和表现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基于这种认识理念,本论文力图将神话、启蒙和鲁迅的《故事新编》创新关联起来进行整体研究,从神话隐喻、启蒙意图到文学创作的关联中,以"WHY"探讨"HOW"的研究方法,重读、细读《故事新编》文本,从中概括出鲁迅"立人"启蒙思想之"如何(HOW)",显现其隐喻特点。在这个维度上,本文不仅仅只是对于《故事新编》的题材"神话""传说""史实"与"启蒙"的一体性、整体性、综合性的审视,亦是更深入和系统地对启蒙对象"新、旧障碍物"的一种深刻透视、把握和阐释。本文以鲁迅对神话、启蒙与文学之间关联性的倚重为基础和聚焦点,在第一、二章中,根据鲁迅在《故事新编》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这两种时间设计,着力从"神话—启蒙"与"神话思维"两种思维结构的维度,来深入探讨鲁迅如何将"立人"的启蒙思想有机地渗透到《故事新编》中,特别是渗透到他对"新、旧障碍物"的神话隐喻结构中。具体而言,鲁迅一方面通过"神话——启蒙"思维结构来重构启蒙"新、旧障碍物"的形象系统,深入其中探讨"古今共时"情景、情节的融合、"新旧"结构的设置以及"奴性"人物性格的刻画与塑造;另一方面鲁迅则通过神话思维的有关"原逻辑" "互渗律""万物有灵"等认识观念的运用,对启蒙"新旧障碍物"进行神话隐喻,本文对"古人与今人" "历史与现实""神话与历史""中国与西方"等具有"二元对立"结构的形象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深刻地阐释了对立的两者是如何相互结合、相互转化、融为一体,以及"新旧"形象系统的神话隐喻和寓意。在第三章中,本文认为,鲁迅在对启蒙"新、旧障碍物"的认识和审视之中,最大限度地展示"个体"精神的转变及其与"神话——启蒙"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论文阐释了鲁迅以"新旧""奴性"形象为主而展开的"奴才相"形象系统和"奴性"的社会"副产物(封建等级和传统思想)"形象的神话隐喻和寓意。根据"神话——启蒙"循环的思维过程,鲁迅对启蒙"新、旧障碍物"的认识和审视,是按照"个体精神"的原型、转变、变异等变化,设计了与"奴性""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儒·道·墨’传统思想"的对照,进而系统且深入地阐述了"奴性"互渗律的必然性,从中展示出他对"封建等级"和"’儒·道·墨’传统思想"的"原逻辑"思维的透视和批判。在第四章中,本文认为,在"神话——启蒙"循环的过程中,根据主体和客体含混不分的心理阶段的特点,以及基于"个体""主奴"的"自我意识"和"欲望"之间的悖论,鲁迅展开了对古今共时的"奴才"——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的"个体"精神异化现象的探讨。这是一种对启蒙"新障碍物"的"神话——启蒙"理路的寓意,也是一种对"个体"精神变异的神话隐喻。本文注重从"个体"——知识分子和农民两种形象的多重"奴性"含义中来进行分析论述,由此探讨鲁迅对其内在凶残的精神病根及其寓意的表现。在这一章具体考察了鲁迅对"新奴才"与"旧奴隶"之间精神连接结构的认知,阐述了他对知识分子和农民具有"主奴"双重性形象及其"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启蒙寓意和隐喻。在第五章,本文则重点分析了鲁迅突破"新、旧障碍物"的新思维的特点。总而言之,本文深入研究了《故事新编》的启蒙神话隐喻和寓意,探讨了鲁迅"神话思维"的运思、隐喻、寓意,其与"神话——启蒙"循环中的"个体" "自我意识"的关联,以及其与"立人"启蒙思想之间的关系,并对此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一体性的研究,揭示出鲁迅启蒙思想中对"新、旧障碍物"的审视和思考,以及如何有意识地渗透在《故事新编》的创作构想之中,从中展示出他提倡"尊个性而张精神"的"立人"思想的独特性及其进行神话隐喻和寓意的艺术创作的新尝试。

郑新胜[8](2015)在《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民俗是民族文化中具有生动形象和丰富内涵的承载体,是民众世代享用的精神资源,其物化的形态、内在的意蕴,与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生态环境、审美风尚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对民俗的调查、收集、归类和分析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审美文化的视域对民俗进行宏观深入研究的还很不够。本论文从民俗学与美学相关联的角度对民俗及其审美的重要问题作专题研究。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是具有鲜明审美特性的客观存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旨在形成一种从问题出发的对民俗整体的新阐释。本论文从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民俗审美的发生等处着眼,关注的焦点是民俗的审美价值、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民俗审美的构成要素等主要问题。民俗实践表明,民俗的审美是由其内涵的意蕴和构成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前者如民俗审美中的有序性与整饬性、浪漫性与愉悦性、想象性与象征性、神秘性与超越性、混融性与民族性、叙事性与抒情性等的基本特性,后者如民俗中的主题与题材、模仿与取意、节奏与韵律、色彩与线条、材质与工艺等的具有某些艺术性特质的构成要素,而具体体现于民俗的各种分类形态中。论文侧重研究“民俗美”其何以为美的内在依据及其形态表现,它包括具有特定功利价值、审美价值的意蕴和具有形式感的形象体系,是在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中内容和形式完整统一的,并且还具有可以引发主体审美情感的审美特性。民俗是社会建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民俗审美意识和素养,重视借鉴民俗审美中的资源,为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并在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张苓[9](2014)在《道德的起源》文中研究指明道德起源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哲学论题,它本身就包含着解答问题的悬疑:道德到底是指什么?起源发生于何时?道德到底如何起源?对于如何界定道德?笔者通过历史的梳理、已有的研究和道德起源这个论题本身的逻辑预设,试图从论文本身给出道德一个宽泛的定义。道德先是一种实践、一种文化创生,一种秩序,其次才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对道德的定义,会衍生出另一个问题,道德的起源与道德的发生。这是研究道德的两种路径。道德的发生是人类知识结构的生成,是观念的发生。道德起源是事件发生,是社会实践。但是,两者又不是分离的。道德发生有效解决了起源研究将起源绝对化以及无法解释认知结构生成机制的问题。如果把道德看成是人类所独有的,那么道德起源于古代漫长的历史时期,它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一起成长的。因此,起源问题涉及到时间和空间的宏观跨度,要以现在的时空位移到上古时期人类思想启蒙之时。原始社会的初始浑沌是道德起源的母体。所谓浑沌母体,不是杂乱一团,它有自己特有的运行特征和规律。要研究道德的起源,就是要从浑沌母体中,找到一些闪光的碎片,它们是最有代表性,与道德联系最为紧密,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切入到道德起源中。同时,道德在起源过程中,本身也作为一碎片,同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作为碎片之一的原始思维,是从思、言说的角度,对道德起源的主体性特征进行探究。图腾、禁忌作为原始宗教的表征,则是从心理认知以及价值判断的角度,对道德起源进行研究。巫卜祭祀是从行为的功用性角度,剖析道德的起源。神话是记忆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历史沿袭下来研究道德起源的“活化石”。习俗则是从规范调节角度进行论述,它是最接近道德起源的因素。当然原始思维、图腾与禁忌、巫卜祭祀、神话、习俗,他们都不是各自断裂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性关系。这一切都内生于原始社会大的时代背景条件下,在原始实践的发展历程中,或者它们本身就作为一种实践,随着历史延续到现在。道德同人类社会的发展类同,是个自我修正的过程。道德产生于古代社会这一巨大的社会环境中,生产力等器物文明的发展,影响到了道德的起源。物质生产的发展是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境遇的过程。这从原始社会的采集、狩猎、农业、畜牧以及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可以看出。物质生产的完善和发展是道德起源的基础性条件,因而道德起源与人的生存紧密相连。而在人的生产中,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关系、亲属关系、亲属制度是原始人类社会初始的交往形式。人类的交往,必然有一定规范在维系。原初的道德是离不开对两性关系和亲属关系的调整。氏族是人类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形式,它成为道德起源的社会单元。人类的发展和精神文化的进步缘由于人类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道德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正是在实践中,产生了原始道德。原始社会的实践始终伴有一层神秘的外衣,不像现代人处于理性和科学的指导下。原始人的思维是一种集体意识向性思维,在其中,是非观念的产生、自我意识的觉醒都蕴含着道德萌芽。同时,原始思维所特有的神秘互渗以及万物有灵,使得道德在起源过程中具有持久的可变性。而在原始思维的一系列纠错中产生了原始善恶观。思维和语言存在着双生关系,语言的表达与交流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秩序和规范,随着秩序和规范的普遍化、客观化,于是就形成了“是非”、“正义”、“善”等道德词语。关于道德内容的述说一旦表达出来,道德就已经在文化中成为独立的一部分。语言对道德有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长而久之,语言便具有了道德使命。原始思维和语言的述说是道德起源的主体必要条件,同时原始人经常幻想和制定出无数图腾、禁忌、礼仪,这进而成为原始人行为规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腾、禁忌虽不是我们今天所定义的道德规范,但在古代社会,却履行着道德规范的职责。图腾、禁忌中的规范因带有原始宗教的神秘因素,从而使道德具有了神性的权威。因此,道德在原始社会走的是一条非制度化、借助于人的情感、信念等宗教因素来起作用的发展道路。大量的人类学资料指出,人类的道德状态首先始于图腾、禁忌,图腾、禁忌就是原始人类所能有的最早的道德法典。图腾、禁忌在道德起源中,表现出原始人作为道德主体被动的一面。而伴随巫卜祭祀文化的流行,原始人主动性的一面开始表露。他们积极同神沟通,巫师便是这样一个独立的职业。上古时期,巫师有着道德传承的重要功能,同时也起着一定的道德标杆作用。卜筮祭祀文化,这在中国更具有代表性。卜筮祭祀更多是作为一种礼仪,祈求上天、先祖福佑,同时先人也通过卜筮、祭祀的推行,建立了一定伦理道德秩序。神话传说是道德起源的“活化石”。神话具有幻想性,是一种集体行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真实性。神话,作为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存在的对远古现实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远古时代的道德价值、社会秩序。道德的美好向往都体现在神话中。原始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慢慢解构神秘性的一面,渐渐积淀出特有的风俗习惯。它是世代传承的习俗、习惯和行为模式。风俗习惯的推行依靠的是社会心理、习惯势力对人类思想、言行的维系,它是内化于人的强有力的内在规范机制。经过各种文化形态的冲突和融合,有的原始社会习俗转化为具有“应该”“正当”价值范畴的道德规范。有的发展成了法律,有的或依旧作为习俗存在着。这都归因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总之,道德起源是人的实践创造,规范维系,文化创生的过程。道德起源的历史是一个不断修正的、功利化的发展历程,它与人的生存紧密联系。在生存实践中,道德成为人特定的价值预设,从原始的稚嫩发展成非制度化的道德律。原始思维、图腾与禁忌、巫卜祭祀、神话、习俗在道德起源过程中,以两条路径展开:原始思维——图腾与禁忌——巫卜祭祀,原始思维——神话,最后两条路径都归结到习俗,或者说习俗贯穿于两条路径的始终。在原始的生存实践中,以集体表象为特征的原逻辑的思维,以一种神秘的、有灵的、神圣的的思维产生出了最初的是非观和善恶观。集体表象下也有着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是道德起源过程中道德由集体的意志慢慢内化为自身意识的前提条件。原始思维塑造了原始人特有的心理情感和价值判断。恐惧、敬畏、崇拜、迷茫使的原始人在一开始的社会实践中就选择了图腾崇拜和禁忌。图腾崇拜本身就是一种集体行为,原始人以图腾为名,自发的进行生产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道德从来都是人类的集体规范,但在运行过程中,它不断的进行着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博弈。集体不断的将其意志灌输给个人,个体起初只是无意识的接受,渐渐的个体会有背离,因集体的惩罚和孤立,又回归到集体。在此博弈过程中,凡是对整体有利的即视为是道德的,而个体只能无条件的消化吸收。对图腾所表现出来的敬畏感和恐惧感,掺杂在世俗的日常生活中,使得日常的规范具有了神的强制性。原始思维中是非观念的产生,是禁忌产生的主要依据。原始禁忌种类繁多,最早具有道德规范性质的是两性禁忌。可以说两性禁忌是第一条道德禁律。它是氏族社会关系道德约束的基础,也是道德由他律转为自律的精彩展现,作为集体的他者依靠着禁忌心理,使得禁忌的遵守成为一种道德规范的自律。图腾与禁忌在道德起源过程中的被动性,促使人企图积极同神沟通,巫卜祭祀文化因而产生了。巫卜祭祀在道德起源的过程中具有功利性的一面。无论是巫师、卜者、还是祭司,都在祈求神福佑人类,当然他们也对神表现了虔诚的崇拜。他们是人类最早的精神文化的传播者,是具有道德使命的主体,是道德起源的助推者。原始语言和原始思维是共存的。原始语言的诉说开辟了道德起源的另一路经。关于道德的内容一旦诉说出来,语言便具有了道德的使命。善言才能善行。因而,伴随道德语言的产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评价产生了,这是道德起源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神话和语言具有同构性。它是记忆传承的载体,是道德起源过程中道德规范传播和定型的主要工具。神话通过有声的语言和集体的传播,把人类的美好道德期盼加以推广和延续。在原始思维与图腾、禁忌、巫卜祭祀、神话的融合过程中,习惯的力量其实一直都贯彻其中。在发展中,习俗慢慢具备了道德规范的雏形,并渐露了道德的端倪。习惯的力量,对于传统的敬畏,已经使得习俗由于自身的原因被原始人遵守。在习俗中,道德已经完全实现了由他律到自律的转换。因而,道德在起初产生时,采取了原始宗教的、习俗的形式,渐渐的道德和它们产生了背离。道德不再表现为图腾、禁忌、巫卜祭祀、神话、习俗所表现出来的规范,而是道德变成了它自己。人类社会的实践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前提条件,随着人类理性自觉意识的觉醒,原始社会的神性因素慢慢褪去,道德不再需凭借崇拜之命、禁忌之约,也不需要巫卜祭祀的仪式或巫师、卜者去与神沟通,也不需要神话去做道德普及,道德从神的权威来到世俗化的人间。同时,道德也摆脱了习俗世俗化和狭隘性的外壳。于是,道德产生了。

鲁小娜[10](2014)在《西北神话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关于西北神话与自然界及日、月神话体系的形成研究:西北神话的发生与流传与西北自然界密不可分,因此本章重点阐述西北自然风貌、地理环境与西北神话之间的联系。探索昆仑文化与西北民族文化之间的关联;通过古文献中“明夷”与“石夷”以及日、月之母、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的记载梳理西北日、月神话体系的形成及西北人民的宇宙观。第二,关于西北神话与民族文化的研究,重点阐述西北神话与民族迁徙、农业文化两方面之间的关系:1、西北神话反映了民族战争与民族迁徙的历史现象。本文结合历史学知识,讨论禹伐三苗之战,黄帝、蚩尤争战以及西王母的历史迁徙轨迹与神话色彩分析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神话中的反映,以及其在神话流传、分化、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西北神话中一系列与农业有关的神、人及其事迹,是与当时的农业文化相互印证、相互生成的,本文由此认为这是中国由渔猎时代向农业社会迈进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与思维规律。另外,神话是一定历史事实的反映,其中多见神、人与自然灾害做斗争以及族群之间发生战争的情况,本文认为这是上古自然村落形成的基本原因,故拟对西北村落的形成在西北神话中的反映进行梳理,继而探索西北村落形态形成的历史原因,并通过对西北村落与城市变迁问题的分析探寻逐渐消失的村落、村落文化的价值及其保护意义。第三,关于西北神话与民族精神的研究:1、西北神话中的人、神、事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西北人,随着神话的分化与传播,这种精神同样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本文从具体神话人物与神话现象入手,对其所反映的民族精神进行梳理并探讨其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2、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神话中的女性神所扮演的角色、所表现出的时代特征与女性地位,与后世形成了巨大反差,所以本文从西北神话中的女性崇拜入手,探讨女性意识的发展与女性主义神话学的相互影响,进而探索女性意识的发展历程、两性关系发展等问题。第四,由西北神话论神话的美学特色与“不死”观念:1、从西北神话出发,探讨一些中国神话共有的美学观念与图腾崇拜意识:如先民们对自然生命的观察方式、表现方式与图腾崇拜之间的关系;原始先民思维中对于人、神、天、地的和谐与互通的想象等。2、神话中女娲、盘古、鲧皆有死而重生之事,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拟对神话中的不死观(死而重生)与仙话中的不死观(长生不死)作比较,着重考其相异点。

二、从上古自然性神话看原始先民的利害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上古自然性神话看原始先民的利害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1)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与意义
        1.1.1 学术角度:“道德之意”对老子思想体系义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1.1.2 现实角度:老子的“道德之意”具有根基性意义和范导性作用
    1.2 综述与反思
        1.2.1 以往的老学研究
        1.2.2 以往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研究
    1.3 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文献说明
第2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时代背景
    2.1 天下失序
        2.1.1 失序的世象:欲望脱缰与生命异化
        2.1.2 失序的实质:“德衰”与“礼坏”
        2.1.3 失序的影响:“崩坏”与“突破”
    2.2 老子反思既有秩序:以“德-礼”体系为核心
        2.2.1 周德与天命
        2.2.2 礼制与宗法
        2.2.3 人文理性与强力秩序
    2.3 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以“周德”为参照
        2.3.1 道德反思:“失道而后德”
        2.3.2 政治批判:“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3.3 人性觉醒:“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
第3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
    3.1 历陈古今之变的史官出身
        3.1.1 史官之学
        3.1.2 史官之术
    3.2 本源天地之始的宇宙图式
        3.2.1 巫与无
        3.2.2 易与道
    3.3 由“命”而“道”的转化
        3.3.1 天命信仰
        3.3.2 天道自然
第4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
    4.1 老子的思想前提
        4.1.1 玄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与根源性
        4.1.2 玄览:“知常曰明”
    4.2 老子的思维路径
        4.2.1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4.2.2 推天道以明人事
        4.2.3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3 老子的致思之旨
        4.3.1 天之道
        4.3.2 人之德
第5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具体意涵
    5.1 从道与万物的关系看“道德之意”:“道生之”
        5.1.1 “道”之考释:至上之“导”与生命之“(?)”
        5.1.2 本根之道:“道”为“天地根”
        5.1.3 生化之道:道生万物
        5.1.4 存有之道:“道者,万物之奥”
    5.2 从道与德的关系看“道德之意”:“德畜之”
        5.2.1 “德”之字源解析
        5.2.2 得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5.2.3 修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5.3 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价值:自然
        5.3.1 “自然”辩义:生命的自觉
        5.3.2 自然的主体:“万物之自然”
        5.3.3 自然的根基
    5.4 老子“道德之意”的实现原则:无为
        5.4.1 “无为”的涵义
        5.4.2 “无为”的实现
        5.4.3 “无为”的意义
第6章 结论
    6.1 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6.2 老子“道德之意”的形上内蕴:“人之为人”
    6.3 老子“道德之意”的现实关切:根基与范导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黄帝神话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资料来源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述略
上编:黄帝神话传说的生成演变
    第一章 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
        1.1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先秦黄帝神话
        1.1.1 《山海经》中黄帝神话的记录背景
        1.1.2 《山海经》黄帝神话文本的原始图景
        1.1.3 先秦其他文献中的黄帝神话
        1.2 春秋古史中黄帝传说的基本概貌
        1.2.1 《左传》中的黄帝传说
        1.2.2 《国语》中的黄帝传说
        1.3 战国诸子所载的黄帝传说及其特征
        1.3.1 道家——黄帝“得道者”形象的形成
        1.3.2 法家——黄帝成为“理想君主”
        1.3.3 杂家——黄帝“圣王”形象的深化
        1.3.4 纵横家——黄帝战争传说的运用
        小结
    第二章 两汉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
        2.1 历史传说——《五帝本纪》与黄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2.1.1 黄帝传说叙事“母本”的形成
        2.1.2 《五帝本纪》中黄帝传说的叙事依据
        2.1.3 黄帝传说的主要情节单元
        2.2 政治神话——谶纬思潮影响下的黄帝事迹
        2.2.1 谶纬思潮对黄帝神话的叙事影响
        2.2.2 纬书中黄帝事迹的神异品格
        2.2.3 纬书中的黄帝与西王母传说
        2.3 图像与信仰——汉画像石中的黄帝神话传说
        2.3.1 非纯粹地“讲故事”与有目的地“绘神画”
        2.3.2 汉画像石中黄帝神话传说的三个系统
        小结
    第三章 道教信仰与黄帝神话传说的道教化
        3.1 道教黄帝信仰及其形象塑造
        3.1.1 “黄帝”——异端神话崇奉的民间偶像
        3.1.2 “黄神”——民间阴界的护佑者
        3.1.3 “中央黄帝”——“中央”从政治空间到宗教空间的转变
        3.1.4 “道宗”——道教立教与黄帝形象的确立
        3.2 道教黄帝经典文本的构成
        3.2.1 托名黄帝的道教言辞
        3.2.2 道教黄帝传经神话与神灵谱系
        3.2.3 黄帝仙传类文学的书写
        3.3 道教经典中黄帝神话传说的叙事类型
        3.3.1 问道求业
        3.3.2 黄帝尊师
        3.3.3 神仙考验
        3.3.4 神授法术
        3.3.5 黄帝造物
        3.3.6 升天成仙
        3.3.7 黄帝时人
        小结
    第四章 俗文学的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由雅至俗
        4.1 宋代史学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准备
        4.1.1 材料的积累:修史之风与黄帝神话传说的古史整理
        4.1.2 方式的革新:史学新变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契机
        4.2 早期案头“拟作”文学中黄帝事迹的敷演
        4.2.1 “谱史于新词”——《廿一史弹词》
        4.2.2 拟话本之繁兴——《三言》《二拍》
        4.2.3 “按史”之作——《大唐秦王词话》
        4.3 章回小说中黄帝叙事的发展
        4.3.1 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黄帝形象
        4.3.2 神魔小说中黄帝事迹的情节演绎
        小结
下编:黄帝神话传说的专题研究
    第五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叙事
        5.1 层累建构: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
        5.1.1 弟兄身份:炎、黄共名的结构表征
        5.1.2 神农氏的介入:炎、黄关系的叠加生成
        5.2 异德之战:黄帝大于炎帝的叙事倾向
        5.2.1 战争起于炎、黄之际
        5.2.2 黄帝征战炎帝、蚩尤说
        5.2.3 炎、黄之战的性质界说
        小结
    第六章 君臣治世神话传说的滥觞——黄帝群臣故事
        6.1 封建统治的样板——黄帝群臣故事与君臣秩序的建立
        6.1.1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6.1.2 “君臣上下”始于黄帝
        6.2 群臣神话传说产生的学说背景
        6.2.1 帝道学说与群臣之兴
        6.2.2 神话圣数哲学与群臣结构
        6.3 黄帝群臣形象的塑造
        6.3.1 黄帝群臣的职属类型
        6.3.2 黄帝群臣的多重身份
        小结
    第七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角色——帝妃与帝女
        7.1 性别与身份——嫘祖养蚕之功确立的意义探释
        7.1.1 蚕神与先蚕考论
        7.1.2 黄帝先蚕身份的生成机制
        7.1.3 先蚕形象的文化移转
        7.2 丑貌与德行——嫫母丑妻形象塑造的文化依据
        7.2.1 “丑”之来源——原始图腾说的影响
        7.2.2 “丑”之为丑——早期身体美学思想的运化
        7.2.3 嫫母之丑与方相氏形象的产生
        7.2.4 嫫母之丑成为独立的文学意象
        7.3 黄帝三女——被发明的帝女传说
        7.3.1 元、明、清时期黄帝三女传说演进考
        7.3.2 黄帝三女传说演变的历史特点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当前家庭面临的四重困境
        一、价值观困境
        二、道德伦理困境
        三、家庭教育困境
        四、传承与断裂困境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四节 论文研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论文研究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唯物史观中的家庭及其文化理论
    第一节 家庭与“两种生产”
        一、家庭的产生是“两种生产”的结果
        二、家庭功能是“两种生产”的展开
        三、家庭本性是“两种生产”属性的显现
    第二节 家庭文化与人的本质
        一、家庭文化是自由自觉活动的结果
        二、家庭文化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三、家庭文化是本质力量对象化结果
    第三节 家庭文化与人的解放
        一、扬弃异化的资本主义家庭文化
        二、人的解放是家庭文化的价值诉求
        三、人的解放是家庭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国家庭文化演变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家庭文化
        一、《周易》中的家庭文化观念
        二、儒家以礼建设家庭文化
        三、道家以自然之道建设家庭文化
        四、法家以刑法建设家庭文化
    第二节 工业探索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一、思想解放层面中的家庭文化
        二、制度保障中的家庭文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转型期的家庭文化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悖论存在境遇
        二、个体自觉与当代家庭文化
        三、家庭文化的新样态新特点
第三章 西方家庭文化演变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古希腊家庭文化
        一、城邦利益上的家庭文化
        二、城邦与家庭融合层面的家庭文化
        三、快乐主义的家庭文化
    第二节 自然与商品经济共存基础上的中世纪家庭文化
        一、早期基督教家庭文化
        二、信仰与理性结合下的家庭文化
        三、个体觉醒下的家庭文化
    第三节 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近代家庭文化
        一、自然人性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二、契约法权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三、伦理精神实体存在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第四章 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共性
        一、共同体文化上的共性
        二、秩序文化上的共性
        三、育人文化上的共性
    第二节 中西家庭文化的差异性
        一、价值导向差异: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
        二、文化理念差异:家庭责任与个体权利
        三、文化模式差异:父子文化与夫妻文化
第五章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的探源
    第一节 中西方主导经济形式的根源
        一、农业经济
        二、商业经济
    第二节 中西方社会政治结构的根源
        一、宗法制度上的家国一体
        二、民主制度上的家国分离
    第三节 中西方理性精神的根源
        一、理性精神的基点不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二、理性精神的目标不同:他人与个体
    第四节 中西方自然环境的根源
第六章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
    第一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指导原则
        一、以实现美好生活为目标原则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原则
        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原则
    第二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三重维度
        一、家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维度
        二、家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维度
        三、家庭文化与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维度
    第三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基点
        一、家庭文化的整合
        二、独立人格的培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艺术事象研究 ——以陶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创新
第二章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典型遗址及陶器概述
    2.1 什么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2.1.1 仰韶文化
        2.1.2 庙底沟类型遗址
    2.2 河南庙底沟类型遗址及陶器
    2.3 山西庙底沟类型遗址及陶器
    2.4 陕西庙底沟类型遗址及陶器
第三章 庙底沟类型陶器艺术形式分析
    3.1 庙底沟类型陶器装饰的结构形式及相关观念
    3.2 庙底沟类型陶器的造型
        3.2.1 空间组织
        3.2.2 表面肌理纹
        3.2.3 彩陶纹饰
    3.3 庙底沟类型陶器的美感特点
        3.3.1 外在实用与美观的统一
        3.3.2 分解重构与添加删除
        3.3.3 变形整合与线条错觉
    3.4 对象化:庙底沟类型陶艺的根本规律
第四章 庙底沟类型陶器母题事象的历史文化内蕴
    4.1 装饰与艺术生活
    4.2 丧葬与巫术
        4.2.1 “天人合一”的巫术原则:接触与模拟转化
    4.3 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
        4.3.1 图腾崇拜
        4.3.2 祖先崇拜
        4.3.3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5)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间故事活动——一个“开放的活的”结构
    概述
    第一节 既有理路的局限与反思
        一、既有理路局限
        二、问题反思
        三、站位基点
        四、据此定义“民”与“民间”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
        一、从“存在是什么”到“如何存在”
        二、民间故事如何存在:分类——融通——再分类
        三、认识路径
    第三节 民间故事活动定位
        一、系统定位
        二、形态定位
第二章 走近当下河北民间故事活动(实证描述)
    概述
    第一节 冀中平原的历史通衢:故事村耿村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三、耿村故事活动特征
    第二节 守护皇陵的神圣使命:清西陵的守望者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三、满族守陵村故事活动特征
    第三节 太行山下的川冀建制:宗族村王硇村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三、山区宗族村故事活动特征
第三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多层级描述与分析(发生过程)
    概述
    第一节 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存在
        一、艺术本体存在方式演变轨迹
        二、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结构
    第二节 从“存在与价值”到“存在即价值”
        一、价值概念的演化与界定
        二、传统价值哲学的藩篱
        三、价值存在于行动中而非观审中
        四、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层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三节 文本价值
        一、文本内意群价值
        二、文本内结构价值
    第四节 本文价值
        一、不同本文的田野记录
        二、主体在本文中的建构过程
        三、本文中价值的生成
    第五节 活动价值
        一、故事活动的要素和功能
        二、民间故事活动的忠实记录
        三、活动价值发生描述与路径
第四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类型的描述与分析(发生了什么)
    概述
    第一节 价值类型产生与划分
        一、从符号学角度看价值类型产生与层次
        二、实践中可能产生的主要价值类型及问题
    第二节 认知价值
        一、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
        二、隐喻的诗性认识
        三、朴素的历史认识
    第三节 娱乐价值
        一、来处:生理快感和心理快感
        二、定位:娱乐价值的正位和异位
        三、去处:上升到美善之中
    第四节 道德价值
        一、从伦理到道德
        二、从道德到教化
    第五节 宗教价值
        一、河北民间宗教系统观
        二、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差异的神鬼世界
        三、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同步与错位
    第六节 审美价值
        一、审美价值的结构
        二、民间故事活动审美价值的产生
        三、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
第五章 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机制与原理(怎样发生、何以发生)
    概述
    第一节 价值发生机制
        一、发生方式
        二、发生顺序
        三、发生模态
    第二节 思维逻辑
        一、历时:诗性思维
        二、共时:“仪式思维”
        三、故事讲述的思维逻辑
    第三节 观念系统
        一、内在意识的时空观念
        二、“民间哲学”中的几个关键词
        三、一个逻辑起点上的两种知识与思想
结语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6)易学视域下的儒道会通 ——以王弼易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同源而异流的《易》、儒、道
    第一节 源于巫卜的《周易》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巫卜
        二、巫卜文化的核心:卜筮
        三、人文精神的彰显:《周易》
    第二节 《周易》与儒道之关系
        一、同途殊归的《易》、儒、道
        二、《周易》古经与儒道思想
        三、《易传》与儒道思想
    第三节 《易传》中的儒道会通理路
        一、儒道会通的实现模式
        二、儒道会通的诠释内容
        三、儒道会通的诠释方法
第二章 儒道兼治的学术旨趣
    第一节 重建儒道关系的正始玄学
        一、儒道会通的时代背景
        二、经玄互动与儒道会通
        三、儒道会通的学术主题
    第二节 儒道兼综的王弼易学
        一、王弼易学的主要创见
        二、王弼易注中的儒道思想
        三、"以无为本"统合儒道之体
        四、"即用显体"会通儒道之用
第三章 儒道会通的解经方法
    第一节 《周易略例》的产生及内容
    第二节 "执一御众"的解易原则
        一、"执一御众"的缘起
        二、"执一御众"的逻辑理路
        三、"执一御众"与儒道会通
    第三节 明变重时的"时变"思维
        一、"爻以示变"的重变说
        二、"卦以存时"的重时说
        三、"时变"思维与儒道会通
    第四节 "得意忘象"的诠释方法
        一、"得意忘象"的缘起
        二、"得意忘象"的逻辑理路
        三、"得意忘象"与儒道会通
第四章 儒道会通的易学内涵
    第一节 《周易注》中的天道观
        一、自然之天与形上之天
        二、"以无为本"的天道观
        三、儒道会通的形上之天
    第二节 《周易注》当中的性命观
        一、《易传》中的性命观
        二、"不违自然"的性命观
        三、儒道会通的性命之学
    第三节 《周易注》中的人事观
        一、"唯德是与"的修德思想
        二、"各定其分"的名教思想
        三、儒道会通的人事思想
第五章 王弼《周易注》对儒道会通的贡献及评价
    第一节 《周易注》的影响
    第二节 《周易注》对会通儒道的贡献
    第三节 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附件

(7)神话隐喻与鲁迅启蒙思想研究 ——以《故事新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及其概念界定
        1.1.1 神话与神话思维的概念界定
        1.1.2 神话与国民性的相关性概述
        1.1.3 神话与启蒙的关系梳理
    1.2 鲁迅思想研究现状与《故事新编》研究成果述论
        1.2.1 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研究梳理
        1.2.2 关于《故事新编》研究成就与局限的梳理
        1.2.3 八篇作品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意义、方法与内容框架
        1.3.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2 神话与鲁迅的思维向度
    2.1 神话思维与鲁迅的内在联系
        2.1.1 鲁迅对中西神话的认识
        2.1.2 神话与鲁迅启蒙"文艺"的选择
    2.2 神话与鲁迅的启蒙认知
        2.2.1 "神话思维"对鲁迅的影响
        2.2.2 "神话——启蒙"对《故事新编》的影响
    2.3 鲁迅对启蒙对象的审视
        2.3.1 古代溯源:鲁迅对启蒙对象的"历时性"认识和把握
        2.3.2 古今对照:鲁迅对启蒙对象的"共时性"认识和把握
3 鲁迅对启蒙"旧障碍物"的认识和表现
    3.1 内在的"绝望":对"奴性"的透彻认识
        3.1.1 主人与奴隶的"集体表象":以《补天》为例
        3.1.2 "主奴"集体表象的互换:以《奔月》《理水》《起死》为例
    3.2 历史惰性的警觉:对"万难破毁"的"铁屋子"之审视
        3.2.1 对"旧障碍物"的审视:以《采薇》《铸剑》为例
        3.2.2 精神愚昧和麻木的隐喻:以《出关》《非攻》为例
    3.3 传统道德弊端的批判:对儒·道·墨的思考
        3.3.1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透视:以《采薇》《铸剑》为例
        3.3.2 对道家哲学的认识和透视:以《出关》《起死》为例
        3.3.3 对墨家思想的认识和透视:以《理水》《非攻》为例
4 鲁迅对启蒙"新障碍物"的认识和表现
    4.1 比主子更凶残: "奴才相"的展示
        4.1.1 "奴才":"无法改装"的形象
        4.1.2 "国民": "精神"惰性的真相
    4.2 对"铁屋子"固化的思索
        4.2.1 知识阶级:自身的觉悟与困惑
        4.2.2 农民:"一时改不掉"的病根
    4.3 对启蒙的省思和再认识
        4.3.1 启蒙思想:"旧瓶装新酒"的寓意
        4.3.2 启蒙主体:"精神崩溃"的边缘
5 鲁迅突破"新、旧障碍物"的新思维
    5.1 "今世"与"超世"的共存
        5.1.1 "历史时空"与"神话时空"的交融
        5.1.2 古代·现代·未来"三位一体"的透视
    5.2 对生命意识的再认识
        5.2.1 "肉体和灵魂"与"死亡和新生"
        5.2.2 "神圣"和"世俗"的对应
    5.3 多维空间的意义
        5.3.1 多维时空世界的展示
        5.3.2 多维生命意识的展示
6 结语
附录
    1. "神话思维"基本结构
        1.1. 人类思维结构
    2. 中国神族谱
    3. 希腊神话系谱: "旧神谱"和"新神谱"
    4. 鲁迅神话研究资料
    5. 近现代事件与鲁迅作品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
    第一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实质
第二章 生命活动:民俗审美的发生
    第一节 民俗审美的史前信息
    第二节 民俗审美的生态环境
    第三节 民俗审美的地域风格
第三章 民俗的审美价值探寻
    第一节 民俗审美价值的内涵
    第二节 民俗中的“善”
    第三节 民俗审美价值的实现
第四章 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
    第一节 合序整饬之美:民俗审美的有序性与整饬性
    第二节 乐生悦情之美:民俗审美的浪漫性与愉悦性
    第三节 天人贯通之美:民俗审美的神秘性与超越性
    第四节 神思兴象之美:民俗审美的想象性与象征性
    第五节 多元共生之美:民俗审美的混融性与民族性
    第六节 明德中和之美:民俗审美的叙事性与抒情性
第五章 民俗审美的构成解析
    第一节 主题与题材
    第二节 模仿与取意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第四节 色彩与线条
    第五节 材质与工艺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道德的起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道德起源天生论
    二、经验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三、国外几本专着
    四、国内对该问题论证的焦点
导言
    一、对道德起源的源问题的思考
    二、伦理、道德概念的检视
    三、道德起源的发生学方法
    四、道德起源的意义
    五、研究方法与途径
第一章 道德起源的土壤
    第一节 道德起源的原始经济胚胎
        一、原始生存的渐进式改善——以食物和生产工具为例
        二、原始生产部门——集团化协作
    第二节 道德起源的初始交往——婚姻、家庭、亲属制度
    第三节 道德起源的最早社会组织——氏族
第二章 原始实践与道德
    第一节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及其道德意蕴
    第二节 道德在原始实践中
    第三节 道德个体及种系的实践
        一、道德个体的实践
        二、道德种系的实践
第三章 原始思维与道德
    第一节 道德起源的主体性特征之——原始思维
        一、原始思维的特征
        二、原始思维中的道德
        三、原始思维中的善恶观
    第二节 道德起源的主体性特征之——语言
        —、语言的起源
        二、道德的语言诉说
第四章 图腾、禁忌与道德
    第一节 原始宗教与道德的情结
    第二节 图腾与道德的起源
        一、图腾理论
        二、图腾与道德的原始缠绕
    第三节 禁忌与道德的起源
        一、两性禁忌的产生
        二、两性禁忌的道德意义
        三、禁忌的启示
第五章 巫卜、祭祀与道德
    第一节 巫与道德的起源
        一、巫文化
        二、巫师在原始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职责
    第二节 卜文化中的道德
        一、卜
        二、易
    第三节 祭祀中的道德起因
        一、祖宗祭祀的道德功用性
        二、天地祭祀的教化功能
第六章 神话与道德
    第一节 神话是原始实践的语言宪章
        一、神话具有真实性的特征
        二、神话思维在原始社会的跨越
    第二节 神话是道德的一种叙事
        一、语言与神话具有同构性
        二、神话的道德化
    第三节 道德源出于神话的实证分析——以古希腊神话为例
        一、古希腊神话
        二、希腊神话对道德的塑造
第七章 习俗与道德
    第一节 习俗与道德的原始融合
        一、习俗及其特征的探究
        二、原始社会中道德与习俗
    第二节 习俗和原始的道德规范
        一、道德与原始先民的日常习俗
        二、习俗式原始道德规范
        三、习俗的制度化
    第三节 习俗与道德的分离
        一、由习俗到道德
        二、习惯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西北神话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 研究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西北神话与自然界及其他
    第一节 昆仑与昆仑山
        一、 神话中的“昆仑”非后世所说昆仑山
        二、 大昆仑与小昆仑
    第二节 日、月神话体系的形成
        一、 司日、月长短及行次之天神
        二、 日、月之母
        三、 后羿射日与日中之乌
第二章 西北神话与民族文化
    第一节 西北神话与民族战争和民族迁徙
        一、 由禹伐三苗论苗民迁徙
        二、 由黄帝与蚩尤争战论楚人南迁
        三、 由西王母神话论西北牧业民族的西移
        四、 由三苗、盘古与伏羲神话论西北神话的分化与演变
    第二节 西北神话与西北农业文化
        一、 伏羲、神农与西北农业文化的关系
        二、 由周、秦先祖神话论西北农业发展
        三、 女娲补天与农事止雨仪式的关系
        四、 村落的形成与变迁在西北神话中的反映
第三章 西北神话与民族精神
    第一节 西北神话与西北民族精神
        一、 反抗与斗争
        二、 开辟与创造
        三、 刚柔并济
        四、 和而不同
    第二节 西北神话与女性意识
        一、 西北神话中的女性崇拜
        二、 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义神话学
第四章 由西北神话论神话的美学特色与“不死”观念
    第一节 由西北神话论神话的美学特色
        一、 自然生命的表现方式与图腾崇拜
        二、 人、神、天、地的和谐与互通
    第二节 神话中的不死观与仙话中的不死观之比较
        一、 神话中的不死观:死而重生
        二、 仙话中的不死观:长生不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从上古自然性神话看原始先民的利害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D]. 张佩荣. 吉林大学, 2021(01)
  • [2]黄帝神话传说研究[D]. 闫咚婉. 山西大学, 2021
  • [3]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D]. 刘红梅.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4]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艺术事象研究 ——以陶器为中心[D]. 张雅琼.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5]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D]. 张琼洁. 南开大学, 2018(03)
  • [6]易学视域下的儒道会通 ——以王弼易学为中心[D]. 董春. 山东大学, 2017(08)
  • [7]神话隐喻与鲁迅启蒙思想研究 ——以《故事新编》为中心[D]. 林银花(Lim Eun Hwa). 浙江大学, 2016(07)
  • [8]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D]. 郑新胜.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9]道德的起源[D]. 张苓. 山东大学, 2014(11)
  • [10]西北神话初探[D]. 鲁小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从古代自然神话看原始祖先的利益与利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