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咸阳渭河大桥斜拉桥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照伟,陈占力,刘得运,李冲[1](2021)在《大跨度三塔斜拉桥纵向约束体系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针对三塔斜拉桥温度效应显着、整体刚度不足的特点,以黄茅海大桥[主桥为(100+280+720+720+280+100) m独柱塔双索面三塔斜拉桥,采用分体钢箱梁]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纵向约束体系下斜拉桥的静、动力响应。结果表明:中塔通过设置弹性索实现弹性约束,单侧弹性约束刚度6.5×105 kN/m,可起到塔梁固结的效果;在中塔采用弹性约束基础上,边塔采用纵向放松体系,每个边塔设置4个粘滞阻尼器[阻尼系数C为2 500 kN/(m/s)α,速度指数α为0.3],明显改善了斜拉桥的静、动力响应;采用的中塔设置弹性约束-边塔设置阻尼器的组合结构体系,与全飘浮体系相比,梁端最大位移减小69%,边、中塔塔底弯矩分别减小40%、15%,与中塔固结体系相比,地震作用下组合结构体系梁端位移减小44%,中塔塔底弯矩减小51%,边塔塔底弯矩变化幅度较小,该组合结构体系合理。
母渤海[2](2021)在《不同支座方案下隐形盖梁连续梁桥的减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某城市隐形盖梁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结合连续梁桥的结构特点,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的分析计算模型,分别考虑盆式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和摩擦摆隔震支座布置方案,研究不同支座方案下桥梁的地震响应规律。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别建立盆式橡胶支座、摩擦摆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方案下连续梁桥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并采用反应谱法计算盆式橡胶支座方案地震作用下内力大小,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摩擦摆减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方案地震作用下内力大小,并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墩柱配筋。利用XTRACT建立纤维模型,根据配筋结果对墩柱进行弯矩-曲率分析,根据弯矩-曲率分析结果进行隔震方案选择,并对两种隔震方案的振型、周期、自振频率等动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2)基于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对盆式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和摩擦摆支座不同支座方案的桥梁采用时程分析法,选取墩底纵横向最大弯矩,墩底纵横向最大剪力,墩顶纵横向位移等指标进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得出不同支座方案下的墩柱内力及墩顶位移时程响应,通过分析结果对比不同支座方案的抗震性能。(3)基于能量平衡原理,通过对选用高阻尼橡胶支座和摩擦摆支座两种隔震方案在不同地震激励下的滞回耗能和能量时程分析,研究不同隔震方案在不同地震激励下的地震能量响应分布规律和支座滞回耗能性能。
李照广[3](2020)在《铁路桥梁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桥梁的减隔震技术受到重视,。其中基于位移耗能的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已成为铁路梁式桥的有效减隔震措施之一。目前,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已成功且大量应用于高速铁路桥梁的减隔震设计与建设中,展现出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基于位移耗能的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在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损伤累积和低周疲劳性能等方面存在的研究不足,开展了相应的理论和试验研究。首先,提出了有效能量法和临界面能量组合法两种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之后基于已有的非线性损伤累积理论,对减震榫的低周疲劳损伤累积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应用于连续梁桥的榫形防落梁装置开展了相应地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并给出了其低周疲劳损伤累积和寿命预测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减震榫的滞回特性分析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通过单悬臂减震榫试样的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了单级加载和逐级加载情况下减震榫滞回特性和能量变化。将减震榫作为纯弯构件,进行了力学分析并发现,塑性变形深度与减震榫的延性变形能力和能量变化直接相关。以与榫体的塑性变形深度相关的有效能量作为低周疲劳参数,提出了基于有效能量法的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通过单悬臂减震榫的低周疲劳试验对有效能量法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此外,与Masson-Coffin公式的计算结果相比,有效能量法预测精度有大幅提高。2.考虑剪切作用影响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减震榫低周疲劳阶段的塑性行为适合用von Mises屈服条件、多线性随动硬化模型等描述。将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榫视为弯剪构件,考虑剪切作用对疲劳损伤的驱动作用,以最大损伤平面上的塑性应变能作为低周疲劳参数,提出了临界平面法和能量法的组合方法,即临界面能量组合法,来预测减震榫的低周疲劳寿命。通过单悬臂减震榫疲劳试验,对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剪切作用影响的临界面能量组合法相较于其它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最后,基于临界面能量组合法得到了单悬臂减震榫的榫顶位移D与低周疲劳寿命Nf之间的幂指数关系曲线,该曲线为铁路梁式桥减震榫的低周疲劳寿命确定提供依据。3.多级载荷下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研究针对减震榫构件疲劳损伤累积的非线性特点,采用引入损伤累积影响函数的方法,综合考虑减震榫类型、前后级载荷交互作用和载荷幅值转换跨度等因素对疲劳损伤的影响,对现有非线性损伤Ye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改进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通过分离式减震榫试样的多级加载试验,对改进的疲劳损伤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计算精度较原始模型有了显着提升。基于改进的疲劳损伤模型,分析了前后级载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位移幅值转换跨度等对疲劳损伤累积的影响规律。以一座采用减震榫的铁路简支梁桥为例,计算了其在地震作用下减震榫的非线性损伤累积,结果表明,减震榫具有较强的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可具备较长的服役周期。4.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试验研究榫形防落梁装置是一种具有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它是对减震榫结构的改进和功能的拓展。为了研究榫形防落梁装置的塑性耗能能力和低周疲劳性能,采用循环加载的方法对四组试样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四组试样在位移荷载值超过自由活动位移以后,表现出了较好的延性性能和减震能力;试样在极限位移条件下具备较高的循环次数,表明榫形防落梁装置具有较好的低周疲劳性能。为了研究榫形防落梁装置的减震性能,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某三跨一联的铁路连续梁桥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设置榫形防落梁装置以后,连续梁桥的墩梁相对位移降低率最大接近70%,同时墩底应力也有所下降,表明榫形防落梁装置应用于连续梁桥时具备良好的减震效果。最后,采用本文的临界面能量组合法,对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采用改进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对其非线性损伤累积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王志潼[4](2016)在《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分析》文中指出相对于普通地震波,长周期地震波对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等长周期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更大,此类大柔度结构的抗震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已有较多长周期地震动造成造成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等大柔度结构破坏的案例。桩土效应、桥墩高度及行波效应等因素都会对响应产生影响。研究长周期地震动对大跨桥梁、高层建筑等大柔度结构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着重研究了长周期地震动对高墩大跨刚构桥的影响,分析了桩土效应、墩高因素及行波效应对桥梁位移及内力响应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长周期地震波具有持时长,加速度峰值较低的时域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进行频域特性分析,发现长周期地震波的低频成分比较丰富,傅里叶谱的卓越成分比较明显,长周期地震波的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成分明显比普通地震波谱值大。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具有一定适用范围的挑选长周期地震波的拟合公式。(2)以普通地震波作为对比,在长周期地震波作用下,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结构的位移响应更大,墩顶的位移响应增幅达到4倍,而且内力响应也达到数倍,主梁的竖桥向弯矩平均增幅为4倍。(3)通过分析桩土相互作用效应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响应的影响,发现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时,桥梁的位移响应增大,同时桥梁的横桥向弯矩和横桥向剪力响应会有所减小。(4)不同墩高的大跨连续刚构桥在长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有较大差别,墩高越高,桥墩位移响应越大,同时桥墩剪力响应越小。(5)考虑行波效应,采用相对位移输入地震波激励时,位移响应减小,内力响应比较复杂。内力响应在一些位置叠加得到加强,在另外一些位置削弱,没有一致的变化规律。(6)本文分析了Lock-up装置的减震效果。Lock-up装置,不仅使主梁和桥墩的纵向位移得到控制,而且使横桥向的位移小幅度减小。
徐志强[5](2016)在《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目标影响因素及地震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几年来,高铁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列车行驶速度、舒适性的要求也有了很大提高。故而,大跨度梁桥的工程质量、成桥线形及施工安全一定要严格的进行控制。但是由于地震的频繁发生,造成了越来越多桥梁道路的严重损害。故而,梁桥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地震反应分析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宝兰客专南河川渭河特大桥为工程实例,对施工监控的内容和线形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叙述。同时,运用反应谱法以及时程分析法对本桥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通过Midas/Civil软件对实际工程宝兰客运专线南河川渭河大跨度连续梁桥的进行仿真分析,简要叙述了施工监控的内容,同时为实际桥梁结构的施工监控中的线形和应力的监控奠定了理论基础。并运用理论线形位移、梁体主节点应力与实际线形位移、测量的应力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供合适、准确的梁体施工立模标高,使得桥梁的线形位移和梁体应力误差都在规范规定范围内,保证了桥梁的顺利合龙。2.通过对混凝土的容重、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张拉预应力控制力、主梁合龙顺序四个线形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混凝土的容重和弹性模量越大,成桥后期变形位移越小,实际施工质量更加容易分析和控制,而且选择正确合龙方式、恰当张拉钢束的预应力对于降低施工线形控制的难度是非常重要的。3.本文通过本桥自振特性分析、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可知,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力使得梁桥结构柔性变大、结构位移变大、结构内力变化也较大。所以,无论在进行梁桥结构抗震设计还是地震反应分析时,桩-土结构的相互作用是不容许忽略的。4.当考虑桩-土结构作用力时,相对于不考虑其作用时,制定墩的内力都是减少的、位移值是增加的。同时,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制定墩的内力和位移地震反应比其它的桥墩地震反应要大。因此,加强桥梁制动墩及其支座处的抗震设计极为重要。
孟兮[6](2016)在《减震榫的减震性能及其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高速铁路桥梁的抗震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高速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延性抗震设计难”的问题,引入振动控制技术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然而由于铁路桥梁高刚度的使用需求,已有结构振动控制装置应用于铁路桥梁特别是高速铁路桥梁受到了许多制约和限制。本文基于“支座功能分离”的设计思路,通过理论研究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减震榫一活动支座系统应用于高速铁路简支梁桥的可行性及减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合考虑减震榫的使用需求,系统地研究了减震榫的具体结构形式、设计方法及连接方式等问题。(1)根据减震榫的结构形式给出了由3个独立形状参数确定的截面变化公式,并推导了其主要力学性能参数的理论公式。(2)给出了理想弹塑性材料条件下,减震榫弹塑性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并研究了形状参数对减震榫初始弹性刚度及延性比的影响。(3)对减震榫与墩、梁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减震榫—活动支座系统安装在高速铁路简支梁桥的刚度需求。2.对两组全尺寸减震榫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着重分析了减震榫的滞回曲线及粘滞阻尼系数等耗能指标,并对其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做出了评价;分别采用两种方法确定了减震榫的恢复力模型,并分析了加载位移及循环周数对其非线性刚度的影响;对减震榫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了其力学性能参数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及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3.建立了客运专线5×32m简支梁桥的分析模型,研究了减震榫—活动支座简支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减震榫在纵桥向及横桥向的减震效果做出了具体评价;针对减震榫—活动支座桥梁的非线性问题与规范弹性反应谱计算方法之间的矛盾,系统研究了其等效线性化的求解方法,并给出了减震榫—活动支座桥梁的简化计算步骤。4.从支座自身力学特性、桥梁的动力特性及实际中的非理想因素三个方面出发,系统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减震榫—活动支座简支梁桥地震响应及耗能效果的影响。(1)建立单墩模型,研究了减震榫屈服强度、屈后刚度比对桥墩受力及梁体位移的影响规律。(2)研究了桥墩高度对减震榫减震效果的影响,得出减震榫宜用于自振周期小于0.2s的低矮桥墩的结论。(3)建立了考虑支座摩擦的减震榫—活动支座恢复力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活动支座摩擦及摩擦系数大小对减震榫—活动支座简支梁桥地震响应及耗能效果的影响。(4)建立了考虑轨道约束的线桥一体化计算模型,详细分析了轨道约束对减震榫耗能效果的影响。5.针对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减震榫—活动支座简支梁桥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线—板—桥—墩空间一体化分析模型,分析了桥梁伸缩、挠曲及列车制动对桥上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影响,为减震榫—活动支座简支梁桥上铺设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提供一定的设计指导。
鲁周静[7](2014)在《独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武汉黄陂后湖大桥主桥为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展翅箱梁斜拉桥,跨径组成为90+128m。独塔斜拉桥主梁、桥塔、桥墩的连接方式,决定了结构体系内部构件传力的有效性。对不同塔、梁、墩连接形式的独塔斜拉桥进行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的分析具有实际应用意义,本文依此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对独塔斜拉桥的总体布置和不同结构体系的相关特点进行了论述。(2)对不同结构体系独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中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武汉黄陂后湖大桥(刚构体系、边跨设置辅助墩)为背景,改变塔、梁、墩的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刚构模型一、半漂浮模型、漂浮模型、塔梁固结模型,同时建立了边跨不设置辅助墩的刚构模型二,依此形成两种不同模式的对比。采用多重Ritz向量法对五种不同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并比较了特征值的差异性。(3)采用规范加速度反应谱作为输入的谱曲线,对五种不同模型进行了反应谱分析。以刚构模型一为例计算了八种(一维三种,二维两种,三维三种)不同组合下独塔斜拉桥的地震响应,得到了地震响应的一般规律。计算了五种不同模型在工况六(纵桥向+0.3横桥向+0.3竖向)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并分别比较了不同控制截面的位移和内力响应的差异性。(4)采用修正的Taft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对五种不同模型进行了一致激励作用下的动态时程分析。以刚构模型一为例计算了八种不同组合下独塔斜拉桥的地震响应,并比较了地震动态时程响应规律与反应谱得到的规律的差异性。计算了五种不同模型在工况六(纵桥向+0.3横桥向+0.3竖向)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并分别比较了不同控制截面位移和内力响应与反应谱位移和内力响应的差异性。考虑到地震作用的随机性,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为安全起见,对此类独塔斜拉桥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时应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综合权衡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张茜[8](2013)在《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青岛胶州湾大桥红岛航道桥为背景,结合山东省交通科技项目《斜拉桥索塔新型锚固体系研究》(2009Y24-2),在国、内外创新性地提出了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在收集各种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构造形式及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足尺节段模型试验的方法对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的传力机理、承载能力及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方法对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在对称及单侧索力作用下的传力机理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采用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特别考虑了钢与混凝土间的接触非线性和摩擦力以及普通钢筋的作用。研究得到了对称及单侧索力加载全过程中斜拉索索力传递路径和钢锚板、横隔板、竖隔板、底座、侧板、混凝土、PBL剪力键分别承担的水平力和竖向力的大小与比例;同时还得到了不同位置PBL剪力键所承担的水平力和竖向力分布规律及其穿孔钢筋的有效工作长度。进行了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足尺节段模型试验研究,采用与实桥相同的斜向加载方式。试验加载工况包括成桥索力工况、运营索力工况、超载工况和偏载工况,其中超载(对称加载)和偏载工况(单侧加载)均加载至2.2倍成桥恒载索力,加载至最大索力时,结构未达到其极限承载能力,表明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对各工况加载过程中钢锚板应力和位移、混凝土应力、PBL剪力键穿孔钢筋应力进行了测试,将测试结果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有限元数值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对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到了对称及单侧索力作用下锚固体系的极限荷载及破坏形态,同时得到了锚固体系在加载全过程中的变形、应力以及混凝土裂缝发展规律。进行了对称及单侧索力加载时锚板厚度、横隔板厚度及位置、侧板厚度、竖隔板厚度、PBL剪力键列数及其穿孔钢筋直径等参数变化对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锚固体系内各构件承担的水平力和竖向力以及其应力大小对锚板厚度、PBL剪力键列数的变化最为敏感;锚固体系对钢锚板厚度变化较为敏感。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构造进行了设计优化,对优化后锚固体系的受力情况及传力机理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锚固体系受力安全可靠、传力更为明确,PBL建立键传递的荷载较优化前显着增大。提出了优化后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影响PBL剪力键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适用于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中PBL剪力键的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弹性理论推导了耳板销铰接触面应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可用于钢锚板厚度的设计。
周淑芬[9](2012)在《钢管混凝土桥墩在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多跨连续刚构桥以其自身的优势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利用主墩的柔性来适应上部结构的纵向变形。由于该结构为墩梁固结体系,对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汽车制动力、水平地震力等因素产生的次内力相当敏感,而且联长越长,桥墩越低,产生的次内力也越大,对桥墩受力极为不利,甚至导致结构形式不成立。因此,连续刚构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联长和墩高的制约。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钢管中填充素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组合结构,它将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结合起来,相互弥补对方的缺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组合型式。该结构具有承载力高,截面尺寸小、施工方便、经济效益好、塑性和韧性好、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等优点。目前,在桥梁工程中钢管混凝土结构多用于拱桥的拱肋,而用于桥墩的实例较少。本文针对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矮墩的受力特点,结合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势,提出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作为此类刚构桥的墩柱,以解决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矮墩的技术难题,进一步扩大连续刚构桥的适用范围。本文对此展开相应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刚度计算方法,即基于叠加理论的换算刚度和基于统一理论的组合刚度,计算了圆形和方形截面在不同钢材牌号、混凝土标号和含钢率时两种刚度的差值百分比,并分析这些参数对该差值百分比的影响,得到常用钢号及混凝土标号下两种刚度之间的误差分布范围。本文提出了“临界含钢率”,根据实际含钢率和临界含钢率的大小关系,从而可以方便快速地判定两种刚度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因采用换算刚度给计算结果带来的偏差,使设计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在假定墩底与基础固结,墩顶只允许产生水平位移而无转角的力学模式下,基于能量法和并联刚度集成理论提出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推刚度理论公式,根据该公式对圆形和方形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推刚度进行了比较。3、以渭河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对钢管混凝土桥墩和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了静力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桥墩在适应上部结构变形、结构内力分配、材料用量等方面的差异,得出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推刚度比同等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推刚度更小,更能适应上部结构的变形,结构受力更加均衡,材料用量更少,工程造价更低,建议可以作为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合理的桥墩形式予以推广。对钢管混凝土桥墩的合理墩高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对不同墩高情况下连续刚构桥墩的组合形式提出了一些建议。4、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对钢管混凝土桥墩和钢筋混凝土桥墩分别进行了弹性反应谱分析和非线性动态时程分析,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比较,利用XTRACT程序计算了不同轴压比下两种桥墩塑性铰区截面的弯矩-曲率曲线,得到曲率延性系数,结合时程分析计算得到的桥墩塑性铰区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对两种桥墩的延性和耗能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桥墩可以大大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具有更好的延性和吸能性,有利于结构抗震,可以作为高地震烈度区桥梁墩柱的理想形式。
苗通[10](2012)在《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斜拉桥索塔锚固结构是将斜拉索的局部集中力分散到索塔全截面,并安全、均匀地传递到锚固区以下塔柱的重要构造,其受力性能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安全,需从结构受力特性、锚固结构内部荷载的传递机理以及极限承载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在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为研究背景,采用索塔节段足尺模型试验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破坏特性、荷载传递机理以及极限承载能力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各类索塔锚固结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了混凝土索塔常用的索塔锚固形式,并对各类索塔锚固形式的应用进行了介绍。选取成桥恒载状态下,索力水平分力与竖向分力均最大的斜拉索对应的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节段为试验节段,对其进行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并对试验模型在成桥、换索、运营和超载等工况下受力状态进行研究。测试了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应力变化与裂缝开展规律,其结果表明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通过有限元模拟,明确了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荷载的传递路径,分析了从施工过程至成桥后摩擦力的变化形式;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传力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钢牛腿与混凝土塔柱之间、剪力钉与PBL剪力键之间力的分配关系;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
二、咸阳渭河大桥斜拉桥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咸阳渭河大桥斜拉桥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跨度三塔斜拉桥纵向约束体系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工程概况 |
3 有限元模拟 |
3.1 有限元模型 |
3.2 自振特性 |
4 纵向约束体系研究 |
4.1 中塔约束体系 |
4.2 边塔约束体系 |
4.2.1 静力响应 |
4.2.2 动力响应 |
4.3 约束体系对比分析 |
5 结 论 |
(2)不同支座方案下隐形盖梁连续梁桥的减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隐形盖梁结构研究现状 |
1.2.2 高阻尼橡胶支座隔震桥梁研究现状 |
1.2.3 摩擦摆支座隔震桥梁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背景及计算模型的建立 |
2.1 工程简介 |
2.1.1 工程概况 |
2.1.2 采用技术标准 |
2.1.3 桥型方案布置 |
2.2 计算模型的模拟 |
2.2.1 主梁与墩柱的模拟 |
2.2.2 摩擦摆支座的模拟 |
2.2.3 高阻尼支座的模拟 |
2.2.4 桩土作用的模拟 |
2.3 隔震结构的机理 |
2.4 隔震结构的动力方程的建立 |
2.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支座布置方案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3.1 输入地震波的选择 |
3.2 桥梁支座选取及隔震方案 |
3.2.1 盆式橡胶支座抗震分析 |
3.2.2 隔震支座方案分析 |
3.3 不同隔震布置下结构动力特性 |
3.3.1 摩擦摆隔震支座 |
3.3.2 高阻尼隔震支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支座方案下时程动力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不同支座方案下桥梁内力时程响应分析 |
4.2.1 E1作用下桥梁纵横向墩底弯矩 |
4.2.2 E2作用下桥梁纵横向墩底弯矩 |
4.3 不同支座方案下桥梁位移时程响应分析 |
4.3.1 E1作用下桥梁纵横向位移响应 |
4.3.2 E2作用下桥梁纵横向位移响应 |
4.4 减震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隔震方案下地震能量响应分析 |
5.1 隔震梁桥的地震能量方程 |
5.2 不同隔震方案下的滞回耗能分析 |
5.2.1 摩擦摆隔震方案下支座的滞回耗能分析 |
5.2.2 高阻尼隔震方案下支座的滞回耗能分析 |
5.3 隔震梁桥的地震能量响应分析 |
5.3.1 摩擦摆隔震方案下地震能量时程曲线 |
5.3.2 高阻尼隔震方案下地震能量时程曲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3)铁路桥梁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减隔震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质量相关型阻尼器 |
1.2.2 速度相关型阻尼器 |
1.2.3 位移相关型阻尼器 |
1.2.4 减震榫及榫形防落梁装置 |
1.3 疲劳寿命预测的发展现状 |
1.3.1 疲劳问题的提出 |
1.3.2 单轴疲劳寿命预测 |
1.3.3 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
1.4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的发展现状 |
1.4.1 线性损伤累积理论 |
1.4.2 双线性损伤累积理论 |
1.4.3 非线性损伤累积理论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1.6 本章小结 |
2 减震榫的滞回特性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
2.1 引言 |
2.2 减震榫和减震榫支座系统 |
2.2.1 减震榫 |
2.2.2 减震榫支座系统 |
2.3 减震榫的滞回特性 |
2.3.1 减震榫试验 |
2.3.2 单级荷载水平下减震榫能量耗散规律 |
2.3.3 逐级加载模式下的能量耗散规律 |
2.4 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
2.4.1 减震榫塑性阶段的力学行为 |
2.4.2 低周疲劳损伤参数 |
2.4.3 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
2.5 试验验证 |
2.5.1 试验概况和加载方式 |
2.5.2 试验现象和结果分析 |
2.5.3 manson-coffin法与有效能量法的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3 考虑剪切作用影响的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
3.1 引言 |
3.2 减震榫的受力状态和循环应力应变特性 |
3.2.1 减震榫受力状态 |
3.2.2 循环应力应变特性 |
3.2.3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3.3 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
3.3.1 临界平面法 |
3.3.2 低周疲劳损伤参量 |
3.3.3 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
3.4 试验验证 |
3.4.1 试验概况 |
3.4.2 试验现象 |
3.4.3 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对比 |
3.5 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的D-Nf曲线 |
3.6 本章小节 |
4 多级载荷下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 |
4.1 引言 |
4.2 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 |
4.2.1 常用的损伤累积模型 |
4.2.2 Ye模型的非线性损伤累积过程 |
4.2.3 损伤累积模型中影响因素的考虑 |
4.2.4 改进的损伤累积模型 |
4.3 试验验证 |
4.3.1 减震榫试验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损伤累积的影响因素 |
4.4.1 前后级载荷交互作用的影响 |
4.4.2 载荷转换跨度的影响 |
4.5 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在桥梁中的应用 |
4.5.1 桥梁减震榫的疲劳累积损伤的计算思路 |
4.5.2 双线性本构关系 |
4.5.3 位移响应的计算方法 |
4.5.4 雨流计数法求解位移循环 |
4.5.5 地震作用下的疲劳损伤计算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5 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试验、减震效果和寿命预测 |
5.1 引言 |
5.2 工作原理 |
5.3 低周疲劳试验 |
5.3.1 榫形防落梁装置的构造和特点 |
5.3.2 试验概况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减震效果分析 |
5.4.1 工程概况 |
5.4.2 桥梁有限元模型 |
5.4.3 地震动的选择 |
5.4.4 减震效果分析 |
5.5 疲劳寿命和疲劳损伤 |
5.5.1 低周疲劳寿命 |
5.5.2 非线性损伤累积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地震及灾害 |
1.1.1 长周期地震动简述 |
1.1.2 长周期地震震害分析 |
1.2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 |
1.3 长周期地震动发生条件 |
1.3.1 震级和震源对长周期地震波的影响 |
1.3.2 震中距的影响 |
1.3.3 局部场地的影响 |
1.3.4 长周期地震动特性研究 |
1.4 长周期地震响应分析及大跨度桥梁抗震研究进展 |
1.4.1 长周期地震动响应分析及大跨度桥梁抗震研究 |
1.4.2 国内外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
1.5 本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本文研究意义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2 桥梁抗震基本理论 |
2.1 桥梁抗震设防标准 |
2.2 桥梁抗震计算理论 |
2.2.1 静力法 |
2.2.2 反应谱法 |
2.2.3 动力时程法 |
2.2.4 随机过程分析法 |
2.3 抗震设计破坏准则 |
2.3.1 强度破坏准则 |
2.3.2 延性破坏准则 |
2.3.3 能量破坏准则 |
2.3.4 双参数破坏准则 |
2.3.5 低周疲劳破坏准则 |
2.4 本章小结 |
3 连续刚构桥模型建立及地震波的选取 |
3.1 桥梁模型的建立 |
3.1.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3.1.2 工程背景介绍 |
3.1.3 模型的建立 |
3.2 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自振特性分析 |
3.3 长周期地震波选取及特性分析 |
3.3.1 地震波的选取 |
3.3.2 地震波的时域特性比较 |
3.3.3 地震波的频域特性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动力时程响应分析 |
4.1 地震动输入方式的选择 |
4.2 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 |
4.2.1 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
4.3 桩土作用效应分析 |
4.3.1 桩土作用的研究理论及方法 |
4.3.2 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
4.4 桥梁墩高对连续刚构桥动力响应的影响 |
4.5 行波效应对连续刚构桥动力响应的影响 |
4.5.1 多点激励的结构振动方程 |
4.5.2 多点激励的方法 |
4.5.3 考虑行波效应的响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减震措施 |
5.1 引言 |
5.2 LOCK-UP装置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目标影响因素及地震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 |
1.2 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现状及发展 |
1.3 桥梁抗震研究重要性 |
1.4 本文研究的工程背景 |
1.4.1 主要设计指标 |
1.4.2 结构主要尺寸 |
1.4.3 主要工程材料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桥梁施工控制及线形影响因素分析 |
2.1 施工控制的目的与内容 |
2.2 施工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
2.3 施工监控计算模型与理论值 |
2.3.1 计算模型 |
2.3.2 各施工阶段预拱度计算 |
2.4 施工监控结果分析 |
2.4.1 线形监控结果分析 |
2.4.2 应力控制结果 |
2.5 施工线形主要影响目标因素分析 |
2.5.1 混凝土容重γ0对线形控制的影响 |
2.5.2 梁桥合龙顺序对成桥线形的影响 |
2.5.3 混凝土弹性模量E对线形控制影响 |
2.5.4 预应力σcon对线形控制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及自振特性分析 |
3.1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3.1.1 静力法 |
3.1.2 反应谱法 |
3.1.3 动态时程分析法 |
3.2 动力结构模型建立 |
3.3 本桥自振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连续梁地震反应谱分析 |
4.1 反应谱选择 |
4.2 桥梁反应谱分析 |
4.2.1 反应谱计算结果 |
4.2.2 反应谱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连续梁时程分析 |
5.1 地震波的选取 |
5.2 本桥时程分析 |
5.2.1 时程计算结果 |
5.2.2 时程计算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减震榫的减震性能及其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铁路桥梁震害分析 |
1.1.2 铁路桥梁抗震设计的现状 |
1.2 桥梁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隔震技术 |
1.2.2 耗能减震技术 |
1.2.3 调谐减振技术 |
1.3 减震榫—活动支座的工作原理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课题来源 |
2 减震榫的设计方法 |
2.1 引言 |
2.2 减震榫的耗能机理 |
2.3 减震榫设计方法 |
2.3.1 减震榫的选型 |
2.3.2 减震榫形状参数对力学特征的影响 |
2.3.3 减震榫与梁墩的连接方式 |
2.4 减震榫力学性能参数理论分析 |
2.4.1 减震榫理论恢复力模型 |
2.4.2 减震榫力学性能参数公式 |
2.5 减震榫—活动支座的弹性刚度分析 |
2.5.1 纵向刚度 |
2.5.2 横向刚度 |
2.6 本章小结 |
3 减震榫的性能指标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减震榫拟静力试验概况 |
3.2.1 试件制作 |
3.2.2 试验设备和装置 |
3.2.3 加载制度 |
3.3 减震榫拟静力试验结果 |
3.3.1 试验过程与现象 |
3.3.2 应变分析 |
3.3.3 减震榫的滞回性能 |
3.4 减震榫拟静力试验结果分析 |
3.4.1 骨架曲线 |
3.4.2 承载力退化 |
3.4.3 初始弹性刚度 |
3.4.4 刚度退化 |
3.4.5 非线性刚度分析 |
3.4.6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3.5 有限元仿真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4 减震榫—活动支座简支梁桥的减震效果及简化计算方法 |
4.1 引言 |
4.2 减震榫-活动支座简支梁桥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响应分析 |
4.2.1 桥梁计算模型 |
4.2.2 地震动输入 |
4.2.3 计算结果 |
4.3 减震榫—活动支座简支梁桥的简化计算方法 |
4.3.1 减震榫的等效线性化模型 |
4.3.2 减震榫—活动支座桥梁的系统阻尼比 |
4.3.3 减震榫—活动支座桥梁的阻尼影响系数 |
4.3.4 减震榫—活动支座桥梁地震响应简化计算 |
4.4 减震榫—活动支座简支梁桥简化计算方法实例 |
4.5 本章小节 |
5 减震榫减震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1 引言 |
5.2 减震榫—活动支座参数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 |
5.2.1 模型简化及在ANSYS中的实现 |
5.2.2 屈服强度的影响 |
5.2.3 屈后刚度比的影响 |
5.3 墩高对减震榫—活动支座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 |
5.4 活动支座摩擦对减震榫—活动支座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 |
5.4.1 考虑活动支座摩擦的减震榫—活动支座水平恢复力模型 |
5.4.2 考虑活动支座摩擦的减震榫—活动支座桥梁的地震响应 |
5.4.3 活动支座摩擦系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
5.5 轨道约束对减震榫—活动支座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 |
5.5.1 考虑轨道约束的线桥一体化计算模型 |
5.5.2 轨道约束对梁体位移及减震榫耗能的影响 |
5.5.3 轨道约束对桥墩地震响应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减震榫—活动支座简支梁桥上CRTSⅡ型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纵向力计算 |
6.1 引言 |
6.2 简支梁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计算模型 |
6.2.1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结构 |
6.2.2 结构层的计算参数 |
6.2.3 连接层的力学模型 |
6.2.4 线—板—桥—墩空间一体化模型 |
6.2.5 计算工况 |
6.3 各工况计算分析 |
6.3.1 伸缩力计算分析 |
6.3.2 挠曲力计算分析 |
6.3.3 制动力计算分析 |
6.4 墩高对减震榫—活动支座简支梁桥上CRTSⅡ型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影响 |
6.4.1 伸缩力计算分析 |
6.4.2 挠曲力计算分析 |
6.4.3 制动力计算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独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斜拉桥概述 |
1.2 独塔斜拉桥总体布置 |
1.2.1 跨径布置 |
1.2.2 斜拉索布置 |
1.2.3 主塔形式 |
1.2.4 主梁形式 |
1.3 独塔斜拉桥结构体系 |
1.3.1 刚构体系 |
1.3.2 塔梁固结体系 |
1.3.3 漂浮体系 |
1.3.4 半漂浮体系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独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
2.1 动力特性概述 |
2.2 工程实例概况 |
2.2.1 设计技术指标 |
2.2.2 设计结构参数 |
2.3 工程实例有限元模拟 |
2.3.1 主塔的模拟 |
2.3.2 主梁的模拟 |
2.3.3 斜拉索的模拟 |
2.3.4 边界条件的模拟 |
2.4 工程实例动力特征值计算及分析 |
2.5 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动力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独塔斜拉桥反应谱分析 |
3.1 反应谱理论 |
3.2 反应谱地震动输入 |
3.3 E1 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分析 |
3.3.1 不同地震工况下的位移响应分析 |
3.3.2 不同控制截面处的位移响应分析 |
3.4 E1 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响应分析 |
3.4.1 不同地震工况下的内力响应分析 |
3.4.2 不同控制截面处的内力响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独塔斜拉桥动态时程分析 |
4.1 动态时程理论 |
4.2 时程地震动输入 |
4.3 一致激励作用下的位移时程响应分析 |
4.3.1 不同地震工况下的位移时程分析 |
4.3.2 不同控制截面处的位移时程分析 |
4.4 一致激励作用下的内力时程响应分析 |
4.4.1 不同地震工况下的内力时程分析 |
4.4.2 不同控制截面处的内力时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8)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斜拉桥索塔锚固体系的主要构造形式分类与应用 |
1.2.1 斜拉索交叉锚固体系 |
1.2.2 平面预应力钢束锚固体系 |
1.2.3 钢锚梁式锚固体系 |
1.2.4 钢锚箱式锚固体系 |
1.3 斜拉桥索塔锚固体系研究现状 |
1.3.1 斜拉桥索塔锚固体系理论研究现状 |
1.3.2 斜拉桥索塔锚固体系试验研究现状 |
1.4 PBL 剪力键承载力研究现状 |
1.4.1 PBL 剪力键工作机理研究现状 |
1.4.2 PBL 剪力键承载力计算理论研究现状 |
1.5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传力机理研究 |
2.1 概述 |
2.2 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有限元模型 |
2.2.1 单元类型 |
2.2.2 材料属性 |
2.2.3 荷载施加与边界条件 |
2.2.4 收敛准则 |
2.3 对称索力作用下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水平力传递机理 |
2.3.1 锚固体系水平向受力状态 |
2.3.2 索力水平分力在锚固体系内的传递与分配 |
2.3.3 PBL 剪力键传递的水平力大小及分布 |
2.3.4 水平力沿 PBL 剪力键穿孔钢筋长度方向的分布 |
2.4 对称索力作用下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竖向力传递机理 |
2.4.1 锚固体系竖向受力状态 |
2.4.2 索力竖向分力在锚固体系内的传递 |
2.4.3 PBL 剪力键传递的竖向力大小及分布 |
2.4.4 竖向力沿 PBL 剪力键穿孔钢筋长度方向的分布 |
2.5 单侧索力作用下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水平力传递机理 |
2.5.1 锚固体系水平向受力状态 |
2.5.2 索力水平分力在锚固体系内的传递 |
2.5.3 PBL 剪力键传递的水平力大小及分布 |
2.5.4 水平力沿 PBL 剪力键穿孔钢筋长度方向的分布 |
2.6 单侧索力作用下锚固体系竖向力传递机理分析 |
2.6.1 锚固体系竖向受力状态 |
2.6.2 索力竖向分力在锚固体系内的传递 |
2.6.3 PBL 剪力键传递的竖向力大小及分布 |
2.6.4 竖向力沿 PBL 剪力键穿孔钢筋长度方向的分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足尺节段模型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足尺节段试验模型设计 |
3.3 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足尺节段模型试验方案 |
3.3.1 试验加载方案 |
3.3.2 测点布置、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 |
3.3.3 足尺节段模型试验步骤 |
3.4 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足尺节段模型试验实测结果分析 |
3.4.1 成桥索力工况实测结果与分析 |
3.4.2 超载工况实测结果与分析 |
3.4.3 偏载工况实测结果与分析 |
3.5 足尺节段模型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5.2 钢锚板试验实测结果与理论值对比分析 |
3.5.3 混凝土试验实测结果与理论值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
4.1 概述 |
4.2 对称索力作用下索塔锚固体系极限承载力 |
4.2.1 锚固体系位移变化全过程分析 |
4.2.2 锚固体系应力变化全过程分析 |
4.2.3 锚固体系索塔混凝土裂缝开展情况全过程分析 |
4.3 单侧索力作用下索塔锚固体系极限承载力 |
4.3.1 锚固体系位移变化全过程分析 |
4.3.2 锚固体系应力变化全过程分析 |
4.3.3 锚固体系索塔混凝土裂缝开展情况全过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的参数分析 |
5.1 概述 |
5.2 钢结构板件厚度变化对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 |
5.2.1 钢锚板厚度变化对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 |
5.2.2 横隔板厚度变化对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 |
5.2.3 侧板厚度变化对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 |
5.2.4 竖隔板厚度变化对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 |
5.3 横隔板位置变化对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 |
5.3.1 横隔板位置变化对锚固体系中力的分配影响 |
5.3.2 横隔板位置变化对钢构件应力的影响 |
5.4 PBL 剪力键相关参数变化对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 |
5.4.1 PBL 剪力键穿孔钢筋直径变化对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 |
5.4.2 PBL 剪力键列数变化对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 |
5.5 各个参数对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 |
5.5.1 各个参数对锚固体系中力的分配的影响分析比较 |
5.5.2 各个参数对锚固区钢构件应力影响分析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设计优化与设计方法研究 |
6.1 概述 |
6.2 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设计优化 |
6.2.1 原索塔锚固体系存在问题及构造优化 |
6.2.2 钢锚板底座尺寸确定 |
6.2.3 优化后索塔锚固体系传力机理分析 |
6.3 PBL 剪力键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6.3.1 PBL 剪力键承载力影响因素及破坏机理 |
6.3.2 PBL 剪力键承载力计算公式 |
6.4 耳板销铰接触应力的简化计算方法研究 |
6.5 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设计方法及示例 |
6.5.1 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设计计算总体原则 |
6.5.2 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设计流程 |
6.5.3 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设计示例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9)钢管混凝土桥墩在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的特点和研究现状 |
1.2.1 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
1.2.2 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的研究现状 |
1.3 钢管混凝土结构概述 |
1.3.1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
1.3.2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和特点 |
1.3.3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
1.3.4 钢管混凝土桥墩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结构分析理论基础 |
2.1 钢管混凝土结构刚度计算理论 |
2.1.1 叠加理论 |
2.1.2 统一理论 |
2.2 钢管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
2.3 钢管混凝土材料选配 |
2.3.1 混凝土 |
2.3.2 钢管 |
2.3.3 钢管与混凝土的匹配 |
2.4 桥梁结构动力分析理论 |
2.4.1 地震动参数的选择和输入 |
2.4.2 地震振动方程的求解方法 |
2.4.3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2.5 桥梁延性抗震设计理论 |
2.5.1 延性指标 |
2.5.2 截面弯矩-曲率分析 |
2.5.3 延性构件与潜在塑性铰位置的选择 |
2.6 Midas 中组合结构的模拟和分析 |
2.6.1 施工阶段联合截面 |
2.6.2 SRC 组合构件设计 |
第三章 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推刚度理论研究 |
3.1 钢管混凝土刚度的计算方法 |
3.1.1 基于叠加理论的换算抗弯刚度 |
3.1.2 基于统一理论的组合抗弯刚度 |
3.1.3 两种抗弯刚度的差值 |
3.2 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推刚度 |
3.2.1 桥墩抗推刚度的力学模式 |
3.2.2 桥墩抗推刚度的理论推导 |
3.3 钢管混凝土桥墩截面形式 |
3.3.1 钢管混凝土桥墩截面形式的拟定 |
3.3.2 圆形和方形截面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管混凝土桥墩静力分析 |
4.1 依托工程概况 |
4.2 计算资料 |
4.2.1 计算模型的简化 |
4.2.2 主要材料及技术条件 |
4.2.3 荷载工况及荷载组合 |
4.3 钢筋混凝土桥墩截面形式及尺寸拟定 |
4.4 钢管混凝土桥墩截面形式及尺寸拟定 |
4.5 钢管混凝土桥墩参数影响分析 |
4.5.1 截面形状对抗推刚度的影响 |
4.5.2 截面尺寸对桥墩受力和位移的影响 |
4.6 钢管混凝土桥墩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比较 |
4.6.1 位移的比较 |
4.6.2 内力的比较 |
4.6.3 材料用量的比较 |
4.7 不同墩高下连续刚构桥墩合理组合形式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管混凝土桥墩地震响应分析 |
5.1 动力计算模型 |
5.1.1 模型简介 |
5.1.2 反应谱分析参数输入与选项控制 |
5.1.3 时程分析参数输入与选项控制 |
5.2 特征值分析 |
5.3 反应谱分析 |
5.3.1 墩身内力结果 |
5.3.2 桥墩抗震强度验算 |
5.3.3 墩顶位移结果 |
5.4 时程分析 |
5.4.1 墩身内力结果 |
5.4.2 墩顶位移结果 |
5.4.3 桥墩延性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斜拉桥索塔锚固区试验研究现状 |
1.2.1 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锚固构造形式 |
1.2.2 斜拉桥索塔锚固区试验研究现状 |
1.3 工程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索塔锚固区节段静力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模型设计 |
2.2.2 加载方案和试验工况 |
2.2.3 试验模型测点布置 |
2.3 试验模型有限元分析 |
2.3.1 有限元模型 |
2.3.2 钢锚梁有限元计算结果 |
2.3.3 钢牛腿有限元计算结果 |
2.3.4 混凝土塔壁有限元计算结果 |
2.4 试验模型测试结果 |
2.4.1 钢锚梁应力测试结果 |
2.4.2 钢牛腿应力测试结果 |
2.4.3 裂缝观测结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传力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锚固区荷载分析及传力路径 |
3.3 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传力机理分析 |
3.3.1 有限元模型 |
3.3.2 钢锚梁与钢牛腿间摩擦分析 |
3.3.3 钢牛腿与混凝土塔柱传力分析 |
3.4 索塔节段间荷载传递分析 |
3.4.1 有限元模型 |
3.4.2 水平平衡力节段间传递 |
3.4.3 竖向作用力分配及节段间的传递 |
3.5 小结 |
第四章 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承载能力研究 |
4.1 引言 |
4.2 锚固结构承载力分析有限元模型 |
4.3 材料的本构关系与破坏准则 |
4.3.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4.3.2 材料的破坏准则 |
4.4 索塔锚固结构承载能力分析 |
4.4.1 索塔锚固结构受力全过程分析 |
4.4.2 索塔节段塔柱受力变化 |
4.4.3 索塔锚固结构位移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咸阳渭河大桥斜拉桥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跨度三塔斜拉桥纵向约束体系设计研究[J]. 王照伟,陈占力,刘得运,李冲. 世界桥梁, 2021(04)
- [2]不同支座方案下隐形盖梁连续梁桥的减震性能研究[D]. 母渤海.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铁路桥梁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研究[D]. 李照广.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分析[D]. 王志潼.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1)
- [5]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目标影响因素及地震反应分析[D]. 徐志强.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6]减震榫的减震性能及其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研究[D]. 孟兮. 北京交通大学, 2016(10)
- [7]独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研究[D]. 鲁周静.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4)
- [8]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D]. 张茜. 长安大学, 2013(05)
- [9]钢管混凝土桥墩在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与研究[D]. 周淑芬. 长安大学, 2012(07)
- [10]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D]. 苗通. 长安大学, 2012(07)